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中的启示范文

2024-05-26

运用中的启示范文(精选11篇)

运用中的启示 第1篇

一、启示性语言的作用

歌唱表演艺术和其他音乐艺术的表现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 演唱者在歌唱时, 不能看到喉咙的情况, 无法看到自己的横隔肌如何在为演唱而工作, 演唱者的全部表演都凭借听觉与身体微妙的感觉。在声乐教学过程中, 老师如果能使用一些容易理解、可以做到的启示性语言, 会有利于学习者在制造他自己的乐器时, 迸发出对深不可测的声音的想象和理解, 进而会十分有效的控制和调节, 让自己的声音形象愈发生动, 声音色彩愈发丰富。

二、启示性语言的运用

1.“打哈欠”的提示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 大多数教师都会提示学生去感知“打哈欠”的状态。那些刚学声乐的人, “打哈欠”的提示常常能够有助于他理解怎样去打开喉咙, 怎样感知喉头的位置, 乃至抬高软额等, 此时就让学生在打哈欠的情况下练习发“啊”与“咿”。目的就是让他们借助打哈欠, 让身体内部器官的动作致使喉咙作相当程度的扩张, 口腔内部做相应膨胀。在发音的时候, 感受喉头向下挡气, 空气通过声门而有节制地流出, 因此, 形成正确的起音动作。对那些刚学者比较难理解的问题, 比如:喉咙怎样才是打开、喉头怎样向下挡气、下巴的位置如何才是正确的等抽象难理解的问题, 凭借教师的声乐教学经验与语言讲解, 以及动作示范传授, 学生也许在理论上比较容易理解, 也晓得教师的要求, 但不一定能立刻做得很好, 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融会贯通。若在训练声音的过程中, 强化“打哈欠”练习, 将会有利于培养较好的歌唱状态。

2.“吸着唱”的提示

正确的呼吸方法与正确的气息支撑是所有良好歌唱的基础。歌唱的呼吸就是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之上作主动的、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有技巧的训练, 它不但要符合生理上的规律, 又要满足演唱上的需求。我们往往说一个人歌唱得好, 气息使用得好, 指的就是他会对自己的气息掌控自如, 会使用强有力支持的呼吸来演唱。演唱呼吸的支持力来自于哪里呢?沈湘教授指出:“歌唱呼吸的支持力源自于吸进气后, 吸气肌肉群还要持续工作, 不可放松, 一直保持吸气状态, 让呼和吸形成对抗, 那么这个对抗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呼吸的支持’。”在声乐教学中, 怎样去启发学生对此种看不到、摸不到的“对抗”进行体会、理解与掌握, 除了那些咳嗽、喘气、惊吓等自然生理动作以外, 提醒“吸着唱”就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提醒受训者“吸着唱”, 事实上是让他们保持一种吸气的状态, 且在此种状态下作歌唱。人们在吸气的时候, 腔体是自然而然打开的, 腔体一旦打开, 共鸣就会显得非常丰富。

德国著名作曲家亨德尔创作的歌剧作品《赛尔赛》。《绿树成荫》就是此歌剧里的一首咏叹调, 其中该句是喧叙调之后咏叹调的起始部分, 需要声音要沉稳、平稳而流畅、优美。在C上要唱六拍, 并有p—F的音量转变, 一气呵成。这就需要气息要有强有力的支持, 呼和吸的对抗要强烈。在实际演唱中, 学生对呼和吸的对抗常常较难理解与消化, 当然也就很难达到此句的演唱要求。运用“吸着唱”的提醒就能够帮助他们去领会、去感知气息的支持力, 去领悟吸气肌肉群与呼气肌肉群间的对立和统一, 进而让呼和吸形成的对抗随着整个乐句的歌唱, 把此句演绎得愈发完美。学生的身体状况与呼吸状态都不尽相同。在演唱过程中, 有部分学生由于光用鼻子吸气, 嘴、喉咙都打不开, 导致吸气声很大可气吸不深的状况。还有一部分学生吸气时由于喉咙撑得太大, 呼气时又无强力支持, 致使漏气与声音僵直, 不优美不动听。“吸着唱”的感觉就能够帮助他们去除那些不好的呼吸习惯, 为更好地掌握歌唱技巧打下坚实基础。

3.“肌肉先唱”之意识

歌唱发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理活动, 主要是由吸气肌肉群、呼气肌肉群、肋间肌、隔肌、胸大肌、胸小肌等等的肌肉群, 和发声, 共鸣器官等一同配合来完成的。不管哪种技能的学习与掌握, 都要持续不断的训练, 持续的反复与巩固。美妙动听的歌声也是如此。因为适合唱歌的肌肉运动在声乐演唱过程中, 有着太多的不可控制性, 因此, 培养好的歌唱肌肉运动习惯就很重要。古人云:“首先要心中有, 才能嘴上有。”因此, 需要先从思想上把歌唱起来。“肌肉先唱”指的是在唱歌之前, 心中要有一种很强的唱歌的欲望。在此种欲望的指引下, 大脑皮层和神经系统容易兴奋, 歌唱的那些生理器官, 包括那些与歌唱有关的肌肉群就会处在积极亢奋的状态。歌唱要有联想和想象。在声乐教学过程中, 我们经常采用各种风格的歌曲, 来训练学生歌唱技巧。某些歌曲有丰富的、激情四射的前奏, 比如, 中国歌曲《我的祖国》, 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等, 歌唱者很容易从前奏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意境, 极强的歌唱意愿与适合歌唱的肌肉运动会伴随前奏音乐而跃跃欲试, 对歌曲的那种意境的情感体验也会伴随音乐的起伏贯穿始终。有了此种“先唱”的意识, 就很容易做到还未开口就先有情。可是也有很多歌曲, 比如, 咏叹调《晴朗的一天》等, 这些都没有前奏, 学生在歌唱时不容易把握, 常常唱了好几小节才走进音乐的意境中。此刻, 运用“肌肉先唱”的提示, 能让你的歌唱肌肉群运动起来, 并激发你心中的想象与情感的体会, 有了此种想象作为“先导”, 你的歌声会更加优美动听。学习声乐演唱的学生中, 一部分学生天生就表现出表演的欲望, 并且越唱越有激情, 唱歌的肌肉群一直处在积极配合、协作的状态, 这种状态对整个歌唱生理器官的运用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可是有一些学生因为性格内向, 对歌唱毫无激情, 内心活动的兴奋灶处在半抑制的状态, 歌唱过程中所需要的肌肉的运动也往往没调动起来, 因此, “肌肉先唱”的意识对这些学生来讲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习声乐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美好的声音, 且在自己的音域之内, 呼吸从容不迫, 音调准确, 声音圆润亮丽, 自然优美动听, 吐字清晰, 表达准确。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充分了解且充分掌握声乐学科的特点, 因材施教, 在声乐教学实践中找出更多的适宜歌唱的教学语言, 发挥启示性语言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领我们去找寻最美、最动听、最具情感的声音。

摘要:声乐教学是一种较为特别的技能训练, 因为被训练者的个体有差异, 所以, 训练方法也就不可能一样。声乐教学中的启示性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较好的演唱状态, 使之感受呼吸的有力支持, 激发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

关键词:声乐教学,启示性语言,学生

参考文献

[l]薛良.歌唱的方法[M].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 1983, 2.

[2]沈湘, 李晋纬, 李晋缓.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17.

运用中的启示 第2篇

听力理解的.过程实质上是在收听者的语言水平、背景知识、记忆能力等诸种要素中寻找关联的因素进行逻辑推理而得出结论的过程.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关联理论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对外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作 者:李艺 Li Yi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刊 名:当代教育论坛 英文刊名: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年,卷(期): “”(26) 分类号:H3 关键词:关联理论   听力理解   听力教学   信息处理   语境要素  

运用中的启示 第3篇

日本妖怪文化在漫画中的运用

日本妖怪文化来源于中国。每个国家对“妖怪”都有着不同的定义,中国的妖怪有“妖魔鬼怪”的含义,在西方,普遍称“妖怪”为“精灵”、“丧尸”,而在与中国文化有着深厚渊源的日本,妖怪文化则作为一门本土最具有代表性的学科之一,在人文思潮的推动中,不断地新生与演变,日益壮大,最终形成赫赫有名的日本妖怪文化。

从古至今,中日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文化对于日本妖怪文化的兴起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的平安时代之后,随着大量遣唐使的到来,记载着中国传说中各种妖怪的图籍《山海经》顺势传到了日本并被日本整个社会强烈推崇、加工。江户时期的妖怪画师鸟山石燕所描绘的《百鬼夜行图》便是以《山海经》、《搜神记》为创作依据,其中的众多妖怪都有中国古时传说中妖怪的影子,日本文化中三大妖怪形象:酒吞童子、玉藻前、大夭狗就有两个来源于中国。

玉藻前,即人们熟悉的“九尾妖狐”。她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生物,《山海经.南山经》云:“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尾狐”原本是太平的象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凶险、邪恶的传说将其善良的本质掩盖,最终形成了这样的面貌——美貌诱惑君主最终导致王朝终结的女子都是九尾妖狐所化。在日本的传说中,她利用妖术蛊惑天皇,使天皇不理朝政,后被阴阳师识破为千年妖狐,并将其射杀。

天狗,其形象最早出现在《山海经.西山经》中:“有兽焉,其状如狸而自首,名日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天狗的传说最初是一种天文现象,“天狗食月”、“天鼓有音,如雷非雷,天狗状如大流星。”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这是与《山海经》中的天狗是完全不一样的形态和特征。天狗传说如何传到日本有很多种说法,流传最广的便是江户时代随着中国商人一道传到了日本。《日本书纪》最早记载:“僧曼僧日,非流星,是天狗也。”传入日本的天狗形象经文化的洗礼发生了多次的演变,种类也不断增多,天狗的形象也与《山海经》中描绘大不相同,身材高大、穿着修验僧服和高齿木屐、长着双翼、红脸和大长鼻子、手持羽扇。这些形象的变形无疑反映了日本与中国不同民族的心灵映像。

除了以上的两个例子,中国还有很多妖怪形象流传到日本,例如家喻户晓的“河童”便是《山海经》里记载的“河伯”,人们最熟悉的关于河伯的故事,应该就是“河伯娶妻”了。起源于《搜神记》中的妖怪落头氏在日本被流传为飞头蛮,还有中国民间流传的“九命猫妖”在日本则被称为猫又。

对于“鬼”的理解,中日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日本的“鬼”是有着明确形象的妖怪,它长有尖角、獠牙、红色的皮肤、上身赤裸、身躯高大、以一把狼牙棒为武器。中国的“鬼”形象则没有具体的形态,更像是“魂”或“幽灵”。《礼记·祭义》云:“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之鬼。”这些“妖怪”无论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出现,都是其与本土的文化相融合或加以改造碰撞出的产物,它们在日本民族强大的接纳能力下,渐渐地形成了一套文化体系,并在历史的见证下,不断地壮大起来。

日本妖怪文化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代,日本人就生活在林山环绕之中,在得到了大自然的眷恋与滋养的同时,他们也不得不面臨着复杂的地理环境所带来的自然灾害,地震、海啸、台风、还有每到夜幕降临时的凶猛恶兽。黑暗带给人们更多的无助和畏惧,在人们对自然认知不足的当时,“妖怪”文化便应运而生了。

人们以捕鱼、狩猎为生的日本绳文时代便有了妖怪之说,起初被日本人称为“物怪”,指侵入、来历不明的攻击,是人们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的统称。田间的蛙叫、森林里的怪声在人们无限的想象中变得具象、恐怖,最终归纳为各路形形色色的妖怪形象。

平安时代是日本妖怪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看似平和、安稳,却充满着贵族斗争,人民生活困苦,天灾人祸不断。无能的统治阶级将一切的诱因归于鬼神的作祟,阴阳师的地位随即达到了高峰。随着《山海经》、《搜神记》、《淮南子》的传入和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使妖怪文化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心灵寄托。

室町时代的人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文艺复兴,百姓丰衣足食,这也是日本的妖怪文化发展的昌盛时期,这个时代诞生了许多至今耳熟能详的“妖怪”,不得不提的就是土佐光信的“百鬼夜行绘卷”,其中的“百鬼”既“付丧神”,指被人遗弃的器物如木鱼、瓷碗、茶杯、伞等会在一怒之下变成妖怪,而土佐光信描绘的“百鬼夜行绘卷”正是指人们生活中所用的物品妖化后在夜间汇集。其中有的妖怪面目狰狞、有的淳朴可爱,都有着自己的性格和故事。

日本的江户时代堪称是日本妖怪文化的黄金时期,妖怪文化推动了日本画浮世绘、文学、戏曲的进一步发展。怪谈文学的盛行使许多叙写妖怪的书籍相继面世,巅峰之作是上田秋成于1776年所完成的《雨月物语》。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传说,笔调凄美,犹如梦幻般的精巧,被誉为是日本历史上的“日本志怪小说的压卷之作”。怪谈文学发展到后来,也出现了像《耳袋》、《南总里见八犬传》这样的惊世之作。在怪谈文学盛行之时,一种叫“奇怪图鉴”的日本妖怪绘卷也渐渐地兴起。江户时代的妖怪画师中,浮世绘画师鸟山石燕的绘卷至今也是相关创作者灵感的源泉。他倾其一生著有的四册画卷《画图百鬼夜行》、《今昔画图续百鬼》、《今昔百鬼拾遗》、《画图百器徒然袋》确立了今日日本妖怪形象的原型。他从《和汉三才图会》和民间流传的妖怪故事中寻找灵感并加以改编,最终给人们展示了一场“妖怪”的视觉盛宴。

明治时代的日本,怪谈风潮更加流行,“明治妖怪博士”井上圆了的《妖怪百谈》、《妖怪学讲义》等作品在日本掀起了一阵抨击迷信的风波,而小泉八云的《怪谈》被誉为近代日本怪谈小说的鼻祖,并对后世的妖怪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日本漫画中的妖怪形象。日本妖怪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存在于文学、绘卷之中,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日本的诸多领域,戏剧、电影、漫画、动画等无一不渗透着妖怪文化的元素。而日本漫画对中国乃至世界漫画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漫画中的诸多元素承载着日本文化以“百鬼夜行”的方式走向世界,妖怪漫画早已成为日本漫画的主流,甚至几乎每一部漫画作品里都有“妖怪”的影子,妖怪故事成为日本漫画家取之不尽的题材,专以妖怪为题材的日本漫画也数不胜数。

被称“日本妖怪漫画第一人”的妖怪博士水木茂则传承了鸟山石燕的妖怪体系并创作出了风靡一时的经典之作《鬼太郎》,今市子的《百鬼夜行抄》以鬼眼看人生,描绘了一个个寂静又离奇的故事。《夏目友人帐》、《虫师》《滑头鬼之孙》、《犬夜叉》、《怪化猫》、《家有狐仙》、《夜樱四重奏》、《结界师》、《四月一日君寻》、《少年阴阳师》、《化物语》等,“妖怪”在这些漫画中是形象各异,种类繁多。总体上可以分为四类:人形类、半妖半神类、动植物(动物、植物、物品)幻化类和天生异物类。

人形类,顾名思义,是以人的形态出现,男女老少皆有可能,如大家熟悉的桥姬、雨女、雪女、骨女、座敷童子、酒吞童子等都属这个类别,日本人形妖怪形象中女性居多,漫画中的女性“妖怪”也是无处不在,不同的漫画虽然画风不同,也万变不离其中。

如,雪女是传统的日本妖怪形象,她是身穿和服,一头淡蓝色的头发,生性冷酷,多在深山中出现。漫画中的雪女几乎褪去了冷酷的外衣,《滑头鬼之孙》里的冰丽、《幽游白书》里的雪莱、《地狱老师》里的雪姬除了在形象上保留了雪女的特征之外,多了份体贴和温和。

半妖半神类的妖怪指神灵的蜕变或是人与妖怪结合的后代,在日本漫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角色。《雨夜之月》里的朽叶,还有典型的半妖犬夜叉,犬夜叉的原型是传统妖怪里的“犬神”的后代,犬夜叉的刻画颠覆了传统的“犬神”形象,人形犬耳,银色长发,性格桀骜不驯、坚强不屈,他拥有一颗赤子之心,成为漫画中的经典“犬神”形象。

动植物幻化类指自然孕育而成或是由动植物演变而来,如飞禽走兽的妖化、植物的演变和“物久成精”的付丧神。水木茂的漫画《鬼太郎》中常常出现的草鞋妖、琵琶精便属于付丧神的一种。传统妖怪文化里的山妖、狸、妖狐、猫又、夜雀等等也属这类。例如猫又,俗称猫妖,两尾黑猫,耳大而尖,牙齿为锯齿,性情凶残。而漫画中的猫又更趋于可爱化,唯有《火影忍者》里的二尾又旅更接近传统猫妖的形象,《犬夜叉》里的云母、《通灵王》中的股宗、《青之驅魔师》里的小黑、《鬼灯的冷彻》里的猫又们,都用自己独特的造型和故事悄悄走入人们的心中。

天生异物类的妖怪指天生就不同于人类,并有着自己的能力和生活习性,河童便是这一类的典型之一。传统的河童是两栖动物,面似虎,身上有麟,形如四五岁的儿童,漫画家笔下的河童似乎形形色色,但几乎保留了它原有的形态,身体为绿色或身穿绿衣,鸟嘴,手脚有蹼。它们或是像《滑头鬼之孙》里的河童一样形似少年,个性鲜明,或是像《夏目友人帐》里的河童一样形象传统,个性温顺。河童已是家喻户晓的日本妖怪形象,在漫画里出现的频率也是位居榜首,就连日常漫画《蜡笔小新》中也有河童的身影。除了河童,还有很多漫画中的形象属于这一类,如人鱼、轮入道等。

妖怪文化运用在日本漫画里可谓是“百花齐放”,以妖怪传说为题材的日本漫画或是将妖怪的原型贯穿始终,或是将传统妖怪根据漫画本身的需要加以创新以适应新的时代,然而无论如何改变,蕴含在妖怪形象中的传统妖怪文化却不会因此失去光彩。

日本妖怪的“物哀”情节。如果说漫画中的妖怪形象是妖怪的“形”,那么“物哀”情节便是妖怪的“魂”了。

什么是“物哀”呢?有些研究这一领域的中国翻译学者们对“物哀”这一概念展开了如何用中文更好解释的研究,最终一部分人认为可以理解为“感物兴叹”或“感物触怀”,而另一部分则不主张对这一词语进行中文翻译,因为“物哀”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寓意是极其微妙的。

日本是一个以哀伤为美的民族,也许是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这个民族有着极为特殊的审美方式。“物哀”情节是日本特有的文化,樱花是日本“物哀”文化的象征标志,樱花的绽放和凋零总是转瞬即逝的,所以人们用樱花比喻“瞬间美”。日本人认为,一切美好或悲伤的事物都是短暂的,因此活着要像怒放的樱花一样绚丽,即使面对死亡,也要像凋零的樱花一样不要拖泥带水。

“物哀”这一元素渗透到了日本的各个文化领域中,而漫画中的妖怪形象将“物哀”文化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女性为代表的妖怪们大多被赋予着凄凉的背景故事,被人抛弃并冻死在山中的雪女、痴情的桥姬、被凌虐后愤恨而死的骨女和倍受欺凌含恨自杀的毛倡伎都是“妖怪物哀”的典型代表。《地狱少女》里的露从妓院逃出后被朋友出卖死于池塘,因怨念集身化为骨女。《千年魔京》里的九尾则是一心想让儿子复活的执着母亲。《夏目友人帐》中的小妖燕为了心中的执念与悲惨的命运斗争到底。然而这些以传统妖怪为原型的漫画中的妖怪,尽管在形态、性情和故事背景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创作者仍然以“物哀美”为创作理念,使每一个“妖怪”都性格鲜明,而非单纯的好与坏。

日本妖怪的“萌化”。这个来源于日本二次元的“萌”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可爱”,指看到美少女角色时产生的一种热血沸腾的状态。但到了今天,“萌“字的含义更为广泛,“萌”元素早已渗透在日本漫画里并被大家所喜爱,“萌”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妖怪”在许多人眼里是可怕、邪恶的,但漫画创作者笔下很大一部分的妖怪已经没有了邪恶凶残之气,反而变得可爱、善良。其实很多日本人眼中的“妖怪”并不可怕,只是它们生活在与人类不同的世界,遵循着与人类不同的规则,反而那些妖怪背后悲情的故事让这个有着浓郁“物哀”情节的民族心生怜悯。大量妖怪的“萌化”更是日本人对妖怪有着特殊之情的一种体现。“萌化”的妖怪保留了传统的艺术背景和人物框架,将人物部分元素加以改造和创新,使读者在观赏作品时油然而生一种喜欢、爱慕、迷恋、兴奋的感情。

最早用“萌”来形容漫画人物的是《美少女战士》里的土萌萤,人们对“萌”有了定义之后便新生出萝莉、呆毛、兽耳等各类“萌元素”,如《元气少女缘结神》中的男主巴卫、《我的狐仙女友》中的源千鹤、《银仙》中的男主角,这些有着兽耳“萌元素”的形象即使是美艳或俊朗的外表也依然会给人以“萌”的感觉。

日本漫画也常以“反差萌”来塑造妖怪形象,“反差萌”即“人物表现出与原本形象不同的特征或多种互为矛盾的特征同时存在。”《妖精的尾巴》中的利力由于艾斯兰登容不下他庞大的体格,所以平时需要变小来维持原来的体形,武士般的气质配上萌物的外表,无疑是“萌化”的一种升华。相似的“妖怪”还有《妖怪少爷》里的鸦天狗、《夏目友人帐》里的猫老师。

近年来,中国的萌妖漫画逐渐兴起,从魔物娘图鉴到萌娘百科,秉着“万物皆可萌”的创作理念带来千奇百怪的“萌化”小妖。其实日本妖怪漫画中的妖怪形象,无论是可悲可怜或是“萌化”可爱,都只是漫画创作者塑造人物的一种表现方式,而真正走入人们心里的,是人物背后所承载的情感与故事。

日本妖怪漫画的运用所带来的启示

赋予中国式妖怪“情感”与“故事”。日本妖怪文化深入人心远远不止停留在创作者对妖怪形象的塑造上,情感与故事的丰富不仅让日本“妖怪”更有内涵而且也使它们真正地“活”在日本文化中。相对于日本而言,中国在很早便有了属于自己的“妖怪文化”,其艺术内涵也在一些著名文学作品里得到体现,《剪灯新话》、《聊斋志异》、《搜神记》、《西游记》等怪谈小说中的中国妖怪形象生动地为人们展现了其独特的形象与强大的技能,但时至今日,中国妖怪文化并没有被更好的重视并予以系统的研究和发展,单纯的文化传承已经不适应于当今社会。

中国的传统妖怪形象绝不仅限于那些改编于《西游记》、《聊斋志异》等影视作品里的“妖魔鬼怪”,有太多默默无闻的“妖怪”只能在古代典籍中偶尔被人查阅。但是如果在赋予他们情感与故事的情况下,以传统文化做根基,即使是毫不出众的“小妖”也可以变得活灵活现,深入人心。

日本妖怪漫画中,“物哀”是“妖怪”的“魂”,是一种情节,更是日本妖怪漫画的“精华”。这种“精华”在于每个妖怪形象都深深地融入了“物哀”之情,这种美丽的哀伤又赋予每个妖怪形象动人的故事。那么将中国的人文社会风貌融入到妖怪漫画中,无疑会让中国妖怪漫画更有内涵,中国式的妖怪漫画也需要一种代表着中国文化元素的“魂”予以注入。

《山海经》是描绘中国妖怪“形状”的经典著作,是中国传统妖怪“形”的依据,但“魂”的注入是需要后人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的。最具代表意义的中国“四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日本漫画家的笔下别有一番风采,《不思议游戏》、《遥远时空中:八叶抄》、《苍之封印》以英俊的少年为躯体,将四兽的属性与之融合,并在赋予其强大的能力下,每个人物都有他专属的动人故事。

目前网络上的妖怪漫画以恶搞和卖肉居多,虽然也有原创的较为新鲜的情感和故事,但仍然无法视为对中国式妖怪形象的创新。很多创作者凭空想象出的一些稀奇古怪的妖怪形象并没有传统文化做根基,很难有说服力。

中国妖怪漫画的发展与创新。中国自古以来对妖怪都带有封建迷信的看法,“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认知让中国人觉得妖魔鬼怪难登大雅之堂。然而这种思想让中国对传统“妖怪”并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和创新,而有着“动漫之国”之称的日本则认为“万物皆有灵”。由于在认知上的不重视,让中国妖怪漫画的发展落后于日本。

“本土化”是外来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的一个过程,是本土性的继承和非本土性的借鉴,借鉴日本妖怪的“精华”来更好地完善和发展中国式妖怪漫画,以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丰富中国式妖怪漫画的情感与故事,这是中国妖怪漫画的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打破常规、大胆而谨慎的创新,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自身特有的表現手法并吸取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让“妖怪”的“形”与“魂”达到完美的结合,也能使中国式妖怪漫画更有深层的内涵,不再是一种表面形式的呈现。

近年来,由于受到各国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妖怪”的看法也大有改变,以“妖怪”为题材的漫画、动画、电影层出不穷,形态各异的“妖怪”也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妖怪漫画中,以《子不语》和《隐匿城》为典型,漫画创作者以独特的方式描绘了她们理想的那个“妖怪世界”,在“妖怪”的塑造上也是个性鲜明,注入了很多情感与故事。但相对于日本的“妖怪大军”而言,中国的妖怪漫画只是刚刚起步。

运用中的启示 第4篇

罗丹在《回想录》中写道:“有一天我整天都在工作, 到傍晚时正写完一章书, 猛然间发现纸上画了这么一个犹太人, 我自己也不知道它是怎样画成的, 或者为什么要去画他。可是我的那件作品全体便已具形与此了。”⑴摩尔也谈到:“画素描前并非预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只不过想用铅笔在纸上画, 画出线条、调子和形态, 没有什么有意识的目的;但是当脑子理会到我所要画出的东西时, 刹那间, 某一个意念变得明确而具体了, 然后就开始加以控制、整理。”⑵这种创作中的无意识特点正是与科学理性相区别的“模糊性”。

现实是艺术的基点和土壤, 灵感则是艺术家播下的种子, 没有模糊的幻象和奇思妙想是结不出艺术的果实的。艺术创造虽说更多的依赖勤奋和执着, 但“朦胧的﹑不自觉的感觉, 那是常常构成天才本性的全部力量的;他似乎违背社会舆论, 对抗一切既成的概念和常识, 漫无定向地走者, 但同时又一直向着应该去的地方走去。”⑶画家在创作中所意识到的只是某种朦胧多义, 某种心神不定, 他知道某种感受在蔓延扩展, 但对他的性质却一无所知。然而, 正是这种随机朦胧模糊的审美体验使得他想象的翅膀脱开现实的束缚, 进入丰富自由的艺术空间。美术史上的许多画家和理论家都非常关注这种“模糊性”并有意识地加以利用。

文艺复兴时的美术理论家阿尔贝蒂甚至认为绘画艺术正是起源于这种无意识:“一段树干, 一小块地, 或者其他什么东西, 某一天会突然发现他们的某些轮廓只须稍微修改一下, 看上去就会和某个自然物丝毫不差。人类意识到这点后, 就试图知道是否能通过增减来完成不足部分, 达到完全相相像。……一直发展到即使原材料连模糊的轮廓都不能提供时, 人也能创造出任何的形象。”⑷

英国水彩画家柯增斯由于不满学院的传统教育方式, 积极探索和发现新的教学方法, 把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系统化, 主动研究和利用模糊思维。他在《提高风景画创作力的新方法》一书中谈到:“毫无疑问, 人们浪费了过多的时间去临摹他人的作品, 这常影响构思的新意;甚至就连临摹自然风景本身, 我都不敢确定是非。可悲的是没有一种技法能够高效地……诱发潜心于构图艺术的有独创性的头脑产生意念。描绘……就是把意念从大脑传达到画纸……墨染就是制作变化无穷的印记……以获得能为大脑提供意念的偶然图像……描绘是表达意念, 墨染则是暗示意念。”⑸当然, 由于特定时代的审美要求, 画家不可能把新颖的构思传达为脱离时代的绘画语言, 但他们毕竟认识到了惯性思维带来的弊端, 为传统的创作方法注入了新鲜血液。

十九世纪以来, 受各种哲学、心理学、美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印象派、后印象派创作实践的启发, 艺术语言得到彻底解放, 带来艺术形式的不断更新, 画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向着无限飞升。特别是形式美学理论、结构美学理论直接为现代艺术的解放奠定了理论依据。例如, 格林伯格认为:“写实主义的视幻艺术掩饰了手段, 以艺术隐匿艺术。现代派则利用艺术引起人们对艺术的注意。绘画手段的局限, 如平面, 形体支撑, 颜料性能等, 均被古典派大师视为不利因素, 得不到直接明了的承认。现代派绘画则把这些局限视为应该公开承认的有利因素。”⑹克莱夫·贝尔则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这一重要命题。苏姗·朗格认为, 在一件艺术作品中, 情感意味并不是由符号形式象征出来的, 而是情感意味直接地包含在符号形式之中。正是有了这样的前提, 画家对“模糊性”的利用在构思和技法材料的运用上达到新的层面, 并得以更直接地体现在作品上。绘画作品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陌生感, 开放性和未完成性, 其意蕴更是朦胧含蓄。甚至可以说, 是画家心灵的某次独特的发现创造了自己、影响了别人, 从而创造了崭新的美术史。我们仍从画家的实践角度考察“模糊性”规律在绘画创作的运用。

德加是印象派的精神领袖, 具有极强的写实能力, 但他始终探索着新的艺术语言, 在各种材料中进行着尝试。他曾发明过一种特殊的版画技巧, 在一张金属版上用油墨和刷子等工具绘出形象, 拓印后继续利用版面上的残余形象加工新的作品, 制作了一系列的变体作品。这种随机的利用正是模糊思维的具体运用。

抽象绘画大师康定斯基早期画风写实, 其风格转变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他偶然的一次发现:“一天, 暮色降临, 我在画了一幅写生习作之后, 带着画箱回到家里, 我陶醉在自己这幅完成的作品里。突然, 我看到了一幅难以描述的美丽图画, 这幅画充满了一种内在光芒。一开始我踌躇不决, 后来我冲向这幅神秘的图画——除了形体和颜色之外, 我什么也没有看见, 而它的内容, 则是无法理解的。我立即发现了谜底:这幅画就是我画的, 它靠在墙的一边。第二天我试图在日光下得到同样的效果, 但只成功了一半。”⑺可以想象, 画家如果以惯性的思维模式排除意外和偶然, 那他是很难完成艺术风格的突破的。

至于超现实主义画家对“无意识”的利用更是达到自觉的层面, 激发灵感和想象力的手段更是层出不穷, 几乎任何形象和材料都能成为发现形式的手段。如恩斯特的“摩擦”法, 米罗的“自动绘画”等等。

我国油画家也有很多尝试。如张京生的《蜕变》系列画, 创作构思竟是起源于调色盘上偶然呈现的三个色块!更为突出的是俞晓夫, 他的大多数作品全凭想象完成, 在创作过程中更是跌宕起伏, 充分体现了“模糊性”的特点。

毫无疑问, “模糊性”思维对于想象力的提升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那么艺术家的这种想象力是否有其特殊性呢?它又为什么能产生作用呢?只有回答了这两个问题才能真正的认识“模糊性”的实践意义。

二、发挥作用的原因及启示

德拉克洛瓦在《日记》中强调:“对于艺术家来说, 想象力不止是刺激他去想到一些东西, 而是要把这些东西像他心中所想的那样去组织起来, 从而按照他自己的打算使之形成为画面, 形成为形象。”⑻诗人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得以呈现, 音乐家的想象力通过节奏和旋律加以表现, 艺术家 (画家) 则必须用画面形象说话。绘画艺术是关于视觉的, 形象思维是艺术想象力的核心, 也是落实想象力的实践性的桥梁。举例说, 艺术家在表现水果时所关注的不是水果的味道﹑营养, 而是形状﹑色泽﹑质地﹑光线等视觉因素。一幅绘画作品可以表现运动, 可以表现情感, 还可以表现幻觉, 但脱离了形象它将一无所有;同样, 画家不从形式与形象展开联想再多激情再多感受也难传达。艺术家的发现必须与形状和形式密切相关。黑格尔指出:“艺术家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 而不是抽象的普遍观念的富裕。在艺术里不像在哲学里, 创造的不是思想而是现实的外在形象。所以艺术家必须置身于这种材料里, 跟它建立亲切的关系;他应该看得多, 听得多, 而且记得多。”⑼上述艺术家对“模糊性”思维的运用都是建立在有可感形式的基础上, 借助自然展现的新奇、独特的形式因素, 或者是材料运用过程中的偶发因素, 正是有了感性材料的依托, 模糊思维的展开才和实践结合起来。

模糊思维不是空无一物的抽象推理, 而是通过对形式的提取展开的, 因而以往的经验必然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完形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形状不仅是由那些当时刺激眼睛的东西决定的, 眼前所得到的经验, 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 它是从一个人毕生所获取的无数经验当中发展出来的最新经验。因此, 新的经验图式, 总是与过去所曾知觉到的各种形状的记忆痕迹相联系。……我们得到的最新形象, 是储藏于我们记忆仓库里的大量形象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这种与过去的联系可以产生明显的影响,

古筝艺术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

兰庆炜 (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8级研究生830000)

摘要:古筝艺术近些年在国内外空前繁荣, 学习人数呈几何式递增, 对古筝艺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通过对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近十年来, 有关古筝艺术研究的硕士论文以及核心期刊的代表性文章进行搜集和整理, 发现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流派的风格特点、具体的筝曲分析、演奏技巧与审美、传承与发展等方面。通过对研究现状的梳理, 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思考, 提出一些新的视角。

关键词:古筝艺术;研究现状;理论思考

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筝”一词, 最早见丁《史记·李斯列传》的谏逐客书“大击筝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 真秦之声也”。后汉刘熙在《释名》中说:“施弦高急, 筝筝然也。”故名筝。历来素有“千年琵琶, 万年筝”之说, 由于流传年代久远, 史学家们常在筝前冠以“古”字, 故人们习惯称其为古筝。

古筝艺术近些年在国内外空前繁荣, 学习人数呈几何式递增, 对古筝艺术的研究也不断延伸。本文通过对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近十年米, 有关古筝艺术研究的硕士论文以及核心期刊的代表性文章进行搜集和整理, 引发了一系列的理论思考, 提出一些新的视角。

一、古筝艺术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近十年搜集到的文献可以看出, 对古筝艺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1) 对古筝传统流派风格特点的研究

以古筝流派风格特点是什么, 以及是如何形成的为基本出发点, 展开研究。魏军的《高自成筝演奏艺术》、郝晓红的《浅谈北派古筝艺术的艺术风格及特点》及李婷婷的《从四首同名筝曲<高山流水>管窥浙江、河南、山东筝派的风格》等文章, 分别从流派的代表人物、历史渊源和代表曲目的角度, 介绍了这些古筝流派的形成以及风格特点。曾玉珍在《秦风格古筝曲教学刍议》中指出, 陕西派的特点是以陕西关中地区普遍流行的秦腔、迷胡、碗碗腔等戏曲音乐为主要素材编创而成。王夏婕的《我国东南三个传统筝派之比较研究—潮州筝派、客家筝派、福建筝派》则从潮州筝派、客家筝派、福建筝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人文因素等方面, 详细的介绍了这三个流派的形成以及风格特点。上述文献, 对古筝传统流派的风格特点, 以及各流派之间的对比等, 诸方面都进行了十分详细且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2) 对古筝艺术代表曲目的分析

已搜集到的文献资料中, 对古筝艺术代表曲目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对传统曲目和新创作筝曲的研究上。王莉萍的《潮州筝曲<寒鸦戏水>四种不同演奏版本》、赵一的《清代古谱<弦索备考>中筝曲<海青>的研究》以古筝传统曲目的研究为契机, 通过对具体的曲目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 在演奏传统曲目时要注意:1.对也可以不发生明显的影响。这主要取决于被动员起来的记忆痕迹是否强大到可以利用眼前图形模糊性的程度, 换言之, 主要取决于刺激物的结构所拥有的力量与它唤起的有关记忆痕迹的力量较量的结果。”⑽这里的“记忆痕迹”正是画家过去的技术能力, 或者说是已经掌握的形式语言, 它的强弱直接影响我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上述分析表明, 对“模糊性”规律的运用必须与技术能力的积累与提高相结合, 使想象力的发挥与技术能力的发挥形成良性互补, 从而把新颖的构思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曲目各种版本的传谱都要进行全面的掌握, 往此基础上才能更加准确的领会作者的真实意图。2.对乐曲的创作背景, 包括历史背景和人物背景等, 都要进行深入的认识。3.运用传统的技法来演奏传统曲子。事实证明, 广为流传的古筝创新曲目, 其创作源泉一定是植根于民族音乐之中, 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辅以近现代的作曲技法, 使传统理念与现代方法相融合。以郁茜芮的《从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创作成功谈筝乐发展》、陆媛媛的《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分析及演奏》为例, 二者都是以中国古文学中的词作为创作灵感, 运用现代的作曲技巧, 附之乐队协奏。阎爱华《在同归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现代美——筝曲<汉江韵>分析》中认为, 现代曲目的创作要在保留传统的同时, 为传统提供新的东曲。

通过对古筝艺术代表曲目的研究分析, 为更好的诠释作品利表现作者的意图, 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古筝曲目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3) 对古筝艺术演奏技巧的研究

古筝曲目创作中大量现代作曲技法的运用, 也成为演奏技法发展的动力, 二者相辅相成。赵毅的《古筝演奏技法的流变及其当今教学中的问题》、杨红的《对古筝艺术发展的思考》和汪莎的《论古筝艺术的传统与创新》等文章, 对古筝演奏技巧的研究集中在:1.传统演奏指法的门类。2.各流派独具特色的演奏技巧对比。3.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技巧等。汪莎的《论古筝艺术的传统与创新》和李晗的《谈古筝演奏技法的创新与发展方向》中都指出, 古筝演奏技巧发展的还不够平衡, 表现在:1.手指间技法的发展不平衡;2.左右手技法发展不平衡;3.音阶排列的不平衡。魏军的《筝演奏指法符号的规范与统一》和戴晓青的《关于当前古筝演奏技法符号规范化的思考》中指出, 目前国内古筝演奏技法标记符号不统一, 也是制约古筝演奏技巧发展的因素。

笔者从事古筝学习教学十几年, 对演奏技法标记颇有感触, 同一首曲子, 不同的教材上的标记都不尽相同, 同是摇指, 标记方法至少在三种以上, 对初学者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4) 对古筝艺术审美取向的研究

蔡晓璐的《古筝“悲情”乐曲声韵研究》中, 认为筝曲中有大量曲目在审美取向上, 以悲为美。丘霁的《删繁就简诸法归一浅论古筝的基本演奏形态》中指出, 古筝演奏艺术中“气息”的重要性, 气息顺畅, 音乐才能流畅。以及对古筝演奏的最佳状态“返璞归真”的阐述。樊艺风的《筝乐表现的本质考察及审美细节把握》认为, 古筝艺术在表现中要动静相宜、刚柔相济, 强而不燥、弱而不虚, 望象取意、得意忘形, 乐器演奏的最高境界就是“无琴无谱”。陈静的《论古筝演奏中的气与韵》指出, 古筝演奏要“以韵补声”, 通过左手对琴弦的控制, 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综上所述, 古筝艺木在传统曲目的审美取向上注重:以“悲”为美;“返璞归真”;“形神合一”;“以韵补

摘要:“模糊性”是绘画创作的重要审美特征, 研究“模糊性”规律对于打破思维定势, 扩展表现手段有极大的启发性和实践意义。文章从中外画家的创作实践入手, 说明了其运用的广泛性, 进而结合相关美学理论探讨了这一规律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

关键词:模糊性,绘画创作,形式,想象力

参考文献

⑴叶纪彬.《艺术创作规律论》,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版, 第114页.

⑵鲍诗度.《西方现代派美术》,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3年版, 第356页.

⑶〔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 孙非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版, 第5页

⑷叶小红、汪小明译.《美术译丛》, 1986年第一期, 第29页.

⑸选自《美术译从》, 列勃译, 1986年第一期, 第33页.

⑹《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 弗兰西斯·弗兰契娜, 查尔斯·哈里森编, 张坚, 王小文译,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5页.

⑺选自《美术译丛》, 1981年第一期, 第12页.

⑻李嘉熙译.《德拉克洛瓦日记》,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1年版, 第561-562页.

⑼[德]黑格尔.《美学》 (第一卷)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年版, 第357-358页.

游戏中的启示 第5篇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生的道路上,会经历许多的坎(kǎn)坷(kě),因为有朋友的鼓励与支持,我们才能从一条条坎坷的道路上顺利通过,走向成功。而信任,是灌(uàn)溉友谊的最好养料。

今天,老师和我们玩了一个心理游戏——信任之旅。游戏规则是:一部分同学装作盲人,另一部分同学装作哑(yǎ)巴,“盲人”戴上眼罩,而“哑巴”不可发出声音,让看得见却不能说话的“哑巴”,带着能说话却看不见的“盲人”在操场上走一圈。我选择了当盲人,戴上眼罩后,眼前一片漆黑,看不见青翠的.树木,也看不见蔚(wèi)蓝的天空,感觉心里空落落的。秋风抚摩着我的脸,我却一点儿也体会不到凉爽。

我的伙伴“哑巴”牵着我的手,缓缓前行着。我小心翼翼地迈着步伐,一小步一小步慢慢地走着,心里很矛盾,要相信他吗?如果他没有带好,我摔倒了怎么办?可是我又看不见,如果不相信他,我也走不了。

突然,他将我拉住,一只手从我肩上移到脚跟,慢慢地将我的脚抬起,又下放,我这才意识到原来是到了楼梯。我挥舞着手,希望摸到一些物体,可是很失望,除了脚底的路,仿佛什么东西都不存在。这时我发现,在我的肩上还有一双手,是他慢慢地扶着我走了这么长的路,我突然明白了“出门靠朋友”的意思。只有信任朋友,相信他们,才能渡过难关,如果自己一意孤行,肯定不能顺利走完这条路。于是,我把自己交付给他。我仔细地感觉着他的一举一动,慢慢地,我们走完了楼梯,来到一个斜坡。他走在我身后,用双手撑着我的身体。“我们又通过了一个‘关卡’!”我在心里呐喊着。突然,他将我的一只手抬起,并且放慢了行走速度,我的手摸到了一根柱子,原来是一扇门,幸好他这样做,不然我肯定会撞得鼻青脸肿(zhǒn)。于是,我更相信他了。过了一会儿,我们就顺利走完了这条“漫长”的道路。

当我摘下眼罩时,眼前又恢(huī)复了光明,明媚(mèi)的阳光下,景物是那么迷人……

我默默地思索着:信任是多么重要。因为信任,所以友谊才会天长地久;因为信任,所以朋友帮助你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运用中的启示 第6篇

关键词:三国演义;兵器;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168-01

一、《三国演义》中关于刀的研究

1、《三国演义》中武将使用刀的数量

《三国演义》里的兵器名目繁多,在关东诸侯与吕布大战时,“十八般武器”几乎都用到了。然而,质之于史,三国时期战将所用的冷兵器并非那么复杂、多彩,常见马背上所用的兵器是长矛,作护身佩带的是戟(短戟)和短刀。十八般武艺是指演练兵器的技艺,包括一弓、二驽、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筒、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钯头、十七棉绳套索、十八白打。在《三国演义》中,武将使用的兵器囊括了十八般武艺的大部分兵器,每个人使用的兵器各不尽相同,使用的器械种类也各不相同,但使用刀的数量则首屈一指,但在诸多兵器中刀的运用最多。

本文着重以关羽使用的青龙偃月刀为切入点来讨论众多武将中使用不同种类的刀。“若问‘十八般兵器中哪些兵器最厉害,实无定论,只能根据使用者的情况,因人而定。

2、古代刀的技法特点

刀是十八般武艺的一种,为四大兵器之一,刀的类别一共有65种。《三国演义》中提到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是大刀类的一种。大刀被誉为“刀枪剑棍之首”,大刀是刀类中的大型兵器,是各种兵器中的佼佼者;从新石器时代形成的石刀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刀的漫长过程中,我国古代的武将、元帅用大刀者不胜枚举。据传,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有三十六法之说。它几乎包括了大刀的全部用法,即有劈、砍、斩、刺、挎、截、拦、云、架、挂、挑、绞、错、拿、捣、扫、抹、托、拨、压、搅、随、搧和刀篡(尾刃和尾尖)的用法。青龙偃月刀重达82斤,刀身如月,更加增加了关羽的阳刚之美。不过青龙偃月刀是后人通过元杂剧的形式被搬上舞台,是被文艺化了的体现。疆场上关羽凭着此刀,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取长沙,拔襄阳……所向披靡,东吴鸿门宴,慨然单刀赴会。大智大勇、义薄云天的关羽手握青龙偃月刀的形象成了历代人们顶礼膜拜的偶像。在《三国演义》中的打斗场景中,大部分都是以马上交战为主,使得武将在决斗中必然要使用长兵器,使用长兵器会比使用短兵器占优势,青龙偃月刀也是长兵器的一种,这使得关羽在本身武技占优势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他手中兵器的价值。

二、关羽青龙偃月刀被“神化”了的原因

《三国演义》中关羽使用刀的英勇情景

“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从这段文字我们看出关羽在使用青龙偃月刀时将刀的技法充分的表现出来。在武术器械中刀以“劈”、“砍”或者是“截”等技法特点,而这段文字运用了一个“刺”字,在有关书籍中写到“刺更是戈、戟、刀、枪、剑等兵器重要的技术动作。”看来在刀的技法中也有“刺”这个技法特点。罗贯中在描写中简洁直白,不拖泥带水,渲染出关羽无人能比的上将风范。“春秋大刀:其刀术主要有劈、砍、斩、架、截、云、挂、挎、挑、拦、扫、抹、托、拔、压、绞、错、捣、随、扇等。其特点是刀法灵活、变化多端、气势雄伟、劲力贯注、快速迅猛、一招一势、动作紧凑、舒展大方。练习时要求气沉丹田,含蓄抱气,气意相融,身法传神,刚柔互用。据关羽喜读《春秋》,偃月刀亦春秋大刀也”。这段文字囊括了刀的技法特点,并将其练习的特点充分的表达出来,以上文字说明青龙偃月刀系我们现在武术器械的春秋大刀,也是十八般兵器的一种,春秋大刀亦是刀类的一种。

三、对现代刀的影响

武术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人类从为了生存与兽搏斗至发展到今天的武术,显然蕴含了太多的文化,武术也经历了一个从低落到高潮的过程。随着朝代的更替,武术的发展也跟着变化,但武术的文化一直是我们所要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1、对现代刀发展的影响

“中国刀术,出于汉代,晋已有术,唐代东传,宋代民间大发展,明代实用化到高峰。清代有较长的安定时期而花法复萌,晚清乱世,刀法又重现实战,抗日战争之初有大刀队给日寇以极大杀伤。今日刀作为兵器退出历史舞台,刀术随之消亡”。这里所提到的刀的消亡并不是刀术已经退出了武术的领域,而今天所使用的刀只是用来在武术赛场上展示的套路,并没有了明清时期所用的刀的杀伤功能,它只是作为一种刀文化在传播。

2、对现代刀技法特点影响

刀术已经作为全国及世界武术比赛中的规定项目,其中对于刀的要求更加的科学化与美观化。2005年由国际武术联合会审定的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规定刀术的整个套路中的主要技法特点必须包括缠头、裹脑、劈刀、斩刀、挂刀、云刀、扎刀、背花刀等八种主要器械方法。大刀也已经列为传统器械的一类,在比赛中大多使用的是朴刀,并没有关羽使用的青龙偃月刀那么重,在整个套路中对整个刀术套路中的要求越来越高,刀尖及刀刃的路线都有严格要求,这些技法特点不只是体现它们的技法,更多的是动作看起来更美观,更舒服。

《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几乎个个英勇无比,通过着重探讨使用的兵器,在了解刀的种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武将手中的兵器在那个时代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是我们最熟悉的,在寺庙的神堂上,在元杂剧中的舞台上,都表现出它非比寻常的一面,罗贯中也给了我们一个充分的证明,关羽的英勇及与诸多武将的兵器,在当今的武术舞台上展现着更加独有的魅力,经过时代的印证,在探讨兵器渊源及对当今武术兵器的影响的同时让我们发掘更多值得探究的武术文化。

参考文献:

[1] 何敬东等.古代兵器文化在现代武术发展中的创新思考[J].武术科学.(武术文化研究),2004,10:34

运用中的启示 第7篇

1 RAP M中的RAROC

国际上大部分先进的商业银行在比较风险与收益时,较多的使用了风险调整后的绩效测量方法(RAPM)。RAPM与传统的以股本收益率为中心的绩效度量模式相比,将银行的收益与其所对应的风险联系起来,更明确地考虑了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更全面的比较了风险与收益。RAPM一般包括四个指标:风险调整资产收益(RORAA)、资产的风险调整收益(RAROA)、风险调整资本收益(RORAC)、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RAROC)。由于银行业务逐渐扩展到了表外业务,因此较少考虑资产的有关指标,而RAROC与RORAC相比,在分子中扣除了预期损失,更符合银行的准备金提取制度,因此在商业银行中使用较多。

RAROC最早是由美国信孚银行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RAROC等于一种产品或业务的相关收益在扣除预期损失和相关费用后的净值除以所占用的经济资本后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RAROC=风险调整后的收益/风险资本=(收入-资金成本-经营成本-风险成本)/风险资本(公式一)

一般情况下也可表示为:RAROC=(净收益-预期损失)/经济资本(非预期损失)

预期损失指贷款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是指平均损失值。非预期损失是平均损失和一定概率下的最大损失之间的损失,该部分损失是预期损失的波动性,未能通过贷款的收益来抵御,只能通过资本金来抵御,非预期损失量化为资本就是经济资本(Ca R)。对银行来讲,在发放贷款取得利润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其未来成为不良资产时可能造成的损失,从而从风险和收益的双重角度来对目前开展的业务进行价值评估,从而得到了RAROC的公式。经济资本是用来对冲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RAROC体现了银行在审慎经营原则下的资本的盈利能力。银监会在2004年颁布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中也指出银行承担风险是有成本的,RAROC公式衡量的是经济资本的使用效益。

2 RAROC在商业银行中的运用

信孚银行最初开发RAROC是用于衡量银行投资组合的风险以及使银行储户和债权人能够有效规避风险的股权资本总额,随后又经过不断改进,方法越来越完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国外商业银行将RAROC技术应用于银行的整个分析和决策过程, 包括银行制定定价策略,分配经济资本,进行资产管理和绩效评价。

RAROC通过考虑单笔业务的风险成本,将单笔业务风险资本的回报作为业务定价决策的依据, 这也符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资本管理要求, 是追求价值管理银行的比较合适的定价模式。由于资本的稀缺性决定了银行股东都要求有一定的回报率,国际性大银行的股东最低回报率一般在15%-30%之间,按最低要求可设定为15%。银行是否开展某笔业务就要看能否达到股东所要求的最低回报率。假设有一客户对银行A提出5年期限的抵押贷款申请,该客户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为A等级,对应的违约率为1%,违约后损失率为40%。同时银行对这笔业务的风险值的容忍度设定为2.5%,根据历史数据以及现有资产的风险结构,测算出这笔业务的风险值(Va R)为1000万元。这笔业务所需的5年期资金成本为5%,人工、设备等各项经营成本需100万元。根据以上条件,可计算出银行的贷款定价水平。首先计算各种成本,其中风险成本为(1%×40%×1亿)40万元,成本合计为640万元;然后已知风险资本为1000万元,最后用既定的RAROC公式一变形计算出贷款价格。贷款价格=RAROC×风险成本+各种成本=15%×1000+640=790万元,换算为贷款利率为7.9%。假设有一竞争对手银行B对该客户提出了下浮5%的利率报价,即贷款利率为7.5%,银行A能否提供同样的报价呢?通过RAROC可计算出在下浮5%的利率下该笔贷款的股东回报率为11%,低于银行要求的股东最低回报率15%,对银行A是不能接受的。银行发放的每一笔贷款其实都与自己的RAROC等指标直接相关,贷款报价要考虑当地市场竞争状况,同样也要算清楚自己承担的资金成本、费用成本和风险成本;只有搞清楚自己的底线在那里,银行才能在谈判中处于主动地位。

在银行总体层面,RAROC可用于资本分配和经营目标的设定。银行计算出银行总体需要的经济资本,判断自身资本充足状况;同时将有限的经济资本在各类风险、各个层面和各种业务之间进行分配,对银行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进行总量控制;银行还将股东回报要求转化为对银行总体和各个业务线的明确目标, 确定业务发展重点。假设某银行下属4家分行某年的RAROC表现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到4家分行的各主营业务的RAROC及总体收益风险匹配水平,据此,银行可结合各分行当地具体业务的市场规模和辖内机构的竞争能力对业务做出总体战略规划和调配,以使其总体RAROC表现达到最好。B分行RAROC总体变现最好,可获得较多的资本配置。而D分行表现较差,尤其是公司贷款业务的RAROC为负值,可减少公司贷款业务量。同时该行还可根据各分行本年RAROC的综合表现,根据下一年资本总量的预算,对各分行下年资本限额作出计划,进行资本配置,即匡定了下年各行可承受的风险总量,各行可以在此风险限额内根据市场环境动态调整自身业务结构及需完成的业务量,从而实现收益最大化。

银行还可通过RAROC将股东回报要求转化为对全行、各业务部门和各个业务线的经营目标,用经济价值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即EVA)进行绩效考核,使银行实现在可承受风险水平之下的收益最大化,并最终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银行EVA计算公式为:EVA=经济资本×(RAROC-股东底线回报率)。EVA的实质是扣除资本成本后的剩余收益,考虑了权益资本的成本,是从银行股东角度定义银行创造的利润。EVA体现了资本也是有成本的观念,只有当银行的税后收益高于投资的机会成本时,该项投资才是真正盈利的,使得经营者考虑留存收益的机会成本,定量地衡量每个时期银行为股东创造或毁损的价值,从而使经营者目标与股东目标达到一致。

3 RAROC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以及银监会加大监管力度,各大商业银行积极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技术,以切实改善银行经营管理模式,转变业务增长方式,实现业务发展、风险控制和效益增长的有效统一。而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RAROC等技术的过程中,也给银行自身带来了不少思考。

RAROC的应用是要求有一定的历史风险统计数据为基础, 有较长时间的完整数据,才能较准确地计量贷款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 从而计算出风险成本和经济资本。而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由于历史等原因,相关数据并不完整,我国商业银行在数据管理等方面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07年2月,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要求国内大型银行2010年底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新资本协议高级方法是以风险计量技术为核心的,也要求有相关的数据作为基础。RAROC的应用和新资本协议的实施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强化数据基础,建立高质量、覆盖范围广、管理规范的数据管理体系,从而可以更好地运用相关技术。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从RAROC的构成来找到提升银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从RAROC公式中可以看到,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比例、银行对利差收入的依赖程度、不良资产率和风险管理能力、运营成本比、贷款的报价水平以及资金有效投放的比例等决定了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程度的不断提高,银行收入中利差收入的比重不断减少,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要降低对利差收入的依赖程度,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比例。我国商业银行还要学习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增强风险管理能力,降低不良资产率。只有通过在经营管理中落实与RAROC有关要素,才能切实提高银行的竞争力。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推进,我国A股市场上已经有了14家上市商业银行,包括工、建、中三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大部分上市银行已经在经营管理中探索和实施RAROC和经济资本管理。而在上市商业银行的年报中只披露了传统的财务指标,随着RAROC的运用和股东对知情权的要求,商业银行在年报中披露RAROC、EVA等指标将成为趋势。

2006年我国已经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讲,只有合理利用RAROC等先进的技术,注重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统一,才能实现我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先信.银行内部模型和监管模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陈小宪.资本风险市值[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3]刘晓星.基于VaR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运用中的启示 第8篇

一、公共管理的新发展———市民社会的兴起与公共治理理论

公共管理是西方发起的对政府改革的一种新的模式,它是为了维护、实现和公平地分配公共利益而由公共管理主体对社会公共事务依法进行的管理活动[1]。公共管理理论是在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经了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等发展阶段。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区别于传统的政治统治学说的标志在于强调政府并非公共事务管理的唯一主体,尽管它是很重要的或者说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公共管理主体。在处理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者的关系时,新公共管理理论开始表现出了政府与其他二者合作的发展趋势。

面对全球化和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大变革时代,各国政府都在寻找一种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新的治理形式,以便在经济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并让社会获得有质量的持续增长[2]。治理理论正在成为当今政府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治理理论认为,公共管理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组织势力通过面对面合作方式组成的网络管理系统,强调社会管理力量的多元化和有效政府的重要性[3]。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以推动公共问题的解决成为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观念变革的一种崭新的潮流。

根据俞可平教授的观点,治理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指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治理的目标或说理想状态是善治,即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公共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善治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六个:(1)合法性(legitimacy);(2)透明性(transparency);(3)责任性(accountability);(4)法治(rule of law);(5)回应(responsiveness);(6)有效(effectiveness)。善治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积极而有成效的合作,这种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参与政治管理的权力[4]。公共参与是政府与公民之间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政府与公民互动的有效形式,是善治理论的精神内核。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公众参与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厦门PX事件”中,从参与主体上看,主要是由城市中的中产阶层人士和专家发动的多数利益相关阶层参加的,在参与的方式上表现出了极大的理性、智慧和自发、守法,这种表现无论如何都应该归功于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渐渐独立的市民社会的发展。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及其代表政府、市场相对应的政治范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民社会对于影响他们利益的公共事务和公共议题的关心,正在成为推动政府无论是在决策还是在行为上转变的一项极为强大的力量。市民社会发展的显示标志是独立的第三部门和社会民间组织的成立,他们往往代表本组织所有成员的利益在社会权威和资源分配方面与政府、市场进行协调。在“厦门PX事件”中,我们同样看到了来自第三部门连同市民个人自发的组合联盟在对抗政府的决策。市民社会的成长和兴起正成为公众参与最为厚实的基础。

二、民意诉求与政府回应

善治理论强调政府要积极回应公众诉求。回应性强调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的反应,不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在必要时还应当定期地、主动地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回应性越大,善治的程度也就越高。在“厦门PX事件”中,存在着多重民意诉求回应的缺失,从而引发了大规模的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政府没有对公众的诉求积极及时有效地回应而引发了政府危机。

公众诉求的范围极为广泛,类型多样。当多数公众的诉求具有共性时,就形成了民意。民意需要表达。政府无论是在决策还是在政策执行时都要注重倾听民众的意见,体察民意,这就需要一个民意表达的渠道来沟通二者。民意表达渠道具有正常渠道和非正常渠道之分。正常的民意表达渠道可以如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提出的: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完善党政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健全全国信访信息系统,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非正常的民意表达,一种情况是在引起了公民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的丧失和损害后才经由媒体舆论披露而形成,另一种情况则是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前者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是投诉无门轻生或者被打击报复;后者可以是“厦门PX事件”、“上海磁悬浮事件”以及“瓮安事件”。

民意如水,总要有奔泻的方式和渠道。当正常的方式和渠道受阻以后,非正常的方式和渠道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在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里,正常的民意表达渠道的重要性就像是高压阀,可以在高度的社会张力下适时释放和疏导聚集的民意,引导民众与政府、社会的正常合作与交流。像“厦门PX事件”以及“瓮安事件”等采用群体性方式进行抗争的事件,虽说可能达到通过民意推动政府变革的客观效果,但是,这种方式的代价就是社会的失序和政府在公众中信任度的下降。民意忽视是现代地方政府管理方式中最令人担忧的,民意忽视而引发的民意抗争不仅严重地冲击了政府的合法性基础,更可怕的是它使得整个社会都可能处在不安之中。在“厦门PX事件”中,可以发现,由于政府一开始并不重视民意,还停留在以前管制的思维窠臼中,采取封锁消息,控制网络,秘密实施公共政策的方式,导致了后来的厦门市民自发的“散步”行动,也酿成了在政府后来的各种行为都充满了民众的质疑声音。民意抗争直接引发了自发的集体行动,具有相同思想的民众在民意忽视与民意抗争中自然结成了同盟,以求发出更大的声音,开展更大的行动。由此,政府的低回应性将可能引发社会危机事件。

治理理论强调的政府的责任性,要求政府要对社会危机事件承担治理责任。“政府的责任使政府成为公共危机管理最主要的承担者,而为政府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和社会资源,又为政府进行公共危机管理提供了充分条件。”[5]危机处理往往要求政府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符合利益诉求者的有效的解决方案。使危机处理政策能够符合利益诉求者的要求的唯一方式就是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将其诉求充分的考虑,并引入公众参与的机制,建立公开透明的应对机制。“政府代表公民运用公共权力对社会管理的过程应当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政府需要以其实际行动和将公民参与纳入公共管理过程的制度来增强社会公众的信任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否则会导致社会公众信心不足和对政府信任的丧失,从而削弱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合法性。”[6]构筑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危机治理网络结构,将公民参与纳入到政府治理体系中来,形成新型的公共治理结构,从而将政府治理危机化解为增强政府社会资本,将是政府危机治理的关键。再以“厦门PX事件”为例,厦门市政府从忽视民意,回避舆论,因酿成政府危机,到直面民众,审时度势地开言路、纳谏言。事实证明,一旦民意的管道自由畅通,民众获得了自由、理性表达和参与机会,事件解决的前景便豁然开朗:民众与政府之间,对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话和合作。

三、公共参与与政府因应

回过头来审视公众参与如何影响和改变政府的行为和政策。在当今中国,公众参与最为普遍的领域是环保领域,无论是“厦门PX事件”还是上海的磁悬浮事件,涉及到的环境利益的保护。利益表达是公众参与的主要目的,也是公众参与的价值所在。公众参与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行为和决策,取决于公众参与的形式和效力,以及相应的制度保障。从“厦门PX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公众参与机制不足的地方和一些新的尝试。

首先,政府决策没有听取相关利益关注者意见,是政府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如政府在招商引资和工程建设中,往往不注重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没有充分听取相关相对人的意见和利益诉求,从而导致了政策与民意的违逆,也造成了巨大的政策执行成本。在“厦门PX事件”案例中,公众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诉求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表达和反馈,从而积聚民怨。虽然表现为环境危机,但真正引发危机的,是政府部门漠视民意和以GDP为纲的施政方式(或至少说是施政姿态)的不满,是对政府行为和决策方式的不满。最终,PX项目不仅遭遇了民意的抗争和反对,政府在处理该事件中失去了民意支持和信任;同时迁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不仅将由当地政府埋单,也使得政府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行政成本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进行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

其次,要关注公众参与的形式和渠道的阻塞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公众参与政府政策制定渠道进行了分析,一种观点将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划分为制度内与制度外途径。制度内途径是政府创建和主导的公民参与途径,它有严格的程序和内容限制;制度外途径是社会主导、公民个体或群体自发形成的公民参与途径。它不存在特定的程序和内容限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制度内途径又有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之别,间接途径主要包括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加社团活动、官方、半官方政策咨询机构来参与,即通过所谓的代议制度来实现民意的表达;直接途径是指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通过听证、信访、公示、政务信息网等途径搜集、征求有关政策相对人意见的活动。制度外公民参与途径主要有:用舆论扩散对政策的制定、调整施加影响;通过民间咨询机构推动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借助特殊的社会关系网和非正常的手段对政策施加影响;通过激烈的参与方式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7]。从“厦门PX事件”的发展过程来分析,可以发现,一个自发的市民社会力量起先总是先通过正常的、制度内的利益表达渠道来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如参加市长热线、通过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以及相关的社团机构反映诉求,但是,在这个事件中,制度内的间接途径的利益表达渠道没有发挥正常的功能,无法形成公众满意的答复。

新信息通信手段的运用为公众制度外参与提供了强大的武器。手机和大众网络传媒在汇聚民意,形成舆论压力和开展公众运动方面具有巨大威力。媒体和新的通信手段通过宣传构筑了利益共同体,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身份认同,如公民认同、地方身份认同、集体身份认同等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公众参与和民意表达中,大众传媒和新通信手段在塑造认同、构筑集体身份和形成一致行动方面将显示更加重要的作用。这也将是公众参与的最为有利的工具和武器,用以推动政府决策方式和行为手段的转变。一旦政府无法适应这种发展趋势,还因循原有的管制方式,那结果很有可能还是另一个“瓮安事件”。

再次,“厦门PX事件”最终以公众听证会的方式来化解政府的危机,是通过制度内的公众参与影响政府既定决策的典范。听证制度在直接参与、利益代表、法律认可、公开透明和社会稳定方面,都对中国公共决策体制的变革有非常明显的正面促进作用[8]。听证制度是公众参与的表现形式,也是直接参与的有效形式,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已经有所规定,如《行政处罚法》、《价格法》以及《立法法》等。但是,听证制度对于各级政府的公共管理来说,毕竟是一项新鲜事物,在组织运行机制和制度建设方面都不完善,在吸收公众参与的效果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厦门PX事件”的听证过程来分析,我们首先要看到听证发起之难。听证应当是政府公共管理的一种政府工具,应是政府决策和行为的先导,但是,在该事件的过程中,政府最终也是在公众及舆论压力下才将听证作为化解政府危机的手段,具有强烈的政治目的性。其次在听证的参与人选和人数的确定上,谁才具有代表性?这是听证的关键之一。厦门市政府通过摇号的方式来产生市民代表,“每场有50个是自己报名并通过随机抽号参加座谈会的市民,还有50个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这就保证了代表的广泛性。对于公共项目的实施或公共政策的制定,应当交由可能受到该项目影响的相对人经由广泛的听证程序来决定,这当成为“厦门PX事件”后政府公共管理应当吸取的教训。最后是听证的核心,即听证应当奉行的公开透明原则。只有程序的公开透明,才能使得相关利害相对人都能尊重经过听证的政府决策和行为。

“厦门PX事件”最终通过听证制度达到了疏导民意,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当然,厦门市民从事件的一开始就采取理性和合法合理的民意诉求的方式,对社会稳定并未构成巨大危害,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同时推动了政府的管理方式的变革和进步,推动了市民社会与政府合作解决公共议题的良好示范,成为中国政府公共管理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摘要:“厦门PX事件”已经成为当今政府执政方式改革的样版,促使政府开始关注如何处理不断成长的市民社会与公共治理的关系,如何将民意纳入到公共决策中。市民社会的兴起引起了公众不断成长的参与意识。政府需要积极回应公众的诉求,及时化解政策危机,以追求公共治理的新局面。公共治理很大程度需要将民意通过公共参与的方式引入到政府的政策制定中。

关键词:公共治理,善治,公众参与,市民社会,民意

参考文献

[1]王乐夫.试论公共管理的内涵演变与公共管理学的纵向学科体系[J].管理世界,2005,(6):57-63.

[2]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9):40-44.

[3]汪向阳,胡春阳.治理:当代公共管理理论的新热点[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136-141.

[4]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9):40-44.

[5]鲍静.危机中的政策困境与化解[J].南京社会科学,2005,(1):32-37.

[6]褚松燕.公民有序参与:政府治理危机的化解之道路[J].河南社会科学,2004,(6):19-21.

[7]朱水成.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问题研究概述[J].理论导刊,2008,(2):105-107.

运用中的启示 第9篇

关键词:微课,民航空乘英语,课堂教学

1. 引言

步入“微时代”, 微信、微博等名词已深入人心。在教育领域,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组织模式, 方兴未艾, 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 (2014年8月—2015年3月) 中可窥一斑。比赛积累了大批可供教学观摩和学生学习的宝贵视频资源, 它们来源于教学一线, 贴近教学前沿, 符合学生需求。笔者作为参赛选手之一, 有幸获得了江苏省赛区高职高专组二等奖。从研读参赛规则到设计备课, 从现场录制到后期制作, 尤其通过参赛官网平台展示的微课作品, 笔者观察、学习、反思, 重点搜集了有关民航空乘英语课程的微课视频作为研究样本, 分析总结了微课教学在民航空乘英语课程中的实践与运用。

2. 微课概念界定

“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简称“微课”, 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 针对某个学科的知识点 (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 或教学环节 (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 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关中客, 2011:14) 。最早将这个概念用于教学的是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他提出了微课设计的五个步骤: (1) 把通常60分钟的课程所涵盖的主要概念列表, 这些概念将形成微课的核心内容。 (2) 写出15到30秒钟的介绍和结论, 为主要概念提供背景。 (3) 使用麦克风和网络摄像头将以上内容录制下来。内容时长约60秒到3分钟。 (4) 设计微课的后继作业,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等活动对关键概念做进一步的探索。 (5) 结合书面作业使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资源, 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

3. 中国外语微课大赛民航空乘英语作品分析及研究启示

3.1 内容选题

杨惠中教授在《提倡有效教学———从“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谈起》一文中提到了教学材料选择:要难易适中, 要符合学生实际水平, 既要能够让学生听得懂、看得懂, 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引起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任务的期盼;主题要突出, 要有利于学生在听懂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练习。本次大赛中, 围绕民航空乘英语选题的作品主要有购买机票、登机流程、机上安全演示、机上餐食服务、货币兑换等。

河北师范大学的李伟、高洁、时亚丽和傅帅组成的微课团队, 内容选题为航空英语微聚焦———餐食服务篇。该课程通过情景模拟和教师讲解训练, 使学生能够掌握提供餐食服务时恰当的英语表达, 并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该微课将内容选题缩小至民航空乘英语的一个小部分, 即餐食服务, 这样能使学习者比较集中地解决空乘英语的一个问题, 简明易懂。

南昌理工学院的江蕾、李滢欢老师的内容选题为机上安全演示。授课者阐明了通过机组人员的专业安全操作知识演示, 完全可以为乘客提供满意的安全服务。本章节的课程设计十分完整, 包括了当前热点话题, 全真的机舱服务广播等, 希望能带给观看者们精彩的课堂呈现。机上安全演示也是民航空乘英语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这样的选题完全可以撑起一个微课。

3.2 方案设计

杨惠中教授还提到了课堂整体设计:能有效、迅速地导入本课主题, 做到主题明确,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将思维迅速调整集中到课程,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课堂活动的结构、流程安排合理, 循序渐进且适当重复, 各个项目过渡自然, 衔接流畅。

这里以笔者的微课内容为例。笔者的微课题目是空中安全演示, 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模式。微课的开头和结尾的假设富有创意, 让学生进行安全演示的方式能轻松直观地记住相关知识点。这种微课形式顺应了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并得到了评审专家们的肯定, 课程实景教学, 动画模拟结合真人讲解结合, 能让学者产生一定的兴趣。视频构图合理, 明了易懂。

同样采用了“翻转课堂”模式的微课还有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婷, 她的微课题目为机场入境流程。王婷老师利用影视片段和图片为学生创设机场入境检查的各个环节的场景, 授课内容根据时间顺序和场所分解入境程序:接受入境官员的证件检查和常规询问———领取行李———接受海关检查及行李申报———离开机场, 决赛评审专家认为过程设计主线清晰、重点突出、明了易懂。

3.3 材料规范

在观摩微课作品的过程中, 笔者发现, 有些教师能以任务为纽带, 将任务设计贯穿始终, 环环相扣,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引导、协助、评价、鼓励的角色, 而非代劳。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的叶高洁教师通过剖析登机时发生的一个小案例来学习一些专业知识, 并深入了解空乘这一职业的基本要求, 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为本课程后面知识点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该微课获得了决赛三等奖。课程内容为学生需要、有代表性的内容或问题, 作品主题与作品课程范围归属关系合理, 作品目标旨在培养技能或解决疑难问题。

此外,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的孟支红老师创立了“点线面”的英语速成法, 即将民航专业词汇 (语言点) 穿成经典服务英语句式 (语言线) , 将经典句式穿成典型情景 (情景面) 服务口语对话, 形成自创的“点, 线, 面”, 快速口语教学法, 实效性强。虽然该微课的拍摄形式比较单一, 但是在材料规范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

3.4 技术应用

为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课堂气氛, 给予新鲜元素的刺激, 教师往往需要获取课程教材之外的素材, 作为教学资源的补充。网络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各种信息技术不断产生。在本届大赛民航空乘英语类课程中, 几乎所有教师都在自己的课件设计里插入了音频、视频、三维动画, 等等, 图文并茂。

河北师范大学的杨帅等教师拍摄了特殊用途英语口语实践课堂———机舱服务用语。该课程设计的最大特色就是采用了DV实景拍摄的手法。在教学内容的输出上, 运用了手偶道具, 配合画外音来表现机舱里空乘人员和乘客的互动。开头的导入, 每个环节的衔接, 以及最后的总结, 也是由主讲教师在校园里实景拍摄的。该模式采用交际会话的方式, 达到了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的冯金妮等老师组成了微课团队, 他们的选题为实用的航空旅游英语。该微课学习目标明确、内容提示清晰、巩固练习有效适当, 教学方法生动、有创新, 将句型学习与情景和音乐生动融合, 具有趣味性和感染力,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过程设计清晰、通俗易懂;视频构图合理, 录制和制作有创意, 课件制作新颖、简练。

4. 结语

微课教学比赛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微课作品, 不少教师获得了国家级、省级的各种奖项, 这看似直接受益的是教师, 实则受益的是学生。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这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学习相关知识,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会有更多的系列微课作品供他们学习。时代呼唤具有时代元素的教学目的、内容、方法、途径和模式, 能让教师综合考虑、系统化设计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微课教学内容, 取材得当, 方法先进, 让学生以愉悦的态度学习, 形成师生互教互学的良性循环,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参考文献

[1]杨惠中.有效教学———从“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谈起[J].外语界, 2011 (2) .

[2]黄国君, 夏纪梅.大学英语课堂危机引发的思考及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3 (3) .

[3]胡琴, 夏芳.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设计探究———以第一届全国“外教社杯”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优秀样本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 (2) :80.

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的难点及启示 第10篇

一、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的难点

公允价值本身是相对可靠的,但我国对待公允价值的态度是谨慎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数量众多,国有股和法人股占较大比例且不流通,导致竞争机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公允价值难以形成,特别是国有企业之间的交易价格有失公允,严重影响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其次是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公允价值可靠性的问题

一直以来,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很难同时得到满足。从我国的现状来看,证券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不成熟,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获得。例如:关联企业在购销往来、资产转让和出售等业务中,通过操纵购销差价来获取利润,问题的根源在于关联交易存在单方面垄断性,如进货渠道垄断、技术垄断、供应链垄断等。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的规模优势促成的,因为企业的规模发展本身就是在促进技术垄断的出现,提高了垄断产生的频率;另一方面,政府的无效管制也责无旁贷。再如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和债务重组中,上市公司通过非同类资产置换,达到“互利互惠”,即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评估后,两家上市公司通过“约定”互换资产使置换资产升值,实现人为的“报表重组收益”,其原因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和债务重组缺乏透明的监督机制。如果说技术因素是监督匮乏的“瓶颈”因素的话,那么制度本身的漏洞就是制度运行失灵的主要原因。

(二)操作性问题

公允价值的计量与核算比较复杂,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才进行会计处理来完成。从我国现状看,评估人员与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都不容乐观,大多数从业人员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尚难以适应。同时,各类资产交易市场不发达,价格难以真正反映价值,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获得。虽然可运用现值技术等估计公允价值,但现阶段的未来现金流量及折现率的信息都很缺乏,现值的主观估计成分偏大。一种会计计量方式若要有用,决不能以牺牲可靠性为代价。

(三)盈余管理问题

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改变了通常的收益观。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将会产生利得或损失,这将改变现在会计实务中短期投资只确认减值不确认升值收益的情况;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不仅将增加企业的资产或负债,同时也将影响当期损益。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结果可增值也可减值,可能使证券性交易投资较多的公司,其股本“账面富贵”并反应在当期业绩中。企业会利用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权,以新的盈余管理手段来“创造”账面利润。由于会计准则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它具有明显的经济后果,不同的准则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不同会计主体的利益。如何保证公允价值确定的合理性,避免像以前再次成为企业随意操纵业绩的工具,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四)税收调整问题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带来了税收上如何衔接的问题。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会大大增加纳税调整的工作量,收益的税收问题又是公允价值会计中一个很实际而且很重要的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如,企业在首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房地产后,调增的留存收益在税法上是否需要征税,以及未实现收益是否征税等。如果要为尚未实现的收益付税,企业可能面临不得不出售某些资产来缴税的问题。再如,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后,由于不再对投资性房地产折旧或进行摊销,可能会增加企业的应交所得税。

二、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的启示

(一)引入全面收益理论

全面收益是一个广泛的收益概念,既包括已确认并已实现的损益,又包括已确认但未实现的损益。前者为传统损益表上的项目,后者可以通过“其他收益”来反映。从金额来讲,全面收益=净收益+其他收益。为了防止企业为保牌与配股等而利用公允价值创造利润,证券监管机构在制订相关指标考核时,应将未实现的损益与已实现的收益分别考核;加强对公允价值有关信息的批露,规定任何公允价值方法不仅应反映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及产生的收益,而且应根据相关项目进一步细分各种收益的来源和变动,杜绝利润被操纵的渠道,同时也给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更明确的决策信息。

(二)建立市场信息数据库

网络信息技术运用是未来实现公允价值计量的关键。如通过互联网将某地区的同类原料或产品的所有厂家及其信息收集起来,包括价格、规格、品质等资料。在数据资料收集到之后,应先由指定的部门进行分析整理,得出一个或几个较为客观、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信息,然后再交由信息使用者使用,作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参考标准,这样才能使公允价值变得客观、可靠。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快速传递公允价值计量所需的公共信息,实现资产信息的及时查询和资源共享,使企业公允价值的计量快捷、有效。

(三)加紧研究现值计量理论及应用框架

在缺乏可观察市价的情况下,公允价值估计经常要依赖未来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技术。新会计准则已在资产减值、接受捐赠资产、盘盈资产和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等方面应用了现值技术,但由于未提出明确的计量目标,以及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框架而使计量结果不能完全代表公允价值。实现公允价值会计的重要举措就是制定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与美国的第七号概念公告相似的现值计量理论及应用框架。这个指导框架应包含对计量目标的明确阐述、对公允价值所包含的经济要素的界定、对利用现值估计公允价值的技术方法的描述及利用现值技术估计公允价值在财务报告相关信息中披露的规定等。

(四)实施公允价值会计的良好环境

随着企业新业务不断涌现,未来会有很多业务涉及公允价值,因此,必须加快具体准则制定步伐,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建立公平、开放、自由、诚信的交易规则体系;通过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企业管理层的约束;建立监管部门定期检查制度,充分发挥证监会、注册会计师和国家审计部门的作用;鉴于会计造假的违规机会成本远低于其预期收益,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应借鉴美国高昂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会计造假进行严惩,以震慑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心理;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行业自律,给公允价值的实施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五)规范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我国的国情比较复杂,所以解决公允价值不可靠的问题要结合国情。首先,改变特殊的股权结构,减少国有股和法人股所占的比重。实行国有股减持,增强大股之间的制衡,阻断单一股对公司的控制;建立能真正代表所有股东利益、独立于大股东和管理层并对其实行有效制衡的董事会,如实行董事、经理职务不兼容制度,杜绝董事和经理交叉任职;董事会中必须引入相当比例的独立董事等。其次,大力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改变董事、经理主要由行政渠道产生的现状,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通过市场手段和市场竞争方式来选拔和聘任公司管理者;实行董事、经理股权激励计划,使董事、经理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长远价值同比增长,使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最后,建立完善的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国家要制定与之相关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以保证企业使用公允价值时,能够实现与其风险管理框架以及企业整体风险承受力相一致的风险管理目标,保持有关使用公允价值估价方法及政策规定在企业中的一致性;定期提供信息,反映企业使用公允价值方法的情况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影响等。

(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思想境界。强化法制教育,要求会计人员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处理会计业务;同时,切实加强诚信建设,牢固树立务实求真的职业操守,从根本上消除虚假现象的发生。其次,加强业务培训,帮助会计人员熟悉和掌握新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减少会计信息的行为性失真和对公允价值判断的偏差。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法制的完善,会计人员素质的增强,合理监督机制的建立,公允价值计量合理使用一定会提高和改善我国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使之向外部投资者传达一个更为真实的企业价值信息。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M].北京冲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于永生.公允价值会计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1).

[3]顾久炜.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J].会计之友,2006(4).

“被动式”节能技术的运用与启示 第11篇

关键词:被动式,节能,建筑设计

0 引言

随着全社会低碳节能意识的提高, 建筑的节能正逐渐成为该领域设计发展的大趋势。虽然当前大多数人热衷于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 但我们不能忘却最基本的节能方式———“被动式”节能:通过非机械电器设备等干预手段来降低建筑的能耗。它在实现的过程中, 设计手段强于技术手段, 而且着重考虑建筑的朝向、周边环境、内部空间结构和外部形体等方面的影响, 同时结合材料的构造设计来实现能源节约的愿望。

1 多种技术的综合

建筑节能设计常常需要依靠多项技术的综合运用来实现可观的节能效益, 在2010年世博会的阿尔萨斯馆案例的设计中就采用了多种“主动式”和“被动式”的节能手段来达到良好的综合效果。其中较为重要的几项“被动式”节能策略包括:建筑朝向、围护墙体和屋顶设计等, 他们在节能技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表1列举了阿尔萨斯馆所采用的节能技术以及“被动式”节能手段所占据的比重。

这些手段主要涉及设计手法、设计的构造以及建筑材料的选择等方面。其中建筑朝向、屋顶设计的做法属于设计手法的一部分;围护墙体属于材料的选择部分。因此, 考虑设计的各个阶段并将其融入到建筑节能设计之中, 才能达到良好的综合效果。

2 案例启示

2.1 节能设计的一体化

节能设计的一体化是指在建筑设计之初, 就将节能设计的理念充分纳入其中, 使之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动式”节能手段并不是简单机械地附加于建筑之上, 而是通过对空间组织、建筑造型和立面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来达到有机统一的目的。在以往很多案例之中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节能设计思路融入在整体设计之中。一方面将建筑的结构、空间布局与节能设计整合, 即在建筑的结构和空间设计时融入“被动式”节能方式, 实现技术与建筑和环境的一体化。以哈桑·法斯设计的埃及民居为例 (见图1) :建筑有着厚重的泥石墙, 封闭和半封闭的庭院, 穹顶塔, 高低窗洞, 建筑材料以沙、石为主。建筑的这些特点, 是与埃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埃及是典型的沙漠之国, 全境95%为沙漠, 夏季气温高, 昼夜温差较大, 全境干燥少雨。每年4月~5月间常有“五旬风”, 夹带沙石。厚重的墙体以热容性较差的碎石和泥沙作为主要材料, 能够很好地保持室内温度的恒定, 同时就地取材, 降低了建筑的成本。封闭和半封闭的庭院能与沙漠沉闷的热气流、强烈的太阳辐射形成良好隔绝, 形成大量的阴影, 辅以良好的通风, 可以有效的减弱埃及地区炎热气候的影响。穹顶塔能利用室外强大的热气流发挥“烟囱效应”进行拔风, 使室内的空气流动, 改善空气的质量。高低的窗洞除了可以直接采光和便捷空气的流动之外, 还能够减少室外的热气流进入室内。

如图2所示是民居的平面图与剖面图, 主要体现的是建筑的布局与室内的空气流动。从平面图上看, 风由西北方向吹来, 在迎风面只开有一个小窗, 能够降低室外环境 (热气流、沙石) 对室内的影响, 因而将建筑的入口都设置在背风的一面。

剖面图主要表现室内空气的流动, 它的原理就是下沉式蒸发冷却, 具体如下:风从西北方向吹来, 在风挡的作用下进入室内, 首先会遇到一个装满水的陶罐, 使热空气的温度降低, 密度变大, 就会下沉, 会把室内的空气挤出去。再加上高穹顶所产生的强大“扒力”, 室内通风和空气流动的效果就越明显 (见图2) 。

干热地区的中庭要注重隔热, 避免过量通风, 同时要采用增湿的策略。由于空气干燥, 湿度很小, 因而需要在中庭内增加水体的设计, 并结合通风来进行蒸发制冷和增加湿度, 同时充分利用夜间自然通风来降温 (如图3所示) 。中庭中央的喷泉能为室内降温和增加湿度。

如图4所示, 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阿尔萨斯案例馆, 它的正立面由水幕太阳能系统和植被幕墙系统两部分组成。水幕太阳能系统玻璃幕墙从外到内包括三个层面:外层为太阳能电板和第一层玻璃, 中间是个可开可闭的空气层, 最后一层还是玻璃, 上面有水流过, 构成水幕玻璃。值得注意的是, 每一层玻璃都造得非常厚实, 尽可能阻隔因热传导导致的能量损失。外层玻璃本身也是由两层玻璃粘合而成的“超厚”玻璃, 厚度达4 cm~5 cm。

图5是水幕太阳能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示意图。“冬天模式”:所有的玻璃窗全部关闭, 使得中间层成为一个密闭空气舱。经过阳光照射以及太阳光在光电板上转换成电并发热, 密闭舱里的空气被迅速加热, 并源源不断送往风机, 就能持续地给室内各个楼面供暖。“夏天模式”时, 外层玻璃打开实现通风;同时经位于屋顶的水泵抽送, 水幕以每小时48 m3的流速不断冲刷着内层玻璃, 再加上太阳能板产生的阴影, 三管齐下, 使得中间空气层的温度有所降低, 从而起到给建筑降温的作用。同时太阳能光电板产生的能量将成为水泵的动力来源。

植被幕墙的存在作用不仅起到了良好的遮阳效果, 同时吸附浮尘, 提高空气质量, 极具视觉观赏性还可以起到吸收二氧化硫、甲苯等有害气体的作用。不仅对建筑自身的能量环境有所保护, 还可以影响周边环境。

2.2 蓄热体的应用

在传统建筑中, 主要通过对空气的直接制冷或加热来调节室内温度, 而哈桑·法斯设计的埃及民居作为一座“被动房”与传统温度的控制理念大相径庭。它充分利用了蓄热的作用, 即通过围护体的蓄热性能来维持室内温度的相对恒定。这种方法和过去的空调不同, 蓄热体通过建筑材料的热惰性来维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其工作原理如下:白天, 具有蓄热作用的围护结构的表面温度低, 缓慢向室内提供热辐射, 室内温度相对恒定。夜间再通风降温排解蓄热, 冬天反之亦然。这样的调温方式温和稳定, 相对于空调则拥有更高的宜人性。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被动式节能手段, 减少甚至免除了因用空调所消耗的能量。

2.3 建筑开窗

开窗一直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早在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要素”中就给开窗以特殊的定义。如今在节能要求的考量下, 什么时候开窗, 如何开窗有了新的诠释。

首先是出于功能的考虑。以往设计中影响开窗的因素主要有景观、立面造型、通风采光等, 因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往往采用南向大面积开窗, 北向小面积开窗的做法。而阿尔萨斯馆的开窗方式和传统的做法大相径庭:南面为水幕墙和植被幕墙, 其余各面为普通玻璃幕墙。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功能。

作为展览性建筑, 要避免直射光。

2) 使用时间。

作为世博馆, 其主要展期为以夏季为主的5月~10月, 主要是应对夏季的高温天气和过于强烈的太阳辐射。

3) 照度要求。

其次是考虑到节能与采光之间的平衡。

3“被动式”节能建筑的设计方法

经过多年的继承与探索, “被动式”节能技术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场地规划设计。通过场地的利用来遮挡或吸收太阳的辐射;利用或防止主导风向, 增加或降低温湿度;利用地形、水体、植被以及群体建筑的布局来实现环境利用的最优化, 达到节能的效果[1]。

2) 单体设计。通过合理的平面布局来实现自然采光和通风。通过对建筑体形系数的控制达到保温节能的目的。在生态学的观念下, 结合各区域气候的特点, 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构筑物, 积极地顺应和组织自然风的流动, 利用自然风压、热压和机械辅助等手段实现建筑的自然通风, 如果要使用能源, 则尽量从太阳能、风能、地热等资源中获取[2]。

3) 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采用保温性能良好的维护材料, 降低结构能耗。目前在规范的要求下, 国内保温措施日益普及。

4) 建筑的遮阳。通过遮阳的设施来阻挡过多的太阳辐射。从过去的遮阳板、遮阳百叶到现在立面的整体设计, 建筑的遮阳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和设计创新的突破点。

5) 绿色建材的使用。使用耗能低、可回收、可降解的建筑材料, 根据材料的全寿命全周期考量建筑生态节能。目前这一做法在国内还没有被广泛的采纳。

4 结语

节能是在保证人们使用舒适的前提下, 尽可能的降低能耗的做法, 只有多技术的综合运用才能达到可观的节能效果。其中“被动式”的节能手段具有适应性强和使用便捷的特点。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这些案例的启发让我们认识到节能设计的运用离不开特定区域气候环境的制约。“被动式”节能设计应该紧紧的抓住地方气候的特点, 采取适应气候、利用气候资源的策略, 综合运用各种节能设计的手段, 不仅有利于在目前节能目标基础之上更进一步, 而且也有利于居民健康, 满足亲近大自然的心理需求。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陶漪蓝.被动式节能技术的运用与启示——基于对城市最佳实践区实物案例的考察[J].绿色建筑, 2011 (2) :75-76.

上一篇:教学评价方法改革下一篇:团队学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