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品德教育范文

2024-08-25

语文品德教育范文(精选12篇)

语文品德教育 第1篇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品德教育更摆在优先的战略地位。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 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 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 让学生了解到主人公小弗郎士面对国家的沦陷, 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表现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上。针对学生普遍重外文轻国文的现象讨论, 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 又该如何对待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呢?给学生以启示, 教育学生爱国并非空洞遥远, 而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在我们的身边, 这就是爱国的行动。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环保已经成为与人类休戚相关的热门话题。实践表明, 搞好环境保护既要靠管理, 靠科学技术, 更要靠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而学校教育要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环保意识的任务, 因此,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有必要结合教材渗透环保教育。如在学习《向沙漠进军》一文时, 首先让学生了解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以及想要战胜沙漠必须付出巨大代价。其次, 启发学生, 土地沙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是我们人类人为造成的, 那我们人类就得自食其果。再联系实际, 谈谈近两来西北地区发生的“沙尘暴”给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 然后再启发学生为了我们人类以后不再遭受土地沙化之苦, 我们该如何做呢?引导学生从我做起, 从一点一滴做起, 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使之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那么, 我们的唯一家园———地球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现代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 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父母的精心照顾、培养教育使他们有聪慧能干等优点;但同时也滋生着个性强、突出自我和娇纵任性等缺点, 尤以自我为中心表现特别严重。在教学中, 怎样让学生懂得个人服从集体的协作关系, 要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呢?在学习《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时, 先让他们整体感知内容:一群斑羚被逼上伤心崖, 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 老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 心甘情愿的选择死亡, 让年轻斑羚获得新生;借此, 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我们需不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呢?让学生与之相比较, 谈认识, 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的的确缺少不了这种团队合作、自我牺牲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语文教学中渗透谦虚上进教育

韩愈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阅读好文章, 就是和大师对话,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阅历有限, 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 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蕴含在文中的深层含义。如庄子的《两小儿辩日》要求教师要适时准确地加以引导, 并拓展开去, 让学生明白:学无止境;人活到老学到老;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的道理, 唯有如此, 方能不断进步, 受益无穷。

五、语文教学中渗透责任感教育

一个人富有强烈的责任感是有所作为、事业成功的基本因素之一。如果学生缺乏责任感, 就难以担负起时代、国家赋予的重任, 而起重要作用的正是学校的教育。但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出现了话不由衷、不负责任的言行, 作为语文教师, 应把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里。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第2篇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炮梁乡中心小学 张耀宗 摘要: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语文教学既是知识的传授,同时又是品德的教育。在新形势下任何寓德育于语文学科教学之中,是每个语文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 感染 学生 激发 道德感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结合每个教材单元的专题加强理想教育和科学兴国教育,培养劳动光荣、尊师守纪、助人为乐、拾金不昧、为人民服务等社会主义道德思想。如何将寓德于教,落实到实处呢?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一:形象感染学生,激发其道德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感,必须以完整而鲜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形”诱情,使形象完整鲜明地展现出来,通过形象的感染作用来陶冶学生的感情。根据不同的教材科目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叙述典型事例为主的,就以生动的讲述为主。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文情并茂、感人至深的通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生动讲述三个典型事例,突出志愿军的群体英雄形象,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在学生心目中再塑“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的形象,激发学生热爱革命英雄的情感。以说理为主的议论文就以说理为主。通过表情朗读和生动的讲述或描绘、背诵的教学手段,使形象完整鲜明的展现出来,既发挥了形象的感染作用,同时有能够达到提高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情理结合,使学生在动心动情中受到教育。

语文课的品德教育既要诉诸感情,也要诉诸理智,将以情动人和以理服人结合起来,使学生受到感染熏陶,潜移默化。由于语文课具有丰富的感情因素,因而教师的思想感情应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课文情境,对学生动之以情,使学生在动心动情学习课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教师要努力运用语文佳作中所饱含的真挚感情,扣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的感情上的共鸣。教师钻研教材时必须沉进去,披文以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体会作者的感情波澜。教学时教师要紧扣作品的文字,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澜,激发起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这种情应当是高尚的、健康的、向上的、火热的,能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激发学生憎恨敌人,憎恨剥削,憎恨侵略。”这些经验之谈道出了语文课中的德育必须诉诸感情的真谛:教师必须动情,真正融及学生的感情深处,才能丰富学生的感情体验,使他们在人类的高级感情,道德感、美感上受到深切影响。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所编教材课文的思想内容,积极贯彻德育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思想教育,寓情感于教学之中,力求做到“润物细无声”例如:在教读经典散文——朱自清的《背影》中,让同学们依据该文所凝聚的感人肺腑的至真至情,从课堂情境设置内容分析,情感体验,去感受那种深沉的文字间的相连相爱,这对于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培养,无疑起到了潜移默化、巩固、发展、提高的作用,效果显著。语文课的德育不仅仅停留在感情激发上,还必须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在理性上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这就要把情和理结合起来,既强化学生的道德感情,又加深其道德认识,帮助他们形成革命的信念和理想。语文课的德育,不仅要动之以情,还要晓之以理,真正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如教学《孔乙己》这篇课文,就可从课文的字词句入手,唤起学生再造性想象,使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孔乙己迂腐、可笑的形象,再现旧社会凉薄苦人儿的种种情景,对孔乙己的悲惨处境、悲剧命运产生同情;进一步则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场面,把孔乙己的遭遇同科举制度联系起来,同冷漠的社会联系起来,揭示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达到较深刻的理性认识。三:语文教学中把握学生心理特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如:我在教《群鸟学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我让儿童有意注意使其进入角色,组织学生扮演学艺的群鸟,创造性地加上了学艺的小燕子给没学到艺的那几只鸟说几句安慰的话的这样一个表演内容,教育开导这些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外,就一定能学到真本领。这样,就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才会成功的道理。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兴趣十分重要,学生虽然年幼,可心灵十分纯洁,他们都希望表扬,表扬会使他们加自尊自荣。为此,我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批语,在班里表扬。然而对于犯有一点错误的学生,一般他们也总不想失面子,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处理这类问题十分慎重。一次考试后,我让同学们把语文卷子重新做一遍,结果一位同学让其他同学给自己复写了一遍。当时,我看了卷子真生气,真想在班里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我想到了他的心理特点,就保留了他的面子,过后和他交谈,晓之以理,使他流出了悔改的眼泪。我在同学面前,不但不批评他,还表扬了他,后来进步了。这样,更坚定了他克服困难决心和信心,后来,他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而且还主动担任班级卫生员,被评为文明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阶段性,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同样是教育的主体,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自我教育、自我养成。我十分注意从懂得入手,让其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等,懂得少先队的基本知识。在教中年级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学习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在教高年级语文时,我十分注重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国家,性质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教育。这样就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从不脱节,连贯地得到了落实。

语文品德教育 第3篇

一、讲读之中不忘品德教育

语文教育的内容五花八门,有词语、句段与阅读讲练,还有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赏析。文学作品的赏析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对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及人格的健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实不仅如此,就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文学作品的赏析之于品德教育,也同样重要。

触角天上地下,延伸古今中外,教者有选讲的自由,听者有择善而从的意愿。如此之多的切入,品德教育自然可以亦步亦趋。可是,也要分内容认对象,教训在前,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能与品德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如果教者在词语讲解中,也不忘品德教化,估计本就枯燥的课堂只会雪上加霜。而讲读练习则不一样。不仅因为讲读的内容变动不居,容量海纳百川,而且在感情充沛的文章里适当的迁移,将品德教育的意图渗透其中,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那么,如何在文章的讲练中加强品德教育呢?比如《书籍的变迁》一文。这是一篇相对浅易的说明文,学生稍作阅读即能明白文中所言何物。但是粗看文章浅显易懂,细看却内涵丰盈,特别是其中关于文明的发展,于我们这个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度,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不正是难得的契合吗?首先,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回顾我国的四大发明,以及灿烂辉煌的五千年文明史,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正是品德教育的根本所指。然后,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所要训练的说明方法,让他们对书籍的变迁史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样,既达到了应有的知识训练,又兼顾了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德教育。我们还可以点拨、启发学生:从时间上看,对书籍的历史变迁,为何重点写中国?经过几分钟的自由探讨,有学生回答“是为了说明伟大祖国的历史文化悠久,灿烂辉煌”;也有的说“是想告诉读者,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曾经世界领先”。听此答案,我眼前一亮,不失时机地发问,那么现在我们的科技水平怎样才能再次世界领先呢?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自我做起,从眼前做起,抓住一点一滴的时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作文教学中加强品德教育

语文教育作文训练必不可少,作文训练的强度和深度,足可嵌入品德教育这个内容。作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手段,又是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作文课也是老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每次作文训练要有具体目标,话题、题材要符合品德教育的实际情况,并进行有意义的引导。比如,一段关于“路”的材料,要求学生根据话题作文。我就有所侧重,进行了有意义的指导。首先让学生明确“路”的象征意义,即我们常说的人生之路、求学之路、事业之路等。为了使作文训练融入品德教育的内容,我要求他们搜集革命家、科学家以及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要达到理想的彼岸,非刻苦努力持之以恒不可。而一味地贪图享受,沉溺安逸,只能斗志消磨,浪费生命,一事无成。那么,正处于人生关键期的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才能使脚下的路不断延展呢?在习作中,同学们都给予了准确的回答。可以说,如此训练,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品德层次也得到了升华,两全其美,相顾得兼。

三、通过正课前的演讲加强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对于成长期的学生,须臾不可分离。演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开创了全新的课程教育观,陶冶了学生情操,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为了做到每日不离的品德教育,在正常的教学中,可尝试在进入正课前的学生演讲中涉及相关内容。当然,演讲的内容不能漫无目的,有针对性依然是保证品德教育的绝佳举措。有鉴于此,每一次课前演讲,都是集思广益,确定一个有针对性的题目,布置分配下去,先由学生搜集素材,撰写成文,再由老师阅览批改,润色加工,做到既文采飞扬,又体现品德教育。

在讲读莫泊桑的《项链》时,我们总是反复提及小说主人公鲁瓦泽尔夫人的爱慕虚荣,并在日益膨胀的虚荣心的驱使下,付出了以青春华年为代价的十年辛劳。为此,我就有意布置了以“虚荣心”为话题的演讲,让学生在自己动手中各抒己见,从而达到对虚荣心的鄙视,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讲鲁迅的《祝福》时,老师反复提及的就是封建礼教对祥林嫂的摧残,并最终使她陷于绝望,走向死亡。学生在学习这篇小说时,每及动情处,也是情绪激动。但转念,又庆幸自己生在当世,封建礼教荡然无存,人人可以自由呼吸自由生活,不禁对祖国、对人民心怀感恩。可是至此,我尚感不够,而且认为所谓“封建礼教”并不一定就是封建社会才有的那一套非人的做法,它也可以指当今社会人们一些固执的偏见,并随堂列举了大量事例,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一些固执的做法,对他人的偏见,其实也不可取,甚至还有可能会对别人造成无法预料的伤害。同学们触类旁通之后,纷纷以此为主题作课前演讲,更加深了对“封建礼教”的理解。不仅课文学习深入浅出,品德修养也日见提高。

总之,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想方设法与品德教育进行有益的结合,不仅不会干扰正常的学科教学,而且还会于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语文教学如何有机渗透品德教育 第4篇

一、把握教材, 挖掘教育因素

常言说“文以载道”。每一篇优秀的作品都有其内在的“道”, 就看“传道授业”的教师如何去“传”、去“授”。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如爱家乡、爱集体、爱祖国的高尚情感和爱劳动、爱科学、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因此, 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 把握教材, 准确地理解、体验教材的情感, 积极挖掘其中的教育因素, 才能更好地把课程基本理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我讲《白杨》一课, 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优秀散文, 主要讲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 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 为建设边疆做贡献的志向以及希望子女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我主要指导、点拨学生理解爸爸的三句话及爸爸的心愿, 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我首先用投影出示爸爸的三句话, 让学生画出重点词语, 然后让学生说出第一句话的重点词语是什么?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在讲到第二句话时我又设问点拨:这句话赞扬了白杨哪些特点?你是怎么知道的?在让学生朗读第三句话“不管……不动摇”时, 引导学生去探究第三句话的含义, 再继续深入学习课文。理解“爸爸的心愿”, 这是教学的难点, 为了克服这一难点, 我作了铺垫点拨。要理解这个问题必须弄清孩子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多了哪些知识?弄清了这些问题, 学生也就理解了爸爸的心愿是希望孩子也能像白杨那样, 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成长。这样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概括、推理、领悟句子的内涵, 学生的认识得以步步提高, 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 我也把“热爱祖国”的教育贯穿始终, 教育学生学习建设者热爱边疆, 扎根边疆的志向,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把握情感, 发挥情感力量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都是以情动人的:有爱国之情、有怀乡之感、有对英雄的颂扬、有对敌人的憎恨等等, 这要求我们老师要把握教材情感:即理解教材的“情”要准, 讲授教材的“情”要真, 使学生能够以情激情。

如上《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 我用比较的方法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进而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 让学生记住这一国耻, 发奋学习, 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三、把握教学艺术, 激发情感效应

语文课堂教学, 必须把握好教学艺术, 创设最佳的课堂气氛。“登观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情溢于海”, 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之后, 才能正确而深刻地领会其中的感情, 体验到其中内在深刻的意蕴, 增强感染效果, 产生理想的情感效应, 品德教育也才能自然地渗透其中。

《桂林山水》是一篇文情俱美的佳作。教学这篇文章时, 我创设了生动的、有起有伏的、富于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我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根据导语引入课文:我们伟大祖国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就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可真是个山奇水秀的好地方,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 去观赏美景吧!然后我用投影出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同时播放课文范读录音, 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学习课文内容时, 我抓住描写山、水两段的文字进行指导。这两段文字的结构句式基本相同, 运用了语意相关、节奏明快、结构一致的排比句和贴切形象的比喻。从水态、水质、水色概括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从山的形、色、势概括了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把有独特美的桂林山水描绘得惟妙惟肖, 然后让学生美美地诵读、赛读, 使学生仿佛看到碧水荡漾、清亮如镜的漓江水, 仿佛看到了奇峰林立、形态万千的桂林的山, 仿佛也置身于连绵不绝的画卷中。学生领悟了其中的神韵, 与作者的所见所感产生共鸣, 从而感到祖国的山明水秀。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又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小学语文中的品德教育分析的论文 第5篇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将德育内容嵌入具体的语文知识点教学活动之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发展学生情操品质双重教育教学目标的更好落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识字学习;阅读学习;写作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学科中蕴含的人文教育资源,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层面的熏陶及教育,以便在切实促进学生语文技能、修养得到锻炼与发展的同时,真正推动其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设,保障其实现德与智的均衡、协调发展。”以下,笔者将在认真研读新课标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就小学语文中的德育策略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在识字学习中渗透德育

识字是小学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小学生语文学习活动较高比例的学习时间。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牢牢抓住识字教学的这一宝贵资源,在教会学生汉字读音、汉字书写、汉字记忆等重要技巧的同时,适当对其进行德育的渗透。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可收获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在学习“孝”这一汉字时,我将其拆分成了“老”及“子”两个部分,并明确地告诉学生:“老”代表的是父母,“子”代表的是孩子,父母辛辛苦苦养育我们,为我们无私地奉献了他们的一切,因此,我们在对待父母时,要切实承担起厚待他们、呵护他们的义务与职责。这样一来,借助“孝”字“老”在上,“子”在下的创造性讲解,学生便很容易实现对“孝”字的轻松理解与深刻记忆。除此之外,更要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要理解父母的奉献,要懂得对父母的付出给予感恩,做一个孝顺他们的好子女,从而巧妙实现识字教学与德育的完美结合与渗透。

二、在阅读学习中渗透德育

通过对阅读素材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外阅读素材,小学语文所选取的阅读资源除了都有着较高的创作水平之外,通常还都会或多或少地蕴含有作者的一定积极情感或者道德素质倾向。如《蓝色的树叶》一文宣扬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陶罐和铁罐》一文强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与缺陷,更要发现、承认他人的优势与长处”……从这层意义展开来讲,阅读学习也不失为对学生巧妙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考虑至此,笔者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道德品质等在内的熏陶及教育,教学反响良好。如,在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一课文时,我除了向学生详细讲解其中的新字词等具体语文知识点之外,还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的德育渗透:结束课文讲解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搜集、整理关于我国森林植被覆盖情况、水土流失情况、土地沙漠化程度以及植物覆盖与环境保护、土地保护等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这样一来,便使学生对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他们在日后的实际生活中尽量做到爱护土地资源、爱护森林植被资源等意识的`形成与树立,从而真正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一课文的教学内涵发挥到最极致。

三、在写作学习中渗透德育

写作是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独特认知与体验,其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写作者的个人情感及思维思考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将写作教学当做有意识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道德品质等巧妙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之一。以我自身的写作教学实践为例,我就会非常注重抓住学生现实社会实际生活中的随机事件、随机现象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和思想情感上的渗透教育。如,有次班级内的垃圾桶满了,学生纷纷抱怨,可是我却观察到谁也没有主动将垃圾桶清空并进行整理。我在接下来的语文写作课上,要求学生针对上述现象,尝试写出一篇文笔流畅、主旨明确的文章。这般一来,不仅使学生意识到:语文知识蕴含在平凡的现实生活之中,生活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作为文章创作的源泉,“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促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认真观察生活、积极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学生的文章创作过程还确保他们对上述“纷纷抱怨,却无人主动对垃圾桶进行清理”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分析,探究“为什么”,又该“如何做”,很显然这就为其形成“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建立“无私为集体奉献自身力所能及的力量”的科学意识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总之,作为一名基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将德育内容嵌入具体的语文知识点教学活动之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使学生情操品质双重教育教学目标的更好落实。

参考文献:

论小学语文中的品德教育渗透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识字学习;阅读学习;写作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学科中蕴含的人文教育资源,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层面的熏陶及教育,以便在切实促进学生语文技能、修养得到锻炼与发展的同时,真正推动其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设,保障其实现德与智的均衡、协调发展。”以下,笔者将在认真研读新课标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就小学语文中的德育策略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在识字学习中渗透德育

识字是小学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小学生语文学习活动较高比例的学习时间。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牢牢抓住识字教学的这一宝贵资源,在教会学生汉字读音、汉字书写、汉字记忆等重要技巧的同时,适当对其进行德育的渗透。

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可收获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在学习“孝”这一汉字时,我将其拆分成了“老”及“子”两个部分,并明确地告诉学生:“老”代表的是父母,“子”代表的是孩子,父母辛辛苦苦养育我们,为我们无私地奉献了他们的一切,因此,我们在对待父母时,要切实承担起厚待他们、呵护他们的义务与职责。

这样一来,借助“孝”字“老”在上,“子”在下的创造性讲解,学生便很容易实现对“孝”字的轻松理解与深刻记忆。除此之外,更要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要理解父母的奉献,要懂得对父母的付出给予感恩,做一个孝顺他们的好子女,从而巧妙实现识字教学与德育的完美结合与渗透。

二、在阅读学习中渗透德育

通过对阅读素材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外阅读素材,小学语文所选取的阅读资源除了都有着较高的创作水平之外,通常还都会或多或少地蕴含有作者的一定积极情感或者道德素质倾向。如《蓝色的树叶》一文宣扬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陶罐和铁罐》一文强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与缺陷,更要发现、承认他人的优势与长处”……从这层意义展开来讲,阅读学习也不失为对学生巧妙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考虑至此,笔者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道德品质等在内的熏陶及教育,教学反响良好。如,在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一课文时,我除了向学生详细讲解其中的新字词等具体语文知识点之外,还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的德育渗透:结束课文讲解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搜集、整理关于我国森林植被覆盖情况、水土流失情况、土地沙漠化程度以及植物覆盖与环境保护、土地保护等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这样一来,便使学生对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他们在日后的实际生活中尽量做到爱护土地资源、爱护森林植被资源等意识的形成与树立,从而真正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一课文的教学内涵发挥到最极致。

三、在写作学习中渗透德育

写作是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独特认知与体验,其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写作者的个人情感及思维思考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将写作教学当做有意识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道德品质等巧妙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之一。

以我自身的写作教学实践为例,我就会非常注重抓住学生现实社会实际生活中的随机事件、随机现象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和思想情感上的渗透教育。如,有次班级内的垃圾桶满了,学生纷纷抱怨,可是我却观察到谁也没有主动将垃圾桶清空并进行整理。我在接下来的语文写作课上,要求学生针对上述现象,尝试写出一篇文笔流畅、主旨明确的文章。这般一来,不仅使学生意识到:语文知识蕴含在平凡的现实生活之中,生活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作为文章创作的源泉,“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促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认真观察生活、积极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学生的文章创作过程还确保他们对上述“纷纷抱怨,却无人主动对垃圾桶进行清理”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分析,探究“为什么”,又该“如何做”,很显然这就为其形成“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建立“无私为集体奉献自身力所能及的力量”的科学意识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总之,作为一名基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将德育内容嵌入具体的语文知识点教学活动之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使学生情操品质双重教育教学目标的更好落实。

参考文献: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品德教育的必要 第7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渗透,品德教育

我在《中国青年报》看到这样一组最新数字:全国闲散青少年超过2800万, 这个数据触目惊心。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率首次出现递减态势。这是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副部长张朝晖透露的可喜消息。

中小学生的早期教育中, 学校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青少年个体的社会化水平与性质, 也是青少年社会化成败的关键, 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避免和减少违法犯罪至关重要。一些教育部门虽然已经建立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 安排了一定的课时, 培养青少年高尚的情操, 但是收效甚微, 提高青少年品德水平势在必行。

语文课在考试中是必考科目, 安排的课时较多, 每天与学生交流也比较频繁, 还可通过作文、日记、阅读等途径, 比其他科目教师更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品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语文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把品德教育带入课堂, 借助情感教育来提升学生的品德。用心去关怀学生, 用善良的、美好的、温暖的、正面的、积极的引导方式, 在心灵、道德层面给予学生指导与帮助, 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 利用阅读技巧感染学生, 达到品德教育渗透的目的。

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 能牢牢吸引学生, 不但能使学生从形式上, 而且有助于他们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不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 更主要的是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所谓情语动心, 催人泪下, 大概就是如此。如果教师一开口语言平淡无味, 没有起伏, 没有悬念, 没有抑扬顿挫, 缺乏鼓动性和吸引力, 那么语文教材中许多包含激情的文章就会被讲得苍白无力, 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 就谈不上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使之受到情感熏陶也就成为一纸空谈。

第二, 利用课堂小练笔从身边的情、景、人写起, 达到品德教育渗透的目的。

高中语文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探析 第8篇

一、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过多地追求知识传输、技能培养和解题技巧的练习, 却忽视学生是有思想、有意识、有主见的人。语文文本提供的不仅是知识积累, 更多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在思想上得到净化、提升。虽然在教学目标中设置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项, 但实际教学中, 教师往往借用资料上总结好的中心思想来复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不愿花费过多时间在人物内心的探讨上, 不愿带领学生去品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其实, 恰恰是品味这一环节才是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思想得以提升的质变过程。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的参与。例如, 《指南录后序》第5段中, 作者连用22个“死”字写出逃亡过程中的九死一生, 表明其所受磨难是常人难以承受的, 而第2段中“予公当引决”, 其对生死态度前后不同, 教师应该在学生联系文天祥生平后, 引导他们深入分析其隐忍苟活的目的。面对“不在使者之列”可以舍命引决, 为的是不受侮辱, 不让国家蒙羞, 而逃离敌营, 为的是有为国尽力、报效国家的机会, 因此要保存性命。不同境地、不同选择, 都有相同的报国之心, 品读文天祥心路历程, 让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 积极主动, 这样的表现说明学生有话要说, 有心灵共鸣, 是渗透德育的最佳时机。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确立德育目标, 有意识渗透品德教育

课本所选文本除了会让学生积累许多语文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帮助他们塑造健康人格,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有德育意识,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探讨道德现象, 完善道德价值体系。

这要求教师挖掘课文中德育因素,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与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同步, 这种方法可以兼顾知识学习与心理、情感培养。如学习必修四《白发的期盼》一文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那么, 老年人想要什么呢?”得出精神赡养概念, 并分析出两层意思:一是承担赡养责任, 下一代应该用很好的方式去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二是年轻人是否尽到精神赡养的责任关键要看老人是否有完好精神状态。之后教师再紧扣文章中心思想点拨学生:怎样做才能达到老人的精神需求?日常生活哪些方面需要我们留意?最后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情感是不可以弥补的, 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关注他们内心, 及时弥补老年人的精神空缺, 这就是精神赡养。这样的设计既在学生发言中完成了“恰当进行表达, 观点鲜明, 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又进行了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教育。

又如, 学习李密《陈情表》时, 文章的言辞婉转, 满溢至真至诚之情, 是进行感恩教育的好素材。教师在教学时, 可以穿插“孝”这一传统美德教育, 使学生既习得知识又可以陶冶情操。教师可以围绕“李密为什么推辞不奉召?”“李密提出解决办法是什么?”“还有哪些故事也是有关‘孝’这一美德的, 你有何感触?”三个问题, 由古人尽孝为先的做法引导学生谈感触, 这样课堂上就完成一次孝道的教育。

三、深挖教材, 回归生活, 促成品德教育

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 德育也与生活紧密相连, 教师应通过生活把语文教学和德育联系在一起。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德育内容, 课前教师应充分挖掘, 拓展德育资源, 并把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产生共鸣, 使语文课堂更具生命活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大多表现为含蓄舒缓, 这就需要教师处理教材时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 依靠拓展延伸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而且, 语文文本中品德教育内容较为抽象,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应让文本中的抽象理论同社会生活相结合, 找到它们的共通点, 依托现实生活启迪学生的道德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固定不变用一种语气和事例进行德育教育, 且事例脱离学生生活, 也是造成德育成效甚微的原因之一。例如, 《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一文中, 作者描绘了祖国的深重灾难与贫困, 表达了对祖国真挚的热爱和献身祖国的决心, 学生对文章的创作背景没有体会, 献身祖国只能是停留在口号上。在教学延伸环节, 教师可以设计联系黄岩岛和钓鱼岛问题, 让学生发表看法, 搜集社会上对这两起事件态度及做法, 学生有切身体会, 自然就会明白献身祖国的含义及为祖国献身做法。这样, 稍加联系生活, 就会让说教式爱国主义教育变成学生主动参与、发表见解的活动, 效果提升明显。

同时, 联系生活进行德育有其独特优势。 (1) 可把抽象理论转化为社会生活中具体行动、行为, 学生易于接受。如教育学生要有责任感, 教师可以联系学生在班级、家庭、学校中应该担负哪些责任和义务, 既进行了责任感教育, 又使细化了具体范围, 而且与实践结合起来效果更明显。 (2) 透过不同表象理解本质, 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呈现的美丑让学生在辨别中更深刻认识到美丑的内涵。 (3) 联系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有利于更快更好地完成德育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中兼顾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师的职责, 但语文教学毕竟不是以品德教育为终极目的, 不能丢掉语文教育的本色。总之, 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是一综合艺术, 涉及文本、教师、学生、教学设计、课堂情况等多个方面, 相信我们教师只要秉承品德教育理念, 有意识渗透品德教育于语文教学实践中, 就能实现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德育目标。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 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 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教师应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课堂实践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渗透, 这有助于完成高中语文的知识积累、技能提高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综合目标。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品德教育的渗透 第9篇

一、创设情境, 入境生情, 渗透德育教育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 情境教学愈加显现它情感教育的优势, 成为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催化剂, 使教学工作充满活力。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 对有效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显得尤为重要。在阅读教学中, 由于有些课文的德育因素并不是显而易见的, 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由于入不了“境”, 所以不容易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细心阅读、精心挖掘, 同时用各种方法创设一种符合课文内容的情境, 使学生似亲眼所见, 亲身经历, 让学生与作者能够产生在情感上的“亲”, 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 做到入境悟情。

有些课文的教学应该结合恰当的情感介绍资料, 模拟真实情境以制造氛围, 使学生似身临其境, 在创设的情境中、在强烈的氛围中投入学习, 从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更深刻的体会。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与课文内容协调一致, 利用音乐渲染、语言描绘、实物摆设等手段,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 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并激发想象与联想, 让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产生情感体验, 进而发展认识, 陶冶心灵为“动情”到“晓理”打下情感基础。

例如, 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时, 教师可创设如下情景:课前, 为制造庄严、肃穆的氛围, 可将两盆郁郁葱葱的万年青置放在讲台的一角, 片片白花点缀其间。大屏幕上, 播放着电视剧《毛岸英》中的感人画面。教师身着灰色西装, 深情悲哀而又庄重。这样, 万年青、白花、图片、神情, 构成了一个悲伤、和谐的情境。教室里气氛庄严肃穆, 教师用深沉的语调讲述毛岸英的生平事迹。这一切把那种对毛岸英沉痛哀悼的感情、悲哀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在这种氛围中, 学生也更深刻地体会到毛泽东在失去爱子后所表现出的博大胸襟, 对毛泽东主席的崇敬、爱戴之情油然而生。使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由动情到晓理, 情感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升华, 做到了教学与德育的统一。

二、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 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学科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辩证统一。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熏陶, 是通过优秀作品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学生精神领域产生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 新语文教材中文本的选择更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 更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的、有个性的体验和感悟, 同时也更清楚地把时代和社会所倡导、尊崇的价值观贯穿其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 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 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渗透情感熏陶, 强化它的德育功能, 达到以德育情的目的。

朱熹指出:“读书比如饮食, 从容咀嚼, 其味必长, 大嚼大咽, 终不知其味了。”学习课文时, 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 了解字、词、句的含义, 以教材内容助教。在阅读教学中, 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词, 品位遣词造句的精当, 精心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 体验其真情实感, 达到智育与德育的自然融合。

例如, 在教学《詹天佑》“勘测线路”一部分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詹天佑的伟大精神, 教师可进行如下导学:1.听录音, 思考: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怎样想的?2.从他的言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围绕以上两个问题, 让学生充分读文, 有感情地朗读詹天佑所说和所想的话, 即所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能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所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 不但惹外国人讥笑, 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教学中, 重点抓住“精密”一词, 让学生边读边体会“精密”的意思, 结合教师范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进一步体会詹天佑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的工作作风, 抓住“一定”一词, 让学生用高昂的语调读出坚定的语气, 体会詹天佑为国争光的决心。通过重点词语的训练, 让学生体会到“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而明确文章的主旨, 感受詹天佑的伟大精神。

因此,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不仅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 也不仅是求索作者思想观点的过程, 同时也是感受、领悟、体验情感的过程。教师要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

三、利用典型形象感染学生, 渗透德育

品德基础的建立不是靠长篇大论的说教, 而是用榜样的砖块一天一天铺砌起来的。古今中外, 不少爱国、爱民的英雄人物形象, 许多革命先烈、革命领袖人物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动人故事,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诗篇,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们。尤其是我国古代、近代在政治、军事、文化上做出贡献的人物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道德榜样, 他们身上凝聚着深厚的爱国之情、至死不渝的报国之志。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如不计个人恩怨, 一心维护国家利益的蔺相如;为中国人争气、为祖国争光的詹天佑;一心为民, 鞠躬尽瘁的周总理;临死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勿忘告乃翁”的陆游……这些人物身上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不朽的。这些课文, 教师可让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加上学生自主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 学生就能领悟人物的高尚情操, 从中汲取力量, 受到感染。

例如, 小学语文第九册《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五壮士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 课堂教学中可以“壮”字统领全文, 上课一开始就用电视录像展现狼牙山险峻的形势, 五壮士壮烈跳崖的情景。定格处理后, 教师以深沉的怀念、赞颂之情设置悬念, 带入情境。接着, 在学生理解的难点“诱敌”和课文的重点部分“歼敌、跳崖”三处播放有关录像片断。通过文字与声像的结合, 学生明白了五壮士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狼牙山, 保卫乡亲和战友。学生群情激昂,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的说:“战士们太勇敢了, 他们多么希望每一颗子弹都能以千倍、万倍的力量爆炸, 彻底消灭敌人!”讨论中, 一个学生主动讲了书上“眺望”和“望望”两个词语的含义:“眺望”是向远处看, 表现了五壮士对群众和战友的关心, 他们早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而“望望”一词写出了对敌人的蔑视。两词在文中一爱一恨形成了鲜明对比。从学生的理解不难看出, 在他们的心目中, 五壮士的形象已不再是简单的文字描述, 而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崇高形象, 从而使学生受到了一次生动的品德教育。

四、在指导朗读中, 渗透德育教育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古语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不仅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范读, 而且要将课文中的形象读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 再加上一定的表达技巧, 以充分的情感、抑扬顿挫的语气, 时而低沉、时而兴奋、时而愤怒、时而激昂, 就能使课堂形成一个充满情感和谐的交流氛围, 让学生和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课堂上教师的激情高昂, 学生的情感也随着起伏, 再让学生朗诵这些文质兼美、声情并茂的佳作, 学生就会激起爱憎分明的情感波澜。不仅有利于他们体验祖国文学的音韵美, 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品味,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

例如, 学习《有的人》一文, 就需要教师在讲课之前先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当时的写作背景和鲁迅先生的生平。让学生认识到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使他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鲁迅先生产生崇敬之情。在文中, 作者有意识地在陈述的语句中, 较多地运用了祈使、感叹的语气, 表达了赞美、崇敬等感情内容, 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鲁迅先生的歌颂以及对与他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批判。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感情, 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的朗读中, 激发他们的感情, 使他们产生共鸣,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 才能真正得到永生。

教师在举手投足中, 在抑扬顿挫间, 在快慢起伏时, 通过指导朗读, 传达出其对文中感情、课本人物的感悟和理解, 将其中起着榜样示范作用的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

五、联系实际, 渗透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材中, 有不少篇目和学生的思想生活结合得很紧密, 在教学时, 教师应启发学生用课文中正确的思想观点, 自觉地检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自己教育自己。这不仅是可能的, 也是必要的。在教学中, 教师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 在语文课中以文悟道,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比如, 在设计《将相和》一课的教学时, 我根据班内一些学生爱给别人起外号、影响团结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讨论, 使学生感悟到了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宽广胸怀, 了解了蔺相如的大将风度。谈学习收获时, 学生还联系自己说出了心里话, 做了自我批评。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了自我教育。

实践使我认识到:语文课进行思想教育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首先需要深入钻研教材, 吃透教材, 充分发挥教材本身内在的思想性。另外, 我们平时要全面关心学生, 了解学生, 切实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 这样, 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陶冶。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第10篇

一、新课导入中渗透

导入新课时, 努力通过艺术手段调动学生的情感。针对不同文体、不同内容的文章, 采用得体、切实、富有感染力的不同导入法, 激发学生对课文中描绘的人、事、物、景的热爱之情, 进行思想教育。

二、辨词析句中渗透

作者常借助文章中的字、词、句、标点, 传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尤其是一些关键词语、句子, 在文章中常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细细体会文章的字、词、句、段, 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基调, 挖掘其中的深层内涵, 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事理, 受到教育。

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 教师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形容词, “他挖了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36小时, 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 双眼布满血丝, 衣服破烂不堪, 到处都是血迹”。启发学生思考:这些体现父亲怎样的心情?课文中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学生情绪高涨、各抒己见, 教师借机给予肯定总结。通过激发想象, 学生体会到父亲急切、悲痛的心情, 坚定的信念, 以及对儿子深深的爱。

三、入情入境中渗透

对于一篇文章, 作者“情动辞发”, 读者自然“披文入情”。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描写的情境, 抓住感人情节, 通过幻灯、多媒体课件、录音、挂图等方式, 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情感, 加上语言描绘、动作演示等方法, 渲染气氛, 使学生耳濡目染, 更好地理解课文, 受到更深的思想教育。如教学《草原》时, 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书中的草原, 教室里响起一片赞叹之声:“多美呀!”“太美了!”蔚蓝的天空, 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 如棉花般的绵羊群, 构成了一幅优美的草原风光图, 那柔和的色彩、栩栩如生的场面, 无不充满诗情画意, 让人赏心悦目, 学生完全被此情景深深吸引, 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 通过放录像, 再现五壮士昂首挺胸、相继跳崖的悲壮场面, 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体会英雄人物的大无畏精神。如《桂林出水》是一篇写景状物的佳作, 通过语言描绘创设情境, 让学生来个假想旅行, 体会“景美”、“情真”, 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从而激发对桂林山水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最后由漓江山水的美, 自然而然地激发对祖国山河壮丽的赞叹, 思想教育自然水到渠成。

四、角色互换中渗透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和心理模仿, 能对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产生巨大的强化作用, 尤其接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的影响更大。《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运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把自己放在课文中人物的位置, 替人物去做、去说、去想, 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达到受教育的目的。如《小伙伴》一课, 介绍了三个小孩子的不同思想, 教学中应用角色换位的方式, 把课文中的人或事换成学习者本人或事先进行体验和想象。因而, 安东良好的品德影响教育学生的思想, 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内化学生的行为, 从而实现育人之根本。

五、有感情朗读中渗透

文章的思想感情不是外在的东西, 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 只有反复朗读, 才能体味到渗透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情感。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在读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在教学《找春天》一文时, 我先渲染春天来了的气氛, 然后抓住课文中呈排比式的四个自然段:“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 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 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消息叮叮咚咚, 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进行朗读训练, 出示画面和文字, 让学生反复朗读, 体味作者当时的心情。朗读点拨, 为什么大家会越读越有味道? 由此激起学生更深层的思索。有的学生说:“春天真美! ”有的学生说:“春天充满生机。”还有的说:“大自然真可爱。”学生通过朗读, 对具体语言文字进行真切体验, 文中的句意在学生的朗读中越来越明朗。

总之, 我们不能忽略思想的价值。只要我们坚持不懈、踏踏实实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结合, 既教书又育人, 就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心灵的净化和品格的养育, 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有用之才。

摘要: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合一的特点, 新课标不仅把语文定性为工具, 而且突出这个工具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 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和人文内涵。这就决定了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是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一个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文质兼美, 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 是很好的德育资源。因此, 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 要含蓄、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工具性,人文性,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加强语文课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第11篇

一、因文诱导,从实际出发,从课文出发

一般说来,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开始。因而老师必须根据课文固有的德育因素,从“效度”着眼,从学生实际出发,加深感受,尽量缩短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这样,语言文字理解了,思想品德教育也尽在其中。不能形而上学的认为,联系实际就必须让课文中的人与事与现实生活的人与事相对照,进而查比自己思想品德上的错误、不足。事实上,生搬硬套,人为地拔高,堂堂对照课文查比,只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感熏陶

对学生“晓之以理”,澄清他们对于道德准则和道德观念的模糊认识,提高道德实践的自觉性。也可以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开始,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的思想情感。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动之以情”,特别是对那些思想品德常犯点毛病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热情和信任的思想感情去感染他们,触动他们的心灵,消除各种情绪障碍。

三、发挥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如果说人的所思所想所为是一曲交响乐,那么理想信念就好比是挥舞着的指挥棒。每个人要想在人生中奏出和谐的篇章,就离不开理想信念这跟指挥棒的正确指挥。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许这个理想信念不断坚定的过程,也是一个党员教师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有相当的信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而且必定会意味着不断地出发,因此,也就离不开坚持。

2.要进一步提高道德修养。制度再完善、监控再严密的地方,也往往留有漏洞,而道德,就是这个可以堵住这个漏洞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工作虽然也在不断地被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考评,然而,有很多地方仍然是无法被考评到的,而且或许这些地方本就不应该被进行考评的。在这些地方,更应该体现的是一种公众舆论的力量和教师的自我评价。因此,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之重要,便可见一斑了。教师中绝大部分是有一定学识的人,采取柔性化一点的方法来促成这种提高,应该会比刚性的措施效果要好一些。

3.要不断学习。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只是更新之快大家早已心中明了,然而,教师要承担好学生的引路人、伴奏者等角色,教师党员要在教师队伍中体现出先进性,不去不断地进行学习显然是不行的。不过,从年龄特点来说,教师之于学生的优势,在于人生阅历、在于方法、在于思维的深度、在于理想与现实的接近。而教师党员群体之于普通教师的优势,则或许就在于理想信念、在于态度和细节。教师党员在学习中,要认识好这些优势,才能凸显出学习的效果来。

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语文训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必须落实到学生的自我教育上。

人和动物不同,具有自我感觉、自我意识,能认识自己,进行自我教育,使个性品质得到完善。也就是说,自我教育就是自己努力获得良好的思想品质,它以自我意识为条件,通过自我努力来实现。

语文课具有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条件。在文学课文里,描写了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人们不同的愿望、追求和理想。学生阅读课文,就能够间接地洞察社会,洞察历史,领会做人的道理,思索人生的道路,在道德上进行自我认识,受到自我教育。

五、多种教学方式并用,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力求在最基本,最普遍的意义上来探讨人文景点,在这种氛围中帮助(下转3-6版中缝)(上接3版《加强语文课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学生发挥主体意识,结合各自的特点,谭雪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有利于鼓励个人再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容纳与沟通,在相互激励中,使学生的智力能力等得到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人格,注重民主化教学。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加强情感渗透、教师应积极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重要注意把自己的情感带进去,让学生能合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从而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意图受到教育和熏陶。在课堂上建立师生、生生和谐友爱的关系。人人都能受到赞赏和鼓励,使学生经常伴有轻松感宽了感和成功感,这样就跳动了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六、多元化的课堂设计配合先进的教学手段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另一途径。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剪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演讲等。教师把三尺讲台让给学生,并灵活机动的适时鼓励,是胆小懦弱的学生初次尝到了能在大庭广众演讲的乐趣,更让他胆大毫升的同学展示侃侃而谈的风采。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薰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例如语文活动的比赛,即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古典诗歌朗育、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诵、演讲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 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制造全方位的人文环境,使学生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在生动、形象、具体的过程中,是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作家作品,受到审美感染,收到良好效果。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开辟多条渠道,使德育像涓涓细流流到学生心田。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堂与生活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阅读与写作结合,围绕中心,指导学生读有关的书,出有关墙报,办有关小报,写有关评论,开展演讲会、朗诵会、辩论会等各种活动,实行全面教育,综合治理,形成集体舆论,充分发挥多渠道功能。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 第1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品德教育,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生活实践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要将这些内容作为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不能把它们看作是额外的任务。那么, 如何将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呢?本人认为要将品德教育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通过下面的几个途径。

一、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

学生每天都和教师打交道, 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 教师的品德也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因此, 教师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以身作则, 为学生做好榜样,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 这种行为上的模范作用要比语言上的说教有效得多。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

古人都是借物抒情, 通过语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积极书籍、文章,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及品德修养。一篇佳作能够常读常新, 传诵不衰, 就是因为作者在文章中渗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甚至凝聚了自己的生命和心血, 有着很感人的力量。但是这些内容不是像演员和画家那样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 而是通过文字表现的。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 我们要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文章的思想内容, 利用作者的思想来感化学生, 使学生接受思想教育。我们要在如何渗透上下功夫, 要把品德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从读文章入手, 理解文章中的语言文字,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最终达到感悟人生道理的目的, 避免先学完语言文字知识, 再去通过课后感悟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那样就将品德教育和文化知识学习相分离了, 达不到理想的思想教育的效果。

1. 注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受社会风气的影响, 学生学习动机有所不同, 有的学生为了考大学, 继续深造, 将来报效祖国;有的学生, 只是为了将来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而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伟人的先进事迹, 教师要有效利用这些事例,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学习《岳阳楼记》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感受洞庭湖美景的同时, 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让学生体会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 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注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不少家长和学生认为, 只要学习好, 能考出好的成绩就行了, 其余的一概不管, 甚至有些教师也是这样想的。但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来说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我们在教给他们知识的同时, 要注意对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要教育他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 不能自私自利, 不能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 不能只顾索取而不讲奉献。因此, 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素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能力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都被爷爷奶奶娇生惯养, 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一旦遇到什么困难都是父母帮忙解决, 甚至个别学生上了大学生活还不能自理, 这样的学生将来怎样适应社会, 怎样报效祖国呢?因此,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这方面的教育, 利用语文教材中的伟人、名人的事迹, 教育学生学会吃苦耐劳, 养成坚忍不拔的精神, 在学习和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学会生活自理, 增强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能力。

三、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写作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教师若能在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的过程中, 适当地点拨并渗透德育, 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学会引导, 鼓励学生“事事留心, 处处在意, 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把语文课上的品德教育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就是语言文字, 因此, 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 语文教师要将语文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而学生的品德表现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品德教育也要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所以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要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 并渗透品德教育。

上一篇:传承现代设计下一篇:华中抗日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