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概况范文

2024-05-17

市场概况范文(精选10篇)

市场概况 第1篇

市场状况

阿联酋本国没有任何五金建材生产厂家,其国内及周边市场的需求完全依赖进口。根据迪拜统计署提供的资料,2000年阿联酋进口各类建筑用小五金9670万美元,比1999年增长近16%。业内人士分析,2001年市场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全年进口总额应该在1.1亿美元左右。

根据阿联酋海关记录,2000年约有20%左右的进口建筑五金产品(约1740万美元)再出口到周边其他国家,其余80%用于国内消费。必须指出的是,诸多迪拜中转商系进口屯货后再分批出口,未前往办理再出口退税手续,故转口金额应该比海关数据所显示的要大,而国内销售额也相应缩小。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转口的比例应该占进口总额的40%左右。

2000年以来,阿联酋建筑业随着油价高扬而持续升温,从而带来了巨大的建材需求。这正是阿联酋近年来建筑五金进口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去年《海湾新闻报》的一篇分析认为,油价的持续稳定为建筑业发展带来了大量资金,建筑业目前已经成为阿联酋最为活跃的产业之一。阿联酋政府部门已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60亿美元于基础设施和政府、商住设施建设。2003年的私人房地产投资金额也预计达到10亿~15亿美元。近年来迪拜旅游业蓬勃发展,短短四年内酒店数量翻番,客房总量达到近3万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本地建材需求的持续增长。

从周边转口市场来看,由于供货商触角逐步延伸至终端市场,迪拜对部分国家的辐射能力在逐步减弱。但另一方面,随着前苏联地区经济逐步复苏,其市场需求日益旺盛,迪拜对该地区的转口贸易额将持续稳定增长。

竞争态势

由于本地没有生产厂家,建筑五金产品的竞争完全是在进口商品之间展开。根据迪拜统计署的资料,2000年中国对阿联酋出口建筑用小五金总值约3480万美元,占有将近36%的市场份额。其他主要出口国或地区包括:意大利 (13%) 、英国 (9%) 、美国 (8%) 、德国 (6%) ,中国台湾 (5%) 。

价格低廉是中国产品取得较大市场份额的重要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五金产品仍然只能主宰低档市场,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中档市场。由于高档市场为欧美品牌控制,中国产品相比缺乏质量和品牌优势,因此以压价为主要特征的竞争仍集中在中低档上。这种价格战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排挤其他国家的中档品牌、扩大我国在中档市场上的份额,但也使得中国企业在低端市场上相互拆台、盲目压价,致使产品质量不断下降,进而严重影响了中国产品的整体形象。基于这个原因,相当部分的中国建筑用五金产品被转口到周边国家,进入阿联酋国内市场销售的量并不大。从市场了解的情况来看,阿联酋市场的中国小五金产品虽来源渠道众多,但仍以东南沿海、特别是广东阳江等地区最具竞争力。业内普遍的看法是,中国产品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但其优势仍将在中低档,市场价格也将进一步滑落。

位于市场高端的欧美产品,以品牌销售为战略,注重质量和款式,价格较高,但有相当固定的购买群。如阿联酋众多政府和私人投资兴建的产业,就特别倾向于使用品牌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欧美品牌并非是在欧美生产,他们在中国选择厂家并提供设计图纸,利用中国的生产能力和廉价成本为其定牌加工。这说明国内部分企业的加工水平已达到国际标准,开始通过定牌生产来学习借鉴欧美的设计和管理模式,并逐步渗入高档市场。

市场切入

阿联酋本国的购买能力很强,同时又能利用转口中枢的优势有效辐射周边国家,故其市场可划分为本地市场和转口市场。前面已经提到,本地销售大约占进口总额的60%,转口则在40%左右。

针对本地的五金产品销售没有所谓集散地,销售商相对分散,部分品牌代理在迪拜Saladin路设立了展示厅,但也有设在转口五金市场内的。本地市场的用户主要包括阿联酋王室、政府机构和私营房地产开发商。据估计,王室和政府部门的需求量大约能占到本地销售总量的60%,私营房地产的购买量则在35%左右。针对王室、政府和私营开发商的销售渠道相当特殊,销售商或代理商与采购方保持私人密切关系,对产品销售至关重要。绝大部分欧美品牌都在阿联酋本地名门望族中指定了独家代理,利用代理商与王室和投资商的个人交情,获得大额定单。不可否认的是,本地市场的需求一般以中高档产品为主,欧美品牌也的确拥有较好的质量和声誉。品牌效应加上代理的关系网络,这是欧美产品能够以高价主宰本地销售市场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中国产品由于缺乏这两个基本要素,至今难以在本地市场上有所突破。

五金转口贸易市场在迪拜传统大市场内。这里从事五金工具的商家云集,商人以印度、伊朗国籍者居多,产品几乎是国货独揽天下。中国国内的生产贸易企业,仅与这些中间商建立简单贸易关系,鲜有在阿联酋指定独家代理。转口市场内的商人素以擅长寻找低价货源、挑动国内厂家互斗著称,很多商人每次广交会均会参加。随着价格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或个人甩开了中间商,直接来到迪拜,在市场内开设店铺从事转口经营。

基于中国五金产品在阿联酋现状,国内商家目前仍需将转口贸易市场作为主攻方向。中国品牌在阿联酋本地市场不被认同和接收是客观事实,意图在中东市场树立品牌的中国企业,也应该先从转口市场入手,下大力气投入,靠自身在阿联酋市场站稳脚跟,不能以为只要签下独家代理合同,就可以依赖代理商打开本地市场。根据阿联酋的法律,独家代理合同一旦签订,几乎没有推翻的可能。一些国内知名品牌在阿联酋往往就是这样走入误区,进退两难,业务基本陷入停顿。

2010年成都石材市场概况分析 第2篇

业界最新 加入时间:2010-06-28 15:51:47 来自:internet

由于成渝经济区建设市场需求量巨大,成都及周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住宅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速度比去年增长幅度较高,拉动建材市场的增幅显得更加突出。表现在石材市场上同样是需求增长,交易活跃的局面。从成都西部国际石材装饰城了解到,今年的石材交易活跃来势早,商家普遍认为,今年市场应对能力强,需求方采购选择空间大,与其他建筑材料、装修饰材相比显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西部国际石材装饰城落户成都。近两年,石材企业特别注重增加石材加工设施的投资,大部分成都的石材企业增添了数控红外线切割机、电脑仿型机、高压水切割机等设备,提高了锯、磨、雕、刻的加工水平,能提供各种石材品类和异型石材的供应,迎合了市场对石材的需求。西部国际石材装饰城已成成都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的批发基地。再有是能主导成都石材市场价格走势。从西部国际石材装饰城了解的各品种价格几乎相差无几。商家掌握原则都是低利润销售,谁也不会高定价格,恐怕失掉客户。所以石材的利润空间一般只有5%至10%。但进口石材利润稍高一些,特别品种尚有一定价格竞争力。从目前市场交易情况分析,石材价格平稳,起伏率很小。

石材市场需求增长,交易活跃。表现在市场交易上有进口板材销量增长、公建工程用材上升、异型石材增加三种走势。目前,石材市场经销进口石材的商家已经占到60%以上,销售比较多的品种有埃及的金丝米黄、意大利的大花丽、西班牙的非网纹、土耳其的紫罗兰、巴西蓝、印度红等。这些石材价位在200元至500元不等,销量较去年相比可提高三成以上。工程需要石材上升可占到市场交易总量的80%到90%。

三大体育用品市场概况 第3篇

美国市场:跨越合纵连横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兴起慢跑和健身热潮,体育用品市场随之呈爆发式增长。根据美国体育用品制造商协会的资料,2003年全美体育用品制造商批发总运货量498亿美元,其中品牌授权的商品销售占到30%以上。体育用品工业中占有最大市场的两种产品为运动鞋及健身器材。在体育器材方面,健身器材的消费最多,其次是高尔夫器材,排在第三位的则是户外运动器材。

时至今日,美国体育用品品牌发展渐趋成熟,并向合纵连横方向发展。1998年Sunbean公司以21亿美元购并Coleman公司,其他较小规模的并购案则多集中在健身器材领域。此外,知名运动鞋业者纽百伦则买下户外功能鞋制造商Danham,而SLM国际公司并购勒Sports Holding成为全球最大曲棍球制造商。2003年,耐克以3亿美元收购美国Converse公司,弥补了其产品过于集中在高端的不足。

零售卖场超饱和是美国体育用品市场最为头痛的问题。根据Ernst & Young顾问公司所做的调查,体育用品零售业在过去10年内卖场面积成长了20%,但是利润却减少了12%。以增加盈利为目标的零售商合并开始受到推崇,其他的店面重组和导入概念的做法也开始出现。

欧洲市场:在个性中发展

欧洲体育用品市场是继美洲市场之后全球第二大体育用品市场,就国别而言,德国是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体育用品市场。

目前,德国阿迪达斯收购法国Salomon合并后的销售额在欧洲独占鳌头,远把处在第二位的耐克甩在后面,锐步则排在第三位,第四位和第五位的分别是意大利的Fila和英国的Pentland。欧洲人普遍喜欢的运动是轮式溜冰、户外运动和足球,健身和高尔夫排在其后。

专卖店是欧洲消费者购买体育用品的主要地点,除了法国市场以量贩市场为主外,欧洲其他各国专卖店的市场占有率一般均超过50%。相比较美国供货商之间的激烈竞争,在欧洲零售商的竞争更为突出。利润微薄、价格战是零售商面对的难题,在Go Sport、Decathlon、Intersport等体育用品连锁店的挤压下,专卖店转而向采购集团靠拢。 欧洲近年人口增长缓慢,消费者对运动与健康日益重视,加上女性参与体育运动人口日增,欧洲体育用品市场仍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体育用品市场饱和度较北美市场为低,而欧洲消费者较美国消费者更重视品质,所以其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虽然较以往为高,但仍是沿着特定的速度缓慢发展。

中国市场:亟待开发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体育用品制造大国,“中国制造”已占据世界市场份额的65%。但像中国大多数出口制造业一样,占据的多是低端市场。中国加工着几乎所有的世界名牌运动鞋、运动服等各类运动产品,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厂商大量从事的都是体育服装、运动饮料、运动鞋等劳动密集型体育用品的生产,但技术含量较低,以来料加工为主,生产规模较小,没有形成大规模自主开发的主导性产品,市场利润率趋于平均化,竞争激烈。

2014年国内外工业车辆市场概况 第4篇

世界工业车辆各类型销售情况

1.电动叉车(包括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等):全世界2014年总销售量为587,798台,与2013年的534,697台相比,同比上升了9.93%;亚洲总销售量2014年为150,499台,与2013年的128,892台相比,同比上升了16.76%;中国总销售量2014年为72,638台,与2013年的56,590台相比,同比上升了28.36%。

中国电动叉车市场占全世界电动叉车市场的12.36%,比2013年增加了1.78个百分点,排名继续列世界第二位;占亚洲电动叉车市场的48.26%,比2013年增加了4.36个百分点,列第一位。

其中仓储叉车(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等):全世界总销售量达到411,231台,与2013年的379,942台相比,同比上升了8.24%;亚洲总销售量2014年达到83,692台,与2013年的71,868台相比,同比上升了16.45%;中国仓储叉车总销售量2014年达到38,325台,与2013年的30,576台相比,同比上升了25.34%。

中国仓储叉车市场占全世界仓储叉车市场的9.32%,比2013年增加了1.27个百分点,超过法国,位列世界第三位;占亚洲仓储叉车市场的45.79%,比2013年增加了3.25个百分点,列第一位。

2.内燃平衡重式叉车(包括空箱叉车、重箱叉车、空箱正面吊、重箱正面吊、侧面式叉车等):全世界2014年内燃平衡重式叉车总销售量达到475,231台,与2013年的454,084台相比,同比上升了4.66%;亚洲总销售量2014年达到281,599台,与2013年的265,162台相比,同比上升了6.20%;中国总销售量2014年达到196,272台,与2013年的187,212台相比,同比上升了4.84%。

2014年中国内燃平衡重式叉车占全世界内燃平衡重式叉车市场总销售量475,231台的41.30%,仍列第一位;占亚洲内燃叉车市场总销售量281,599台的69.70%。中国内燃平衡重式叉车2013年的市场占有率比2013年在世界中增加了0.07个百分点,在亚洲中下降了0.9个百分点。

工业车辆分会2014年采录汇总报告销售量数据显示:机动工业车辆2014年达到359,622台(359,622台中不含贴牌,贴牌4,424台,含贴牌总销量为364,046台),与2013年同期的328,764台(328,764台中不含贴牌,贴牌4,240台,含贴牌总销量为333,004台)相比,增长了9.39%;非机动工业车辆销售量为1,197,188台(1,197,188台中不含贴牌,贴牌131,019台,含贴牌总销量为1,328,207台),与上年同期的1,247,040台(1,247,040台中不含贴牌,贴牌134,650台,含贴牌总销量为1,381,690台)相比,下降了4.00%。

机动工业车辆销售情况

机动工业车辆2014年达到359,622台,与2012年同期的328,764台相比,增长了9.38%

1.内燃叉车销售情况

2014年共销售内燃平衡重乘驾式叉车249,403台,与上年同期的239,822台相比,上升了4.00%。销售的内燃平衡重乘驾式叉车中柴油叉车234,733台,其余为汽油叉车(含双燃料)。

2.电动叉车销售情况

电动叉车(包括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和各类电动仓储叉车)2014年销售量为110,219台,与上年同期的88,942台相比,上升了23.92%。

2014年全国共销售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42,002台,与上年同期的33,339台相比,上升了25.98%。电动仓储叉车68,217台,与上年同期的55,603台相比,上升了22.69%。

工业车辆出口情况

工业车辆进口情况

从以上国内外形势以及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工业车辆行业虽然国内市场和出口有9%和7%的增长,但从中我们也看到一些新形势下行业发展的趋势和遇到的问题。

首先是国内市场,整体增长10.30%,增长速度相比往年有所放缓,从各月销售情况看,整体走势呈现出前高后低;从车型来看,电动叉车增长速度加快,同比增长达到28.36%,在机动工业车辆总销量中占比达到27%,相比去年的23%有明显提升;而内燃叉车增长速度放缓,同比只有4.84%。出口方面,从海关2014年出口数据看,出口数量出现负增长,但出口金额却增长15.48%,一方面是近年来非机动工业车辆出口量一直处于负增长,另一方面机动工业车辆出口中内资企业出口量增长只有1%,而境内外资企业出口增长在28%。进口方面,2014年销售数量出现4.22%正增长,

在市场占有率方面,销量前两位企业的占比为44%,与2013年相比,下降3个百分点。前五家占比为59%,与2013年相比,也下降3个百分点。再看一下内外资企业的市场情况:总销量中内资企业占比为82%,外资为18%,内资相比2013年提升两个百分点。国内市场中内资占比为86%,外资占比14%,与2013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马来西亚工程承包市场概况 第5篇

(一)外国在马来西亚注册公司的规定

对从事工程承包市场的公司而言,最重要的法律是《1965年公司法》、《劳工法》、《建筑法》。尤其要指出的是:

1、根据马来西亚政府规定,外国公司的部分股权(30%)在一般情况下要由当地土著(指马来人和土著人,不含华人、印度人和外来移民)拥有,当地土著可不参加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只参与公司分红,而对公司经营情况不负任何责任;

2、外国公司在马来西亚经商活动的限制;

3、外国人来马来西亚的签证和工作准证的取得等。

(二)建筑公司的成立

在马来西亚成立一家建筑公司需要得到马来西亚建筑发展局的批准,同时还要获得建筑承包等级证书。外国独资公司不能取得A级执照。而没有A级执照的建筑公司,不能作为主包商参加1000万马币以上的政府招标项目,只能从当地公司中获得分包。私人项目则不受此限制。

外国公司要成为A级公司,必须与当地公司合作。而当地公司多半以其信誉或A级资质作为参股条件,并不出资。他们与外方合作的目的是利用外国公司的资金或专业技术。当合资公司遇到困难时,当地公司往往撤身而退。因此要慎选合作伙伴。

马来西亚经过十几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当地许多公司已经具备了较成熟的工程承包技术和队伍,尤其在一般的土建项目上,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优势。外国公司必须具备一定的优势,如在某些领域具备专业技术或资金雄厚,才能和当地公司开展竞争。否则,如果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优势,在马来西亚进行工程承包,公司经营困难重重。

(三)马工程项目的资金来源和管理体系分类

1、由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其他外来资金参与的按国际标准公开招标的项目。此类项目的竞争较公正,资审较严,项目的付款有保障。项目的管理多由专业化的国际咨询公司担任招标、监理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这种项目在马来西亚较少,即使有,也是专业化或外国承包商竞争少的项目;或是当地公司无力承担的项目。

2、政府财政拨款的项目。这类项目通常是一些基础设施项目,马来西亚工程部下属管理机构JKR制定有标准的采购合同和规范文本。马政府项目的标准合同参照国家通用条款并做了部分修改,使其成为倾向保护业主性质的不平等合同。通常情况下,这种项目是授予当地A级公司作为承包商。

3、政府私营化项目。一般情况下,这些项目具有规模比较大,资金投入多,实施时间长,成本回收时间长等特点。项目资金来源主要由政府作为担保向银行、金融公司或外国机构的借款。这类项目的私营化业主几乎都有政治背景,或为政府要员、或是企业集团,且主要是马来人控股的公司。马政府大力推行私有化,以减轻政府的负担,许多基础设施项目交给私人经营。从实际情况看,许多这种控股公司经营不善,但却享有政府政策的保护,不会轻易破产。经济危机对私人业主的打击虽然很大,但由于他们向银行的贷款是由政府担保的,政府负担很重。对于这些公司,政府并未采取惩罚性措施,而是积极鼓励进行资产重组。因此,如果外国公司与这类马来人控股的公司合作,事先最好要取得政府的担保。

4、私人机构的发展项目。这类项目纯粹是由私人开发的项目。前几年马来西亚经济增长较快时,许多人购置产业不是为了满足需求,而是抱着炒卖的投机心理。危机爆发后,许多产业大量过剩,发展商遇到了资金回收困难的情况,银行的借贷审查进一步严格,加上货币管制,外来投资减弱,公众购买力下降,导致开发商的地产大量搁置,无力支付承包商的工程款。我在马搞一般土建和参与房地产开发的承包公司承揽的大多为私人的发展项目,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均损失惨重。此类项目的最大风险是支付保障问题,要慎选有实力有信誉的业主。

(四)马来西亚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

马来西亚的工程承包市场是相对开放的,即允许任何人来参与竞争。这种机制为马来西亚承包市场的逐渐完善提供了基础。

外国公司进入马来西亚市场时,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对利润的预测要留有充分的余地。利润低的项目最好不要拿。因为外国公司一旦中标,实施项目的施工队伍主要还是靠当地公司。对中国公司而言更是如此,因为工作准证困难,从国内大量派劳务来马施工的可能性很小。根据马来西亚情况,即使外国公司作为主承包商中标,具体实施时也是逐项分块包给当地的承包商。当地的承包商在商谈分包合同时,往往在心理上就觉得外国公司的价格应该高一些,因而在报价时常常会在正常报价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比例。与当地获得主包地位的公司相比,两者之间的成本运作必须慎重考虑。

从实践经验来看,外国公司参与马来西亚工程承包竞争,最好是与当地公司合作,充分利用其优势。另外,马来西亚毕竟是一发展中国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认为因素的干扰,这就需要对当地情况、习惯做法熟悉的人去做公关工作,疏通各方面的渠道。

(五)工程咨询建立的运作体制

除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和个别私人的小项目外,马来西亚绝大部分项目采用公开招标。在投标截止日期不公开投标者的标价,许多做法与国际惯例并不接轨。对工程实施的咨询监理体制大体上和国际咨询工程协会颁布的标准相同。

(六)承包商的项目资源管理

工程承包的资源管理包括资金、设备、技术和人员的全方位的监督控制。马许多项目均有预付款,通常为项目合同金额的10%,政府项目一般为15%,但最多不超过500万马币。业主往往会要求承包商提供相应数额的预付款保函及合同额5%的履约保函。如果承包商提供了这两个保函,则必须要求业主不在工程进度款中扣除保留金,因为在马来西亚有的项目即要求提供保函,又要扣保留金,这种要求对承包商很不公平。

目前,马来西亚的工程设备租赁公司很多,常用的机械设备均可租用,没有任何限制。

马来西亚的工程承包领域普遍缺少专业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劳务主要依靠印尼和孟加拉人。马来西亚对中国普通劳务市场没有开放,即使是中国的专业管理人员进入马来西亚也十分困难。承包商要解决这些外劳的工作准证十分困难。有时一个项目会由于工地上的外劳被警察调查而停工。这种情况在马来西亚经常发生。

二、马来西亚第七个五年计划(1996-2000年)主要基础设施完成情况和第8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有关工程建设内容

1、公路设施

七五计划期间,马来西亚政府投资公路项目123亿马币,私人领域投资79亿马币,增加公路里程4500公里。马来西亚整个国家的公路里程从1995年61380公里增加到2000年的65880公里;与此同时修建轻快铁56公里,单轨铁路8.6公里,完成了机场快铁的建设。

八五期间,马来西亚政府拟投资51亿马币修建新公路,89亿马币改造和提升现有公路设施。私人领域将完成100公里的高速公路建设。

2、铁路建设

七五期间,马来西亚的主要铁路建设是万饶到怡保180公里电气化双轨铁路改造。整个工程投资金额约10亿美元。同时1999年8月完成了泛亚铁路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八五期间,马来西亚的铁路建设主要是北部从万饶到巴东勿砂232公里和南部芙蓉至新山287公里电气化双轨铁路改造,总投资约25亿美元。

3、港口设施

马来西亚的港口吞吐量从1995年1.74亿吨增长到2000年的3.4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由1995年的210万个标准箱增加到2000年的530万个;停靠船只由1995年的70098艘增加到2000年89462艘,注册运输船只从95年的2132艘增加到2000年的3200艘。

八五期间,马来西亚将继续增强港口建设,增建集装箱码头和仓储设施,港口吞吐量计划每年增长9.5%,到2005年达5.41亿吨;2005年注册运输船只增加到3800艘。

4、通信设施

1996年马来西亚发射了两颗卫星,既东亚卫星1号和东亚卫星2号。马来西亚的固定电话线每百人拥有率从1995年的16.6%增长到2000年的21%;移动电话用户从95年的87.2万增加到2000年的510万。1996至2000年间,电讯业基建开销为200亿马币左右,主要用于光纤网络、转换配件、数码传输配件和单元式科技。

八五期间,马来西亚将继续加强电信投资,为达到每百人固定电话拥有率27%的目标,马来西亚将新增电话线423800线,增加公用电话88760个。移动电话用户拥有率到2005年将达到38%目标。与此同时,政府将继续投资电讯业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提高,至2020年投资金额将达625亿。

5、水供项目

七五期间,马来西亚共投资24亿马币于供水项目。增建了4座水坝,目前马来西亚供有69座水库,储水能力299亿立方米;水处理能力从1995年每天94.8亿升提高到2000年118.6亿升;原来1680公里的石棉水泥输水管道更换为钢管或聚乙烯管道。

八五期间,马来西亚将继续增加水坝建设,提高水处理能力。其中最重要的项目是从彭亨州输水到雪兰莪州的州际供水工程,总投资约240亿马币。

6、电力设施

七五期间,马来西亚共投资411亿马币于电力基础设施。其中发电235.1亿马币,占57.2%;输电82.7亿马币,占20.1%;配电93.2亿马币,占22.7%。

八五期间,马来西亚拟投资252亿马币兴建发电站,其中3座燃煤发电厂,发电510万千瓦;5座天然气发电厂,发电380万千瓦;巴贡水电站,240万千瓦;投资68亿马币提升输电设备;投资96亿马币用于改进配电设备。

7、房地产开发

七五期间,马来西亚计划兴建80万套住房,到2000年实际完成107.4%,达859,480套。其中私人计划兴建57万套,实际完成129.4%,达737,856套,其中中高档住房实际完成291.8%,达554,458套。无论是政府还是私人领域,廉价房都没有完成计划目标,廉价房兴建了190,597套,完成计划的95.3%。私人领域的盲目发展造成了房地产严重供过于求,截止99年6月,共有93,600套中高档住房滞销。尽管政府采取免交印花税、提供折扣和相对较低的房屋贷款利率,放宽政府房屋贷款申请条件,但由于在金融危机前集中建设的商业及民用物业大量过剩,目前房屋滞销情况仍然严重。

八五期间,由于人口增长、新建家庭以及消费需求增长,马来西亚计划兴建房屋78万套,投资42亿马币。其中22亿马币用于兴建廉价屋。

三、中国公司进入马来西亚工程承包市场概况

目前,我在马来西亚开展承包工程的公司有30多家,除港湾、路桥、中水电等几个有一定的专业优势外,其余均为在马进行一般的土建工程公司。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大部分公司经营基本盈利,但也有个别公司进入马来西亚市场不久即陷入亏损境地。金融危机爆发后,因前几年经济快速增长而空前繁荣的建筑业,成为受创最重的产业部门。1998年,建筑业产值急剧萎缩23%。房地产严重供过于求,高档公寓、商业楼房价格、成交量剧跌47.6%及32.3%,酒店入住率由1997年的58%降至49.9%。当年约有总值656亿马币的国内基建工程被迫停工或展延。尽管政府基建开支增加,但建筑业发展缓慢,成为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复苏最慢的领域,许多业主资金缺乏,无法继续支付甚至长期拖欠工程款,使我公司经营困难重重,尤其是在马来西亚从事房地产开发的承包公司损失较大。与此同时,一些具备专业技术优势、拥有良好管理经验的中国公司,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中国路桥、中国港湾、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西安电力、南昌国际。它们不仅顶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不断地扩大业务。

(一)中国公司在马来西亚承包工程的困难

1、中国公司在马来西亚普遍存在办理工作准证难的问题。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申请中国人的工作准证要难得多。不仅费力,而且费时费钱,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准证一般要3个多月的时间才能获得批准。另外,马来西亚对外国劳务的输入限制十分严格,对中国普通劳务没有开放市场。因此,我在马公司大多雇佣印尼或孟加拉劳工。

2、马来西亚建筑市场的操作很不规范,政府也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督、检察体系,只拿钱不干事或干了事不给钱的现象比较普遍,经常需要采用所谓的“台底费”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中国公司往往对市场情况了解不深,对当地的一些做法不熟悉,易上当受骗。

3、受自身经济条件所限,中国公司基本都是以短、平、快或小而精的做法进入马来西亚市场,很少中国公司能获得当地银行的支持,而自带资金又相当有限。由于马来西亚长期受西方影响,对中国的产品和技术有偏见,不太信任中国公司的技术水平,因此,中国公司参与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有一定阻力。

4、西方一些大承包商进入马来西亚市场较早,其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在马广泛使用,他们深谙马当地的许多做法,对市场情况了如指掌,而中国公司和他们相比综合实力存在相当差距,加上90年代才开始进入马来西亚市场,对市场了解也不如他们透彻。从道理上讲,中国公司应比其他外国公司有更多的有利条件来适应马来西亚市场,因为马来西亚华人较多,沟通比较容易,但往往优势变成劣势:中国公司只与华人打交道,忽略了马来人这个主流社会,许多大项目拿不到。而西方及日、韩等国家的公司则使出浑身解数与马上层沟通,以达到他们的商业目的。

5、马政府工程项目很多是通过某种途径,交给有势力的当地马来人公司或马来人占大股的公司运做,这些公司往往是赚一笔相当可观的费用后,再将项目转手。真正施工的公司可能是二包、三包,甚至是四包,使得承包形式变得复杂,付款虽然没有问题,但利润微薄。另外,马许多建筑公司要求承包商带资承包,承揽项目经常要带入大量的资金,这种办法风险较高。而中国公司资金有限,影响了项目的承揽。

(二)中国公司在马来西亚承包工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于合作伙伴

中国公司在马来西亚进行工程承包,基本上都采取与当地公司合作的方式,单方面靠正规渠道投标拿项目的机会很小。一是对当地情况和一些做法不熟悉,渠道不通;二是业主对中国公司不了解。如独立实施项目,中国公司经常遇到许多难以克服和控制的问题,因此,采用合作方式进入一个新市场或新领域,是一条较为可行之路。选择信誉好、有一定实力的合作伙伴则往往成为中国公司在马经营成功与否的关键。从马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除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大项目外,中国公司在马承揽一般土建项目优势不强。因此,此类项目技术上不复杂,当地公司完全有能力承担,不需与外资公司合作。如需与我合作,基本上都是需要我们出钱,甚至有些公司别有用心,在合作过程中采取欺诈手段,骗取我公司钱财。我已有部分公司被当地“合作伙伴”所骗,给国家造成了逾千万美元的巨大损失。

2、关于分包商

按工种、工序层层分包是马当地工程项目实施的特点,而当地分包商又普遍存在着资金少、技术水平较低、手下工人多为外劳等问题。能够找到好的分包商,并进行严格管理是项目实施成功的保证。中国公司许多是由于找的分包商不好,加上对其管理跟不上,面对紧张的工期要求又不能轻易和频繁地更换分包商,结果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实施。

3、现场施工管理

由于受工作准证问题的影响,中国公司往往缺乏工程技术人员管理现场。只有选择当地良好的施工管理人员,才能进一步提高工效,尤其是对当地施工的一些习惯做法、外劳的管理、与马来人和当地政府部门关系的处理等方面,本地管理人员有优势,中国公司对此应高度重视。

4、关于预付款、流动资金和利润水平

当地政府项目一般提供合同价15%的工程预付款,但又规定一般预付款最多不超过500万马币,私人项目通常没有预付款。但是,当地建材供货商往往会给承包商一至两个月的付款期,如业主能按时付款,承包商所负担的流动资金会大大降低。正常情况下,承包商合理的年利润率应为投入流动资金的20%左右,或约合同总额的2%以上。对于在马承建普通住房项目,利润率较难达到这种水平。实践证明,中国公司在马进行普通土木工程的承包没有优势,来马搞此类项目应极为慎重。

5、关于合同与业主付款

马来西亚承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政府项目的合同基本按照国际通用条款制定,付款也很及时。对于私人开发商的项目,则承包商都会面对苛刻的合同条款,使承包商完全处于被控制状态,与国际承包市场的惯例明显相悖,这是马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也是马市场法制规则不健全的表现。承包商面对的是不可商量的合同条款,且很难在合同和法律上寻求对业主的约束。当业主出现付款问题时,最普遍的办法是停工,而当地承包商对业主拖付工程款似乎习以为常,我在马的一些承包公司近年来也加入了讨债的行列。根据马当地的实际情况,只要业主不是恶意拒付或破产,承包商通常等上

一、两年总会收到尾款。

6、支付回扣和佣金是马来西亚经济活动中的普遍现象

支付佣金是一笔必不可少的开支,一般情况下,马当地有关人员经常索要佣金。在目前情况下,通过竞标,靠价格优势拿得到项目已不可能有合理的利润,而且稍有不慎就会亏损,赚钱的机率非常低。因此,许多承包商是靠私下交易拿项目并赚取利润。

(三)马承包工程市场的前景及今后我公司在马开展工程承包的发展方向

97年7月爆发的金融风暴对马来西亚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受影响最大的首当其冲为建筑业,下降幅度达30%以上,大量项目缓建或停工。政府已搁置了一些已经在推行阶段的大型项目如水电站、发电厂、公路和铁路,建筑业十分萧条。房地产价格更是一落千丈。亚洲金融爆发后,马政府采取了有自己特色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开始复苏。由于马自然资源很丰富,经济基础较好,目前一些被搁置项目上马如公路、铁路、电站、填海和港口疏浚已重新上马,但由于资金短缺,国外承包商如承揽此类项目,马政府要求采取实物支付、部分现汇和部分实物、买方信贷以及要求承包商带资承包等方式。根据马工程承包市场的实际情况,今后我公司在马承揽项目,应将重点放在政府的一些大项目上,如水电站、公路、铁路、港口等,力争做此类项目的第一手承包商,并直接取得马政府担保,以保证获利,并带动我机电产品的出口。对于私人发展商的房地产项目,我公司应少参与。实践证明,我在马开展承包工程的公司除专业公司能取得较好地效益外,经营一般房建的公司业绩较差。

马来西亚新劳工法

在关于休息日工作、超时津贴、假期工作、年假和病假的项目,新劳工法针对各别的情况列出了下列的处罚:

(一)没有支付休息日工作的工资或有关支付没有依照法令的最低规定,以及没有支付超时津贴,雇主可被提控,法庭可规定有关雇主依照法令的计算支付。

(二)没有依照新法令的规定,给予雇员在假期工作的工资,雇主也可被提控。

(三)没有给予年假也没有对有关年假给予支付的雇主,在被提控之外,也必须对没有履行的年假按照每日的比率支付工资,有关支付还必须附加雇员在该日工作所应获得的工资。

(四)没有给予病假或没有对有薪病假给予支付,可被提控,并按照法令的规定给予支付。

值得一题的是,新法令也赋予砂人力资源局局长、助理局长或高级助理局长协议的权力,以对上述被提控的雇主进行妥协。

在有关的妥协中,上述官员可依照案例的需要,以文件的方式,允许被提控的雇主在指定的期限内,支付一笔现金给相关官员。有关的数目可在文件中说明,但不能超过最高罚款额的五十巴仙。

上述的妥协可在被告身份被确立但在诉讼程序开始前进行。若被提控的雇主没有依照调解文件的期限和数目支付,则相关官员可在任何时候对雇主进行诉讼。

若妥协成功,则有关诉讼将取消,而所有被没收的相关书本、注册或文件将被归还。

国际化妆品市场概况和发展分析 第6篇

一、从国际化妆品产品类别销售额看发展

从HAPPI报导的1997—2005年世界化妆品市场主要产品销售情况及对未来几年销售情况预测(表1)中可以看到国际化妆品其类别和销售额是均衡增长的,趋于稳步发展,增长速度不快。

二、护肤品和防晒品的发展

另据报道,2005年国际皮肤护理品和防晒品,同比2004年增长为4%,销售额达到398.5亿美元,(其中护肤品销售总额为361.2亿美元,防晒品销售总额为37.3亿美元)。

今后几年内,预计国际的彩妆品的销售额将会下降,但是皮肤护理品和防晒护理品,将会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预计到2006年国际皮肤护理品和防晒品将达到414.6亿美元(其中皮肤护理品为375.9亿美元,防晒品为38.27亿美元)。

预计到2007年国际皮肤护理品和防晒护理品的市场销售额达到43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4.2%。(其中皮肤护理品为390亿美元,防晒品为40亿美元) (表2)

1.皮肤品护理品(包括面部、手部和身体),在皮肤护理中的面部护理品,是全球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它具有需用量大、品种多、品质高、功能作用、升级换代快和价格高等特点。预计到2007年皮肤护理品销售总额达到390亿美元。其中面部护理品2002年销售总额达到164亿美元,占皮肤品护理品销售总额的46.8%。

2.防晒护理品。近些年来,由于皮肤防晒防护的重要性的宣传和重视,户外活动的增多,旅游业的发展等,受到各国人们的极大的关注,全球防晒护理品,2005年同比2004年增长4%,达到37亿美元。预计2007年全球防晒产品销售额将达到40亿美元。

根据Euromonitor对法国,日本和中国防晒化妆品的预测可以看出防晒化妆品增长是快速的。

法国防晒品类的预测:预计日晒品类增长2.1%,而美黑产品年平均增长率为5.9%,由于美黑产品的增长,它的销售额将达到日晒产品总额的16%以上,日晒产品由2001年份额的71.2%,到2006年将降为68.5%。(表4、表5)

表6、表7、表8、表9、

日本日晒类化妆品的预测:到2006年,按不变价计算,将增长5.3%,达到230亿日元。(表6)

中国日晒防护品类预测:到2006年日晒防护品(按不变价计算),每年将增长7.3%,超过1.22亿元。随着气候的变暖。华北、东北和西北的气温升高,人们对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越来越认识的观念转变,防晒化妆品的发展将同护肤化妆品同时发展,一些护肤品将逐步包含防晒功能,日晒品和护肤品是一种融会贯通的发展。

三、国际彩妆品化妆品的发展

Datamomnitor咨询公司发布资料,2005年全球彩妆品市场销售额达到251.9亿美元,同比2004年增长3.0%。其中:美洲彩妆品的销售额第一大,达到97.7亿美元。到2007年,预计增长率会降到1.5%,销售额达到100亿美元(表3)。第二大是欧洲地区,2005年销售额达到83.5亿美元。到2007年,增长率将会降到3.5%,销售额预计为89.7亿美元。亚太地区,2005年销售额为64.7亿美元同比2004年增长3.2%。预计到2007年销售额达到70亿美元,增长率将约为4.0%左右。

1.国际各地区彩妆品市场销售额状况(表10)

2.各类彩妆品的品种发展

全球四大部分彩妆品(眼部、面部、唇部、指甲产品),其发展速度、市场所占有和销售额的比例变化不大,到2007年,销售额将达到267亿美元。从(表11)可计算出,到2007年彩妆品的品种的发展情况,其年平均增长速度相对应的是下降的,但销售额是增加的。

四、香水市场的发展

对全球香水工业的发展有人认为,经济发展缓慢,过度饱和的市场经济逐渐影响了香水工业的健康发展,欧洲表现得尤其明显,欧洲香水市场特别倚重于免税店和富有消费者,在美国和亚洲,香水的发展也各有千秋。香水在消费市场中已失去了魅力及其强势地位。这一点似乎已从多方面印证,在中国化妆品是高速度发展的,但是相对香水的发展是低速的,当然同我国的消费习俗也有关联的。令人欣慰的是,香水依然是消费者展示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Worlding公司总裁Olwen Wolfe对美国等七国的消费者进行了研究,消费者对香水的选择不同,法国:展示性感,德国:表现率真;意大利:追求美,日本追求和谐;西班牙:追求享乐;英国:表现多重性;美国:张扬个性。

2003年全球香水市场224亿美元.同比2002年增长3.5%,2004年约为231亿美元,同比2003年增长3%。2005年约为240亿元,同比2004年增长3.75%。其中西欧和东欧香水市场约占全球的46%。西欧香水市场的销售急剧下降,但是东欧的市场却猛增12.9%。

根据香水基金会的《2003—2004年度香水趋势预测》,女性最感兴趣的是含有东方的花卉以及植物性原料的产品,如带有树木、田园气息、奇花异草味道的产品,女性喜爱的花香味的香水。男用香水趋向含有一些辛辣刺激的成分,如红辣椒、孜然、青果和小豆蔻,并且与东方香水的混合物含有糖和调料。

由于香水的基本原料是香料,它主要来源于天然香料(分为植物和动物)和合成香料。合成香料越来越使人们产生不信任和不欢迎,因此,用天然香料制造的香水越来越受欢迎。已成为香水市场的发展的大趋势。国际香水比较发达的国家出现一些新的情况。

法国,是香水市场最大的国家,2003年香水市场销售额为20亿美元,是1998年以来最差的一年。2005年约为24亿美元。因为法国名牌香水占市场销售额的87%,但是名牌香水需求的减缓,导致销售额的增长不快,其原因是经济不稳定,失业率高,旅游者减少等影响,从2002年开始,香水售价折扣率15—20%,香水市场将处于降价的态势。

西班牙和英国香水制造商,在过去的几年里,从开发的新产品中获益,特别是30毫升和50毫升装的小瓶香水受欢迎,成为流行趋势。

东欧香水市场,已经连续几年坚实的增长,销售市场增加18.3%,女性香水注重健康和购买力上升,驱动市场的良好的增长,消费者对价格昂贵的高档产品强烈的追求和青睐。

俄罗斯,是东欧香水最大的市场,约占47%的份额,有报道说,俄罗斯人把购买一瓶高档香水是梦寐以求的愿望,可以给俭朴的生活带来一点奢华的因素。可见在俄罗斯香水市场的需求。

五、沐浴露产品市场的发展

沐浴露产品是人们清洁皮肤的生活必需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沐浴露产品,已超越其本身内涵,新配方,新技术,不断升级换代,特别是SPA发展,天然植物提取物的添加除绿茶、黄瓜、香料、米和糖等外,普遍加入牛奶和蜂蜜等成分。糖是天然的皮肤润滑剂和抗菌成分,含糖沐浴产品可以使消费者彻底放松自己,它已成为人们通过沐浴把重压和紧张释放出来,舒缓情绪,呵护皮肤,振奋精神的重要化妆品。虽然发展速度不是很快,但是人们生活中量大面广,可以成为人们生活永恒的产品。2004年全球沐浴露产品销售情况(表12)、主要国家沐浴露、肥皂市场销售额(表13)、2004年全球沐浴产品主要公司占得份额(表14)

国外有关专家认为全球个人护理品,尤其是皮肤护理品仍会保持强劲的势头。彩妆品的销售额会下降;香水市场将由传统的核心消费者转向发展中国家和边缘市场的消费者。

从国际化妆品市场发展的总趋势,可以看到中国当前化妆品的发展,是同国际发展总趋势基本一致的,是适应中国广大消费者需要的,也是适应国情的,发展是健康的。

我国三聚氰胺发展概况及市场前景 第7篇

三聚氰胺又名蜜胺,学名三氨三嗪,分子式C3N6H6,白色单斜晶体,是一种以尿素为原料的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中间体,由于其所具有的环保性能和用途广泛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可广泛用于木材加工、塑料、涂料、减水剂、造纸、黏合剂、纺织、皮革、电器、医药、阻燃剂等行业。经过50a的努力,我国开发了自己独有的半干法技术,与此同时还消化吸收了国外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进一步增强了国内三聚氰胺产业的整体实力。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三聚氰胺生产工艺技术种类最多的国家,三聚氰胺生产技术已出口国外,并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基地和出口国,不论是在生产能力、市场需求还是出口贸易方面,我国三聚氰胺产品在国际市场均处于强势地位。

由于近年来国内尿素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新建三聚氰胺装置规模较大,产量快速增长,今后我国三聚氰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势地位还将更加突出。可以预计世界三聚氰胺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处于结构调整和优胜劣汰状态,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未来国内三聚氰胺产业将在国际三聚氰胺市场显示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我国的三聚氰胺市场与全球三聚氰胺的市场一体化过程正在加速,从而带动全球三聚氰胺产业的发展和调整。

1 工艺技术

国外三聚氰胺生产工艺大多以技术开发公司命名,如德国巴斯夫法(BASF Process)、德国鲁奇法(Lurgi Process)、奥地利林茨化学法(Chemical Linz Process)、美国联合信号化学公司化学法(Allied Signal Chemical)、日本新日产法(Nissan Process)、荷兰斯塔米卡邦法(DSM)等。这些生产工艺按合成压力不同,可基本划分为高压法(7~10MPa)、中压法(0.5~1MPa)和常压法(0.3MPa以下)三种工艺。目前世界上技术先进、竞争力较强的主要有日本新日产Nissan高压法和意大利Allied-ETEC高压法,荷兰DSM低压法和德国BASF常压法。

新日产Nissan高压法具有反应不需催化剂、设备体积小、布置紧凑、占地较少、尾气可以直接用尿素系统甲铵液吸收利用、无水分带入等特点,回收技术经济合理。但由于全系统为高压、高温操作,液相运行,故设备腐蚀严重,对材质要求高,装置造价较高,而急冷部分用氨水溶液急冷,要得到三聚氰胺,需淬冷、汽提、过滤、结晶、干燥等单元操作,流程繁长,设备较多,操作和控制较为复杂。意大利Allied-ETEC高压法技术开工率很高,具有工艺成熟可靠、操作运行稳定、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装置排放达标、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但是其流程长、设备多、投资大、消耗高、有废水产生,且反应器、高压泵、离心机等许多关键设备还不能国产化,对国外依赖度较大。荷兰DSM低压法工艺与高压法相比,腐蚀不严重,对设备材质无特殊要求,装置占地少,产物捕集完全,但有全系统大多为液相操作故有流程较长、设备多、材质要求高、投资大、操作复杂等缺点。德国BASF常压法工艺简单、完全无水操作、设备少、废水较少、设备材质要求低、投资较省,故得到迅速推广应用。迄今在世界上已建成多套工业装置,总生产能力达16万t/a。但由于全系统常压气相操作,因此设备尺寸大、占地较多、易结壁、必须采用蒸汽夹套保温。

在国外,由于在工业条件下合成三聚氰胺的收率已接近平衡,所以合成系统将不是今后改进的主要目的。要使整个三聚氰胺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更加优化,必须改进从合成气中分离出三聚氰胺的技术和合理地回收利用副产气体,以达到三聚氰胺和尿素能以最佳方案联合生产的目的。DSM公司的新型高压法技术已指明世界三聚氰胺技术的工艺发展方向,老工艺的高压法和低压法由于综合能耗偏高,最终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自主开发成功了干捕再精制尿素法生产技术,相继在天津、上海、常州等地建厂。1986~1994年,我国开发成功第一代气相淬冷法技术,试验装置先后在南京、山东等地投产。20世纪90年代后,清华大学开发成功了改良气相淬冷法技术,在此技术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节能降耗型气相淬冷工艺,也称第三代气相淬冷技术。与第二代气相淬冷技术相比,工艺流程及设备都有重大改进,尾气处理更经济合理。该技术已得到德国鲁奇公司的认可,并广泛受到国外三聚氰胺巨头们的关注。1998年至今,我国自行开发并建成投产了多套碳酸氢铵联产三聚氰胺装置。近年来,我国又开发并实施了联合制碱与三聚氰胺的联产技术。

2 生产现状

我国三聚氰胺生产起步于1958年,国内最早的三聚氰胺工业化生产规模很小,以双氰胺为原料,采用高压法工艺,年产量仅为100t。20世纪60年代初由苏联提供技术援助,在天津卫津化工厂首先采用双氰胺法生产制得三聚氰胺,但该法工艺落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生产极不稳定、产品质量差。1961年世界上出现了以尿素为原料生产三聚氰胺的工艺技术。20世纪70年代后,该工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完善。天津卫津化工厂据此经过多次改造,实现了以尿素为原料生产三聚氰胺,其后全国各地陆续建成用尿素生产三聚氰胺的小型工业装置,使我国的三聚氰胺行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

20世纪70年代末,为满足国内三聚氰胺需求,我国以补偿贸易的方式从荷兰DSM公司成套引进了一套1.2万t/a装置,于1984年在四川化工总厂(今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内建成投产,这是我国第一套与国际同步的现代化三聚氰胺生产装置。与国外同类装置相比,该装置的技术经济指标比较落后。

自1958年起步以后,20世纪70年代初,山东、上海、江苏、广东、四川等地又陆续建成了以尿素为原料的常压法生产装置,生产规模一般为100~300t/a。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聚氰胺的产能、产量和消费量均快速增长。1980~1987年我国三聚氰胺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2.81%,1987年产量达到1.23万t。自2003年以来,国内三聚氰胺产能、产量的增速更是突飞猛进。2001~2007年国内三聚氰胺产能、产量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特别是在过去的三年里,我国的三聚氰胺产业发展迅猛,2004年全国三聚氰胺总的生产能力34.6万t,共生产三聚氰胺25.4万t。2005年全国三聚氰胺总生产能力42.8万t,共生产三聚氰胺32.1万t。2006年全国三聚氰胺总生产能力60.9万t,全国共生产三聚氰胺41.6万t,短短3年,全国三聚氰胺总的装置生产能力增加近1倍,三聚氰胺产量增加了63.8%,但2006年开工率仅为68.3%,由此造成不少三聚氰胺生产装置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各地相继建成以尿素为原料的生产企业,但当时生产规模仍然较小,大多为300~500t/a,最大的仅为1 000t/a。目前国内三聚氰胺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四川、山东、河南、河北、天津等地,据不完全统计共有大小三聚氰胺生产厂家87家,年总生产能力79.7万t/a,表2为国内部分主要三聚氰胺生产厂家的情况。

由于三聚氰胺近年来国内市场看好,加上利益驱动,三聚氰胺投资过热现象较为突出,生产装置的建设热潮从未停止过。据有关专家预计,到2008年,国内新建或扩建的3万t/a以上的三聚氰胺厂家将达11家,1万t/a以上的厂家为15家,这26家三聚氰胺生产厂家的年总产量将达81.5万t,将接近目前国内三聚氰胺的总产能。其中重庆建峰化工总厂2005年3月与意大利欧洲机械制造公司正式签约,共同投资建设3万t/a三聚氰胺装置,以后产能计划将扩建到6万t/a。海南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与荷兰DSM公司合作,建设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2万t/a三聚氰胺装置,该项目总投资14亿元。内蒙古鄂尔多斯联合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远兴天然碱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西格玛投资集团投资213亿元,合作建设合成氨140万t/a、尿素240万t/a和三聚氰胺10万t/a装置。

此外,拟建的三聚氰胺装置的还有:山东鲁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万t/a、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3万t/a、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2万t/a等。辽宁华锦化工集团利用自有的三套大型尿素生产装置,计划在辽宁盘锦、葫芦岛和新疆库车各建一套3万t/a三聚氰胺装置。

3 应用领域

3.1 传统领域

3.1.1 装饰面板

三聚氰胺可制成防火、抗震、耐热的层压板及色泽鲜艳、坚固耐热的装饰板,用作飞机、船舶和家具的贴面板及防火、抗震、耐热的房屋装饰材料。

3.1.2 涂料

用丁醇、甲醇醚化三聚氰胺后,作为高级热固性涂料、固体粉末涂料的交联剂,可制作金属涂料和车辆、电器用高档氨基树脂装饰漆。

3.1.3 模塑粉

经混炼、造粒等工序可制成蜜胺塑料,无毒抗污,潮湿时仍能保持良好的电气性能,可制成洁白、耐摔打的日用器皿、卫生洁具、仿瓷餐具、电器设备的高级绝缘材料等。

3.1.4纸张增强剂

三聚氰胺用乙醚醚化后可用作纸张增强处理剂,用于生产抗皱、抗缩、不腐烂的钞票和军用地图等高级纸张。

3.1.5 水泥添加剂

用三聚氰胺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对水泥混凝土改性,加强水泥沙浆的粘力和弹性,与水泥的水化产物结合掺量小、减水率高、适应性好,同时也具有传统产品的混凝土后期收缩小、制品光亮、低碱含量、早强宜蒸养、表面光亮等多种功能特性。

3.1.6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该树脂硬度比脲醛树脂高,不易燃,耐水、耐热、耐老化、耐电弧、耐化学腐蚀、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光泽度和机械强度,还可以生产出织物整理剂、橡胶粘合剂、助燃剂、钢材淡化剂以及皮革鞣润剂、上光剂和抗水剂等。

3.2 新兴领域

3.2.1 蜜胺泡沫塑料

蜜胺泡沫塑料因其优异的吸声性、阻燃性、隔热性、耐湿热稳定性、卫生安全性及良好的二次加工性能。这些特性使该产品在建筑材料、交通工具、航空、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能满足对声学性、阻燃防火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如运动场馆、音乐厅、电影院、教堂、会议厅、商厦、宾馆、饭店、餐厅、机场、码头、火车站、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对材料的功能性和装饰性的多方面要求。

3.2.2 蜜胺合成纤维

蜜胺纤维,又称聚三聚氰胺-甲醛纤维,无熔点,不熔滴。其制取方法是将三聚氰胺与甲醛缩聚,并溶于有机溶剂中湿纺和后处理而得。主要用作石油钻井平台作业服、高温炉前工作服、焊工围裙和手套、消防服、飞机椅套、热气滤材和离合器衬层等各种高温防护服和防火抗燃制品。

3.2.3 三聚氰胺阻燃剂

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用溶剂法生产的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是一种可替代溴系阻燃剂和磷系阻燃剂的无卤氮系阻燃剂,生产成本极低、电性能优越、机械性能及着色性能良好,应用于阻燃尼龙6和尼龙6,6,可达到UL 94 V-0级的阻燃效果,在电子电器行业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4 发展趋势

我国三聚氰胺产业和市场消费虽然起步较晚,历经了许多挑战,但近年来发展迅猛,目前已拥有世界居首位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装备的综合实力,并呈现出深层加工、拓展应用的良好势头。同时随着国内合成氨、尿素装置的大型化,为三聚氰胺提供了丰富价廉的原料,生产成本大为降低,工艺技术日趋成熟,且装置也逐渐连续化和大型化。当前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节能降耗,增加效益,实现产业链的有效延伸,推进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是三聚氰胺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三聚氰胺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如下。

4.1生产装置大型化

目前国外三聚氰胺的单套装置平均年产能为2.56万t,最大产能已达到12万t/a,并且大多数装置实际产能均已超过设计能力。国外平均每个生产企业规模为4.38万t/a,最大企业已达到27.5万t/a的规模。而国内单套装置平均设计产能不足0.57万t/a,最大产能1.5万t/a。国内平均每个企业规模为0.85万t/a,最大规模企业不足7.5万t/a。国内三聚氰胺在多数企业里,属于附属产品,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缺乏新技术开发实力。由于国内三聚氰胺产业规模偏小,生产成本高,在当前煤、电、油、气等原料价格持续高涨的情况下,企业利润空间已被挤压至最小,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企业效益。先进的大型化生产装置配以低价位的能源或原料是拥有未来国际三聚氰胺市场份额的必要条件。

4.2 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国内三聚氰胺总体的消耗水平较高,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内机泵、加热炉等配套装备效率低下。虽然部分联产装置的物能消耗已达到国外先进水平,但是限于联产资源等因素,企业生产规模难以进一步提高。因此,急需突破关键技术,提高配套装备技术效率,稳定产品质量。今后低压法工艺最具发展前景的将是节能降耗型气相淬冷技术,既节能又可以大型化,尾气可以更加经济地加以分离或直接送往尿素装置或联碱装置用作原料。至于消耗和投资均无优势的高压法,虽然运行可靠,质量稳定,但如果工艺技术无重大突破,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中,其成本难以过关。同时目前国内三聚氰胺生产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在“三废”治理等环节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4.3 回收利用尾气实施循环经济

在国外,由于在工业条件下合成三聚氰胺的收率已接近平衡,所以合成系统将不是今后改进的主要对象。欲使整个三聚氰胺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优越,合理地回收利用副产气体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从而达到三聚氰胺和尿素能以最佳方案联合生产的目的。利用“联产”新概念来实施循环经济,是近年来三聚氰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既可通过与尿素联产,降低三聚氰胺原料成本。又可通过与其他产业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尾气的利用价值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三聚氰胺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内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开始起步。2006年,我国除高压法(意大利Allied-ETEC技术)6.5万t/a三聚氰胺装置所产生的尾气已返回尿素装置再利用外,还有常压法9.0万t/a装置产生的尾气也已实现返回尿素装置处理。此外还有14.5万t/a装置产生的尾气用于联产碳酸氢铵,2.2万t/a装置产生的尾气进行氨碳分离处理,2.54万t/a装置产生的尾气用于联产硫酸铵,1.42万t/a装置产生的尾气用于联产纯碱,5.3万t/a装置产生的尾气用于生产氨水等。

4.4 加大下游产品研发和应用力度

国内当前三聚氰胺产品供过于求,且三聚氰胺的应用消费仍主要局限于传统领域。要扭转这种形势,加大三聚氰胺下游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三聚氰胺产品的深加工,延伸其产业链,拉动新兴领域消费增长,无疑是最好的解决途径。为此行业要加大宣传力度,从阻燃、环保和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呼吁立法,推进三聚氰胺后续加工产品尽快进入市场。同时行业也要在人造板、模塑料、水泥减水剂、蜜胺泡沫塑料和蜜胺合成纤维等方面加快研究开发力度,大力开发新的应用市场,帮助和促进现有企业向产品深加工方向转型。

5 市场分析

目前世界三聚氰胺的市场以4.5%左右的速率增长,持续保持增长态势。2006年全球三聚氰胺消费量约130万t左右,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生活品质的普遍提高和环保标准的提高。除了传统的装饰板、蜜胺餐具、涂料、纺织品整理剂、纸张增强剂、黏合剂和复合地板等应用领域外,高效水泥减水剂、三聚氰胺阻燃剂、蜜胺泡沫塑料、蜜胺合成纤维等新的应用领域的开拓也将使三聚氰胺的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我国是世界三聚氰胺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过去几年中,我国三聚氰胺年需求增长20%以上,预计在未来几年我国对三聚氰胺消费的年增长率仍将保持在10%~15%以上。

5.1 建材行业

近年来国内人造板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国内三聚氰胺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是用于制造贴面装饰板。尤其是装修市场快速发展,带动了三聚氰胺需求量迅猛增长。我国从过去出口三聚氰胺原料和进口三聚氰胺成品,到目前注重三聚氰胺后续产品的开发,如在木材加工的黏合剂、高密度层压板的贴面材料和水泥添加剂中都大量使用三聚氰胺,使国内三聚氰胺的应用领域和消费量不断增大。特别是我国于2002年7月1日正式实施装饰材料控制游离甲醛含量的强制性标准,这些规定的实施,迫使木材加工企业将使用三聚氰胺黏合剂,由此一方面增加了三聚氰胺市场需求量,极大地刺激了三聚氰胺在强化木地板生产方面的消费。另一方面也大大减少了甲醛释放量,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保的统一,为企业开展绿色营销提供了机遇。近年来仅我国强化木地板市场,三聚氰胺消费量每年就同比增长了30%以上。

人造板用三聚氰胺占三聚氰胺消费总量的一半,由于城市建设尤其是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写字楼和住宅装饰材料、门窗、地板、家具、办公用品的需求将同步增长,同时由于我国原始森林的禁伐和工业人工林的发展,必将推动人造板的高速发展和带动了三聚氰胺需求增加。预计到2010年,国内人造板产量将达4 800万m3,年均增幅超过9%。今后由于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原木的砍伐和利用将越来越有限,为保护日益减少的森林资源,大量的木材将被三聚氰胺复合材料代替,由此促使国内三聚氰胺的市场持续扩大。此外,目前我国水泥年产量约12亿t,只有不足20%的混凝土中使用外加剂,三聚氰胺用作高效混凝土减水剂前景十分广阔。

5.2 环保行业

蜜胺泡沫塑料除了比其他的泡沫塑料具有更低的容重和耐化学品腐蚀外,更具有突出的吸音尤其是对低频噪音的吸收特性,突出的热稳定性和耐老化性,优良的阻燃低烟和安全环保性。良好的后加工性不但使其固有的优势得到加强,同时还得到一系列性能优良的新型材料。我国城市快速道路的建设已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公路噪音扰民的问题已经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有关专家预测,在高速公路的隔音降噪、安全性和节能领域,蜜胺泡沫塑料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蜜胺泡沫塑料因其优异的吸声性、阻燃性、隔热性、耐湿热稳定性、卫生安全性及良好的二次加工性能。也可用于家用电脑、工作站,以消除各种驱动器及风扇产生的噪音,在建筑材料、交通工具、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等应用领域无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蜜胺泡沫塑料能满足对声学性、阻燃防火安全性、材料的功能性和装饰性多方面要求极高的运动场馆、音乐厅、电影院、教堂、会议厅、商厦、宾馆、饭店、餐厅、机场、码头、火车站、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需求。蜜胺泡沫塑料还可用于对机场候机楼、录音室和广播电台的广播大厅进行声学处理。蜜胺泡沫塑料由于其良好的隔热、隔音性能,特别是耐火、热稳定性等综合性能,使之有在电热水器、电冰箱、消毒柜等家用电器方面替代聚苯乙烯、聚氨酯等泡沫塑料的可能而得到广泛应用。经介电材料浸渍或复合后,可作为无线电波、雷达、微波能的吸收和屏蔽材料,将广泛用于信息产业和军事工业,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市场潜力巨大。

5.3 化纤行业

国内蜜胺纤维技术的开发工作起步较晚。江苏常州新区能源设备厂、天津工业大学等在本世纪初开展了研究蜜胺纤维方面的技术工作,并得到相对“高旦”、“脆性”的蜜胺纤维细丝,在包括树脂体系、纺丝工艺、关键设备等方面在内的蜜胺纤维核心技术已有所突破,并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北京三嗪兴达化学研究所是国内较早从事蜜胺纤维研究开发工作的单位之一,目前在蜜胺纤维生产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果。该所开发出的蜜胺纤维生产工艺已建成10吨级规模的“单头”纺丝装置,生产长丝纤维和短切纤维,其纤维的纤度、伸长率、色度、拉伸强度、模量及难燃性、耐热性等主要指标已达到和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指标。以目前掌握的工程技术数据,国内建设一套“多头多位”千吨级蜜胺纤维纺丝工业化实验生产装置的条件已经具备。

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纤维产量最大的国家,世界高性能纤维的产量已经达到十几万吨,而我国高性能纤维的产量不足1000t,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纤维的产品结构急待调整。目前国内阻燃织物及制品的生产企业已有100多家,年产数千万米阻燃织物和数百万套服装,一个初具规模的耐高温、阻燃纺织品的产业链已经形成。蜜胺纤维以其固有的难燃、耐高温、低导热、无毒、耐化学品腐蚀、易加工、易染色等特性及价格竞争的优势,必然推动这一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在建筑、交通、家庭用品及其他工业领域的规定、规范及标准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将刺激国内快速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蜜胺合成纤维的需求市场和产业链。

5.4 国际市场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三聚氰胺出口,这也说明我国三聚氰胺质量可满足国际市场对三聚氰胺质量要求。前几年日本的三聚氰胺制造商日产化学公司为了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多次到我国调研,对当时国内部分规模较大的三聚氰胺厂的产品采样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产品质量已接近和达到国际水平,个别项目甚至超过日本。目前我国每年有20%~40%的三聚氰胺用于出口,主要出口到欧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出口量已占世界三聚氰胺需求总量10%左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三聚氰胺出口增长迅速,2002年出口量为3.94万t,到2006年已激增至9.36万t,增幅为137.56%。2007年出口势头依然强劲,月出口量连续超过万吨,1~6月份出口量高达7.62万t,同比增长115.41%,创下了我国三聚氰胺出口量历史最高纪录。但受2007年7月1日起我国三聚氰胺出口退税率从13%下调为5%的影响,预计我国下半年三聚氰胺的出口量将比上半年下降10%以上。

从长远发展来看,虽然全球三聚氰胺的市场需求仍然会保持增长,但是由于国际能源价格上升,尿素装置的停产,原料和能源的成本增加而三聚氰胺国际市场价格并没有相应上升。世界主要的三聚氰胺供应商为了维护自己的市场地位,在强化开发新的三聚氰胺生产工艺以降低成本,如DSM公司近期开发的短流程高压法。同时,世界三聚氰胺生产巨头已开始把三聚氰胺生产装置往世界中东和中美洲等主要的油气产地转移。俄罗斯也在利用其能源优势,寻求德国鲁奇公司提供的先进的三聚氰胺生产技术,并尽快形成10万t/a的生产能力。由此可知,未来国际市场三聚氰胺的价格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提升,将使国内三聚氰胺的出口市场有可能缩小。

2007年三聚氰胺市场低开低走,年初受春节影响,下游行业持续低迷,开工率严重不足,用量大幅减少,各厂家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库存。春节过后,随着企业提高生产计划,国内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市场整体供求关系更加严峻,国内三聚氰胺市场价格呈现出明显下滑的态势。目前国内各生产企业出厂价格大多为7 800~8 200元/t,创5年来新低,后市走势仍不容乐观。鉴于我国三聚氰胺企业生产稳定、货源充足,新装置相继建成投产,再加上第三季度又是欧洲的休假期,预计后期国内外三聚氰胺价格将呈现出稳中略有小幅震荡的态势。

6 结 语

1) 自2000年至今,由于以我国为主的部分亚洲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迎来了世界三聚氰胺市场和技术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三聚氰胺产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历史新阶段。目前全球三聚氰胺消费量逐年持续增长,随着市场不断扩大、能耗不断降低、技术不断进步,三聚氰胺全球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工艺技术和生产装置必然向着单系列能力大型化、自动化、节能化、集约化生产的方向发展,

2) 我国已成为世界三聚氰胺主要生产国。但由于国内三聚氰胺装置规模较小,地域分布广,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的整合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三聚氰胺产业未来发展应通过加快下游产业发展以扩大需求,用循环经济理念改造三聚氰胺产业以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先进技术建设大装置来提升三聚氰胺产业的市场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国内三聚氰胺企业应尽快建立自己的行业组织,加强行业管理和规划采取有效的行业管理来控制三聚氰胺盲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建议企业在新建或扩建三聚氰胺项目时,要先了解国内外三聚氰胺市场供求状况,增强科学性。通过重组或其他形式,将业内众多小型企业组建成企业联合体,形成高技术含量、规模化生产的企业阵营,提升产品档次,培育知名品牌,增强我国三聚氰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摘要:三聚氰胺是一种以尿素为原料的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中间体,在木材加工、塑料、涂料、减水剂、造纸、黏合剂、纺织、皮革、电器、医药、阻燃剂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经过50a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基地和出口国,国内三聚氰胺产品也在国际市场处于强势地位。本文简要介绍三聚氰胺的生产工艺、国内概况及发展趋势、应用领域和市场分析等方面的一些情况。

关键词:三聚氰胺,发展,供需,应用,市场

参考文献

[1]黄洋俊.三聚氰胺产需现状与发展[J].辽宁化工,2001,(6):311~315.

[2]刘政,刘军,曾世琼,等.三聚氰胺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川化,2005,(3):1~4.

[3]慧聪网化工行业.三聚氰胺生产技术现状及进展[EB/OL].2005.7.14.http:∥www.hc360.com.

[4]中化新网.中国三聚氰胺工业50年回顾[EB/OL].2007.9.18.http:∥www.ccin.com.cn.

市场概况 第8篇

块煤市场运行平淡, 用户开工基本正常, 块煤需求有所减少, 局部地区煤价略有下滑, 本周山西晋城发热量27.170 MJ/kg无烟块煤价格比上周下跌20元/t。

4月8-12日, 国内动力煤市场整体弱势运行, 煤价持续走低。主产地方面, 山西和陕西动力煤价格均有下调, 幅度为10~30元/t不等,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动力煤价普降。港口方面, 秦皇岛港各个品种煤价均下调5元/t。国内动力煤市场价格调整如下:

(1) 山西忻州地区动力煤价格下调10~20元/t, 市场成交清淡, 发热量20.900 MJ/kg动力煤价格380元/t, 山西长治、吕梁等地部分中高品质动力煤价格下跌5~10元/t, 气煤价格400~420元/t。

(2) 陕西榆林地区动力煤市场成交欠佳, 发热量22.990 MJ/kg动力末煤价格为380元/t;神木地区发热量25.080 MJ/kg末煤价格为425元/t, 所有报价均为坑口含税价, 均下调了10元/t。

(3)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动力煤市场弱势运行, 价格有所下调, 降幅在5~20元/t不等。发热量24.244 MJ/kg粒度 30~80 mm的块煤价格440~465元/t;发热量21.736 MJ/kg新粉煤价格265元/t;发热量20.064~21.318 MJ/kg粉煤价格255元/t, 均下调20元/t。

(4) 秦皇岛港动力煤价格下调5元/t。发热量18.810 MJ/kg动力煤平仓价为425~435元/t;发热量20.900 MJ/kg动力煤平仓价为515~525元/t;发热量22.990 MJ/kg动力煤平仓价为605~615元/t;发热量24.244了MJ/kg动力煤平仓价为645~655元/t。

市场概况 第9篇

近年来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步伐加快, 东莞市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发展历史特殊性及地方经济实力迅速提升,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工作更是走在前列, 取得良好成效, 目前市区公园、广场等公共绿地基本上100%实施市场化养护管理。但同时由于基础差, 市场化实施时间短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行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过程中, 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

1 东莞市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概况

东莞市位于珠三角的地理中心, 珠江口东岸, 北接广州, 南连深圳。改革开放30年, 东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东莞的发展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精彩而生动的缩影。由于是从一个农业县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成地级工业城市, 在上世纪末, 东莞市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明显滞后于其经济发展,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没有完整的管理体系, 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不明确, 公共绿地由属地镇 (街) 管理, 养护工作大多由一些临时机构或委托农业、林业部门负责, 没有固定的人员编制和财政经费供给, 养护作业水平极低。

2001年, 东莞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东莞的发展已经到一个转型的关键期, 经济要持续发展, 必须搞好城市建设, 于是大胆提出“五年见新城”宏伟目标, 牵起了城市建设的热潮, 为了实现“建”、“管”并重, 采取了多项措施强化城市管理工作,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首先在机构设置上完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系, 明确城市管理局是管理全市园林绿化的行政机关, 健全城乡层级管理体制, 设立镇 (街) 城市管理机构——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赋予其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职能, 同时积极将城市管理架构推进到期村 (社区) , 形成“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系。

为了适应城市园林绿化面积快速增长的需要, 2001年东莞市借第一条景观大道——东莞大道通车的契机, 开始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试点工作, 采用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 将东莞大道约70 hm2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推向市场。东莞大道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取得了良好效果, 养护水平明显高于市内其它项目。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后, 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在城市管理局直接管辖的“五路一广场” (东莞大道、东江大道、松山湖大道、环城路、东部快速路、中心广场) 全面实施, 同时按照“政企分开、管养分离”的原则, 向各镇 (街) 、村 (社区) 推广。

目前, 东莞市市区、各镇 (街) 中心区的园林绿化已基本实现了100%的养护市场化, 村 (社区) 正在逐步推进市场化进程。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为东莞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快速提升发挥了巨大作用, 东莞市先后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2 东莞市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经验

2.1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是城市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必然加快, 城市园林绿化面积快速增加, 事业单位“管养一体”的原有管理模式已不可能适应发展的需要。2001年东莞市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550 hm2, 2007年增加至1 173.71 hm2, 增长113.4%, 如果按6 000 m2/人的标准计算, 到2007年至少需要1956个养护工人, 人员增加速度和规模是事业单位难以承受的, 也违背了我国积极推进的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方向, 因此实行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是适应东莞市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需要的必然选择。东莞市实行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之前,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是非常薄弱的, 机构简单和人员编制少, 由于不存在单位改制或人员分流等问题, 推行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的压力和阻力较小, 正好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2.2 完善管理体系, 落实养护经费是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的基本条件

城市管理局——镇 (街) 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村 (社区) 管理办公室形成的东莞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架构。城市管理局是全市园林绿化主管理部门, 下属事业单位市园林管理所负责协助全市园林绿化技术指导工作, 各镇 (区) 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村 (社区) 按职责范围负责辖区内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 包括对养护市场化的监督管理。城市管理局拟定了《东莞市园林绿化养护分级标准》、《东莞市园林绿化养护暂行标准》、《东莞市园林绿化养护检查考核暂行办法》、《园林绿化监理工作指引》等多项指导性文件, 基本上形成较完善的管理体系。

养护经费方面, 各级政府将公共绿地建设与养护资金作为公共预算重要内容, 列入财政预算, 按照养护合同标准按时足额拨发养护经费, 并针对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资金。

实践证明了要实行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 必须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落实养护经费两项基本条件, 否则养护质量根本无法得到保证。

2.3 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 节约养护经费, 提高养护水平

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是以招投标的方式决定养护企业, 合理低价会大大增加中标的机率, 这样可以引入竞争机制, 促使养护企业通过提高劳动效率, 精简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 提高人均养护绿地面积, 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从而整体降低养护价格, 节约养护经费。同时, 对中标养护企业实行合同管理, 严格按标准考核, 有效地促进了养护企业提高养护质量, 有利于提高园林绿化养护水平。目前东莞市养护平均价格为4.6元/平方米·年, 粗略计算较市场化之前大约降低10%~15%, 而养护质量明显高于市场化之前水平。

2.4 精简园林绿化管理部门人员的编制, 提高行政效能。

由于东莞市按照“政企分开、管养分离”的原则, 全面实行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 所以园林绿化管理部门人员编制得到精简, 经费最大限度地用于绿化养护上, 提高了政府经费的使用效果。同时管理部门得以更好集中精力在宏观的管理上, 更好地统筹城市园林绿化发展, 目前, 城市管理局正集中力量指导各镇 (街) 进行绿地规划方案的修编工作。

3 东莞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发展方向

东莞市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虽然取得成功, 效果十分良好, 但由于实施时间短、经验不足等原因, 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3.1 监控要点把握不准, 考评标准不够科学, 监管工作处于被动

怎样监督管理好园林绿化养护单位, 对他们养护工作的方法、措施、效果给出合理的评价, 是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的一个成功的关键, 是园林管理部门目前遇到的普遍难题。

目前, 监管工作虽然有《东莞市园林绿化养护暂行标准》、《东莞市园林绿化养护检查考核暂行办法》和养护合同等作依据, 而且很多标准和办法是参照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些城市的做法, 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而制订的, 内容是比较详尽的, 对园林绿养护的每一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但在实际监管过程中, 监控要点把握不准, 考评标准不够科学, 致使监管工作繁重, 常常处于被动。

现行考核办法是将园林绿化按要求标准高低划分为三个等级, 每月考评, 实行100分制, 分数构成涵盖养护工作的方方面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 园林绿化的分类过于简单。

城市绿地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如何评价系统质量和效能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另外公共绿地受政府和个人的行为、道路状况、植物品种、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能单纯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和园林景观来评定养护质量。因此对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项目监管, 不能千篇一律, 否则难以把握监控工作重点, 必须对城市绿化进行详细分类, 针对不同类别绿化明确相应的监控要点, 有利于提高绿地系统质量和效能, 同时提高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

第二, 分数段设置不合理。

现行标准, 分“好” (90分以上) 、“中” (90~80分) 、“差” (80分以下) 三个档次, 其中分数属“好”为达标, 属“中”, 罚款10 000元, 属“差”罚款50 000元, 累计三次“差”, 终止合同。达标以上分数段过于狭窄, 不利于充分反映存在问题。因此, 需要调整评分标准和分数构成, 将达标分数线定在70~80, 并根椐养护水平提升情况, 逐步提高达标分数线。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存在问题和不同项目养护质量的差距, 并逐步提升养护水平。

第三, 评分标准缺乏科学的统计分析和数据监测, 而且景观效果所占分数比例过大, 忽视整体生态效果评价。

例如评分标准中苗木、草坪养护占23分, 扣分办法为:1、因管护不当及病虫害而导致苗木长势太弱, 不够茂盛的, 每株乔、灌木 (非片植) 扣2分, 扣完为止 (共8分) ;2、因管护不当及病虫害而导致草坪或绿篱长势太弱, 不够茂盛的, 每平方米扣1.5分, 扣完为止 (共7分) ;3、未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 行道树每株扣2分, 乔、灌木每株扣1分, 草地或绿篱每平方米扣2分, 扣完为止 (共8分) 。以上标准笼统, 缺乏科学的统计分析和数据监测, 不利于客观和整体评价, 标准表面上非常严厉, 但实际操作中往往由评分人自行把握, 分数易受主观人为因素影响。因此, 建立科学客观的综合评价体系, 用科学的监测数据和系统的数据统计分析, 对养护质量进行科学、客观评价, 运用科技手段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是当前园林绿化市场化进程中最为迫切的任务。

3.2 社会监理制推广进度缓慢, 社会化分工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 东莞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社会监理制推广进度缓慢, 检查、验收、移交等监管工作仍由管理部门承担。由于缺乏第三方的参与, 监督和管理部门兼业主和监理身份, 既是运动员, 又是裁判员, 使监管工作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因此应该探索改革的路子, 推行社会监理制, 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微观监督相统一的监管机制。宏观调控方面, 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转变观念, 强化行业管理职能, 当好市场的“守护人”。微观监督方面, 则实行社会化, 推行社会监理制, 进一步强化社会化分工, 同时充分发挥绿化行业协会的作用, 引导企业自律。

3.3 合同期过短, 奖惩机制不完善, 养护单位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 东莞市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采用社会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养护单位, 合同周期一般为2年~3年, 没有延期或续期的奖惩机制。由于合同期过短, 造成项目移交频繁, 养护单位提升养护质量积极性不高, 养护工人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直接影响养护质量。东莞市可以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 对合同期作适当的延长和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来解决以上问题。例如苏州市对养护期间经考核业绩特别优秀的企业或者可以续标, 或者可以在下一轮评标中可以加分。深圳市则采用“末位淘汰”形式, 将养护质量最差的标段拿出来重新招标, 其它标段续期。这些做法可以有效促进了养护企业主动提高养护质量, 形成良性的竞争, 有利于提高园林绿化管养水平。

3.4 招投标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现行的招投标机制有最高限价, 没有最低限价, 企业间存在恶性竞争, 一些投标单位为了中标竞相压价, 甚至以低于成本价进行投标。由于中标价格太低, 养护公司为了最低限度保证其利益, 个别中标企业以更低价格转包给没有相应资质的公司甚至个体户, 使养护质量低下。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招投标机制, 主管部门应根据当地的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平, 结合不同绿地的实际养护难易程度科学测算出最低养护成本, 作为最低中标价, 从而避免低价竞标的恶性循环, 同时要加强养护市场和企业资质管理, 杜绝招投标舞弊、转包或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3.5 园林绿化科研、培训工作薄弱, 养护技术科技含量低

由于发展历史的原因, 东莞市园林绿化科研工作本来十分薄弱, 实行养护管理市场化对园林绿化科研工作更是造成一定的冲击:一方面园林绿管理部门由于职能任务的调整, 工作的重心偏重在管理上;另一方面, 目前养护单位大部分成立时间不长, 人才、经费不足, 科研积极性不高。目前园林绿化科研工作滞后, 管养工作停留在粗放的操作模式, 科技含量极低, 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数据, 管养措施针对性不强。例如对土质状况、小气候条件、植物生长状况、病虫害状况等缺乏科学的监测。

建设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 (建城[2007]215号) 中明确提出要加大节约型园林绿化各项相关技术的攻关力度, 要加大对园林绿化科研工作的投入, 落实科研经费, 充实科研队伍, 增强科研人员素质, 提高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能力, 推动城市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工作。加强园林绿化科研工作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措施:一是充分利用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的人才、技术优势, 积极开展园林绿化课题研究;二是加大园林绿化科研投入, 将园林绿化科研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计划或设立专项基金;三是采用课题招标, 或委托专业科研机构进行相关园林绿化科学研究;三是设立奖励机制, 调动园林学会、行业协会和养护企业参与园林绿化科研工作。

一些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及工人流动性大等原因, 忽视员工技术培训工作, 造成熟练技术工人缺乏, 养护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 对此管理部门应调动园林学会、行业协会发挥其作用, 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建立技术上岗证制度、评优等措施来促使养护单位重视员工技能培训工作。

4 结束语

东莞市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十分显著的, 相信通过总结经验, 不断实践和探索, 完善管理体系和监管机制, 加强园林绿化科研和技能培训工作, 提高园林绿化科技水平, 东莞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文章总结了近年来东莞市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实施情况及其经验, 分析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实施条件、程序和监控要点, 并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改进方法和措施, 以期更好推进今后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工作。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东莞

参考文献

[1]朱伟华, 丁少江.试论对城市绿化养护承包公司的管理[J].中国园林, 2000 (6) .

市场概况 第10篇

国际商业宇航市场主要涉及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发射服务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2015年国际商业宇航市场涌现出很多新趋势, 原有的产品、客户需求、服务模式和厂商正在发生一系列改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 传统宇航业务和市场趋于饱和, 发展缓慢。

⊙一些新兴市场发展较快。

⊙ 新概念和新技术在开辟新的市场, 并可能对某些传统业务带来颠覆性影响。

⊙互联网思维给宇航业务融资模式带来了影响, 给传统业务供应商带来冲击。

我国相关企业和政府机构有必要研究以上趋势和相关问题, 调整相应市场策略, 积极应对机遇和挑战。

2 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市场表现出传统业务供过于求、竞争激烈, 卫星通信市场情况地区差异明显, 对更高带宽和更低廉价格的需求明显加大等特点。

2.1 市场情况

传统卫星电视业务已经非常成熟, 目前面临供过于求、竞争激烈的特点。非洲、中东等地区已经被阿拉伯通信卫星组织、土耳其通信卫星公司和雅赫萨特等通信卫星公司覆盖, 未来的增长将趋于缓慢。北美地区的卫星电视广播受到网络机顶盒业务的冲击, HBO电视网的用户数量首次低于网络电视运营商Netflix。亚洲卫星电视广播市场已见饱和, 费率日见降低。为了能够产生规模效应并降低成本, 合并和兼并是这个细分市场的一个发展方向。同时, 超高清卫星电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亚洲卫星通信市场近几年的平均增长率超过10%, 面向宽带通信和移动平台的高通量卫星 (HTS) 等业务将成为未来的增长点。

由于地面基础设施薄弱, 拉美卫通业务近年获得高速发展, 同时市场更加国际化, 墨西哥利用卫星通信实现了几千所学校的远程教育是一个成功案例。

2.2 市场趋势

移动卫星服务 (MSS) 方面,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铱星公司、图拉雅公司、全球星公司等几大运营商在2014年均获得增长。未来市场要求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价格, 同时, 移动卫星服务运营商要适应当前数字化世界对数据和带宽的需求。

在移动卫星数据服务领域, 飞机、轮船、海上钻井平台等移动平台, 对高速互联网的需求带来了业界近5年两位数的增长, 目前市场远未达到饱和, 在正确商业模式的引领下, 可能成为非常有潜力的市场。

固定卫星服务 (FSS) 方面, 由于受到供需趋于饱和、竞争激烈等问题的困扰, 业界或许面临兼并、重组, 并趋向于提供更加差异化的服务。

新一代通信卫星获得广泛关注和应用。2013年来, 商业运营商采购的50多颗通信卫星中, 过半装有高通量卫星载荷。高通量卫星的服务价格越来越低, 但是为了保证服务质量, 降价空间已经不大, 另外, GEO卫星的延迟是固有问题。低地球轨道高通量卫星 (LEO-HTS) 星座, 可能成为解决高通量卫星通信成本和延迟问题的发展方向, 现在已经有多家公司宣布了新的近地轨道宽带通信星座计划。

3 遥感卫星业务

3.1 市场情况

近年, 卫星遥感业务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最近10年, 30多个国家发射了148颗地球观测卫星和31颗地球同步或低轨卫星发射, 预计未来10年, 将有350颗地球观测卫星和75颗气象卫星发射。

2014年商业遥感数据市场达到了15亿美元的规模, 环比增长11%。防务需求仍然是遥感卫星业务增长主要的驱动力。在发展中国家, 自然资源监控、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支持是重要的应用领域。

12家初创公司进入了对地观测领域, 吸引了9亿美元的风险投资, 它们主要开发低成本小卫星, 用以降低数据和服务成本, 主要面向基于兴趣点的服务、市场和商业情报应用和商业气象服务。

3.2 市场趋势

商用和民用遥感卫星制造市场预计未来10年将达到300亿美元, 对地观测业务的趋势包括:

⊙ 防务需求是最主要的增长驱动力。防务卫星遥感数据市场年营业额达到20亿美元, 一国政府可以发射遥感卫星或者直接从市场购买数据, 这两种方式互为补充。

⊙ 政府在对地观测基础设施和服务方面的投入仍然很高, 2014年达到了90亿美元, 50多个国家目前拥有对地观测项目。预计到2 0 2 5 年, 拥有对地观测卫星的国家数量将达到60多个。

⊙ 高分辨率数据占数据销售总额的一半以上, 用于海事态势感知合成孔径雷达对地观测数据需求持续增长, 但低分辨率低成本数据也有一定市场。

⊙ 低成本遥感星座持续发展, 已经有了服务模式, 但是仍没有见到效益。

⊙ 商业遥感数据供给将快速增长, 预计到2 01 9 年将有6 0 余颗卫星提供商业遥感数据, 会有更多的低成本、高时间分辨率解决方案出现。

⊙ 数据供应商将不局限于使用卫星一种渠道获取数据, 其他渠道包括无人机、地面监控设备等。因为探测手段的多元化, 服务商趋于使用合适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数据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

⊙ 面向遥感产生的海量数据, 数据处理、数据融合、自动化识别等能力变得非常重要, 现有的技术水平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求助于云、高性能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方法, 客户需求将逐渐从原始数据向解决方案转化。

4 发射服务、新技术、投资融资

4.1 发射服务

2015年全球商业发射服务共签署近20个合同, 发射服务供应商业务量饱满。同时, 为了适应小卫星发射需求增长、全电卫星技术逐渐成熟、新型大型卫星出现等市场形势, 供应商都在积极准备新一代火箭。火箭技术的成熟使太空探索、维珍银河等一批等新供应商涌现, 商业发射市场格局面临重组。

4.2 新技术

可能对将来市场产生影响的新技术包括卫星电推进、高通量卫星载荷、星上数字信号处理、灵活载荷、抗干扰和干扰保护、低轨小卫星星座、廉价发射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可能带来更廉价的发射服务、更快的通信带宽、更便宜的数据服务、更优秀的用户体验和更灵活的商业模式。

4.3 投资融资

目前, 商业卫星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出口信贷、商业贷款和风险投资。

出口信贷和美国进出口银行在促进各国卫星出口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商业宇航项目重要的融资渠道。

商业贷款也是一个融资渠道, 但是因为卫星业务周期长、风险大、不确定性强, 加之商业贷款利率较高, 能否在卫星业务中发挥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风险投资近年进入了卫星市场, 太空探索等公司已经获得了18亿美元的投资。风投在宇航服务、互联网服务、对地观测服务等领域都有投资, 给One Web、维京银河、Skybox等公司带来了发展机会。

5 开发策略

我国航天工业在近几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在商业宇航市场和竞争对手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技术方面, 我国商业平台、载荷等产品同国外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 产品寿命、重量等均落后于竞争对手;价格方面因为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原因已经不具备原有优势, 在一些项目上甚至高于对手。结合这些情况和上面分析的市场情况, 对我国的商业宇航给出如下建议:

(1) 签署并落实政府间宇航合作协议。建议利用政府合作平台加强项目开拓, 推进项目实施, 建立政府间合作机制, 签署宇航合作协议, 由相关公司落实, 推动我国宇航业务发展。

(2) 长远布局, 逐步提升市场规模。考虑综合利用我国的卫星资源, 开展数据共享服务, 在国外建立接收处理站, 让国外客户熟悉我国产品和能力, 逐步扩大合作范围至整星交付等范畴。

(3) 开发重点市场, 形成辐射效应。重点开发愿意在宇航方面投入的重点国家, 通过对重点国家的开拓逐步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

(4) 加大宣传力度。中国航天发展实力的宣传力度, 通过参加区域卫星论坛、不定期拜访客户等方式, 让客户了解中国航天。

(5) 海外营销体系建设。发挥业务公司海外营销体系的作用, 加大对地区的研究, 结合我国“一带一路”等有关政策, 创造在宇航领域的合作机会。

(6) 定点跟踪。根据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 及时跟踪相关国家的宇航业务、工程承包等需求情况。

摘要:本文描述了2015年国际商业宇航市场在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发射服务、新宇航技术、投资融资等方面的新变化, 预测了国际宇航市场技术、价格、服务等方面的趋势,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给出了对我国2016年商业宇航发展的策略建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市场概况】相关文章:

车险市场发展研究概况12-31

市场营销专业发展概况03-27

基本概况05-08

调查概况05-30

利用概况06-10

城市概况08-05

发生概况08-19

公司概况07-10

概况成语09-17

乡镇教育概况06-16

上一篇:干部组建下一篇:新型自动气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