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支出范文

2024-08-20

高等教育支出范文(精选12篇)

高等教育支出 第1篇

关键词:教育支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一、德国、印度、俄罗斯和比利时政府在教育支出中的做法

(一)财政拨款优先教育,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政府在财政投入中,以教育为先,力求使所有社会成员享受到教育权利。德国政府主张每个年轻人,不管其社会经济地位及性别如何,都应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政府连续增加教育与科研预算,累计提高12.4%(1)。2001年是德国财政紧张的一年,政府各部门预算都有不同程度的削减,惟有教育和科研预算仍有较大增加。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共同为高校建设、科研、促进学生学习和企业职业培训试点及高校教学经验推广等提供经费。

自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印度中央政府制定并与地方政府合作实施了一系列、总预算达62亿的初等教育促进计划,其中最大规模的一个被称为地区初等教育计划(District Primary Education Programm,即DPEP)。该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在18个邦的270个低识字率地区花费13亿美元修建63,000所学校和6,800个教师培训中心,新增入学儿童3千万(2)。

2003年开始,俄罗斯联邦和地方政府对教育拨款每年将分别递增25%和10%,最终使国家对教育拨款的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3%增加到6.5-7%。国家对教育的拨款超过了对国防和司法机构的拨款,2004年拨款额为4980亿卢布(3)。为保持目前劳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俄罗斯联邦教育发展纲要》中更是系统地提出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预期目标和措施:对教育系统的工作人员的权利和社会保障实行国家保障和保护措施;对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实行多种优惠和定额物质保障;完善教育工作者的劳动报酬制度;通过保留和发展保健机构体系使教育系统的工作人员获得普遍的保健、休息和治疗。同时,为保证中学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中学教师工资由地方财政拨款改为联邦财政拨款。

比利时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5%左右(4)。比利时的教育方针和相关政策由国会负责制订,具体教育事宜由地区政府管理,设有法语和弗兰芒语两个教育文化部,分别管理和负责法语区和弗兰芒语区的文化教育事务。

(二)高度重视基础教育

在教育投入中,政府对于公益性最强的基础教育分外重视。德国教育经费由州和市镇政府共同负担,以州政府负担为主,州政府承担了3/4的份额,市镇政府承担了1/5的份额,中央政府所占比重仅在3%左右(5)。这既涉及公立学校,也包括国家认可的民办学校。民间提供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各教会和工商大企业及财团,但国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德国各州间基础教育财政的平衡体现为事前平衡,即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实现的州际财政能力的平衡。同时,联邦并没有放弃教育的发展责任,在《促进学校建设法》中规定,要确保学校的目标、数量和质量,使更多的适龄青年接受教育,使各州之间学校的学术和专业平衡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初等教育部门大规模地向第三方开放。印度每年能获得几十或上百亿卢比的国际支援经费,2001-2002年国际援助资金占到中央政府对初等教育财政预算的31.84%(6)。这些外国援助基本上都投向小学教育。同时,印度全国在1978年开始有组织地开展非正规教育,各邦自行负责,中央政府在经费上给予帮助。

为了保证全程的基础教育,实现教育的非垄断化,转型后的俄罗斯在基础教育阶段一直采用教育券,即实行教育机构按人头拨款制度。每一个俄罗斯公民都可获得教育券。教育券的具体数额由政府根据当年的经济发展状况确定,政府根据学校所得教育券数量拨付当年的教育预算经费,即学校经费的多少直接取决于教育券的数量,也就是直接取决于学校的声誉和办学的质量。

比利时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儿童6岁起接受义务教育,小学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采取启发式教育,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注重创新性,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革新职业教育,紧跟科技步伐

职业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延迟就业、缓减就业压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进社会和谐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能向新型工种输送技术人才,德国政府及时革新传统的职业教育。2001年底,联邦议会通过了《晋升教育促进法》修改案,引进了师傅奖学金,其额度不仅与大学生奖学金相同,而且在家庭补贴方面甚至还优于大学生,以此鼓励并支持在职专业人员的职业继续教育。2006年德国新一届政府启动了一项新的职业教育计划,到2010年,联邦教研部将向地方教育机构投资1亿欧元改善职业教育,推出包括职业教育现代化、适应经济结构变化、学校和企业间的合作、与普通教育相衔接等一揽子改革计划,并实施教育储蓄金制度(7)。

印度在竞争激烈的全球软件市场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印度的职业教育密不可分。印度的IT职业教育是多元投入的,采取国家、企业并举,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人才。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国内外民间资本积极投入IT职业教育,采取各种各样的经营方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规模。学员只需完成基础教育后,不用进行高等教育,直接进行职业教育就可以实现人才培养,大大降低了培养成本和使用成本,缩短培养周期,培养了大批的基础人才、技术工人。

按照1996年修订的《联邦教育法》,俄罗斯政府保证初、中等职业教育为免费的职业教育。《联邦初等职业教育法》还宣布了初等职业教育优先的三项原则:一是经费拨款优先,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国家教育经费拨款的最低标准,以保证职业教育经费及时到位;二是保护联邦、联邦各主体和地方政府三级财政预算对初等职业教育的所有支出项目;三是对于投资发展初等职业教育的学校、自然人和法人提供税收优惠。

比利时拥有非常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高等应用学院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积极推进职业教育重点和实用性学科的发展。

(四)强调高校人才培养作用

重视高等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政府进行了全面部署。德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科研的投资力度,联邦每年用于高校科研的金额约180亿欧元,占德国科研总投资的31%,培养了大量科研人才。2007年联邦政府对科教投资金额比2006年增加5亿欧元。2007年联邦政府对应用科技大学的科研投资比2005年增加3倍,投资额从原来的1000万欧元增至2800万欧元(8)。

印度高等教育规模在世界上名列第三,如此庞大的高校教育体系能够在低收费的情况下维持正常运转,其主要原因便是政府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印度政府承诺未来几年内,将教育投入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6%(9)。教育经费通过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落实到院校头上,政府其他部门也向相关院校实行补贴拨款,以鼓励学生进入所属行业来工作。微软、英特尔等跨国公司和当地优秀企业在院校提供奖学金来吸纳人才,因此高校获得不少隐形资金,也就无需将目光集中在学生的钱包上。

俄罗斯实施实名制财政券,以确保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国家根据学生参加全国统考的考试成绩,发放给学生不同面额的实名制财政券,学生以手中所持的券支付所选择学校的部分或全部学费。这样,选择某所高校的高等级学生越多,这所学校得到的拨款就越多,这为学校吸引优秀学生提供了动力,促使各大学为争夺优秀学生和国家拨款展开竞争,从而推动了优秀人才的培养。

比利时大学也实行世界上少有的义务教育。比利时教育是以绩效为基础的政府拨款模式,政府加强教学和科研的评估工作,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学位制度。联邦政府给学校越来越多的办学自主权等,包括增加经费使用的灵活性,在有关法律条款上取消对学校的一些限制,减少行政对学校办学的干涉,扩大学校招生的自主权,促进高等学校之间竞争和特色的形成。

(五)教育资助力度大

为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导向作用,不断完善教育资助制度。德国联邦政府关注教育实际入学能力的平衡,重视对学生的资助。不仅提高了奖学金额度,而且扩大了奖学金的覆盖面,使受益人数大幅上升。政府还与德国结算银行和联邦管理总署合作,向学生提供低息教育贷款——国家助学金。目前全德每4个大学生中就有一人申请获得每月最高可达585欧元的助学金。而基于不断增长的大学生数量,2006年政府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和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专项资助增长到1.07亿欧元,增幅同样为8%(约800万欧元)(10)。

印度政府在教育上给予处境不利群体保护性区别对待。教育部在工程学院、医学院、和中央学校等教育机构中为他们保留配额,在年龄和录取分数上放宽条件,为他们保留22.5%的大学入学名额(11)。还采取免除学费、奖学金、助学金、教育贷款等措施资助处境不利群体学生上学。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印度社会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益,缓和了紧张的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公平与平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俄罗斯对贫困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资助,并在地区一级和市一级建立另外的机制对需要帮助的孩子提供资助。这使得他们能够普及补充教育和可能在实施高水平教学大纲的教育机构里接受教育。

比利时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给予教育事业相当多的资助。根据经济状况调查的结果,贫困学生的学费可以减少,大量的学费由比利时政府资助。

二、国外教育支出的经验总结

(一)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上述四国政府深知提升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更新公民的知识结构,进而增强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因此不断加大对各级教育的支持力度。

第一,基础教育。德国、印度、俄罗斯在发展基础教育时通过财政拨款保证其资金来源,并以公立学校教育为主要形式,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来解除贫困地区公共教育支出的困境。而且基础教育全部免费,所需经费全部纳入预算,足额安排。这些措施都反映出了各国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

第二,高等教育。主要由受益者个人承担资金,各国财政以助学政策和助学贷款的形式予以资助。为了切实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各国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来支持高等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私立大学给予政策的支持和适当的财政补贴。

第三,职业技术教育。由于其与物质生产领域有较直接的联系,带有明显的商业收益性,因此其资金来源基本上由市场机制决定,由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或受益人承担。但是,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就业、再就业,消除贫困落后地区接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各国政府也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增加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二)为弱势群体提供特殊的支持政策

教育是促进社会流动的主要工具,因此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推进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手段。德国、印度与俄罗斯的教育公平发展策略,都将重点放在了提高弱势群体的教育水平上,并专门为他们制定了教育方针、措施和资助计划。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在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等方面严重失衡,需要通过政府强有力的措施来补偿。

(三)发挥政府财政的政策和资金导向功能

在教育发展中,普遍重视通过公共财政政策和财力手段的运用,引导社会性投入,从而建立起教育发展的多元化投入渠道。如在教育资助制度中,银行信贷投入日益重要,各国政府运用银行信贷手段,向学生提供低息教育贷款,贷款利率比较低,银行的利息差额由财政贴息。由此既扩大了银行对教育的贷款规模,又减轻了学生负担。再如,各国在发展职业教育时,由国家、企业共举,通过政府投入调动了企业投入的积极性,为职业教育条件的改善提供了投入保障。

(四)提高教师待遇,保证教育质量

为了保证教育水平,政府对教师待遇作出明确规定,并通过财政拨款予以保证,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如德国的中小学教师属于国家的公务人员,受不解雇的保护,无失业之虞,而且每年还有两个很长的假期。政府支付给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为人均国民收入的2倍多。德国中学教师人均年税前收入超过45,000欧元(12),与德国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职员的人均年税前收入相当,与其他一些行业相比,中小学教师属于名副其实的“中高收入阶层”。印度教师的工资收入全部为财政支出,在各行业中处于上游水平。印度普通居民的月收入一般为3000卢比。而“老资格”教师每月收入为2.5万卢比左右,而刚入行的教师最低也有1万卢比(13)。俄罗斯的教师收入也属于中上收入阶层,俄罗斯有博士学位的高校教师平均月薪将达到1.48万卢布,超出莫斯科市民人均月薪9000卢布(14)。

三、对我国教育支出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结国际上教育支出的做法,我国教育支出改革应强调以下几点:

(一)强调教育公益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方面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坚持教育公益性质”;“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而党的十六大报告则是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角度阐述教育发展政策。这揭示出党和政府对未来教育政策的调整思路。这个调整相对民办教育发展来说,主要表现为对教育公益性原则的强调。关于教育公益性的问题,着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旗帜鲜明的反对教育产业化。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回答媒体提问时明确表示,“我们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二是巩固政府投入的主体地位。党的十七大将教育列为民生问题,并强调加大财政投入。此前,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就提出“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已经明确地表达了中央要巩固政府在教育投入中主体地位的态度。从构建和谐社会,保障民生权益的角度来看,教育已经成为国家赋予人民的一种重要社会福利。上述两个方面的政策调整,必将对未来教育事业发展产生至关重要影响。

(二)各级政府共同负责、合理分担教育经费

当前基础教育经费主要由县级政府承担,这在贫困地区并不现实;而且,基础教育投资也并不一定要遵循“主管者负担”的原则。根据各国基础教育公共投资的经验,一般是由各级政府共同负责、合理分担。也就是说,不仅负有主要管理责任的县级政府有投资责任,中央、省、地(市)政府也负有投资责任,并且负有比县政府更大的投资责任。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基础教育经费的分担比例,提高基础教育财政重心势在必行。

在高等教育方面,政府应该主要对一些长线专业、基础研究、人文科学等学科进行支持,更多的利用社会资源发展高等教育,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我国清华等名牌院校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成功的范例。为保证产学研一体化的良性发展,国家应给予企业更多优惠政策,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对社会力量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和个体工商业户资助非关联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经费,经审核可加计50%在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但略显单一,还应采取更多措施以调动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促进高校产学研的良性发展。

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建议从三个方面推进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政策的落实,这也是增加职业教育资源的重要环节。一要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二要建立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年度公报制度,每年公布各地区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公布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的增长率、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水平,以及职业教育资源投入和改善情况;三要将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列入地方政府工作的主要考核指标,并将其作为地方落实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建立弱势补偿的政策机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力度。

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包括奖(奖学金)、贷(贷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勤工助学)、助(特殊困难补助)、减(减免学费)的助学体系。但我国的学生资助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奖学金种类结构不合理、平均主义严重、管理权限集中等。因此必须在方法、手段乃至体制上不断创新,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学生资助体系。公共财政除了加强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直接资金补助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实行倾斜政策,取缔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学校之间的重点与非重点之分,代之于均等化的基础教育;对城市“外来人口”的子女应和当地户籍孩子一样,就地接受基础教育和参加高考,平等竞争和录取。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在教育投资的政策上有一个大突破,例如,以减免税政策鼓励社会捐助教育,鼓励企业和个人设立奖学金或基金,从而吸纳社会资本来解决教育经费供给的不足,真正实现教育经费多元化。

(四)切实改善教师待遇

建议以省为主,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明确中央、省两级政府分担教师工资的比例,建立相应的监督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农村教师工资不低于国家标准,地方性津贴补助不低于当地国家公务员水平,尽快做到城乡教师执行同一工资标准,才可能真正解决教师工资拖欠问题。在解决了教师工资拖欠问题的前提下,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拨款建立贫困和边远农村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根据农村学校边远偏僻的情况,提高一到两级工资(或工资上浮10%-20%)。用适当的工资政策来激励教师有着重要的意义。工资激励不单单是物质的激励,实质上它是一种很复杂的激励方式,隐含着成就激励、地位激励等等,如果能巧妙地、合理地运用工资激励杠杆,不但能调动教师的高昂士气和工作热情,还能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为学校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何康林.德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后的教育政策及倾向[J].世界教育信息,2008,(1):26-29.

[2]王阳.俄罗斯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8,(4):25-27.

[3]王超.博洛尼亚进程中高等教育一体化与多样化的协调[J].教育学术月刊,2008,(1):26-28.

高等教育支出 第2篇

——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与问题分析

丁亚婷

(注:原来做的是ppt,为了大家看着方便又整理到

了word上,所有图表均在ppt上)

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与问题分析

一、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二、教育经费规模、来源、结构及与世界对比

(一)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GDP的比重

(二)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公共教育支出来源的比较

(三)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

三、我国教育支出的效益

四、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

五、完善我国教育支出的政策建议

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教育支出是一国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支出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衡量一国的财政教育支出水平主要有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财政教育支出结构这两个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偏低,结构也不尽合理。

一、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教育支出 :是政府用于教育事业的各项支出。

(一)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做是一种混合物品。教育是分初、中、高几个层次的。

多数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程度,对初等教育通过宪法规定若干年的义务教育。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享受这种教育,那么就应该由政府来提供保证。从这个角度来看,义务教育并非混合物品,而是纯公共物品。

至于义务教育之外的高层次教育,主要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则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高层次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的教育,可以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也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

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为将来找到一份较好的职业,获得较高的收入,赢得较多的晋升机会奠定基础。由此来说义务教育以外的高层教育,不属于纯公共物品,而是混合物品。

(二)但在实践中,各国政府却往往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具有正外部性。首先,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教育则是技术进步的基础。其次,教育使公民明辨是非且获

得一技之长,这有助于减少犯罪。再则,教育能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这有助于减少行政管理的成本等。

2、避免因收入差距而形成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如果教育服务主要由私人部门提供,学费必然被抬高,则收入较低的家庭的子女即使天资聪颖也会被举止门外。而如果主要由政府提供教育服务,就可以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从而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并避免流失优秀的人才资源。

3、教育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与不完善。这在高等教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高等教育投资究竟能否获得回报与回报率有多高,事先是难以确定的,这就使得私人金融部门因担心无法得到偿还而不愿为教育融资,这样,那些资金不足的人就会被剥夺受教育的机会。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对高等教育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主要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即:对学生本人提供补助,对低收入家庭提供补助和对私立学校提供补助。

二、我国教育经费规模及其来源结构

人们一般用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来比较各个国家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衡量各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程度。

教育支出的结构关系着国家对各层次教育的支持力度和教育的效益。

(一)我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GDP的比重

图表见ppt第十四张

(1)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支出的总额延续了之前教育支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年来的增长率基本全都保持在10%以上,反映了教育支出较快的增长速度。这说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育方面大力进行投资。

(2)中国教育支出高于大多数国家已成财政支出首项。

从表l中,自1991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的比例基本全都保持在15%以上,最高的1996年曾一度达到21.06%。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政府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自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4%的目标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二)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公共教育支出来源的比较

图表见ppt第十六、十七张

根据对40个国家90年代初期的情况分析,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15%以下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为2%左右;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20%左右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大体为3%;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30%~40%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为4%~5%;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提高到40%~50%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也相应增长到5%~6%.表1中有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基本符合这一规律。

(三)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

教育支出结构主要表现在教育投入在高等、中等、初等三级教育上的分配结构和教育投入在地理区域的分配结构两个方面。

图表见ppt第23、24张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中国、巴西、印度初等教育占教育经费的比例较大,高等教育相对比例较小。而法国中等教育所占比重较大,日本、美国三级教育经费支出比较均衡,其高等教育所占比例较高,这是因为发达国家教育投资起步较早,已基本上普及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所占比例也较高。而发展中国家教育比较落后,教育重点在初等教育,所以初等教育所占比例较大。

按国际比较通行的标准,人均GNP为600-2000美元时(目前,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初、中、高三级教育比例为40.5∶29∶17.9,而我国1997年三级教育比例为32.41∶37.15∶20.32,初等教育经费比例偏低,而中等、高等教育经费比例偏高,尤其高等教育经费的比重在20%以上,甚至高于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这种投资流向会造成基础、义务教育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实施。

资料:我国的近年来的教育改革

从我国的教育事业现状来看,主要包括两大层次: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于初等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有“两免一补”,这是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全日制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全额拨款(学生不需负担学杂费)转变为政府和学生分担的体制,而且以后由学生负担的比重还会上升。

补充资料:

(三)教育支出体制改革分析

从我国的教育事业现状来看,主要包括两大层次: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全日制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全额拨款(学生不需负担学杂费)转变为政府和学生分担的体制,而且以后由学生负担的比重还会上升。

这一改革举措的推出,引发了一场这种模式是否合理的争论。要理解这一问题的实质,就必须对教育支出的性质进行分析。

教育是一种具有私人性质的产品,接受教育的人可以从中得到相应的收益,因而也愿意付出相应的成本,从这点来看,教育是可以由微观主体来提供的,需要接受教育的人们可以花钱购买这种服务。但是,教育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的性质,这就要求政府介入参与教育服务的提供。综合地讲,政府介入教育领域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出于收入分配的考虑。收入分配不均等密切关联到教育投资的不均等,而不均等的教育则会延续不均等收入的现象,相比之下,较为均等的教育投入分布有助于降低收入的不均等。政府可以通过教育投资改变社会的收入不公平现象,而且这种改变是长久的。

第二,教育所产生的效益具有外在性(外部效应是指某一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造成了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却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或者没有取得应有的报酬的情形。如果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将造成市场主体过度地从事具有负外部经济效应的经济活动或尽可能地减少从事具有正外部经济效应的经济活动,从而降低了市场效率。)的一面。不仅受教育的人可以从中得到很大的收益,而且会使整个社会因受教育者文化程度提高而受益。如果完全由市场提供,教育的这种外在收益就不可能由兴办教育的私人主体获得,因而他们提供的教育数量低于社会期望水平。这时就需要政府的介入。

基于教育的这种兼具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性质,教育经费一部分应由政府提供,另一部分由受教育者提供。我国大学教育经费的改革,基本上是遵循这一原则进行的。

2.教育支出的地区结构 图表见ppt第28张

(1)教育支出在东、中、西部差异明显。

受历史和现实各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急剧扩大,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导致了教育投入水平间的较大差距,加之各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要程度认识不一致,使得教育支出差异进一步扩大。

另外,在我国目前以行政分权和分税制为特征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中央设立一部分专款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则负担着几乎全部的基础教育拨款和占高等教育总投资近一半的地方属高等院校拨款,因而地方政府可用财力的多少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公共教育支出的水平。(2)城市与农村之间差异明显。

在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情况下,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星现不同的状态,而在教育投入上,城乡之间也是相差巨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一直处在投资不足的状态,农村普通中小学的生均预算内经费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经费的不足,造成了农村教育设施、教育条件、教育人才的严重落后。

三、我国教育支出的效益

教育经费规模偏低及教育经费架次结构失调,必然影响教育经费的效率与效益。

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对中国1997年教育投入效益的评估,当年中国人均GNP为860美元,属于中低收入国家,中国的教育投资社会收益率和个人投资收益率均低于同类国家的平均水平,并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收益率,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11.4,世界平均水平为10.7,而中国只有5.05.报告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总量还落后于发达国家,再加上政府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都相对较低,同时,教育经费在各级教育之间的分布不够合理,所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规模偏小,且教育资源使用效益低下,似的学校教育的综合入学率和人文发展指数都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另外,不完善的教育投资管理体制,工龄重于教育程度的工资分配制度,造成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下,特别是大量高级人才外流,使得投入最大的高等教育投入的效益甚微等,这些都是教育投资和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

四、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一)教育占GDP比重过低。

尽管我国的教育支出总额连年增加,但是,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却并不见有多大的增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曾呼吁世界各国在2000年实现教育支出占比达到6%的目标,1993年,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18条也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指出,国家将在“十一五”期间实现政府对义务教育负全责,逐步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并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

但直至今日,我国既没达到4%的目标,离6%的目标更是有着巨大差距。据了解,2006年—200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01%、3.32%、3.48%和3.67%。较低的占比说明,在我国近年来GDP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教育支出未能与经济同步增长或优于经济增长,使得政府教育经费对学校运转的支撑力度并没有得到增强。

(二)教育支出国际比较差距明显。

教育经费相对于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国为6.10%,是中国的7.44倍;俄罗斯为1.87%,是中国的2.28倍;巴西为2.29%,是中国的2.79倍;日本为4.28%,韩国为3.01%。所以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实在与我们的国家地位和经济实力不相符。

(三)教育投入占财政收支的比重呈下降之势。

1997年以来,财政收入和支出增加非常迅速,平均每年增长16.9%和19.0%,但对教育的投入却未能等速增加,每年只增加15.9%,使得教育投入所占的比重呈逐年减小之势。2002年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占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7.7%

和15.2%,比1997年下降了0.9和2.2个百分点。即使到2009年,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仅为16.37%,尚未达到1996年占比21.06%的水平。

(四)教育支出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1.教育支出在东、中、西部差异明显。

受历史和现实各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急剧扩大,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导致了教育投入水平间的较大差距,加之各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要程度认识不一致,使得教育支出差异进一步扩大。另外,在我国目前以行政分权和分税制为特征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中央设立一部分专款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则负担着几乎全部的基础教育拨款和占高等教育总投资近一半的地方属高等院校拨款,因而地方政府可用财力的多少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公共教育支出的水平。

由表2可以看到,在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如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等省市,不仅教育经费的总额很大,而且,大部分的教育经费由地方政府支出,中央的拨备只占到一小部分。对于中部的湖南、湖北等省份,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支出虽然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但支出总额相较于东部省份尚有一定的差距。在西部地区,不仅教育支出总额较低,而且地方政府在教育支出上的占比也不高,如西藏、青海,教育经费完全依靠中央拨备。

这种教育支出的区域性差异,恰好反映了我国东中西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正是因为其经济的不发达,导致了地方教育投入的匮乏,无法满足发展教育所需的基本资金,很难吸引到优秀的教育人才,致使教育水平的低下。

2.城市与农村之间差异明显。

在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情况下,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呈现不同的状态,而在教育投入上,城乡之间也是相差巨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一直处在投资不足的状态,农村普通中小学的生均预算内经费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经费的不足,造成了农村教育设施、教育条件、教育人才的严重落后。

(五)教育支出结构存在不合理性

我国的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由表3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占比过高,所占比例不仅高于与我国同档次的低收入国家,还高于发达国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匮乏,尽管近年来民办教育有所发展,但是高等教育几乎都由政府提供,能够真正接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并不大,因此,在经费上,显得高等教育的投入有些偏高。而提高国民基本素质的关键并不在于高等教育,而是在于初等教育上,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教育支出对于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有些偏高,由此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初等教育投入经费的相对不足。

而在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投资收益率最高的并不是高等教育,而是初等教育。相反,投入较多的高等教育反而收益率最低,因此从收益率的角度讲,我国在教育支出的结构上,对于初等和中等教育理应继续大力支持。

五、完善我国教育支出的政策建议

1.采取有效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推动财政教育支出的增加。

4%的问题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相关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按照2007年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的统计,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51300亿元,占GDP的比重大致是20.8%,不到21%。一些学者、专家也在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好,公共财政教育投入占GDP达到4%或者5%。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基本上都在35%以上,甚至40%,接近50%,许多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25%以上,所以说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财政蛋糕是既定的,比重偏低当然也就制约了我们国家拿出更多的钱,用于投入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2.财政应继续增加教育支出,提高教育支出占财政收入乃至GDP的比重。

教育财政支出 / GDP=(教育财政支出 /财政总支出)*(财政总支出 /GDP)尽管近年来教育支出总额比较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和支出的增长速度也比较快,但是,目前的投入金额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依旧很少。因此,我国的教育支出还是不很够的,这需要我国在资金总额的筹措上多想办法,多下工夫,比如发行教育债券等方式,来筹集一些教育资金,以增加对教育的支持力度。而相较于我国近年来GDP的高速增长,我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也并没有多大提高,从一定角度上说明,我国教育的投入相对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言,增长速度较慢。教育虽对经济的增长没有明显的直接的刺激作用,但是,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是巨大的,并且会在较长的一个时间显现出来。因此,我国有必要在经济持续增长,近年来财政收入也不断增加的条件下,在增加教育支出总额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即使达不到教科文组织6%的GDP占比,也应以先期4%的占比为目标,尽量向发达国家的水平靠拢。但增长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教育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率,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

3.政府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政府增加对教育的投入,要用体制、机制的创新,用制度的设计来引导教育投入的增加。为了贯彻中央优先发展教育的要求,各级政府都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中国有五级政府、五级财政,设计出一个好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制度,才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根本。增加教育投入,要坚持体制机制的创新、制度的

先行,这个经费投入肯定会增长。

从提高教育质量和减轻老百姓教育负担出发,我国应切实提高教育投入水平,保障教育经费。与此同时,加强学校内的民主管理,建立有权参与决策、评价、监督的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和学生自治委员会,是让学校财务管理透明,避免学校领导乱收费、乱用钱的必然选择。

4.努力改善教育支出的区域不平衡。

(1)加大对中西部教育的投入力度,缩小差距。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的教育投入都有很大增加,各省份的教育设施,教育水平都有比较大的提高,但是,我国东西部地区教育支出不平衡的状况仍然很严重。这对我国教育乃至经济发展都极为不利,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因此,在教育投资的地区分布上,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投资政策的倾斜力度,增加对西部的教育资金支出,努力改善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状况。

(2)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力度,缩小城乡差距。

我国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教育设施比较差,教育条件相当落后,优秀的教师资源严重匮乏,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农村的教育资金投入不足造成的。教育的城乡差距在近年来教育投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并没有多大的缩小,而教育的落后将很大程度上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民的增收致富。因此,在财政支出的安排上,应当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差距。首先,应该主要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加大财政的专项教育转移支付,重点扶持教育条件落后的农村地区;第三,发挥财政的分配职能,将资金有重点地投入到落后地区,并加强对农村教育投入资金的监督管理。

(3)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强化基础教育。

我国目前的教育支出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高等教育支出的比重相对较高,高等教育占用资源相对较多。因此公共资源应更多配置在基础教育。有必要明显提高初等教育支出占公共教育总支出比重,确保教育支出的“公共性”。初等教育具有很强的外部正效应,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前文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基础教育投资收益率大约是高等教育的四倍。况且目前我国文盲率偏高,更应明确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中的优先地位,将教育经费的增量主要用于义务教育。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要切实转变观念。

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思考 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财政支出 经费短缺

自2007年吉林大学爆出财政危机,不少公立大学负债的财政状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大量专家学者就这一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毫无疑问的是,在我国高校财政亏空,高等教育经费的短缺,已成为各个高校发展的一块绊脚石。要使得高校能有长远的良性的发展,我们就要明确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以及产生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对此,我做了以下的分析。

一、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现状

⑴从投入总量来看,财政对教育的总支出不足,对高等教育的支出也明显不足

按《教育法》规定到20世纪末,财政性教育支出应达到GDP的4%,当年财政支出的15%。虽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同期财政支出比重已达到,但其占GDP的比例至今仍未达标。

⑵、从教育支出结构来看,高等教育占财政对教育支出的比例略有下降趋势

从下表可以看出,近几年来,我国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中高等教育的比例在逐年下降,中等教育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基础教育基本不变。

我国基础、中等、高等教育占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的比例

⑶、从高等教育自身来看,高等教育地区间发展不均衡、不公平问题突出

各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发达省份经济基础雄厚,有能力投资高等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发展,而经济不发达省份由于经济规模小,政府财力有限,难以有多余财力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从而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2009年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

⑷、从高校来看,不同等级的高校财政支出有很大差异

财政支出对少数重点高校专项拨款数额巨大,而对其他学校的经费投入则相对较少。对于发展程度不同的高校加以区别对待本身无可厚非,也是合理配置财政支出资金的需要。但是,必须建立起同时体现效率和公平的财政资金配置机制,否则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得到经费的学校不断对学校设施进行重复建设而得不到经费的学校可能连起码的教学设备都得不到保证。

以“211工程”为例,我国现有普通高等学校1700多所,“211工程”学校仅占其中的6%,却承担了全国4/5的博士生、2/3的硕士生和1/2的留学生的培养任务,拥有85%的国家重点学科和96%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有70%科研经费。

二、原因及解决措施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财政投入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总体投入不足;二是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高校,财政投入差距明显。前者是由于高等教育还未完全适应由政府包办走向市场化运作,后者则是由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缺位所致。这样就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短缺,对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

1、增加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投入

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是衡量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之一。据我国经济学家厉以宁等人实证研究证明,当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要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发展,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必须达到的下限为4.07%----4.25%,而由上文分析可知,中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低于4%。

2、开拓高等教育的筹资渠道

鼓励国内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根据自愿量力而行原则捐资助学或集资办学。鼓励学校和地方、企业之间进行不同功能的优势互补,以取得相应的经济活动收入。包括:承担地方、企业科技研究项目;为地方或地区进行各式培训;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等。高校还可开办校办企业进行自我投资。具体来讲,即学校在给予校办企业自主经营权的同时,将学校相关资产的租赁权、科技成果的转让权给予校办产业,并让其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在年终分红的时候,学校按股份制原则取得其作为校产、科技入股的那部分红利。

3、平衡各地、各层次高校教育经费投资结构

中央政府有必要利用财政再分配手段,把来源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定量财力纵向转移到比较落后的地区,使不同地区共享公共或准公共产业的溢出效应。同时,应看到,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高校在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受重视程度不一样的前提下,其科研教育水平会有较大差距,在按照绩效原则划拨经费的同时,也应适度考虑差异性,使经费的划拨适度倾向落后地区高校及等级稍次高校。总之,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应做到区别对待,保障公平。

参考文献:

[1]王春明.关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若干思考[J] .理论导刊,2009

[2]康玉珠,沈菊琴. 我國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现状及问题分析[J]. 生产力研究, 2008,

[3] 冯俏彬. 适应改革矫正扭曲 调整财政教育支出结构[J]. 重庆工学院会计学院,2002

[4]赵善庆. 改进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系 . 会计之友[J]. 2009年第9期下

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能力研究 第4篇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高等教育消费作为启动内需、摆脱通货紧缩的一支生力军, 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随着教育消费问题的不断增加, 有关高等教育收费问题、高等教育公平问题、高等教育投资与融资问题、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 家庭作为高等教育消费的主要承担者之一, 对其研究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中农村考生人数首次超过城镇, 农村家庭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需求群体。同时,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 研究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能力, 对制定适应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的教育政策、学费制度以及支持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能力现状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 2010年全国高考的报名人数为946万, 比2009年1 020万的考生数减少74万。戴家干表示, 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 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按毛入学率计算的适龄入学人口数量在逐年下降。但同时, 农村参加报名考试的人数还在进一步上升, 因为在广大农村, 上大学仍然是农家子弟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据预测, 今后几年, 中国适龄入学人口数量仍将不断下降, 高考考生人数持续下滑。在未来的数年内, 接受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群体将集中在农村, 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学生比例也会相应扩大。这就意味着农村家庭将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需求群体。

1. 学费及住宿费的不断攀升严重影响了中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的支出能力。

近年来, 高校学费在不断攀升, 而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却相对缓慢, 同时, 由于物价上涨过快, 高校学生生活费不断提高, 这就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支出成本与农村居民支出能力的矛盾凸显出来。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及各高校网站的学费情况计算得出。

从表1可以看出, 1990年中国高校学费及住宿费为200元, 占农村年人均纯收入的29%, 对农村家庭来说负担很轻;到1997年上升为约2 300元, 对农村年人均纯收入2 090元来说占到了110%, 可见, 一个劳动力还供不起一个大学生;到2000年, 学费和住宿费涨到约4 300元, 而农村年人均纯收入却涨得不快, 仅2 253元, 农村供养大学生的压力也比1997年再次大了许多;到了2005年以后, 学费基本上处于比较持平的状态, 随着农村年人均纯收入的较快增长, 供养大学生的压力也相对减小, 但到2009年, 学费及住宿费也占农村年人均纯收入的116%。由此可以看出, 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学费及住宿费, 农村家庭是存在一定的承受压力的。这也表明, 中国现阶段高校学费及住宿费与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能力之间存在着矛盾。

2. 物价上涨影响中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的支出能力。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国家统计局编。

从表2可以看出, 1997年中国食品类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0.2%, 这一年的物价处于一种比较平稳的状态;然而, 到2007年中国的食品类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12.3个百分点。这个数字对普通居民来说意味着在有限增长的收入面前, 家庭的生活开支增长了许多;到2008年, 食品类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了14.4个百分点, 成为近年来涨幅最大的一年。虽然大学食堂有国家的补贴, 但是大学生的伙食费还是比从前高出了许多。这就加大了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的压力。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中国2011年7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6.5%, 创下37个月的新高。然而导致物价上涨过多的主要原因还是食品类价格上涨过多。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8%, 影响价格总体水平上涨约4.38个百分点, 占物价上涨的2/3。其中, 猪肉价格上涨56.7%, 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46个百分点, 占整个涨价因素的22.5%。物价、特别是食品类价格上涨了, 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费就增加了。加上现在每个大学生电子产品的费用, 供一个大学生的费用越来越高了,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家庭高等教育的支出能力。

3. 城乡发展差距影响中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能力。

近年来,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 农村基础薄弱, 城乡发展不平衡, 要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愿望, 我们还应当不懈努力, 加快步伐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国家统计局编。

从表3可以看出, 中国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在逐年提高, 但是很明显, 城乡差距非常大。1997年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 160元, 而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为2 090元,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47倍;到2005年, 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 493元, 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为3 255元, 可见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年人均纯收入的3.22倍, 城乡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到2009年,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 是2005年的1.64倍, 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5 153元, 是2005年的1.58倍;可见, 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更快, 城乡居民的发展差距也就更大。

由以上分析可知, 近年来中国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但是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随着教育支出的逐年加大, 农村家庭的孩子要和城镇家庭的孩子接受相同的高等教育, 就要付出相同的代价, 然而很明显, 农村家庭的支出能力远远低于城镇家庭。所以说城乡发展差距是影响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能力的重要因素。

三、调控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能力的对策

1. 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 完善农村家庭资助体系。

首先, 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 坚决杜绝某些高校乱收费的现象, 增强教育收费透明度, 制定完善的财务制度, 加大高校收费制度的管理, 规范高校收费行为, 做到切实维护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同时, 各高校应当自我约束, 认真做好收费公示工作。其次, 应当完善农村贫困家庭资助体系, 加大助学贷款力度, 坚持经济支助, 保证每一位被录取的农村大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对特别贫困的农村大学生进行学费减免, 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

2. 积极应对物价上涨过快问题。

面对物价上涨过快对高校学生伙食费问题, 应当分析物价上涨过快的原因和特点, 找出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努力保障食品类商品的生产和流通顺畅, 降低食品类产品的流通成本, 切实制止物价上涨过快, 稳定价格总水平。加大对高校食堂的补助, 削减物价上涨对高校食堂商品价格的影响, 对农村困难学生加大补贴力度, 使广大农村家庭的孩子不至于因为学校伙食费的问题而不能顺利地完成学业。

3.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第一, 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不断深化体制创新, 为农村减贫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第二, 强化社会经济发展基础, 努力促进经济增长, 为农村减贫和发展创造基本动力;第三, 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战略,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第四, 采取有效措施, 扶持特殊群体。同时, 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着力在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上取得突破, 推动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总之, 就是做到让每一个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平等地接受优质教育, 实现自己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10) [K].

[2]黄金焱.黄冈市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需求调查研究[EB/OL].中国知网, 2008.

[3]高考考生人数大幅下降录取率或增7%压力仍不减[EB/OL].中国新闻网.

[4]6.5%, 7月份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创下37个月的新高[N].人民日报, 2008-08.

[5]携手同行共建共享——怎么看中国发展不平衡[EB/OL].人民网.

加强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第5篇

(一)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介绍其中的四种评价方法。一是投入一产出法,是通过投入与产出的对应关系来研究经济结构之间依存关系以及效益情况。就教育支出绩效评价而言,是依据高校的职能和确定的目标,对教育教学活动所发生的各种正常支出、额外开支和特殊费用等进行比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效益的做法评定为优等。二是调查研究法,是通过各种途径和办法,运用科学手段对客观事物或问题进行深入了解,详细占有相关资料,并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从而获得关于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或问题的本质的认识的过程。在评价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满意度时,就需要用问卷调查、民意测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了解公众对学校办学质量和声誉的满意情况。三是同行评议法也称专家评议法,是指由从事某领域或接近该领域的专家来评定某项工作的价值或重要性的一种机制,即通过一定的方式征求若干专家对考评对象的评价性意见,然后对专家意见进行分析与综合。在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时,有些不能量化的指标以及由比率标度确定的判断矩阵就要运用专家评议法。四是层次分析法,是将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分层系列化,即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目标,把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将其分层聚类组合,形成一个递进、有序的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层次因素模型。然后,依据人们对客观现实现象的判断,对模型中每一层次因素两两进行比较,给出由比率标度组成的判断矩阵,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各因素的权重值。层次分析法将人们的思维过程和主观判断数字化,不仅简化了系统分析与计算工作,而且有助于决策者保持其思维过程和决策原则的一致性。

(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服务于绩效评价目的的实现,而评价目的的确定又来自于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基于此,依据高校职能,以投入一产出理论为核心,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是我们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一,依据高校职能,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高校职能是指标体系构建的直接依据,指标的选择必须与高校职能紧密相连。围绕高校职能构建指标体系,也保证了指标体系的相对稳定性。

第二,以投入一产出理论为核心,引导高校树立正确的投资观。绩效评价是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评价,引导高校科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保障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实现。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有些高校的管理者在投资决策时,仍习惯于过去的思维方式,他们从“政绩”的需要出发,总希望将学校在其任期内“做大”,通过争取财政投入或向银行大量举债的办法来扩展学校规模,至于投资的未来效益或投资后产出如何、是否有足额的资金回报、是否有能力偿还银行债务、是否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则不在他们关心的范围。因此,指标的选择必须以投入一产出理论为核心内容,引导高校一切教育活动,要讲究效率和效益,扭转那种重投资轻效益的投资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投资观。

第三,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准确评价高校工作业绩。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财务指标的定量分析,还是非财务指标的定性分析,都有其固有的优势和缺陷,如果只关注支出状况,易造成高校的短期行为,影响高校的长远发展;而过于注重定性指标,则难以准确评价和操作。因此,指标体系构建时,要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即短期目标与长远利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目标考核与综合评价的关系,要从我国的国情、教育政策以及高校的实际出发,科学构建指标体系,客观真实地评价高校工作业绩。

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教育具有长期性、潜在性和迟效性等特点,以及高等学校类型较多,情况不尽相同,对教育支出绩效评价进行深刻的数量化分析和评价,并建立起一套操作性强而且切合实际的评价体系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本文对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是初步的,仅提出一些原则性的思路和方法,对指标的选取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科研成果的转化率等指标的量化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思考 第6篇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随着教育经费的不断增长,对教育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必然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是指教育部门在教育经费支出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它反映了政府教育部门为满足社会公共教育的需要而进行的资源配置活动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果之间的比较关系。

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按照教育财政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要求,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对教育财政支出的行为过程、支出成本及其产生的最终效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地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估,使教育财政资金得到事前、事中和事后多方面的控制。教育经费的绩效评价重点在于研究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贯穿于财政支出安排和实施的全过程,是对教育财政支出效益、管理水平、投入风险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我国在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面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践探索,但是绩效评价制度体系尚未有效建立,教育财政支出未得到有效评价,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有必要推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评价意识。开展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于规范教育财政支出,依法管理教育经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而言:有利于正确引导和规范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与监督,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获取有效的信息,使政府决策者有效地规避投资风险及短期行为,节约财政资金,缓解供求矛盾,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重点项目建设,促进项目管理,增强项目管理者对项目的责任感。因此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领导应树立绩效评价的意识,加强宣传培训力度、大力支持,有效推动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2.设立评价机构。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是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工作主体,为使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真正形成对计划、决策、管理的监督和制约,应在教育部门设立专门的绩效评价机构,对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实施统一管理。成员有教育部门领导、有关科室人员、财政部门人员、本级人大相关人员、有关专家成员等。同时必须赋予工作机构及相关人员以必要的职权,如在信息查询、资料获取、独立取证以及行政处罚建议等方面给予一些特定的权力。

3.设置评价指标。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统一与专门指标相结合、项目绩效监督与宏观绩效监督相结合的原则。从教育部门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确立如下绩效评价指标:教育资源投入(经费收支部分:包括经常性收支和建设性收支);教育产出与结果(包括毕业生情况、素质教育、入学率和完成率、课程水平测试、社会效果测定);教育发展能力(包括基本情况、教育条件、班级与课程、在校生、教师、设备和设施利用率)。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综合专家意见对每项指标给予相应的权重或分值。

4.制定评价标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是以一定量有效样本数据为基础,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进行预测和分析而得出的标准样本数据,用来衡量和评价财政支出的绩效水平。评价标准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是评价工作的基本准绳和标尺,是最后进行评价计分的依据,它决定了评价目标能否实现以及评价结果是否公平准确。财政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结合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具体目标、评价对象的类别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从而根据标准样本数据能够具体将评价对象的好坏、优劣、强弱等特征通过量化的方式进行量度。

5.编制绩效预算。目前教育经费的管理主要采用“零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管理。要实行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需实现由“零基预算”向“绩效预算”的转变。绩效预算作为一种公共支出预算模式,是由绩、效和预算三个要素构成的。“绩”是指财政支出所要达到的目标;“效”是指具体考评完成目标情况和取得的成绩;“预算”是指为实现支出目标提供的财政资金数额。绩效预算是绩效评价的前提与基础,绩效评价贯穿于教育财政支出安排和实施的全过程。在教育经费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首先要进行绩效预算编制,要对影响支出绩效的因素进行定义、识别、衡量和预测,并对要实现的目标进行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支出计划。同时要建立预算执行过程的绩效跟踪检查制度,在预算执行的中期报告中要对比资金的使用与绩效,在决算时要报告最终的资金绩效情况,为以后支出决策提供依据。

6.创新评价方法。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是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具有决定性影响。目前理论界提出了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成本法、综合指数法、因素分析法、生产函数法、模糊数学法、方案比较法、历史动态比较法、目标评价法、公众评判法等多种方法。其中,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和成本效益分析法已应用到实践中。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点内容是社会效益评价,在评价方法上要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创新,如采取公众评判法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满意度调查等等。

7.注重结果应用。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用以分析判断单位内部的管理问题和部门的主要政绩水平,还可以判断财政资金配置的合理性。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将作为下年度安排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对绩效良好的单位或项目通报表扬,在下年度的该单位的资金或同类项目资金优先安排,以控制财政风险。组织、人事、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可以把绩效评价结果纳入各自的管理视角,引入问责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重点支出项目经过综合绩效评价,可根据评价结果,对后续资金拨付提出处理意见,经上级批准调整支出预算。通过建立绩效评价的应用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年初预算安排的正向激励相结合,与预算执行中期评价、决算评价分析相结合,与财務管理的核算评价相结合。

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发力,共同配合。通过开展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使我们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促进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市卢湾区

教育系统会计服务中心)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问题分析 第7篇

关键词:教育支出,结构,教育转移支付

教育支出是指国家用于教育事业的各项费用开支, 由于教育服务是一种准公共产品, 因此, 教育支出是每一个国家财政支出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我国也不例外。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财政教育支出也不断增加, 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 正确分析和解决好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 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近年来我国教育支出的总体发展状况

1. 教育支出总额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

由表1可以看到,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教育支出的总额延续了之前教育支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近年来的增长率基本全都保持在10%以上, 反映了教育支出较快的增长速度。这说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教育方面大力进行投资。

2. 中国教育支出高于大多数国家已成财政支出首项。

从表1中, 自1991年以来, 我国财政支出中, 教育支出所占的比例基本全都保持在15%以上, 最高的1996年曾一度达到21.06%。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政府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

自从上世纪90年代, 我国提出4%的目标以来, 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政府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一是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增加。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在国际上通常用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来衡量。从2004年到2008年, 我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从4000多亿元增加到9700多亿元。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14.9%提高到16.3%, 这一比重已经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目前, 教育支出在我国财政支出当中, 按比重算, 它是第一大项。

二是从2004年到2009年,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增长23.7%, 占GDP的比重从2.79%提高到3.67%, 年平均提高0.17个百分点。这一比重逐年有所提高。

但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既取决于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这就是反映一个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同时, 它也取决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我国2009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20.4%, 这低于各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 这也制约了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进一步提高。

3. 我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低位徘徊。

从表1中可以看出, 我国教育支出的总额上, 2005年比1991年翻了8倍之多, 但是2005年, 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也只有2.80%, 甚至低于1991年2.86%的占比。最高的2009年, 也只占到了3.67%, 与发达国家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二、我国教育支出中所存在的问题

1. 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过低。

尽管我国的教育支出总额连年增加, 但是, 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却并不见有多大的增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曾呼吁世界各国在2000年实现教育支出占比达到6%的目标, 1993年, 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18条也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在本世纪末达到4%。”《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指出, 国家将在“十一五”期间实现政府对义务教育负全责, 逐步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并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

但直至今日, 我国既没达到4%的目标, 离6%的目标更是有着巨大差距。据了解, 2006年—2009年,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01%、3.32%、3.48%和3.67%。较低的占比说明, 在我国近年来GDP高速增长的情况下, 我国教育支出未能与经济同步增长或优于经济增长, 使得政府教育经费对学校运转的支撑力度并没有得到增强。

2. 教育支出国际比较差距明显。

教育经费相对于GDP的比重, 世界平均水平为4.9%, 发达国家为5.1%, 欠发达国家为4.1%。以人均GDP来比较, 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 美国为6.10%, 是中国的7.44倍;俄罗斯为1.87%, 是中国的2.28倍;巴西为2.29%, 是中国的2.79倍;日本为4.28%, 韩国为3.01%。所以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即使在金砖四国中, 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 实在与我们的国家地位和经济实力不相符。

3. 教育投入占财政收支的比重呈下降之势。

1997年以来, 财政收入和支出增加非常迅速, 平均每年增长16.9%和19.0%, 但对教育的投入却未能等速增加, 每年只增加15.9%, 使得教育投入所占的比重呈逐年减小之势。2002年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占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7.7%和15.2%, 比1997年下降了0.9和2.2个百分点。即使到2009年, 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仅为16.37%, 尚未达到1996年占比21.06%的水平。

4. 教育支出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1) 教育支出在东、中、西部差异明显。受历史和现实各种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急剧扩大,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导致了教育投入水平间的较大差距, 加之各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要程度认识不一致, 使得教育支出差异进一步扩大。另外, 在我国目前以行政分权和分税制为特征的财政管理体制下, 中央设立一部分专款进行宏观调控, 地方政府则负担着几乎全部的基础教育拨款和占高等教育总投资近一半的地方属高等院校拨款, 因而地方政府可用财力的多少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公共教育支出的水平。

由表2可以看到, 在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 如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等省市, 不仅教育经费的总额很大, 而且, 大部分的教育经费由地方政府支出, 中央的拨备只占到一小部分。对于中部的湖南、湖北等省份, 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支出虽然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但支出总额相较于东部省份尚有一定的差距。在西部地区, 不仅教育支出总额较低, 而且地方政府在教育支出上的占比也不高, 如西藏、青海, 教育经费完全依靠中央拨备。

这种教育支出的区域性差异, 恰好反映了我国东中西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正是因为其经济的不发达, 导致了地方教育投入的匮乏, 无法满足发展教育所需的基本资金, 很难吸引到优秀的教育人才, 致使教育水平的低下。

(2) 城市与农村之间差异明显。在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情况下, 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呈现不同的状态, 而在教育投入上, 城乡之间也是相差巨大。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教育一直处在投资不足的状态, 农村普通中小学的生均预算内经费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经费的不足, 造成了农村教育设施、教育条件、教育人才的严重落后。

5. 教育支出结构存在不合理性

我国的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由表3可以看出, 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占比过高, 所占比例不仅高于与我国同档次的低收入国家, 还高于发达国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教育资源匮乏, 尽管近年来民办教育有所发展, 但是高等教育几乎都由政府提供, 能够真正接受到高等教育的人, 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并不大, 因此, 在经费上, 显得高等教育的投入有些偏高。而提高国民基本素质的关键并不在于高等教育, 而是在于初等教育上, 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 教育支出对于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有些偏高, 由此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初等教育投入经费的相对不足。

而在表4中, 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投资收益率最高的并不是高等教育, 而是初等教育。相反, 投入较多的高等教育反而收益率最低, 因此从收益率的角度讲, 我国在教育支出的结构上, 对于初等和中等教育理应继续大力支持。

三、完善我国教育支出的政策建议

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政府要切实转变观念。

解决好教育支出能够达到占GDP4%的问题, 根本途径只能是政府部门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改变和更新观念。邓小平同志说过, 宁可把其他建设放慢一些, 也要把教育搞上去。他还说, “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 教育搞上去了, 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创新归根到底要靠人才, 而人才只能靠教育。现在政府大力提倡建立和谐社会, 观念转变了, 重视教育了, 就一定有办法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比如, 根据我们每年的经费缺口发行长期教育国债、发行教育彩票、提高教育附加在税收中的比重等等

2. 采取有效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推动财政教育支出的增加。

4%的问题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相关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按照2007年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的统计, 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51300亿元, 占GDP的比重大致是20.8%, 不到21%。一些学者、专家也在进行分析和研究, 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好, 公共财政教育投入占GDP达到4%或者5%。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基本上都在35%以上, 甚至40%, 接近50%, 许多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25%以上, 所以说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财政蛋糕是既定的, 比重偏低当然也就制约了我们国家拿出更多的钱, 用于投入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3. 财政应继续增加教育支出, 提高教育支出占财政收入乃至GDP的比重。

尽管近年来教育支出总额比较大, 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和支出的增长速度也比较快, 但是, 目前的投入金额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 依旧很少。因此, 我国的教育支出还是不很够的, 这需要我国在资金总额的筹措上多想办法, 多下工夫, 比如发行教育债券等方式, 来筹集一些教育资金, 以增加对教育的支持力度。而相较于我国近年来GDP的高速增长, 我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也并没有多大提高, 从一定角度上说明, 我国教育的投入相对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言, 增长速度较慢。教育虽对经济的增长没有明显的直接的刺激作用, 但是, 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是巨大的, 并且会在较长的一个时间显现出来。因此, 我国有必要在经济持续增长, 近年来财政收入也不断增加的条件下, 在增加教育支出总额的同时, 进一步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即使达不到教科文组织6%的GDP占比, 也应以先期4%的占比为目标, 尽量向发达国家的水平靠拢。但增长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教育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率, 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

4. 政府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政府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要用体制、机制的创新, 用制度的设计来引导教育投入的增加。为了贯彻中央优先发展教育的要求, 各级政府都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中国有五级政府、五级财政, 设计出一个好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制度, 才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根本。增加教育投入, 要坚持体制机制的创新、制度的先行, 这个经费投入肯定会增长。

从提高教育质量和减轻老百姓教育负担出发, 我国应切实提高教育投入水平, 保障教育经费。与此同时, 加强学校内的民主管理, 建立有权参与决策、评价、监督的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和学生自治委员会, 是让学校财务管理透明, 避免学校领导乱收费、乱用钱的必然选择。

5. 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实现4%的目标。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特别指出, 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 并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将教育列入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各级政府要依法落实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 财政年度预算和执行结果都要达到教育经费支出的法定增长水平, 并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 (1) 增强公共财政有效财力。今后几年我们要加强税收征管, 大力推进税费改革, 保持财政收入稳定较快增长, 为4%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财力基础。 (2) 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年初财政预算安排中, 各级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都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还要根据财政超收的情况追加教育经费, 要向教育等民生领域倾斜。 (3) 大力筹措其他财政性教育资金。通过采取足额增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等措施, 逐步建立政府多渠道筹措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长效机制。 (4) 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坚持开源节流并重, 一手抓增加投入, 一手抓资金管理, 坚持勤俭办教育的方针, 坚决反对各种铺张浪费。要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 让增加的投入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6. 努力改善教育支出的区域不平衡。

(1) 加大对中西部教育的投入力度, 缩小差距。尽管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整体的教育投入都有很大增加, 各省份的教育设施, 教育水平都有比较大的提高, 但是, 我国东西部地区教育支出不平衡的状况仍然很严重。这对我国教育乃至经济发展都极为不利,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 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因此, 在教育投资的地区分布上, 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投资政策的倾斜力度, 增加对西部的教育资金支出, 努力改善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状况。 (2) 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力度, 缩小城乡差距。我国目前很多农村地区, 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教育设施比较差, 教育条件相当落后, 优秀的教师资源严重匮乏, 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农村的教育资金投入不足造成的。教育的城乡差距在近年来教育投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并没有多大的缩小, 而教育的落后将很大程度上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影响农民的增收致富。因此, 在财政支出的安排上, 应当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 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差距。首先, 应该主要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 加大财政的专项教育转移支付, 重点扶持教育条件落后的农村地区;第三, 发挥财政的分配职能, 将资金有重点地投入到落后地区, 并加强对农村教育投入资金的监督管理。 (3) 优化教育支出结构, 强化基础教育。我国目前的教育支出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高等教育支出的比重相对较高, 高等教育占用资源相对较多。因此公共资源应更多配置在基础教育。有必要明显提高初等教育支出占公共教育总支出比重, 确保教育支出的“公共性”。初等教育具有很强的外部正效应, 是典型的公共产品, 前文的数据显示, 我国的基础教育投资收益率大约是高等教育的四倍。况且目前我国文盲率偏高, 更应明确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中的优先地位, 将教育经费的增量主要用于义务教育。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9

[2].杨丹芳.财政支出经济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 2001

[3].梁伟真.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国际比较及对策研究[J].经济经纬, 2004 (6)

[4].骆勤.我国教育支出的财政分析和对策选择[J].财经论丛, 2004 (5)

浅析我国财政教育支出问题 第8篇

(一)教育资源规模不足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虽然近几年规模大幅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支出经费及其占G D P的比率严重偏低,近几年,我国财政教育投入占GD P的比重已到3%左右,但仍低于世界平均5%左右的水平。自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4%的目标以来,一直没有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在2012年达到4%。财政教育支出的平均增速明显低于财政支出总量和GDP的上升速度。同时,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出现逐年下降趋势。

(二)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失衡

一是在初,中、高等教育方面教育支出的分配结构存在严重问题,忽视初级教育,重视高等教育。根据统计,我国初中高等人均教育经费与人均GDP的比例分别为0.05,0.15,1.93。二是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投资不足,支持力度不够,这严重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模式的改变。三是地区性支出不均衡。我国对中西部的财政教育支出投入较小,东部地区的教育财政性经费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重远远高于中西部。四是城乡教育财政支出失衡。农村教育长期落后,2006~2010年,我国农村中小学学生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8 0%以上,虽然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将由原来的2182亿元增加到至少2652亿元,2009年,全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去年的小学240元/年.人、初中390元/年.人,提高到小学300元/年.人、初中500元/年.人,共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149.885万元,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仍然低于1%,而发达国家初中和小学的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集中在2%~2.5%。长久来看,这进一步加大了城乡的收入分配差距,形成农村地区恶性循环。

二、完善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教育投资制度建设,明确各级政府对不同教育在投资方面的标准和责任,切实确保教育投入机制的有效运行,实现教育投资的法制化,规范化,合理化。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占总支出和GDP的比例,根据不同的标准,制定相应的政府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长比例。

(二)加强转移支付制度在教育方面的作用,促进地区间教育的均衡。一方面加强财政专项教育转移支付力度,重点解决落后地区教学设施,师资,环境等问题;另一方面,完善各地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从经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进行转移支付,弥补落后地区的财政教育缺口,实现政府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各地的平等化。

(三)促进教育投入渠道多元化。一国教育的发展不可能全部依赖单一的政府教育投入,还需要社会各方的合作努力,因此在加大财政教育性投入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鼓励企业,个人扶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力发展高校的产业化,提高校企之间的合作,充分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教育彩票,教育公债的发行等渠道,利用社会和民间的投资来增加教育投入,减轻政府负担,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是解决教育经费总量过小,社会教育资源不足的关键措施。首先,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扩大,确保预算内教育支出的稳定增长,在安排预算时,中央和地方在教育拨款上的增速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速,提高学生人均教育经费,教育公用经费和教师工资和福利。其次,提高我国教育经费预算级次,调整预算体系和程序,将教育经费从二级分配提升到国家预算的第一次分配,单列教育经费。

(五)调整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适当提高基础教育的经费支出比重,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专项基金,加大对中西部教育投入力度,建立教育扶贫工程,尽快解决中西部学校教学资源短缺问题,提高公用经费保障资金和硬件设施维修资金,建中西部统一的教职工工资制,提高教学质量。对东部地区所需教育资金主要由地方财政支持的中央应给予适当奖励,扩大教育普及和受益面,提高全民基本素质,以促进长期社会进步,经济持续发展,缩减城乡,地区间的差距。

(六)加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队伍建设。可激励城乡教师的合理流动;加强落后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可让他们定期到师范类专业高校进行培训;将教师的津贴和工资纳入政府预算,完善教师在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大农村及落后地区的师资力量,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质量,进而保证我国基础教育的高水准。

(七)完善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的监督和评估机制。首先,加强对预算内财政教育支出的监管,防止贪污,挪用教育经费等违法现象的发生。其次,定期进行对学校教育经费的使用方面的评估,使评估结果与得到的教育经费数额挂钩,以促进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合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问题,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但是总体水平仍然不高,财政教育支出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为了解决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解决建议措施,以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财政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王春.教育投入的公共政策分析[J]北方经贸,2005(5)

[2]、王国清,马骁.财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6.

[3]、吴渝璋.浅析我国财政教育支出问题.宏观经济[J],2009

[4]、刘廷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现状分析及对策.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5]、王铮.我国教育支出的结构分析[J].当代经济,2008(5):114-116

[6]、谢刘洋.财政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公共支出与采购2008(2):37-38

高等教育支出 第9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国际比较

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 是对高校教育支出的效率、效益和效果的综合评价, 是合理配置资源, 保障高校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 在计划经济统配下,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利用率一直不为人们所重视。高校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 其本身没有成本核算的意识和追求成本最小化的动力。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投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 教育资源短缺和教育投入不足致使教育的供需矛盾加剧, 投资主体和公众从不关心转向高度关注高等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因此, 开展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是形势所需, 同时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 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 尚未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制度。而西方发达国家对此项工作已有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方法。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绩效评价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对指导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西方发达国家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概述

20世纪70年代, 西方国家发生了财政危机、信任危机和经济危机, 政府为了应对这一系列危机, 在民众的压力和自身改革的驱动下, 发起了“新公共管理”革命, 致力于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高效政府”, 其主要手段是建立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核心是优化公共资源的支出结构, 目的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和效率, 提高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度。[1][2][3]教育支出是政府公共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是建立在较为成熟的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体系上。[4]由于西方国家的政治和管理体制的不同, 因而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模式也

不尽相同, 现从以下六个方面对西方发达国家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作一概述与对比。

1、法律法规基础

美国于1979年制定了《关于行政部门管理改革和绩效评价工作应用》, 该文件要求所有政府部门都要对其项目进行评价, 从而提高部门绩效。之后又大规模收缩政府机构的公共服务范围, 于1993年出台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 这是以法律形式规范政府公共部门支出绩效评价活动的法案。该法案不仅强调对政府部门的各个项目进行效益评价, 而且还强调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指导政府决策, 以期提高政府绩效。

英国于1982年出台了《财务管理动议》, 该动议明确提出了绩效评价的指标, 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对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关注。1998年又颁布了《综合支出评价》和《公共服务协议》。其中, 《综合支出评价》要求政府各部门对其预算和支出作出全面的审计, 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后三年的公共支出计划, 并要求各级部门与财政部签订《公共服务协议》。《公共服务协议》中详细规定了权责目标等条款, 由各部门部长直接对其负责。1999年, 又出台了《政府现代化白皮书》, 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政府的三条主要原则:即制定更注重结果的政策、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

澳大利亚自1976年到2000年出台了至少9项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法规依据, 1999年颁布的《公共服务法案》和2000年出台的《目标与产出框架》是绩效评价的主要法规依据。《公共服务法案》对国家公共服务的设定、管理及其他目标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 旨在建立一个高效的公共服务, 提供一个公平高效的法律基础, 细化政府部门权责以及明确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目标与产出框架》由目标、产出、实施项目和框架执行方面的信息构成, 通过明确任务目标, 细化产出与实施过程, 有效的集中资源来解决问题, 从而帮助政府提高决策水平。

2、评价主体

美国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主要是由国会审计署、总统预算与管理办公室和教育部门组成, 它们既相互协作, 又相互制约。国会审计署的主要职责是考评。它既可以代表国会直接对政府各部门进行绩效考评, 又可以授权政府内部机构代理其职责进行考评, 考评的对象可详细至计划、项目、和专项。总统预算与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在于监督。它主要对各部门的年度预算及年度绩效报告进行监督, 并要求上交给总统签字, 再交国会审议和批准。教育部门通过设立计划与考评办公室, 来负责本部门的战略计划、年度计划和考评事宜。它先在总统预算与管理办公室的监督下向国会提交年度绩效计划和年度绩效报告, 然后接受国会或国会委托的第三方机构的考评, 最后通过收集考评信息来制定或修改政策。需要注意的是, 美国财政部并不负责教育部门的绩效考评。

英国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主要是由教育部门自评为主, 同时也接受议会公共支出委员会下设的国家审计办公室、政府财政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指导和监督。教育部门内设专门的绩效评价机构, 通过每年向财政部和议会提交的《秋季绩效评价报告》, 将计划与实际情况做一个详尽的比较, 对达成的目标进行评价, 对未达成的目标就行解释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议会公共支出委员会下设的国家审计办公室, 专门依据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原则, 对教育部门的财务状况和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审计。审计报告一方面提交议会审议, 另一方面发表在一些公开刊物上, 接受公众监督。议会根据审计出的问题对教育部门提出整改意见, 并进行跟踪落实, 追究教育部门长官的责任。政府财政部每两年对教育部门预算进行一次考评, 考评是以教育部门所提交的《秋季绩效评价报告》为基础, 对教育部门设定的年度绩效目标的合理性、目标完成情况及社会经济效益、各项支出的合理性和绩效信息的真实性等进行严格的审查, 然后再将考评结果报送内阁委员会, 并向社会公众公布。社会公众的评价主要由公众评价和专家评价两方面组成。公众评价是通过向公众发放问卷, 搜集相关信息, 了解社会公众对教育部门的服务效果的满意度;专家评价主要是由高校、科研机构和中介机构等专业技术人员对教育部门的教育支出绩效进行科学的学术评价, 考察教育部门的支出绩效。

澳大利亚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主要是由内部评价主体和外部评价机构两部分完成。政府的内部评价主体有内阁支出委员会、公共服务委员会、财政和管理部、国库部、教育科技培训部等机构。其中, 内阁支出委员会负责对所有的预算支出进行评价;公共服务委员会主要负责拟定教育科技培训部的服务准则和行为手册, 以此作为绩效评价的依据;财政和管理部负责为教育与科技培训部制定“绩效改善实践原则”;国库部负责对教育科技培训部的预算内单位进行财政绩效的评价监控;教育科技培训部主要负责本部门的绩效和计划考评工作。外部评价机构主要有隶属于国会的参众两院、审计联合委员会和联邦审计署。参众两院负责审查教育科技培训部的预算及评价上一年度的预算绩效, 其他两个机构负责审查使用国会拨付资金的绩效及年度绩效报告。

3、评价对象及内容

美国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对象为教育部门及其所属机构学校, 包括部门绩效和计划、项目、专项工作的绩效。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年度绩效考评和教育专题绩效考评两个方面。年度绩效考评是严格依据《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的相关规定进行;而教育专题绩效评价主要是由国会审计署负责, 具体内容包括项目立项的合理性、经济效益性、综合影响性以及可持续性。

英国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对象主要是教育部门及其所管理的项目。对教育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主要包括对项目决策效果的评价、对项目技术方案效果的评价、对项目经济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对项目社会影响效果的评价。总的来说, 英国教育支出绩效评价非常注重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 且贯穿于整个评价过程。

澳大利亚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培训部及其所属各单位和项目。对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目标的可行性、绩效指标的有效性、产出与目标的符合度以及投入与产出的效益等。

4、评价方法和指标

美国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大学基准协会下设评价委员会进行合格和不合格的绝对评价;另一种是由著名刊物《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聘请4000多名大学校长、学院院长和学校招生办主任等, 依据学术声誉、学生选择、师资力量、财政资源、保持率、校友满意程度、实际毕业情况等7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 按全国性大学、全国性文科大学、地区性大学、地区性文科大学等4类, 对1400所大学绩效评价打分, 每年公布排序情况。

英国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自1986年开始就确定了以入学标准、学生和教师的比例、获得哲学博士的教师数量、教授比率、图书经费、政府对研究的资助、学校提供的贷学金、毕业生长期就业情况、毕业后暂时就业情况、研究或继续学习情况、一等奖获得情况、毕业率、考研率、出国留学率等为指标对学校进行评价。

5、评价流程

美国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流程是先由教育部门编制战略规划, 再根据战略规划编制本部门的年度绩效计划, 然后再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编写年度绩效报告, 该报告提交给预算管理部门和国会进行考评, 最后再将考评结果应用到教育部门下一年的预算安排中。

英国首先由教育技术培训部制订综合支出计划, 并签署《公共服务协议》。其次, 在综合支出计划的基础上制订部门投资战略报告、公共服务协议、绩效技术说明和效率技术说明。再次, 提交《中期报告》和《秋季绩效报告》, 汇报计划的完成情况。最后, 将评价结果与实际管理工作相结合, 并为下一年制订计划提供有效的参考。

澳大利亚首先由政府内阁、财政和管理部、教育科技培训部共同制订部门事业发展目标。其次, 教育部门根据部门事业发展目标进行编制年度绩效计划。再次, 教育部门必须向议会和财政部提交年度公共支出绩效考评报告, 并报议会审议通过。最后, 将评价结果合理的应用到预算管理、政府支出之中,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与效率。

6、评价目的及结果的应用

美国开展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通过评价, 发现教育部门在管理中的问题, 提出整改方案, 供国会和政府参考;二是检查和监督教育部门责任履行情况;三是加强教育部门的责权意识, 加强教育支出管理, 提高教育部门的工作效率。

英国将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与实际管理工作相结合, 作为教育技术培训部制订与调整长期规划和年度预算的依据, 也作为国会和内阁对教育技术培训部行政责任制落实的重要依据。

澳大利亚开展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政府更好的履行为公共服务的职责, 强调结果的实现与责任的落实, 在实际应用中大大提高了教育科技培训部的工作效率, 并减少了政府的支出。

二、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研究起步较晚, 目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群体可分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三个层面。2001年国家财政部在湖北恩施州进行了公共财政支出效益评价试点, 教育支出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一部分, 也是绩效评价试点内容之一。这次试点的目的是加强公共财政支出管理, 实行经费绩效预算。2003年教育部开展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估体系构建共设7个一级指标, 19个二级指标, 33个主要观测点, 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内容是教育支出绩效评估。这次评估的宗旨是“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社会公众对这一评估的做法虽然不能完全认同,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 是加强了学校管理, 促进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另一个层面是以中国科学评价中心和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为代表, 他们以定量分析为主, 分别构建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对我国现有大学办学实力进行排序, 对排序结果虽然褒贬不一, 但从改进学校工作的视角来看, 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三研究层面是以中国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中心主任马国贤教授、山东高等教育经济研究所王国孝教授和财政部王敏博士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 采用多种方法相继开展了政府财政教育支出和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上述三个层面的研究还是初步的,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尚未形成, 绩效评价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仍需完善, 评价方法的运用仍需改进。因此, 吸取国外先进研究成果, 结合我国实际情形, 进一步深入开展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研究是政府和广大科研工作者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三、国外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比较研究, 使我们了解了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体系和方法, 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第一, 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必须有理论指导。理论是实践的基石, 实践如果离开理论的指导就会迷失方向。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中的转型时期, 用于指导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还不多, 要将绩效评价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还有大量的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要学习和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并结合我国国情、校情和相关政策, 探索建立我国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框架、指标体系、运行模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改革措施。

第二, 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必须有完整的制度体系作为前提和保障。西方发达国家绩效评价实践表明, 要使绩效评价能公平公正、持之以恒地开展, 就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作为保证。要通过建章立制来规范绩效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约束和指导评价工作。

第三, 教育支出评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支出绩效评价都是选择了由易到难、由重点到一般的循序渐进的路径。评价本身也是一个长期积累并且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国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才刚刚起步, 必须借鉴国外循序渐进的做法, 从点到面, 不断总结, 逐步推开, 切不可一哄而起。

第四, 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决定评价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到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方面面, 加之我国高等学校类型多, 规模大小不一, 办学层次参差不齐, 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而且易于操作的指标体系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因此, 在指标体系构建时, 既要考虑一般性原则, 也要考虑校与校、区域之间的特殊性, 不能用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去评价我国所有高校, 而应分不同类型, 分类指导。对同一类型高校, 由于区域水平差异, 在大原则不变的前提下, 应允许个别指标作适当调整。

第五, 必须注重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国外一些国家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一方面具有约束力, 可以保证评价工作的持续开展。另一方面, 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 让社会对评价结果进行评判和监督。目前, 我国在评价结果的应用上做得还很不够, 需要加以改进。一是评价结束时, 要客观、公正地出具评价报告, 不能报喜不报忧。二是要将评价结果向被评价对象反馈, 要求被评对象分析不足的原因, 制订整改措施。三是把评价结果作为上级部门对被评对象考核与奖惩的依据。四是要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 使不同的相关利益群体了解评价结果, 自觉接受公众评判和监督。

参考文献

[1]王敏:《政府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年。

[2]张少春:《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考评理论与实践》,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年。

[3]申书海:《财政支出效益评价》,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年。

[4]赵翔:《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国际比较》, 《财政监督》, 2007 (19) 。

优化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研究 第10篇

(一) 财政教育支出的内涵

教育支出的主要来源是政府的资金供给, 指国家用于教育事业的各项支出。教育支出按照支出主体的不同, 分为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和地方政府提供的教育支出费用;按照教育层次结构来区分, 分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三级教育经费支出。

财政教育支出, 指国家将教育财政收入, 按照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用途, 划拨资金的财政管理活动。

(二) 财政教育支出的理论依据

1. 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是在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后经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家对该理论进行完善, 形成了新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根据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概念, 认为社会的总产品可分为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教育在公共产品理论中, 因其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常常被看做是准公共产品。

2.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提出现代社会的“经济人”的目标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其分析了公共产品的资源配置和效率问题。还指出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 政府是“经济人”, 由于任何一种公共决策都有各自本身的缺陷。所以个人在追求政治利益和实现自我价值时, 就会导致财政支出的扩张等行为的出现, 还会导致财政支出低效甚至无效的状况。同理, 财政教育支出也可以看作是对教育投资的一种公共选择。

二、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发展现状

(一) 财政教育支出的规模

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可得出, 我国的财政支出、教育支出和GDP的变化趋势是同向的关系, 都是逐年猛增的趋势。其中财政支出在2004年由最早的28486.89亿元, 2013年增长到140212.10亿元, 增长了5倍;教育支出总体规模在2004~2013年的变化情况, 由最初的3365.94亿元上升至22001.76亿元, 期间增长近达7倍之高;GDP在这10年里增长4倍多。

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财政支出和教育支出也同时增加。财政教育支出的增加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因为加大对教育支出, 教育的资源和环境会得到改善, 国民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带来长远的好的社会效益。然而, 由于我国有人口众多的特点, 需要接受教育的居民也较多, 财政教育支出总额取人均数后, 人均能享受到的教育经费较少。可看出在总量上, 我国还存在教育经费不足的现象。

(二) 财政教育支出的结构

1. 财政教育支出的层次结构失衡。

教育财政的支出结构可分成三个层次:初等财政教育支出、中等财政教育支出和高等财政教育支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 一是我国三个层次结构的财政教育支出每年都呈明显的递增趋势。二是相比三个层次的支出, 一直以来高等财政教育支出都是最多的, 反之初等教育阶段的支出是最少的。使得我国在初、中、高三个层次的支出分配结构存在失衡, 因而出现初等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偏低, 高等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相对较高的普遍现象, 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不相符。

2. 财政教育支出的地区结构失衡。

我国的东中西部地区因地理环境、资源禀赋条件等的不同, 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而且在财政教育支出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

如表1所示, 2013年的教育支出情况:东部地区最高, 西部地区最少, 中部地区介于东部和西部之间。东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是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 三个省的财政教育总支出为1451.08亿元;财政教育支出水平最低的西部地区, 包括西藏、青海、甘肃和宁夏, 其中2013年宁夏全省的财政教育支出仅为46.50亿元。

虽然我国已逐渐加大对西部地区财政教育支出。但为了使资金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教育又是长远的投资, 政府往往不会对教育投入很多资金, 于是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会越拉越大。整体上看来, 我国各种教育投入快速增长, 东部地区具有天然的优势, 发展水平快, 国家的财政教育支出政策自然会偏向东部地区, 造成地区间结构不平衡。

我国城乡经济呈现二元化结构, 使城乡居民教育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近年来, 随着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 教育经费的投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调整。根据数据分析, 在我国无论农村普通学校的在校生数量多于还是少于城市普通学生, 生均经费都是低于城市普通学校。由此能充分的证实城乡教育差距存在的常态。

3. 财政教育支出主体结构失衡。

我国的教育财政的划拨主体可分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主管部门, 相对应支出分为: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和地方财政教育支出。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由上表可得, 首先, 我国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总量规模上, 呈现逐年明显上升的轨迹。其次, 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教育事业费的比例逐年下降, 由2004年的6.5%到2013年的5.0%。相反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教育事业费的比例逐年上升, 由2004年的93.5%到2013年的95%。同时, 地方财政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主要是因为中央政府把财政教育支出纳入地方政府财政工作范围内;最后, 2013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和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分别占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占比分别为1.84%、30.28%。总体而言, 中央对财政教育支出存在不足, 而地方政府支出太多, 会加大地方政府的财力负担, 不利于地方政府发挥其基本职能, 甚至还会存在债务危机隐患。

四、优化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建议

(一) 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量

就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层次失衡问题, 不仅要兼顾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 还要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在财政教育支出数额一定的情况下, 我国人口又逐年增多, 说明教育资金不足的存在性。相对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 每年财政教育支出的增长率都远远低于其增长率。因而应该增加财政教育支出的投入比重。政府应优先对教育投资, 可以把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 和通过实地考察投入情况作为各级政府考核的指标之一。

同时, 我国在教育财政投入上要确保稳定教育经费的来源, 不仅要吸引多种教育资金筹资方式, 而且要保证财政教育支出的供给。同时要严格监管资金的来龙去脉, 重点关注其使用方向和使用效率。

(二) 缩小教育支出的地域性差距

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不仅在东中西部地区相差较大, 而且在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比较大。调整财政教育支出的地域结构和城乡结构, 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对中西部教育的投入力度, 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二是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力度, 缩小城乡差距。尽可能使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的居民都能接受到教育。同时, 国家应适当减少对非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供给, 可通过其他方式来供给。比如可以呼吁社会人士和机构资助山区里的孩子上学, 并给机构或个人给与某些方面的优惠, 从而达到减轻国家各级的财政负担的目的。

(三) 优化财政教育支出结构

首先, 明确初等教育的优先主导地位, 加大对初等教育的投入, 优化有限资金的结构配置。只有把基础教育搞好了, 才能发展好中、高等教育。政府应全部负责基础教育的主要支出, 均等地向所有学生提供教学资金和一定的生活补助。

其次, 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教育财政的事权与财权。两级政府要划分好各自的职权, 中央政府要适当分担地方政府的财政教育支出负担, 增加财政教育支出比例, 可有效预防地方政府债务危机问题。

摘要:教育支出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多年来我国着力增加财政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的比例, 但是我国的财政教育支出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通过列出财政教育支出的内涵及其理论, 描述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状况和其在规模和结构上的变化情况, 可发现我国教育财政主要存在三个结构失衡问题, 最后提出解决结构失衡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教育支出,财政教育支出规模,财政教育支出结构

参考文献

[1]王铮.申来津.我国教育支出的结构分析[J].当代经济, 2008.

[2]秦福利.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比例偏高的审视[J].教育科学.2011.

[3]郝娜.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失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李林.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我国国家财政教育支出的演化模型 第11篇

关键词:我国国家财政教育支出统计数据 遗传算法 经济演化模型 经济预测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利用我国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历史统计数据(《中国统计年鉴》)[1],借助计量经济学工具和遗传算法进行回归分析,找出我国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演化规律的形式的某些方面,建立我国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演化的一个计算机仿真模型,是一个有意义的工作。本文是这一工作的一部分。

二、我国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和经济演化模型

据文献[1],我国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普及和深入而高速增长。利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和遗传算法,我们对1952-2006年的我国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1、先进行数据截取:1952年至2006年的我国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演化数据作为模型创建样本;用以预测2008至2030年的我国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主要指标取值。所用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

2、然后对主要经济指标系例数据作出散点图(图1中的圆圈表示)。

3、据数据散点图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函数形式的设定:由于给定结构的经济系统常态增长具有最大可能值(经济系统的最大负荷)和对负荷的一定的占据速率(经济增长速率),所以回归函数有可能具有如下的形式:

首先确定各参数的粗略估计值。L是曲线最大极限值即经济系统的负荷,b与逻辑斯蒂曲线的增长速率正相关即与经济系统对其负荷的本征侵占速率正相关,a近似与曲线的缩小因子即经济系统内在的交易费用等耗散因素的作用强度正相关。据这三个参数的意义其估计值可近似由统计数据的演化态势进行估计。我们取为:L=11925,a=15839,b=0.17158。e是数据起始点的值11;f是数据起始时间1952。

在此基础上,借助遗传算法[2],对统计数据回归函数的参数进行优化估计,得出精确的统计数据回归函数完备表达式。最后得出的优化参数值是:L=11925,a=15839,b=0.17158,残差值为86954。

于是,我们得到我国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演化的数学模型(单位:亿元):

4、据回归曲线进行主要经济指标在未来20-30年(取2008年至2030年作为预测区间)的取值预测(图1中的加号表示)。

5、据回归曲线进行经济系统演化态势分析:回归曲线的相变点(回归曲线的拐点即经济增长相变点)位于z=L/2=5963亿元附近;饱和值约为11925亿元;由仿真曲线可以看出,我国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加速增长期目前已经接近其临界点;仿真曲线显示,未来20年仍然是我国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的高速增长期(一直延伸到2030年以后);接近极限点的时间(约2030年),就是我国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结构的变革期开始的时间;经过结构调整,我国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将开始新一轮逻辑斯蒂演化。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我国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总体态势目前处于接近相变点(5963亿元)的高速增长时期,并且还将持续高速增长20年,开始渐渐接近其饱和值(11925亿元)。认清这一基本态势,从各个方面规划和协调我国对教育支出,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高速增长,应该是未来二十年我国国家财政教育支出政策的基调。

四、结论

我国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系统是一个稳健的、沿逻辑斯蒂路径运行良好的、功能强大的复杂自适应演化系统,我国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值将在不发生世界大战或或严重自然灾害的条件下,将持续高速增长20年,到2030年开始渐渐接近其饱和值11925亿元,进入经济和教育结构调整期。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

[2]姚洪珠、邓飞其 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的动态演化模型与演化规律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7/2

高等教育支出 第12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作为公共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支出的效果已被政府部门和教育理论界所关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以政府为主的行为主体,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运作与绩效进行客观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未来项目的决策与优化,从而促进项目实施主体达到预期绩效的管理行为。

一、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如在通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面,吴建南和李贵宁( 2004) 以公平和效率为主线,将指标体系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总体情况、目标达成情况、合规性情况、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五个方面进行了设计; 孟令君、曾繁荣( 2009) 根据评价过程将指标体系分为总体情况评价指标、合规性评价指标、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指标、直接影响评价指标、间接影响评价指标五大类指标体系; 刘荣( 2009) 根据绩效评价( 3E) 原则,设计了一套包括投入资金指标、产出效益指标、资金利用效率指标、发展潜力指标和综合实力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 徐挺、杨琳( 2009) 根据投入产出关系,构建包括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高等教育经费支出、高等教育经费产出和高等教育经费效果类指标体系; 应望江、李泉英( 2010) 依据投入产出分析和学科资源条件,构建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学科资源条件四大类在内的一级指标体系。邱清( 2015年) 运用DEA( 数据包络分析法) 对高校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并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高等教育的特点,对我国高等学校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进行设计。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评价指标体系多从财政支出的角度,或从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的角度展开绩效评价,而从高校经费使用效果角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则相对较少。

二、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思路与原则

(一)设计思路

基于高等教育财政产出和绩效评价的特点,开展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思路是: 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为宗旨和出发点,基于财务管理、产出效果、社会评价和发展能力的四维框架,以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财务管理绩效考核为基础,对高等教育办学中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经费使用的效率进行评价,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从社会评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两个方面对财政经费使用的最终社会效益进行评价。

(二)设计原则

可以说,绩效评价指标是为考核绩效目标而设置的, 是依据细化、量化后的绩效目标而形成的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工具。在具体实施评价时,应按照定性指标可衡量、定量指标应量化的要求,依据评价项目特点和评价工作需要来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除国际上政府支出绩效评价过程中通常依据 “3E”原则,即经济性( Economy) 、效率性( Efficiency) 和有效性( Effectiveness) 外,在设立指标体系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要有一定的目标性和方向性,在目标的设计上能够体现国家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并能反映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因此,在设计绩效指标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目标,评价指标要与财政支出的政策目标、高校本质、高校职能目标紧密联系。

2. 科学性原则。绩效评价工作要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范围内展开,即表现为合法合规和客观公正,指标体系的设计要能涵盖高等教育的主要业绩。由于高校办学业绩是受综合性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在设计指标时要围绕高等教育本质、职能和使命来展开,并尽可能对其业绩进行量化分析,已达到客观科学的结果。

3. 分类评价原则。基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高校类型、学历层次、办学主体等存在差异的现状,对所有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采用统一评价标准不符合公平可比原则,应按一定标准对高校进行分类评价和考核。目前有按归属关系分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地方高校与行业高校,按产权关系分为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按 “985工程”“211工程”分为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与非重点建设高校等,各类高校进行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应有所不同,不同类型的大学考核绩效的重点亦不同。

4. 便于操作原则。经费使用的绩效存在多因素的相关性,而评价指标则只能选取主要的和可操作的因素来确定衡量指标。为降低绩效评价工作的难度,以保证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故所设置的指标在保证科学性和客观性的前提下,应遵循便于操作的原则。

三、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高校进行绩效评价的目的以及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 一个完整系统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 目标评价,即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目标制定的合理性、明确性的评价; 财务评价,即对高等教育项目资金来源、支出合理性、管理规范性进行考评; 结果与影响评价,即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计划或项目完成结果及其持续影响力进行评价; 资源配置和社会效应评价,即对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合理性、有效性以及社会效应的大小进行考评。

本文以地方普通高等院校为例,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基于高等教育的责任、使命和职能,借鉴平衡记分卡的评价方法,从财务管理、产出效果、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评价四个维度来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财务管理类指标、产出效果类指标、可持续发展能力类指标和社会评价类指标( 见表1) 。

1.财务管理类指标

财务管理类指标包括预算与决算和财务综合管理两个二级指标,在预算与决算指标下设有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预算资金的执行率、专款专用率、助学贷款发放率和助贷发放率5个三级指标。在财务综合管理指标下设有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内控制度和财务信息公开3个三级指标。

2.产出效果类指标

产出效果类指标包括人才培养、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3个二级指标,且在人才培养指标下又设置了毕业生人数、毕业率、就业率和升学率4个三级指标; 在教学成果指标下又设有精品、重点课程门数、规划或重点教材编写数量、优秀教学成果奖数量和教师获得教改立项数量4个三级指标用以反映教学方面的成果。在科研成果指标下又设置了科研项目数量、论文发表数量、论文获奖数量和成果转化数量4个三级指标,用来反映科研成果的基本情况。

3.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

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包括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2个二级指标。其中,在办学条件指标下又设置了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原值、生均适用图书册数和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拥有的产学研基地数4个二级指标,用以反映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情况。在师资力量指标下又设置了生师比、专任教师占比、博士学位教师比例、海外学习经历教师增长率和实务型教师增长率5个三级指标用以反映高校师资队伍的状况。

4.社会评价类指标

社会评价类指标包括毕业生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和录取学生报到率4个指标,用以反映社会、用人单位及教师等各方对高等教育的满意程度。

根据已构建的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分定级的方法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评价。总分值为100分,绩效评级分优、良、合格、不合格。评价得分高于90分( 含90分) 的,绩效评级为优; 得分在75( 含75分) ~ 90分的, 绩效评级为良; 得分在60( 含60分) ~ 75分的,绩效评级为合格; 得分在60分以下的,绩效评级为不合格。

四、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培训和宣传工作。要加强对高等教育绩效评价人员的培训,并做好绩效评价普及应用的宣传工作,保证绩效评价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形成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运用讲绩效、 有效率的良好氛围。

二是提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以成果为导向,追求最大绩效作为预算管理的根本目标,因此,提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管理制度的精细化水平,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和公务卡制度,杜绝消费中的不合规现象,提高财政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财政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上一篇:阴离子聚合下一篇:实践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