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生态伦理范文

2024-09-23

文明生态伦理范文(精选12篇)

文明生态伦理 第1篇

一、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重要性

2007年,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同志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之一, 要求在人民群众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生态文明”首次载入中央文件, 党的十八大, 再次将生态文明将设提上重点议程, 进一步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生态文明是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也是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的方向。在一个农业大国里, 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 加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 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它不但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新途径, 是解决“三农”问题, 拉小贫困差距,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消除社会矛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壮举, 更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关系子孙后代福祉的千秋大计。因此, 培养和确立我国农村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以及生态伦理道德规范, 有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 协调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保护生态环境, 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促进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推动农村以及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调发展道路, 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问题

(一) 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欠缺

首先, 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矛盾, 农民的整体生态意识淡薄。农民作为生态建设与改造的直接参与者, 其生态意识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好坏。而农民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明显不足, 他们更关注环境目前对自身的影响, 而对将来可能发生的生态危机盲目乐观, 对外在的生态破坏视而不见, 由于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农民的环保意识, 而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其次, 农民的责任意识不强。随着生态的恶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人们开始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而农业生产作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由于自然资源的公共性, 以及环境污染带来的外部性, 人们为了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而不断向自然索取资源, 将由此带来的影响外部化, 自身由此承担的后果最小化, 而给整个生态系统却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友好生态环境的维护靠每个人生态意识的提高, 而不是一部分人破坏环境获取个人私利, 由大部分人买单。最后, 农村居民对生态价值认识不足, 违背人类与自然环境生存发展的规律, 将人的意志凌驾于自然之上, 认为自然界是为人类服务的, 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去随意的改造自然、榨取资源, 生态系统被破坏, 遭受自然灾害的报复。

(二) 农业产业链单一, 农民收入水平低

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停留在靠田吃田, 靠山吃山的小农经济体中, 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出售初级农产品或者出卖劳动力, 由于技术水平低, 产权不清晰, 农民自产自销, 很少引进新的产业链, 将单一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化生产转型, 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 将产、加、销、农工贸融为一体, 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民经济文化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生态保护意识。文化水平低, 导致目光短浅, 加上经济收入水平低, 生活没有保障, 他们为了更好的生活水平, 掠夺式的开发自然资源, 滥砍滥伐和过度放牧等耗竭性利用土地资源引起的环境污染;城市高污染的工业转向农村, 自然生产中过度使用化学品引起的环境污染;发展高收益又高污染的造纸、玻璃、化学等工业, 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 经济增长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人们的生活进入小康水平, 将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环保中还来, 改善自身的居住环境。

(三) 地方部门的环保宣传工作落实不到位

我国许多地区, 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都存在轻环保、重经济发展的思想, 将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干部绩效考核的标准, 因此, 他们在处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关系时, 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经济建设上, 而在环保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上力度不到位, 农民对环保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 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人们获取环保知识的渠道、形式单调, 很难调动农民的环保积极性。

(四) 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治力度不够, 责任不明确

地方部门对于环保的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 对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事件往往执法不严, 许多乡镇和私营企业多是低水平起步, 其工艺和设备的技术水平, 在环境保护方面能力不足, 同时为了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将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的难题通过走后门转移给环保部门。而在综合治理方面, 环保部门相关的资金、技术、人才欠缺, 没能积极调动各界的积极性, 将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众的力量联合起来, 共同维护生存的环境。

三、加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对策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 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绊脚石。加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就是对农村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危机重新审视并加以改造, 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结合,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由于生态反应的滞后性, 人类没有及时尝到生态破坏带来的苦酒, 而对生存的环境盲目乐观, 政府要制定环保长远教育规划, 丰富宣传、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贴近农村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采用新闻媒体报道、公益广告的形式, 有计划的宣传环保知识、生态文明知识, 促使农村居民具备环保意识, 并养成应有的生态道德行为。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工作, 明确农村居民的责任观念, 谁污染谁治理, 对重大违规污染事件进行严厉惩治, 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 避免个人为牟取私利而将环境保护置之脑后, 由此带来的后果分摊给广大的民众。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植根于全民族深层次的自觉意识, 开展生态伦理教育, 使人们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目前与长远的各种利益关系, 为子孙后代的延续发展负责。

(二) 加强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培养, 完善管理领导体制

建立一个高效的领导班子, 加强领导干部的生态伦理教育, 掌握一定的生态伦理专业知识, 提高整体文化素质。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 以身作则的宣传环保理念, 将环保工作列入考核项目之中, 使他们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保之间的关系, 改变以往破坏式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带头参加义务活动, 如清扫公共场所的垃圾, 义务种草植树活动, 抵制食用国家野生保护动物等,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职权和职责, 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 团结合作, 齐抓共管, 为保证生态伦理建设任务的贯彻落实提供组织保障。

(三) 发展生态农业, 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平衡发展

鼓励生态农业科研技术的推广, 不断创新, 充分吸收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开发节能、降耗, 不危害环境的新产品, 推广“生态绿色产品”, 发展环保产业, 建立生态示范区, 整合资源,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 根据给地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地域优势, 发展各具特色的生态产业链。发展生态旅游, 提倡生态消费, 使人们在体味田园风和新鲜乡土气息中, 更能贴近自然和农村, 一方面使农民增收, 同时也增强了人们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

首先国家从政策上, 要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高标准严要求, 对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及时整治或者责令关闭, 地方政府应积极配合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和自治条例, 并依法治污防污, 保证生态伦理建设的顺利进行。对资源利用严格加以规范, 从制度上杜绝越权批地、超标占地、非法占地的现象, 收回私人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占用权, 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避免矿产资源的浪费和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同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是关注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 生态环境的好坏是衡量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是与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 国家要在资金上给与大量的投入, 将富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加强信贷的投入, 保证农民生产的顺利进行, 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 才有更多的精力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 有序的进行生产。加强对环保部门及社会各界环保单位的资金支持, 防治并举, 保证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徐谋昌.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

[2]王周.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研究.湖南师范大学, 2003.

[3]卢黎歌, 李小京, 魏华.生态伦理思想的觉醒与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西安交大学报, 2011.

[4]谢雨萍, 邓祝仁.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乡村生态伦理的影响研究.旅游学刊, 2006.

[5]梁山.生态经济学.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2.

[6]张宝莉.农业环境保护.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民间生态伦理探析 第2篇

民间生态伦理探析

运用现代生态伦理理论,对民间习俗、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进行分析,认为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对自然的`维护是民间生态伦理的主要内容.并针对其中包含的宗教性神秘色彩,提出了以“不管形式,只看实效,任其存在,自然发展”的方式来对待民间生态伦理.

作 者:牛建生 作者单位:十堰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湖北,十堰,44刊 名: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年,卷(期):17(4)分类号:B82关键词:民间 生态伦理 保护 环境

文明生态伦理 第3篇

关键词:《庄子》;生态伦理观;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0101-04

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是道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的学术思想主要保存在《庄子》一书中。其中计内篇7、外篇15、杂篇11。内篇是庄子所作,外、杂篇是其学生所作。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天人合一”“无为”的思想,提出“齐物论”“师法自然”等生态伦理观,毕生致力于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纵览《庄子》一书,庄子在注重人与社会和谐的同时,十分注重生态和谐。

庄子在完善老子的“无为”思想的基础上,将关注的视野投入到人民大众的生活领域的同时,还把人以外的自然界,包括有生命的动植物和无生命的大地河流也纳入自己的关注范围,这在《庄子》一书中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对《庄子》生态伦理观的历史生成、生态理念的梳理及庄子生态伦理观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进行全面论述,无论是对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启示、生态伦理的构建,还是全球范围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庄子》生态伦理观的历史生成

通读《庄子》一书,发现庄子致力于打破其他诸子基本构建完备的有序社会体系,特别是庄子对神话环境的描述,凸显了庄子的时空观、生死观、物我观。其旨在运用神话思维重建原始的无序时空(一种与当时完全背道而驰的社会),表达心中建立“物物而不物于物”、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至德之世”的强烈愿望,这也从一个侧面流露了庄子的生态伦理情怀。

(一)社会环境因素

从商周开始,自然环境就历经破坏、生成、再破坏的一个恶性循环。由于“保持着封建社会传统氏族的经济政治体制以及早期宗法社会制度已经全面崩溃。物质文明伴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生产、消费也随之大规模的扩大,文明所带来的罪恶和苦难从未间断。人们日益地被物所统治,被自己所造成的财富、贪欲所统治,他们已经成为巨大的异己的力量主宰支配着人们的身心”。显然,庄子所生活的战国时期比尧舜禹时代环境恶化程度更为严重,常年的战乱及自然灾害使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水土流失亦相当严重,土壤出现退化,生物种类减少,空气也不再清洁。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风云动荡,瞬息万变。战争与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让百姓苦不堪言,这也是庄子思想产生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

(二)思想文化因素

如果自然环境恶化是庄子生态伦理思想形成的外部因素,那么庄子所秉承的“天人合一”、尊崇及继承老子的“无为”思想则是《庄子》生态伦理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内在推动力。

1.“天人合一”。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受到道家主流思想的影响。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始于老子。老子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相互联结、息息相关的整体中人类只是一个组成的部分,人是自然界的万物之一,同止于道之下。由此可知“道”是道家最原始最朴素的古代生态伦理观。后来庄子进一步把老子眼中的“道”具体化,“天人合一”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庄子提出“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两者没有明显的区别。因此人类不仅要和万物“合二为一”,还要相互平等,共存共荣。唯有如此,万物才能“道通为一”,最后实现“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2.“无为”。“无为”是整个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庄子》生态伦理观的基础。“无为”字面的理解是“道”对世间万物的不设不教,各随其性,任其自然地发展。这里“无为”是“无不为”的前提,“无不为”是“无为”的结果。后来,庄子深化了老子“无为”学说,把“无为”思想引入到纯哲学领域,并试图探寻一条更为民众化的哲学之路,以此来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总而言之,《庄子》的“无为”思想的实质是反对违背人的本性和违背自然法则肆意妄为,其根本宗旨在于,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庄子》生态伦理观的主要内容

《庄子》的生态伦理观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庄子》推崇的“物我同一”的整体观、“师法自然”的和谐观、“物我非彼”的矛盾观和“无蓬之心”的审美观,对于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有极强的理论借鉴作用。

(一)“物我同一”的整体观

庄子认为,“物我同一”即物与我不分彼此,天与人和谐共处。它包括3个主要内容:“人与天一”“物无贵贱”和“顺物自然”。这3个方面的内容逐一递进,相互关联。

1.“人与天一”。“人与天一”即“天人合一”。古代关于“天”的解释有3种。第一,“天”是世界的本原,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够主宰人间祸福命运的“人格神”。第二,“天”是各自关联着的无意识无目的的自然物,不能干预人类社会生活。承认世界的统一性是物质性,自然界的运行有一套自己的规律,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三,“天”即“天然”,与“人为”相对而言。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就是庄子。于庄子而言,“天”是世界上最原始的存在,是不经任何雕琢的自然物,即“天然自然”。因此,庄子眼中的“天”,是一种具有深刻根源性意义的关于一切存在和人类原始生存境域,以“自然”为最高象征,世间万物各适其性、各适其所地共存于一个无限关联定义的世界。“人与天一”的思想观点,是“物我同一”思想的基点,把人与自然同视为一物,地位完全平等,有助于正确、客观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①

2.“物无贵贱”。《庄子》“物无贵贱”的平等思想,表达了庄子对万物平等的热切渴望与执着追求,侧面流露了庄子对当时社会各种不平等现象的控诉及鞭挞。庄子认为,看待一样事物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应该深入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且秉持万物平等的观点去接纳世间万物。庄子的这种关于“万物平等”的主张具有时空超前性,他的这种把人文关怀直指自然万物的胸怀让人肃然起敬。庄子的“物我同一论”不同于“自然中心论”,更有别于“人类中心论。”因为“物无贵贱”着重强调世间万物平等,不论形体、成色和贵重。而“自然中心论”和“人类中心论”都是以“有蓬之心”看待自然,主张自然的不平等。

3.“顺物自然”。在人与自然平等的基础上,世间万物并无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人类不仅不可以主宰自然,更是提出只有“顺物自然”才是生存之道。首先,“顺物自然”就是尊重自然规律,顺应事物的本性。其次,“顺物自然”就是要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并且倡导平等、公正地看待事物间的差异。诚如,“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②各物不同,其器用、技能和性能也不同。客观上承认这些差异,并且正面看待事物的差异性也尤为关键,这也是《庄子》思想超前性的表现。

(二)“师法自然”的和谐观

庄子提倡的“师法自然”的和谐观主要是继承、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尊道贵德”思想。“道法自然”是天、地、人三者统一的思想。“道”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它产生于天地之前,是天地的根源,也是世间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庄子进一步提出了“从天之理”“以天为师”“无以人灭天”的论断。这时所谓的“天”指的是自然的存在,所谓人就是有意识地驾驭于自然之上的作为,要求人按照天地间的自然法则来生存,反对人为地去破坏自然。庄子把“师法自然”融入到无为思想中,说:“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源静而百姓定。”庄子认为,人、人类、社会都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皆应“师法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这是《庄子》自始至终都在论述和重点强调的生态伦理思想。

(三)“物我非彼”的矛盾观

庄子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存在是非彼此之分,并统一于自然之中。曰:“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目前很多学者用《庄子》的“物我同一”论同“物无非彼”的矛盾观作比较,认为二者存在一定的矛盾。其实不然,“物我同一”强调物与我之间没有明确的划分,物和我是统一体,统一于自然万物之中,显然二者是有差异地存在。庄子在认识论上,一方面,超越了事物大小与生死的界限,从而超越有限的空间及时间;另一方面,超越物我界限,实现我与物的齐一。“物固有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③意思是万物自有其存在的依据和价值。一切事物自有矛盾,又相通为一。生成意味着毁灭,毁灭自然也是生成的前提。两者此消彼长,循环往复,历经新事物的生成和毁灭,以达到自然均衡的境地。从这两方面理解《庄子》“物我非彼”的矛盾观,有利于从整体上正确地把握《庄子》生态伦理观。

(四)“无蓬之心”的审美观

“无蓬之心”即没有功利心,与其相对立的是“有蓬之心”和“机心”。庄子认为,正是因为人类有“机心”,所以面对自然就有所求,这种需求不仅表现在对自然的掠夺与开采,同时也是精神层面上的指认及利用,进而造成人们毫无节制地破坏自然的纯洁本性。庄子提出,真正寄希望于自然生态的人,应当从审美的层面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超越世俗的功利意识,用真正无功利的态度去看待自然,达到“物与我皆无尽”的完美境地。在此基础上,庄子呼吁世人停止种种破坏生态的行为,并指出人类发展的方向,让人类忘掉一切功利想法,回归自然的本性之中,以平和之心对待自然万物,“知足知止”,坚决抵制那种竭泽而渔的掠夺行为。只有把自然的生态环境当成审美的客体,让人神游于天地之间,欣赏着天地的大美大化,从而达到“物我两忘”“阴阳和静,鬼神不饶,四时得节,万物不生,群生不夭”④的持续和谐与昌盛。

三、《庄子》生态伦理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以上对《庄子》生态伦理观的历史生成和主要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如何把庄子所倡导的生态伦理观中的精华同建设生态文明从本质上联系起来,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探寻《庄子》生态伦理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人本意识

《庄子》生态伦理思想提醒我们必须改变“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环境的漠视态度,要着重增强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人本意识,实现“天”“地”“人”和谐共处。在庄子眼里,人和自然同为一体,尊重自然也是人自尊的一种体现。作为道家的主要代表,庄子提出“爱人利物之谓仁”,把仁学扩大到自然界,偏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庄子指出,人与自然之所以能够和谐相处,是因为生存于原始质朴的环境之中,人类能够从自然中获得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事物协调发展的最佳状态。让人生存达到“处物而不伤物”是庄子毕生探究的问题,这也在庄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得到充分地体现。前提是要做到“循天之道,顺物之性”,即顺应天道,尊重自然法则。

把人性关怀融入生态伦理思想中,是庄子思想的一大特色,并且形成了《庄子》极具特色的价值理性,对今天人类社会实践仍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庄子在《齐物论》《天地》《马蹄》《缮性》等诸文章中都提及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人性扭曲、道德沦丧、物性摧残、生态失衡等种种人为物役,对人物异化的现象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述。庄子认为,“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并进而主张“绝圣弃知”。庄子思想体现了质朴的唯心观,有其局限性,但对处于市场经济突飞猛进条件下的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庄子》向我们展示了重视科技理性而忽略价值理性的不良后果。而为了避免这一悲剧的发生,除了要充分发挥科学精神的同时,还要有人文关怀,要通过人文关怀来弥补和克服科学的盲点和局限,达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让人类得以和谐、持续地发展下去。

(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意识

《庄子》主要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展开描述。道家主张“天人合一”,认为“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庄子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本来就有着其内在的本质规律而保持着生态平衡,但自从有了人类以后,尤其是那些统治者鼓励产生机械智巧,于是这种动态平衡就被打破了。这些统治者以“知”统治天下,导致上行下效,重伦理而轻理性,致使整个生态系统失调。

庄子认为,实现生态环境的平衡就要“循天之道、顺天之性”;“处物而不伤物”,对统治者来说,既要实现“与人和”,也要实现“与天和”。他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⑤解决人类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是“与人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就得强调“与天和”。这样,社会经济问题得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亦有明显改善,两者并重,才是理想的社会发展模式,用现代语言来阐释就是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庄子既指出了人类面临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自身的贪欲”,又指出了人类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与人和”“与天和”,这让很多当代的学者感叹当时庄子的智慧。

(三)“知止”的适度增长观念

“贵和有度”《老子·五十五章》的适度增长观念,在道家哲学中占有很大地位。老子认为,人类行为应当遵循的准则,除了“知觉”即知道和谐是万物生存和发展的准则,还要“知止”认清事物自身所固有限度,以限制和禁止自己的言行。庄子提出:“知止其所不知,至矣。”人应该止于自己能力所涉及的范围,不可妄加猜测。就是说不应该在无知的情况下胡作枉为,就是人世间最高的见识。在庄子看来,“知和”的必然结果是“知止”,唯有“知止”才能“知足”。人类要有自知之明,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须是有限度且是适可而止的,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自然,任何现实的增长也必须是适度的,否则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就像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现代人为满足自身发展的各种需求,在毫无节制地攫取自然资源的同时,又肆意地向大自然排放废气、废物,极大地破坏了生态平衡,使世界已经走到了毁灭的边缘。这不仅不利于我们这一代的生存,而且还会危及下一代的发展。所以庄子在提倡“知和”“知止”“知足”的同时,还极力赞成“去甚、去奢、去太”,即去除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行为,以保持事物内部的动态平衡。这种生态伦理观念对我们树立适度的增长意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大有启发,尤其在当代对我们处理系列环境难题,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有很大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本文对庄子的生态伦理观及其当代的应用进行研究,系统性地分析、归纳和概括庄子所蕴含的生态伦理观,从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观上对庄子的“物我同一”的整体观、“师法自然”的和谐观、“物我非彼”的矛盾观、“无蓬之心”的审美观等伦理思想进行了论述。通过对庄子的深层生态伦理思想的论述,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把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观与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集中对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和现代启示进行了研究,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建构提供一定的哲学基础,联系当代中国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提出庄子的生态伦理观对建设生态文明和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

注 释:

①张成秋.庄子篇目考.台湾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1.

②③④⑤方勇.庄子.北京:中华书局,2010.261,26, 253,229.

参考文献:

〔1〕方勇.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曾武佳.论《齐物论》“真我”思想的生态学意义—兼驳“经济人”的“假我”思想[J].四川大学学报,2013,(7):17-19.

〔3〕费振华.“王蒙现象”的文化寻思之文人身份的传统认可[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05-120.

〔4〕葛永林.浅析庄子的生态系统观[J].南华大学学报,2005,(4):6-8.

〔5〕朱秋雨.浅析庄子的生态伦理观[J].兰台世界,2012,(09):54-56.

〔6〕李广平.庄子的齐物论思想及其对现代生态伦理的启示[J].华章,2007,(3):34-38.

〔7〕单辉.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研究[J].长沙通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71-73.

〔8〕刘元冠.老庄道家思想所蕴含的生态伦理观念[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2001,(2):51-54.

〔9〕刘俊英.庄子和谐观对现代人的启示[J].烟台大学学报,2006,(1):25-29.

〔10〕范云霞.中国环境生态伦理现状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9):41-44.

〔11〕朱鹏,郑中伟,于新昌.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J].科学视界,2013,(14):84.

〔12〕张永伟,张传超.《管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管子学刊,2013,(2):18-22.

〔13〕廖正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蕴[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5):46-48.

〔14〕吕洪涛,张卿君.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启示[J].江南大学学报,2005,(5):22-24.

〔15〕任俊华,李绍元.“物我同一”与生态伦理-庄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新探[J].怀化学院学报,2003,(6):7-9.

大学校园生态文明的伦理意蕴 第4篇

一、义利之辨——大学校园生态文明的伦理价值取向

市场化进程的加深带来了大学利益追求的多元化和校园文明方式的多样化, 一直以来, 大学到底是市场化运作还是公益性运作的争论从未停止。反映于大学校园, 突出地表现在:一方面, 大学校园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日益增强, 呈现出冲破传统办学思想的景象;然而另一方面, 也出现了许多消极的、超出大学校园所应承受的自然权能的苗头。就大学校园生态文明这一问题而言, 大学到底应该重视所谓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利益即利, 还是追求大学教育道德上的应当, 这种大学对社会、对国家利益关系的探讨都闪烁着伦理的意蕴, 这种探讨使校园人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自然充满敬畏之心, 从而确保大学“义利之辨”保持与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关系。我们认为, “所有那些由仁慈感情促使我们所做的高雅和受赞美的行为, 应当既是出自对普遍的行为准则的尊重, 也是发自情感本身。”[2] 虽然传统儒学在行为上主张“义利合一”、“先义后利”, 反对“见利忘义”、“惟利是图”, 但是儒学传统在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市场化进程此消彼涨的情况下, 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将“义利之辨”处于无限开发利用的状态, 无视“义利之辨”为珍贵的伦理资源而任意发挥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权能。

从大学校园生态文明的目的要求看, 需要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义利统一, 需要发挥义利合一的调节作用。与其它文明一样, 大学校园生态文明“不断产生出可选择的、互相竞争的超越图景, 以及超越秩序和世俗秩序间相互竞争的图景, 的确堪称这些文明的独特性之一”[3] 。大学校园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以不断追求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获取自身美誉度, 并持续激发校园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如果离开校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人才培养, 不顾甚至降低人才培养质量, 唯利是图, 忘却大学校园应有之义, 结果就会导致整个大学教育处于利益冲突的混乱之中, 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便无法进行, 获取短暂的眼前利益及局部利益也就成了泡影。为了维护大学校园生态文明的秩序, 除依靠教育手段外, 还必须从办学的义利关系上规范办学的行为, 使其遵守大学校园应有的伦理精神, 从国家、人民长远利益出发, 为校园生态文明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大学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建立在公利与私益、人道与价值、服务与创造共同合理性认识基础上的义利关系状态, 虽没有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但却包含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校园生态文明在对“义利之辨”中迈出了义利统一的第一步, 忽视人才培养对象或手段起作用的具体方式和效用, 使“义”的伦理感情和人的发展相结合, 把追求“义”作为大学校园的本质需要。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 这种需要的条件及内容是迥异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需要正确处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义与利的关系, 校园中的每一个人, 包括校长、教授、学生、服务人员都必须以优秀人才培养质量为标准来判断自己对校园生态文明的行为价值, 反对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 维护校园生态文明的平衡。而到了社会发展的更高阶段, 校园生态文明可能更加侧重于个人利益与人类利益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这时校园生态文明应该而且必须做到义利并济, 把大学追求人才培养质量的行为转化为有利于人类、造福于人类的伦理感情。

当今, 大学校园正处在高等教育转型期所不可避免的大学生存与发展之争, 而校园生态文明的精神追求更加凸显了传统“义利之辨”的现代价值, 更加凸显了传统“义利之辨”的伦理情感。把传统“义利之辨”置身于大学校园生态文明之中, 赋予大学“义利合一”的地位和各种合法性, 并为此配备校园生态文明运行的全部目的, 那么大学就有权利要求校园人自然承担起大学应有之义务, 为改善大学发展的各种条件服务。

二、决策平衡——校园生态文明的伦理责任

校园生态文明的观点在现代化的大学教育背景下, 我们还需考虑到教育管理者的决策平衡。例如怎样使教育决策者关注校园文化, 怎样在校园生态文明被市场理性主导的条件下, 坚定校园人对整个大学教育的信任和对大学规章制度制定者的信心, 因而可能最终促进校园生态文明的建设。显然, 简单的决策冲动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简单的决策冲动更加无法有效地规范校园管理者的行为。实际上, 在伦理责任氛围中, 对教育者的决策行为和教育对象的决策效能都需加以考察。校园生态文明程度会影响教育决策者是否会做出合乎伦理责任的决定, 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 对于伦理责任的关注本身就是解决教育管理者能否做出合乎要求的决策关键。

校园内部办学体系的多样性、学生来源的多元化以及学科建设的更高要求, 需要校园决策者提供比以往质量更好、更能有效平衡决策者和教育对象利益的服务。如何更好把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 如何实现校园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生态文明, 校园管理者的决策平衡, 便具有了特别的意义。它首先表现在共同的伦理规范内校园生态文明的价值表述往往由教育决策者所指代, 在中国传统校园文化中, 教师是最高存在, 是校园极力认同的、神圣性的内部关系。可是校园生态文明的失衡, 毕竟要引起心理失衡, 因此, 它需要决策平衡这种内化了的决策体制来寻回心理意义上的平衡。其次, 作为相对弱势群体的教育对象, 由于无法实现权利多样性和差异性统一的真正转变, 最容易让他们产生不平衡感, 但是校园生态文明的持续建设会使得他们认为, 校园有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决策思想去实现教育对象的利益;有开阔的发展思路, 有合理的程序去保障教育管理者与教育对象的相对平衡。

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以及程序意义上, 校园决策者已经根据他们主导的伦理决策标准来区分这些责任, 包括:利己的责任;有利他人的责任;以原则为导向的责任, 利己的责任自然比后两种责任更易导致不道德的决策。这表明, 利己的责任不可以被用作为提升校园生态文明的起点。“教育伦理道德价值, 一方面, 它从道义上为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和培养人的理想人格提供可靠保证, 另一面它发挥着调节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的作用。”[4] 大学教育伦理责任的理念和模式在伴随着大学校园生态文明的发展而勃兴, 它旨在建立一种回应和满足教育对象的需求, 对决策行为进行平衡控制的制度安排, 它是校园生态文明诉求与现代大学改革浪潮相互激荡和相互促进的结果。伦理责任相对于大学管理决策中“人才至上”原则的决策模式, 其核心价值与决策平衡中“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追求相契合。因此, 现代大学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相对于传统的校园建设而言, 有其自身丰富的伦理责任精神。

当今大学, 正处于科技先导的崭新世纪。但当大学教育者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创造取得了巨大成就之后却又发现, 校园生态环境是多么的令人担忧:网络带来的学生利益诉求机制多样性、校园对作为“人”的关注的淡化、校园人文精神的缺失等等。怎样平衡决策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 实现校园人与校园的和谐发展, 这是教育决策者面临的一大难题。而平衡的决策文化正是大学校园迄今为止最具智慧的哲学思维之一, 它的深刻内涵可使教育决策者在建设校园生态文明的时候获得感应, 肯定校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使校园人与校园相互协调、共生共存, 并牢固确立校园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理念。决策平衡在发展战略上启迪教育决策者高度重视伦理责任, 实现校园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以优化校园人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不断提高校园人物质上的硬环境, 更加注重实现校园人文精神上的软环境。基于决策平衡思想体系当中的“天人合一”“家国一体”理念, 进而确立的校园生态文明理念, 应成为每个教育决策者的道德素养和伦理责任。

最后, “理性、道德狂热、良知、义务、自由地负责任、私人品德, 都是高贵人性的财富和品行”[5] 。作为现代大学教育决策者, 理应正确地认识人性, 树立正确的校园生态文明观;重视培育决策方式的伦理责任;增强“大校园”的意识。在教育现代化的浪潮中, 惟有如此, 校园生态文明的现代理念, 才能由教育决策者理念变成校园人的全体意识、变成社会意识, 才能在伦理的审美维度上成为现实。

三、情感认同——校园生态文明的伦理限度

情感认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在大学校园, 情感认同是校园人对校园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情感评价, 是心理定势结合校园独特的文化氛围形成新的心理体验。对校园的情感认同是校园人对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所属群体天然的情感, 校园人生活在校园里, 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 还必须有情感上的获得。因此, 培养校园人对校园的情感认同就显得尤为迫切。一般而言, 情感认同并不是自发产生的, 也不是通过某一件具体事物的朴素认识就能确立起来的, 而是要通过校园生态文明的有效熏陶, 对校园人进行有形无形的教育才能确定的, 这是校园人对校园生态文明程度的评价与认识, 是一种伦理限度的评价。

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 情感认同能够对符合伦理道德要求的情感、意志和信念予以支持, 对不符合伦理道德要求的情感、欲念或冲动予以克服, 对履行了伦理道德义务的良好行为和认知予以鼓励。具体做法可以从培养校园人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义务感开始做起。一个责任感、荣誉感和义务感很强的校园人, 必定能够形成很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并感染他人;相反, 一个没有责任感、荣誉感和义务感的校园人, 会把种种不良情绪和行为传染给他人, 从而影响校园生态文明的程度, 这体现了校园人心理上和精神上的伦理底蕴。情感认同从校园人的角度出发, 对于加于校园人身上的思想、信念、认知、经验等都有一个定位, 并成为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限度。这种伦理限度可以是肯定的认同, 也可以是消极的、否定的、拒绝的, 它们强烈影响着校园生态文明的认知过程和反应方向。

我们知道, 大学教育在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同时, 更要完成大学教育的社会责任。因此, 大学校园要灵活运用各类符合知识发展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去合法追求自身利益并对这种利益拥有所有权。那么, 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并不一定在其自身的成本或收益上表现出来, 但却会给校园人乃至整个社会带来好处或坏处。当其结果能给校园人和社会带来好处的同时, 就能保障校园人情感认同的长久性, 使大学教育外部效应内部化。

在大学校园的集体生活中, 加强校园的情感认同, 培养校园人关注群体、关心校园公共生活、关爱校园生态文明的公共品质, 从这一角度说, 大学教育不是个人主义的教育。首先, 情感认同是一种积极的作用, 它的积极作用体现在校园人对校园生活的正确理解、正确对待、积极支持和参与, 它有利于缓冲校园内部不和谐的、消极的情绪, 使得校园人真正摆脱了外界物质、经济等世俗性功利目标的影响, 成为自由的伦理个体, 这就使校园完成了塑造人的使命。 其次, 在校园内, 个别学生总会有心结和宿怨的爆发, 情感认同则可以充当润滑剂的作用, 在危机发生时候, 能够使他们趋于理性和冷静, 这是根据人的个体自由被人理解和接受的伦理常态, 一般都不能避免。

四、文化创新——校园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

在建设校园生态文明的过程中, 有创新文化的校园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制度创新、教师科研创新和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的构建都需要独具活力的环境。文化创新是大学精神和价值观的重大创新, 没有文化创新的校园, 就无法使得校园人获得一个好行为, 一个好习惯, 一种好品格的环境。“必须在‘文化理解’的理念下, 在伦理——文化生态中, 对伦理精神的价值合理性建构进行透视和把握”[6] 。因此, 大学校园能否形成适合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的文化, 在深层次上是校园环境伦理的基础。

校园环境伦理作为校园生态文明的规范之一, 它是大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符合伦理规则的一种行为范式, 是协调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各方面关系的一种基本要求, 是大学校园发展的一种战略, 不可以随时调整, 它应该是一贯性的、规范性的。环境伦理作为大学校园创新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不仅是一种道德环境, 也是一种管理制度。在大学校园创新文化活动中, 从人才培养到师资队伍建设, 都必须有环境伦理和创新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作用, 共同为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开辟道路。

摘要:大学校园的生态文明存在于校园文明与社会文明的和谐关系中。在市场化进程中, 大学校园生态文明在“义利之辨”中赋予大学“义利合一”的伦理价值取向;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平衡体现其存在的伦理责任;在情感认同中追溯其发展的伦理限度;在文化创新的氛围中体现其应担当的环境伦理。

关键词:校园,生态文明,伦理价值

参考文献

[1]熊庆年.21世纪大学校园的生态[J].江苏高教, 2000, (5) .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余涌,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186.

[3][美]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M].旷新年, 王爱松, 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6:295.

[4]李春秋.教育伦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12.

[5][德]朋贺费尔.伦理学[M].胡其鼎,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74.

经济伦理视野的生态转换 第5篇

经济伦理视野的生态转换

西方现代性经济伦理观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为第一要义,导致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陷入了危机.经济伦理视野的生态转换,必须彻底清算现代性经济的机械主义宇宙观,以人为目的的发展观,以求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及人自身内部的`代内代际的和协统一.

作 者:熊小青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马列德育部,江西,赣州,341000刊 名:赣南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NA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分类号:B82-053关键词:经济伦理 生态危机 生态视野转换

呼唤企业生态伦理 第6篇

企业生态伦理又称为企业环境伦理,是处理企业与生态关系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的总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诉求。它与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企业生态伦理问题的提出,发端于企业活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变化。谈到企业经营伦理,人们会想到企业与所有者、企业与员工、所有者与管理者、企业与政府、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伦理关系的构建与体系规范,即企业伦理主要侧重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企业的社会道德和企业的人际道德,而很少注意到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际上,处理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生态伦理也是企业伦理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中国的大多数环境问题都同企业活动有关,我们的企业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比重接近70%,江河的污染有一半以上来自工业企业,大气污染90%来自工业企业。城市污染、农村污染大多也与企业行为或产品品质有关。因企业管理不善造成重特大环境事件屡有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所以,企业除了把自己的产品、自己的服务做好以外,应该随时考虑怎样能够为社会提供一些其他的服务,即应该承担与其相匹配的责任。当前,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当我们贯彻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时,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构建生态伦理,企业责无旁贷。

从短期来看,企业履行环保社会责任,构建企业生态伦理可能要牺牲一部分眼前利益,比如增加污染处理的费用,更新使用更加节能环保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赞助社会公益环保事业等等。我们的一些企业往往也以此为借口,忽视生态伦理,没有承担起相应的环境保护的责任。实际上,从长远来看,倡导生态伦理与企业利益是互利共生的,企业履行环保社会责任是一种推进企业长远发展,实现生态生态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双赢的高姿态明智之举。

首先,企业的生态伦理建设有利于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推进,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和市场机制将更加完善,那些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将不会再有生存的空间,中国企业只有借鉴国外先进技术,走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资源的集约化经营道路,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为此,企业生产必须把“持续发展”作为总体目标,充分考虑到环境生态的维持,努力改善企业环保与发展的冲突关系,提高企业的环保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企业生态伦理的必然要求。

其次,建设企业生态伦理,绿色生产,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获得参与国际竞争通行证的迫切需要。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同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参与国际竞争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就是因为生态伦理的缺失,中国的产品屡遭“绿色壁垒”的阻挡,被挡在了发达国家的门外。因为西方国家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各种环境标准的制订和实施相比发展中国家而言比较完善。发达国家充分利用与发展中国家在环保方面的差距,以环境保护的名义构造出形形色色的绿色壁垒,以保持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使国内市场免受冲击。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忽视绿色产业的发展,盲目开发出口产品,放松对产品安全和防污标准的监督检验工作,没有形成无公害的管理体系,许多产品不符合环保标准。因此,只有强化企业生态伦理建设,才能使我国企业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未来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再次,建设企业生态伦理,是企业树立公民形象,提升社会认同与支持,获得长远利益的重要选择。今天,中国民众的环保意识已然有了巨大的提高,中国人开始越来越注重企业的环境行为,关注企业的公民责任。一个在环保方面负责任的企业无疑会在社会公众心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优秀的企业公民将会受到公众的尊重、信任与支持,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无疑会给企业带来竞争上的巨大优势,并促进其与消费者、政府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良好关系,实现企业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倡导企业生态伦理,意味着企业主动承担起环保的社会责任,向社会表明了企业对待环境的态度,也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需求。

生态伦理标准的明确

自觉履行企业生态环保义务,建设企业生态伦理,首先要求我们的企业主动建立起明确的生态道德标准,在企业制定决策和生产经营过程中,明确什么样的行为符合生态道德,什么样的行为属于生态不道德,以生态道德标准来约束企业的行为。企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最终都可以归结为道德价值判断问题,优先考虑何种价值的问题及采取行动的意愿问题,所以是价值取向问题和意愿选择问题。因此,生态伦理建设要我们的企业必须建立起正确的企业生态伦理道德评价标准,学会用生态整体思维的方法去进行经济运作,除经济分析外,还要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从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使用到产品的开发,从产品的设计、组织生产、成品出厂到使用后的整个生产过程,都必须考虑到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安全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方面,主动承担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实现生态伦理和企业效益的“最优化”,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优秀公民。

生态伦理氛围的塑造

生态伦理建设呼唤企业的自觉行为,要求我们的企业以生态绿色为导向,在绿色价值观的指导下,营造良好的企业生态文化,使企业组织内部形成浓厚的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企业生态伦理氛围,在外部树立企业关注环保、主动承担责任的优秀形象。企业作为社会组织,同样具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无论是企业的经营者还是员工,其思想动机或是行为方式,都是依赖于企业特定的价值目标。而企业生态文化的创建,就是要营造这样一种道德氛围。首先提倡我们的企业家进行生态性决策,执行绿色领导力,做倡导企业生态伦理的典范;同时也要组织员工学习关于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提高其生态意识水平,自觉树立尊重自然,科学发展的生态态度,形成自觉的生态责任感。

文明生态伦理 第7篇

一、大庆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1. 自然生态环境层面

大庆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目前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仍然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与挑战。大庆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 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与破坏。首先, 能源资源逐渐减少。大庆油田实现了连续27年年产原油稳产5 000万吨以上, 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人类的不断需求与能源不断减少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其次, 水文环境发生恶化。石油开采过程中使浅水层遭受了污染, 导致水质产生恶化, 影响居民的健康用水;资源开发过程中过度抽取地下水使水体产生盐碱化, 地下水位下降, 形成水位下降漏斗, 从而导致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 最终可能造成输油管道破裂。再次, 自然生态系统遭受退化。随着石油开发和石油化工生产的不断扩大, 森林和草原覆盖率逐渐降低并不断退化, 大面积的草原渐渐失去了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 动植物种类锐减, 土地沙化程度日渐严重、盐碱化逐年上升, 从而造成自然灾害的增加。

2. 人文生态环境层面

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依托, 更要依赖和谐的人文生态环境来保驾护航, 方可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两者作为生态文明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对于人的精神、心理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其一为调动人的内驱力, 使其自身产生一种振奋、进取的潜能, 产生积极主动的行为;其二为给人以某种启迪和诱导, 使其人格自觉走向, 修正完善。”[1]当前大庆的人文生态文明建设已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仍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

首先, 生态知识不够丰富。如对目前大庆油田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认识不够, 一部分人不能够正确对待, 夸大事实或忽略了后果, 前者则悲观地认为石油资源过度开采面临枯竭, 造成的污染无法挽回, 后者则只看到了开发带来的经济利益, 认为对生态造成破坏的后果都是危言耸听, 这些错误的认知都是源于生态知识的缺乏, 认知程度影响了他们正确而客观的判断;再如对动植物多样性价值的了解, 对全球异常气候产生原因的了解, 对雾霾天气成因的了解等等这些生态知识只限于初步的认知, 还需要从科学的角度进一步进行普及。

其次, 生态道德意识有待提高。如今人们正在慢慢地摆脱“人定胜天”的盲目乐观意识, 已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共同体, 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缺乏危机感, 认为没有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对公民所拥有的保护环境的权利与义务意识淡薄。

再次, 生态保护行为需要加强。虽然人们对一些日常不环保行为有所认识和了解, 但真正地体现在行为上时就出现了明显的践行力度不够, 如大家都明白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但逢年过节时又抵不住传统的观念, 会不自觉地加入到他们的队伍当中去;再如日常的自觉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选择使用消毒餐具, 看到不文明不环保现象时主动上前制止、积极宣传环保知识等一系列的环保行为都需要大家从自我做起, 从身边做起, 不能只作为一个空喊的口号, 要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二、池田大作生态伦理观之启示

1.“依正不二”论

池田大作是日本知名的宗教领袖、和平人士和思想家,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密切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问题, 其著名的“依正不二”论就强调了人类和自然只有相互依存和融合, 才能避免以“天灾”形式出现的“人祸”, 才能使二者共同生存、共同获益。“依正不二”生态伦理观认为:“生命主体与其环境在客观世界的现象中, 虽然可以作为两个不同的东西来认识, 但在其存在中, 融合为不可分的一体来运动的。”[2]石油资源作为大庆经济的主要能源, 伴随着油田开发强度的逐渐加大, 能源危机也在不断地加剧, 逐渐发展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瓶颈”阶段。石油开发的建设期和营运期两个阶段都会不同程度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建设期的打井、钻井、测井、洗井、设备及辅助材料的运输和临时堆放、井场建设、泵站建设、输油水管线等钻井地面工程建设活动;又如营运期的采油、储存、集输作业、井下作业以及石油传输中产生的落地原油和风险事故的发生等环节。种种违背自然规律的事实表明, 人类无视自然就等同于自取灭亡, 后悔晚矣。

“依正不二”论是佛教关于人作为生命主体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客体之间的关系原理。所谓“依”乃“依报”之略, 指生命活动的依据而言, 即生命活动所赖以进行的外部客观环境, 这种客观环境既包括社会环境, 也包括自然环境, 但池田大作在这里主要是指自然环境而言;所谓“正”, 乃“正报”之略, 指维持生命活动的主体, 在传统佛教中, “正报”主要是指“众生”而言, 而在池田大作看来, 则主要用来指人类而言;而所谓“不二”, 乃是大乘佛教的一个主要概念, 意指不同事物之间的“不同”即“二”其实只是表面的, 若就其实质而言, 则它们之间并非两 (即:二) 个各自有别的存在。[3]长期以来人类对大庆油田进行的开采及炼化活动和大庆油田的生态环境正体现了“依正不二”论中生命主体和自然客体的相互关系, 不能为了追求高利润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而导致了环境的过度破坏, 致使大自然的修复能力远不及破坏的速度。正如池田先生告诫我们:“对人类生存来说, 大自然是独—无二的母体和基础。它不仅是维持生命的保证, 而且是人类精神的基础, 是繁荣文化、振兴文明的源泉。因此, 破坏、损伤自然, 就等于在孕育人类衰退、灭亡的危险未来;反之, 维护并促进丰富多彩的自然活动, 就等于打开了通往永恒的人类繁荣的大门。”[4]

2.“人的革命”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有人认为是科技的应用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 池田大作生态伦理观认为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质在于人类本身的问题, 而不是科学技术。科技本身是无辜的, 它给人类带来的所谓的好与坏, 取决于人类对它的善用和恶用, 是人类的各种欲望产生了对环境进行破坏的不良行为, 因此要进行“人的革命”。何谓“人的革命”呢?关于“人的革命”, 池田先生有过不同的表述。从佛法的角度看, 在池田先生的视野里, “小我”革命不仅是“人的革命”的首要步骤和基石, 更是“革命”的核心。先生说过:“从‘小我’向‘大我’, 这就是佛法教说的人间革命之路。”[5]在《我的人学 (下) 》中, 他也说到:“一切均要从变革自己开始。无论生活、事业、教育、政治以及经济、科学等, 一切的出发点在于人, 因此自身生命的变革正是一切的起点。”[6]池田大作还指出教育在人的革命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可见生态文明与生态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生态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通过点滴教育改变小我, 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

三、大庆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之探索

1. 政府应加大制定有效管理机制和相应法律法规的力度

政府作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推行部门, 在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 要努力改变政府以行政指导为主的职能, 突出服务为主, 并且政策法规实施要持久和稳定, 建立健全生态建设过程评价制度, 而不是只在适逢世界环境保护日等一些重大节日和发生一些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之时, 才进行大力宣传和实施。大庆政府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合理现状要有足够的认识, 从而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有效的规范、监督和宏观调控:如在投资方面对环境生态项目上要有所倾斜和保护;在消费结构上合理引导大众;统一和协调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相应的法律法规;调整石油工业和其它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结构;严格控制污染源和治理污染行为;加大生态区保护和城区绿化建设;依法严惩各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2. 学校应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教育的目的是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调整人的行为, 建立生态伦理规范和生态道德观念, 教育人正确认识自然环境的规律及其价值, 提高人对自然环境的情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为每个人提供机会获得保护和促进生态的知识、态度、价值观、责任感和技能, 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环境行为的新模式。[7]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健康发展的生态教育, 而开展教育最佳的机构便是学校, 它是我们良好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形成的摇篮。

首先, 注重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法治教育, 这种环保的观念就要从小抓起, 贯穿整个受教育过程中, 学校和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式教育, 了解我们的石油资源开发的现状, 造成环境污染的后果等, 要从小形成这种环境危机和保护意识。同时生态法治教育也非常重要, 有的人在触犯环境保护法后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一无所知, 认为自己没有违反法律, 殊不知环境保护法也是法律的一种, 触犯了也同样需要接受相应法律法规的制裁和惩罚。

其次, 多进行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平时学校生态教育可以采用专题讲座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课堂上只是对环境危机的语言与文字描述是摸不着, 看不见的, 学生的印象和认识是不够深入和具体的, 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和假期实习的机会带领学生去现场进行观察并做一些具体保护环境力所能及的事情, 通过具体的实践会使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真正地统一起来。

3. 社会大众应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参与度

如今社会大众还是存在环保意识淡薄的现象, 如涉及到“小家”具体的节约用水、用电、用气, 垃圾污染和分类等的日常生活时, 一部分人还是存在资源保护意识的, 但涉及到“大家”的公共设施和资源时, 往往就会出现“事不关己”的想法, 认为一些大力宣传的与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离自身很遥远, 没有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因此应通过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参与度来强化大众的生态主人翁意识。举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 就拿塑料袋造成的“白色垃圾”污染这件事来说, 国家大力提倡使用环保包装袋, 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一些商家为了招揽顾客, 还是为一些愿意使用免费塑料袋的顾客提供“白色垃圾”, 而有的顾客本来响应国家的政策开始携带使用环保袋, 但看到仍有商家提供免费的塑料袋, 便不自觉地放松了这种环保意识。我们不但要加强大众的执行性, 更要提升公众的参与度, 让大众都积极参与进来, 展开相互监督活动, 这就需要工作具体到社区, 先从建立生态社区做起, 做到人人有责, 人人参与, 从而使生态保护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池田大作的生态伦理观中的“依正不二”论和“人的革命”观对于大庆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人和宇宙万物是处于一张“生命网络”之中, 因此, 人的任何行为都将对这张“生命网络”产生震动与影响, 如果我们人类依然故我, 在丑恶的贪婪、愚蠢与个人主义的支配下, 继续我行我素, 互相仇视、撕杀, 那就必然要破坏其它生物与大自然环境, 必将把支撑万物的“生命网络”拆得七零八乱;而如果我们人类能看到万物的和谐旋律, 努力和一切生物共存下去, 人类就会起到支持存在于宇宙中的“生命网络”的作用, 就可以走向新的创新之路。[8]我们要通过积极的生态文明建设, 树立起人与自然之间“共存”的观念, 建立起人与自然万物共同持续繁荣的道路。

摘要:大庆作为一座以油田开发为依托成长起来的资源型城市,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无论自然生态环境层面还是人文生态环境层面都面临严峻问题和挑战。池田大作“依正不二”论强调了人类和自然只有相互依存和融合, 才能使二者共同生存、共同获益。以此启示为依据, 大庆应当积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繁荣的生态模式。

关键词:池田大作,生态伦理观,大庆,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罗玉明.对人文生态环境的思考[J].科技资讯, 2008 (22) .

[2]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 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 2011:12.

[3]池田大作.人生寄语——池田大作箴言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2.

[4]池田大作, B·威尔逊.社会与宗教[M].梁鸿飞, 等,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464.

文明生态伦理 第8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等中医药院校,生态伦理教育

生态伦理又称环境伦理, 是伴随着全球环境恶化现象的出现而形成的一种伦理观念, 是社会生态文明的基础,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复兴伟大“中国梦”进程中公民的基本伦理道德之一。作为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颖状态, 是人类文明再次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的转型与升华[1]。中国古代医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其中许多观念折射出古人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崇高理想。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提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必须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一系列举措表明党和政府已经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危机的严重危害性。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培养新时期中医药人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服务社会健康等重要职责, 其人才培养质量将决定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未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结合中国古代医学思想, 融入生态伦理教育, 对中医药专业大学生生态伦理观、医学伦理观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对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振兴、掌握“以人为本”治疗理念、改善医生与患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生态伦理教育与中国古代医学

1.1 生态伦理教育的内涵

人类的发展伴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逐渐密切而不断深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 人类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自然的巨大威胁。现今这个世界, 大范围雾霾、沙尘暴、全球极寒、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人类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 “绿与黑”的抉择, 关乎亿万群众和子孙后代的福祉[2]。生态伦理学的出现和发展源自当代人类遭遇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其内涵是系统地阐释有关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的学科。生态伦理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教育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等相关理论指导下, 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念出发, 既培养受教育者尊重自然、关爱自然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意识, 形成符合生态伦理学的自然权利观和自然价值观, 又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自觉养成生态保护意识和响应的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对自然的道德感和责任感[3]。

1.2 中国古代医学中的生态伦理观

中国古代医学起源于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 原始社会初期, 人类靠不断积累的生活经验对疾病诊疗进行判断, 从而形成早期中医药知识。由此看出, 中医学的产生发展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 这种内在的联系也是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4]。老子以“道”的宇宙观为基础, 提出了“道、天、地、人”相互平衡、相互依存的生态伦理平衡观, 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的生态伦理保护观。该思想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表现为阴阳应象、人禀五常、人应时方等一系列中医理论。中国古代医学中的生态伦理观的重要体现:一是阴阳说。人体阴阳说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的重要部分, 《老子·四十二章》中提到,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灵枢病传》中记载,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黄帝内经 ·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记载, “夫言人之阴阳, 则外为阳, 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 则背为阳, 腹为阴。”中国古代医学根据自然阴阳的属性, 总结并归纳出人体器官的阴阳分析, 并提出自然界中的阴阳与人体的生理结构存在一致性。二是五行论。五行学说利用自然界中的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 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模式, 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解释宇宙万物起源的工具。在《黄帝内经·灵枢通天》中记载, “天地之间, 六合之内, 不离于五, 人亦应之。”五行学说在中国古代医学中具体表现为五脏、五官、五行、情志与五行的对应关系,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5]。五行中相生相克的规律成为中国古代医学的思维方式。

2 高等中医药院校加强生态伦理观教育的积极意义

2.1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 是党中央对全社会的新要求, 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看得见山, 望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的最好诠释。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首先是要做好教育工作, 而大学生作为党和国家未来的接班人, 其中的担当义不容辞。将生态伦理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通过大学生生态伦理素养的提升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生态文明氛围的形成, 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2.2 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以彰显人性、完善人格,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为目标的教育。中医学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中医学与人文科学相互渗透, 中医学是研究因自然而引起人体疾病的变化并最终服务于人的科学, 其本质属性就包涵人文性, 中医学重视通识教育, 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医学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 要求医务人员既要有精湛的技艺, 又要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中医学本身就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 要学好中医, 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社科知识, 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医学生关注现实, 关爱生命, 关怀黎民的医学人文态度。基于这两个方面因素考虑, 决定了中医学专业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重要性。

2.3 巩固专业思想、启发专业学习的必备良方

生态伦理教育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强调顺应天时、因势而行, 这与中医学中自然诊治不谋而合。中国古代医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人体内部的和谐统一。它把人体与自然平衡作为个体健康的重要标准。通过生态伦理教育, 使学生在两者联系中增强对中医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认同, 在生态伦理观的基础上构建中医思维。同时生态伦理观倡导生态污染治理通过环境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完成,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医学中推崇的自然疗法, 通过人体自身机能调节来达到治疗病痛的功效, 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

2.4 推动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途径

生态伦理学理论中有一个概念———移情。《黄帝内经》的阴阳应像大论中说到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 这些情绪在人群中是能够传播的。从心理学角度看, 移情是对另一个人的内在状态的认知察觉。换句话说, 移情是对另一个认知产生同感的情感反应。当一个人的感受达到了与他人的感受相匹配的程度, 则这个人就产生了移情。当人们能够以尊重的态度对待持不同环境伦理观的人, 同时自觉地运用移情试图理解他们所表达的内容, 或者说平等的沟通成为可能后, 新的环境邻里观点就可能形成, 同时这些观点能够得以在社会中推广。现如今, 医学院校往往重视医学伦理教育, 殊不知, 医学伦理教育的实质与生态伦理教育相一致, 甚至生态伦理涵盖的范畴超过医学伦理。而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和谐, 如果能合理充分利用移情法则, 站在病患的角度看待患者, 则是推动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途径。

3 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生态伦理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 我国高校生态伦理教育起步较晚, 课程设置不合理, 所占学时比例较低。“在我国, 环境伦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生态道德教育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是在20 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逐步开始的, 在我国的发展也不过十多年的历史”[6]。“据统计, 目前在非生物、非生态专业中, 开设与生态有关选修课的院校仅占我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在高校公共课程教学中, 很多高校还没有把生态伦理教育列为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甚至有些高校把以传授简单的环境保护知识为主的教育误认为是生态伦理教育”[7], 开设生态伦理学课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更是微乎其微。

3.1 生态伦理教育体系不健全, 授课方式单一

很多高校, 特别是中医药院校对于生态伦理学内涵的理解不够透彻, 认为实施生态伦理教育与中医学教育没有关联, 没有将其纳入教学体系, 只是开设一些选修课作为补充。在课程类别受限、课时有限的情况下, 教师只能简要介绍生态伦理理论知识, 通过播放纪录片等方式强化学生对生态伦理内涵的理解, 授课方式单一,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 难以激发起兴趣, 授课效果不佳。

3.2 中医学专业学生内在诉求的缺失

中医学专业由于其专业性较强, 课程安排密集, 主要以专业课学习为主, 且毕业后去向较为明确, 大部分将要从事医疗卫生相关工作。因此, 学生将日常学习的大量时间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 对人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课、形势与政策课等课程的重要性不以为然, 忽视生态伦理教育, 忽视道德素养的修炼。有些学生认为生态伦理教育只不过是简单的开展环境保洁、清扫垃圾等活动, 认识只停留在表明, 对其内涵的研究远不如专业学习重要, 造成对生态伦理教育内在要求的缺失。

4 运用方剂“君臣佐使”原则, 对症下药, 开展生态伦理教育

所谓“君臣佐使”, 是中医的组方原则, 即从多元用药的角度, 论述各药在方剂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这种组方原则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 “主药之谓君, 佐君之谓臣, 应臣之谓使。”提高中医学专业大学生的生态伦理观, 应当以学校教育为主, 再配合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医院、家庭教育与影响, 全方面、多角度进行统筹, 将高等中医药院校生态伦理教育形成规模和体系。

4.1 “君药”———建立健全生态伦理教育体系

君药, 即在处方中对处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 其药力居方中之首, 是组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大学的核心是育人, 育人的重要途径是教育, 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教学。大量的知识通过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 这也是学生接受正确思想的重要途径, 因此建立健全生态伦理教育体系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开展生态伦理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尤为突出, 成为君药。高校应将生态伦理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 根据中医学专业特点, 以必修课、指定选修课等形式, 开设诸如《生态伦理学概论》、《生态文明论》等课程, 构建生态伦理教育课程体系。

4.2 “臣药”———拓展生态伦理教育授课方式

臣药, 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合理补充, 是拓展生态伦理教育授课方式的理想途径, 也是辅助课堂教学夯实大学生生态伦理观的必要措施。一是通过专任教师、辅导员及本科生导师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医学中蕴含的生态伦理观, 并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探讨如何树立生态伦理观。积极组织大学生阅读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相关著作, 如《寂静的春天》、《人类环境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沙乡年鉴》等, 唤醒他们的环保意识。二是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生态伦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搭建社会实践活动平台。组织建立环保社团、爱鸟协会, 利用寒暑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 参加环保知识宣传, 参与当地文明城市建设、考察当地污染问题、家乡生态环境现状, 参观自然风景区、生态保护区。同时鼓励大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完成调查报告、撰写论文, 让大学生研究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生态问题, 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这类生态问题的能力, 提升生态伦理观。

4.3 “佐药”———构建生态校园平台

佐药, 意义一是为佐助药, 用于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二是为佐治药, 用以消除或缓解君药、臣药毒性的药物, 三是为反佐药, 即根据病情需要, 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空间, 大学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公共建设平台的完善与否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生活态度。如果大学生能置身于植被覆盖率高、规划合理、环境优美、水系充沛、动植物种类丰富的绿色生态校园中学习、生活, 以正面作用引导大学生, 可以消除或缓解由现实生活、网络世界带来的种种破坏环境、肆意污染的观点和现象, 辅佐生态伦理教育课程体系、完善第二课堂活动, 巩固大学生生态伦理观基石。一是将中医文化、生态伦理观融入校园环境建设, 加大校园环境保护和绿化覆盖力度, 多种植绿色植被, 对校园内景观进行合理规划。二是对校园教学设施进行节能改造, 使用节能灯具, 教学楼中设置分类垃圾回收箱, 有条件情况下加装太阳能电池板, 及时关闭教室电源。三是合理利用雨水, 改造食堂设施, 提高水循环利用率, 尝试建设一批“绿色”办公楼、“绿色”教室、“绿色”宿舍。

4.4 “使药”———营造社会生态文明理念

使药, 意义一是引进药, 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 二是调和要, 即调和诸药的作用。相对于学校, 社会是个大环境, 社会中生态文明理念氛围的营造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生态伦理观的建立, 同时协调学校教育、生态伦理第二课堂建设、生态校园建设、附属医院、家庭生态伦理影响等各方面因素。一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以绿色能源为载体, 遵循自然规律, 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 倡导循环经济、绿色经济, 提倡全社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伦理氛围。二是强调家庭对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的培养。良好的生态伦理观并非天生, 而是后天引导、教育的结果, 尤其是家长对子女的启蒙教育。因此, 家长要首先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三是加强附属医院生态伦理观建设。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 其本科阶段的最后阶段将进入医院实习, 这也是步入社会, 走上医疗卫生岗位的关键一步。首先要深化医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内涵, 重视个体生命价值, 提供充足适度的医疗服务, 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其次以人文关怀体现行为文化, 融生态美学之和善, 以慈悲济世的职业美德固化个人道德, 积极引导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医院生态伦理文化建设, 创造良好环境以影响在其中实习的中医学专业学生。

5 结语

生态伦理观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担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祖国、人民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推动国家健康产业发展、服务基层群众的重任, 理应利用中国传统医学中蕴含着的丰富生态伦理观, 对大学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生态伦理教育, 塑造新时代“大医精诚、止于至善”的中医人。

参考文献

[1]薛晓元, 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8-19.

[2]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 (3) :27-28.

[3]傅华.生态伦理学探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23-46.

[4]纪文静.中国古代医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柳州师专学报, 2006 (3) :123-125.

[5]张大钊.中医文化对谈录[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57-261.

[6]付玉凤.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2009:25-27.

文明生态伦理 第9篇

一、徽州生态伦理思想的特点与意义

面对曾经富甲天下、人文昌盛的徽州留给我们的中国农耕社会完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大量古村落群,想必人人都无不惊叹和称奇,它们不仅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而且是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然而,古老的徽州人是如何造就这个光辉典范的?这恐怕要追根溯源到古代徽州人充满智慧的生态伦理观念。总体上说,就是把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精神与古徽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最高境界。这一点儒家和道家都是认可的。儒家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和谐一体。《中庸》说:“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孟子·尽心上》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礼记·郊特牲》说:“阴阳合而万物得。”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不是把天、地、人孤立起来考虑,而是把三者放在一个大系统中作整体的把握,强调天地人的协调、和谐,以保持自然的生机和谐及自然环境的生态。道家崇尚自然,希望通过“道法自然”实现人道契合、人道为一。老子言:“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天地由道而生,万物与人既是平等又是相互联系的,主张顺道而为,复归于朴。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提倡一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生命境界。道家以其天、地、人、宇宙万物在“道”中实现了生态自然的和谐统一,构筑起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所以,秉持“天人合一”,达到生态生命系统与自然生存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实现自然、人类、社会和谐相处,一直是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最高的生命追求和理想境界。

这在徽州古村落建筑群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甚至可以说徽州古村落建筑群在根本上就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境界的现实化和具体化。总体上,徽州古村落给人一种独具魅力的较为统一的格调和风貌。这种特殊风格的徽派建筑艺术,实际也正是中国古代以“天人合一”为特征和旨归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外在表征。比如徽州古村落的择址和民居建筑都有与其地理条件相适应的布局特点。一般说来,徽州古村落大都结合徽州独特的丘陵地貌结构:群山环绕,川谷崎岖,峰峦掩映,山多而地少,岩谷数倍于土田,因此,比较注重以天然山水为依托,讲究枕山环水,随坡就势,择高台建筑,应合了堪舆学所说的“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趁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1]P96在古徽州,察山川地势,依山旁水,择吉地建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案例比比皆是。它们大多都是按照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阴阳和谐等生态伦理观念和民间堪舆之术择地而建的。比如古黟宏村,枕山面水,背靠黄山余脉雷岗山,面临新安江末支西溪,以卧牛为形状,并根据牛的生理特性来进行村落的规划和建设,先将村中一天然泉水窟扩展成半月形的月塘 (即月沼) ,形为“牛胃”;然后,引西溪以凿圳绕村屋,其长川九曲,流经十弯,形为“牛肠”,并相互连接贯穿。此后,又在西溪河羊栈河、双溪河架起四座木桥,俗称“牛脚”。这样形成了以“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的牛形村落。此后宏村的建筑,全部围绕“牛肠”和“牛胃”来建造,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村落规划和独具特色的古村落建筑群。[2]P2这样,整个村庄既水脉环绕,湍流不息,又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同时也解决了村民的饮用、清洗、灌溉和消防等实际需求。由此不难看出,徽州村落不仅富有山水意境,宛如一幅幅凝固的中国山水画,兼有山之静态与水之动态的交汇,山之封闭与水之开放的互补,而且这种特殊的意境,使得徽派民居建筑群落的古村庄很好地与自然保持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既充分认识、服从于自然力,又对自然很好地加以利用与开发。

同时,为了保护村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徽州的很多古村落都特别重视保护植被和土壤,并且制定了不少村规。其中,有的村落以“保龙脉,来龙为一村之命脉,不能伐山木”为由,严禁村民砍伐后龙山的风水林。绩溪龙井胡氏就有禁伐之族规:“堪舆家示人堆砌种树之法,皆所以保全生气也。各族阴阳二基宜共遵此法,尤必严禁损害。”[3]P14另据《橙杨散志》记载,乾隆三十七年徽州府歙县颁布告示,严禁在溪口山冲要脉等处“采伐”、“开凿”、“挖煤采石”,“倘敢故违。立拿从重究治”。[3]P14又据《白杨源志》记载:“各村祠下之山林,赖祖栽未向理,斧斤不时入伐,……若不经理严禁,恐做尤不堪设想,故今邀集公众议决,将山场树木,概行严禁……如违照章重罚,觉不宽容。”[3]P15从上述宗规、府令和议章可见,当时徽州人对自然界的山石草木、土壤植被是非常珍视的,认为它们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宗族命运息息相关,所以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禁伐禁凿,以保护民众聚居地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由以上的分析可见,尽管徽州古村落林林总总、形态各异,但其总体特征却是显著的、鲜明的,它们大多依山傍水,处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一方面充分认识、服从于自然,另一方面又对自然很好地加以开发与利用,从而保持了生态生命系统与自然生存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以及自然、人类、社会和谐相处,体现了古徽州人充满智慧的生态伦理思想。在全球生态日益恶化的今天,它正在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它所拥有的丰富的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和生态智慧对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改善生态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显然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性和借鉴意义。

二、徽州生态伦理思想在建设生态文明中面临的挑战

今天,充分肯定徽州古村落所体现的生态伦理思想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但它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孕育而成的具有农耕社会特色的生态伦理思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工业化社会乃至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徽州古村落的原生态文化存续的基础已开始遭到破坏,原来古村落所具有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局限也开始受到冲击,甚至被打破。在这种状况下,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徽州生态伦理思想对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增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冲击所带来的古村落现代生态失衡与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进一步分析徽州古村落现代生态失衡的表现和根源,探讨和解决传统生态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徽州古村落建筑群的总体风格基本上表征了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但这又不是后者可以完全解释的。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从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形态的角度来看,古代的徽州村落业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而是靠境外的徽商和徽籍官僚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反哺乡里来保持繁荣,是典型的寄生型村落,其经济形态属于资源寄生型。村落的主人是那些累资千万、富可倾国的大商人或出将入相、主政一方的大官僚。他们掌握着大量的财富, 衣食无虞,无需向徽州本土索取生活资源,从而能够有足够的条件超越一般的农民意识和现实需求,而陶醉于对自然的欣赏与吟咏,流连于天人合一的精神之域,追求人道合于天道,营造宁心怡情的和谐世界。”[4]P49这就是说,徽州古建筑群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充分和谐及其生态伦理思想是有其经济的富足作前提保障的,在某种意义上,它更像是古代徽商或徽籍官僚们的“后花园”。但随着徽商的衰落,徽州古村落的生态和谐就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资源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慢慢地被打破了。特别是改革开发后,一方面现代文明以其裹挟的技术优势、现代性的价值观念和物质产品的诱惑,正在形成一种快速地解构着农业文明的摧毁力,另一方面当代的徽州古村落正在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努力地向现代文明转型,以至从前的富商返乡享乐、仕绅退隐休闲的文化园林变成了现时代的旅游的生产基地,以前的资源寄生型的经济形态变成了现时代的资源内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村落的主人也由过去的富商、绅士变成了地道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村吃村的平民了。所以,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因此,这种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形态的转变在破坏着徽州古村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的同时,也考验着徽州生态伦理思想在社会现代转型时期的生命力。

总体上,徽州古村落及其体现的生态伦理观念是适在应农业文明的生活方式之需要而建造起来的,它的空间形态、内部结构、材料质地、环境容量等均与农业文明条件下能量的消费方式和人均消费总量相一致。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现今的人们生活消费的能量形态 (种类) 、消费方式、消费条件、消费量均大大突破了传统社会的规模,因此,现代生活必然对古村落生态系统整体产生不可抗拒的破坏性力量。同时,徽州古村落在其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行程中,缓慢地产生了维护古村落生态的一系列传统民俗文化,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的急速变迁,特别是旅游业的直接刺激,现今的古村落里的人们已经没有先辈那样的热情与自觉意识去维护村落的生态环境了。这势必进一步加剧徽州生态文明的危机,同时也挑战着徽州生态伦理思想在社会现代转型时期的生命力。所以,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徽州生态伦理思想对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增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意识。现在“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已经由国家文化部批准正式挂牌设立。它标志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特定时段典型代表的徽州文化,其保护、承传和弘扬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冲击所带来的古村落现代生态失衡与破坏。所以,对徽州古村落及其所体现的生态伦理思想,我们要有一种当代的问题意识。而当前问题的关键是:农耕社会的生态伦理思想如何通过创造性的转化、重建,与工业社会实现有机对接,从而在当下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新的和谐。

参考文献

[1]汪昭义.徽州村落视野中的生态文化意蕴[J].黄山学刊, 1998, (4) .

[2]金艺辉.中国老村——宏村[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3]李俊.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M].合肥:合工大出版社, 2005.

文明生态伦理 第10篇

关键词:生态,代际,伦理,生态批评

一、引言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工业大发展,科技突飞猛进、生产力也飞速发展。然而,在人类中心主义盛行的环境下,人类不断追求着个人物质利益和满足的最大化,随之而来的则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和自然资源的被破坏。在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建设,经济实力大幅增长,但同时水土流失量巨大、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森林功能退化、空气污染急剧恶化、农药化学品的滥用,食品、饮用水安全遭到破坏等等。当人类的发展和繁荣已经到了影响自身的健康和生存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反思以往的存在方式和我们的观念思想。正是在这样深层的反思和背景下,人们开始重视生态问题。

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便开始关注生态危机。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用生态学原理揭示了农药的危害性,为人们敲响环境问题的警钟。1972年,成立于意大利罗马,旨在未来学研究的民间学术组织“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关于环境问题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他们认为人类在对自然界的开发与征服的同时,正在掠夺子孙后代的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正在缩小,自然灾害将空前地增多并趋向恶化,整个人类的生存面临困境。这些早期的文学著作和论述反映了人类社会对于自身发展方式、生存环境进行观照和反思的生态意识。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人类要反思我们对待自然和对待自身周围环境的方式,这标志着人类正处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化的大时期。作为一个人类整体,在人类文明给我们带来如此绚烂的景观又带进如此破坏境地的危机之时,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今天人类在整个大自然、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现如今要思考的首要问题。生态伦理学正是在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关系之中得到彰显的。

二、生态伦理与代际伦理

1、生态伦理到代际伦理

生态伦理学是20世纪上半叶自西方发展而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旨在通过确立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准则,为保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由此可见,生态伦理学在本质上也是企图寻求一种可以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环境破坏以及自然资源过度开采等等的人类生存问题的理论基础和伦理支持。[1]

代际伦理的研究始于二战之后的代际关系问题研究,社会的代际关系是由美国社会科学家、文化人类学家提出的新的研究视野。最具影响力的代际关系研究著作当推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1901-1978)的《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1970)值得一提的是玛格丽特﹒米德提出了关键词“前喻文化”主要论述的是青年一代对前一代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20世纪人类历史经历科技革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代际冲突、代际关系的表现尤为突出。代际冲突或者代际伦理呈现出无处不在的态势,而伦理学以往关注的多是“横断面”、“共时态”的关系,而作为“纵截面”、“历时态”的代际关系研究尚属新的维度。这里讲的“代际”的外延,既包括不同代际间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与群体关系以及群际伦理关系。[2]

2、生态伦理与代际伦理

生态伦理是伦理学关系拓展到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应该用一种生态伦理规范来规范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生态伦理首先突破的是它肯定了自然、生物圈和整个自然界的价值和权利。尽管生态伦理学内部存在诸多的派别,就对自然以及整个动物生物界的认识以及人类在生态圈中的位置和责任等等问题仍存有争议,然而就生态伦理学的提出以及它所关照的生态健康以及人的生存问题来说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它扩大了伦理关怀和伦理思考的范围。

生态伦理基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横向的关系发展问题,然而同时生态伦理也必然包含了某些代际关系问题。比如人与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涉及代际间的关系;生态伦理肯定自然界的权利,而自然界的权利义务关系实质上也是人与自然界的道德关系的一个方面,这种道德关系从根本上的意义上来讲是人与人的关系,或者说我们周围的自然界、自然资源作为人类劳动实践的客体,作为人与人以及代际之间关系的纽带和中介。所以生态伦理的深层关系仍然是人与人的关系研究。从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看待他人的问题延伸到本代主义或本代利己主义。因此,从生态伦理的本质上来说,核心问题并不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是当代人与后代人以及当代人与当代人之间在自然资源分配上的关系问题。[3]

三、生态批评与代际伦理

1、生态批评的伦理内涵和跨学科特性

生态批评自20世纪70年代末由美国学者提出,按照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家彻丽尔·格罗费尔蒂(Cheryll Glotfelty)的提法“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然而它直到90年代初期才得以确立为一种文学研究流派。生态批评是把生态维度纳入文学观照的视野,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点建构新型的批评理论形态,它是社会、文学自身的发展和现代社会思潮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的生态批评译介和著作始于90年代末,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段,正如其他西方文艺理论一样,生态批评如何转化为中国话语,仍有许多亟待厘清的理论体系问题。然而作为对人类共同的生活进审美观照的批评形态,必然地要求参与到社会生态文明的建构活动中,同时生态理念是人类所共同关注和推崇的议题,因此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建构也是必然的选择。生态批评的主导思想之一是生态主义,生态主义的理论中心是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4],生态批评的核心是建构和倡导生态伦理关系。

生态批评是一个关注人与自然关系,揭示生态危机的人文根源,表现生态情怀和生态理想的一种文艺研究思潮,研究范围包含了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和批评界对于西方生态批评译介和研究、对于中国古典生态资源的挖掘与阐释,对于中外生态文学作品的追踪和评论、对于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的探究和建构等领域。中国学者韦清琦认为:生态批评正是以对人与自然的联系的关注使批评家进一步突破文本的社会历史语境,站在地球生物圈的高度上考察传统文学经典的构成、现存文学理论的得失,从而能够再现缺席已久的自然在文本乃至文化中的地位。

2、代际伦理责任与生态批评关系综述

代际伦理作为伦理学的一个理论维度,当它围绕代际伦理与生态伦理的关系的研究之时,同时也是惠及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可以说代际伦理是存在于生态伦理之中的,并且是深深的根植于所有的文化当中的。作为人类整体我们也应该肩负一种代际责任,即如何为下一代创造更美好、公平的环境。这就要我们思考如何把这种代际责任引入每一个人的观念中。

作为一门跨学科性突出的批评样式,生态批评的方法具有扩张性。生态批评从文化学方法、女性学方法、阐释学方法等等常见的文艺学方法中汲取营养。因此伦理学、代际伦理也成为新的生态学批评的方法和角度。例如,女性视角与生态视角相结合的生态女性批评;还有“心理分析”“环境体验”主张将环境心理分析融入到生态主题的作品分析中。例如,从生态文学或包含生态内蕴的非生态文学或“准生态文学”中探寻人与人的关系以至人与他人、以及本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并寻找和谐的和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代际关系,最终升华人们的生态伦理道德等等。以代际责任,代际伦理的维度讨论生态批评,这一研究在国内亦属于空白的领域,还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论证和阐释,也需要以具体的作品为例说明代际责任为出发点和研究视角的的生态批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生态批评问题上我们并非要完全沿袭西方的文化路径。因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的现实让我们必须坚持生态公正的观点,也即代内公正。生态伦理不能沦为生态至上的纯粹的生态中心主义,生态问题是一个跨学科的文化议题,必然要求我们结合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来讨论。总之,代际伦理对于生态批评和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和丰富有着切实的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并为生态批评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角度。

参考文献

[1]王妍,《对生态伦理本质的哲学思考》,《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卷第4期

[2]廖小平,《代际伦理:一个新的伦理维度》,《伦理学研究》,2003年5月

[3]廖小平,《可持续发展的两个伦理论证维度——兼论生态伦理与代际伦理的关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

初中生物生态伦理问题的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生物学教材;生态伦理;渗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钱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第四中学(江苏泗洪,223900)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生态伦理学是研究和调适人与自然的伦理及道德理念,规约和引导人对自然的伦理态度和道德行为的新兴综合性科学。它主张把伦理学的视野从人扩大到一切生命和自然界,强调“人类需要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观点应用到处理自然、生态关系中去”[1],是人类伦理观念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对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

一、对教材中生态伦理学思想的分析

1.蕴涵“所有自然物、生物物种具有内在价值”的观念。

自然界的多样性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这是生态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观点。人类既要信仰自己的价值也要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才能走出价值偏向的困境。教材从生态规律的角度地揭示了自然物、生物物种的“内在价值”。例如教材第6章第2节:“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处在每一个环节上的生物都很重要。而且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有时一种生物消失,就会使这个食物链中断……从而影响整个食物链和食物网,甚至危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学习这样的生物学知识,可启发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中各种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都有其存在的固有价值”。每一自然物,它不仅对人类有价值,更具有维持自然存在和系统健康运行的“内在价值”。

2.体现“生命物种平等”的观念。

传统的伦理学只关注人的幸福、权利,以人的利益为中心。生态伦理学强调:人类应当从生物共生角度来理解生命物种在价值上的平等性,确认生命和自然物在一种自然状态中平等、持续存在的权利。“每一个有生命的‘螺丝和齿轮’对大地的健康运作都是重要的”。[3]教材体现了这一观念。例如,教材中出现“生物成分”中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圈”、“分析生物圈II号”,从而让学生懂得“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这里的“共同”,即意味着“地球环境”不应为人类“独占”,而是为人类和其他生物“共有”使学生充分理解“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是平等的”观念。这样编排,有助于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以平等的心态,像对待朋友那样——尊重和爱护其它生命物种。

3.倡扬“人类和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的观念。

生态伦理学认为:“一切生物物种的活动都应服从生态系统的需要……一个事物,当它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4]一方面,当代人类不仅要自我发展,而且要实现环境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人类必须从一种自我的、利己的单向度思维,向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多向度思维转变。教材所所阐述的生态规律可启示学生:人类必须保持与大自然协同一致,共生共荣。例如:教材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2节“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部分,要求学生在实验中“注意:实验中要细心,尽量避免惊扰金鱼,实验结束后把金鱼饲养起来”。这一“细节”性要求,体现了生物实验教学观念的重要转变:科学探究,也要尊重和爱护动物。

4.强调人类保护生态的伦理责任。

人类是所有生命中最具智慧的一类生物。因为“人类是地球上唯一具有伦理道德观念和理性思维的主体,生态伦理学规则的制定和执行都应由人类自身来承担,人类之外的其他生物没有这种意识和行动”;[5] 所以,这就决定了人类既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又是自然界有机体中的调控器官,它肩负着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德代理者的职责。教材就“人类保护生态的伦理责任”问题有多处阐述。例如:教材在介绍了生物圈的知识后,指出:“人类的活动已使我们生存的地球受到严重损害。……保护我们的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在《留住碧水蓝天》一章的导语中指出人类生态的伦理责任的缺失:“人类不恰当的活动带来的自然资源迅速消耗、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毕竟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物圈稳定的重要因素,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

5.引领学生“生态伦理”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生态伦理”教育如果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注重“知行结合”。一方面“生态伦理观”,经由实践才能使其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其生态文明素养;另一方面“生态伦理观”,只有转化为正确的生态行为,才能对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教材精心设计和编排了“生态伦理”教育的实践环节。在“建设生态家园”部分,安排了“尝试校园绿化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生态环境的知识,设计最合理、最经济、最美丽的校园绿化方案。以上教学环节,“教学做”紧密结合,引领学生通过调查、探究和“环保行动”,使学生深切认识和体验人类所面临的严峻的生态危机,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培养生态情感,养成保护生态的良好习惯。

二、对教材加强生态伦理教育的建议

1.明确阐述生态伦理观。

当前,人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格危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生态人格作为基础。“从表面上看,生态危机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在于人类不合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盲目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而导致自然环境恶化和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但究其根源,我们则会发现生态危机问题的根源在于工业文明社会的占有式人格,即人格的危机”。[6]生态文明建设呼唤人格转型。教育者的责任是,通过教育教学,促使受教育者改变传统人格中视征服自然、攫取自然为“合情合理”的认知观念和实践行为,把“人与自然互利互惠、和谐相处”作为新型人格的境遇追求。生态人格的形成,必须以人的生态伦理观念为前提性要素。可见,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伦理教育是时代赋予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以上分析可知,教材中渗透了生态伦理观对落实生物学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7],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教材中所表达的生态伦理观是隐含的和不够鲜明的:一是仅是通过介绍生态规律使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和他类生命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并未明确陈述非人类自然物具有“内在价值”、“生物圈平等原则”等生态伦理观;二是强调“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圈”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及“人类和自然必须‘和睦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权利”,仍未超越人类“利己”主义的“立场”。笔者认为,生物教育若要充分发挥价值导引作用,教材必须以生态科学的环境整体主义为基点,在介绍生态规律的基础上,明确陈述生态伦理观念,“致力于一种以整个生态系统及其存在物(包括人类)的整体利益为目标的价值伦理观的建设”。

2.从生态规律向生态伦理的转换。

由科学向伦理学的转换(或转向)是基于现实教育的需要。只有实现这种转换,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涉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转换问题,即我们通常说的:何以从“是”合理地推出“应该”。生态规律是生态伦理“合法性”的科学基石。因此,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物学,在对学生进行生态伦理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教材可在介绍生态知识的基础上,相机和适时地进行生态规律向生态伦理道德的转换。例如:教材第3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第1节,可在让学生懂得“脱离了环境的生物无法生存”、“非生物的成分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和认识“自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教材第6章第2节《食物链》,可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进而认识“处在每一个环节上的生物”,具有其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内在价值”。

3.注重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伦理实践浅析 第12篇

一、生态伦理的本质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指出:“在现代, 人类改造其环境的能力, 如果明智地加以使用的话, 就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开发的利益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如果使用不当或轻率地使用, 这种能力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在地球上许多地区, 可以看到周围有越来越多的说明人为损害的迹象:在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中, 污染达到危险的程度;生物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和不适当的扰乱;一些无法取代的资源受到破坏或陷于枯竭;在人为的环境中, 特别是生活和工作环境里存在着有害于人类身体、精神和社会健康的严重缺陷。”人类生存始终是第一位的, 当人类自己的活动危及自己的生存的时候, 人类就要对自己进行反思, 当人类对享乐与发展的追求损害生物多样性并破坏了环境时, 人类就应当节制或转换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社会生活领域存在着许多反映不同领域的伦理学如经济伦理、政治伦理、科技伦理、婚姻伦理等, 生态伦理是这众多领域中的一个分支而已。生态伦理反映的是自然界与人类的交互作用、相互制约, 表明人类为自己长远的利益要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罗尔斯顿说:“在实践中, 环境伦理学的根本要求是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在理论上, 它的根本要求是确立意义深远的价值理论, 以此为它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论语·述而》中曰:“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体现了圣人利用自然的分寸感, 但这在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中是存在的, 在现代生活中作为消闲也是可以的, 但大批量生产条件下, 在追求生产率的情况下却难能做到。我们不可能像“唯生产论”者那样, 认为发展总会带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对自然状态的任何改变都被认为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提出要摆脱生存危机拯救人类, 只有放弃造成生态危机的工业化, 停止发展, 回归自然, 才是唯一出路。恢复原始的生活方式才能保障人类继续生存, 狩猎和采集果实是保障人与自然界的正常的相互关系的唯一活动方式。我们要像马克思说的, 在未来社会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 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人无法回到过去而只能走向未来, 人在未来的命运取决于今天的行动和以后的努力。

二、生态伦理的主体仍然是人

有学者认为每种生物都有自己适应环境的特殊方式, 都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发挥着特定的作用, 因而自然有生存的权利。在权力问题上的性别、阶级、种族歧视是不合理的, 那么物种歧视也是不合理的, 承认自然权利同样是文明与道德进步的表现。而有学者认为, 自然界中生存竞争规律起主导作用, 弱肉强食, 适者生存, 在整个自然的食物链中, 人无法劝导动物们遵守生态伦理, 不以其他动物和植物为食, 人与动物是不可能平等的, 即使平等也没有权利和义务及公正, 自然界是自然的, 任何一种生物都没有保护其他生物的义务。

自然界确实不存在人类意义上的平等, 生物的存在及其对人来说的有用性也不是权利的根据, 人类不是因为自然有生存的权利而去保护自然, 而是因为人类必须通过保护自然才能获得生存的条件。生态伦理不是自然向人类争取权利, 而是人类在实施了改造自然的权力后必须对自然履行义务, 它表明人类要生存, 不得不杀死一些其他生物, 但必须有一个限度, 人类的行为不应当导致生物物种的灭绝。人不仅对社会和谐负有道德责任, 是社会生活的道德主体。自然的权利要求通过人类对自然生活的道德义务主体和自觉承担方可实现, 它们的权利要求的实现范围与程度, 依赖于人类对自然意识、自然法则的认识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们不能以有无权利意识去判定有无权利, 权利意识的产生以权利的存在为前提, 而权利的存在并不以权利意识为转移。自然不是人创造的, 也不是为人而创造的, 从逻辑上讲, 人类并非自然的主人, 自然不能被人视为私产;实际上人类的智力随着对自然地改造而提高, 并且凭借着科技的发展和工具的力量, 人在很多程度上获得了控制和协调自然秩序的能力, 生态伦理的主人仍然是人, 而不是其他生物。选择从最终意义上讲, 它必须是一种有意识和有目的的积极能动的活动。这决定了以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为特征、能劳动有智慧的社会生物, 人类是生命系统最终生存的需要同没有一种自觉力量和自觉中心来调节和控制自身的矛盾的产物, 这说明生命系统的最终生存必须依赖人类。

三、生态伦理的实施不仅靠信念, 更依赖科学的发展

伦理道德的实施要依赖信念的力量, 对一些自认为善的行为、对人类整体有益的事, 要坚持不懈地去做, 才有成果。生态伦理的实施需要信念, 更需要科学。自然是一个复杂精致的体系, 物种之间具有微妙细腻的联系, 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人们有意造成的, 刚开始人类也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如生产DDT是为了杀害虫及蚊蝇之类的疾病载体, 但却同时杀死了大量益虫, 还通过空气和水源散播到地球各个角落, 其有毒成分在飞鸟和鱼类体内逐渐积累, 通过食物链最后危及人自身;氟利昂被发明出时被认为是家用冰箱和其他制冷系统中使用的最理想的制冷剂, 但几十年后又被证明是臭氧层空洞的罪魁祸首;塑料袋和一些商品外包装盒不能自然分解, 大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等。人们往往“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 是完全被忽略的”。由于认识的非至上性, 人类开始完全没有预见到一些事情的危害, 生态伦理不仅要求人对其他生物的爱护和珍惜, 更主要的是唤醒科学工作者的良心和责任, 增加预见性, 通过科学发展解决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 生态伦理要有科学发展作为基础, 而且往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和生活越是落后, 其环境和生态状况越容易糟糕。显然, 生态问题与自然科学紧紧联系在一起。

生态伦理与控制人类自身的繁衍联系在一起。维持生物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需要生存空间和活动场所, 这都靠非生物界提供, 没有非生物就不会有生物, 因而人类的一些活动应该受到限制。从人类感情上或从中国的传统观念上说, 种的繁衍是至关重要的, 人口的增加被认为是社会繁荣兴旺的标志, 但在生命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 由于人类不能通过自己的生理机能把无机物合成食物, 只能以其他各种生物为食, 人类无限制地繁殖就是对其他物种生存的威胁, 所以适当地控制人口的数量, 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节制人类自身的物质欲望, 建立“节俭社会”, 也是生态伦理的题中之义。生态伦理并不是权益之计, 而是由人在生命系统中的地位决定的。

四、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生态伦理的复杂性

自从人类产生后, 自然界到处打上人类思维的烙印、留下了人类活动的痕迹, 人不仅改造自然, 还顺应自然、创造自然。那么同是生命, 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是否应区别对待, 由人类创造出来的生命也是生命, 为什么野驴要受到人的尊重和怜悯, 而家驴就没有这个待遇呢?自然的生物存在具有多层次性, 人站在自然的最高处, 然后有一定动物心理、有一定记忆、表情的高等动物, 也有低等动物、生物、菌类及植物。有些物种繁殖迅速, 有些物种濒临灭绝, 有些物种对人类有利, 有些物种存在却危害人类, 人类该如何行动, 对一切物种的平等相待, 在实践中行得通吗?这不能不是生态伦理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是以人的价值理念为标准去抑制或增加一些物种的生长, 然而这样是否符合生态伦理的要求, 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自然生态系统有其固有的运行规律, 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一旦背离了自然规律就会受到惩罚, 人类似乎有一种把自己的利益扩大到最大限度的普遍倾向和一个把生产成本转给社会来实现个人目的的一般愿望。须以法律形式和法治手段, 强制人们的行为, 实施合理的控制并改造自然的行为规范, 调节或缓解人们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过程中发生的种种矛盾。

正像马尔库赛所说, 现代人成了“技术时代舒舒服服的不自由的奴隶”, 他们离自然越来越远, 大多数城市居民几乎成了人造环境的囚徒, 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他们的影响远没有股市的涨跌那么大, 只有直接从事农业经营的人才会真正关心气候的变化、收成的好坏, 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收入和他们的生活来源。胡塞尔也说, 现代人无法确定自己的生存状态, 在于现代技术理性与工业理性对日常生活世界惊人的遮蔽与控制, 它割断了人与自然的共在统一关系。这种情况下, 大力提倡生态伦理, 让每一个地球人都来关心自己星球的未来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H.n.杜比宁.生物界辩证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346.

上一篇:利润分析下一篇:服务贸易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