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策略范文

2024-05-30

承接策略范文(精选9篇)

承接策略 第1篇

1 全球离岸服务发展现状及趋势

目前全球服务外包行业已经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对其产生的消极影响,正处于产业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全球离岸服务外包潜在市场规模巨大,IDC公司预计到2013年的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的总体增长率将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185.4亿美元。目前,潜在市场中,仅仅12%实现了离岸;预计到2012年,潜在市场将有32%实现离岸,市场规模达到1600亿美元左右。具体而言,2010年全球离岸IT服务外包市场总规模达603亿元,未来几年将保持15%以上的增长速度。全球离岸业务流程外包市场规模虽然较小,但在未来几年其增速将在24%以上,高出离岸IT服务外包市场的增速。

全球离岸服务正在由低端服务向高端服务延伸,正向纵深产业链发展。目前,许多跨国公司不仅将数据输入、文件管理等低端服务流程向外转移,而且还将风险管理、金融分析、软件研发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业务外包出去,信息技术更是成为服务外包市场的热点。全球离岸服务模式的转变,带来一系列的新的变化和趋势。

首先,目前世界经济短期走势的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加之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尚未完全消除,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短期压力不小。但是服务外包已成为当今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中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长期看市场潜力较大。美国信息产业咨询公司加特纳(Gartner)报告显示,到2010年,发达国家中25%的传统工作转向印度、我国和俄罗斯。另据统计,在全球1000强企业中,仅有1/3企业参与了离岸服务外包,还有2/3的企业未参加到服务外包的浪潮中。

其次,全球离岸服务外包产业格局仍将保持“中心—外围”的发展格局,发包方与接包方仍将比较集中。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全球外包市场仍将主要集中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而我国、印度、爱尔兰、菲律宾和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仍将是全球外包市场的主要承接国。

再次,高科技含量业务所占比例将越来越高,KPO将得到快速发展。未来几年,全球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转变为提供包括更为先进应用程序、风险管理、金融分析、研究开发等在内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服务外包业务。而涉及知识产权、股票、金融和保险、人力资源、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核心业务流程的KPO市场规模已经从最初的12亿美元发展到拥有100到12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30%~40%的产业。

最后,新兴接包地迅速崛起,全球接包地争夺将越来越激烈。除了传统的接包地我国、印度、俄罗斯、爱尔兰等国家,据统计有近80个新兴国家正将其发展定位在服务外包领域。服务外包的多元化需求,使得这些新兴国家正在迅速崛起。

2 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现状

2.1 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情况

目前,我国是全球离岸服务外包最主要的承接国之一,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服务外包投资地。现阶段,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仍以承接本土的服务外包业务为主,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规模较小。商务部统计2009年全年我国离岸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金额147.7亿美元,合同执行金额100.9亿美元;2010全年完成离岸服务外包收入144.5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为43%。美国、日本和香港三大市场仍然为我国离岸服务的最主要的市场,市场贡献比重达到53.56%,在未来几年仍是我国离岸外包最重要的来源地。2009年,美国市场对我国离岸服务外包市场的贡献首次超过了日本,合同签约金额达到了42.19亿美元,占我离岸服务市场的27.95%;日本市场的合同签约金额达到25.33亿美元,占我国离岸服务市场17.15%,香港市场占比为8.46%。

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服务外包企业12706家,从业人员232.8万人。其中,有离岸结汇记录的服务外包企业,超过3000家;民营和外商独资企业占82.7%,是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大连、成都、合肥等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样板,以大连软件园、安徽服务外包软件产业园等84个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为主力,以东软、海辉、华信等企业为龙头,动漫、软件、物流、金融、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同步发展的多元化、全面化发展的格局。

2.2 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存在的制约因素

虽然我国拥有人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稳定、制造业基础、政策环境良好、国内在岸市场巨大、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等诸多的服务外包发展优势,但是在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仍存在很多阻碍因素。

(1)我国服务外包行业的整体规模仍然有限,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虽然我国的离岸外包收入达到了一百亿美元左右规模,但是与印度占有全球离岸外包业务61%的份额,500多亿美元的市场规模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2010 TPI离岸外包前10强排名中,印度高居榜首,而我国的排名则比较靠后。

(2)我国缺乏大型国际化、集团化的服务外包企业。我国外包企业整体规模仍偏小,企业平均人员规模才173人,只有东软等为数不多的几家领军企业的规模超过万人。而印度前十家软件公司的人员规模都在万人以上,其中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cs)达到16万人的规模。而且我国企业管理过于粗放,开发流程有待细分,技术人员未形成规模,企业年收入水平差距巨大。2010年我国软件出口20强企业服务外包业务总额为19.6亿美元,平均每个企业为9800万美元,还达不到印度塔塔公司一年的业务量。

(3)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低。我国作为IT服务与服务外包目的地被国际社会所认可,但是在发包方的决策者中没有太大影响力,从而影响其将业务外包到我国。因为我国大多数企业是转包接单,大多没有意识或能力在国际舞台上宣传自己的产品与实力,在全球产业链中缺乏足够知名度,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较低。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缺乏有效手段帮助企业建立与国外市场和客户的联系。美国和欧洲的服务外包企业因为不了解我国的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技术和质量水平,因此无法建立起对我国软件企业的信任。

(4)我国服务外包高端人才严重缺乏。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但是我国服务外包行业的人才队伍呈现“纺锤形”,人力资源供求面临结构性的矛盾,中高端专业人才缺乏,有产业经验的领军人才更是紧缺。目前,因为我国国际化发展不足导致服务外包产业严重缺乏熟练英语能力、国际化人才,与职位对口技能人才,而且缺乏熟悉跨国公司运作模式和规范的软件人才,特别是缺乏对市场和技术具有前瞻能力的首席技术执行官,这直接直接影响离岸外包业务的开展。

(5)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不到位。我国在信息安全立法仍滞后和知识产权保护执法不力。这也是导致关键数据和含有核心知识产权的服务业务,难以向我国转移的主要原因。比如,我国对软件市场整顿和监管没有落实到位,导致知识产权无法得到有效保护,软件盗版率居高不下。许多欧美公司担心,我国IT企业的参与将会导致核心技术的流失。这对我国将来承接离岸外包业务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6)我国缺乏全国性服务外包行业协会行业组织引领,尚未形成成熟有效的服务外包承接平台和渠道。我国由于是多个政府主管部门同时推动和指导产业发展,行业组织难以建立,特别是类似于印度NASSCOM这样的全国性的行业协会。我国部分城市虽然有裁撤原先行政部门机构基础上“翻牌”改建的行业协会,由于历史、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因素制约,不同程度存在服务意识以及能力不足问题。同时这也导致我国对服务外包市场与行业发展规律研究不足,尚未很好搭建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平台和渠道。

3 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战略选择和对策

3.1 挖掘利用我国的优势资源进行战略规划,实现服务外包产业跨越式增长

首先是依托我国制造业完善的产业链的全球主导地位,选择若干个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兴领域建立服务外包的先发优势。我国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形成了产品配套程度很高的制造业产业集群,这使我国在新兴的设计研发服务离岸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后发优势,为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和离岸外包业务打下基础。我国目前形成了以制造业为基础发展服务外包模式,即制造与服务联动。同时我国可依托其拥有的全球最大的通信客户市场、全球最大几家电信运营商以及全球增长最快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因此,在类似于无线终端的应用软件的手机软件的这样新兴的领域,我国可以逐步成为全球产业研发和创新的主要目的地。其次,我国应继续巩固面向日韩离岸业务主要目的地地位,逐步打造产业研发联盟。利用我国与日、韩天然的语言和文化亲和力这一优势,在我国和北亚国家和地区行业结构互补的主要行业建立互信的研发联盟。这些行业包括消费电子、汽车、清洁能源、生物技术、游戏和动漫等行业。再次,利用我国的经济的重要性和战略性的地理位置,树立成为跨国企业亚洲甚至全球运营管理中心首先地区的中心地位。这种总部经济能够促进更多的业务外包到我国。最后,通过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释放巨大的国内在岸市场需求。利用我国政府的影响力推动国内IT需求的快速释放,扩大国内的在岸服务外包市场。

3.2 培育我国离岸服务外包领军型企业,打造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我国服务外包品牌

首先我国政府应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产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品牌形象的规模企业,通过海外并购、企业重组等资本手段,加强扶持例如东软、海辉、文思等有我国特色的领军企业。利用我国强大制造业基础带动服务外包的发展,同时利用国内潜力巨大的在岸市场支撑离岸市场的发展。其次,加强我国优势企业和国际服务外包大企业合作联盟,做大做强我国服务外包本土企业品牌。我国政府可以考虑成立“领军企业扶持计划”,帮助具有潜力的企业更好的利用国家政策、资本杠杆、国际合作等多种方式迅速扩大规模并实现国际化,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最后,我国政府可以成立类似于“特大型外包项目计划”并成立相应的整合团队,聚集各方面资源,吸引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特大型外包项目到我国,提高我国服务外包的知名度,打造我国的服务外包品牌。

3.3 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多层次人才战略

我国政府目前对企业的人才培养给予了政策和资金的极大支持,短期内中高端人才短缺的情况很难改善。因此,搭建合理的人才结构、培养和储备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成为中长期人才战略的关键。具体而言,从增加服务外包人才数量来看,政府应强化本地培训、政府为人才提供安家支持服务、企业和高校建立联盟联合办学等方式。从培养中高端人才来看,我国企业可以强化项目管理培训、引进海外认证机构对员工的认可并支持企业员工赴海外工作;同时,我国企业可以考虑引进海外培训机构对员工进行培训,政府应鼓励服务外包企业更多的与国内优势行业合作,并鼓励高校创新企业实训等培养方式。从吸引中高端人才来看,我国政府应制定中高端人才引进和鼓励计划,建立海外吸引人才通道,建立高级人才访问机制,在服务外包示范市场打造国际化社区,并跟踪研究新兴行业,并大力发展优势行业。

3.4 建立全国性服务外包行业协会行业,打造有效的服务外包承接平台和渠道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城市的行业协会也纷纷建立起来,但是我国的行业协会隶属于政府部门或事业机构,在行业内影响力不够,服务职能缺位。因此,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和企业应联合推动建立类似于印度国家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NASSCOM)这样的行业组织,发挥其对服务外包产业巨大的促进作用。

3.5 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完善服务外包产业相关支持政策

我国应该成立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政策法规、条件支撑和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同时,我国现行的部分政策与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并不配套,不能满足服务外包发展的需要。比如我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滞后,应及时进行完善调整。如我国应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税收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特殊优惠等。

3.6 我国地方政府应加强服务外包园区的差异化定位发展,错位竞争,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由于各地政府对服务外包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一,因而也导致我国多个示范城市之间的竞争,地区发展不均衡。有些示范城市就有恶性竞争的嫌疑,通过拉企业、圈人才、免租金等竞争手段从邻近的竞争城市抢夺客户。另外,我国推行千百十工程也导致了不同城市不能错位发展,同质化现象显现。因此,我国各地政府应各地比较优势出发,从专业化出发,针对市场和行业差异,发展区域特色,错位竞争,促进我服务外包产业集群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展眉,全立新.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09(2):113-116

[2]李超.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国际贸易,2009(9):34-37

[3]王学人.我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2009(4):52-55

[4]江小涓,等.服务全球化与服务外包:现状、趋势及理论分析[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9[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6]卢荣.我国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0

承接策略 第2篇

——承接产业转移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区按照省市“充分开放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部署,将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推动发展的生命线,围绕“两化互动”,依托成渝谋发展,对接沿海求开放,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我区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是2007年的1.8倍、3.3倍、5.8倍、5.5倍。2008年以来,我区实际利用区外资金81亿元,年均增长32.4%,其中利用省外资金62亿元,年均增长35%;【据测算,2011年招商引资占固投的60%,对GDP的贡献率26.4%,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为:招商引资占固投的31.5%,对GDP的贡献率为16.6%,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在全省县域经济排位中上升了

15位(2010年比2007年)。我区积极承接汽摩制造、纺织服装、天然气化工等产业,引进了海特汽车、君格机械等9家汽摩机械制造企业,天赋军安、天亚盛邦等6家天然气化工企业,乾宏纺织、锦丽纺织等8家纺织服装企业。目前,园区入驻企业47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7家,承接重庆地区产业转移的企业占60%以上(总户数达29户)。

一、坚持规划引领,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带动力

(一)明确产业目标。在认真研究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等宏观政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趋势及区情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生态田园城市新典范、绿色经济发展试验区、现代产业承接新高地”的总体发展定位,并以此确定了工业发展目标,即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大力发展汽摩、化工、通

航等三大产业,打造三大基地,到2016年,建成100亿园区1个,培育上市企业1家以上。发挥处于环渝腹地经济区块优势,主动承接重庆汽摩机械产业转移(《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提出八大支撑产业体系,“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的汽摩产业为其中之一),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汽摩机械制造基地;抢抓国省支持资源就地转化的机遇(西部大开发及省:增强资源开发对当地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资源开发直接惠民;大力推进资源就地转化和深加工,打造一批重大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天然气盐卤资源优势(我区天然气储量达8000亿立方米,居四川第二位),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循环示范基地;依托遂宁机场迁建,抢抓国家逐步放开低空空域管制的机遇,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二)制定产业规划。树立“高端规划、顶层设计、引领未来”的理念,坚持“行政主导、专家论证”的原则,高标准编制产业规划。先后委托中国汽车研究工程设计院编制了《遂宁市安居区汽摩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主要产业链条:以整车为龙头,带动发动机及管理系统、尾气净化器、汽车仪表、制动泵、前后桥、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生产),聘请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编制了《四川遂宁天然气特色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主要产业链:以甘氨酸、1,4丁二醇、切割气、无水氯化物等产品为主的天然气精细化工产业),委托重庆规划设计院完成了《遂宁(安居)通用航空产业园区概念性规划》(主要产业链条:直升机配套产品生产,直升机组装、运营,通航休闲等产业),指导产业发展。

(三)完善布局规划。按照“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要求,完成“两区六园”布局规划(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18.5平方公里,北城通航产业园区13平方公里)。在G318线和遂内高速公路

之间布局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主要发展汽摩机械、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在遂安快捷通道和遂资高速公路之间布局北城通航产业园区(主要发展飞机组装及零部件制造、航空培训及体验等产业)。按照“办一个园区,建一座新城”的要求,产业园区预留不低于30%的土地作为综合用地,以满足园区居民生活等需求。

二、坚持平台支撑,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承载力

(一)强化园区建设。按照“整体规划、重点突破、统筹推进”的原则,近四年,累计投入约5亿元,用于“两区六园”建设,目前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框架基本成形,建成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北城通用航空产业园区也即将启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创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力争2016年园区面积拓展到20平方公里。

(二)强化城镇建设。按照“融城发展、市区互动”的要求,完成38.8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城市建成区面积从4平方公里拓展到8平方公里,城市核心框架和行政中心建成。围绕“聚人气、活商机”,大力实施“人气100工程”,打造城市核心商区,努力提升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围绕开辟空中通道、构建国省主骨架等五个层面,实施“百亿交通工程”,着力提升区位交通优势。

(三)强化要素保障。整合集聚要素,科学配置要素,努力保障发展需要.按照“争取增量,盘活存量,集约节约”的思路,提高土地保障能力。按照“超前规划、主动争取”的思路,提高能源保障能力,乌木厅110KV变电站、化工园配气站年底将完工。按照“内培外引”的思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化工、通航、汽摩等产业聘请顾问;重大项目推行“专家领衔制”)。

三、坚持方式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

(一)盯住重点产业。围绕汽摩机械制造业、天然气化工、通用航空等“三大产业”,着力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成立三大产业专题工作组,做好资源库、信息库、项目库、人脉库“四库”建设及人才培训,量身定做招商专案,实现专业化招商,力争再引进1-2家整车生产企业,25家以上汽摩配套企业,加快天然气化工、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努力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汽摩制造生产基地、天然气化工生产基地和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二)盯住重点地区。把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等地作为承接产业的主攻方向,主动出击。先后在成都、重庆、上海、深圳等四个地区设立招商机构,并通过举办推介会、老乡会等方式,扩大安居对外影响力。

(三)盯住重点项目。围绕主导产业及链条,盯住重大项目,与企业合作,对其配套企业进行招商。盯住海特汽车,规划预留1500亩土地,打造其配套产业园,目前,正在与8家企业进行洽谈;盯住乾宏纺织,成功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中小企业孵化园项目。

四、坚持机制推动,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执行力

(一)建立协调机制。建立招商联席会议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目标分解、项目引进等事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先后成立了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北城通航产业园区管委会,按照“统筹推进、分线作战”的原则,加快产业发展。

(二)建立服务机制。按照“签约、建设、投产”三段无缝式服务的要求(办证服务:制定项目办事流程指南,落实项目秘书,实施全程代办制;金融服务:“1+3”平台,“1+6”协作;用工服务:协助企业对

在本地招收的新工人进行上岗培训,尤其是统筹解决好“企业招工难”与“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推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笔经费”的挂联机制,明确责任,一抓到底;推行“工程倒排工期、问题限期解决、进度定期排位”的推进机制,确保项目进度和效益。同时,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目前为127项,全市最少),优化审批流程,缩减办事时间;开展“企业评议行政部门”活动,创优发展环境。强化行政问责,做到“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必逗硬”,严查重处破坏软环境的人和事。

(三)建立激励机制。完善优惠政策,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拼抢大项目、好项目;采取优惠政策与建设进度、税收等挂钩,增强投资主体积极性。坚持在招商战线上重点培养干部、重点考评干部;积极探索区乡税收分成、项目悬赏攻关等方式,激发招商主体积极性。

西安承接东部地区纺织业的策略分析 第3篇

一、西安承接东部地区纺织产业转移的自身有利条件

随着纺织产业的不断优化升级,占我国纺织产业规模85%的东部沿海地区不断出现制约性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东部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再加上东部地区土地成本上涨、能源短缺、原料及运输成本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的加剧,逐步导致中西部地区尤其是纺织产业基础较好且有资源优势的地区投资增速加快。以上种种因素给西安纺织产业的振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除了交通、区位的优势外,西安的纺织业本身也拥有良好的基础。西安作为国家“一五”期间重点扶持地区,拥有西北地区最强纺织工业生产能力、较为完备产业基础和一批初具特色的纺织服装加工基地。此外,西安的纺织业还掌握着丰富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大批专业型纺织人才,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及潜力。

1、有较强的综合科研实力、完整的装备制造

西安有较强的综合科研实力、完整的装备制造和丰富的纺织业人才,有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为办学特色的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原西北纺织工学院),拥有西安近百所高校提供的科研支持、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这一系列的优势为调整发展战略,激活后发潜力,推进纺织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条件。

2、有正常运营着的纺织企业

目前,西安仍有少数正常运营着的纺织企业,它们不断地进行产品结构等方面的调整,已经成为整合西安纺织业的平台,进而不断地吸引投资商来扩展纺织产业链。

3、从事纺织业的人数众多,有丰富的纺织人才

纺织业仍然是西安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行业之一。据统计,从事纺织业的人数占西安市制造业总就业人数的50%以上。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好具有良好生产能力的纺织企业,利用现有纺织职工的技术优势来延伸产业链,为众多纺织职工提供工作岗位,从而为逐渐拓展就业渠道,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平稳过渡,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基础。

二、西安承接东部地区纺织业要重视做好基础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为推进纺织产业转移提出的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方针,推进纺织产业转移,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资源整合和利用能力,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新一轮纺织产业发展。进行大规模的“产业链”式转移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目前,陕西省政府和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纺织服装产业对于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不断采取措施、制定策略,积极促进当地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西安承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较为发达的纺织产业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好工作。

1、积极主动,科学承接

西安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拥有土地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较大的环境生态承载空间优势。但是,西安要为未来的经济发展留足空间,实现未来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承接转移的过程中,西安要根据产业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规律来选择,主动承接转移,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要全面协调可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梯度转移不等于把污染企业搬到应该搬的地区,而是在技术升级、节能环保前提下的转移。”西安承接产业转移要一步到位,不能因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降低对“进门”产业的选择标准。如果把东部发达地区的落后生产技术引进来,不但不能使西安的纺织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反而会导致环境污染以及产业的低水平重复,最终影响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西安来说,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推进绿色环保新型工业化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就必须吸取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形成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和新机制。

2、重视自身市场和发达地区的龙头企业

在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纺织产业的过程中,一些种子企业和一些核心产业环节的进入,对产业集群的形成起到了非常大的带动作用。西安在选择将要转移的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关注核心环节和龙头企业,利用它们自身的带动机制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首先,西安要依靠自身发达的专业批发市场来整合纺织产业的一些要素资源,比如商品资源、信息资源、技术创新能力、资本要素等。这些资源要素对于企业产品的销售、技术的革新、人才的吸纳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要依靠龙头企业,特别是要选择一些在东部地区或者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企业,或者关键性的企业,通过他们的直接投资合作或收购兼并来带动产业转移的快速进行。

3、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产业链,是指具有内在的经济技术联系的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一种逐级关联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即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产业链可以涉及某一特定产业的生产、消费、交换、分配等四个基本环节之中,也可能涉及某几个产业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几个工厂的集聚,而是产业的生态,特别是相关配套体系的完善,是真正实现产业成功承接的一个非常必要的条件。纺织产业链亦如此,所以要打造完善的纺织产业链,就要更多地从纺织产业的配套体系上、产业所需要的重要服务功能上来考虑实现纺织产业的整体转移。西安现代纺织产业的发展,必须在重新整合改组有实力的企业的基础上,加快实施振兴西安纺织城规划,着力形成现代纺织产业、先进制造加工业、服装产业、新兴产业等门类齐全的产业格局。

4、正确发挥政府优惠政策的引导作用

除了地理位置、交通、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产业链资源等因素外,政策环境、意识观念对纺织产业转移的成败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需采取积极措施,制定相关政策,完善本地投资环境,积极发展工业园区,引导、推动转移的实现。同时,政府要协调解决纺织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协调金融机构取消对纺织行业的较高风险设限,加大对纺织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对符合产业政策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给予固定资产贷款支持。鼓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优先向纺织企业倾斜,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企业贷款、融资难的问题。

5、积极组织推进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高素质人才是建设纺织强国的决定性力量,所以纺织产业要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给予科学技术支撑和符合产业结构需要的人才支撑。政府、行业管理单位、协会等要积极组织推进西安工程大学等特色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的关键是大学和企业在创新能力中形成动态互补结构,在驱动产业创新中发挥乘数效应;瞄准纺织科学前沿和产业转移中的重大需求,使高校能够在服务产业承接和转型升级过程中不断完善建设纺织机械、纺织印染、纺织数字化等以纺织服装特色为核心的学科群;全方位构建适应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具有产业链科学知识、产业链技术能力的宽学科、厚基础的创新型人才,为产业承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

三、结语

承接查验稿件 第4篇

近日,润丰物业公司和家园管理处在工程科、监理单位及施工项目部的协同下对亿丰·和家园6#楼和7#楼开始了第一轮的承接查验工作,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验收人员划分为房屋查验组、设施设备查验组、资料接收组共三队分批进行。

依据物业承接查验的标准,资料接收组从项目规划资料、物业产权资料、建筑工程技术资料、设备资料、物业质量保修文件等资料进行了收集与整理并装订成册存档。房屋查验组对楼盘共用设施设备、共用部位等部位大到楼梯、管井、电梯、墙面、地面,小到地漏、开关,大家都进行了仔细和认真的检查,确保完好、顺畅。并建立了《小区共有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实物清册》。物业公司同工程、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代表对照清册所列目录逐一移交,三方在移交表格上签字完成此项工作,并把所有的问题统计完毕后设置了整改方案及时限,由施工方立即进行整改维修,为后期业主更快、更顺畅的上房奠定了基础。所有承接查验完成后签订了物业承接查验协议,并同时进行了物业交接手续。

一路走来,同志们积累了许多的经验,没有了第一次接管验收的压力和紧张感。进行承接查验不仅是对员工们业务知识的考验,更是对他们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的考验。

承接策略 第5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主要是沿海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即跨国公司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环节;20世纪90年代到2005年,随着跨国公司开始进行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调整,制造业转移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内容,同时,国内产业转移开始蓬勃发展,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发展迅速。2005年以来,服务业的国际直接投资开始超越制造业,在我国承接国际转移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国内产业转移则进一步扩展范围,其程度与规模不断提高。

安徽省居华东腹地,有着800里皖江横贯东西,是连接长江下游和中游的重要通道,拥有优质的长江岸线资源,却一直因为地理位置“不东不西”的尴尬处境与中国的几次经济发展良机失之交臂。而随着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在减弱,产业转移成为世界经济的趋势,提供了安徽物流产业发展的契机。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一年多来,担当起承接产业转移使命的皖江城市带风生水起,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综合实力提升明显,成为全省加速崛起的“主引擎”。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等沿江城市,以及六安市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并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原地级巢湖市所辖的一区四县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见图1)。皖江城市带面积7.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58万人,分别占全省的54%和45%,2010年,皖江示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24亿元,同比增长16.3%,占全省比重超过67%,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8%。皖江示范区各市的支柱产业特征明显,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优势,如芜湖的家用电器、汽车及零部件和新型建材,马鞍山的钢铁工业,铜陵的有色金属,安庆的石化工业和纺织工业等在全国都具有重要影响。

如何为承接产业转移打造强有力的物流业发展基础,使皖江城市带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抢占先机、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当下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2 承接产业转移对皖江城市带物流业的效应分析

2.1 产业转移与区域物流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

产业转移决定区域内部产业的发展和布局,作为区域主流产业的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区域物流必然会受到产业转移的影响,同时其对产业转移也有一定的反作用。

2.1.1 区域物流发展对产业转移的促进作用

区域物流是一种聚集经济,区域物流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通过区域经济的传导进而对承接产业转移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物流发展促进产业转移的机理体现在[1]:

(1)降低交易成本以吸引产业转移。物流发展加速物品从始点到终点的流动,节约企业的运行成本,特别是物流园区的建设,能形成规模经济,有效降低整个地区的交易成本。

(2)带动相关产业联动发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物流业的发展带动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等多种产业的发展,同时现代物流业要求其能够将分散经营、功能单一、技术原始的储运业务有效地整合为系统的、协调的、高效的物流资源,并逐步向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迈进,加速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进程。

(3)扩展产业转移辐射范围。物流的发展将带来商流、资金流、人流、信息流的集中,壮大城市产业规模,为中心城市“极核”功能和产业转移扩散效应的发挥产生重要的先导作用。

(4)吸引外来直接投资。吸引外商投资可以优化产业发展路径,加强产业转移进程。

2.1.2 产业转移对区域物流发展的效应

承接产业转移对于物流企业和整个物流行业来说,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

(1)加速区域物流企业专业化进程。从威廉姆森的治理结构和交易特征的研究的角度出发,通常由于规模太小、需求分散、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了企业将物流需求外包,选择内部一体化,这可能造成企业沉重的负担,而产业转移形成的产业集聚,加速了物流企业专业化的进程。

(2)拉动外围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各地政府为了吸引产业向本地区转移并集聚,会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另一方面,产业向外围扩散,会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加快物流业发展。

(3)优化企业间的物流衔接模式。产业集聚效应使得物流交接模式由“多对多”变为“多对一”,由此大大减少交易次数,节省交易双方的时间和成本,使大规模物流活动成为可能。

(4)促进物流企业发展。物流业主要服务于制造业和商业企业。伴随着制造业的转移,物流企业有规模化、集成化的发展要求,加速了物流企业的发展。

2.2 承接产业转移对皖江城市带物流业发展的影响

当前的产业转移是生产、流通、产前产后各环节全方位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沿着制造业链条向服务业和研发部门延展已经形成趋势[2]。产业转移对安徽省以及皖江城市带社会经济、贸易、物流等产生重要影响,使得皖江城市带物流产业既有加快发展的机遇,又面临各种可能的挑战。

2.2.1 承接产业转移对皖江城市带物流业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物流业规模的扩大。产业转移本身以及由此带来的制造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集群的出现都给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

(2)有利于促进皖江城市带物流市场的发展。一直以来,安徽省物流产业能够良好增长主要得益于安徽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从而形成劳动密集型的物流产业结构。但随着区域产业转移的深入发展,制造业成为产业转移的重点之一,伴随而来的国际以及发达地区的物流势必引发安徽物流市场更激烈的竞争,这会不断促使安徽物流业提升服务水平。

(3)有利于提高安徽物流业的竞争力。美国学者波特认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产业竞争力,而产业转型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随着产业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密集型和低技术密集型行业向安徽转移的趋势在不断扩大。安徽物流业面对着产业转移带来的物流需求,不仅仅是被动接受,而且也应主动出击,对物流资源重新整合,改善物流企业整体战略规划、树立战略意识,提升物流管理理念和方式。当物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后,部分上市企业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这一热流,明确提出要推动仓储——物流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从安徽各大公司从事物流活动的内容来看,几乎涵盖了仓储、运输、配送、包装加工、代理、信息服务等物流全过程。

2.2.2 承接产业转移对皖江城市带物流业的消极影响

产业转移在促进安徽物流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对安徽经济、社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由于安徽省物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大多数物流企业目前只能提供运输、仓储等一般性服务,只有极少数企业可提供国际流行的物流网络设计、预测、订货管理、存货管理等物流服务,物流过程各个环节仍处于独立、分割的状态,没有形成一体化,同时,由于公司愈来愈多地把运输业务外包,不少跨国公司及内地企业,感到物流公司的水准低,不能在时间上、服务上达到要求。所以,“投资”、“并购”安徽现有物流企业成为许多在华跨国公司以及国内发达地区企业的选择。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在母国的物流合作伙伴。另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为减小环境资源压力,纷纷将高耗能、污染重的项目转移至安徽,造成承接产业转移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之间的严重冲突,影响区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也会影响到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皖江城市带物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皖江城市带物流业发展现状

皖江城市带物流业总量平稳增长、供需衔接趋优、发展态势良好,主要表现在:

(1)物流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运量大幅增长。

皖江城市带的汽车制造、石油化工、钢铁生产、电子信息、生物制药、都市农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形成大规模的物流需求。近年来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皖江城市带地区的物流产值、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都增幅明显,各项具体指标见表1。

注:表中数据皖江城市带指合肥、滁州、芜湖、巢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马鞍山九市。数据来源:安徽统计年鉴。

(2)物流企业快速成长,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安徽省物流市场属于微粒市场,存在大量中小企业,集中度低,竞争程度高。目前全省运输、仓储及综合物流企业共有2000家左右,具有一定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200多家。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的A级物流企业评估,截至2011年5月,具备一定实力的A级物流企业,安徽省共有34家,占全国2.69%;其中5A级1家,4A级16家,3A级9家,从绝对和相对数量来说较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具体见表2)。随着产业转移的进一步深入,将给更多的物流企业提供发展的机遇。

资料来源:《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安徽物流网www.ahu56.com.cn,经整理得到

皖江城市带示范区集中了全省一大批具有较新经营理念和较高管理水平的骨干运输企业,运输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显著提升,各种类型的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的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一批国有企业通过重组、改制和转型向现代物流发展,如徽商集团、邮政速递物流、铜冠物流等。本地物流企业快速成长,安得物流、远方物流、迅捷物流、安泰物流、江汽物流等已成为物流市场的骨干力量。一些全国知名物流企业也已入驻,如中外运集团、宝供物流集团等,给皖江城市带物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物流园区蓬勃发展。

截至2009年底,皖江城市带已建成通车高速公路1600公里,形成了“四纵三横”高速公路骨架网,与长三角的接口有六个,另有在建高速公路约500公里,还拥有京沪、沿江、宣杭等铁路干线。皖江城市带航道总里程为4400公里,其中长江岸线资源767.8公里,包括马鞍山、芜湖、安庆等三个国家级港口和铜陵、池州、巢湖等重要港口。2009年,皖江城市带各港口共完成港口吞吐量2.149亿吨,占安徽省港口总吞吐量92%。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丰富的岸线资源使得皖江城市带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也为皖江城市带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重点物流项目2008年~2012年计划项目共272个,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重点物流项目85个,主要分布在省会合肥和马鞍山、芜湖等沿江工业城市。芜湖港物流园区、安庆港物流园区、铜陵横港物流园区、合肥新站综合开发区现代物流园区、马鞍山慈湖重化工物流园、安庆光彩大市场货运交易市场、合肥唐桥货运交易市场已经初具规模。重点货运及物流企业也加快物流园区建设,马鞍山长运物流港列入省政府861项目,芜湖安得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建成安徽省第一个智能化物流园区。

(4)物流发展环境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不断加大。

中部地区崛起、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出台,为加快物流业开放和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2009年3月,中央政府出台了第一个物流业专项规划《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年初,安徽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等12部门出台了加大金融支持、保障发展用地等10项扶持交通运输业做大做强的相关政策措施;经省政府同意,公布了95家第一批重点交通运输业企业名单,其中17家货运及物流企业被列为重点企业。《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对新晋升为国家级地物流企业给予补贴,芜湖市制定出台《加快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马鞍山市出台《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铜陵市出台《现代物流业发展实施方案》等[4]。

(5)信息化程度有所提高。

据安徽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0年对省内200多家物流企业的调查显示,建设物流信息系统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68%[5]。条形码、全球定位系统(GPS)、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EDI)、自动分拣系统(ASS)、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充分整合安徽省物流信息资源,在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交通厅、省统计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安徽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于2008年上半年着手筹建安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2009年5月,安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一期建成,运行一年多注册会员即达2000多人,注册企业400多家,并与几十个省市物流协会平台和相关物流商业网站建立了链接。

3.2 皖江城市带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皖江城市带物流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总体水平偏低,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1)皖江城市带物流业的发展整体规划有待完善。各地市都在各自建设自己的物流系统,导致很多物流基础设施无法对接。此外,由于行业和地方保护的存在,给物流企业的运营造成各种障碍,尤其是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系统运作举步维艰,异地运输的过路费高达运输成本的20%左右,这些都给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确立皖江城市带统一的物流业发展规划势在必行。

(2)皖江城市带物流资源较分散。区内有众多的国有企业,在近些年的物流发展的热潮中,各个企业大多设立相应的“物流部门”专门从事本企业产品的运输、仓储等活动,各自独立运作,自建物流网络,造成物流资源分散现象严重,且资源使用效率低下,极大地浪费了皖江城市带的空运、水运和铁路运输资源。

(3)具有领军作用的大型的物流企业少。大部分物流企业总体规模太小,企业运作范围较窄,发展空间较小,社会物流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和集聚。

(4)物流机械设备现代化程度较低。大多数物流企业还是依靠人力从事基础性工作,缺乏高标准、现代化的物流设施设备,物流硬件、技术和信息化等装备需要提升。

(5)皖江城市带物流人才较匮乏。整个行业的发展促使对在物流人才需求的快速增加。同时,没有形成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相协调的全方位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物流教育滞后于物流人才的需求。

4 基于产业转移视角的皖江城市带物流业发展策略

基于以上的分析,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克服存在的问题,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1)积极创新物流发展模式。综合应用集成闭环供应链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优化物流流程,整合物流资源,分析自营物流与社会物流使用的成本、效益,积极使用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企业转型、资源整合、功能拓展和服务提升,进一步提高物流服务能力。积极发展多式联运等现代运输方式完善中转联运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建立高效、安全低成本的运输系统,使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实现“无缝对接”。大力创新物流服务模式,满足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物流需求[6]。

(2)继续增强物流基地集聚效应。重点发展一批具有明显区位优势、具备综合服务能力的物流基地(园区),这些物流基地(园区)应能体现用地节约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的基本特征,方能充分发挥物流产业集聚效应,确立物流业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中的关键地位。

(3)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企业。为此需要一方面积极鼓励和培育以芜湖安得物流为代表的一批拥有自身核心业务能力的本地物流企业,另一方面大力吸引国内外大型现代物流企业进入本地市场,提高物流服务的社会化水平,提升物流企业的全程化服务水平,培育出一批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现代物流企业。

(4)全面推进物流联动发展。一是针对皖江城市带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特色,循序渐进地构建与皖江城市带物流产业紧密配套的物流联动体制;二是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构建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联动沟通平台,提升物流业为制造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引导物流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三是推动物流业与商贸业互动发展,形成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体系。

(5)提高信息化水平。应以政府为主导,以GPS、EOS、EDI、ASS、RFID等先进技术为载体,着力构建物流信息网络服务共享平台,建立统一的仓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与长三角密切联系的物流信息的共享和实时传递,打破地区间的界限,实现“无缝对接”。

(6)发展绿色物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把好环境关至关重要。首先,制定和完善绿色物流发展策略。政府可通过立法和制定行政规则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度化,动用舆论工具进行环境伦理、绿色观念、绿色意识的大众宣传,利用税收及收费手段对资源使用和污染制造行为予以限制和惩罚,以基金或补贴的形式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予以鼓励和资助。其次,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即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如采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近距离配送,夜间运货等,并且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回收物流系统。

5 结论

通过优化皖江城市带产业布局,安徽省正积极打造全国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要功能的规划区域,加速全省产业聚集和结构调整的步伐。皖江示范区正在显示它的带动作用。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皖江城市带示范区无疑要比其他地方更具有优势,但这种优势要真正转化为现实的吸引力就必须克服现存的物流障碍。皖江城市带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推动”的原则,以主导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为依托,凭借区位、交通、信息等优势,培育服务城市群、辐射全省、面向全国的现代物流网,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从而实现皖江城市带的真正“崛起”。

摘要:在分析产业转移对物流业的影响以及安徽省产业转移与物流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安徽省产业转移与皖江城市带物流业发展的互动关系,认为皖江城市带的物流业应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历史机遇,走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为此,文中提出了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促进皖江城市带物流业发展的具体应对策略。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物流业

参考文献

[1]孙君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中西部物流能力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2]林坦.皖江城市带发展现代物流业的SWOT分析[J].物流技术,2010,8:13-15.

[3]许正松,万青.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安徽省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1,(2):16-19.

[4]吴万敏,倪良新.承接产业转移中安徽物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10,(8):32-34.

[5]吴克明.安徽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若干思考[J].江淮论坛,2009,(1):16-21.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分析 第6篇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安徽,长三角

1 引言

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型加工业开始, 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渐次推进。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动力是经济自身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问题主要都集中在产业结构雷同、资源约束和地方政府竞争导致的重复建设等方面, 一些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需要向中部地区转移。

2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2.1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硬件条件

(1) 地理区位优势。

安徽省位于连接东西部的枢纽位置, 东部紧邻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长三角地区,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安徽省2007年水资源总量为715.46万立方米, 人均占有量为1169.40立方米, 土地面积1138972平方公里,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0.82亩。安徽省交通便利, 长江、青弋江、水阳江和芜申运河等黄金水道, 京沪、沿江、宣杭等多条干线铁路, 合宁、沪蓉、蚌宁、芜宣、沿江、318国道等多条高速公路。

(2) 基础能源优势。

安徽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 拥有钢铁、铜材、煤炭、冶金、有色金属、电力、水泥建材等一些独占鳌头的稀缺资源。已发现各类矿产130多种, 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矿产有38种。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不断加速, 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成倍增长, 为安徽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新的契机。

(3) 人力资源优势。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 近几年来安徽省受教育人口增多, 到2007年底, 安徽省中等、高等院校共4610所, 中专以上学历人口达198万人, 占总人口 (6676万人) 的3%, 其中研究生人数达到35171, 技工学校人数达11.6556万人。且安徽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比长三角地区要低廉得多, 在承接制造业方面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2.2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经济条件

(1) 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安徽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1%左右, 而工业经济则是安徽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

从上表可以看出近十年来, 安徽的经济取得较快速的发展, 轻工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却逐年上升。根据霍夫曼比例的相关理论, 用轻工业产值/重工业产值这个比例近似代替霍夫曼比例 (如上表2所示) , 可以看出安徽近十年的霍夫曼比例均小于1, 说明安徽的工业化阶段已进入第四阶段, 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 实现了工业化。

安徽省产业体系较为完整, 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加工制造业基地。近年来, 在能源、建材、冶金、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 汽车、工程机械、家用电器、通信电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

(2) 良好的投资环境。

自2008年11月以来, 根据铁道部与安徽省会商的结果, 近两年内安徽将建5条高速铁路, 铁路建设总里程2千公里, 总投资达3000亿元, 此外, 安徽目前确定的还有十一五投资800亿元, 改善高速公路网络;投资200亿元用于航道运输和港口建设。

(3) 工业园区建设良好。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根据《安徽省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6》, 安徽省开发区 (工业园/产业园) 个数合计90多个, 从全省的数量、分布及种类来看, 开发区布局总体较为均衡, 数量适中。安徽省大多数开发区由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政策优惠, 投资环境优越, 已经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2.3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政策条件

安徽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承接产业转移, 政府政策支持, 经济环境良好。如申报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功, 且正着力构筑“一轴双核两翼”空间发展格局:“一轴”为构筑安庆、池州、铜陵、巢湖、马鞍山六市组成的沿江产业发展轴;“双核”指强化合肥带动核和芜马巢带动核;“两翼”指做强滁州、宣城两翼。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及转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合理规划。

安徽省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皖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 强调自主创新。2008年11月, 安徽省政府正式启动了合 (肥) 芜 (湖) 蚌 (埠) 自主创新综合配套试验区建设, 还每年将安排5亿元合芜蚌试验区专项资金和1亿元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

3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

3.1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则

(1) 坚持资源节约的承接转移产业原则。

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要符合环保的原则, 严格实施承接的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政府不能因为短期利益而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项目。按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符合节能、节地、降耗、环保的原则, 引导经济发展方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转变, 着力推进安徽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

(2) 坚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则。

在选择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的过程中, 必须关心核心环节和龙头企业, 利用它自身的带动机制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 从而形成配套的良性发展格局, 可能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

(3) 坚持不断完善营商环境的原则。

安徽省经济整体水平较低, 在投资环境和企业竞争力等方面与泛长三角其它地区相比都处于劣势。政府需采取一些鼓励和扶持的政策, 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

3.2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

目前长三角转移的产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 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安徽省是主要的产业转移承接地之一, 主要承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贸易的产业, 如纺织服装业、农产品加工、化工、家电制造、汽车零部件产业等。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主要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或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合作。安徽省主动投身泛长三角区域的分工与合作, 推进产业对接。突出发展新型工业,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和文化产业, 力求实现服务业大突破。

3.3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形式

(1) 承接长三角区域腾笼换鸟式的产业转移。

承接长三角区域腾笼换鸟式的产业转移, 即东部地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一些劳动密集式的产业、土地占用较大的产业、附加价值不高或者其它因产业升级需要转移的产业搬迁到内地, 安徽承接这些产业。如原先在上海、浙江从事羽毛、羽绒产业的安徽人无为县人,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回到家乡创立自主品牌, 推进水洗绒、羽毛球、高档羽绒制品等产业配套企业发展, 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 交易额25亿元, 成功的承接了羽毛、羽绒产业转移。

(2) 承接规模扩张式的产业转移。

承接规模扩张式的产业转移, 即一些东部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展, 但是因为东部区域商务成本、产业用地、市场容量等所限制, 无法在本地扩张, 就可以将原来可在本地投资扩大规模的产业, 转移到内地扩大规模。深受沪皖两地关注的华谊集团的产业转移就是一例, 2008年华谊集团投资70亿元, 在巢湖市建设无为化工产业基地。华谊将在无为化工园规划建设23个项目, 规划总投资超过230亿元, 相当于华谊目前在上海的总投资规模。且华谊无为产业基地的项目技术水平尤其是节能、环保等环节均引进和自主开发了一大批新技术、新设备。

4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4.1 大力改善承接条件

全面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环境和行业服务水平, 鼓励国内外企业参与安徽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尽快形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快速运输通道, 构建便捷通畅、全程全网、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

鼓励龙头企业将研发、制造、服务等有关流程外包, 引导各类中小企业积极主动与大企业和重点项目配套协作, 形成具有安徽产业和地区特色的产业链配套体系。

4.2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大力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大力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过程中, 完善产业基础配套设施, 高度关注龙头企业的带动机制, 与长三角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加强合作, 实现良好的承接产业转移。

示范区可以设立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 用于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贷款贴息以及风险补偿等。比如为了实现更有效率的管理, 示范区考虑吸引长三角大的企业到我省开发区设立园中园, 共同组建管理机构, 实行税收和利润分成。

示范区需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 保证转移过来的长三角企业享受不低于原来的政策和服务。示范区还可以建立产业转移奖励资金, 用于基础设施、标准厂房、科技孵化器建设等。

4.3 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发展农民工创业园区

大力发展农民工创业园, 是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有效途径。据安徽省农委统计,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截至2008年底省外出务工的1138万人中有107万因未能就业而返乡, 约占9.4%。2008年, 安徽省新建103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 可引进创业项目1500个, 带动10万人就业。从外地回来的农民工拥有较好的市场眼光和一定的核心技术, 从劳动力资源角度看, 对安徽承接产业转移有很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汪健, 李婷, 韩彬.安徽——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J].中国外资, 2008, (06) .

[2]杨德勇.区域产业与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3]王莹.区域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J].特区经济, 2008, (02) .

广西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第7篇

1、承接产业转移数量增多, 投资增加。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 广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吸引外来投资, 加强工业经济体系。“十一五”期间广西引进内资项目规模逐年增加, 年增长率在38%以上, 其中2007、2009年的同比增长率都超过50%。特别是通过“百企入桂”引进的国内一些知名龙头企业, 对推动广西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百企入桂企业的区外到位资金额同比年增长超过35%以上, 总投资达到10803.2亿元, 区外到位资金合计达到6753亿。其中从2006年到2012年, 梧州市工业企业数量由原来的285家增加到715家, 年平均增长率为56.7%。梧州市从2011年到2013年实际利用外资的资金分别为11.69亿元、12.07亿元、12.82亿元, 年平均增长率为5.2%。

2、承接产业呈现多样化。

几年来, 广西承接产业的来源地有珠三角地区、江浙地区、港澳台地区和东盟国家。广西从这些地区大力引进了各种产业, 其中包括高科技、陶瓷、金融服务、清洁能源和冶金等产业;在引用外资中, 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房地产行业投资的投资不断地增长, 建筑业和租赁商务服务业也有明显的增加, 其中基础农业建设占投资的12.6%, 金融服务业、高科技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占了总投资的46%。

3、体现出明显的集聚性。

由于受到物流成本因素的影响, 目前, 进入广西的绝大多数企业都属于外向型的加工贸易企业, 因此, 对于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港口条件及通关便利的地区成为这些企业的首选, 如北部湾经济地区。另一方面, 转移企业比较看重承接地劳动力资源素质的高低、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的好坏等条件, 这就造成了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地域主要集中在交通相对便利, 原来工业基础又相对比较好的地区。如梧州市, 在2010年11月, 梧州成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这充分表现了梧州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转移的环境服务优势。

二、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问题

1、承接产业转移出现“重投资、轻质量”现象。

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 比较单一地追求产业的数量, 增加产业转移的投资, 往往更关注招商引资的投资金额, 没有过多地考虑产品的质量以及没有注重对产业技术的引进。忽视了对东部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在承接产业转移后, 则是更加注重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利润, 而忽略了对当地产业的接轨和融和。

2、承接转移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这几年中, 广西承接的产业转移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 它们是占了全区承接产业的主要部分。从中小企业的角度来看, 自身资金不够雄厚, 缺少信用额度和担保抵押贷款方面具有局限性, 这导致他们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另一方面, 银行业对于中小企业贷款手续要求比较严格, 程序复杂, 审批时间长。对于大多数承接的产业来说, 融资难是它们面临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3、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建设设施滞后。

虽然广西区内的高速公路通行状况良好, 但与周边省份特别是与沿海的广东连接还不够通畅。即使是铁路运行方面也存在不足, 广西铁路大部分为单线, 桂东地区与外省连接的铁路尤为薄弱。交通运输供给能力仍然不足, 技术设备水平偏低,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布局不均衡, 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能力配套、服务功能尚不健全。

三、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1、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建设环保友好型的生态环境下, 政府要做好对环保理念的宣传工作, 建立起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在经济发展时, 要考虑到环境自身调节能力有限, 也要完善人力监督功能。加强生态以及工业园区生态的建设, 做到既可以发展经济又不会污染生态环境;在承接产业转移上, 加强与转出产业沟通以及学习, 让企业了解地方环保政策, 防止将高能耗、高耗水、高占地、高污染的产业不加甄别地转移到广西, 大力推广节能降耗技术, 确保广西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人才建设, 提高创新能力。

综合型人才是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 增加地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培养人才创新能力;而广西面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增多, 人才战略才是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 因此加快构建和完善以公司和企业为主体、产业研究相结合的新型体系;加强公司人才管理, 对专业性、高科技和创新型的人才引进开启“绿灯”政策。对于公司来说, 高新人才是公司生存的长久之计, 它可以使公司发展走向持续健康之路, 同时也提高公司名声。第一、政府加强科技投入, 并鼓励公司对技术开发研究资金投入;第二, 在公司里进行人才培训计划, 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先进生产技术。

3、加强承接产业创新技术,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一方面加强技术人员引进, 创立奖励制度, 规范管理, 引导企业加大研究力度;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 技术创新成为了企业生存的核心, 加快技术的研发和降低生产成本是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 加大对东部地区企业核心技术转移的优惠政策力度, 在税收减免、项目配套支持上给与优惠, 鼓励东部企业核心技术的转移;同时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 对企业的研发给予人力、财力的支持, 加快东部地区先进技术在广西的开发和应用。为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打好基础。

4、发挥政府的管理能力, 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一方面, 政府完善和制定环境收费制度, 政府对企业做出一定的排污限制, 能够有效的保护当地生态的坏境。政府还可以实施绿色生态税收, 对生态坏境危害比较大的产业征收比较高的污染税, 而对承接产业所生产的绿色产品, 给予鼓励不征收税收。另一方面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 实行简捷行政审批制度, 减缩政务流程, 公开透明政务;对外资重大项目实行绿色通道政策, 高效运作政务服务。定期举办外商企业讲座, 建立反馈系统用来提高产业服务水平和解决或协调产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抓紧跟进重大项目进程, 实行走出去招商策略, 充分利用现有政策, 引导重大项目承接落实, 积极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工作, 使项目从投资、生产到盈利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需求得到支持, 并通过有关部门协调沟通来实现承接重大项目在投资承诺的目标, 比如土地、融资、环保和审批等各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澎.广西经济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的问题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10) .

[2]杨永红, 单红.“十一五”期间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及问题分析[J].市场论坛, 2013 (12) .

[3]罗飞.广西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策略研究[J].市场论坛, 2009, (01) .

[4]谭雪燕、郑国富、陈基海.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29)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第8篇

关键词:产业转移,承接,新疆

一、问题的提出

国务院在2000年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 对新疆发展意义重大。2010年5月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提出要举全国之力“反哺”新疆, 全国19个省市对新疆进行对口支援, 并提出建立喀什经济特区, 出台了大规模的优惠政策, 在具体的招商引资上也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都给新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2014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第十四年, 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新疆的政策支持力度, 并提出要使该区域积极有序地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 将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竞争优势, 以更好地促进新疆经济发展, 因此研究产业转移对新疆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二、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一) 新疆资源现状。

新疆地域辽阔, 资源丰富, 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又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旅游资源, 是我国典型的资源省区, 具备了承接转移方面的比较优势。新疆矿产储量大、种类多, 到目前为止, 已发现矿种138种, 其中10种储量居全国首位, 23种居西北地区首位。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能源矿产种类全, 资源量大, 其中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是新疆最具优势的矿产, 新疆石油预测资源量209.2亿吨, 占全国石油资源量的30%, 天然气预测资源量10.4万亿立方米, 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 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 占全国预测储量的40%。

(二) 新疆产业发展现状。

从产业基础方面来看, 新疆近几年产业发展迅速, 通过分析近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 第一产业的比重在不断缩小, 第二产业的比重在逐步扩大, 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基本保持稳定, 表明新疆已经初步形成“二三一”的产业格局。 (图1) 如图1所示国民生产总值从2008年的4, 203亿元增加至2012年的7, 505.3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008年的691.1亿元增加至2012年的1, 320.5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从2008年的2, 086.74亿元增加至2012年的3, 481.5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08年的1, 425.57增加至2012年的2, 703.18亿元。三次产业变化说明农业在新疆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下降, 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

(三)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近几年, 新疆引进外部资金工作取得较快的发展。2011年, 新疆对外贸易再创历史新高, 实现进出口总额228.22亿美元, 同比增长33.2%, 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7个百分点。2011年我区一般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其他贸易均实现较快增长, 加工贸易下降。其中, 一般贸易实现进出口64.77亿美元, 同比增长78.3%;边境小额贸易实现进出口128.36亿美元, 同比增长27.8%;其他贸易实现进出口32.45亿美元, 同比增长3.8%。加工贸易进出口2.65亿美元, 下降19%。2011年, 乌鲁木齐市、伊犁州等13个地州市实现增长, 塔城地区、和田地区下降。进出口列前5位的乌鲁木齐市、伊犁州、昌吉州、博州、喀什地区, 进出口合计额193.42亿美元, 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85%。其中, 乌鲁木齐市进出口额90.3亿美元, 同比增长50.9%, 列第一位;伊犁州进出口额55.8亿美元, 同比增长14.2%, 列第二位;昌吉州进出口21.13亿美元, 同比增长1.8%, 列第三位。2011年, 全区进出口规模超千万美元以上企业达245家, 比上年增加40家;超亿美元企业达51家, 比上年增加9家。私营企业进出口达154亿美元, 已占全区进出口的67.5%。对哈萨克斯坦贸易首超百亿达106亿美元, 对中亚五国及俄罗斯进出口179亿美元, 占全区对外贸易的78.4%。2011年, 全区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实现64.8亿美元, 增长78.3%, 占比较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传统大宗商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机电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突破30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番茄酱、焦炭等地产品出口稳步增长, 吸引了中集车辆、陕西重汽、中国重汽和三一重工等一批机电企业来新疆投资发展, 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新疆承接产业转移优势及劣势分析

(一)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优势分析

1、资源优势。

新疆拥有极其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 开发潜力巨大。全国农林牧可直接利用土地面积为10.28亿亩, 占全国农林牧用土地面积的1/10以上, 主要农、畜产品有小麦、玉米、棉花、甜菜、番茄、葡萄等特色农产品闻名国内外。其他矿产如铁、金等储量也在全国名列前茅。与新疆接壤的中亚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未被全面开发的资源富集区, 尤其是里海周边国家, 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 被称为21世纪世界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能源在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 这无疑对东部的一些企业具有吸引力。除此之外, 新疆在土地、光热、人文风光等方面, 也都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

2、区位优势。

新疆的区位优势在于国境线长、毗邻国家多, 具有向西开放和扩大经贸合作的条件。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 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个国家接壤, 陆地边境线长5, 600多公里, 有15个陆路边境口岸, 是国内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和陆路口岸最多的省区之一。新疆有60多个对外开放县市, 7个与中亚周边接壤的沿边地、州市, 南疆铁路全线贯通, 为加快与西亚、南亚的经贸合作奠定了基础。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为新疆的“双向开放、东进西出”提供了良好契机, 成为连接亚太地区和整个欧洲地区最便利的运输通道, 是西部大开发中“东联西出”的桥头堡。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对于旨在开拓中亚市场的产业转移尤其具有吸引力。 (表1)

资料来源:自治区商务厅综合处

3、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疆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购买力大大增强。而且周边国家在产业结构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和多层次性, 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 其产业结构中油气资源占有重要的地位, 属于资源密集型经济体;像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产业门类还不够齐全, 产业结构处于非常低的层次。对轻纺、食品、机械电子等轻工业产品的需求较大。东部产业向新疆转移, 可以开拓新疆及周边市场, 进军中西亚、东欧等市场。 (表2)

(二)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劣势分析

1、基础设施较差。

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在不断完善, 交通、邮电、供水供电、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生产基础设施, 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发展迅速, 但与我国其他省市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在铁路密度、水运密度、电话普及率、开通互联网宽带行政村比重等重要指标上还是很落后的。尤其是在交通运输方面, 进出的交通运输较少, 公路等级和网路化水平不高, 国省干线中二级以上公路的比重为53%, 远低于全国平均70%的水平, 疆内铁路路网密度低, 民航航班数量和机场密度不足, 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导致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新疆进行转移的物流成本较高, 加大了产业转移的成本, 从而降低产业的竞争力。

2、缺乏高素质人才。

从新疆的劳动力素质方面来看, 缺乏高素质人才是其承接产业转移的一大劣势。资料数据显示, 新疆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1%, 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2.2%, 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新疆总人口的比重超过80%, 并且新疆的高素质科技型人才流失较严重, 根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68万人, 下降3.8%;在校生23.53万人, 下降3.2%;毕业生7.13万人, 增长10.5%。普通高中招生15.53万人, 下降0.8%;在校生44.07万人, 增长1.8%;毕业生13.51万人, 增长4.3%。初中招生31.44万人, 下降3.5%;在校生94.32万人, 下降3.4%;毕业生31.95万人, 下降2.7%。虽然近年来新疆注重引进人才, 但高素质人才缺乏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这些都会对新疆承接产业转移构成不利影响, 应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培养、引进人才, 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 并重视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全面提高新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依托新疆高校积极培养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 加强企业管理和职工培训。通过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政策等, 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最终为新疆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充足、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资料来源:自治区商务厅综合处

3、新疆社会安全不稳定。

近年来, 境内外东突民族分裂势力竭力在新疆策划暴力恐怖活动, 妄图在新疆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颠覆社会主义制度, 肢解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疆近年来所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 如新疆巴楚暴力案、乌鲁木齐七·五骚乱、4.30乌鲁木齐火车南站暴恐案、5.22乌鲁木齐爆炸案等此类恐怖事件的参与者多是部分的少数民族群众和妄图分裂新疆的疆独分子, 前者因为生活问题对社会和政府心生不满, 后者则固执认为汉族侵略了新疆, 再加上境内外恐怖组织的煽风点火, 所以经常发动恐怖行动, 令人发指。

四、新疆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建议

(一) 改善新疆的基础设施。

新疆应尽快统筹做好全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 进而引导各地州及县市研究制定切合本地实际及未来发展需要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 形成上下统一、协调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体系, 做到全疆规划与各地市县规划相统一, 切实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需求, 及时修正规划实施的内容和建设重点及策略, 使规划更加贴近现实, 以适时提出应对策略。以规划为指导, 对现有项目和各方资源进行科学整合,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提高城镇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切实保障我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求。

(二) 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

人才是吸引产业转移的强大力量, 新疆应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培养、引进人才, 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 并重视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全面提高新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依托新疆高校积极培养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 加强企业管理和职工培训。通过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政策等, 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最终为新疆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充足、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三) 严厉打击暴恐, 维护新疆的和谐稳定。

当前, 新疆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但是境内外“三股势力”绝不会轻易放弃把新疆从祖国分裂出去的图谋, 他们千方百计地制造实施各种破坏活动, 妄图扰乱各族人民的平静生活, 制造民族矛盾、煽动民族仇恨、挑起民族冲突, 破坏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大好局面。“4·30”、“5·22”等一系列暴恐案件的发生, 都证明了当前新疆反分裂、反暴恐斗争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尖锐性。频频发生的暴恐事件, 不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也让我们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蒙上了阴影。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 稳定是福, 动乱是祸, 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只有社会稳定, 经济才能不断发展, 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 真正享受改革带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牛勤.达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达州新论, 2009.

[2]陆立军, 郑燕伟.东部企业“西进”的模式与行为[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 第9篇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一些原来由企业内部人员负责的重要的、非核心的业务, 如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结算转移给其他企业或专业机构去做, 以降低成本、优化产业链、提高质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许多企业为了保持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纷纷开始采用这种新的经营模式。

2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意义

2.1 就业和收入创造效应

国际服务外包最基础的动因就是劳动力成本的差异。服务业需要支付的主要成本是人力成本, 而其本身也是人力资本投入最多的行业。因此, 相对于制造业而言, 节约人力成本对服务业的离岸外包发展意义重大。发展中国家大多拥有充裕、低廉的劳动力储备, 因此它们成为了国际服务外包主要的承接国。在技术和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发包国为了节省人力成本获得比较优势利益, 将数据录入和呼叫中心等等服务活动拆分、转移到低工资的发展中国家去, 从而节省生产成本。虽然近年来中国、印度的工资水平不断上涨, 但是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这种劳动力优势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存在。

积极承接服务外包有利于发挥发展中国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扩大就业。假设落实这些服务领域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所需时间较短, 吸引外包服务可以快速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

2.2 技术进步和知识外溢效应

服务外包业属于智力密集型产业。由于国际外包的投资主体大多是先进技术的持有者, 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从其它国家学习的渠道, 具有明显的“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效应。在离岸服务外包中, 外包企业基于降低成本和战略考虑, 将产业价值链高端业务, 如研发、设计等外包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 通常要通过外包企业对低工资国家的雇员进行知识培训, 以满足自身的技术标准、管理与质量要求。这种培训直接提高了本土企业人员的技术素质、管理素质, 为承接国产业发展缔造了一支人才队伍, 当然, 这些本土员工必然会将知识技术扩散, 推动本国产业的发展。

3 我国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主要是:

3.1 人才资源结构不尽合理

我国虽然拥有很多高校, 具有丰富的人才储备, 但人才结构并不十分合理。以软件产业为例, 目前软件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形结构, 而软件人才结构则呈“橄榄型”, 位于产业上层的软件架构师、系统设计师严重短缺, 属于产业基础的软件蓝领非常稀少, 而处于金字塔中层的系统工程师相对过剩。

3.2 布局分散, 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应, 服务外包也很讲究规模效应, 但目前我国服务外包发展布局比较分散, 企业规模小, 缺少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缺乏规划布局引导政策, 承接与开发大型服务外包项目能力不足, 集聚效应受到较大制约和影响。

3.3 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

服务外包的发展涉及到宽领域、多部门, 需要完善的配套措施进行产业支持。从外包企业的工商登记政策、人才政策到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等, 需要有一整套优惠政策对服务外包进行扶持。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配套的扶持政策, 虽说目前我国都有政策支持服务外包的发展, 但是这些政策仅涉及某一领域, 加之有些政策 (如税收) 又无法落到实处, 政策效应很难体现。

3.4 承接对象以低端市场为主

目前从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水平来看, 国内一些外包企业的外包服务业务还存在低端化的特点。外包业务的低端化是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成长的瓶颈。以低端市场为主要承接对象也是目前我国服务外包发展领域存在的重要问题。此外, 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出口构成来看, 服务外包出口范围主要集中于有着良好的硬件设备条件的软件和IT服务外包方面, 在发展潜力更大的商务流程外包方面没有凸显发展潜力。无论是我国本土企业或是在华设立外包中心的跨国企业, 主要的业务集中在嵌入式软件开发、应用软件开发、信息服务等服务外包业中劳动相对密集的领域, 而产品研发、建筑设计、人力资源外包等知识密集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

3.5 承接地域分布多集中于日韩等邻国

地理位置的毗邻以及语言文化的相近性等天然优势使我国成为日韩服务外包的主要承接方, 在发展和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产业上有很强的互补性。易观国际预计2005~2009年美国对华发包业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0.9%, 超过对日外包34.2%的增速, 欧美所占比例逐渐增大, 占据22.5%。IDC预测, 到2009年, 欧美市场收入贡献率将首次超过日韩, 成为中国离岸软件外包发展的重要市场。应该看到, 欧美市场将会成为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市场重要的增长引擎。如果仅局限于东亚, 我国服务外包将很难发展。

4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

4.1 营造适合于国际服务外包的制度环境

建议尽快建立有关部门协调管理机制, 以便对承接服务外包予以统筹并实施宏观指导和有效监督。同时, 借鉴印度经验, 抓紧研究制定促进服务外包出口的鼓励政策和措施, 在财政税收、投资融资、进出口、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设立境外研发和营销机构、人才培训、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4.2 采取有效的投资促进方式, 积极吸引服务外包企业来我国投资置业

目前, 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占我国每年吸收外资的比例不足20%, 70%以上集中在制造业, 这一结构与国际直接投资流动趋势恰恰相反。在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进程中, 跨国公司通常采用建立可控制的离岸中心或海外子公司向东道国或第三国工厂提供服务的方式, 而不直接向当地的服务提供者分包业务。尤其大力引进研发、金融后台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国际知名外包企业等高端项目, 高起点引入和集聚服务外包企业。举办大型信息产业服务外包洽谈会, 向国内外软件企业提供接包的渠道和途径, 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外包环境。

4.3 充分利用制造业基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

发展和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既顺应了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 又符合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的是,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与中国已建立的制造业优势必将相得益彰, 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长期、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双引擎。目前,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我国有着雄厚并在不断发展的制造业基础, 这是印度等其他承接国所不具备的。我国曾经抓住了制造业外包这个全球机遇, 已经成为制造业中心之一。我国可以在已有的制造业基础上, 从制造业外包向服务外包发展, 有利于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 从较高起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目前我国很多生产型企业都在致力于将制造业外包与服务外包进行整合, 很多制造业企业大规模地进入或兼并工业生产性服务, 以此来整合原来的业务。

4.4 完善人才培养制度, 提升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国际外包服务是专业化服务, 一国承接服务外包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最终都取决于它的人力资本优势, 印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而调整人才培养战略、完善人才培养制度, 培养出懂外语的国际化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 也是未来我国能否发展成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大国的关键。

5 结语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新发展推动了国际服务外包的兴起和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已经成为跨国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建立全球价值链的战略选择。中国面临这种新的经济形势,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势在必行, 中国需要把握国际服务外包的机遇, 促进本国产业的升级、经济的发展。

摘要:相对于承接制造业外包, 服务外包产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 (特别是大学生就业) 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所以主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佳路径之一。本文选择了“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这一课题, 通过对近年来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模式、产生的经济效应等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为更好地利用服务外包这一新的发展模式, 我国应抓住机遇, 制定并贯彻承接外包服务的战略措施, 提升我国产业升级, 促进经济全面繁荣。

关键词:服务外包,技术外溢,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志群, 朱晓明主编.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8[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2]卢锋著.服务外包的经济学分析产品内分工视角[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田秀华.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研究综述[J].科技和产业, 2009, (10) .

上一篇:金融体系脆弱性下一篇: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