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育

2024-06-26

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精选11篇)

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育 第1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问题,对策

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近年来,虽然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有:重视信息化教育硬件环境的建设,忽视信息化教育软件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和教育资源开发有待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没有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做到有效的整合;信息化教育缺乏后续的资金保障。在这些问题中,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在整个信息化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是建立信息化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一个学校信息化教育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信息化教育的态度和认识,取决于学校领导和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对教育教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中小学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必须要把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2007-2008学年笔者受当地教育部门的委派下乡支教, 在民勤县蔡旗乡高级小学工作、生活、学习了一年,对于农村信息化教育的现状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观察法、行动研究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力求能客观准确地总结农村中小学在信息化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旨在使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面临的问题

1.教师工作任务繁杂,信息化教育培训时间难以保障

边远农村学校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调动频繁等现象让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捉襟见肘。这种现象使农村中小学、教学点教师紧缺,教师的工作负担非常繁重,根本没有多余时间去思考如何适应信息社会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如何去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更没有多余时间去参加信息化教育培训和信息化教育研究,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的正常开展。

2. 农村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了解甚少,校长不够重视信息化教育校本培训

在农村中小学,专业的信息技术或教育技术教师很少,负责学校信息化教育的技术人员没有系统掌握和学习过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不能做到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学科教师应用信息化教育设备和资源从事教学时,也是从形式上把别人的教学设计或课件等拿来利用,并没有真正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学当中。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这也降低了他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帮助和改进自己教学方法的积极性。许多教师对常用教学软件的使用比较浅显,而且缺少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无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有些学校的校长和其它领导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根本不了解,没有把信息化教育校本培训纳入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农村教师大都没有进行系统、全面、有效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培训。

3. 信息化教育校本培训资源不足,缺乏整合

教师集中参加县级培训不仅要缴纳培训费,还要交付一笔往返交通费,其培训效果又不十分理想。而立足于学校的校本培训,可以解决教师随时学习的问题,只要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丰富、全面,就能解决培训质量不高的问题。

4. 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学校无力支持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

国家实施义务教育免费以后,农村学校基本的办公经费非常有限,个别学校运转都有困难,根本没有专门的教师培训经费,更谈不上派教师出去参加培训。我走访了周围的几所学校以后发现即使有的教师被派去参加培训,可是差旅费也得不到报销,这些都严重挫伤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的对策

1.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

各地在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时候,要“以人为本”,区别对待,防止“一刀切”,应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等特点,注意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倾斜,保证这些地方教师编制的基本需求,使农村中小学教师有时间参加培训学习。在资金容许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让信息技术学科优秀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费由学校和个人共同承担,然后让这些教师主持学校的信息化教育校本培训。

2. 建立多元的中小学教师评价考核制度,对校长进行信息化教育培训

应试教育使农村中小学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尺度,广大教师疲于跟随“成绩”指挥棒转动,疲于应付各种形式的检查,根本无暇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因此,一线教师和学校领导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培训的实施。让他们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而建立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现代教师评价考核制度。要大力开展校长信息化教育培训。目前大多数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地位、教学中的作用,对促进社会经济的重要意义,对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认识还不十分明确,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可有可无,对信息化教育的有关理论、思想、知识的了解处于粗浅和模糊程度。信息化教育培训的目标要明确,就是使教师能够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在教学中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引导学生在学科教学中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3. 构建多元化的农村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体系

构建多级、多层、多式的农村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体系。“多级”培训体系是指国家、省、市、县 (区) 、乡 (镇) 、校六级培训体系,“多层”培训体系是指由各种组织对各级教育部门领导、乡 (镇) 教育专干、中小学校校长进行信息化教育重要性、必要性等认识上的培训,对各县 (区) 、乡 (镇) 信息技术专干进行信息化教育资源等应用的培训,对学校教师进行信息化教育资源等应用的培训体系。“多式”培训体系是指集中培训、现场培训、远程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形式。我省应充分发挥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技术学科领先的优势,尝试进行各地区骨干教师离职培训,形成“种子教师”,再由这些参加过省级培训的“种子教师”对本县各学校骨干教师进行县级培训,参加过县级培训的教师再对本乡 (镇) 或本校教师开展培训。

4.整合资金和资源,建立乡镇基础教育资源中心

我们可以效仿国家在依托中央电教馆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在各乡镇建立乡镇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由于现有的市、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距离农村学校比较远,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而且培训机会也比较少,加之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工作在教学一线,工作繁重,没有时间外出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他们需要一个能够适合他们这种工作的培训方式,不脱产、不远离家门就能接受到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乡镇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就为广大农村教师提供了理想的场所。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等信息化教育资源的优势,要为不同的教师提供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教育资源,各级领导要投入资金和人员确保使网络教育资源全面、系统、先进、可持续发展。

5.使信息化教育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在培训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习者通过对这些任务进行分析、讨论,然后明确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指导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师培训中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和提高广大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培训效率。

三、结束语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探讨和研究解决农村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的问题, 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希望此文能提供一点帮助, 使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祝智庭, 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孔惠洁.走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误区[J].电化教育研究, 2002, 6.

[5]杨改学.从信息化的角度审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历史功能与作用[J].中国电化教育, 2005, 5.

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育 第2篇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将成为社会的首要资源,信息则是知识经济的“能源”,人们对文献自信的需求越来越高。西部开发中,必将开展各种项目的开发建设,在各项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将会遇到各种疑难问题,他们要求图书馆提供的资料很多,如工程设计规划、土石施工规范、水利电施工组织设计、道路建筑施工设计及验收规程、开挖、爆破等资料。当地图书馆如果能通过馆藏出借及时提供给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将对他们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因此,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更应以西部大开发为发展契机,把文献信息推向市场,变知识宝库为智力资源,才能增强自身活力。

2.2 加强信息咨询服务是加速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自身职能转变的需要

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育 第3篇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的现状

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使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真正作为教育教学的辅助工具,整合到学科课程中来。但是,在现阶段,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的实施面临三个突出问题:

1.学校的硬件设备达不到要求。近几年,随着上级主管部门对西部教育政策性的投入,大部学校基本能满足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但让广大老师实施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是有一定的难度。即使有开展现代化教学的设备,但教师手中没有与学科教学相适应的软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课,就要自己开发软件。而实际上,由于教学工作繁忙,老师们很难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开发软件上,而作为教师个人甚至个别学校是很难开发出能充分发挥计算机作用和体现学科教学思想的教育软件的。相反,老师更担心长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软件开发上,而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组织教学上来,甚至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上来,会对教学工作造成损失。

2.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还很不够。近几年来,经多方努力,已经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教学软件,但在一些学校也同样难以推广使用,其原因就是各科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还比较差,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从而很难在自己的教学中使用这些软件。可以说,提高各科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水平已经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

3.有了软件,有了掌握技术的教师,客观上也为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那么,如何在教育中适当地使用技术,使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技術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必然趋势

教育技术通过对所有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的系统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便于学生学习。现代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不但促进了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的改革,重要的是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育制度、教材等也将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开展因材施教,体现教育的公平、民主和全体发展的思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有利于多种教学策略的实现,深化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如在各种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电脑已经非常自然地融合其中,形成了一种将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相结合,教师传授与自我探索相结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

2.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它给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空间,任学生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他们的想像力插上翅膀,从而培养想像、激发想像、鼓励参与、启发创造、指导实践。如在中学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里也配置了一定数量的电脑。学生的实验过程可以通过电脑进行演示,实验中获得的实验数据随时用电脑进行处理。小学的自然课中,学生通过摆弄各种类似游戏性质的玩具,从与玩具连接的电脑显示上看到玩具的各种物理特性,如运动轨迹、速度、距离、温度和压力等,让学生在非常有兴趣的学习过程中接受了有关的知识。

3.随着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有机整合,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成分和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的有机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将逐步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整合是基于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一种课程模式。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一般有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就是要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把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以各学科知识为载体,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教学线索,但各个学科都不是孤立的,把学科中知识汇聚成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促成学科间的融合、交叉。在这个过程中,学科活动应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通过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实现学科课程的内容目标,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容量大、转换快的特点,扩大课堂教学内容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各学科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以方向思维来寻求正确结论,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加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创新,标新立异,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从而形成新思想、树立新观点和创立新理论。

2.现代教育技术和活动课程的整合具有跨学科、跨课时、跨年级段,多采取课外活动形式的特点。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改变传统的教学原则,改变教学内容和教材形式,也改变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一般地,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教师可把经过筛选的问题,通过围绕某个具有时代特征的专题,将现代科技、自然、人文、旅游和环境等问题,通过计算机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传达给学生。此外,在自然课、生产劳动课、环保教育课中把新科技、新信息和新发明充实到教学内容上,使教学内容现代化,使学生从中获得较全面的知识。

3.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多模式地开展整合。我们还可以从实际出发,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到德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教育、体育卫生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上,因地制宜,多模式地开展整合。

4.整合的关键是培养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过程中,一方面教育需要技术,信息时代的学科需要计算机技术,但是任何先进的技术都不能取代教师。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但要了解、掌握现代教学资源,学会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应用电教媒体的水平。处在学校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是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进行多媒体教学的主力军,让他们掌握应用电教媒体的方法,给他们提供培训的机会,使他们通过校内外的培训,尽快提高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四、结束语

虽然,目前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还只是处于个别学科、个别课例的实验性、探索性研究阶段,还没有进行全面推广。然而,随着课程整合实验的深入进行,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大大推动中学教育改革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育 第4篇

关键词: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优先发展,西部地区,职业技术教育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 根据世界经济、科技与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本着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目的, 对新时期我国教育的经济价值、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投资、教师的劳动与待遇等作了许多精辟论述, 提出了教育优先于经济发展的伟大战略, 为新时期我国教育的发展, 尤其是为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动力。

一、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基本内涵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内容丰富, 涉及教育经济学的众多领域, 主要有:

(一) 关于教育经济价值的论述

邓小平十分重视并强调教育的巨大经济功能, 将教育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1977年, 邓小平就深刻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 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 不抓教育不行。” (1) 1978年, 他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行了深刻阐述, 并指出:“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基础在教育。” (2) 十年后的1988年, 他又大胆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他说:“马克思说过,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迅猛发展的世界经济, 针对我国落后且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经济, 邓小平认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终途径。他说:“我们国家, 国力的强弱, 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 教育搞上去了, 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4)

(二) 关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

邓小平认为教育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基础、互为条件。他说:“经济与教育、科学, 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 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不能顾此失彼。” (5)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条件和可能。1984年, 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 邓小平明确指出:“当然我们总还要做教育工作, 人的工作, 那是永远不能少的。但经济发展是个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工作就好做了。” (6) 在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邓小平又指出:“对我国教育的发展, 我是很乐观的。困难是有, 但要看到有利条件。不管怎么说, 这几年经济发展是快的。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的发展。” (7)

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教育不能脱离经济而盲目或孤立发展。教育发展的水平、规模、速度与结构必须与经济发展的水平、规模、速度与结构相适应。1978年,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邓小平指出:“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然, 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 学非所用, 用非所学。” (8) “我们的国民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 我们培养训练专门家和劳动后备军, 也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周密计划。我们不便要看到近期的需要, 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 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国家计委、教育部和各部门, 要共同努力, 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9)

教育促进经济发展。教育为不但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同时本身也创造物质财富, 直接促进经济发展。邓小平关注教育的根本目的, 就是促进经济发展。1975年, 邓小平说:“我们有个危机, 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 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 (10) 在1985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他又说:“我国的经济, 到建国一百周年时, 可能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我们这样说, 根据之一, 就是在这段时间里, 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 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 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 (11) 1992年, 他更加明确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 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12)

(三)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述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根据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与社会生产的具体特点和发展趋势, 更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内容、途径与手段。早在1958年, 邓小平就指出:“学生参加劳动, 一必须, 二适当, 三可能。” (13) 1977年, 他对中小学、大学的劳动作了具体说明:“采取直接招生的办法, 并不是不要劳动, 劳动可以在中小学就注意。从青少年起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有好处。到大学以后, 重点是结合学习搞对口劳动。到农村劳动也可以搞一点, 但不能太多。” (14) 1978年, 他提出学校劳动要有计划性。他说:“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 怎样下厂下乡, 花多少时间, 怎样同教学密切结合, 都要有恰当的安排。” (15)

(四) 关于教育投入的论述

邓小平正视与重视我国教育经费投入长期严重不足的现实, 一贯主张增加教育投入。早在1977年他就说:“我个人认为, 科研、教育经费应该增加。” (16) 1980年他又指出:“经济发展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发展的比例失调, 教科卫的费用太少, 不成比例。甚至第三世界的国家, 在这方面也比我们重视得多。”并提出:“我们非要大力增加教科文卫的费用不可。” (17) 1988年, 他再次强调:“我们要千方百计, 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 甚至牺牲一点速度, 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18)

邓小平对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作了论述。1984年, 在谈到我国年国民生产总值达一万亿美元时, 邓小平举例说:“如果拿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来搞国防, 就是一百亿。”“一百亿美元能够办很多事情, 如果用于科学教育, 就可以开办好多大学, 普及教育也就可以用更多的力量来办。智力投资应该绝不止百分之一。” (19) 1986年, 邓小平再次谈到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问题。他说:“国家总的力量强大了, 那时办事情就不像现在这样困难了。比如, 拿出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办教育, 就是五百亿美元, 现在才七八十亿美元。” (20)

邓小平主张教育投资多元化。1951年, 他指出:“关于小学的经费问题, 总数看起来很大, 但由各县各乡去分担就不大了, 每人出一斤米至多一斤半米, 农民办得起。” (21)

邓小平主张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的投资效益。他说:“重点院校增加一倍学生没有多少问题, 师资不缺, 主要是房子不够。” (22) 在1988年, 他又指出:“科教投资的使用要改进, 这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 (23)

(五) 关于教师劳动与待遇的论述

邓小平对教师的劳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称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他说:“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他们的创造性劳动, 应该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 (24) 他号召全社会尊重教师。在1978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他明确指出:“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 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工作者是崇高的革命的劳动者。我们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表示慰问和敬意。” (25)

邓小平十分关心教师生活, 一贯主张提高教师待遇。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他要求:“要研究教师首先是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制度。” (26) 1983年, 他又说:“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包括改善他们的生活待遇问题, 要下决心解决。” (27) 在1988年他再次指出:“知识分子待遇问题要分几年解决, 使他们感到有希望。”“我们无论怎么困难, 也要提高教师的待遇。” (28)

二、以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为指导, 适度优先发展西部地区职业技术教育

(一) 紧迫性

西部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基础薄弱, 数量不足, 质量不高, 结构不合理, 远不能满足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更不能满足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需要。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国家, 国力的强弱, 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 教育搞上去了, 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同样道理, 对西部地区来讲, “教育搞上去了”, 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搞上去了”,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将会无限持续扩大。

西部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短缺。西部地区人口2.85亿, 占全国的23%, “人口资源”丰富。但“人才资源”却相对匮乏。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西部地区各类专业人才仅占全国人才总量的15.5%, 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占13.6%, ;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研究人员占15.4%和8.8%, 每万人中拥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只有92人, 两院院士仅占8.3%。要将“人口资源”优势转变为“人才资源”优势, 对西部地区来说, 最现实、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急需转化与分流。西部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并且集中的多是农村贫困人口。2004年, 西部地区有农村贫困人口1305万, 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50%, 贫困发生率高达5.7%。另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目前, 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 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 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 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要促进西部地区“脱贫致富”, 实现大量剩余劳动力“持续、稳定”向城市分流,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加强职业培训, 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是西部地区唯一的根本出路。

(二) 基本内容

适度优先于普通教育发展。在今后一段时期内, 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重点, 应是在坚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 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 推进职业技术教育适度优先于普通中等、高等教育发展。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职业技术教育欠账太多, 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差距太大, 本身就需要“优先”发展。二是西部地区普通教育的接纳能力已达到“极限”, 不可能再大规模招收西部丰富的“人口”入学, 迫切需要职业技术教育来为其“解困”。适度优先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不仅能快速提高西部地区的人口素质, 实现西部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 而且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西部地区普通教育的压力, 促进西部地区普通教育科学、合理发展及其质量的提高。

适度优先于东部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东部地区人口少, 职业技术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多、规模大。而西部地区人口多, 职业技术教育薄弱, 普通高校较东部少。因此, 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 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更为迫切。适度优先发展西部地区职业技术教育, 不仅能加速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步伐, 而且能加快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 为东部地区提供大量的较高素质的“人才”资源, 提升东部地区的现代化水平, 最终实现东、西部地区的和谐发展。

(三) 主要措施

1. 适度扩大规模

对西部地区来说, 无论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均需要适度扩大规模。扩大规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新建职业技术教育机构, 二是增加现有学校的招生数量。但无论是何种方式, 都必须注意从实际出发, 量力而行, 吸取普通高等教育扩大规模的经验与教训, 保证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协调与和谐。这里要特别强调:新建职业技术教育机构, 一定要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不能一哄而上, 避免盲目与重复建设。一般来讲,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以县为单位进行规划,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地级市原则上不要超过一所。

2. 大力增加投入

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就说:“经济发展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发展的比例失调, 教科卫的费用太少, 不成比例。甚至第三世界的国家, 在这方面也比我们重视得多。”并提出:“我们非要大力增加教科文卫的费用不可”。对西部地区职业技术教育来说, “投入”不仅要保证, 更要大力增加。

各级政府是职业技术教育“投入”的主体。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西部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欠债太多, 教育投入的需求量巨大, 不可能也没有哪一个社会个体或团体能够承担。二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教育承受能力普遍较弱。因此, 国家与西部地区各级政府不但不能减少西部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 反而应该大幅度增加投资, 保证教育投资的稳定增长。特别是在近期, 各级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 以多种方式, 直接或间接增加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

(1) 吸纳社会资金。西部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必须主动吸纳社会资金。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东部地区或国外的企业、公司或团体来西部投资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随着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 民间资本的不断累积, 西部地区更要采取多种措施, 降低民间资本进入职业技术教育的门槛, 扫清各种政策限制与壁垒, 促进民间资本以多种灵活方式直接进入职业技术教育市场。

(2) 建立灵活的融资渠道。在金融与信贷方面要给予职业技术教育优惠政策, 降低贷款门槛, 减少投资风险, 形成多渠道的融资机制。要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更多、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要解决职业技术教育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3. 政策倾斜

适度优先发展西部地区职业技术教育, 必须有相应的政策保障。国家要逐步建立与完善支持西部地区适度优先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东部地区也应出台相关规定, 支持西部地区优先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西部地区自身更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保证并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先发展。国家的政策、东部地区的规定、西部地区的规章制度, 要相互协调, 彼此配合, 形成系统科学的适度优先发展西部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

注释

1 (2) (5) (8) (9) (10) (14) (15) (16) (17) (24) (25) (26) 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40, 95, 249-250, 107, 108, 34, 68, 107, 57, 250, 95, 109.

2 (3) (4) (6) (7) (11) (12) (18) (19) (20) (22) (23) (27) (28)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274, 120, 89, 121-122, 120, 377, 275, 88, 162, 26, 275, 26, 275.

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育 第5篇

——以西安、成都两市为例

引 言

信息产业的发展日益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信息经济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和国力竞争的焦点。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加速信息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成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必要途径。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顺应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面向市场需求,推进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信息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我国西部大开发工程的实施更是以信息产业的发展为契机,努力提升西部经济的发展水平。客观认识西部地区信息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正确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推动西部信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以西安、成都两市信息经济发展状况为例,尝试分析我国西部地区信息经济的发展环境。

一、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美国预言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详细论述了信息经济的作用。现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汹涌澎湃,强有力地推动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热点,是最活跃的生产力。

近些年来,信息产业对美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无可替代。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信息技术产业以年均30%的高速持续增长,在美国经济中的份额(以当期美元计算)从1993年的6%提高到1999年的14%,成为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美国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经营成本的降低,成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久繁荣的巨大动力。

20世纪90年代,信息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也在逐年增加。据统计,信息产业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在1995年只有2.1%,1999年中国信息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为3.4%,对全国GDp增长量的直接贡献率为10%,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比重为3.88%,对全国GDp增长量的直接贡献率达到11.83%。各年对GDp增长贡献率如图1:

图1:各年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在发展速度、结构升级、市场拓展、出口贸易、企业转制等方面取得了飞跃性的变化。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九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信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是同期GDp增长速度的3倍;产业总规模跃居各工业部门之首,拉动全国工业增长

1.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19%,产品出口5年平均增长27.8%,占全国出口额的比重提高到22.9%。通信业的发展速度是同期GDp增长速度的4倍;主要通信能力和业务量比1995年翻了一番以上,电话网规模容量和用户数居世界第2位,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网年均扩容4600万线,新增用户3700万户,发展速度创下了世界纪录。整个电子信息产业正在向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产业增加值已占GDp的4%,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2000年,全国电话用户总数新增7757万户,达到2.29亿户(其中固定电话新增3560万户,达到1.44亿户;移动电话新增4197万户,达到8526万户),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20.1%(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

39%,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6.7%),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已达到80%。同年,我国生产计算机860万台、彩色电视机3742万台、程控交换机4657万线、移动通信交换机3630万线、手机5210万部、集成电路50亿块、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额达到560亿元。到2001年6月底,我国电话用户数达2.7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数达1.6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数突破1.1亿户。

我国信息产业已经打下了比较雄厚的基础,有一定的实力,也锻炼了一批优秀的经营人才和技术人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可以肯定,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期已经到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十五”期间仍将保持每年超过20%的高速增长,继续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二、西安、成都两市信息产业的现状

根据有关咨询公司2000年对西安、成都两市信息产业的调查,有关情况如下:

(一)西安市

1.西安市信息经济发展环境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从公元前11世纪起,先后有西周、秦、西汉、隋、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历时1100余年。在中国历史上,西安是最早与国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城市。汉唐时期,沟通东西方的国际要道“丝绸之路”就是以当时的长安为起点的。它促进了古代中国与西欧许多国家的相互交住和友好关系。现在西安已成为以文物古迹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胜地,吸引着国内外的广大旅游者。

西安是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国防科技工业基地,是全国人才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被称为“文化城、知识城、人才城”。西安是欧亚大陆桥的心脏和枢纽,是西部的东部,是西部大开发的龙头,担着承东启西,连接南北,领导西部开发潮流的历史重责。

2.西安地区信息经济发展水平

陕西的信息产业主要分布在以西安、咸阳为中心,宝鸡、渭南为两翼的关中平原上,这里聚集了近百家国家“布局型”投资时期重点建设的国有大中型电子类及元器件企业和1200多家计算机公司,全省1998年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1亿元。以彩虹集团、海星集团、偏转集团、长安信息、大唐电信、圣方科技为代表的信息产品制造业,以协同软件、必特思维软件、长天软件、山利科技、未来国际、博通资讯、交大瑞森通软、凯特软件、西安广域等为代表的软件产业,组成了挥舞“科技利剑”的陕军。

西安是陕西的省会城市,是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和计算机市场的中心,1998年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69.7亿元,占全省的32%;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84.7亿元;产值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11家,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有8家,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数占全市电子信息企业数的16.6%。截至1998年底,西安市软件企业已达200家,实现工业产值7.96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59%,其中自主版权软件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占全年软件工业产值的32.6%,实现出口创汇437.51万美元,其中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已达16家。民营电子信息企业以经营机制灵活、技术创新能力强、资本运作方式先进等优势极具发展潜力,民营科技已占到全市电子信息企业的56%。

近年来,西安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西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西安信息产业起步于80

年代中期。信息产业不仅是陕西省、西安市的支柱产业,也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支柱和重要增长点。目前,全市1000余家计算机企业中,从事软件开发和制造业的大多数集中在高新区。截至1998年底,在高新区注册的电子信息企业总数达到34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8.44亿元,工业增加值17.97亿元,技工贸总收入86.3亿元,经济总量占到全区的60%。在高新区百强企业里,电子信息类企业就有63家,营业额超过千万元的企业近90家。

据中国电子行业信息网提供:1999年,陕西省电子工业总产值(现行价)1458355万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5%,占全国电子工业总产值2.9%;工业销售产值(现行价)1439105万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2%,占全国电子工业销售总产值2.9%,产销率达98.6%。

据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统计,1998年,陕西

省电子工业厅统计的54家电子工业企业,(其中亏损企业20家)。陕西省电子工业基本情况指标,见表1---表

3表1 1998年陕西省电子工业企业人员与工资基本情况

指标

从业人员

年末人数

其中:

工程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

职工

年平均人数

职工

工资总额

平均

年工资

数值

88510人

11072人

9354人

88060人

75406万元

0.856万元

表2 1998年陕西省电子工业企业吸收外资基本情况

指标

全年吸收外资签约总额

全年吸收外资到位金额

累计吸收外资到位总额

数值

270万美元

142万美元

47万美元

表3 1998年陕西省电子工业企业产品销售基本情况

指标

产品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成本

产品销售费用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数值

1064246万元

873400万元

37825万元

5816万元

3.西安市的信息化建设

西安市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在2010年前完成“数字西安”的建设任务。具体任务是:

突出四个重点——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设备制造业与软件产业的发展、信息服务产业化、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强化五个基础——即信息技术人才、技术、认识、标准、法规;建设六大信息化工程——即西安信息港工程、西安软件产业园工程、政府信息化工程、信息服务产业化工程、电子商务系统工程、产业信息化工程。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全面推进信息化进程,把西安建成西部现代化的信息中心、经济中心。

(二)成都市

1.成都市信息经济发展环境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和金融中心,也是交通、通信枢纽。成都是我国著名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计算机产品市场,因此,几乎所有IT企业都将成都作为自己推进西南市场的战略要地。闻名西南的成都电子一条街是西南地区最具影响的计算机产品集散地,其销售产品的辐射范围不仅遍及西南地区的三省一市(四川、贵州、云南省和重庆市),同时,也是~地区计算机产品的主要进货渠道。

成都是西部地区最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也是西部地区最大的电脑市场。当前,成都市加大了对信息产业的扶植力度,使其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20世纪末,成都市信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信息从业人员在社会劳动就业总量中的份额均占到十分之一以上。到2010年,将分别达到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

成都拥有一批电子、通信产品科研力量,大学和科研机构较多。成都曾经是全国四大电子、通信产品的生产基地之一,从事IT业的相关单位有260多个,职工近

10万人。

2.成都地区信息经济发展水平

据中国电子行业信息网提供:1999年,四川省电子工业总产值(现行价)199094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5.3%,占全国电子工业总产值4.0%;工业销售产值(现行价)1808754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8%占全国电子工业销售产值3.7%;产销率达90.8%。

据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统计,1998年,四川省有电子工业企业85家,其亏损企业38家。四川省电子工业基本情况指标,见表4—表6。

表4 1998年四川省电子工业企业人员与工资基本情况

从业人员

年末人数

其中工程技术人员

其中:

管理人员

职工年

平均人数

职工

工资总额

平均年工资

124932人

13238人

11749人

122619人

71190万元

0.581万元/年

表5 1998年四川省电子工业企业吸收外资基本情况

指标

全年吸收外资签约总额

全年吸收外资到位金额

累计吸收外资到位金额

数值

0

71万美元

2716万美元

表6

1998年四川省电子工业企业产品销售基本情况

指标

产品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成本

产品销售费用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数值

四川省计划在这个区域内构建一条电子信息产业带,并把它建成中国第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据四川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这一区域占据了四川省全省经济总量的2/3左右,其中成都、德阳和绵阳三地占据了全省GDp值的41.05%。高速公路的便利交道无疑为这条信息产业带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为此,四川省的电子信息产业又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IT产业已成为成都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都在软件和系统集成方面也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其中托普西部软件园已成为国家四大软件开发园区之一,加上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力量,整体优势正在形成,并准备大力开发中文信息处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中文支撑软件和工具软件,培养一批网络开发、系统集成、维护等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大规模的公司。

成都IT产业发展的重点产品有:通信类产品(光纤、光缆、电缆)力争成为中国光通信产品基地;通信网络设备逐步形成有规模的主导产品;多媒体电脑及外部设备;微电子技术开发;电信、广播视听类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材料;软件与系统集成。

成都正在电子科技大学计划创建电子信息产业园。据悉,计划中的电子信息产业园规划面积3000亩,园内分设电子信息产业园区、软件开发园区、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园区、成都电子信息市场、电子科技孵化楼等功能片区。一期计划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建成标准厂房3万平方米,智能化办公大楼1万平方米。

按照成都市的设想,将来凡属数字音频制作、传输、接收类产品、微电子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计算机部件等产品项目或相关科研成果,都可先进电子科技孵化楼进行孵化,然后再进入园区加工生产。

3.成都市的信息化建设

成都市5年内将有18亿元滚动投资用于建设成都信息港。成都信息港是国家信息传送网在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2005年初步建成全市公用信息通信的大平台,以“三金”工程等重点工程为基础,在政府、金融、科教等部门建设一批信息应用系统。到2010年,建成以Ip技术为主体的电网与光网相结合的宽带多媒体网络,全市基本实现用户的宽带接入,全市各部门建成并充分应用各种信息系统。未来几年,成都将建设西部最大的网络交换信息服务中心和西部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交易和服务市场,成都将成为西部地区重要信息港。

(三)西部地区信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000年,西部(10+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600多亿元,比上一年增长8.5%左右,西部开发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陕西、四川两省是西部地区的领头羊,西安、成都是两省省会城市,它的发展是西部经济发展的标志。从以上两市信息产业现状来看,经过“大三线”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两市的信息产业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产品线,产品的水平和质量有的已经跻身全国先进水平。同时,两市也集中了一大批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集中了相当一批高等院校,人力资源有了相当基础。在西部大开发中,西安、成都已经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龙头。

从陕西、四川两省的经济发展来看,也具备了大发展的基础。陕西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经济以年均9%的速度快速增长,截止2000年末,全省GDp达到1660.9

四川2000年国民经济有较快发展,初步统计,2000年四川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010亿元,比上年增长9%,这表现在2000年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工业增速回升,效益明显提高;旅游工作得到加强,消费市场渐趋活跃;投资保持较快增长,重点建设进展顺利;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运行健康平稳;民族工作得到加强,扶贫攻坚成效显著;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生活继续改善。2001年四川国内生产总值计划安排4310亿元,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1%,第二产业增长9.5%,第三产业增长9.2%。

从信息经济的发展来看,西安要建成国内四大数据中心之一。在10月11日召开的2001新亚欧大陆桥区域合作研讨会上传出消息,西安市有关部门提出了西安市应建设好“两个基地、四个中心”,把西安建设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经济中心,使其周边关中地区成为这一经济带的核心区。(两个基地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制度创新的策源地。四个中心是指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开发和信息中心、国际交流中心。)

西安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区段最大的中心城市,西安经济已保持了连续10多年的高速增长,成为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工业基地。目前,西安已初步建成了以数字化、光纤化为主的传输支撑网络,正在建设中的城域宽带网已形成了覆盖三环以内的72个光纤环路,西安市电子信息企业已超过500余家,亿元企业仅11家,过10亿元企业只有1家。计算机软件企业逾200家,年产值过千万元的只有20多家。电子信息产业没有规模就难谈效益,因此加快资产重组,推动企业联合、兼并,组建大公司,实施名品牌战略,尽快形成规模效益,是西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成都市的主要问题是信息产业企业效益不高,影响了发展。

3.电子信息产业条块分割严重,必须加速大行业管理步伐

在现行体制下,西安、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内部,企业、科研院所之间隶属篱笆重重,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十分困难,造成人员、设备和技术成果的极大浪费。因此,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加速科技体制改革,努力促成大西安、大成都、大科技、大产业产发展机制。

4.制订优惠政策,创造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西安重要的战略产业,对推动西安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因此,要在把握国家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充分享受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抓紧制定适应西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同时,还要大力推进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要鼓励资产重组,推动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5.人才缺乏突出,必须制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大政策。

西安、成都、兰州、重庆等中心城市有相当数量的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门类也比较齐全,但大部分都“孔雀东南飞”了,留在西部地区的只是一部分。没有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大政策,要发展信息经济就会困难重重。

三.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国家适时推出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

2000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郑重地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方针政策到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都有了明确的论述,明确提出“西部大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将有力地推动西部大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基本保证。国家实行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增加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建设资金投入,并在对外开放、税收、土地、资源、人才等方面争取优惠政策。为西部大开发创造了极其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仅从今年前2个月国家统计局统计西部投资快速增长,就是明显的例证。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01年前两个月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达到113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16.7%.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影响,前两个月西部地区完成投资178亿元,增长40.2%,远远高于东部和西部15.8%和15.9%的投资增长速度。统计局的报告指出,前两个月基本建设投资为589亿元,增长11.4%;更新改造投资176亿元,增长22.6%,房地产开发投资320

亿元,增长23%。除了西部地区快速增长外,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明显增大;到位资金增幅也比较高,前两个月本年资金来源1554亿元,比同期完成投资高424亿元,同比增长20.5%,比投资增速高出3.8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增速达到30.3%,表明银行投资贷款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西部大开发作为国家意志,并以文字形式固定下来,这在我国经济发展历史上是第一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速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xx加快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部署,是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实施这个战略决策,不仅对于振兴西部地区经济,而且对于促进全国经济持续发展,实现三步战略目标,都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展开,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将得到改善.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加快我国产业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由于地区间发展水平不同,造成在信息资源获取、存储、处理和应用能力的强与弱,造成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与低,因而导致我国东西之间“数字鸿沟”,再加上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的程度不同,使这一现象在一断地扩大.在中国信息化程度的分布中,排位于前10名的省区没有一个在西部,而排列在最后4位的都在西部地区,而且西部地区GDp仅占全国的17.8%。迅速提高信息化程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成为缩短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的必然选择,也是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政策的倾斜和导向,东部地区率先得到了发展,“九五”末期,党中央、xx作出加快开发西部的战略决策,西部的潜在优势逐渐显露.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化建设已在全国全面展开,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已有明显改观。1999至2000年两年中,东部发达地区(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和西部欠发达地区(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及内蒙、广西,即10+2)的互联网网民比例发生了变化。东部地区的网民数占全国网民总数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西部地区的比重有明显上升。(见表

7、表8):

表7 我国部分省市互联网网民分布及变化

省市

1999年

2000年

1999-2000年

名称

排序

占全国比例(%)

排序

占全国比例(%)

网民比例变化率(%)

北京

121.2

112.39

-41.7

广东

212.94

2山东

55.19

64.3

3+2.7

浙江

4.51

46.62

+46.8

西部

网民占全国网民比例(%)

1999---2000年增长率(%)

1999年

2000年

西

重庆

1.90

2.03

6.8

云南

0.63

1.46

131.7

贵州

0.4

50.80

73.8

四川

3.00

5.03

67.7

0.03

0.03

0.0

广西

1.34

1.47

-25.0

甘肃

0.57

1.31

228.8

宁夏

0.16

0.48

200.0

青海

0.08

0.31

325.0

新疆

0.47

1.51

287.5

内蒙

0.50

1.21

142.0

由表

7、表8可见,在1999-2000年中,网民最多的3个省市(北京、广东、上海)在全国的排序未变,仍处于前列,但相对比例明显下降;相反,处于全国后列的西部10+2省市仍处于后列,但相对比例明显上升。这表明互联网网民分布的不均衡已有所改善,未来几年,这种改善的总趋势不会逆转。但是,东部与西部信息化总体水平的差距,仍然相当突出,必须重视东西部之间的“数字鸿沟”的扩展,在开发西部过程中要努力弥合“鸿沟”。

四.结论与建议

1.在改造和提升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过程中,首先要转变观念。西部大开发不能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应研究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

2.努力改善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信息技术有着广泛的渗透性和增值作用,能够迅速渗透到其他各行各业,直接或间接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3.西部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信息化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信息技术为手段、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西部地区应当大力发展远程电子化教育,针对西部地区地域宽广、人员分散、信息技术发展相对落后的状况,西部地区应当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大力开展远程电子教育,推动地区信息化技术基础教育和人才培养,为西部地区信息技术下一步的发展做好充足的人才资源储备。加大力度发展信息产业,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加快建设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

4.提高科技人才的素质和数量。建立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进一步改善西部地区高层次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通过项目带动基地建设,加快西部急需科技人才的聚集。加强西部科技人才的培训,创造条件,增加西部科技人员出国进修、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机会。

西部地区地市报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第6篇

西部地区地市报发展的趋势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代激光照排系统诞生以来,国内各报社都相继建立起了自已的新闻采编、广告管理、资料检索等业务管理系统,告别了“铅与火”、“纸与笔”的时代,进入了数字出版时代;全媒体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涌现出大批的新闻网站、手机报、数字报等多种新媒体。目前,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等新兴媒体的结合,使得报业发展与IT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今后报业的信息化更需要这种紧密的结合。

地市报现存状况

近年来,中国信息化产业发展迅速。2009年,数字出版的产值已经超过了传统出版业的产值,增幅达到50%。在信息化如此迅猛地发展状况下,现有的信息化系统都逐步走向成熟,并成为现代媒体的主力军。虽然采编系统等现代数字化系统现已逐步走向成熟,但由于每个城市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等诸多因素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了城市之间报社的信息化程度的不均衡。目前我国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报社的信息化程度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在除采编系统外,西部地区的报社其它信息化系统建设相对落后。调查发现我国报业信息化程度存在“梯度”关系,从东往西,逐渐递减。至今,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的部分地市报还没有采编排版系统,还在采用手工画版,单机排版系统进行排版。就拿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有的地市报只有采编系统信息化除外,还在用单机版排版。在这种状况下我国西部地区的地市报应该如何应对互联网热潮带来的巨大冲击?!

以阿拉善日报为例。阿拉善是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从技术方面来说,80至90年代初,阿拉善日报一直采用铅字印刷排版。1993年到2006年陆续购置电脑,报社逐步进入数字时代。现报社电脑使用率占全社人员的80%,网络状况是内外网由一个局域网组成,使报社整体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在2003年,因时代的需要,阿拉善日报社建立了属于自已的小型网站,但报社网络化与自建的网站两者资源没有充分达到共享,制约着报社的发展步伐。

从发行和经营方面来说,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占地27万平方公里,读者分部在全盟的每个角落,报纸发行量5000份左右,占当地人口比例的25‰。由于盟内绝大部分地理环境是沙漠和戈壁。因此,造成发行无比的艰难,当日的报纸半个月以后才能送到读者手中,新闻成旧闻,报纸的时效性在这里无法得到体现。因发行量上不去,加上用户无法及时拿到订阅的报纸,广告收益也是同等的艰难。

在这种状况下,怎样打破这种局面就显得格外重要。西部地区报业要发展,必须立足于自身情况出发,从实际角度去考虑全局的发展,不应追求和发达地区发展的形式相统一的进度和模式。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捷径。

地市报今后发展的思路

从西部地区报社发展的战略出发,以整合优势资源助推新媒体发展,通过扩大影响力,提升竞争力,努力建设新形式下的多媒体数字化信息平台为今后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在核心业务平台上建立起一个数字化平台,来进一步的整合资源,实现一次整合,多平台发布,真正实现资源的充分共享。从报社自身情况出发,建立局域网和互联网平台,实现报网合一、手机平台同步并存的多种综合系统平台。

创新现有结构下的工作流程,强抓内部管理,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提高报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工作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在新形式下尽可能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公司化、运营管理流程化、薪酬激励科学化、内控体系规范化,为数字媒体全面参与市场竞争提供良好的体制安排和机制保障。

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吸收,尊重技术人才,以人为本,建立以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薪酬制度和技术人才管理体系,尽可能减少技术型人才的流失,并保障现有团队的新生力量。

信息化的发展是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进一步提高报业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信息化意识。进一步加快报社信息化建设步伐,注重培养新生力量,为保障新形势下的报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浅谈民族地区高校信息技术教育 第7篇

民族地区高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有若干年了, 应该不属于起步阶段。各高校几乎都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等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专业。其它的理工科与文科等专业也都开设有相关的信息技术素质拓展方面的课程, 如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近些年来, 我们在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中由于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域因素的影响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下面就民族地区高校开展的信息技术教育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并希望与其它地区高校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老师们进行探讨。不足之处, 敬请指正。

一、正确理解高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

对于是否能正确理解高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 关系到我们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 尤其民族地区高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首要认识的问题。它应是我们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方针以及我们在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时的指南针。如果对这个问题认识不足的话, 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就会陷入模仿与盲目, 表面看起来热闹但实际效果不好。

要全面弄清什么信息技术教育, 首先得搞清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的概念虽然已被社会广泛使用, 但目前对它的定义有多种表达, 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人士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下面是信息技术概念的普遍认识:信息技术是人类开发的利用信息资源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 是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延长、增强、补充和扩展, 既包括有关信息产生、收集、表示、检测、处理和存储等方面的技术, 也包括有关信息的传递、变换、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从广义来讲, 信息技术是有关信息活动的一切人工技术;从狭义来讲, 信息技术是借助以微电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 对声音、图像、文字、数字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存储、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 它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核心技术。

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围绕上述信息技术的教育而产生的各种教育活动, 是指培养教育对象利用计算机、各种通信设备等信息工具, 收集、处理和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的教育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有很多, 主要包括:对信息的认识、信息的作用、信息的存在方式、信息的获取方法、有用信息的过滤方法、信息的处理方法、信息的利用能力等。

这里, 不得不提高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区别。中小学信息教育更侧重于对信息的简单认识和简单利用能力的培养为教育目标。而高等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延伸。它培养学生更强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高等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专门的信息技术类教育 (如: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现代信息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 ;二是面向其它学科的信息技术辅助教育 (如: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技术等) 。虽然这两类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能力以及知识结构上有所不同。但确有一点是相同的, 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 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 它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为此, 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换句话说, 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 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 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正确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 可以使我们在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无论是专门的信息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还是其它专业的信息技术拓展类的课程教学安排设计上我们都应围绕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来实施, 从而构建科学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体系。

二、民族地区高校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问题

当前, 民族地区高校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认识不足, 无论是人才培养方案还是在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上都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计划、组织、实施与评估。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是生搬硬套其它发达地区高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缺乏对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入研究, 从而影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

在信息技术的教育实施过程中, 我们面临着更多的困难:

学生信息素质起点较低, 大多数学生来自偏远山区, 由于条件所限, 有些学生刚入校之前还重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网络等;民族地区高校大多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学校经费本来就很紧张。而新的硬件和新的软件层出不穷, 硬件的档次越来越高, 而软件对硬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无法适应这种情况, 这样使得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往往落后于发达地区若干层面上;信息技术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 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就常常面临知识老化的危机。需要用巨大的精力去再学习, 不然的话它就会很快落后, 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但是, 这种进修学习往往是个人的自发行为而无法纳入学校的再培训计划, 这样就会使得信息技术教师的负担比其他学科的教师的负担重, 还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去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动态。

民族地区高校往往地处偏远地区, 这使得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教学手段的落后之间存在问题。信息技术课程讲的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其先进性是一目了然的, 而我们还依然开着一些落后的信息技术课程。其次, 讲授信息技术课程的手段是否就也很先进呢?事实上也并不见得如此。相当多的信息技术教师只是依靠一些下载课件来打发一节课。而上机实践则采用“放羊”的方式。这是一种落后的教学手段。

由于对民族地区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存在调研不足问题, 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都是参考其它地区高校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来制定, 这样使得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特色从而无法适应民族地区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

当前, 民族地区高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还面临着教师人才不足、有些信息技术教育类专业不具备教学条件就盲目招生、信息技术教育模式机械等许多不利因素。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我们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学生的信息素质, 我们离这个目标相去甚远。

三、解决民族地区高校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的对策

其实, 问题的提出, 既向我们提出了挑战, 也我们创造了机遇。要解决好上面的问题我认为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1. 加强组织领导, 制定规划, 明确目标。

民族地区高校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影响力。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建设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中, 明确具体工作目标, 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规律的研究与投资力度, 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

2.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整合研究。

高等学校的教育属于多学科的教育领域, 我们因充分认识到多学科的教育领域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抓好专门的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教育, 而且还要认识到各学科的教学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正在增强,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已是大势所趋。

3. 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应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来安排, 不能把信息技术课程仅仅作为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训, 而应当作为一种系统的、发展的、动态的课程, 是学生能够终生受益的课程。无论是信息类的专业与非信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定要体现出针对性、适应性、综合性、实践性、灵活性等原则。在教学方法上一切先进的教学手段都需要大量的事前准备的功夫, 落后的手段是教不好信息技术课程的, 在多媒体环境下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精心安排, 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都是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保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还要因材施教, 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 在教学活动中把不同程度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 并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采取不同的教学进度, 使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获得提高, 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很多都是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 分层次教学将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

4. 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

民族地区高校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力量一直严重不足, 教师起初多由其他学科改行而来, 近些年我们也招生了一些的信息类专业毕业的高学历人才。但还是显得不足。目前民族地区高校从事信息技术的教师教学的任务相当重, 部分教师还兼有机房管理、机器维修、校园网建设和管理等多项任务。因此, 教师的学习、培训任务显得十分迫切。抓好信息技术师资培训, 要做到培训先行。学校方面还要为老师们提供更多的到信息技术交流、学习机会, 使其紧跟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潮流。

5. 应特别关注师范院校的信息技术教育, 因为民族地区高校往往都是在原来的民族地区师范类高等专科学校升级而来的。

在师范院校, 因为他们培养的学生将会直接进入基础教育领域。这些学生不仅要掌握一般基础性的信息能力, 更要懂得如何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于教学过程, 并且具备一些信息化教学开发的能力, 他们应能使信息技术和教学实现充分的结合。否则, 在就业后, 他们从受教育者的角色转变到教育者的角色, 而对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感到无所适从。师范教育的理念就是要致力于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 未来的教师应该是带领学生创新的引路人和创新的榜样, 民族地区师范类高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也不能脱离这个方向。

总之, 我们应认识到民族地区高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不应是单纯技术教育, 也不是以信息技术研究为目标的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质能力, 为民族地区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环节之一, 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等原因, 民族地区高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本文针对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解决民族地区高校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的观点。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信息技术教育,问题,思考

参考文献

[1]党跃武.信息管理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p158-159.

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育 第8篇

一、修复改造项目的分类

在非洲西部地区, 按照工程的规模、改造的范围不同、政府对发包项目的定义习惯, 可以把修复改造项目分成以下三类:

1、既有公路修复改造项目 (REHABILITATION) 。此类项目, 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对既有道路的重要部分或者损坏比较严重的部分进行局部的修补、加固、改善。包括修复破坏的涵洞、水沟等路基排水设施, 局部修补路面或者加铺路面, 修补路基等。

2、既有公路升级改造项目 (UPDATE) 。此类项目主要是对既有线路的路基宽度、路面宽度、线路走向等技术参数保持不变, 但是对既有道路的路面结构参数和部分线路构造物进行整体升级改造。例如:对线路的路面结构层进行整体铲除后, 新铺基层、面层或者只新铺面层, 对线路的排水系统进行重新规划和施工, 整体提高线路的路基高度等。

3、既有公路扩建改造项目 (DUALISATION) 。此类项目指对既有道路的等级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 包括增加车道数、路基加框、线路截弯取值等, 比如我们常说的双幅路改造项目, 就是此类项目。

二、既有路改造项目设计工作的特点

既有路改造项目的设计工作与新建项目的设计工作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地质勘测工程量要大大小于新建道路的设计工作;平面选线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新建项目差别较大;设计受外部环境的制约程度更大, 包括既有路两侧居民的活动情况、行车干扰因素、征地拆迁因素、排水条件等;路面结构、构造物、排水等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与既有道路的情况相协调, 提高了设计的难度。

三、既有路改造项目设计工作和信息收集工作的出发点

1.满足当地的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原则。应该特别注意其中的差异, 并且注重收集反映相关差异的文本资料;

2.满足当地人驾驶习惯的原则。线形设计, 应考虑车辆行驶的安全舒适、驾驶人员的视觉和心理反应、引导驾驶人员的视线、保持线形的连续性, 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人的驾驶心里、文明习惯, 并且注意收集这方面的资料;

3.设计要多采用成熟的技术、成熟的标准和工艺, 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易于控制工程质量, 保证工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4.经济性原则, 即设计要考虑到项目的实施能给承包商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不但要考虑合同总价因素, 同时也要考虑合同单价情况, 变更索赔程度情况等。

四、现场工程直接相关信息收集工作

在既有道路项目的设计中, 应该收集的信息情况包括以下内容:

1.既有道路损害情况。既有道路的原有路况情况调查, 对道路的设计工作至关重要。通过调查, 需要对道路的损毁原因做统计分析, 针对性的做出方案改良设计。调查工作的内容包括损害的位置、损害的程度、损害的直接原因、损害的间接原因等, 非洲西部地区的公路损害的主要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1) 大面积冲沟。指的是路面结构已经基本全部损坏, 路基裸露, 表明布满土坑, 冲刷痕迹严重。很显然, 造成此类破坏的原因是排水不畅, 包括路基高度过低、纵断面设计不合理、排水设计不合理、排水通道被堵塞等。

(2) 啃边。指在路面行车道和路肩交界处, 路面面层发生断裂破坏的情况。造成此类破坏的原因包括:路肩设计不合理, 路肩压实度不够被重车碾压, 路面横坡过小水流冲刷,

(3) 裂缝、坑槽。指的是路面行车道上的坑道。造成此类破坏的原因包括:路面结构不合理、路面强度低, 重车数量多、路面积水、路基压实度不足等原因;

(4) 车辙、沉陷和拥包。形成此类破坏的原因有路面结构强度不足、地基强度不足、路面积水、重车数量多、车流量大等。

(5) 路基塌陷或者边坡塌陷。由于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 地基塌陷或者边坡塌陷的灾害较少, 但是会存在大冲沟的情况, 需要特别注意。

通过对破坏原因的调查统计, 可以总结出各路段在质量和耐久性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针对性的提出设计方案。

2.事故易地段调查。事故易发地段的调查工作, 主要为了找出目前线形设计不合理的路段, 安全防护不到位的地段等。由设计缺陷引起的事故易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 视觉误导。一些会误导视觉的情况包括直线路段突然接一U字形弯, 在长坡、大坡底下设置十字路口或者丁字路口, 拐弯路段靠近房屋结构或者森林等; (2) 车辆失控。车速过快和超载往往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由于当地的车辆比较破旧, 各种报废车型、改装车都在路上行驶, 车辆自控能力和紧急事故处理能力比较低。坡度过大、坡度过长会造成车速过快失控或者车辆失去爬坡动力失控。 (3) 路口设置不合理。不规则的丁字路口、叉路口标志设置不够明显、路口通视条件不好, 都会使行人或者驾驶员在进入另外一条道路的时候忽略去观察通向车辆, 引起事故。 (4) 车道设置不合理。在村庄、车辆集中维修点、学校等附件的道路往往比较繁忙, 容易引起交通事故, 需要对道路做特殊设计。

3.容易堵车或者车辆行驶缓慢地段调查。容易堵车地段调查, 主要是为了找出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 提高道路的综合社会效益。在设计上的简单处理, 往往可以给当地社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提高承包商在当地影响力。

4.重要构造物情况调查。重要的道路构筑物指的是桥梁、涵洞、隧道、排水沟、护坡、挡土墙等构造物。这些构造物一方面对造价的影响较大, 另一方面, 对道路建设的工期、耐久性、整体通行能力也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 在设计之前, 必须对既有线路上的构造物进行调查, 明确是否需要加固处理或者整体拆除重建, 或者是否需要扩建等。对于大部分旧路改造的项目来说, 这些重要构造物往往决定了线路的基本走向, 如大桥的位置、隧道的位置等。

5.沿线地形地貌地物调查。沿线地形地貌的调查工作是为详细的勘测工作做准备。调查的内容包括沿线地质情况、地形地貌情况、沿线基础设施分布情况、村庄分布情况等。

五、社会环境因素信息收集

社会环境因素的信息收集工作, 关系到当地民众对项目的支持程度情况, 会直接影响工程的工期, 应当收集一下信息:1.当地居民的重要水源地调查。此项工作是为了在设计中避免会影响当地居民水源。2.重要道路出入口的调查。此项工作, 是为了在设计中, 避免在重要出入口处设置大挖方或者大填方, 影响当地居民的出入。3.重要渡口情况的调查。在桥梁的设计过程中, 应当避免对当地人的渡口产生影响。4.重要当地人活动场所的调查。这些重要的活动场所, 包括宗教风俗活动场所、重要的医院、工厂、学校、重要的在当地有影响力的人物住所等。

六、文案信息收集工作

(一) 业主要求信息进一步收集

在非洲地区, 业主的项目负责人的权力往往很大, 不同负责人之间的延续性较差, 更换频繁。所以, 在工程实施之前, 要对项目文件进行研究, 其实就是项目需求进行进一步识别。应该收集以下信息:1.工作描述。明确业主对既有线修复改造程度的需求, 后续建设的安排情况 (是否需要考虑后续升级预留情况) , 工程建设的政治背景等;2.技术要求。包括工程技术参数要求、建设工期要求、投资控制总额要求、特殊地段的特殊要求。特殊地段的特殊要求, 是非洲地区尤其需要注意的事项, 比如由于某些原因, 业主会希望道路必须绕行某些区域或者会要求道路在某个地点必须以特殊的方案。3.合同要求。非洲地区的合同条款一般都比较简洁, 但是也会有规范标准、工期要求、程序性要求、工程等级要求、自行设计权限、设计责任等相关条款等, 需要加以明确。

(二) 政策规范文本收集

如前所述, 设计工作, 需要在当地的法律法规框架下进行, 所以收集与本工程相关的依据文件是有必要的 (如果有) 。

1.当地关于公路建设、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规定。比如对于工程限界方面的规定、环境保护方面相关的规定;

2.合同要求的标准规范文本。这些规范包括:类似于国内的线性设计规范、基本规范、路基设计规范、路面设计规范、工程勘察设计规范等;

3.本工程的相关档案。包括上一次工程的竣工图纸、上一次工程的勘察设计资料、质量档案、其他记录文件等;

4.业主前期的工程文件。包括可行性研究文件、环境评估文件、沿线的征地拆迁价格评估文件等。

七、结语

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育 第9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现状,存在问题,对策,西部地区

党的十六大提出, 21世纪前20年我国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最大的难点在于解决“三农”问题[1]。西部农业要想参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 就必须加快农业发展步伐, 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成果, 加快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2,3]。这是关系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整体性和长期性的大事, 是西部增强农业竞争力、实现传统农业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1 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信息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 90年代有了较大的发展。据农业部信息中心的调查, 截至2000年底, 收录到农业网址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我国农业网站有2 200多家, 2003年3月涉农网站增至6 389个, 超过了法国和加拿大[4]。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同时, 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5,6]。到1999年底, 我国已建成数据库1 038个, 西部地区数据库拥有量为165个, 占总数的15.91%。根据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农业部信息中心向社会公布的相关数据:西部12省、区、市的网络发展, 截至2004年6月, CN下注册的域名数已由2000年6月底的7 937个增加至33 747个, 是当初的4.25倍;在全国CN下注册的域名总数中所占的比重由7.96%上升到9.00%, 增加了1.04个百分点;www站点数在全国总站点数中所占的比重由2000年6月的11.7%上升到12.9%, 增加了1.2个百分点。其中:西部近几年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 根据国家863计划,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从无到有, 在农业、畜牧、水产、农垦、农机等领域相应形成了初步的信息采集系统及相对规范的信息采集报送制度。在农产品产量抽样调查、畜牧生产信息系统、价格与成本调查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等方面的信息收集上、数据库建设水平、数据库技术、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农业多媒体制作技术及声像媒体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2000年6月底至2004年6月底, 全国农、林、牧、渔业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从0.62%上升到2.30%, 在2000年的基础上提高了2.7倍。而西部在这一时期的农、林、牧、渔业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由0.1%上升到0.6%, 在2000年的基础上提高了5倍。“十五”以来, 农业部一直将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制定了《“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和《西部地区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农业部和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先后投放资金逾1.5亿元, 重点加强西部地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从西部地区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农业部农村信息员培训项目, 西部地区各级农业部门采取了农广校现代远程教育、现场教学等方式, 开展了农村信息员培训。截至2005年11月底, 西部地区累计培训认证农村信息员达38 682人, 对促进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7]。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缺乏

农业信息化的人才资源主要包括3个层次:领导和管理人员、专业人才和广大用户。其中, 信息技术人员是发展信息产业的骨干。信息人才的不足制约着西部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西部地区技术人员仅占全国的13.6%。由于经济落后, 西部地区无法吸引足够的信息人才, 每年西部院校培养的大量信息人才还以各种形式流失到东部沿海和发达地区, 造成西部信息人才的流失, 特别是西部农村信息人才问题更为严峻, 有的县、区、乡甚至没有专门的农业信息人员。

2.2 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现代农业信息需要快捷方便的现代通讯设备做载体, 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 经济结构不合理, 农民增收困难, 再加上恶劣的地质条件, 使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很薄弱, 交通、通讯、光纤、有线电视普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通信设施比东部明显滞后。2001年初, 在开展“昆明市各县 (市) 区特色信息开发及利用”课题研究时, 曾在网上对全国农业网站进行调查, 结果西部地区农业网站仅占全国农业网站的1/10左右, 而沿海地区则占居7/10左右。

2.3 农业信息资源分散且利用效率低下

西部地区农业信息资源数量少, 信息技术产品种类较少, 技术成果商品化程度较低;农业信息采集、信息处理相对落后, 特别是文件处理手段和传输工具滞后, 缺乏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同时, 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化程度较低, 采集方法不利学, 采集点不足, 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不足, 对农业体系内部各信息采集渠道缺乏合理的组合和规范, 影响了运行效率和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 导致信息来源可靠性差;农业信息服务基础薄弱, 导致信息得不到有效和及时的传播, 再加上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研究尚处于分散无序、部门分割状态, 使这部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很低, 大量科技成果、政策信息等无法为社会公众和农民共享利用。目前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首的农业部行政网站已将全国各省级行政网站链接, 初步形成中央到地方的信息体系, 而西部地区省级科教网站缺乏整体规模效益。

3 对策

3.1 加快西部地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西部地区要按照“集中、统一、规范、效能”的原则, 通过国际、国内、政府、民间等多种投资渠道, 集中建设统一兼容、资源共享、高效适用的各级网络中枢平台, 积极发展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 形成统一、规范、畅通的信息网络体系, 实现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西部省市农业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要把信息化纳入地方农业发展规划, 逐步建立农业信息管理及服务的信息系统, 要努力做好信息扶贫工作, 建设富有实效的农业信息站点, 打破封闭的西部市场, 提高农村的信息传播能力, 切实解决农村信息传播不畅的问题[8]。

3.2 更新思想观念, 建立新的农业信息观

农业信息不仅包括各类农业统计数据, 还包括农业政策、农业科学技术、农业气象等所有反映农业领域运动轨迹的各个方面。要按这种新的农业信息观认识、组织、推动农业信息化。要改变在信息工作上原有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工作方式也要由传统的通讯、电话、传真等方式向以互联网传输为主的现代化转变;信息服务要由单纯提供生产信息向提供产、销、科技等全方位信息服务转变。信息工程建设要由注重搞基础设施建设向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信息资源的全方位开发和信息人才队伍的建设并重转变。

3.3 加快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农业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懂现代信息新技术, 又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西部农业信息化建设除了号召大专院校的信息化人才积极投入西部农业信息化建设外, 更重要的是要抓紧对本地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西部各大专院校应根据西部特点开设农业信息专业, 举办农业信息技术培训班, 培训各种水平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 逐步培养一支适应西部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3.4 发挥政府在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国民经济的各环节, 迫切需要统筹安排。政府要专门设立农业信息化工作部门, 制定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体系框架、技术标准和市场的规范准则。因为农业信息体系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很强的社会服务功能。因此, 在信息化建设初期, 信息资源的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 还应推动相关企业、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和农业生产者在开发与科研方面的合作。

参考文献

[1]王育菁.借鉴与创新: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J].甘肃农业, 2006 (4) :36-37.

[2]吴彦华, 周亚明, 王雅玲.信息化与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104-106.

[3]刘利永, 李道亮.我国西部地区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的建设策略[J].农业网络信息, 2006 (4) :4-6.

[4]陈斐, 康松.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2) :140-144.

[5]白杨敏, 张志耀, 潘桂花.西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问题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6) :88-90.

[6]起建凌.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对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 2005 (9) :34-36.

[7]刘展, 李慧静, 马文汇.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 (5) :13-14.

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育 第10篇

1 民族地区区域信息化内容

1.1 民族地区区域信息化的基本涵义

一是实现基层工作信息化、组织活动信息化,加强居民沟通,提高自治能力的过程。二是由政府主导建设,代表居民和民族利益,促使部委、行业等信息与地域性信息整合的过程,以支持科学决策、消除信息孤岛,促进信息共享,实现服务目的。三是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对话,消除矛盾冲突,提高居民参与能力,实现以居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建设和社会共治。

1.2 西部民族地区区域信息化内容

一是资源和环境信息化。包括对土地、土壤、气候、水、农业生物品种等农业资源、环境信息数字化采集与处理。如遥感、航测、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各种监测农业资源的设施与仪器,以及建立资源环境数据库等。二是管理决策与生产经营信息化。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和装备各部门,建立信息网络体系。如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精准示范区,以及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产、供、求信息等。三是科技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互联网和电视为主要媒介的远程教育系统。开展技术、电脑网络、农业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等信息普级教育[1]。四是社会、经济信息化。包括人口、教育、科技状况,收入水平,道路、能源、卫生情况,就业、小集镇的发展等社会、经济信息化。

2 西部民族地区区域信息化体系

2.1 应用阶段

解决西部民族地区服务站电脑配备和工作文档电子化问题。主要完成民族地区信息化从无到有的过程。

2.2 平台建设阶段

以建设一个连接国际国内,贯通县乡村组,集信息采集与加工传送服务为一体的信息服务网络为目标。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建设县级信息平台;以农村远程教育为依托,建立村级信息点;在省级网络服务平台下采用虚拟主机的方式,设立县级信息中心网站;依托农村信息科技特派员队伍、三农呼叫中心、12396信息网和农村信息化服务站相结合的农村信息化应用体系,加快农村信息化普及延伸。实现“零距离服务”的效果。这一阶段主要完成民族地区平台建设,满足民族自治需求,为扩大参与范围,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做好准备。

2.3 系统对接阶段

采用国家中心制定的配置标准,实现电子政务系统、商业服务系统等与信息平台的对接。对本地区群众及服务站、点实施服务,实现跨部门的业务流程整合,同时也是本地区信息资源的存储及供给中心,成为县、乡、村三级之间的资源转换站。建立上下贯通的政民互动通道和居民诉求通道,让政府和社会公共资源围着居民百姓的需求和诉求转动。实现民族地区区域信息系统与社会应急系统、商业服务系统、公共服务系统、公共管理系统的对接,搭建居民参与治理的桥梁,建立居民监督评价机制。这一阶段主要完成系统对接、扩展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突出方便居民获得的政府公共服务,建设居民可参与的、突出共同治理理念的信息沟通渠道。

2.4 应用联动阶段

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区域信息跨系统的应用联动。突出的是后台应用流程重组,前台一站式无缝服务让每一个居民以最便利的方式获得最个性化的服务;西部民族地区区域信息化互动平台充分发挥沟通、对话、协调、化解矛盾的功能,保证决策听证制度落到实处,促使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区域建设,携手解决居民的需求和诉求,共建和谐社会。信息共享成为社会共识,建立起社会的共享数据库和统一的经各专业部门认证的共享数据,建立公共信息定期更新、发布制度;形成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商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公众监督、参与和评价机制[2]。

2.5 良性运转阶段

持续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区域信息服务能力。信息技术与区域信息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服务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站式无缝服务成为普遍模式。共享、共治、共同参与成为主要特征。学习、创新、持续自我发展,成为区域信息建设的核心。这是一个前瞻性的发展阶段(图1)。

3 西部民族地区区域信息化评价

3.1 西部民族地区区域信息化评价模型

模型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区域信息化基础,反映民族地区信息化的基础条件,包括计算机配备、网络互联、系统安全、服务渠道和工作人员素质。第二部分为区域信息化应用,反映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业务当中,包括对基础业务、电子化办公和基础数据应用的评价。第三部分是信息化效果,反映各项应用技术对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居民生活所起到的作用。第四部分是与政府支持力度相关的信息化环境,主要包括与民族地区信息化相关的政策、组织和资金保障,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族地区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应用和效果(图2)。基础和应用模块是区域信息化指标体系模型的主要构成部分,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环境模块是对包括政策、组织和资金保障在内的社会大环境的描述。效果模块反映居民、组织对信息化的利用情况和主观感受。4个模块之间存在关联。基础与应用模块依赖于环境模块,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相应的经济社会效果,经济社会效果又反过来影响环境、改善环境,进而产生更大的效果[3]。

3.2 评价指标设计

西部民族地区区域信息化评价指标设计见表1。

4 结语

民族地区区域信息化应用效果尚未完全显现,很多应用还处于少数地区的探索阶段,因此很难用标准化的指标去衡量非标准化的应用[4,5]。如何实现分散化前提下的社会整合:彻底否定科层制,建立完全扁平化的组织?还是照搬西方模式,组织院外压力团体向政府施压,以反映民意?从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实践来看,西部民族地区有自己的社会传统,其正塑造着自己独特的治理模式,即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以区域信息平台为聚焦点、全社会合作的共同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费军,陈绵云.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分析与设计[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3,10(1):37-39.

[2]费军,陈绵云.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139(18):25-27.

[3]杨雅婷,马博,苏国平,等.区域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研究[J].计算和工程,2010,36(13):272-275.

[4]郭丽娟.我国区域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6):127-128.

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育 第11篇

本课题的研究设计与相关说明如下: (1) .本研究共设计了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2大类, 机构数量、人员数量、馆藏档案数量、计算机硬件与网络数量、电子文件与机读目录数和相对指标6组共33个指标项。 (2) 本研究属既有统计数据分析研究。研究中采用的总量指标数据主要来自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档案年鉴》 (2003年) , 《中国档案年鉴》中没有的指标数据来自于2002年至2005年期间《中国档案》所刊仲禾撰写的各省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相对指标由相关总量指标换算而来。 (3) 本研究是截面研究。截面时间为2002年底。 (4) 进行分区域统计分析描述, 主要考虑到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影响档案工作, 特别是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因素。 (5) 区域划分标准。本文采用2000年国家制定的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时的区域划分。将全国除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外划分为东部地区11省 (市) ;中部地区8省;西部地区12省 (区、市)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 。

二、西部地区12省、市、自治区分区域档案信息化基础描述

1. 机构数指标 (见表一) 。

在本组指标中, 有8个地区的机构数在平均值之上, 只有西藏、宁夏、贵州与建市较晚的重庆市机构数均在平均值之下。由于西藏、宁夏、贵州与建市较晚的重庆市机构数总量与其他地区间的差别较大, 因此各项指标的极差均比较大。

2. 人员数指标 (见表一) 。

在本组指标中, 行政管理人员数在平均值之上的有7个地区, 在平均值之下的有5个地区;档案馆人员数在平均值之上的有5个地区;7个地区的机构数均在平均值之下, 但有2个地区接近平均值。人员合计数在平均值上下的各有6个地区, 有2个地区在平均值之下但接近平均值。各项指标的极差接近最高值, 表明西部地区间的差距较大。行政人员与事业人员比例项中有4个地区与平均值持平, 其他8个地区均低于平均值。

3. 馆藏档案指标 (见表二) 。

本组指标是反映档案馆馆藏档案数量的总量指标, 有助于我们了解西部地区档案馆的馆藏规模。由于西部地区的行政区划与所辖市县数量的差异, 本组指标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极差在区域间的比较中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4. 电子档案指标 (见表三) 。

在本组指标中, 前四项中多数地区在平均值之下, 只有少数地区在平均值之上, 且极差值相对较大, 这说明西部地区在各种电子文件的接收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由于获取数据方面的原因, 机读案卷目录数 (万条) 与机读文件目录数 (万条) 两项中缺少云南省与西藏自治区的统计数据。在机读案卷目录数 (万条) 项中, 高于平均值的只有陕西、四川、广西和内蒙古4个地区, 低于平均值的有6个地区。在机读文件目录数 (万条) 项中, 高于平均值的只有重庆、甘肃、广西和内蒙古4个地区, 低于平均值的有6个省区。这两项极差高于平均值近2倍且十分接近最大值, 说明在机读案卷目录数据库与机读文件目录数据库建设上, 西部各省市区间的差异比较大。

5. 局域网、微机指标 (见表三) 。

在服务器项中, 高于平均值的有4个地区, 低于平均值的有7个地区;在站点项中, 高于平均值的有4个地区, 低于平均值的有8个地区;在微机项中, 高于平均值的有6个地区, 低于平均值的有5个地区, 其中有2个地区接近平均值。同时此三项的极差高于平均值2倍以上, 而且十分接近最大值, 表明西部地区在信息化硬件的总量建设上, 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6. 相对指标。

由于西部各省市行政自治区划与辖区范围的差别, 总量指标有时可比性不强。这样必须使用部分相互间存在某些关联性的总量指标换算成一些可比性较强的相对指标来比较。 (1) 以机构为单位。在计算机台/每机构项中, 11个地区的平均值、最大值、极差值三值重合, 仅为1。还有1个地区达不到1。说明西部地区的硬件配置水平基本相同且低。在电子档案数/每机构项, 高于平均值的有2个地区, 与平均值相等的3个地区, 低于平均值的有7个地区。其中2个地区与最低值大体相等, 4个地区为平均值的一半。极差接近最大值表明在此项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同样很大。

在机读案卷目录万条/每机构项中, 高于平均值的只有重庆、陕西、广西3个地区, 其他7个地区均低于平均值 (云南与西藏没有统计在内) , 而且10个地区每机构机读目录数均不足万条。极差接近最大值表明在此项中西部各地区的差距同样很大。在机读文件目录万条/每机构项中, 高于平均值的有5个地区, 5个地区低于平均值 (云南与西藏没有统计在内) 。极差接近最大值, 表明在此项中西部地区同样存在很大差距。 (2) 以人均为单位。在计算机台/每百人项中, 平均值为15。高于平均值的有7个地区, 低于平均值的有5个地区。此项的极差与平均值相等说明西部地区的计算机拥有率虽然不高, 但发展相对平衡。在电子档案数/人均项中, 高于平均值的有甘肃、内蒙古和西藏3个地区, 低于平均值的有9个地区, 其中3个地区接近最低值。极差值接近最大值表明西部地区之间差距比较大, 而0.41的平均值则说明西部地区保存的电子档案数量还很少。在机读案卷目录万条/人均项中, 高于平均值的有5个地区, 3个地区与平均值相等, 2个地区均低于平均值 (云南与西藏没有统计在内) , 0.02万条的平均值, 表明西部地区在案卷目录级数据库的建设上普遍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机读文件目录万条/人均项中, 高于平均值的有4个地区, 低于平均值的有6个地区, 其中1个地区接近平均值。极差高于平均值两倍多, 并接近最大值表明西部地区在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的建设上存在较大的差距。0.11的平均值也反映出西部各地区在机读文件目录数据库的建设上普遍水平不高。 (3) 以馆藏档案数为单位。在计算机数/每百万卷 (件、张) 项中, 高于平均值的有5个地区, 低于平均值的有7个地区, 其中有3个地区接近最平均。极差值位于最大值与平均值之间, 说明西部地区在此项上的水平大体相当。在电子档案数/每百万卷 (件、张) 项中, 高于平均值的只有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2个地区, 低于平均值的有10个省区市, 其中只有1个地区接近平均值, 9个地区靠近最低值。极差高于平均值七倍, 说明西部地区在此项上的差距很大。

在案卷级机读目录率项中, 高于与低于平均值的各有5个地区 (云南与西藏没有统计在内) 。8.06%的平均值也说明案卷目录级数据库的建设距实用上尚有很大的差距。

摘要:本文以《中国档案年鉴》的统计数据为主, 对“十五”中期, 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档案信息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刘雪梅.中西部地区档案信息化建设浅议[J].中国档案, 2004 (7) .

[2]黄昌瑛.近十年我国档案信息化研究论文的统计[J].档案管理, 2006 (2) .

[3]吴雁平.我省部分档案馆局域网建设情况分析[J].档案管理, 2007 (2) .

上一篇:建设工作和管理工作下一篇:网络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