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根本范文

2024-05-22

做人的根本范文(精选7篇)

做人的根本 第1篇

一.品读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一个作品, 要细致品读, 反复品读, 方能深入理解。如学习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若粗略地读, 很快能把握文章的情感内容———对侄子之死的悲痛心情, 但理解到这个层次, 还远远未得其精髓。若反复品读第二段, 揣摩“吾少孤”“零丁孤苦, 未尝一日相离也”“两世一身, 形单影只”, 理解韩愈自幼的孤苦, 与十二郎一起成长的深厚情谊, 因家族人丁不旺而寄予十二郎身上的厚望, 韩愈那难以言说的家族使命感, 骨肉亲情便从字里行间流淌出来, 动人心魄。如此地细致品读全文, 始觉韩愈的悲痛之情是基于更广阔而复杂的情感之上的:悲家事不幸, 悔“旅食京师”, 叹未老先衰, 恨小病丧命, 哀后辈孤苦, 疚丧葬难周。而所有的情感又在对十二郎的悲痛中融合、沉淀、深化, 在琐琐碎碎的家常叙述中, 至真至深之情催人泪下。品读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经受亲情的洗礼。

王冶秋在其“读书随笔”中说读鲁迅的《阿Q正传》, “这篇民族的杰作, 绝不是看一遍所能消化的:第一遍, 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五遍, 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第十四遍, 也许是报警器……。”此感给我们以启迪。如第一章是序, 粗略地一看也可以过去, 并不影响对内容的把握, 主旨的理解, 但经过细致品读, 会发现鲁迅多处的顺势一击, 发现文章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能更深地领悟由此而显现的鲁迅的文化品格。如“从来不朽之笔, 须传不朽之人”暗含愤懑写出了鲁迅对文章只写才子佳人、达官贵人这种等级观念的不满。“孔子曰, 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原是应该极注意的”语带揶揄, 表达出鲁迅对名正言顺等腐朽落后封建文化糟粕的摒弃态度。“但据结论说, 是因为陈独秀办了《新青年》提倡洋字, 所以国粹沦亡, 无可考查了”对国人闭关落后的痛心之情溢于言表。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阿Q正传》在语言上有许多值得赏析的地方:“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 他倒几乎失败了”, “不幸”“倒”“几乎”背后隐藏着世界的黑白颠倒耐人寻味;阿Q挨了赵太爷的打“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 因为挨打而换来“仿佛格外尊敬”, 人性中的势利、轻贱极大的展现在读者眼前, 令人隐隐作痛;阿Q求爱不成去舂米“蓬的一声, 头上着了很粗的一下”, “蓬”“粗”两个字分别从听觉和触觉的角度, 写出阿Q先听到竹杠敲在头上的声音, 再感到竹杠接触面积的大小, 就是感觉不到打的轻重的迟钝麻木, 用词形象生动, 富有深意, 令人赞赏不已……在细致的品析中, 学生品出了凝练、深邃、丰富, 获得更深层的理解, 提高了鉴赏趣味。

二.品读让学生正确把握作品

有些作品含义丰富深邃, 不品读难以正确把握其情感。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 学生一看到这首诗就急于背诵, 想着完成背诵默写的任务。此时学生与诗歌之间有较远的心理距离, 不能进入诗歌。我让学生不要急着背诵, 引导学生静下心来有表情地朗诵, 体会该以怎样的感情基调诵读。学生一句一句地诵读, 读出了音节, 读出了韵律, 越读越喜欢。学生以一种慷慨激昂的感情读得豪情满怀, 读出了青春年少的豪迈无畏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情怀。此时品读拉近了学生与诗歌的心理距离, 但还没有融入诗歌。于是我让学生欣赏濮存昕朗诵这篇文章的录音。听着听着, 学生完全震撼了。濮存昕读出了诗歌外在的激越和内在的苦痛, 一个执着、不屈、痛楚的灵魂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为那高贵的灵魂所打动, 为那深沉的蕴藉所感染, 完全沉浸在美妙的诗歌中, 深深震撼。品读使学生与作品保持了适度的心理距离, 唤醒了学生欣赏美的情怀, 吸引着学生一边诵读, 一边品味鉴赏诗作, 从而正确地把握了诗的情感。

品读还可以让学生有效地辨析作品, 从而正确把握作品。如苏轼的《赤壁赋》在主客关于人生态度的论辩中, 流露出作者的一些消极情绪, 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 含而不露, 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 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使得学生很难理解。那么我们不妨调动另一篇已学过的课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比较阅读, 在对照品读中把握课文的情感。谪居黄州, 作者心中充满了壮志难酬的苦闷, 站在赤壁, 眼见那惊涛拍岸的壮景, 想起那雄姿英发的身影, 内心激荡不已, 渴望建功立业, 豪放之情溢于言表。虽遭压抑, 感慨“人生如梦”, 作者“一樽还酹江月”, 向“江月”倾诉苦闷情怀。整首词豪放是主旋律, 苍凉只是补充。但“人生如梦”中挥之不去的空幻与悲哀, 显出苏轼彼时的心境没有写《赤壁赋》时通透。《赤壁赋》中, 有对曹操“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牵发出的在今天这种逆境之中作为平庸之辈生命微不足道却无以解脱的极度哀伤, 但更重要的是, 苏轼从自然万物的变与不变中归纳“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获得一般的认识原理, 进而认识到“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获得一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得到精神上的解脱, 具有哲理的意味, 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思想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比较品读, 学生对两篇课文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此外温习苏轼的《石钟山记》《超然亭记》, 对苏轼的人生态度可以有更全面具体近切的了解, 也有益于正确把握苏轼的作品。

三.品读让学生愉悦欣赏作品

《新课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优秀的文学作品凝聚着历代文学大家运用语言的高超艺术, 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音韵性等特点, 足以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品读作品, 感受作品的节奏美、神韵美, 可以让学生欣赏作品, 获得愉悦的美的享受。

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学生反复诵读, 在诵读中体会因换韵而产生的音节的跌宕起伏、因叠字而具有的轻盈的节奏、因首尾反复而带来的无穷回味、整首诗轻柔舒缓的旋律等等形式美都使学生深深陶醉。品读中一幅幅五彩斑斓的清新怡人的画呈现在眼前轻轻叩击学生的心弦, 诗中那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 那自由天性与自然景色相融合的飘逸脱俗意境都深深感染着学生, 让他们获得美的享受。

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品读作品,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细细体会此类语句, 领会作者当时隐隐的悲愤和彷徨、深沉的孤独与苦闷交融的心境。如此的心境里作者将平日稀疏平常的事物描述得那么娇艳动人。荷塘、荷叶、荷花、月色、荷香……组成一幅幅清幽美妙的图画, 不由得使人感叹那片刻的欢娱如此美妙, 又如此不易。清幽美妙的画卷交织着无法诉说的复杂心境, 化作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 深深打动了学生。文中典雅的语言使全文充满诗情画意。“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呈现出的荷花的晶莹剔透、纤尘不染, 清新可人。“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那跳跃的想象, 若有若无的清淡幽香, 让人觉得出神入化。品读作品, 学生感受到了文章的神韵美, 获得愉悦的审美感受。

文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强化对语言丰富敏锐的感受力和驾驭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感, 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还可以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建设精神家园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品读作品, 使学生走进作品, 使作品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忠诚是做人的根本 第2篇

——企业文化解读之“忠”

一个人能够独自生存于这个世界上吗?答案当然是:不能。

人之初,我们最早生活在家庭里;读书时,我们生活在一个班里;工作了,我们生活在一个企业、机关或事业单位中。我们会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包括家人、同事、上司、朋友、老板、公众,等等。

你也许会说:“我是自由职业者,我没有同事,也没有上司,我自己就是老板,我关起门工作,社会公众也离我很远。”即使如此,你也别忘了,你得有客户——自由职业者的产品也得卖出去,你有朋友,有家人,你得和他们打交道。因为,你要生存。

忠诚建立信任,忠诚建立亲密。只有忠诚的人,周围的人才会信任你、承认你、容纳你;只有忠诚的人,周围的人才会亲近你。老板在招聘员工的时候,绝对不肯把一个不忠诚的人招进去;客户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也绝对不会把钱掏给一个缺乏忠诚的人;与人共事,也没有谁愿意和一个不忠诚的人合作;交友,谁也不会选择不忠诚的朋友;组建家庭,那更是要看对方对自己是否忠诚,对方又是否值得自己付出忠诚……总之,人离不了忠诚。忠诚是做人的根本。

李开复先生曾面试过一位求职者。他在技术、管理方面的素质都相当出色,但是,面谈之余,求职者试探性地表示,如果李开复录取他,他可以把他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随后,他似乎觉察到这样说有些不妥,又特意声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之后做的,老板并不知道。

李开复当场拒绝了这位求职者的应聘请求。他事后为此解释说:“这样一番谈话过后,对我而言,他的能力和工作水平再高,我都肯定不会录用他了。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他不是一个诚实、讲信用的人。试想,如果雇用了这样的人,谁能保证他不会在一段时间后,把自己在这里的工作成果也当作所谓的„业余工作‟献给其他公司呢?”

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在哪一个国家,一个缺乏忠诚、人品有问题的人都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

曾有一位企业总经理提出:“人可以做事不够圆滑,但绝对不能不忠诚!忠诚是一种职业生存方式,企业需要忠诚的员工共发展,愿意为这样的员工提供发展的平台,把重要的岗位交给忠诚、有责任、有能力的人,员工也需要对企业忠诚,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那么,员工该怎么做才算忠诚于企业呢?

1、与企业共命运

有一本书,书名是《这是我们的船》,它告诉我们,企业里的任何一名员工,都是企业这条船上的一员,无论你是美容师、美体师、足疗师,无论你是院长,还是经理,从走进企业的那一刻起,就要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企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通俗地讲,企业发展我进步,企业兴旺我幸福;反之,企业退步我受阻,企业倒闭我失业。一个人真正把自己的前途、命运融入一个大家庭、一个单位、一个集体之中,他就会始终充满信念,充满希望!

2、言行一致

这是要做到表里如一。自觉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说的和做的一个样。正如一位董事长所言:忠诚于企业,不是看你说得怎样,重要的是看你行动上是否与企业保持一致,为企业的发展多思多想多干,为企业尽心尽责。

3、主动承担工作

积极、主动干好本职工作,这是对员工的起码要求,也是衡量一名员工是否忠诚于企业的具体体现。

工作主动表现在着眼公司大局,认识到自己岗位的重要性。在完成领导交给任务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本岗位多做些工作,多干一些有意义的事。该你主动办的,你就应该主动办好;该你协调的,你就应该主动协调好、配合好。

做一名忠诚于企业的合格员工,体现在具体行动中,体现在平凡工作中。努力工作,不找任何借口,在本职工作之外,积极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忠诚,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是在今天,依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既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它既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能力,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统帅和核心。因为一个缺乏忠诚的人,他的其他能力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愿意用一个缺乏忠诚的人。每一个企业都在寻找那些忠诚于公司、工作敬业、遇到问题不找借口找方法的员工,并以他们的表现来奖赏、重用他们。一个不忠诚、不敬业、寻找借口的人是不会很好地完成工作的,因此,他

们总是在寻找工作。升职、加薪的机会总是垂青那些忠诚、敬业、不找借口的人。

做人的根本 第3篇

孝敬父母,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能让父母高兴,不为自己担心,处处从父母的角度考虑,是最不容易的。

李皋,字子兰,是皇室宗亲。李皋做衡州刺史时,政绩卓著,很受百姓爱戴,后因为奸人的诬陷,被质问审讯。在审讯期间,李皋想到母亲的年事已高,若是让她知道此事,一定会担忧生病,于是告诫家里其它人不能提及此事。每次提审,李皋一定要等到走出家门以后,才换上囚犯的服装,审讯完回家,也一定要在临进门以前,改换官服,拿着笏板,摆出一付刺史的气派给母亲看。

审讯的结果认定李皋有罪,被贬到潮州做刺史。李皋不敢把实情告诉母亲,便哄母亲,说这次是因为朝廷重用才被调任的。母亲听后竟信以为真,还替儿子高兴呢!后来李皋被平反,他才跟母亲讲述实情,在母亲面前跪着叙述被诬陷的经过,并恳求母亲责罚自己的隐瞒欺诈之罪。

汉文帝亲尝汤药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汉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他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仪,爱民如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贤明的皇帝,汉文帝与汉景帝的治理,历史上称作“文景之治”。

汉文帝的母亲是薄姬,后来称薄太后。汉文帝的天性很孝顺,薄太后生病三年,汉文帝早晚侍奉,毫不懈怠,和颜悦色来安慰自己的母亲,把母亲照顾得非常周到。夜间睡觉的时候,汉文帝衣不解带,每次端药都要亲自尝后再给母亲喝,以天子之尊侍候着母亲,是为以孝治天下。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西晋时有位名士叫王伟元,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死于非命,王伟元从不西向而坐,不愿为官,以教书为生。

王伟元在父墓侧筑屋而居,每日朝夕至墓前跪拜,攀柏悲号,涕泪溅树枝,日久,树木也为之枯槁。王伟元的孝行感动乡里,被推为孝廉。他的母亲在世时,性极胆小,畏惧打雷。其母死后,每次遇到风雨,听到雷声,王伟元就奔向母亲的墓地,跪拜哭泣,并诉说:“孩儿在此,母亲不要惧怕!”这就是有名的闻雷泣墓。

回归写作的根本 第4篇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谈到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的问题, 其实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少、慢、差、费问题更为严重。笔者从教二十多年, 执教过普通中学, 也执教过重点中学, 教学对象有从初二到高三等不同年级的学生, 总的印象是中学生作文状况非常糟糕。具体表现为:内容贫乏, 感情矫饰;没有血肉, 缺少思想;“千人一面”, 毫无个性;抄袭移植, 难见新意。中学作文教学重视程度不可谓不够, 教学力度不可谓不大, 训练强度不可谓不高, 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令人满意。问题的症结出在哪里?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学生的写作能力应该怎样建构?

经过深刻的反省, 笔者以为, 学生作文能力的低下是我们的作文教学理念出了问题。忘记了作文的根本——作文到底要干什么?常常过于主观和“一厢情愿”, 总是从教师的教学目标去看待作文, 去要求学生的作文符合教师的要求, 去追求一种美好的作文“业绩”, 而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作文。忽视了作文中的学生的现实状况, 忽视了学生这个主体的实际情况。重视作文的拟题、命题, 在“写什么”上下工夫, 而很少想到学生的接受、认同程度, 在“能不能写”上缺少追问。

二对一种作文教学模式的反思

多年来,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盛行着一种主题写作的僵化模式。这种主题写作模式的特点就是把本来充满生命情趣和创造精神的作文教学变成十几个或几十个单调乏味的主题进行写作, 如关于成才、勤奋、文明、礼貌、道德、理想、团结、爱心等。学生就在这种“宏大”的主题套子里进行奉命式的写作, 进行填充式的涂鸦, 进行毫无思想的操练, 其结果就出现了面目可憎的“学生腔”作文。

那么, 这种主题写作模式的弊端体现在哪里呢?不得不说, 这种硬塞给学生一套抽象概念的做法首先就违背了写作的规律。因为写作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说, 应该是抒发和表达写作主体的思想情感。而写作主体的思想情感的产生来源于生活的感发, 而不是来自于抽象概念的注入。这种作文教学模式的产生根源可能比较复杂, 其中有传统的“文以载道”封建文学观的影响, 也有“文革”时期主宰文坛的主题先行文学创作模式的流毒, 更有应试教育的因素。无疑地, 这种写作模式给中学作文教学带来很大危害。具体地说, 这种主题写作模式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 重理念灌输, 轻情感体验。在作文教学中, 常常要求学生的作文主题要有正确性, 内容要有进步性, 情感要有健康性, 材料要有积极性。这当然没错, 只是强调得过了头。教师的强调往往代替了学生的生活理解、生活认知, 人为地拔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水平, 因而没有取得好的效果。相反地, 教师对学生作文涉及的自我情感体验持一种贬抑的态度, 所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 为了完成任务, 为了合乎要求, 总是力求围绕有“意义”的东西去编造、搬用, 弄一些虚假的东西塞到文章中去, 而往往忽略了自我真实的人生感受和体验。这样一来, 自然就形成了学生作文的内容虚空、情感虚饰的毛病。

第二, 重反复训练, 轻生活积累。在写作教学中, 我们常常只重视课堂训练, 只重视某一主题的反复训练, 而忽视学生课外生活的积累, 没有把作文和生活结合起来。可能某一个主题在初中写了, 在高中又写;在高一写了, 高二、高三依然写。作文课采取一种闭门造车的方式, 为作文而作文, 而不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积累生活, 从而表现生活。因而学生的作文缺乏生活的底蕴, 缺少生活的发现, 缺失生命的激情, 成了无病呻吟、“强颜作笑”。作文当然也就空洞苍白、丧失个性了。

第三, 重形式技巧, 轻内容厚重。为了完成某一主题的写作, 由于学生的积累不够, 思想穿透力不强, 教师往往强调写作技巧的运用。因此, 很多时候, 作文训练变成了写作技巧讲座。教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写作知识, 诸如此类。当然, 这样说并不是否定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而是指出写作技法的讲授应当适当。因为, 作文并不是纯技巧的东西, 相对于作文的内容表达来说, 技巧永远是第二位的。在缺乏丰厚的生活内容的基础上, 在缺少真情实感的书写里, 技巧永远解决不了问题。要知道, 从心底里自然流淌出来的文字, 比经过任何技巧的处理和词藻修饰的文字更富有感染力。

总之, 主题写作模式剥夺了学生自我思想的权力, 排斥了学生情感体验的内驱力, 忽视了学生自我生命体验、生活积累的重要性, 是一种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扼杀学生创造性的僵化的写作教学理念。

三作文教学理念

理论指导实践。这话具有真理性, 但绝不是真理。要接受某一理论时得问一问它是什么样的理论。是僵化的教条, 还是富于生命的思想。若是前者, 用它指导实践, 一定会走向失败的死胡同;若是后者, 用它指导实践, 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作文教学理念对作文教学无疑具有指导作用, 它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败。

那么, 中学作文教学究竟应采取什么样的作文教学理念才是正确科学而又切实有效的呢?

回答是:回到写作的根本。什么是写作的根本?《尚书·尧典》上说:“诗言志。”《毛诗序》上说:“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汉代杨雄《法言·问神》中说:“故言, 心声也;书, 心画也。”多么明白朴素的话!而这朴素的话里却道出了写作的真理。写作就是思想感情的表达, 写作就是自我性情的抒发。而现在的作文教学却抛弃了这朴素的观点, 对它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而大肆采用一套违背写作根本 (写作是人性人情的自然表达的需要) 的空洞教条来进行作文教学, 因而造成了一系列的恶果, 以致读了十多年的书, 写了十多年的作文的中学生, 居然还不会自然而正常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与反省。

回到写作的根本, 回到抒写自我思想情感的轨道上来, 这才是作文教学的正途。“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写作者如果对生活、对人生、对生命没有会心、没有感悟、没有体验, 那么即便写出了文章, 也是没有感情的, 与读者产生不了共鸣。所以呼吁作文教学应当回归到写作的根本上来。

回归写作根本的作文教学理念其正确性为:首先它符合认识规律。从认识论看, 文章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反映。没有生活, 也就没有感受和认识, 也就没有情感体验和思想的产生, 当然也就没有反映。写作绝不是从命题到命题、从概念到概念的简单抽象推理活动, 而是充满人生感悟、情感体验、理性认识的复杂的创造性精神活动。其次, 回到写作根本的作文教学理念, 符合人的情感传达的主体需要。从深层动因来说, 写作是内在于人的心理倾诉欲求。人遇于物, 必有所感兴。或悲或喜, 或怨或怒, 这就是人的本性、人的情性。有了许多的情感的积累, 自然就有倾诉的欲求, 或歌或哭, 或诗或文, 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它是天生的人性。有了情感, 想遏制也遏制不住;没有思想, 即使棒打它也不出。所以, 作文教学应重视学生自我情感的抒发, 这才是作文之要诀, 作文之大端。舍此, 必然走向死胡同。著名学者余秋雨教授说:“真正的写作源于内心的需要。”可谓一语中的。人是有感情、会思想的动物, 人天生以来就有表达思想情感的需要。而写作只是一种思想情感传达的手段, 人们借写作来抒发心灵, 表达性情, 如果抒发的不是真实的自我, 表达的不是自己的洞见, 那写作又有何意义呢?又有何价值呢?

综上所述, 我们应该反思现行的作文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 较正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和方向, 从写作的本质去把握作文教学的规律, 从而科学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能“我手写我口”, “我手写我心”, 使作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回归写作根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作文训练途径和方法

一种理念的贯彻落实需要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回归作文根本的理念的贯彻实施也需要一定的途径和方法。我们认为应从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 生活感受训练。一切真知灼见来源于社会实践。一切真情实感来源于生活体验。生活是源, 写作是流。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 要引领学生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 认识生活, 积累生活;从而分析生活, 评判生活, 记录生活, 叙写生活。

第二, 自由言说训练。在一定意义上说, 写作就是说话。在作文教学中, 给学生灌输的条条框框太多, 便束缚了学生的头脑, 以至于学生战战兢兢, 不敢越雷池一步。因此, 应当给学生头脑松绑, 去掉那些作文的八股教条, 让学生恢复到一种自由自在的言说状态。

第三, 示范摹拟训练。作文是一种创造性脑力劳动。但任何创造性活动都有一个继承和革新的问题, 对前人的、别人的创造物进行学习和模仿, 吸收拿来, 为我所用。所以在作文教学中, 作为老师不应高高在上, 指手画脚;而是俯下身来, 写一写作文, 给学生一个示范, 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

五更新作文教学理念的意义

前文对主题写作模式的弊端作了详细的分析, 指出了这类作文教学模式的危害, 它不可能给中学作文教学带来什么有益的结果。回归写作根本的作文教学理念是更富人性化、最富生命力的作文教学思想, 因为它从人出发, 以人为本, 它尊重写作主体的思想情感的表达需要, 它体贴写作主体的思维认识的深浅程度。它既合乎人情, 也合乎事理。所以要大力地进行革除主题写作的僵化理念, 回到写作的根本上来。这是教育现实的需要, 这也是教育未来的吁求。正如新时代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要求, 学校教育应培养富有创造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如果教师培养出来的是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都无法正常表达的应试“机器”, 那就是作文教学的最大悲哀, 也是作文教学的最大失败。所以, 抛弃主题写作模式, 更新作文教学理念, 是目前作文教学必须正视的问题。

[责任编辑:肖薇]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摘要: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时至今日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个中原因在于作文教学理念需要检讨。目前, 在中学作文教学上存在一种僵化的教学模式, 即主题写作模式, 这种作文教学理念无疑是违反写作规律的。从本质上讲写作是自我性情的抒发, 是自我思想的表达。而主题先行的写作模式则忽视了写作者的主体性, 剥夺了写作者的思想权利。这样势必造成学生作文的无病呻吟, 毫无新意, 因而回归到自我思想情感的抒发上来才是写作的正途。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作文 第5篇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的从十三年前说起。当时大哥是西安一个建筑工地的会计,负责给工地的工人发工资,每三个月发一次。陈姓兄弟俩当时在工地打工,可是他们家里出了一些事情,因此没等到发工资,提前回家了。到了发工资的时候,兄弟俩没来。当时也到年底了,大哥想,等来年春季兄弟俩来打工时给工资。

可过了春节,兄弟俩再也没来,从此杳无消息。大哥也曾多次联系、寻找兄弟俩,可是由于陈姓兄弟俩所在县撤乡并镇,一直没有结果。兄弟俩的工钱一放就是十三年。期间大哥为了生计,东奔西走,渐渐地把这事淡忘了。

今年大哥8岁的女儿在家玩耍时,无意间在床下发现了一个包,这时大哥才发现里面有封存的一张欠条和兄弟俩四百多元的工钱。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马虎,他觉得十分的惭愧,于是他就想着一定要把钱还到工友的手上。

他整天打听,可事情始终没有眉目。最后他觉得只有求助媒体来帮助自己。他找到了《宝鸡日报》的记者,没过几天终于打听到了两兄弟家的确切地址。可是得知两兄弟成年在外,只有在春节时才回家。

于是今年春节期间,报社记者和大哥一行人风尘仆仆,赶往陈姓兄弟俩的家。于是就有前面的一幕。

大哥拿出八百元动情的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没能把你们的工资送来,我非常内疚;按当时的物价,即使我给你们工资加上一倍,也不足以弥补你们的损失。”

兄弟俩非常感动,说什么也不肯收。但看到打个非常真诚,才勉强接受。

光伏自救的根本途径 第6篇

“依靠自主知识产权是自救的根本途径之一。”有关专家认为, 面临迷雾重重的前景, 我国光伏企业只有深刻反思近年来在产业快速发展中许多核心技术、产品销售“两头在外”的不利局面, 并依托自主创新彻底改变这一状况, 才会逐渐增强市场竞争实力, 迎来产业发展的春天。

产业困境由来已久

从2008年以来, 我国光伏产业的产量连续5年为世界第一, 产品占据欧洲市场的一半以上。2012年,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对欧洲出口额为111.9亿美元, 虽然占我国光伏产品对外总出口额233亿美元的近一半, 但同比却下降了45%。“许多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基础不牢, 盲目上马, 结果是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不堪一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一位专家在分析出口下降以及前不久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下称尚德公司) 破产重整案时一针见血地指出, 尚德公司曾经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 但是其近八成的专利为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而且大多为外围专利, 缺乏高质量的发明专利, 由此导致其专利结构不合理, 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成为最终其效益下滑、破产重整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光伏产业专利态势报告可以看出, 美国、欧洲来华的专利申请大多集中于产业上游及中游的材料制造和电池芯片领域, 而且大多为发明专利申请, 技术实力较强, 在光伏产业链的中上游已占据先发优势。与之相比, 中国光伏产业起步较晚, 国内申请人的专利申请主要涉及产业链下游技术, 以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居多, 发明专利少, 但在发电系统及其应用领域具有比较优势。

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的现实也印证了上述报告。近年来, 我国光伏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终端产品生产规模居世界前列, 是当之无愧的“光伏大国”, 但拥有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大多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如尚德公司自2001年成立之初, 依托的核心技术几乎均来自于国外专利许可, 且一直未能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有重大突破。业界专家分析认为, 在光伏产业的市场竞争中, 无论是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还是降低生产成本, 从光伏产业链结构、市场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到生产成本等各个环节, 对知识产权都有很强的依赖, 没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企业就意味着先天不足, 举步维艰。

知识产权打破僵局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 中国光伏企业都应该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 以自主知识产权赢得市场竞争主动权。”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下称海南英利) 负责人的话, 代表了许多国内光伏企业的心声。他们认为, 面对各种不利因素, 光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在核心技术上寻求突破是一条自救之路。

近年来, 一向注重实施专利战略的海南英利, 从建厂至今不到4年的时间里, 已经拥有专利68件, 其中25%为发明专利, 这些专利几乎都已经运用到企业的产品中。与同行的产品相比, 在能源转换效率、产品品种、特种产品方面均胜出一筹。同时, 海南英利以专利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 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生产成本。企业以自主研发为基础的“年产3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项目”, 还填补了国家商业化生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空白。近两年来, 在全球光伏行业剧烈动荡, 欧债危机加剧和美国“双反”调查等不利形势下, 海南英利凭借自主知识产权形成的技术及完整产业链等优势积极应对, 企业的光伏组件销售量一直保持领先。

“无论是外销还是内销, 重视知识产权无疑是企业生存之道。”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有关专家表示, 外在压力迫使企业快速驶向产业链的高端, 国内市场的需求也需要高水平、低成本的产品。实际上, 我国近年来出台的光伏产业政策, 均指向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012年9月, 国家能源局下发通知, 要求地方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当年10月底, 国家电网正式发布《国家电网关于大力支持光伏发电并网工作的意见》;当年12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所有政策无不将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产业作为重心。

执行——企业发展的根本 第7篇

一、企业创新需要执行作保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 创新也没有止境”。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走跨越式发展道路, 走生态化发展道路都是必须的选择, 但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 其根本点和出发点必须是走企业创新之路, 唯有创新, 才能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才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生存和发展。但是, 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证明, 企业创新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成千上万的企业将创新流于形式, 只是停留在口号上的创新, 停留在汇报材料上的创新。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 创新的关键在于执行。企业创新的过程, 也是企业执行的过程, 没有执行, 任何创新的设想都只是空想。

当今时代, 每个人都在讨论变革。近些年来, 不断有一些变革主义者在鼓吹革命、彻底改造、突破性思维、大胆的目标、量化的变革、学习型组织等理念。我们并不是反对这些人, 但如果无法将想法变为现实的话, 再宏伟的理念也只能止步于纸上谈兵。如果不能够得到切实的执行, 突破性的思维也无法带来实际的价值, 人们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 所谓革命性的变革也最终只能落得胎死腹中, 这样的组织最终有可能向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 因为失败会不断地吸干组织中每个人的能量, 而不断的失败则会毁了整个组织。因此, 在企业创新过程中, 应始终牢记这样一个道理———创新是灵魂, 执行是实现创新的保证。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于执行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发展的过程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 亦不剥夺后代的需要。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资源的消耗和再生的平衡。可持续发展是对常规发展的扬弃, 是人类社会最终的选择。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其基本思想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 构建人与自然亲和友善、各类资源最大限度循环利用的生产模式。要实现上述目标, 就必须抓住战略、人员与运营这三个环节, 而这三个环节都需要以“执行”的精神来指导落实。

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评估的过程都是执行的过程。如企业战略的制定, 不是凭空的想象, 而是要充分研究市场、客户、困难因素和企业自身状况等而制定的发展目标, 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1世纪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创新和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根据调查表明:中国亏损的国有企业中, 政策性亏损和宏观经济引起的亏损各占10%左右, 而因管理不善引起的亏损却要占80%左右。根据国外统计资料表明, 即使在信息化程度相当高的发达国家, 其企业在业务流程重组、兼并以及改进等管理创新所做出的决策中, 实际上有75%在实施一段时间后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甚至归于失败, 而且在实施中所用的时间、资金和其他资源往往超出预先估计的2.5~3倍。因此, 时时对企业的运营过程加以控制是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 也是企业决策者重要工作之一。

在社会传统认识中, 执行只是基层工作人员的事情, 是企业领导者制定完战略后, 由具体工作人员来落实的最为琐碎和无味的细节。但是, 这是一个已经被证明了的错误的理解。在《执行》一书中, 作者为“执行”下了7个定义: (1) 没有建立的联系 (the missing link) ; (2) 公司没有实现预定目标的主要原因; (3) 公司领导层希望达到的目标和自己的组织实际实现该目标的能力之间的差距; (4) 不是简单的战术, 而是一套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的方式来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 (5) 一门将战略与现实、人员与流程相结合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学问; (6) 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和领导者职能的核心部分, 一门要求对企业现状、行业环境及员工心理有着综合理解的学问; (7) 将商业的三个主要流程———人员、战略和运营计划———结合起来的一种途径。大量的事实证明, 企业之所以导致失败, 通常有两种原因:一是方针、目标、战略制定错误, 二是执行不力。在企业日常运转过程中, 从决策者到基层每位员工, 他们无时无刻不是处在一种“执行过程”中, 那么他们执行的绩效, 此时显然决定着企业的命运, 他们在执行中体现出的态度、能力、速度、理念、品质、形象、应变等因素的优劣, 都将成为企业命运真正的决定性力量。

30年的经济改革过程, 决定了中国企业生存环境的转型期特征, 多数成功者更多得益于政策逐步放开所带来的市场机会, 而非依靠在真正的竞争中自身能力的增强, 入世的现实正在迅速改变这一惯性。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大企业病”变得越来越急迫, 特别是大量的兼并和收购所引起的整合需求, 对企业的执行能力敲响了警钟。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建立一种执行文化

上一篇:区域集团化下一篇:交流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