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特征范文

2024-07-31

流行特征范文(精选12篇)

流行特征 第1篇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 (Mumps) 是由腮腺炎病毒 (Mumps virus)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2,3], 5~9岁发病率最高, 目前, 由于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Mumps vaccine) 的应用, 其发病率降低明显, 但是, 有的儿童尽管注射了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仍然出现流行性腮腺炎[4], 为探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的临床特征, 该文收集该市2012年1—12月流行性腮腺炎1 224例资料, 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个案资料来自“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汇总而成。

1.2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8.0、Excel2007分析软件, 分析该市2011年1—12月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2 结果

2.1 1 224例患者一般资料

男820例, 占67.0%, 女404例, 占33.0%, 年龄0~5岁, 112例, 占9.2%, 5~8岁, 987例, 占80.6%, 8~9岁35例, 占2.9%, 9~10岁75例, 占6.1%, 10岁以上5例, 占0.8%。发病年龄以5~8岁为主, 其次是0~5岁和9~10岁, 10岁以后, 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降低。

2.2 发病时间

1~3月123例, 占10.0%, 4~7月857例, 占70.0%, 8~10月75例, 占6.1%, 11~12月169例, 占13.8%, 4~7月是该病的发生高峰。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传染病[5,6,7], 流行性腮腺炎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随着疫苗工艺的发展,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的应用[8,9], 大大降低了不良反应和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的发病率。

通过对该市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发现, 每年春、冬季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高峰期, 符合呼吸道传染病的季节流行特点, 但每年的2月有个明显的低谷, 这主要因为寒假学校放假, 减少了传播途径。男性高于女性, 与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6,7,8,9]。尤其是乡镇小学, 学校是暴发疫情的主要场所, 应该把学校作为防控的重点场所。为做好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 应进一步提高适龄儿童MMR联合疫苗的接种率, 疾控机构要对幼托机构、学校开展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的查验活动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 一旦发现有漏种的儿童, 学校应详细登记并上报当地疾控机构, 并要求补种。另外, 学校发生腮腺炎暴发疫情期间, 建议启动晨检制度, 加强监测, 一旦发现疑似患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 减少疾病的播散, 并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上报, 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

参考文献

[1]申振元, 陈正利, 马桂芳, 等.2005年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8) : 1568-1569.

[2]徐爱强, 陈远银.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的危害及其在中国免疫策略的讨论[J].中国计划免疫, 2006, 12 (5) :426-428.

[3] Shen ZY, Chen ZL, Ma GF, et al.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mumps in Henan province from 2004 to 2006 [ J ].ModernPreventive Medicine, 2007, 34 ( 8) : 1568-1569.

[4] Herzog C.Mumps epidemiology-worldwide[J].SozPraventivmed, 1995, 40 (2) :93-101.

[5]赵金星.2004~2006年柳城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 2007, 13 (7) :647-648.

[6] Gu Q, Zhang CX, Wang LP, et al.National epidemic analysis on mumps reported by the internet between 2004-2005[J].Chinese Journal of 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 2006, 12 (4) :285-287.

[7]成慧, 王东海, 郭世成, 等.江西省2004~2005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 2007, 13 (5) :461-463.

[8] Yin DP, Fan CX, Cao LS, et al.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mumps in China from 2004 to 2006 [J].Disease Surveillance, 2007, 22 (5) :310-312

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第2篇

分析2004-2009年安岳县麻疹发病与流行趋势,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09年安岳县麻疹监测系统确诊的632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6年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07年发病数显著上升,且呈现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的态势。2008年3月全县开展8月龄~15岁儿童普种麻疹疫苗,疫情得到明显控制,2009年发病数仅有3例。发病高峰集中在3-7月;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30.54%,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占44.78%和24.68%。结论

麻疹初免及加强免疫接种不及时、流动儿童增多是造成麻疹发病上升的主要原因。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质量和及时接种率,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是控制麻疹暴发和流行的重要手段。

为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对安岳县2004-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探讨麻疹发病的影响因素,从而加速控制麻疹发病。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安岳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法定传染病疫情常规报告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县统计局。

1.2 监测病例定义和分类

按照WHO标准病例定义开展监测,并按照中国现行病例分类方法进行最终分类[1]。

1.3 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技术监督局《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3-1995)。1.4 统计分析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并用统计软件和EXCEL表格进行处理。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2004-2009年安岳县共发生麻疹病例63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6.79/10万。2004年发病132例,发病率为8.63/10万;2004-2006年发病率为8.63/10万~3.05/10万,麻疹发病呈下降趋势。2007年发病378例,发病率高达24.23/10万,与2006年相比,发病数显著上升;2008年3月全县开展8月龄~15岁儿童麻疹疫苗普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09年发病数仅为3例,发病率为0.19/10万。

2.2 季节分布

全年各月均有麻疹病例报告,3-7月为发病高峰,病例数464例,占全年病例总数的73.42%(表1)。

2.4 发病模式

全县69个乡镇均有麻疹病例发生,以散发为主,但个别年份麻疹散发疫情与局部暴发并存。以2007年为例,全县报告麻疹发病数378例;其中石羊镇发生局部暴发疫情1起,发病43人(采集病例早期血清标本38份,送资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者18份,阳性率47.37%),占当年病例总数的11.38%。2.5 免疫史

632例病例中,“零”剂次283例,占44.78%;1剂次162例,占25.63%;2剂次31例,占4.91%;不详156例,占24.68%。免疫史不详中以成人为主(56例),占35.90%。3 讨论

随着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加强,2004-2006年安岳县麻疹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麻疹发病率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但在2007年呈现上升态势,且发病模式出现麻疹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的局面。充分说明个别乡镇对适龄儿童疫苗接种不及时,也存在部分乡镇接种质量不标达,很多流动儿童和计划外生育的儿童未按时按质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麻疹发病率回升或局部暴发的重要原因。

2008年3月在全县范围内对8月龄~15岁儿童进行麻疹普种。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县召开文教、卫生、公安、工商、畜牧等相关部门的“麻疹普种”动员大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了全县乡镇的公卫人员进行麻疹接种培训,县政府印制公告330份,全县共制作宣传横幅595幅、发放宣传画2 025张、印发接种宣传资料24.50万张;城乡电视宣传273d、乡镇广播宣传1 725次;且县政府在每个乡镇均派有麻疹强免督导员,督导各个乡镇卫生院保质保量地对适龄儿童接种疫苗。全县接种麻疹疫苗20.97万人,接种率高达99.48%。因此在2008年、2009年麻疹发病数大大降低,2009年全年发病数仅为3例。

麻疹病例的季节分布,显示季节高峰“后移”,呈现春夏季发病高峰,3-7月发病占73.42%,与其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发病季节高峰推迟的原因,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新论流行色的基本特征 第3篇

一、时效性

流行色的“时效性”,主要是指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因受社会大环境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消费者会有不同的色彩偏好和色彩需求,为此市场也会有针对性地主销不同的颜色。“时效性”不单是流行色,而且也是其他任何流行、时尚事物的共同特征,这也是流行领域不可抗拒的定律。就色彩而言,今年流行的颜色,明年就会被其他颜色所替代!例如,美国汽车业广告分析家彼得?迈克金曾说“汽车商总是用一种特定的颜色来创造时尚。10年前,拥有一辆红色汽车是很时髦的事,现在金色是主打色,而未来的流行色很可能就是黑色。”该言论充分说明流行色在现代产品流通领域所具有的实效性强的特点。

整体上讲,流行色的“时效性”主要是与人的心理和流行周期等关系密切。就心理层面分析,一般人们对时尚色彩的兴趣点与注意力仅仅能够持续两到三年,甚至更短的时间,随后就会在更新鲜、更时髦颜色的“诱惑”之下“移情别恋”。这也是流行色与长时间应用的传统色或者基础色等的显著差别。“几乎所有的产品在它们很‘新’的时候或者刚开始启用的时候是被人认为是最美的。但是随着时光飞逝,它们的颜色会在人们心目变得‘丑陋’起来。”这也是流行色时效性特点造就的独特的色彩审美心理现象,以及人们对待流行色的一种态度。从流行色的生命周期来看,其长短也是各不相同的。概言之,在21世纪前,一种颜色或者色调的流行生命周期或许能够延续3-5年。据悉,在50年代,一个时装设计师要召开一次发布会需要准备一年的时间,等到这些设计产品进入市场环节时大约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这无疑延长了产品的流行生命周期。而现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和信息传播的发达,致使流行信息的传播和应用速度已经变得越加速捷。正如罗杰?特瑞德烈先生指出的那样“随着潮流变换史无前例的加速,零售商应对时尚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在提速,与之带来的变革即是:更快的投放市场、更快的翻新产品,以及更快的回应市场,这就是时尚产业的未来。”作为时尚产业和时尚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流行色,它的生命周期势必也将会在这样的社会、行业大背景下变得更加短暂,有时仅是昙花一现。例如,传统的服装类品牌都是按照每年春夏与秋冬两季组织产品开发的,而目前国际上有些“快餐品牌”,如西班牙的ZARA品牌已经由过去的两季演变为了十二季。换句话说,这些“快餐品牌”每月都会有新产品、新色彩面市。为此,许多颜色仅仅上架一个季度,甚至更短时间,就销声匿迹了。例如,2005年秋冬国内服装市场曾经流行过绛紫色,但是仅仅销售一个季节便被其他颜色迅速取代。总之,作为流行色应用者今后要想发挥它的最大市场功效,就必须考虑和面对越加快速的时尚发展趋势,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流行色的“时效性”对于应用者来说,机遇大于挑战。不然的话,市场中的产品因缺乏色彩变化而失去应有的活力,制造商、经销商将无法从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而色彩的“审美疲劳”也将使许多消费者在缺乏色彩变化的产品前显得无动于衷,失去购物冲动和乐趣。

二、区域性(与国际性)

如果说,“时效性”是指流行色的阶段性特征,而“区域性”则主要是指流行色具有的空间性特征。换言之,大多数流行色的发展与应用都是在特定区域空间条件下展开的。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国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的艳黄色,为此1986年9月12日出版的《南方日报-南方周末》曾经刊登了一篇名为《北京街头为何流行黄裙子?》的文章。文章写到:“今年夏天,北京街上流行一种明黄色的裙子,在缓缓流动的人群中和涌流不断的自行车行列里,宛如一朵朵耀眼的金菊;从对面擦过的公共汽车窗口里,也能看到闪亮的金黄色彩霞……让人感到耳目一新,涌现出新鲜、明快的意识,同时也产生许多思索……”。而同一时期的日本则受DC品牌影响,无彩色系的黑白灰成为人气最旺的时髦色彩。由上看出,流行色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各国各地区交往的不断频繁,交通工具的愈加便捷、网络通讯的快速扩展,尤其是国内外市场(据统计,上海地区82%为国外服装品牌)的越加开放都使以往流行色那种泾渭分明的区域性特点被逐渐削弱,取而代之的则是不同区域的人们会在相同的时间内共同青睐、应用和消费某种相同、相似的色彩元素。这一新现象我们能够从近年来亮丽色、金属色等的风靡世界中可见一斑。例如,金属色于2007年不仅风靡欧洲,而且在其他地区同样也是大放异彩。对于身处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生产者、设计师、经销商等而言,由于他们能够经常参观相同的博览会、参加相同的预测机构、翻阅相同的时尚媒体等,因此致使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取到相同的流行色预测信息。为了抢夺市场,他们也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制造出具有相同流行色特点的产品来,并把它们迅速推向市场。这就为流行色的跨区域、跨文化性创造了必要条件,目前这种征兆已经显现得愈加显著。据国际著名色彩制造商,美国潘东色彩公司有关专家介绍,以往不同地区企业采用和消费者喜欢的颜色常常是各不相同的,然而近年来在欧洲、美国和亚太三大销售地区每年出售的单张色卡的颜色几乎是出人意料地一致。为此,他们认为不同地区的色彩差异变得越来越小。毋庸置疑,这就是流行色全球化的结果。总之,国际化意味着流行色区域堡垒的瓦解,而全球趋同化的日趋加剧。

尽管如此,由于世界是多元的,不同地区因文化习俗、气候条件、经济状态等的迥然,流行色的区域性现象还会继续存在,如美国、吕本等国家一些预测机构发布的流行色信息也常常与国际流行色发布核心地区的西欧一些专业机构发布的流行色尚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只不过这种距离不会再像21世纪以前那样泾渭分明,各持己见,而是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在时尚全球化时代到来的今天,我们不能不对唯美主义理论的构建者、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于19世纪关于“流行”概念的论断感到由衷钦佩,他说“流行就是让幻想遍及全球的那么一回事。”应该说,王尔德的预言已在21世纪的今天化为了现实。

总之,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融合”应该是国际时尚领域大的流行主题和总的潮流发展趋势。由于流行色的全球化浪潮不可避免,所以国内今后应该加大对国际流行色信

息制定和应用方法等的悉心研究上。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争取像近邻日本一样,在充分了解西方流行色信息的发布特点、规律的基础上,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将中国人关于国际未来市场流行色走向的观点、设想推向世界。

三、普及性

以往人们关于流行色的印象主要集中于服装流域,实际上在西方市场上流行色早已经渗透到了时尚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日本色彩专家下川美知就曾这样说过“流行色不是在某个特定领域流行,而是在不同的领域同时出现相同的颜色。”这印证了流行色应用的广泛性。

2005年《13届北京国际服装博览会女装色彩调查报告》显示,68%中外企业应用了当年风靡世界的黄绿色系。而在当年的欧洲,该色不单单出现在服装设计中,而且还是其他时尚产品的重要色彩,如街头的广告、书亭的杂志、行人的着装、商店的食品、生活日用品、儿童的玩具等无一不是由黄绿色大唱主角,包括电影也是如此。例如,在获得77届美国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百万美元宝贝》一片中,导演伊斯特伍德在整个电影场景,以及服装的色调上都大量地应用了各种绿色。无独有偶,05年春节期间,在由香港寰亚投拍,梁朝伟、舒淇、任贤齐主演的香港影片——《韩国攻略》中,舒淇、任贤齐等也曾经身着绿装,许多场景也是尽显绿色调。上述两片尽管文化背景、主题题材、拍摄地区等有所不同,但在应用2005年国际主流流行色上却显得如此“心有灵犀”,也反映出国外电影工作者对时尚色彩要素的敏感和应变能力,所以令人刮目相看。这无疑也为绿色流行信息的传递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上述事例,无一不说明,流行色应用的普及性!

现代流行色能够在西方社会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这主要是因为国外流行色领域经过近百年的历练,已经成长为成熟的产业链,并且每个环节都可谓是环环相扣。整体上看,流行色常常通过与人体最亲近的服装开始,然后逐渐延展到其他各个与人类生活相关的领域,如化妆品、商品、包装、汽车等。这些不同领域的流行色一旦汇集一起时,势必会在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巨大的流行色潮流。

总之,流行色已经渗透到了时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为此,被誉为“美国色彩大师”的莱丽斯?伊丝曼女士就此现象坦言:“无论是国际流行色,还是美国本土设计师偏好的颜色,那些最新流行的颜色都将无可避免地极大影响了室内家居装饰的颜色选择,汽车设计的色彩选择,以及所有的生活消费品,包括消费品的包装、广告、网站,甚至零售相关环节的色彩。”为了了解流行色在国外的普及状况,笔者近年来就此议题曾经咨询过多位国外业界专家,他们的回答常常也是出人意料地一致。例如,英国曼特伏特大学服装系主任朱丽?金教授明确指出:“欧洲百分之百企业都应用流行色”,日本流行色协会负责人大关澈先生表示日本也是如此。从中看出,流行色在现代商品生产与流通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普及程度。

四、色调性

无论是在时尚领域,还是在一般人概念当中,常常存在着将流行色理解为是某一、两个具体颜色的认识误区。一般情况下,流行色是由一组或者几组色系构成的,也有专家或者文章将“色系”称为“色调”术语的。“色调性”的意义正如美国PPG公司涂料艺术总裁,罗塞特?布维松(Josette Buisson)所言:“没有一种单一的色彩能被宣布为色彩趋势。实际上,很多影响集中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氛围,这不仅包括色彩,还有风格,并且针对不同的人群。”该话也很好地向流行色学习者、应用者等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国内外色彩趋势机构每年颁布的流行色信息或报告都是由多组颜色构成的原因。

在造型艺术术语当中,“色调”主要是指“一种色彩整体的总面貌”,而非指颜色的性质。色调可以根据明度、彩度和色相,乃至色性进行划分。例如色相色调既可以由单一色相构成,像红色调、绿色调、蓝色调、黄色调等,也可以由多色相组合。以单色为例,自2004年起,桃红色一直风靡国际时尚领域。在桃红色调的基础上,其往往根据产品面对的市场、地区、用途等的不同而会呈现出深浅、冷暖、浓淡等方面的色彩变化。而类似于这样以某一种颜色为流行核心,并由此衍生出多种变奏效果的色彩系列,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桃红色调”或者为“桃红色系”:如果按照明度来分,可以划分为暗色调、亮色调、灰色调。例如,2006和2007年秋冬季,以黑色、深灰色、藏蓝色和咖啡色在时装界开始大行其道,故此,深色系就成为了该年度流行色彩的主打颜色。一般情况下,春夏流行浅淡色彩,而秋冬流行黯淡色调;如果按照色性来分,可以划为冷色调、暖色调和中色调。例如,在2000年,冷色调曾经席卷国际流行色领域,其意味着蓝色、绿色和紫色等是当时市场产品的主导颜色如果按照彩度来分,可以划为鲜色调、灰色调和浊色调等。例如,2004年至2006年期间高饱和度的鲜艳颜色,如桃红色、黄绿色和橙色等水果颜色曾经大行其道,而据国际专业机构介绍,2006至2008年期间,自然颜色又将再次粉墨登场,这些都是通过彩度进行色调划分的。为此,每年国内外流行色趋势机构发布的色彩信息都是由多种色调构成的。如果在一年中,市场上同时流行几种色调,如2006年秋冬至2008年春夏自然色调、黑白色调和金属色调曾经是交替流行,这就属于“多色调流行”。在多色调流行期间,其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即以某一、两种色调为主流,而另外几种色调以支流形式存在。例如,2006年秋冬至2008年春夏是自然色调、黑白色调为市场主体颜色,而金属色调,包括鲜艳色调则充当点缀,这种趋势今后也会更加突出。总之,随着人们色彩审美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以往那种一段时间之内仅仅流行一、两种色系的情况今后将会得极大改变,而“百花齐放”格局势必将成为国际流行色趋势未来发展的主旋律。

色以上阐述都是为了说明这样一个观点,就专业应用与商业推广层面来看,“流行色”不是指某一个单独的颜色,至少应该是一个色调概念。而无论是一个“色系”或者“色调”,其常常是由多只颜色组合而成的,并可以相互配合使用。为此,今后流行色的学习者、应用者、消费者等只有从色调或者色系角度对其予以认知,才能够有助我们从本质上把握流行色的概念,这对于流行色应用者今后更好地开展相应工作以及指导消费者进行消费,都是必将会大有裨益。

五、经济性

对于消费者而言,流行色可以给他们带来生理、心理和审美等方面的诸多满足,然而对于流行色的制定者、生产者和经营者来说,它们只是产生经济效益和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一种工具。换言之,流行色是生产力。

流行色被产品经销商、制造商们发现能够为行业、厂家带来利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述到19世纪末期。但是纯粹从经济角度有组织地有目的地开展流行色的预测和应用活动则应该是以1917年美国

纺织品色卡协会颁布的世界上第一个流行色预测色卡为标志。该色卡在现代流行色发展史上的不朽贡献在于,第一次向制造行业提供了以能够帮助它们在市场上赢得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色彩信息。不过,流行色预测、生产和市场营销得以真正发展与繁荣的历史应该是从20世纪60年代算起。代表性成果是,国际上成立了许多类似于美国纺织品色卡协会这样的流行色趋势预测组织、机构或公司,如美国色彩集团(CMG,1962年)、国际流行色委员会(Inter color,1963年)等。进入70年代以后,更多的流行色专业预测机构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成立,如法国的PecIers(1970)Promostyl(1967年)、WGSN(1998年)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这说明生产和销售领域对流行色有了更大更为迫切的需求。而任何形式的流行色的预测与应用活动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帮助开发商、设计师和销售商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产品中的色彩因素取悦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终到达推销产品的动机。例如,韩国时尚文化协会副会长琴基淑博士在2004年中国举办《首届亚洲色彩论坛》的主题演讲中就曾直言不讳道:我们研究流行色的目的是,就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美国色彩权威莱丽斯?伊丝曼女士对此也说得极其透彻:“无论是设计师调整自己的设计以配合当前的流行色,还是由正在流行的色彩启发而做出的配色设计,都完全出于一个原因,这样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刺激他们的消费。”例如,近年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其他一些国际知名的汽车厂商一直都在大力研发科技含量更高的涂装工艺。据悉,这种工艺不仅今后能够让汽车外观显得更加亮丽多彩,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新颖的色彩能够为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附加值。另外,从国内流行色发展的历史来看,流行色20世纪80年代之所以能够在纺织领域掀起巨大的流行色浪潮,其起因也是与当时国内为了更好地开辟西方纺织市场、扩大出口份额和挣取更多外汇的政策息息相关。总之,浓厚的商业气息,也使得流行色成为市场博弈中能够给企业创造效益的制胜法宝之一,因此在色彩领域流行色又有“商用色彩”的别称。与此同时,如果企业不能够很好地应用流行色,也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例如,美国一家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就该国服装市场而言,每年倒闭70%的公司都是因为色彩不符合流行趋势造成的。近年来国内类似事件也是屡见不鲜。

六、点缀性

意大利《VOGUE》版主编Franca Sozzani曾发表过这样的论断:“真正的时尚始终只属于极少数人”。尽管流行色在日常生活与商业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为此也不能不意识到这样的一个事实,整体来说此类色彩仅是现代市场产品色彩中的一个构成部分,无论现在还是未来的“流行色”都永远不可能替代常用色的市场主导色彩地位,在多数情况下,它们更多充当地是辅助作用或者是调味品的角色,为此,国内老一辈流行色专家蔡作意先生一语中地道:“流行色就是个点缀色!”流行色作为点缀色,应该说既是它的魅力所在也是其局限所在,而那种过于夸大流行色的神奇或者贬低流行色作用的观点与做法都不是一种科学而客观的态度。

2005年,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公司与《新浪汽车频道》曾经联袂举办过一次名为“您最爱哪种汽车颜色”的调查。据悉,该调查总共发放了10000份问卷,收回752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6552份。报告显示,在准备购车的潜在消费者中,分别有42.4%、32%、31.2%的被访者选择了黑、银(包括灰色)、白色为自己喜欢的颜色。事实上,这三种颜色也是国内外汽车市场上经久不衰的色彩。而喜欢鲜艳或者时尚颜色汽车的人的比例与上述颜色相比较则明显要少许多。这也有力地佐证了Franca Sozzani、蔡作意等国内外专家关于流行色地位的市场判断。通过对不同领域色彩消费情况的调研,也使我们从中清晰地感受到流行色在当今色彩产品中的真正地位:点缀与配角。那么,占怎样市场份额的新色彩才能够拥有“流行色”的称谓。日本专业机构经过调查分析后给出的答案是:只要某种新颜色一旦达到市场占有额的此外,作为流行色学习者或者应用者还应该了解这样一个流行色应用特点和规律,即在那些比较接近女性、年轻人或者以时尚、休闲为主体的产品、环境等,如服装、化妆品、手机等中,流行色的应用比例要显得大一些。例如,在《13届北京国际服装博览会调研》结果显示,在本年度博览会被抽样调查的195个女装品牌当中,有147个品牌以不同形式运用了当年的流行色,占品牌总数的75.4%。不过,同期举办的男装品牌则在流行色的应用方面明显低于女装,不足10%。而对于那些耐用产品,如汽车、冰箱等,流行色的应用比例则更少。由上可见,流行色的应用比例是由其产品功能或者消费目标等特点决定的。

总之,尽管流行色在大多数产品等的色彩应用中仅仅处于一个点缀与配角的地位,但是当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表明,没有流行色却是“万万不能的”。因为流行色对当代产品等色彩应用的一大贡献是能够给司空见惯的常用色彩市场注入一股新鲜活力,同时能够通过色彩刺激人们的消费热情,特别是能够满足那些追求个性,向往时尚消费者的特殊色彩消费情感与心理需求。

七、周期性

在现代词典中,“周期”一词常常是指事物在运动过程体现出的“周而复始,循环反复”的特征。生活中,我们几乎经常不断地要与各种周期发生关系,最常见就是自然界的日夜、四季交替、股票的升降、政府的更替等现象。而在流行色领域,一旦一种颜色被消费者接受,就会很快汇成时尚的主流。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这种色彩的爱好也会减弱,并随之被新的色彩替代,过一段时间后被替代的颜色又会卷土重来,并且再度成为时尚领域的领军色彩。这一变化揭示我们,色彩自身具有很强的周期性运动规律。

实践也表明,流行色的周期性并非是简单的全盘复古,而是每一种颜色在做周期轮回时,都会得到新的释义。就近30年流行色发展历史来看,20世纪70年代的璀璨的金色曾经风光一时;20世纪90年代,其又以一种向日葵似的金色再度流行;到了2006年则主要是以亚光、低调的金色风靡世界;2007年国际流行的银色、灰色和透明色都是60年代未来主义思潮的新复兴。

综上所见,色彩的每次再流行都会被创造者赋予新的含义和神采,所以能够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引人注目。另外就每次周期轮回的间隔时问的长短而言,也是不尽相同,如有的重复流行颜色的间隔时间较短。例如,2005年秋冬国内服装市场曾经流行过紫色系,随后该色仿佛消失了两年,而到了2007年该色系秋冬又再次卷土重来为服装市场流行的主色。相反,有的颜色的轮回间隔时间则又相对较长,如金色近30年来的反复都是以15-20年为间隔周期的。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流行色在商业领域和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致使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关注于对流行色周期的研究工作,为此在国际领域领域也曾经产生过多种学说。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观点包括综合说、补色说、冷暖说以及螺旋说、交叉说、升降说等。

浅谈猪瘟流行特征 第4篇

1 易感动物

猪是猪瘟病唯一的自然宿主。 各品种猪都易感, 一般国外优良品种、改良品种以及仔猪、非免疫猪易感性较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营养程度的猪均可感染, 易感性差别不大;免疫猪群中, 仔猪更易感。

2 传染源

2.1 病猪、潜伏带毒猪、康复带毒猪为主要传染源

病猪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均含有病毒, 随口、鼻、眼分泌物和粪尿、精液向体外排毒;有的潜伏带毒猪在感染1~2d未出现症状前就向体外排毒;康复带毒猪在产生特异性抗体之前仍可向体外排毒。

2.2 隐性感染带毒母猪是重要传染源

怀孕母猪感染低毒力毒株, 不表现临床症状或呈亚临床症状, 成为隐性感染带毒母猪, 与非感染猪相比, 外表上无差异, 但病毒广泛存在于母体、胚胎、胎盘和子宫分泌物 ( 公猪精液) 中, 是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 随产仔向体外大量排毒, 并可终身排毒, 污染周围环境, 将病毒传染给非感染猪, 易感猪之间再相互传播, 这样就造成了猪瘟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2.3 先天性带毒仔猪是最危险传染源

隐性感染带毒母猪还可将病毒经胎盘垂直传播到胎儿, 导致新生仔猪发病, 有的新生带毒仔猪呈隐性感染, 不呈现显性症状, 临床不易被发现, 这类猪不产生免疫应答, 但可产生免疫耐受或免疫偏离, 可以向体外排毒4~6 个月, 甚至终身排毒。

3 传播途径

3.1 水平感染

病死猪尸体及其脏器、粪尿、血水、精液, 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器械、用具、服装、鞋帽等污物, 以及接触病死猪的人员、老鼠、昆虫等, 都可成为传播媒介, 通过直接接触方式, 经消化道黏膜、呼吸道黏膜、生殖道黏膜、眼结膜、皮肤伤口感染, 进入机体组织水平传播。

3.2 垂直感染

隐性感染带毒母猪可将病毒经胎盘垂直传播到胎儿, 导致新生仔猪发病、隐性感染。

4 流行特征

猪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没有明显季节性。 然而受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 春秋两季较为严重。

易感猪受到猪瘟病毒侵袭时, 发病特点是急性暴发, 先是一头或几头发病, 呈急性经过, 突然死亡。 然后发病猪不断增加, 1~3 周达到高峰, 多数病猪呈急性经过和死亡,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90%以上。 此后逐渐趋向低潮, 病猪呈亚急性或转为慢性。 病程后期常继发感染沙门氏菌和巴氏杆菌, 病程加剧。 如无继发感染, 则病猪经1 个月左右死亡或耐过, 流行终止, 但耐过猪仍然带毒。

原来的频繁大规模流行性转变为周期区域流行性, 疫点显著减少, 局限于某些地区、某些场户。 原来的高发病性转变为偏低致病性,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从典型转变为非典型、温和型的亚临床感染, 同一圈舍全都发病转变为几头发病, 发病日龄趋向于仔猪, 成年猪较轻或耐过。 原来的显性感染转变为隐性感染或持续感染, 母猪表现为流产、弱仔、死胎、木乃伊等繁殖障碍为主的综合征, 初生仔猪表现为先天性震颤 ( 抖抖病) 。 原来的单一猪瘟病转变为以猪瘟为主多种疫病混感, 死亡率占病死猪30%左右。

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报告质量分析 第5篇

了解通江县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报告质量,给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手足口病流行特征,采用不及时率、不完整率和不准确率分析报告质量。结果通江县2010年共报告手足口病253例,死亡2例,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7.39/10万、0.30/10万、0.79%。报告发病率居当年报告法定传染病病种第3位。各月均有发病,以春末、夏季为高峰(71.94%),以人口密集度大、流动人口较多的乡(镇)尤其是诺江镇(41.90%)为高发地区,男性发病多于女性(63.64%),发病年龄以1~2岁居多(54.54%),职业上以散居儿童发病居多(67.59%)。肠道病毒CoxA16是病例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从手足口病卡报告质量看,不及时率、不完整率、不准确率分别为0.00%、64.08%和64.49%。影响完整性和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现住详细地址填写不完整,其次是托幼儿童、学生患者工作单位空缺。结论2010年通江县手足口病疫情报告质量总的较差,应当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和报告管理工作。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目前既无特异性疫苗预防,又无特异性方法治疗[1],且主要危害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国家卫生部2008-05-02正式将手足口病列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后,通江县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为了解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报告质量,给预防控制作者单位:通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通江 636700)

作者简介:赵廷明,男,大专,主管医师,疾病预防控制

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对通江县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通江县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基本信息系统》。

1.2分析方法

1.2.1流行特征分析方法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统计报表”和“资料分析”导出本地区2010年手足口病相关信息,采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处理,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流行特征分析。

1.2.2报告质量评价指标及标准“不及时”指手足口病卡自动生成时间-诊断时间>24h。“不完整”指手足口病卡具有以下4种情形之一的:①≤14岁儿童患者未填写家长姓名;②幼托儿童及学生患者未在“工作单位”栏填写幼托机构和学校名称;③现住详细地址未具体填写到乡(镇)、村、社以及街道门牌号或把居住地址填写成工作单位;④未填写填卡医生姓名。“不准确”指手足口病卡具有以下3种情形之一的:①不及时;②不完整;③有逻辑错误(指具有年龄与职业不匹配、诊断日期早于发病日期、填卡日期早于诊断日期或报告日期早于填卡日期的情形)。结果

2.1流行特征分析

2.1.1疫情概况2010年,全县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53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死亡2例,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7.39/10万、0.30/10万、0.79%。报告发病率居当年报告法定传染病病种第3位,全年无暴发疫情出现。

2.1.2时间分布各月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4月份开始病例明显增多,7月份达高峰,4-7月共报告病例182例,占全年本病报告病例总数的71.94%(图1)。

2.1.3地区分布全县49个乡(镇)中有36个乡(镇)出现手足口病病例,病例数在5例及以上的有12个乡(镇),以诺江镇病例最多占41.90%(106/253),其次是泥溪乡占7.51%(19/253),再次是三溪乡占6.72%(17/253)。

2.1.4人群分布以男性发病为主占63.64%(161/253),男女性别发病比为1.75:1。发病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12岁,以1~2岁病例最多占54.54%,其次是3岁儿童占15.81%,再次是0岁儿童占9.88%。(表1)。手足口病病例以散居儿童最多占67.59%(171/253),其次是幼托儿童占25.69%(65/253),再次是学生占6.72%(17/253)。

2.1.5病原检测情况采集手足口病住院病例咽拭子标本22份进行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CoxA16阳性10份,EV71阳性 4份,检出率分别为45.45%、18.18%。

2.2报告质量分析2010年,全县54个直报单位中有11个填报手足口病卡245张,不及时卡0张,不及时率为0.00%(0/245),从诊断到报告的平均时间间隔为17h;不完整卡157张,不完整率为64.08%(157/245);不准确卡158张,不准确率为64.49%(158/245)。3 讨论

通江县2010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为37.39/10万,明显高于2008、2009年的发病水平,也高于四川省2009年27.06/10万的发病水平[3],其原因与2010年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规范以及《四川省2010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3],加强了手足口病监测、报告与管理工作有直接关系。同时,暴露出全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尚存在一定差距,亟待进一步加强。

通江县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特征呈现以下特点:①各月均有发病,但以春末、夏季为主(71.94%)。②以人口密集度大、流动人口较多的乡(镇)尤其是诺江镇(41.90%)为高发地区。③以男性发病为主(63.64%)。④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为主(80.23%),尤以1~2岁儿童居多(54.54%);⑤以散居儿童发病为主(67.59%)。⑥以肠道病毒CoxA16感染为主(71.43%)。

从报告质量分析结果看,通江县2010年手足口病病例报告的及时性好,完整性、准确性差。影响完整性和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是现住详细地址填写不完整,其次是幼托儿童、学生患者工作单位空缺,再次是≤14岁儿童患者家长姓名空缺。

要进一步切实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及报告管理工作。建议重点落实以下措施:①以儿童家长为重点对象,以托幼机构及学校为重点场所,把《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4]等法律法规规范以及手足口病主要症状、临床特点、预防常识、危害后果等作为重点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全面增强社会公众的法制意识以及对手足口病的识别能力和防御能力,促进他们主动采取措施加以防控。②把《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规范以及《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1]、《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2]作为重点内容,进一步加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全面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报病意识、防控和诊疗能力以及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③根据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定义[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把托幼机构、学校等人群集中单位作为重点场所,加强首发病例和聚集性病例监测、报告与处置。鉴于手足口病传播特点,在托幼机构发现第1例病例后应当要求立即实施班级停课措施[5],对于学校也应如此。网络直报单位必须严把报告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关口,特别要详细填写儿童患者现住详细地址、真实的家长姓名和幼托儿童、学生患者工作单位,同时还要进一步缩短手足口病从诊断到报告的时间间隔,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聚集性病例监测早期预警比例

[6]。县级疾控机构要及时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根据手足口病卡载明的托幼机构、学校、自然村、家庭等信息认真开展聚集性病例监测,以便及早发现聚集性病例并加

强落实防控措施,有效遏止暴发疫情。同时,县级疾控机构还要加强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手足口病防控及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落实整改措施。④各级医疗机构对监测发现和主动就诊的手足口病患者,要按《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全面加强隔离治疗工作,对于重症病例要严格落实专家会诊与讨论制度,及时落实抢救措施,必要时按规定要求转运上级医疗机构诊治,努力提高治愈率和重症病例救治成功率,切实降低病死率[7]。同时,要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切实落实消毒隔离等控制医院感染各项措施,防止发生手足口病医源性传播[7]。⑤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1],因此疾控机构每年在完成常规病例监测检验任务的同时,应当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不同年龄别健康人群开展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监测检验,收集、掌握本地区各型肠道病毒分布规律,以便提前做好预测预报并落实相关防控措施。4参考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S].2009-06-04.[2]卫生部办公厅.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S].2010-04-20.[3]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下发2010年全省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Z].2010-03-09.[4]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

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及演唱特征探析 第6篇

关键词:流行音乐 唱法 演唱技巧 基本特征 艺术特征

流行音乐是我国声乐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对声乐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和传播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流行唱法相对自由,演唱技巧经过多年的发展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和趋势,内容也更为丰富,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而歌曲演唱技巧的提升和演唱特征的把握能夠更为准确的传达出歌曲的精神思想,将歌唱者与受众群体紧密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思想上的共鸣,进而增强歌曲的艺术感染力,扩大流行歌曲的受众范围,为我国声乐文化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一、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

1.气声技巧

气声技巧是我国流行音乐演唱技巧中最关键的一点,属于核心内容,需要结合具体歌曲的基本状况以及流行唱法演唱的相关要求对气声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通过技巧的运用提升流行唱法的表达水平,准确的传达出歌曲的思想情感。气声技巧简单地说就是演唱过程中气息和声音按照特殊的发声状态组成的独特发声形式,不同的气声与气息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声音感和节奏感等,从而促使流行音乐的各项情感特征和歌曲内容能够被准确的传达出来。在流行唱法的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确保气息与声音能够实现优化组合,保证在整个演唱过程中气声的关闭与漏气在适当的范围内,从而带给受众群体不同的审美感受。如克里斯蒂娜所演唱的《The voice within》就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关闭气声来进一步增强声音的穿透力,直击人的内心,带给人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而气声漏气技巧的运用则会在演唱过程中形成相对沙哑的声音,给人以伤感的情感体验①。克里斯蒂娜对这一歌曲的演唱,通过合理使用气声技巧使歌曲的情感传达更为真实细腻,促使歌曲演唱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升华。

2.混声技巧

流行唱法中歌手对混声技巧的运用与传统演唱方式中对混声技巧的运用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两者都需要合理把握真假声的融合,进而协调真假声的转换,从而进一步增强歌曲演唱的流畅性,更为顺利的传达歌曲的精神意志和思想情感等。在流行唱法的实际运用过程中极易出现卡音现象,而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则应该对混音技巧的使用进行合理把握,通过真假声的融合实现对音调的转换和承接。进而进一步提升流行唱法的连贯性,使流行音乐的演唱更加具有吸引力。此外,流行唱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音量和音高等问题也有更为严格的要求,而混声技巧的应用则可以通过头部腔体和胸部腔体的共鸣促使音色更加圆润,声音也更为洪亮,为流行音乐演唱增添独特的艺术魅力。

3.话筒的使用技巧

不同的话筒使用方式、话筒音量的控制以及话筒的硬件配置等都能够产生完全不同的演唱效果,这与流行唱法的演唱成效相关联。在流行音乐的演唱过程中较为重视话筒的基本使用情况,希望通过合理使用话筒达到最佳演唱效果,提升流行歌曲的艺术表达水平,希望听众传达出更为真实的情感。因此,在流行音乐的演唱过程中需要先对话筒进行适当的设置和控制,尽量选择具有良好传输效果的有线话筒进行演唱。同时,流行音乐的演唱者还应该在具体的演唱过程中合理控制话筒的使用方法,保证手握住话筒的尾部,避免位置不当影响话筒的传声效果;要使话筒与演唱者的嘴巴距离5厘米左右,并且呈45度角,使演唱者的声音与原声更为相似。此外,还应该根据现场实际状况对话筒的音量进行合理调整,最大限度的防止演唱过程中出现失声现象。

二、流行唱法的演唱特征

研究流行音乐的演唱方法就需要对歌曲演唱的特征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流行唱法的演唱特征包含基本特征和艺术特征两方面的内容,所以对演唱特征的分析也应该从这两个方面人手,保证研究的全面性。

1.流行唱法的基本演唱特征

(1)声音特征

流行唱法的具有较为明显的个性化声音特征。在流行唱法中的演唱过程中,要求将声音的个性化特征作为演唱核心内容,通过个性化来彰显流行唱法的差异性,进而为流行唱法注入生命力。这一点与其他唱法形式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流行唱法的声音跟我给质朴、自由,能够听过个性化的声音自然的展现歌曲的内容,完成歌曲思想情感的传达。这种演唱方式与我国社会大众的生活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更加容易被广大社会群众所接受。

(2)咬字特征

传统的音乐演唱形式要求在演唱过程中保证“字正腔圆”,演唱者必须一字一句的进行演唱,进而准确的向听众传达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促使听众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但是流行唱法却与传统唱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流行唱法要求演唱者不受相关约束的限制,自然的演唱,重视咬字的自然化和口语化,不对咬字的准确性进行严格要求。同时,流行唱法更为重视演唱的张弛度,要求演唱声音应该自然而松弛,在保证声音流畅的基础上才对咬字进行适当的要求。

(3)节奏特征

流行唱法对节奏问题更为重视,认为节奏是流行音乐演唱的核心内容,只有正确把握流行音乐演唱的节奏问题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演唱效果,音乐的内容和情感也才可以准确的传达出来。节奏是流行唱法的生命,可以从本质上不断提升演唱者的实际演唱能力,将歌曲内容和情感准确的传达给听众,促使听众产生一种思想上的共鸣,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流行唱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强调节奏可以进一步增强音乐演唱的动感,进而调动听众的情绪,使之产生一种听觉享受,从根本提升流行音乐的演唱魅力,促使流行音乐获得更好的发展。

(4)情感特征

流行唱法是一种生活化和平民化的音乐演唱形式,其情感传达与内容的表述一般与社会大众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符合人们的当前生活状态,进而能够激发人们的共鸣。流行唱法的这种情感特征是起最为奠定的演唱特征之一,在流行唱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演唱者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等适当的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等问题进行调整,进而构建出一种独具魅力的情感表达途径,更加真实流畅的传达出歌曲的情感,能够进一步增强社会大众对流行唱法的认同感,促使流行音乐获得更好的发展。

2.流行唱法的艺术特征

(1)大众化的音乐传播

由于流行歌曲的基本形式、内容和思想情感都与社会大众的生活相贴近,容易激发社会大众最真挚的情感,所以流行歌曲唱法对声音运用所表现出的最重要艺术特征就是要求使用自然的音色加以演唱,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一部分没有经过專业训练的人也可以使用流行音乐来书法自身真情实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流行唱法的大众化特征。基于流行唱法的大众化特征,流行音乐相较于其他音乐形式更加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和传播,普及性相对较高,对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

(2)具有个性化的时尚表演风格

流行唱法最重要的一点艺术特征就是个性化,歌手在演唱过程中必须要突出自身特点,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音乐享受。所以流行演唱当中存在一定的个性化声音技巧,例如假音、喊唱、高音华彩等。流行音乐演唱表演重视发挥歌手的本色和自然风格,歌手在实际演唱过程中可以完全根据自身感觉进行情感宣泄,不受到太多音乐规范的限制,能够彰显出一种天然的韵味。同时,在具体表演过程中歌手的语言、时装以及相关电子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呈现出相应的时尚性特点,深受年轻人的青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当前时尚潮流,对社会流行趋势产生一定的引领作用。

(3)音乐元素的多元化特征

流行音乐的唱法多种多样,具体包含摇滚、拉丁、说唱和爵士等,因此流行音乐的编曲和配乐等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主要包含管弦乐、电声乐和民乐以及这几种配乐形式的组合,音乐元素相对丰富。例如《北京一夜》这一首流行音乐中就适当的融入了京剧的唱腔元素,同时兼顾和摇滚的风格和古诗词的韵味,伴奏乐器也包含民乐和电声乐等,体现了对多种音乐元素的融合。因此可以说具有多元化的音乐元素是流行唱法的又一项重要艺术特征。

(4)个性鲜明的风格韵味

个性鲜明的风格韵味作为流畅唱法的一项重要艺术特征与流行歌曲的类型之间存在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当前我国流行音乐存在多种类型,并且每一种类型都具备个性鲜明的演唱特征和风格⑦。如摇滚类的歌曲一般粗犷豪放,可以使用呐喊的方式进行演唱;民谣往往清新自然,可以用自然与安生进行演唱;布鲁斯类型的歌曲具有鲜明的即兴自由特征,因此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插入即兴的哼唱。也就是说,不同音乐类型的流行歌曲需要结合歌曲的风格特征选择恰当的演唱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提升歌曲演唱的实际质量。

结语

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分析 第7篇

1 流行过程和流行概况

1.1 流行过程

人是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是手足口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传播, 也可经呼吸道传播, 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1]。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大多数成人以隐性感染为主, 儿童则多表现为显性感染。有研究显示[2], 在手足口病聚集性患者疫情中, EV71和CoxA16感染所致的儿童手足口病显性和隐性感染比例分别为1︰1.6和1︰2.2。一般感染后均可获得长期而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 但不同型别的病毒感染后诱导的特异性免疫缺乏交叉保护力。

1.2 流行概况

2007~2008上半年我国安徽、广东、河北、浙江、山东、湖南、香港等地均有较大规模的手足口病流行, 2008年5月份达到报告病例17万多例, 死亡40例[3]。很多地区出现手足口病的局部爆发, 主要是由EV71和CoxA16引起[4,5], 而几起严重的手足口病疫情均由EV71引起[5], 吉林省白城市2011年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6]。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是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幼托机构[7]。根据卫生部报道, 我国2007年共有83344例手足口病患者, 死亡17例;2008共有488955例手足口病患者, 死亡126例;2009共报告1155525例患者, 死亡353例;2010共报告1795336例手足口病患者, 死亡888例, 流行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2 三间分布

2.1 季节分布

发病的高峰多为夏秋季。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生, 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 但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等原因, 各地报告的发病高峰不尽相同。热带地区终年发病, 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四季均可发病, 虽然暴发多发生在夏秋季, 但也可发生在其它季节。聊城市2008年1~3月无手足口病病例报告, 高发季节在5~9月份, 占发病总数的89.77%[8]。2009年广东省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在2~12月均有报告, 4~6月呈现聚集性疫情报告起数高峰 (70.97%) [7]。襄阳市襄州区2008~2009年全年均有手足口病病例发生, 3~7月为流行期, 高峰期为4~5月[9]。

2.2 人群分布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成年人多为隐性感染, 婴幼儿多为显性感染, 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约100:1[8], 故婴幼儿是手足口病的高危人群。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 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聊城市东昌府区对2008年1017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手足口病年龄分布主要分布在0~4岁年龄组的婴幼儿, 占全年发病总数的97.5%[9]。襄阳市襄州区2008~2009年手足口病以5岁以下婴幼儿居多, 占97.5%[10]。主要原因可能为该年龄组儿童抵抗力低、幼托儿童相互接触密切、室内空气流通较差, 易引起交叉感染。发病男性多于女性[9,10], 可能与男孩喜好运动、接触密切频繁、相互传染的机会大有关。

2.3 地区分布

手足口病无地区分布差异。手足口病农村及城市均有发生聊城市东昌府区对2008年统计显示农村患儿较多, 可能与日常生活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没有流动性洗手设施, 不能做到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和环境卫生差有关[9]。2009年济宁市市中区位于城市中心的幼儿园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的幼儿园数和聚集性病例数均明显高于市中区的乡镇[11]。2009年广东省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分析也表明[7], 在珠海、佛山等发达城市的手足口病报告较多。分析原因与辖区内城市人口密度高、幼儿园儿童相对数量多、托幼儿童集居生活有关[12,13]。而且部分幼儿园由民用住房改建, 洗手、蹲厕等卫生设施严重不足, 单位面积内儿童密度大, 极易致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在园内传播[7]。因此, 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应与教育部门加大对幼托机构的卫生监管力度, 幼托教师要带领和监督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以降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爆发蔓延的风险。

3 重症病例和死亡的危险因素

流行特征 第8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流感疫情数据来自龙岩市疾控中心2009-2011年流感疫情报告、监测资料, 人口资料来自龙岩市统计局。

1.2 病原监测方法

按《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 (2005-2010年) 》和《全国流感监测技术指南》要求, 设龙岩市第一医院和龙岩市第二医院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 每家哨点医院每周采集5~15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送检。龙岩市疾控中心对所有标本进行MDCK细胞分离培养和RT-PCR检测, 其中血凝阳性标本经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初步鉴定型别后, 送国家流感中心进一步进行复核鉴定分析。

1.3 统计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数据资料经SPSS13.0软件包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009-2011年, 龙岩市共报告流感587例, 总发病率为7.16/10万, 无死亡病例报告。2009年、2010年和2011年流感报告病例分别为430例、57例和100例, 对应的发病率分别为15.31/10万、2.02/10万和3.91/10万。

2.2 时间分布

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 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2009年发病高峰在7-9月和11-12月, 2010年1月出现高峰, 2011年3-4月和11-12月出现高峰。两家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显示, 流感样病例发病趋势与实际流感发病趋势相一致, 经皮尔逊相关分析, 二者呈正相关 (r=0.359, P>0.05) 。 (图1)

2.3 地区分布

全市7个县 (市、区) 均有病例发生, 其中新罗区发病率最高, 为13.45/10万;其次为上杭县10.47/10万和长汀县6.43/10万;漳平市发病率最低, 为1.10/10万。发病数构成比以新罗区最高, 共报告流感240例, 占全市病例数的40.89%;漳平市最低, 占1.53%。

2.4 年龄、性别分布

各年龄组均有发病, 以儿童和青少年发病为主。其中5岁以下38例, 占6.47%;5岁组83例, 占14.14%;10岁组258例, 占43.95%;20岁组78例, 占13.29%;30岁组59例, 占10.05%;40岁组35例, 占5.96%;50岁组17例, 占2.90%;60岁以上组19例, 占3.24%。男女病例之比为1.56∶1, 男性发病率为8.52/10万, 女性为5.73/10万, 男性发病高于女性 (χ2=22.275, P<0.01) 。

2.5 职业分布

各职业人群均有发病, 发病比例最高的为学生, 共报告325例, 占55.37%;其次为农民53例, 占9.03%;托幼儿童34例, 占5.79%。

2.6 病原学监测

2009-2011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4 231份, 阳性870份 (20.56%) 。2009年阳性率最高 (26.67%, 550/2 063) , 其次为2011年 (14.81%, 141/952) 和2010年 (14.72%, 179/1 216) , 各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1.648, P<0.01) 。870份阳性标本中, 甲型H1N1 381份, 季节性流感489份 (A1亚型62份, A3亚型152份, A型未分型47份, B型228份) 。2009年以甲型H1N1为流行株, 2010-2011年转为B型流感为主。 (表1)

2.7 聚集性疫情分析

聚集性疫情均发生在2009年, 其中甲型H1N1疫情4起, 季节性流感疫情3起 (A3亚型1起, B型2起) 。聚集性疫情均发生在学校, 中学4起, 小学3起。

3 讨论

龙岩市地处亚热带, 流感全年均可流行。监测资料显示, 龙岩市流感流行规律与邻近地市相似[1、2],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发病高峰在每年的11-12月, 这与流感病毒特性、气候条件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冬季温度低, 气候干燥, 有利于流感病毒存活[3]。同时人们在室内活动增多, 人口密度增大, 因寒冷门窗关闭, 导致空气流通不畅, 利于流感病毒的传播。2009年7-9月出现夏季高峰, 2011年3-4月出现一个春季小高峰, 表明龙岩市流感季节性分布特征与我国南方片区监测结果略有不同[4]。2010年流感发病率较低, 是由于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后, 龙岩市医疗、公安等公共服务系统关键岗位一线工作人员和部分高风险人群大规模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和普通群众大规模接种流感疫苗, 使人群中流感保护性抗体水平迅速提高, 形成免疫屏障。报告的流感病例主要分布在新罗区, 这可能与人们就诊习惯及两家哨点医院设在新罗区有关。新罗区位于龙岩市城区, 哨点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流感监测工作, 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敏感, 流感病例报告及时准确;而农村地区人们主要在小诊所就诊, 存在自行吃药现象, 导致部分流感病例未报告。各年龄组均有发病, 10~20岁组发病最多, 职业主要为学生, 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 与国内其他地区相关报道一致[5、6], 提示儿童和青少年是流感防治的重点人群, 学校是流感防治的重点场所。龙岩市自然人群流感抗体水平监测资料显示, A3亚型抗体水平较高, B型最低[7]。而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 2010年以后龙岩市流感优势株为B型, 表明龙岩市存在B型流感局部暴发的可能。

目前流感疫苗接种被认为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根据龙岩市流感流行规律, 建议流感疫苗最佳接种时间为9-10月。在流感流行季节, 加强学生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落实学校晨检、疫报工作, 推广流感疫苗接种, 是降低流感发病的有效措施。此外, 健全监测网络, 掌握流行毒株的变迁, 做好疫情早期预警, 是预防流感暴发流行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郑靖, 蒋丽娜, 何水珍, 等.2007-2009年厦门市流感监测点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0, 16 (5) :33-35.

[2]王伟明, 苏培聪, 李锋平, 等.2006-2009年泉州市流感监测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0, 16 (5) :39-41.

[3]梁万年, 常文虎.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传染病防治培训教材.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30-131.

[4]张静, 杨维中, 郭元吉, 等.中国2001-2003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461-465.

[5]漆莉, 李革, 李勤.重庆市2004-2006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2007, 34 (4) :818-820.

[6]邱劲军, 李丽廉, 刘莹.深圳市福田区2004-2006年流感疫情暴发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杂志, 2007, 23 (7) :490-492.

流行特征 第9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疫情资料来源于福州市2010—2013年法定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2010—2013年福州市人口年报表,实验室数据由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提供。

1.2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福州市2010— 2013年流感疫情资料进行分析;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发病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福州市2010—2013年累计报告流感病例1 864例, 其中实验室确诊1 560例,临床诊断304例,年均发病率为6.75/10万。2010—2013年流感死亡病例1例,年均病死率为0.54%。2010—2013年流感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456.567,P<0.01),病例数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

2.2流行病学特征

2.2.1时间分布2010—2013年每个月均有流感病例报告,各年份的发病曲线基本相似,每年1月份流感病例数均最多,然后病例数开始稳步下降,11月份疫情开始呈逐步上升趋势,到次年1月份达到一个发病高峰。

2.2.2地区分布2010—2013年各县(市)区均有流感病例报告,但市区流感发病率普遍高于县(市),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特征。各县(市)区流感年均发病率以仓山区最高,达25.27/10万;流感年均发病率最低的为福清市,仅1.56/10万。各县(市)区之间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578.524,P<0.01)。见表2。

2.2.3人群分布

2.2.3.1性别分布2010—2013年福州市 报告的1 864例流感病例中,男性发病1 048例,发病率为7.21/10万;女性发病816例,发病率为5.86/10万,男女性别比为1.28:1。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χ2=356.213,P<0.01),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见表3。

2.2.3.2年龄分布病例以10岁以下年龄为主,共报告1 348例,占总病例数的72.3%(1 348/1 864)。其中, 5岁以下年龄组病例数最多,为1 039例,占总病例数的55.8%(1 039/1 864)。见表3。

2.2.3.3职业分布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共1 162例, 占总病例数的62.34%(1 162/1 864);其次为学生占10.35%(193/1 864),第3位为托幼 儿童占5.47% (102/1 864)。

2.3病原检测情况2010和2011年流感实验室检测结果以新甲型H1N1亚型和B型为主,2012年流感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季节性H3亚型和B型为主,2013年流感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季节性H3亚型和新甲型H1N1亚型为主。见表4。

3讨论

根据福州市2010—2013年的流感疫情资料显示: 福州市流感疫情2010—2013年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目前福州市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仍处于严峻态势。福州市流感流行有明显季节性,每年的1月份均为流感的发病高峰,呈现明显的冬春季高发态势,这和其他地市的流感监测数据类似[2],因此每年冬春季应为流感重点防控的季节,防止在这个季节里发生聚集性流感疫情。发病地区分布显示,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但福州市城区(5个区)年均发病率高于郊县(7个县),这种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特征,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城区居民自身防病意识较强,流感病例就诊率较高; 二是城区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和实验室检测能力较高, 流感诊断率较高;三是城区托幼机构和学校生源较集中,而学校机构硬件条件无法满足不断上升的生源需求,使得托幼机构和学校流感传播容易实现;四是城区人群密集,外来流动性人口多,这些流动人口卫生习惯较差,防病意识较薄弱,加大了流感防控措施实施的难度[3]。从人群分布上来看,男性病例数显著高于女性,表明男性群体活动较女性频繁从而导致发病率升高。从职业分布上分析,病例数以散居儿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主要是这些对象年龄尚小,自我保健意识不强, 并且学校内人群密集,空间拥挤等,导致了儿童和学生成为流感的高发人群[4]。因此,托幼机构和学校将是福州市下一阶段流感防控的重点场所,可考虑每年对托幼儿童和在校学生进行预防接种查验,对未接种的对象及时安排流感疫苗接种[5,6]。

流感疫苗的接种是目前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人群各年龄段均对流感病毒易感,且病毒已在我市人群中普遍存在,防治流感除了针对儿童及学生外,还应该针对全人群开展相应防控工作。因此,流感防控除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外,还应加强防治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流感防治工作,同时提高疫苗接种率形成免疫屏障,有效的减少感染机会,从而达到流感防控的目的[7]。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分析福州市2010—2013年的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发病因素,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福州市2010—2013年的流感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探讨影响福州市流感流行特征的有关因素。结果 2010—2013年福州市流感年均发病率为6.75/10万,年发病率分别为3.15/10万、4.04/10万、8.01/10万、11.17/10万,流感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χ2=4 456.567,P<0.01)。流感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呈现冬春季高发态势,每年1月份为流感发病高峰。男女发病率分别为7.21/10万和5.85/10万,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χ2=356.213,P<0.01)。病例以10岁以下年龄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2.3%。发病以散居儿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占报告病例数的78.2%。结论 近年来,福州市流感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在做好散居儿童、学生和托幼儿童流感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强适龄对象的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同时应进一步加强流感防治和疫苗接种知识宣传。

流行特征 第10篇

1资料来源

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来自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来自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由国家统计局提供。

2结果

2.1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概况

2005—2009年沈阳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9 844例,年均发病率为54.20/10万。各年度发病率总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59,P<0.01),见表1。

2.2流行性腮腺炎性别构成情况

2005—2009年沈阳市报告的19 844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中,男性发病12 277例,发病率为66.22/10万;女性发病7567例,发病率为41.87/10万,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62∶1。男性和女性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1.24,P<0.01)。见表2。

2.3流行性腮腺炎月别分布特征

2005—2009年沈阳市各月份均有流行性腮腺炎报告,9月份病例最少,占4.52%,5月份病例最多,占12.30%,4—7月占44.32%。存在2个季节高峰,4—7月、12月至次年1月,见图1。

2.4流行性腮腺炎地区分布特征

2005—2009年沈阳市发生的19 844例流行性腮腺炎中,城区发生10 391例,占52.36%,发病率为59.17/10万;农村发生9453例,占47.64%,发病率为49.76/10万。城区和农村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09,P<0.01)。

2.5流行性腮腺炎职业分布特征

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20种职业中有18种职业有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报告,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3项职业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居前3位,分别占报告病例数的占66.28%、15.36%、8.53%,职业特征明显。见图2。

2.6流行性腮腺炎年龄分布特征

4~19岁年龄组人群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6 888例,占85.10%。其中10~14岁年龄组人群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6442例,占32.46%。呈典型的少年高发趋势。见图3。

2.7流行性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

2005—2009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5起,占同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10.87%(138起)。共发病596例,最多的一起发病71例。均发生在学校,其中小学11起,中学4起。

3讨论

2005—2009年沈阳市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4.20/10万,高于杨汝松等[1]、陈冠升等[2]的报道结果。由于本文仅统计5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年份较少无法体现流行的周期性。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男女之比为1.62∶1,高于杨汝松等[1]、史映红等[3]的报道结果,低于陈冠升等[2]的报道结果。但与他们相同的是均是男性发病数多于女性。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中10~14岁年龄组人群发病最多,占32.46%,与史映红等[3]的5~9岁年龄组人群发病最多报道结果不同。流行性腮腺炎时间分布以4—7月居多,与史映红等[3]的报道结论一致。

本文报道结果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数居前3位,与杨汝松等[1]、陈冠升等[2]、史映红等[3]的报道结果相同。学生和幼托儿童病例数居前2位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和托幼机构属于人群聚集场所,学生和幼托儿童接触频繁,因而感染和发病的机会也多于其他职业人群。15起流行性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发生在中、小学校,与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的年龄和职业分布高峰相一致。城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高于农村,这主要是由于城市人口密度和流动性均高于农村,相互间接触更为频繁,因而感染和发病的机会更大。

4防治建议

4.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防治规划目标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领导,要制定本地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考核管理办法,实行目标管理,签订责任状,定期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考核。

4.2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建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对本单位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负领导总责,设立专(兼)职保健医负责本单位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要建立各项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有专门的科室和人员负责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日常监测和业务指导。

4.3加强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要举办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培训班,讲授国家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介绍国内外成功经验,提高从事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4.4开展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监测,及时做出预警分析

除进行常规的流行性腮腺炎周、月、年疫情趋势,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总体高发趋势外,要定期和随时登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通过浏览传染病网络直报卡片发现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地区、学校和托幼机构,及时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和暴发流行趋势并作出流行趋势预警分析。

4.5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防范意识和防治工作水平

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传播方式和防治方法,使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流行性腮腺炎的危害和预防控制措施,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防治工作。

4.6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免疫预防工作

在现阶段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最经济有效的办法,因此,要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积极鼓励适龄儿童少年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大经济投入,争取早日将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纳入到计划免疫中,实行免费接种或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4.7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现场调查控制工作,及时阻断暴发流行

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季节每日要做好晨检,定期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发现病例后立即进行隔离治病。发现病例高发后要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或发现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要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暴发和流行强度。

摘要:目的 掌握沈阳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结果 2005—2009年沈阳市流行性腮腺炎年均发病率为54.20/10万,城区发病率为59.17/10万,农村发病率为49.76/10万(P<0.01);男性发病率为66.22/10万,女性发病率为41.87/10万(P<0.01),男女性别比为1.62:1;4-7月份病例数占全年的44.32%;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3项职业占90.17%;10~14岁年龄组占32.46%。结论 沈阳市流行性腮腺炎呈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职业特征明显和少年高发的趋势。应加强沈阳市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和防控意识;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疫情流行态势。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流行特征

参考文献

[1]杨汝松,吴强,王树坤,等.2005—2007年云南省玉溪市流行性腮腺炎网络直报疫情分析[J].疾病监测,2010,25(2):160-161.

[2]陈冠升,赵海霞,王桂林.2004—2008年河南省商丘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0,25(1):43-44.

试析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第11篇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特征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日渐增加,网络形成的虚拟社会,越来越多的使用网络流行语,它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网络流行语常常伴随一些公共事件的发生而产生,并广泛应用于网络。这些新颖的网络流行语,诙谐、幽默,符合人的认知特点和形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词语的概念,它具有越来越强的生命力,甚至已经脱离网络、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社会语言的一部分。现在许多学者关注网络流行语,并为对网络流行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网络流行语的分类

从修辞的角度来看,网络流行语分为两种:指代性流行语和非指代性流行语。其中指代性流行语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直接使用原始形式的词语,并赋予它新的含义,但是这类词语复制较差,如“豆腐渣”“俯卧撑”“打酱油”“躲猫猫”等等。对这类词语的理解往往需要探索流行语产生的详细事件是如何生成流行语的。

非指代性流行语是使用押韵、通假、白描等修辞方法模仿语言的结构特征,形成一个新语言形式的,比如“神马都是浮云”“有木有”“美眉”等等。非指代性流行语和自然语言有极强的相似

性,是对现有的形式的语言的模仿和重建性,因此,非指代性流行语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它越来越丰富,数量在迅速增加。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一)网络流行语的谐音现象

谐音,表达的是一种智慧,尽管有些诙谐,但“使人开心和快乐”是网络流行语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听起来好像不严肃和庄重的谐音成为网络流行语和流行下来很大推动。

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是一个巨大统一的语言社区。网络流行语使用谐音。比如“豆你玩”“蒜你狠”“神马都是浮云”是用谐音的方式反映了客观事实。蔬菜价格普遍上涨,对普通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神马”,并非一匹马,是取“什么”的谐音,“云”意味着它是虚幻的,暂时的。“神马都是浮云”,意思是什么不值得一提,有抱怨感叹的意思,表示人们对某些事情的鄙视,现在网上很流行。

“杯具”,原来表示盛水的器具,由于和“悲剧”谐音,成为网络流行语,词性发生了变化,可以用作形容词、名词等等。许多年轻人在网络上甚至现实生活中常常用“杯具”来代替“悲剧”,形容人、事物、对象。随着网络语言的流传,出现了更多像“人生是一张茶几,上面充满了杯具”等。

谐音还有另一种,是数字类型,是取十个阿拉伯数字的发音,由其中若干个数字组合成一系列简单的、易于输入词。比如“520”是“我爱你”,“7758568”,这意味着“亲亲我吧爱我吧”,“55555…”是表达一个人在哭,“886”是说“再见”,“8147”表达“不要生气”,“7456”表达“气死我了”。

(二)方言和网络流行语言的产生有很大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口头语言进行的,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方言发音中可能不同,但是书面文字是一样的,比如“鞋子”,有些地方方言“孩子”,但书写时也还写“鞋子”。但是在没有声音的网络交际中,任何语言都用文字所取代,互联网用户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根据自己的习惯,经常根据自己的方言发音来书写,这产生了一些相关语素拼凑起来的新词。比如,有地区的人h和f不分,把“飞机飞走了”写成“灰机灰走了”,把“非常”写成“灰常”。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词就成为网络流行语,“有木有”就是由地方方言“有没有”演化来的,主要是放在句末,以询问别人的意见,也逐渐被用于表示自己无法抑制的感情。时间久了,不说这些方言的网民也开始使用这些单词。

(三)还有一些网络流行语受到外语的影响而产生

世界上任何语言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总是与其他语言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现在,由于互联网使整个世界互联起来,人与人之间有时不必面对面的沟通,但是也可能出现不同的语言之间的联系。网络社会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相互通信、交流虚拟的地方,会出现很多受外语影响的网络流行语。比如“PK”表示对决,最早出现在网络游戏中,现在广泛应用在各个方面。“PS”原意是软件Photoshop的缩写,现在是指被修改过的图片。“BLOG”是博客,指一种网络日志。BTW,是“by the way”的缩写,顺便说一下的意思;“SJB”表示“神经病”;“PMP”表示“拍马屁”;“MPJ”表示“马屁精”等等。

(四)由社会热点现象也会产生一些网络流行语

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针砭时弊的舆论场所。人们选择一个幽默的方式来评论社会热点现象,用特定的语言来表达特定的意思。比如,“我爸是李刚”几乎是一夜之间红遍整个社会,原因是河北大学发生的酒后驾车撞人事件而流行的,是人们自发强烈表达对官二代的草菅人命的愤怒。这种网络语言流行通常有集中性和及时性,当新的社会热点时出现时,它将会被新的网络流行语所取代。

还有一种网络流行语叫新时期的“四大害”,指的是“丰田车的底盘”“开发商的楼盘”“股市的大盘”“前男友的硬盘”。它们的出现分别由一些热点问题产生的。底盘,从丰田召回事件中产生;“ 开发商的楼盘”是从住房价格过快上涨产生的;“股市的大盘”,是从股票市场的暴涨暴跌得来的;“前男友的硬盘”是从明星“艳照门”事件中产生的。它揭示了另一个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就是反映时代,总结了现实。这种语言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网络时代的到来,更加快了这种变化。因此,网络流行语成为信息时代的“社会方言”。

三、网络流行语形成的原因endprint

(一)由网络信息社会的特性决定

在信息社会中,网络是最快速的信息传输媒介之一,尤其是网络方便、交互,大量的信息、多功能聚合让世界成为一个真正的“多媒体”的海洋。网络世界丰富多彩,每天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的信息在网络上发布和传播。因此,网络社会感知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的灵敏度非常强烈。互联网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和评论。所以产生了“围观”“路过”“打酱油”等流行语,表达第一时间对某个事件的关注和讨论。“雷人”“山寨”“神马都是浮云”等“羡慕嫉妒恨”“有关部门”等词语在疯传网络后,才被印刷媒体、娱乐和公众所接受。因此,网络信息传播媒体,信息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像报纸、电视。

(二)互联网用户本身是网络流行语产生的主力

有研究表明,到2013年6月底,中国有5.91亿互联网用户,比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比2012年底提升了2个百分点。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互联网用户是18至24岁年轻人,远高于其他年龄组的互联网用户,占据绝对优势。年轻人思想活跃,喜欢新鲜事物,追求个性,善于展现自己,提倡创新,追求时尚,往往不愿意接受现实生活中的某些语言标准的约束。开放的互联网为年轻人给打开了一个创新发展空间,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提供了必要和可能的外部环境条件。

总之,因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流传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合理性,我们应该用兼容、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它。网络社会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缺陷,具有一定的不规范性。对于一些网络流行语,需要知道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去理解。所以在应用方面网络流行语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些只用于网络通信,不要让它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以免引起沟通的不便,以至于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

参考文献

[1]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5.

[2]盛若菁.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J].江淮论坛,2008(4).

[3]熊有生,张月英.网络语言与交际的现象与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12).

作者简介:宗志武,1970年出生,女,汉族,河南省驻马店市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

流行特征 第1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嘉峪关市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料, 人口资料来源于嘉峪关市统计局。

1.2 方法

依据《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7016—1997》,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2009—2013年, 嘉峪关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968例, 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 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86.01/10万, 2009—2011年发病较为平稳, 2012年较2011年发病率上升384.56%, 2013年发病率为历年来最高, 且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见表1) 。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地区分布

2009—2013年嘉峪关市各乡镇和街道均有病例报告, 以建设街道、胜利街道、五一街道和新城镇发病居多, 分别为230例 (23.76%) 、178例 (18.39%) 、138例 (14.26%) 、131例 (13.53%) 。城区发病数多于农村, 其中城区发病718例 (74.17%) , 农村发病242例 (25.00%) , 不详乡镇8例 (0.83%) , 城乡发病比例约为3∶1 (见表2) 。

2.2.2 时间分布

嘉峪关市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 具有明显季节分布特点, 发病呈现两个高峰:4—7月为全年发病最高峰 (470例) , 占发病总数的48.55%;11—12月为次高峰 (178例) , 占发病总数的18.39% (见表3) 。

2.2.3 性别、年龄分布

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其中男性559例, 女性409例, 男女性别比约为1.37∶1。发病年龄最小1岁, 最大68岁, 病例主要集中在5~15岁组 (856例) , 占发病总数的88.43%, 其中1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261例) , 占发病总数的26.96%, 其次为15岁组 (184例) , 占发病总数的19.01% (见图1) 。

2.2.4 职业分布

发病职业以学生为主 (640例) , 占发病总数的66.12%;其次为幼托儿童 (169例) , 占发病总数的17.46%;散居儿童46例, 占4.75%;其他人群113例, 占11.67% (见表4) 。

2.2.5 暴发疫情

2009—2013年嘉峪关市暴发流行性腮腺炎6起, 共265例, 占全市传染病突发事件总起数的40.00%, 占总发病数的27.38%。2011—2013年均有暴发疫情报告, 且暴发次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暴发地点主要在城区, 占83.33%, 暴发病例均发生在中小学生群体 (见表5) 。

3 讨论

嘉峪关市近年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较为频繁, 是危害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分析结果发现, 2012年、2013年全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大幅度上升, 居各类法定传染病前3位, 主要与流行性腮腺炎期间暴发流行和自身流行规律有关, 但不排除医疗机构监测报告力度增强因素;发病呈明显地区分布特征, 可能与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分布较多和流动人口聚集居住量大有关。全年均有发病, 呈两个高峰, 4—7月为全年发病最高峰, 11—12月为次高峰, 这与国内哈尔滨、深圳等地报道基本一致[1,2]。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15岁组, 占88.43%, 其中1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占26.96%, 其次为15岁组, 占19.01%。职业分布以学生为主, 占66.12%, 这与国内湖北、杭州等省市相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4]。嘉峪关市2008年将麻腮二联和麻腮风三联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管理, 低于5岁的儿童实施免费接种, 5~15岁的青少年采取自愿自费接种, 接种率低, 未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可能是这部分人群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 表现为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重点人群。男性发病高于女性, 男女性别比约为1.37∶1, 可能与男性生性好动、接触面广、被感染病毒的机会多有关。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城区, 占83.33%, 可能与嘉峪关市是现代工业、旅游开放城市, 城市人口远远多于农村, 学校分布集中有关, 但不排除城区人口密度高, 部分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发病与未进行疫苗接种等因素。

综上所述, 流行性腮腺炎极易在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播流行, 应采取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综合性防控措施。但由于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长, 仅采取隔离控制传染源、消毒等切断传播途径的控制措施效果不佳, 最直接、有效的防控措施是接种麻腮风联合疫苗[5,6], 这不仅能有效控制学校等重点场所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 同时对风疹和麻疹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因此, 我们除日常监测外, 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健康教育, 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 加大学校和托幼机构晨检和因病缺课健康监测力度, 切实提高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率, 构筑牢固的免疫屏障, 一旦发生疫情就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摘要:目的 了解嘉峪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 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网络直报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968例, 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86.01/10万;4—7月为全年发病最高峰, 占48.55%, 11—12月为次高峰, 占18.39%;男性发病高于女性, 男女性别比约为1.37∶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15岁组, 占88.43%;发病职业以学生为主, 占66.12%, 其次为幼托儿童, 占17.46%。结论 嘉峪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呈显著人群、季节分布, 学生和幼托儿童是重点防治人群, 中小学校是暴发流行的重点场所, 应加强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监测力度, 严格落实晨检、消毒制度, 提高疫苗接种率。

关键词:嘉峪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

参考文献

[1]徐虹, 李岩, 梁士国, 等.哈尔滨市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8, 22 (7) :49-50.

[2]张茂棠, 曾桂华, 林琳, 等.2005—2010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J].疾病监测, 2012, 27 (5) :365-367.

[3]郑莉, 张发香, 叶建君, 等.2006年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8, 19 (3) :56-57.

[4]方杭燕, 王来根, 胡永勤, 等.2004—2010年杭州市余杭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 2012, 27 (5) :331-364.

[5]孙龙, 陆韩, 王勤.开封市2008—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0, 26 (6) :606-607.

上一篇:矿山信息安全论文下一篇:观点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