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发掘论文范文

2024-05-07

题材发掘论文范文(精选4篇)

题材发掘论文 第1篇

一、观察自然找题材

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 还是人类永远都学不完的“大教材”。在此开展生物课外活动时, 教师可以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选择学生熟悉的内容作为活动题材,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 体悟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在学校空地上进行蔬菜和食用菌的栽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会提出许多有趣的和有价值的问题。有的问题可从别人的研究成果中找到答案;有的问题可参照别人的经验, 通过实验找到答案;而有的问题, 则可能是一种新的发现。这对求知欲很强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激励和启发, 甚至会挖掘出他们潜在的认知能力, 对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和不断提高探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技能有着不错的效果。

二、贴近生活选题材

很多时候, 学生会感觉到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脱节, 无法用它解释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这时, 我们可以举办一些贴近生活的知识讲座或报告会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 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首当其冲的就是要“退耕还林”。有的同学百思不得其解:当初为了增加粮食总量, 咱们提倡垦荒种粮, 可为什么而今搞开发不但不巩固既有“成果”, 还要“背道而驰”?为此, 我立足西部的特点, 收集了许多课外资料, 分析研究了中央这一举措的正确性, 并安排了一场专题讲座, 列举了黄河和长江沿岸因掠夺式砍伐给人类带来严重后果的事例, 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节日宣传挖题材

与生物教育密切相关的节日很多, 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减灾日、世界粮食日等。教师若能充分利用生物节日的气氛, 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的宣传活动, 可以使其更加轻松地掌握并巩固生物学知识。

例如, 笔者结合“国际爱鸟日”组织学生开展爱鸟、护鸟活动, 以及珍贵鸟类的观看活动。我还在上课时播放了《朱鹮》《丹顶鹤》《白鹭》等鸟类纪录片, 让学生在聆听悦耳的鸟鸣、欣赏美丽图画的同时, 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鸟类受到的威胁、以及怎样进行对鸟类的保护等知识。

四、网络遨游丰题材

网络具有容量大、速度快、范围广、双向交互作用性强等特点。利用网络开展生物课外活动,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发展学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 我充分利用我校已配备的远程教育和多媒体设备, 在组织学生进行了“押花贴画”比赛之后, 将各个班优秀作品的相片和制作说明, 全部发布到网上。这样, 既保证了优秀作品不受损坏, 又增强了展示效果, 还吸引了更多的同学来参观。又如, 我校还组织了名为《生态校园之我见》的小论文比赛, 并为此开设了一个名为《生态校园》的网站, 许多学生, 甚至是外校的学生都投来了稿件。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辩能力, 又使学生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还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

五、走入社会创题材

我校地处农村, 因此, 在生物课外活动中, 我就带领学生走入社会, 利用调查、访问、参观、远足等活动, 帮助学生了解农村风情, 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例如, 在《走进棉乡》这一系列课外活动中, 我带领学生参观了通申纺织厂、三余轧花厂, 让学生通过观察, 以及和工人进行交谈后自由组成探究合作小组, 对棉花的生长过程、棉花的作用、棉花的种植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重点研究。随后, 我们又把试验田留给学生, 让其一起来感受种植的辛苦和快乐, 体验丰收的喜悦。

同时, 我还组织学生对棉花的病虫害情况进行调查, 把常见病虫害的症状表现、发病时间、预防和治理的主要方法整理成册, 成为本地推广农业技术的一手材料, 使其感到学有所成, 学有所用。

从《奶奶出嫁》谈作文题材的发掘 第2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个真实的事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在的学生对作文题材发掘的欠缺, 一方面是无米下锅, 一方面是放着大量的活生生的题材不用。那么, 如何让学生睁开慧眼, 发现生活中的灵动的写作素材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观察自然找题材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 是人类永远都学不完的“大教材”。将大自然美景、动植物的生长等写下来就是一篇篇优美的写景作文。受应试教育影响, 不少学生眼中只有做不完的题目, 缺少发现生活美的慧眼, 置鲜活的作文题材于不顾, 作文变成了“榨文”。

我班不少学生住在商品房小区内, 这些小区大都有不少自然美景和人工景点,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描写下来。不少学生住在农村或老家在农村, 美丽的田园风光是绝好的写作素材。水稻、油菜、棉田、菜地各具特点, 随着农时变化组成了一幅幅闹春图、丰收图。有学生就观察田间的芋艿, 描写雨中的芋艿叶, 非常生动。

当然, 教师还可以在春天组织学生到郊外踏青, 到人民公园赏景,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观看大自然的色彩, 将大自然的美景转化为鲜活的写作素材在学生笔下流淌。因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观赏, 学生观察有重点, 自然能把大自然这一素材充分利用好。

二、校园活动挖题材

我们学生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校园中, 如果抓住在学校发生的有新意的事, 或者描写学生开展的各项活动, 也是发掘作文题材的一个好方法。

例如, 我校开展了争当“新三好”标兵活动, 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学生就可以写自己、身边同学在活动中的点滴变化, 可以写全班同学争当“新三好”标兵的过程, 也可以写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 因为是亲身经历, 定会有内容可写。又如, 我校常邀请著名作家进校园, 先后邀请了曹文轩、杨红樱、金波等作家与同学面对面交流, 学生就可以把这一内容写进作文。平常班级发生的好人好事也可记录下来, 同学间的友谊、偶尔发生的小摩擦都可以入文。学校经常开展各类比赛, 如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棋类比赛、田径运动会等, 这些活动也是丰富的作文题材。我校开展了“七色花”系列活动, 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童年的五彩斑斓, 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方向。这些活动就是鲜活的素材, 从独特的视角把自己参加的活动写下来就是一篇佳作。

三、网络遨游丰题材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网络的信息传播容量大、速度快、范围广, 利用网络来发掘作文题材, 具有不少优势。

例如班级开展各类活动,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上寻找资料, 寻找的过程也就是题材发掘的过程。我曾组织学生开展“诗仙李白“研究, 学生通过查阅网上资料, 编辑了一份份手抄报。我让学生把编辑报纸的整个过程写下来, 就是一个鲜活的写作题材。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了不少研究性学习活动, 网络帮了很多忙。平时, 学生在上网浏览新闻时也能发现不少感兴趣的内容, 如地沟油坑人事件等, 把看到的新闻配上自己的感想就是一篇小练笔。当然, 网络是把双刃剑, 当发现有学生抄袭网上作文时, 要坚决制止。教师还可开展“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赛, 在明白道理的同时也发掘到一份独特的写作题材。

四、社会实践创题材

学生如果能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这时笔下的作文就会有感而发, 是真情流露。这样的作文定会真实感人。

例如, 我班学生发现学校的国旗由于风吹日晒, 已经褪色不少。于是, 在中队长倡议下, 全班开展了“人人去挣一元钱, 买面国旗赠学校”活动。星期天, 同学们想出各种方法去挣一元钱乃至更多的钱, 有捡拾废品的, 有卖报的, 有到父母单位参加劳动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劳动, 同学们挣够了买国旗的钱。原来, 挣一元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同学们虽然干得满头大汗, 但心里特别自豪。当大家把一面凝聚了全班同学汗水与爱心的鲜艳的国旗交给校长时, 心中特别激动。有这样的亲身实践经历, 不愁无内容可写。

又如, 教师布置作文, 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事物的变迁来感受社会的发展。学生在家长的配合下, 通过灯的变迁、住房的变迁、交通工具的变迁等方面入手, 写出的作文就很有说服力。

题材发掘论文 第3篇

新闻节目作为地方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能够在激励的媒体竞争中依旧保持自身的独特性,支撑其地方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突破和创新,挖掘优秀的新闻题材,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创办最具本土化特色的新闻类节目。

1 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现状分析

1.1 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节目内容深度不强

地方电视台由于受到资金、人员以及设备的制约,在进行新闻节目采、编、播的过程中缺乏自身本土化的特色。在新闻节目发展的过程中,也没有建立起新闻节目的栏目定位,栏目设置因地、因台制宜程度比较低。基于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现状而言,新闻同质化的现象十分严重,从而导致节目内容深度不强,难以吸引受众的观看眼球。地方电视台模仿和拷贝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优秀新闻节目,从而推出一系列类似的节目,失去了地方新闻本土特色。

1.2 过分发展方言类节目,节目受众局限性高

地方电视台较之于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而言,新闻节目过于重视方言类节目。由于方言类节目是最易突出地方电视台新闻特色的一种节目形式,同时也强调了本土性色彩,但是在新闻题材的选择上难以抓住受众的心理诉求,新闻报道内容也比较空洞。方言类新闻会导致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受众局限性较高,更多的是针对本地局面,辐射范围比较小,无法提高新闻节目的生存能力[1]。

1.3 新闻题材挖掘片面性,节目缺少新闻价值

随着媒体行业的竞争日益激励,从事媒体行业的人员也越来越多,无论是中央电台还是地方电视台新闻工作者的竞争压力比较大。新闻记者的最主要工作就是发现和挖掘新闻线索,地方新闻记者为了能够抢到更多的信息,过分重视新闻的量,却忽视了新闻的根本质量。新闻报道讲究的是及时性、真实性和深度性。一条内容琐碎、社会现象挖掘片面的新闻事件,不仅缺少新闻价值,还会导致受众对地方电视台新闻的失望感,制约了地方电视台的发展。

2 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发展的突破与创新

2.1 强化地域性

中华五十六个民族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地方电视台虽然受到地域的限制,新闻传播的效率不能满足生存发展的需求,但是强化地域性特色也是新闻节目发展新的突破和创新。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的人文风情和传统习俗,而地方电视台作为传播地方特色的对外窗口和形象,也成为扩大地方文化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地方新闻节目更加具有特色,新闻的报道尽可能地让百姓参与其中,让百姓去发掘生活中的新鲜事,让民生新闻更加具有民生性,从而提高受众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提升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2.2 传播多元化

国民经济的壮大,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已经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媒体的发展给传统的纸媒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电视收视率普遍下降。地方电视台作为传统媒体传播的重要部分,为了提高生存发展能力就必须要变革传播渠道,电视新闻节目可以与商业网站以及手机客户端进行合作,地方电视台可建立自己的微信和微博公众号,在网上进行采集新闻,征集网友的意见和看法,摆脱传统的单相新闻传播模式,拓宽新闻题材选择途径。

2.3 叙述接地气

由于受到传统新闻节目模式的制约,大多数的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依旧采用比较严肃沉闷的叙述风格,会让观众的心理接受能力不断下降。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在叙述风格上可进行一定的突破和创新,应用“接地气”的方式,在叙事风格上适当加入一些幽默灵动,在语言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使观众能够易于接受。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在保持新闻真实性、及时性以及准确性的同时,可适当地增加地方独特的亲切感,让受众能够在观看新闻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来自地方人民大众的亲切感[2]。

3 地方电视台发掘优秀新闻题材的对策探析

3.1 从一般事件中发掘特色新闻题材

地方电视台由于地域限制,新闻题材的挖掘范围也比较的小,而且地方电视台所挖掘的新闻信息中大多数都是一般事件。由于新闻记者所挖掘的题材深度性不强,更多的倾向于地方经济以及民生,具有浓厚的本土特色。为了能使从一般新闻事件中发掘出优秀的新闻题材,就需要新闻记者在采集线索资料时具有独特的新闻洞察力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地方电视台需站在本土优势的基础之上,来挖掘出既具有本土特色,同时又具有鲜明的特色新闻题材,在本土的基础上突破本土,从而使一般事件在新闻的报道下不断扩大影响范围,发挥在同行业地方电视台的引领作用。

地方电视台民生和时政类新闻节目,基于受众的喜好和观看度而言,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地方民生。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日益的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重视民生医疗保障,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能够享受国家政策福利。地方电视台新闻记者在发掘新闻题材时,就可以针对当地居民的民生问题,在一般事件中进行多方调查,寻找出具有特色的新闻题材[3]。

3.2 从特殊事件中发掘典型新闻题材

由于每一个地方的人文风情和传统习俗都不一样,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都不同,因此,每一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的特殊事件,而且特殊事件还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地方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就可以在特殊事件中发掘出典型新闻题材。新闻工作者在调查特殊事件时一定要重视其特殊性的定义,是发掘地方独有的事件信息,在全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从而为受众提供及时准确的新闻报道。

3.3 从重大事件中发掘创优新闻题材

中小城市的重大事件影响力虽然没有国家大事影响程度高,但是也会发生对本地区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影响较大的重大事件。地方电视台新闻工作者需根据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不失时机地对重大事件进行深度采访,多方调查,使其成为地方电视台发掘优秀新闻题材的一个重要途径。

针对民生经济的发展,国家政府都会出台相应的方针政策,最后的根本都需要在地方发展中得到贯彻落实。而且地方做政府在贯彻和落实国家政策方针时会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新的举措和新经验,但是也会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地方电视台新闻工作者在重大事件中发掘创优新闻题材时,就必须要将新闻题材的范围扩大到全国视角范围内,拓宽地方电视台新闻题材途径。

4 结语

对地方电视台发掘优秀新闻题材的途径进行分析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从而提高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生产发展能力,推动我国新闻节目整体发展水平。为了能够发掘优秀的新闻题材,必须明确地方电视台的发展现状以及创新突破点,才能从根本上明确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从而更加精确地发掘优势新闻题材,提高地方新闻节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曾小文,康美权.地方电视台发掘优秀新闻题材的做法[J].声屏世界,2012(11).

[2]王小昌.试论地方电视台的深度报道[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题材发掘论文 第4篇

作为一种特殊的对“外”宣传, 对台报道不仅承担着向台湾民众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等功能, 同时还担负着凝聚民族共识、争取民心、促进统一大业的重任。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来做好对台报道呢?怎样才能使对台报道能够“入脑入心”?笔者认为, 首先要从选材着手, 也就是解决对台报道应该说什么的问题。从对台传播实践来看, 当前对台报道应该立足两岸, 深入发掘“和”、“通”、“同”、“突”和“民”五个方面的题材:

一、“和”, 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当前两岸关系出现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表现在两岸交流日益密切, 台湾民众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日益强烈等方面。那么, 如何将和平发展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报道中?笔者认为, 要将和平发展的理念寓于报道中, 从台湾受众的接受习惯出发来发掘“和”这一题材。从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来看, 重大事件和历史记忆可以作为展示“和”的具体内容:

第一, 要抓住重大事件。近年来, 以重大事件为节点, 两岸关系不断向“和”的方向发展, 如《反分裂国家法》的实施、“连战、宋楚瑜、郁慕明访问大陆”、两岸两会制度性协商等重大事件, 不仅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 更促使岛内民意产生积极变化。如台湾《联合报》2006年1月16日公布的民调显示, 《反分裂国家法》实施后十个月里, 台湾民众认为大陆对台友善的比例从该法通过时的13%跃升至30%。[1]

岛内受众对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关注度高, 但在岛内激烈的媒体环境中, 台湾媒体或是出于媒体竞争的需要、或是出于政党斗争的需要, 为了“搏版面”、“抢收视率”而刻意“制造”焦点, 往往对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大事件进行“娱乐化”、“本土化”等另类解读, 造成岛内受众对重大事件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视线模糊”。在两岸重大事件的报道上, 对台媒体需要充分尊重台湾受众的接受习惯, 报道力求“可听性”与“可看性”, 同一题材需要多个角度, 同一角度需要多个说法, 同一说法需要多个体裁, 先做到“入耳入眼”再力求“入脑入心”。

第二, 要抓住历史记忆。尽管两岸政治对峙六十余年, 但两岸民众共有的历史记忆并未因此淡去, 在两岸关系紧张时期, 这些历史记忆曾多次作为“润滑剂”, 不断推动两岸关系向“和”发展。如2005年2月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建议: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 国民党派遣由江丙坤率领的代表团, 代表国民党前往大陆南京拜谒中山陵, 并前往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致祭。正是“孙中山”、“中山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等历史记忆重新拉开了两岸政党对话之门, 成为两岸关系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大陆和台湾对于孙中山、张学良、汪道涵、辜振甫等历史人物以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汪辜会谈等历史事件存在不同的解读, 但无可否认的是, 它们已经成为两岸民众关于“自由、民主、进步”的历史记忆。如今, 这些历史记忆已经成为两岸民众交流交往的着力点之一。在对历史记忆的报道中, 要抓住两岸各种纪念活动, 主动进行议题设置, 勤于发掘新的素材、善于使用新的角度, 降低宣传基调, 以客观的立场、平等的视角、服务的精神, 真诚友好地讲述事实, 同时注意报道规模的合理与适度, 避免走入制式宣传的套路中。

二、“通”, 即两岸的交流互通

两岸和平发展首先是“心防”的融化, 是两岸民众之间心理的融合。近年来, 随着两岸交流交往的日益深入, 台湾民众心目中的大陆形象正向积极方向发展, 对两岸关系的认知也更加理性务实, 尤其是两岸直航、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采购台湾农产品等诸多惠台政策的实施, 为台湾各阶层民众所关注。两岸开放交流以来, 台湾民众越来越意识到, 大陆经济发展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台湾社会已经接受民生价值高于“台独”意识形态价值的基本诉求。[2]台湾媒体2009年底所做的民调显示, 愿意去大陆工作的人数, 已经从2006年的36%上升到38%。[3]

台湾民众对两岸和平发展的信心主要来自两岸互动的进展。对台报道传播两岸交流的“互通”无疑会促进两岸民众情感之间的“互通”, 起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发掘“通”这一题材要立足于台湾民众所需、加强服务意识, 不仅要传播两岸交流交往的信息、宣传大陆惠台政策, 更要着眼于为台湾普通民众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在这方面,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新闻广播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如2009年年初推出的《直通两岸》节目, 除报道两岸热点新闻外, 还为台湾同胞提供招聘求职、房产信息、交通出行、求学就医等实用服务资讯。同时, 节目还针对台商遇到的疑问和纠纷提出建议或明确方向, 为其它台商处理同类问题提供参考意见。该节目推出后立即受到台湾听众的一致好评。

三、“同”, 即两岸共同的文化和利益

虽然当前两岸关系出现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但台湾民众在统独立场上并未如我们预期的表现出积极变化。台湾《天下》杂志《2010国情调查》公布的数据显示, 台湾民众“在统独之间的两极光谱, 有往独立移动的倾向”, “希望未来逐步走向统一的仅占10%, 希望未来逐步走向独立的占33%”。[4]由此可见, 两岸民众之间认同感的提升不仅要靠政治协商和经济融合, 更要拉近彼此之间在文化、情感和心理层面的距离。

对台报道的目的是争取台湾民心, 面对岛内不同族群、不同政治立场、不同接受心理的受众, 争取认同需要“存异”, 但更需要“求同”。两岸民众尽管分隔六十余年, 但在文化、情感和利益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同”。对台报道应当学会回避历史和现实的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搁置一时难以形成共识的争议, 面向未来地去发现“同”、展示“同”、营造“同”和追求“同”。[5]

长期以来, 对台报道展示“同”往往集中于民族、历史、血缘、文化等方面, 但随着两岸交流交往的深入, 涉及两岸民众切身利益的“同”日益增多, 这就需要对台媒体工作者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 主动加强策划, 发掘报道涉及两岸民众共同利益的题材, 在岛内受众中培养和塑造两岸是“利益共同体”的观念。

例如针对海洋维权、钓鱼岛主权等涉及两岸共同利益的题材, 对台报道要开宗明义地传播“同”、展示“同”, 在报道中凝聚共识构建认同。此外, 随着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大陆经济发展中的大事正在日益成为两岸民众的利益共同点, 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上海、浙江、深圳等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事件, 对台资企业的投资布局、劳动力成本、产业转型都将产生巨大影响。因此, 我们的报道中不仅要展示大陆发展的良好形象, 更要主动分析、解读题材背后所蕴含的两岸之“同”, 使台湾受众真正认识到大陆经济发展与自己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

四、“突”, 即突发事件

在各类新闻题材中, 突发事件因为其突发性、偶然性、破坏性而备受受众关注。美国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博士认为:“对新闻媒介来说, 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加强对突发事件的报道, 不仅是对台媒体的使命, 也是媒体传播功能的必然要求。而对于两岸关系发展而言, 突发事件不仅存在于自然领域, 更存在于政治领域。

第一, 对于突发的自然灾害事件, 对台报道要着力体现人文关怀。两岸文化同根, 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有着相同的情感诉求。突发自然灾害发生时, 受众对信息的渴求度剧增, 对台报道首先要主动客观翔实地报道灾情和伤亡情况, 充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同时, 报道中要力求人文关怀, 体现出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 展现出两岸民众共抗时艰的场景。

以2008年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抗震救灾报道为例: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第一时间启动灾害新闻报道应急机制, 并派出记者奔赴灾区采访报道。抗震救灾报道始终把关注在四川工作、生活、旅行的台湾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报道重点, 同时, 注意用声音体现对台湾同胞爱心的赞许, 大篇幅、全方位报道了台湾同胞在大灾面前的爱心和援助。台湾政治大学张麟征教授接受海峡之声记者采访时评价说:“一场大地震, 彷佛震垮了两岸之间近年来的种种矜持与障碍, 只有在灾难来临时, 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领会‘血浓于水’的真谛。台湾民众所表现出来的热心和支持, 既是人性的慈悲, 也是同胞之情的浓烈。”

第二, 对于政治领域的意外突发事件, 对台报道要善于快速反应, 敢于主动作为。在两岸关系发展历史中, 各类敏感突发事件从未间断, 很多突发事件曾一度造成两岸局势的恶化, 如1994年的“千岛湖事件”, 大陆媒体未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 加之台湾媒体的恶意炒作, 使刑事案件变成了政治事件, 造成两岸关系的一度紧张。即使在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 各类“有意”或“无意”的突发事件依然在干扰着两岸进行良性互动, 如造成2009年两岸关系一度振荡的达赖访问台湾、高雄播放热比娅纪录片事件等。

突发事件的变数多、变化快, 对报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很高。尤其是面对岛内民众的复杂心态, 对台报道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上更应快速反应, 主动作为。前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曾表示:“台湾是个很浅碟子的社会, 一发生点事, 马上报纸、电视上都会有。”[6]因此, 报道突发事件要力求“第一时间”, 并及时对事件的准确性进行核实跟进, 以消息、深度报道、评论等多种报道体裁全面均衡地为展现事件全貌、传达我方立场。

此外, 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大陆企业的突发经济事件正在呈现出上升势头, 很多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两岸之间的良性互动。例如“三鹿奶粉事件”, 该事件虽然发生在大陆, 但有毒奶粉已经流入台湾, 如果不在第一时间报道这类曾被我们视为“不宜宣传”的“坏事”, 不仅对台媒体的公信力受到影响, 更会加重台湾受众的心理排拒感, 使对台传播处于被动境地。

五、“民”, 即社会民生新闻

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曾表示, 对台湾社会民间层面可以多做一些报道, 不要光偏重政治层面。[7]当前, 对台报道的题材大多集中在大陆对台政策、两岸交流交往、台湾政治热点、政要动态等, 虽然立足于“台”, 但政治报道多, 宏观叙述多, 生硬语态多, 宣传味道浓。

对台民生报道少主要是由于两岸长期隔绝, 大陆媒体对台湾的社情、民意了解不够深入全面。近年来, 随着两岸民间交流增多, 媒体对台湾社会民生的关注日渐增多, 但长期以来的宣传“惯性”使我们将民生新闻仅仅作为政治新闻的延伸, 选材上往往偏重于负面题材, 并将其作为台湾“政治乱象”、“社会动荡”的解读。类似的现象也在台湾媒体对大陆的报道上, 以台湾联合新闻网《两岸传真》为例, 2007年7月7日至7月21日刊载的167篇报道中, 虽然有近一半 (49.1%) 的内容是大陆社会民生方面的报道, 但带有明显负面倾向的报道占37.13%。[8]

在两岸新闻交流尚未全面进入正轨前, 对台湾岛内的民生报道不得不对台湾媒体的报道进行二次加工, 在时效性、贴近性和针对性上往往大打折扣, 台湾民众常有隔靴搔痒之感。因此, 对台民生报道更应立足于大陆, 从台湾普通百姓的角度出发, 全面反映大陆的民生、民情和民意。报道题材上紧抓大陆的社会热点、新现象、新事物和普通民众的生活百态。在选材上要注重题材的正面性, 能够客观反映大陆社会变化并启发台湾受众的思考;要注重以小见大, 从小视角观察大题材;注重受众的互动性, 在传播手段上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先进的技术, 调动受众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台湾新闻.美学者:大陆动台湾民心扁当局骑“熊猫”难下[EB/OL].[2006-01-19].http://www.chinane ws.com.cn/news/2006/2006-01-19/8/680486.shtml.

[2]陈星.马英九“执政”两年来台湾民众的认知变化[EB/OL].华夏经纬网, [2010-5-27].http://www.huaxia.com/thpl/sd-fx/1904323.html.

[3][4]林幸妃.2010国情调查[J/OL].天下杂志, [2010-12].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page=3&id=39740.

[5]卢文兴.关于当前对台广播传播策略的思考[C]//刘宜民, 胡永新.探索与实践[M].福州:海风出版社, 2008:18.

[6]徐春柳.千岛湖事件[N/OL].新京报, [2010-04-25].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reform30/2008/04-25/021@095822.htm

[7]岑默.张铭清纵论两岸媒体[J].南方人物周刊, 2007 (17) :33-35.

上一篇:狂放不羁下一篇:光明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