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设施安全措施

2024-05-15

设备设施安全措施(精选10篇)

设备设施安全措施 第1篇

一、设备设施一般安全运行条件

1、设备有完备的安全防范措施

(1) 制造设备的材料和元件必须有足够强度和硬度, 来充分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按规定条件制造、运输、储存、安装和使用时, 人员健康和安全不受威胁。对于可能产生的紧急和不安全状况, 应设置有效防护措施。

(2) 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 不应对环境造成危害。杜绝向工作场所和大气排放超过国际规定数额的有害物质, 杜绝产生超过国家规定分贝的噪声, 以及避免一切对环境产生破坏的后果。

(3) 设备应保证安全卫生的可靠性。这些技术措施包括:直接措施, 保证设备在非正常工作环境下也不会出现产生任何危险和有害环境的作用;辅助措施, 如果直接措施不能完全实现时, 则设备必须设置良好性能的安全防护装置;引导性措施, 若直接和辅助措施都不能完全实现时, 则应通过在说明书进行标注说明和设备上设置提示标志的手段来引导提示设备安全工作的条件。

2、设备材料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

(1) 制造设备的材料必须保证在工作环境中对人体无害。如果必须使用, 应采用可靠的安全卫生防范措施隔离和保护使用设备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2) 设备及其零部件应定期检查, 保证其使用期限小于其材料在工作环境中的老化期限。

(3) 对于工作环境潮湿的设备, 应使用耐腐蚀的元件和材料, 并采用防腐蚀油漆等防蚀措施。同时, 设备应明确说明, 检查和更换设备的周期。

(4) 禁止使用能与工作环境中其他介质产生化学反应和爆炸的材料。

(5) 针对易燃和可燃液体的设备, 制造设备时应使用非燃烧材料来充分保证设备材料的安全性。

3、保证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

设备设计和制造必须充分考虑恶劣环境下, 例如:设备在剧烈震动、风载等条件下, 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如果设备无法通过设计和自身制造工艺来充分和完全保证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 则必须通过设置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果设备的可靠性对地点和地理位置有特别要求, 则应在设备使用说明书中给予详细标注和说明。

4、设备在工程设计上应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

设备在关键操纵部位的设计应与人体操作部位的属性和特点以及功能任务相适应。对于容易人为操作错误和失误的操纵器, 应设计相应的保护措施;对于设备关键部位的操纵器, 采用电气或机械连锁装置。

5、设备的安全预防保护装置

安全预防保护是对设备要求具有预防装置, 保护装置或其他手段, 对一些机械危险进行预防和保护的安全防范措施。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机械危险部位对操作者引起严重伤害, 是在操作者一旦遇到危险情况时, 能直接对操作者进行人身的预警和安全保护。一般指配备在生产设备上起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作用的所用附属装置。

二、设备设施的实质安全化

实现设备安全的最根本途径是设备的实质安全化。设备的实质安全化是指普通的操作者在对设备产生人为失误的条件下, 设备依然自动的保证安全能自动发现问题, 并提示报警和自动修复, 从而确保操作员和设备的安全。

实质安全化的方法有:

1.采用机电一体化控制, 以抵消人这个危险隐患, 在人机系统中, 人的可靠性大大低于机械设备的可靠性;2.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保护预防措施,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使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完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3.采用安全防护装置, 抵消无法消除的危险隐患。如:制动装置.防护网.电器保护等;4.采用相互连锁, 防止误操作, 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性;5.利用仪器仪表对运行中的机械设备状态参数进行检测, 与规定值进行比较, 及时消除危险隐患;6.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性, 对危险性高的操作, 要求机械设备绝对安全。以防发生故障和误操作, 必须采用二级保护或多级保护的安全技术措施, 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能;7.采用编程控制系统。通过引入自动化操作设备, 降低操作员的人为操作的比例, 进而保证操作员受到危险的几率降低, 从而保证操作员的安全;8.安全紧急停机装置。在出现紧急状况时, 设备将紧急停机, 避免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产生不良后果, 保证不对操作员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失。

三、设备设施安全维护

地掌握设备设施运行状况和劣化损失, 及时消除隐患, 保证设备设施安全性能, 应对设备设施运行中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些关键部位定期检查、保养、维护, 并将其制度化和规范化。

(1) 日常检查。

是设备操作者依据相关原则和规定, 通过主观判断, 每天对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安全和技术指标等状态的核实、维护和调整。

(2)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由维修人员凭感官和专用工具, 定期对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全面检查和测定。定期检查主要是测定设备的劣化程度, 精度和设备性能, 查明设备的缺陷与隐患, 确定修理方案与时间, 保证设备维修规定的功能。

(3) 分项检查。

分项检查一般由专职检测和维护人员针对某些特定的指标和功能参数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测和排查, 目的是了解设备的技术性能、专业性能、通常使用专用工具和专业仪器设备。

虽然设备检查的内容因设备种类和工作条件不同而差别较大, 但设备检查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确定检查点、确定检查项目、确定检查周期、确定检查的方法和条件, 确定检查人员, 做好检查管理工作。

四、结语

要使生产进入安全高效的良性状态, 实践证明单纯靠生产设施、设备并不能保证企业安全高效有误的运行, 还必须有高水平的管理和高素质的职工。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安全高效运转。

参考文献

[1]于翠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 1 (9) :20-21.

特种设备设施安全 第2篇

一、特种设备采购与安装…(一)采购

1采购特种设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选型、技术参数、安全性能、能效指标等符合国家或者地方有关强制性规定以及设计要求。(2)所采购特种设备由取得相应制造资质的单位制造。

(3)所采购特种设备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制造监督检验证书等出厂文件。采购旧特种设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具有原使用单位的注册资质证明。(2)具有完整的安全技术档案。(3)经定期检验合格。

3采购进口特种设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元件的境外制造单位应当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相应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2)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同类首台产品,应当由该产品的国内代理商报请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型式试验合格。

(3)特种设备安全质量性能和能效指标符合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的有关规定。(4)附有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检验证书等中文出厂文件。

(二)特种设备的安装 1安装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安装(维修)安全许可证》。(2)具有安装相应的安装经验。

(3)安装队伍的施工组织方案、安装程序、技术要求、安装进程中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自检报告符合要求。2安装、改造、维修特种设备群。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1)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改造、维修。

(2)督促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办理施工告知手续,申报监督检验。

(3)验收特种设备一并接收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移交的有关要求资料、出厂文件和监督检验证书,将其存入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中。

二、生产经营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l持证上岗。2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3定期接受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

4在证书有效期满前60日内,由申请人或者申请人的用人单位及原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提出申请。

三、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的办理(一)办理时间和登记部门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予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二)办理登记证应准备的资料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办理使用登记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l组织机构代码证(个体工商户为业主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完整的出厂文件以及安装技术资料等。

四、安全技术档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逐台建立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定期检查;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及事故记录、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五、定期检验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检验有效期满1个月前向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机构申报定期检验。

2.生产经营单位申报定期检验前应当进行自检,或者委托有能力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自检,确保设备安全性能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3.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

六、应急管理

1.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

2.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3.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有关约定应当在维保合同中明确。

七、报废

设备设施安全措施 第3篇

关键词:液化气;充装系统;安全隐患

在中国,液化气也叫做液化石油气,是大面积运用的镇燃气。它的优点如下:污染不多、高发热量、便于存储、运输方便等,在居民生活和汽车燃料、有色金属冶炼等方面应用广泛。在各省市县城内,大多都存在液化气充装站,具有50m?-300m?的储气量。而300m?-1000m?的液化气容易产生燃烧和爆炸,具有不容小觑的危险。

1.液化气充装站生产管理工作中的隐患

1.1 缺乏液化气基本常识和管理能力

105%-9.5%是液化气的爆炸极限。如果是1kg液化气营造的封闭区域,就相当于4kg-6kgTNT炸药的爆炸能量。和空气相比,液化气比较重,假设在空间中蔓延,就会到处传播,如果接触到明火、火屑,就会造成爆燃爆炸等事故。关于液化气充装站的安全、管理、运营及设施等方面,国家都设定详细、严格的规定,所牵扯到职能部门主要有消防技术安监、公安、建设等。某些管理人员和液化气站业主仅仅认为液化气可以用煤和木柴所取代,可是并不十分清楚的了解其特点及危害性,而且都对事故预防和安全操作知识更是知之甚少。所以说,应向液化气充装站管理人员多宣传液化气知识,重要和亟需解决的是实现安全充装液化气的目标,最终实现安全管理。

1.2 缺乏安全隐患自查的知识与能力

液化气充装站存在违章操作、软硬件隐患等安全隐患。

软件的隐患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关于液化气充装站的设计和施工,是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建设的;无相应的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安全评价报告;从业人员没有上岗证;存在不完整的应急救援预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缺少日常安全检查记录及设施设备运行记录;安全档案管理欠佳;安全管理人员不会管理,不知道应知应会;不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等。

硬件的隐患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液化气充装站的平面布置和选择不符合规范;防火间距太小;残液回收及液化气充装系统不达标;管道上安全阀件和液化气储罐的配置、安全仪表的设置不满足要求;没有及存在不完善消防系统;储罐区小围墙不达标;压缩机室、充装间、储罐区等存在易燃物;充装间内用电线路设备无防爆电器;报警装置、泄漏检测并没有设置;灭火器和静电消除器设置不合规定;且安全警示标志并不明显等。

违章操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监管设施设备力度不够;没有使用防静电服;在生产区域开始运用通讯和电器工具;过期及充装报废钢瓶;蛮横装卸和超量充装钢瓶;随意乱倒残液等等。对于这些安全隐患问题,从业人员并不在意,检查人员发现后心有余悸。

1.3 缺乏整改安全隐患的知识与能力

管理部门对某些液化气充装站颁布了整改通知单,有的甚者进行查封,可是现场丝毫没有进行整改。后来才明白业主不会整改,不知道何以整改。安全监管需要专家给予技术方面的支持,识别和整改安全更应该如此。一些地方也积极探索整改安全隐患的新思路,发现了“专家排查隐患并指导整改,有关部门强化监管力度”的模式,而且成效非常显著。

2.液化气充装设施系统的改造优化

2.1 选择安全合理的液化气充装站和充装站系统设施的设置

泵房、罐区、液化气充装站、共同构成了液化气充装系统。通过分析论证原充装系统情况从而根据原系统为前提来达到部分改造,这样将有利于减少改造优化的投资成本。特别是罐区部分,要针对性的进行改造。关于原泵房动力欠佳、效率不高的状况,对于改造问题,主要是通过把原来的充装泵变成效率和功率高的充装泵。关于在通风、设施布局和面积上,应装上安全风险的液化气充装站,改造的过程中要注重重新选定合适的位置,更新原有设备并优化设计。位置应该首选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不仅仅要符合内部的规划设置,还要达到《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标准,从而实现良好的通风情况,液化气充装车可以安全运行,快速的排放泄漏的液化气。

2.2 优化液化气充装工艺流程

关于从前的手动操控液化气充装流程,操作流程比较复杂,不方便控制液化气的充装操作,其人工劳动强度不小,所以说操作流程具有一定为危险性。关于优化工艺流程方面,可以采用大功率的高效泵,能够及时断开压力控制阀、充装计量装置等。利用此类装置,能够较好的提升自动化水平,操作非常方便,劳动力强度大大减少,而且最优秀的地方还在于实现了安全的液化气充装。同时,还可以设置惰性气体安全吹扫流程,确保在充装系统中惰性气体有效防止吹扫时液化气出现化学反应所引起安全隐患。

2.3 完善智能化安全消防设施

在液化气充装系统中,关于消防安全设施的装置首选的应该是自动化的装置,可以有效的提升安全防御等级,完全符合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安全思想,从而预防不安全因素的困扰,避免由于泄露液化气而发生较大安全事故,结果是实现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因此,应该设置消防设施的完善配置、超压方泄漏安全保护系统、快速切断阀、安装测试仪等等以防止出现危险。

2.4 更换液化气充装系统中的装车泵

由于以往的液化气装车泵的流量并不大,装车效率不高,所以大大延长了装车时间,必然会带来不可控的安全隐患。因此,应该提升安全效率,减少装车时间,就必须要采用大功率的液化气装车泵。结合《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的相关要求,合理使用液化气专用装车高压负荷软管,在液化气充装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发生静电,从而尽最大可能来提升液化气安全充装的流速。

参考文献:

[1]张建民,苏青竹,彭国平,郭素琴.液化气充装系统设施优化改造[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03).

[2]李志宏.液化气充装站设备事故预防与监督检验[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3(09).

学校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使用问题分析 第4篇

1设备设施的维修问题

学校安全保卫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和检修问题是目前校园安全中最大的问题。很多学校的安全保卫设备设施配备后, 就没人管理了, 经过一段时间后很多设备设施都不能正常使用了, 人为破坏也很严重。在对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和浦北县29所中学进行的实地调研中, 发现多数学校的干粉灭火器不能正常使用, 少数学校的安防设备设施已经遭到破坏。调查的29所中学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情况见下表。

如表1所示:被调查的29所中学的灭火器多数不能正常使用了, 主要原因是干粉灭火器的压力不够。调查的29个样本中只有3所学校的干粉灭火器是都可以正常使用的, 多数学校的灭火器不能正常使用或者多数学校的灭火器压力不足, 有2所学校的灭火器已完全不能正常使用。有一所学校有几个灭火器已经损坏了, 还放在那里无人问津。

多数安全保卫设备设施是需要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的。以消火栓和灭火器为例, 消火栓要定期检查有没有水, 是不是漏水, 避免发生出现火情时打开消火栓没水的现象的发生;干粉灭火器应当定期检查, 主要是检查压力够不够, 如果发现压力不足要及时补压。

2设备设施的使用方法普及问题

学校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使用方法的普及问题是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情, 由于多数学校没有普及安全保卫设备设施的使用方法, 偶尔会出现发生火情后面对各种消防器材却无人会使用的问题。

安全保卫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的普及主要靠三种形式:一是平时多进行宣传和讲解;二是平时多进行实际演练;三是设立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使用宣传栏。目前, 学校这几方面做得都不够好, 宣传工作只有上级要求或者是安全宣传周等时间进行, 平时很少有常规的宣传, 而多数宣传也只是走走形式。演练也很少, 除了主管部门要求每学期必须进行的消防和防震等基本的演练外, 很少有学校专门举行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使用的演练。对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和浦北县29所中学进行实地调研的结果是:有20所学校有演习 (每学期一到两次) , 6所未了解到实际情况, 3所无演习。

学校在安全保卫设备设施的使用问题上对使用方法的普及最好的办法是定期演练, 即可以普及设备设施的使用, 同时也检测了各种设备设施的性能是否良好。再次, 演练也是建立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使用宣传栏和安全宣传栏普及宣传知识。

3摄像监控系统监控力度不够

摄像监控系统监控不力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 不仅仅是学校的监控系统监控力度不够, 社会上普遍存在监控不力的问题。突出表现就是很多地方有监控摄像头, 但是就是在这些监控下面依然有各种暴力或是盗窃事件发生, 而这些事件也很少有当时被发现制止的。多数情况是出了问题后相关部门去调出监控录像排查。事实上很多监控系统名为监控实际上只是事后被查记录, 没有起到实时监控的作用只起到录像的作用。

监控系统不是录像系统, 它的作用不单是记录事实, 更重要的是实时监控防患于未然, 而不是事后追查。在校园的摄像监控系统应该配备监控出警制度, 这样可以及时监控到安全隐患并及时遏制恶性事件的事态发展。

4主观认识是问题存在的根源

学校安全保卫设备设施的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问题是主观认识和态度问题。除了少数边远偏穷地区没有条件配备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之外, 其余的学校几乎都配备了安全保卫设备设施, 但是由于突发事件和安全问题不是经常性问题。很多人都有侥幸心理, 多数人认为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所以造成了对安全问题的忽视, 对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不重视。对安全保卫设备设施的不重视导致了很多安全保卫设备设施形同虚设。人们主观上的错误认识是出现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使用中种种问题的根源之一。

设备设施安全措施 第5篇

关键词:氯碱化工设备安全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的进步使得我国氯碱化工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壮大,许多的氯碱化工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和生产力度。然而在发展的同时,对氯碱化工生产过程中设备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氯碱化工企业的迅速发展,仅规划产能超过30万吨准入条件的电石法氯碱企业就达到了16家,2007年的合计规划总产能就达到了1030万吨,从1992年到2006年其产量、产能都呈现高速增长的状态,但产能利用率却有些起伏。氯碱化工企业是十分危险的行业,所以在对设备管理上必须要采取措施确保设备的安全。特别是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上,要提高员工的自我安全意识、设备使用意识,同时还要注重对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选拔与培训,以及企业要重视设备的质量。

1 氯碱化工行业的应用

氯碱化工是化工业中最为基础的技术,在化学工业、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甚至在共用事业中都广泛的应用。氯碱行业是我国目前比较重要的基础化学工业之一,主要是电解食盐水溶解制取烧碱、氯气以及氢气的工业生产。氯碱化工在我国大部分的氯碱行业的企业中都是采用隔膜法和离子膜交换法两种工艺进行生产,而这些应用氯碱化工的产品主要有玻璃、纤维、塑料等,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但氯碱化工的使用场所是十分危险的,事故发生率较为频繁,甚至到处都有危险存在的可能。因此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问题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危险,而最为严重的环节就是设备上出现问题。所以对设备进行安全管理是十分必

要的,每一个氯碱化工企业都必须要认真对待设备安全管理。

2 氯碱化工企业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迄今为止许多氯碱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工作中,对于设备安全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设备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设备陈旧老化、专职人员安全管理不到位等。

2.1 设备管理制度 由于化工企业的工作环境复杂的特性,使得问题发生的几率会比较多。有些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员工,在工作中经常只凭借自己的经验工作,并不重视工作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对于设备的使用上比较随便,工作中的一些安全措施采用率也不高,还会出现将小器具随手乱扔的现象。这些问题不仅造成了潜在的危险,而且还会降低生产效率。

2.2 设备陈旧老化 有些化工企业的管理人员为了节省成本的投入和生产的开支,会将一些质量不太好的设备购入投资使用。而化工企业生产和使用的试剂大多数存在很强的腐蚀性,并且很多都是有剧毒的,质量不合格的设备就容易出现问题,引发意外事故甚至人员伤亡。

2.3 专职人员安全管理不到位 在氯碱化工企业中时常会出现专职安全管理负责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情况,并没有严格的对工作中各个环节进行检查,设备仪器的使用寿命也没有做好登记,有毒性物质的使用上也没有加强管理。因而对小问题的忽视造成企业在工作中出现的大问题。

3 氯碱化工企业强化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3.1 完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对氯碱化工企业的设备安全进行管理,必须制定并且完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开展一些关于“安全生产”、“珍爱生命”方面的活动与讲座,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在安全生产方面对员工进行教育宣传,使其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员工对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与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增强员工责任感以及爱惜设备的意识。尤其是对生产一线的工人,更是需要对其进行安全意识及安全生产

知识的普及与培训,为氯碱化企业设备安全管理做好铺垫。

3.2 重视化工设备的质量 氯碱化工企业工程制造十分复杂,如在我国化学工业生产模式十分复杂,所以对设备质量的要求就非常高。专职人员要加强对设备的巡回检查管理,在设备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同时将对设备的检查责任落实到个人,特别是对生产的关键设备要实行点检制。易发生危险的配电室、电气设备及线路都需要每天派遣专职人员巡回检查,对专用仪器检查维护,及时发现隐性问题并消除隐患,确保工作中的安全。

3.3 注重对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 氯碱化工行业是一个高危险的行业,基本上每一个化工企业都设有对设备行定期安全检查的专职安全负责人,来监督每个员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而在化工企业内更应该加大对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确保专业知识过关的同时,强化管理人员对危险等级的认识,能在工作中系统地划分设备的危险等级做好标示,让第一线工作者一目了然。

4 结束语

在根本上强化氯碱化工企业设备的安全管理,首先就要先了解化工行业中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故进行分析,进而找到必须要整改的地方对设备安全管理进行完善,最大程度上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谢亮,赵伟珍.探索化工企业有效提升设备安全管理的方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02).

[2]聂小光.化工设备安全管理创新思路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7).

[3]张建忠,罗大眷,马东云.优化设备管理,增加企业效益[J].冶金设备,2001(10).

设备设施安全措施 第6篇

1 主要安全设施、设备在净化站的应用

1.1 自动控制系统

净化站采用了技术先进、性能良好、安全可靠的DCS (分散控制系统) 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控制、集中操作和管理。并采用了独立设置的ESD (紧急停车系统) 以及火灾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 (FGS) 。天然气井口设置有地面安全截断系统。当管线压力超高或超低或火灾时可自动截断井口截断阀。当工艺参数越限时联锁动作, 使生产装置 (或某一部分) 、某一设备安全停车, 人员设备及环境进入安全状态, 避免事故发生。仪表自控系统开工投运前进行了联动测试, 开工以来仪表自控运行正常, 发挥了系统自动化操作的安全可控作用。仪表状态良好, 完好率、使用率、控制率都达98%以上, 净化站在可燃气体可能泄漏的地方, 安装了可燃气体检测器, 预警可能产生的泄漏, 防止火灾、爆炸和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现场仪表防爆等级主要为dⅡBT4、6和dⅡCT4、5、6。现场仪表符合防爆标准要求, 准确性、可靠性很高, 便于操作。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系统, 为操作人员管理净化站生产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实际操作锻炼, 能够和系统达成人机协调, 做到反应及时、处置合理。操作人员对仪表自控运行状况满意。

1.2 预防火灾爆炸措施

根据生产过程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净化站的火灾危险类别为甲类, 建筑物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 净化站对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进行了准确划分, 并绘制了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图。扑灭天然气火灾的根本措施在于切断气源, 工艺装置充分考虑了气源切断装置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在天然气井口设置紧急切断阀, 遇有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 可实现紧急切断;生产过程采用管道输送密闭流程;原料气在输送过程中注入缓蚀剂, 同时管道外防腐, 以减少因管道的腐蚀而产生的泄漏;对可燃气体可能泄漏并聚集的场所, 设有可燃气体检测与自动报警装置;原料气在输送过程中注入缓蚀剂, 同时管道外防腐, 以减少因管道的腐蚀而产生的泄漏;天然气净化站为三级站, 设置独立的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平时由变频供水设备保持消防给水管网的压力, 贯彻“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的方针, 在依托当地消防站的基础上, 立足于自救。根据可燃物性质不同, 配置了不同类型的移动式灭火器材, 以及时扑灭小型初期火灾。建设初地方消防主管部门对该工程的消防设计进行了审核, 净化站建成后对该工程的消防设施进行了验收。验收结果表明该工程消防系统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要求, 消防系统合格, 并由地方消防主管部门出具了消防验收合格的意见。对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选用、安装严格把关, 电气设备防爆性能与使用区域相适应。严格监督施工环节, 防爆电气的基础、地脚螺栓孔、沟道、孔洞、预埋件及电缆管位置、尺寸和质量, 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运行前确保电机引出线相序正确、固定牢固、连接紧密、编号齐全, 裸露带电部分的电气间隙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有电气设备处的照明、通讯、消防装置齐全, 接地良好。电机外壳油漆完整, 电机转子转动灵活, 无振动现象。

1.3 防雷、防静电、防触电对策措施

按自然条件、当地雷暴日 (全年雷暴日数为36d/a) 和建构筑物、生产装置的重要程度划分类别, 集气装置、外输首站、放空火炬等按照第二类建筑物考虑, 其余辅助用房及装置区均按第三类建筑物考虑。露天设置的工艺设备, 当其壁厚大于4mm时, 不设接闪器, 但接地, 接地点数不少于2点, 间距不大于30m, 接地电阻≤10Ω。装置区接地网与净化站装置区接地网可靠连接, 形成联合接地网;接地装置总接地电阻≤1Ω。站内内的各种设备的金属外壳、电缆桥架、金属管道均做等电位连接并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电力设施均采用避雷器作过电压保护。为保护电子设备免遭受电涌过电压损害, 在电源系统进线端加装电涌保护器 (SPD) 作为一级保护, 在自控、通信设备前端的配电箱、UPS等装置加装电涌保护器作为第二级保护, 将电涌电压限制在相应设备的耐压等级范围内。为保护现场重要仪表设备、DCS系统、SIS系统和F&GS系统, 对电源和控制、检测回路的I/O点、通信接口等设置浪涌保护器, 以保证全场的生产运行安全。

1.4 预防中毒、窒息、噪声、振动、高低温、机械伤害的对策措施

该工程在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有天然气、甲醇、丙烷、二氧化碳等。该工程在防急性中毒、窒息方面采取了以下技术管理措施:生产处于密闭状态, 有毒物质存在于密闭系统中;生产装置设备采取露天布置方式;在有可燃及有毒气体泄漏处设置可燃或有毒气体浓度检测仪;大型运转设备设置了联锁停车系统;采用联锁控制系统, 降低了操作人员与有毒物质接触的机率;制定了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定期进行培训, 使职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各生产厂房均设置强制通风设施, 避免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的危害。净化站主要的高温危害为生产过程中的高温设备产生的危害, 因此装置中表面温度超过60℃的设备都进行了隔热防烫处理;控制中心、操作室内都安装了空调或者风扇以防夏季高温对操作人员的危害。装置内的低温危害为冬季低温造成的危害和二氧化碳液化造成的低温危害, 净化站为操作人员提供了必要防护的工作服。产生噪声的压缩机、机泵设备集中布置, 采用室内安装减振基础, 采用吸声建筑材料及建筑门窗吸收并屏蔽部分噪音;对噪声强度大的设备采用弹性材料或安装消声器等措施进行减噪处理, 分离器汇管采取放大管径, 降低流速的措施, 尽量降低噪声对岗位工人的危害。净化站内存在的机械伤害主要是卷入与绞碾伤害, 装置内有较多机泵等转动设备, 可能发生卷入与绞碾伤害, 通过危害因素识别, 对可能造成机械伤害的装置内的转动设备的转动部位设置了防护设施。该工程的机械伤害防护设施满足要求。在个体防护方面采取以下措施:配备了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毒口罩、除尘设施、防静电工作服、手套、护耳器、绝缘工作鞋等, 以上劳动保护用品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达到保护操作人员的目的。

1.5 安全标志及警示设施设置

根据区域的危害因素, 在净化站各部位按照标准设置相应安全警示标识:所有设备设施、管线都按照标准进行标识;在配电室、开关等场所设置“当心触电”警示;有台阶, 坡度或易滑的位置, 可使用防滑贴加以预防;用箭头标出逃生路线的方向, 以最近的“出口”为准;所有“出口”都在显著位置设置“出口”标识 (安装应急灯或采用荧光标识) ;在所有应急设备旁, 如“119”“消火栓”“洗眼站”等, 加贴说明标识等。可视化的安全标识设置, 增强了净化站安全提示效果。

2 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和特种设备安全设施检测检验

净化站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有分离器、塔、换热器、储罐等压力容器和锅炉、其它特种设备, 这些都具有法定部门出具的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和使用登记证。压力容器、设备、管道安装由具备国家规定的工程安装资质的施工单位完成后, 定期委托第三方 (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进行检验, 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起重设备和机动车辆均进行定期检验, 确保其安全附件可靠性。在重要压力容器、锅炉等处设置压力、温度、液位等监测仪表和安全附件, 并设计了超限反应、报警设施。重要控制点合理设置安全阀、压力表及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及变送器等设施。安全阀校验合格, 安装后进行铅封, 安全阀前的截止阀加锁。在有可燃及有毒气体泄漏处设置可燃或有毒气体浓度检测仪, 检测仪及仪表变送器均进行了检测, 在使用前进行校验。在安全阀、压力表及变送器等强检设备方面满足生产要求。压力容器、管道投产前均进行强度试压和严密性试验, 管道焊缝质量在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无损探伤检查, 线路外输管道、集气管道、采气管道均采用外防腐层加阴极保护的联合保护方案;防腐层采用二层PE加强级防腐层防腐, 全线设置2座阴极保护站。该工程在各阶段试车前对仪表系统、消防、电气、个体防护设施等安全设施进行了调试。防雷防静电设施的接地电阻定期检测验收 (每年一次) 。确保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可靠, 满足净化站的防雷、防静要求。

3 安全设施、设备运行效果

净化站投产运行以来, 安全设施、设备在生产和应急处置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保障作用。净化站总投资的5%用于安全设施、设备及安全施工。设置合理的安全设施, 保障充分的应急资源以及协调的人机系统, 为天然气站场平稳运行提供了硬件支持。安全设施设备的运行效果, 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2010年12月26日夜, 净化站脱碳装置吸收塔一阀门因低温造成气动控制行程失灵, 监控系统提示系统压力异常并及时通知远在控制室的操作人员, 同时ESD系统自动启动, 切断气源, 全场启动应急程序, 经过及时处置, 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自投产到现在, 净化站装置发生过2次较大的紧急情况和4次一般突发事件, 安全设施设备的响应及时, 保障有力, 得到了员工的认可。

摘要:长岭天然气净化站安全设施、设备在生产、应急处置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保障作用。设置合理的安全设施, 保障充分的应急资源以及协调的人机系统, 为天然气站场平稳运行提供硬件支持。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系统, 为操作人员管理净化站生产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设施设备的运行效果, 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

关键词:天然气净化站,安全设施,安全设备

参考文献

[1]朱云原, 陈乐珊, 刘汉云.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2.

[2]经建生, 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3]马玉杰.企业安全管理[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2004.

[4]云成生, 等.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

[5]陈发宇, 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设备设施安全措施 第7篇

1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类装置

放射性应用类型一般分为3类:核设施类、核技术应用类和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类[2]。核技术应用是指密封放射源、非密封性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在医疗、工业、农业、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和教学等领域中的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是指某种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元素中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不同的核素,包括放射源和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放射源是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非密封性放射性物质是指非永久密封在包壳里或者紧密地固结在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射线装置是指X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3]。根据放射源、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类、Ⅱ类、 Ⅲ类、Ⅳ类、Ⅴ类;将射线装置分为Ⅰ类、Ⅱ类、Ⅲ类。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分为甲、乙、 丙三级,其中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I类放射源,乙级和丙级参照Ⅱ类、Ⅲ类放射源。医疗机构的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源和射线装置都属于核技术应用类。例如, 用于远距离放射治疗装置的60Co,活度≥ 3×1013,属Ⅰ类放射源,后装治疗机用192Ir,活度≥ 8×1010,属Ⅲ类放射源; 使用131I、125I、18F等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一般属于乙级工作场所。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属Ⅱ类射线装置;PET/CT、SPECT、CT、数字化X线摄影装置、数字胃肠机等属Ⅲ类射线装置。

1.1放射诊疗许可

依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规定,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特别是使用包括放射治疗、核医学、 介入放射学及X射线影像诊断4类医疗设备的需取得放射诊疗许可,须满足《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中关于基本条件、 人员、设备、安全防护装置、辐射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及警示标志等方面的要求[4]。

另外,医疗机构应有专人负责放射诊疗工作的质量保证和安全防护。应制定相关制度,定期对工作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监测和检查,对人员进行专业技术、 放射防护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健康检查,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记录放射事件频率并上报管理部门。

1.2辐射安全许可

依据《中华人名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生产、销售、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需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在此之前,应当编制或填写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5]。

1.2.1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要求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实行分类管理。生产放射性同位素(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除外),使用及销售(含建造)Ⅰ类放射源(医疗使用的除外),使用Ⅰ类射线装置的应当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销售或医疗使用Ⅰ~Ⅳ类放射源,生产、销售、使用Ⅱ类射线装置的应当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销售、使用Ⅴ类放射源的, 生产、销售、使用Ⅲ类射线装置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5]。 医院的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在投入使用前都应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并通过环保部门组织的相关评价和验收。

1.2.2辐射安全许可证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后,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使用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 Ⅰ类、Ⅱ类射线装置的,应有专门管理机构,或至少有1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其他单位应有1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或者兼职负责管理工作; 辐射安全关键岗位应当由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担任;2辐射工作人员须通过专业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培训考核,并取得资质;3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有满足要求的放射源暂存库或设备;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使用场所有防止误操作、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5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6规章制度和监测方案;7事故应急措施;8具有放射性废气、 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处理方案;9诊断和治疗单位应有质量控制检测设备,质量控制计划,1名以上医用物理人员负责质控工作。

2特种设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 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质检总局的《特种设备目录》 中对特种设备做了定义和详细划分,医疗机构中临床工程部门管理的特种设备主要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如制氧系统、真空泵、灭菌柜、氧气瓶等。国家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对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医疗机构在使用特种设备过程中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管理。

2.1登记并建档

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使用后30日内向当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同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合格证等技术文件与资料,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和定期自查记录,特种设备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等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测试报告等。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条例定期实施安全监察[6]。

2.2维护保养及检查

医疗机构的医学工程部门应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及定期自行检查。自行检查至少每月进行一次。日常维护和自行检查是预防设备故障、降低设备风险、 保障人员安全的有效手段。维护保养的周期及内容应依据产品制造商要求。

2.3定期检验

除由使用单位进行的日常维护保养及定期自行检查外, 还要由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其进行定期检验,对其安全技术性能进行检验。因此,使用单位应在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及时向相关机构提出检验申请。

2.4人员保障

由于特种设备高风险的特殊性,其作业人员必须接受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 节能知识,并取得特种设备人员上岗资质。

2.5停用和报废

使用单位在特种设备停用后应办理停用手续,再次启用时需进行检验,合格后办理启用手续。当特种设备报废时, 需先将使用登记证交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心,办理注销手续,并将设备解体后报废。

3监管现状

目前在外部监管模式下,辐射防护类设备和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管理在医疗机构,尤其是大型医院执行较好。究其原因,首先,这两类设备的管理有法规要求,确定了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有具体实施细则,对医院如何取得许可,在人员、档案、检测、监管等方面需做哪些工作有明确的规定。 第三,有各级监督管理部门定期检查,如不满足要求则可进行处置,并且要求持续整改。这就使这两类设备的使用安全管理有了较完整的体系,值得其他使用安全管理工作借鉴。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类装置和特种设备两类高风险类医疗设备,并对其使用安全监管模式和要求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要学习和借鉴的先进管理模式。

设备设施安全措施 第8篇

交通安全设施对于降低安全事故、排除各种干扰、连续行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1 安全护栏

安全护栏是一种通过自身变形或促使车辆爬高来吸收碰撞能量, 从而改变行车方向, 避免越出路外或冲向对向车道的一种纵向吸能结构。能够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 使伤害程度降低。安全护栏主要有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缆索护栏以及波形梁护栏三种形式。

1.2 防眩设施

防眩设施是一种防止对向车辆前照灯眩目的构造物, 主要设置在中央分隔带上。

1.3 隔离设施

隔离设施是阻止人畜随意进入公路、防止非法占用公路用地的设施结构, 能够有效排除横向干扰。

1.4 视线诱导设施

视线诱导设施是用于明示道路线形、方向、车行道边界及危险路段位置, 诱导驾驶员视线的设施。在夜间、雨天、大雾、路上有积雪等视线不良的气候条件下, 驾驶员对视线诱导设施的需求就更迫切。

1.5 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是以颜色、形状、字符、图形向道路使用者传递信息、用于管理的设施。依据功能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和道路施工安全标志。

1.6 交通标线

交通标线是由施划或安装于道路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图案、立面标记、实体标记、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所构成的交通设施, 向道路使用者传递交通的规划、警告、指引等信息。

2 交通安全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标准不统一, 法规不健全

2004年以前, 我国高速公路一直缺乏比较明确的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规模和服务标准, 致使设施的建设规模以及技术标准的主观性较大, 甚至技术论证被个别人员的意见所取代。《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以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 (JTG D81-2006) 的问世, 才对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提出了原则性的规定。

在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方面, 我国现在依然执行1991年颁布实施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 , 20年来一直没用更新, 标准已经严重脱离了实际需求。

2.2 路侧护栏设置标准偏低

对路侧护栏的投入不足, 致使交通事故频发。安全护栏设置标准偏低, 是交通安全事故产生的重要原因。如采用单薄的水泥柱或碎石砌成的石墩, 这种防护设施仅仅是起到警示作用。护栏立柱地基土密实度不够、基础埋深不足、立柱打入松土中等等, 是造成护栏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 易引发交通事故。

2.3 交通标志设置不全, 损坏严重

在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公路陡坡、急弯、高填方等路段上, 必需的交通标志设置数量不够, 给驾驶员提供的信息不全, 产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增大。另外, 虽然设置了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 但设施已经老化或发生破损, 驾驶员无法辨清标志的具体内容, 标志失去了本身应该具有的功能。这些问题长期存在, 给交通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2.4 交通标线不清晰

在城市道路中, 交通量较大, 在长期荷载作用下, 标线经常磨损严重, 模糊不清, 驾驶员只能凭感觉对路线判断。车辆不按车道行驶, 运行无序, 车速降低, 发生刮擦碰撞等情况数见不鲜。

3 交通安全设施的改进措施

(1) 制定完善的交通安全法规、标准。根据发展需要, 及时更新规范的内容, 制定切合实际的规范, 引导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 适应当前经济和交通事业的发展。

(2) 扩大交通安全宣传, 强化人们遵章守法意识, 引导大家对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的认知和理解。在有条件的学校、机关、企业单位, 应该定期请交警或交通管理方面的技术人员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用事实陈述安全出行的利益, 用交通事故警醒世人, 防微杜渐。

(3) 完善交通安全设施, 加大对安全设施的资金投入。在必要的地点设置安全标志, 及时更新破损的标志, 保证版面视认性。定期施划道路交通安全标线, 保证标线清晰可见, 通过技术研发, 制造高强度耐磨的标线涂料。

4 结论

在总结交通安全设施存在的问题时, 笔者充分意识到完整规范的交通设施标准、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对道路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为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提出一定的探索和思考, 为制定政策的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设备设施安全措施 第9篇

1 油气储运设施的论述

油气的储运设施主要指的就是油库, 可以将油库分成两个主要的类型, 分别为独立的油库以及石油企业下属的油库。根据类型来进行划分, 可以分成原油油库以及成品油油库等。随着我国近几年来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需求也在逐渐的加大, 因此就需要找出一条能够满足运输相关条件的运输装置。油气的运输可以分成公路运输以及铁路运输等形式, 当前使用得最为普遍的则是管道的运输。可以分成原油管道以及石油管道等等。

2 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重要性分析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当中以及人民日常的生活当中, 不可或缺的两个主要能源就是石油和天然气, 由于我国国内的石油以及天然气在资源的分布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以及进口石油、天然气量的逐年增多, 使得我国的油气运输和存储设施也需要不断的加以扩大。由此可见, 油气的储运设施的规模呈现出了逐渐扩大的趋势, 如果出现了重大的泄露事故或者是爆炸等, 就会对整个国家的财产安全以及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 严重时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油气储运设施的安全之所以如此重要, 首先就是因为油气的储运设施容易形成十分重大的危险源。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 使得油气储运设施在规模上逐渐的扩大, 这样就使得油气运输的管道管径逐渐的增大, 产生了较大的压力, 运输的线路也逐渐的加长。此外油罐的存储容量也逐渐的增大, 这样就容易形成危险源。此外油气储运设施所储运的介质也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这是因为原油以及天然气等能源的可燃性都比较高, 属于易燃的物质, 此外他们还具有容易挥发等特点。这样就使得油品的蒸汽或者是天然气能够在油气的储运设施当中弥漫甚至扩散或者是聚集, 一旦在空气中出现了明火或者是其他点燃的能量, 那么就会造成较大的火灾, 危险性比较大。油品的蒸汽以及天然气同空气混合在一起时, 一旦体积分数在爆炸极限的范围之内被引燃, 那么就十分容易引发爆炸。加上油品的爆炸涉及范围比较广, 爆炸会产生很大的杀伤力和危险性。油品挥发出来的蒸汽还具有一定的毒性, 天然气虽然毒性比较低, 但是如果在高体积分数之下也容易造成窒息甚至是死亡, 由此可见油气储运设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油气储运设施的维护建议

3.1 加大管理和维护的力度

在油气储运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就需要对相关的安全设计开展严格的审查, 从而确保储运设施的安全性。通过审查可以将安全设计当中存在的隐患找出, 从而采取有效的安全对策加以改正。在建设过程完成验收之前, 也需要组织相关的人员来对设施的安全性以及环保性等方面进行仔细的评估, 加大对于油气运输设施安全性的监督和控制力度。在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把关, 从而避免出现野蛮装卸管道的现象, 对于焊接的质量也需要严格的控制和监督, 从而使得焊接缝能够满足相关的要求。此外还要做好管道的防腐蚀工作, 因为一旦管道被腐蚀而出现气体的泄露, 就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3.2 建立起相关的长效机制

建立起油气储运设施的安全运行机制, 企业还需要加强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的建设。企业需要加强同政府之间的联系和配合, 对内还要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 优化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 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 完善工艺以及相关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可以雇佣相关的民众来加强对于管道沿线的维护以及巡逻的工作, 真正的确保油气储运设施的安全运行。可以采用自动化的技术来对管道出现泄露的位置进行定位, 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实现对管道的监控。

3.3 规范操作的程序

在进行油气运输的过程中每一个操作都可能会对油气的储运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这就需要相关的企业对人员的操作程序加以规范, 定期组织相关的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让职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培养起职工的安全意识, 这样才能够保证油气储运设施的安全。

4 结语

综上所述, 油气储运过程中如果一个环节出现了失误或者是故障, 会对整个管道的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 甚至还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从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 因此只有相关的操作人员重视油气储运设施的安全性, 采取有针对性的维护和管理措施, 才能够促进我国油气储运设施的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孙富科.试析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15) .

[2]吴迪.基于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重要性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23) .

配电设备运行中的安全维护措施分析 第10篇

【关键词】配电设备;安全运行;维护措施

前言

配电设备的日常安全维护系统的建立健全,有利于配电网络的顺利运行,在此其中,我们需要掌握相关的安全维护措施,以保证配电设备环节的有效性、稳定性、安全性。

一、关于配电设备运行中的互感器的日常维护

在配电设备整体环节中,互感器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设备,它是一种特殊的变压器,利用电磁原理进行相关工作环节的展开,有利于实现二次回路系统中的低电压和小电流转化,有利于突破一次回路的高电压和大电流的局限性。有利于促进保护装置的稳定性,有利于确保仪表仪器的稳定运行。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将高电压与二次设备相隔离,以有利于工作人员与相关设备的稳定运行。在日常的电流互感器的运行维护中,我们需要遵守此交流器的运行规范,有利于實现大小电流的转换。在此环节中,需要保持一定的额定工况,确保电路互感器的有效运行及其其他环节的正常开展。

在配电设备运行中,我们要将其限定在一定额定容量下,这有有利于误差的减少,有利于保证仪表指示的正确性,有利于绕组的安全保障,有利于避免二次绕组的高发热性,以延缓绝缘老化现象。在此环节中,我们要做好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动作,确保二次侧的一端的接地保护,避免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开路现象。这次过程中,我们要对电压互感器进行有效的运行维护,确保其额定容量的极限控制,如果超过这个极限,要做好相关的后备工作,确保这种情况下的设备的较长时间的运行,它在这一过程中,类似空载运行的降压变压器的作用,在二次侧环节中,不能出现短路现象。为了避免电压互感器不良现象的产生我们需要做好积极的预防措施,及时保养维护,以确保电压互感器的稳定运行。

二、电力电容器安全维护措施的运行

一般来说,电力电容器的应用具备灵活性特点,它有利于对配电系统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有利于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的提升。在此环节中,电力电容器的顺利运行,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相对严格的。它需要在额定电压下运行,对外界气温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情况下,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这样就能有效减少运行中的故障。为了确保电力电容器的安全运行,我们需要进行相关程序的巡查检验,以确保该环节的有效进行。

我们需要做好积极的外观检查,以确保其电力电容器的稳定性,及时进行外部设备的检查,避免其出现渗漏油、喷油、开裂、鼓肚现象的发生,避免其接线头发生过热的现象。我们也要进行电压值环节的检查工作,确保其电力电容器的安全运行。在此过程中,我们要使用自动透切装置进行该程序的安全运行,尽可能减少由供电负荷变化引起的电压波动的有害性。与此同时进行及时的转换切换,以避免无功倒送与补偿现象的发展。在电流值检查过程中,我们要确保电流值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电力电容器的稳定运行,在这个过程中,电流值的极限值为额定电流值的1.3倍,在这个环节中,如果电力电容器的电流超过此极限值时,需要进行设备运行的停止,以确保电容器的完备性,避免出现一系列财产安全损失事故。在此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保护装置的检查工作,确保电容器保护装置的安全运行,熔断器运行,有利于电容器的有效保护,有效避免对地短接事故的发生,及时对熔断器进行检查,以确保其接线端子的稳定性,避免出现过热现象。

三、配电设备的停电维护措施

与此同时,我国要做好配电设备的停电维护设施,及时进行高低压柜内外及电房的清洁工作,确保刀开关的分合闸的有效性,及时更换已经出现故障的刀开关。在检查过程中,要确保变压器高低压接线柱螺丝的牢固性,在停电环节中,进行有效检查,确保相关线路的搭接处的螺栓的稳固性。在停电环节中,我们要做好配电设备的保养维护措施,以利于故障隐患问题的减少。

四、关于电力系统中干式变压器的维护分析

在电力系统中,干式变压器的意义重大,它是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电力设备,在交流电网中,能够有效促进电压的改变,能量的传递,能够有效保证变压器绕组的绝缘性,及时保证干式变压器的日常监督,做好积极的温度监控与报警控制工作。配电运行人员应重点检查维护风机自动控制系统、超温报警、跳闸系统以及温度显示系统。直流系统的运行维护:直流系统由充电柜和蓄电池柜组成,主要是用来为高压断路器、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信号母线等提供操作电源的。

五、关于配电设备的安全维护分析

在日常巡视管理环节中,要避免对相关环节的忽视,以确保日常巡视工作的顺利展开,对于每一条线路都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及时检查维护,确保相应的巡视工作记录的准确性,巡视记录环节是配电设备整体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配电设备运行是否正常运行的最直观的反应。巡视工作的质量是保证配电设备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配电设备的巡视环节中,巡视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及时进行配电设备线路相关部件的检查工作,以有利于避免线路防护区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对于已经发现的缺陷,进行及时修复,以促进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人员专业技能,做好安全维护。对相关的配电设备操作及维护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配电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工作。

六、结语

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有利于促进配电网络的完善,有利于实现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日常电力网络各个环节正常运行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程.论变配电设备的运行管理[J].科技信息,2010(27)

[2]刘伟国.有关配电设备运行维护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

上一篇:负向影响下一篇:创设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