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长江江豚论文

2024-08-04

保护长江江豚论文(精选5篇)

保护长江江豚论文 第1篇

上海、江苏、安徽三地的长江刀鱼被列入国家保护范围, “长江刀鲚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正式命名。

刀鲚俗称刀鱼, 体长, 侧扁而薄, 体银白色。它是洄游性鱼类, 繁殖季节结群由海入江, 进行生殖洄游。刀鱼营养价值很高, 肉质细嫩鲜美, 最大特点是细骨遍布全身, 且清明前后硬度迥然不同。清明前, 刀鱼细骨软如棉;清明后, 刀鱼细骨鲠如针。“与上海中华鲟保护区不同,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对规定的水产品进行保护。”近年来, 上海不断加大刀鱼保护力度, 使得刀鱼的年产量稳定在一定数量上, 估计去年刀鱼产量比前年增加20多吨。“被列入国家保护范围后, 上海农业部门将进一步采取措施保护刀鱼资源, 并且可能会同江苏、安徽两地共同协商刀鱼保护措施。”

(www.cafs.ac.cn)

保护长江江豚论文 第2篇

半自然水域中长江江豚春季昼间活动节律的观察

202~4月,采用岸边定点和流动观察的方法对生活在半自然夹江水域中的5头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昼间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成年长江江豚春季昼间行为表现为摄食所占比例最多,为62.5%;其次是玩耍、移动和休息,分别为16.4%、10.7%和8.6%;其他行为最少,为1.8%.摄食高峰在8:30~16:30时,玩耍和移动也主要发生在该时段,休息存在1个高峰期.主要原因是人工投喂和在春季中午前后鱼群活动剧烈,长江江豚主要活动是摄食行为,而休息行为多发生在早晨和傍晚.

作 者:蒋文华 于道平JIANG Wen-Hua YU Dao-Ping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安徽,铜陵,244161刊 名:动物学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年,卷(期):200641(3)分类号:Q958关键词:长江江豚 半自然水域 行为 春季 昼间活动节律

长江江豚生存现状及保护建议 第3篇

江豚曾经的伙伴白鱀豚已经成为了这50年来第一个因为人类活动而灭绝的鲸类物种,长江江豚今天的状态,也和2、30年前白鱀豚的处境非常的相似,现在世上所存的江豚,不过1000多头,其中长江干流大概500头,鄱阳湖大概450头,洞庭湖90头,它们的数量已经少于国宝大熊猫。专家们称,如果再不重视江豚的保护,可能最快在10年后,它们的踪迹就会从世界上消失,如果不尽快减缓它们种群减少的速度,它们可能在10-15年内就会与我们告别。

目前,江豚的保护主要有三种途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繁育。就地保护是指在江豚自然生活的长江流域以及干流主要湖泊中保护它们的生存,减缓物种灭绝速度。迁地保护是指将从长江干流等地捕获的江豚迁移到半自然保护区,在那里让江豚自由的进行繁衍和生活。目前两个主要的迁地保护区分别是湖北石首天鹅洲保护区和安徽铜陵保护区,石首天鹅洲保护区已经在江豚保护上取得一定的成功,从1992年建立保护区之初的10头江豚增长到如今的45头。人工繁育便是使江豚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延续这一种群,也是物种保护迫不得已之时的最后的策略。其实,目前的三种保护策略都各有缺点不足,就地保护要考虑到目前长江的生态环境的恶化,迁地保护虽然还是给予了江豚一个半自然的生存环境,但是近亲繁殖和对于遗传多样性的保护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而人工环境繁育就更不用说,迁地保护和人工环境繁育其实都是维持江豚物种生存的次要手段,因为最后这些环境下生活的江豚都要进过野化训练,回归自然,重新回到它们自古以来生存的家园——长江。

所以,要想拯救江豚,最重要的是要拯救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长江。长江沿岸的大城市每年向长江内排放250亿吨以上的废水,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绝大部分都未经处理,重庆下游的水质,甚至有20%连三类水质的标准都达不到。除了水污染外,长江流域内的鱼也在急剧减少,淡水鱼类产量逐年下降,捕捞到的鱼的质量也一年不如一年。各种过度捕捞、非法捕捞屡禁不止。此外,水电工程建设、围湖造田、疏通航道等等人类活动也给生活在长江的各种生物和长江的生态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现在的情况下,要改善江豚的生活环境,切实地做到保护江豚物种的延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江面划线分区

长江中下游是有名的“黄金水道”,每年都有着巨大的航运量,是重要的经济运输纽带。放眼望去,如今的长江水面上来来往往都是船只,不但侵占了长江江豚等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它们螺旋桨的轰鸣声也会干扰江豚的回声定位系统,影响到江豚捕食、集群、求偶等一系列生理活动,扰乱它们的正常生活。有时候,轮船的螺旋桨甚至会给江豚带来直接伤害。近几年因为躲避不及被螺旋桨打死的江豚居然不在少数。因此,长江流域航道和非航道的划分十分必要,特别是洞庭湖、鄱阳湖与长江交接的水面,目前来看,几乎已经被船只封住,由于江豚生性胆小,对于狭窄的水面有着天生的恐惧,很难通过密密麻麻的船只由湖泊进入长江或者由长江进入湖泊,严重地影响它们正常的迁徙活动。长江的江面需要留出一片天地不被船只占满,分出一块区域让江豚不用生活在螺旋桨的阴影之下。

二、渔业整改和渔民的再安置

长江的渔业这几年光景一日不如一日。2002年以来,由于渔业资源的衰减,长江流域开始在每年4月1日到7月1日之间禁渔,然而因为禁渔期每位渔民每个月只有100元的微薄补贴,根本难于维持生计,有渔民仍无视禁渔期偷偷打鱼。每年长江内都有投放新的鱼苗,但是每年的渔业收成还是越来越少。渔民每年能够打鱼的时间本来就不长,随着鱼的减少,有些渔民甚至采取了一些“竭泽而渔”的极端捕鱼措施,运用电打鱼、迷魂阵、滚钩等大规模的捕鱼方式,大有把鱼一网打尽的架势,而且还影响了鱼的生殖能力,使得可捕之鱼进一步减少。鱼的减少不但影响了渔业的收成,也减少了江豚的食物来源。更令人痛心的是,渔民采用的极端捕鱼工具如电打鱼、迷魂阵等也给江豚造成了直接的伤害。

三、水利水电工程、挖沙等加强限制

有人曾经目睹过,在一次为了建桥的疏通河道爆破后,水面上立马浮起几只江豚的尸体,那画面想着便叫人痛心。如今,各种水利工程建设不但在建设过程中给长江带来了伤害,在建成后,各式水电站改变了长江的洪峰、汛期、水温等等特征,使得生活在水中的各种生物的生活被打乱,难以适应,有时它们更是阻隔了水生鱼类洄游和迁徙的通道。过去,每天早上和下午,在鄱阳湖与长江交界口,总是能看到大群迁移的江豚,场面十分壮观,然而,在两座大桥在这里架起之后,这一景观却不复存在,大桥密密的桥桩和轰响使江豚望而生叹。

现在的洞庭湖,放眼望去,一艘艘满载而归的挖沙船在水面穿梭,挖沙不但破坏了湖区的生态,还占据了大片的湖面,它们对洞庭湖生态的破坏的影响大得不可估摸。

而这些行为不加强管理,将来的长江便不知会是何种模样,但是不得而知的是,这样的长江,肯定不是适合江豚生存的。

四、提高群众保护意识,争取提高保护等级

对于国宝大熊猫,藏羚羊等濒危动物,人们的了解还算比较多,而长江江豚,这一数量仅在1000头上下的水中微笑天使,这一世上唯一的淡水江豚,大众对于它们的了解可谓少之又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早在2013年就将长江江豚的濒危等级由濒危級升级到极危级,而江豚在中国,仍然只是区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长江江豚的现状 第4篇

长江江豚这个物种现在处于很危险的状态,专家们根据数据推测最快五年江豚的数量会下降到250头,最快10年江豚就会灭绝。因为对长江现有环境的不适应导致了江豚数量的急剧下降。造成江豚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航运,污染,水工以及渔业活动几种。水工会破坏江豚的栖息地,影响种群之间的交流,还会造成直接伤害。长江上的航运会侵占江豚的生存空间,干扰江豚的声呐工作,船只的螺旋桨也会对江豚造成直接伤害。长江中的污染会使江豚的食物减少,还会危害江豚的免疫和繁殖系统。渔业活动破坏了江豚的食物来源,渔民使用的各种捕鱼道具也会造成江豚的死亡。长江中同样还有许多鱼类濒临灭绝,人类活动是威胁江豚的最根本因素。比起以及灭绝的白鳍豚来说,长江江豚还是很幸运的,这两种生物都生活在长江之中,在以前的考察记录中也能看到白鳍豚和江豚一起出现的记录。然而从白鳍豚的标本来看,有九成以上的白鳍豚是因为人类活动而灭绝的,白鳍豚可能是世界上第一种因为人类活动而灭绝的生物,为了不然这种事再次发生,长江江豚的保护刻不容缓。

为了保护长江江豚,国家制定了几种保护策略。分别是迁地保护,就地保护和人工繁殖。迁地保护区现在有两个,天鹅洲故道和甸王庙故道,这是较为成功的江豚保护措施。天鹅洲故道的地形地貌非常独特,南边是下荆江河段,北边是江汉平原,外围有四十多公里的边滩。当地还有发现以前江豚生活过的记录,是保护江豚和各种陆,水生动物的理想地点。天鹅洲迁地保护去建立于1992年,这是一段长江的故道,并不会通航,这里生活着40多头江豚。这里的一位高级工程师给我们介绍了保护区的情况。天鹅洲故道长约21公里,平均宽度1200米,平均深4.5米。2012年的长江江豚调查显示江豚约剩余1000余头,比国宝大熊猫还要稀有。将长江江豚移居到这里保护的原因是江豚已经不法存活于长江之中,因为航运的逐年发展。在长江中有严重的重金素污染,对江豚的繁殖有很大影响。因为船只和桥梁的原因,江豚种群之间无法交流,会出现近亲繁殖的状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每五年他们都会与甸王庙保护区的江豚进行交换,大约5到10头。在天鹅洲保护区中江豚的生活十分稳定,每年都有5-10头小江豚出生。在这里每四年研究所会给所有的江豚做体检,检查它们的健康情况。虽然迁地保护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然而就地保护的成果还不明显,人工繁殖的技术还有待提高。

常年住在附近的渔民也说了一些他们的看法,早年有些渔民还参加过白鳍豚和江豚的救助行动。因为船只的变多,长江中的鱼类数量下降数度变得非常快。以及为了开拓航道,常常进行炸礁的作业,这对长江中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危害。渔民们也深受其害,因为鱼类的减少,禁渔期的时间他们只能做体力活或者种田,然而这并不足以养家。当地还有家很大的化工厂,虽然这家化工厂是当地的经济支柱,但是它的污染也非常严重。为了节约成本他们会将污染物深埋地下,这对长江生态有非常大的影响。当地政府也是需要在环境和经济中把握好平衡。

保护长江江豚论文 第5篇

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一种小型鲸类淡水亚种,在地球上存在了2500万年之久。在20世纪的渔民在捕鱼时常常可以看见成群的江豚随船伴游,跃出水面。然而从八九十年代开始,江豚却大幅度的开始死亡,如今已不足1000余头,濒临灭绝。同样,中国仅有的水生动物白鳍豚也已经功能性灭绝。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江豚这种长江流域的旗舰物种濒临灭绝的呢?我有幸来到了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因为白鳍豚灭绝,所以白鳍豚基金会开始保护江豚)询问情况。第一次看到江豚,我便被它所吸引,这是一种长约一到两米的动物,椭圆的脑袋两边被点上一个小巧的眼睛,雄性的腹部有一条从肚脐一直到尾部的生殖裂,而雌性两边各有一道短小的生殖裂,每当产仔乳头便从中裂出。它是有灵性的吧,当我的手触摸在玻璃上的时候,总是有江豚会在旁边游来游去,并用嘴轻触玻璃,这是其他水生动物所不具备的。在一个下午的观察里,它们总是伴游在一起而且经常用身体去摩擦东西,大概一份多种便出水呼吸两到三次,在池里悠闲自在的游来游去。当听到饲养员说它们每周要换两次水,一天更是要喂养四次,但每年政府拨款却连换水的钱都不够时,我不明白,为什么对已经濒危的动物国家仍然无法加大保护力度呢?虽然相比20年前我们已经做出了巨大改变,但按照现状科学家推测在最快十年内江豚还是可能灭绝。

为了更好的了解野生江豚的状况,我又去了天鹅洲保护区和洞庭湖,但结果却是令人揪心。

天鹅洲保护区成立于1992年,是世界上鲸类迁地保护唯一成功的案例,但是保护区内情况却不容乐观。

天鹅洲保护区内共有江豚40余头,我向负责人提出了几个心存已久的问题。第一个便是近亲相交所产下的幼崽是否会出现遗传疾病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保护区负责人告诉我他们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定期给江豚检查,并且将江豚引到其他保护区并从再补获野生江豚补充到保护区。但就我所知,一般江豚以家族为群体活动,前面的往往是雄性江豚,它们速度极快,不易捕捉,而后面的幼崽,雌性江豚往往相对较慢,也更好捕捉,这样造成了捕捉大多是雌性或幼崽。如果捕走了雌性,幼崽往往会因为没有乳汁而死亡,但如果捕捉了幼崽,江豚生育能力极低,有可能造成群中没有后代而灭亡。这又该如何解决呢?听了我的发问,他沉默了一阵,最终说是有这种可能,这便是迁地保护的无奈之一,但如果还是旧地保护,江豚会因人为因素更快灭绝。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够,如果环境好了,鱼虾充足,江豚自然数量会逐渐上升。

下午当我们沿着保护区边巡视时,我发现一些因水位降低而露出的河床被附近的村民种上了菜,更有甚者还养起了鸭群,原来因为保护区是以河岸为线,而附近村民为了活口只能乘水位降低种些农作物增加收入,我问道难道一个三峡大坝建立就可以迁走如此多的人为什么保护区里的人不让迁走呢?负责人苦笑一下,告诉我,哪里有钱,以前甚至连工资都垫在建设保护区上了。

人与江豚的地域面积不和谐,缺少经费,这是保护区的状况,那么洞庭湖中的江豚与保护区内相比又如何呢?

当我们到达洞庭湖,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就在岳阳楼不远的洞庭湖岸边上,便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垃圾,空气中还散发着扑鼻的鱼腥味,我们坐着快艇行驶在长江与洞庭湖中,大大小小的采砂,采矿船便400多艘,空气里也时常看到船的烟囱里黑烟弥漫,遥望水面可见度极低,岸边的排污口正排着污水,志愿者告诉我们,排污口分明管和暗管,明管分别有两个,大的排较白的污水,小的排没有能力过滤完全的污水,而暗管修在水下根本无法看到,他们也不知道排出的是什么样的污水。看到这些我不禁对江豚的未来堪忧。因为江豚没有天敌,所以它们数量的锐减必定是人为原因导致。而它们对水质要求极高,污水往往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因为生活在水中,它们的眼睛已经退化,主要依靠声纳系统,但水面上船只密集行驶造成的噪音,会影响它们对周围环境的判断,从而一部分撞上采砂船的船桨直接拦腰截断;密集的水上作业,在退潮时会使江豚根本无法避开船桨而死亡;非法滥用禁止渔具如迷魂阵,滚钩等也是造成江豚死亡的元凶之一。。。。。。种种因素加在一起,才使在五年前还数量繁多的物种走向毁灭。

结合前几天的调查发现,因为缺少经费,人们认识不够,管理部门弱势等原因保护工作总是进展缓慢,其实不仅仅是江豚,像白鲟,鲥鱼,中华鲟等都濒临灭绝。

当今人们对江豚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高,对它的认识也较少,我们不该只注重经济而忽视了环境,可知道经济学家严重的黄金水道在生物学家眼里就是个生物的死亡之地,埋葬场呢?

因为江豚是长江食物链的顶端捕食者,所以它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最好写照,现在江豚濒临灭绝,说明长江的生态系统也遭到破坏,最终危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一种物种濒临灭绝或许是巧合,那上十种呢?必然是人为原因啊,因为现在大力发展经济,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不只是长江,整个中国,亚洲,乃至世界都是如此。为什么远在南极的企鹅体内还含有ddt?为什么生物的灭绝速度缩短了几十上百倍?为什么会全球变暖?。。。。。。这都是因为人类的活动已经破坏了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而江豚正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上一篇:移动学习新趋势下一篇:制度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