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建设文化强省

2024-07-26

河北建设文化强省(精选12篇)

河北建设文化强省 第1篇

河北曾经具有文化价值观念上引领中国现代转变的精神气势。近现代的曾国藩、李鸿章、荣禄、袁世凯、张之洞 (河北南皮人) 、李大钊就是这种引领能力的典型代表。但改革开放的特殊性造成这种精神气质的衰变。因为这一进程的展开, 主要是在国家层面布局之下, 由河北具体实施的社会经济转变过程。河北也确实以自己务实、肯干的做派, 实现了带动国家经济从计划经济转轨为市场经济的目标。这是令人自豪的事情。但是, 河北人恰恰在这种特殊的现代转变中, 逐渐遗忘了引导国家向现代的纵深地带推进文化抱负所具有的极端重要性。

今天的中国, 处于一个发展的胶着时期。老传统、新传统与现代的纠葛制约了国家的现代转变。河北必须以自己在经济上的拓展能力, 继续为国家拓展出支持经济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空间和文化精神经验。这是河北的现代宿命, 是河北不得不认领的沉重任务。河北必须开怀拥抱现代价值, 将民族精神深处的人文主义、规则意识、制度安排与秩序追求, 与现代开展出来的自由精神、宪政法治、市场经济与多元文化对接起来, 从而塑造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体系。

围绕这一目标, 河北必须对具有历史文化象征的标志人物、核心价值、制度主张进行有效的清理、重造, 从而理性清理出自己具有的、引领国家现代发展的文化遗产。一方面大塑全民重视文化之风, 转变单纯看重经济事务的低俗务实风气。以期形成一种“坐而论道, 起而可行”的崭新现代文化气质。让河北人民为自己引领国家现代精神的历史而自豪, 进而形成自己承继这一精神使命的自觉意识;另一方面塑造河北自由竞争、全力向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社会风气, 从而形成一种促进创新的社会环境, 为适应地区发展和国家进步需要的新观念、新制度和新举措, 开辟出广阔的空间。河北已经有健全的传媒体系、良好的开放氛围、全国为数不少的专利申请量, 这是河北在精神气质上足以走在全国前列的基本根据。如何有效扩大这些领先优势, 进而使其成为国家文化创制的制度形态, 正是河北建设文化强省的题中应有之义;再一方面河北制定和执行文化发展政策的党政机构、文化教育组织和公民社会中的文化促进单位, 应当求大同而存小异, 达成高度的文化共识, 以提升河北的文化硬实力与软实力为共同目标, 展开富有合作精神而非斗争内耗观念的艰苦工作, 为河北文化的近期腾飞提供深厚的政治土壤。为此, 河北必须高度珍视自己的思想解放环境、制度导向机制和宝贵的发展共识。

二、要将制度建构放置到优先位置

这里所讲的“制度建构”, 指的是文化资源的配置机制、文化硬件建设的制度安排、文化软环境塑造的长期架构, 以及文化层次理性递进的制度布局。

在长期将经济发展作为地区乃至国家发展首要任务的思维定势中, 要将文化发展作为重要事务突出出来, 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首先就涉及到文化发展需要的资源配给是不是有保证的问题。在建设文化强省的过程中, 一时的运动式资源供给也许是有保证的, 但是长期的文化资源优势投入, 才是真正促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关键。譬如, 河北已经建设了居全国前列的各种文化设施 (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图书馆、科技馆, 等等) , 这是显示河北在全国范围内的文化“实力”的标志。但这些文化设施是不是有长期的资源供给, 使其不至于陷入资源短缺的窘境, 则是考验河北建设文化强省是不是具有坚韧力度的事情, 这就需要刚性的制度安排。如在全民共识的坚强支持下, 以立法的形式为文化资源的长期有效配置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 文化硬件建设的制度安排也必须跟进。所谓文化硬件建设的制度安排, 指的是凡是文化建设所需要的硬件, 初次建设与后续建设, 不能只是领导当下重视的产物, 而是区域内制度布局的结果。因此, 这是一种杜绝由领导决定一个地区文化硬件建设的人治状态的制度取向。也许人们会怀疑, 超前的或应有的文化硬件建设并不是文化强势状态的显示指标。因为缺乏文化品位的公众不见得乐意进入这类文化设施中, 使文化硬件与文化软件合拍起来。需要指出的是, 如果缺乏起码的文化硬件建设, 公众绝对没有高雅的文化品位;而提供了基本的文化硬件设施, 则可以将公众引导到高雅文化的场所之中, 逐渐养成公众的高雅文化品位, 重塑公众的文化气质。

在河北文化强省的建设过程中, 需要对文化软环境的长期塑造抱有足够的自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对于大众文化需要的满足, 构成人们判断是不是处于文化资源匮乏的首要指标。因此, 提供足够的大众文化产品是建设文化强省的基础性事务。河北在这方面积累有相对丰厚的经验, 也提供了具有继起性的大众文化产品。从改革开放早期的影视作品、流行歌曲到晚近阶段的动漫制作、影视产品, 体现了河北在这方面发挥自身优势的持续能力。但需要重视的是, 河北在大众文化产品方面的制作优势, 还没有同样体现在高雅文化产品的生产方面。在建设文化强省的过程中, 河北还必须迅速提升自己在高雅文化建设上的投入力度, 大力支持高雅文化的发展, 大力扶持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沿研究, 而不能满足于大众文化的些许成就、文学艺术的少数创制。促进原创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开展, 并自觉建设一支足以应对政策需要的对策性研究队伍, 一支说明和解释河北在国家现代转变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社会科学队伍, 一支足以深入系统建构中国现代精神世界的人文学术研究的队伍, 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河北建设文化强省, 绝对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考虑到河北当下的文化处境, 尤其是考虑到河北目前在全国的文化地位还不是处在前沿的实际情况, 因此有必要形成实事求是的文化建设进路思路。这一进路, 就是一条沿循从大众文化逐渐进至高雅文化的进路。一方面河北建设文化强省, 当然需要对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同时下手, 从而使文化建设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大众文化上相互匹配, 不至于形成文化发展的畸形局面;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发展资源的总体有限性, 因此必须将文化发展的优势资源优先配置给当下具有发展优先性的项目。考虑到大众文化的发达供给高雅文化发展以社会土壤的缘故, 目前河北建设文化强省的举措, 有必要从大众文化设施的建设入手。考虑到大众文化肯定会与高雅文化竞争资源的情况, 河北也必须对不少缺少的高雅文化建设配置相应的资源。办好一所大学、支持好一家媒体、维护好一家剧院、宣传好一位卓越文人, 构成河北建设文化强省的一些基础性工作。

三、要改良和再造现有的文化土壤

这里所讲的“改良和再造”, 首先涉及日常文化氛围的重新营造问题, 同时关乎细致入微的文化改良举措, 进而与河北是不是能够形成新的文化气质相关联。

河北建设文化强省, 必须重造文化气质, 从大众的日常生活着手, 重新召唤河北人原来关注大问题的精神, 使这一精神重新回到河北文化建设的现场, 对河北文化强省的建设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真正促使河北文化走出地方性、告别区域性, 具有全国性、甚至全球性。

同时, 需要对河北公众的文化生活现状进行再改造。如何在保持河北人民的市民生活情调的前提条件下, 将他们引导进入高雅文化的空间, 帮助他们欣赏、介入并直接投身高雅文化的建构过程, 是河北是否真正能够作为文化强省崛起的标志。

河北的文化气质也是需要改造的。一方面当然要肯定河北文化气质中接引现代文化的成分, 诸如接纳市场机制的敏锐性与灵活性、务实的生活取向与人生品位、当下快乐的生活哲学, 等等;另一方面不能不看到河北社会公众对于崇高事务的疏离、对于经济大事的淡漠、对于公共问题的冷淡。这对于河北形成领导全国的新型现代文化是不利的。因此, 必须自觉地松动河北的传统文化土壤, 植入现代文化的种子, 促使河北人民在留意个人情怀之外的公共关注热情与能力的成长, 从而促使河北全社会形成既有个人安适生活、又有深刻思想见地、更有积极的公共行动的文化新气质。

河北建设文化强省, 是如何获得一个比较文化优势的问题。这首先是一个国内强势文化区域的比较优势的获得问题。无疑, 国内具有比较文化优势的地区不在少数。简而言之, 一切具有历史文化积累的大城市, 都具有相互竞争的文化底蕴。但是相比而言, 岭南派文化和海派文化是河北建设文化强省的主要参照系。京派文化以千年皇城文化和当代中央权力所在地的文化“霸气”, 深刻影响了河北, 构成了河北京畿 (畿辅) 文化的比较优势;江浙派文化、岭南文化和海派文化以学习西方的先行性与典范性, 构成对河北文化现代规范性的挑战。河北文化的比较优势, 不在权力的支撑, 也不在学习西方的中规中矩, 只能在对接传统与现代的创新性上。为此, 河北如何更具有雄心地将中国文化的创新任务接纳下来, 不断地以创新气质推动文化的自我更新与创造性发展, 就成为河北是不是真正能够成为文化强省的象征。就此而言, 传统的燕赵文化已经不足以成为创制新型河北文化的根据, 只有在锻造血气相通的“燕赵文化”、“京津冀文化”的基础上, 河北的文化比较优势才能凸显而出, 全力打造“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五大特色文化品牌。显然, 在江浙派文化、岭南派文化与海派文化具有某种先发优势的情况下, 河北建设文化强省不仅需要勇气、气势、政策、资源和举措, 而且需要弥补短缺的人才资源。在做实河北文化强省建设的社会基础的同时, 河北能否制定切实有效的文化英才计划, 大力引进并宽容对待文化英才的文化创制活动, 就成为河北是否能够在短期内作为文化强省崛起的紧迫工作。

只有把以上工作都做好, 河北才有希望成为北京、上海、广东之外的中国文化发展的第四极。这里所讲的“第四极”, 不是指地位与作用逊于第一、第二、第三极的相对弱势的第四极, 而是成为各具特色, 对中国文化发展具有相互补充、不同作用的对等的第四极。这样的对等四极, 形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多元动力机制, 将极为有力地促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发展。这不仅是河北建设文化强省之福, 也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变之福。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文化软实力的SWOT分析与对策.河北学刊, 2009.5.

[2]积极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文汇报, 2006.1.

[3]文化强省建设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构想——以河北省为例.中国报业, 2011.22.

河北建设文化强省 第2篇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是省第八次党代会之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科学总结今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对于动员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奋力开启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各种矛盾与困难,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召开省第八次党代会为动力,全力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的工作,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民生大幅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城乡面貌一新,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为我们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打下了坚实的物质、思想和工作基础。

201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将在年内召开,做好2012年的经济工作,关系全局、意义重大。我们必须认清基本省情,这就是我省的发展既拥有独特优势、面临难得机遇,又有着特殊困难和严峻挑战。概括起来为:一个全国独有,即环京津、沿渤海的区位。一个前所未有,即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冀中南地区被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百家央企走进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部署,激发了全省人民的信心和斗志。两个同时并存,即部分现代化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量的传统产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同时并存;东部沿海较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同时并存,反映出我省发展的不平衡性、艰巨性、繁重性异常特殊。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拳头产业和企业集团不够多,一些干部思想不解放、精力不集中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需要我们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把握。

河北的发展优势全国独有,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刻不容缓。全省上下特别是各级干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下大力解决好经济结构问题、体制机制问题、干部的事业心责任心问题,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大的跨越。

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目标,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全面贯彻中央要求,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保持强劲增长,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有效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把经济增长率保持在最优适度区间,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要大力调整结构,把调结构的重点放在全面实施“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上来,一手抓优势产业,培育一批“行业巨人”;一手抓强势企业,打造一批“航空母舰”。要坚持重点先行,以推进沿渤海和环京津地区聚集发展为重点,紧紧抓住新的机遇,利用好国家政策,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确保优势地区加速崛起,把沿渤海地区迅速打造成为新兴增长区域,把环京津有条件地方建设为先进生产要素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把环首都周边贫困县构筑成为展示扶贫开发成果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干部作风问题至关重要。明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能不能实现大发展,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能不能实现大跨越,关键取决于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能不能有一个大的改观。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过硬的制度、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做到思想要大解放、精力要大聚焦、能力要大提高、责任要大落实,在全省上下努力形成脚踏实地干工作、掷地有声抓落实的好风气,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开创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第3篇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会前作出重要批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在大会上致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孙守刚讲话,副省长黄胜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参加有关活动。

姜异康在批示中充分肯定了“十一五”期间山东文化改革发展的成绩。他指出,建设文化强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进一步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要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着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推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开拓国际国内文化市场,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的引领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努力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以更加清醒的文化自觉,更加有力的组织领导,更加务实的政策措施,加快文化发展步伐,努力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姜大明强调,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两番”,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各级各部门要围绕这一总目标总任务,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努力推动全省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要坚持内容为王,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和质量。要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发展主体,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着力培育和开拓文化市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李群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青岛市坚持把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加快建设“文化青岛”,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快速发展。着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和经济领域其他产业的发展相融合、相匹配,加快实施龙头企业拉动、产业基地带动、文化品牌提升和文化“走出去”四大战略,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青岛要贯彻落实好这次全省文化产业座谈会精神,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推进“文化青岛”建设,努力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孙守刚在讲话中指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是惠民生、增就业、扩消费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大任务,是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课题。我们要认清形势,正确把握我省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要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坚持把优化政策环境作为重要保障,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有力支撑,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突出重点,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任务落实,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发展壮大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快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加快推动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要强化措施,凝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动员起各个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形成跨越发展的生动局面。

黄胜对贯彻会议精神提出要求,要树立文化产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新理念;着力优化文化产业的布局结构、投资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打造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多边融合发展的文化新业态,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农业、工业相融合:要充分激活国有、民间、境外等各方资本,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融资体制、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进一步创新完善考核、投融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开创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会上印发了我省文化产业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园区(基地)的认定管理办法,以及关于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与旅游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企业产品服务走出去、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企业上市等五个政策性文件。会议对“山东省文化企业30强”予以表彰,我市青岛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新闻网络传播有限公司、青岛麒龙文化有限公司、青岛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有限公司榜上有名。省科技厅、商务厅等部门及青岛、淄博等市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考察了淄博、潍坊、青岛三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在青岛期间,代表们参观了青岛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青岛出版集团和青岛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

河北建设文化强省 第4篇

我省立足“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出台一系列文化产业扶植政策:如设置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产业签约项目落实, 排定三年内省文化产业园建设任务书时间表, 签订文化项目协议。谋划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取得显著成效。但是, 审视我省文化项目后可以发现:普遍具有项目本土化的特征, 除动漫产业外普遍偏重“乡土”, 创意文化产业的“人本”特征偏弱。河北文化国际化品牌及影响的特征不鲜明, 缺乏文化消费的“洋”味, 流失很多艺术消费群。同时, 河北文化项目, 多数开发都是挖掘本地既有资源——对于文化事项目的开发充分, 对于具有精神娱乐性的生产、流通、消费性当代艺术开发不够。而集这些特性于一身的当代艺术, 则是两大拍卖公司和国内拍卖一级市场定义的艺术品的主流。

中国当代艺术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通过国际性的油画作为视觉媒介, 在美术这个“大视觉”的概念下通过画家原创而制造。它表现的不仅仅是审美的, 还是观念、思想的、精神层面的。由于它紧密地整合了视觉艺术所有的门类, 结合全球信息化商业一体化的社会特征, 延伸到视觉形式的各个层面——建筑、服装、影像、工业产品、数字媒体、电视电影等眼球经济, 使它极大的融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带动时尚业发展, 改变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基于它鲜明的社会历史价值, 使得它的原创作者们在国际性的拍卖中以惊人的天价成交, 领跑于世界顶级拍卖, 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事实上, 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甚至衰退的今天, 艺术品最大的消费市场是国内。2011年上半年的成绩是苏斯比有史以来的最高点, 苏斯比、佳士德两大拍卖公司将其近两年的拍卖增长点都归结到了亚洲地区甚至是中国, 这一持续增长数据极大地刺激了西方世界市场的眼球。

基于此, 河北文化应以以国际化的视野, 充分把我省环京津的地缘和区位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立体化协助,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艺术品牌, 建设文化强省。

首先, 河北省应加强与京津的合作, 努力学习京津的先进理念和做法, 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低成本等优势, 形成与京津的体制梯度差、政策梯度差、服务梯度差、综合环境梯度差, 更有效地吸引生产要素向河北流动, 吸引更多的生产主体到河北文化产业领域投资兴业, 积极促进京津冀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在中国当代艺术中, 艺术与经济、政治的联姻具有很多可以借鉴的范例, 如在全国迅速扩张的国际餐饮品牌“俏江南”主席张兰和很多著名画家刘小东、方立钧合作, 加强商业运作的文化性和前瞻性;2009年佳士德拍卖行就圆明园铜兽首拍卖, 就是典型文化符号为卖点, 在中国文物总局和世界顶级拍卖行间的专业炒作, 虽然最终以流拍告终, 但是铜兽首、中国文物总局、佳士德拍卖行可能是全球纸媒、新闻网络传媒层层关注炒作的最大受益者。由此也可看到尖端级文化人物的新闻影响力, 因此, 由政府出面打造的文化平台必须学会引入外援优势资源, 用制度、政策、情感树立我们自己的文化代言人和品牌, 因为品牌就是生产力。

其次, 我们可以借助北京当代艺术形成的个人品牌国际化的影响力, 搭建平台, 加强“人”本投资, 在石家庄建立岳敏君当代艺术工作室, 或联合艺术院校合作冠名岳敏君艺术学院。从政府角度给予艺术家应有的社会荣誉。岳敏君1985年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作为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的领军型画家, 在全球最尖端的苏斯比2008年拍卖中, 以单幅作品30, 000, 000多万价格成交, 成为当代艺术的翘楚, 流行文化的符号, 年轻人心中的偶像。他的艺术的社会功能远远大于传统意义上的审美功能, 确立岳敏君作为石家庄城市文化名片或大使, 明确显示出我省国际化的艺术品牌特征。回归创意文化产业的原点。

再次, 政府企业联合打造强省精品文化产业园, 加强“知本”经济投入, 做“概念”文化的招商引资, 实现“政府支持、市场运作、企业赞助”的艺术推广良性发展。我国作为由税收支撑的发展中国家, 不能照搬发达国家大幅度免税或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赞助艺术, 动员民间赞助艺术是当代必然趋势, 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情况下, 以政府支持为主、拉动民间资金为辅的理想模式, 鼓励民间消费艺术回报社会, 让税制和公民素质的提升真正挂钩, 才符合自身现实。

最后, 在文化普及推广方面, 女性及儿童青少年作为奢侈品及各类生活品牌的消费主体, 由于目前的西方文化影响, 他们的信息源于时尚杂志、网络的品牌资讯渗透, 借助报纸、电视、时尚杂志、车载媒体、网络等传播渠道, 进行艺术推广, 利用当代艺术的趣味性和创意性, 联合已有经营的咖啡厅、茶社、茶餐厅、时尚或主题餐厅组成业态联盟, 以轻松愉悦的方式, 推广市民文化消费和互动。对于已经形成的业态, 如属于官方部门的河北省博物馆, 采取引进民间收藏品主题冠名、荣誉市民如某某红木家具厅、某某瓷器展厅;实现其市民公共休闲“会客厅”的双赢。借鉴石家庄高雅音乐的推广成果, 市委宣传部组织的高雅艺术演出, 引进美国百老汇舞台《吻我凯特》、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天鹅湖》、国家话剧院《四世同堂》、2011年克莱德曼《新年钢琴音乐会》等由音乐、舞蹈、话剧、戏曲构成的演出“豪门宴”。通过精心选择剧目, 实行市场化运作, 推出低价平民票, 实行演出补贴, 搞好宣传报道, 培育消费群体。

并通过校企合作, 开发前期动漫产业园的玩具等产品研发推广。在高等艺术院校开设相关艺术市场及艺术工艺品课程, 为我省的古玩收藏品和艺术衍生品市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储备园区建设和国际艺术展览会人才, 提供自主创业的艺术人才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 立体化的整体布局才能真正发展我省文化项目建设。

摘要:文化项目的确立是一个系统工程, 立体化的文化建设思路才能有效的确立我省文化发展的长远发展。

河北建设文化强省 第5篇

付志方在保定市代表团同代表们一起审查了报告。他说,省第八次党代会是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报告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全面总结了七届省委5年间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同时也查找了河北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在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和明确任务。报告实事求是,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作为今后5年全省的战略目标,符合中央要求和全省干部群众的心愿,定位十分准确。

付志方说,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既是对河北发展战略的继承和发扬,又有发展和创新,体现出河北发展战略、发展思路、重大举措的连续性。报告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提出了今后5年的目标任务。建设经济强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是我们今后5年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建设和谐河北,关乎社会发展,内涵十分丰富。报告明确的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指标完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提出的重大举措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河北的生动实践。报告对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内涵作出明确阐释,内容从河北实际出发,说河北的话,做河北的事。报告十分强调惠民,把今后5年如何做好惠民文章,让全省人民更多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给群众带来更多实际利益作为今后5年奋斗的重要目标,既强调抓好当前,尽可能地多办改善老百姓生活的实事、好事,又强调立足长远,在就业服务、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做好工作,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希望代表们认真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大力弘扬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和埋头实干的精神,使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跨上一个新台阶。

刘德旺在石家庄市代表团同代表们一起审查报告时认为,报告总结成绩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实事求是,判断形势科学准确,制定目标切实可行,部署工作措施得当,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策性和指导性,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指导我省进一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夺取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报告提出的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战略目标,是河北科学发展有关理论和思路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有关政策和措施的高度概括和升华。从理论性上讲,我们要创新思维,提高认识,深刻领会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丰富内涵。经济强省,不仅是实现经济发展上的宏伟目标,而且是推动强省建设的主要途径。其意义在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河北科学发展。要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系统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河北,不仅是一个社会建设上的目标,而且是河北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从联系性上讲,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与推进科学发展内在一致,是河北科学发展的两翼,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内容。报告对每一个方面的工作部署,都反映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内在要求。

海外智力促进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第6篇

《国际人才交流》:近年来,山东引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请您介绍一下聘请外国专家、引进海外人才智力对转变山东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起到了哪些促进作用?

董国勋:近年来,山东省的引智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指导帮助下,引智工作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引智结构不断优化,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层次不断提高,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尤其近两年,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制定实施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力度,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引智工作优势,迅速转变工作思路,果断调整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引智工作力度,推动了引智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省发展大局;通过实施重点高端引智项目,大力支持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区域带动战略;通过引进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成果,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在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引智工作为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据统计,“十一五”以来,全省共投入引智专项经费7000万元,引进外国专家8.2万人次,派员出国(境)培训1.1万人次,引进国外新技术870多项、新品种1260多个,解决技术和管理难题5200余项,建成国家级引智示范基地21家、省级引智基地106家,建设“千村引智示范项目”示范村113个。

《国际人才交流》:山东引进海外智力、人才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尤其在推动山东自主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方面有哪些成果和举措?

董国勋:山东引进海外智力、人才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结构调整大局来开展。主要做法和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向重点行业和领域倾斜,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几年,全省围绕信息技术、新材料、低碳产业等高新技术行业和领域,组织实施了大批重点引智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带动了相关行业、产业的结构升级和发展,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应用开发能力,加快了产品的更新换代,产生了很好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和重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我省高新技术和自主创新项目占到了全部引智项目的40%以上。与此同时,我们围绕服务“三农”,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服务特色高效农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引智工作的重点,积极引进新品种和高新技术成果项目,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促进了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出口农业的快速发展。仅2009年,全省就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000余项,分别实施国家和省农业引智成果推广项目89项和103项。其中临沂市引进推广的自然养猪法项目得到了回良玉副总理的充分肯定。

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国际人才交流》:在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施区域带动战略过程中引智工作发挥了哪些作用?

董国勋: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带动战略部署,省人保厅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智力支持工作的意见》,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30个引智示范基地,出国(境)培训、聘请外国专家项目占总项目的50%以上。利用国家外专局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局省合作项目机会,帮助建设一支能够支撑和引领我省蓝色经济区发展的人才队伍,为半岛蓝色经济区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

《国际人才交流》:在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工作中是如何为他们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的?

董国勋:各级政府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引进外国专家。我们与世界25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政府机构和专家组织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邀请外国专家组织负责人来鲁考察和推荐专家。有的市赴发达国家和地区招聘高端人才;有的市通过驻华使领馆招揽专家。通过各类专项活动吸引外国专家。山东省政府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每两年举办一届海内外高端人才技术项目洽谈会,从海内外引进数百名高层次人才。为了吸引和鼓励外国专家,省政府设立了“齐鲁友谊奖”,表彰外国专家。在山东工作过的外国专家已有303人获得“齐鲁友谊奖”。对特别突出的,推荐参加中国政府“友谊奖”的评选,已有41人获得该奖项。每年组织近200家外国专家需求单位参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和日本花甲专家项目洽谈会。开发了外国专家网上管理系统,实现了外国专家证和来华工作许可证的全程网上办理。积极推进外国专家网上洽谈项目系统建设,充实了专家库和项目库,项目信息总量达3200多个,国外人才需求1800多项,在库外国专家信息近900项。

《国际人才交流》:在引进海外人才的同时,是如何做好人才培训工作和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的?

董国勋:山东是高度重视出国(境)培训高层次和紧缺型人才工作的,平均每年选派1500名各类人才出国(境)培训。

围绕“三支队伍”建设,大力培训党政领导人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全省每年选派200多名县处级以上优秀中青年党政领导干部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进行为期半年的培训。选派近百名大型企业的高管人才到国外知名大学长期培训,或到世界500强企业挂职培训。另外,通过多种形式,选派我省两院院士、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专业人员出国培训。目前,我省专业技术人员的出国(境)培训项目占全部项目的60%。

围绕重点行业搞好培训。积极组织实施教育、节能、环保、农产品出口、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培训。组织实施了服务业于人培训工程、齐鲁名师工程、建筑节能、大气脱硝等多项培训。

围绕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搞好培训。围绕南水北调工程,组织实施了跨流域调水技术和水资源配置管理培训。围绕省政府提出的同纬度引智工程,组织实施欧洲油橄榄良种引进与产业化开发培训。枣庄被国家列为资源桔竭型城市,组织实施了煤炭绿色开采及生物复垦技术的培训。围绕黄河三角洲开发,组织实施了耐盐种质资源数据库管理及盐分监测监控技术培训。这

些培训项目的实施,学习了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引进了大批优良技术和成果。

促进区域带动战略实施新突破

《国际人才交流》:今年是应对后金融危机影响、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一年,如何发挥引智工作在促进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董国勋:今年是我省应对后金融危机、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又一关键之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全力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加快实施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这对引智工作也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科学发展,更加注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更加注重提高出国(境)培训质量和效益。

促进区域带动战略实施新突破。重点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开展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大力引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优势产业开发方面的高层次外国专家来鲁服务。在蓝色经济区建立一批国家级引智示范基地或示范单位,促进经济区快速发展。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引智项目,为开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服务。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引智项目,带动引智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组织实施服务业“千人培训工程”,抓好高层次服务业人员赴国(境)外的培训工作。实施半岛蓝色经济区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批高端海洋科技教育人才、优势产业开发技能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海洋经济管理人才,提高半岛7市发展海洋产业的管理水平。

开创国际交流合作新局面

《国际人才交流》:在应对后金融危机影响的形势下,怎样开展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

董国勋:开创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新的局面,是今后引智工作的主要任务。我们将安排组织好一系列有影响的大型引智活动,搭建山东与国外高层人才智力交流与合作平台。举办第六届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暨技术项目洽谈会。邀请高层次外国专家和高端人力资源机构、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来山东对接高新技术项目,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活动。筹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高层国际论坛活动。以“黄河三角洲大开发,推动山东大发展”为主旨,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汇集世界各国优秀人才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献计献策,贡献力量。组织参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按照“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精品化”的标准组织好参展项目和洽谈项目,充分展示齐鲁引智风采,吸引更多高水平海外人才和项目落户山东。承办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和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协助承办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帮助省内企业引进新能源领域的高层次外国专家和科研机构来鲁交流洽谈,促进太阳能产业的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

加快国外成果推广,拓宽引智工作新领域。推广国外先进农业种养殖技术、优良品种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实施“新农村建设引智工程”、“千村引智示范项目”和“引智扶贫项目”,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成果,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为推动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国外智力支撑。支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领域的引智项目,为重点流域环境治理、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等提供更有效的国外智力资源。

不断完善管理和服务,开辟海外人才智力新渠道。不断完善外国专家管理、服务和表彰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河北建设文化强省 第7篇

广东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根据《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 到2020年, 形成特色鲜明的岭南文化和现代开放型文化体系, 文化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更加彰显, 文化凝聚力、竞争力、创新力、辐射力显著增强, 各项主要文化指标居全国前列, 努力树立广东文化事业发达、文化产业强大、文化生活丰富、思想品德高尚、文化氛围浓郁、精神家园和谐的文化形象。要求实施基础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 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逐步完善省、市、县 (市、区) 、乡镇 (街道) 、村 (社区) 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施公共文化进村入户工程, 大力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 多渠道向基层配送文化资源, 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特定区域和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 努力实现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广东文化建设的积极成就:仅以广东近几年积极推行“图书馆”及相关建设为例, 2003年, 为解决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群众读书难问题, 广东首创“广东流动图书馆”。目前, 广东省已分别在江门、惠州、肇庆、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湛江、茂名、阳江、汕头、汕尾、潮州、揭阳等市的大部分县区建立了流动图书馆。今后将继续加大建设力度, 力争2011年前, 使“广东流动图书馆”分馆覆盖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各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此, 省财政每年安排专款用于“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2004年, 省财政投入“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经费500万元, 2005年至2008年, 每年按10%递增, 至2008年底, 省财政共投入流动图书馆建设经费2987万元。至2008年, 广东省公共图书馆总藏量已达3995万册。

广东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尽管广东各级党政部门及文化部门对文化建设工作高度重视,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彻底实现广东文化面貌和文化状况的根本性改变亦非一日之功。也正是这些主客观原因的作用, 社会上, 乃至于学界与部分学者认为广东经济发展了, 但文化落后了;经济理性成熟了, 文化理性衰落了;城市现代文化发展了, 农村文化边缘化;广东“文化贫困”了, 成为“文化沙漠”了。而本文则认为, 广东的文化建设倒也并非全如学界以及学者们所持见解, 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心工作需要重新把握和协调, 重点工作需要再次加强和突出, 尤其是需要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到与现代化、城市化建设的同等重要的高度, 辅之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以此作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着力点之一加以推进。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是要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统一起来

之所以强调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统一起来, 其原因在于中国, 乃至于广东的文化建设, 自近现代以来还没有超出这一话语背景, 我们依旧在积极谋划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但是, 在当下的文化建设之中却存在一种非此即彼的认识, 以至于一说到现代的, 就都是高达的摩天大楼、宽阔的柏油马路、精致的洋楼别墅……, 各种大拆大建之风盛行, 所到之处, 带有厚重历史感、本土特色、反映百姓生活的文化资源饱受创伤。广东的现代化程度高, 但同时也是传统文化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 尤其在东西两翼的农村, 客家文化、海洋文化、渔猎文化、岭南文化依旧鲜活。

因此,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必需突破这种思维局限, 就应当突出本土文化, 强化文化认同, 激发文化意识, 要尊重、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尊重、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不等于固步自封, 而是合理地利用文化资源, 开拓本土文化生存空间, 从而扩大本土文化影响力、强化本土文化认同力。广东作为改革的前哨, 同时也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这些文化资源可以, 也应该成为当前广东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极大优势, 尤其要通过实物的、生活的、理论的、图像的等等传播手段和方式传播广东文化、培养人们对广东文化的认知、激发人们的广东文化意识, 把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协调起来, 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二是要把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结合起来

广东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就有目共睹, 其经济总量以逼近韩国, 初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水平。但是, 若从整体与局部的发展关系来看, 这一水平就值得商榷。我们清晰地看到, 广东以往的发展大多呈现马太效应, 三角洲发达地区不断地从内地, 以及省内的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吸取资源、消耗资源、向外输出产品, 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其他区域的贫困化, 这种贫困不仅是经济的, 也是文化的。因此今天的发展就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也不仅仅是文化问题, 而是两种问题的叠加。

可见, 进行文化强省建设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其中的一个艰巨任务就是进行文化扶贫;但是文化扶贫又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百姓长期的物质生活的匮乏, 因而又必需与经济扶贫相配套衔接, 双管齐下而又紧密结合, 两条腿走路而又先后有序。同时还须认识到, 这种扶贫有别于传统意义与方式, 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 不是一味地依赖外援, 而是依托已有资源、凭借外力, 充分挖掘经济潜力和文化潜力, 要支持、鼓励、引导百姓生活的创造力与积极性。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三是要把大经济与大文化高度融合起来

广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 也是经济强省, 但是近几年随着一些后发省份纷纷崛起, 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两省一市”以其强劲的后发优势令世界刮目相看。当前, 广东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任务, 依照传统发展方式, 即牺牲资源、廉价劳动力方式已经丧失优势, 亟需寻找新的发展动力,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加强文化强省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应该说, 此举足以说明广东的发展方式和理念已经跳出传统思维局限, 即仅仅把重心限制在珠三角地区、仅仅以片面的追求经济高增长为目的, 而是发展大经济, 把思路转向“双转移”上来, 带动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的发展;强调文化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可以并驾齐驱, 但应有所区别, 即区别对待。经济是基础,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 应当常抓不懈;文化则从社会生活各方面发挥作用和影响。

但是, 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以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同时, 还需要在一下几个方面厘清认识:

首先, 经济问题始终是一切工作的重点, 但文化问题在今天却又是中心工作, 就要求既要讲重点, 也要抓中心。

其次, 一方面, 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致的, 说经济问题, 在深层次上是一个文化问题, 而说文化问题, 在发展论上是一个经济问题, 因此这是一个“二而一”的问题, 是可以统筹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 从其主要宗旨而言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愈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正是立意于此, 才会催生和推进经济文化与文化经济。

再次, 经济发展迅速的地方, 文化工作可以积极推进, 甚至于与经济齐头并进;而文化建设突出的地方, 经济工作也可以做得更好, 这是矛盾的协调, 也叫“两手抓”。

最后, 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区别同样重要, 尤其在市场经济大潮推动下, 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依照市场化模式运作, 这自然无可厚非, 但“文化”毕竟不同于“经济”, 其独立性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

河北建设文化强省 第8篇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1.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观念一变天地新。

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 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革新。具体来说, 一要更新小农意识文化观念。小农意识文化观念的特点是目光短浅, 小富即安;保守吝啬, 惧怕变革。二要更新计划经济文化观念。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文化的政治性因素被无限放大, 文化单位没有竞争观念, 没有经营意识, 没有成本分析, 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市场价值不能有效开发, 所以文化资源闲置与浪费严重, 守着文化富矿过穷日子。三要更新文化神圣化观念。持这种观念的人认为文化就是文化, 应该远离商业, 似乎文化一旦产业化就庸俗了, 降低了文化的品位。

要把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就必须搞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搞文化产业不能被传统裹足, 思想观念解放至关重要。例如, “木兰从军”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 花木兰是河南豫剧的典型形象, 功夫熊猫是中国元素, 但却被美国好莱坞拍成了动画大片, 赚得盆满钵满。

2. 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坚持体制创新, 努力在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

一方面, 要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让其尽快“脱胎换骨”, 即让其脱事业单位性质之胎, 脱政府“包养”之胎;换弱不禁风之骨, 换没有自生能力之骨。另一方面, 要坚持正确的管理观, 政府文化部门要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 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同时, 要加快调整文化领域的所有制结构, 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 对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要敞开大门, 大胆吸收民营资本进军文化产业, 努力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在文体体制创新方面, 河南做得比较成功的例子是《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该项目完全采用企业市场化运作模式, 体制机制创新, 不养闲人;演员按日发工资, 演出一次大概七八元钱, 企业没有包袱。据统计, 2009年演出大约230场, 观众超过32万人次, 收入达到3 560多万元, 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原文化新名片, 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二、有效开发文化资源, 培育文化产业品牌

打造精品、培育品牌是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如何有效开发河南文化资源, 打造文化产业品牌, 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充分发掘和优化整合具有地方比较优势特色的文化资源, 并加以合理开发利用。

1. 培育动漫文化产业品牌。

动漫产业被称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 是继IT产业后又一个经济增长点。河南动漫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我们拥有无可比拟的文化资源, 拥有国内最大的儿童观众群体,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 打造动漫产业集团及精品时不我待。2009年, 河南省确定了两个动漫基地:一个是国家动漫产业基地 (河南基地) , 该基地位于郑州高新区, 涵盖领域包括漫画、动画、动漫杂志、网络游戏、动漫衍生品等。2009年, 该基地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 完成动画片4 000分钟, 成为河南省乃至中部最大的动漫企业集聚区。另一个是郑州市动漫产业基地, 该基地落户于郑州信息创意产业园, 2009年10月成功举办了“中国郑州动漫高峰论坛”, 现有12家动漫企业入住该基地。两个动漫基地对集聚动漫企业、促进行业发展、构成完整的动漫产业链作用重大, 意义非凡。

2. 培育旅游文化产业品牌。

有人说:“30年文明看深圳, 100年文明看上海, 1 000年文明看北京, 3 000年文明看陕西, 5000年文明看河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历史上中原文化的灿烂。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河南省可以把“生态游”、“山水游”与“文化游”紧密结合起来, 以古都文化、宗教文化、武术文化、寻根文化、红色文化、休闲文化等为主要内容, 构建特色旅游区块和精品旅游线路。河南省在这方面的努力已见成效, 如今, 到郑州赏少林文化, 到开封游清明上河园, 到洛阳观龙门石窟, 到安阳品甲骨文, 到林州看红旗渠, 到焦作览云台山, 已经成为国内外旅游爱好者的重要选择。

3. 开发遗址遗产文化产业。

文化遗址是城市摆脱千城一面的稀缺资源, 是所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和动力。河南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在我国“十一五”确定的100处重要大遗址中, 河南占14处, 总数居全国第1。河南省的安阳殷墟、龙门石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是世界文化遗产, 完全有条件开发出大规模、深层次的文化产业。在“2009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中, 备受瞩目的“河南安阳县西高穴曹魏高陵”名列其中。黄帝故里、里城、武侯祠、三国城、云梦山、北宋皇陵、杜甫故里和杜甫墓、康百万庄园、商城遗址、陈式太极拳、荥阳汉霸二王城、二七工人纪念塔等遗址遗产星罗棋布。在洛河沿岸方圆50公里内, 分布着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古城、隋唐洛阳城及邙山陵墓群等6处大型遗址, 从密度、规模、时间跨度、内涵丰富上说, 世所罕见。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大遗址可谓弥足珍贵, 对它们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关键是创意要好, 突出唯一性和无可复制性, 延伸产业链, 做大做强。

三、加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1. 项目是产业的支撑, 一个重大项目的实施就有可能牵动一大批企业, 带动一个地区的快速发展。

搞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必须想方设法吸收社会资本, 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例子, 如美国奥兰多市迪斯尼乐园项目的建设就使这个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末, 奥兰多市比其所在的中佛罗里达州的经济增长慢3%;20世纪80年代, 奥兰多市开始建设迪斯尼乐园, 到20世纪80年代末, 奥兰多市比中佛罗里达州的经济增长高出了41%。再如, 由张艺谋执导的我国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 这个项目的运作堪称典范。当时, 政府只给了20万元的启动资金, 主要依靠非公有资本来运作。民营企业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一开始就投资3 000多万元参与《印象·刘三姐》的策划、创作和演出, 后期又为该项目的运行多渠道筹集了3 000多万元的资金, 整个项目投资近7 000万元, 但其所带来的回报是十分丰厚的。这个项目就是充分利用当地民间文化资源, 加进好的创意和包装, 可谓资源有限创意无限。整个项目贯穿了“老谋子” (张艺谋) 一贯的大色块大场面的鲜明风格, 并突出了当地的自然特色。

2. 规模化是文化产业做大的前提, 集约化是文化产业做强的关键。

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龙头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十分明显, 直接关系着其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因此, 要发展文化产业, 我们就要培养文化产业集群, 产生规模效应, 打造更多的“文化企业航母”。

近年来, 河南省也培育出了一批文化产业集团。例如, 2009年,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实现收入15.5亿元, 同比增长17%;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0.5亿元, 同比增长5.1%;河南省广播影视集团实现整体收入21.1亿元, 同比增长10%。这些标志着河南省文化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迈进, 并且展现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 与一些发达地区、甚至近邻安徽省相比, 河南省还有一定的差距。在2008年“首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评选活动中, 河南省没有1家文化企业入选, 而安徽省有2家文化龙头企业入选, 其中一个是安徽发行集团, 在全国发行企业排名第2位;另一个是安徽出版集团, 排在全国省级出版企业第5位。

四、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方面, 重点是发展高新文化产业。因为高新文化产业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和产业带动能力, 代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河南省要继续做大做强核心层文化产业, 一是要做“深”。现在的时代是内容为王的时代, 一定要大力发展内容产业, 从内容求突破。二是要做“新”。要充分运用新技术, 加快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建设, 推动产业升级, 不断拓展新的发展领域。同时, 要大力发展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广告会展、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 在外围层文化产业方面有所突破。

五、高度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具有特殊的“人才效应”和“名人效应”。一个赵本山带活了整个东北“二人转”, 一个杨丽萍演活了《云南映象》, 一个常香玉唱响了河南豫剧品牌。国以才立, 政以才治, 业以才兴。文化产业是高端产业、创意产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没有一流的人才队伍, 就做不出一流的业绩。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将成为夺取文化产业未来制高点的决定性因素。

河南文化旅游强省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第9篇

一、河南文化旅游强省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旅游产品内涵挖掘不够

河南许多文化旅游资源可观性差, 很多地方性资源开发粗糙, 格调和层次都比较低, 缺乏文化内涵, 给游人造成不好的印象, 影响了河南旅游的整体形象。高档的旅游资源经过庸俗的工匠的手, 加工创造出的却是没有品味的低劣的旅游产品, 即一流的资源, 却是三流产品、四流甚至更差的包装, 因此, 产品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

河南文化旅游的主流仍然是“白天看庙, 晚上睡觉”。景区开发建设不足, “可听不可看”的景点居多, 资源优势还未转化为产品优势。如许昌钧瓷文化旅游开发对钧瓷开发挖掘文化底蕴就不够深入。河南许多故事虽然妇孺皆知, 但这些都未形成较好的旅游产品。正如徐光春书记说的:“河南历史人物荟萃, 但河南的文化旅游看不出历史名人多, 见物不见人, 文化景点缺乏情节缺少故事, 这样也就缺少吸引力”。少林寺作为文化旅游的品牌, 建国以来第三次大的整修已经结束, 但耗费巨资的结果却不能让人满意。专家一致认为, 经过整治, 景区环境清幽多了, 但整修后的少林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城市公园。少林寺武术馆馆长焦红波认为“少林品牌, 一动一静, 动是少林功夫, 静是禅宗文化。现在武术馆成了少林武功的主要展示地, 而禅宗文化还没有得到展示”。

(二) 旅游产业化意识不强

旅游大产业观念尚未真正确立, 尤其是在旅游产业发展的理念上, 多数景区只重视门票的收入。迄今为止, 这种思想仍有很大的市场, 以为搞旅游就是修大门、建庙宇, 就是设法出售门票, 靠提高门票价格增加收入。岂不知在旅游产业中, 门票收入仅占整体旅游产业收入的极小部分, 现在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做法是取消门票, 实施无障碍旅游, 吸引游客和旅游要素向景区聚集, 通过旅游要素流动所产生的旅游消费及相关商品销售活动, 景区内相关产业发展组织, 促进大旅游特别是旅游产业的发展, 带动整个地区旅游及相关经济发展。河南省的文化旅游资源, 俯拾即是, 十分丰富, 不可能都形成收取门票的旅游景区。如何增加游客主流时间?如何引导游客消费?河南的旅游产业意识不强。

(三) 旅游产业化链条短

随着旅游产业化的逐步发展, 河南省在拉长旅游产业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 在已开发的大多数景区中, 除景区内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较为成熟外, 旅游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旅游商品、饮食住宿、保健娱乐等关联产业尚不够完善配套。“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及相关产业发展不协调, 旅游产业结构尚处在较低的产业化阶段, 景区综合开发力度不够、产品结构单一、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尚未形成、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如旅游商品研发能力弱, 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产品档次不高、结构雷同, 在旅游消费中比重过低。景区文化娱乐项目单调, 游客夜间文化娱乐贫乏, 有些重要的景区景点食宿条件还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的需要。红色旅游景点没有其他旅游景点相配合形成整体合力, 没有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 没有形成行、游、住、食、购、娱、教相配套的产业体系, 致使红色旅游景点显得单调生硬, 形成了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目前面临的一个通病。

(四) 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

空间上, 郑、汴、洛及其城郊开发最好, 太行山以及伏牛山的旅游开发较好, 而桐柏-大别山和豫东平原地区旅游业发展明显滞后。而且, 各大区中景区开发建设也相对集中在少数热点地区。行业上, 各地区均比较重视景区建设, 而对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业重视不够, 尤其是对旅游业、旅游服务企业管理不够, 软件环境建设明显不足。

(五) 管理体制不健全, 运行机制僵化

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 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制约, 不能很好地与市场对接。多头管理的体制使部门只关注自身利益、眼前利益, 重效益轻保护, 影响了河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是由政府主导, 但政出多门、分头管理、体制难以理顺。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 由于产权问题, 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之间冲突, 导致旅游开发无序竞争, 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缺少合作沟通, 产业链无法形成, 区域旅游产业整体竞争优势也就无从谈起。景点开发各自为营、孤立作战, 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二、推进河南向文化旅游强省建设的对策

(一) 发掘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

河南旅游最有价值的内容就是文化旅游, 只有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化旅游资源, 才能获得开发的成功。最近几年深受重视的文化旅游产业就是依托对人文旅游资源内涵的挖掘、作为满足人们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部分旅游产业, 它的目的就是提高人们的旅游活动质量。河南文化旅游产业首先要重视的是文化旅游资源内涵的挖掘, 其核心是向社会 (即旅游者) 提供这些旅游资源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与人文精神。如主题公园除了提供娱乐之外, 最主要的存在理由就是它告诉了人们另外一种世界、另外一种生活。《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以嵩山少林佛教禅宗文化为背景,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而创造出来的创意性文化旅游项目, 为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提供了示范。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在河南省丰厚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资源, 对资源进行再创造, 再包装, 用现代的、创新的、商品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从而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 扩大产业规模, 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省内旅行社结构, 按照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小型旅行社通过代理制形成网络化的发展模式, 形成综合性旅行社、专业旅行社、散客服务中心等各具特色的旅行社体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鼓励多种经营成份进入旅行社业, 规范旅行社的经营行为, 加强行业管理, 实行行业自律, 引导整个行业向规范化经营、现代化管理、特色化服务的方向发展。

1、旅游纪念品。

加强旅游纪念品开发和销售, 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依据河南省现有的资源, 可重点开发以下八大系列旅游商品:一是以汴绣、钧瓷、汝瓷、唐三彩、南阳玉雕、黄河澄泥砚、麦秆画、木版年画等产品为重点的传统工艺品系列;二是反映景区特色的旅游形象纪念品系列, 如少林寺风景区可开发武术服装、武术器械、字画和音像制品等;三是以洛阳牡丹、开封菊花等为主的名贵花卉系列;四是以新郑大枣、灵宝苹果、信阳毛尖、内黄小枣、淮阳黄花菜、封丘金银花等为代表的名优土特产品系列;五是服装、鞋帽、眼镜以及登山、宿营等旅游用品和旅游运动商品系列;六是旅游方便食品饮料系列;七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书法、美术、图书、音像出版物系列;八是以丰富的文物资源为依托的文化复仿制品系列。

2、旅游餐饮。

大力开发以地方特色为主体, 兼有其它菜系的风味饮食。积极改革创新, 争取多出名牌小吃, 以扩大我省饮食的知名度, 增强吸引力。

3、旅游娱乐。

依托传统文化, 挖掘整理, 市场化运作, 推出一批以唐风唐韵、宋代文化或地方民间艺术、风俗民情为看点的文化娱乐节目。促进地方传统优秀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 加快发展文化娱乐业。重点完善旅游酒店、旅游城市尤其是旅游景区的文娱基础设施, 形成参与性强、类型齐全、管理规范、文化档次高、服务功能完善的旅游文化娱乐体系。旅游城市要整合文艺演出资源, 开发雅俗共赏的综合性舞台演出娱乐节目, 把我省的文化精品工程与旅游娱乐业紧密结合起来, 丰富游客的夜间生活。

(三) 建设品牌旅游景区

重点发展沿黄文化旅游经济带。着重彰显沿黄文化旅游经济带所发挥的综合优势, 重点发展沿黄文化旅游经济。要突出郑州黄河文化、始祖文化、古都文化的旅游主题, 积极开发黄河生态游和城市近郊游;进一步优化洛阳龙门景区文化自然要素, 整合白马寺、关林、牡丹园、天子驾六等优势旅游资源, 提升整体竞争力;完善开封古城水系, 开发开封古城墙, 重现宋都古韵;要以黄河文化为主线, 开发黄河滩地自然、历史人文景观, 加快黄河两岸的生态建设步伐, 优化视觉景观, 重点发展三门峡黄河白天鹅生态苑、黄河小浪底景区、濮阳生态旅游景区、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湿地鸟类保护区、黄河滩区生态农业园等。将这一横亘中原的黄河母亲河建设成绿色生态走廊, 并作为文化旅游走廊的环境辅承, 勾勒出人文气息醇厚、自然生态优越的世界精品旅游带。

加大嵩山文化旅游经济区、伏牛山旅游经济区、太行山旅游经济区、桐柏—大别山旅游经济区、豫东平原文化旅游经济区的建设。首先, 要以申报嵩山、观星台进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少林武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突破口, 整合区内的旅游资源, 理顺管理体制, 突出武术文化主题, 做大做强集培训、演展、竞技为一体的武术产业。加大嵩山文化圈开发力度, 加快寺、庙、阙、观星台、嵩阳书院的综合开发。其次, 融合自然人文因素, 提升太行山旅游经济区。着力打造以自然山水、殷商文化为主体, 与红色旅游、民俗文化相映生辉的品牌景区, 加快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 勾画多种形式的旅游线路。积极开发滑翔、登山等专项旅游项目, 丰富旅游产品, 拓展景区功能, 完善配套设施, 拉长产业链条, 力争建成中国北方重要的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旅游经济区。再次, 打造“一红一绿”胜景, 开发桐柏—大别山旅游经济区, 突出“一红一绿”的主题。重点实施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工程, 加快红色旅游线路开发, 加强与湖北、安徽两省的合作, 使之成为中国重要的红色旅游胜地。第四, 开发豫东平原旅游资源, 构建平原文化旅游经济区。豫东平原文化旅游经济区主要包括许昌、周口、漯河、商丘和驻马店市的部分地区。区内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 是古文化旅游的重点区域之一。该区要充分挖掘厚重的古文化遗存, 创新展示形式和手段, 加快旅游资源开发, 展现平原农耕文明特色, 使之形成以历史文化为精髓的平原旅游经济区域。

(四) 深化旅游体制改革, 培育多元化市场体系

全面开放旅游市场, 允许境外、省外有实力的资本进入旅游市场, 重点是进入旅行社行业和旅游景区 (点) , 广开投资渠道, 使河南省旅游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深化旅游体制改革, 健全景区 (点) 旅游管理体制, 改变多头管理的状况, 建立统一、高效、发展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大力推动旅游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做大做强旅游企业。

参考文献

[1]、陶伟.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研究[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2.

[2]、花建.产业界面上的文化之舞[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3]、张晓明.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河北建设文化强省 第10篇

群众合唱是合唱大概念下的一个分支,它有别于专业类的合唱,譬如音乐类专业院校或专业演出院团的合唱组织。群众合唱成员来源的广泛性和非专业性是其最大的特点,然而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合唱逐渐成为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人们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文化现象,这反映了我国新时期群众文化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的趋势。

群众合唱有普及性、自娱性的特点,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国情面貌的侧面艺术反映和表现,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它特有的时代烙印。无论什么时候,如果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同步来看待文化的进程,就会得出比较客观的审视。时至今日,“求同存异,共谋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友好相处的基本前提,此外,政治进步、经济发展也就成为了当下国际社会选择的主要方向。我国在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国力已明显上升,在当前以经济发展为主流的国际大环境下,不断增强国力、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就成为了我国目前最为主要的奋斗目标。

当前,我国已进入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并肩繁荣的坐标时期,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总体蓝图,而“陕西梦”就是“中国梦”在陕西的具体体现和实践,这正是我们所处的时代主题!要保证这一局面的繁荣,群众文化活动的大力建设就应不断加强,群众合唱亦在其中。

二、如何建设陕西文化强省及其具体体现

众所周知,支撑陕西影响力的首先是文化,陕西要做好文化强省,就必须做强文化产业,充分利用好文化资源优势 ,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完美结合,让世人了解陕西历史、感受陕西人文、体验陕西生活。

建设陕西文化强省具体体现在八个方面:核心价值引领工程、宣传舆论导向工程、文化精品繁荣工程、文化遗产传承工程、公共文化服务工程、文化产业发展工程、文化改革创新工程、文化人才建设工程。在这其中,“核心价值引领工程”是陕西文化强省建设八大工程之首要工程,只有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为文化强省建设筑牢思想基础,保证文化强省建设事业科学发展。

三、群众合唱在建设陕西文化强省中的具体实施和思考

近年来,在建设陕西文化强省的诸多活动中,群众合唱在不同的舞台上越来越显示出引人瞩目的蓬勃姿态:从2007年6月西安知音合唱团、陕西三线战友合唱团在呼和浩特举办的全国第三届《中华老年嘉乐华》暨全国首届老年合唱大赛,分别荣获骏马奖(金奖)和雄鹰奖(银奖)算起,先后有2011年10月陕西知青老三届合唱团在“相约世园·放歌浐灞”中国西安合唱艺术节上获得金奖;2014年8月西安佳音合唱团在中国国际合唱节上获得成人混声组铜奖等多个群众合唱团在各类合唱赛事中脱颖而出,在如此氛围影响下,陕西本地区各阶层各类别群众合唱活动的开展亦是毫不逊色:如2009年9月西安市级机关举行“歌唱祖国”合唱演唱会;2010年华电陕西能源公司举行的以“爱祖国,爱华电,爱陕西”为主题的迎国庆歌咏比赛;2011年4月西安医学院举办的校歌合唱比赛;2013年10月由省文化厅、陕西广播电影电视局、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我们的歌声,我们的梦”陕西省电视合唱大赛;2014年6月为了隆重纪念和庆祝党的93周年,由中共西安市委组织部、西安市委老干部工作局主办,西安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承办的“西安市离退休干部‘祖国在我心中’合唱比赛”;再到最近的2014年11月西安小学合唱团与奥地利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在西安音乐厅进行的合唱艺术交流,诸多形式多样、类别丰富的群众合唱活动,充分显示了它在各阶层、各领域倍受欢迎的广泛性。

虽然陕西的群众合唱已经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但是如何把它继续搞好并进一步推进,仍是我们每一个合唱工作者应该多去思考的事。譬如说:怎样避免和减少在群众合唱建设中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包括很多问题看似见惯、却总会随时出现在合唱团队建设的任何一个环节。

关于团队的组建,即使是一个最普通的群众合唱团,也不能忽视最起码的团队管理规章和对团员最起码的音乐素养要求,关于这两个方面,在一些刚刚成立不久或者正准备成立的团体概念中,其实是模糊的。

群众合唱的人数规模不是绝对的,比较科学的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安排。“群众”一词是一个范畴概念,群众合唱不一定就代表非得是大规模的人群来组成的合唱活动,应根据实际情况:或是场地限制、或是作品要求,再来组成相应人数规模的合唱:或是百人、或是几十人、或者十几人的小合唱,如果合唱成员的音乐素养条件较好的话,组成几个人的重唱组合也未尝不可。

任何事情要想做好并且坚持下去,必须要有一套科学而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运行办法,群众合唱也是这样。

首先,要确定相对固定的排练场地和考虑合唱团的组成性质:是组建成人合唱团?还是少年儿童合唱团?是男声合唱团?还是女声合唱团?然后再根据排练场地的大小来确定团员招募人数并制定招募团员的入选考核标准(嗓音条件、音准、节奏、识谱能力、年龄组成、健康状况、文明素养等等),与此同时,应及时确定合唱团指挥、伴奏、管理人员等主要人员的组成,还有伴奏乐器的设置。接下来是制定并宣布合唱团日常管理办法和排练纪律,无论是长期合唱还是短期合唱,管理制度和排练纪律的制定和遵守,是合唱活动能否坚持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

其次,群众合唱团怎样运行?

组建工作就绪后,就要考虑合唱团的运行问题,运行包括以下6个方面:1. 选曲;2. 演出场地的选择;3. 活动经费来源;4. 用科学的方法来训练合唱;5. 制定日常排练计划;6. 制定演出计划。

1. 选曲应在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结合陕西地域人文特点和地方经济发展进程,从陕西民间音乐土壤,或优秀作曲家群体的合唱作品以及描绘陕西的优秀合唱音乐作品中,选择或编创出能够反映弘扬“中国梦”、“陕西梦”、建设“三个陕西”、突出主旋律、反映真善美的好作品。

2. 对于演出场地的选择可相对灵活:或固定演出场地,或走出去——进社区、进学校、去企事业单位、或下部队、下乡村、公园、广场等一切适于进行合唱表演且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的公共场所,都可以作为演出场地的考虑。

3. 群众合唱的活动经费可从以下四个渠道考虑:自费投入、社会募捐、政府支持、有偿性演出回报。

4. 合唱训练是一个关键环节:群众合唱人员由于水平不一,所以对群众合唱队员的训练是多方面的,在声乐、乐理、音准、节奏等主要大项的逐步加强过程中,音质和音色的追求则是最为重要的。美声化的歌唱方法是目前业内较为一致的选择取向。同时,群众合唱从单声思维到多声思维的的转化,必须重视音乐基础理论的渗透和教授。

5. 日常排练计划应根据阶段性训练进程和不同的演出目标来制定。

6. 制定演出计划,可参考以下方案:

(1)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如:陕西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路电影节、陕西农民文化节、黄陵祭祖、世园会以及陕西近来成功申办的各类国际、国内或地方性艺术活动。

(2)积极参与各类专业音乐活动,如:各种规模、类别的合唱展演、交流或比赛,作为学习,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也可以参加一些专业音乐院团的排练和演出;排演具有陕西风味的群众合唱,像陕西《天地社火》在莫斯科演出受到好评一样地走出去,作为陕西特有的群众合唱文化来向世界展示自己。

(3)积极参与各类经贸活动的文化宣传仪式,如:西部国际博览会、中西部经贸洽谈会以及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的文化活动等等。

积极参加各类文化活动、打造本地的群众合唱文化、竖立地方合唱特色品牌,目的就是要在国家文化复兴战略和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契机下,以“陕西梦”和建设“三个陕西”为指导思想,用群众合唱的这一形式来讴歌陕西社会和陕西人民生活的伟大发展和变化。

当然,打造雅俗共赏的本地群众合唱文化、树立地方合唱特色品牌,还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去考虑本地群众合唱的“专业化”和专业合唱作品“普及化”、“群众化”的实际需求,在具体的实施和排练过程中,一方面要编创好的群众合唱作品,一方面还要不断提高群众合唱成员的音乐水平,并根据作品的难易程度和群众合唱队员的实际接受能力,或按原曲要求直接编排演出,或在征得作者同意和著作权单位许可后,对原作品去繁就简,按照群众能够接受的难易程度来改编,再开始合唱的编排和演出。

四、群众合唱要紧扣“人民”和“时代”两大主题

群众合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必须重视的群众文化思想阵地,是共圆“中国梦”、“陕西梦”、建设好“三个陕西”不可忽视的群众文化氛围。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号召,文艺要紧扣“人民”和“时代”两大主题,群众合唱也应以弘扬政府的文艺方针为主要指向,将“政策导向”和“群众喜好”科学结合,在歌颂建设“中国梦”的大前提下,在建设陕西文化强省的共同努力中,本着服务国家、服务陕西、服务人民、感化人心的理念,建设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摘要:群众合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必须重视的群众文化思想阵地,是共圆“中国梦”、“陕西梦”、建设好“三个陕西”不可忽视的群众文化氛围。群众合唱应在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结合陕西地域人文特点和地方经济发展取材编创,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号召,紧扣“人民”与“时代”两大主题,打造具有陕西本土色彩的群众合唱文化,本着服务国家、服务陕西、服务人民,感化人心的理念,在建设陕西文化强省的历史进程中建设我们共有的美好精神家园。

河北建设文化强省 第11篇

充分认识我省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一是资源丰富。我省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居全国第三位。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级文化名城5座。地形齐全,自然风光秀美,是全国惟一一个兼有海滨、平原、湖泊、丘陵、山地、高原的省份。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处,国家级森林公园9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民俗风情独特,特殊资源荟萃,永年太极拳、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名扬世界。拥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处。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市场潜力巨大。我省毗邻京津,交通通信便捷,消费群体集中,京津冀及周边省份共有人口4亿左右。这有利于形成京津冀大旅游格局,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三是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目前,全省共有旅游景区(点) 450余处,星级饭店313家,旅行社727家,旅游车船公司30多家,中国优秀旅游城市7家,4A级景区30处,初步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较为配套的产业体系。

科学确定旅游业发展目标。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继续保持高于全省国民经济和全国旅游业的增长速度,发展的环境明显改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打造一批在国内乃至海外有较强吸引力的精品景区、精品线路和旅游城市,培育一批在省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团,旅游市场大幅度扩张,旅游队伍素质显著提高,旅游法制化、标准化建设达到新水平。预期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到 2010年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7%左右,到2015年跻身全国旅游强省行列。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各地要注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发挥优势、培育精品、创新体制、塑造形象”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发展步伐。

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好旅游发展规划

要突出抓好环京津、环渤海、环省会3大旅游圈建设,构筑京津石、京承秦、京津秦、京津保、京保张及京承张6大旅游“金三角”板块,重点打造中华始相、长城精绝、皇家胜迹、红色文化、健身休闲、滨海度假、多样生态、商务会展8大产品系列,建设100项重点工程,培育一大批国家级和世界级旅游精品。经过10年的时间,把河北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目的地。

抓住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要加快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旅游业对外开放步伐。

推进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培育能够代表河北旅游整体形象的标志性产品。当务之急是要打造一批像河南云台山、四川九寨沟那样主题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活动内容丰富、文化品味较高、市场吸引力较强的龙头精品景区。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北戴河海滨、山海关、白洋淀、坝上草原、西柏坡等,是我省具有代表性的景区,要加大支持力度,做精做细做大做强,使之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知外旅游品牌。下大力抓好已确定的百项重点工程,力争2008年以前全部建成我省旅游的主打产品。今年,重点抓好山海关古城、乐亭海滨海岛度假、崇礼滑雪场、邢台峡谷群等20个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完工并投入运营。冉庄地道战、 129师司令部旧址、城南庄、潘家峪4处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加快建设步伐。

二是谋划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能够强省、强市的旅游新项目。立足我省海滨、湖泊、森林、草原、山岳、温泉、冰雪等自然资源优势,建设一批生态旅游和冬季旅游项目。立足环京津的区位优势,发展一批现代休闲度假、娱乐健身项目。立足文化优势,推出一批红色旅游、文物古迹游、民俗风情游项目。立足一、二、三产业的优势和热点,确定一批工农业旅游项目、商贸旅游项目。力争尽快形成观光产品、休闲度假产品和专项产品协调配套的产品结构,满足日趋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是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方便快捷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要加快旅游城市间、城市到景区以及景区间的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多条旅游环线;结合全省路网建设,抓紧完成京承调整公路、承秦和张承高等级公路建设,形成京承秦、京承张两个陆上旅游“金三角”;推动环渤海旅游带建设,构筑秦室岛、大连、烟台海上旅游“金三角”;抓好重点旅游城市民用机场改造和建设,大力发展支线航空和包机旅游业务。

四是加强旅游城镇建设。旅游城镇既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大力实施城镇化建设和文明生态构建设为契机,加快特色旅游城市和重点旅游城镇配套设施建设,打破以单体旅游景点吸引游客的传统城市旅游发展模式,以大都市的整体形象创造旅游消费需求。要把旅游产业要素有机融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加强旅游设施建设,规范家庭旅馆、青年旅社、不断完善城镇旅游功能。把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活动,与实施城市化战略结合起来,推动我省旅游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促进跨区域旅游合作

推进区域合作,实现旅游资源的统整合,打造区域旅游大品牌,是旅游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有效开拓市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加强省内旅游合作。积极开展跨越地域、跨行业、跨景区的合作,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联合促销。白洋淀、驼梁、北虎当、空中草原等跨行政区域景区,今年要在资源整合方面迈出重要步伐。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要合力打造红色旅游黄金走廊。

河北建设文化强省 第12篇

一、塑造当代湖南精神的必要性

当前, 湖南正处在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富民强省的关键期, 处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 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迫切需要全省人民进一步加快打造共有精神家园, 进一步凝神聚力, 进一步坚定价值追求, 形成更加内在、更加持久、更加全面的精神动力。塑造当代湖南精神, 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 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需要, 是加快富民强省建设的需要。

1. 塑造湖南精神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了新部署, 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湖南精神所倡导的忠诚、担当、求是、图强, 既和十八大的“三个倡导”保持了高度一致, 又集中体现了湖南人的思想情操、胸怀气度、行为风格、价值取向。塑造当代湖南精神的过程, 就是响应党的十八大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 立足湖南历史文化传统和湖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2. 塑造湖南精神是文化强省建设的内在要求

湖南建设文化强省的总体目标是努力打造湖南文化高地, 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文化创新力、文化传播力、文化保障力和文化竞争力,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氛围和文化条件。文化强省建设必须立足于区域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研究表明, 人文精神与价值体系是区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塑造湖南精神是文化强省建设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 建设文化强省又离不开“湖南精神”的价值引导、精神激励、行为规范。

3. 塑造湖南精神是加快湖南富民强省建设的需要

区域精神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区域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证明, 一个地区能否持续保持区域竞争优势地位,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具有优秀的人文精神。塑造湖南精神, 可以使三湘儿女进一步加深对湖湘文化的了解, 增进对当代湖南人应具备什么样的人格特征和价值追求的认识;强化三湘儿女对推进“四化两型”、实现“两个加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升湖南广大群众的综合素质, 提升湖南区域人文形象, 改善湖南经济社会建设环境, 加快湖南富民强省建设。

二、湖南精神塑造现状及发展方向

1. 湖南精神是优秀湖湘文化的传承

当代湖南精神首先来源于对优秀湖湘文化的传承。传统湖湘文化包含以“气质刚劲”、“卓立敢死”、“忠诚”、“质朴”为主要特征的苗蛮文化;以形成于南宋理学“康济时艰”、“多留心经济之学”、“忧国忧民”的经世情怀;以“天道变, 人道亦变”、“敢于变革”、“敢于与时俱进”、“求强”为主要特征的湖湘近代文化。

当代湖南精神继承了“气质刚劲”、“忠诚”、“质朴”、“求实”、“康济时艰”、“留心经济之学”、“心怀天下”、“敢于变革”等优秀湖湘文化, 这是传统湖湘文化留给湖湘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对加快文化强省建设, 推动湖南“四化两型”、“两个加快”、“两个率先”战略任务, 建设美丽富饶的湖南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湖南精神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转型

有学者认为湖湘文化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建构了方国文化, 完成了中原儒家文化、苗蛮文化、南楚文化的融合。第二阶段是以宋代理学为主体, 兼综佛道思想的新型综合性文化。第三阶段是在民族与社会的双重危机下, 构建兼容中西, 追求民族独立、社会进步的近代湖湘文化。目前, 湖湘文化正处于建设“文化强省”, 推动“四化两型”战略的第四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 一方面, 湖南与国内其他区域省份, 乃至世界各区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相互之间的合作、竞争也越来越多。湖湘文化和岭南文化、江浙文化等区域文化之间发生交流碰撞, 相互影响。另一方面, 现阶段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推动“四化两型”、“两个加快”、“两个率先”, 建设美丽富饶湖南, 与此相适应, 当代湖南精神正在实现转换与改造。一是由着重政治文化向政治文化与经济文化并重转换, 二是由重农文化向重工商文化转换, 三是由偏重经济建设向和谐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建设并举转变。湖南提出建设“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战略目标, 正是湖南精神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转型的集中表现。

3. 湖南精神的发展方向

传统湖湘文化与岭南文化、江浙文化等地域文化相比, 缺乏发展现代工商业和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文化基因, 缺乏深厚的工商传统和商品经济意识等发展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文化资源。湖湘文化中蕴涵的重名轻利、崇尚政治、崇尚权力、争强好斗、自我意识强、合作精神差等文化精神元素, 都是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湖南人民已经认识到加强文化创新和变革、塑造新时期“湖南精神”的重要性。

“忠诚、担当、求是、图强”, 湖南精神表述语准确表现了当代湖南精神的发展方向。“忠诚”, 不仅是对国家、社会、事业的“赤子之心”, 也是对家庭、对朋友、对合作伙伴等人伦关系的忠心诚信。“担当”是一种高度的责任心, 只有具备敢于担当的精神, 才有勇气以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己任,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投入文化强省和“四化两型”建设。“求是”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加快富民强省建设中, 必须坚持“求是”的精神和思维方式。“图强”是目的, 是湖南人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奋发图强的共同追求。需要明确的是, 在现代社会, 湖南人图强不仅要奋斗进取, 要竞争, 要“与天斗, 与地斗, 与人斗”, 也需要创新、公正、法治、诚信、友善。

三、塑造当代湖南精神的主要途径

在科学提炼当代湖南精神后, 需要进一步塑造当代湖南精神,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进湖南、富民强省、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引擎。通过文献研究, 专家访谈, 参考广东、上海、温州、香港等地的做法, 我们提出以下塑造湖南精神的建议。

1. 加强理论研究, 丰富和深化湖南精神内涵

2012年6月4日, 以“弘扬湘学传统, 推进文化强省”为宗旨的湘学研究院在湖南长沙成立。在加强湖南精神理论研究方面, 湖南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评审委员会与湖南省湘学研究院联合启动了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湘学研究”。湘学研究应该坚持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 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为导向, 发挥湘学研究在理论创新、文化传承、资政育人方面的重要功能, 不断完善、深化湖南精神的内涵, 为弘扬和践行湖南精神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同时, 在加强湖南精神理论研究方面, 应该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性, 加大政策引导、组织领导和资金支持力度, 在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的同时, 还可以组织社科界专家、各级宣传部门编写湖南精神普及读本, 促进湖南精神科研成果向课程教材、社会普及、文化产品的转化。

2. 发挥湖南精神引擎力作用, 驱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我们不能单方面夸大精神的功能和作用。湖南精神不应该成为空洞的口号或虚无的说教, 湖南精神不仅是湖南文化发展的需要, 湖南精神必须服务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湖南精神能否成为优秀的区域文化, 能否被大多数湖南人认可并奉行, 能否成为富民强省之魂, 最终必须接受实践的考验。而能否驱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无疑是最重要的检验标准之一。

当代湖南精神应该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为导向, 为加快湖南文化强省建设, 推动“四化两型”、“两个加快”、“两个率先”战略, 建设美丽富饶湖南发挥理论创新、文化传承、资政育人方面的重要功能。只有这样, 湖南精神才能从根本上保持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3. 大力加强区域文化建设, 着力提升区域内在精神气质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湖南精神根植于湖湘文化, 塑造湖南精神必须加强文化建设, 就像春雨润物一样, 加强社区 (村) 文化建设、企业 (单位) 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 引导广大群众养成符合“忠诚、担当、求是、图强”等湖南精神特征的健康、文明、上进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 从而提升区域内在的精神气质。

湖南要推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增速, 从资金支持、组织领导、队伍建设、舆论引导等方面着手, 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影响的省级标志性文化设施, 加强市州和县市区、乡镇 (街道) 、村 (社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健康、文明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 在活动中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雷锋精神以科学真理为思想指南, 以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为基本立场,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生价值, 以履行义务恪尽职守为行为准则。雷锋精神集中表现为“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 “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可见雷锋精神和“忠诚、担当、求是、图强”的湖南精神具有高度的相容性。作为雷锋同志的家乡, 湖南应该在弘扬践行雷锋精神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 将弘扬践行雷锋精神和塑造湖南精神结合起来, 推动区域内在精神气质的提升。

4. 加强湖南精神传播, 增强湖南精神的影响力

不断创新湖南精神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 使湖南精神逐步在湖南乃至国内外形成广泛共识。在传播渠道创新方面, 可以整合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海报、宣传栏等传播渠道, 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重大节庆、大型文化体育赛事等在全省开展丰富多彩的以体现湖南精神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在传播内容创新方面, 应该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的文化内涵, 扶持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尤其要加大电影、电视、图书、动漫、地方戏剧、音乐、舞蹈等文艺精品创作力度, 制作更多更好的类似《走向和谐》、《故事湖南》、《袁隆平》、《恰同学少年》等体现湖南精神、具有核心竞争力并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传播湖南精神中的示范作用。挖掘和树立一批群众身边的典型模范, 做好“感动湖南十大人物”、“湖南好人”、“年度慈善人物”等社会知名度、美誉度高的褒奖平台建设。完善先进典型的评选价值取向和评选机制, 提升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 真正起到楷模示范作用。

要推进湖南精神进学校、机关企业、乡村街道等。以湖南精神“忠诚、担当、求是、图强”引导社区 (村) 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结合“新时期湖南人精神”、“感动三湘”及全省各地总结提炼出的湖南精神的宣传教育成果, 把培育和弘扬湖南精神作为各层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湖南精神理论和应用优秀研究成果纳入全省各级党校必修课;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在塑造湖南精神中发挥带头作用, 结合单位实际, 将湖南精神融入到本单位文化建设中。

*本文为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文化强省建设中的湖南精神塑造研究”, 湖南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文化软实力的大学品牌建设研究——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 (项目编号:12C0590) 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谢青.铸造强省之魂理解提炼“湖南精神”的重大意义[N].湖南日报, 2012-05-02.

[2]杨雪梅, 张垚, 周舒艺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塑造时代精神气质[N].人民日报, 2012-11-11.

[3]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 (2010-2015年) [N].湖南日报, 2010-03-31.

[4]朱汉民.湖湘文化传统与现代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 2011 (01) .

[5]朱有志.当代湖湘文化应该实现十大转换[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6.

[6]朱有志, 刘云波.湖湘文化应该实现政治文化向经济文化转换[J].企业家天地, 2006 (02) .

[7]中共湖南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N].湖南日报, 2012-02-03.

上一篇:燃气输配系统下一篇:稀土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