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迁移与牵引

2024-05-18

学习的迁移与牵引(精选9篇)

学习的迁移与牵引 第1篇

一、兴趣的转化与迁移

兴趣又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事物或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例如, 在教学过程中, 新颖的内容、精彩的讲授、直观的模型、奇妙的实验以及师生间良好的互动等都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一般说来, 直接兴趣作用的时间相对较短, 具有明显的感性特征。间接兴趣则是由对事物或活动的结果所产生的兴趣, 如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具有明确的认识, 对教学活动的目的、任务以及所达到的效果具有清晰地预测和判断, 从而引起了主观上的重视或爱好。相对来说, 间接兴趣则比较稳定且持久。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不是相互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和迁移。一方面直接兴趣是间接兴趣的基础, 如果教学活动乏味枯燥, 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甚至令学生厌学, 自然也就无法形成稳定的间接兴趣;反过来如果没有间接兴趣的激励和促进, 直接兴趣也很难持久下去。另外, 间接兴趣还是直接兴趣的积累、深化和升华, 通过直接兴趣的不断转化和迁移最后完成认识和心理上的飞跃。基础力学涵盖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 是理工科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性、实践性强, 既有严谨的理论体系, 又有明确的工程背景。课程开始时学生一般兴致较高, 广泛的应用背景和对后续课程的重要支撑都会给学生带来瞬间高昂的学习热情, 但随着课程的进行、理论的加深以及计算的烦琐等, 都会使学生的热情大大降低, 部分同学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致使力学课程往往成为学生及格率较低的课程。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 如何进一步挖掘课程内涵、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成为了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出发点。

二、教学内容的新颖性

内容是课程教学的核心, 好的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传统的力学教材大都存在着内容陈旧、体系繁杂、重叠过多, 与专业脱节等问题, 不能反映现代工程和力学的发展, 也使学生感到学无新意, 学后又不消化, 就像吃了夹生饭。针对上述问题, 我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做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1. 妥善处理相关课程中的重叠内容。

有些内容在前导课程中已有涉及, 但作为重要的基础和导入又需在后续课程中出现。对这类内容一般不再照本宣科, 而是采用学生自学、教师点评、课堂讨论、扩充引申的方式进行。例如对理论力学中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共点力的合成与平衡, 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牛顿定律, 质点动量定理和机械能守恒;结构力学中的静定结构计算的部分内容等, 都可由学生课下完成, 教师在课堂上做总结性点评, 重在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原理的加深理解、模型的简化、工程应用背景以及理论的补充与拓展。减少了课时, 避免了重复, 又增加了新意。

2. 适当提高教学起点。

利用学生在高等数学课程中所学过的微积分、矢量分析、解析几何和常微分方程等知识适当地提高教学起点。例如在讲授“点的运动”一章时, 先利用矢量分析的方法导出物体运动速度的矢量式, 再推导出各种不同坐标系下的具体表达式。对材料力学中梁的内力和挠度等章节也尽量从数学分析的角度进行讨论, 利用功能原理分析结构的变形和稳定性问题。

3. 增补新的内容。

按照专业要求, 适当增加一些工程应用方面的知识。如:对胶凝材料和制品专业增加了桁架受力分析、工程中的齿轮传动计算、铆钉和焊接的强度计算, 并结合教材分析了粉磨机、搅拌机和运输机械等的受力问题;对理论和应用力学专业增加了新型材料力学性质, 各向异性力学实验;对土木工程专业增加了钢筋混凝土梁和楼板的应力分析、结构力学实验教学等。使学生增强了工程意识、提高了学习的间接兴趣。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有计划的开展教学双边活动, 将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 讲授—复现法。

由于基础力学课程一般在大二或大一时开设, 学生的工程意识普遍欠缺, 因此讲授—复现法成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强、信息量大。但讲授要体现精讲的原则, 突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条件, 次要的、易懂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在材料专业少学时的《工程力学》中, 理论力学部分确定了以静力学为主, 在静力学中又以平面一般力学平衡问题为中心的思路;在材料力学中, 着重讲授各种基本变形的强度计算公式的推导思路、产生背景、适用条件和工程应用, 并注意培养学生怎样从实际中提炼模型、怎样近似和简化、怎样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能力。

2. 学习—讨论法。

对某些选学和拓展内容或者学习中常见的错误与模糊概念拟成题目交给学生讨论。讨论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课堂上发下题目, 让学生在课后准备, 下次课时大家一起讨论;另一种是根据课堂上的问题即兴开展讨论,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 直观—实验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材料以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还应注意加强直观性教学和实验教学。例如在讲授约束与约束反力的概念时, 利用各种图片、动画、结构模型和工程实例分析约束的特点,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实验是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针对课程内容加强实验教学外, 我们还结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面向本科教学构建了多层次、多模块、自主式、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平台,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 学校曾先后获全国基础力学实验竞赛团体二等奖和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三等奖。

4. 探索—发现法。

探索—发现法是首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主动的学习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 一般要先明确一个题目。题目可由教师提供, 也可由学生自己提出或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商定。题目的类型可包括课程内容的延伸、科学研究或实验设计等各种不同的形式, 可结合课程学习、大学生创新、学术导师制、科技竞赛等各种活动一起进行。结合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通识课和研讨课等课程每年都有一批面向本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完成。事实表明:这种方法使学生在问题中探索, 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都有积极的意义。

四、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随着改革的深入, 讲授—复现法不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 但课堂教学仍然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上好每一堂课对教师来说都至关重要。

1.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 使学生沉浸于求知和探索的美好境界中。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师首先要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的、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组织好每节课的教学。教师要有广袤的知识结构、专业的研究背景, 并注意广泛收集可供教学的宝贵资料。正像教育家赫姆林斯基所说:“教师以终身的时间来准备一节好课”。

2.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组织好每一堂课, 就像指挥一台大合唱。学生的情绪伴随着课堂的旋律而共鸣, 形成一支优美和谐、引人入胜的交响乐。平淡的曲律容易使人疲劳, 而一味高昂的曲调也容易使人兴奋过度且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因此, 教师要适时适度地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 使得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有节奏、有起伏地波浪式前进, 不断将学生的求知欲推向高潮。例如在讲授“力的弯曲应力”时, 一上课便提出了梁的弯曲应力问题并指出它在材料力学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 接着围绕梁的弯曲变形, 借助实验现象, 提出假设, 然后综合几何、物理和静力学关系倒出正应力公式。整个过程削枝强干, 一气呵成。随后简述了弯曲应力公式产生的背景和历史典故, 以及许多科学家对公式的产生所做出的贡献, 不仅为深入讨论作好了准备, 而且进一步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事实表明, 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学习迁移与日常教学 第2篇

成都市华建学校 莫晶

“从孩子的观点出发,学校里最大的浪费是他不能运用他在校外所学的东西„„可是,另一方面,他也不能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这是学校的孤立;孤立于生活之外。”

——约翰·杜威

这样的孤立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不愿面对的结果,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手捧《人是如何学习的》,我“柳暗花明”般寻求到了“灵丹妙药”:“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广泛的目标而提取信息——学习以某种形式向其他环境迁移。”;“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为灵活地适应新问题和新情境做好准备。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把从学校所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家庭、社区和工作场景等日常场景。”

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跨越古今、包罗万象,涵盖着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这是一个有系统的整体,每个历史事件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同一时期不同的历史事件之间或多或少地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去做到将知识不断转换和迁移,最终使学生灵活地迁移、组合知识,从而具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呢?

一、注重历史学科内的知识迁移。

我们知道历史学科内的知识往往具有相通性,很多知识也具有相似性,历史的发展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在已学过的本学科内进行知识迁移。这往往能够帮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找出规律。

比如,在世界历史教学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其背景、过程及结果都可以运用知识迁移进行对比、分析和比较,从而得出一系列结论:两国资产阶级的发生原因大致相同,其中根本的原因都是封建生产关系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时,其阶级力量与封建力量的对比会严重影响到革命的进程和结果。又如,在世界历史上,存在过很多疆域辽阔的帝国,如罗马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蒙古族建立的帝国等,这些国家多存在时间不长、后被异族占领、文化中断,今天都已不复存在,这可以引导学生迁移到中国历史,我们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无论如何改朝换代,我们的国家——中国仍存在,我们的思想文化仍一脉相承,为什么?分析其原因,可以产生许多思考。民族问题、地理问题、文化问题、国家政策问题等等,甚至还可以延伸到秦始皇的改革。使我们进一步看到尽管他是一位暴君,但他进行的改革,其意义是何等的伟大。

二、注意在不同学科间进行知识迁移。

著名的科学家贝弗里奇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多数的发现,应用于所在领域以外的领域。而应用于新领域是往往有助于促成进一步的发现,重大科技成果有时来自迁移。”可见,学科间的知识迁移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今天的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迁移贯通和整合的能力。比如在讲到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交子”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在四川?这里必须迁移到经济学、地理学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在学习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巴尔干形势时,可以迁移到今天巴尔干局势,科索沃战争、北约轰炸等,为什么这个地方战乱多?这个问题的分析要延伸到地理环境、地域政治、民族关系、宗教文化等。其实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本身就离不开地理、环境、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的。再如介绍中国四大发明对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可以借用马克思的一段话:“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然后再列读鲁迅一段有趣的话:“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使学生的视角迁回到中国历史,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兴趣。

其次,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结合。知古以鉴今,这也是学习历史的目标之一。分析历史,找出规律,并用于研究今天社会与生活。在历史知识的迁移中,多关注我们今天的社会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因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便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的,我们无法割裂。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们思考,从而指导学生了解与研究我们今天的社会。

第三,日常教学中要注意营造一个能导致知识迁移的环境。一个民主的气氛,教师亲切的教态,清晰的节奏,条条道路通罗马的鼓励使课堂、学生处于一种活动状态。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安排讨论、辩论,也可课外查找资料,甚至是写成专题,小论文,办成黑板报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进行。只有这样,才容易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师生也就都可以很轻松而和谐地交流,学生也能了解与研究我们今天的社会最终回到真实的世界。

生活,其实是支撑和激励学生学习的源泉,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是实现教学交流的起因,是学生实现创新的基础。“把真实世界的问题引入课堂”,赋予学习具体情境,让孩子们解决具体的案例,进而迁移到类似案例的解决过程中,逐步提高孩子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只有培养了能力,学会了学习,才不会被一个竞争日益激烈、发明创造不断涌现的现代社会所淘汰,从而达到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

学习的迁移与牵引 第3篇

一、中职语文的基本素养与学习力的内涵

(一) 中职语文基本素养的内涵

素养不同于素质。按一般理解, “素养”指“平日的修养”, 也指“学识、造诣、技艺、才能、品格”等方面的基本状况。此次课程改革, 许多语文课程标准都采用“素养”一词。课程标准中“素养”一词有两层意思:一是将“素养”理解为“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是认为基础教育中各个阶段的“素养目标”是有层次差别的。至于大家为什么不用“素质”而用“素养”, 可能因为“素养”一词较之“素质”更具有“后天的教养效果”的意味。

中职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1. 中职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 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2. 中职语文素养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 是《中职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

“语文素养”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可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 必要的语文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 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在小学阶段, 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 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 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 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 在量的积累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 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 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 这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

第三, 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语言实践过程中, 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语言表达方式, 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 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 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使用语言技能, 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第四, 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如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认真听讲的习惯, 书写整洁的习惯。

第五, 深厚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熏陶,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欣赏汉字的形象美,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尊重多元文化, 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

第六, 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儒雅的气质和文明的举止。与人交往态度要大方, 谈吐要文雅, 能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措辞。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 也要耐心倾听他人意见, 尊重他人的观点。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学会文明地与他人沟通和交际。

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 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 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 使语文教学在弘扬科学理性精神, 注重语言准确、简明、实用, 与防止把人工具化, 注重创新思维培养、人文精神熏陶、完美人格塑造这两者的矛盾张力中寻求一种平衡, 是对历次语文教学大纲的历史性超越。

(二) 中职语文学习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学习力指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能力的综合体现, 学习力是学习型组织的根基。学习力是由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和学习的能力这三个要素组成的。学习的动力体现了学习目标;学习的毅力反映了学习者的意志;学习的能力则来源于学习者掌握的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一个人、一个组织是否有很强的学习力, 完全取决于这个人、这个组织是否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大量的实践经验。

语文学习力指一个人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综合素质。《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职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坚持‘以职业应用为导向’,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对学生职业生涯、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基础。”心理学家安吉尔曾经说过:“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教你挣得面包, 而是使每一口面包都香甜。”语文学习的价值在于其未来性和社会运用的广泛性。

因此, 我认为中职语文学习力应该是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综合体。

二、中职语文的基本素养与学习力相辅相依

(一) 中职语文基本素养是中职语文学习力的基础

从建构主义观点来看, 学习的过程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 建构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或解释现实的过程。因此, 语文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地记忆语文知识的过程, 不是语文基础知识的存量过程, 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语文知识的过程。

语文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语文经验和语文知识、掌握语文客观规律、运用语文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学习者的语文学习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必须以语文认知结构为基础。语文基础知识是推进语文学习中认识过程前进的根本性要素, 而且, 必须掌握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 才能形成相应的语文认知结构, 才能提升语文学习力, 如果只是枝枝节节的零碎的语文知识, 也是不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 大脑有了语文的心智图式 (语文认知结构) , 才能形成对学习语文内容的联系和规律认知的思想、策略与方法, 才能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产生新的意义, 转化为学习者认知结构。如果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不具有语文基本素养, 或者说学习时, 缺少相应的语文心智图式, 将无法产生关联性, 学习将无法进行, 也就谈不上语文学习力。

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 自我建构需要一定的语文知识背景, 没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是无法进行语文研究与探究, 无法进行自我建构的。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对于形而上的内容 (语文概念、范畴、规律等) , 必须先进行学习与掌握, 才能有一定的语文理解能力、语文批驳能力或语文反思能力。因此, 学习者的语文基本素养是语文学习力的基本“元素”, 是基础。所以, 要想提高学习者的语文学习力, 必须让学生掌握科学基础知识, 了解语文知识结构的内在功能, 为语文学习提供认知框架和认识基础;加强语文基本思维训练, 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不断反思与总结语文学习经验, 掌握语文学习一套程序性知识, 以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学生增强语文意识, 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态度, 形成语文学习的基本品质等, 为提升语文学习力奠定基础。

(二) 中职语文学习力是提升中职语文基本素养的路径

语文学习力是一种引导、保持、拓展语文学习的本领和力量, 是一种能把语文知识资源转化成语文知识资本的本领和力量, 表现为语文知识存量、语文学习流量 (语文学习效率与增量) 、语文学习质量、语文学习力品质 (语文学习意识、语文学习信念、语文学习兴趣、语文学习意志) 、语文学习思维力、语文潜力与创造力等。有一定语文学习力, 才具有一定的语文学习兴趣与动机, 在一定程度上将激发语文学习的创造力, 因为, 一切语文基本素养不仅体现在语文知识掌握上, 还体现在语文学习能力、态度、意识与行为上, 语文基本素养只有在同人格其他特性与侧面的相互联系之中才能存在。

同时, 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力, 才能树立语文学习的创新意识、增强语文学习的创新能力、拓宽语文学习的创新领域, 运用新的语文学习理念、新的语文学习思维与方法、科学学习的技术, 才能提升语文学习效率;有一定的语文学习力, 就能提升语文学习效率, 通过学习将所学语文知识创新转化为语文的新思维、新的意义, 构筑新的语文认知结构等, 以奠基扎实的语文基本基础, 提升语文基本素养。

三、中职语文的基本素养与学习力的学习迁移路径

既然, 中职语文基本素养与学习力相辅相依, 因此,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该遵循语文教育规律, 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教学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以奠基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升语文学习力, 进而促进语文学习迁移, 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促进职业生涯发展。所以, 我认为中职学校语文老师应该做到:

第一, 加强学习和研究, 努力促进专业发展。教师应了解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的特点, 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规律, 不断学习, 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理论素养。要结合教学实践, 加强教学反思, 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效率。

第二, 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应了解学生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 关注他们的学习困难, 重视他们的学习需求, 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及专业课程的联系, 创设与职业工作相近的情境, 帮助他们认识语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 使他们在参与中掌握学习方法, 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学中要因材施教, 实施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第三, 重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尊重学生的感受与情感体验, 同时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第四, 积极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加强语文实践, 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了接触社会、了解职业的环境, 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学习资源。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加强书本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第五, 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要更新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合理应用多种媒体组合,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有益自学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恰当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辅助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殷世东, 靳玉乐.学科基本素养与学科学习力:相依与迁移.第九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大会日程, 2014, 10.

[2]望秋园的博客.《〈课标〉中的“语文素养”包括哪些内涵》http://blog.sina.com.cn/jjcc1126.

[3]刘立忠.语文学习力的培养与学生的终生发展.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1 (05) .

学习的迁移规律研究 第4篇

学习的迁移规律研究

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在各种信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整合重组,因此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篇文章谈到了学习的迁移规律,包括迁移的实质、过程与机制、影响迁移的条件,为授者提高教学成效,习者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 者:刘萍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商贸英语系,湖北,武汉,430060刊 名:哈尔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年,卷(期):24(4)分类号:B842.3关键词:迁移 整合 定势

学习的迁移与牵引 第5篇

学习迁移理论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习迁移的作用在于使习得的知识和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给学习者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它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1,2,3]。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后,许多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所要学习的一门课程。由于其中涉及到许多接近编程方面的知识,学生在掌握起来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在课程中引入合适的教学方法将能够大大减少学生学习中的障碍,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引入学习迁移理论,并进行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教学

学生在学校获得知识、技能、行为以及态度的过程中,必然存在新旧知识和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学生在学习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之前,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已经普遍掌握了Office系列软件,如Word、Excel和Power Point的使用。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借助于同学们已经掌握的知识来促进这门课程的学习,即通过学习迁移的方法使同学们感到这门课程中的许多内容使用到的方法都是他们已经掌握的,从而达到降低学习的难度的目的。

2.1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设计CSS的教学

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中,学生一开始接触的是HTML的基本标签。对于这一部分,经过一定的讲解,学生一般都能够掌握。当进入到层叠样式表CSS[4,5]的学习时,由于CSS涉及的属性非常多,因此会使学生觉得CSS较难掌握。为了使学生把过去已有的经验转移到CSS学习中,使他们可以利用原有的经验来掌握CSS,在课程中设计了以下2个方法:

方法1:日常生活中物体和网页设计中元素的类比

CSS的基本使用方式是使用一系列属性和属性值对某一个网页上的元素进行描述。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某一物体的描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遵循同样的原则。在课程中,使用了学生较为感兴趣的i Pad这一生活中的物体描述作为CSS描述的类比,使得学生了解CSS不过是网页中按照同样的方式来描述网页中的元素。如在图1中显示了现实世界里人们描述i Pad时使用的方式,图2显示了网页设计中通过CSS中对网页中的元素进行描述和定义,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方法2:Word课程中样式概念和网页设计中CSS的类比

在学生们已经学过Office系列软件中的Word软件中,存在样式的概念。通过应用Word中内置的样式或新建自定义样式,可以完成对Word文档中的文字和段落等内容格式的设置。在网页设计中的层叠样式表CSS,同样存在应用已有的HTML标签样式和新建CSS的概念和操作。

在课堂教学中,先通过回顾在Word软件中是如何进行样式的编辑,再在网页设计软件Dreamweaver中演示如何进行网页设计中CSS样式的编辑,可以促使学生们把之前的经验引入到CSS的学习中,进而促进对CSS的理解和使用。如在Word软件中,样式的编辑是从字体、段落、制表位、边框等几个方面进行的,如图3所示。其中,字体格式的设置包括字体、字号、加粗、颜色、下划线等常用设置;段落格式的设置包括首行缩进、段前、段后、行距等常用设置。

在Dreamweaver中,虽然在样式的分类方面有所不同,如类型、背景、区块、方框等,如图4所示。但其本质上和Word软件是一样的,都可以设置关于字体,段落,边框等方面的格式。如在CSS中,字体格式的字体、字号、加粗、颜色、下划线分别对应的CSS属性是:font-family、font-size、color、text-decoration,段落格式的首行缩进、段前、段后、行距分别对应的CSS属性是:text-indent、margintop、margin-bottom、line-height。

2.2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设计模板和库项目的教学

在Dreamweaver软件中,模板是一种特殊的文档,用于设计“固定的”页面布局。它用来产生带有固定特征和共同格式的文档基础,是用户进行批量生产文档的起点。可以将文档中的任意内容存储为库项目,从而达到重复使用的效果[6]。在Dreamweaver软件中通过模板建立新文件如图5所示。

在Dreamweaver软件的模板中需要通过“可编辑区域”把变化的部分标识出来,相应的不需要变化的部分被称为“锁定区域”。哪些部分应该被定义为“可编辑区域”,哪些部分应该是“锁定区域”,以及使用模板究竟带来什么好处,对于部分同学来说理解和难以掌握。

课堂教学中,在学习迁移理论的指导下,先回顾了Word软件中模板的概念,基于Word软件中的模板,可以创建一系列风格类似的Word文档,如图6所示:

然后对Word软件中使用模板的步骤和Dreamweaver软件中使用模板的步骤进行了类比和比较。

在Word软件中,编辑模板以及使用模板的步骤可以被概括为:

1)创建模板文件;2)在模板文件中,在需要变化的地方插入“域”或者“控件”,不需要变化的地方直接输入文字、插入图像等元素;3)基于模板文件创建新的Word文档。

在Dreamweaver软件中,编辑模板以及使用模板的步骤可以被地概括为:

1)创建模板文件;2)在模板文件中,在需要变化的地方插入“可编辑区域”,不需要变化的地方直接输入文字、插入图像等元素。3)基于模板文件创建新的HTML文档。

可以看出,虽然面向的是不同的软件和文档,在模板的使用方面是基本类似的。所不同的是在Dreamweaver软件中,用“可编辑区域”的概念替换了Word中的“域”或者“控件”。但是在Dreamweaver软件中,也有一些概念是Word软件中没有的,表1是对这2个软件中模板相关概念的对比:

在Word软件中,可以通过“把所选内容保存到文档部件库”的功能把一些文档中反复使用的内容定义为“构建基块”,从而利于对这些内容的重用。在Dreamweaver软件中,库项目用来完成同样的功能。它们的使用方式可以被共同地概括为:

1)把文档中需要重用的部分选中并定义为库项目(构建基块),选中的内容可以是文字、图像等任意内容。2)在需要重用内容的地方,插入库项目(构建基块)。

通过与Word软件的类比,Dreamweaver中模板和库项目的学习完全被纳入到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2.3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设计Java Script的教学

在W3C组织制定的关于网页的规范中,HTML用来实现网页的结构和内容,CSS用来实现网页的样式,Java Script[7,8]脚本语言用来实现网页的行为。在目前的网站中,多级菜单、多标签栏文本、自动轮转图像、输入框的自动完成等效果都离不开Java Script的编写。与HTML这种描述性的语言相比,Java Script是一种解释型的脚本语言,有较为严格的语法和语义,对于学习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起来尤其困难。

在学期迁移理论的指导下,可以发现在学生们已经学过的Excel软件中的许多概念可以在Java Script中找到对应的参照对象。如在Excel软件中,基本的数据类型有数值、文本、公式,除此之外还有特殊的数据类型,如逻辑值。数值数据中又包含数字、日期、时间、百分比等数据类型。在Java Script中,也包括数值、字符串型、布尔型、日期等数据类型。有了Excel做基础,在课程中讲述这一部分内容时就可以较为轻松的使同学们发现Java Script与Excel软件数据运算之间的相似性。图7、8中显示了通过分别在Excel软件和Java Script实现加法运算的例子。在Excel软件中进行运算时,可以通过类似A2、B2这样的单元格引用来获得某一单元格中的值并进行运算;而在Java Script中,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进行运算:

对于函数这一任何编程语言中都少不了的概念,同学们在Excel中就已经认识了sum、average等函数,也认识了通过if这一用来进行逻辑判断的函数判断某一单元格中的数据是否符合某个条件。在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程中,同样是利用if函数,但是使用的场景变换到了用来验证网页中用户输入的数据是否满足一定的条件,如用户名的合法格式和密码长度的问题。

3 结论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是一门涉及到许多学科的综合课程,其中的许多概念对于同学们来说都比较陌生并且不容易理解。通过学习迁移理论的引入,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把同学们已经接触过的概念和知识引入到课程中,并由这些概念和知识作为切入点来讲解新的内容,消除同学们对新内容的距离感和陌生感,使他们能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的场景中。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网页设计与制作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由于其中涉及到了代码的编写和调试,对于许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层叠样式表CSS、模板和库项目以及JavaScript的教学中引入了学习迁移理论。通过把学生们已经掌握的Office系列软件中的知识与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相应的概念做类比,消除同学们对新内容的距离感和陌生感。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迁移,网页设计与制作,CSS,模板,JavaScript

参考文献

[1]朱文彬,赵淑文.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文静.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2004(2):26-29.

[3]赵文婷,张婷燕,李泽华.学习迁移理论在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2(35):160-161.

[4]温谦.CSS设计彻底研究[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5]陆凌牛.HTML5与CSS3权威指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6]刘强,张阿敏,翁艳彬.网页设计与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陈争航.JavaScript编程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学习的迁移与牵引 第6篇

关键词:有意义学习,迁移,关系,二语教学

一、戴维·奥苏贝尔把学生的课堂学习称作有意义言语学习。 (1)

有意义学习理论将人类的学习分为有意义的与机械的两大类。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联想, 其产生的条件是刺激和反应、重复和强化等。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 其产生的条件有两个方面, 在客观上, 学习的材料本身要有逻辑意义;在主观上, 学习者本身应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同时, 其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的原有观念 (包括原有的概念、命题、表象和已经有意义的符号) 。 (2)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基础及其核心都是同化。奥苏贝尔将皮亚杰提出的用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的内部机制的同化理论引入学习理论领域, 用以探索学生内部的心理机制, 从而赋予了同化概念以新的内涵。他认为学生能否获得新知识, 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构中是否己有了有关的概念。 (3) 他认为学习者的已知内容是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 教学者应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

奥苏贝尔认为, 意义学习有两个先决条件: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 即意义学习必须以具有逻辑意义的学习材料为前提。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 国内外教育心理学家一般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其一, 在认知维度上, 具有逻辑意义的新知识对于学习者来说必须具有潜在意义。其二, 在情感维度上, 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其三, 在行为维度上, 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作用, 使原有的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 新知识才能获得实际意义。 (4)

迁移理论是一则逐渐形成的理论。现代心理学家一般认为,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5)

学习迁移的类型多种多样, 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 按照迁移的性质可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扰作用。零迁移也叫中性迁移, 它是指一种习得对于另一学习不起作用, 即两种学习之间没有影响, 迁移的效果是零。

第二, 如果按方向可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垂直迁移也叫纵向迁移, 主要是指处于不同层次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水平迁移也叫横向迁移, 它是指处于同一层次的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如果学习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 这种迁移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第三, 按迁移的内容来分, 有特殊成分的迁移和非特殊成分的迁移两种形式。特殊迁移是指学习间发生迁移时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没有发生变化, 只是将其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学习之中。非特殊迁移也叫普遍迁移, 是指一种学习中获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化而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

学习的迁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可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方面来看。

主观因素有四:其一, 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质量。其二, 学生的智力水平。其三, 学生的心理定势。 (6) 其四, 学生的经验概括水平。客观因素主要有三:其一, 学习材料的相同或相似。其二, 情境的相似性。其三, 教学方法。“经验泛化说”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总结, 归纳一般性原理, 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迁移。

二、有意义学习理论与迁移理论在本质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本文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释有意义学习理论与迁移理论的关系。

首先, 我们可以说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所谓有意义学习, 即指通过符号文字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的学习, 其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 这样看来, 那么一切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 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内容概括性、抽象性较高, 而新的学习内容正是对这一抽象性内容的例释, 那么这时的意义学习就是通过纵向迁移实现的。学生已有的学习图式中有一种数学的方法, 而在学习新的内容———物理课时也用到了这一方法, 那么这就是横向迁移在促进有意义学习, 这时的情况也属于特殊迁移的范围, 因为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没有发生变化, 只是将其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学习之中。而普遍迁移, 即一种学习中获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化而运用到具体事例中, 更是普遍出没在有意义学习中。

其次, 迁移正向影响着有意义学习, 正确促进迁移即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顺利实现。迁移属心理学范畴, 现代心理学家一般认为,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更确切地来说, 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或策略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新问题的解决产生影响。在二语学习中, 促进正迁移的发生, 即是促进原有结构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吸收, 也即是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避免负迁移的发生, 即避免原有知识结构影响新知识的学习及吸收, 以促使新知识比较顺利地被吸收, 这在另一种意义上来说, 也是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最后, 有意义学习与迁移是相互影响的, 是双向促进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中说明, 一切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开始的, 也就不可避免原有学习会对新学习产生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一切有意义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无论是何种迁移, 都能在有意义学习中发现他们的踪迹。迁移理论简单来说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是原有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是基础知识对具体事例的影响, 是一种思维对另一种思维的影响, 而有意义学习又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开始的, 这样一来, 拿迁移与有意义学习的含义比较就会发现,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二语学习尤其是汉语学习有其自身特点, 也有有意义学习的特点, 更不可避免地受着迁移理论的影响, 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分析这两种理论对二语学习的影响, 尤其是对汉语学习的指导意义。

首先, 要重视母语的作用。二语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 学生首先要理解他们所学的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内容。同时, 学生的母语在其头脑中已形成确定的认知结构, 学习新语言的过程, 也就是已有认知结构同化组合新知识, 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习者总是在头脑中已有的母语认知结构中寻找与新的语言中相似的或相关的知识点, 迁移理论在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这里也就体现了两种理论的联系, 一切有意义学习必然包括迁移。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母语中和目的语中相通的地方, 加强学生学汉语时的正迁移, 并注意避免负迁移。例如:英语的语序和汉语的语序大致是相同的, 而韩语和日语的语序则与汉语很不相同, 教师上课时可提示这一点。

其次,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要注重汉语本身“重意合”的特点。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首先就应遵从于汉语的整体性思维特点。汉语语法重意不重形, 形式上框架简明, 没有繁多的标志, 表意上也灵活多样, 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吃食堂”, “晒太阳”的例子, 看似不符合逻辑, 但却为大家所接受并使用。汉语的意合性, 简约性, 灵活性是和汉人思维的领悟性, 汉人简朴实用的价值观, 汉人思维的整体性和辨证性息息相关的。 (7) 中国人思维有整体性特点, 讲究“天人合一”, 一般的思维方式是从一般到个别, 用这种方式来学习或指导学习, 与迁移中的普遍迁移不谋而合。正体现了普遍迁移的原则。

第三, 在有意义学习与迁移两种理论的指导下,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从教材的角度来看, 应重视教材的选择与编排。知识越具有概括性, 其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 也就越易促进有意义的学习, 因此, 在教材的选择与组织上, 应把汉语的基本语法框架、基本语法规律放在教材的中心位置, 作为教材的重点, 以突出教材的内容规律。

第四,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在二语教学中, 教师们应在有意义学习与迁移两种理论的指导下, 运用各种促进迁移及意义学习的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其一, 据调查发现, 在二语学习中, 语音迁移比词汇、句法等迁移更为普遍。 (8)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大量的听和说的机会。其二,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尽量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 这样不但可以复习旧知识, 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以及掌握新知识, 这样也就做到了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9) 其三, 如果两个知识点同时学习, 而且都不熟练时容易互相干扰, 产生负迁移, 故应该在巩固和熟练先前学习的基础上再转入下一步的学习。教师尤其应该注意避免负迁移的发生。 (10) 其四, 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由高至低的认知结构, 先学习概括性较强的规律性的语法知识, 帮助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并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潜在共同特征和看似相同的知识内容之间的不明显的差别, 使学生牢固地把握新学习的内容。11

历史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 第7篇

一注重历史学科内的知识迁移

历史学科内的知识往往具有相通性、相似性, 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本学科内进行知识迁移, 往往能够帮助学生去发现、解决问题, 从中找出规律。

比如笔者在世界历史教学中, 讲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 会对背景、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从而得出结论: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原因大致相同, 其中根本的原因都是封建生产关系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在革命进行时, 资产阶级力量与封建阶级力量的对比会严重影响到革命的进程和结果, 这就是一次有效的知识迁移。

又如, 在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时, 我就把两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放在一起比较, 请学生们根据前面所学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

再如, 在世界上存在过很多疆域辽阔的帝国, 如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蒙古帝国等, 这些国家今天都已不复存在, 但都经历了异族入侵、文化中断, 可以借此引导学生迁移到中国历史,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 历经岁月的洗礼却始终长存, 我们的思想文化仍一脉相承, 为什么?分析其原因, 可以产生许多思考。涉及民族、地理、文化、国家政策等问题, 甚至还可以延伸到战国七雄中秦国所进行的改革, 使我们进一步看到商鞅变法的意义。

二注重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知识迁移

著名的科学家贝弗里奇曾说:“大多数的发现, 应用于所在领域以外的领域。而应用于新领域是往往有助于促成进一步的发现, 重大科技成果有时来自迁移。”

现在的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迁移贯通和整合的能力, 在教学中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融会穿插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本学科的理解运用。

如我讲到“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 就将地球仪带到了课堂上, 并且抛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五百年前的一个意大利商人, 想到达神秘的东方, 那么你有几条路可走?请运用地球仪, 找出可能存在的道路。”这就迁移到了地理知识, 扩展了学生思考的领域。

又如, 讲到“宋朝经济”一课, 里面提到了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交子”, 我就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在四川?这就迁移到了地理知识和经济学, 扩展了学生思考的范围。

再如, 介绍中国四大发明时, 可以借用马克思的一段话:“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然后再读一下鲁迅的一段话:“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 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 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 中国却拿来当饭吃。”使学生的视角迁移到中国的近代历史, 引导学生思考近代中国的遭遇, 激发学习的热情。

三注重历史知识向现实热点迁移

“以铜为鉴, 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 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唐太宗的这句千古名言正说明我们学习历史的另一个目标:知古以鉴今。人的一生只能经历一次, 但学好历史却能丰满我们的生命, 加深我们的人生体验。在历史课堂上, 我经常会将当今的社会热点穿插在日常教学中, 从中分析出相应的历史规律, 进而指导学生了解与研究今天的社会。

如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中讲到巴尔干半岛, 这个地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桶, 学生很多时候无法理解, 那么就可以迁移到当今的巴尔干局势、科索沃战争、北约轰炸等,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地方经常爆发战乱, 怎样合理解决这个地方的冲突?这些问题当然要迁移到这个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关系、宗教文化等知识, 还可以延伸到如今中国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外交环境, 如钓鱼岛、南海问题等热点, 既可以探讨历史也可以引发学生对未来的思考, 一举多得。

四注重营造一个能促使知识迁移的环境

传统的课堂总是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一问一答总是少了点生气,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需要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催化剂, 将课堂归还给学生, 还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教学方式上, 我多数时间在安排讨论、辩论, 或者是历史短剧, 也可以是课外查找资料写成历史小论文、办手抄报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民主的气氛、清晰的节奏、条条道路通罗马的鼓励, 更是课堂必备模板, 使课堂和学生处于一种活动状态。如讲解建筑奇观一课中, 我就将课堂设置成一个挑战赛, 关卡分成“奇巧固护”赵州桥、“江桥暮雨”大运河、“雁塞胡关”明长城和“雕栏玉砌”紫禁城四个环节, 闯关积分招导游。通过百年之后唐人对赵州桥的评论, 让学生们自己悟出赵州桥设计的精妙之处;通过穿越时空, 招工修河, 让学生体会大运河“罪在当代, 功在千秋”的意义, 激发思维的火花;收官的紫禁城则采用了“大家来找茬”的游戏。这一系列的活动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师生轻松和谐地交流想法, 最终回到真实的世界。

“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广泛的目标而提取信息——学习以某种形式向其他环境迁移。”历史课堂传授的不仅是知识, 还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更传递着文明、精神和理想。把真实的生活和课本上的历史知识结合在一起, 赋予学习具体情境, 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具体的案例问题, 进而迁移到类似案例的解决过程中, 逐步提高学生学习与迁移的能力, 只有培养了能力, 学会了学习, 才不会被竞争日益激烈、发明创造不断涌现的现代社会所淘汰, 从而达到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

摘要:学校教育不能孤立于生活之外, 日常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应该将知识进行转换和迁移。创设学习的具体情境, 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具体的案例, 以此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原理来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课堂教学,迁移能力,培养,历史学科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杜威教育名篇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迁移:物理学习的重要一环 第8篇

关键词:物理,学习,迁移

将已掌握的知识和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到新的环境中, 去探索未知的知识、规律, 即知识迁移能力是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也是我们在物理学习中从“学会”走向“会学”的重要一环。在物理学习中如何运用迁移规律呢?

一、巧用正迁移, 提高学习效率

知识与知识、技能与技能之间往往有许多共同因素或彼此类似, 在共同因素占优势、不同因素显而易见时, 常常会产生正迁移。如果我们在平时学习过程中, 充分运用正迁移, 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对发展学习能力极为有利。我们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旧的知识、经验和理论相结合并向新知识不断发展的过程。同学们只有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掌握得比较牢固, 才能在学习新知识或将所学知识具体应用到实际中去时加以灵活运用。比如, 在重力场中移动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与在电场中移动电荷电场力所做的功之间, 前者对后者能产生正迁移, 原因是重力场与电场均为保守力场。物理学习中, 正确运用并自觉促成知识的正迁移, 能使我们的学习感到轻松愉快, 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力避负迁移, 发展思维能力

彼此类似但有着本质差异的知识之间, 在迁移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相互干扰和破坏, 即产生负迁移。造成负迁移的原因主要有:错误的直觉经验、原有观念、对概念和规律的内涵及外延理解不深刻、错误的类比等。因而, 我们在物理学习中必须做到:

(1) 抓住物理现象的本质因素。物理学习中, 有必要对现象进行再观察, 排除非本质因素的干扰, 以便对现象获得正确、全面的认识。如:重物对支持物的压力等于重物自身的重力, 这是重物静止在水平支持物上的客观事实, 但一旦支持物不再水平或物体在竖直方向上产生了加速度, 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若不加区分将结论应用于不同情况, 是有违客观规律的。

(2) 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一知半解往往是负迁移的温床。学习中对各个物理概念的内涵、外延必须有正确的理解, 对定律、定理的前提条件、适用范围要搞清楚, 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负迁移。

(3) 善于进行对比总结。在容易发生负迁移的知识之间, 通过借助不同问题的形、质的比较, 或将几个相近而物理过程根本不同的问题进行比较, 在比较中找出它们的异同, 可有效防止负迁移。如左手定则与右手定则、v-t图与s-t图、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与两平行载流导线间的相互作用等,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比较找出不同问题的共性与个性、相似处与不同处, 能有效地加深对知识理解, 培养鉴别能力。

(4) 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任何一个物理问题, 都有其研究对象及相关物理过程, 大家应逐渐养成多方位深层次分析问题的习惯, 以开阔思路、活跃思维。如课堂上导出第一宇宙速度的公式后, 课后同学们若能进一步思考“卫星离地面多远, 速度大还是小”“能否发射周期是80分钟的人造卫星”等问题, 可有效提高运用逻辑思维判断问题的本领。

物理学习中, 努力克服错误的直觉经验对建立正确要领的影响, 抓住物理现象的本质规律, 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物理过程, 能使我们真正做到依物理规律之“法”, 办物理现象之“事”。

三、学会跨学科迁移, 提高创造能力

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趋势, 是学科与学科间的理论、方法、概念等的相互渗透、相互转移, 有效的迁移具有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独特功能。如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把热力学和量子力学的概念迁移到生物学, 用“负熵”“密码”传递、“非周期性晶体”“量子跃迁式”突变等现代物理的新概念, 解释有机体的物质结构、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以及生命的维持和延续等问题, 写成了《生命是什么?》一书, 为人类认识生命系统的特征开辟了道路。

将一门学科的原理运用到其他学科领域, 进行学科间的交叉、借鉴、融合, 可加大思维过程的开放度。例如:P、O、Q为河岸上的三点, 其中PO连线垂直河岸, 某人通过游泳 (V1=3m/s) 和步行 (V2=5m/s) 由P点出发前往目的地Q点。已知河宽L=100m, O与Q间距S=150m, 问此人选择什么路径可以使他经历的时间最短?最短时间为多少 (假定河水静止不动) ?这一求物体在确定的两点间运动的最短时间问题, 看上去非常简单, 数学运算过程却相当烦琐。若将几何光学中的费马原理迁移过来, 可使问题简单易行。此人行进的方式类似光的折射, 人在陆地和水中的运动可类比成光在两种介质的运动, 由费马原理此人“沿光传播方向”可历时最短。根据折射定律n=V2/V1=5/3, sin C=1/n, C=arcsin3/5=37°。故人先沿与垂直岸方向成37°的PM方向游到M点上岸, 再步行至Q, 这样可使他经历的时间最短 (t=56.7s) 。

论科学学习兴趣的有效迁移 第9篇

一、用词界定

( 1) 兴趣作为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特定情境中的个体与具体的刺激材料相互作用的结果,刺激材料越新奇,个体的兴趣越强烈。

( 2)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它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投入、过程和效果,又是学生学习的目标。“习惯”是由于重复和练习而巩固下来, 并变成自然体现的行动方式。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行为,从心理机制上看,习惯是一种内在需要。学习习惯是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学习固有的行为表现,科学的学习习惯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 3)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有效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强烈的学习兴趣是可以转化成学习习惯的。

人们喜欢到电影院看电影,是因为对于电影有兴趣,于是主动买票去看电影, 有了电影票就可以到电影院看电影。那么学生同样热衷于探究实验室的奥秘,喜欢在实验室开展“探究”活动。要拥有在实验室开展“研究”活动的机会,是不是就可以通过获得活动卡的方式来实现呢?

二、活动卡的实施与思考

我们通过实行活动卡,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习惯养成了,学习质量提升了。

首先,设立星期五活动卡,用于奖励一周以来表现突出的学生。具体表现突出的内容由各任课教师本着公平和鼓励的原则酌情而定, 于星期五总结一周班级工作和学习活动时发放。本周发放的活动卡在下周五课外活动时间使用。持有活动卡的同学有权邀请自己的同学参加自己组织开展的课外科技活动,没被邀请的同学由班主任统一组织课外活动。持卡同学须在星期一将自己的活动计划交老师审批,老师批准后方可组织活动。

其次,活动卡使用的保障。活动卡使用的同时,科学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并在活动前后细心指导,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耐心解释和力所能及地进行帮助,促使学生成功,并教给学生正确评价的方法。在参与学生的活动时用赏识的心情和目光与学生一起活动,领略学生的成功演艺,分享学生的成功快乐。

最后,通过活动卡的实施,发现它的促进效果令人欣喜。( 1)自觉、主动在学习中得到真正实现。此法实施后学生为了争卡,课前积极预习,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后又认真预习下节课的学习内容,以便在学习活动中赢得表现机会,从而争得活动卡,使“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实现了自觉学、主动学,同时教师的有意识的引导使偏科学生在自己的弱势学科学习中努力学习,以“表现突出”赢得活动卡,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 2) 活动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平等竞争,这促进了学困生努力学习,积极表现自己,出现了学困生主动找老师指导和学生间互帮互学的良好行为, 极大地促进了学困生的转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 3) 争卡活动是学生自我实践、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过程。争卡行动中必定存在成功与失败, 而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包蕴着学生为争卡而进行的自我实践、自我评价、自我努力、自我教育的心灵闪动,之中的自悟、自评、自省更到位,对今后的争卡行动更具指导性,它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提高,促进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实现了学生学习习惯的自我养成。 ( 4) 使用过程中教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激动的鼓掌、一句真诚的引导、一次活动有始有终的参与,对学生来说都是最大的支持和鼓励,更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基础。( 5) 目标式达成方式的运用效果也很喜人。所谓目标式达成就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就某一学习绩效目标达成约定式奖励活动卡的一种获卡方式。此法具有针对性强和因需而设的优点,而被教师广泛采用。如四( 2) 班张×同学各科学习成绩优秀,就是有一个毛病:在自己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后就干扰其他同学完成任务,从而多次被同学告发。针对这个同学的这种情况,班主任协调各科教师与张×约定:连续两周做到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后不干扰同学学习,而是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习即可奖励他一张活动卡。在急切想获得活动卡的促使下,张×慢慢地把自己先于同学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用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身上,减少了自己干扰别人学习的情况出现。在第二周的周五总结会上,他如愿得到了活动卡。为了巩固他的毛病不再犯,班主任又与他约定:再坚持一周不犯毛病,就可以再奖励他一周活动卡。就这样,张×的毛病不再犯了,变成了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同学。

活动卡的实行,充分利用了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并把这种兴趣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其他学科的有效学习。甚至迁移到了帮扶学困行动中,实现了学生对于科学学习兴趣的有效迁移。

上一篇:年度总结报告下一篇:国际货物买卖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