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知识范文

2024-06-09

历史文化知识范文(精选12篇)

历史文化知识 第1篇

一、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核

法律的构建事实上是一个社会共同意识形成的过程, 知识产权法的发展和形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真正意义上知识产权法大概诞生于18 世纪以后, 以1709 年颁布的《安娜女王法令》为代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封建体制向资本主义、思想封闭向自由平等的多重过渡, 以至于对于私权、私有财产、私人智力成果的重视不断提高。也正是在当时, 资本主义思潮兴起之时, 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核逐渐构建并完善。

1. 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导思想, 其关键在于对人的解放, 强调“私”的概念。个人主义可以被区分为价值论意义上的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意义上的个人主义, 但对于“私”和人的尊重是两层个人主义都应有的题中之义。随着个人主义的观念传播, 人的独立、平等和互不干预的意识开始深入人心。在这样的基础上, 以个人为中心, 依个人为助力, 推演开来的一切物、思想都打上了“私”的烙印, 而知识产权的提出就是为了填补缺位的对于个人智力成果的保护。

2. 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在18、19 世纪的西欧发展到了鼎盛, 无论是在经济、政治、思想领域, 自由精神都被作为指导原则贯彻。但事实上在欧洲, 自由精神由来已久, 绝不仅仅是在近代才逐渐兴起。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自由权是市民极为重要的一个权利, 当时的市民社会事实上就是自由人的共同体。因此, 在自然法领域, 自由平等观念源远流长。自由主义可以分为物质自由和思想自由, 而其中的思想自由就被认为是近代知识产权法律构建的灵魂所在, 保障以思想为内涵的言论、著作、艺术等等的自由是知识产权法的重要内容。

3. 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受到了启蒙思想家们的极力推崇, 成为了启蒙运动的最主流的思潮。它崇尚的是人的理性, 人运用理性认知世界, 发现规律。这与法律上所强调的理性人的概念不谋而合, 法律正是要以理性为标准对人进行约束。理性主义是对极端个人主义和放任自由主义的修正, 在法律文化中时一个平衡的因素, 而这个因素在知识产权文化领域又显得格外的重要。知识产权的公共利益导向性和客体的特殊性, 决定了其虽然是私权但事实上受到了外在和内在多方面的制约, 这就需要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来进行安排。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知识产权文化的阻滞

法律移植可以分为内源型和外源型两种, 我国对于西方法律的继受显然偏向于后者, 带有明显的被动和消极的因素。因此, 继受法律如何适应本土文化土壤一直是近代法律界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我国历史上长期显现出知识产权意识的缺位, 这种缺位并不仅针对知识产权的完整概念, 甚至对于知识产权以上所说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理性主义的内核都一直并非我国历史上的主流思想。

首先, 从思想文化层面来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与知识产权文化的隔阂。在我国一直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理念无外乎儒道佛三家, 但这三家中的很多观点事实上都可能造成对知识产权文化渗透的阻碍。我国传统文化既有出世的一面, 也有入世的一面。在入世方面, 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一种公共主义、集体主义, 以家本位代替了西方的个人本位。且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教化。有益于社会的思想和技术创造等自应推而广之, 不会受到私有的限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知识产权这种捍卫个人思想成果的制度显然没有适用之余地。而在出世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淡薄中庸, 所谓“文章不为粮稻谋”, 任何追逐私利的行为都是为君子所不齿的。它更加强调人自身和内在的修养, 而缺乏外向的求知, 因而知识产权所规制的智力成果的流转等关系也很难做到。

其次, 从法律理念层面来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与知识产权文化的分歧。第一, 我国长期处于人治的窠臼之中。人治所导致的是思想上的一家之言和极端封闭, 从焚书坑儒到清初的大兴文字狱, 思想自由和相关权利在人治的面前根本无法立足, 知识产权即使有也只会沦为统治工具而已。第二, 我国法律规范以义务为主导。我国法律规范长期奉行的是义务观, 将义务本位作为立法核心, 忽视人们所享有的种种权利, 这种传统对于强调个人私权保护的知识产权无疑也是一个很大的阻碍。第三,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无讼倾向。我国法律传统偏爱调解, 对于诉讼一直采取避免的态度。而知识产权的复杂规则和特殊客体性质都要求其有完整的法律实施和诉讼体系来保障, 因此在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知识产权的保障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苏联历史知识点小结苏联历史知识点 第2篇

苏联历史知识点1

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1年改革

1.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狭小,劳动力缺乏);

2.主要内容:

①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

②农奴必须赎买份地。

3.评价:

①性质: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变了社会性质)

②进步性:废除了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③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1.经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2.政治:沙皇专制

3.对外:

①19世纪末强租旅顺、大连,把长城以北划为势力范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为争夺东北发生的日俄战争,惨遭失败;1912年策动外蒙古独立;

②在欧洲与英、法结成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对抗。

③1917年退出战争。

4.思想:列宁主义的诞生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17年十月革命

(一)背景

1.沙皇专制阻碍俄国社会发展;

2.一战使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二)过程:由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

1.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三)巩固政权的措施

背景:

内:地主、资产阶级发动叛乱;

外:协约国武装干涉

1.政治: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2.外交: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战争(停战、割地、赔款)

3.军事:组建红军。击败协约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4.经济:

①城市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农村,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②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四)历史意义

1.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

2.鼓舞和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3.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阶段:列宁时期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内忧外患(叛乱、干涉)

2.内容: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

②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③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④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

3.评价:

①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保障了军事胜利。

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7年)

1.背景:经济困难、政治危机(战争使经济濒于崩溃、1921年饥荒、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实施加剧经济恶化、农民暴动、水兵暴动)

2.内容:

①农业: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

②工业: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③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到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3.特点:

①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

②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4.评价:

①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②适合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922年组建苏联

1924年列宁逝世

苏联历史知识点2

第二时期:斯大林时期

(三)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背景:

①外部: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

②内部:经济文化落后。

2.过程:

(1)经济: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①1925年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重点发展重工业;

②1928年起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计划经济。

③1927年—1937年实现农业集体化

④成就:基本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实现农业集体化

⑤问题:农业和轻工业落后,最终又制约了重工业的发展;产品单调,质量低劣;消费品供不应求,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损害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政治: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1936年宪法的颁布

①、背景:苏联社会的重大变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公有制占绝对支配地位。

②、目的:把重大变化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

③、内容:A.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B.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所有制;C.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④、意义:A.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B.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3.缺陷和弊端:

①经济上管得过死、过严,缺乏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下;

②政治上过分集权,缺乏民主,个人独断专行人民的建设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制。

4.评价:

①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

②后来,日益严重地阻碍了国民经济和其他事业的发展。

二战前后的苏联

(一)二战前

1938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赢得了备战时间;也使德国发动战争解除了后顾之忧。

(二)二战中,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①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0月—1942年初)的胜利;

②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 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冬—1943年2月):二战转折点,苏军开始进行战略反攻。

2.参与重大国际会议

①德黑兰会议;②雅尔塔会议;③波茨坦会议

3.①1945年4 月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苏军攻占柏林;②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围歼东北的日本军队。

(三)二战后初期

1.国内: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1949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问题:体制弊端日益显著;

2.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下,有12个欧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50年代,领导社会主义国家形成社会主义阵营(除南斯拉夫外)。应对美国冷战。

3.以美苏均势为基础形成雅尔塔体系,美苏两分天下,表现为:

①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②对德国和柏林进行分区占领。

③控制社会主义阵营;

④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⑤1949年在苏联的支持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苏联历史知识点3

苏联的改革历程(伴随美苏争霸50年代—1991年)

(一)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苏联提出要与美国平起平坐,争霸开始。苏为守势)

1.切入: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秘密报告”。

2.内容:经济领域

①重点:农业,取得一些成效;

②工业:下放权力、精简机构;

3.失败原因:

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②对原有经济体制的小修小补;

③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不切实际的口号和目标。

(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苏攻美守)

1.内容:经济领域:

①重点:工业,把发展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2.成效:

①执政前期,工业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②执政期间,苏联的军备力量增长,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3.失败原因:

①经济体制没有实质性突破;

②后期个人专断作风滋长,政治生活僵化;

③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

(三)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苏联收缩,苏联解体—争霸结束,两极格局结束)

1.时间:经济改革受挫后,从1988年起进行政治改革

2.内容:

①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

②全盘否定苏联历史。

3.后果: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严重后果,引起人们的思想混乱。

1990年局势动荡:

①实行多党制;②经济滑坡;③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④党内斗争尖锐化和公开化。

回到资本主义道路——苏联解体

(一)背景: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向

(二)过程

1.政权发生质变——“八一九”事件

①原因:直接原因:1991年8 月《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导致局势混乱。

②实质:共产党内部争权斗争

③影响:改变了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国家政权发生根本质变;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

2.“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明斯克协定签署

1991年12月8 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签署

3.苏联解体——《阿拉木图宣言》签署

1991年12月22日,11国签署。“独联体”扩大到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

(三)影响:

1.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开始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2.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历史文化知识 第3篇

当今高考,任何一道历史试题所涉及的历史知识都广而细,都不再孤立地考查某一个知识点,每一个历史知识点似乎都是重点、都有可能考到,以至于学生背了很多知识、做了很多习题,在考试时依然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所以如何串联历史知识点、查漏补缺、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就成了大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知道,“运用和调动知识”是《考试说明》要求的四项基本能力之一,在高考中能否取得优异成绩,关键就看能否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相联系,并根据试题的要求,对学科知识进行重组、再现和运用。因此,我们在考前要本着知识的系统性原则,从不同角度重新整合历史知识,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以便于记忆、理解和运用。

1依据纵向联系串联历史知识

空间不变,时间延续,构成纵向联系。历史从人类诞生到通过基因造人。就是社会纵向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不同形态的更替,是纵向联系,它体现了历史的传承性。依纵向联系,可以探讨事物在不同时间段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勾勒出发展的线索,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例如,我们可以把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曲折发展、祖国统一等知识点,整合为“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专题,从而全面认识中国从古至今的政治发展历程及其变化原因。又如,我们通过整合世界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以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为思维线索,举一反三整理出另外两次科技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如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可归纳为: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美、德、意、日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政治条件)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无产阶级壮大。(劳动力条件)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积聚了大量资本。(资本条件)④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空前活跃并取得许多重大突破,这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创造了条件。(科学技术条件)⑤结束分裂后的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列强加紧殖民扩张,攫取了广阔的世界市场和更丰富的廉价原料,资本主义经济得以在更高的水平上发展。(市场条件和原料条件)

2依据横向联系串联历史知识

时间同步,空间延续,构成横向联系。历史从欧亚大陆拓展至整个世界,就是社会横向发展的结果。人类不断迁徙繁衍,是横向联系,它体现了历史的拓展性。依横向联系,可以探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勾勒出某一时代完整的历史画卷,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来解读历史。例如,我们可以把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等知识点,整合为“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与新中国外交”专题。我们也可将世界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等知识点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与建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内容,整合成“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专题。

3依据时政热点串联历史知识

关注时政热点、密切联系社会现实,是当今高考历史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2010年高考涉及的时政热点,既有原来就存在的长效热点,如科技革命与人类祸福问题、能源消耗与开发问题、资源开发与配置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人口剧增与老龄化问题、财富增长与财富分配失衡问题、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问题、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民生与社会发展问题、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壁垒和经济危机问题、国际关系与大国强权问题、国际社会和谐与民族主义及恐怖主义问题等,也有本学年度出现的一些事关国家民族兴衰、民众利益和国际社会发展的重大时政问题,如“藏独”和“疆独”危害民族团结共同发展问题、澳门回归10周年与祖国统一问题、朝伊核问题和阿富汗反恐与中国周边安全问题、索马里海盗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安全问题、世界气候大会所引发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間的关系及世界和谐发展的问题、海地大地震与联合国职能(如维和、救援)问题等,都值得我们在综合复习过程中串联相关历史知识乃至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深入的综合思考和探索。

4依据图表串联历史知识

历史地图是历史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存在空间的具体表现,它把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空间概念变成了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充分利用历史地图,有利于记忆、理解、深化、活化历史知识,培养我们的空间概念。“左图右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优良传统。

(1)历史地图可整合历史人文要素变迁知识。如中国古代史上有《春秋大国争霸图》和《战国兼并形势图》,从表面上看,这两幅图没有什么联系,但如果认真对比观察则可以发现许多问题。变化一:中原和江南地区华夏族诸侯国的消失和产生。晋、宋、鲁三国消失。出现了三个新国家韩、赵、魏,长江下游的吴国、越国也在战国时期的地图上消失了。变化二:春秋时期分布于秦晋两国北部的白狄,晋国中北部的赤狄、北戎,分布在燕国东北方向的山戎,在战国时期的地图上消失了。同时蒙古高原一带和燕国东北方向分别出现了匈奴和东胡两个少数民族。变化三:在战国时期的地图上,沿着燕国、赵国、秦国北方边境一线,出现了从辽东绵延到西北的长城。

(2)历史地图可整合历史自然要素变迁知识。如中国历史上的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在人类文明史上,它不是两个简单的汉字,也不仅仅代表一条河流,而是一种文明的代表,是人类文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古代劳动人民曾利用黄河泛滥的肥沃土壤进行耕种,获得较多的农产品,使黄河流域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黄河又是中国历史上的多灾多难之河。如果我们将商朝、西周、三国和明朝有关地图串联起来(见下页图),就可以发现黄河在历史上多次改道。实际上,据有关统计,历史上黄河决口达1593次,河道历经了五次大的改道。造成这一状况的自然因素主要有三点:第一,黄河的上、中游流经我国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这里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降水量集中于夏秋雨季,又多以暴雨的形式降水,往往造成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水流湍急,对地面和河床形成强烈的冲刷作用,故河水夹带大量泥沙而下。第二,黄河自西向东流,自上而下连续经过几个地势不同的区域,落差悬殊,在两个区域连接部分,河道陡降,河水汹涌,注入平原后,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床上升,从而形成黄河下游易决口、易淤积的基本特征。第三,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达地区,开发早,人口多,土地开垦量大,加之战争等人为破坏,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屡遭破坏,水土保护差以致流失严重。这就加剧了黄河易淤积、易决口、易改道、易泛滥的状况。东汉王景治理黄河,修渠筑堤达千余里,虽为治标之法,但黄河经过这一次治理,到唐朝中叶700余年没有决口。究其根本原因,是这一时期游牧民族内迁,黄河中游地区牧场大大发展。

畜牧业代替农耕业,使水土流失程度大大减轻。然而,至北朝中叶以后,随着民族融合的加速,内迁的游牧民族在经济上逐渐农业化,中游农耕地区渐渐扩展,植被也遭破坏,水土流失逐渐严重。至唐末,黄河下游决口又加剧起来。因此,根治黄河泛滥的最好措施,是保护和恢复中、上游的植被,维护生态平衡。黄河泛滥和大规模决口改道,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深刻的,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学者还从人的性格方面研究了这一问题。以河南人为例,屡屡发生水患的黄河磨砺了河南人的性格,这就是生生不息、不屈不挠、敢于顶着困难上的勇气。而且这种在与水患斗争中形成的民族精神。不仅仅属于河南人,更属于整个中华民族。

5依据同一形式或属性串联历史知识

(1)属于同一专题的知识。如中外运输史上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第一艘汽船;②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③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发明第一辆四轮汽车;④1900年,德国人齐柏林发明飞艇;⑤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试飞成功;⑥1910年,中国人冯如制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

(2)具有同一目的的知识。如20世纪30年代,都以摆脱危机为目的而采取的措施:①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②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对内独裁,对外侵略。

(3)具有同一性质的知识。如中外历史上导致社会性质改变的政治事件:①公元前359年,秦国商鞅变法;②646年,日本大化改新;③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④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4)含有同一内容或特点的知识。如都倡导实行义务教育的三点史实:①法国的傅立叶倡导实行免费教育;②日本明治天皇宣布实行义务教育;③巴黎公社宣布免费的义务教育原则。

(5)具有同一结果的知识。如中国古代史上被农民起义直接推翻的封建王朝:①秦朝;②元朝;③明朝。

(6)属于体现时间先后顺序的同类知识。如无产阶级独立政党的建立:①1869年,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建立;②1879年,法国工人党建立;③19世纪80年代,美国工党建立;④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立;⑤20世纪初,英国工党建立;⑥1903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建立;⑦1918年,匈牙利共产党建立;⑧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

6依据同一时间串联历史知识

(1)属于同一世纪或同一时期的知识。如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重大历史事件:①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②美国的南北战争;③日本的明治维新;④德国的统一;⑤意大利的统一等。

(2)属于同一年代的知识。如①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②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决定北伐和统一中国;③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四国条约》和《九国公约》;④埃及再次爆发人民反英起义;⑤英国被迫允许爱尔兰南部26郡脱离英国统治而实行自治。

7依据同一区域串联历史知识

(1)属于某一国家的同类知识。如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的科技发明成就:①卡尔·本茨提出轻内燃发动机的设计;②狄塞尔设计成柴油机;③齐柏林建造飞艇;④赫兹发现电磁波。

(2)属于同一地区的知识。如列强争霸斗争中在巴尔干半岛发生的大事:①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爆发了克里木战争;②19世纪末,沙俄同奥匈帝国和英国争夺巴尔干半岛;③1914年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④一次大战中,巴尔干半岛是南线战场,奥匈帝国对俄国和塞尔维亚作战;⑤20世纪90年代的波黑战争和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的对科索沃的战争等。

(3)属于发生在同一地点的知识。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在武汉的历史事件或现象:①洋务运动和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在武汉创办的军事与民用工业;②1911年发生在武汉的武昌起义;③董必武等在武汉成立早期共产主义组织;④国民革命时期北伐军攻占武汉、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汉口人民收回英租界、英国在武汉制造“一三惨案”、汪精衛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等;⑤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⑥抗日战争时期的武汉会战;⑦新中国成立后,“一五”计划时期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等。

8依据同一人物串联历史知识

(1)依据某一人物的主要功绩串联。如列宁、孙中山、毛泽东等一生的主要贡献。

(2)依据某一人物的主要罪行串联。如袁世凯的主要罪行(出卖维新派、镇压革命、卖国、独裁复辟等方面)。

(3)依据某一人物的功与过串联。如秦始皇、隋炀帝等的功与过。

9依据因果关系串联历史知识

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历史的因果联系主要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异果、同果异因、互为因果、系列因果等六种类型。

(1)一因多果:即由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从中国角度看,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由此引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客观上促使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挽救民族危亡,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从日本角度看。促进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从远东国际关系看,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日俄矛盾尖锐。

(2)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如明清时期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专制主义空前加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八股取士与大兴文字狱;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等。

(3)同因异果:即同样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如北美与拉美同样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掀起了要求摆脱欧洲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最终北美独立后成为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拉美是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

(4)同果异因:即同样的结果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如阻碍英、美、日、德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分别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外国的殖民统治、幕府封建统治、国家的分裂。原因虽不同,但最终都导致了革命或改革,这些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5)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于历史整体中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于历史的横向联系中。如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工农运动的高涨,又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谈地理知识与历史知识的联系 第4篇

一、在备课时, 结合教材中所涉及的历史知识进行学习, 研究, 使其纳入地理知识的体系之中, 建立地理、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例如:讲述世界主要航线时, 可联系新航路的开辟等历史知识。如:“四个人两条路线绕地球一圈”, 以及“好望角”、“西印度群岛”、“麦哲伦海峡”、“火地岛”名称的由来;伊朗 (波斯) 、阿拉伯 (大食) 、印度 (天竺) 、圣彼得堡 (列宁格勒) 、叶卡特琳堡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 、伏尔加格勒 (察里津、斯大林格勒) 、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堡) 等古今地名的演变。我国六大古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北京始于西周蓟城、春秋时代即成为燕国的国都, 以后成为金、元、明、清各朝代的首都;西安 (今长安) 始于西周的镐京, 以后成为秦、汉、隋、唐各朝首都。洛阳始建于西周初期, 自东周以来, 先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 (炀帝) 、唐 (武后) 以及五代的后梁、后唐、后周等九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开封在战国时代是魏国的国都, 以后又成为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等朝代的首都。

二、地理课教学过程中, 要精选与地理课堂内容相关联的历史内容。巧妙地与地理新知识加以联系。这样联系历史, 反映现实的地理知识, 突出了地理教学的特点。如讲述东欧政治地图的变化时, 可简介俄国在17世纪中期, 兼并了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18世纪, 俄国夺取了芬兰湾的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等地区, 然后向东扩张一直到我国的黑龙江流域;19世纪沙俄又从伊朗手中夺取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等, 把外高加索完全并吞了。鸦片战争以后, 沙俄又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我国东北和新疆大片领土, 共侵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我国太平洋沿岸的海参崴, 沙俄侵占后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从19世纪20年代起到80年代, 沙俄逐步侵占了包括哈萨克人, 吉尔吉斯人, 乌兹别克人, 土库曼人, 塔吉克人居住的中亚、西亚广大地区。从1922年至1 940年, 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等15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先后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 , 成为一个统一国家, 首都莫斯科。从1990年3月到1991年12月, 苏联政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原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 除俄罗斯联邦继承了前苏联外, 其余均先后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 从而改变了东欧的版图。1990年10月3日, 战后分裂长达41年有德国统一, 南斯拉夫1992年“一分为五”, 因领土、民族等原因, 爆发了“波黑战争”, 捷克斯洛伐克1993年末也恢复战前的两个国家。在教学中较好地联系上述知识, 能起到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课本知识, 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增添学科趣味性等方面的作用。

历史文化知识 第5篇

2、19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3、20世纪代侯德榜写《制碱》一书,打破碱业的垄断。侯德榜1940年发明联合制碱法,即“侯氏制碱法”。

4、鸦片战争前后,西方的教育方式引入中国。新式学堂的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1862年设立京师同文馆)。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京师大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19它改名为北京大学。19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5、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魏源的思想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6、严复是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其译著《天演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引起了很大反响,激发了人们变法图强的头斗志。

7、《马关条约》签订后,民间出现兴办实业的高潮,状元张謇就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创办大生纱厂。

8、1949年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知识产权文化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第6篇

在所有贸易壁垒中,对中国企业限制最大、范围最广泛的无疑是知识产权壁垒。DVD专利收费案断绝了大部分中国DVD厂商的出口之路,而中国3G牌照又因为专利费问题迟迟没有解决而一再延后,更有不断发生的各类知识产权侵权案件,都在证明着知识产权在今天以及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会是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难题。

知识产权对于中国而言是个新的课题,但是,该制度的存在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西方企业娴熟地运用这个制度,并且远在GATF和WTO之前,就开始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范围内进行知识产权布局,形成了阻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要障碍,并且正在中国范围进一步压缩中国企业的本土化生存空间。

如何认识企业知识产权文化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关系?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包含了哪些方面?本文尝试从几个方面简要述之。

1 企业商业模式与知识产权战略

从企业竞争的角度看,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永恒不变的法则。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而脱颖而出成为优胜者,是每个企业领导者都要思虑的核心问题之一。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有很多,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竞争理论的日趋完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要素是企业经营的商业模式。

一般而言,企业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企业的生存方式,以及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商业模式包含了很多的要素,其中,既有众多企业共同采用的红海部分,也有区别于其他企业的蓝海部分,而恰恰是这两者的有机组合,构建成了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商业模式基础。

事实上,知识产权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商业模式中的重要内容,正在由少数企业所采用的蓝海战略演变成为所有企业都采用的红海战略。知识产权战略的缺乏对于一个高度依赖知识产权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种灾难。即使是知识产权弱相关的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战略,也将会损害其市场竞争能力。

知识产权对于不同企业的价值区别仅仅在于是进攻还是防守、是关键性战略还是支撑性战略。即使是对于同一个企业,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知识产权在商业模式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变化。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不可回避的要素,也必然成为中国企业商业模式中的核心内容。唯其如此,才有机会成长,并进一步成为长青藤企业。

2 企业文化与知识产权文化

如何保证企业有机协调地发展,并进一步形成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一般认为,稳定而有效的制度流程体系是达成该目标的核心手段,但事实上,真正能够影响和决定商业目标的,不仅仅是制度流程,企业文化在其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关于企业文化,其定义有很多。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在其所著《企业文化塑造》一书中认为“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就是企业文化”,而特伦斯和阿伦合著的颇具影响的专著《企业文化》中对企业文化所作的定义则是:“用以规范企业人多数情况下行为的一个强有力的不成文的规则体系”。概括而言,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活动中的价值观及其相应行为的无形规范体系。

企业商业模式是达成企业关键商业目的的基础性因素,知识产权则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商业模式中的重要因素,相应地,企业文化是确保企业商业模式推行、达成企业商业目的的核心要素,那么,知识产权文化也应该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和互动性。

就知识产权文化的概念而言,目前较为主要的一种观点是“知识产权文化是人类在知识产权及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影响知识产权事务的精神现象的总和,主要是指人们关于知识产权的认知、态度、信念、价值观以及涉及知识产权的行为方式。”具体到企业而言,知识产权文化也可以作类似的阐述,就是在知识产权战略及其相关活动中,企业和企业员工对于知识产权的认知。态度,信念、价值观以及涉及知识产权的行为总和。这可以理解成为对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的广义理解。而笔者更愿意从狭义角度看待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简言之,就是一致性的知识产权认知、协同性的知识产权思想和层次,一生的知识产权价值观。而知识产权行为则更多地从可测量的角度体现为知识产权战略的体系内容,是知识产权文化的自然表现。

相对于企业的产品,服务。甚至于企业的制度,流程而言,企业文化乃至知识产权文化均表现出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无形性。作为一种文化,无形性确乎是其必然具备的特征,但是,文化也同时具备另外一个特征

渗透性。无形性和渗透性是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事实上,知识产权文化是企业在知识产权活动中的各类思想和行动的总和,是企业从上而下的一种氛围和活力程度体现,也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无形载体。

3 知识产权文化的战略价值

当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商业模式的重要内容时,就必须适时拟定和推进知识产权战略(鉴于知识产权具有滞后性的若干特点,知识产权战略往往更需前瞻性,也就是说,当知识产权尚未成为企业商业模式重要内容时,企业领导者就应有预见性地启动知识产权战略),这样才能保证知识产权不至于成为商业竞争的短板,甚至于有机会帮助企业赢得更多的竞争优势。而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推行,绝非简单的目标和数字可以概括,需要上下一致的知识产权战略目标,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组织形态和简洁明确的知识产权行动能力,这些往往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有形因素,缜密有序的知识产权策略和管理,一个是无形因素,自上而下、一以贯之的知识产权文化。

对于创业型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往往是企业领导者的性格体现,即使是成熟企业,企业文化也会在保持延续性的同时,深深烙印上现任高管的性格特征。而企业知识产权文化较之企业文化,则更多地体现了当前企业领导者对于知识产权的认知和决心。作为一个耗资甚巨、耗时甚久的体系,知识产权战略往往更需要企业高层的关注与支持,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高层对知识产权战略的认识和支持程度,往往决定了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和渗透力。所以说,企业知识产权文化,首先是决策层文化,进而形成贯彻到全企业范围的知识产权文化。

另外一方面,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自身的内容往往不很复杂,战略关注更多的是一种愿景、一组目标,或者包括一些数据。而对于企业而言,不仅需要战略去“做正确的事”,同时也需要知识产权策略和管理去“正确的做事”,否则推行战略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归于失败。

知识产权策略主要确定了知识产权业务的实体内容,如专利布局策略、商标部署策略以及软件知识产权竞争策略等,这些策略必须围绕战略的核心目标而制定,进攻型的战略目标必须有以进攻型策略措施支撑,防御型战略目标则又需要防御型策略措施给予支持,但是,就策略本身而言,并不意味着进攻型战略下的策略都具有进攻特性。在具体策略的制定中,企业文化往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个温和敦厚的企业很少会制定进攻性极强的知识产权策略,而一个嗜战好斗的企业也很难制定出温和稳健的知识产权策略,知识产权文化在策略的制定中往往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个是尊重知识产权概念。知识产权需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日趋全球化和完善化的今天,尊重知识产权已经不再是道德范畴的问题,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市场竞争法则中。不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将会在诉讼和纠纷的泥淖中难以自拔,不尊重自己的知识产权,则将丧失自己的竞争优势。尊重知识产权绝不简单地意味着交费,更需要通过有效策划降低费用甚至避免,并设计长期竞争路线,扭转知识产权的劣势。

第三个是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深刻理解国际和各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并把这种理解结合到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战略体系中,则将获得更多的知识产权活力和优势,这种优势或者体现在成本的降低,程序的简化,或者体现在风险的管理、投资的多样化等等。

知识产权管理主要确定了知识产权业务的程序内容,包括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流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以及知识产权支撑体系等内容。这些制度流程决定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策略能否形成一个通畅的“绿色通道”,进而以一个高效、准确的方式向企业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传递知识产权策略和文化。

其实,知识产权对企业各类业务的支持是显而易见的,如在采购环节,需要关注采购产品的知识产权瑕疵和知识产权担保,进一步考量能否通过知识产权措施提高供应商的忠诚度或降低采购成本,再如在研发环节,需要关注知识产权风险的辨识和预防、知识产权财产的积累与组织,而在市场与销售环节,则需要关注知识产权风险的控制和机会的挖掘。虽然关注的侧面有所不同,但是知识产权战略对于公司各类业务的价值是毫无疑问的——或者是成本降低,或者是市场准入,或者是差异化优势的保持,等等。事实上,通过知识产权业务对公司主营业务的支撑,也在有效地向各个业务单元传递着知识产权文化。

企业知识产权文化作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无形载体,必须渗透到知识产权策略和管理中,才能更好的窥其价值所在。文化无形,文化也无处不在。知识产权策略与管理,作为知识产权战略的有形载体,与知识产权文化这一无形载体互为倚角,共同推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4 知识产权文化的形成与培育

对于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的形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企业对知识产权依赖的程度。以此为基础,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的形成,首先取决于企业高层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决策,其次,知识产权战略对各业务单元的渗透与支持也是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良好的社会性知识产权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培训与教育,同样也是知识产权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公民,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文化同样也脱离不了社会性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氛围。目前而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的形成,同时在充分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助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社会的知识产权环境对于企业而言有着巨大的影响,从财产的角度看,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制度性体系化的知识产权环境,企业很难从知识产权战略中收获到实质的利益,也不会在侵犯知识产权的过程里遭受到应有的惩罚,更不用说重视知识产权,形成企业的知识产权文化。从人员的角度看,进入企业的员工如果在社会上没有形成知识产权的初步认识,则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促使其形成知识产权基本认识,再进一步使其融入到企业知识产权文化中。而在此过程里,企业员工仍然受社会知识产权环境的影响,而相对较差的社会知识产权文化会削弱其在企业氛围里的认知。可以看出,社会知识产权文化和企业知识产权文化之间存在着相当强的互动性,彼此之间的影响既有可能是正向的、也有可能是负向的。

与此同时,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的形成,必要而有价值的培训和教育体系是不可或缺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不是简单的知识产权概念的灌输,而是一个分层次,分阶段的持续教育过程,这个过程必须紧密围绕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进行。就一个企业而言,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对于知识产权战略理解的层面和方向一定是有所区别的。企业高管需要在战略和方向把握上获得更多的专业支撑:而中层管理者则更需要在战略落实、策略部署等方面得到有价值的启示,对于基层员工,如何将智力资本转化为知识产权、如何防范风险发掘机会等实务性技巧和技能成为其最需要获得的知识。就一个员工而言,进入企业之初,其需要的是知识产权基本概念的灌输,而在其随后的工作中,需要根据其工作性质和知识产权理解深度,逐步提高知识产权素质和能力。在这个知识产权教育过程中,需要每个员工都能够理解知识产权战略,并把这种理解进一步转化为自己的工作内容,形成渗透到每个业务单元和每个员工的知识产权文化。

如何记忆历史知识 第7篇

一、记忆是学好每门学科的必备的方法, 那么我们首先来谈谈记忆任何学科都必须做到的几点:

(1) 增强信心:许多同学常苦叹:“记忆力不好、不会记、不会背”。真的记不住吗?想想我们小时候, 背唐诗、宋词、元曲等的情形, 出现记不住的状况恐怕更多的是我们消极的心理暗示给记忆设了障碍。心理学无数次证明, 心理暗示对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每次记忆之前应该先给自己打气“我一定能记住”从而增强自信心。

(2) 培养兴趣:我们时常发现有些同学复习时对外界极度关注, 稍有风吹草动就会东张西望, 或者手里总是把玩着各种小玩意。这又怎么能集中精神取得预期效果呢?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的学习, 注意力高度集中, 从而留下较深的印象。反之对所学科目不感兴趣, 长期处于被动吸收的状态, 你的学习就不安心, 记不住。因此, 要提高记忆力, 首先应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爱好。

(3) 及时记忆: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知识, 如果不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进行充分巩固, 并随后进行充分复习, 是会很快被遗忘的, 这会直接影响到对学习效果的保持。既然如此我们在课后及时的复习, 并且能在适当的时间再次巩固, 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历史学科识记类的知识一般都是基本史实, 如时间、

人名、地名、科技文学艺术史等等, 其实这部分也正是大部分人“头疼”“望而生畏”的地方, 那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它变得易记而难忘!

(1) 听、说、读、写并用。看到这个“小学式”方法, 有些同学可能会失笑!可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同学却总会出现提笔忘字现象, 特别是古代史, 其实听说读写并用既可提高我们读书的效率, 又可集中我们的注意力是终身受益的好方法!

(2) 编歌谣, 顺口溜。有些同学可能觉得这太幼稚、太小儿科了, 可是这样的方法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国家我们可以这样来记:英美发 (法) 热 (日) , 我 (俄) 得 (德) 意噢 (奥) !

(3) 借助地图。历史知识有很多涉及地名, 如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 可以这样记从南到北“广厦福宁上”, 这就既记住了名称, 又记住了地理位置。

(4) 编大事年表。记忆年代是许多同学头疼的, 但有些年代学生又必须掌握, 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按先后顺序编出整个章节的大事年表, 或者编出整册书乃至整个古代史、近代史或现代史的大事年表。我们在学习中国史尤其是近现代史要注意把它作为世界史的一部分, 这样很多的背景, 时间记忆理解就相对容易多了!

三、针对需要理解、运用的知识点的记忆我们需要注意两点:

(1) 提高新授课的效率。在新授课时搞清楚本单元、本章节的线索, 每堂课的重点、难点、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 这不仅对我们的记忆有帮助, 还能帮助我们提高解题的能力。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其次要搞清楚本单元每课内容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 然后再具体分析每课所介绍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影响。就像画一棵树, 记忆的时候先抓住枝干, 再添枝加叶, 必然事半功倍。

(2) 归纳比较、寻找规律。这种规律既包括学习方法的规律, 又包括知识点间的规律。如, 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一般都是从背景 (原因) 、过程、影响 (评价) 等方面分析。其中背景的分析主要是从这样几个角度:主观、客观;可能性、必要性;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影响的分析则可分为这样几种:国内影响、国际影响;当时的影响, 长远的影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政治影响、经济影响、思想影响等。如此概括就会发现每课的框架结构简单明了多了!又比如, 近代史我们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民族独立和实现现代化;经济史始终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讲述;中国近代史历次革命失败的原因, 都有主观和客观的原因, 客观方面都是由于外国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合镇压。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做个有心人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规律很多, 这些规律既能帮助我们提高记忆, 又能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

历史文化知识 第8篇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4课《工业化起步》一课中,在分析为什么要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就可以明确地告知学生,我们是在仿照当时世界上一个非常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他们就是按照这种策略发展起来的,这种策略叫作计划经济体制。为了加深印象,还可以让学生把“模仿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字样附在正文一旁。这样做并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反而会使当时的理解和以后的学习认识变得顺利起来。

这样做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补充出这一知识点,能够让学生当时就明白,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就说明我国开始执行计划经济制度。结合“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说明这种经济制度在当时的中国非常实用,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在学习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必然会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高指标”、为了完成指标而弄虚作假的“浮夸风”、及其“一五”计划结束的时间和成就等,就会很容易地分析判断出造成失误的原因之一是1958年“二五”计划中高指标的制定,进而得出失误最根本的原因是计划经济制度。同时,还能引伸出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照搬他国的经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提高生产力的问题,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探索”一词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为以后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奠定基础。

第三,在学习第9课《改革开放》时,学生会对教材中两次出现的“计划经济”不再陌生,能够顺利地认识到,在生产力水平普遍提高的新国情下,为了进一步解放、提高农村和城市中的生产力,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共十四大以后,被市场经济制度所取代是必然的选择。这是加快农村和城市改革步伐、顺应和维护广大人民利益、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重要举措。

第四,在学习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时,结合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学生不难理解,通过不断探索、不断改革完善,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其实就是由计划经济走上市场经济的过程。

按照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学生基本上能够顺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脉络: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良好的开端开始,经历了模仿计划经济起步、出现严重的失误和挫折、深化改革和突破计划经济模式的过程。特点就是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在改革中逐步完善。

工程知识的历史演进 第9篇

在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框架下, 工程知识作为与工程相对应的知识形态应独立存在。但长期以来, 人们往往把工程知识看作是静态的、抽象的、僵死的概念, 缺少历史维度的分析。笔者认为, 工程知识作为造物行动中的知识, 由于受到各种社会因素变化的影响以及工程本身的不断进步, 其形态发生了多次变化。本文尝试通过对工程知识的历史与逻辑分析, 展现工程知识形态的动态的演变过程。

1 工程知识的经验化:素朴的常识

古希腊工程进步得益于经验科学的介入, 工程实践中的工程师是具有一定知识的。但这种作用并非是单方面的。工程实践作为一种与工程主体相关的行为, 在其中, 工程师要应用知识同时也积累知识, 不断有新的知识产生, 工程进步的过程同时也是工程知识累积性增长的过程。进入中世纪以来, 随着工程实践的发展, 工程知识也日趋完善。到了中世纪晚期, 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验性工程知识体系, 它作为“工程科学”的原初形态在古代工程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工程师们看来, 经验是一切实用性工程知识的来源, 工程知识因此也带有经验属性。他们所谓的经验除了感官知觉外, 也包括经验性机械力学知识, 但更主要的是指手工操作、技艺和实践等主体性直接体验, 即“拇指规则” (rules-of-thumb) 。并且工程师们的这一认识论思想并非来自经院哲学, 完全是他们自己经验性思维的结果, 或者说是经验之谈。这一朴素认识论思想后来被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工程师达芬奇继承, 并在他那里获得完整表达:经验是一切可靠知识的母亲。同时他也承认理性思维对经验和实践活动的指导性作用。

工程师朴素经验主义认识论来源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一, 中世纪科学的断流使工程师缺少必要的理论背景和视域。作为科学原初形态的自然哲学发端于古希腊, 其传统是崇尚形而上学, 轻视形而下的世界, 导致理性与经验的分离, 除机械力学下沉至经验世界在军事工程实践中被应用并因此取得经验科学形态外, 抽象科学原理与具体工程实践始终是分离的。罗马人崇尚实用传统, 它冲淡了古希腊理性传统同时也冲击了知识之源, 因而有了古罗马工程技术的持续繁荣与学术的衰落。到了中世纪, 理性被置于神学统治之下, 科学之源和流一起枯竭了。科学的断流使理性与经验世界愈加隔离, 这就使工程师的思维中缺少理论的要素和传统而保持一种经验的思维模式。因此, 从经验的视域出发, 他们认为, 工程知识只能源自于经验之途。

其二, 与现代工程师不同, 古代工程师要亲自从事手工劳动和机械试验, 这一亲身实践体验就成为知识增长的主要途径。古代工程实践中是以工程师的技艺为主的, 因此特别强调主体人的因素, 而技艺是经验层面的东西, 需要主体人的直接体验, 其中有一部分凝结在人的身体中, 不可言说;还有一部分是可以言说和传递的, 就成为工程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说工程知识是主体人的经验的外化, 是工程师经验技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因此, 在行动中的人——工程师——看来, 工程知识直接导源于经验。事实上, 工程师的手工技艺操作以及工程试验还为近代实验科学的诞生提供了技术基础:炮弹的飞行带来新的力学概念, 推动了现代力学的发展;改进大炮构造、提高射击准确率的需要带动了物理学及数学的发展;对爆炸现象的研究成为化学科学的来源。

其三, 罗吉尔·培根经验主义思想的影响。中世纪经院哲学普遍认为:信仰高于一切, 认识论最终是为论证圣经、教义服务的。但在中世纪后期, 萌发了新思想。作为经院哲学家, 罗吉尔?培根却摆脱了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束缚, 作为唯名论者, 他又超出了唯名论主题的局限。他的思想远远超出了他的时代, 启迪了后来的文艺复兴, 并对16—18世纪实验科学产生重要影响。在认识论上, 他认为应该首先排除权威、习惯、偏见和虚夸这四种“幽灵”, 可靠的知识从感官得来, 并通过感觉来验证, 而感觉的验证在他那里不仅是指“自然的经验”, 更重要的是包括“用技艺帮助自然”的科学实验。然而他的认识论思想又过多地纠缠于神秘主义, 因此是一种不彻底的经验主义。尽管如此, 他对中世纪工程师的思维方式还是产生了重要影响。

实践作为一种与主体经验密不可分的行为要应用知识同时也产生知识。现代工程师往往被认为是从科学家那里获得知识的, 工程知识就是科学的应用或“应用科学”。但是, 从历史上看, 工程科学, 不是作为科学的衍生物出现的, 而是作为一个自为的知识体系生成于工程师的设计、制造等实践行为中, 它具有更丰富的意涵。

2 工程知识的工具化:工程科学

科学与工程实践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早在17世纪就曾被弗朗西斯·培根预言。他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判断就已经表明科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纯粹的知识, 它还能让人们施加力量于自然本身并有效控制自然, 培根预见到了科学的一种应用形态。在他的《新大西岛》中, 他描述了一个名为所罗门宫的协会, 在那里,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制造战争机械、大炮、钟表、舰船等技术、工程活动。可见, 在培根看来, 科学应该倾向于技术、工程实践, 在这一过程中会得到一种新的应用科学形态, 它比纯粹科学本身更多地承载着人类理性力量, 能更直接地体现理性的目的。培根的思想无疑促进了工程科学的出现, 并使近代工程科学带有工具特征。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全面繁荣及其所引发的社会后果所带来的所谓“纯科学信念”使工程师们意识到, 工程进步一定要借助科学的力量, 一定要应用科学, 科学知识是工程这架巨大机器的燃料。这样, 知识就成了人类理性的载体。19世纪下半叶, 工程科学 (engineering science) 作为“应用科学 (applied science) ”一种新的理论形态, 同时也是作为工程知识的一种工具形态而出现。

工程知识首先通过17世纪的工程教育制度化形式获得发展空间。工程教育制度化兴起于法国, 由路易十四的首席大臣柯尔贝尔 (Jean-Baptiste Colbert) 所倡导。1747年, 在佩罗内特 (Jean Rodolphe Perronet) 领导下, 巴黎桥路学校成立, 此后, 这里成为测量员和工程师的培训机构。18世纪早期的许多工程实践仍然建基于传统的经验形态的“拇指规则”, 这要通过师傅和徒弟之间的传递得到继承和保留。1729年, 法国一个军事学院的教授贝利多尔 (Bernard Forest de Belidor) 出版了一本以“工程科学”为标题的书, 因为首次使用了“工程科学”一词, 所以这本书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书中, 贝利多尔以静力学为基础, 推导出了校验挡土墙和拱体的稳定性以及计算桁梁强度的简单规则。受其影响, 此后, 在一些工程学院中, 理论家们拓展了数学和科学原理的应用, 建立了诸如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结构静力学和机械力学等新学科领域。

到了18世纪末, 随着工程教育的广泛兴起, 工程知识的形态及其传递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1795年, 巴黎桥路学校与其他专业学校合并在一起组成综合工科学院, 这在工程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件。这个学院专门培养军事和民用工程师, 不过在当时, 对民用工程师的需求要比对军事工程师的需求更迫切。这表明了工程师实践领域的承接与转换, 同时也说明, 在近代, 这两个领域都要依靠同一基本理论, 即工程科学。在这个学院中, 所设置的专业课程包括几何学、三角法、物理学、化学、机械学等。许多著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在该校任教。通过他们的工作, 工程实践被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述, 就是基于数学和科学方法的论文。这个学院的新的工程教育模式获得成功并开始传播到别的国家。后来在澳大利亚和德国建立的工程学院以及美国最早的工程学院——西点军校——都引进了该学院的教育模式, 它们在课程设置上极力模仿它, 甚至使用与之相同的课本。19世纪的许多工程科学的先驱都出自该学院。

工程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另一条路径是通过直接参与工程实践的工程师所建立的专业组织。最早的工程师社团组建于1771年, 由第一个使用“民用工程师”这一术语的斯米顿 (John Smeaton) 领导。他使用“民用工程师”一词, 就是要表明他们这些工程师与伍利奇皇家军事学院培养出来的军事工程师们有所不同。1818年英国“民用工程师学会”正式成立, 特尔福德 (Telford) 任主席。到了19世纪中叶, 已经有超过600个民用工程师、机械工程师及建筑师协会在英国建立。在美国, 新的富兰克林协会变成工程科学研究中心。1852年ASCE (美国民用工程师协会) 成立。德国工程师联合会也于1856年建立。这些协会将会议记录整理出版, 于是诞生了各种工程师杂志。第一种出版物——《工程师》——在英国出现, 它旨在联合更多的实践智慧培育工业科学, 进而推进工程专业化进程。接着又出现了《机械师杂志》和《格拉斯哥机械师杂志》等刊物, 其中提出了许多有益于工程师的科学选题, 以促进工程科学的进步。

19世纪下半叶, 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整个西方社会。一方面, 蒸汽机、铁路、汽船等先进技术的采用, 使得依靠传统“拇指规则”或试错知识的工程实践变得不切实际, 并且不能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于是竞争迫使工程师向科学家那里寻求帮助。他们开始通过科学实验方法来确定材料的性能及结构强度。另一方面, 一些对实践应用感兴趣的科学家发现科学规则不能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牛顿的力学原理能很好地解释力在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但不能用来确定一根横梁在道路下承受压力的情况;波义耳的定律能够很好地描述理想气体中压力和体积的关系, 但在描述蒸汽引擎中蒸汽的作用时变得毫无用处。上述那些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工程师组织使工程师和企业家与科学家、物理学家和其他有学识的个体形成广泛的社会接触。工程师与科学家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的交流、合作、互助关系, 并开始共同承担一些工程项目及研究课题, 共同在相关杂志上发表论文。这让工程师意识到, 需要将科学理论和工程实践结合以形成一个有别于科学的、自为的知识体系——工程科学。正如《工程师》杂志第一版社论中所指出的:有一种科学是关于科学的应用, 是非常重要的。

工程教育的开展及工程师协会的成立促进了19世纪下半叶完整的工程科学体系的形成。从1855年起, 格拉斯哥大学工程学教授由兰金 (John Rankine) 担任, 后来他编著的《应用力学手册》首次为英语系国家提供了与法语文本教材相当的适用范围广泛的教科书, 同时也成为工程科学的范本。1862年, 格拉斯哥大学率先将工程科学专业资格授予那些修完结构静力学、材料力学、机械理论、蒸汽引擎动力学, 热力学理论、机械测量等一系列工程专业课程的学生。在后来的十年中, 发展出压力、张力、效能、卡诺循环、流线等工程科学专门概念, 这标志着“工程科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它是由工程师和对工程实践感兴趣的科学家运用科学理论、应用数学以及“拇指规则”发展出的一个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知识混合体, 这以后, 是否具备工程科学知识就成为区分工程师与工匠的标准。

3 工程知识的多元化:工程“食谱”

20世纪70年代以后, 新一代技术哲学家致力于超越旧有传统, 倡导一种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给陷入困境中的经典技术哲学带来新的生机, 并衍生出新事物——工程哲学。工程哲学出现以来, 人们将工程作为一个制造或设计的过程展开, 在实践中挖掘其丰富、复杂的内在行为机制, 进而剖析工程知识与科学知识的根本区别, 阐明工程知识的增长与工程实践的相关性, 探讨工程知识的多元结构及其在不同历史背景中的演化等问题。这些成果表明工程知识的多元化的走向。

美国学者沃尔特·文森蒂首先指出工程不是科学的应用, 工程知识也不完全等同于“应用科学”。正如埃德温T·莱顿曾经指出, 技术或工程的知识是关于如何制造东西的知识, 而科学知识是一种普遍的知识形式[1], 这样, 工程知识就构成了一种离散的不同于科学知识的知识形式[2]。史蒂文 L·古德曼同样认为工程知识与科学知识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这就如同数学物理学与纯粹数学之间的差异一样[3]。沃尔特?文森蒂支持并发展了上述观点, 认为, 工程虽然要运用科学, 但是它不完全等同于应用科学, 科学的目的是解释世界, 工程的目的是创造人工制品, 它们具有不同的目标从而构成两种不同的知识形式。他进一步指出, 常规设计中的运行原理与常规型构清楚地表明了工程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区别。运行原理与常规型构可以用科学知识加以分析, 甚至由于科学发现而产生, 但它们并不包含于科学发现之中。即工程设计不是科学的应用, 工程知识也不是应用科学。正如波罗尼所说:作为客体的机械的完整的科学知识, 并不告诉我们机器的知识是什么。又如西蒙所言:自然科学处理的问题是事物是怎样的 (how things are) , 而工程设计, 如同所有的设计一样, 所处理的问题是事物应该是怎样的 (how things ought to be) 。设计中的运行原理和常规型构并不是先天“实然”的知识, 他们通常需要工程师的通过“附加的洞察行为与试验行动”才能出现。

沃尔特·文森蒂进而阐明了工程知识的多元化特征。沃尔特·文森蒂尽管表明了工程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区别, 但他认为二者之间是可以以各种方式相互借用和相互依靠的, 工程知识的运用要以科学知识为基础, 并且要辅助以工程师的技艺经验。他引用一位英国皇家航空工程师的话来说明这一点:“航天器不是由科学设计的, 而是通过技艺设计的, 尽管伪装和欺骗使人们看不到这一点。我的意思不是说工程可以离开科学进行。相反, 工程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产品之间存在一个巨大裂缝, 这个裂缝要由工程师的技艺 (art) 来弥补。”[4]创造性、建设性的工程师的知识是这样一种知识——需要由技艺来辅助实现。因此, 从这点上来看, 工程知识比应用科学更丰富更有意义。沃尔特·文森蒂对“工程知识”中“知识”一词给予宽泛地解释, 认为它不仅以科学知识 (know-why) 为基础, 还包括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所谓的“know-how” (如何做) 和“know-what” (是什么) 。“know-what”也是有关事实的知识。如何做的知识表明如何设计和如何产生新知识两方面内容。这表明工程知识的多元化结构。这一思想更清晰地展现于皮特的工程知识论中。

约瑟夫C·皮特教授在《工程师知道什么》一文中指出, 工程知识涉及人造物的设计、构建、操作的全过程, 是比科学知识应用范围更广的多元化的知识。他进一步发展沃尔特·文森蒂的观点, 指出工程知识是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的知识, 工程师用来解决他们的问题的方法是独特的, 其解答结果以参考手册的形式编入目录和记载下来, 并能跨越各个工程领域使用, 即成为通用的工程“食谱”。 与此相反, 科学知识由于受到其自身理论模式的制约, 它不像工程知识那样能够以同样的方式跨越各个领域传播和使用。当科学知识被以某一种方式或另外一些方式证明是有缺陷的, 那么这种受制于理论的知识就会被替换。这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由库恩所提出的:科学范式之间所具有的“不可通约性”。与解释模式的科学知识相比较, 工程知识是更接近于普遍的、确定的以及真实的知识。

工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 工程知识就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特形式的知识, 工程实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就决定了工程知识的多维度性, 因此成为能够被跨越各个工程领域使用的“食谱”。约瑟夫C.皮特教授认为, 工程知识的食谱性质包含两层含义:第一, 工程知识能够跨越各个工程领域传播;二、它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被使用。“一个好的能够提供应力计算的食谱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被使用, 一直到在适当条件下你替换时为止。”[5]约瑟夫C·皮特使用一句基本的隐喻来表达这一思想:一本好的食谱应该可以为任何人准备一顿美餐。这体现了工程知识的多元化特征。

上述思想清晰地表达了工程知识的多元化趋势与特征。工程知识的多元化走势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 在历史背景中, 工程形态经历了从单因素到多因素, 从单一维度到多维度的演进路径, 工程形态日益复杂化, 这决定了工程知识必须是复杂的和多元的才能与之相适应;第二, 工程实践需要不同人参与, 以不同方式看待设计目标, 如路易斯·布恰雷利在《工程哲学》一书中指出, 工程实践不是一个单纯的机械或计算的过程, 而是一个由不同的人广泛参与的社会建构的过程, 不同的人就拥有不同的知识, 这样, 工程实践中的知识就是多元化的;第三, 知识本身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化也决定论了工程知识的多元化趋势。

4 结语

通过对工程知识形态的历史考察与分析, 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第一, 在历史背景中, 工程知识形态的转变是一个与工程形态共同演进的过程。工程形态由早期的“军事艺术”到近代的“中立工具”, 再到造物和用物的过程;与此相对应, 工程知识经历了由最初的素朴经验常识到工具主义的工程科学, 再到工程“食谱”的演变过程。

第二, 与技术实践比较, 工程实践是一个由更多角色参与的社会建构过程, 它需要各个因素之间进行更加广泛地“协商”, 工程的世界, 是一个与他人“共在”的世界。与此相对应, 工程知识要比技术知识更复杂, 更注重情境性与现场发生性[6], 评价标准也是多元的。

第三, 在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框架下, 工程与技术分别展现为两个不同的实践过程, 工程与技术在现代彼此分离, 但这两个过程还存在一个交叉点——“工程技术”, 它既属于技术的范畴, 又被纳入工程之中。与此相对应, 工程知识与技术知识之间也存在一个交叉点——工程技术知识形态, 它既是技术知识, 同时又属于工程知识。

摘要:工程知识的形态发生了多次变化。古代工程知识带有经验属性, 主要是指手工操作、技艺和实践等主体性直接体验, 即“拇指规则”。19世纪下半叶, 工程科学作为“应用科学”一种新的理论形态, 同时也是作为工程知识的一种工具形态而出现, 它是由科学理论、应用数学以及“拇指规则”发展出的一个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知识混合体。20世纪70年代以后, 工程知识演变为多元化的工程“食谱”, 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 工程知识能够跨越各个工程领域传播;第二, 它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被使用。

关键词:工程知识,素朴的常识,工程科学,工程“食谱”

参考文献

[1]EDWIN T LAYTON.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or News from LakeMirror Image[J].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1987.

[2]EDWIN TLAYTON.Technology as Knowledge[J].Technology andCulture, 1974, 18 (15) :31-41.

[3]GOLDMAN S L.Philosophy, Engineering, and Western Culture[J].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Studies, 1990, 7:128.

[4]WALTER V.What Engineers Know and How They Know It[M].Bal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90:4.

[5]张华夏, 张志林.技术解释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135.

刍议知识产权文化 第10篇

对于什么是知识产权文化, 学界尚未达成共识, 学者们侧重于对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思考, 而关于如何界定其概念, 现有研究较为不足。比较典型的主要有以下观点:马维野教授认为, “知识产权文化是人类在知识产权及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影响知识产权事务的精神现象的总和”。[1]刘华、周洪涛教授认为, “知识产权文化是关于知识产权法律的传统或习惯性思想和行为, 是共同制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并且决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地位的价值与观念”。[2]而刘华、李文渊教授则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 主张知识产权文化包括观念形态和制度形态两个层次。[3]

本文认为正确界定知识产权文化的概念, 必须先从“文化”着手。对于文化的阐释不胜枚举, 但大致可分为三种: (一) 广义文化观。根据《辞海》的解释,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 中义文化观。这种观点认为, 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具体包括社会的意识形态及其配套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三) 狭义文化观, 也就是观念的文化, 体现为社会的意识形态。[4]

分析各学者的观点, 不难得出, 马维野和刘华、周洪涛教授对知识产权文化概念的界定就是从狭义的文化观方面阐述, 而刘华、李文渊教授持中义文化观。笔者认为, 狭义的知识产权文化观切断社会观念形态与社会制度之前的联系, 这种论述过于片面, 有待商榷;持中义观的学者, 在论述制度形态的知识产权文化的时候, 都不可避免地将知识产权组织机构和设施囊括其中, 与中义文化观定位于人类精神财富观点前后矛盾。因此, 笔者倾向于采用广义的知识产权文化观, 知识产权文化不应仅包括精神文化方面, 组织机构和设施等物质文化方面也不容忽视, 借用广义文化的观点, 本文认为知识产权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知识产权文化的内在结构

文化本身多样性和复杂性,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地区人们对文化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因此不同学者对知识产权文化的内在结构的认识也不同。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 观念形态上的知识产权文化, 主要体现为学说、习惯、意识等。人们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学习, 形成一种新的行为习惯或思想观念, 并在现实生活交往中不断交流与传播, 进行理解与深化, 进而使社会成员从最初的被动就收知识产权, 逐渐演变成主动了解和学习知识产权, 从而将这一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内化为自我的一种思想意识, 并通过这种思想意识慢慢地影响自我的外在行为, 由个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整个社会, 最终形成一种反映社会现实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二) 制度形态上的知识产权文化, 体现为先进的制度理念、科学的制度安排和高效的制度运行机制, 主要是指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规范以及管理制度, 是知识产权在社会经济生活运行过程中的基石。

(三) 物质形态上的知识产权文化, 主要是指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组织机构和知识产权保障设施。组织机构包括行政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体, 例如着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知识产权保障设施主要体现为承载知识产权知识的社会公共设施, 例如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的广告牌。

三、知识产权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 知识产权文化是一种制度文化

知识产权制度文化体现为与知识产权制度有关的设计与安排。知识产权法相对于民法、刑法等而言, 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人为的制定法属性, 知识产权文化首先表现为一种法律文化, 法律文化是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所以, 知识产权文化是一种人为制定的制度文化。知识产权文化最初作为一种由人为制定的制度推动的外在文化, 经过全社会成员的交流与学习, 最后发展成为人们的自我意思的内在文化。

(二) 知识产权文化是一种权利文化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是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享受智力成果的法律保障。人们在对利益的追求下, 创造性智力成果变成私权成为一种可能。知识产权文化强调对这种可能的保护, 强调对知识产权这一私权的尊重, 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崇尚创新、尊重知识的价值理念。

(三) 知识产权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

知识产权文化是对社会先进文化的反映, 其本质是一种创新文化。在科技风暴时代, 创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知识产权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创新的成果, 知识产权文化是人类在创新实践中产生的文化, 它的实质就是鼓励创新。

四、知识产权文化的建设

从1982年的第一部《商标法》、1984的《专利法》到2013年新修订的《商标法》, 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 其建设已经与国际接轨, 但盗版、假冒等侵权行为在我国却愈演愈烈, 知识产权制度运行陷入了一种“高成低就”的困境。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对于知识产权本身并无相应的认识, 殊无传统可言, 在知识产权于中国落地生根的过程中, 就变得愈发困难。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曾于2003年提出建设知识产权文化, 以期对改变现行知识产权制度运行的困境有所增益, 而我国在早期, 业已通过侵犯知识产权的方式传播了大量的外来资讯, 造成了这种全无对价的方式深入人心, 现如今从文化角度去传播与其背道而驰的新思想, 也是在一定时期内难以取得长足的进展。在我国知识产权的文化建设方面, 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一个长期渐进式的过程, 任重而道远。

笔者认为,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 才能使产权意识内化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心中, 进而发展成习惯, 影响和指导人们的日常行为, 实现传播知识产权的良性循环, 最终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文化传统。任何一种法律要融入社会, 真正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 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就必须融入到人们的意识当中去, 也唯有在这样的土壤中, 法律才能生根发芽, 而广泛的宣传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因此要从源头出发来改变我国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知识缺乏和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 加大加快知识产权法律和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其次,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以知识产权制度设立和完善为前提。人们的智力成果需要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来保障, 没有完备的制度支撑, 知识产权文化如无源之水, 是不可能建立并长久存在, 没有制度的实践, 也不可能完成知识产权文化的塑造。[5]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与入世息息相关, 且大多是由国外法律制度移植而来的, 缺乏传统文化的根基, 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的经济实力、文化传统的现实需求相脱节。因此, 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的知识产权制度来, 是当前我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核心。

最后, 知识产权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知识产权组织和设施的建设。知识产权组织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者, 也是知识产权制度有效运行的推动者, 一定程度上来说,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是通过物质层面的机构和设施予以推进的, 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设施的建设, 是宣传和普及知识产权知识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加快知识产权法律本土化, 进而从物质层面推动知识产权文化的观念深入人心。

摘要:知识产权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在分析知识产权文化内在结构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构建知识产权文化应该注重培养知识产权文化知识、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组织以及设施的设立与完善。

关键词:文化,知识产权,创新

参考文献

[1]马维野.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思考[J].知识产权, 2005 (5) :9.

[2]刘华, 周洪涛.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困境与出路——基于知识产权文化视角的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1) :29.

[3]刘华, 李文渊.论知识产权文化在中国的构建[J].知识产权, 2005 (6) :16.

[4]吴汉东.当代中国知识产权文化的构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2) :104.

历史知识的巧记 第11篇

关键词:记忆;方法;比较;联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中学历史内容繁多,时空跨度大,不少学生反映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学习历史,学的时候容易,记的时候困难。如何记忆历史基础知识呢?其实这里边是有很多技巧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记忆历史首先必须在理解上下功夫

历史学习中要想记得多、记得牢,关键在于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不会忘记。上历史课和上其他课一样,一定要专心听讲。尽管有些简单内容可以死记硬背,但复杂一些的内容光靠死记是不行的,有许多历史知识必须弄明白这个知识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意义何在,有什么影响等,所以一定要抓住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

二、善于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进行记忆

1.公式记忆法

在回答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时,如同解数学题一样,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后按公式来记忆和解答。如,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程+结果+意义。经过=准备+发生+结果。人物=姓名+时代+事迹(包括思想、活动或著作)+影响。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影响)。掌握这个方法,在巧记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著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列表图示法

列表图示法就是把零散的材料集中起来,将相关知识的各要素以表格或图示的形式罗列出来,使其脉络分明、条理清晰。如,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五次侵华战争,中国现代史上党的重要会议;世界史里的三大宗教,资产阶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

3.比较记忆法

比较记忆法就是把两个以上具有一定联系的事件或人物进行归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种方法往往和列表法结合起来运用。有以下几种:(1)把性质相同而特点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秦、隋相比,汉、唐之比较等。(2)把某些表现相似而性质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3)把性质相同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加以综合比较。如,中国近代许多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中外比较。如,世界上最先进入奴隶社会的四个国家之比较,中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与西方之比较等。(5)比较既可以是横向比较,如,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①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②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③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④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献;⑤领导人;⑥意义。比较也可以是纵向比较,如,秦亡汉兴和隋亡唐兴的比较。

4.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可分为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两种。

纵向联想就是抓住某一历史知识要点,使其前后连贯起来,即以某一史实为基点,既可涉及它前面发生的历史事件,又可联系到后面发生的事件,从点扩展到线,便可记住有关这一历史知识的前后内容。如,在教学《马关条约》中日本割占中国领土台湾时,我们可上溯到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去夷洲(即台湾),元设澎湖巡检司,郑成功收复台湾,到清设台湾府,从这一系列事件中得出一个结论: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再简要提一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到二战胜利后,台湾才回归祖国,日本侵占中国台湾达50年之久。这样将有关台湾的知识就前后贯通起来了。

横向联想法就是把中外发生在相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或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如讲到1939-1945二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就要联想到中国抗日战争。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就要联想到中国五四运动。

5.谐音记忆法

这种方法就是利用同音或者近音字来巧妙地记忆知识。如,八一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有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刘伯承,用“柳叶煮粥喝”(柳是刘伯承,叶是叶挺,煮是朱德,粥是周恩来,喝是贺龙)这五个字来帮助记忆,就方便多了。又如,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天上有星星,从人名和书名中各取一个字连接起来记忆。1898年戊戌变法记为“1(幺)898,戊戌变法。”

6.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把识记材料编成便于记诵的富有韵律和节奏的歌谣或口诀进行记忆。比如,我国古代的朝代变更频繁而且多,为了方便记忆,可用以下的诗歌: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纷纷,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7.简语归纳记忆法

用简短的几个字来归纳所记的内容,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如,学习隋朝大运河的有关内容,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来归纳记忆:①一条大运河;②沟通南北两方;③运河沿岸有三个重要城市:涿郡、洛阳、余杭;④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⑤连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又如,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可总结为“三提倡,三反对。”

8.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可分为内容浓缩法和字头浓缩法两种。

内容浓缩法就是根据材料主干,将其内容的精华和核心进行高度压缩或分解,用最简单、最本质、最概括的文字表达出来。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①颁布均田令;②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令鲜卑贵族采用汉姓,穿汉服,说汉话,与汉族通婚;③迁都洛阳并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制度。可浓缩为:“一均、二化、三迁治”。这样读起来顺口,记起来便当。

本文介绍了几种记忆历史知识的巧妙方法。当然,记忆历史的方法因人而异,广大师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历史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红,何南方.走进名校:中考历史总复习[M].1版.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13.

[2]苟坤明.重庆市中考试题分析与复习指导:历史[M].6版.重庆:重庆出版社,2013.

[3]武泽涛.中考试题研究:历史[M].3版.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 重庆市开县岳溪镇跳蹬中心小学)

渗透文化知识 提高语言运用 第12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 而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需要运用语言传播自己的文化。在世界交往不断频繁, 网络广泛的运用下, 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 已经不再是纯语言的训练和交际技能的训练, 而是对文化的理解和运用的提高。海南是一个黎苗民族的聚居区, 对语言的认知有自己的特点, 而它的文化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吸引着来自世界不同文化和民族的游客前来观光、居住等, 近年来的一系列世界性活动对海南的英语教育也起了推动作用, 这决定了我们海南的英语教育者在搞好语言教学的同时, 也必须进行有目的的语言文化与文化交流的教学。

二、展现文化知识渗透跨文化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国际交往日益频繁, 国家需要的是面向世界, 对异国文化教育有深刻理解力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 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对于海南这个具有独特文化的地区, 在英语教学中展现文化知识, 把学生带入一个国家、民族的政治、历史、经济、宗教艺术等文化知识的世界, 无形中就让学生构建自己对本土、本国的文化体系, 增强了对文化积累。学生在文化学习不由自主中渴望了解更多, 也在学习中对比了文化的差异。如人教版的必修3第一单元里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一单元介绍了世界各种节日, 学生就会联想到本国的春节、本土的独有的节日, 也在无形中学习了描述节日的名词和句子, 从而推动了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也可以在这种文化的教学下, 鼓励学生多说, 多交流, 还可以进行模拟简单的跨文化交际。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出学生对外国文化和外语学习的积极态度, 也增强了学习动机, 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 提高了语言交际的能力。

三、创设交际环境运用文化语言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语法结构, 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 即语言中的文化教育, 致使学生难以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现代英语是living language, 学语言没有实践是学不到的, 学生要经过实践, 在实践中找出规律、特点, 把课本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要创设交际环境, 使学生在模拟的现实中感受其中的差异, 这种训练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一种跨文化的敏感性, 也加深了对其中外文化的理解, 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海南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条件使这地方存在一定的英语社会语言的环境, 海南的英语教学更加倾向于跨文化的交际, 更能使学生在这种语言环境中增强英语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如在学习deep south (外研版选修8) 的时候, 加强了对南极的学习,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自己对自己的语言认知后进行输入语言词汇和句型表达, 扩大了积累, 而适时的创造出语言交流的环境。比如, 介绍、对话……看法等的交流任务, 学生就自然主动也潜意识的生成一种表达的欲望, 经过输出达到运用的目的。下面是一名学生对南极的看法:It's said that the South Pole has the most clear white snow and beautiful sky and l love them very much.I also like the lovely penguins and other animals in the South Pole….这时候教师在可以提问谁有相反的想法, 随后也会有像这位学生的想法:I don't like to go because it too cold for people to staythee.Everyone knows that the thick ice and the strong wind in the South Pole make it the most inhospitable and very dangerous place and the wide silence will make you feel boring and lonely….这种比较也会活跃课堂, 激发学生表达的能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重语言环境的创设和引导, 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语言运用能力。

四、加强文化积累, 提高语言文化素质

上一篇:怎样使作文情文并茂下一篇:物理层仿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