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学模式改革

2024-08-31

高校美术教学模式改革(精选11篇)

高校美术教学模式改革 第1篇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技能与素质并重的人才

高校美术教育必须注重学生的技能与素养, 但随着高校美术生源的增加, 质量出现了下滑趋势, 这极大的冲击了传统教学模式, 如果不改革教学模式, 还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必会导致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结果。高校美术教育必须接受这一改变, 结合学校生源的不同、就业方向的不同, 确立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培养目标灵活开设相关课程, 开设的课程要为学生的就业服务, 注重技能与素养的培养。虽然还是培养技能与素养, 但新时期注入了新内容, 在注重学生技能与素养的同时, 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如高校动漫专业对人才的培养, 先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 再分析各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二、摒弃传统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潜力

目前, 高校教学还采用班级授课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提高教学效率, 但这种教学模式是固定、死板的, 不能针对性的因材施教, 教学过于机械化、统一化, 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 限制学生独立思考与动手的能力, 长期下去,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学生的基础、背景不同, 学习的能力也不同, 因此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来面对这些学生。高校美术教育必须摈弃传统教学模式, 启用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 按照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兴趣进行层次划分, 实施因材施教,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从而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拓宽专业限制,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 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只有高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能在未来的职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但目前高校美术教学中, 强调专业知识, 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 学生的时间大都放在了单一的课程上面, 对其他学科或者相关专业知之甚少, 造成知识面狭窄, 很难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学生在未来才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 高校美术专业除了开设专业课程外, 还要开设美术史、美术鉴赏等能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课程,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 高校美术教育还可以借鉴国外美术课程的安排, 大一大二教学中设立宽广的课程内容, 学生可以接触到专业以外的知识, 拓展学术视野, 这样在后续的学习中, 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深入学习。当前, 知识快速增长, 要将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是难以做到的, 但也不能忽视涉猎其他专业的好处, 可以开设一些教育学、哲学、文学等课程让学生选修, 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因此, 高校美术教育要扩展专业限制, 结合学生实际教学, 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从而培育其综合素养。

四、借助现代教学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传统高校美术教学中, 教师多采用示范、讲解等方式, 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提高基本功, 这种方式在培养学生基本功方面很有优势, 但见效慢。当前高校美术教育发展迅速, 开设了很多新的专业, 如动画、艺术设计等, 这些新专业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是信息时代的产物。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的要用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如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课程, 对学生的电脑软件操作提出了高要求, photoshop、Free Hand、Painter等是学习的重点, 这是学生进入行业必备的技能。这样的课堂教学多是在微机房中进行, 教师在终端机上演示操作, 学生进行现场学习。同时, 对于传统美术专业课程, 教师可以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大大丰富课堂容量, 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 将灌输式的教学变为直观、开放、形象的教学, 这样既能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 又能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考、互动空间。如美术专业的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等, 传统课堂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展示大量的图片, 学生通过图片了解世界各地的美术作品, 会激发学生兴趣, 在读图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五、利用课外教育资源, 注重实践与实训

美术教育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 要充分利用课外教育资源, 将美术教学推向大众化, 使实践成为美术教育的重要手段。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艺术作品的便利途径, 实践教学受到了冷遇。但美术教育中实践教学是不可或缺的, 课外教育资源丰富多彩, 实践与实训方式多样, 高校美术教育要充分利用。首先利用美术馆教育资源, 扎实学生基本功。组织学生到美术馆、展览馆, 近距离接触优秀的作品,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美术活动。如建立学校美术展览厅, 让学生定期举办摄影展、写生展等;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美术大赛, 拓展学生见识。

总之, 当前高校美术教育面临新挑战, 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美术人才, 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摘要:随着世界艺术潮流的发展, 高校美术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 高校美术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美术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尝试全新的教学理念, 探索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 使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本文主要就高校美术教学模式改革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学,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孟春艳.高校美术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 .

高校美术教学模式改革 第2篇

【摘 要】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只是单一的教师讲授法,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新课改的实施,转变了这一教学观念。因此,美术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拓展知识,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实施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 美术教学 教师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科为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把学生置于被支配的地位,扼杀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觉得中职幼儿师范专业的美术教学模式应当以培养适应美术新课程要求的新型美术教师为目的,教材内容根植于美术课的教学实践,特别是当下活生生的美术教学生活。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交往互动的`教学观以及师生共同发展的评价观的教育理念。另外,培养方式、管理模式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就业途径而相应改变。学生通过专业美术方面的训练,掌握就业与升学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中职幼儿师范专业美术教学这一门学科,涉及国画、西画、素描、色彩、设计等,以及运用计算机进行创作设计,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又要有丰富的实践技能和娴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与管理、课堂教学的监控能力要切实得到增强,要更新教育观念,有效地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只有树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科学地认识与对待学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和谐的发展。新时代、新课程背景下也要求教师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要求教师有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就些除了要不断地学习和吸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外,更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实践、反复探索。

新课改的教育教学,整个过程组织严谨,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也只有通过系统地学习,站在引导者的角度,根据学生设计思维的发展,有目的地加以引导,才能满足学生对新鲜知识的渴求,满足社会对美术专业的需求。

二、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方法

(一)以练习为主的美术课适合运用尝试教学法。在教学中,先不讲绘画技法或制作方法,让学生自行观察先试着画,然后根据学生的尝试情况再进行指导,这样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体地位,通过对课堂实时布控,及时指导、矫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自由探索创作,大胆地把自己的构想显现出来。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产生了,学习兴趣也就随之产生,学习自主性也逐步得到改善。

(二)“尝试创新法”激起学生们的创新精神。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美术与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等学科融会贯通、综合一体,改变过去单兵作战的习惯,将各学科综合利用。要鼓励学生在不断尝试各种材料进行创作表现,发现不同材料的运用会达到不同的效果。刺激学生产生一种探索未知领域的强烈欲望。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大胆创作,除了利用水粉、铅笔、油画棒等常用的表现技法外。还可尝试运用各种材料,或者多种材料结合进行创作表现,如用油画棒与水粉结合绘画,由于两者不相溶的特点,会产生独特的绘画效果,或者粉笔在砂纸上进行作画,产生粗糙质朴的纹理,画面有种原始之美,也可以利用吹塑纸、泡沫纸等制作剪贴画、卡片、精美的小书签等。由于学生在创作中力求有新发现,因而作品便充满着创新意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的表现风格。也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以及对未来工作岗位的展望等文化资源,对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合理调整与选择。

(三)让生活走进课堂的“亲身实践法”。我经常带领学生到野外去写生,感受恭城桃花的浪漫,引导学生感知大自然的万千姿态;组织学生定期举办画展。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也帮助学生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设计这些活动,把美术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就使得学生真切体验到生活处处皆美术,美术离不开生活。这种通过引导学生自主体验、自主探索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动力,还使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在兴趣的激励下逐步得到培养。

三、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探索精神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差异,摒弃过去重知识传授和技术训练的模式,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如在教学国画荷花,我先组织学生到荷花池塘观察荷花的形态结构,再介绍国画的构图、墨色变化、笔法等, 结合欣赏古今的荷花作品,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一幅自己理想中的荷花图。此时的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并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再有就是激发学生为就业岗位与继续升学的目标而奋进。中职幼儿师范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想找一份与自己兴趣相关的工作,小部分是为了继续升学深造。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总之,美术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拓展知识,以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对美术专业的热爱。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从提高学生美术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出发,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和方法,更好地实施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职幼儿师范专业美术教学的前景必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 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成尚荣. 现代生活教育案例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初探 第3篇

一、高校美术教育的主要问题所在

1. 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是学校培养学生的前提,是教师教学的方向,也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主要依据。很多高校在增加了美术专业后,教学目标并不明确,很容易跟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目标搞混,盲目追随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目标,这是方向性的错误,也是高校美术教育质量不达标的原因之一。其实,普通高等院校的美术专业教学目标并不是要培养高端的专业画家,或是顶级设计师,而是要让学生在这段时间的美术学习过程中,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包括开发智力、灵活思维、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品位、修身养性等方面,要培养学生成为有突出特长的综合性人才。

2. 教学内容单一、脱节

很多高校的美术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学内容主要以知识技巧的传授为重点,对学生实践能力、思维发展的培养有所忽视。美术专业是一个大类专业,其下还分有很多具体的专业,以素描为例,教学重点往往是绘画技巧,对于学生日后可能会从事的职业,教师并没有相关的实践联系,学生只是习得了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技巧,学以致用的能力相对较差。而且,每个细分专业之间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尤其在第一学年,很多课程设置都是相通的,这就导致人才培养容易出现同质化趋向。

3. 教学方法落后、单一

当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仍然是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主流,教师按照教材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带着笔记本在台下做笔记,仍然是高中时的课堂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由于扩招,不少基础差的学生也被招了进来,导致同一班级学生良莠不齐,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学生的基础差异和个体差异,那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需要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工具都比较多样化与现代化,但是很多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不够,亟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二、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策略

1.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就如同写作提纲一般,它是教学的灵魂指导,也是具体教学实践实施的依据,因此,确立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是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我们的努力才具有价值。普通高校的美术教学目标应与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目标区分开,以培养社会大量需求的高素质综合人才为标准,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文化素质与审美水平的提高。即便学生以后不会从事与美术相关的职业,那么也要让学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经历过美术学习这一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有了这样实际的教学目标,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揠苗助长的现象了,也不会将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各种比赛、拿奖的范畴内,而是更为务实,脚踏实地。比如,色彩静物写生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临摹静物,让学生学会正确利用色彩功能后,使学生能够自由搭配色彩,全新的搭配静物色彩,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首先应该加强基础课程,只有学习好基础课程知识,才可以为美术课程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学生不仅应该加强学习色彩、素描等传统美术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同时应该加强学习美术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规律,使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美术知识。同时,应该进一步巩固专业课程教学,准确把握好主修、辅修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完善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比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可以选修一些美术学课程,美术学专业学生也可以选修艺术设计类课程。

其次,应该注重增加美学、心理学、中外文艺理论选读、中国思想史、哲学、艺术创作心理、中外美术史等人文修养类的课程。增加这些课程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修养,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另外,多样化的课程设置,提才能使美术教学课程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这样才可以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 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高校美术教学水平。高校美术教师应该尽可能丰富高校美术教学方法,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采用流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协作式教学法、互动性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多引导、鼓励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教师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这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直观的艺术资源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素描教学中的“透视规律”概念很难理解,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化,将“透视规律”直观地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封永辉.我国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中突出问题及对策分析[J].大众文艺,2012(06).

[2]高宏刚.穷思竭虑,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J].艺术评论,2012(09).

[3]徐怀天.论我国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美丽中国,2014(17).

[4]李晶璐.试析多媒体技术环境下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6).

[5]刘志勇,侯凤祥.浅论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7(15).

[6]涂维平,刘燕平,潘晓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目标、课程改革及评价体系初探[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37).

美术论文课程改革下的美术课堂教学 第4篇

王曼怡

摘要:我们在美术新的课程改革时期,应该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展示全新的自我。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应该是丰富、生动、多样的;且上课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还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散发出独特的灿烂光芒!(1)

关键词:美术;课程改革;氛围;发展;审美;课堂

如今,素质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审美能力也成为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美育的地位也随之上升。家长们也开始意识到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而孩子从小都喜欢画画,从会拿笔到上幼儿园期间,几乎都喜欢画画。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大约有90%的学生喜欢画画,到小学六年级时只有大约70%的学生爱好美术了,到了初中,尤其初二和初三的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急剧下降,学生们总是懒洋洋地趴在课桌上,极不情愿地画两笔,交给老师,敷衍了事,更有学生什么工具和材料都没有,把美术课当成“消遣课”、“放松课”,处在心智发展特殊期的初中生对美术课缺乏兴趣,一小部分学生甚至有厌烦情绪,致使我们教育的预期目的难以实现。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初中学生正处在从小学阶段的“天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初中学生渐渐少了小学生的那种“天真”,在他们的作品中很少见小学生那种大胆的线条和自由表现,取而代之的是害怕错误的畏首畏尾的细心表现,表现出画画真难,这对我们来说、对学生来说都是件痛苦的事。主要原因是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观察世界方式方法的变化,眼睛的欣赏水平很高,而理论水平和表现能力不能达到他们自己的要求,所以出现了画面很空甚至画不出来的“学困期”。因此,很多学生感到自己不是“画画的料”,于是很多学生就选择了放弃。这样的案例在每个班级都比比皆是。那我们该怎么办呢?针对这个问题,我浅谈下自己的一些凌乱的想法。

首先,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每当我走进教室,总是面带笑容,让学生们把我当成他们最亲近的人。我除了注意自身的外表美之外,更注意表情要丰富,语言要亲切,说话声调要有高低变化。如讲《春天的畅想》一课时,我出示画有表现春天的投影片,“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上热烈、活泼的气氛,让他们大胆的参与进来。而另外一个案例,当我在讲《校园伙伴》一课时,我创造了条件让学生们做颈、肩、胯、四肢的动作,并带着他们一起活动,活动中,提示他们注意人体在活动时候的变化,并让他们通过互相量自己身边的小伙伴们的身高比例,来体验我们上课讲到的“立七坐五蹲四盘三”的人体基本比例。这样,他们理解掌握比例的程度会更加深刻更加彻底。

其次,我认为上课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而我们作为美术教师,要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发展方向,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营造一个愉快、宽松又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参与美术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

再有,我们在上课不能采取“填鸭式”的灌输,眼光也不能只盯住课本,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如新学期伊始的第一节美术课对那些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充满着新鲜感,而课本中的第一课全是欣赏,是理论,很是枯燥。如何把这第一节欣赏课上好,至关重要。我们应该要使用的是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等,效果很好。这对于美术欣赏课来讲,欣赏的对象是最关键的,如何利用美术作品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来直接感染学生是美术欣赏课中最值得研究的课题。多媒体教学为此提供了最佳的手段。我们利用电脑,美术作品的来源途径就非常广泛了。扫描或从光盘、网上下载,都是制作课件时获取图片的好方法。利用各种工具软件处理图像,可制作出集图、文、声、像、动画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它能融入声音和动画。当我们在展示作品图片的时候,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作品的意境。学生欣赏时非常专注,常常发出一阵阵感叹,教师此时组织学生发言讨论,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讲解这件作品,都往往能取得积极的响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对于某个局部的赏析,教师可明确地在屏幕画面上指出,非常有利于学生观察,能扩大和优化教学,起到预期的效果。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局部赏析是很重要的,如让学生们感觉到中国画的用笔,那种书法般的笔法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能让他们更深刻的感受到作品的意境。

另外,我们还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样会给他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会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应该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个性及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教师需要灵活的找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在辅导学生过程中,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那样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而我们的后代也将是克隆的后代。如著名的沃尔特·迪斯尼小时的经历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上小学时,曾把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得到的是老师的一顿毒打,这样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非常不可取的。因此,今天这样的事不应该再发生在我们教师身上。作为教师,我们千万不要吝啬说一句表扬的话,如:“你画的画儿真棒!”“你这个地方画得好极了。”“你的色彩真漂亮!”或伸伸大拇指,“你比老师画得还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多些鼓励多些表扬,会让学生们留下成功的机会和希望,这对学生们的一生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高校美术教学模式改革 第5篇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学;现状;创新途径;探究

一、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的现状

教学拘泥于传统形式,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性。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素描+色彩+专业课程(油画、国画、版画等)=总课时量,这一课程设置模式是目前高师美术教育的普遍教育模式。只重视传统美术技法科目的教学,忽视手工制作(如陶艺、剪纸、折纸等)、书法篆刻、民间传统技艺等项目的技能训练。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社会形势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质量需求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重技艺、轻学理”。专业性过强,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理论水平薄弱,无法顺利参与教育教学实践,难以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三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当前高校艺术教育以传统的教育模式为主,缺乏新观念、新方法。材内容比较陈旧,美术理论教学仍以绘画技能的讲授为主,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四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美术教育不在于培养出多少画家和艺术家,主要是在教会学生美术绘画知识和技巧的同时,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认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很多高校在美术教学中却没能抓住这个目标,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忽视文化课程学习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五是部分高校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不足。如,很多高校多媒体教室严重不足,绝大多数教师仍然是板书教学,只有少数教师能用多媒体教学。六是美术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创新意识。美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广泛涉猎与美术专业相关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二、新形势下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途径

(一)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课程设置不合理,建议增加理论课程的课时量,开设与绘画艺术相关的横向学科的教学研究。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调整教学模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一是高校要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开设美术相关理论和实践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提高学生整体美术理论素质。二是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学生课程较多,教师的授课内容一定要针对学生实际和就业需求,要学有所用;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深入浅出、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三是在教学手段上要不断创新。要结合专业发展和学生实际,运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等种媒介,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要广泛涉猎相关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充分备课,扩大课堂的知识面和内容含量,授课内容既丰富多彩又重点突出,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综合化,教学内容实用化

传统的美术教学的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也比较纯粹,就是为社会培养美术专业的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目标逐步综合化,不仅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且开始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新的历史时期,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目标在于教会学生认识美术艺术的现代性,使学生能在欣赏、解读艺术现象的时候,不仅关注作品的内容、形式,而且也知道认识材料、技巧、科技与作品的关系。教学内容是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是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美术教学课程规定着学生的学习内容,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影响着美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我国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内容必须进一步实用化,面向生活、面向企业、面向市场环境,将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与市场发展环境联系起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社会和市场紧缺的现代化美工人才,促进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比如,将家居美工装饰、市容美工装饰、服装美工装饰等细分开来,以满足不同行业及不同市场的需求。

(三)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美术教学用具除了笔、墨、纸、石膏等常规教具外,最常用的手段是挂图、录像。在信息化的今天,多媒体技法辅助教学既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多媒体的使用,有省时、省力、直观、快捷、灵活等优点,它能使绘画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在素描教学中,透视规律一向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会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直观地将透视规律呈现出来,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讲授《中国美术史》时,结合生动有趣的历史知识和美术典故,用讲故事的方法,生动有趣的灌输美术史理论知识,把中国历史典故和美术典故加进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采用一些幻灯片把生动的中国历代美术作品展示给学生看,利用美术欣赏的方式边欣赏边讲解美术史论,学生一定会在生动的讲故事当中欣然接受美术史知识的熏陶,从而不自觉的喜欢美术史的学习。同时,应增加社会实践内容。美术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种有实质教学作用与深远意义的美术学的学科,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能深刻了解到课堂上的实际美术运用与美术教学之间的区别与关联,这能让学生们学以致用,真正体现美术教学的客观作用。

(四)突出“研究性”教学,以课题式教学引导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是指探究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的方法。传统美术教育以事物的普遍规律和造型规律为研究对象,很少触及深层次的艺术问题。课题式教育以微观的局部问题为出发点,意在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文化内涵。通过课题式教育着力发挥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参与课题讨论与研究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既训练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又增强了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突出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当前美术教育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五)改革美术考核制度

如何考出学生的真实成绩,这是值得美术教师深思的课题。美术教师在考核学生成绩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平时的出勤率、平时的学习态度、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考试理论成绩、实践成绩等等,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期末考试成绩。当然,为了更加公平的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划分不同的百分比,如平时成绩占百分之三十,期末成绩占百分之七十。

【参考文献】

[1]贾霞.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浅谈[J].美术教育研究,2013(10).

[2]孟春艳.高校美术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中国美术教育,2013(06).

[3]毛联瑞.浅谈高等院校美术教学改革新途径[J].美术大观,2011(04).

高校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与实践 第6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改革,意义,内容

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改革面临严峻形势,在我国各级各类艺术院校的美术教学中,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突出应用与实践能力,对美术教学进行系统改革,突出素质教育的价值与作用,已经成为美术教学中亟待实践、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自己对高校美术课的工作实际,从学生特点出发,对改革内容和方式做深度分析,在课堂教学的模式上进行了一些粗略的尝试。

一、高校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美术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被动教学观一直统治着课堂,教学过程强制化、统一化,导致美术课单调、枯燥。这种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教学格局严重挫伤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能力、态度、习惯的培养和个性发展。但如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这是很多教师存在困惑的地方。

(一)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缺乏创造性

课堂教学模式化,本来对于传统的教学应当是辩证地扬弃,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成了一成不变的东西。走遍各地,你也许会发现:“一支笔、一张纸、一副范画、一节课”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的个性在教学中得不到张扬。许多教师停留于一般的“继承”上,没有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忽视对学生心理的研究。

(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

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阴影时时闪现在我们的课堂,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课堂不是学生的,而是教师的表演舞台,教师枯燥的讲解,反复地示范,到学生机械地模仿,机械地重复练习。一句话,学生是为教师服务的。难怪在许多公开课、示范课和教学评比课中,上课教师会抱怨:学生不配合。我们的教师习惯于只关注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的“中心”地位,习惯于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知识的承载体,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识知信息,为了确保“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教学目标得到落实,一味地强求学生进行简单机械、枯燥的技能训练,尤其是在教学中不厌其烦地,长时间地去讲解、示范等,却不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这种把学生当作教学客体的作法,极大地损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教学随意性大,计划与课堂实践脱节

由于不是考试学科,长期以来,丢课、换课、不上课、教学与计划不符的现象非常严重。备课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上课又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因此,随意性大,形成了一个教学与课堂实践严重脱节恶性循环局面,美术课不受领导重视,得不到学生的喜爱。

(四)把活的美术学科教成了死的学科

多年来,美术课是那么吸引学生,是那么富有激情,是那么的生动。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可体育课在落伍。生动的美育活动却变成了枯燥的磨调子和照抄范画。学生原本想从美的海洋中畅游一下、张扬一下、玩一下、乐一下。但是无数次的失望,让他们喜欢美术却不喜欢美术课。因为教师只是借助教学方法和原则来“规范”学生的情绪与操作,学生的天性被慢慢扼杀。

二、高校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美术教学的改革,以教学内容的改革为支撑与依托、核心与关键。教学内容是构成整个教学内部诸要素的总和,它对整个教学改革起着决定性作用。具体来说,美术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思想的改革。

思想又称“观念”,属于理性认识范畴。思想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美术教学改革,必须以师生共同的教学思想改革为基础与保证。师生要共同明确: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美术家,而不是只会照葫芦画瓢的“美术匠”。这种创造与创新,要求师生共同具有创新思想与创造性思维。一定要认识到:“艺术创作是人类一种高级的、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和创新。没有创造,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这就意味着艺术家必须不断地超越前人,超越同时代人,以及不断地超越自己。”

2. 教材的改革。

教材是与课程相匹配的,是根据教学大纲编选的供教学使用和学生学习掌握的基本材料,也是教学内容的有效载体。美术教学教材改革的重点,应当定位在教师根据本院校学生的具体条件与具体情况,自己动手编写实用的新教材上面。

3. 教学大纲的改革。

教学大纲作为以纲要形式规定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内容的统领。美术教学大纲包括美术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知识与技能的范围深度结构、教学进度以及讲授、练习、实习课时的分配等。教学大纲的改革,要强化培养创新美术人才的教学目的,加强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增加练习课与实习课的课时。

4. 课程设置的改革。

课程设置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手段,也是教学内容的体现与保证。因此,课程设置的改革,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也具有具体可靠的保证作用。美术教学课程设置的改革,要减少理论课,增加创作练习课与创作实习课,要遵循“精讲多练”的指导原则。

(三)改革的重要形式

形式与内容是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教学形式虽然受教学内容的制约与决定,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也是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但是教学形式又反作用于教学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影响着教学内容。也就是说,好的教学形式,可以很好地体现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实施,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不适合的教学形式,则可能影响、阻碍教学内容的实施,得到事倍功半的结果。”因此,美术教学形式的改革,是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同步,并为教学内容的改革服务的。具体而言,美术教学形式的改革,包括以下几大项:

1. 教学方法的改革。

美术教学方法的改革,重点在于引入先进的创新教学方法,其中主要有下列几种:1.情感关爱法。即从“以人为本”出发,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交流中实现情感互动,完成从知识的传递到能力的传授的教学任务。这其中,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学什么”变为“怎么学”。2.启发诱导法。用启发诱导法代替“填鸭式”“灌输式”的落后的教学方法,这是美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之一。此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3.实践教学法。这是一种在实践中或者以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例如,组织学生举办班内、系内、校内的美术作品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美术创作的积极性,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 教学模式的改革。

模式一般指可以作为范本、模本的式样。教学模式则指课程的式样。美术教学模式的改革,又包括两种:(1)课型的改革。课型是课程类型的简称,主要有讲授课、问答课、讨论课、观摩课、辅导课、练习课、实习课等课型。课型的改革,要以强化练习课、实习课为主,减少其他课程。(2)课形的改革。课形是课程的形式,主要有集体课(又叫“大课”)、小组课(又叫“中课”)、个别课(又叫“小课”)等课形。课形的改革,要以强化个别课程为主,减少其他课形。

3. 教学手段的改革。

美术教学手段的改革,指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加强电化电子教学手段(如录像、光盘、磁盘等多媒体教学手法)与网络教学手段的使用,实行远程教学、现代教学与资源共享。

综上,美术教学改革是一项关系到美术教学成败的大课题,需要我们全面认识,深入研究,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斌,张静.美术教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70.

[2]包巍峰.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J].丽水学院学报,2006,(1).

[3]裴劲松、李佳.我国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问题探析[J].经济师,2006,(6).

[4]蔡伟.关于普通高校美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33).

高校美术教学模式改革 第7篇

关键词:高校,美术,改革,问题

伴随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美术人才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要求。当前社会对的高校美术教育的要求不再只停留在对美术技能技巧的培养与学习上,而是真正的把发展完善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新的培养目标。针对当前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中的突出问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探讨。

一、转变教学理念,注重美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推进过程中,首先对高校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教师要转变美术教学理念,注重美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生动反映,社会生活是美术创作的不竭源泉。同时,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美术,我们在生活中感受美、理解美,通过一定的美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构思。在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许多我们原有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都提出了颠覆性的变革。教师转变美术教学理念一方面表现为对自己的学科有充分的热爱, 不能认为高校美术教育是副课,只有这样才能把学习的热情传递给同学,在积极的热爱中去快乐自觉的学习美术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美术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结合。 教师要让美术教学变得“接地气”,要让学生加强对美术的情感体验。美术与生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美术作为我们面对生活,表达自我的一个良好工具,它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 同时美术可以净化人的心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意义。

二、改进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现代美术教学手段的优势

在转变美术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注意对教学模式的改革。美术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丰富美术课堂,推进教学活动的进行。对于高校美术教学来讲, 学生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审美能力并且有了自己比较系统的审美观念,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上是很难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师应该尊重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将一些现代化的比较先进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例如,将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应用于高校的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声音、音乐、图像、色彩等多方面的结合,加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高校美术教学除了传授基础知识以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以及美术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及全球整体性的审美意识。通过运用现代化的先进教学手段与设备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世界顶尖的美术教学理念,开阔学生的眼界,打开学生的思维。

三、完善教学评价,改革高校美术教学成绩考核制度

在我们转变美术教学理念,运用现代的美术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要真正达到美术教学改革的初衷我们还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就是对美术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 需要完善教学评价模式,改革当前高校美术教学成绩考核制度。高校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通过运用一定的美术教学手段, 在尊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有组织、有步骤、 有计划的通过美术课堂的教学活动以及其它一些辅助性的美术活动来向学生传递美术相关知识技能,完善学生的人格。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将更多的评价标准放在平时对学生的考核上,而不是单纯的以一张考卷来论好坏。教师要合理安排平时成绩与最终考试的考核成绩的比例,要让考核评定真正的起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我们进行教学评价、考核,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针对美术学科的特性,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上课状态、积极参与课堂与老师互动的状况等都应该算入平时成绩的考量标准。对于美术教学来讲,对学生的一些比较新奇独特却具有一定价值的新奇想法与构思,教师也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因为创造性的思维对于高校美术的学习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是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正视并且调整自身去适应。对于当前高校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注重美术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同时还要创新教学模式,将现代化的美术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同时还要注意完善评价考察机制。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任重道远,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封永辉.我国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中突出问题及对策分析[J].大众文艺,2012,(6):254.

[2]徐怀天.论我国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美丽中国,2014,(17):164.

高校美术教学模式改革 第8篇

高校美术教学的传统教育, 主要是通过不断地练习, 将模型画到逼真的程度。这样的反复临摹, 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使教学内容变得枯燥, 学生变得不感兴趣。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原因是在教学中, 很多学校还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反复示范, 枯燥地讲解, 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发挥, 也只能被动地跟着模仿。另一个原因则是我国很多美术专业在招收学生时要求不高。有部分美术专业学生并不是因为喜欢美术才来就读, 而是因为自己文化课基础薄弱, 于是在高中时期匆匆找一个培训班, 学一点美术基础知识, 然后报考美术专业。这样的学生内心不喜欢美术, 因此在学习中积极性难于提高。

而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我国素质教育没有从小学抓起。 目前我国很多小学中都没有认真开设美术课, 有的开设了, 也没有认真教学生美术基础理论知识。一些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是在校外培训班学来的, 而美术培训班大多不是正规教学。

二、多媒体对高校美术教学的影响

而电脑技术的发展也对传统教学的手绘方式带来了冲击。而多媒体对于高校美术教学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可以改善传统的枯燥教学方式, 学生通过声音、图像等多重感官刺激, 能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 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美术知识和一些美术大家的作品, 拓展他们的想象能力。作为美术专业的学生, 最主要的就是要具备丰富的想象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新。

美术教学涉及到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有些立体图形因传统的方式很难表现出来, 也难于用语言表达。利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在点、形、色、线上给人生动的视觉感, 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艺术氛围, 体现美术作品要表达的意境美,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传统的教师讲解需要费很大时间去演示, 在多媒体上, 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将要掌握的步骤表现出来, 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这种方式。尤其是工艺制作, 这是美术专业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通过多媒体教学能详细而又多方位地进行演示,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就能掌握。多媒体教学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 还在于对软件的运用, 可以大大减少手工绘制的时间。

三、改革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要从四个方面抓起, 学生、教师、学校和教学方式。

学生方面要提高入学门槛, 不能为了招到生源而降低学生素质要求。美术是一种艺术, 要具备一定的天赋, 更要有一种为艺术而献身的品德。那些为了逃避文化课要求而仓促补习的学生由于缺少学习动力, 是无法学好美术这门艺术性强的课程的。因此在招受学生时, 要将兴趣放在第一位。唯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美术人才。

教师方面, 除了要加强个人修养之外, 还要学会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同时, 在教学观念上也要改变, 要培养美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发他们的想象力才是学习美术的最终目标。纵观世界, 无论是成功的画家, 还是各种以美术为基础的设计工作者, 他们成功的前提就是想象力丰富, 因而才有所创新。

学校方面, 要紧跟时代步伐, 将培养创新人才和社会需要相结合。在教学设备上要给予资金支持, 对于教师的培养也要加强投入。在教学方式方面, 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水平,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要让学生通过画面来学习国内外大家的优秀作品, 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

教育都是为生活服务的, 和社会脱节的教育会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 作为美术专业的学生更要走进生活中, 在生活中发现美。因此美术专业的学生外出写生, 也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外出写生关键是要让学生能真正了解生活, 不能流于形式, 让外出写生成为变相旅游, 这样不仅影响教学进度, 也浪费时间和金钱。

美术教育也不能光顾着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反而忽视了民族文化, 我国的美术种类繁多, 民间工艺丰富, 应当在教学中多学习民族文化, 这样在创新中才能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这句话对于美术教学尤为重要。

四、结语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要建立在创新和保持民族特色这个基础上, 结合世界的先进教学理念, 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这需要高校和师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梁佳卿, 兰娟.高职美术课程教学对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影响浅析[J].戏剧之家 (上半月) , 2013 (07) .

[2]吴莉杰.谈美术课程的改革[J].才智, 2008 (16) .

高校美术教学模式改革 第9篇

一、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美术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课程教学模式比较传统

相对于我国改革开放一直以来大力推行的新课改教学方式, 部分高校美术学的教学模式就显得相对传统陈旧。目前, 我国还有很多学校的美术课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课堂上实行的还是满堂灌的授课方式, 靠着干巴巴的说教来讲授美术知识, 至于学生, 他们如今对于这种干巴巴的讲课方式早已不感冒了, 这种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是非常低的, 而且国家早已不提倡这种教学模式了。

(二) 学生对美术学基础课程不感兴趣

学习美术,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美术学基础课, 它可以培养一个学生对于美术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但是如今,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学生对于美术学基础的课程根本就不感兴趣, 学生也不重视对美术学基础课的学习。这对于美术学以后的学习过程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因为没有基础的美术专业学生很有可能就是一个空架子。

(三) 专业师资和教学设备投入不足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 高校美术学教学的改革创新是需要大量专业师资和教学设备的, 而显然, 我国高校美术学教学的改革创新工作中严重缺乏专业的师资和教学设备。很多学校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都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美术学教学的专业师资的聘请和教学设备购进上, 所以导致高校美术学教学的专业师资和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要发展美术学教学的改革创新工作是不可能的。

二、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美术学教学改革创新的措施

(一) 提高师资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设备的质量

我们都知道, 高校美术学教学的改革创新需要大量的专业师资和教学设备, 所以, 高校要想将自己的美术学教学的改革创新工作做好, 就必须提升其师资的专业素质, 首先, 学校应该高薪聘请有才能, 有能力的专业美术教师来主导学校的创新改革工作, 其次, 对于学校现有的美术教师, 学校应该定期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 培养教师改革创新的工作思想, 并且实施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 严格审查教师的教学工作, 对他们适当的实行奖惩制度, 以激励他们用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的改革创新工作中去。此外, 学校应该派遣有能力的教师去其他模范学校进行沟通交流, 借鉴其他学校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从而发展自己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工作。最重要的是, 学校及时审查改革创新方案实行的预况, 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状况, 并且及时高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并且对此加以改进改革创新的教学方案。对于教学设备的购进, 学校一定要严格审核, 购进适合自己学院发展的教学设备, 并且购买的教学设备必须是高质量的, 先进的, 能够适应教学的改革创新, 这样, 学校才有足够的后备力量来发展美术学教学的改革创新工作。

(二) 教师应该因材施教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得背景下, 教师对于学生的美术学教学的引导方式是多重多样的, 但是最重要的是, 教师要善于因材施教, 对于不同的学生实行对其最有效的教学方案,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于美术学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定期检察学生的美术作品, 认真分析他们存在的问题, 然后认真监督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 并且加以修改, 尽量确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 重点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能力和优秀的创新能力和以及实践能力, 对其作品进行点评, 并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此外, 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 积极的帮助学生去解决这些问题, 把自己当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能够完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了解他们, 理解他们, 然后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 掌握他们性格以及兴趣和风格, 从而引导每个学生走自己的风格路线, 积极创新,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 有创意的美术风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行事方式, 教师应该尽量让自己的教学方式灵活, 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 从而更加有效的学习美术, 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

(三) 培养学生对于美术学基础课程的兴趣

美术学基础课程是一个学生学好美术的根本, 所以教师一定要努力提升学生对美术学基础课程的兴趣。首先, 教师应该让自己的课堂活跃起来, 美术学基础课程不一定要上的那么枯燥,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发挥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或者教师也可以通过野外写生的方式来上美术学的基础课程, 这样, 学生既可以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还可以高效学习。

三、结语

总之, 高校美术学教学的改革创新工作一定要适应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积极参与到学校没数学教学的创新改革中, 积极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 发展自己具有优势的教学方式, 并且善于借鉴他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 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案,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努力培养出能够适应如今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型人才。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同时, 在物质要求已被满足的今天, 人们更加需要的是对精神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能型人才, 高校美术学教学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国家政府越来越重视高校美术学教学的改革创新发展, 虽然高校美术学教学的改革创新方案已在很多大学都大力推行开来, 但是, 由于许多原因的局限, 我国高校美术学教学的改革创新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高校美术学教学的改革创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探析, 并且对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希望对高校美术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美术学教学,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崔聪.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 2010 (5) :111.

高校美术教学模式改革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美术专業;写生;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45-01

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主动或被动的采用照片书籍来对着画。曾经背着画夹走街串巷画写生的艺术生,现在是不会有的了。如今恐怕只需要拿着手机,或者一张打印照片就可以画画了。时代的进步,教学的发展,我们今天谈谈美术教学中从写生到照片作画究竟我们失去了什么,又方便了什么?写生的意义在哪里!

一、当前在美术专业教学中,写生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视觉的图像化,写生也就越来越不被重视。

在当前这个数码流行的时代里,利用摄影照片进行作画也是较为流行之风,更有甚者利用电脑手段将图像效果直接喷绘于布面,再进行加工,这些方法滋长了当代学生的投机取巧思想,失去了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模糊了写生的概念,失去了写生的意义与作用。不得不承认我们渐渐远离了真实世界,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照片替代不了同学们去写生,对象的全面认知应该是一个全方面结合环境的一种个性化理解,其次照片书画多了,学生会依赖书籍上面已经处理好的固定光源和角度,但是回到写生静物时却不知如何下手。也只有在现场作画,才能使写生能力得到最好的锻炼。

(二)课程安排时间短,缺乏灵活性,在写生教学中缺乏有序的组织。

比如说,风景写生课程,有些学校为了排课的方便,在几年教学期内,风景写生只安排两次,每次的课时也是很少,而且不分具体自然情况;人体写生课程,模特的安排上也存在严重的问题,一是模特课时不够,二是模特形体特征要求不够。还有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上安排不合理,导致仅限于跟随教师写生的几名学生受益,即示范教学与个别辅导覆盖面不大。有些教师高估学生能力,不做示范,只做评讲。这样实在是很难提高学生写生能力。

二、写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一)作画的气氛。

进行现场写生训练,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擅长或者去挑战自己不擅长的角度去作画,不会都固定于某一个角度。学生对所面对的写生对象进行认真观察与思考,对所要表现的对象进行具体分析和取舍,根据需要经过归纳、概括、组织,使画面结构整体,以达到形体与色彩,整体与细节等各种画面因素和谐统一。而且写生作画会让同学之间有专业上的交流,可以相互切磋,相互学习。照片写生导致同学排排相坐,减少人与人的自由交流。

(二)画面丰富性。

写生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有感觉的角度,这个感觉就是学生对绘画对象的第一次认知,每个人的感受并不一样,而照片写生一般角度都为常见角度和标准光线,所有人也都画同一个角度。每次都是顶光光线,作品从对象、形态、角度、构图、光线上加以固定化!自然就没有个性化感受的作品出现。

(三)全方面的作画能力。

每次实物写生会遇到不同的角度,以及独特的光线环境。积累更丰富的作画经验,提高处理画面的能力。写生除了要注意在学习构图、色调、整体 关系、重点刻画等,还应在质感(包括皮肤质感、头发、衣物等的质感)、特征方面下功夫,抓住人物的独特点,进行适当的夸张刻画,使这一特点更为凸显,做到既尊重于真人的描写,又超越于照相式的原样照搬,从而增加艺术的感染力。

所以写生才具备真实的观察与表现,观察是眼、脑的训练,表现是手上功夫的训练,美术,美是认知、术是方法。美在术前,认知应该在技法前面。所以写生观察实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在美术专业教学中对写生课程的方法调整

(一)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增加写生课程的课时量。

因写生课程课时量不足,导致担任写生课程的教师在教学时大多采用一切从简的教学方式。例如,有的减少了理论授课,有的省去了示范,有的省略了教学评讲。如此种种的教学现状,实在难以达到写生的教学效果。因此,加大课时量是确保高校美术教学中写生教学质量的前提。

(二)带写生课的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调整知识结构,适时改进教学手段。

1.“技”与“艺”并重。

以往有很多教师大多在教学过程中重“技巧”而轻“理论”,这不利于学生艺术理论修养与文学涵养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在教学环节设计上,作为高校教师,应与时俱进,参阅大量相关资料与教材,结合自己写生实践,合理有效的设计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脑等手段,广泛利用文字资料、图片、范画等来有效的实施教学,使学生充分了解写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作画技巧,以达到理论指导技术的效果,使广大学生学习方向明确化。

2.教学中应使学生充分认识画面结构与构图在写生训练中的重要作用。构图是画面的具体形式,很多学生画不好,写生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讲究构图。构图是画面成败的关键所在,一幅优秀的写生作品不仅要看其点、线、面等形式因素在画面形成的形式感,同时还要看这种形式能不能综合体现艺术家的精神内涵。

3.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了解并掌握色彩、光线等变化的规律,正确运用这些规律来表现客观世界。在写生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色彩有不同的感受和偏爱,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认真做到既确保“共性”教学,又因势利导,发掘并张扬学生的个性。

4.引导学生通过画面笔触与机理来表现客观物象。在写生过程中,画面通过用各种工具有意无意所产生的不同肌理效果,会产生不同的视觉美感,能使画面更具表现力和节奏感,能增强画面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5.在高校教师的写生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学生意识创造力的培养。艺术创造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培养创造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作为教师应从发散思维,联想与想像等方面,努力去引导和培养学生,使写生教学效果达到更佳。

高校美术教学模式改革 第11篇

一、建立科学观念, 突出师范特色

意识决定行为, 推行改革, 意识先行。作为学校主管教学的管理决策层和实施具体教学的教学主导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版画课程教学观念, 广泛学习兄弟院校及国内外优秀的教学理念, 结合本校实际, 设定正确合理的版画课程结构。针对教学主体意识欠缺, 消极应付版画课程学习的情况, 作为教学主导的老师应大力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 提高学生的专业修养, 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学习版画课程的意义, 从而提高学生对版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在版画教学实施过程中, 学校应理论联系实际, 根据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及培养目标, 突出版画课程的师范性特色。美术教育专业版画课程设置不同于专业美术院校版画专业的课程模式和要求, 美术教育专业要求专而多能, 课程涉及面广, 以适应当今中学美术教育的需要。在这“多能”之中, 版画为其中之一且地位重要, 作为师范性质的版画课教学应根据中学美术教育的需要有的放矢, 不可面面俱到, 更不能主次颠倒, 再加上美术教育专业的版画课程学习时量有限, 学校和老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对该专业的版画教学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具体地说, 就是要让学生全面了解版画艺术相关知识的基础上, 在熟悉铜版画、石版画的同时, 重点对黑白木刻版画、油印套色版画、水印套色版画、综合材料版画、纸版画等进行学习, 因为这些版画种类的取材简单、操作方便, 适合当今中学美术教育的客观条件, 因为当前中学版画设备匮乏, 铜版画和石版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几乎无法实施, 学生只有通过前面所述几种版画形式才有可能有条件做到“体认中外艺术及本土艺术的特质与价值”, “通过美术表现活动, 拓展各类媒体技法的运用, 增进美术创作能力”, 完成中学美术相关教学, 实现中学美术新课程的标准。

二、利用本地资源, 强调本地特色

地方高校的发展要与本地发展相协调, 地方高校的教学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湘西地区民族高校地处湘鄂渝黔边区, 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的双重特点, 其所处区域的资源丰富, 文化独特, 特别是苗族、土家族的历史文化在国内外都具有较大的影响。作为湘西地区民族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版画课程教学, 要善于利用本地的民族民间资源, 从民间文化中吸收营养, 并采取具体措施支撑版画课程教学, 比如:加强学生田野考察环节, 建立民间版画作坊实践基地, 组织学生体验民间版画制作技术, 吸收民间版画艺术精髓, 实现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的有机结合, 丰富版画课程教学的内容。其实中国的民间版画资源丰富, 如山东有潍坊版画、河北有武强版画、江苏有桃花坞版画、天津有杨柳青版画、河南有朱仙镇版画等, 作为湖南的民族高校, 我们拥有源远流长的滩头年画 (版画) , 那么, 作为湘西地区的民族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完全可以也应该建立滩头版画实践基地, 一方面让学生全方位地体验中国的传统版画艺术,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我们的本土民间艺术得以发扬光大, 实现地方民族高校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办学宗旨。再者, 艺术来源于生活, 离开生活的艺术等于是无本之末, 作为发源成长于民间的版画艺术更是如此, 湘西的土家族织锦、苗族刺绣、蜡染、剪纸、雕刻等艺术形式是中国民族工艺中的奇葩, 其独特的风格, 神秘的符号在国际上都享有不错的盛誉, 作为湘西地区民族高校的版画创作应深入本地生活, 吸取土家族苗族文化精髓, 从而让版画面貌独具地域个性, 让版画艺术真正展现民族风情。因为我们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只有民族的才会真正彰显耀眼夺目的文化个性, 才能表现出艺术多元的品质。作为湘西民族地区的高校版画教师是该区域版画艺术创作和探索的主力, 其创作的成果也将直接有益于该地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版画教育, 影响着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改善教学条件

通过考察, 我们发现湘西地区民族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版画课程的教学大部分都由其他专业的美术老师兼任, 真正属于版画专业毕业的教师几乎没有, 这样的师资力量显然不能适应高校版画课程的教学需求, 作为学校应着力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最好直接引进专业美术院校版画专业毕业的教师, 或派送原有老师进修学习, 集中系统地学习研究版画专业相关课程, 从而让该专业的版画课程教学有一个较高的起点, 而不能因为师范类美术版画课程就是简单学习接触版画常识的认识误区而让该专业的版画教学流于表面。另外, 学校应根据师范类美术专业的特点, 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 符合实际地购置版画课程相关器材, 建立条件完善的版画实验工作室。如在器材的引进上购置美术教育专业所需要的木刻版画印刷机、丝网版画印刷机, 而对于铜版画印刷机、石版画印刷机等器材可以视情况选择购置或不购置, 这样把有限的资金有效投放于该课程的其他教学环节, 从而优化教学资源,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发挥专业优势, 争取专业发展与时俱进

我们知道版画是印刷出来的艺术, 是印刷技术与绘画艺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版画艺术的发展与印刷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版画种类的出现都源于新的印刷技术的产生, 我们也知道, 版画在它的发展过程中, 曾经很长时间都是主要出于实用的功能而服务于印刷产业, 纵观古今中外版画史, 无不如此, 如中国木刻版画巅峰时期的明清版画, 欧洲的石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等, 那么, 在出版业高度发达的今天, 在新的时代, 如何把版画艺术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印刷技术, 实现版画艺术与印刷术的更好结合, 这是当今版画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思路。当前, 全国众多美术院校开始在版画课程中设计书籍装帧设计课程, 欲重拾“绘画的书籍“时代, 展现各种版画形式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精彩魅力, 以此拓展版画应用领域, 让版画的实用功能和艺术功能得到全面的发挥。所以笔者认为作为美术教育专业版画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以此为鉴, 丰富版画教学改革思路。

结语

上一篇:建筑供配电线路下一篇:幼儿教育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