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院校范文

2024-08-14

警察院校范文(精选12篇)

警察院校 第1篇

1 警察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要求

1.1 教学目的

警察体育是人民警察在执行警务活动中应具备的体能、技能、战术、心理素质以及合理运用技术、技能制止犯罪行为,缉捕犯罪分子的一种战术方法,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较强的应用学科,是通过严格的训练,在执行任务时体现出来的一种战斗形式。警察体育不同于其他体育课程,作用和任务是截然不同的。只有明确警察体育教学的目的,才会有明确的任务、要求,才能围绕目的作进一步研究、扩展。那么,警察体育的目的究竟何在呢,顾名思义是警察院校的警察体育专业教育,也是警察类教学重点专业技能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通过教学与训练,使学员掌握警察体育基础理论知识;适应基本训练要求,具备强壮的体魄;熟练掌握各项实战动作战术和技能,增强击打、对抗能力;掌握一定的制服罪犯的本领;锻炼意志,培养勇敢顽强的作风,达到与警察专业相符合的教学标准,使学员毕业后能胜任其特殊任务。

1.2 任务要求

(1)使学员熟练队列条令总则及警察队列生活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队列动作,学会队列教学法及队列指挥,规范队列动作。(2)使学员掌握专业体能素质规律、原则和方法,了解并达到专业体能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学会科学训练的方法,提高以警察训练为目的专业身体素质。(3)使学员掌握擒敌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并达到擒敌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学会、掌握进攻技术、防守技术和实战技术,增强击打、对抗能力,形成熟练的战斗技巧。(4)使学员了解射击的基本理论、武器常识和规则,熟练掌握手枪、微型冲锋枪的射击技能,以及常用机械(手铐、电警棍、警绳和非致命性武器)的使用方法和有关规定,了解新型的警用枪支。(5)使学员了解、掌握制服各种暴力犯罪行为的缉捕技术、方法和防卫手段,学会快速追捕中各类技能、技术的实际运用,学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6)使学员了解一般交通法规及机械常识,学会摩托车、汽车驾驶基本知识,掌握警车驾驶技术,学会在特殊情况下警车的应用驾驶技术。

2 警察体育课程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对警察的身体素质和警察体育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作为警察院校的预备警官,警察体育更是必不可少。警察体育是人民警察在今后工作中保护自己、打击犯罪的基本工具和专业技能,如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与新形势下的需要相适应,警察院校培养的学生就不肯能胜任特殊工作的需要。作为警察院校的学员,在近3年的时间内,究竟需要学习、掌握哪些动作技能、技术和战术,才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才能胜任特殊的工作呢,这也是警察体育发展课程方向的问题。警察体育应按六个构件来进行组合,即警察队列、体能素质、擒敌技术、射击、查缉战术和警车驾驶技术,只有研究方向确定。科学地设置各门课程,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民警察。

2.1 警察队列

警察队列应在现有的《队列条令》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选出各专业的队列训练内容。在学会及掌握正确警察队列动作的基础上,注重强调队列教学法的意义和作用。除了阅兵式和分列式,应增添以哨兵站岗、换岗为内容的训练,以提高警察院校学院的职责感和荣誉感。

2.2 体能素质

在体能素质训练中,应改变以往的以普通体育课为内容的方式。普通的体育课程不仅形式上陈旧,而且经常重复,阻碍了警察体育的体能素质训练发展,特别是与警察的职业、任务极不适应,容易在教学中产生许多不利因素。因此,应把警察这个职业特点,自始至终地贯穿在体能素质训练之中,除了保留一些使用身体素质发展的“五大”素质外,着重地推出适合警察各专业的体能训练课目,包括击打、对抗技术、障碍跨越技术、障碍组合训练、楼房攀登技术等等,是警察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能从容地发挥身体能力,利用所掌握的各项技能果断地处置突发性事件,打击罪犯,从根本上培养警察这一职业所需要及应具备的体能素质。

2.3 擒敌技术

擒敌技术是警察体育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对它的发展研究,必须符合警察这个专业。在课程设置时,除了研究专业相同的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开拓、研究适合我们这一警种的擒敌技术。因此,要去掉一些阻碍擒敌技术发展的项目,删除一些与警察专业不对应的内容,附着一定的理论知识,更加强调实战的重要性,提高实战能力,但决不应仅仅停留在在训练动作上。众多周知,实战是肉搏、是拼命,擒敌技术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部位,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来打击犯罪分子,保护自己,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学习擒敌技术的目的。因此,应多研究、开发一些模拟的犯罪现场和实战场景,给学员亲临其境的感觉,于“假设敌”搏斗,掌握实战中的第一手资料,把理论付诸于实践,牢牢地掌握擒敌技术这一至关重要的专业技能。

2.4 射击(含警械)

在教学中,应根据各专业特点,设置具体的实施课时,有选择性的进行警械使用的教学,突出手铐、电警棍、警绳的使用方法,因为这些都是警察在执行任务时的专用械具,是制服罪犯的一种工具手段,能限制罪犯的自由活动能力,其作用是防止罪犯反抗和逃跑。射击应把射击的第一练习作为一般基础的练习手段,能分解结合,能了解简易射击原理及正确的瞄准技术、掌握持枪、瞄准、击发动作,完成实弹射击。重点是手枪的应用射击,为了适应实战的需要,不能按照一个模式进行射击,更多的是在各种各样特殊复杂的场合中,采用各种射击手段来完成战斗。因此,应更多地强调应用射击。包括运动中的射击、对运动目标的射击、对隐显目标的射击等等。采用丰富多样的训练手段(无弹射击、模拟设计和实弹射击等等),在各种全天候时间内、各种特殊的情形中,能迅速、准确地射中各种类型的目标。

2.5 缉捕技术

根据新形势的需要,以及类似实战应用的需要,在研究、制定整个警察体育大纲中应强调一个重要的课程,那就是缉捕技术。这门课程是警察战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警察体育一个不可缺少的主干课程。特别是人民警察,在缉捕罪犯,具体实行围追堵截的任务中,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缉捕犯罪分子,就必须掌握这个学科。当然,应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来设置这门课的内容。除了单人技术和小组技术之外,还须学会围追堵截嫌疑人及嫌疑车辆的技术。掌握搜身动作及几种常见类型的缉捕行动,掌握实战性动作技能,并学会制定缉捕方案。

2.6 警车驾驶技术

机动车辆是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在科学发达的当今,已经无可替代。警察利用车辆来进行警戒、巡逻、追捕,对战斗行动的实施和完成起重要得作用。开设这门课程时,不能只要求学员学会开摩托车及汽车的一般驾驶技术,重要的是学习警车的特殊驾驶技术,如追缉、缉捕实战情况下的紧急的掉头、隐蔽驾驶、紧急转弯、交换驾驶等,以保证快速准确地执行任务。

3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明确了警察体育的目的、任务及发展方向,才能适合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员胜任人民警察的特殊工作。

摘要:警察院校开展警察体育教育是通过教学与训练,使学员掌握警察体育基础知识,适应基本训练要求,掌握一定的制服犯罪的本领,使学员毕业以后能胜任其特殊任务。

关键词:警察院校,如何设置,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公平.警察体育课程设置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5).

[2]陈国弼,冯瑞刚.警察体育教程[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论公安院校学生警察素质的培养 第2篇

关键字:警察素质警察职业职业素养培养

一、就业市场化要求公安院校加强警察职业素养的培养

面对就业市场化的现状,公安教育的核心应是培养警察的职业素养。原来的公安教育偏向于学历教育,过于强调通识教育,对公安职业教育的特色强调不够。原先公安教育的理念仅强调政治方向,把公安的职能局限于刀把子,过于强调政治教育,不强调专业教育。所以我们要提倡在公安教育中强调职业化发展的思想,大力培养学生的警察职业素养。有的从警校毕业的学生到了实战岗位,很快就崇信:“传统经验是个宝,技能可有也可少”,重实体,轻程序,破案第一,质量第二,安全意识薄弱。这说明学校在警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技能战术是人民警察必备并区别于其他国家公务员的独特能力和特殊技能,是公安民警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过去强调专政模式下的法律工具主义,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比较突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公安工作的重心应转移到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中来,转移到服务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来。我们在公安教育中要加强警察职业素养的培养。面对日益发展的就业市场化形势,要完成好公安机关的三大政治社会责任,公安教育不转变观念,不加强警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难以承担警察人才培养的重任。

二、如何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

就业市场化要求我们的警察素质教育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需要我们培养出的毕业生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警察职业素养,能够基本满足或完全满足公安机关用人的需要。为增加培养针对性,可以将警察职业素养内涵界定为政治法律素养、警务技能素养、心理素养、公共关系素养四个方面,研究其发展路径对症下药。加强学生的警察职业素养培养,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政治法律素养方面。公安院校大学生具备政治法律素养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的。公安机关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专政机关中不可缺少的部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之一,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机关。公安机关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机关,政治法律素养要求特别高。公安院校一般遵循“政治建警,政治建校”的建校方针,在政治标准、政治修养、政治觉悟等方面比其他普通高等院校要求更多、更高,它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在任何时候思想政治上都必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性。公安机关是执法机关,是重要的政法部门,法律素质的高低是衡量公安院校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公安院校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是心理素养方面。面对社会压力加大的现实,面对警察需要承受比一般行业更高的心理压力的现实,应加强心理素养的培养。警察健康心理的标准主要是:智力正常,情绪稳定,遇事冷静,意志顽强,性格良好,胸襟宽广。可以结合警察健康心理标准,引导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可重点训练三个方面:(一)职业心理意识的训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启发、疏导等,使学生对警察职业产生客观正确的认识、观念和态度,不断强化其职业自尊感、价值感,形成牢固的职业意识,为将来进入从警生涯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二)职业心

理能力训练。职业心理能力指警察在职务活动中需要具备的心理能力,这些能力关系到警察在工作过程中能否能顺利、出色地完成任务和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三)职业心理品质的训练。情绪调控、性格养成、团队精神、交往态度、意志修养等训练都属此范畴。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人民警察活动效率的提高、警民关系的优化以及职业形象的塑造。

三是公共关系素养方面。公共关系素养培养呼应了现代警察工作趋向“社区警务”的要求。社区警务是一种警务理念。这种理念鼓励通过采用问题解决策略和建立社区与警察之间的伙伴关系来分析犯罪恐惧感和社会混乱的成因并减少这种恐惧感和改善社会秩序。社区警务要求警察具有较高的公共关系素养。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和警察基本职能的转化,警务管理越来越走向社区化。与社区警务理念相适应的对警员素质要求是:既能独立执法,也能通过良好的公共关系来预防犯罪。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社会学、法律与应用社会心理学知识的培训。让学生掌握与不特定社会阶层和成员沟通的技巧,应把握的法律界限和伴随人际交往的心理活动规律。增加人文教育、警德教育、新闻宣传方法、形象定位等方面的课程,并设计相应的情境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相关素质。通过这些培训,使学生逐渐具有从事警察职业所需要的公共关系能力,为承担专家型、服务型、公仆型的警察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

警察院校 第3篇

关键词: 警察体能教学的现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警察院校2008级男生192人,2012级男生188人。

2、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围绕课题,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和文件。

②访谈法:调查访问警体教师、警察院校学生、在职警察等。

③数理统计分析法:运用体育统计学相关知识,将统计的数据再excel软件中处理、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两个年级体育成绩的具体情况。按照教学安排,当体能课结束时,学生进行考试,考试成绩由引体向上、立定跳远、50*8折返跑、1500米四项综合评定。通过同一名教师前后教过的两个年级,不同专业的4各班级男生的体育成绩,经过统计得出下表:(见表1、表2)

通过对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2008级学生四个项目的平均优秀率(35.68%)、平均良好率(32.68%)显著高于2012级学生四个项目的平均优秀率(25.93%)、平均良好率(21.14%);而2012级学生的平均不及格率(21.14%)远高于2008级的平均不及格率(5.47%)。說明2008级学生的身体素质要好于2012级学生。

②2008级学生的引体向上成绩明显优于2012级学生,且2012级学生的成绩不合格率超过50%,远高于其他三个项目,说明上肢力量是2012级学生最需要提高的素质。

2、关于两个年级体育成绩结果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①原因分析。首先从学生主观方面来分析,由于中学普遍以高考升学率为最终目标,因此在学生高中阶段,体育课时被极大压缩甚至取消,很多学生进入警察院校之后对于警察体能课程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和高中体育课程一样可有可无,自然也就谈不上业余时间主动进行体能锻炼。

从客观方面来分析,当一名中学生毕业进入到警察院校学习,他也就开始接受正规的警察体能教学和训练。在我国,警察体能的训练方法起源于军事体育,训练内容和军事体育训练内容一致,主要以肌肉力量和有氧训练为主,只是强度要明显低于军事体育。近些年随着对外经验交流的增多,教学条件的改善,我国很多警察院校都建立了障碍场地,这些障碍场地的建立一方面丰富了警察体能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它也对学生的体能状况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0级学生之前,警察院校的体能课程分为一学年共两个学期,由于大部分高中生在中学主要的任务是高考,因此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普遍较少,导致新生入学体能普遍较差。笔者通过对205余名在校男生进行调查,能每周坚持三次以上进行引体向上锻炼的人数只有26人,而从来不进行引体向上锻炼的多达83人,其余人不能保证每周3次,或者只是在学生管理部门进行体能测试前夕去进行相应锻炼,这些势必造成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

②对策分析。按照现在教学安排,笔者认为,对于一年级学生应该首先讲述警察体能理念以及优秀的体能对于其今后警察技能的学习以及工作可能遇到的各种意外情况的重要性,让学生从思想认识上加以重视,以此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积极锻炼的自觉性并养成习惯以贯穿于其整个职业生涯。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能最大程度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特别是力量训练,因为将来工作中一旦出现与犯罪嫌疑人搏斗的情况,在掌握一定技能的前提下,力量的大小是决定能否战胜对方的关键。而对于障碍场地的教学内容,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选择学生普遍能完成的科目进行教学,而对于大部分同学目前能力达不到的科目选择放弃。

在体能课时减少的现状下,学生管理部门规定学生每周进行必要的锻炼,另外会定期进行体能考核,这些规定都会都有

效地促进学生课后进行锻炼的积极性,但是还要确保能真正地落实下去,不要让这些规定最后只成为一种形式。因为通过观察,由于每周组织锻炼都是学生分区队进行,因此有一些区队的锻炼存在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无论从锻炼的时间和强度都达不到标准。特别是在组织的体能考核中,也有区队不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应付差事,考核结果严重失实。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遏制,那么这项促进学生课后锻炼的规定必将失去其真正的价值。如果绝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锻炼,并切能顺利通过学校组织的体能考核,那么可以在学生毕业前夕统一安排少量课时,来完整地进行障碍场地训练,既能真正检测同学的体能状况,使他们找出差距,将来更有针对性地锻炼,同时也可以模拟日后追捕犯罪嫌疑人过程中所遇见的各种困难障碍,为将来其职业生涯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结论与建议

1、学生刚入学时对于警察体能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体能对于其今后职业生涯的重要性理解不足,因此缺乏主动锻炼的积极性。

2、当前警察院校由于体能课时减少,造成在校生体能下降,特别是上肢力量方面,下降明显。

3、针对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现状,一年级学生应减少障碍场地教学内容与课时,要把有限的课时用于学生的体能训练上,可以在学生大学四年级找时间,完整地进行障碍场地训练教学。

当前警察院校擒拿教学之我见 第4篇

我在擒拿技术教学中, 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人体各关节和要害部位基本的解剖学常识

在擒拿技术教学之初, 应介绍一些人体运动器系的解剖学常识。如各关节的生理结构, 活动范围和极限、超极限后引起的后果, 要害部位的分布及受到打击后的危险程度等。这样才能使学员在学习和练习中目的明确, 方法得当, 学得快, 记得牢, 用得活, 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 介绍了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的生理机能后, 在学习“卷腕夺匕首”这个动作时就容易多了, 学员们对这种教法的反映普遍较好。

二、要加强基本功练习

基本功是擒拿技术的基础。要想掌握扎实的擒拿技术必须有一身过硬的基本功。擒拿术的基本功主要是力量、速度、柔韧和协调, 然而基本功的练习是比较枯燥的。我在教学中采用以杠铃、沙袋练力量为主, 快速踢腿, 快速俯卧撑, 立卧撑练速度力量, 压肩、压腿、甩腰练柔韧, 体操器械等练协调为辅的方法进行交叉练习。把这些内容贯穿到每堂课和早操及课外活动中去, 大大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这样, 既练了基本功, 又解决了基本功练习枯燥的矛盾问题。

三、把模拟对抗练习作为擒拿教学的主要内容

学习擒拿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制服违法犯罪分子, 这就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对抗问题, 在训练中就必须设想出各种环境与对手及复杂情况进行模拟训练, 而且应把这种训练作为擒拿教学的主要内容。

(1) 模拟环境。人民警察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时, 是在各种环境情况下进行的, 不可能只在某一种特定的环境下进行。为了使学员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 就有必要进行环境模拟训练。例如, 在气候恶劣的情况下练习, 在教学中有时遇到下雨的情况不停课, 要学员在泥泞的地面上继续进行对抗练习。有时在室内或室外专门设置一些障碍物, 让学员们进行对练, 以锻炼他们利用地形地物排除干扰制敌的技能。另外, 还专门在水中、山坡、狭窄地段、繁华地段进行练习。这样才能使学员今后在不同的环境下遇敌都临危不惧, 胸有成竹。

(2) 模拟对手。人民警察在执行公务中将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违法犯罪分子, 男女老少、年轻力壮的、会武术的、不会武术的、负隅顽抗、虽不顽抗但又不肯束手就擒的等, 所以我们在教学训练中就要针对各种情况, 模拟对手进行练习。在模拟对手的练习中, 要求学员根据不同的对手, 采用不同的时机、力量、手法制敌。例如, 对手是青少年、老人或根本不会武术的人, 只要看准时机, 动作迅速, 手法准确而力量不必过大, 达到制服对手的目的就行。否则, 将会使对手受到不必要的损伤、残废甚至丧失生命。面对年轻力壮、会武术、负隅顽抗的对手则必须先以格斗将其击溃, 然后抓住战机, 以准确迅速的手法, 较大的力量将敌制服。在训练中, 担当模拟的对手要配合得当, 以防止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发生。

(3) 模拟各种复杂情况。在擒敌实践中, 将会遇到各种复杂情况, 如体力不支、将敌扼制、敌多于我、受敌凶器威胁等, 这就要求我们能应付各种复杂情况, 以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擒拿技巧, 克敌制胜。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措施和方法, 来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例如, 一队学员模拟“犯罪分子”一队学员模拟追捕者, 让“犯罪分子”, 爬山涉水, 追捕者紧追不舍, 到达一定的目的地 (可预先确定) 后将“犯罪嫌疑人”擒获。“犯罪嫌疑人”也可反抗, 以增加练习难度和强度。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很好, 同时也提高了学员们的学习兴趣。

要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人民警察队伍, 就必须重视擒敌技能训练。而一个不会擒拿术或技艺不精的警察, 将很难担当一名真正警察的重任。所以在教学中应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 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搞好擒拿教学, 使我们的学员都成为合格的人民警察。

摘要:擒拿是中国武术四大击法之一。从当前的警务执法实践来看, 是警察在执法活动克制斗争、正当防卫的基本技能。笔者从解剖学、训练学、实战分析等方面, 以个人训练和教学的角度, 针对公安院校的教学做出了客观的分析和合理建议。

警察院校 第5篇

散打作为警察院校体育课程之一在警察体育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是人民警察防身自卫,打击犯罩的.技能课程.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散打教学目前还不能满足警务实际工作的需要,造成了教学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文章针对散打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完,从而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

作 者:鄢兵  作者单位: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银川,750021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23) 分类号:G852.4 关键词:散打   教学   问题   对策  

警察院校 第6篇

关键词:散打训练;警察院校;品格塑造

0 前言

作为一项系统性的、综合性的、需要长期坚持的训练运动,散打对于人格塑造及提高心理抗压能力等作用突出。通过散打的战术训练、心理锻炼及实战训练等方式,能够提高警察院校的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帮助他们在与敌人搏斗时能够快速控制对方,既具备优良的品格,又能有坚实的体能及散打技能。因此,笔者认为十分有必要对散打训练对警察院校学员品格塑造方面的作用进行思考与分析,以提高警察院校学员品格素质水平。

1 警察院校散打训练的目的和要求

1.1 警察学校实施散打训练的目的

从宏观层面来讲,散打训练是为了培养专业的保卫国家的人才,而且是顺应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着重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全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刻改革。而从院校层面来讲,散打训练是为了提高学员的实战技能,更是警察专业特点的体现。警察是一项较为危险的职业,往往需要与凶狠的歹徒近距离搏斗,而歹徒往往还会携带匕首、枪支等。因此,为了能够快速制服歹徒,学员需要空手与歹徒进行斡旋和对抗,而在搏斗时需要使用到柔术、摔跤等武术方面的技能,还应当能够适时选择远踢或近打,并配合使用、综合应用。简单的说,警察院校散打训练的目的就是提高学员的搏斗技能,提高学员的实战素质。同时,散打中所蕴含的内涵也是非常丰富的,学员要通过散打的学习来提升自我的思想素质,从思想上做到对其深化认识,获得思想品格的提升。

1.2 散打训练教学的具体要求

区别于普通院校的体育运动,警官院校的散打训练不是为了防身,而是为了满足警察在与歹徒等进行真实搏斗的体能及三大技巧的要求,因此对警官专业的学生身体及品格要求都十分严格。在教学时,不仅要通过科学的训练塑造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力,还应当具备较强的实战能力,如通过散打手法的变化或者灵活的步伐,以快速、准确地与犯罪分子展开搏击,快速制服对方。因此,警察院校的教官应当对学员积极开展步伐訓练,加强学员的腿法技能,训练时多给学员提供模拟实战演练,以确保学员在真实搏斗时可以给敌人以重击。而对于学生的搏斗手法方面,应当以拳法的连贯、协调为核心,提高搏斗的击打能力和拳速,让学员既拥有扎实的腿部技术,又能有灵活的拳法,精、准、快地打好每一拳,踢好每一腿。警察院校学员还要深入认识散打精神中的每一个细节,领略其中话语的每一句深意,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注重从精神层面上与其合二为一、达到一种融合。散打训练是一种精神与体力的结合,学员只有从两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学习,才能够学习到真正的散打“功夫”。

2 散打训练对警察院校学员品格的塑造

2.1 战术训练对警察院校学员品格的塑造

常见的散打战术主要有直击战术、迂回战术、反击战术、突击战术和边角战术等等。而警察院校的学员在进行散打训练时应当主动学习多种战术,并根据自身身体条件特点,选出最具优势的战术,以提高在实战中的获胜率。在与敌人搏斗时,绝大多数情况都是一对一,因此警官院校的学员应当扎实自身的基本功,灵活运用战术,在实战中运用假动作迷惑敌人,即迂回战术,能够有效提升学员的自主性。突袭战术是学员快速思维和反应能力的体现,与其反应速度相关联,十分有利于学员品格的塑造,十分有利于学员精神的塑造。

2.2 耐力素质训练对警察院校学员品格的塑造

散打训练时,双方所处环境基本相同。因此,往往谁的耐力大,谁就更容易战胜对手,此时耐力因素是至关重要的。耐力素质训练对于学员的韧性及坚忍的品格素质十分有利。耐力素质训练往往是对学员体能、意志力等方面的极限挑战,而且也是对学员执行能力的规范。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耐力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实际的耐力训练过程中,教官也不能盲目地拔苗助长,而应当根据学员自身的特点确定训练时长、训练侧重点及训练强度,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并不断主动坚持,以提升自己的耐力。学员只有从自身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训练,才能够让耐力更为持久,才能够练就坚持的精神。

2.3 实战训练对警察院校学员品格的塑造

学习就是为了学以致用,而训练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由于警察院校专业的实践性极强的特点,必须加强对学员的实战训练,训练要求学员具备勇敢果断的性格,而且思维要缜密,谨慎地作出攻击或者防卫选择,实战训练环境比较苛刻,学员务必要勇敢,甚至需要一定的冒险性格。而且实战训练不同于其他训练,极易受到环境的变化的影响。所以,实战训练能大大提高学员的应变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积累实际经验。实战训练不仅仅是一项训练,更是一项实战的准备。

2.4 心理训练对警察院校学员品格的塑造

一名合格的警察还应当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因此,心理训练也是警察院校学员训练的重点,更是难点。在实践教学中,教官应当有选择地对学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提高学员的心理承受力,避免在实战过程紧张激烈的搏斗环境中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值。心理训练能够有效塑造学员的心理品质。教官应当适当地在训练中给学员“设疑置难”,提高学员的个性心理素质。例如,让学员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临危不惧,在混乱的环境中也能第一时间锁定目标,避免因为其他原因分散其注意力,提高学员心理品质中的严谨度和细致与耐心,有时教官的一个眼神要比语言更能帮助学员调整心态。心理训练是学员进行实战时非常重要的一种心理素质要求,非常有助于其实战工作的完成。

3 结语

尽管警察学院学员品格的铸就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但是散打对于学员品格的塑造有着更加不可磨灭的影响。教练员和教师应当注重做好学员的散打训练,对于散打中的人文精神要注重做好传承,同时注重对学员做好相应的责任感教育,强化学院的认识教育、情感教育,以及管理约束,更要注重培养学员的责任感,通过散打的有效训练让学生从身体和精神两方面提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让学生了解散打的重要内涵,让学员从散打的训练中获得高素质和高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毕力格.对警院武术散打教学中“打练结合”模式的认识[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05):191-192.

[2]陈浩.筛选实用技术提高监狱警察学员的格斗技能[J].搏击(武术科学),2013(03):47-49.

[3]唐劲松,陈永辉.公安院校擒拿格斗技能教学训练现状与对策——以湖南警察学院为例[J].文史博览(理论), 2013(03):41-45.

警察院校格斗教学现状及对策建议 第7篇

一、警察院校格斗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为响应中央提出的全面提高干警察业务素质能力和科学警体教育的要求, 根据笔者多年的一线执教经验, 针对我国警察院校格斗的教学现状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 目前警察院校使用的格斗教材内容简单, 题材陈旧。

从多年来使用的格斗技术教学材料上来看, 每个警察院校选用的格斗技术教学材料大多不大相同, 教材内容重点不同, 统一科学的格斗训练教材缺乏的问题存在已久;另外, 多年来警察格斗训练模式依旧沿用传统武术的训练模式, 明显具有训练周期过长, 训练难度过大, 但是实战价值不高, 无法适合对格斗学习的简单易学需求。在教材数量上, 警察院校专门的格斗教材量虽然大, 但重点往往放在理论教学上, 对于实战训练反而不够重视。这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都是当前警察院校格斗教学训练内容单一传统、教材简单陈旧不堪的表现, 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代警察学员在实战对抗中的能力需求。

2. 格斗教学训练的课时量不足, 不重视课后练习, 理论联系实战不到位。

对于格斗的教学训练, 要知道没有一定的武术功底, 技术套路动作便无从谈起, 只是花拳绣腿罢了。古语言:练武术, 桩三年。就是说, 想把武术连到位, 先站三年木桩, 可见基本功的重要性, 但出于公安民警职业和学习特点, 对于多数学员来说, 三年的基本功练习是不大可能的, 尤其是工作后, 更是忽视了格斗技术的训练, 因此民警的格斗训练学习绝大数是集中在警校期间完成的。普通体育的教学一般为一学年, 有的院校甚至用一学年半的时间, 射击障碍用去半学年, 换言之, 民警在警察院校学习训练格斗真实的时间最多也就是一学年, 有的甚至仅仅是半学年, 折合成课时算, 大概为70~150学时之间, 然而要要把一名学员在这么短的课时内完成对格斗技巧和套路的全面掌握, 显然是不可能的。

3. 格斗教学中缺乏应对致命威胁的训练。

当前我国警察院校训练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还没有科学统一的应对“致命威胁”的模式。当警察在面对突然的致命威胁时, 由于没有经历过针对性的实战训练, 经常会出现听力下降、视力减弱、反应迟钝、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手脚麻木等生理反应, 此时, 有效防卫根本就无从谈起了。所以说在格斗教学训练过程中有必要增加一定的面临“致命威胁”技能训练课程, 要求所有学员必须参加设置不同的模拟实战演练, 在反复多次体验生离死别瞬间, 获取宝贵应对经验和内心体验, 进而迫使他们形成条件反射性的应对技能。当今后实战中面临“致命威胁”时, 学员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凭借平时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而作出最科学的反应动作, 以达到保护自己, 完成任务的要求。

二、警察院校格斗技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 改革创新教材, 突出格斗技术训练的实战理念。

针对于警察院校的学员, 格斗技术的教学训练, 从内容上讲, 就是强化训练击、踢、扣等基本动作练习并且结合闪、进、躲、退等意识和身法的训练, 最终使其能掌握各种身法和技能的领会贯通, 且增强其徒手与单人或多人搏击抗衡的应变能力。所以警察院校的格斗教学应该围绕在如何提高学员格斗理论及套路技巧学习, 根据学员的接受能力和身体素质如何因材施教, 如何使格斗教材贴近实际, 把实践放在首位, 强化学员的实战技术和心理应对能力的训练, 切实地改革和创新教材, 编写有鲜明特色的格斗技术教学训练教材。在教材的改革和创上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格斗教研组组织了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研究教材, 在已经取得的改革创新成果上进行大胆尝试和改革,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总结, 编写了实战性较强, 特色鲜明的格斗训练教学教材《警务搏击》。

2. 教学内容上, 要侧重于提升警察无器械对抗歹徒的实战能力。

警察院校训练的职业警察要求必须是全面的综合性的战士, 需要掌握基本的执法法律规定, 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 能够根据环境灵活运用各种搏击动作、套路和战术, 以及具备对抗单人和多人等复杂环境的无器械搏击能力。伴随着社会暴力案件数量的大幅度上升, 出于警察的职业要求, 为了保护人民财产人身安全, 同时保证警察在办案中降低伤亡率, 在格斗训练教学过程中, 应该注意把握科学全面的训练方法, 提高警察的实战能力。这就要求, 在进行教学训练内容改革上须把格斗的基本技术理论、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和的专项基本功、多项战术技巧及复杂环境下, 对于有无器械的搏斗技术和实战对抗单人、多人的技术进行有机结合, 目的是达到和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3. 创新格斗训练教学方法, 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格斗综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教学训练的方法改进, 在激发学员对格斗训练潜能和兴趣的同时, 更提升了格斗教学水平和质量。但警察院校在格斗授课上往往比较注重基本动作的训练教学, 不够重视技术和方法的实战性综合训练, 学员掌握了格斗技术, 但不知道如何灵活在实战中应用, 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难以掌握具体实用的动作方法, 并且在实际对抗中无法进格斗动作组合和套路的合理准确使用。作为当前比较科学的训练方法———阶段式格斗教学, 是院校根据格斗课程体系的特点, 创新性地将前两学期的格斗理论课程合并为第一个阶段, 把后两学期的格斗专项技能训练课程合并为第二阶段, 使各阶段教学训练内容相互交叉, 理论结合实践的融合教学, 这种训练方法能够进一步强化格斗训练效果以达到全面提高实践技能的教学要求。

格斗技能作为警察基本素质要求之一, 更是保护自己人身安全和在职业生涯中更好为人民服务的保证。如何切实完成加强对警察学院格斗技术教学训练方法内容的改革创新, 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课时, 加强实战训练, 以及提高学生综合身心素质, 对于促进学员的全面全方位发展, 响应新时期科学警体教育的口号, 以及提高格斗的教学训练效果, 培养高素质职业警察有重要意义, 更是未来广大警察院校格斗训练教学方面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

摘要:格斗对于作为承担着培养人民警察重任的警察院校来说, 是其最基本的素质之一, 同时也是警察院校的重点课程之一。近年来大多警察院校对格斗技术教学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在此主要分析了警察院校的格斗技能教学现状, 并且从格斗的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目标、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技能等方面深入分析了警察院校格斗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关键词:格斗教学,现状,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郑卫民.擒拿格斗教学训练模式探析[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9, (2) :123-125.

警察院校体能训练运用FMS的研究 第8篇

1研究对象

以浙江警察学院招录的2011年学院抽取4个区队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治安五区队56人,其中女性6人;治安六区队54人,其中女性6人 ;治安八区队54人 ,其中女性5人 ;交通区队50人 ,其中女性6人。

2研究方法

2 . 1问卷调查法

两次测试分别向学员发放调查问卷,每次214份。共回收有效问卷428份。对有效问卷调查所获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

2 . 2实验法

为了验证FMS在警察院校训练中的运用是否有效,采取横向比较的方式,在2011年学员中选取一部分的区队运用FMS制定训练计划进行训练,一学年后,再次对该测试对象进行测试调查,对数据进行对比,以学员的运动能力和伤病率来衡量FMS在警察院校训练中运用是否行之有效。

从调查统计结果(表2)和FMS测试结果(表1)可以看出警校学员对自身的人体不足或薄弱点了解是很不足的占87.85%;受伤情况也较为频繁,经常性受伤的占69.62%;从训练方法来源看,主要是靠一些集体练习和老师一些统一的而非针对性指导占60.74%;从调查对象的损伤部位看主要集中在躯干及以下部位。躯干占15.88%,下肢占44.85%,关节占28.03%。结合FMS测试结果来看是由于大强度负重时训练方法不正确或者身体姿势不对造成的;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动作错误和疲劳训练是造成运动损伤的约40%,训练方法不当占到了37.38%;不难看出训练方法对避免运动损伤的重要性。

从表1与表3的对比来看,FMS得分情况有较为明显的提高,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薄弱点,从通过FMS在警察院校学员运用,可以更合理的制定出训练计划,降低学员的受伤风险。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治安形势对公安民警的战斗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就对公安院校警体课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产生到发展的几十年间,公安院校警体课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无论从生源上、教学内容上、教学方法上都与普通高校体育课有所区别。但是由于该学科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尚存在着很大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人体的关节主要有两个功能,灵活性和稳定性。在自然状态下,人体不会缺乏灵活性和稳定性。当你试图提高一个关节的灵活性,你就会牺牲一定的稳定性。而一个关节越是稳定,它的灵活性也就越差。每个关节都是为某一个具体的目标服务的——去完成某一种动作。在运动实践中,根据功能的需求,有些关节需要更多的灵活性训练,有些关节需要更多的稳定性训练。更有趣的是,关节对训练的需求是交替出现的。如果一个关节需要提高灵活性,那么它周围——上方和下方——的关节就需要提高稳定性,反之亦然。评估运动员髋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股四头肌的柔韧性以及踝关节和膝关节的稳定性,有效的运动模式对于提高运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功能性身体运动能力筛查(FMS)是国外引进的一种动作模式质量评价 系统 ,是一种简 单的、量化 的基础运 动能力评 价方法。FMS只要求测试人员观察他们业已非常熟悉的基本动作模式的能力。FMS的核心是,它的测试易操作、评价方便简单。这种方法的目的不是诊断受测者的整形外科问题,而是为了发现健康个体在完成基本动作模式时的局限性因素或不对称性问题。该测试在国外,尤其是美国非常的普及,应用也非常成熟,常常是竞技体对于训练计划的制订,对于改善人体的薄弱环节,预防伤病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宜在特殊的训练要求的警察院校和军事院校中推广使用。

鉴于国外的成功运用,在警察院校学员训练中也可以成功引进并融入日常训练中,不仅可以有效减少伤患,还可以大大提高训练效率。但是也可能存在FMS不适用对警察院校学员,根据测试数据提出的防伤对策并不能提高学员的训练水平和受伤率的下降。

通过FMS在警察院校学员运用,可以更合理的制定出训练计划,降低学员的受伤风险。它是确定正确训练内容,控制正确的训练方向,改进训练方法手段,科学安排运动负荷和进行教学改革的依据。使训练目标定位准确,训练就会富有成效,训练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在各警察院校中推广,不断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项目可以通过宣传推广到全国各地警察院校,举办培训班对各地警察院校教员进行培训。也可以把项目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健身房等民用锻炼场所,提高训练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FMS的应用,深入研究警察院校的训练方式方法,推出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对提高警察院校的整体训练水平,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公安院校的训练对警察在今后工作中与犯罪分子斗争中快速追击、连续作战,抗负荷、抗疲劳,穿越各种障碍,一招制敌,迅速查处制服和遏制各种违反犯罪活动的处警能力,对警察的自身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警察需在艰苦的环境中适应公安执法战斗工作的要求,因此,对他们的体能素质有较高要求,体能训练作为警察训练科目中的基础科目,是技战术科目训练的基础和保障。本文通过对浙江警察学院学员体能训练引入功能性运动能力筛查(FMS)的应用与研究,为警校教师和学员的体能训练提供数据反馈,建立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帮助改善人体的薄弱环节,提供体能训练中预防伤病的建议,为警察院校体能训练体系改革和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警察院校 第9篇

1 研究目的和任务

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筛选出反映司法警察院校学员力量素质指标并确定其权重, 构建各指标单项评分标准和综合等级评价标准。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广东省司法警察院校72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生382人, 女生338人。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司法警察院校学员力量素质初选指标的筛选

为简化力量素质种类, 更利于分析研究, 分两步确定力量指标体系。首先,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确定初选指标体系, 然后, 根据初选指标, 在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基础上, 挑选能较好地反映出力量的指标。专家访谈的结果为:俯卧撑、原地掷实心球、立定跳远、纵跳摸高、仰卧起坐5项指标。

3.2司法警察院校学员力量素质指标体系和权重模型的构建

根据初选指标的测试结果,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 找出影响耐力素质因素最大的几个主要成分, 从而达到指标降纬的目的, 并赋予各指标以不同权重, 在因子分析过程中, 因子个数的确定可以取所有特征值大于1的成分作为主成分, 也可以根据累计贡献率到达的百分比来确定。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做因子分析, 根据Barlett球形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0, 小于显著性水平0.05, 因此拒绝Barlett球形检验的零假设, 认为适合于因子分析。

由表1可知, 三个因子累计方差百分比达到84.85%, 符合统计学要求, 说明被三个因子选中的变量是构建所有变量信息的主要组成成分按因子分析中依方差百分比计算各因子的贡献率 (权重) 的方法, 计算出因子1的权重为0.65, 因子2的权重为0.21, 因子3的权重为0.14。

由表2可知, 因子载荷最大的三个指标分别是纵跳摸高、仰卧起坐、实心球, 分别代表下肢力量指标、躯干力量指标、上肢力量指标, 因此可以认为这三个指标基本反映了司法警察校学员的力量素质。故本文建立力量素质最终指标为纵跳摸高、仰卧起坐、实心球。

然后本文依据研究方法所提供的权重计算公式, 计算出各指标在各因子中的权重。另外, 各因子是指标的集合, 而指标是研究权重的最小功能单位, 故也可以根据公式 (指标最终权重=0.65×下肢力量因子权重+0.21×躯干力量因子权重+0.14×上肢力量因子权重) 计算出各指标在反映力量素质上的最终权重 (如表3) 。

由表3可知, 指标“立定跳远”“和纵跳摸高”的权重较大, 这两个指标均是反映下肢爆发力指标, 故司法警察院校学员应把发展下肢爆发力放在首要位置, 另外, 虽然各指标权重不同, 但差异不明显, 从而说明各指标在反映耐力素质上均有着较高的重要性。

3.3 司法警察院校学员力量素质评价标准的构建

3.3.1 司法警察院校学员不同性别各年级力量素质各指标单项评价

采用百分位数法制定了司法警察院校学员的单项评分表。

由表4表5可知, 三年级各指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这可能与司法警察院校体能课程设置有关, 体能课程安排在第一、二学年, 三年级没有体能课程, 再加上学员毕业各项事物的繁多, 体能训练有所减弱。但纵跳摸高指标反而出现上升趋势, 这可能与公务员体能测评有关, 毕业生关心公务员体能测评指标之一纵跳摸高。值得注意的是, 各年级男、女力量素质各指标成绩差异不明显。这就提示着司法警察院校体能课程设置以及体能训练方法与手段有待进一步加强。

3.3.2 司法警察院校学员力量素质综合等级评价标准的构建

本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 从降低分析维度与确定各指标权重入手, 对司法警察院校学员力量素质进行综合评价。

由上述可知, 司法警察院校学员力量素质各指标在反映整体力量素质信息上占有不同的权重, 计算出因子1的权重为0.65, 因子2的权重为0.21, 因子3的权重为0.14。在单项评分的基础上, 进行综合评价, 依指标权重计算出总分 (总分=0.2*俯卧撑+0.14*实心球+0.24*立定跳远+0.25*纵跳摸高+0.17*仰卧起坐) , 最后, 按百分位数法 (百分位数法同单项评分标准的制定) 划分各等级区间, 制定综合等级评价标准。

表6表示司法警察院校学员力量素质的综合等级评价标准, 该等级标准的建立, 是司法警察院校学员力量素质的现状标准。该标准, 有利于了解司法警察院校学员力量素质现状, 有利于量化力量水平并对其进行评价。

3.3.3回代检验

为验证评价体系的效度, 采用鉴标法对其进行验证。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评价方法相关系数K=0.78, 相关性较高, 说明司法警察院校学员力量素质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效度。

4结论

4.1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 筛选出纵跳摸高、实心球、仰卧起坐三项指标作为司法警察院校学员力量素质的典型指标, 且确定了指标权重。

4.2确定了广东省司法警察院校力量素质指标评价体系, 包括单项评分标准和综合等级评价标准。通过回代检验, 司法警察院校力量素质评价体系是科学的。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方法, 在筛选指标以及赋予各指标以不同权重基础上, 对司法警察院校学员的力量素质给予科学的评价, 结果表明, 力量素质的典型指标是“纵跳摸高”“仰卧起坐”“实心球”。构建评价体系, 通过个体力量素质的评估, 制定相应的力量素质发展干预方案, 从而实现对司法警察院校学员力量素质发展科学的指导, 实现学员在力量素质训练中的收益最大化。同时, 也将为其他警察类院校学员力量素质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司法警察院校,学员,力量素质,权重,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184-186

[2]罗智.我国奥运项目布局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6.3:48-53.

[3]翟丽芳.60-69岁老年人力量素质评价标准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警察院校 第10篇

1 警察院校格斗训练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盲点

警察格斗技能水准的高低,是以格斗训练教学质量好坏为前提的。警察院校要想提高格斗训练教学质量,就必须准确地把握格斗训练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盲点。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系统的教学计划,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教学技巧来提升学员的格斗水平。

公安部提出的“一切为实战服务”思想,是警察院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格斗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格斗实战能力,格斗教学的重点应该包括格斗的动作学习、技术练习和实战训练三个部分,而实战能力的提高往往成为格斗教学的难点。格斗训练教学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提高格斗教学的实用性与应用性,然而当下的格斗训练教学往往重基础、脱离实践,导致学员的实战能力缺失。此外,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发现,由于格斗学习相关教材相对陈旧、落后,教师的格斗实战经验不足等因素,导致警察院校在格斗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教学盲点,比如在实战中如何正确使用技术作战等重要内容几乎空白,而学员在格斗训练中的心理素质培养也常常被忽略,沦为教学盲点。

2 警察院校格斗训练教学的技巧

2 . 1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

2.1.1强调教学计划的系统性与教学步骤的科学性

警校应该制定一套系统的格斗教学计划,重视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遵循由基础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间断训练、循环往复的原则。格斗教学应该包括三个阶段:学习和掌握基本动作阶段、学习和掌握基本技术阶段、实战训练阶段。根据此教学三阶段安排课程,保证学员依次学会格斗的基本动作,进攻打法、防守反击打法和阻击打法等技能,并最终提高实战能力。

在进行这三个阶段教学的同时,格斗训练要遵循不间断原则, 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持续学习和训练。如将格斗教学从拳法、腿法、摔法、拿法到步法练习,应先逐个学习基础动作与技能,再进行配合练习,直到掌握完整的格斗技术,此过程需要持续、不间断的学习与训练,以不断复习、巩固。此外,还应进行周期性训练,即在教学过程中循环往复进行练习,一环扣一环,在原先的基础上有计划的提高。

2.1.2针对社会治安的复杂性、变化性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

目前格斗教学的相关教材内容略显陈旧,教学内容偏重基础性内容,脱离实际。教材是“死”的,教学与现实是“活”的,格斗训练的教学内容要根据社会治安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社会在持续发展,新问题也层出不穷。目前的社会治安已经由之前的偷、盗、打架斗殴、性骚扰等行为,逐渐变为以黄、黑、毒、抢、绑、杀等暴力犯罪、团伙犯罪、恐怖犯罪等违法犯罪行为所扰乱。新问题的出现必然对公安部门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的社会治安问题,格斗训练内容也必须进行调整和完善,格斗水平需要升级,要拳头打击结合武器打击,要技术结合战术,要提升警察的综合技能与实战能力。此外,要将格斗战术与查缉战术互补运用,学会融会贯通,不钻“死胡同”。

2.1.3强化对抗训练,提高实战能力

警校格斗训练的目的是增强格斗实战能力,实战能力指在实战过程中能熟练运用格斗动作与技能进行攻防的能力,提高格斗实战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便是进行对抗训练。众所周知,格斗的对手是人,而非静止物,人是瞬息万变的。警察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是犯罪分子,因而在运用进攻、防守、反击等技术时只有在正确的时机、距离、角度下才能达到效果,正确运用进攻、防守、反击等技术,则需要通过反复的对抗训练。在格斗的每个单项动作达到准确与规范、单项技术也熟练掌握时,就需要马上进行对抗训练,设置假设敌,不断进行攻防条件反射练习,使学员在变幻莫测、错综复杂的对抗环境中,充分学会运用所学的格斗动作与技术,对每个动作、技术了解透彻,进而上升到战略战术运用层次,从而在实战中运用自如。

2.1.4常规训练与专项训练结合

常规训练是指根据教学三个阶段进行的格斗动作、技术、实战训练。专项训练指特定的素质训练,如速度训练、力量训练、耐力训练、协调能力训练等。以速度训练为例,包括出腿速度、出拳速度、快摔速度、防守、反击速度等。要提高格斗水平,必须把常规训练与专项训练结合起来,常规训练是基础,专项训练则可有针对性地帮助学员扬长避短,促进学员全面发展。

2.1.5重视格斗教学的心理训练

警务人员格斗实战能力不仅受其受其身体素质、格斗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影响,其心理素质的好坏也影响巨大,警务人员心理素质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为格斗实战中能否取胜的关键, 因此警校应重视学员心理素质的培养。要培养学员在格斗训练中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培植学员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如沉着冷静、乐观自信、果断干练等。此外,还要进行放松、暗示、表象、实战模拟等专业训练。学员格斗训练的心理素质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这就需要警校教师在训练学员的过程中,制定科学可行的训练计划,综合运用各种训练方法达到目标。

2.1.6根据学员特点因材施教

在格斗训练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员的身体素质、接收能力、个性特点的差异,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首先教师要识别学员的个人特点,承认其差异性,然后因材施教,帮助学员扬长避短,更好提高格斗素质。比如,女生因为关节韧带、肌肉的弹性好,脊椎间软骨较厚等生理特征,所以身体重心低,动作稳定性好;男生则因为肌肉重量大、肌力强,在速度、力量、灵活性等方面优于女生。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区别对待。再如,有些学员接收能力差,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单独辅导。总之,在格斗训练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员不同的身体素质、接收能力、个性特点等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帮助学员扬长避短、充分发展。

2.1.7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多样化

格斗训练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参训人员的不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之搭配,如采用“能动式教学”、“情境式教学”、“音乐舞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此外,在教学手段上也可进行改革, 除文字、口语、示范教学外,还可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将声、像、图结合,给学员以直观的视觉感受与印象,增强其接收效果。

2 . 2提高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格斗训练,是教与学的双向选择与互动,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得以改革与完善的条件下,提高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成为不可忽视的环节。

2.2.1激发学习兴趣

在格斗训练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组织观摩表演和不同形式的竞赛,如个人赛、分组赛、班级赛等,寓教于乐,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观摩表演可以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扬长避短,采用奖惩措施的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巩固教学成果,使学生真正学会熟练应用格斗动作、技能、提高格斗实战能力的目的。

2.2.2完善考核制度

采用合理的考核制度是督促学员学习、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手段。针对格斗训练的特点,合理的考核制度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基本动作、技术与专项素质的考核;二是以实战对抗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基本动作、技术与专项素质的考核,旨在促进学员夯实格斗基础、提高综合素质,这项考核要统一标准、公开考核。以实战对抗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可以通过散打、擒拿等格斗竞赛的形式进行。考核的标准可以参考国家武术散手段位制等级考核标准,并结合格斗课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技评与量化达标综合评定,成绩优异的学员,可以获得相应奖励。

3 结语

警察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第11篇

摘 要:在专业建设中如何加大对实训基地开发和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以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司法警务专业为例,总结在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开发和利用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最终探讨出适合警察类实训基地发展建设的新路:科学制定规划方案;合理购置设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材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关注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多元化实训效果评价体系。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267-02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就是为社会培养培训高素质、技能型紧缺人才,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训基地的建设来加强。高职警察类院校,毕业的学生主要是通过公务员考试或聘用的方式进入警察行业从事工作,这种特殊的就业面向,给人才培养提出了不同于其他高职院校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有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到警察队伍的能力。现在各地警察类高职院校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在高度重视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基础上,把警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陕西警官职业学院通过积极拓展警学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重组课程体系,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专业建设特色,对实训基地的开发和建设也非常重视。在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上,大胆探索,形成了比较合理和完善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一、现有模式

(一)建立了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内建有警体训练场、模拟法庭、汽车驾驶训练实训基地、刑事照相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基地。同时结合该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在西安市公安局、各区县公安分局,咸阳市公安局、天津钢城治安分局,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各区县人民法院,西安市检察院、各区县检察院等单位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实训基地,并从实习实训基地聘请四十余位兼职教授。成立了有行业专家参与的司法警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定期进行专业建设研究。

(二)形成了良好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各实习实训基地及兼职教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实习实训基地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和论证活动,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接受本专业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专业认知见习和课程实训,选派兼职教授来校给本专业学生作报告,承担了部分课程教学任务,比如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培训中心的杨文清、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法警支队路暾两位同志先后承担了司法警务专业《押解原理与实务》、《法警业务》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路暾同志还牵头开发了《法警业务综合实训指导书》。同时积极利用法院开庭等活动开展押解、值庭实训教学工作。

(三)确立顶岗实习制度

学院高度重视顶岗实习工作,不断深化警学结合,积极探索“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把顶岗实习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促进“院、局”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到目前为止,学院司法警务专业2009级5个教学班249名学生,已经全部参与了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其中110人从7月1日至12月31日,在天津钢城治安分局参加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享受辅警待遇,分别在110指挥中心、治安大队、巡警大队、警卫等岗位上岗。其余139人从4月份-11月份,在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未央分局、新城分局等实习基地的安检、交通指挥、巡逻等岗位顶岗实习,实习期间享受辅警待遇。

在顶岗实习制度方面,学院先后制定了《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实施办法》、《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校外实习学生管理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保证顶岗实习的规范实施。

(四)积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和课程实践

一是积极建设校内实践性教学基地,在原有实验、实训设施的基础上,拟建设包括模拟派出所、模拟监管中心、模拟街区等实验室;二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每门课程中的分量,制定了每门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大纲,并据此组织进行实践性教学。如在《治安案件查处》课程的教学中,采用1.6:1:1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即16课时理论教学,10课时案例教学,10课时进行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该课程考核中,采取4:3:3的方式进行考核,即40分期末理论考核,30分平时案例教学中考核,30分实训考核。通过加大实践性教学的课时量和考核分数,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反映良好。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生了显著变化,发展的进程逐步加快。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为此,笔者认为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开发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实训,受到良好的技能训练,掌握当前一线所需要具备关键技术和职业技能,畅通就业通道,就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最显著的办学特色在于技能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基础性建设。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除了靠先进的办学理念、正确的治校策略外,还需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才能达到培养社会急需的能将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与生产实际相衔接的高技能人才的目的。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大家已越来越认识到在目前时期我国高技能人才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具体规划

(一)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实训基地的建设要致力于创建一个基于真实的职业岗位流程、真实的职业环境、真实的职业标准、真实的岗位制度、真实的岗位管理及真实的岗位需求之上的典型职业活动和职业活动流程,打造与岗位职业环境相一致实训环境,因此,要求场所的设置及设备的配置应贴近行业的主流配置,并配有少量适当超前的设备,以发挥其多元化的服务功能。此外,应当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实训的全过程

(二)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注意几点

1.科学制定规划方案

基地建设规划起点要高,定位要准确,有明确的阶段目标和具体的分阶段实施计划,模拟实景要符合实际、有利实训、确保实用。

2.合理购置设备

在设备的选型与购置过程中,坚持紧密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和办学优势,结合行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实现多功能综合效益。

3.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

足够的场所和先进的设备是实训基地必备的硬件,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则是实训基地发挥其功能必需的软件,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因此,要把实训教师队伍建设当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条件,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实训教师团队。

4.加强配套实训教材建设

要配合实训基地建设,组织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编写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实训大纲、实训教材和实训指导书,建立与实训教学相配套的校本教材。

5.提高实训基地有效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实训基地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制度,使实训基地做到人员结构合理、岗位职责明确、运行规范有序、考核办法完备,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努力提高实训基地有效管理水平。

6.关注职业道德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让学生接受工作岗位环境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以及合作共事、协调关系的能力。

7.建立多元化实训效果评价体系

其一,根据学生所完成的实训内容和成果,按行业标准和要求做出评价。其二,根据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中的表现(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等方面)进行评价。两方面的综合评价最终作为学生实训课程的成绩。

(三)预期效果

1.依托行业,合作共赢

作为警察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学院实践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为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从而实现学院与行业互利双赢,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办学机制。

2.“法庭、派出所”引进校,专业建设见实效

高职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把“真实”的法庭、派出所等岗位情境引入教学,对推动警察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和精品课程的建设以及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等,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3.更强更宽泛的社会服务能力

以现有服务体系为基础进一步开拓服务市场,面向行业开展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面向在职干警培训及警衔初任、晋升以及多样化继续教育服务。

通过对实训基地建设的加大,警察类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也将会上一台阶,真正的实现高职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薛叙明.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2]张宁新.浅析校内实训基地建设[J].中国建设教育,2010,(Z6).

警察院校 第12篇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和教师关注理论,为了研究的需要,本文将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分成三个成长过程,即“新手型教师”、“成长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新手型教师”是指走上教学工作岗位不满三年的教师,具有教师资格,初级职称或无职称者。“成长型教师”是指已经顺利完成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专家型教师”是指已经取得高级职称,在自身专业领域发挥引领作用的教师。

1“新手型教师”主动应对求生困境,发展教学生存能力,增强职业归属感

新手型教师首先面临的是非常严峻的求生困境,处于“早期求生阶段”,主要关注自我胜任能力(self-adequaency)以及作为自身如何“幸存”下来。一方面,新手型教师要面对陌生的讲台,关注学科教学却又感觉没有多少教学经验,考量自己在学生面前能否生存;另一方面,新手型教师在入校第一年要面对新教师的试岗考核制度和警务化管理制度,担心一年后是“去”还是“留”这个更现实的生存问题。在这样的生存困境面前,部分新教师显得比较紧张和被动。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信心不足;在上司和同事面前,表现出底气不足。被动的应付之余,很少会有新教师关注自身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作为一名“新手型教师”,应该具有积极、主动的发展动机,努力适应公安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发展教学生存能力,走好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性一步。

第一,积极实现角色转变,增强职业归属感。踏入警察院校,新手型教师首先应该积极主动地完成两个角色转变,一是,努力实现高校学生向高校教师的转变;二是,努力实现普通民众向人民警察的转变。树立坚定的从警志向和执教信念即树立教师专业发展理想是顺利完成这两个转变的重要前提。新手型教师参加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和新任人民警察培训并通过相关的资格考试或结业考核,是顺利完成这两个转变的必要条件。

第二,主动适应教师培养制度,汲取优秀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警察院校的大部分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既没有足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也没有相关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所谓师范性先天不足。为此,一般的高校,包括警察院校,针对新手型教师设立了教师培养制度。警察院校的教师培养制度涵盖了新手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导师和教师本人起关键性的作用。新手型教师的成长之路,对新手型教师来说实际上是基于共生的师徒之路。作为新手型教师,应该主动适应并利用好学校的教师培养制度,提高自身的教学生存能力。认真听取导师的指导,学习导师的显性教育知识。所谓显性知识就是通常所说的知识,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等可以表述,通过言语可以直接传授。再次,主动观摩导师的教学活动,注意积累导师的缄默教育知识。所谓缄默知识是与显性知识相对应的知识,一般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合进行逻辑说明,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只能通过感悟而吸收的知识。

第三,自主建构教师能力和教学风格,走好教学成长第一步。新手型教师由于经验不足,特别是迫于生存的压力,往往放不开手脚,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沿袭导师或同事的教学套路和风格,不敢有属于自己的创新教学行为。新手型教师一方面应该谦虚好学,向导师和同事学习显性知识和感知隐性知识,另一方面也要不卑不亢,表现出新时代高校毕业生的勇气和智慧,注意自身的创新,要时刻提醒自己,主动建构和自主成长是必经之路。

2 成长型教师努力克服发展瓶颈,提高学科专业水平,提升科学研究能力

成长型教师已经度过“求生阶段”,并转向“关注教学情境阶段”或“任务关注阶段”,这是教师专业结构诸方面相对稳定、持续发展的时期。一般来讲,成长型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相对于新手型教师来说,在指向上,由仅仅关注“生存”技能、“我能行吗”转到更广泛的专业发展上来,转到关注“我怎样才能行?”上来。这一阶段,成长型教师虽处在一个成长的阶段,但常常会面临发展的瓶颈。那么如何克服发展瓶颈、实现成长型教师的稳步成长呢?

第一,培养和提高教学反思能力。作为一名成长型教师,应该注意培养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在教师教学反思倾向的支持下,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指向:(1)课堂教学指向;(2)学生发展指向;(3)教师发展指向;(4)教育改革指向。

纸笔式教学反思日记是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教师将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举”、“败笔之处”、“教学机智”以及学生的“闪光见解”有感而发,有感而记,写成日记,进行反思和交流。随着网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部分教师开设自己的教学博客,将自己的教学心得以及其他方面的体会写在博客上,教师与同事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更好地分享与沟通。

第二,培养和提高科学研究能力。高校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使命,无论是研究型高校或教学型高校都要重视教师的科学研究,作为职业性非常突出的警察院校当然也不例外。

第三,积累和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新手型教师经过几年的“挣扎”,教学生存能力基本得到了较好地培养,“师范性”先天不足的情况有所改变。然而,因为忙于教学,无暇顾及学科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拓展,知识更新相对落后。对高校教师来讲,学科专业知识作为本体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学术性主要体现在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因此,作为一名成长型高校教师来说,必须始终不忘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更新。

3 专家型教师引领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小组,努力培养教师成长文化

一般来说,专家型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在学生观、学科观与教育观等方面已经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能较好地行使自己的专业自主权、不断谋取自我更新,其专业生活方式以研究为主。从成长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转移到了教师自身,而不再太多地受到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同时,教师已经可以自觉地依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路线和针对自己目前的发展状况,有意识地自我规划,以谋求最大程度的自我发展。

第一,构建以理性、理想为基础的教育信念。长期以来,由于警察院校承担的特殊使命和警务化的管理模式,教师与学校管理层在学生教育与管理上存在两种不同的理念。作为专家型教师,应该将警察院校的特殊使命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以理性、理想为基础的教育信念。既要培养政治合格的未来警官又要着力避免警务化管理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注重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树立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千差万别的个体,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应不断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尽可能发展的学生观。此外,专家型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反思,在所任教的学科领域、课堂教学和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方向等方面都有了较好的认识。

第二,引领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小组,创建学习型组织。专家型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以研究为主,致力于成为研究者,其目标直接指向学科建设和警务实践重大课题的解决。专家型教师组建临时性的课题小组或以常设性的科学研究所为依托,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探究、不断更新,将经验性认识上升到理论性认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在学科建设和警务实践重大课题的解决方面不断自主成长。首先,探究小组可以整合并利用同行青年教师的资源。其次,探究小组可以整合并利用公安实战部门的资源。在解决重大警务实践课题时,仅仅依靠学术界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探究小组可以吸纳实战部门的专家和执法民警以及相关跨学科的教师。一方面,不同学科的教师对研究具有互补性,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学科教师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不同思维方法,相互的交流往往会碰撞出火花。此外,专家型教师还应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拓宽视野,以便了解和把握学术前沿,从而更好地引领探究小组。

第三,以教师身份参与学校管理,扩大教师学术权、改善教师专业发展环境。专家型教师经过多年的努力,有的走上行政领导岗位,有的在教学和学术上做出重要的贡献。然而,部分走上行政领导岗位的专家型教师从此踏上的却是一条教师的不归路,离教师越来越远;部分在教学和学术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型教师表现出过分超脱和独立,不想太多的介入于己“无关”的事情。应该说,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环境不仅有利于青年教师,而且对专家型教师的自主成长、不断更新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所学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能够激发全体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热情。因此,专家型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谋求教师学术权的扩大和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的改善。首先,专家型教师谋求参与学校管理,改善教师专业发展环境,并不是说要与学校管理层形成一个对立的局面。其次,专家型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形式多样,如可以通过与管理层的当面交流、座谈会、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多种渠道,表达教师的需求,反映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再次,专家型教师对学校的发展大局、对学校出台的政策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有义务在教师群体中进行诠释和沟通,以便取得教师的理解和支持。

摘要:本文针对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三个阶段即新手型教师、成长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不同特点,以“自主成长”为取向,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警察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新手型教师,成长型教师,专家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3.

[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54-255.

[3]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2.

上一篇:植被护坡机理下一篇: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