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场景范文

2024-08-15

优化场景范文(精选7篇)

优化场景 第1篇

计算机图形学中的裁减(Clipping)是指从整个场景(大量事物)中删除那些在最终图像里没有影响的场景,只展现需要的图像。裁减的方法有背面裁减、视锥裁减、遮挡裁减、入口裁减、细节裁减等。采用场景图结构,使得视锥裁减变得高效,可以很好达到图像加速的目标。

1 场景图

BVH、BSP树和八叉树都使用某种类型的树作为基本的数据结构,具体区别在于空间分割和几何体存储方面,它们均以层次形式来保存几何物体。然而,三维场景的绘制不仅仅是几何体,场景图是一个较高层次的数据结构,其中还包含纹理、变换、细节层次、绘制状态(例如材质属性)、光源以及其他要素。对于所有这些要素,可以用树表示,然后对这棵树进行深度优先遍历来绘制整个场景。例如可以将光源放在一个内部节点上,这个节点影响子树的内容。

1.1 场景图形式

场景图中的节点通常有一个包围体,这样就和包围体层次比较相似,场景图中的叶子节点存储几何体。一个叶子节点可以包含整个BSP树,其中存储几何体。

当物体在场景中移动的时候,必须对场景图进行更新,这可以通过对树结构进行递归调用实现。对于变换来说,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进行更新,在遍历过程中进行矩阵相乘并存储在相关节点中。然而,当对变换进行更新的时候,相应的BV就作废了。因此,可以对BV从叶子节点到根节点进行更新。

对于同一场景,可以使用多个场景图。这就是空间化的概念,其中用户的场景图用一个不同的场景图来增强,这个场景图用于不同的任务,如快速裁减或者筛选。对于叶子节点可以进行共享,其中大多数模型位于叶子节点中,这样增加的内部节点代价也是较小的。

场景图采用一种自顶向下的,分层的树状数据结构来组织空间数据集,以提升渲染的效率。在场景图层次模型中,上下层节点之间存在两种关系:包容关系和父子关系。节点的包容关系是指后代节点作为祖先节点的一个属性域而存在,如Appearance节点,它只能用于Shape节点的appearance域中。如图1中描述了一个抽象的场景图形,其中包含了地形,天空,轮船,大象,楼房和树木的模型。渲染这个场景时,场景图形采用了一个根节点与六个子节点的形式。每个子节点都包含了用于绘制对象的几何信息和材质信息。如图2所示。

1.2 场景图结构

根据地形数据和三维数据结合组织的思想,节点包括地形数据(地形数据和卫星影像数据)、三维数据(建筑、绿化、道路、人物等)、天空、光线、纹理、LOD、节点等级、与绘制相关的控制单位以及属性数据。具体如图3所示。

而整个场景图使用KD树形式组织,如图4所示。

引擎调度根据场景树绘制场景:引擎计算视点与叶子节点包围盒距离(视距)和视点高度(视高),并结合叶子节点的等级,判断是否绘制数据:1)高于100M视高控制单元只载入卫星影像数据,并根据视高判断载入不同比例尺影像数据;2)低视高时,控制单元绘制地形数据和三维数据。这时控制单元需要根据视距、遮挡状态、光线等情况,对三维数据进行裁减、变换、纹理、渲染、动画处理等一系列操作。

2 视锥裁减

背面裁减是将背向视点的物体删除;遮挡裁减是将被其他问题遮挡的物体删除;视锥裁减是绘制完全或者部分在视锥体的物体。如表1说明三种裁减的区别。

2.1 视锥体

视锥体(View Frustum)是指一个由两个一远一近的彼此平行的平面截断的金字塔。视锥体的体积是有限的,视锥体是个六面体结构。如图5所示,定义了远、近、左、右、上、下六个平面。

在场景图的内部节点中,最常使用的有球体包围体、AABB包围体和OBB包围体。这就产生了截锥体/球体相交测试,截锥体/AABB相交测试,截锥体/OBB相交测试。相交测试有三种结果:

1)在外面

如果一个包围盒完全在视锥外部,即在六个平面的正法向量上,则能判断此包围盒所包含的所有子节点也在视锥外部,那么就无需对这个包围盒的子节点进行遍历操作,从绘制管线中删除这个包围盒的所有节点。

2)在里面

如果一个包围盒完全在视锥内部,即在六个平面的负向法向量上,则能判断此包围盒所包含的所有子节点也都在视锥内部,那么也无需再对子节点进行遍历,直接将包围盒节点发送至绘制管线下一阶段。

3)相交

如果一个包围盒部分在视锥内,那需要进一步遍历包围盒子节点。如果子节点的包围盒可见,则将对应的子节点进行绘制。

2.2 视锥平面

为了进行视锥裁减,需要知道截锥体的六个平面的方程。我们获取视锥体平面的投影矩阵。也就是说,模型矩阵是个单位矩阵。这意味着,视点位于世界坐标的起始点,然后沿着z轴正向摆放。

设v=(x,y,z,w=1)T为顶点,M=(mij)为一个4*4的投影矩阵。那么对顶点v与M点乘v'=(x',y',z',w')T为v的转换顶点。具体的矩阵表示如公式所示:

其中rowt=(mi1,mi2,mi3,mi4)表示ith行顶点的行矩阵。

经过转换后,顶点v'在相同的裁减空间内。在这个空间,视锥实际是一个轴对齐的四方形。如果顶点v'在这个四方形内,则原来的v顶点是在原来的视域平面内。因此产生如下三个不等式:

不等式打开便可以得到六种情况,分别对应了六个平面,如表2所示。

我们以左平面为例,左锥裁减平面方程:

当w=1时,方程变形为:

这时,引入我们常用的空间平面方程:

代入公式,可以得到:

左裁减平面可直接从投影矩阵提取。同时,由此产生的平面方程是非正规的,即平面法向量不是单位向量,而向量指向内部空间。如果顶点v是在左边裁剪平面内部空间。

六个平面可以用不平等式0

2.3 算法优化

Assarsson,Ulf和Tomas Moller提出的优化的球型包围盒视锥裁减算法[1],该算法是基于球状物体情况下优化的视锥裁减。该算法思想是:考虑到视锥体在视点方向上对对称的,也就是说视锥体的左平面是右平面沿视点方向做镜像形成的,同理,视锥体下平面与上平面互为镜像。将视锥体分成类似八叉树的八分体,然后对球心所在的那个八分体的三个外平面进行相交测试。理论上将六次测试减少至三次。该算法不足之处是会产生错误判断:当物体在视锥右上角时,程序进行相交测试,可能错误判断物体与视锥体相交,实际的情况是物体在视锥体外部。针对以上算法存在的不精确现象,可以优化其算法。其思想是在相交测试时,物体中心点同时与两个相邻平面进行相交测试:1)首先在外部的判断,如果物体中心点同时在平面Pi和Pi+1外部,则判断物体在视锥体外部,否则进行下面判断;2)在内部的判断,如果物体中心的同时进入Pi和Pi+1的内部,则判断物体在视锥体内部;3)当不符合上面两种情况时,判定物体和视锥体相交。

具体的伪代码如下:

3 测试结果

在1000个球型模型的空间中测试,测试结果图6所示。

第一个未做任何裁减,引擎需要绘制全部1000个球体模型;第二次采用原有八分体球体裁减算法,裁减825个球体;第三个采用改进的八分体裁减算法,裁减834个球体。性能统计如表4所示。

在实际应用测试中,同一视景点分别做水平360度旋转漫游测试。

横轴表示视点旋转的角度,纵轴表示旋转至指定角度后,已绘制完成的场景占该可视域中全部场景的百分数,即加载完成百分比。例如CVFC-300/s线在1800点时值43%,表示改进的VFC算法按300/s旋转至1800后,引擎完成了43%的绘制工作量。

4 结论

在单项视锥裁减测试中,可以看到:采用改进的八分体视锥裁减(OVCF)算法,可以在原有的八分体裁减算法上提高精确度。

将视锥裁减应用中在三维系统中并测试性能,可以看到:OVCF算法比原有的VCF算法可以提升一定的引擎绘制速度。

当在大规模海量数据展现时,使用该改进算法,可以提供场景加载速度,达到不错的加速效果。

摘要:为提高三维大场景中海量三维数据和地形数据的展示性能,加速算法是一种解决办法。根据场景图的组织结构特点,采用视锥体裁减技术。通过研究视锥体判别公式,推导简化高效的判别公式,实现三维场景的加速。实验表明,优化的视锥裁减算法可以提高裁减性能。

关键词:场景图,视锥裁减

参考文献

[1]Assarsson,Ulf,and Tomas Moller,"Optimized View Frustum Culling Algo-rithms for Bounding Boxes,"journal of graphics tools,vol.5,no.1,pp.9-22,2000.http://www.ce.chalmers.se/staff/uffe Cited on p.365,403,587,608,610,613

[2]Mel Slater and Yiorgos Chrysanthou.View Volume Culling Using a Probabilistic Caching Scheme.In Proceedings of the ACM Sympo-sium on Virtual Reality Software and Technology,pages71-78,1997.

[3]Villi Miettinen.Improved frustum-object cull.In Sourceforge mailing list,gdAlgorithms-list,2000.

[4]OpenGL ARB.Dave Shreiner,Mason Woo,Jackie Neider,Tom Davis:OpenGL Programming Manual,Addison-Wesley,2005.

[5]Rost Randi.OpenGL Shading Language,Addison-Wesley,2006.

《场景革命》读书随笔写作:场景 第2篇

我是怎么理解的呢?我是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想象一件事情运转的流程,我需要描述这一真实的或假想的事物,于是我想到了场景这个词。

场景就是代码运行的环境,生物生存的环境,我们做事情的方式方法。它有一定的惯式。我们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熟悉这一的惯式。譬如老年人的活动场景,白领的工作场景,学生的学习场景,情侣的拍拖场景。我们要理解其轮廓,更要理解其细节。为什么要去理解这些,因为不懂得这些,我们就不懂得营造场景。

看一席的一个演讲,演讲者说福建有个村庄,流行在灶房砌大中小三口锅,开发商给他们修房子的时候都修成了现代的样子,然后呢,他们自己把厨房改造成了大中小三口锅的样子。这就是设计师不懂用户的使用场景犯的错误。太理所当然了,太简单粗暴了。

熟悉场景,就是要置身于环境中,多和使用者接触,或者把自己变成使用者。你熟悉了这一场景,你就知道这场景里真正的痛点是什么,用户的需求是什么,你才能够打造更好的场景。

理想主义者都是活在自己想象的场景里的。“我们去大草原的湖边,等候鸟飞回来,等我们都长大了,就生一群娃娃。”这是人们想象未来的场景。人爱去旅行,爱的就是诗意的场景。你懂得了人性里上瘾的机制,就能打造让人上瘾的场景。

做产品,做事情,懂场景很重要。

TD-LTE农村场景网络优化方法 第3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低价智能机的快速商用激发了农村4G用户的快速增长,农村市场已成为运营商竞争用户数的又一个关键区域。与城区数目相比,农村数量更为庞大,如何做好农村区域的LTE信号覆盖,是网络深度覆盖的重要体现。农村覆盖场景的特点是山多站少、场景地域广阔、人口密度低、地形环境复杂多样。通常几公里内只有一两个站点覆盖,站点平均海拔高,站间距大,站与站的衔接处容易出现弱覆盖。对于农村,实现有效覆盖及提升用户基本感知是抢占农村市场的基础。

二、目前TD-LTE地铁场景的特点

与城区站点密集,平均站间距小,重叠覆盖问题严重不同,农村区域具有其自身的区别和特点。

1、农村区域楼宇以三层以下楼房为主,快衰落影响较小;

2、农村区域地理环境大都像盆地一样,四周都有或高或低的小山;

3、农村区域容易受山体阻挡,阴影衰落严重;

4、农村区域人流量相对较少,主要以覆盖为主;

5、农村场景,2G用户量较大,2G站点日均流量>600M的占比还是很高,尽早建设及增强4G网络覆盖吸收话务缓解2G压力。

农村场景站点稀疏,人流量少,主要以覆盖为主,LTE站点为避免重复建设,降低建设成本,大都在2/3G站点的基础上共址建设,站点多为高山站或者铁塔站,为了增强覆盖范围,建议选用F频段大功率RRU,天线类型选择高增益定向天线,同时可以采用F频段无损天线权值设置、10M带宽、单流覆盖在不改变现网硬件配置基础上,增强覆盖效果。也可以通过更换高增益天线、16T16R更改现有硬件配置基础上加强覆盖效果。

三、TD-LTE农村场景主要优化措施

3.1 现网数据分析

农村地域广阔,地形环境复杂多样,单个站点覆盖范围广,基站站间距较大。农村网络结构有如下问题:

1)覆盖连续性较差

LTE站点使用频率较高,无线传输能力不如2/3G网络,初期的采取2/3G共站方式建设使得农村网络覆盖连续性差,存在覆盖空洞。

2)弱场通话比例高

农村网络站间距大,上下行链路不平衡的情况较为普遍,多数表现为上行受限,弱场通话的情况较多。

3)结构相对简单

农村网络采用单层组网,几乎无室分小区和D+F双频站点,组网结构相对简单,干扰较少。业务量有较明显的节日效应,平时用户量较少,网络负荷较低,重要节日负荷存在突发高业务。

4)节假日存在突发话务

农村场景小区业务潮汐现象较为明显,用户业务迁移具有规律性。从以往的数据来看,农村场景小区重要节假日期间用户数和业务量均会出现突增的情况,RRC连接最大数是平时RRC连接最大数的2倍左右。

3.2主要优化措施

3.2.1 F频段10M带宽压缩,进行覆盖提升

F频段带宽由20M压缩至10M,预计提升RS功率3d B。缺点在于F频段压缩至10M后用户速率减半,农村区域影响相对较小。

3.2.2 16T16R方案

16T16R技术作为4.5G关键技术之一,能够在较少基站数量下,实现高速公路场景良好覆盖,达到网络的最大效益。相比传统的8T8R方案一个小区1面天线及1个RRU,创新的采用一个小区2面天线及2个RRU,并通过将两个RRU进行联合接收和发射,提升上行接收增益及下行发射功率增益,有效提升小区上行及下行覆盖半径,根据前期集团组织的测试结果,覆盖半径提升可达到30%左右。16T16R增强算法,进一步扩大了基站的覆盖范围,减少基站建设投资;同时降低对硬件设备的需求,节省了16T16R技术实现的成本,最大限度提升网络效益。

上行采用16通道双模接收来同时提高TDS/TDL上行覆盖能力,

1、同一个小区使用2个RRU进行联合收发。

2、2个RRU和2幅天线分别并排集中放置。

3、16通道最大比合并接收,理论上比8通道可以获得最大3d B的增益。

3.2.3双流并单流

农村场景对于下行速率要求不高,而广覆盖不足的农村区域,将双流合并为单流,进一步挖掘现网潜力,在不改变硬件、不影响上行速率及容量的基础上,提高一倍的下行覆盖能力,改善Vo LTE用户感知。

3.2.4修改无损权值,进行覆盖提升

无功率损失的天线权值原理主要为:首先将8个物理天线(即RRU通道)按下图的关系,映射到BBU的2个逻辑天线端口。对于两个逻辑端口,分别配置[1,1,1,-1]和[1,1,-1,1]两组权值。因为权值的模为1,所以无功率损失,相比传统权值,在下行有约1.5到2d B的功率增益,进而提高覆盖提升volte通话质量。

目前所用的宽波束天线元不能只调相不调幅,权值模值小于1,会带来功率损失。天线类型为:通宇8通道高增益天线可修改为无损权值配置,其无损权值的波形仿真图如下:

无损权值的幅度都为1,所以无功率损失从而实现满功率发射。而且无损权值的波形相较于原厂商的天线权值,主瓣更为突出,从而增强主瓣的覆盖,旁瓣更为宽阔圆满,扩大的旁瓣的覆盖范围。

四、农村场景Vo LTE无线优化总结

农村场景站点稀少,平均站间距大,站与站之间覆盖衔接差,用户易掉线、接入差。农村优化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考虑:

1)最好农村场景的覆盖规划,按照规划站点位置进行站点建设,良好的RF覆盖是优化的前提;

2)无法通过新增站点解决弱覆盖问题的,可以通过使用高增益天线或者无损天线权值配置,提升覆盖;

3)通过调整接入类、调度类参数和e SRVCC切换相关参数,提升接通率,降低掉话率。

五、结语:

目前TD-LTE网络建设和发展已经到了关键阶段,中国移动要在2G村村通的基础上完善4G TD-LTE农村覆盖。农村场景的覆盖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根据其特点选择不同的优化措施,而相关的网络优化经验需要继续逐步积累。

参考文献

[1]李正茂王晓云.TD-LTE应用与实践[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典型场景的Vo LTE无线优化方法,2015.

雅思听力场景和词汇 选课场景 第4篇

专业,课程及课程表,语言,级别,时间,地点,教师姓名及外貌,论文、考试及成绩,学生俱乐部及社团,申请人个人情况,

专业

major,courses,first year economics经济系一年级学生,second year law

课程及课程表

course课程,lectures大课(老师讲,同学听),tutorials小课(大家讨论,导师指导),class timetable/schedule课程表,selective/elective/optional选修课,prerequisite/required/compulsory必修课,exemption免修,ecology 生态学,psychology心理学,mythology神话学,anthropology人类学,sociology社会学,zoology动物学,meteorology气象学,biology生物学,biography传记文学,economics经济学(注意易混淆常用单词,economy经济,economic经济(上)的, 产供销的, 经济学的,economical节约的,经济的),electronics电子学,statistics统计学,archeology考古学,architecture建筑学,history,physics,fine arts美术,economic history经济史,accountancy会计学, computing计算机学,programming编程,

语言

portuguese葡萄牙语, italian意大利语, russian, arabic阿拉伯语, mandarin汉语普通话, standard chinese, cantonese粤语, spanish西班牙语,japanese,

级别

fundamental/elementary/basic/level 1/beginnig/primary基础

intermediate/secondary中级

advanced高级

时间

包括起止日期、星期、上下午和具体时间。

session课,会议,期间,duration期间,fixed固定的, academic/school year学年,semester/term学期,

论文、考试及成绩

final test期末考试,paper论文,score/points/marks/grades分数,credit(points)学分,degree学位,assessment综合评估,assignments作业,handout (上课老师发的)印刷品,presentation 针对某一专题进行的发言,project 需要学生进行独立钻研的课外话题/论文,paper/thesis/dissertation 论文/博士论文/硕士论文,essay 短论文,journal 周记/每周要做的作业,enforce attendance/participation强迫到课 ,coeducation男女同校教育,secondary school中学,grammar school语法学校,elementary/primary school小学,seminar(大学)研究班、讨论会,symposium座谈会、专题讨论会,treatise(专题)论文,supervise监督,revise/rewrite修改,summary总结,audio-visual视听,plagiarism剽窃,the outline of the course课程大纲,structure结构,explanation解释,subject/curriculum科目,scholarship/grants奖学金,syllabus大纲,pamphlet/brochure/guide小册子,tuition学费,qualificaition资格,auditorium会堂、礼堂,lounge大厅,gymnasium体育馆,glossary词汇表、术语汇编,research研究,deadline最后期限,poll民意测验,extension延期,open/close book exam开卷/闭卷考试,tutorial/lecture/term/semester/subject/graduation paper小课/大课/学期/学期/科目/毕业论文,topic题目,give to lecturer for marking给老师批改,focus of course课程核心,student record card学生成绩单,set exercises固定练习,resources资料,at least 2000 words in length至少200字,fixed answers固定答案,key terms and concepts关键术语和概念,analytical分析性的,mechanical机械的,theoretical理论的,journalistic纪实的,

■ 学生俱乐部、社团及费用

(student )union学生会,society社团

hang gliding悬挂滑翔,tennis网球,photographic摄影,scuba diving器械潜水,registration form注册表,membership application会员资格申请,

■ 申请

TD-LTE地铁场景网络优化方法 第5篇

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3GPP的3G系统长期演进的项目研究,TD-LTE网络是LTE网络的TDD版本,是我国主导的4G主流技术,TD-LTE网络的正式商用标志着4G时代的来临。但TD-LTE网络的引入,也同时带来了新的网络优化难题,特别是典型特殊场景的优化,其中包括地铁场景。

地铁作为城市内生活中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具有快速、准点、环保和安全的特点。地铁枢纽遍布城市内各重要路段、商业行政中心,为人们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地铁特殊环境中的维护与改造受到地铁公司的严格限制,给优化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如何突破限制、提升容量、赢得客户感知和业务量的提升,需要深入研究地铁网络设备结构,挖掘多层次资源,深入分析影响用户感知的深层次原因,找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2 目前TD-LTE地铁场景的特点

地铁一般包括两部分:列车隧道和候车站厅/站台。列车隧道是长方体行的封闭区间,长度一般在十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之间,宽度为4米左右。候车厅/站台为双层结构,候车站厅为购票场所,面积较大、开阔、阻挡物较少,位于地下一层与出入口相连接。候车站台为乘客候车场所,位于地下二层,站台两边为列车隧道,站台一般长度为100多米,宽度为20米左右,开阔、阻挡物较少。

地铁人流量很大,乘客以上班族居多,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形成客流高峰,同时也是话务量猛增的时段,会达到话务量的高峰,在话务量设计中必须要考虑。

地铁由于其与生俱来的特点,除了出入口外,不会受到外部信号的干扰。地铁由于空间方面和政府政策的原因,一般不允许每个运营商单独建设一套分布系统。在工程中,需要采用合路设备,各运营商共享同一套分布系统。

因此,总结传统地铁覆盖有如下特点:

(1)地铁场景主要特点

①地铁场景主要由站台和隧道构成,与室外信号隔离好,干扰少,站台比较空旷,无线信号损耗较小。

②隧道是窄长型结构,隧道截面直径大约在5-6米左右。

③地铁内人流量大,尤其上下班高峰期,属于话务热点区域,对容量需求较大。

④地下封闭场景,地铁内空间相对封闭、车速快、人流密集、车厢为金属材料,且为密闭式厢体设计,对信号屏蔽严重,穿透损耗大,在地铁关门瞬间存在快衰情况(D频段损耗为26d B,F频段为22d B);室外站无法覆盖,必须有专有的室内覆盖系统,除了出入口一般不会受到外部信号的干扰。

⑤大部分已开通地铁都建有室内覆盖系统,包括站台覆盖和轨道沿线覆盖,隧道覆盖与地铁出入口附近公网站点覆盖正常接续。铁路轨道一般由漏缆覆盖,地铁分布式系统不能重复建设,基本都是多运营商多系统共存,存在多系统合路。

3 TD-LTE地铁场景主要优化措施

3.1 覆盖优化措施

地铁覆盖的整体思路:由于地铁覆盖都是由地铁公司统一建设,为各个运营商提供相应制式的接入端口,并提供输入信号功率等规格指标。因此为便于管理且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及多系统多频段信号集中传输,采用在地铁沿线地下车站通信设备用房内由各运营商放置信源设备建立通信基站的方式,将各运营商的信源信号(不同制式、不同频段)经多系统接入合路平台(POI)合路后,再经过天馈分布系统将能量传播出去,完成对地下站厅、站台及隧道的覆盖。其中,隧道内利用泄露电缆覆盖,站台采用全向天线分布覆盖。

传统地铁系统要将多个频段的信号进行集中传输,包括多个频段,且为保证避免多频段之间频率干扰,增加相互间的隔离,一般采用收发天馈分开方式,系统原理及弱覆盖解决方案示意如图1,图2。

由图2解决方案可知,地铁覆盖方案的总体思路:

(1)多个制式通过POI平台接入DAS系统;

(2)采用泄露电缆覆盖列车运行隧道;

(3)采用吸顶天线覆盖站台,确认天线布放位置及信源选择是否合理;

(4)采用收、发天馈分开方式来控制干扰,RRU选用型号是否合理,不同型号RRU端口功率不同决定了RS功率调整空间及覆盖范围大小;

(5)在无室分的场景建议使用微站覆盖方案;

(6)核查天线选型、耦合器、合路器、功分器等器件的电气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可根据需求对以上器件进行性能验证;

(7)RS功率是否设置合理,可根据不同需求设置合理RS发射功率。

Vo LTE引入后对覆盖要求更严格,鉴于地铁2G小区的切换点在隧道中间,正是列出速度最快的时候,如果2G重叠覆盖不够,则e SRVCC到2G后,很容易产生掉话。因此,地铁场景下尽量少触发e SRVCC,鉴于地铁场景无线环境较宏蜂窝优,因此地铁e SRVCC的触发门限调整为-117d B。为了更进一步降低e SRVCC,降低重建,地铁覆盖的目标是尽可能将信号提升在-110d Bm以上,因此在原来数据业务优化的基础上,需要寻找进一步提升覆盖的方法。

(1)更换POI,减少两级合路,提升隧道内2/4G覆盖

(2)关TD释放RRU功率,提升F1功率改善覆盖

部分城市LTE与TD同时存在,且共同使用一个RRU,这样导致TD分走了部分LTE-F小区的功率,随着TD网络逐步衰退,TD已具备局部场景退出运营的条件。为支持TD,地铁4G设备为FAE类型,F通道功率分配至F1,F2,TD三个小区,随着TD业务量逐步降低,E频段扩容,在局部弱覆盖隧道区域,例如5号,10号部分区域,隧道出入口等,可以关闭F2、TD小区,提升F1小区功率,改善覆盖。FAE设备功率分配情况:

从F通道的功率分配可看出,关闭TD,F2后,如果PA,PB不变,功率较原来提升3d B,如果PA/PB调整为-3,1,可提升约6d B;

3.2 容量优化措施

目前容量优化主要通过一些功能算法的开启、业务的均衡、实际容量的扩容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解决如表2。

(1)负荷均衡,如果室分的负荷较高,而邻区用户较少,可以通过适当调整A5门限,让邻小区分担部分室分用户,双层网D/F均衡。

(2)专网小区分裂,缩小覆盖范围降低负荷。

(3)室分双载波,室分小区优先进行小区分裂方案,由于室分小区覆盖区域可能出现用户分布不均情况,小区分裂后还会出现高负荷,可以通过小区分裂后再扩容双载波来降低室分小区负荷。

扩容原则如下:

(1)站台场景扩容:推荐载波扩容方案,其次小区分裂。

载波扩容方案:

①推荐F+E载波扩容;

②若扩容后E频段覆盖不足则需要增加站点进行E频段覆盖增强;

③若POI或RRU不支持扩容频段则需要更换;

小区分裂方案:

①多RRU小区合并的小区可考虑小区分裂;

②分裂后切换带尽量不要落在上下车区域,避免频繁切换;

(2)隧道场景扩容:推荐载波扩容方案,其次小区分裂。

载波扩容方案:

①推荐F+E载波扩容;

②若扩容后E频段覆盖不足则需要新建低损耗漏缆或增加RRU;

③若POI或RRU不支持扩容频段则需要更换。

小区分裂方案:

①若同一个合并小区内可能存在两趟及以上的列车可考虑在中间进行小区分裂,否则小区分裂不能缓解容量压力;

②建议小区分裂数目不宜过多,造成频繁切换。

3.3 干扰优化措施

在多系统共天馈的系统中,干扰隔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设计满足各系统覆盖需求情况下,各系统满足共存的条件主要表现为抑制杂散、阻塞、互调三类干扰的隔离需求。一般有几个途径:

(1)外接滤波器,根据干扰类型,可以再干扰源/被干扰源端外接滤波器,提供隔离。

(2)合路系统间隔离度,在不同系统同时接入时,合路器提供一定隔离。

(3)空间损耗。

对于地铁常见干扰,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解决:

(1)系统内部干扰:

模三干扰:地铁线路小区隔离度较好,合理规划PCI可以避免模三/模六干扰;

重叠覆盖:由于施工问题导致个别区域出现重叠覆盖,严重影响系统性能,对于重叠覆盖区域可修改频点,暂时减少重叠覆盖影响;

(2)系统外部干扰:

异系统干扰:如GSM对LTE的互调干扰,Wlan对LTE的阻塞干扰,杂散干扰;对于这些干扰,根据干扰类型,可以在干扰源/被干扰源端外接滤波器,提供隔离。

(3)硬件导致干扰:

硬件问题:使用不合格元器件(如功分器、耦合器等)以及工程安装不合格导致干扰,需要对不合格元器件进行更换。

4 TD-LTE地铁场景网络优化总结

建议通过“规划先行、精细优化、高效维护”地铁优化三部曲,打造Vo LTE地铁场景精品线路。

(1)规划先行

①基于场景结构与话务特点,合理小区(扇区)规划;

②提前容量规划,建议双载频配置,或双层网组网;

③位置区划分:单独配置LAC区,防止对大网信令冲击。

(2)精细优化

①精细的RF覆盖优化(弱覆盖、过覆盖、出入口覆盖优化、高架路段重叠覆盖优化);

②切换重选优化;

③参数特性应用(丢包率参数下发、功控参数下发、基于链路质量的SRVCC);

④Vo LTE协同数据业务优化、公专网协同优化;

⑤实时评估容量,及时进行双层网、双载频的建设与优化。

(3)高效维护

①加强告警监控,地铁小区作为VIP派单;

②提升故障定位能力,力争一次上站解决问题;

③按告警的紧急SLA进行处理;

定期地铁巡检,主动识别排除故障。

5 结语

目前TD-LTE网络建设和发展已经到了关键阶段,其网络优化比以往的网络优化工作更加复杂,针对地铁这种特殊场景,解决方案应根据场景特征,利用包括覆盖、容量、干扰等维度,充分利用RS功率调整、厂家容量算法开启、物理干扰隔离等多种手段组合,有效提升地铁场景下Vo LTE客户感知。

参考文献

[1]李正茂、王晓云.TD-LTE应用与实践[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中国移动TD-LTE规模试验网网络优化指导手册[R].2015

优化场景 第6篇

关键词:场景测试法,蕴含关系,路径优化,场景蕴含图,状态蕴含

0 引言

场景测试法[1](Scenario Test)也称为用例测试法(Use Case Test),是一种软件黑盒测试方法,广泛用于复杂交互式软件测试,尤其适用于嵌入式软件的分布式测试。分布式测试中人员、设备和测试对象都具有特定的地理分布要求,导致测试场景的构建和撤销代价较大。如何通过减少场景数量、避免重建场景、优化场景切换路径来减少代价,提高测试效率,已成为一个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场景测试法依据测试需求形成多个不同测试场景。测试实施中先建立场景、执行测试用例、撤销场景,再建下一个场景,如此循环直到完成所有场景。对于多场景执行次序目前缺乏科学有效的定义和方法指导。多场景执行次序如果选择不当,将导致重复建设和浪费。当测试失败时往往需要重建多个场景后重测,代价更大。

Jacobson在文献[2,3]中提出用例驱动的软件工程思想,在此基础上IBM Rational公司在RUP2000中提出场景测试法。该方法未说明多场景执行的次序。文献[4采用用例行为矩阵度量场景的优先级,通过该优先级对多个场景进行排序和路径合并,从而减少测试代价。文献[5]先依据用例事件流建立事件有向树,然后对该树进行路径搜索,最后合并子路径,提高场景重用率。文献[6]依据业务流选择部分场景优先测试,减少测试代价的同时保证功能可用性。以上研究大多侧重于测试场景的行为特征,而忽视场景结构特性。本文通过研究测试场景结构、复合状态分析、逻辑蕴含概念,通过状态蕴含和场景蕴含关系,探索一种新思路来减少多场景切换代价。

1 测试场景的构成与场景蕴含

首先分析场景简单切换的问题,给出状态蕴含和场景蕴含的关系。

1.1 测试场景的简单切换

在一般场景测试法中,测试一个场景s1前构建该场景,测试完成后需撤销该场景。场景切换就是撤销前一个场景并构建下一个场景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1中假设场景s1的构建代价为b1,撤销代价为d1,场景s2的构建代价为b2,撤销代价为d2,那么在由s1切换到s2时,切换代价可量化为d1+b2,由s2切换到s1时,代价为d2+b1。这种切换称为简单切换。这种切换可能导致重复构建/撤销。以s1切换到s2为例,如果s1中的部分对象在s2中也要使用,那么切换时就额外增加了撤销和重建的代价。

简单切换的好处是可在任意两个场景之间进行切换,缺点是代价高。

将场景作为结点,简单切换作为有向边,切换代价作为边权值,就可形成一个赋权有向图,而且该图是有向完全图。基于该图选择任何路径都无法得到优化,原因是简单切换边不能表示场景之间内在的蕴含关系。

1.2 场景和状态蕴含关系

定义1:测试场景。一个测试场景s是针对一个或几个用例的测试需求,由一组语境对象组成的执行环境,这些对象具有特定的类型、个体及其状态的要求。场景s的语境对象的集合记为c(s)。

图2表示测试场景中的语境对象的性质。

图2中一个测试场景包含一个或多个语境对象,而且每个语境对象都具有类型、个体及其状态的限定。语境对象按类别可划分为:测试人员、测试设备、测试对象。其中,测试对象可能是一套受测软件,或者一组构件,或者一组对象,或者单个对象(最简单场景)。

由定义1可知,两个测试场景之间的差别就是其语境对象之间的差别,即对象类型、对象个体及其状态的差别。下面分析对象状态之间关系及其对测试用例(test case,下称测例)执行的作用机制。

UML状态机定义了一个对象的2个状态s1s2之间可能具有子状态的复合关系。假设s1是s2的一个子状态,若处于s1态则必处于s2态,反之不然[7]。

定义2:状态蕴含。设一个语境对象有状态s1和s2,若s1是s2的一个子状态,则s1s2有状态蕴含关系,记作s1→s2。

直观理解,若s1→s2,则s2态表示较简单场景,s1态较复杂且具有更多属性限制要求,即针对s1态测试的判定断言比针对s2更多。

推论1:一个测例tc对s1s2态分别测试,有s1→s2,若s2测试失败,则s1也失败,记为fail(tc,s2)→fail(tc,s1)。

直观理解,若较简单场景测试失败,则较复杂场景也失败。

证明,因s1→s2,s1验证需要比s2更多判定断言,且增加的断言(记为s1.newAssert)都以合取式出现。假设s2的断言为s2.assert,那么s1的断言式为s2.assert∧s1.newAssert。若s2测试失败,则s2.assert为假,此时s1的断言式也为假,故s1测试也失败,证毕。

该推论的逆否形式也成立,若s1测试成功,则s2也成功,记为success(tc,s1)→succss(tc,s2)。

推论2:一个测例tc在s1s2两个状态分别测试,且有s1→s2,则应先创建s2场景测试,再切换到s1场景测试。

这是推论1的一个简单延伸。先测试简单场景s2,后测试较复杂场景s1。若s2测试成功,再测试s1。若s2测试失败,由推论1知,s1也推定失败而无需再切换到更复杂场景,从而减少代价。该推论为多场景测试提供了优化依据:从较简单到复杂场景逐步测试,若测试成功则进入子状态来测试更复杂场景,而未撤销任何语境对象,直接减少代价;若测试失败则可立即断定从成功场景到失败场景的新加断言失败,范围小易分析原因,也减少测试代价。

推论3:设有两个不同测例tc1,tc2,若tc1需测试状态s1,tc2需测试状态s2,且有s1→s2,则只需状态s1就能满足tc1和tc2的测试要求。

实际上,tc2测试s1与测试s2具有相同的判定断言的结果。

证明:因tc2针对s2态测试,故tc2仅持有s2的判定断言s2.assert。而tc1持有断言为s2.assert∧s1.newAssert。由推理1,success(tc2,s1)→succss(tc2,s2),即tc2测试s1若成功,则测试s2也成功。若tc2测试s1失败,则其断言s2.assert判定为假,故此测试s2也失败。两者断言判定结果相同,证毕。

由推论3可能将两个测试场景合并为一个,能同时满足多个测例需求,减少测试场景数量,也就减少测试代价。

1.3 场景蕴含关系

定义3:场景差。设s1,s2是2个测试场景,场景差是从场景s1切换到s2的语境对象的差别,记为c(s2)-c(s1)。

定义4:场景蕴含。设s1,s2是两个测试场景,c(s2)-c(s1)=M,若M=∅,或M非空,且M仅包含新建对象;或至少一个语境对象从场景s1到s2转换为其一个子状态,即有状态蕴涵;前两种情形兼有,则称场景s2蕴含s1,记为s2→s1。

若c(s1)-c(s2)=∅,表示2个场景具有相同的对象类别、数量和状态,此时2个场景s1s2互相蕴含,语义上表示从测试等价类角度看,这2个场景属于同一类。

直观理解,两个场景之间的蕴含关系有4种情形:

(1)相互蕴含;

(2)后场s2加入新对象;

(3)后场s2中一个或多个语境对象转入其子状态,往往添加属性值或关联;

(4)情形(2)、(3)并存。

推论4:场景蕴涵关系是一种偏序关系。

证明:

(1)自反。对于任一个场景s1,s1蕴含s1,即s1→s1成立,证明略。

(2)反对称。对于任意2个不同场景s1和s2,若s1→s2,则s2→s1不成立。

证明:反证法,假设s1→s2成立时,s2→s1也成立,则由定义4可得c(s2)-c(s1)=M,c(s1)-c(s2)=M,则c(s1)=c(s2),s1与s2是相同场景,与前提矛盾,证毕。

(3)传递性。对于任意3个不同场景s1、s2和s3,若s1→s2,s2→s3,则s1→s3。

证明:由定义4,可得c(s1)-c(s2)=M1,c(s2)-c(s3)=M2,两式相加,得c(s1)-c(s3)=M1+M2,M1+M2满足定义4中M的条件(子状态的复合关系有传递性),故s1→s3成立。

2 路径优化方法

定义5:场景蕴含图SIG(Scenario Implication Graph)。一个场景蕴含图G={V,E}是一个有向图,其中V是场景集合,E是有向边集合,若e=<s1,s2>∈E,当且仅当s2→s1且s1≠s2成立。

场景蕴含图中有向边表示两个场景之间的逆蕴含关系,直观理解为从较简单场景指向较复杂场景,但图中取消了自反所导致的自回路。

推论5:场景蕴含图不存在回路。

证明:由推论4,场景蕴含关系是一种偏序关系,在取消自回路的前提下,场景蕴含图是哈斯图,哈斯图无回路[8]。

推论6:一个场景蕴含图作为有向无环图,若存在一条哈密尔顿路径[8](Hamilton Path,简称H路径),则该路径就是优化的场景切换路径。

证明:

(1)由H路径定义可知,覆盖所有场景一次且仅一次;

(2)H路径从简单场景到复杂场景,由推论2可知,沿该路径测试无论成功或失败,场景切换代价都可控制到最低。

一个场景蕴含图不一定存在H路径。若不连通则不存在H路径。即便连通也不一定存在H路径。对于一个有向无环图,难以简单求解H路径。文献[9]给出一种复杂的求解方法。

因此本文主张,对有向无环图先求其最长路径,尝试覆盖尽可能多的场景结点。若能覆盖所有结点则得到一条H路径;若不能覆盖,所得到的最长路径也可作为次优解。

推论7:场景蕴含图中存在入度为0的场景结点。证明略。

选择入度为0的一个或多个场景作为起始结点,寻求最长路径,再判断处理。

如果图中只有一个入度为0的结点,则作为单源最长路径求解;如果有多个入度为0的结点,则分别作为源结点求最长路径,然后在多条路径中选择最长路径。

下面算法是对无环有向图求单源最长路径,采用广度优先搜索。然后找出最长路径。算法如下:

3 讨论与比较

对一个场景蕴含图G的系统化处理方法如下:

情形1,不连通。有2种方案可选:

方案1:子图分割,形成多个连通子图,再分别对各连通子图按情形2处理。

方案2:在图中添加第2.1节讨论的简单切换边,每条边添加边权值,边权值表示切换代价,蕴含边的权值是新建对象和转入子状态操作的代价,形成一个赋权有向图,再求解货郎担问题,即遍历所有场景一次且仅一次,而且路径边权之和最小。

情形2,连通。求最长路径P,然后在图G中去掉P中结点和边,剩下子图若连通则继续求最长路径,若不连通则按情形1的子图分割处理。

与其他相关方法进行比较见表1。

4 实例验证

将该方法应用于一个软件测试实例,被测功能是开发人员持续上传新版本移动应用程序,使移动用户能持续更新版本。

功能需求:对于一个移动应用程序,服务器仅保留最新版本,包括一个apk文件,一个xml文件记录当前版本号以及版本说明。apk的版本号应与xml中版本号一致。开发人员上传新版本时,应在页面上输入新版本号及版本说明,然后上传apk文件。页面输入信息将记录到xml文件中。

根据以上功能需求可识别该测试的基本流与备选流,描述如表2所示。

将基本流和备选流组合形成9个测试场景,如表3所示。分析场景间蕴含关系,形成场景蕴含图,如图3所示。为展示清楚,省略一些间接蕴含关系。对图3计算最长路径:场景6→场景5→场景7→场景1→场景4→场景8→场景9。该路径未覆盖场景3和2。根据第3节讨论应构建赋权有向图。

先确定权值量化规则如下:

(1)添加或修改一个页面属性权值为1;

(2)打包apk权值为5;

(3)设置网络权值为3。

然后构建赋权有向图,如图4所示。

对图4再计算路径:场景6→场景5→场景7→场景1→场景4→场景8→场景3→场景2→场景9,此路径边权和为37。若9个场景简单随机选择,经计算其平均边权和为106。此实例的优化率为(106-37)106=65%。采用文献[5]的优化率为44%。

5 结语

本文从测试场景的结构特征的角度,定义了场景蕴含关系,基于蕴含关系提出一种多场景测试路径优化方法,并给出针对场景蕴含图SIG的系统化解决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多场景测试,尤其是场景切换代价较大的嵌入式分布式系统测试。

参考文献

[1]杜庆峰.高级软件测试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JACOBSON I.Object 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a use casedriven approach[M].USA:ACM Press,1992.

[3]JACOBSON I.Basic use-case modeling[J].The Road to theUnified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2000,18:167-172.

[4]KIM Y,CARLSON C R.Scenario based integration testing forobject-oriented software development[C]//Proceedings of 1999Eighth Asian Test Symposium.[S.l.]:IEEE,1999:283-288.

[5]潘建勇,陈邦兴.基于场景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研究[J].通信技术,2012,44(12):77-80.

[6]刘春玲,雷海红.基于场景的信息系统黑盒测试方法[J].信息与电子工程,2012,10(4):509-512.

[7]刘佳,尹治本.基于对象状态的面向对象软件测试方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4(35):2169-2170.

[8]方世昌.离散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优化场景 第7篇

交换与消费始终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之一。在互联网时代, 这一主题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外延。用一句话概括, 那就是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交换得更有吸引力、消费得更有存在感。让互联网用户在交换和消费中体验到存在感, 获得消费的主体性, 同时又主动并愿意去接近任何一个哪怕是被创造出的消费结点, 这或许正是互联网环境下消费的时代精神。尽管有人会称它为“消费社会”新变体, 但是新形式的符号互动所搭建的交换模式与消费场景本身对于消费者主体价值的意义是无可厚非的。

一、互联网时代消费精神

从阿多诺、霍克海默到鲍德里亚, 他们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工业时代“消费社会”的虚伪性, 也不同程度论证了“消费社会”中人们主体性的丧失与个性的埋没, 这些巨擘的真知灼见和论证的确是一种令现代人反思的近乎启蒙的力量。但是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 “消费社会”也在发生质的变化。消费也不再倾向于那种“表达阶级的社会预期和愿望以及对具有高等阶级形式、风尚和符号的某种文化的虚拟参与”[1]的模拟美学, 而是用户忠于自己体验和乐趣的真实参与;尽管有时候这种场景或许是虚拟的, 但是支撑场景的需求却是真实的。

首先, 引导场景参与者主动诉求的主体性维度。在工业化时代, 或者具体说在阿多诺和鲍德里亚口中的“消费社会”时代, 创造需求是一种制造虚假需要的营销手段。这种商家主导的消费需要, 是构造虚拟诉求而引导消费者消费的惯用伎俩。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市场, 虽然仍存在多种多样由商家创造出需要而达到营销目标的行为, 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 这种消费的引导并非被动的, 而是具有很强的参与性。

其次, 互联网场景切入更多维度的生活场景。当使用悦跑圈或者咕咚等跑步软件时, 对于用户来说, 跑步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因为跑步软件而喜欢上跑步。因为APP而使运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这种场景式的引导首先实现的是用户参与和体验, 在体验过程中实现用户由参与到习惯的转变。从这一层面来讲, 正如前面提到的“态度比功能重要”一样, 我们所要关注的是如何成为用户生活的“座右铭”, 而不仅仅是满足用户某方面的需求。

二、支付——完成互联网时代消费闭环的特殊场景

(一) 支付场景嵌入社群及社交网络

以微信支付依托社交场景的功能延伸为例, 早在2014年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竞争之时, 微信就已经将钱包和支付功能嵌入其中, 但微信的支付功能覆盖面还是没能超越支付宝。但在2015年, 微信融入了很多既依托社交功能又拓展支付功能的场景。微票儿、嘻嘻优惠券在微信上的呈现, 给以社交功能为主的微信营造了支付场景。可以看出, 单纯的“Online还是Offline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消费者的接触点管理、消费者的支付依据和支付逻辑”。[2]

以微票儿为例, 这款唯一拥有微信银行卡入口的演出票务平台, 与微信结合, 推出与美团、糯米、支付宝电影演出票并行的票务支付购买功能。在这一社交与支付融合的场景下, 微信好友之间可以通过微信选座购票, 其在聊天过程中有购买电影票的欲望时, 可以直接点击购买, 不用切换APP;在“好友”——“电影休闲”二者联结下的场景, 可以把社交关系作为入口, 以支付行为作为一个环节的收尾, 成功实现一个完整的用户参与场景。

(二) 赋予支付场景亚文化标签

支付场景亚文化标签的搭建, 将支付场景贴上亚文化标签, 吸引趣缘社群和人际网络联结的用户。同时, 支付场景的创新也是许多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运营商逐步进行的“变革”。在场景推广中, 将移动终端支付与时尚、新方式等标签相连接。以微信支付钱包为例, 微信赋予了支付功能专属年轻人的公益标签。与以往的公益活动不同, 微信开创的“微信公益”针对年轻群体, 打造了不同于主流渠道的公益形式;这种“爱心网友无时无处不在”“爱心永不下线”等标签下场景构建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参与线上捐款。据2015腾讯公益数据报告显示, 2015年, 公益捐款超过5亿, 捐款总额是2014年的5.4倍, 在支付场景入口的亚文化新生代标签吸引下, 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了新公益时代。

与此同时, “社会舆论中如果大多是有关微信支付正面积极的评价, 用户在使用微信支付前的感知风险会明显降低, 使用意愿就会增强。”[3]对于支付场景的正面回应加强了用户对支付方的认同, 这种积极的亚文化标签对于搭建支付场景入口方面起到聚合与引爆并存的作用。

总之,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诸多营销的新途径, 以场景为入口并通过场景联结用户群实现营销目标的新方式, 在移动互联网的配合下显得更具优势, 也更有效果。以支付方式为结点的场景表达更是在移动互联网情境下对场景的参与和引爆起到了关键作用, 创新支付场景入口、亚文化标签设定都是在场景营销时代吸引用户体验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 全志钢,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00.

[2]吴声.场景革命重构人与商业的连接[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8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优化场景】相关文章:

传统场景05-08

场景覆盖05-15

动态场景05-26

应用场景06-15

场景数据07-21

运用场景08-15

网络场景08-28

模拟场景08-31

场景开发09-01

虚拟场景09-04

上一篇:档案示范文本下一篇:实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