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业务档案管理

2024-08-30

图书馆业务档案管理(精选12篇)

图书馆业务档案管理 第1篇

一、业务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 缺乏对业务档案管理的意识

图书馆管理人员对业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存在一定偏差, 他们认为业务档案只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附庸, 因此, 对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不加重视。在业务档案的日常管理中, 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管理起来随意性较强;对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 态度不积极, 对于收集好的资料, 不进行及时建档, 这些现象阻碍了业务档案的管理。

(二)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 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他们只是做一些日常档案登记、简单的收集一些资料、保管档案等工作, 这种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档案管理的需要。

(三) 业务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图书馆的设备条件、基础建设及管理手段等, 存在落后现象。虽然在档案管理办公室配置了计算机, 并购买、安装了相关的档案管理软件, 但依然存在管理手段落后的现象, 跟不上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达不到信息资源的共享, 无法提供快捷的文献参考服务。

(四) 业务档案结构不合理

对于图书馆的藏书类型, 一般以文书类型的档案为主, 业务类型的档案资料则较少, 档案大多以纸质类型为主, 电子档案类型的档案资料有待丰富, 这种不合理的档案结构类型, 无法满足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及业务开展的需要。

(五) 缺乏对档案的开发、利用

目前, 很多图书馆对于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较低, 一般只是提供简单的借阅、咨询, 大多档案管理制度只许阅读, 不准外借。图书馆整理的各类档案很难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有时, 对于档案的归档、整理只是为了应付检查。

二、业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图书馆的各项统计工作, 都要参考业务档案资料, 因此, 业务档案为统计数据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对图书馆进行评估时, 可以提供评估所需的相关档案资料, 为评估工作提供了原始凭证;业务档案管理可以为图书馆的总体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使图书馆档案管理向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三、对档案管理进行优化

(一) 不断提高业务档案管理意识

业务档案管理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 图书馆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要重新认识业务档案的重要性, 务必树立业务档案管理的意识, 加强对业务档案管理的重视;业务档案管理的环节有很多, 例如:档案的收集、整理、统计、保管等, 对于如此多的环节进行管理, 就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人员要按照管理制度的要求去做, 规范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并及时入档。

(二) 加强培训, 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为了促进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对档案管理人员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 熟悉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流程, 并能按照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执行, 富有责任心;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不断学习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新知识, 掌握档案管理的新方法, 促进管理人员更规范的管理档案, 同时, 还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相关培训, 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三) 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 先进的设备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具有重要作用, 是档案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谓现代化管理手段, 就是将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到档案管理中去, 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设备和手段, 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文献数据库等, 对业务档案进行科学的收集、整理、检索等, 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另外, 要建立相关的数据库, 例如:图书馆档案指南资料库、专题文件汇编资料库等。

(四) 对档案结构进行有效优化

图书馆内, 一些历史性档案资料比较零散, 收集、整理起来比较困难, 但由于这些历史性档案资料记载着图书馆重大活动及相关事件, 对图书馆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因此, 要重视历史性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档案收集、整理中, 主要以文字性的资料为主, 往往忽视了对非文字材料的管理, 像录音、影像等。其实, 相对于文字档案, 这类档案更具直观性、真实性, 其参考价值非常大, 所以, 要将这类档案的管理视为业务档案管理的重点内容, 要加强整理, 保管;对于档案要进行分类, 按照价值的大小, 促进档案的存放规范、合理。

(五) 充分利用档案资源

对于图书馆的业务档案资源而言, 只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才能实现档案管理的意义。业务档案管理人员, 要根据工作的需要, 提供相应的资料;加强图书馆业务档案的作用及重要性的宣传, 使人们认识到其价值和意义, 才能提高它的利用率。

四、结语

本文结合业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探讨了弥补不足的方法, 从而可以看出, 业务档案管理是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重要部分, 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因此, 要不断优化业务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促进图书馆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于春.重视业务档案管理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 (14) .

[2]代琳琳.浅谈新时代档案管理的创新发展之路[J].电子制作, 2013 (19) .

图书馆业务档案管理 第2篇

2005年11月25日

单位名称

联系人

电话

手机

对此次培训是否满意

□满意

□比较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很差

我单位需要以下帮助

□建立长期辅导、合作关系

□代为订购图书馆(室)专业办公用品

□其他

我单位需要提供以下服务

1、不定期提供业务咨询解答………………………………………………………□

2、提供其他业务内容的培训………………………………………………………□

3、联合举办大型读书活动或其他形式内容的读书宣传活动……………………□

4、帮助建立或改善图书室现有管理体制…………………………………………□

5、其他………………………………………□

对此次培训的意见建议或其他期望

地方院校图书馆赠书业务管理的探讨 第3篇

关键词:赠书;赠书制度;地方院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2—0215—02

一、赠书业务管理对于地方院校图书馆的重要性

1.最大限度地增加馆藏量。图书文献馆藏的多寡是图书馆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教育部的对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的相关要求,普通高校图书馆办学条件合格的一级指标是:图书馆藏书总量必须达到生均图书80~100册,年购置图书量必须达到生均3~4册。按照此标准衡量,众多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都会因为历年“欠账”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并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出版物价格逐年上涨,图书馆购买能力日益降低的情况下,经费限制使得赠书在采访工作中更加重要。地方院校图书馆应多考虑采取此种免费途径,以广募图书。

2.有利于图书馆馆藏内涵的建设。馆藏内涵建设是馆藏广度建设和馆藏深度建设的统一。馆藏的广度建设主要指馆藏的范围和品种。从赠书的主体看,主要有在校师生、校友、社会人士、企事业机构和政府部门等等;从赠书的出版情况看,除正式的出版物外,也有并不对外公开发售的内部资料、会议论文、宣传手册和广告等等;对于已绝版资料,更是只有通过索赠渠道获得。且不论赠书质量如何,这些无疑都将会增加图书馆馆藏的品种,有助于馆藏广度建设。馆藏的深度建设主要指学科文献的纵向积累。地方院校图书馆即使拥有充足的经费,有些学科的绝版旧书也难求。如果赠书工作开展有力,可能得到有价值的私人收藏的捐赠。比如,有些学者就拥有非常丰富的私人藏书,尤其是文史哲方面的资料。由于年代久远,往往不容易收集。动员这些学者在退休之际,把私人藏书捐赠图书馆,那必将为本校学科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3.有利于图书馆馆藏特色的建设。地方高校图书馆要想自己的馆藏有特色,得在提供基础服务的同时,找准自己的馆藏发展方向。地方院校作为为本地区服务的科研机构和人力资源培养阵地,应该立足于地域特色。有关本地区的历史文献资料,是反映某一地区的政治沿革、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交流、地理现状和风俗民情的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也就是指一切记录和反映某一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图书文献资料,它是地方图书馆藏书建设和服务工作中最富有特色和生命力的部分之一。

二、地方院校图书馆开展赠书业务的制度设计

1.赠书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1)必须保留对赠书的处理权,即图书馆有权对赠书进行适当处理,主要包括:图书馆没有义务保留不符图书馆选书标准的任何赠书资料;图书馆有权丢弃任何外观上不良的赠书资料;图书馆有权将复本资料提供其他机构或拍卖、转赠;未被标准参考书索引或只有极少数读者利用的赠书期刊,图书馆没有义务保留过期卷期;图书馆有权决定那些赠书系属参考资料或可提供外借。保留对赠书的处理权可以防止在对赠书剔旧时与捐赠人发生不必要的纠纷。(2)必须按图书馆繁荣馆藏需要选书。图书馆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赠书,但不能照单全收,这在赠书制度的总则上应该明确规定接受赠书的要求、种类和范围等,委婉拒绝不适于馆藏建设的赠书。

2.赠书制度设计的基本项目。一个合理的赠书制度包含的项目可以让捐赠者对图书馆的赠书方式、处理方式和奖励措施等有所了解,从而有助赠书工作的推动。良好的赠书制度应包括项目如下:(1)图书馆将接受赠书的一般叙述。就赠书的类型来看,主要可分成请求赠书、主动赠书及捐款等三类。请求赠书就是图书馆基于节省经费或是无法购得的书和某些特殊主题的书籍,向出版者或出版机关或收藏者“索赠”;主动赠书是由社会公众主动赠送;捐款是由个人或团体捐款给图书馆作为购书经费。(2)叙述哪些项目是图书馆不接受的。主要有:不符合馆藏发展政策的各类图书资料;已失时效性者不收,如理工类图书及电脑主题图书;盗版或有违反著作权法规定者;馆方已有复本者;破损不堪或残缺不全者;有注记、眉批、划线者;零星的单期期刊、报纸;各式宣传广告小册子。(3)对于赠书图书收藏入馆后的处理方式。(4)叙述不接受赠书图书处理的方式。(4)赠书是否纳入馆藏及其采用的评估标准。(5)建立奖励办法。应该明确:赠书虽然能为图书馆增加许多有价值的资料,而且与采购图书相较,赠书的取得成本也较为低廉,但是没有一本赠书是完全免费的。这样,不仅能起到鼓励赠书的效果,更有利于赠书品质的提升。

3.在赠书制度酝酿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图书馆的馆舍、财力、人力等实际馆情,也要充分考虑赠书对图书馆的重要意义及带来的系列问题,不能一味地索贈而最终影响图书馆的馆藏建设。

三、地方院校图书馆开展赠书业务的具体措施

1.建立管理赠书业务的专门小组或部门。赠书业务不单是对接受赠予来的文献资料进行有效管理,而且更包含对社会各界展开有效的公共关系,因此建立专门赠书业务管理部门非常必要。赠书业务管理部门日常工作包括:专门的赠书咨询、联系捐赠人、开展业务宣传、接受捐赠等。尽管图书馆是公益事业,接受赠书是无可厚非,但对于推动赠书业务部门而言,必须把自己放到服务部门的地位,对于赠书无论多寡,尽当竭尽全力帮助捐赠者完成赠书。受赠之后,努力做好赠书的善后的工作,比如,在受赠资料上注明赠送者姓名、编目专门的赠书目录、定期发函致谢与赠书者保持经常性联系等,以实际行动诠释“饮水思源”以吸引更多的捐赠者。

2.加大捐赠图书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人士前来捐赠图书。在网络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积极推进网络环境下新的赠书模式,尤其是利用图书馆网页功能,不仅可使赠书信息渠道畅通,而且可将赠书具体方式、质量要求、奖励形式、赠者名录或更多公布于众,既方便快捷,又准确透明,便于赠书者理解和直观了解有关内容,促使赠书业务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在受赠后,加强对捐赠人的报道力度,通过校报、馆刊登载有关情况,也可以在当地媒体上大力宣传,扩大捐赠图书的影响,拓展捐赠图书的来源,吸引更多的用户来查阅赠书,提供赠书的使用率。具体做法如下:(1)视捐款或捐款的价值大小,予以公开表扬或举办特展。(2)捐款图书资料纳入馆藏,且达一定数量者,可依册数的多寡,分别予以不同的致谢方式,如,公告捐款名录、感谢信、借书证、荣誉校友等方式。(3)针对特殊捐款者,允许专室典藏或开辟专属网页。

3.重视本校师生、校友赠书工作的开展。赠书人赠书毕竟带有捐赠性和自愿性,并非义务使然,因而情感因素在赠书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校师生、校友与本校图书馆有天然的情感联系,应该是图书馆赠书业务关注的主体和重点。有不少师生不愿把所收藏图书(包括自己的专著)捐赠给图书馆,究其原因是图书馆对其著作重视和宣传不够。(1)对于在校学生,应该建立捐赠图书的长效机制,保证此工作的便利性和制度性。充分发动图书馆的义务馆员,与各学院取得联系,在全校范围内体内通过广播站、网站及在各学院公告栏内张贴宣传材料进行组织动员,掀起大学生捐赠图书活动的热潮。由于捐赠图书的复本量大,采取利用大学生参与的方式在各学院设立捐赠点进行收集、登记、粗选,将破损的同时剔除,按学科门类把各种复本量集中在一起整理后再统一运到图书馆,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做进一步的细选、复查确认后,采编部人员则开始按新书验收登账、分类、编目、典藏,再由大学生完成贴磁条、书标、盖馆藏章等加工工作。之后在图书网页上专门设置“捐赠图书”栏目,公示捐赠图书的大学生名录,营造关心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氛围,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对于在校教师,为了激起更多教职工向学校捐赠的热情,图书馆应成立本校教职工科研文库,专门陈列这些花费了大量心血的著作。同时,在图书馆网页进行宣传、着手编辑、出版本校教职工的专著目录。努力把文库打造为一个展示本校科研成果的窗口。(3)加强与校友紧密联系,号召他们捐钱赠书。有些校友可能已是某一学科的带头人,若能争取到他们的赠书,无疑对馆藏质量和学科建设大有裨益。

4.按照互惠原则进行特殊服务,以招引更多赠书。由于赠书与交换作业彼此关系密切,互有所长、互有所补,均为建立完整馆藏而相辅相成。有些图书馆在赠书办法上,也提及交换原则,提出以该校出版物或或他人赠送而来的复本图书进行等值或等量的交换方式,以获得所需的出版物,此法不失为低成本的征集模式。

5.进行赠书馆藏使用评估,作为赠书制度的参考。赠书制度作为文献典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赠书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和适用性,而且对赠书的复本量、物理状况、时效性等也应与新购置图书遵循同样的评估标准。赠送得来的图书文献,如果图书馆照单全收,不仅消耗人力时间,对馆藏的质量发展也未必有所益处,所以对受赠图书进行使用评估非常必要。现在的图书馆基本上采用自动化系统,通过图书管理系统的辅助,文献流通量统计的分析数据的获得变得更加的方便。文献流通量的统计分析,可以用来评估赠书馆藏,使图书馆得以从赠书的使用状况判断馆藏的质量,并以此为依据来修订赠书的选择和募集原则。具体项目主要有:(1)从赠书的使用形态,辨认馆藏的强弱,作为修正赠书原则选择的依据;(2)找出旱用的赠书馆藏主题,进行移架或注销;(3)找出满足率占流通量某百分比的核心馆藏;(3)分析比较某主题的流通量在捐赠馆藏总流通量所占比例,以确定该主题资料的读者使用形态;(3)了解馆藏使用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王丽君.浅谈图书馆对捐赠图书的管理和利用[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2,(3).

[2]郑家杰.浅谈高校图书馆对捐赠图书的管理和利用[J].大学图书馆情报学,1999,(1).

[3]张佩.做好高校图书馆赠书管理工作[J].图书馆论坛,2002,(3).

[4]郭万召.浅谈图书馆赠书制度的建设和赠书工作的开展[J].图书馆论坛,2004,(5).

[5]许萍.优化图书馆赠书业务的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4).

试析我国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的开发 第4篇

一、目前我国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状况

(一)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内涵

图书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比较先进的数据设施以及数字模型的方法, 为实现图书馆管理过程的最优化决定提供了一些重要的信息以及可行的方案, 也就是人—机系统。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完全是运用管理学、数据库、人工智能、运筹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最先进的科学成果来进行作业, 这将促使图书馆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它有很多特点例如: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非常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拥有现代化的数字处理系统、数学模式方法以及通讯技术, 而且它还具有现代化科学各个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因此它可称之为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多种功能, 同时它是一个人、机组合系统。

(二) 我国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现状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 我国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就已经形成了, 那时只是引进了国外的具有单一功能的管理系统, 我国就开始进行研究与改造从而步入了图书馆信息管理的系统化模式的编制与适用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在80年代我国就开始加大了对集成系统的研发。直到C/S系统模式的出现, 我国图书馆信息网络才取得了建设性的进步, 这时候是90年代中期, 市场上也出现了比较成熟的功能俱全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商品。目前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大批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例如深圳图书馆、北京文津管理系统等研制单位以及江苏公司开发的Libsys2000等。在我国目前已经有几千个大中小型图书馆在运用这些系统, 其中有几百家图书馆已经和全国的通信网络系统进行了连接。就目前而言, 它们能够有效的为读者提供网上信息, 因此它们开始步入了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阶段并且其系统也形成了初步的规模。这些图书管理系统开始形成一个社会化、系统化、多方发展以及多元素化的时期。

根据文献的实际发展以及经费等实际条件的需要, 我们大力支持以发展本城市特色的文化资源建设和具有地域特点的图书馆系统, 开设专门的拥有地方特色的借阅馆, 从而推进本地的文化发展弘扬本地域文化精神, 展现城市魅力。同时为了促进地方的政治文化经济的长期发展, 应该汇聚所有具有地方价值的文化信息以最快的方式传递给社会大众读者。每个地方和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和值得我们珍藏的历史文化, 和独特的人文习俗和城市人文精神。

(三) 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播功能

图书馆在建设和谐社会和知识城市建设中有着主力支柱的重要作用, 这是文化传播服务在发挥其重要的职能。这种服务是建立在具有特色的地方图书馆之上的, 主要是利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来传播当地的文化精神, 并且将具有当地特点的文化进行综合整理和加工处理, 最终完成对和谐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播。有效的发挥了对和谐文化信息的传播作用的公共图书馆就是以坚持以人为本的平等性、服务性、公益性等特点把所共有的文化资源分享给大家。在公共图书馆人们享有同等的阅读权利, 也能够公平的获得知识, 读者可以通过有限的时间进行主观学习来提升自己, 这就是公共图书馆给人们提供的一个公平的平台, 在获取知识的道路上人人是公平的。

(四) 体现图书馆的区域文化凝聚力

公共图书馆具有它的社会功能, 它有职责对人类遗留下来的文化资产进行保管, 特别是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进行保存。所谓的地域特点不仅指建筑风景, 它还包括非物质形式的文化遗产包括语言、文字、宗教、风俗、历史、科学技术等方面。这些都是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凝聚力所包含的内容和特点。所以公共图书馆可以运用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对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遗产进行传播, 进而增强地域文化的凝聚力。现在公共图书馆已经意识到它对于文化的传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因此它们更加注重整理有关城市特色文化的历史资料, 并且把这些资料积极的与外界进行交流和展示。从而有效的发挥了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展示功能, 它作为文化的载体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五) 体现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辐射功能

为了实现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 加强图书馆的辐射功能是关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的文明社会,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普及势在必行。作为公共文化体系中的一种体现, 公共图书馆是其中最为广泛和最具影响的公共文化建设。公共图书馆拥有大量的文化资源、优良的环境、高水平的工作人员以及服务手段的技术。因此它具有很大的辐射功能, 它以图书馆所拥有的文化资源为主, 通过工作人员和环境把图书馆的文化传播出去。通过这种方式就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

二、我国图书馆信息系统的技术实现

(一) 组成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就是对与图书馆有关的信息进行采集和储存, 从而使这些信息有组织和计划的进行管理控制。现在我国图书馆主要是运动计算机自动化系统进行各种资源的整合和处理数据, 在加工处理的同时对这些信息进行标识以便工作人员进行检查核对以及用户管理。图书馆拥有六种子系统, 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但同时受到一个公共系统的约束。它们可以共享资源, 以及向广大阅读者提供内部相关联系的信息来实现广大读者的需求。

(二) 我国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实现

第一、模式的转换, 在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中, 我们通常运用的是客户机服务器的模式, 这种模式来控制资源信息就不如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运行起来更简单, 并且在使用时不用考虑人员、地点和接入方式的不同, 直接可以访问和操作所共享的信息资源。第二、面向服务架构为规模较大、资源重大、分布不匀的系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体系, 它可以实现资源平台的跨越。第三、面向对象的技术。它主要是通过对象、功能、动态等不同角度而建立系统。主要是针对对象来管理数据库信息。第四、J2EE平台。它主要是运用思想来对客户进行服务, 这样就更加方便、使用率高、安全性能高、可靠。

三、我国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图书馆系统管理不完善

因为受到过无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约束, 计算机运用率很低, 并且没有重视计算机本身的信息分析处理数据的功能。它同时拥有六个子系统, 但是我国大多数图书馆只有图书馆业务管理子系统, 这就造成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没有得到相应的发挥。

(二) 没有强大的系统网络功能

快速发展的全球网络化, 使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不断的向网络化、网络编目、网络采访、网络互借、网络检索、网络咨询和网络服务进行迈进。这些都是一个图书馆必须具备的网络信息输出载体。同样在整个过程中, 原来的图书馆系统只适用于自身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没有较强的网上互动功能, 所以网络资源的处理能力也很低。

(三) 系统开发还不够先进和科学

我国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都是采用的C/S模式的双层结构, 这种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较差的伸缩性、在管理软件中用上同样出现了不可控制的缺点。所以, 当前我国使用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式仍然使用的是C/S模式。所有的系统开发和利用都是建立在需要的用户之上的, 随着用户要求的不断提高, 所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也在不断进步。如果不能开发出适应于用户需求的系统, 也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开发出了高效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四、加强完善我国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一) 完善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和拓展新的系统功能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虽然拥有六个子系统, 但是它们的范围不一样, 但是它们的目标是一样的且都是不可缺少的。我国图书馆管理系统不仅要拥有业务管理系统还有拥有开发其他子系统。以业务管理系统为基本功能扩展其他相关功能。这样才能完成更好的为用户服务的目标, 实现它的持续有效的发展。图书馆的业务管理系统可发展拓展网络订购、网络联机编目、自动索引、智能编目、自动分类、信息重组等功能。统计子系统的拓展功能有效的提高了整体功能质量和水平。这些功能的扩展有促使着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进步, 它有效的增强了互联网的功能, 也解决了很多元接口出现的很多问题。比如多媒体信息结构借口。

(二) 利用先进的技术, 注重用户的需求

对于现代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我们必须要大量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观念来加强和完善其建设、运行等过程。在最近几年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发现, 只有利用先进的技术才能保障更高的性能和以后的较低维护经费。所以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 最后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对系统的开发。运用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设计出比较合理、功能全面并且适应于图书馆发展需求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作为一个庞大的信息管理系统,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资源和服务的不断创新, 其系统在不断完善, 功能也在不断的扩展和变化。所以, 如何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促使资源信息能够真正得到共享, 满足于各种用户的需求, 促使图书馆信息社会化, 来发挥其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这就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总结。

五、总结

现代社会对图书馆的要求使其呈现着多方位、多门类、多层次的信息化特点, 所以促使着图书馆管理信息模式从传统信息服务模式迈向自动化、多元化的图书馆管理信息模式。一个具有良好环境、丰富功能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在社会文化建设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健全的图书馆管理模式能够快速准去的捕捉信息, 然后支持图书馆的正常运行、决策和管理, 同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管理信息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总之, 一个完善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既可以解决问题、妥善的处理问题, 还可以适应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所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过程需要创新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 才能促使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真正成为一个管理系统。

摘要:对于我国图书馆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建设进行分析, 首先就要对图书馆管理信息的含义和技术进行概述, 同时指出我国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现状和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我国图书馆信息系统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陈欣.图书馆在吸纳、传承地方文化资源中的作用[J].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0 (1) .

[2]王小拥.区域文化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背景[J].河南工大学报 (社科) , 2010 (2) .

[3]裴成发.图书馆文化论要之三图书馆文化功能说[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7 (3) .

[4]闫海新.国产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图书馆学刊, 2003 (3) .

[5]文华.基于J2EE的B/S架构高效图书管理信息系统[J].现代情报, 2009 (9) .

[6]李志明.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建立[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07 (6) .

图书馆业务工作总结 第5篇

篇一:图书馆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转瞬即逝,一晃眼,两个多月过去了,在2012年到来之际,做一下这段时间的工作总结,是很有必要的。一来是对自己过去工作的回顾与反思。优秀的地方继续坚持和发扬,不足的地方坚决改进;二来是对2012年工作的展望。

这一年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自己应该干什么,自己应该怎样做。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

我在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做过图书整理工作,对图书馆的排序及打包很熟悉。虽然自己不是很爱看书,但还是对图书和图书馆有了一定的感情。这次在图书馆工作,可能是这种感情的继续吧!

在这里,我感觉到很温馨和安全。这里就像一个家,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和睦相处,相互帮助。在人生的旅程中,能有这样一段值得回忆的经历,确实值得庆幸。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我学习了很多业务知识,例如图书的借还、电子资源查询的操作、图书的整理等等,这使我基本上能应对图书馆的工作。这些工作都不难,但很容易出错,所以自己必须小心一点,在以前的工作中,除了自己借还书的业务工作外,自己看到了其他方面没做的工作,自己也不会主动地去做,只是等着焦老师布置任务,消极的工作。直到那一天焦老师提到要转变理念,我才发现自己不主动、不认真的缺点,所以,那一刻起,我就开始改进自己的这个缺点,转变自己的理念,积极地做事,认真地做事,现在,这条理念正变成自己的习惯。自己还有一个坏习惯,就是办事拖沓,自己的任务一直拖下去。没有一点刺激,自己不会积极

主动的做事,这和上一个缺点是相互联系的,这次,整理书库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自己分了七排书的任务,但自己的态度很不端正,想着不敢也没事或者明天干,这个拖沓的坏习惯终究是给自己一个很深刻的教训。再犯更大的错误之前,及时的发现自己的缺点,不断的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2012年,我需要做的更多。首先,就是继续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观念,积极做事和做事不拖沓将成为我工作的指导思想。把理念运用到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其次,学习,自己还有很多自己陌生的地方,应多向老师请教,并且积极的学习业务知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这将会终生受益。最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也是最基本的工作,没有这个前提,其他都无从谈起,所以,必须重视。

总之,2011年过去了,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让我们敞开怀抱,勇敢地迎接2012年的挑战吧!我期待2012年自己有更好的表现。

篇二:图书馆个人工作总结

2011年图书馆的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取得了全面进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和赞誉,作为图书馆成员的一分子,本人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较好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为图书馆总体目标的实现,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现总结

一、政治上求进步、求提高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理论水平的高低,对工作的影响是直接的,本人平时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能注重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认真学习十六大会议文件,深刻领会大会的精神。积极参加校、馆理论中心组的学习,一年中没有缺席一次,真正把中心组学习作为提高

自己理论水平的极好机会,中心组学习时能按要求准备发言提纲,提高学习的效果。平时也能注重时政的学习,了解国际国内的大事,掌握国际风云变幻的动态。只有信息准确,理解对路,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才能贯彻好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

二、工作上求创新、求实效

根据分工,我分管现代技术应用,电子文献服务部,设备管理,苏中地区文献中心,从9月份起负责全馆的综合治理,总支的纪检工作。

1、现代技术应用

(1)网络结构调整:在对图书馆原有网络存在问题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到苏州大学图书馆学习他们在网络管理方面成功的经验,并求得校网络中心的支持,于8月份对图书馆网络进行了调整,使图书馆内部网络物理上连为一体,网络的安全性、稳定性、可管理性大大提高。

(2)加强图书馆网站的建设:配

合校庆于5月18日对图书馆主页进行今年的第一次改版。调整部分栏目,把电子资源放于主页的重要位置,方便了读者的使用;影视音乐城与FTP推出了可检索功能,同时开辟了外语视听、科技检索等;经过精心组织、反复推敲、认真研究推出了X大学图书馆英文版,这是图书馆与世界交流的第一步,目前有英文版主页的国内高校图书馆还为数不多,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利用扬大图书馆,协助制订计划、落实任务,经过各部门一个多月的努力,推出了X大学图书馆利用100问。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对第一版出现的问题将于学期结束前对主页进行今年第二次改版。到时主页在版面样式、栏目的归类、图文的合理性和艺术性等都将以全新面貌出现。

(3)汇文系统升级:组织完成了汇文系统改版后的全面升级,并实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改版后的汇文系统功能更全面,业务管理更方便。

(4)系统研究:组织编写汇文系

统研究资料之流通借还子系统、阅览子系统、流通业务子系统等研究资料,撰写汇文系统所有八个子系统的用户操作手册。

(5)软件开发:为了业务和管理的需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编写软件七个。如外出采访选书查询软件、按年批次进行典藏去向种册金额统计、查询机定时关机程序(实现无人管理)、收费管理系统升级版等。这些软件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

2、电子文献服务

(1)加强电子文献资源的揭示,电子文献服务部在逸夫馆培训室对一些专题进行滚动播放,如WTO与中国政府职能讲座、李阳疯狂英语学习、公务员考试讲座、“八问X”等,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满足了部分读者的需求。

(2)加强在岗人员的培训,每年年初都要求电子文献服务部制定培训计划,就计算机基础知识、网页制作、介绍各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系统维护、故障的排除等进行培训,以提高在岗人员的岗位技能。

(3)为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逸夫馆多媒体室自5月11日起双休日由下午2:00提前到上午9:00开放,延长了开放时间,效果显著。

(4)为各分馆对外复印机安装刷卡系统,读者刷卡复印,既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又方便了读者的使用,同时也规范了收费管理。

3、设备管理与维护

(1)严格按照学校、馆有关规定,完成了仪器设备的采购计划,并做好设备到馆后的调试、验收、分配与帐目的核报工作。

(2)主机房设备的调整,对我馆服务器及服务器存储进行调整,完成了清华镜像站、万方数据、光盘塔、影视音乐城、FTP等调整工作。

(3)组织了对全馆设备进行一次查对,做到帐物相符,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4)根据医学院的要求,对淮海路校区分馆多媒体阅览室设计了三套改造方案,供医学院领导选择,后由于资金没有到位,未能进行改造。

4、综合治理工作

根据部室主任、分馆馆长的变动,及时对综治网络和消防安全网络进行调整,防止综合治理方面出现真空状态,出现问题无人负责的情况。下半年组织安全检查两次,国庆、十六大前夕,11月份中旬秋季消防检查各一次。为迎接学校对综治工作的年终评比,积极做好准备,认真做好总结,既总结综治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又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促进综治工作规范化建设。

5、纪检工作

(1)组织党员和党员干部学习上级下发的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文件,旨在加强对全馆党员和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工作。

(2)做好图书馆党风廉政责任制网络的及时调整,并对责任人和责任对象提出明确要求。

(3)参加图书馆组织各项招标会,加强对采购过程的监督。

(4)对人民来信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作出处理意见,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

(5)自己执行情况:能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不以权谋私,按要求上报收入,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能注意领导成员间的团结,不讲不该讲的话,遵守组织人事纪律。

6、苏中地区文献中心:加强对苏中地区文献中心的领导,加强对中心文献资源的建设和硬件设施的建设,使苏中地区文献中心为学校教学、科研以及辐射地区的地方经济服务,积极参与省中心对二期工程方案的讨论,完成二期工程项目书中的效益分析部分。

7、其它工作

(1)6月18日图书馆举行了逸夫馆开馆庆典活动。由于组织到位、安排有序、准备充分。庆典活动非常成功,既起到相互交流,又起到宣传自己的作用。

(2)规章制度建设:下半年图书馆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并将汇编成册,对分管的十六个规章制度逐一过目,并提出修改思路,由有关部门负责人修改。

(3)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教育和信息服务两个职能,图书馆在十六大前后开展迎庆十六大优质服务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活动日程安排的工作,召开两次读者座谈会和两次户外咨询活动。

三、业务上求发展、求提升

图书馆是业务部门,业务要求高,同时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并在图书馆中应用,对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本人认识到在图书馆工作中必须提高图书馆的业务知识水平和现代技术水平,刻苦

钻研业务,积极开展业务研究,全年阅读文献30xxxx篇,写了近xxxx字的读书笔记,撰写论文《图书馆WEB信息服务相关因素的探讨》、《高等学校图书馆如何面对WTO》等五篇。申请2011度X大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课题一项(《X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教育创新研究》),得到了立项。本人还积极参加现代技术的学习,除参加图书馆组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外,还参加馆外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平时有针对性地阅读有关书籍,努力使自己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四、存在不足:

1.工作的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2.对图书馆业务知识的钻研还需努力,尤其是现代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篇三:2011图书馆工作总结

2011,我调入图书馆工作。

我们西小图书馆共有读者975人,其中教师读者79人,学生读者896人。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校图书馆是师生的第二课堂,热爱读书,以书为伴,能使师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一、领导重视,硬件建设得到提升

陈校长对图书馆非常重视,开学初,校长就对图书馆做了全面的大格局的规划,并提出了“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的目标要求。添置设备,安装书架,布置环境,陈校长都亲自动手,每天有好几次来图书馆指导工作。朱副校长、总务处徐老师范老师也是这样,他们都把图书馆的事当做份内的事。

在图书馆电脑和软件的维护方面,将雪华老师和黄林海老师,帮了大量的工作,在此深表感谢。

领导的重视,使得图书馆的建设十分顺利。图书馆宽敞明亮,现有总面积476平方米,内设2个藏书馆、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教师资料室、电子阅

览室,学生阅览室中安装了大屏幕投影仪;图书馆配备了借还岛和编目著录室,更新了办公桌椅;配备了钢质四联双面书架15个、木质书架12个、书报架8个、书报柜9个;还配备了装订、打印和防火、防盗设备。

到本学期期末止,图书馆藏书44791册,其中,工具书703册,思想品德与教育类读物1354册,教育管理和教学参考书2589册,课外读物40145册,A类177册,B891,C233,D618,E351,F143,G8653,H3546,I16379,J1227,K3523,N1897,O374,P725,Q1242,R415,S119,T623,U65,V158,X297,Z3273册。

上学期,图书馆网站被评为嘉兴市一等奖,图书馆也顺利通过了嘉兴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的验收。图书馆设备的提升,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浓厚的书香氛围,也为学校的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健全制度,推动读书活动

为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我们

先后制订并逐步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书刊借还制度》、《藏书和资料管理规则》、《阅览室守则》、《图书丢失和损坏的赔偿制度》、《图书的剔旧和处理办法》,这些制度,经常提醒图书馆人严格按制度办事。

开学初,我们制定了《读者借阅须知》七条,对借阅时间做了重新安排,通过红领巾广播,通过班内张贴,教育读者热爱读书、爱护图书,也使得借还图书有序进行。我们还组建了一支小图书馆人的队伍,每班选举一位热爱读书、爱护图书、关心集体、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学,为班级图书管理员,制定了《班级图书管理员职责》,制度规定“协助班主任老师开展各种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小图书馆人提醒班级同学借还的时间,发现图书破损及时记录并向老师汇报。这支小图书馆人的队伍,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读书活动,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自身的综合能力。

本学年教师读者79人,人均借阅

册。学生读者有5个年段20个班级896人,共借阅图书28975册,人均借阅30册,借阅率最高的是二年级段,人均借阅册,借阅图书按大类分析,借阅A类图书20册,B330,C124,D55,E208,F10,G2452,H6504,I13253,J885,K442,N450,O476,P382,Q1224,R119,S30,T100,U16,V8,T66,Z1463册。借阅最多的是六年级的张梦霞读者,共借阅136册。第一学期未借读者有49人,第一学期未借59人。

三、规范管理,热心服务读者

为了让新书及时上架流通,先要给新书分类、编目、著录,那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们利用晚上和星期天加班,著录新书3169册,在图书书敲盖图章,粘贴上索书号。

图书馆的藏书都称为文献,给文献分类,分为22个基本大类,这是《中图法》的基本要求。为了给4万多册文献分类、上架,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头两个月的双休日,我几乎都在图书馆

度过,掌握本馆藏书的信息,如每一大类每一小类的数量,编制了《西塘小学藏书简介》表,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书架。我把文学类分成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两大块,世界文学中又把各洲的文学分列开来。中国文学类分得更细:理论与研究、作品集、诗歌韵文、戏剧、小说(小说中又分列古代至近代作品、现代作品、当代作品),报告文学、散文、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中又分列儿童诗歌童谣、童话寓言、儿童小说),其他大类也分得很细,如J艺术类文献少,但我也把其中的艺术理论、雕塑、摄影、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绘画、书法都单独分列。针对低年级读者识字量少,我们就单独设立了两个“低年级读物”书架。我还在每个书柜上粘贴了相应的标签。我们这样做,虽然加重了自己的工作量,但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找书。

图书馆的业务工作,主要包括藏书工作和读者工作两个层面。读者工作是

图书馆的中心工作,我们比较合理地安排借阅时间,实行全天开架借阅。面对不同的读者,我们遵守“以人为本、充分服务、科学服务”的原则,推荐适合读者阅读的文献,帮助找书,让读者高兴地来愉快地回。有些学生读者,因不懂还书规则,自己把要还的书放到书架,导致不能借书,急得哭了,我们就安慰他,帮他从电脑中检索,再从书架上找到书。这样的事天天都会发生,但我们不厌其烦。

为了推动读书活动,我们和学校红领巾广播联合,开辟了“好书推荐”栏目,介绍好书的基本信息、内容,介绍读书的方法。图书馆每月出一期专栏,公布借阅动态信息,印发到班级,上传在学校的图书馆网页上。全校小读者借阅兴致高,借阅率稳中有升,一学期保持在人均15册以上。学校教导处专门安排导读活动,每学期每位语文老师开设一节导读课,老师辅导,小读者借、阅合一,发挥了阅览室的功能,也保证了读书的

质量。在辅导中,老师还向他们推荐“必读书目”。其中陈月锋老师对四(2)班的导读课,生动有趣,深深吸引了小读者,课后大家都借了《爱的教育》那本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学生读者课内任务重,借还图书往往在早上和放晚学后,我们就早上班,晚下班,对特殊的读者,我们同样热情接待,办理借还手续。我们一有空,就把归还的图书分类上架,整理被抽乱的书架。流通量大的图书往往破损严重,我们一旦发现,就及时修补,以保持图书的整洁。一年中,我们修补了图书1000余册,经常找学生谈话,对他们进行爱护图书的教育。

为方便读者检索,我们还编写了部分二次文献,供读者参考:《西塘小学图书馆藏书排架目录》,《中国传统节日资料》,《读书方法》系列,《好书推荐》,《小学生必读书目》,《本校读书节参考》,《班主任工作新书目录》,《学习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目录索引》、《课程改革与教育

研究新书目录索引》等。

四、心中有书,努力钻研业务

刚进图书馆时,对图书馆的工作毫无经验,没有头绪,我就虚心向张大昌老师请教,请张伟娟同志帮助,请来陈爱妮老师了解图书馆的情况,认真学习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学习《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和使用手册。2010年10月25、26日两天,我参加了嘉兴市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2011年1月7日,又参加了嘉兴市图书馆工作人员数据库使用专业培训。通过请教、学习和培训,我才有了一些门道,初步掌握了图书馆的基础业务。

第二学期中,我重点钻研了单独打印条形码和书标的技术;向李五根老师请教,学习装订技术;与向阳小学马建佩老师联系,学习剔旧的操作技术,剔除了365册破损的图书,价值元;通过QQ和电话,请蓝博远程指导,掌握了期刊的著录、管理的技术。

五、存在的问题

1、出借的图书,封面破损,书标条码丢失,扉页和正文上涂画,图书的形象严重受损。今后,我们要经常教育学生,热爱读书的人,应该爱护图书。我们要在“文明阅读、爱护图书”方面多下工夫。

2、每次借阅图书后,乱架的现象非常严重,甚至有高年级个别读者故意捣乱。

3、为了提高阅读质量,今后应指导学生多看些自然科学方面的图书。

4、一学年期中,有59人从未借阅一本图书,我们应该重视。读课外书不会影响课内知识的接受,相反它能补充、拓展课内知识,对一个人的全面成长具有良好的帮助。提高认识,才能实现“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一远大目标。

我们有信心继续维护市级示范图书馆这一荣誉,树立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宗旨,让图书馆成为我校的文

明窗口。我们将再接再厉,争创浙江省中小学示范图书馆。

篇四:阜康市图书馆第一季度业务工作总结

1、更新馆藏,增加藏书量。1-3月份,我们集中全馆力量把1100多册图书录入电子借阅系统,及时上架,随时整理,使其有序,为读者借阅创造条件,让读者有了更多的阅读选择。采编室通过努力,已基本建成“瑶池文化-地方文献数据库”,进入数据库可以随意查询《阜康文史》等地方文献目录。

2、日常工作开展有序。我馆严格按照作息时间,按时开馆、闭馆。各一线窗口,能自觉按照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新到书刊、报纸的录入、上架工作,热心服务读者,积极宣传书刊,第一季度新书宣传150册,期刊20种,刻录共享程资源光盘70盘。电子阅览室今年加大管理力度,把引导青少年使用我馆数字资源为主要目的。工作人员将

我馆数字资源进入方式打印出来张贴于每台机位前,让青少年在上网时首先进入到图书馆的资源库观看一些经典资源,逐步让青少年养成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学习的习惯。

3、加强基层业务点人员培训及服务指导。1月,我们到市消防大队进行业务辅导,就图书的分类、借阅工作对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2月,我们先后为市人武部、交警大队免费赠送图书300余册,并帮助两个单位组建了自己的图书室,馆内派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对其图书管理员进行了个别辅导培训。3月22日,我馆借助文体局文化专干业务培训平台举办了2012年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管理员培训班,本次培训班参训人员50人,通过培训使管理员了解了古籍的普查与保护,掌握了图书分类编目与管理和共享工程的基础知识。

4、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1)3月,我馆举办的“翰墨飘香书阜康---小书法家比赛活动落下了围

幕。本次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青少年书法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共收到毛笔作品近200幅。这些作品几乎涵盖了行书、隶书、草书、楷书等各种常见字体,风格迥异,笔酣墨饱;内容以颂阜康为主或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唐诗宋词为主。展现了广大青少年对阜康的祝福与热爱。参加评审工作的专家从作品功力层层甄选,评选出一等奖11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18名,优秀奖13名。我们将在“”世界读书日宣传活动之机举行颁奖仪式,对优胜者予以奖励。

(2)3月21日、27日我馆承办了阜康市“我的书屋,我的家”及“读好书强素质促发展”演讲征文活动预赛及决赛活动。来自各乡镇、村的“农家书屋”管理员及市图书馆多年来的热心读者参加了本次演讲征文活动,他们或讲述“农家书屋”这个综合合性文化平台带给自己与身边农村人的改变,或从自己的读书经历向我们阐述读书丰富人生的道理,或向我们展示着自己与图书馆素来已久 的情愫。最终有12名选手从本次比赛活动中脱颖而出,分获了读书征文、演讲比赛的一、二三等奖。本次活动也拉开了我市“全民读书月”活动的序幕。

(3)今年,我馆认真贯彻落实“两馆一站”免费开放的精神,充分发挥资源、人才及设备优势,第一季度利用电子阅览室开展了各类人员的计算机免费培训工作。针对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本季度共开展三批免费培训,培训人员115名;针对“劳动99”系统,培训各基层劳动保障人员41名,对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推进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提高中老年读者应用计算机及我馆数字资源的能力,我馆自三月开始每周三下午定时对中老年读者进行计算机免费培训,到目前为止培训两期,参训人员目前不是很多,但是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此项工作定期化、长期化,不断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能力。

图书馆业务档案管理 第6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图书管理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189-02

一、图书管理的信息化

当前网络在图书馆中得以广泛应用,文献资料的信息化、数字化,给传统的呆板滞后图书馆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图书馆的数字化、集成化、速度化、有效化的优势使之成为21世纪图书馆发展方向的主流。网络既是图书馆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又起了促进和催化作用,是图书馆得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随着图书馆实现自动数字化,建立图书馆局域网,并能与互联网互联进行信息共享,成为互联网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公众对信息资源的大量需求,使图书馆网络信息量趋于庞大,也变得复杂多样,如何有效地建设、维护好网络,并保持其健康有序地发展,是图书馆需要解决的一项长期系统工程,相应地要求图书管理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使得与网络信息化同步。这就对图书管理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其在网络化的图书馆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更加突出和重要。

二、网络信息化下图书管理员应具备的素质

网络信息化下的图书馆,数据和信息是生命,准确而完整的数据库是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正常开展的保证。旧有的图书管理员的管理技能和知识结构已然无法适应这种图书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要,图书管理员的信息化专业知识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当今科学发展使得各类学科高度细化、大量集成和交叉渗透,这就给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笔者认为图书管理人员应当具有以下素质,才能适应适应网络信息化下图书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1.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图书管理工作的根本宗旨就是为读者服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包含社会各个阶层,工作任务繁重多变,因此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从业道德教育和服务宗旨教育。图书管理中网络的运用与管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效应,网络的虚拟性往往会带来一系列道德与伦理方面的问题,进而会影响人的道德水准,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对于图书管理员要求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细腻的工作作风,真诚的服务态度,积极的隐私保护意识,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敏锐的知识产权观念。

2.深厚的业务素质

图书管理员应具备与时代相适应的业务素质,具体体现在:首先要系统性的掌握图书信息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其次是了解图书管理业务程序,熟悉自己所管理的图书信息的内伸外延;再次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最后应注意提高外语水平,能够识读相关外文图书信息,提高外文资料的利用率。

3.较强的信息意识素质

现代的图书馆信息量翻倍式增加,图书管理人员要敏捷地捕捉各方面的相关信息,及时地收集及更新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类,以充当各层次读者的助手;同时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信息技术处理知识,能够对各类信息进行独立筛选、甄别与整合,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使读者能够很快地检索到需要的知识信息,提升了信息利用率,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

4.超前的思维素质

网络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要管理维护好网络,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全局的观念来考虑问题,并要有预见性;其次,图书管理网络信息化是一个不断革新的领域,需要管理者勇于创新;再次,图书馆信息化、集成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需要我们去积极研究。面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随时随地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会使得我们变得迷茫和困惑,这就要求图书管理员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及超前的思维能力。

5.必要的管理素质

目前的图书馆界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管理人员知识陈旧、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尤其是缺乏管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图书管理工作不仅是对知识信息的管理,也是对人的管理,包括服务对象及管理者本身。网络的运用颠覆了传统的知识信息传递手段,具有虚拟特殊性。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排除硬件设备外最终取决于使用者的运作状况。或者说网络是否能保持正常运行,主要的问题不是技术方面,而是取决于使用者的社交关系和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因此人的管理是网络管理中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图书馆管理员的业务素质的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工作得到全方位的进度和变化,图书管理人员的身份也在改变。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图书管理人员应及时调整并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主动进行能力培养,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网络信息化下图书馆工作的需要。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服务意识

应根据社会的时代要求和网络信息环境下对图书管理人员的道德要求,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在倡导图书管理人员自我教育的同时,通过社会实践锻炼、政治理论学习、举办岗前培训等多样活动,以及对图书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进行宣传和教育等方式,加强服务读者、服务教学、服务科研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要大力宣传图书管理工作的作用及意义,培养图书管理人员良好的道德情操,使图书馆不仅成为读者的知识殿堂,而且还能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对图书管理人员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计划,适时地组织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和轮岗实践教育活动,使他们能及时更新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2.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现代社会知识信息的存储和传播通常通过网络进行。图书管理的信息化给读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图书管理人员提出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要求。传统的图书管理形式人工操作多、劳动量大、效率低,已经远不能适应电子信息化的现代管理方式。从传统的管理程序向利用计算机网络转变,就要求图书管理员掌握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存储的技术。图书管理人员还要掌握外语知识,拓宽服务的范围和领域,这是当今社会各行各业走向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信息交流的需要,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知识信息资源共享及全球信息网络的联通,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最新信息,分析、辨别和收集有用信息。互联网上的语言部分是英语,管理员只有具备扎实的外语知识,尤其是英语,才能有效地处理、加工网络信息。因此,只有具备外语知识才能直接地了解国际动态,便于直接的收集信息资源,从而更好地完成信息传递工作。

3.培养图书信息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

现代社会的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开发、储存及传播的重要阵地,要求图书管理人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素养。当今已经进入知识信息爆炸时代,图书管理人员作为知识的引领者,其知识框架的核心内容就应该是如何进行获取知识信息。对于现代图书管理人员来说,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是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必备条件。

图书管理人员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管理,因此图书管理人员还应该要有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在当代的知识信息社会中,每一个公民或者组织都应在知识信息的接触过程中遵守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规章。只有洞悉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才能在知识信息的传播和利用中处于主动地位,从而避免产生纠纷或者抵触法律的行为。图书管理人员的另一工作性质就是服务,为了增加服务效率,图书管理人员还应学习一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读者心理的需求,这样才能使信息服务工作准确到位,才能有效地提高服务的质量和品质。对于图书管理人员本身而言,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其自身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工作心态也是非常必要的。

4.培养信息技术运用和处理能力

图书管理人员要具有能熟练的运用和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首先要对信息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能从冗杂繁多的信息中分析出具有可用价值的部分。能将各类信息加以甄别、筛选,从中整理出有用的内容并进行分类、整合、归纳,并能从中发掘出潜在的利用价值。要能娴熟地运用信息技术,譬如能利用计算机平台建立各种图书数据库,处理各类图书信息,能从网络中猎取到各种读者需要的信息,能指导读者利用网络检索图书文刊,并能在网上解答读者的问题。

5.建立健全科研奖惩制度

图书馆必须制定科研工作规划,使图书馆科研工作有预期的目标。首先要建立科研工作考核奖励制度,对图书馆的科研工作要制定相应的指标,进行定期考核,实施奖励与表彰,提高科研的积极性,促使人人参与科研。同时,利用本馆的优势,对管理员的科研活动实行一定的开放政策,如在检索资料方面、打印复制方面等等。

6.选择合适的再教育途径

合适的再教育途径多种多样,可以进行函授网络学习、去高校进修学习,可以把教培人员请进来授课,可以进行内部轮岗相互学习。还可以与网络信息技术发达数字化程度高的信息科研院所、图书馆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请他们代为培养图书管理员的网络信息知识和管理能力,这样,更容易使图书管理员将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场所。

四、结语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源泉,图书馆事业是人类赖以发展的伟大基石,人类的发展时刻需要它的辅助。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的当今社会,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必须适应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变化,不断地提高业务素质,及时调整并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满足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梁乃秀.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08,(3).

[2]唐家玉.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管理[J].人大复印资料,2001,(6).

[3]韩喜运.数字图书馆发展趋势及问题初探[J].图书馆学刊,2001,(5).

图书馆业务档案管理 第7篇

一、领导者的决策能力决定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一) 提高管理者素质。

数字信息时代给图书馆事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也给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各级图书馆馆长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成败与兴衰。要求图书馆馆长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和原则,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坚持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自觉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 还要顺应时代潮流, 具有战略的目光, 开阔的视野, 开拓创新的能力, 廉洁奉公, 是非分明, 不计较个人得失, 更不为琐碎之事耿耿于怀, 自强不息, 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根本宗旨。

(二) 热爱图书馆事业, 具有无私奉献精神。

图书馆事业是一项造福国家与人类的公益事业。作为馆长, 必须由衷地热爱图书馆事业。在成绩面前不居功自傲, 沾沾自喜, 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 自强不息, 要有“吃的是草, 挤出来是奶”的孺子牛精神。

(三) 精通专业知识, 具有宽广的知识面。

图书馆的专业性要求馆长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 了解图书馆发展动态, 懂得科学管理;同时, 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科技、文史等方面的知识, 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与此同时, 要不断更新个人的知识和技能, 保持良好的知识结构, 做到视野开阔, 思维活跃, 正确把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规律和前沿动态, 随时掌握最新的图书情报动向, 并迅速做出正确的思考判断。

(四) 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及较高的工作效率。

善于运用系统思考的方式开展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图书馆工作千头万绪, 从重要的事情着手, 确定哪一个工作比较重要, 必须先去做;哪些比较不重要, 可以缓办, 依据重要性决定投入的时间, 不断思考是否有更有效率的工作方法。不考虑优先次序所产生的另一结果, 经常是一无所成, 而且被拖延或耽搁的事情, 等之后再提出时, 往往已失去时效性。

(五) 规范图书馆架位管理。

图书馆业务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 比如按照图书馆评估指标, 生均图书要达标, 随着藏书量的增加, 图书馆面积不足是困惑中小馆藏书的大问题, 每次上架新书都需要倒架。因此, 库位设计调整是一个整体工程。如何做到既规范又省力, 管理者应在本馆图书分类统计的基础上, 计算书架可容纳的册数, 将预留空间做通盘考虑, 避免做重复调整。

二、馆员服务素质能力的提升是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的保证

(一) 注重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 加强

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的培养,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工作队伍。馆员应成为知识的创新者, 其所从事的知识组织、知识管理、知识服务和利用是创新的基础。馆员也应成为知识的导师, 一方面让读者在“知识服务体系”中接受教育;另一方面馆员对读者的教育、指导, 就是知识的教育。真正认识到馆员具有指导、启迪、引导、咨询的作用, 传授的功能, 具有“导师”的意义。把人本管理用于馆员的管理, 就是按照人本性的要求把提高馆员的工作质量、提高馆员的满意度及馆员的成长和发展等人性因素作为目标。

(二) 以人为本的调动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 调动馆员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潜能, 采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竞争上岗机制, 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人为本是深刻认识人在图书馆中的作用, 突出人在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管理中的地位, 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本质在于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激励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 从而最大限度提升与实现人的自身价值。

(三) 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

激励是调动馆员积极性, 激发馆员创新意识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建立有效的用人激励机制, 可以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优势。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需要, 因此根据人的需要层次不同, 对人的激励机制也要具有多样性, 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职位晋升、改善环境、工作自由等, 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的不同需要, 充分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激励机制。

(四) 实现馆员自身价值为本的管理思想。

尊重并承认人的价值是实现人本管理的前提。馆员自身价值的实现是图书馆内部人本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是人本管理体系建立的核心内容。在此指导思想之下,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只存在分工的不同, 管理者了解馆员工作的艰辛, 承认人的需要, 个性发展的合理性, 创造条件满足馆员发展的需要, 并将这种需要作为图书馆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成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本管理尊重人的价值, 以建立使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能力为最终目标的制度。它弥补了传统管理制度的不足, 突破了制度管理的僵化局限, 给人以尊重感, 以一种自由活动发展的良性空间, 让人在体验自由活动发展空间的同时, 更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三、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决定图书馆管理水平

(一) 以读者为本的管理体系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基石。

传统图书馆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 多以规范读者的行为, 使读者不犯错误为出发点, 有太多的管制与约束, 致使图书馆管理僵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生存的外部环境已发生并将继续发生巨大变化, 与此相适应, 图书馆管理的内涵要求、发展目标、工作方法、行为方式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图书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就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扬弃和取舍, 建立崭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二) 建立资源共享协调保障体系。

文献资源建设是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条件, 是构筑文献资源共享建设的基础。它的建设是否顺利和充分, 关系到网络文献资源共享能否顺利进行和发展, 关系到文献资源整体建设的成败。比如, 北京自2008年高校成立了BALIS资源协调管理中心, 下设四个分中心, 标志着BALIS组织架构建设的完成, 促进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的目标能够更早实现, 从而促进高校图书馆资源价值最大化和最优化, 使文献资源的买方和供方在文献资源利用方面等有更多的协调, 同时对中小馆数字化资源配置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摘要:“以人为本”, 突出人在图书利用与管理中的地位, 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领导者的决策能力决定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馆员素质服务能力提升是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的保证, 体现在“以实现馆员自身价值为本的管理思想”和“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的实施。

关键词:以人为本,图书馆馆员

参考文献

[1]张建林.试探新时期领导者决策能力的培养[J].赣江经济, 1986.12.

[2]许李莉.探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素质与服务质量的提升[J].华章, 2012.30.

乡镇图书管理员的业务学习和研究 第8篇

农民需要什么信息?我们结合当今农村、农民生活状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民生”方面。即民众生存与安全的最基本需要,它主要来自政府信息公开层面,如惠农政策法规、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安全保障、基本教育保障、突发性事件管理等信息。

2、健康与保健方面。基本医疗保险、健康保险等。

3、实用技术方面:科学种养知识、生产技能培训、农业专家咨询等。

4、便民服务方面:通知公告、本村动态、办事指南、热点内容等等。

5、市场供求方面:农村市场流通、农产品信息发布等。

6、生活消费方面: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

乡镇图书管理员应切实了解农民读者的信息需求,以此作为图书室文献资源采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科学理性的引导方式与农民生活的感性认识相结合,切合当地农民的知识需求。

图书室文献采集工作包括“采”和“集”。采,指采购图书、报纸、期刊、声像资料等。集:指征集,搜集购买之外的各种图书、资料数字资源和少量的实物(如民俗生产生活器具等)。换句话说,文献资源的补充更新不仅仅依赖资金购买,更需要图书管理员的智慧去发现,更依仗图书管理员的辛勤采集。

文献资源采集渠道主要有:上级配送、图书室购买、社会援助、征集、数字资源下载、网络链接导航等方式。

二、乡镇图书管理员要成为“善于交流的知识经纪人”

“善于交流的知识经纪人”,用专业的话语来说,就是“牵线搭桥,为不确定的知识信息与不确定的读者建立起确定关系,替双方寻找机会促成‘交易’。意思是乡镇图书管理员不仅是照看图书室,而是要学会积累、整理、传递知识信息,在知识信息与其需求者之间构筑起一个便捷的通道。村民们可以到图书室来咨询交流,也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QQ等方式得到咨询帮助;善于利用通常读者向图书管理员咨询的机会咨询读者,长到老学到老,乡间的能人不能少,在乡镇图书室这样的公共知识空间里,管理员应该有能力吸引乡亲们到这里来交流,管理员必须学会倾听、交流、沟通、探讨、积累等技巧。

在日益重视“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服务的国家大环境中,大到农业部网站,小到各地各种涉农网站,都有大量的与当地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的知识信息资源可供参考利用,需要图书室管理员促成“交易”,向村民宣传介绍,发布知识信息,充当知识的“经纪人”。

三、文献流通及阅览服务环节的把握

文献流通是乡镇图书室最基本的服务方式,是图书室直接面向读者,传递知识信息,提高人们文化素养,践行公共知识信息服务的最前端工作之一。文献信息媒介多样化的当代,农家书屋文献流通不仅指传统的印刷型纸质文献,也包括数字资源流通。乡镇图书室文献流通工作主要包括外借、阅览(包括电子资源阅览)、复制、宣传、展览、还包括文献流通制度的建立等。文献流通制度则包括借书制度、阅览制度、文献复制制度。

乡镇图书阅览室为读者提供基本服务的又一主要方式,乡镇图书室阅览室和图书外借往往是一体的。图书管理员在为读者提供阅览服务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合理把握文献资源,明确不宜外借的书刊资料。

现代乡镇图书室多以开架方式提供借阅服务,读者犹如进入自选商场(超市),自由选择、浏览、借阅书刊。但这并不意味着图书室所有书刊资料都可以借回家在私人空间使用。不宜外借的书刊主要包括:

(1) 市场上不流通的,具有地方史料价值的。如村情村史资料、家族谱牒和一些“不可再生的”、“单本的”手稿、照片、乡土文学小册子等资料。

(2) 工具书。工具书是检索性的、供人质疑查考用的,不似一般图书按逻辑次序对某一主题进行系统的阐述,供人系统阅读。

(3) 报纸。报纸时效性强,借回到私人空间就失去了乡亲们及时了解和共享新闻的价值。

2、建立合理阅览制度,遵循生产生活规律灵活安排开放时间。

乡镇图书室阅览登记制度包括传统的书面登记和电子上机登记。阅览登记制度是读者利用图书室的最基本的配合,是为了记录人流量、为图书室发展提供参考,也是衡量图书室读者服务工作的一种尺度。图书室管理员应做好宣传、说明工作,取得读者配合。

乡村地域性强,受众面较为集中,服务对象相对稳定。村民利用图书室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季节性特征,有伴随传统节庆习俗,圩日贸易集市的积聚性特征,图书室开放要适应本镇生产生活规律。

参考文献

[1]付立宏, 袁琳《图书馆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7

图书馆业务外包之辨析 第9篇

图书馆将非核心业务通过合同外包给社会机构来完成, 以便集中自身的力量搞好基础结构建设, 提升核心业务——这就是图书馆的“业务外包”。

业务外包在中国图书馆界扎根虽晚却发展神速, 它的普及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从一个相对闭塞的传统的文化服务事业到现代化、社会化、国际化的新时代社会文化服务事业, 业务外包在图书馆界的逐渐普及成为这一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图书馆业务外包的类型

项目明确、内容规范的业务外包是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 主要内容有书刊采购分编业务外包, 物业管理外包, 计算机系统管理和设备管理维护外包, 专业会议及会展业务外包等。

(一) 采访业务外包, 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模式。

1、纲目订购, 实际上是一种图书馆与书商之间的采书合约,

书商根据图书馆采访人员圈订的纲目控制范围和图书馆的经费预算, 将选出的图书送到图书馆, 图书馆采访人员通过验收将适合的书留下, 不需要的图书退给书商。这种方式可以节约采访人员选书的时间, 也能保证所购图书具有针对性。

2、由图书馆采访人员根据征订书目进行圈选, 交由书商订购。

近几年, 地区采编中心和图书公司不断涌现,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图书供给商要能发展下去, 就必须以客户为中心, 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种竞争给图书馆带来了更多的优惠和附加服务, 其中包括书目数据的配送以及贴防盗磁条、盖馆藏章、贴条形码和书标等手工处理过程, 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减少人员, 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 编目外包。

编目外包是国外图书馆业务外包中应用最广且最具成效的一种。早在七、八十年代, 美国、日本等国图书馆已开始将编目业务部分外包。编目外包, 一方面可以减少编目人员的负担, 加快文献处理的速度, 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节省开支, 解决诸如待编积压图书、工作负荷不均、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 另一方面, 可以减少重复劳动, 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统一编目。

(三) 书目数据库建设, 包括依据书目卡片的信息和文献实体信息进行业务外包两种形式。

1、依据书目卡片的信息这种方法简便、经济, 但卡片信息不全, 依此制作出来的书目数据不能达到准确、全面的效果。

2、到现场依据文献实体信息进行业务外包是较为彻底的做

法, 双方通过签订合约, 由承包方派员进驻图书馆, 按馆藏文献建库, 同时还按照现在的标准全面重新加工。

(四) 自动化业务外包, 是指在共同签署的外包协议或合同

的基础上, 采用系统移植或委托专业厂商设计和开发, 服务提供商直接向图书馆提供整套的应用方案, 包括咨询、软件系统、实施、运行中的维护、软件的升级、高质量的技术支持等。通过服务外包, 不仅可以节约时间和费用支出, 还可以直接享受服务提供商提供强劲的支持、网上维护和更新升级的优质服务。

(五) 后勤物业治理。

近几年来, 图书馆事业发展较快, 各地政府都投入巨资建设新图书馆, 新建的图书馆面积都较大, 新馆各种设施的维护和治理任务很重, 通过后勤外包可以使治理层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更多精力用于业务建设中。后勤外包可以采用全部外包和部分外包两种。

1、全部外包可以向社会邀请专业物业公司进行招标的方式,

选聘物业治理公司对图书馆所有物业及设施、设备实施统一一体化治理, 图书馆只设一名物业治理人员, 负责物业的宏观治理及与治理公司的联络。

2、部分外包主要是指将清洁卫生、绿化保养、消防安全、设

备维护等某一方面的事务委托给专业的公司或团队, 图书馆办公室可以建立明确的检查制度进行监督。

三、图书馆业务外包要健康发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采访业务外包一定要把握好图书质量关, 保证图书馆藏书结构的合理性。

外包商都是以赢利为目的, 他们虽然免费贴防盗磁条、盖馆藏章, 但却把这些程序安排在图书送达图书馆之前, 这样就有可能填充一些信息过时、利润较大的品种, 无法退货, 使得验收形同虚设。有些还会故意拖延图书到货时间, 原因是他们从出版社拿到的图书折扣随着图书滞压期延长而递增, 导致部分图书到馆的周期较长, 对于一些时效性较强的图书, 如果延迟几个月以后才到馆, 其使用价值必将大打折扣。同时, 如果大量购进那些迎合娱乐型读者需求的“热门书”和“畅销书”, 将那些读者量少、利用率低的知识普及性读物和科研用书拒之馆外, 势必造成图书馆藏书结构比重的失调。因此, 图书馆不能过分依赖外包商低价甚至免费的业务外包支持。

(二) 编目业务外包需要严格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控制。

我国图书馆合作编目工作处在初级阶段, 多数业务外包商的编目数据来自出版社, 而出版社提供的编目数据均来自于国内几大编目中心, 这些联合编目中心的编目规则不统一, 在使用规范、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导致图书馆对下载的数据必须做二次加工。所以, 应该全力打好联合编目的基础, 促进书目数据制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为编目业务外包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 书目数据库建设应注意保护好本馆文献。

书目数据库建设尤其是依据文献实体信息进行的业务外包, 一般是针对图书馆保存本库房中的文献展开, 库房本身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 如果业务外包商随意派驻人员进出库房, 势必造成管理的混乱和漏洞, 因而, 图书馆一定要有严格的现场控制机制, 在保护好本馆文献的基础上开展业务外包工作。

(四) 避免过分依赖业务外包, 作好图书馆员的岗位归属。

业务外包必然会使图书馆一部分岗位上的人员失去本已熟悉的业务岗位, 一定要稳定好这些员工的情绪, 加强岗位培训、业务学习, 尽快安排好新的岗位。同时, 不能因为业务外包而轻视采访分编、计算机技术等基本业务技能, 否则势必会造成图书馆对业务外包的过分依赖。

四、结语

随着图书馆外包业务范畴的扩大和业务外包普及程度的提高, 由图书馆外包业务催生出的服务产业会越来越繁荣, 一个新的产业链条将日趋成熟和完善。图书馆在推行业务外包时一定要谨慎选择外包商, 在执行外包合约过程中, 加强监督, 把好质量关。要防止对业务外包的过分依赖, 在不涉及管理权的同时, 调动一切社会积极因素, 降低成本、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和改进质量, 有效地将各种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实现图书馆科学化、专业化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兵.业务外包——高科技时代集团经济发展的方向.科技治理研究.2001 (8) ;

[2]杨勇.图书馆业务外包初探.图书馆学研究.2000 (4) ;

[3]颜丽玉.论图书馆业务外包之策略.情报探索.2005 (7) ;

[4]吴晶娥.图书馆采编业务社会化的反思.图书馆杂志.2005 (3) ;

高校图书馆业务外包浅析 第10篇

图书馆业务外包是指图书馆在工作运行环节中利用图书馆外部现有的专业化服务单位, 将一些辅助性的业务, 以合同的方式委托这些服务单位, 降低本单位成本, 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强化核心服务, 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业务外包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的一些图书馆已普遍存在, 这些实践证明, 适度范围的图书馆业务外包将有利于图书馆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能力发展核心业务, 促进知识经济时代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型。

就以我馆为例, 近几年随着扩大招生, 我校的在读学生人数激增, 学生与可阅读书的比例已经远远达不到标准。为了解决图书数量不够的问题, 我校投入大量购书经费, 采购大量图书。由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任务繁重, 许多能够提供业务外包的书商应运而生, 同时我馆也意识到高校图书馆业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经营管理方式正在快速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采用采编业务外包是寻求发展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 所以我馆开始了图书馆业务外包业务的探索性试验。

1 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益处

1.1 降低图书馆的运作成本

图书馆业务外包的策略性考虑是减轻资金紧张而带来的运作压力。而承包商采用的是成本核算、规模化经营的管理模式, 就完成同一业务来讲, 承包商的投入往往低于图书馆的投入。比如:从CALIS联机编目中心下载一条数据的费用是0.5元;批量或回溯性编目服务, 费用为一种0.3元以上。同样是分编图书, 如果是图书馆自己完成, 就会大大降低每种书的上架成本。

1.2 节约图书馆人力资源

采编业务外包后, 由书商负责免费承担了图书馆大部分采编工作, 图书馆可以减少部分采编岗位和人员, 如采访数据录入、图书加工、图书分类和编目人员等, 原有的验收人员与编目人员工作合并, 验收人员不仅要验收图书质量, 还要兼做编目数据验收。借助业务外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不足的压力。

1.3 提高图书馆的劳动效率

就国内高校图书馆的普遍现状而言, 大多数图书馆存在着技术人力资源有限, 采编任务繁重、待编图书积压的状况, 从而影响到新书上架与师生见面的时间。一般来说, 新书同读者见面至少要1个月时间, 有的甚至在2~3个月以上, 而如果图书馆采用购书同时要求书商随书配送编目数据或者到一些书目数据公司去套录数据, 就可以缩短图书在图书馆加工环节滞留的时间, 保证新书与读者见面的时间, 大大地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2 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弊端

2.1 对原有队伍的冲击

采编是图书馆的业务环节中专业技术含量最高的业务之一, 也是传统图书馆引以为豪的技术资本。业务外包使得采编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导致大批裁减原图书馆工作人员, 引起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动荡, 极大地挫伤图书馆采编岗位原有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使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下降。业务外包还有可能使图书馆工作人员放松对图书馆相关新知识、新技术的关注与学习。

2.2 引起馆藏质量的下降

高校图书馆馆藏与学校发展有很大关系, 由于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 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相对较集中, 这种需求导向已形成图书馆各自不同的藏书特色, 在图书分类方面也是针对本校学科分类及采购本图书的目的, 进行分编。承包商对图书馆馆藏业务不甚了解, 分编工作难以体现图书馆的办馆方针和服务宗旨。如果在进行采编业务外包之前计划不周, 在与承包商进行协商时对自身需求表达不清晰, 承包商就可能对图书馆的采编要求产生曲解甚至误解。这样就会妨碍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 导致馆藏质量的下降。

2.3 为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建设带来负面效应

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依靠的是拥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献身图书馆事业的人才队伍。而图书馆业务外包给图书馆带来的是机构大幅度调整、人员重组分流, 特别是相对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如采编等业务外包将使图书馆原有部门的人员分散到其他部门。长期以往的进行业务外包, 将会使图书馆自身所具有的这部分能力逐渐弱化、丧失。这会使图书馆在一系列的工作中如采编等过分依赖承包商, 这样会带来两个问题:

(1) 编目质量无法控制。原有的编目技术力量已经被打散, 而承包商的编目质量往往是比较低的。

(2) 无法保证是否能够长期持续的合作。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可能良好的合作关系刚刚建立, 公司就倒闭了。

3 高校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应对策略

3.1 慎重选择承包商

首先在选择图书承包商之前进行细致的地调研工作, 广泛的吸取已经进行图书馆业务外包业务的兄弟馆的成功经验, 对承包商的企业规模、分编技术实力、同行中的诚信度等等, 全面综合分析。

3.2 合理策划业务外包

高校图书馆作为为高校科研、教学服务的部门, 在实现业务外包时首先要考虑到本校、本馆的实际情况, 合理的规划业务外包的范围。

3.3 调研师生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的群体是广大的师生, 图书馆的图书购进应以满足这一群体需求为最根本的原则。图书馆应该主动地去了解他们的需求, 如调查问卷、读者信箱等手段, 并及时地进行采购人员与承包商之间的沟通, 使图书的采购能够更加有针对性。

3.4 强化对业务外包的管理

图书馆业务外包后, 图书馆应该采取主动的态度行使监督、监管的职能。定期对业务外包商进行评估, 对于在外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地与业务外包商交换意见, 研究解决办法, 不能存在麻痹大意的心态。

综上所述, 随着图书馆业务外包这一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图书馆编目业务工作方面的应用, 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势必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图书馆只要掌控好编目业务外包的质量以及处理好编目业务外包的合作管理问题, 那么, 编目业务外包工作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摘要:图书馆业务外包是指图书馆在工作运行环节中将一些辅助性的业务, 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服务单位。实践证明适度范围的图书馆业务外包将有利于图书馆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能力发展核心业务, 促进知识经济时代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型。

关键词:黑龙江大学,图书馆,业务外包

参考文献

[1]臧凤梅.高校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6 (12) :145.

[2]陈根张, 韩庆峰.高校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7) :33.

[3]贾静.浅谈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J].百色学科学报, 2006 (12) :100.

[4]秦春.也谈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质量控制[J].图书馆界, 2006 (2) :38.

[5]陈光华.关于高校图书馆的业务外包[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5 (5) :142.

[6]朱复成.美国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得失及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0 (1) :30.

[7]晶娥.采编业务社会化问题探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5 (3) :34.

图书馆业务档案管理 第11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公民;读书;观念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137-02

公共图书馆,顾名思义就是指公共性的图书馆,与私人图书馆不同的是,公共图书馆并非仅供个人使用,而是面向整个大众,供所有公民使用,能让公民自由并且不受限制地使用图书馆的资源,享受平等的读书权利。现代图书馆的出现大约是在19世纪之后,这时的图书馆不仅仅是指公共性的图书馆,更是一种依据国家法律建立,受到国家赞助和支持的读书之地,每位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享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和业务。公共图书馆也被认为是维护公民权利的一种保障机构。而从20世纪中期开始,公共图书馆又被赋予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含义——公民社会保障的有力手段之一。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来看,公共图书馆所赋予的意义越来越深刻,不仅仅是一个供公民读书的平台,更是一个保障公民权利的手段[1]。

一、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和职能

从上述的公共图书馆发展历程来看,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职能可见一斑。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而若细细道来,就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公共图书馆的诞生缓解了社会中尖锐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及后来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地域之间的差别,城乡之间的差别,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也渐渐浮现出来。而教育又成为了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社会各阶层的悬殊差距,许多公民意识中的读书观念正在渐渐淡化。于是,公共图书馆适时地发挥了它的有效作用,比如“送书下乡”工程,将城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延伸至农村、工地、医院甚至是监狱等等。这些举措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中的矛盾,调节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解决公民的教育问题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其次,公共图书馆的产生能够有效地维护公民信息的公平,保障了公民基本的读书权利。每个公民都应该有平等的读书权利,都有权利享受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与信息。就公共图书馆的性质来说,公共图书馆是面向全体公民,没有任何歧视,平等对待所有公民的一个机构,也正是这个性质,使得公共图书馆更贴近公民群众,为公民服务,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和职能在这个时候得到了体现。建设公共图书馆积极有效地维护了公民信息的公平,将“信息公平”理念的影响传播得越来越广泛,并与此同时保障了公民的基本读书权利,是所有公民都能得到读书,获得教育的机会。

当然,公共图书馆还有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丰富了公民的文化生活,普遍提高公民的教育水平。公民的文化生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现如今物质生活快速发展的新社会,公民们越来越注重内在修养和文化生活的丰富,公共图书馆就是一个很好的丰富公民文化生活的渠道,公共图书馆为公民提供了各种可利用的文化资源,让公民们在休闲的同时也能汲取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此外,公共图书馆也为那些曾经不能受到教育的社会底层公民提供了一个再次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提升了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也有助于缩小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可见,公共图书馆为构建和谐共处、和平稳定的社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最后,公共图书馆也能为公民提供数字信息的平台,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公共图书馆都已经配备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数字信息的平台,借助这些设备,公共图书馆保存了大量丰富的传统资源信息,并通过这些设备重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发展进步。

上述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和职能都是不容忽视的,可见,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地位需要得到公民们充分的重视和肯定。

二、公民读书观念减弱的原因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渐渐成为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传输工具,于是公民们自发读书的观念开始随之减弱,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直接上网查询需要的资料而省去了读书的过程。在2010年的第七次“全国公民阅读调查”的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公民们读书的概率仅为50.1%,虽然近几年一直在呼吁大众读书,但是读书率仍然不见明显的增长。结合多层原因分析,可以总结出几个导致公民读书观念减弱的主要原因:一是全民读书氛围的淡薄,越来越多的公民选择的是快捷又方便的互联网技术,自然读书的氛围便会减弱;二是公民们渐渐缺乏了读书的兴趣和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是造成公民读书观念减弱的最主要的主观原因。俗语说,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一个人的阅读兴趣可以反映一个人对读书的热情和接受度,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全民阅读氛围的淡薄,所以这种阅读兴趣就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久而久之,自然缺乏了读书的兴趣,没有了读书的兴趣,良好的读书习惯自然也就不可能养成;三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不足。现如今许多图书馆都实行收费制度,图书馆的网点数量也严重不足,根本无法满足公民读书的需要。这种图书馆建设的不足是可以避免的,就像本文主要讲的“公共图书馆”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图书馆建设问题的方法,如若多多开设类似于“公共图书馆”的场所供公民读书,那么公民的读书观念也能有所加强;四是现代社会节奏过快,全民压力过大导致公民没有多余时间读书。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为我们带来了便利却也造成了公民们生活压力的增大,社会环境的竞争激烈,不断扩大的就业压力,让公民们的心理压力倍增,生活节奏也因此加快,公民们忙着事业、学习、考研、升职,自然而然,读书的时间就大大减少了,这样一来,他们读书的观念也就渐渐淡薄,最后将读书抛之脑后。我们可以适当放慢脚步,去体验一下读书的乐趣;五是现如今各种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和娱乐方式的多样性。因为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多媒体设备如手机、MP4/5等文化信息传播媒体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民的生活中,他们确实为我们带来了便捷却也冷却了公民们读书的热情。此外,各种娱乐方式比如电视、电影、旅游也逐渐出现在公民们的视线中,占据了公民们大部分的休闲时间,于是,公民们的读书观念也就越来越淡薄[2]。

上述的几个原因都可看作是公民读书观念减弱的主要原因,那么为了加强公民读书观念,避免上述的现象,需要彻底改善公共图书馆的业务。

三、改善公共图书馆业务,加强公民读书观念的举措

通过讲述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和职能以及公民读书观念的减弱问题,大家对于加强公民读书观念的结论会一致赞同的。既然说到公共图书馆是提供公民读书的好去处,那么自然要好好利用这块“风水宝地”,来加强公民的读书观念。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改善公共图书馆的业务从而加强公民的读书观念呢?下面有几个很好的举措和办法:第一,政府可以向公民广泛地宣传读书的重要性,介绍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和职能,引导公民能够充分地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信息。这时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的工作者多出一份力了。工作者们可以走访社区街道,印发宣传资料,并向公民简单地介绍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内容,此外,还可以借助网络和多媒体设备,在网上贴出公共图书馆的相关信息,也可以通过短信的形式告知公民们公共图书馆的简介[3];第二,公共图书馆需要遵循“读者之上”的总则,为公民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公民是公共图书馆的主体,在公共图书馆中,每个公民都是平等的,因此,公共图书馆就要本着“以人为本,人人平等”的原则和宗旨,设身处地地为公民读者考虑,为公民读者提供最舒心、最优质的服务。公共图书馆的工作者可以为公民读者营造一种舒适、宽松、自由的读书氛围和环境,当读者有疑问时可以随时提供精确的解答,了解公民读者的读书兴趣和习惯,能够帮助读者获取其需要的知识信息和资料。在公共图书馆中要建立能够满足大部分公民读者读书需求的各种收藏,并公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时间段,让公民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和分配读书时间。除此之外,公共图书馆还可以在网上设立网络阅读平台,开通借阅图书的服务,这样,能让那些还未来得及在馆中阅读完书籍的读者,回家之后也可以接着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不仅方便了公民读者,也节省了读者来回公共图书馆的时间,一举两得;第三,以体现人文关怀为主,建设能满足弱势群体读书需要的平台。在我国,总有很多处于社会底层的公民包括贫困农民、农民工及其子女、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以及孤寡老年人等不能接受到和他人相同的读书待遇,他们大都希望通过读书来提升自身修养从而提高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改变始终处于社会弱势的现状。对于这一类特殊的人群来说,公共图书馆业务的改善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对此,公共图书馆可以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号召那些社会底层的公民读者参与进来,给予他们一个读书的机会,工作者可以采取送书上门的方式,为那些不方便出门却又很想读书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一个读书的机会。公共图书馆通过上述这些业务的改善,一定能成为一个真正面向公民读者,加强公民读书观念的平台[4]。

四、结束语

教育是中国一直以来强调的重点,而读书则是教育必经的过程。公共图书馆的任务就是向公民读者们提供一个读书的平台,一个接受教育的渠道。构建一个读书学习的社会,加强公民读书观念,是现下公共图书馆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公共图书馆必须通过大力宣扬读书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公民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满足社会弱势群体的读书需求,改善公共图书馆的业务等途径,加强公民读书的观念。相信,公共图书馆一定能发挥其业务功能,加强公民读者的读书观念。

参考文献:

[1]郭海明.“普遍平等、惠及全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03).

[2]王惠君.图书馆丰富你的生活——“中美图书馆馆长交流项目”考察报告[J].图书馆建设.2009,(12).

[3]丁文安.论公共图书馆读者教育工作[J].科技视界,2011,(02).

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概述 第12篇

1 编目业务外包的含义及其形式

所谓编目业务外包, 就是指书商为图书馆采购的图书免费提供编目数据, 以及完成图书的外加工, 图书馆自身则负责校对数据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

编目业务外包的形式是多样的:

(1) 部分外包:把编目工作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给外包商完成, 主要是图书的外加工:包括贴条形码、打财产号、贴磁条, 盖章、贴书标、贴胶带等。

(2) 全部外包:图书馆把所有的购书和整套编目工作流程都外包给数据商或书商完成, 包括图书编目以及图书的外加工, 自己只做数据核对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

(3) 远程外包:外包商在自己单位完成工作, 然后把成果打包送到图书馆。

(4) 进驻外包:外包商派业务员进驻图书馆完成相关工作。

2 编目业务外包存在的优势

联机编目的发展, 为编目业务外包提供了技术基础。中国联机编目发展是以国家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应用系统1998年12月进行联通并试验运行为标志的;CALIS高校文献保障服务系统也于1998年正式启动。庞大的联机书目数据为书商提供了套录数据来源, 为其向图书馆提供编目业务外包创造了条件。

(1) 节约成本:以美国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为例, 从该中心联机套录一条数据的费用是1美元;批量或回溯性编目服务, 费用一般为2美元以上1种, 而图书馆自己完成每种图书的分编成本至少要50美元以上。目前我国图书馆原始图书编目, 每种书的成本在10-15元之间, 而套录数据每种书仅0.3元。由此, 编目业务外包具有降低运作成本的作用显而易见。

(2) 节约人力:图书馆实施编目业务外包, 一则可以借助外部的人力资源, 来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二则可以将节省下的经费投入图书馆内人力附加价值较高的工作中, 从而达到减员增效, 节约经费的目的。

(3) 减少新书积压:新书积压、新书滞后是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图书编目业务外包, 能最大限度地缩短图书加工周期, 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新书积压、新书滞后的现象, 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4) 即可上架服务:即书商除了提供书籍之外, 还可以提供全套的书籍处理服务, 图书馆接收图书后即可摆上书架。这样即可减少新书上架的时差, 也可以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是完全外包的编目形式。

(5) 有利于大批量的旧书的回溯性编目以及赠书的编目入库。

3 编目业务外包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情况下, 我国大多数图书馆采用的都是部分外包, 只有个别馆采用了一定意义上的完全外包, 仅仅留有部分人员担当校对员的角色, 对其他人员进行了分流。但笔者认为当下我国的编目业务外包还存在一些问题, 亟待解决:

3.1 编目质量问题:

(1) 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 往往是在图书招标过程中书商作为提供配套服务的形式来完成的, 由于每年中标的书商都不一定相同, 而且是多家中标, 这样, 由于多家书商参与合作, 对于图书分编细则的理解和书商编目人员素质的差异, 外包合同的短期性和松散性, 将直接影响到书目数据的质量。

(2) 外包商的书目数据大多来自各联机编目中心的数据库, CALIS格式与国家图书馆格式有不同级别的简编记录和详编记录, 有著录格式修改前后的不同记录, 数据库就是各种不同格式的大杂烩。不同图书馆都有各自不同的编目要求, 尤其是分类号的给予, 基本上各馆都有自己的一套编目标准。可是书商因为与多个图书馆存在业务关系, 为求速度与经济利益, 忽视质量要求, 所以图书上架时会发现严重的同书异号、同号异书现象。

(3) 图书馆为降低成本, 减少了原有的图书编目人员, 而外包商编目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导致原始编目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外包人员对于图书馆编目的系统性缺乏概念, 在处理多卷书时, 容易将不同时间到馆的书分散著录, 甚至给出不同的分类号。而这些错误又较隐蔽, 只有当图书出借时才会被发现, 另外, 复本查重不认真, 导致一种书有多条书目数据。凡此种种影响了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的质量, 陡增图书馆书目质量控制的风险。

3.2 与预期效果存在差距的问题

(1) 书款折扣问题从市场规律来讲, 书商不会做赔本的生意。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 书商所提供的加工服务绝不是什么“免费的午餐”, 其付出的成本要如数加在图书馆身上。大多数书商在谈价时一般都会给出全加工和不加工两种折扣率, 其间的差价就是书商做加工所付出的成本, 也是图书馆所额外支付的加工费, 所谓的“免费加工”只是书商的一种推销广告。

(2) 通常情况下, 我们选择的承包商是多个, 他们的资质存在优劣, 数据也就存在多样性, 因此, 图书馆需要安排人员做好验收、审校工作, 以达到能与我们自身的原有数据系统相融合的目的。

(3) 编目业务外包的初衷是为了将更多更好素质的馆员安排到一线读者服务部门, 以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 拓展图书馆服务的层面。但是, 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 打破了原来各部门的利益格局, 因此会出现很多新的矛盾, 处理不好会严重的影响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开展。

(4) 编目业务外包作为图书馆图书采购过程中书商提供的一项配套服务, 如果长期外包, 不仅削弱了图书馆的编目技能, 而且造成书商对此业务的垄断, 图书馆过分依赖书商, 同时, 书商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可能采取一些机会主义的行为, 降低服务质量, 提高此项业务的成本, 使图书采购价格提高, 长此以往, 违背了图书馆节约成本的初衷。

4 如何完善我国的编目业务外包工作

尽管我国目前的编目业务外包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但国外的编目业务外包工作已经比较成熟:普通图书可以即可上架, 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的编目都已经外包。所以笔者不是要全盘否定编目业务外包, 而是要注意循序渐进, 对其进行不断完善, 对此,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4.1 制定相关的规则与规范

(1) 联合目录是发展编目业务外包的基础:美国成功的编目业务外包的背后就是高度发展、规范共享的联机编目系统, 众所周知的就是OCLC。我国的几个联机编目中心要制定可以相互融合的规范体系, 相互协作、互相补充完善, 有了高度发展的联机编目系统, 承包商才可能得到规范的书目记录,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编目业务外包的质量。

(2) 规范制约: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对于承包商来讲, 一定要做到保证图书馆要求的数据质量, 不能因为速度影响了质量, 一旦在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拿到数据之后的校对中出现问题, 必须在最短时间内予以解决, 如果超过约定时间仍然无法完成将承担一定的违约责任。同时在协议中还需要明确一点, 那就是我们在加工期内对数据的检查可能存在疏漏, 对于之后发现问题承包商也必须承担责任, 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也就起到了促使承包商更好地完成对书籍的加工, 更好地保证数据的质量的作用。

4.2 加强与承包商之间的管理协调

编目业务外包并不意味着管理工作的结束, 而恰恰意味着一项更为复杂的管理工作的开始。图书馆后续的工作是与承包商承担的编目业务相互连接的, 应该制定一套有效的流程。为了保证我们的数据质量, 要敦促承包商必须严格按照我们的要求来完成作业, 对于不能完成的或者是有不明白的一定要进行沟通, 不能想当然。为了避免承包商的编目人员相对较大的流动性, 必须进行上岗前的培训。

4.3 实行严格有效的质量控制

①在与承包商签订协议时就应该向承包商提供详细的编目及加工说明, 以利于承包商按我们的要求完成数据。②拿到数据后我们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审校, 尤其在现阶段我国编目业务外包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情况下, 不能因为加大了工作量和成本就不做。

5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实施外包之前, 图书馆一定要经过严格考察, 尤其要考察外包书商的数据编目水平以及加工、售后服务能力, 选择合适的外包伙伴;在外包实施过程中也要严格掌控编目质量, 及时沟通与协调,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依据编目业务外包的优势和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编目业务外包的各种形式都将是图书馆、承包商、联机编目中心等多赢的选择。

摘要:近年来, 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迅速升温, 引起了业内专家和各个图书馆的强烈反应, 针对这种情况, 本文简要分析了编目业务外包的各种形式、存在的优势, 以及当下我国编目业务外包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了几点完善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概述

参考文献

[1]程焕文.图书馆业务外包一种无法明挡加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 2006 (1) :5.

[2]戴行德, 钱京娅.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利弊分析[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07 (3) :31-34.

[3]李桂兰.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及其应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5 (6) :89-90.

[4]曹臻, 郭际.我国图书馆业务外包探析[A].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4:71.

[5]曹秋霞, 陈如好.美国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经验与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 2009 (5) :56-59.

[6]吴文玲.图书分编业务外包的利弊权衡[J].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9 (1) :58-59.

[7]牛振恒.图书馆图书编目业务外包须慎重[J].图书情报工作, 2007 (8) :80-83.

[8]陈新洁.图书馆编目外包质量控制与绩效评价研究[J].图书馆论坛, 2011 (4) :132-134.

[9]赵晶, 韩煦, 丁如龄.我国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价值的调查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0 (3) :55-59.

[10]刘玉寒.刍议图书馆图书加工外包[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6) :175-176.

上一篇:班级文化建设分析下一篇:肺结核患者的饮食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