整体架构范文

2024-09-12

整体架构范文(精选6篇)

整体架构 第1篇

一、构建民主愉快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情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民主、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可以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考空间, 能促进学生乐于思考、大胆想象、任意表达、主动参与。因此, 我尽可能从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 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鼓励学生想说就说、想动就动, 活跃自由地积极思考。如一次讲到在逻辑代数中1+1=?时, 学生回答有两种, 一部分认为等于1, 一部分认为等于0。到底哪组同学的结果正确呢?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而是给出了问题:在数字电路中0、1各代表什么?“0代表低电平, 1代表高电平。”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么1+1=?我给学生几分钟重新思考, 这次, 学生的意见有了很大变化, 然后我让一名学生回答了原因, 同学们中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样, 通过创设民主愉悦的教学情境,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 由浅入深启发, 使学生产生好奇心, 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 唤起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欲望, 培养了学生敢想敢说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巧妙构思, 适时引导, 激发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 只要设计巧妙, 设问恰当, 就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讲解与非门电路转化为非门电路时, 我采取让学生合上课本, 不受课本限制, 自己思考的方法学习知识。首先抓住与非门和非门电路在符号上的差异, 提出从符号上如何实现让学生思考。学生兴致非常高, 大多数学生能观察到二者的不同, 其中有几个学生说, 把两个输入端变成一个输入端, 还有一名学生说合二为一。我接着引导他们:“用什么方法才能把两个输入端变成一个呢?”学生们又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我请举手的学生发言, 并不急着公布答案, 而是耐心地倾听学生们的意见。然后我肯定了其中的两个正确答案, 并提出问题:要想让一个输入端不输入信号, 除了空着不用即悬空之外, 还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个输入端不通信号呢?可以用我们曾经学过的一种电子元器件。话说到这儿, 有学生喊出了采用电阻限流的方法。我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我说同学们把我们课本上给出的方法自己思考出来了, 接着又鼓励他们:其实, 学习很简单, 只要大家敢于参与, 敢于思考。通过这样的体验, 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明显增强了, 学习热情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三、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探究能力

皮亚杰认为:学习的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 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 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组织小组活动, 以合作交流的形式组织教学, 能够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 学生通过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学会应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归类等方法, 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 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例如在学习半加器、全加器时, 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地把握知识。我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半加器、全加器是干什么的, 然后再找出二者的不同。接着我说半加器为什么没有低位来的进位, 而全加器却有呢?可能对于二进制学生们并不是特别熟练, 于是我让学生联系十进制加法的例子, 继续讨论。这样通过组内交流、组间交流的形式, 学生深刻理解了知识, 也解决了问题。由此可见, 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广泛交流的机会, 在合作探究中擦亮了思维的火花, 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活力。

四、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课堂学习中的作用

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的同时, 应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课堂学习中的作用。合作学习模式容易让部分学生产生盲从, 认为其他成员已经有了建议自己就不必要再思考了, 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我要求每个成员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 都要有自己的见解。我的具体做法是:在组织学生讨论之前, 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 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 把自己的探索、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人人都是主人翁, 每位都是参与者, 这不仅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还强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在课堂中我注意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 也就营造了生动热烈的课堂学习氛围。

整体架构 第2篇

关键词:游戏;设计教育;“孵化”

在教育与实际商业需求越来越脱轨的时下,相当多的学生在毕业后会在严酷的产品研发环境中感到无所适从,从而落到尴尬的位置。在现实的业界环境中,毕业生按在校“作业”的标准来对接“商品”的标准显然是无法适用的。那么,如何在学校就把“商品”意识传授给学生?目前,很多成熟的培训机构已经早已开始组建各自的“孵化”基地,让学生身历其境地在一个商业模式中试炼自己所学。本文将模拟一个小游戏项目“孵化”,对各专业学生的作业来一次模拟的统合,通过这个模拟,探讨教育与市场的问题。这个模拟的“孵化”项目将以一个小虚拟的独立游戏作为切入点,这就需要教师们把这个流程带入进去。现在,先梳理一遍这个缩减版的商业化项目孵化流程。

1 一切的开始

当学生想到一个点子时,作为美术生的惯性思维,即会沿着思考这个点子的美术实现方式。一般会按照自己小团队擅长的风格进行,同时还会设计一个看起来很帅、很磅礴的故事,然后美术与故事相互依托继续进行下去,直到发现这个点子已经发展得太大,一个小团队无法继续。那么,这个小团队最后得到的这个是什么呢?答案是,一套一起玩耍的美术设计,而不是一套“商品”。完整的定稿概念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描述游戏基本运行原理;含有主要的元素和机制;有个故事框架;对游戏玩法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对游戏的视觉效果、音效和大小提出概念性意见;包含用户互动相关内容。

2 理性的规划

无论多小的项目只要决定开始制作,那大多就会按这个思路来进行前期预判,这时团队制作的就不再是一份作业,而是一份真正的商品雏形。

2.1 点子

在一个前期的项目概念中,首先需要点子。在业内成熟公司的运作中,首先提出的应该是市场调查预判,然后是通过市场的分析决定立项的方向,之后是根据团队的技术和资源储备筛选已经有制作方向的游戏点子。这里将只针对学生“孵化”团队,进行简单的小项目制作流程,做一个简单的小关卡作为基本实现测试,它包含最详细、完整的操作与准确的核心玩法,然后才是最基本的美术资源和可以最简单说明故事和表现基本世界观的架构。

2.2 平台

平台是这款游戏的承载方式,网游还是单机?手机或是PC?然后这个点子就要配合着确定好的平台开始扩散。这时一定要与程序共同交流,不同平台和游戏方式对美术表现的实现还是有所不同的。别忘了还有两项重要的事情在这时要确定,即游戲类型和实现方式,养成还是格斗?卡牌还是跑酷?你想用2D实现还是3D,或者试探VR呢?假设这时确定了平台又通过受众调查与市场分析对这个点子的成事儿已经十拿九稳了。

2.3 游戏方式

游戏方式决定了游戏最重要的灵魂——你的核心玩法,想做成第一视角射击?养成+对战?还是卡牌回合制?一个没有多少资源的小团队在选择上是比较有限的,这点在实现方式上也是同理。因此,只要有比较熟悉的引擎,依托此来选择适合的游戏方式。

2.4 实现手段和画面表现

实现手段和画面表现是建立在所用引擎和团队熟悉的制作方式上,如学生团队以纯2D或3D横版类是比较容易上手,而且参照资源也是比较多的。高沉浸的第一人称射击类对引擎要求比较高,要顾忌的物理碰撞、虚拟还原、打光特效、高模法线等难度和消耗很高的应该尽量规避,或者采取简单的实现手法,如2D和3D的结合。这种结合可以减低难度和功耗,应用原理也可参考动画制作范例,如2D角色+3D场景、2D对话+3D打斗、3D探索+2D回合战斗等。

2.5 需求确定

技术人员一般根据需求文档来实现功能。需求给得越详细,技术人员实现就更准确。但往往在一开始无法确定所有的需求,在开发过程中会不断地加入新的需求,这有时可能是致命的。在整体框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加入新的需求可能更加容易。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往往会在初期实现具有一定灵活性的框架,既满足当前的需求,又同时满足可能会出现在未来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由于需求改变而引发的开发停滞,甚至死亡。

2.6 核心玩法

游戏的核心,即游戏机制,它是剥离掉美术手法,故事剧情,技术手段后所剩下的真正核心,这可是一个游戏诞生的初始点。这个项目是一个游戏,不是电影,不是插画,也不是一件衣服,游戏的核心是——玩。其他的一切都是在配合着“玩”,人们为什么要玩它?因为新奇,因为没玩过,让它新鲜,有期待。主要是玩法上,一丁点革新都是一个革命。关于“核心玩法”的设定出发点,有一种思路是先提出一个动词,如“跳”“滑”“寻找”,然后根据这个点展开思维。而这个“核心”就是游戏的灵魂,如“吃豆人”“俄罗斯方块”“星际战争”,这些游戏诞生伊始的名作,因为技术因素只呈现了最基本的美术表现方式,这恰恰把他们的“核心玩法”非常直观地呈现在眼前。在设计中,你的核心游戏机制应该是最稳固、最经得起推敲的,因为这是一切附着的中心。

2.7 操控

在规划手机游戏的控制方式时,有无虚拟按键?有多少?多少种操控?有无手势?一般把操控控制在尽量少、简单,能做到在单手拿不影响操控最好,想象多种玩家游戏场合,按能适应最不适合玩游戏的场合尽量设计,如地铁上。在前期策划时,动手做个简单的游戏操作分析图,按图的思路,没有很多技能时,跑、跳、下蹲、滑,攻击就够了。其中,跑可以省略,跳可分高、低、远、近,用按键时间控制蓄力等操作,不设组合键。攻击时配合简单手势滑切。暂停或者退出时简单明了,如NDS和PSV大部分游戏关机合盖儿即暂停是最适合碎片时间玩的。简单操作的最佳范例《飞翔的小鸟》和《水果忍者》。

3 游戏体验中的关卡设计

关卡:关卡概念图,逻辑分析(迭代)—标注概念图—白盒搭建(3D游戏)—白盒测试—美术产出,这是关卡的健康设计思路。核心玩法(游戏机制)确定后,编写关卡文案,这和剧本结构一样,轻重缓急,考虑游戏大小控制关卡通过时间。关卡障碍传统上可分敌人、路障、陷阱、解谜。在“障碍”设置上,同时考虑这一时段角色所具有的技能,也就是说,每个“障碍”上列出可安全规避的“技能”与条件。在关卡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唯一的选择就是没有选择,均衡统一的技能就是没有选择性。所以,要注意平衡和体验的多样性。需求可根据马洛斯层次模型研究所关卡在位置的需求规划剧情发展和所得宝物等。

4 结语

“孵化”概念被誉为适合中国的商业模式,教育机构利用“孵化”的部分概念,使学生的一个个“点子”通过项目的磨砺最终变成商品,这是很多教育机构正在侧重的一个方向。作品如何商品化?作业和商品流程的区别是什么?相信通过一个小小的“项目孵化”,能够让学生清晰自我的缺失和社会真正的需求,也可以让教育工作者们通过“孵化”的投入,让自己不会被业界所抛弃,做到知识和能力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全媒体数字广播整体架构设计 第3篇

关键词:全媒体数字广播,YAB3000,设计思路,应用

1 引言

继传统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体之后, 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层出不穷, 比如数字报纸、移动多媒体广播、IPTV、3G手机电视、触摸媒体、手机广播等。它们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 其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终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取多媒体信息, 更重要的是作为信息消费者的听众, 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可以与媒体互动, 甚至直接创造信息, 实现真正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基于以上市场的需求, 永安博公司近期推出了全媒体数字广播产品的解决方案, 图1为全媒体数字广播系统框架。本文将详细阐述该系统的设计思考。

2 系统架构设计

2.1 统一的数字化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随着广播电台以综合管理平台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 广播电台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渐加快, 系统建设目标更加清晰明确, 尤其是对“统一”、“信息管理”等关键因素的把握, 起到了高屋建瓴的作用。因此YAB3000广播业务生产管理平台的总体设计, 不仅包括信息管理平台为核心的一系列应用软件建设或升级, 还通过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化管理, 使广播电台分多次建设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化应用软件系统融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的标准化信息整合规范, 为通畅的信息交流提供了统一规范的规则, 使不同的应用软件系统之间的耦合方式更为模块化和规范化, 真正消除了信息孤岛!

广播电台综合信息管理平台除了能够整合各个业务系统外, 还可使分散的业务系统连接成一个融合的整体。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其建设的核心是严格的管理控制功能, 在管理控制架构之下, 所有的广播电台用户都只能通过唯一入口访问各个应用业务系统, 不但规范了用户的日常工作方式, 还使广播电台的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更加严格, 也使用户的任何操作都处于平台的管理和监控之下, 便于进行日后的核查工作。

2.2 一体化的生产管理平台

YAB3000广播业务生产管理平台打破了以前的新闻采编、节目编播等业务系统只能分别完成单个管理的系统结构, 而是将这些业务系统的技术和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和组合, 实现了多媒体信息的多渠道采集、灵活而完善的信息加工和编辑流程管理、统一的信息存储、跨媒体的播出与信息发布的全流程和价值链的统一管理, 从而加快了信息生产过程, 提高了生产效率, 提高了信息资产的利用价值, 降低了跨媒体播出的生产成本。

2.3 灵活的广告管理系统

随着近几年媒体行业广告业务的快速发展, 广告业务已经成了广播电台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各个广播电台都把广告经营作为媒体长远发展的重要任务来统筹决策。

在广告业务发展的同时, 广告管理者和广告部门迫切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辅助广告业务使其能够突破瓶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因此建设先进的广告管理系统被称之为广告业务发展的技术支持之一。

广告管理系统除了能够圆满地完成传统的广告业务之外, 还能够通过广告系统给广播电台的领导层提供对于广告业务的管理和监控的手段, 无论是在广告的宏观决策上, 还是在重点业务的监控管理上, 都可以给电台领导提供一个很好的使用方式。

最后, 面对广播电台广告业务竞争的日益激烈, 广播电台的广告经营策略也变化多样, 广告系统具有集团化管理、业务模型的横向管理、给电台领导的宏观管理和关键业务管理以及多种灵活的广告经营策略的支持等等。

2.4 强大的跨媒体播出与发布系统

YAB3000广播业务生产管理平台特别注重安全播出的设计理念, 一切以安全播出为中心, 创造性提出并构建安全播出体系架构, 提出并实现了协同播出和完全对称播出的设想。并率先在国内完全实现导播的数字化, 把热线电话、短信平台集成在一个统一的播出平台之内。

YAB3000手机点播系统实现了普通手机点播和收听广播电台的节目, 无疑这对广播电台挖掘和扩大用户群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为广播电台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2.5 海量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建设广播电台统一的以媒体资产为核心生产经营数据仓库, 在广播电台技术发展规划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作用。在广播电台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多种数据, 分散存储在多个不同的业务系统中, 如新闻采编系统、节目编排系统、广告系统等等。

在各个应用业务系统运行过程中, 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效率, 很多的经营管理历史数据都在处理完成业务之后, 就被随时删除了, 这也造成了大量具有非常高的分析价值的数据的流失, 是系统建设过程的重大损失。

同时在媒体运作决策中, 各种生产经营数据对领导层来说,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单独的分析某一种数据得出来的结论是不具有全面的说服力的, 但是由于各个应用系统的单独建设, 无法进行这些数据之间的联动分析。

YAB3000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通过数据仓库的建立, 为广播电台各种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的长久保存提供了技术上的实现手段, 数据仓库中的生产经营管理数据将被无限期的保存下去, 随着时间的积累将越来越显示出分析数据的价值。

建立统一的生产经营管理数据仓库, 也为各种原来无法关联分析的生产经营管理数据提供了综合分析的数据基础, 在生产经营管理数据仓库中, 将按照各个频率、各个业务范围、各种经营角度等进行数据的抽取和存储, 给电台领导提供了对综合数据再利用的方式。

3 业务逻辑层次设计

从业务逻辑层次设计上, 整个系统分成了自下而上的由基础支撑到业务应用的多级平台体系。

YAB3000从逻辑概念上可以划分成访问接入层、业务系统层、支撑平台层、核心数据层 (见图2) , 通过逻辑展现层次的划分, 体现了YAB3000开创性的设计思路, 体现了对电台业务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3.1 访问接入层

完成用户访问的接入工作, 除了内部网用户与外部网用户的连接接入之外, 系统还预留了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访问的接入方式, 通过连接接入及安全访问管理控制层, 用户可以以安全的途径访问到广播电台的综合管理平台, 并通过综合管理平台访问其他应用系统。

3.2 业务系统层

业务系统层是广播电台各个应用业务系统的建设划分层次, 在本层次上将进行多种业务系统建设, 其中业务系统又可以划分成以节目编排系统为核心的生产管理系统平台和以广告系统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系统平台, 共同支撑起广播电台的主体业务处理方式。

3.3 平台层

平台层是YAB3000独有设计的层次, 平台层通过企业服务总线和软插件体系实现了业务支撑平台, 上述的所有业务系统通过插件系统、标准应用接口协议与总线交流, 并通过系统总线实现了与其他业务信息的沟通。

所有的业务系统全部设计为软插件,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动态插入系统框架中, 又可以方便地从系统中拔出。系统功能模块用户可以随心所欲的进行配置, 而系统无需任何地更改。这种积木式设计有效地降低了系统复杂度,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这种系统架构方便易于扩展, 真正体现了随需应变的平台先进设计理念。YAB3000软插件积木式设计无疑是产品设计中一大特色和亮点。

3.4 核心数据层

核心数据仓库和数据存储共享层, 是广播电台全部业务的数据基础存储地, 存储了生产数据和综合管理平台的核心数据仓库信息。信息的集中存储和管理为广播电台领导层提供了方便的数据管理方式和多种多样的信息分析手段。

4 业务数据流程设计

业务数据流程如图3所示。所有形态的业务流程基本上分成素材采集、编目与分类、节目上载、节目制作、节目审核、节目入库、节目播出与发布这几个环节。

5 结束语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广播市场的快速发展令人眼花缭乱。关于全媒体数字广播下一步如何发展, 也是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目前, 笔者考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方向值得关注。

(1) 产品融合:这里产品融合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 全媒体数字广播作为广播电台数字广播产业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需要与其它系统实现融合才能最大化发挥广播电台的整体优势。一方面实现广播电台新闻采编系统、广告系统、音频资料系统、广告系统、考核系统的融合;另一方面实现传统广播和网络广播、移动广播等媒体的融合和互动, 整体推进和整体发展, 从而实现广播电台的生产效益、经营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2) 新兴的网络媒体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产业之间的界限很难区分, 它融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多媒体, 提供给读者一个综合的媒体服务。

整体架构:让教学更有价值 第4篇

1. 整体把握让教学更深刻——建立关联点

众所周知, 整数、小数的加减法都是数位对齐, 这是非常清晰且明确的。表面看来, 分数加减法不能类同, 不能从数位对齐方面考虑, 许多老师教学这一块时, 没有找到知识与学生的关联点, 是单独教学分数加减法的。但黄老师引导孩子发现整、小数的数位对齐, 其实就是计数单位相加减。而分数中同分母加、减法也是相同分数单位的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要想解题, 需要先统一分数单位再计算。这种关联点的寻找是非常有必要的, 只有找到了关联点, 我们的数学才更有理站得住, 更有活力走得远。

回望自己本学年教材上知识的安排, 也有许多符合整体把握的理念。比如, 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是建立在分数的意义及除法的意义基础之上的,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平均分”作为关联点。同时, 我们还需要为今后将要学习的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运算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这样的思路, 更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完成对分数的认识与理解, 这阶段的整体把握更侧重认知结构的建立。

2. 量体裁衣让教学更灵活——抓住着力点整体把握

定位了方向后, 还需要接地气, 根据学生的状况量体裁衣寻求最适合的教学内容, 以充实整体结构, 完善孩子自身的知识结构。比如, 黄老师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 老师出示的3种题型来自于学生, 不断启发学生, 但又稍作调整, 避免分子都是1及加减法单一的现象。于是出现了 (互质情况) 、 (倍数情况) 、 (一般情况) ”。由学生提出且经过老师调控、提炼的这些题都是贴着教材必讲的内容, 又避免了大量重复的练习, 确实是着力点。因此, 老师要做好提前的预设及调控工作——预设要根据教材与学生, 调控要根据学生与课堂, 抓住着力点, 使教学更加灵活, 更加适合孩子们的发展。

3.架桥铺路让教学更轻松——突破重难点

结构除了知识结构以外, 还有教学结构。好的教学结构, 可以帮助孩子突破重难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 等同架桥铺路, 降低孩子的学习难度。

回望自己本学期教材的知识, 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 有理解的环节, 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 大家不约而同地设计将3块饼分给4个人, 并预设:①一块一块地分, 每人分得3个1/4块, 3个1/4块是3/4块。②三块合起来一起分, 每人分得3块的1/4, 3块的1/4是3/4块。每位老师都不约而同地想用三张圆纸片, 用想一想、分一分的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3÷4的含义, 随后有的老师用拼一拼的方法在实物展台上让孩子们拼出了结果;也有些老师用课件展示了过程及结果。但不论是哪种方法, 都依靠贴近孩子的操作, 突破重难点, 动手的过程中, 教学结构也在逐步完善。

4.结构意识让教学更广阔——拓展增长点

整体把握、量体裁衣、架桥铺路无一不是在搭建结构, 认知的结构、知识的结构、教学的结构……都离不开结构意识, 尤其在课堂结尾。我们可以头尾呼应, 将课堂伊始的认知结构做一个拓展, 让知识结构更加完整, 并延伸到下面的教学内容。

再如,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教学中, 课前老师让孩子们说一说对于3/4有哪些了解, 在多种不同理解的表述后, 老师出示了5种:数轴、1米的3/4、一个整体的3/4、一个圆片的3/4、3/4里有3个1/4。在课堂结尾, 老师又提出:“本节课, 我们继续学习了分数, 对于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根据学生的回答, 老师又补充了第六种:3÷4=3/4。这样的结构随着学习的深入, 不断壮大, 视角也随之广阔。结合本课, 老师又花了番心思, 将横轴标为除数, 纵轴标为被除数, 第一行的每格依次标上1/1、1/2、1/3……第二行的每格依次标上2/1、2/2、3/2……引导孩子们观察:“为什么第一行的分子都是1?为什么第一列的分母都是1?为什么这一斜行的分子、分母都相同?”观察思考中, 学生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又衔接得更紧密了。

整体架构 第5篇

关键词:造船,数字化管理,整体架构,关键技术

引言

造船数字化管理融合了现代造船模式的理念,用信息化手段支持“协同创新、精益制造”。造船是以订单为导向,生产为核心的大型离散制造行业,其行业特点决定一切活动都是以生产为核心,因此生产管理的先进与否直接决定了公司的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高低,从而决定公司的运营状况。在造船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有效支持下,可以持续改进生产计划的制定、执行、反馈,实现对生产的闭环管理,进而提升企业自身的生产管理水平,提高各个生产部门的生产效率,增强整个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并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1]。

企业信息化涉及到四个层面:产品、工艺、管理和市场[2]。在产品和工艺层面,中国的船厂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设计上使用瑞典的T R I B O N、美国的C A D D S 5、法国的C A T I A等C A D/C A M系统,工艺上建立了数控加工流水线或数控设备。但在管理和市场层面上,无论是自主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是引进的B A A N和F O U R T H S H I F T等管理软件,都没有得到成功应用,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也很大。

1 造船数字化管理功能分析

1.1 数字化建模

数字化建模主要负责建立企业各种制造资源的数字化模型。数字化建模是整个数字化造船解决方案的基础,是造船生产计划管理系统、造船制造执行系统 (M E S) 、造船物流系统的公共建模平台。其基础数据模型包括:产品数据、工艺数据、标准代码、资源数据、计划数据、其他基础数据。

1.2 造船生产计划管理系统

采用基于号船的单项目管理与基于多船的项目群组综合管理相结合的计划制定模式。

造船生产计划管理系统致力于建立一个遵循统一流程的计划制定共享平台,该系统中的综合计划、生产管理计划、生产准备计划、生产作业计划、运输配送计划、设计出图计划、资源计划等都将统一构建在该平台上。平台将协助建立各类计划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制约关系。

造船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四个信息化管理平台:

(1)单船项目计划管理平台

依据造船数字化建模平台中提供的W B S (P B S)模板,自动生成基本计划框架,建立多级计划或多维度计划的相关性约束。自动测算出当量数据、自动报告资源冲突,人机交互平衡资源冲突。

(2)造船综合计划管理平台

该平台负责经营规划计划以及年度运作计划等宏观计划,以及汇总单船项目计划管理平台产生的单船项目计划,平衡多船间资源冲突,产生综合计划。

(3)项目管理实时协同平台

主要基于生产管理门户,通过工作流控制的计划评审和发布,实现版本管理,建立快捷的计划共享体系,基于强大的安全控制实现权限管理、保护及有效利用计划数据。生产计划管理中的数据能扩展或集成到生产管理门户中,实现项目管理实时协同平台,并成为整个造船生产管理的协同平台。

(4)计划执行控制平台

基于无线等多种接入技术,主动推送计划信息到客户端,实时上报汇总计划完成实绩,并计算出实际完成当量值,控制计划与实际执行的差值,自动发出脱期警报。控制计划插单、调整、变更的流程要求,自动反映调整的影响区域,并提供可行解决方案的仿真。该平台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划执行的闭环控制。

1.3 造船物流管理系统

供应链及物流管理是精益造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企业内部供应物流到上下游的整体供应链都应该追求精益控制。它将与生产计划管理和M E S紧密集成,计算物料需求计划, 逐步实现准时供应、准时配送、准时制造和准时结算。主要模块包括:物料需求计划 (M R P) 、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外协管理、集配运输管理、结算管理。

1.4 造船制造执行系统 (MES)

主要涉及DNC、余料、小日程管理及作业实绩反馈、劳动力管理、质量精度管理及SPC、产品谱系 (制造档案)、能源管理和设备管理。造船M E S除满足制造现场管理的特点外,还将为生产计划管理和物流管理系统提供计划执行落实、物料耗用、实绩反馈的功能,形成全集成的闭环管理循环。造船MES的系统架构、集成接口将参照MES国际标准。

2 造船数字化管理的系统总体架构

造船数字化管理的功能架构充分体现系统性和集成性,将主要业务归纳为三大系统:造船生产计划管理系统、造船物流系统和造船制造执行系统 (M E S) , 它们将被数字化工厂模型有机地集成起来,通过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管理、挖掘和分析;企业生产管理门户则提供简单方便的访问、利用信息的手段。

造船数字化管理的功能架构 (见图1) 包括三大系统和二大数字化共享平台:造船生产计划管理系统、造船物流管理系统、造船M E S;造船生产管理门户平台、造船数字化管理建模平台。

造船数字化管理的技术架构基于微软产品,最大好处是投资较小、实施周期短,客户端可与微软O f f i c e紧密集成,对企业整合优化业务流程的要求低,同时其二次开发能力卓越,远超其他E R P系统,缺点是没有S A P拥有的强大的最佳业务实践。造船数字化生产管理的技术架构分为三层 (见图2) 。

(1)前端展示层

该层主要任务是把造船计划管理解决方案中产生的数据和报表以适当的形式组织起来,发布在门户网站或客户端程序中,并根据用户发出的要求和指令来交互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完成用户设计的任务。

(2)软件服务层

本层提供了强大的软件基础服务,开放了一系列的访问接口,上层是基于该层实现更为强大的功能,是造船计划关键解决方案实现的基础。同时还包括系统所指定的数据库,用来存储用户和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数据。

(3)应用平台层

该层还可细分为操作系统层、服务层。服务层的主要任务是给上层的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必须的软件基础支持,如,目录服务、证书服务、D N S服务、.N E T框架和服务、IIS服务等。

造船生产管理解决方案的主要思路是基于应用平台层,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和技术,把软件服务层和前端展示层有机的串联起来,并且结合造船行业的特点和需求,开发出功能强大、软件质量高、并且能够满足本行业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实际需要。

3 关键技术及解决

3.1 单船项目计划管理

3.1.1 单船计划的编制

单船建造计划的编制基于数字化模型形成初步的计划框架,根据计划类型在数字化模型中获取相应的产品结构B O M以及工艺路径自动生成与计划相关的W B S/P B S。然后根据计划开始日期或结束时间、大节点事件 (即层级计划的约束关系) 以及日历等资源自动生成计划。

层级计划的约束关系对于单船建造计划的编制具有制约因素。在造船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中,下层计划的编制一般受上层计划大节点事件的约束。因此,在制定上层计划时需充分考虑其对下层计划的制约,为下层计划的编制预留足够的空间;同时,在制定下层计划时也需考虑上层计划对其的制约,将下层计划安排在上层计划的大节点事件之间。层级约束关系体现为二种情况:

上层计划的工期约束下层计划相关任务项的工期,下层计划相关任务项可突破上层的限制,但会成为冲突报告。

下层计划实绩反馈汇总至上层计划的约束,下层计划实绩反馈工时的累加和应为上层计划项的实绩工时,当然允许实绩工时大于定额工时。

3.1.2 搭载网络计划的编制

船台 (坞) 资源是船厂的瓶颈资源,因此在单船建造计划中搭载网络计划处在核心位置。搭载网络计划是以网络图的方式呈现,以成熟的图论知识为基础,通过对网络图进行分析,能够实现对搭载网络计划的优化。

网络计划技术的核心在于从工期、成本、资源等方面对初步方案逐步调整和优化,以求得最佳效果。这一过程就是搭载网络计划的优化控制过程。

单船搭载网络计划包含三个关键因素:分 (总) 段划分图、分 (总) 段搭载次序、分 (总) 段搭载工期。将采用双代号网络图呈现。分 (总) 段划分图、分 (总) 段搭载次序和分 (总) 段搭载工期等。

搭载网络计划能够充分体现三个关键因素,同时对于生产计划日期安排一目了然。为了进行计划优化,搭载网络图将转换成P E R T (计划评审技术) 图进行网络优化。

3.2 造船综合计划管理

综合汇总基于WP (工作包) /WO (工单)的作业区计划,包括月度、周、日计划,主要面向五大生产制造部门、配套部的相关作业区、班组。综合汇总计划编制的核心思想是在单船建造计划编制的基础上进行汇总。综合汇总计划编制流程如下:

(1)以数字化建模为基础,在单船计划的上层计划约束之下,生成各自相对应的单船建造计划;

(2)将所有单船建造计划汇总,形成综合汇总计划初稿;

(3)对初稿中使用的资源进行平衡,从而使综合计划初稿在各项约束关系之下进行适当调整,形成符合实际的综合计划发布版。

3.3 造船小日程及反馈

小日程计划采用上层生产计划相同的编制方式,即根据小日程计划对应的产品结构B O M及工艺路径自动生成与计划相关的W B S/P B S。然后根据计划开始日期或结束时间以及日历等资源自动生成小日程计划。

小日程计划与其他高层计划的本质一样用来指导作业生产,但小日程计划又有其特殊性,它是以W O为核心,包括与W O对应的W P也应作为W O的托盘被指派。

3.3.1 WO (工单) 管理

通过对周计划 (月计划) 及相应的WP进行任务分解生成W O, W O中包括工种分解和依据工种的作业排序,并且各工种的工时累计数应与相应W P的预算工时数相同。发布小日程计划时,将W O准确下发至指定班组,各班组长依据W O进行生产实绩反馈。

W O管理主要功能包括:

(1)依据号船W P生成号船W O。内容包括:产品代号、项目符号、图号、项目名称、项目内容、派工单编号、作业班组、工种、各工种工时、各工种作业顺序、计划开工日期、计划结束日期等;

(2)各号船W O的版本管理和变更管理;

(3)管理各号船W O的生产实绩反馈信息,包括员工编号、派工单编号、反馈时间、实动工时、实物量、反馈人等。

3.3.2 实绩反馈

为了提升实绩反馈的准确性,获取真实的生产实绩数据,将采取多种措施,在传统的实绩反馈模式上增加审核模式。在该模式下,员工的实绩反馈必须经过审核后才能将数据入库。

3.4 造船精度管理与统计过程控制 (SPC)

把精度管理与项目管理相结合是非常有益的,过去的质量管理往往关注独立的工作项,将质量保证应用于项目执行监控中,应用统计学方法正确解释数据趋势,使用S P C手段及时纠正多项任务误差积累可能引起的质量问题,达到事前和事中的控制目的。

质量数据采集:采用多种手段采集数据,可通过报W O实绩时强制报告质量 (检验) 数据,也可由质量检验员报告质量数据;通过无线实时移动终端 (包括手机) 采集质量数据时更可考虑条码应用,能快速准确完成报告。

S P C和班组 (工序) 改进:使用S P C管制图进行作业区工序的改进。如焊接,会有很多探伤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依据6σ原理,可以判断该道工序可能要失控。

精度管理:采集船体制造过程中各分段的实际尺寸参数,比对设计要求,应用S P C工具解释数据趋势,及时纠正未制造分段中的精度,达到全面的无余量总装。

3.5 造船劳动力管理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提升,切实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核心竞争力。造船的一个特征是劳动力密集,又采用大量外协员工,因此劳动力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力管理主要面对作业区及班组,主要管理:基本人员信息、劳资信息、岗位基本能力、技能等级、培训信息、实动工时数据、质量报验等级。并在此基础上生成各种统计报表,为作业区、班组的生产组织管理提供支持,保障生产计划的劳动力资源能符合相应的基本能力、技能等级。

4 结语

造船企业信息化对于促进造船工业转换造船模式,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具有重大意义。造船数字化管理系统对生产计划的制定、执行、反馈与持续改进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使整个生产形成闭环管理,从而大大提升企业本身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各生产部门的生产效率,增强整个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并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荻.中国造船行业信息化存在的若干问题[J].中国水运, 2008, 8 (2) :24-25.

整体架构 第6篇

据诺达咨询的调研报告显示, 2010年, 国内电信运营商针对IDC建设的IT需求将达到人民币34.7亿元, 投资到IT设备部分占到IDC机房总投资的52%。这对于已经日趋成熟的服务器市场而言, 无疑是好事一桩。

记者了解到, 目前, 很多地方电信运营商都在盘算着将虚拟化、云计算等新技术逐渐落实于自身IDC机房的升级方案当中, 主要用来缓解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与有限的IT基础架构空间之间的矛盾。

“有一点可以明确, 在后续的IDC升级改造中, 搭建统一虚拟化资源池, 部署公共云和私有云等方式将成为电信运营商缓解IDC急速扩张的有效途径, 这也意味着, 电信运营商将对包括服务器在内的众多IT基础设备的技术等级更加挑剔。”一位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的技术工程师告诉记者。

运营商IT设备采购轮番来袭

尽管电信级数据中心对服务器的技术门槛在不断上调,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 整个服务器市场空间也在不断扩张。在2010年, 三家运营商从地方到集团, 有关IT设备集采的招标活动可谓频繁。

同时, 在一些地方电信公司, 针对省内IT系统集采的小规模招标活动也在紧密开展, 这些对IT供应商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尽管电信行业对于服务器的技术等级、稳定性等指标向来要求严格, 但它同时也是服务器市场利润率较高的行业之一, 平均每年采购总额度达数亿元人民币, 今年更是有增无减。”某IT系统厂商人士如是说。

全IT产品服务实力受认可

众所周知, 可靠性、稳定性、易管理、部署灵活以及性价比已然成为IT基础设施必备的关键特性。不过, 一位中国移动IT部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除了具备这些基本的IT设备技术特性以外, 衡量提供方是否具备IT整体解决方案能力也是电信运营商衡量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电信运营商公开发布的一些IT设备集采公告中, 记者看到, 能够提供完整的IT解决方案和相应的本地服务支持, 具有完备的服务系统及时响应, 相应的本地服务团队规模及能力等字样已被明确写进了“招标资质”当中。

如此, 一些规模较大、具备提供完整IT架构 (包括服务器、交换机、存储阵列以及虚拟化、管理平台软件等) 的国际性IT服务提供商则更加具备竞争优势。而论及运营商为何要重点强调IT厂商具备“全业务”能力, 其实不难理解。

在过去, 电信运营商内部竖井式的IT系统架构为其上层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造成了很大障碍——IT部门往往为了紧跟前端业务部门的需求, 上一套系统就增添相应的IT硬件设施, 长此以往, 不但使得IT基础设施数量过度增长, 而且也让有限的IDC机房空间变得更加紧张。

为云计算、虚拟化搭建统一平台基础

因此, 以全局性的目光构建统一的IT系统架构对于电信运营商的发展意义深远, 这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基础资源利用率, 且能够为后台系统扩展建立通用平台基础。而在设备招标中, 有意抬高供应商的资质门槛, 则有利于提升针对IT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竞标的综合实力。

“后台IT系统能否稳定运行将直接影响到运营商的服务质量”, 前述IT人士表示。目前一些承载关键性业务、后台电子运维系统的服务器往往需要全天候的满负荷运转, 因此, 如何确保系统规避宕机风险、提升资源利用率, 已成为IT系统人员的首要工作。

“随着电信运营商对于虚拟化、云计算等新技术的逐渐摸索和深入, 在后续,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新技术手段来有效地缓解上述问题。”该IT人士继续表示, 不过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且更加强调电信运营商整个IT系统建设的统一思路。

link

上一篇:播音主持现状下一篇:客车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