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中的文化主题

2024-05-15

城市设计中的文化主题(精选12篇)

城市设计中的文化主题 第1篇

主题酒店是以主题文化设计取胜,所以文化设计就成为了主题酒店发展的一个关键内容,同时也对酒店的生存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当前主题酒店的蓬勃发展过程中,对主题酒店设计当中的文化特征加以研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实际中主题酒店的健康长久发展,在系统的理论作用下也能够有效的指导实际。

一、主题文化酒店的理论分析

(一)主题文化酒店的形态类型分析

我国当前的主题酒店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根据不同的因素能够对主题文化酒店进行类型上的划分。根据主题文化的根源进行对主题酒店进行划分,能够分为外来文化为主题的酒店,最为突出的就是带有比较浓厚的异域风情,例如我国深圳的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还有就是以本土文化为主题的酒店,也就是主题文化的来源是本国所在的地方文化,主要就是对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的追溯比较看重,对当地的地域特点比较注重,例如成都的川京宾馆和内蒙古的内蒙古大酒店等。

还可以根据文化的类型对其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历史文化类型的主题酒店,在主题文化的选取上是以古代历史文化作为酒店的主题文化,这样不仅让酒店有着鲜明的特色以及文化气息比较浓厚,同时也能欧将地域的特色文化得到充分展现。还有就是以自然风光资源为主题的酒店,以及以城市特色类型和地域民族类型为主题的酒店,以艺术特色类型为主题的酒店和以名人文化类型为主题的酒店。这些主题文化酒店的形态各异,又各具特色。

(二)主题文化酒店的基本特征分析

主题文化酒店自身有着鲜明的特征,首先就是文化性特征,它是以人文精神作为酒店的核心,并以特色经营为灵魂,又以超越品味作为形式的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不管是哪一个主题酒店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文化性的突出。另外就是独特性的特征,由于主题文化酒店的文化属性会因为酒店的各方面因素的差异,也会体现出酒店的独特性,使其各具特色。再者就是体验性特征,主题酒店的主题虽然各不相同,但在本质上是有着共性,也就是带给顾客享受和别具一格的体验,所以体验性是主题文化酒店比较重要的特征。

二、主题酒店设计中的文化特征及对主题酒店的意义

(一)文化的特征对主题酒店的重要意义分析

主题酒店是以文化为主题的酒店,而不同的文化会受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和风俗礼仪的影响,所以在特征上也会有着很大的差异性。针对主题酒店的文化特征主要能分为几个重要层面,也就是文化体验性和文化主题性以及文化差异性。文化特征对主题酒店而言有着重要意义,从文化和象征的层面来讲,不同的主题酒店所选取的不同文化作为酒店的主题文化,通过各种方式能够形成有着主题性和差异性的酒店设计,从而提到某种主题文化的酒店就能立即想到代表性的文化或者低地域以及时代。这一现象也是对社会的结构层次以及异族传统或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不同的社会文化结构以及经济水平,也使得人们对酒店的要求有着一些不同,它所象征的是这一时代对历史的认识和传承,以及对信仰的寄托和对视觉审美的重要体现。

文化特征在主题酒店的品牌和价值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主题酒店一旦形成了有着自己的品牌,也就意味着给顾客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所以独特的文化氛围是顾客区分其他酒店的重要分界线。一些特色的文化设施产品以及文化服务设计就成了酒店的质量保障,在主题酒店的设计过程中,这是主题酒店品牌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文化的独特性设计能够与其它的主题酒店相分开,而文化特征正是要引发注意力和深化对顾客的印象,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进而将主题酒店的价值得到提升。

另外,文化特征在主题酒店设计中能够体现出审美和情感,在这一方面主要是来源于人类的精神追求,也更能够将其和价值得到紧密联系。它是满足人类精神审美和心理情感归属的精神环境,在主题酒店的设计过程中,主要是依据着人类在环境中的一些心理和精神活动的规律以及情感抒发的方式等,来创造出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酒店功能。同时也有着传承和保护的意义,对主题酒店的文化特征设计实质就是主题文化的展示和传达,通过对当地的文化特征应用,通过顾客有利于传达当地文化,也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文化。

(二)主题酒店设计中的文化渗透分析

在对主题酒店文化设计过程中,可以将其从多个方面进行渗透,首先在主题酒店的景观设计中的渗透,对主题酒店的设计通常会和当地的自然景观得到有机结合。而在这一环节当中,也能够将当地的一些文化在酒店设计中得到体现和渗透,根据不同的地区,例如都市或者草原以及沿海等,它们所传达的文化内涵都会存在着差异。所以将这些自然景观的文化特征进行精简化,融入到主题酒店的设计当中,就能够将当地的文化特征得到展现,从而营造出和其它的主题酒店文化内涵不同的效果。如下图的三亚棕榈泉国际酒店,这就是将自然文化作为酒店主题的形式而与其它的酒店进行区分的。

文化特征在主题酒店设计中的室内设计中的渗透方面,只有把主题酒店的内部设计和外部设计得到协调一致才能够对主题文化酒店得到强调,也才能加强顾客对主题酒店的印象。故此,在主题酒店文化设计中要能够对室内的设计得到充分重视,要在视觉上的效果进行突出,在空间上能够营造出独特氛围。这就需要在设计中的布艺以及材质和灯具、家具等,都要能够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点和风格,这样能够让顾客置身于全新的文化氛围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文化内涵设计的作用。如在背景的贵宾楼大堂的设计,在其顶部就是通过采用盛唐时期的金箔花纹,这样就将历史文化的特色达到了充分体现。

另外,主题酒店设计过程中要在建筑文化特征上也有着重要渗透,主题酒店的建筑最能够体现出主题酒店文化特色,建筑的构造能够将诸多的文化内涵得到涵盖,从而最突出的将主体酒店的特色展现出来。建筑的设计要能够具备当地的建筑特点,能够显著的和其他的主题酒店特色相区分,这样就能够达到文化设计的目的。可以通过独特性以及渊源性等民族建筑的符合进行应用,将地方民族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如我国云南洪傣族特色的竹楼宾馆就将建筑文化特征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主题酒店的文化特征体现要能够和当地的本土文化相结合,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这样才能够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文化主题是酒店的灵魂,故此要能够充分的选择以及定位酒店的主题,对软硬件的配套设施要完美的搭配。必须要能够将传统的文化内涵与之相融合,这样才能够将文化主题得到深化。

城市设计中的文化主题 第2篇

摘要:如何抓住本地特色或是中国特色,使咖啡这一特有的物质文化符号在不变异的基础上获得设计师对于中西文化理念的融合,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主题咖啡厅的发展现状入手,进一步探析地域文化融入主题咖啡厅的可行性,最后提出设计地域文脉元素下主题咖啡厅的表现方法,对地域文化在主题咖啡厅中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域文化;主题咖啡厅;理念

引言

咖啡这一特定的西方物质文化现象,引入中国已经有很长时间。随之而兴起的咖啡厅概念设计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当今,如何使带有地域文化特点的咖啡厅设计完成中西结合的文化融合,成为设计师思考和发展的重点。

一、国内主题咖啡厅与地域文化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一)国内主题咖啡厅概念

咖啡文化是中国社会的舶来品,但是发展极为迅速。随着咖啡厅的日渐普及和广布,咖啡厅也成为成为城市特有的一种现象。我们这样定义主题咖啡厅:主题咖啡厅是通过咖啡厅的空间设计特点,凸显地域文化特征,由专门地域文化主题打造的咖啡厅,称之为主题咖啡厅。

(二)国内主题咖啡厅发展现状

中国国内主题咖啡厅目前已经在各个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极为普遍。依据投资的程度可以分为高档主题咖啡厅和中低端主题咖啡厅,而不管是哪一个层次的咖啡厅其不约而同的为了使自身更具空间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点,都开始做起了主题的概念。

主题一词最早来源与音乐中关于音乐创作的一个概念,因为该词具有深度的拓展性,现在被很多行业或是学科纷纷采用。主题咖啡厅就是依托一种文化建立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品味,最终起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国内主题咖啡厅从概念的诞生到目前的日趋成熟,经历了一开始比装修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哪家咖啡厅的装修上档次,哪家咖啡厅就主题明确。第二个发展阶段经历了中西合璧但是却中西碰撞的现象。这一阶段,主题咖啡厅飞空间设计已经从理念上认识到了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多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生搬硬套的使用中西文化中有代表性的内容。一度出现了清明上河图和蒙娜丽莎出现在同一面装饰墙壁的尴尬。目前,人们对于主题咖啡厅的空间设计概念已经脱离了文化现象具象表达的误区,已经开始从消费者内心着手进行地域文化咖啡厅空间设计和装修,力图从静谧的空间感,舒适的享受性以及内心平静的回归设计主题咖啡厅。因此,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地域文脉的一批主题咖啡厅诞生了。

(三)地域文化概念

正如印第安篇言:“上帝给了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中,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自然赋予了每个地域不同的环境资源,在不同的白然环境中加入了人们的生活。大至中国的天安门、长城、巴黎的卢浮宫、埃及的金字塔、小到中国的筷子、西方的刀义,这些都属于

地域文化。具体地讲,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区域文化,即这个地方所独有的文化特色和气质,而这种文化特色又来白于这个地方独特的白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

简单来说,地域文化就是指区别于其它区域的文化,是一定区域内的人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的,并不断得以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成果与成就。

二、地域文化融入主题咖啡厅的可行性

(一)地域文化融入空间设计的理念

地球上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的差异性,除了表现在山川、湖泊、草原、森林等白然风光外,还表现在服饰、语言、建筑、生活方式等文化的差异。

从自然地理方面来讲,中国幅员辽阔,白然风光秀美,地形多种多样,既有巍峨的高山,也有大小不等的盆地;既有广阔的平原,也有起伏不平的丘陵。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气候、文化等差异,构成了各地特有的地域特色。如拥有碧海、蓝天的南海风光、有一望无际、浩瀚无边的沙漠风光等,这些白然地理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从人文环境来讲,地域文化是人们在白然、社会的互动中形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地域环境不断变化,它包括了乡土文化、历史沿革、历史遗迹、历史典故以及当地的民俗风情等许多内容。

由此可知,地域文化融入主题咖啡厅空间设计的理念不是某些装饰设计中,各种中西文化标志性事物的糅合;而是以西方咖啡厅文化为外在表现形式,体现中国地域文化元素的理念。这样地域文化深厚的主题咖啡厅空间设计,其外在表现形式无一不是依托咖啡的外显,而从内部透露出一种中国情调。

(二)地域文化融入主题空间

地域文化的形成自古有之,只不过最初只是一种朴素的、不白觉的应用,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在主题咖啡厅设计中指导实践。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场所”一词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环境”中来,在主题咖啡厅设计中更是越来越多的重视“场所精神”的营造。

在城市主题咖啡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首先面对的是当地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这也是最早影响城市地域文化产生、发展的因素。主题咖啡厅空间中的地域文化表现设计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对地域文化的尊重。植根于地域文化的主题咖啡厅空间设计,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的便捷以及信息交流的增多,各种带有地域特色的设计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上的地域文化越来越模糊,异域风格的设计随处可见,“变异”的地域文化景观成为了全球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这也正是我们前文所阐述的地域文化设计理念的精髓运用。下图正是一种地域文化浓厚的主题空间设计。设计师力图打造出一种温馨浪漫的情调。栅格线背后中国抽象龙图腾的展示,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国元素的咖啡厅空间。泥人的采用是运用中国传统的人物特点,浓厚的中国文化中静谧与安详的设计把整个空间的气氛调整到一种中国元素的背景下。简单的桌椅配置,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咖啡也属于中国的概念和设计思

路。而整个空间的分隔上,在显

示出空间有余的同时,利用了

所有的内部空

间。

到本世纪

七十年代末,英

国著名的建筑史学家弗兰普顿(Kenneth-Frampton)提出了“判地域主义(Critical Regionalism”的理论,其基本精神是:以从地域特征中衍生出来的元素去调节来白现代文明的冲击,这就是“地域性”开放系统的内涵。

与现代主义、本土主义和历史主义等不同的是,批判的地域主义是在肯定现实生活、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强调地域、历史和文化,以及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敏感。它通过“变异”过程来强调“全球文明”的无个性。原始的设计风格和现代科学技术被一种抽象凝炼的手法结合起来。

地域文化融入主题咖啡厅空间设计的理论基础,可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这些理论的阐述,就是要说明,无论是西方式地域文化的主题咖啡厅空间的展示,还是中国元素的地域文化主题咖啡厅空间的设计,亦或是地方特色地域文化的主题咖啡厅空间的表现,我们所要做的最重要、最基础工作就是理解两种文化的共同点,糅合两种文化的差异性。由此可见,地域文化主题咖啡厅的空间设计最基本的功课在于文化理解,而不是简单的模仿或是材料堆砌。

三、地域文化在主题咖啡厅概念设计中的应用

(一)主题设计

地域文化主题咖啡厅设计从封闭、原生的状态发展到变异阶段,最终走向开放和发展阶段,体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即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型的,而是渐进反复、螺旋式上升的。变异的地域化设计虽然肯定了场所环境的原始状态,但它却是静止和消极的,并没有真正规积极地去推动它的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事物是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师要重新审视地域化主题咖啡厅设计的意义,将地域化的景观设计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用现代主义的手法将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积淀表达出来,将传统地域文化反应到设计中去,用地域文化重新诠释外来景观事物。

发展、开放的地域化主题咖啡厅空间设计要求我们不是简单的模仿、照搬,而是以一种对现代主义的敏感,去唤醒地域文化的本土精神,并将其与现代的生活方式相联系,使其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不断发展、进化。而每一所主题咖啡厅的地域文化空间设计主题都可以通过,当地最具特色的中国元素的西化,获得基本的主题构思。

(二)环境设计

由于主题咖啡厅中的文化性十分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对咖啡厅中文化主题的表现与提炼更为重视。因此,对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是主题咖啡厅营造的前提和基础。咖啡厅中任何设计要素都有可能唤起欣赏者强烈的情感。要对主题咖啡厅中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就需要对主题文化进行细分和综合,或在设计理念等区域寻求文化特色。

根据主题主题咖啡厅中地域文化的文化形态,可以将其表达载体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显性层面,是指功过色彩、造型、材料、体量以及构建方式等表现出来的,这种设计层面具有可视性,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当地人文历史、地方材料等的使用,咖啡厅中的建筑、铺装、色彩等都是重要的物质文化表达载体。

隐性层面,即为非物质文化载体,它包括了人的空间行为、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观等,这些非物质文化表达载体如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俗风情等是人们情感、心理等精神上物化的表现。由于其长期的社会性、公共性,必然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精神上的熏陶,对人们又一定的教化功能。

(三)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在主题咖啡厅地域文化表现中,我们主要强调文化内涵的体现。这也是设计和经营主题咖啡厅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文化内涵的体现最重要变现方式就是以服务的形态表现。而在设计中,具有文化象征特色的书籍、杂志、唱片、影视等这些文化载体都可以适当的放置在主题咖啡厅中,用以烘托

文化氛围。而其它载体诸如杯子、果盘

等各种呈现给消费者的产品,我们可以

采用中西合璧的模式,促使消费者接受

文化融合的精神内涵。

总结

地域文化主题咖啡厅不是简单材料或产品的堆砌,不是某一形式的说教;而是能够从人们内心深处获得对于本身文化认同的一种设计理念。地域文化主题咖啡厅设计的挖掘方向涉及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和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因此,设计师越是审慎的从传统文化和西方的文化的比较入手,越是有可能把握住地域文化设计的精髓。

参考文献

[1] 朱东风.江苏:村庄整治突出地域文化保护[J].城乡建设.2007(09)

[2] 周婷.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02)

[3] 谢宁宁,魏卓,樊海彬,陈宇.从“人性”切入室内设计的“人性化”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09(04)

[4] 邱琎,王梦林.城中村改造环境文化融合性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01)

[5] 徐翔.论城市建设中地域文化的表达[J].商场现代化.2007(11)

[6] 张多见,杨成.碰撞中的文化融合——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项目建设长镜头[J].施工企业管理.2007(12)

[7] 张婷.室内设计的地域文化[J].价值工程.2011(01)

[8] 邬琦姝.基于地域文化的家居设计[J].商场现代化.2009(07)

[9] 舒波,张朦.根植地域文化,延续传统聚落空间特征——以汶川县石纽新村规划设计为例[J].《规划师》论丛.2011(00)

城市设计中的文化主题 第3篇

[关键词]主题墙;幼儿教育;西方文化

前言

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幼儿只要接受幼儿园教育就会每天接触,幼儿的世界观的建立,社会化的加深,个性的发展都收到影响。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尤其墙壁是幼儿园日常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当瑞吉欧的教育思想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我们开始接受和尝试“墙壁会说话”。它是一种全新教育思想及教育方法的具体展现,它是对我们已往的环境创设的挑战;它让我们对环境创设的目标、原则、策略进行了新的审视。为此,我们以互动墙饰为切入点,探索墙饰与课程、教学、幼儿以及家长之间的多元互动,来实践“墙壁”与家长、幼儿的“对话”。

一、主体墙饰的设计和思考

幼儿园环境已不再局限于幼儿园内,它还包括幼儿园外的一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幼儿处于这么大的环境中,必然会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产生疑问,这时教师应从与儿童的交谈中及时捕捉儿童的这些疑问,从中提炼课程的主题。结合新班入园教育,我们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可以把班级设计成工程角,医疗角,教学角,外语角等等,每一部分墙壁可以设计成一个主题环境,在这个主题环境里可以设计幼儿的自主表达训练。比如在工程角(积木摆放的地方)可以让幼儿体验自己是一个工程师,教师可以设计几句简单的描述,让幼儿模仿和重复。

主题墙随着季节要有更换,比如冬天即将来临,教师要让幼儿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变化,可以把班级的墙壁设计出冬季的大雪覆盖美景,可以设计出可爱的雪人的形象等等。可以让幼儿描述季节变换带来的变化,比如气温降低,比如一切覆盖上了白色,还可以让幼儿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构思、动手,不但获得了新知识,其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前所述的“多彩的秋天”。同样,当春天、夏天、冬天来临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让幼儿收集、交流、布置环境。随着不同季节的来临,教室的墙壁在孩子们手中不停地“说话”,而幼儿在布置中也深刻体会到了四季的含义和特点。

主题墙可以关注各种节日,比如国庆节即将来临,教室可以布置成某部分画天安门和火红的大灯笼,并画上国旗等等。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设计主题墙的样式,比如可以选择我们国家的地图,可以在地图上标注重要历史建筑,可以一起画天安门等等,让孩子们告诉大家自己去过的地方或者喜欢的地方,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在相应的位置上插上自己亲手做的小国旗,让幼儿了解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

二、中西文化主题墙的文化对比

主体墙上撰写名人名言是幼儿园很通常的做法,但这些名言警句基本都是中文,在外语教学如火如荼的今天完全可以在主题墙上写一些英文的名言警句,在学习英文单词和短语的同时,了解一点西方文化扩大幼儿的知识面。例如:Have courage follow your dreams,字面翻译是有勇气跟随你的梦想。这是时下最主流的世界观,是告诫人们时刻不要放弃,要拥有自己的梦想。可以在类似这样的短语上面配可爱的小狮子的图片,它梦想着长大以后向爸爸那样强壮。Dare to be different,字面翻译是敢与众不同。这是最典型的西方文化的代言,即突破传统,向传统挑战,勇敢的活出自我。可以在类似这样的短语上面配一只羽毛非常艳丽的鹦鹉的图片,它的羽毛实在是太艳丽太特殊了,但是要敢于与众不同,敢于拥有最不可思议的色彩。Reach for the stars,字面翻译是抓到星星。其实是说要有崇高的目标,同东方文化里的人要有雄心壮志,雄心勃勃。可以画一只可爱的长颈鹿,把头伸向高空,星星就在它的周围环绕。Hang in there,字面翻译是挂在那。其实是想表达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意思,告诫人们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坚持到底才是取得最后成功的唯一途径。可以画一只小猴子用一只手臂挂树叉上。Always be yourself,字面翻译是永远做你自己。这句也属于最典型的西方文化的价值倾向,即注重个体,尊重个人等等理念。可以画一只小金钱豹,它满身满脸长满了奇怪的斑点,但是还是那么自信和可爱。Never forget that you are loved,字面翻译是别忘了我们爱你。可以画一只弱小的小动物被大家关注着呵护着。有大量的类似这样的英语短语可以选择,在选择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在名词和动词的使用时不要使用过多的抽象的词,要尽量使用具象词;第二,尽量使用日常的最简单的单词;第三,短语和短语之间尽量避免重复,以扩大幼儿的认词量;第四,尽量寻找代表西方文化核心内容的名言警句。

与英文主题墙向对应的汉语主题墙可以选择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或句子,比如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勇恭廉等等,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之类的说教虽然有封建糟粕的部分,但是从积极的角度看,是阐述了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偏重于人的社会属性。西方文化以个体为中心,通过努力实现自我来回馈社会,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敛,隐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幼儿园教师可以在中西文化的各个落脚点找到相关的对比,以丰富幼儿对整个世界的认知。

参考文献

[1]陈莎莉.带孩子走进传统文化的高远意境——关于幼儿园墙饰的几点思考[J].教育导刊,2002年06期

[2]潘吉星.中国古代的社会与科学[A].李约瑟文集[C]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刘红星.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孙学勤.浅谈幼儿园墙饰的创设[J].山东教育,2002年Z3期

[5]郭俊玲.韩国幼儿园印象(上)[J].启蒙(3-7岁),2011年05期

[6]俞水静.跋涉路艰险 风光却无限——探究幼儿园主题背景下主题墙创设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2012年12期

[7]李莉,张峰.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J].山东电大学报,2008(02)

[8]杨超美.中美主流文化对比与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J].河南社会科学,2001(05)

[9]高潇怡,庞丽娟.教师的儿童学习观与其教育的关系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7,(03)

城市设计中的文化主题 第4篇

1. 公共设施产品体验式设计的意义

城市主题文化中的公共设施产品的体验式设计时设计师在确定真正设计内容的一个基础,通过体验式的设计能够帮助设计师获得更多的设计灵感。除此之外,城市主题文化中的公共设施产品的最终建成是服务于民,为广大的群众使用,在体验式设计中,由其使用者进行参与设计,能够帮助设计师找到舒适度与文化涵养共存的设计方案,真正的通过城市主题文化的公共设施产品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以及服务于民、试用于民的设计理念。在对城市主题文化中的公共设施产品的体验式设计中,能够进行思维方面的创新与发散,不同的思维所产生的创作理念不同,其最终关于公共设施产品的决定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不同的思维创作下,通过体验式设计可以进行多种创作,最终在各个创作中选择各方面都成熟的设计产品投入实施中,保证城市文化主题中的公共设施的产品的建成符合文化主题、包含文化涵养,最为重要的是能够被群众接受并投入使用,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价值[1]。

2.城市主题文化中的公共设施产品的体验式设计的主要方法

2.1 明确的主题定位。在城市主题文化中对公共设施产品的设计最为重要的是先要确定设计的主题。主题的确定是一项设计的开始,有明确的主题其所产生的产品才有意义,没有主题的设计产品缺少了一分灵魂,是残缺不完善的。城市主题文化设计中公共设施产品的设计离不开“文化”这个主题,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进行体验式设计之前将主题明确,设计要体验出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将该城市的传统文化融于现代设计,通过公共设施产品展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水平。

2.2 使用者的积极参与。公共设施产品的最后投入使用是在公共场合,为群众提供便利的设施。要想设计出一个完美的作品,需要的不仅仅是设计师的实力与创作灵感,还需要使用者的积极参与。在城市主题文化中的公共设施产品的体验式设计中使用者的参与对创作出优秀的设计产品有着重要的意义。使用者的参与能够提出使用者自己的观点,以使用者对公共设施产品的看法以及使用者的接受程度为基础开展体验式设计[2]。为了使参与者能够积极参与体验式设计中,事先对不同工作、不同年龄段的群众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群众的意见进行收集,在体验式设计中将群众的意见考虑其中。

2.3 实施中注重体验式设计创造的趣味性。体验式设计并不等同于真正的产品设计,在城市主题文化中公共设施产品的体验式设计中要注重其创造的趣味性。在充满趣味的创作环境中体验设计带来的乐趣,这能够帮助设计者从体验式设计中找到创作的快乐源泉。为增强在体验式设计的创作中带来创造的趣味性,在进行体验式设计前对该城市的文化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在相关主题的背景之下参与者学会发现体验式设计中的乐趣。这是城市文化中的公共设施产品的体验式设计,为更加明白了解其设计的意义,可以在各个公共场所去观察发现相关公共设施的设计特点,从中找到这些产品设计的可爱之处。

2.4 公共设施产品的体验式设计创新需要的个性的思维模式。公共设施产品的投入使用是在各个公共场所内,它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特点突出了该城市的特色与文化。城市主题文化中公共设施产品的体验式设计不能局限于固定的思维模式,作为体验式设计的参与者,在围绕主题设计的前提下开拓自己的思维。体验式的设计需要个性的思维模式,在突破传统的创作思维局限的情况下能够为设计的产品在创作上带来耳目一新的新鲜感,缺少了个性的思维模式前提下所创作的作品会少了一丝灵动,这对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设计极为不利[3]。

结语

公共设施产品在一个城市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追求也是越来越高。城市主题文化中公共设施的体验式设计的关注范围也已经由早期一部分相关设计人员逐渐扩大,现在对于公共产品的设计不仅仅是设计人员重视、相关部门重视,包括百姓对此的关注度依旧很高。城市主题文化中公共设施产品的设计不仅仅要突显出它们原始的实际作用,还要考虑到如何在体验式设计中围绕文化这个主题,结合该城市的原有特点以及现代时尚元素,加上参与者的个性化思维模式进行公共设施产品的优秀创作。

摘要:公共设施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设施产品的设计影响了一个城市的文化水平,大多数城市主题文化中的公共产品的设计融合了这个城市的文化与时尚元素等等。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为了公共设施产品更好地被人们接受以及运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产品在投入生产之前会进行体验式的设计。本文将就城市主题文化中的公共设施产品的体验式设计的意义与主要方法进行简单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城市主题,公共设施产品,体验式设计

参考文献

[1]陈照国.城市主题文化导向下的公共设施设计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

[2]王昀.城市公共设施系统设计实践与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4.

校园文化主题板报设计方案 第5篇

一、为了增加师生展示交流的机会,学校在每班教室门前设有一块班级文化展示栏,内容有:班名、班主任姓名、星级评比栏、温馨提示、班级特色展示栏——学生每星期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自己动手,将本班的优秀作品、特色活动展示在教室外的展板上,为校园环境增添了一道靓丽的色彩。(负责:各班正、副班主任)

二、充分利用空间,在校园内设置文化特色长廊:

1、操场上设置 校园文化特色长廊——学校文化专栏,内容有校史、校徽、校训、校风、校纪、校规、充分体现校园文化内涵。(负责:德育科)

2、建行窗后附加二楼设置 艺术特色长廊:古老的剪纸窗花、精美的陶艺作品、立体纸雕、各式学生作品错落有致、独具匠心的设置,体现出了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负责:美术科)

3、教学楼东面各层之间设置 书香特色长廊:二楼——走进童话(负责:语文科低年部)、三楼——走进诗词(负责:语文科中年部)、四楼——走进名著(负责:语文科高年部)、五楼——走进哲理名言(负责:语文科高年部)

4、操场北面儿童天地设置 奥运长廊(下学期再改为德育特色长廊——五强化教育专栏,内容有品德优、智能高、身心健、个性活、团体心理辅导)(负责:德育小组)

5、西面各楼层之间设置 二楼——英语吧(负责:英语科)、三楼——科技吧(负责:科学科)、四楼——网络吧(负责:信息技术科)、五楼——奥数吧(负责:数学科)

6、满汉楼四楼设置:(1)音乐殿堂(负责:音乐科)(2)健美乐园(负责:体育科)

文化的主题与城市的智慧 第6篇

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东馆于4月3日正式竣工,4月19日举行运营启动仪式。山东馆正敞开大门,迎接八方来客。

山东馆以“齐鲁青未了”为主题进行演绎和展示,寓意齐鲁大地文化之树长青、城市创新之树长青、和谐生活之树长青,将使参观者感受到齐鲁大地的齐风鲁韵。当人们走进中国馆省区市馆大厅,就会看到当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手书山东馆标题“齐鲁青未了”;当人们走近山东馆,就会看到以“海岱”元素构筑的山东馆造型和蓝色基调,给人以“青山连绵,绿水长流”的文化意境;当人们进入山东馆,就会看到金色的孔子雕像和色彩变幻的鲁班锁两个标志性符号,给人以“文化家园、智慧高地”的印象。

感受齐鲁智慧

上海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中国国家馆的主题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国内各省区市主题展馆作为中国国家馆的组成部分,须选择一个既呼应世博会主题和国家馆主题,又能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城市发展理念的参展主题。

2007年底,我们在组织策划和演绎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东参展主题时,反复考虑并确定围绕三个问题展开:文化在城市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什么样的城市才能使生活更美好?如何尊重城市的生命规律,通过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家园?联系到对西方城市化的反思和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山东参展主题应当紧扣世博主题,并对此作出山东自己的解答。而解答这一问题,须回望历史,探寻文脉,以世界的视野,从中国的国情和山东的实践中寻找答案。

经过众多专家、教授的研究探讨,我们把着眼点转向了齐鲁文化,转向了城市发展,转向了家园构建。通过征集和评审,并由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亲自审定山东馆以“齐鲁青未了”作为展示标题,“以和谐文化建设美好家园”作为展示理念。这个主题得到了国家组委会世博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山东参展主题,是文化的主题。这个文化体现在城市发展中,就是齐鲁圣贤思想和智慧的荟萃。该主题也得到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高度赞赏,特地为山东参展手书“齐鲁青未了”。

如何演绎这一诗意化的主题?我们最终聚焦在孔子的思想和齐鲁圣贤的智慧,以“和”、“智”这样的概念作为山东馆的表述,不仅是对国家馆的呼应,而且是对国家馆展示理念的阐述。更为重要的是,隐含了山东的特殊历史文化地位与特色,反映了山东“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积淀,由此也体现了典型的东方智慧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山东作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及其优秀价值体系,不仅构成了齐鲁文化的核心,也成为中华文化的基干。

1988年,一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曾发出这样的声音: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须要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寻求智慧。今天,联合国总部大厅里镌刻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八个大字,还有遍布世界的260多所孔子学院,都足以说明孔子及其优秀价值体系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和未来。

探寻城市足迹

当思考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等问题时,人们发现,在今天的社会里,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很多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人们的立足点。这些价值观念不仅具有区域上的超越性,而且具有时代的超越性。

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指出,孔子提出的方法是简单的,但简单中却蕴含着更多的智慧。在孔子影响下,中华民族比世界上别的民族更加和睦和平地共同生活了几千年。

以孔子为代表的齐鲁一大批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他们为城市文明进步,贡献了营造智慧和科技智慧。

山东参展主题及山东馆的展示,首先要从城市发展的智慧源泉中,选取一点两线——就是以孔子“和”的思想为核心理念,一条线以孔孟为代表贯穿于城市文明发展的思想智慧;一条线以管子、墨子、鲁班为代表的贯穿于城市营造发展的科技智慧。

而把这两条智慧线融为一体,并凝结物化在山东城市发展进步之上,这样就扣紧世博会城市主题,而且为解析这一主题,提出并展示了山东答案。以此为轴,可以梳理山东城市发展文脉。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山东馆选取并展示了典型案例,这就是“海岱齐鲁、礼乐之都”,简言之就是“一城二都”。

所谓“一城”,就是距今4800年的济南城子崖遗址,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城邦。遗址文化分为三层,下层是原始社会晚期东夷人创建的龙山文化城,是中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城郭;中层是夏代的岳石文化城;上层是周代文化城址。山东古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在城子崖遗址得到直观的展示。

由此可以看出,春秋时期2500年前出现齐国、鲁国“两都”的繁荣,并不是偶然的,是山东文化和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

周武王建立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后,把泰山周围最重要的地区奖给了功勋卓著的两个人:姜子牙被封到泰山以北东至大海的齐地,建立了齐国;周公旦被封到泰山以南的鲁地,建立了鲁国。齐国和鲁国成为西周初年最重要的两个诸侯国,统治时间长达800多年。

由于治国理念的不同,齐、鲁两国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征。齐国因地制宜,社会风尚带有明显的工商业氛围,崇功利,重实用,开放灵活,包容进取;鲁国则承袭周文化传统,更多地表现出农耕社会的文化特征,重文崇礼,厚重守成。

在不同文化影响下,齐国和鲁国的城市形成了不同的风格。齐国都城临淄工商业发达,是当时东方最开放最繁华的都会城市;鲁国都城则明显地体现出典雅庄重与中正平和的鲁文化特征,是典型的礼制城市。但二者都是当时领先时代的城市,可谓“风格迥异,一藤二芭。”正如梁启超先生说的,齐如希腊,鲁如罗马。

构建美好家园

“和为贵”、“和而不同”是儒家学说奉献给人类化解矛盾与冲突的智慧钥匙,尤其是在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在今天仍具有特殊的启迪意义。面对资源匮乏和文明冲突带来的危机和挑战,创造性地继承这些传统智慧,有助于突出社会的人本思想,重塑城市生活方式,促进城市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良性互动。

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带动了沿岸济宁、临清等城市的繁盛;沿海的开放,从小渔村上兴起现代化城市⋯⋯滨海城市、平原城市、山地城市、沿河沿湖城市等,组成了山东城市“和而不同”的美丽画卷。新中国建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山东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环境生态化共同推进,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济南省会经济圈和青岛城市圈已经和正在给人们带来“一小时”、“半小时”生活的便利;全省已经和正在形成大中小城市功能互补,城市乡村互动,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发展新格局,城市化生活已经和正在向广大农村演进。

今天,山东的城市都在打造自己独特的品牌。尽管城市呈现出差异性发展,但并没有脱离齐鲁文化的核心理念。儒家文化倡导的“仁爱”、“和谐”,充满对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关怀和对“大同社会”的期盼,对山东城市精神的影响根深蒂固。青岛“微尘”代表着一个不留姓名、无私援助公益事业的群体,40多万加入者形成了一个体现爱心的公益品牌;以“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关爱他人,回报社会”为理念的“泉城义工”已发展成为济南市一个响亮的城市精神品牌;上世纪80年代,SOS国际儿童村选址烟台,正是看中了这里助孤扶弱的传统和良好的社会风气⋯⋯

我们正在寻求于城市发展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和生活家园。威海等城市努力建设生态之城,在开发中更加注重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德州等城市推行清洁能源开发,大力发展太阳能等低碳生活方式;诸城市、寿光市正在进行的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工农融合的城乡一体化实践,对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还有目前正在付诸实践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一蓝一黄”将在更大程度上拓展山东城市发展的空间,提升山东城市的品质。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指出要深入探讨城市发展深层次问题。我们在研究山东参展主题时,进一步体会到,城市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更幸福。城市是生产力积聚的巨大平台,它有巨大的辐射力和覆盖率,可以带动乡村更好的发展,只有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互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和乡村人们的生活才能越来越美好、越幸福。总之,城市如同生命有机体,当城市充满智慧和创造,就如同生命注入了灵魂;当城市拥有富庶和生态,就如同生命充满了活力;当城市充满文明与和谐,就如同生命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当城市充满公正与秩序,就如同生命拥有了健康的体魄。

通过世博会展示齐鲁大地圣哲的智慧,感受礼仪之邦的文化传承,见证山东城市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正是山东馆致力表述的内容之一。

过去,人们更多的从历史角度探求文化的脉络,世博会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从城市这一文明高地,挖掘文化的底蕴,探讨城市的文化。后世博时代,人们或许更加自觉地探求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的智慧,并以城市发展的生动实践,对上海世博会主题做出更深入的解读。

目前,山东馆已经进入运营阶段,期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当人们徜徉在山东馆内,沉浸在齐鲁圣贤智慧的博大精深之中,享受齐鲁文化带来的喜悦与感动之时,会渐渐发现,在昌盛繁荣又喧嚣浮躁的当今社会,2500多年前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很多价值观,超越时空,对今天人类建设和发展城市,仍然有着引领作用。山东以自己的城市发展实践向世界证明:齐鲁青未了!

The theme of the Chinese Pavilion at the Shanghai World Expo is the “Chinese wisdom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As the components of the Chinese Pavilion, the thematic pavilions of all the provincial, c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of China must choose themes that can make a display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cepts of city development to provide a regional cultural supplement to the theme of the Chinese pavilion.

Through consultation and appraisal, Shandong has determined the exhibition theme of “building a fine homeland with a harmonious culture” and “The great splendor of Mount Tai range extends far away” as the exhibition title.

The theme of Shandong Pavilion is essentially focused on the concepts of “benevolence” and “wisdom” initiated by Confucius, which implies Shandong’s special 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in historic Chinese culture.

As far as Shandong culture is concerned, Confucius is a must to be mentioned. Confucius integrates 3,000 years of Chinese culture. Therefore, a large number of sages represented by Confucius, with their brilliant thinking, supported the formation of Shandong culture and rendered remarkable contributions to both Chinese and global culture.

When thinking about the fundamental demands of mankind and society, people will find that in today’s society, many value ideas initiated by Confucius are still people’s foothold.

Shandong’s exhibition theme and the showcase of Shandong Pavilion, first of all, choose one concept—the notion of “harmony” initiated by Confucius—as its core idea, and two lines—the thinking wisdom running through the ancient and present city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wisdom initiated by Guan Zi, Mo Zi and Lu Ban

“Benevolence,” “wisdom” and “staying peaceful while holding different opinions” is the core of the wisdom Confucianism dedicated to human beings to solve their conflicts. Especially in terms of adjus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nature as wel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society, they still are of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In front of the crises and challenges produced by the resource scarcity and civilization conflicts, we should innovatively utilize this traditional inherited wisdom to re-mould the city life style and promote the sound interaction between city develop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城市设计中的文化主题 第7篇

1、西安大唐不夜城开元广场及贞观广场

(1) 广场区位特征:大唐不夜城位于曲江新区著名的文化旅游中心大雁塔脚下。该区域以大雁塔为依托, 北起玄奘广场、南至唐城墙遗址公园、东起慈恩东路、西至慈恩西路, 贯穿玄奘广场、贞观文化广场、开元庆典广场三个主题广场, 六个仿唐街区和西安音乐厅、西安大剧院、曲江电影城、陕西艺术家展廊四大文化建筑。

该地区以盛唐文化为背景, 以盛唐题材为主线南北展开, 烘托旅游景观氛围的同时展现盛唐雄姿, 因此在以体现盛唐雄姿氛围的基础下雕塑的设计与制作既应满足观众领略盛唐气氛的功能, 又应以热烈恢弘的形式营造消费时代的心理需求。

(2) 广场面积:大唐不夜城南北长1500米, 东西宽480米, 总占地面积967亩, 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开元广场”是大唐不夜城中轴线的景观高潮, 南北长161米, 东西宽78米, 面积约12200平米, 其中旱喷泉约1000平米, 绿化面积约1300平米。

(3) 雕塑内容:包括了“开元盛世”、“唐历史文化浮雕柱”、“武后行从雕塑”、“万国来朝雕塑”等。

(4) 雕塑形式:主要雕塑采用方形阵势, 文化柱子浮雕采用两侧列阵形势, 既节省了空间, 有能够发挥雕塑作为空间艺术, 具备四面观赏的特性, 可谓极具构思。

(5) 主要雕塑尺度及数量:“开元盛世”主题雕塑总高12.95米, 最高一层基座上是4.59米高的“唐玄宗李隆基”。4.59米取意为九五之尊, 李隆基站立在巨大的圆形龙墙壁前, 帝王风范尽显。第二层是唐玄宗最器重的6位重臣及20个番邦使节。第三层42个乐俑手持各种乐器尽情演奏, 壮美恢弘。整个雕塑群由78个人物组成, 营造出一种大唐盛世百姓安居乐业的欢乐气氛。

(6) 雕塑材质:人物雕塑采用铸铜材质, 基座为花岗岩材质, 文化柱斗拱及浮雕采用锻铜手法, 能够在北方较恶劣的环境中保持很好的耐久性城市雕塑材料的质感直接影响浮雕以致整个空间的效果。纪念性雕塑更是如此, 城市雕塑的选材要经受日晒雨雪长久而不褪色, 坚固而不易损坏。为适应各种不同的景观环境、不同的建筑、不同的气氛, 城市雕塑材料的运用也有所变化。材料的不同和肌理的变化使得雕塑更加生动和具表现力。新材料的成功运用往往能够提升广场魅力。广场上的8根朱红斗拱柱使用新材料LED灯管.使得开元广场成为了一个露天宫殿, 每位置身其中的游客仿佛回到鼎盛王朝。

(7) 雕塑与广场的生态共生:作为体验盛世文明, 提升城市品位的城市雕塑, 通过场面的宏大与人物塑造的有力气势烘托开元盛世博大恢弘的气氛, 在与大雁塔旅游景观环境相吻合的同时有力印证了西安作为汉唐文明的雄姿, 使受众在观赏的同时领略到中华文明雄姿英发的历史与民族浩然正气的精神境界。唐朝文化远播东西, 中华文明影响世界。走进广场便能感觉仿佛置身历史, 领略唐文化的魅力。

(8) 存在问题:开元广场及贞观广场整体上体现了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但在局部依然存在问题。如文化柱浮雕人物形象个别塑造欠精良。作为反映城市历史文化的永久性雕塑既要有审美需求, 又具备传达城市历史的功能性, 起到教育或影响到几代甚至世代人观赏需求的作用, 因此在设计历史人物的塑造上应具备严谨的态度和精良的制作手段。尤其是城市中心的历史文化主题雕塑更应如此。

2、西安大唐不夜城玄奘广场

(1) 广场区位特征:位于大慈恩寺前, 大雁塔广场始建于公元589年的大雁塔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唐代高僧玄奘曾在此译经。大雁塔广场就位于举世文明的佛教圣地大雁塔脚下, 它是亚洲最大的唐主题文化广场, 已经成为西安百姓宜赏宜聚、观光休闲的一处文化旅游胜景。

(2) 雕塑内容:玄奘, 形象伟岸高大, 手执锡杖、负笈前行, 表情睿智而坚毅, 体现了其求学义无反顾的精神风貌。

(3) 雕塑形式:单体全身立像。

(4) 雕塑尺度:总高6米余, 重3吨多, 其体量形制在全国属首创。

(5) 材质:该雕塑采取分体多块浇铸工艺成形, 铸造精密。

(6) 景观环境:雕塑周围是广阔的广场, 其上有灯, 狮, 阶, 狮, 壁, 鼓, 吻兽, 塔等传统元素散布。共同营造广场空旷宽广的整体氛围, 其目的在于凸显大雁塔与主题雕塑的独立性与重要地位。

(7) 雕塑与广场的生态共生:广场面积的广阔与构筑物分布的零散使广场发挥其作为主要游客承载地的功能性。雕塑的主题与周围景观的和谐共生有力呼应了广场的这一功能。

(8) 启示:独立而精良的雕塑在制作成本上能够节省材质的需求及空间使用范围, 同时简明扼要地对环境进行点题和提升, 其自身必须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及文化内涵才能与景观环境的整体氛围和谐共生。

3、西安大慈恩寺遗址公园

(1) 区位特征: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是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中相对独立且主题特色鲜明的开放式园林, 坐落在唐代大慈恩寺遗址上, 且现在与大慈恩寺紧邻。

作为佛教文化主题园林, 园区无所不在地向市民传达了“禅悟”这种中国特有的宗教体验的氛围, 达到明心见性“与天和谐, 谓之天乐”的目的。它超然、悠然、隐遁、空灵的意趣最自然不过地表现了隐逸的人格精神中的另一种气度。隐逸文化与佛教文化结合, 使园林由城市的喧嚣走向山野的宁静, 更注重将自然美、人文美和精神美提升到对于淡泊生活的追求, 更呈现出一种深度的冥想和悠然的心境。

(2) 雕塑内容:大佛像、鉴真东渡、玄奘建塔、高宗建寺。

(3) 雕塑形式:单体与组雕结合。

(4) 雕塑尺度:基本在2.5米左右。

(5) 材质:主要为铸铜, 大佛像为石材。

(6) 景观环境:公园通过池、柱 (经幢) 、碑、山、诗、佛、竹、桥、草、木、亭、台、水、桥、壁等传统造园元素营造了清雅空灵的景观意境, 令人神游其间, 感受到佛教文化与隐士文化的清虚意境。

(7) 雕塑与广场的生态共生:整个园区在追求极致美感的同时, 通过造像、雕塑等各种方式表达设计者对于内心禅意境界的向往, 有着精巧典雅的格调, 也有着幽深高远的文化气息。它超然、悠然、隐遁、空灵的意趣最自然不过地表现了隐逸的人格精神中的另一种气度。隐逸文化与佛教文化结合, 使园林由城市的喧嚣走向山野的宁静, 更注重将自然美、人文美和精神美提升到对于淡泊生活的追求, 更呈现出一种深度的冥想和悠然的心境。园区设计建造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总结

城市主题文化打造名牌城市 第8篇

名牌城市建设, 是以全球化的视野谋划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 是一个城市立志屹立于世界名牌城市之林的重大举措, 也是站在全球的角度以世界眼光谋划城市发展的重大举措。

名牌城市赢发展先机

一个城市越有特色就越有品位, 就越有吸引力和知名度, 从而也就越有可能在城市与城市的竞争中成为名牌城市和率先赢得发展先机。

随着中国特色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 很多城市已经不满足特色城市建设了, 而是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打造世界名牌城市。为此国内一大批城市率先提出了打造世界名牌城市的战略目标, 像西安、太原、青岛、杭州、南京、武汉、沈阳、成都等城市都把打造世界名牌城市提到了最重要的战略日程。

辽宁省原省委书记闻世震曾言:“打造特色城市, 我们应该把目光投向欧洲, 看看那些世界名牌城市是怎样形成的”。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提出:“如今城市之间已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 就像威尼斯‘水上之都’、巴黎‘时装之都’、维也纳‘音乐之都’, 杭州也要打造自己响亮的城市品牌。”青岛市则专门组织专家就世界名牌城市形成的经验进行了系统研究, 以此推进青岛名牌城市战略。

很多城市都明确提出了打造中国药都、打造中国乳都、打造中国纺织城、打造中国汽车城、打造中国艺术城、打造中国音乐城、打造中国电影城、打造中国时装城、打造中国休闲城、打造中国冰城……这一切都说明中国名牌城市建设意识已经觉醒并开始付诸行动。

名牌城市战略已经成了众多城市的发展大战略, 像一些权威机构推出的魅力城市评比, 活力城市评比, 宜居城市评比, 品牌城市评比, 创新城市评比, 幸福城市评比, 美丽城市评比, 倾国倾城等城市营销活动, 都为中国城市打造名牌城市提供了一个大环境和大平台, 而打造世界名牌城市, 已经成了诸多城市的积极追求。

建设世界名牌城市, 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城市角色重新定位的战略需要, 是城市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和重大举措。一个城市要想进入世界名牌城市, 其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布局等取决于城市主题文化的成功构建与否。

名牌城市需战略先行

随着特色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建筑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 长期以来, 城市建设很难突破陈旧定势思维和固有的旧城市规划理论的束缚, 在城市功能和发展定位上, 往往就经济谈经济, 就文化谈文化, 就建筑谈建筑, 没有从城市主题文化系统工程的角度和世界名牌城市的角度来谋划城市发展。

由于缺乏城市主题文化战略发展观, 城市主题文化定位模糊不清, 城市主题文化建设停留在一个浅层次的水平上, 严重制约了城市主题文化作用的发挥。

我们的城市在打造世界名牌城市过程中, 往往名牌城市的经济形态、文化形态、建筑形态、旅游形态、教育形态、活动形态、政府职能形态等各个形态没有有机整合, 没有形成全盘战略, 没有形成城市主题文化系统工程, 如此脱离城市主题文化逻辑关系的世界名牌城市建设, 怎能打造出真正的世界名牌城市?

城市通过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 把城市主题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核心来统领城市发展;通过城市主题文化资源整合战略, 把城市主题文化战略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城市主题文化资源转化、提升战略, 把城市一切资源转化、提升为城市主题文化战略资源, 通过城市主题文化创新战略, 创新出城市主题文化创新体系和创新战略平台;通过城市主题文化产业集群战略, 打造城市主题文化的产业集团, 产业集群和产业族群。通过城市主题文化整合战略, 把城市主题文化所有能利用、能开发、能转化、能升级的城市主题文化战略资源进行系统地开发和利用, 真正形成城市主题文化各种形态高效聚集, 城市主题文化各种要素充分统一, 城市主题文化资源充分利用, 城市主题文化效应充分显现的发展态势和格局。

城市主题文化系统打造将形成城市主题文化活动资本、媒体资本、景观资本、文化资本、旅游资本、教育资本、品牌企业资本、规划资本、政府职能资本, 这些城市主题文化战略资本不断相加、重组、聚合, 将构成城市主题文化资本托拉斯和城市主题文化资本矩阵。

城市主题文化活动景观、媒体景观、视觉景观、文化景观、旅游景观、教育景观、经济景观、规划景观可以体现城市的气质、浓缩城市的性格、挥洒城市的魅力、展示城市的活力、承载城市的雄心。

城市主题文化把城市的增长级从单级变成双级, 把负极变成正极, 把一元级变成多元级, 把静态级变成动态级, 把横向级变成纵向级, 把慢速级变成快速级, 把多项级变成重叠级。城市主题文化可以被打造成城市最大的增长极。

城市主题文化十一大系统将使城市品牌名牌化。城市主题文化品牌建设通过城市主题文化活动系统, 使城市品牌明确化;通过城市主题文化公共艺术系统, 使城市品牌视觉化;通过城市主题文化新闻系统, 使城市品牌深植化;通过城市主题文化系统, 使城市品牌鲜明化;通过城市主题文化旅游系统, 使城市品牌特色化;通过城市主题文化品牌企业系统, 使城市品牌国际市场化;通过城市主题文化开发区系统, 使城市品牌规模化;通过城市主题文化教育系统, 使城市品牌规范化;通过城市主题文化战略中心系统, 使城市品牌推广化;通过城市主题文化形象、品牌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设计系统, 使城市品牌主题化;通过城市主题文化政府工作职能系统, 使城市品牌经营化。

城市主题文化资源整合战略、资本集成战略、景观系统战略、品牌营销战略能真正形成城市主题文化渗透性强, 城市主题文化增值性高, 城市主题文化辐射性广, 城市主题文化竞争力强的城市主题文化核心竞争战略;真正形成城市主题文化经济圈, 城市主题文化经济带, 城市主题文化共同利益体, 城市主题文化能量辐射源, 城市主题文化核心竞争力增长极。

只有如此系统地打造城市主题文化, 才能把城市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时装城、电影城、音乐城、艺术城、文学城、名人城、汽车城、钢铁城、体育城、金融城、论坛城、会展城、美食城, 科学城——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名牌城市。

对保定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的思考 第9篇

一、保定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1、具有统领作用的城市文化主题不够突出

城市主题文化反映着城市独特的个性与气质, 是城市品牌最具表现力的内容和形式。对每一个城市而言, 城市主题文化都是源于对城市独特文化元素的挖掘和提炼, 从而形成的独具品牌效应和关注点的标志性内容。以我省城市秦皇岛为例, 它将自然资源—海、美学资源—诗、人文资源—名人有机融合, 创立了最具世界“注意力与瞩目性”的海情世界名人城市主题文化。保定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 享有“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文化名城”、“戏曲之乡”、“中国民间音乐之乡”、“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雕刻之乡”、“冠军的摇篮”等诸多美誉, 丰富的燕赵文化、直隶文化、晋察冀抗战文化源远流长, 文学、戏曲、书画、民间手工艺等多种文化艺术底蕴丰厚, 交融沉淀, 使保定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近年来的敬老健身节、中国·保定空竹艺术节、白洋淀荷花节、狼牙山登山节等特色文化项目也日渐扩大了保定的城市影响力。但相比秦皇岛的城市文化建设而言, 保定的城市品牌定位仍缺乏独特的提炼和系统规划管理, 没有形成一个能够统领城市发展的文化主题, 众多名号相互消溶, 反而掩盖了城市亮点, 造成保定城市品牌号召力始终相对薄弱。

2、城市优势性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到位

“城市主题文化是根据城市历史发展的自然景观的特质、人文景观的特质、区域经济环境的特质, 对城市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城市主题文化的优势资源合理配置, 形成城市主题文化经济、文化有机链条, 形成具有城市个性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 保定的经济优势并不明显, 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却为城市品牌构建提供了显著优势, 也成为保定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但我们看到的现状是, 由于缺乏具有统领作用的城市主题文化和创新的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 保定虽然近几年在动漫等文化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对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灿烂的名人文化资源等彰显保定特色的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十分薄弱, 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优势未能形成显著的品牌效应, 甚至转化为产业优势。因此保定有必要下力度抓好对传统文化优势资源的科学配置与利用, 推动形成一种更契合于保定特色的主题文化发展态势, 真正将城市的特色优势延伸到城市建设的各个系统, 从而切实提升保定的综合竞争力。

二、保定城市主题文化建设工作设想

“城市主题文化的核心思想, 就是强调城市发展的整体观念, 使城市发展通过系统的战略架构和可操作模式, 把城市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最大的整合, 并形成一种以城市主题文化为形态和载体的系统工程发展模式。”保定堪称京师门户, 曾“北控三关, 南达九省, 地连四部, 雄冠中州”, 是历史上燕国、中山国、后燕立都之地, 清代八督之首, 为“冀北干城, 都南屏翰”, 也是燕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和国务院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其颇具燕赵风采的自然景观、文物名胜、民间特色艺术构成的物的文化, 与以重诺守义、兼容并蓄、豪放侠义、勇敢厚实为主要表现的人的文化交织在一起, 使保定具有了独特的人文古韵。历史文化和名人文化自然而然地成为保定颇具品牌价值的特色文化资源, 也堪能成为保定诸多名号中最具独特性和发展潜力的元素, 因此打造“燕赵人文古韵之都”可以作为保定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的一个方向。

城市主题文化建设“必须用主题文化整体谋划抓城市发展战略定位, 用主题文化概念抓城市特色, 用主题文化战略规划抓城市空间布局, 用主题文化详细规划抓项目建设”, 保定建设“燕赵人文古韵之都”也需要抓好以下三个着力点:

1、深化主题文化的硬件环境建设

围绕“燕赵人文古韵之都”的主题风格, 营造人文古韵风貌的城市景观:进一步加大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 将分散在保定各地的文物名胜和标志性建筑串联起来, 形成一定的文化景观带, 做好文物“紫线”规划;发展、聚集、壮大一批古城“老字号”, 恢复古城特色街区;对城市建筑、道路、公园等进行景观设计, 使保定的人文古韵之都形象视觉化。今年4月, 市政府专门召开了会议研究在市区道路、公园、街头游园等部位设立反映保定文化特色的园林雕塑, 同时在植物园内建设文化名人苑, 有代表性地展示颂扬保定历史文化名人, 便是推动此项工作的又一个重要举措。

2、提升主题文化的软件实力建设

深度挖掘保定作为根脉文化“诚义燕赵”重要支撑元素的内涵, 以燕赵古都的文化底蕴打响城市的特色文化品牌:一方面加大对燕下都、涿州三义宫等古都古城遗址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凸显易州古燕文化和涿州三国文化在整个“诚义燕赵”文化品牌中的地位, 在河北文化品牌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升保定的文化影响力;另一方面强调对保定特有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加大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加强对保定老调、涞水高洛古乐、易水古砚、曲阳石雕等地方曲艺和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全力打造富有保定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活动、文化节庆活动, 培育保定文化发展的特色品牌。

3、推动主题文化的产业优势转化

培育创新文化产业项目, 以文化与旅游的强强联合提升“燕赵人文古韵之都”的品牌影响力:增强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主体的文化观光旅游在旅游产业中的比重, 开发更多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和文化观光休闲旅游项目, 以旅游为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保定在历史传承和人文积淀方面的文化优势, 从而在提升旅游产业综合效益的同时, 推动城市主题文化的广泛传播。目前保定已将这种工作思路列入2008-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 拟在旅游发展时序上逐步从近期的“以发展观光游览旅游为主, 同时大力培育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向中期的“休闲度假旅游与观光游览并进, 逐步提高文化旅游内容比重”发展。

摘要:目前保定城市主题文化建设存在着主题不够突出、优势性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到位等问题。本文提出抓住保定在历史文化和名人文化资源上的优势, 着力从主题文化的硬件环境建设、软件实力建设、产业优势转化方面将其打造为“燕赵人文古韵之都”。

关键词:保定,城市主题文化,人文,古韵

参考文献

[1]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与特色城市构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城市设计中的文化主题 第10篇

一、辽宁中部城市群旅游资源状况

辽宁中部城市群旅游业发展具有非常良好的区位条件。一是城市密集, 集聚了1个副省级省会城市, 6个省辖市和7个县级市, 本区内非农业人口1135万人, 城镇化水平高达68%。二是交通便利, 交通运输网络密集, 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本区域内铁路运营里程2300公里, 铁路客运量近6500万人次/年。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2万公里, 沈大、沈山、沈丹、沈抚、沈哈高速公路组成了目前国内最密集的高速公路网。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距本区域内任一地级市汽车行驶时间都在120分钟以内。三是旅游服务场所完备, 本区内有各类旅游住宿设施6000多家, 其中星级饭店197家, 其中五星级4家, 四星级20家。旅行社262家, 其中国际旅行社25家, 国内旅行社237家, 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57所。从旅游资源看, 辽宁省自然风光秀丽。千山、医巫闾山、凤凰山、五女山在省内外享有盛誉。有抚顺猴石等三处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有“华夏之宝”之称的本溪水洞等。文化色彩浓重的旅游资源也很多, 如下所示。

1. 清文化旅游资源。

辽宁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发祥之地, 清前史迹众多, 本区著名的“一宫” (沈阳故宫) 、“三陵” (永陵、福陵、昭陵) 及“三京” (抚顺新宾兴京赫图阿拉古城、辽阳东京城和沈阳盛京城) 等清入关前的历史遗址已形成完整系列, 许多文物在全国独一无二。“一宫三陵”是辽宁旅游走向世界的敲门砖, 可带动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

2. 满族民俗旅游资源。

辽宁有满族人口495万, 占全国满族人口总数的51%, 居全国之首。辽宁现有岫岩、新宾、清原、本溪、桓仁、宽甸六个满族自治县, 其中有五个自治县分布在本区。以满族民风为代表的辽宁关东民俗在本区表现出浓郁的色彩, 是“神奇辽宁, 多彩关东”的真实写照, 也是辽宁在全国最具垄断性的产品之一, 在国际旅游市场上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

3. 冰雪旅游资源。

冰雪旅游是一种新兴的休闲度假形式, 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辽宁中部地区的地形和气候十分适合开发冰雪旅游项目。目前主要有“棋盘山冰雪大世界”、“白清寨滑雪场”、“东北亚滑雪场”等冰雪旅游产品, 如进一步完善冰雪旅游设施, 扩大冰雪旅游的开发规模, 深入挖掘冰雪文化的内涵, 开展丰富多彩的冰雪旅游项目, 辽宁中部地区将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冰雪旅游与休闲度假中心。

4. 地热温泉资源。

辽宁的温泉资源极为丰富, 有开发百年历史的鞍山汤岗子温泉、丹东五龙背温泉、葫芦岛的兴城温泉, 也有近些年来不断发现并大力开发的新的温泉资源, 如营口市的盖县、鞍山市的千山、辽阳市的弓长岭、沈阳市的沈北、本溪市的汤沟、丹东市的东汤等等。其中营口市的虹溪谷、辽阳市的汤河假日开发的很好, 规模、档次、服务受到旅游者的好评。温泉有康身健体的功能, 对于一年有五个月冬季的辽宁来说, 无论是外来的旅游者还是当地人在闲暇时间到温泉休憩是很惬意的。

5. 奇特景观旅游资源。

探新求异是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目的, 辽宁中部旅游区的奇特景观比较集中, 开发奇特景观旅游产品能更好地发挥辽宁中部旅游资源优势。辽宁中部地区现已开发的奇特景观旅游产品主要有沈阳的怪坡、陨石山, 本溪市的本溪水洞、桓仁满族自治县的地温异常带和辽阳市的冷热地公园, 绚烂多彩的岫岩玉石、阜新玛瑙等, 是“神奇辽宁”的有机组成部分, 经过深入挖掘和包装推出, 有望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旅游精品。

6. 工业旅游资源。

辽宁是著名的工业大省, 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和原材料生产基地。本区的石化、钢铁、装备制造业一直是辽宁的支柱产业, 电子信息、汽车是辽宁两个新兴的支柱产业。已开发的沈飞航空博览园、大连盛道玻璃制品厂、鞍山钢铁公司、丹东太平湾发电厂、本溪市南芬区露天矿等工业旅游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类旅游资源应注重特色开发, 打造辽宁省旅游项目的品牌。

7. 近现代史旅游资源。

辽宁中部旅游区是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具有开发近现代史旅游产品的良好条件。沈阳的近现代史遗迹主要有“张氏帅府”、“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抚顺近现代史遗迹主要有抚顺战犯管理所、平顶山惨案遗址、雷锋纪念馆等;铁岭还有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银岗书院。这些旅游资源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主要针对区域内广大青少年 (特别是中小学生) 这一目标市场, 积极开发寓教于乐旅游项目, 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

目前这些旅游资源大多数是散落在旅游市场上, 还没有成型的、系统的旅游产品推出。

二、主题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游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1. 观光旅游不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的长项。

尽管辽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特点不突出, 对省外观光旅游者吸引力不大。如:辽宁的历史沉淀不如中原的河南、河北, 不如西部的陕西、山西、四川, 不如东部的山东、安徽、江苏, 也不如江南的湖南、湖北、江西。没有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和名扬天下的杭州、苏州;没有秀美的黄山、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冬季寒冷、夏季干热, 不如春城昆明, 也不如南宁、广州。虽离渤海很近, 但气候原因, 远不如海南的碧水、沙滩、阳光。这些差距决定了省外旅游者大多数是以商务活动, 或去大连 (有“浪漫之都”之称, 在东北是旅游的首选城市) 、丹东 (边境城市, 隔江与朝鲜相望, 去朝鲜必经之地) 、黑龙江、长春的路过者和探亲者到辽宁中部走走。当然辽宁这方面也有很好的条件,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中国工业的摇篮, 几十年来, 为全国输送了大批骨干和技术人才, 他们家在辽宁, 亲人在辽宁, 也为辽宁中部城市群旅游产业作出了贡献。但作为辽宁中部城市必须看到差距, 要扬长避短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之路。

2. 主题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游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旅游是一种消费过程, 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 有什么样的消费能力才能产生什么样的旅游方式。有业内人士从度假经济发展规律来分析国外情况认为, “国民收入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 消费者会出现旅游观光需求;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 消费者的旅游观光游的需求向参与度高的主题游和度假游的需求转变;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 度假需求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 旅游经济逐渐向度假经济转变, 并进入成熟期”。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万亿美元, 人均超过7500美元, 辽宁省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辽宁省的文化主题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发展与国外同等水平相比相对逊色, 这和中华民族的生活理念和习惯有很大关系, 古人讲玩物丧志, 对游玩总感到不正统、不提倡。另外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认为旅游是乱花钱的思想意识现在还大有人在。但随着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 特别是独生子女开始步入青壮年, 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思维方式和中老年人有很大的区别, 在家庭中的话语权已不可同日而语, 正在和已经改变着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取向。那种以长见识为主的观光旅游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人们更倾向于体验民俗民情、感悟文化内涵、注重体验参与、感受科技魅力的个性化和主题化旅游形式, 更多地了解、深度体验城市的历史和人文;通过消遣娱乐、康体健身、休憩疗养、放松身心的休闲度假游来摆脱喧嚣的城市生活。这种变化趋势是符合国外发达地区旅游形式发展特点的。

三、主题文化旅游项目设计遵循的原则和设想

主题文化旅游项目与一般的观光项目不同的是, 要具有参与性、趣味性、知识性、系统性。参与性, 就是要让旅游者参与其中, 感同身受, 而不是走马观花。趣味性, 就是要适应旅游者的爱好, 调动旅游者的兴趣。知识性, 就是通过这个旅游项目能达到增长知识, 扩大视野的目的。系统性, 就是围绕某一个主题将相关的景点景区串联起来, 达到深化和扩展的效果。主题文化旅游项目在设计时必须很好的将主题文化旅游的这些特点揉入进去, 如果仅在一个范围内建一个主题公园或主题度假村难度不大, 要把若干个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同时达到以上四点要求, 设计的难度是很大的。

一是考虑关联性原则。就是要将相关联的景点、景区的围绕着某个主题科学地串联、展开, 既达到系统、深化的效果, 又要运距合理, 节约时间。如“清朝开国历史游”、“玉文化体验游”等主题。怎样合理地整合现有散在各地的旅游资源, 又能为旅游者接受, 必须充分研究解决。二是要考虑受众面 (潜在的旅游者) 原则。旅游者的需求是主题文化旅游项目成败的关键, 过于专业会出现受众面小、不成规模且无法长久。不专业又突出不了主题, 所以设计不同的主题文化旅游项目必须考虑专业化的程度, 有的旅游项目可以有一个主题, 另加一个副题, 或者在途中增加观光项目和参与性的活动, 以适应旅游者的需求。三是创新性原则。创新的过程是开拓需求的过程。就是把旅游者本身没有认识到的旅游需求, 通过创新设计、创意策划, 使其产生新的旅游需求。创新要贯彻到主题文化旅游项目设计的始终, 已经成形的项目也要不断完善、创新。

根据辽宁中部城市群旅游资源的状况, 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和串联, 初步设计了串联沈阳、鞍山、阜新、抚顺等城市以玉器文化为主线的“辽宁玉器文化鉴赏游”;串联沈阳、辽阳, 辐射盘锦等城市以满足城市居民从“建筑森林”逃向“绿色森林”愿望的“绿色农业生态系列游”;串联沈阳、鞍山、抚顺, 辐射锦州等城市以了解辽宁省装备制造建设的历史与发展为主线的“共和国装备基地建设历史系列游”;串联沈阳、抚顺、本溪, 辐射葫芦岛等城市的以弘扬地方文化, 了解满清民俗为出发点的“满清民俗文化体验游”;串联抚顺、辽阳、沈阳, 辐射葫芦岛等城市的以了解清代开国历史为主线的“清朝开国历史系列游”;串联沈阳、本溪、辽阳, 辐射丹东、盘锦等城市以辽宁省独特地质地貌观赏为主线的“独特地质地貌观赏游”;串联沈阳、抚顺, 辐射大连、丹东等城市以了解辽宁抗日斗争历史为主线的“辽宁抗日斗争历史系列游”等特色旅游项目, 并结合每个项目的文化特点、旅游者的认知习惯及景区、景点的车程等因素设计了不同旅游线路, 将原本比较独立和单一的旅游项目和旅游资源充分合理地整合起来, 丰富了旅游内容, 为打造辽宁旅游品牌和经典线路提供参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辽宁省特别是辽宁中部城市群旅游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 依据其特有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 提出加快主题文化旅游发展的设想, 并进行探索性的特色旅游项目设计, 为辽宁中部城市群旅游产业提升和辽宁省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也为旅游企业开发主题文化旅游项目提供借鉴。

城市设计中的文化主题 第11篇

我们经常把城市喻为一本打开的书,建筑无疑就是构成这本书的一个个文字,它无时无刻不记录着这座城市的诉说。城市建筑不仅仅是这座城市的基石,也是这座城市不会骗人的历史,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然而,当水泥森林拔地而起,一排排古建筑倒下时,我们的历史便被格式化了。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栋古宅、一件文物,更是一部记录着岁月风霜的历史和城市之魂……

失去“魂魄”的都市

2011年底,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总量766722处。其中,全国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总量当中,新发现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总量为536001处,约4.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而北京地区不可移动文物3840处,消失的不可移动文物已经高达969处。在经济利益的背后,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镌刻着一个民族文化记忆和精神灵魂的名人故居保护举步维艰。

统计表明,北京近1/3名人故居已被拆除。针对北京市普遍存在的名人故居缺乏有效普查和保护的现状,早在2005年,北京市政协就曾调研4个旧城区的308处名人故居,并通过了《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建议案》。建议案显示,由于腾退搬迁、整修建筑等成本很高,维护资金缺乏,有189户暂未列入文物保护项目,其中97户已被拆除,像恭王府、梅兰芳故居、宋庆龄故居这样得到妥善维护的名人故居属于凤毛麟角,而沦落成大杂院是多数名人故居普遍的命运。而且,这些年因古建筑和名人故居保护问题引起的风波不断,人们眼看着林白水故居、赵萝蕤与其父亲长住过的四合院遭遇危机,都曾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但最终都被粗野的推土机连骨带肉全吞噬了。

阅读点睛:名人故居,除了建筑本身的价值,更是一座城市历史文明的微型样本与精神魂魄所在,其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莫不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文化内涵与记忆,是后人追索名人信息与时代风貌的重要凭证。对于后人来说,它是勾起历史记忆的场所,强拆它,就如同精神虐杀。

备考佳段:利益可以衡量很多东西,但如果利益能够衡量文化的话,刷新的名人故居也好,开发出来的假古董也好,文化基本上都蔫了。面对一个又一个名人故居被拆除的事件,能否点醒我们回望先贤风范,用一种更科学的态度来准确衡量现存文化遗迹的价值,用法律来理性地规范我们的发展步伐,用当今的技术手段给遗迹留存下更多的资料以供研究和缅怀?

名人故居存多少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清代著名文学家。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1999年,为了拓宽广渠门大街,曹雪芹故居“蒜市口十七间半”数天之内成了一片颓垣败瓦。有评论认为,“十七间半”的外墙在扩展后的广渠门大街人行道上,人行道完全可以绕行,保留“十七间半”对扩宽道路并无影响。后传出消息,曹雪芹故居在离原址不远处重建。

2003年,北京察院胡同23号,已有200多年历史,著名诗词学者叶嘉莹家族私宅被推土机铲平。2005年,孟端胡同45号,曾被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称作四合院“上上品”的清代果郡王府遭连夜“迁建”。上海静安区的徐志摩旧居,是一幢三层楼的新式里弄。徐志摩和陆小曼在那里写出了《爱眉小札》、《媚轩琐记》和《小曼日记》等。但是原址已经被拆迁,现在只能在这一弄堂口挂个铭牌,作个记号。

阅读点睛:名人故居对一座城市意味着什么?那些普普通通或是狭小简陋的空间里,留下的是影响世人的精神与一个时代的审美。如今,透过名人故居的当代命运,我们似乎看到更多文化遗存保护的局限和迫切。随着旧城改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保护好包括名人故居在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严峻问题,这不仅是政府责任,更是一个时代问题!

备考佳段:按照国际上的文物保护理念,已经拆除的文物绝对不能再复建。拆除已经是错误了,再仿造一个假古董更是错上加错。我们应该对遗址地加以保护,可以在原址辟建遗址公园,一定要保留一处废墟,以警示后人。重建,重建,留给后人的岂不是一桩又一桩的笑料?

为何连“梁林故居”都保不住

2012年1月27日,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原本计划恢复原貌,去年被列为普查文物但已遭到严重破坏的“梁林故居”现已基本被拆掉,只剩门楼旁一小间,几根房梁和残砖烂瓦。北京市文物局表示不知此事,已责成东城区文委进行调查。2012年2月9日,北京市、区文物部门宣布“梁林旧居”拆迁罚单:开发单位华润集团拆除“梁林旧居”是破坏古都文物保护的恶劣事件,对古都名城保护和文化之都建设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依据文物法规定,拟对其处以50万元罚款,并责令其恢复所拆除旧居建筑原状。

梁思成、林徽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后中国建筑设计的国家奖就叫“梁思成奖”。

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于1931―1937年居住于北京北总布胡同的一处院落,即后来的24号院。在此居住的6年时间里,夫妇二人发现了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桥——河北赵县的隋代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构建筑——山西应县的辽代佛宫寺木塔、中国现存最伟大的唐代建筑——山西五台的佛光寺……

也是在这6年里,他们与刘敦桢等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们,马不停蹄地踏访15个省、2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了2000多个建筑文物,终于在1943年写出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

阅读点睛:名人故居不是一个普通的宅子,那是文物。“梁林故居”不是说里面住过梁思成和林徽因才不能拆,而是因为他们曾在那里做出过不朽贡献。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切断了几代人美丽的文化梦想和文学记忆。

备考佳段:仅仅是商人之罪么?开发商在利益集团的操纵与主导下,多年来的“躲猫猫”行动终于成功。过年本也是祭神和祭祖的日子,但是2012年的春节却彻底击碎了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阴间的灵魂,假如真有灵魂的话。这令他们蒙羞的野蛮行为,也可以看作是文化心理阴暗之人对他们刻意的侮辱。建设,肆意建设,对文物的危害是近年来最重要的原因,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建设时期的文保难题。从“梁林故居”最终被拆,到城乡之间的野蛮拆迁,像机器人和挖掘机一样一路霸蛮且一味横行,开发!开发!多少错失和悲剧假汝名义发生?

国外名人故居

牛顿故居,其实就是当年他在剑桥大学读书时的宿舍,推窗可见一棵苹果树。据说,就是砸在牛顿头上那个著名苹果繁衍的后代。牛顿住过的宿舍,现在还是学生宿舍,惟一不同的是,能住进这间宿舍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设施很陈旧,可学生们都能以入住为荣耀。这是每年刚入校新生和许多游客必来瞻仰的地方。

但丁故居,位于小巷里面的转角处,是一幢三层的老楼,厚墙小窗,前门有一盏铁灯,一个井台。铁灯无光,井台有盖。1265年,但丁就出生在这里。35岁那年,他被夺权的当局驱逐离开故乡后,又两次缺席被判死刑。背着十字架流亡的但丁,写下了《神曲》等世界名著。就是这样的简陋的名人故居,管理当局连“但丁故居”几个字都“不敢”凿在墙上,只挂了一小幅印有诗人头像的蓝色布幔。因为凿了,就不是原生态的但丁故居了。

阅读点睛:外国人用最恬静、原生态的方式对待名人故居,让历史在岁月流转中沉淀,除了更让人舒服,更表现了后人对名人们的敬重。腾空了、改造了、重修了,游人就无法感受到当年的生活气息。如此做法,简单、有效、可歌、可颂。

备考佳段:如果你家里收藏一幅古画,无论是多么的破旧,颜色是多么的灰暗,再没文化的人也绝不敢去找人重新装裱,或者照原样重新临摹一幅而扔掉那幅旧的,因为你确确实实地知道那些改变都将使这幅画一文不值。可是为什么在遇到古建筑、遇到名人故居时,很多人怎么就忽然换了副嘴脸呢?怎么就觉得它如此寒酸,仿佛配不上现代化的大都市了?

老舍故居:首个被保护的外国名人故居

英国人爱好人文历史,对人类社会有杰出贡献的外国名人,其在英国的故居也每每受到英国人的尊重和爱护。

老舍上世纪20年代在伦敦的一处住所,在此他创作了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及《赵子曰》等,被视为其文学生涯的开端。鉴于老舍在中国文学艺术方面的杰出成就,大英图书馆的吴芳思博士、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贝克教授、布里斯托大学的贝克尔教授、爱丁堡大学的秦乃瑞教授和陈小滢女士共同撰写了倡议书,并正式交给了英国文物遗产委员会。中国国家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也同时出具了相关证明。2003年11月25日,老舍故居蓝牌揭幕仪式在伦敦举行,蓝牌上面用汉字、汉语拼音和英文分别写着:“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1925—1928生活于此。”

自此,英国有了第一座专门纪念中国作家的故居。

阅读点睛:欧美一些国家的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教堂、古建筑是不允许随便动的,钉一个钉子都要申报、要审批。因此,教堂、古建筑、美术馆才能够保存得那么完好,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去看、去欣赏、去赞美,包括文艺复兴前后,十一世纪的都有。在此社会氛围下,老舍故居被完整的保存,在国人看来是意外呢,还是正常?

恐怖悬疑文化作品中的大爱主题 第12篇

关键词:悬疑文学,恐怖电影,爱

一直以来, 恐怖悬疑文化作品都不是主流文化关注的热点, 也不是大多数商业投资的集合领域。时至今日, 很多人对恐怖和悬疑敬而远之, 认为其不是充斥着各种迷信的神神鬼鬼, 就是变态的人格和精神分裂;不是突如其来的女鬼附身, 就是吃人或肢解的血腥场面……总之, 你能想到或是想不到的恐怖骇人场景都能在恐怖悬疑作品里找到。

但是, 恐怖悬疑文化作品自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作为一种重要文化的类型, 一直都有受众对其趋之若鹜。究其原因, 不难发现,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的各种本能、欲望和冲动, 在文明社会中总是受到各种社会规范和文化习俗的压抑, 只有通过神话、宗教、梦幻、艺术等转移升华, 才能以合法的手段得到宣泄。从这一角度讲, 恐怖悬疑作品正是通过导演和作者们精编的各种“噩梦”, 使观众被压抑的情感在银幕上和文学作品中得到合理的宣泄, 释放出内心深处的恐惧和焦虑, 在满足人们好奇心的同时, 让人安全地体验恐怖、安全地获得生命中需要承受的刺激, 体验“最恐惧时也最快乐”两种极端的情绪, 得到心理上的释放。

毕竟, 万事万物有因必有果, 受众不可能永远处于一种“被惊吓”状态, 陷于恐惧无法自拔。因为存在即为合理, 总要有个解脱和释放的理由, 而最符合人性最能让人释怀的就莫过于“爱”了。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荒谬, 向来以吓人著称的恐怖悬疑作品怎么会和爱扯上关系呢?仔细研究, 不难发现, 有层次和内涵的恐怖悬疑作品少不了人文境界的升华, 同单纯以画面惊吓, 令人难受的低俗恐怖作品不同, 这种以“爱”为主题的作品恰恰是近年来恐怖悬疑大热的主因。

内地恐怖悬疑文学作者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蔡骏了, 这个最初在网络上以写悬疑小说为乐趣的无名青年, 因为一部以手机短信为题材的《地狱的第19层》而走红文坛。《地狱的第19层》有一个巧妙的构思和时尚的外衣, 受到众多年轻读者的青睐。女大学生春雨因为收到一条“你知道地狱的第19层是什么”的手机短信, 本以为是一个有趣的游戏, 却渐渐沉湎其中不能自拔, 鬼使神差地坠入一场噩梦般的寻找地狱真相的不归路。情节扑朔迷离, 险象环生。小说最后将谜底落在一幅有关第19层地狱的壁画之中。游戏的始作俑者高玄一生所求的贪婪、嫉妒、自私和疯狂, 终成一场悲剧;而阻止更大悲剧发生的, 也就是地狱第19层最终的谜底, 只有一个字, 那就是“爱”。这样的结局也许出人意料, 但读完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感慨。另一部以爱为主旨的小说便是《旋转门》:伦敦泰晤士河畔, 国会广场屹立百年的大本钟在格林尼治时间2005年5月27日10点07分毫无预兆地突然停摆;此时此刻, 留学英国的春雨与恋人高玄擦肩而过, 在发现高玄完全丧失记忆后又亲眼看到他遭遇一场车祸;在留学生林海的帮助下破解了旋转门的奥秘……两人三段完全不同的际遇在同一个时间发生着——古老的大本钟以指针的静止见证了一切。而真爱的巨大能量在终极之门的光速旋转中, 改变时间, 超越生死, 也同时解构并重塑了每个人的灵魂。

蔡骏的小说几乎一直起于坟墓, 止于爱情, 透过恐怖的表层, 表达人类内心世界及对于命运和人生的理解。社会给人施加的压力使人的精神遭到折磨, 恐怖也就随之而来。同时, 任何人都有阴暗的心理存在, 这也是惊悚小说之所以存在并盛行的原因之一。存在阴暗的心理并不可怕, 关键是要如何面对自我, 把这种阴暗心理放到阳光底下, 让大家都来看到也就不可怕了。人类的最大命题, 不是征服自然, 而是征服自我。所以, 只有认识恐惧, 才能够战胜恐惧。而在小说穿插的不同元素中, 爱情毫无疑问是重头戏。年轻人的爱情是美丽的、充满幻想的, 也是容易多愁善感的, 爱情会触动年轻人的心弦, 有了爱, 一切逆境都不再可怕, 也能使作品具有更广泛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儒家思想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达则兼济天下”的积极入世的思想和经世致用的人生观, 使得港台电影包括恐怖片在内也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入世精神。入世精神是“以伦理道德判断为主旨的伦理化的社会批判, 即通过电影张扬‘善’鞭挞‘恶’;通过‘善’‘恶’的伦理道德判断, 批判社会不公, 展现人间的悲欢离合;通过伦理情感的宣泄, 引起观众的同情与共鸣”。中华民族“重务实, 黝玄想”的务实精神特质, 使人们对鬼神广泛地采用一种“信则有, 不信则无”的超然态度, 在此影响下, 人们“不做亏心事, 不怕鬼敲门”, 追求的是一种“有求必应”的效果, 讲求因果报应。因此港台恐怖片中的鬼神世界比西方恐怖片多了一分亲切感和熟悉感, 仍是以人类的伦理道德秩序建立起来的理性的有序世界, 寄托了人们对于人性本善的期待和认同, 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皈依。

影视作品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2002年陈国富导演的《双瞳》。故事讲述了台北市连续发生三起离奇命案, 死者都是在经历幻觉的情况下死亡, 警方求助美国FBI的破案专家来协助调查, 才发现是古老的道教以杀人达到自己成仙的目的, 非常离奇。影片摆脱了中国传统鬼电影的模式, 导演着力于本土化的想象空间, 运用道家的传说和地方民俗文化, 创造了惊奇悚栗的效果, 又在高科技的配合下, 突出本土化的色彩,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冲突、对立表现出来, 是台湾恐怖电影新的里程碑。这正是李安所说的, 中国导演汲取外国的文化, 必须有中国文化精神。而“有爱不死”, 这个画面是影片结束的镜头, 也是道教里某幅充满玄机的图案上的四个字。故事最后告诉我们:世界上的灵异也不过是人类精心策划的一个阴谋或者游戏。只要心中有爱, 大善尚在, 一切邪恶力量都无法与之抗衡。

恐怖事情背后总有一份感情。在那一刻, 有些人做错了事, 但不能排除他们的恐怖人性中有感性的一面, 每件事情不应太单线去看。因此在香港导演郑保瑞的一个个独特离奇的恐怖故事遮盖下, 始终有一道深深的情感线, 让你在最恐怖的时候也能体会到人间的真情。在《大头怪婴》中, 护士对弱智儿童的亲近, 是源于一种母爱。怪婴的形成也是因为生下来过于骇人而被丢弃和被仇视, 所以才会复仇。2005年的作品《怪物》, 郑保瑞的温情恐怖达到了极点, 这里并没有鬼造成的恐怖, 而是一出将人变成鬼的社会悲剧。影片中盘居在下水道里的“怪物”原本是一个平凡的“人”, 只是因为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而变成了威胁他人存在的怪物。这部影片洋溢出对母爱的赞美。影片在制造恐怖气氛之余, 更让人感动。被掠夺的孩子最后对怪物母亲的认同, 是影片最打动人心的一幕, 成为影片的高潮部分。这种对母爱的细致而深刻的描绘, 让恐怖片呈现出一种温情的特点, 对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也有一定的净化升华作用。

提倡爱、歌颂爱并不仅是中国恐怖悬疑文化作品里的专利, 像荣获第72届奥斯卡多项提名的《第六感》就是一部由好莱坞制作的极受公众欢迎的恐怖片。影片脱离了传统恐怖片的程式化, 将脉脉温情送入恐怖片中, 一改往日美国恐怖片单纯以画面达到惊吓效果的特点, 为好莱坞恐怖片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新路。同时影片也暗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类自身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 张扬沟通与交往, 呼唤同情和爱心。经历恐怖通常是为了健全影片中人物的心智, 观者也要跟随剧中人物从中受益, 从这点上说, 这可谓一部富于人性化、人情味的恐怖片, 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大爱的主题。

一本好书, 一种成长;一部电影, 一次洗礼。文化作品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精神食粮, 不仅仅是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更是对我们的心灵、情感、行为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以往恐怖悬疑作品因其制作粗糙、内容空洞低俗无法上升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层面而一度被大众所抛弃, 如今的恐怖悬疑创作在大众文化的重重制约影响之下显示出了一种新的面貌, 对于人们来说, 日益成为一种具有多重审美效果的文化类型。从对个体的反思、人性的探讨到对社会的透视、主流文化精神的提倡, 皆可以从中看出端倪。现代恐怖悬疑文化作品都具有精彩的情节、细致的画面、紧凑的叙事和丰厚的感情。尤其是那种经历了一切恐惧之后, 正当受众心灵无所依托之时, 爱的适时出现让他们倍感欣慰, 这两种极端情感的巨大对比, 使得恐怖悬疑文化散发出独有的巨大魅力, 也为争取更多受众, 推动此类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孙慰川:《当代台湾电影》,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年版。

[2].朱家昆:《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年版。

[3].任志茜:《蔡骏:将悬疑进行到底》, 《中国图书商报》, 2005年4月8日, 第A03版。

[4].周志雄:《心理悬疑——论蔡骏的小说》, 《兰州学刊》, 2008 (11) 。

[5].傅琦:《恐怖与想象:〈第六感〉》,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0 (1) 。

上一篇:企业纳税筹划工作下一篇:基层卫生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