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综合疗法范文

2024-07-27

弱视综合疗法范文(精选8篇)

弱视综合疗法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门诊弱视儿童210例331只眼, 均排除了眼器质性疾病, 且采用1%阿托品眼液行3 d散瞳后, 矫正视力均小于0.8。其中男129例, 女81例, 年龄范围4~14岁;单眼弱视89例, 双眼弱视121例;106只眼轻度弱视, 22只眼重度弱视, 182只眼中度弱视;119只眼有斜视性的弱视出现, 50只眼屈光出现不正性的弱视, 41只眼屈光参差性弱视;30只眼旁中心注视, 301只眼中心注视;210例患者治疗、随访时间均为1~2年。

1.2 治疗方法

①210例患者初诊时眼部均应用1%阿托品滴眼液滴用, 3次/d, 连续3 d, 检影验光后, 另检查注视性质, 予以合理配镜;同时应用角膜映光法进行眼位检查。②单眼弱视儿童行健眼遮盖, 3、4、5岁儿童采用比例分别为3 ∶ 1, 4 ∶ 1, 5 ∶ 1, 即对患儿健眼每遮盖3、4、5 d后, 打开1 d, 以防遮盖性弱视情况出现, 6岁以上每天遮盖健眼不打开;对双眼弱视者不遮盖, 行配镜纠正, 若患儿经配镜后视力相差4行以上者进行6 ∶ 1遮盖, 视力相差2~3行者进行5 ∶ 2遮盖, 视力相差1行者进行4 ∶ 3遮盖, 视力相同者进行3 ∶ 3遮盖, 视力提高到0.8以上者行6个月左右1 ∶ 1遮盖。③戴镜遮眼的同时, 每天行家庭精细作业, 如穿描字、绘画、穿针、拼图等, 2次/d, 每次10 min。④弱视儿童需定期进行门诊复查, 每3个月复诊一次, 大夫根据复诊情况对遮盖比例进行重新布置;6个月~1年行再次验光, 对镜片进行调整;弱视儿童经治愈后, 需每3个月进行门诊复诊, 渐渐的撤销对患儿眼部遮盖和家庭精细训练;同时对伴有斜视的儿童, 佩戴半年以上的全矫眼镜, 当双眼视力达到平衡后, 对残余斜视角行手术治疗。

1.3 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视力恢复≥0.8, 并随访2年, 视力一直保持正常为痊愈。视力增加2行或2行以上者为进步。视力退步、不变或提高1行者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弱视, 治愈275眼, 约占83.1%;46眼进步, 约占13.8%;无效眼10眼, 约占3.12%;总有效率约达96.97%。患儿的年龄、弱视程度、弱视类型及注视性质直接影响弱视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和年龄、程度呈负相关, 年龄越小, 程度越轻, 治疗效果就越好;中心注视性弱视者效果较旁中心注视者好;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 。

3 讨论

我们这次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疗法使儿童弱视的治疗进一步细致化、规范、合理化, 并且总有效率较高, 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疗效[2]。210例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7.9%, 治愈率为83.1%, 我们这组患儿若根据年龄分析疗效, 效果最好的年龄范围是3~5岁;若根据弱视程度进行疗效分析, 效果最好的为轻度弱视;若根据治疗时间进行疗效分析, 效果最好的治疗时间是12个月, 且随着患儿综合治疗时间的增长, 治愈率也随之逐渐的提高;这些结果和临床大多数眼科学者研究结果是相同的。

通过这210例儿童弱视综合治疗的研究分析, 我们了解到儿童弱视的治疗需从幼儿时期做起, 对幼儿当开展视力普查工作, 一旦发现有弱视问题存在就及早治疗, 这样可尽可能的提高弱视患儿治愈率及改善其预后;另外我们在临床工作中, 深刻地感悟到坚持治疗对患儿康复具有极大作用。对儿童弱视的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及普及是迫在眉睫。只有家长们知道了其危害性及诊治等儿童弱视基础知识, 才能做到弱视患儿的早发现早治疗。依从性差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我们这次331弱视眼中无效眼共为10眼, 都是患儿依从性差导致。

综合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儿童弱视治疗方法, 其不仅总有效率高, 且方法简单快捷、患儿没有痛苦, 值得在儿童弱视临床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弱视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采用综合疗法的儿童弱视患者的临床资料,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治愈率及影响治愈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210例儿童弱视患者经综合疗法治疗后, 总有效率高达96.97%。结论 儿童弱视应用综合疗法的治疗疗效较好, 在眼科临床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关键词:儿童弱视,综合疗法,疗效

参考文献

[1]公丕媛, 张庆莲.耳穴压豆治疗儿童弱视60例.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1:55.

弱视综合疗法 第2篇

【关键词】 光学药物压抑;大龄儿童单眼弱视;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77.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6-0054-02

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病[1],发病率约为3%[2]。传统遮盖法治疗弱视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压抑法只是遮盖法的延伸,不如遮盖法应用广泛。但单眼弱视患儿的就诊年龄一般较大[3],遮盖法治疗患儿的依从性很差,直接影响了弱视治愈率。我们对大龄儿童单眼弱视患儿采用光学药物压抑疗法与传统遮盖治疗,比较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自2008年7月至2013年9月治疗的7~16岁单眼弱视患者共96例96只眼,男56只眼,女40只眼,平均年龄12岁。 按照随机原则分2组;A组(光学压抑组) 7~9岁25只眼,10~13岁16只眼,14~16岁9只眼;轻度弱视20只眼,中度弱视22只眼,重度弱视8只眼;依从性好38只眼,依从性差12只眼。B组(遮盖组) 7~9岁21只眼,10~13岁18只眼,14~16岁7例只眼;轻度弱视16只眼,中度弱视21只眼,重度弱视9只眼;依从性好20只眼,依从性差26只眼。两组样本的年龄、弱视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检查远、近视力,并进行屈光间质、眼底、眼位、眼球运动、注视性质检查,排除眼器质性病变。A组采用1%阿托品眼膏涂眼,一天二次,连点三天,检影验光,配戴合适矫正眼镜。弱视眼佩最佳的矫正眼镜,主导眼在原有屈光的基础上加-450度压抑看远,同时一周涂1%阿托品眼膏一次,每次约米粒样大小于下穹隆部,压抑看近,弱视眼每日给予穿珠子或画画等精细作业和用治疗仪训练。B组佩戴矫正眼镜,同时保证每日遮盖健康一侧眼8h以上,定期开展相关检测,长期无改善者适当延长遮盖时间。

1.3 [JP2]疗效评价标准 弱视诊断、分类及疗效评价按全国儿童斜视、弱视1996标准[4],治疗后视力恢复至0.9或0.9以上,同时存在双眼单视功能者为基本治愈;治疗后视力改善≥2行者为进步;治疗后视力改善<2行或退步者为无效。[JP]

1.4 统计学方法 获取数据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组间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年龄与疗效 7~9岁与10~13岁压抑组和遮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16岁压抑组和遮盖组疗效差异明显,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2.2 弱视程度与疗效 在轻度和中度弱视中,压抑组的治疗效果优于遮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弱视治疗依从性与疗效 依丛性好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依从性差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弱视是视觉发育相关眼病。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如果受到异常环境的影响而又未能得到适当的视觉刺激就会导致弱视。弱视是一种可逆性眼病,随着弱视治疗方法的改善,弱视眼的治愈率不断提高。一般认为7岁之前是视觉发育敏感期,治疗效果好,12岁以后治疗效果差,近来有学者认为[5],弱视眼的感光细胞形态和功能还基本正常,有单独使用的机会,给予清晰的物像刺激,大部分是可以治愈或改善,具有可塑性,因此早发现、较早给予合理的治疗至关重要的。本文采用压抑法治疗总有效率为92%。采用遮盖法治疗总有效率为76.08%。在重度弱视治疗中,压抑组和遮盖组无明显差异,考虑压抑法不能使健眼视力低于弱视眼,周边视野保留双眼视觉,患者还是使用健眼而达不到压抑的目的。压抑组比遮盖组有更高的依从性,因此治疗效果更好。

本文资料说明,光学药物压抑对超过视觉发育敏感期的大龄儿童弱视比传统遮盖法更具有优越性,患者具有良好的依从性,不影响外观,不影响学习和生活,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方华.我国弱视与斜视防治10年进展[J].中华眼科杂志,2000,36(3):208.

[2]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3):97.

[3]王红俊.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单眼弱视的疗效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1,19(1):31.

[4]黄洪飞,袁东兵.光学药物压抑法与遮盖法治疗儿童单眼弱视疗效比较[J].黑龙江医学,2013,11(37):1074-1075.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观察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门诊就诊的弱视儿童146例238眼,其中男87例,女59例;初诊年龄3~12岁,中位年龄5.4岁。均按照1996年4月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制定的标准进行诊断,其中屈光不正性196眼,屈光参差性26眼,斜视性13眼,形觉剥夺性3眼。所有患者眼前节、眼球运动、眼底基本正常,无神经系统异常。

1.2 治疗方法

1.2.1 遮盖治疗:

单眼正常者全遮健眼,弱视眼戴合适眼镜,每月复查1次;双眼弱视者配镜后视力仍相差3行以上行6∶1遮盖,即遮盖视力较好的眼6d,双眼打开1d;双眼配镜后视力仍相差1~2行者行4∶3遮盖,即遮盖视力较好的眼4d,然后遮盖视力较差眼3d;双眼配镜后视力相同者3∶3遮盖,然后双眼打开1d,视力提高到1.0以上,仍需1∶1遮盖半年左右巩固疗效。对于不配合遮盖治疗的儿童用压抑法,对于重度弱视用近压抑健眼,10g/L阿托品眼液散瞳配合矫正眼镜,健眼看近不清看远清弱视眼戴过矫+1.50D眼镜,使看近清看远不清,远压抑健眼戴过矫+3.00D矫正镜,使看远不清,远视力低于弱视眼2~3行以上。

1.2.2 散瞳检查,验光配镜:

初诊时行眼前段检查及眼底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角膜映光法检查眼位。1%阿托品滴眼液滴眼,3次/d,共3d。检影验光并行注视性质检查,确定眼镜处方予以配镜。

1.2.3 增视训练:

增视仪具有脉冲红光闪烁、后像、光刷、电针剌激CAM、视觉剌激及精细目力训练的功能。远视性弱视选用脉冲红光闪烁加CAM视觉刺激加精细目力训练(如:扎孔、绘画、插板等);近视性弱视选用脉冲红光闪烁加DY-LD多功能眼病治疗仪中药离子导入。1次/d,30min/次,30d为1个疗程;中心注视选用CAM视觉刺激治疗;对于旁中心注视用后像或海丁格刷治疗。将旁中心注视转变为中心注视后CAM视觉刺激治疗当双眼视力恢复到0.6时,可加用同视机进行3级视功能训练,可以预防弱视的复发。增视治疗仪是通过一定波长和频率的脉冲电信号,对弱视眼视网膜感光细胞进行给光和撤光的敏感光谱高反差刺激,激启弱视眼相应的外侧膝状体细胞兴奋,改善视觉信号传导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弱视的目的。

1.2.4 精细作业:

精细目力训练可以提高弱视眼视网膜细胞的敏感性是治疗远视性弱视的有效方法。弱视患儿每天要做精细的目力训练,如绘画、描图、穿针等。精细作业以穿针为主,要求穿一定数量的针,并记录每次穿完所用的时间,记录作为下次复诊需了解的重要内容,较小患儿为避免意外伤害,可用穿珠子或描画代替,30min/d。

1.2.5 视觉刺激:

采用不同空间频率的通道系统,以达到治疗弱视的目的。

1.3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按照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1996年4月制定的标准进行诊断分类和疗效评价。痊愈:视力≥0.9,随访3年视力保持正常者;进步:视力增加2行或2行以上。无效:视力退步、不变或提高1行[1]。

2 结果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弱视238眼,其中痊愈196眼(82.4%);进步37眼(15.5%);无效5眼(2.1%)。

3 讨论

视网膜X型神经节细胞主要分布在黄斑中心凹,其有精细的空间分辨力,是中心视力的保证。功能性弱视的病变特点是外侧膝状体神经元减少,双眼神经元水平发育不平衡,使外侧膝状体与之相联系的视中枢皮质发育迟缓或抑制,导致功能低下空间分辨能力差从而形成弱视[3]。弱视儿童年龄越小,达基本痊愈治疗的时间越短;年龄越大,治疗时间越长。眼视觉发育具有敏感期,与之相关的是双眼神经元的可塑期,婴儿视觉敏感期约在2岁前开始,2岁视力已达高峰。大幅度下降至4岁,然后缓慢下降至9岁为止,此阶段是治疗弱视的最佳年龄。故应引起重视,以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综合疗法治疗总原则为:对中心注视性弱视者,目前均主张遮盖健眼强迫弱视眼担负注视[2]。遮盖可以阻断健眼的形觉和光觉刺激由此提高对弱视眼形觉和光觉刺激达到双眼视力平衡的目的。在锻炼中恢复其功能。对于旁中心注视的弱视眼,为设法抑制占优势的偏中心区,刺激中心凹使之重建中心固视。待弱视眼的视力提高后,再进行双眼视功能锻炼和适当的视觉刺激,并由家长陪同做描画等,以促使双眼视功能的提高和立体视的建立和巩固。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目前任何单一的治疗方法都不能代替。弱视的治疗与家长的合作及孩子的配合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3):97.

[2] 徐长莺,刘伟革.心理干预在弱视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2):190.

弱视综合疗法 第4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门诊患儿200例330只眼,其中男86例,女114例,初诊年龄3~14岁。双眼弱视130例260只眼,单眼弱视70例70只眼;轻度弱视98只眼,中度弱视198只眼,重度弱视34只眼;斜视性弱视106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176只眼,屈光参差性弱视48只眼;中心注视306只眼,旁中心注视24只眼。

1.2 检查与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检查视力、眼位、屈光间质、眼底、注视性质。用1%阿托品眼膏或眼药水点双眼,每日3次,连续3 d,检影验光,屈光不正和屈光参差者全部配镜矫正(远视减+1.0 D,散光全部矫正),并同时采取以下“综合方法”治疗:(1)遮盖法。主要用于斜视性弱视和单眼弱视者,单眼弱视者遮盖健眼,遮盖眼必须严格彻底,应避免患儿偷看而影响疗效。一般3岁左右健眼遮盖3 d,去除遮盖1 d;5岁左右每次遮盖健眼1周后解除遮盖1 d;6岁以后每次遮盖健眼2周后去除遮盖1 d。具体遮盖时间及程度还应根据双眼视力相差情况、患儿年龄大小作适当调整。遮盖期间也应注意健眼视力情况,预防视力减退[2]。(2)精细目力训练。如绘画、穿针、拼图、捡豆子等家庭训练[3],以刺激视觉,促进视力提高。(3)矫正屈光不正。计算机验光,1%阿托品眼膏涂双眼,在检影验光的基础上试戴镜片,对检影验光结果进行精细调整。(4)仪器训练。多功能弱视矫治仪治疗,在使用多功能弱视矫治仪前后护士用国际标准远视力表查视力并记录,以便观察疗效;红光闪烁,弱视眼每眼每次做7 min,后像法每眼每次做1 min;海丁格刷治疗,主要针对旁中心注视者,海丁格刷每眼每次6 min,双眼弱视者两眼分别交替进行,每天1次,10 d为1个疗程,连续20 d,治疗1~14个疗程[4];视刺激仪(CAM)等多种功能,每日2次,每次20~30 min。(5)压抑疗法。适用于年龄稍大、轻度弱视、不接受遮盖疗法者。采用过矫或欠矫镜片并每天滴用阿托品眼液压抑优势眼,将健眼视力降低至稍低于患眼的视力。

1.3 疗效制定

经治疗后,视力达1.0以上为基本治愈;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者为进步;视力提高1行或保持不变为无效[5]。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本组病例治疗时间为3个月~2 a,330只弱视眼,基本治愈174只眼(52.73%),进步137只眼(41.52%),无效19只眼(5.75%)。不同年龄、弱视程度、弱视类型、注视性质的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1。

3 讨论

3.1 弱视的治疗效果与患儿年龄和视力特征等有关

弱视为视觉发育相关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患儿的生活、学习和安全。弱视的治疗与年龄、弱视程度、屈光状态及弱视类型均有密切关系,治疗方法多种。本组病例治疗最短3个月,最长2 a,330只眼总有效率为94.24%。通过资料分析,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弱视较中、重度弱视治疗效果好,弱视程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屈光不正性及斜视性弱视较屈光参差性弱视效果好,弱视类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心注视者治疗优于旁中心注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2 不同弱视类型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笔者认为:(1)准确的检影验光,配戴矫正眼镜,使视网膜能获得清晰的物像是弱视治疗的关键。实践证明,矫正镜片度数越准确,视网膜成像越清晰,越能促进对高空间频率敏感细胞的兴奋,减少持续通道功能抑制,促进眼球发育,完成视觉发育屈光正常化过程。对高度远视初次戴镜不适应的儿童可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在调节麻痹状态下戴镜[6]。(2)遮盖治疗是治疗单眼弱视的重要手段,可以清除由于刺激注视眼而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遮盖时应严格规定复查时间,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防止遮盖性弱视的发生。经过遮盖治疗双眼视力达到平衡后,不应急于打开健眼,应逐渐减少遮盖时间以巩固疗效[6]。(3)红色滤光片、后像、光刷、CAM刺激治疗,使旁中心注视变为中心注视,加速了中心视力的提高。(4)精细目力训练是治疗中心及旁中心注视性弱视的有效方法之一[7]。

3.3 弱视针对性疗法的护理

3.3.1 散瞳检查的护理

进行散瞳时,应耐心向家长讲解散瞳的必要性、安全性及注意事项,使家长消除顾虑配合治疗。用1%阿托品眼膏或眼药水点双眼,每日3次,连续3 d进行散瞳验光,点药后压迫泪囊3~5 min,防止药物吸收中毒。阿托品眼膏散瞳后需3周左右时间瞳孔恢复正常。瞳孔散大患儿有畏光现象,嘱家长给患儿戴遮光镜,避免强光刺激使眼部感觉不适,待患儿瞳孔恢复正常再试镜。戴上试镜片后,嘱患儿到不同环境去体会,耐心询问是否清晰,有无头晕、视物模糊、变形等异常,感觉不适者再调整镜片度数,直至满意。

3.3.2 治疗性配镜指导

让患儿及其家属了解每日坚持戴眼镜对弱视治疗的重要性,并每0.5 a到医院复检,以及时调整戴镜度数,帮助儿童养成佩戴矫治眼镜的习惯。

3.3.3 遮盖法护理指导

对双眼矫正视力超过2行的病例,行优势眼的全天遮盖,遮盖前指导患儿家长用眼罩遮盖于健眼。并告之坚持治疗的目的、意义及坚持遮盖的重要性。遮盖过程中,家长应制止患儿偷摘眼罩使之能积极配合,嘱患儿家长每0.5 a至少带患儿来院复查1次,以避免发生遮盖性弱视[8]。

3.3.4 视觉刺激训练指导

主要仪器有红光闪烁治疗仪、海丁格刷、电磁疗仪等。电磁疗仪用其释放出来的电能对眼球周围的穴位进行按摩和刺激,会有轻微刺激感,令患儿感到不适而配合不佳,可分散患儿注意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3.4 日常护理

3.4.1 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儿就医都有恐惧心理,护理人员要以和蔼、耐心的态度关心患儿,让他们参观治疗的全过程,以消除恐惧及自卑心理。家长们的配合对弱视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向患儿家长解释弱视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和预后的信息,增强治疗信心,主动配合进行弱视治疗。

3.4.2 用眼卫生指导

指导家属在治疗过程中要限制学龄儿童看电视及使用计算机的时间。起床前、课间休息要坚持做眼保健操,多做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每日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视力过度疲劳,从而使视力得到保护。

3.4.3 饮食指导

多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品,如新鲜水果、蔬菜、动物肝脏、鱼、蛋等。

3.4.4 健康指导

(1)弱视的治疗效果和病人开始治疗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一般6岁以前效果较好,12岁以后效果较差[9,10]。因此,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2)弱视治疗周期长,以门诊及家庭治疗为主,因此护士应积极做好健康教育,耐心向患儿家属讲解其相关医学知识,并掌握有关在家进行治疗训练的方法。让家长在家能督促患儿坚持训练,防止半途而废。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方案对儿童弱视治疗、护理的效果,为积极治疗儿童弱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8年7月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门诊收治的各种不同类型弱视患儿200例共330只眼,进行评估和分析;制订相应的综合疗法的护理计划,按要求严格执行。结果不同年龄、弱视程度、弱视类型和注视性质患儿的治疗效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细致化、合理化的综合治疗是弱视治疗的关键,不同特征的患儿治疗效果具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弱视,护理,治疗结果,儿童

参考文献

[1]付建华.低视力对数视力表在严重弱视儿童视力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眼视光学杂志,2004,6(1):23-24.

[2]马代金,李伟力.完全遮盖疗法对弱视儿童屈光状态的影响.眼视光学杂志,2004,6(4):253-254.

[3]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18.

[4]李泓,林晓霞,陈秀琴.儿童弱视治疗的护理体会.福建医药杂志,2002,24(1):102-103.

[5]张延菊,王新红,毕利玉.弱视患者560例治疗指导.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1):817-818.

[6]金丽英,王丽丽,杨东光,等.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230例疗效观察.眼科,2002,11(1):52-53.

[7]张亚飞,陈志,陈雪颖,等.弱视儿童117例个案调查分析.眼科新进展,2006,26(4):252-253.

[8]吉红云.弱视遮盖疗法的应用进展与问题讨论.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6,14(1):43.

[9]王建平.弱视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国际眼科杂志,2007,7(5):1485-1486.

弱视综合疗法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眼科门诊治疗弱视患儿188例(280眼),其中男97例(143眼),女91例(137)眼;初诊年龄3岁~12岁,平均年龄6.6岁;轻度弱视72眼,中度弱视163眼,重度弱视45眼;屈光不正性弱视168眼,屈光参差性弱视68眼,斜视性弱视44眼;中心注视241眼,旁中心注视39眼。治疗时间5个月~36个月,平均15.6个月。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所有患儿常规检查远近视力、眼前节、眼位、眼球运动、屈光间质、屈光状态、眼底及注视性质,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用1%阿托品眼用凝胶点双眼,3次/d,连续3 d,第4天检影验光,3周后复验。

1.2.2 治疗方法

(1)配镜:原则是合并内斜视的远视患儿完全矫正屈光不正。正位眼伴有远视性屈光不正者,降低+1.00~+2.00DS。外斜视合并远视者欠矫。近视患儿采取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度数配镜。合并内斜视者欠矫,外斜视者全矫。中、高度近视引起的弱视,适当降低度数。散光眼原则上全矫,高度散光眼不能接受者,适当降低散光度数配镜。每半年调整眼屈光度数。(2)遮盖法:对单眼弱视者给予全遮盖健眼,遮盖比例为3岁者为3∶1;4岁者为4∶1;5岁者为5∶1;6岁者为6∶1;7岁及7岁以上者连续遮盖。每2周复查1次,根据视力的变化适当调整遮盖比例,至双眼视力基本平衡后改半遮盖渐去除遮盖。(3)仪器治疗:采用广州博视公司生产的弱视治疗仪,直接增视(国标)与间接增视(色光)功能搭配使用,充分发挥互补增效作用;白天做1~2次分级精细训练。如有偏心注视,采用多功能光刷功能锻炼视力和纠正偏心注视并消除大脑抑制。其他还可选择红光闪烁、海丁刷,辅以绘画、穿针等精细训练。白天选用3~4个功能治疗30 min,1个月为1个疗程。

1.2.3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1996年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制定的标准进行疗效评价[3]。进步: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基本治愈:视力恢复到0.9以上;无效:视力退步、不变或仅提高1行。

注:χ2、P为屈光不正性与屈光参差性比较检验值;χ12、P1为屈光不正性与斜视性比较检验值;χ22、P2为屈光参差性与斜视性比较检验值。

1.3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88例(280眼)弱视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达97.14%,其中基本治愈218眼(77.86%),进步54眼(19.29%),无效8眼(2.85%)。

2.1 弱视类型与疗效的关系

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9.4%,其中基本治愈率为88.69%,与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弱视程度与疗效的关系

轻度弱视基本治愈率为95.83%,中度弱视基本治愈率为76.07%,重度弱视基本治愈率为55.5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弱视程度越深,治疗效果越差。见表2。

注:χ2、P为轻度弱视与中度弱视比较检验值;χ12、P1为轻度弱视与重度弱视比较检验值;χ22、P2为中度弱视与重度弱视比较检验值。

2.3初诊年龄与疗效的关系

3岁~6岁年龄组的基本治愈率为89.32%,7岁~9岁年龄组的基本治愈率为75.63%,10岁~12岁年龄组的基本治愈率为55.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弱视患儿初诊年龄越小疗效越好。见表3。

注:χ2、P为3岁~6岁年龄组与7岁~9岁年龄组比较检验值;χ21、P1为3岁~6岁年龄组与10岁~12岁年龄组比较检验值;χ22、P2为7岁~9岁年龄组与10岁~12岁年龄组比较检验值。

2.4 注视性质与疗效的关系

中心注视的患儿疗效明显优于旁中心注视的患儿,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3 讨论

弱视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视觉功能正常发育的常见眼病,发病率高,原因复杂,目前治疗方法很多,其主要目的都是消除弱视眼的抑制,提高视力,建立双眼单视功能。我们的体会是采用更为客观、系统、科学、有效的儿童弱视综合治疗方法疗效更佳,在治疗过程中,其更有针对性,能够根据患儿的个体化病情使儿童弱视的治疗进一步细致化、合理化。

本组188例(280眼)弱视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达97.14%,其中基本治愈率为77.86%。通过观察分析,可以看出弱视治疗效果与患儿的弱视类型、程度、初诊年龄及注视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1)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优于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屈光不正的患儿由于没有双眼融合障碍,双眼视力相近,所以只要及时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及辅以恰当的弱视治疗,则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而斜视性弱视由于存在双眼视轴分离,引起复视和视混淆,弱视眼黄斑部长期受抑制,形成弱视。斜视性弱视的患者应先行综合弱视治疗,待视力提高或双眼平衡后再行手术治疗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由于双眼屈光度数相差较大,造成双眼黄斑部形成的物象大小及清晰度不等,双眼物象融合障碍,久之形成弱视。因患者往往有1眼视力较好,容易延误就诊时间,因此治疗效果相对欠佳。(2)轻度弱视治疗效果好于中度弱视和重度弱视。因为弱视程度越深,中枢抑制越深,对治疗的反应也较差。(3)年龄越小,弱视治疗的疗效越好。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为出生至3岁,视觉发育的敏感期为出生至12岁,在此期间,视觉形成易受各种不利因素干扰而导致弱视的发生,但也正是在此期间内,弱视治疗的疗效最好。(4)中心注视性弱视的疗效优于旁中心注视性弱视。由于黄斑中心凹的视锥细胞数量最多,使得中心视力有最大的视敏度。因此,旁中心注视的患者更应采用综合疗法,以矫正偏心注视,提高弱视的疗效。

通过对188例弱视儿童综合治疗的个体观察,我们发现:(1)弱视需早发现、早治疗,尽量在视觉关键期和敏感期内诊治,以提高疗效[4]。因此需要重视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筛查工作,以有效降低弱视的患病率,提高治愈率。(2)矫正屈光不正是弱视治疗的基础,必须以准确的检影验光度数配镜,使视网膜得到清晰的物象。遮盖法是治疗单眼弱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可以清除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但是在行遮盖疗法时须注意防止遮盖性弱视的发生。海丁格刷、后像治疗等可使旁中心注视变为中心注视,并有助于中心视力的提高。精细作业和增视训练可以强化视觉细胞,兴奋视觉中枢,有利于视力的提高。(3)只有向家长、幼儿教师等普及弱视相关知识,取得多方面的合作并且长期坚持,才能更加有助于儿童弱视的治疗。

总之,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方法简便,疗效确切,无痛苦,只要持之以恒,与医生密切配合,坚持合理性、细致性综合治疗,加之及早治疗[5],就一定会取得理想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967-2974.

[2]杨景存.眼外肌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39-254.

[3]中华眼科学全国儿童弱视防治学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J].中国弱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3):9.

[4]郭静秋.弱视的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J].中华眼科杂志,1996,32(4):316-317.

弱视综合疗法 第6篇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患者80例 (142眼) , 所有患者均经过眼科检查得到确诊, 并排除眼球发生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并接受随访调查。将80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25例 (45眼) , 女15例 (23眼) , 年龄3~14岁, 平均 (7.5±2.8) 岁;68眼中轻度弱视 (38眼) , 中度弱视 (25眼) , 重度弱视 (5眼) 。对照组男26例 (43眼) , 女14例 (24眼) , 年龄3~14岁, 平均 (7.7±2.5) 岁;67眼中轻度弱视 (36眼) , 中度弱视 (26眼) , 重度弱视 (5眼)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具体措施如下:采用1%阿托品凝胶散瞳, 3次/d, 连续进行3 d后进行验光, 之后以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散瞳, 连续6次, 每次间隔10 min。检查结束后, 根据患儿的弱视程度选择合适的眼镜进行配戴。观察组则采用综合疗法, 具体措施如下:对于单眼弱视患儿采用全遮盖治疗方案, 并按照患者的年龄以及弱视情况制定每周遮盖的具体时间, 每过1个月进行1次复诊, 若患者的正常眼睛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则暂停遮盖, 等到正常眼睛的视力恢复正常后再进行遮盖, 直到患儿的视力到达1.0。对于双眼弱视患儿, 若两眼弱视情况相近 (相差≤2行) 则配戴眼镜进行纠正即可, 若两眼弱视情况相差较大 (相差≥3行) 则遮挡视力较强的一只眼, 方法和原则同单眼弱视。对所有患儿进行精细目力锻炼, 在复检时, 对视力好转的儿童及时更改配戴眼镜的度数以及对于视力相差较大的进行遮盖治疗。

疗效判定标准: (1) 显效:患儿双眼视力>0.9, 随访两年内视力保持正常不下降; (2) 有效:患儿视力有所改善, 有2行及以上的提升; (3) 无效:患儿视力没有提升甚至出现下降或仅提高1行。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当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显效24例 (60%)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例 (30%) ;观察组无效1例 (2.5%) ,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例 (12.5%) ;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弱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球视力下降, 其本身对眼球没有器质性的损伤。儿童出现弱视后经过矫正, 视力依旧<1.0, 这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视物能力, 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造成一定不良影响。而且, 对弱视儿童不及时加以矫正治疗, 严重时会导致失明。目前, 我国儿童出现弱视的概率高达3%, 且不断呈现上升趋势。近些年来, 综合疗法被不断应用于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患者的治疗中, 本研究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患者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根据患儿的年龄及弱视程度选择合适的眼镜进行配戴[3]。对于单眼弱视患儿采用全遮盖治疗方案, 并按照患者的年龄以及弱视情况制定每周遮盖的具体时间, 每过1个月进行1次复诊, 若患者的正常眼睛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则暂停遮盖, 等到正常眼睛的视力恢复正常后再进行遮盖, 直到患儿的视力到达1.0。对于双眼弱视患儿, 若两眼弱视情况相近 (相差≤2行) 则配戴眼镜进行纠正即可, 若两眼弱视情况相差较大 (相差≥3行) 则遮挡视力较强的一只眼, 方法和原则同单眼弱视[4, 5]。对所有患儿进行精细目力锻炼, 在复检时, 对视力好转的儿童及时更改配戴眼镜的度数以及对于视力相差较大的进行遮盖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综合疗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其远期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敬明, 刘崇海, 贺怡, 等.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远期疗效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 2005, 17 (6) :1283-1285.

[2]刘梅, 杨春香, 杨春娆.增视仪与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 2009, 9 (6) :41.

[3]张晓, 张林娜, 赵文娟.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分析[J].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 2002, 21 (5) :290-292.

[4]李海青, 吴娟, 赵鹏.综合法治疗儿童弱视的远期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 2008, 19 (10) :22-24.

弱视综合疗法 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9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20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轻度98例, 中度64例, 重度38例。根据临床治疗方法将200例患者分为视觉学习组和传统治疗组。其中视觉学习组100例 (200眼) , 男患儿54例 (108眼) , 女患儿46例 (92眼) , 年龄最大的7岁, 最小的3岁, 平均 (5.58±2.36) 岁;传统治疗组100例 (199眼) , 男患儿55例 (109眼) , 女患儿45例 (90眼) , 年龄最大的6岁, 最小的4岁, 平均 (5.42±1.32) 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传统治疗组: (1) 单眼分别戴镜进行穿针、穿珠等精细目力训练, 2次/d, 15 min/次; (2) 红光闪烁仪治疗, 2次/d, 2个月为一疗程, 每个疗程后进行复查, 每半年重新验光配镜。

视觉学习组:进行视觉生物信息刺激训练, 通过模拟对人类视觉系统各个部位具有高敏感性的视觉信息模型和场景模型, 达到对视觉系统的刺激。具体训练方案将根据患儿视觉实际情况由医师制定训练方案和计划, 根据训练过程中患儿视觉功能的恢复情况适当调整方案。根据患儿的视力情况, 进行针对性治疗。视力0.2以下患儿, 以刺激治疗, 激活视觉通道为主;视力0.3~0.6患儿, 在刺激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视细胞训练;视力0.6~0.8患儿, 刺激治疗的同时, 加大视细胞训练量;视力在0.8以上者, 应以双眼视功能恢复及修复性训练为主。每次两个训练内容, 每天训练两次, 每个训练内容10 min, 训练内容之间要求有10 min的休息时间, 训练环境应保持在安静和光线较暗的地方进行, 每月定期对双眼视力进行复查, 对各项视功能恢复情况予以掌握, 并根据复查结果进行调整或维持原治疗。一年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并比较。

1.3疗效评定标准

弱视按弱视程度分为, 重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2;中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5~0.2;轻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8~0.6;有效:弱视眼远视力提高到0.9以上, 或视力检查提高2行以上;无效:视力不提高或提高不到2行[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1年后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示:视觉学习组有效率为89.50%, 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的60.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3讨论

弱视是一种视功能发育不良和产生紊乱、常伴有斜视和高度屈光不正的一种眼病, 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尚不明确, 即使戴镜也无法使视力恢复至正常视力的水平。视觉发育与中枢神经发育有一个共同点, 其在发育的某一个时间段最迅速并在此阶段发育后基本达到成熟状态, 这个时间段被称为为敏感期或关键期, 因此在这一时期接受大量的视觉刺激是视觉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无论任何原因限制了外界光线对眼的视觉刺激, 都会对视觉发育产生严重影响, 形成弱视。现大多学者认为人类视觉系统敏感期从出生时开始, 2~3岁儿童的视觉系统可塑性最强, 4~6岁呈明显减弱趋势, 9~12岁敏感期结束[3]。有研究证实9岁左右视觉发育敏感期结束后, 治愈弱视的概率不大[4]。因此, 弱视在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和关键期内被发现并进行及时的治疗, 才会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而年龄越大的弱视儿童治疗相对就越困难, 治疗结果往往依赖于遮盖量、注视模式、年龄、弱视程度、双眼状态和配合度。临床上, 视知觉学习会根据每个弱视患者的视觉信息加工能力对治疗方案适时调整, 其治疗特点为个体化治疗, 而传统的治疗方法则是借助精细目力训练来提高弱视眼视网膜细胞的敏感性, 通过激活视觉细胞, 视觉中枢产生兴奋, 对视锥细胞进行训练和强化, 来促进视觉的发育及提高视力, 其强调近距离作业的重要性。

屈光不正性弱视是在儿童发育期间常见的眼病之一, 其严重的影响了儿童的视力水平, 对儿童的视力发展造成一定的隐患, 如果不及时治疗, 甚至有可能造成立体视觉永远缺失。尤其是在现今社会, 家长普遍工作压力较大, 对子女的关注不够, 导致儿童发生屈光不正性弱视时无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往往发现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从而加大了治疗难度, 影响了患儿的视力状况, 从而影响我国下一代的身体状况, 针对弱视的预防和治疗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代临床中治疗弱视主要采用精细目力训练、CAM疗法、红色滤光片法等传统治疗方法, 但这些方法治疗周期较长, 见效缓慢, 往往在治疗过程中, 患儿和家属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或依从性明显下降等现象,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近些年来, 医疗研究发现, 弱视的发生与不及时配镜、不能及时治疗以及发育早期视觉的异常经历有关[5]。因此, 视知觉学习方法治疗弱视受到广泛的关注。

笔者采用视知觉学习与传统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 并对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 希望可以为临床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提供参考, 结果发现:治疗1年后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示:视觉学习组治疗有效率为89.50%, 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的60.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临床研究认为, 3岁以下儿童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 而12岁以下处于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因此, 处于12岁以下的弱视儿童可以经过适当的治疗, 使视力恢复正常[6]。笔者认为临床上视知觉疗法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提高视细胞的兴奋度,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对于传统疗法, 效果更明显。视知觉学习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是根据大脑神经系统具有塑性, 通过视觉刺激和视觉学习, 使视觉信号通路被激活, 从而达到矫治和改善大脑神经系统, 尤其可改善视觉神经系统的信号加工处理能力, 从而达到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目的。最新研究发现, 在视觉发育敏感期之后人类视觉系统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恢复的可能[7,8]。但此次研究只着重于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而忽略了临床治疗过程中治疗时间、依从性等相关数据的研究, 所以有所欠缺。此方法能在最短时间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为弱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行途径, 为改善患者视功能带来了新希望。

综上所述, 视知觉学习治疗方法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法和思路, 这种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其临床治疗效果也十分显著, 受到广大患儿、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的青睐。视知觉学习治疗方法为改善患儿视功能带来了新希望, 但由于此种方法属于新型治疗方法, 缺乏大量的临床实践验证, 需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志超, 赵武校, 蓝方方, 等.视知觉学习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4年随访研究[J].眼科新进展, 2012, 32 (7) :645-647.

[2]赵武校, 蓝方方, 刘洪婷, 等.视知觉学习联合遮盖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初期临床观察[J].眼科新进展, 2014, 34 (10) :963-964.

[3]李志超, 赵武校, 王英, 等.视知觉学习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33) :5171-5172.

[4]林泉, 刘伟民, 肖信.视知觉学习治疗大龄屈光不正性弱视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29) :4512-4513.

[5]林泉, 刘伟民, 肖信, 等.视知觉学习治疗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 5 (12) :1113-1114.

[6]蔡文萍, 沈梅.学龄儿童身体发育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11) :71-72.

[7]林泉, 刘伟民, 肖信, 等.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对大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力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 2013, 33 (7) :643-645.

弱视综合疗法 第8篇

资料与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学龄儿童单眼弱视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压抑疗法组与遮盖法组各40例。其中压抑疗法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10岁;遮盖法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7~11岁。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我国儿童弱视的相关诊断标准,且同意参与研究,此外,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对接受研究的所有学龄儿童单眼弱视患者进行验光并根据需要矫正其屈光不正。对压抑疗法组的患者采取压抑疗法进行治疗:对本组的学龄儿童单眼弱视患者应用阿托品眼膏进行治疗,1次/d,连续用药1周后,改为每周1次,对患者的弱视眼,可以配戴适矫镜[3]。对遮盖疗法组的患者采取相应的遮盖法对学龄儿童进行治疗:对本组的学龄儿童单眼弱视患者采用特制的眼罩来遮盖比较健康的眼睛,并用黏膏布对其进行包绕,每天至少遮盖6h。

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后观察两组学龄儿童单眼弱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弱视的立体视重建情况,其中治疗效果评定为显效、有效、无效[4]。具体标准:①显效:即学龄儿童单眼弱视患者的视力恢复至0.8以上;②有效:即学龄儿童单眼弱视患者的视力提高1行及1行以上;③无效:即学龄儿童单眼弱视患者的视力无任何改变,甚至出现视力退步情况。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当P<0.05时,说明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5]。

结果

对比两组学龄儿童单眼弱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学龄儿童单眼弱视患者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如下:压抑疗法组的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遮盖法组的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对比两组学龄儿童单眼弱视患者的总有效率,压抑疗法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遮盖法组的治疗效果,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学龄儿童单眼弱视患者的弱视立体视重建情况分析:两组学龄儿童单眼弱视患者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压抑疗法组的学龄儿童单眼弱视患者的立体视重建率78%,明显高于遮盖法组的学龄儿童单眼弱视患者的立体视重建率(5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弱视属于儿科常见眼病,会给患儿的视觉功能以及正常发育带来严重损害,有相关文献资料表明,我国的小儿弱视发病率已经达到2.8%现阶段针对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以压抑疗法和遮盖疗法为主[6]。遮盖法具有方便、廉价等特点,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但是遮盖法也存在致使学龄儿童遮盖性弱视的不良因素;而压抑疗法与遮盖法相比,治疗更加方便,避免了学龄儿童戴眼罩的一些麻烦,治疗方法也比较简便,操作较为简单,但是也要避免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出现毒性反应的情况,家长与医生护士要注意监测[7]。

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学龄儿童单眼弱视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压抑疗法组与遮盖法组各40例,对患者分别采取压抑疗法和遮盖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两组学龄儿童单眼弱视患者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压抑疗法组总有效率95%;遮盖法组总有效率75%。对比两组学龄儿童单眼弱视患者的总有效率,压抑疗法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遮盖法组的治疗效果。此外,压抑疗法组的学龄儿童单眼弱视患者的立体视重建率78%,明显高于遮盖法组的学龄儿童单眼弱视患者的立体视重建率5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学龄儿童单眼弱视患者进行临床治疗,采用压抑疗法的治疗效果比遮盖法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惠芳,燕振国JL童弱视治疗方法新进展[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4,3(22):45-47.

[2]徐江姗,王宏伟.JL童弱视治疗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3.3(16):87-88.

[3]孔旻,林泉,赵武校,等.压抑与遮盖在视感知疗法治疗学龄期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中的疗效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11(B):154-155.

[4]饶晓风.光学药物压抑疗法治疗大龄儿童单眼弱视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4(5):104-105.

[5]钟国文.遮盖法及阿托品压抑法治疗中度弱视儿童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3(1I):178-179.

[6]吴艳丽.近距离压抑与遮盖治疗大龄儿童单眼重度弱视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7(8):144-145.

上一篇:课程实践教学教育技术下一篇:经济增长的中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