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定价范文

2024-08-23

汽车定价范文(精选4篇)

汽车定价 第1篇

案例:卡地亚国际汽车生产有限公司在中国设立汽车销售公司, 向中国出口汽车100辆, 每辆车的关税完税价格为8万元, 关税税率为60%, 消费税税率为5%, 增值税税率为17%, 假定该种汽车在国内市场的不含税售价为20万元。 (考虑到文章篇幅以及文章主旨, 仅选择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进行分析)

税负分析: (1) 关税完税价格=100×8=800 (万元) , (2) 关税=800×60%=480 (万元) , (3) 进口消费税= (800+480) ÷ (1-5%) ×5%=67.37 (万元) , (4) 进口增值税= (800+480+67.37) ×17%=229.05 (万元) , (5) 进口环节应纳税额合计=480+67.37+229.05=776.42 (万元) , (6) 国内销售环节应纳增值税额=20×100×17%-229.05=110.95 (万元) 。

筹划方案:卡地亚国际汽车生产有限公司在中国设立汽车总装厂并销售成品汽车, 改原来的进口整装汽车为进口散装汽车零部件, 一辆汽车的零部件以4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子公司, 零部件的关税税率为30%, 假定该种汽车在国内市场的不含税售价为20万元。

筹划后的集团税负: (1) 关税完税价格=100×4=400 (万元) , (2) 关税=400×30%=120 (万元) , (3) 进口增值税= (400+120) ×17%=88.4 (万元) , (4) 国内销售环节应纳增值税额=20×100×17%-88.4=251.6 (万元) , (5) 国内生产汽车消费税=20×100×5%=100 (万元) , (6) 进口环节应纳税额合计=120+88.4=208.4 (万元) , (7) 国内销售环节消费税、增值税合计=251.6+100=351.6 (万元) 。

卡地亚国际汽车生产有限公司利用转让定价进行纳税筹划, 仅“改原来的进口整装汽车为进口散装汽车零部件”, 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筹划效果。就关税而言, 筹划前后相差360万元, 可以得出筹划效果相当显著的结论。就增值税而言, 筹划前后并无差别, 可见筹划对增值税并无影响。就消费税而言, 筹划前后相差32.63万元, 非减税而是增税32.63万元。

二、案例的思考:转让定价纳税筹划的解构

1. 筹划方法选择:

单一筹划方法与综合筹划方法。此案例中, 表面上“改原来的进口整装汽车为进口散装汽车零部件”便实现税负最小化的筹划目的, 但“将进口汽车变为进口汽车零部件”远不如案例显示得那般简单, 其建立在汽车总装厂在中国设立的基础上, 而汽车总装厂的设立又将牵涉企业组织形式和地点等, 稍有不慎, 必将使纳税筹划的效果大打折扣, 甚至消失殆尽。

为此, 在进行转让定价筹划时, 应综合考虑, 将多种纳税筹划方法综合运用, 不应局限于转让定价纳税筹划方法本身, 应积极采用转让定价纳税筹划方法与其他纳税筹划方法的组合。

2. 筹划效果测量:

单一税种的筹划与税收的累积负担。此案例中, “改原来的进口整装汽车为进口散装汽车零部件”策略对增值税无影响, 消费税反倒增税32.63万元, 所幸关税节税360万元。由此可见, 若在单一税种内部进行筹划显然难以真正“测量纳税筹划效果”, 唯有进行税负的整体设计, 方可实现纳税筹划的科学测量。

为此, 在测量转让定价纳税筹划效果时, 不能光看单一税额的大小, 更要看到税收的累积负担。对一个行为重复性地征税, 征了增值税后再征收附加税费, 再征收印花税、所得税等, 这种重复性的征税, 将会使筹划后总的应纳税额发生重大变化, 有时会超出筹划者的预料。

3. 筹划策略实现:

税收目的与经营目的。税收目的与经营目的原本是转让定价纳税筹划的双重目标。然而实际上, 关联企业重税收目的、轻经营目的的现象比比皆是。企业的经营运作关乎企业的生存, 优良的企业经营管理可以大大减低企业运作成本, 从而同样可以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一味苛求税负的降低而进行纳税筹划, 并非在任何情况、任何企业中均能奏效。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 理应结合企业现实, 选择纳税筹划的目标。纳税筹划与合理经营, 均能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终极追求。

此案例中, “改原来的进口整装汽车为进口散装汽车零部件”改变了卡地亚国际汽车生产有限公司在中国的汽车经销方式, 此种改变虽然在税负上实现了纳税筹划之功效, 但是否会因此而导致经营上的滑坡?毕竟进口整车进行销售和进口零部件组装再销售有着重大区别, 比如汽车的质量、国人对进口汽车的消费心理等, 这些直接关乎转让定价筹划策略的最终实现。

定价方法和定价策略 第2篇

价格变化如何影响利润?

影响价格决策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协调利润和销量的冲突?

顾客如何对价格变化做出反应?

“我们一定要涨价”、“每天涨1角钱,设法让客户相信他们买得物有所值”,“让市场决定价格”、“我们的价格应该和竞争对手的价格保持一致”,你是不是也这样说过呢?或者干脆只凭经验定价,例如只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标准计价?调查显示,有88%的企业没有认真研究过定价,

我们的客户和竞争者都处于一个相当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而很多企业的产品又都实行了“水平式产品扩张”或者“垂直式产品扩张”,这使得定价变得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然抱着“差不多就行”的心态来定价,无疑将对企业的盈利状况构成严重威胁。只有敏锐的定价分析和判断才会带来丰厚的收益。

前段时间,谭老师看到很多,很多学员都在买、看、用《砍掉成本》一书。详细了解过之后,我认为,书还是不错的;比如书中该作者强调,成本是魔鬼,是利润的大敌,只有将魔鬼一一杀死,利润的天使才会出现。当然,我也相信,许多企业家通过《砍掉成本》,学会了运用十二把砍刀,达到了利润倍增的效果!

然而,谭老师要告诉各位的是——企业增加利润的方法,并不只有砍掉成本一种,还有一种和成本砍刀同样厉害的武器。它看似简单却又暗藏玄机,看似微小却又决定全局,看似直观却又内容丰富,这就是定价,

当我们在成本上已经使尽浑身解数的时候,我们应该进行另一项修炼:定价!!!

谭小芳老师推出原创课程《定价方法与定价策略》培训,旨在帮助企业通过改进定价思维取得最佳财务业绩,从而提高公司的利润。

产品、价格、渠道和公众关系被认为是最主要的营销策略。在产品、渠道和公众关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价格成了营销策略中最灵活、最重要,甚至关系营销成败的因素。

定价的科学性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产品的未来生死,因为产品一旦定好价格,往往会维持一段时间,并不能轻易进行改动。

价格是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的,波动主要来自于供求关系和竞争因素。谭小芳老师表示,企业的定价方法分为:运用价格弹性理论进行调价、成本加成定价法、损益平衡定价法、反响定价法、心理定价法。

虽然确定一个具体的价格最终离不开一个简单的判断,但价格的确定必须要有正确的依据,因此必须遵循一定的步骤来进行。

制定价格的第一步就是收集数据,包括企业自身和竞争对手的产品销售、价格、成本和利润等数据,另外,还必须清醒认识客户的价值,即产品为客户提供的在经济上、功能上和心理上的效益等等。

第二步就得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转化成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最值得厂商关注的还是客户对价格变动的敏感性。

第三步要根据这些数据和可信的分析结果,确定价格策略,并与最终用户和经销商进行沟通。

汽车定价 第3篇

关键词:博弈论;民用汽车;市场规模

中图分类号:F2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19-01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大发展,必然刺激着居民消费,我国经济体量已经跃升世界第二,居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随着物资产品的丰富,居民消费心理的转变,消费方式的变化,不断提升了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自2000年至今,我国居民对民用汽车消费量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足以佐证中国已经成为汽车生产使用大国,汽车,尤其是家用汽车已经成为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借鉴博弈论“囚徒困境”模型和价格博弈论点细分的策略,对民用汽车保有量和使用量规模化发展的人为因素和政策因素,做了详细阐述,从博弈效果达成的动机入手,分析民用汽车规模控制的要点。

非合作博弈结果往往成为囚徒困境中的最终选择,同时,在民用汽车规模增长中,居民在权衡拥有私家车利弊情况下,一种不合作的“民用车购买”结果,也在宏观层面加剧民用汽车规模增长趋势。

博弈论“囚徒困境”模型下的博弈各方选择,在确认合作频率有限的情况下,每个人出于利己目的,则无法实现效率更高的“帕累托最优”结果。这一结论在民用汽车规模增长中,也同样适用。民用汽车需求群体,出于自身出行便捷、身份地位、乘车舒适度等需求目的,有着较强的民用车辆购买意愿和使用诉求,尽管在采购汽车时也有对民用汽车规模增长后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顾虑。在两种因素做出权衡后,往往形成“非合作博弈”结果,更多具有购买力的居民群体选择购买私家车辆出行,交通拥堵带来的交通、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也就在所难免。所不同的是,如表1所示,对每个民用车购买人而言,其所面临的民用车购买博弈对手呈现出其他多个潜在购买人,这一模型下,考虑到“不合作”角度下的多人购买潮所产生的引致效应(越多人购买私家车,对周围人的同向引导越明显),更容易出现“群体性购入私家车”局面,而探索定价举措在这一模型中所起到作用方面,则更具有针对性。

表1 民用车辆购买的非平衡“囚徒困境”模型

民用汽车

购买方选择民用车潜在购买人甲:

不买私家车辆民用车潜在购买人甲:

买入私家车辆

其他潜在购买人:

不买私家车辆公共交通占主导

出行便捷性稍差公共交通占主导,私人享有较高拥有出行便捷性

其他潜在购买人:

买入私家车辆甲:公共交通出行,便捷性差,受环境污染影响;其他人:出行便捷,同时受环境污染影响客流高峰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问题及其他社会问题

如上表所示,这一博弈模型在未加入定价因素影响的前提下,从社会性的环境污染、出行便捷性等角度衡量,在财力许可情况下,选择购入私家车,给民用车辆带来博弈困局,往往成为一个主流发展脉络。

博弈论是研究具有竞争性行为的理论,考虑局中个体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在确定信息结构的情况下,使自己效用最大化并与其他主体达到均衡。博弈论模型包括:局中人、行动、策略、收益、信息和结果,其中,局中人、策略、收益是基本要素。城市交通中时时刻刻都发生着博弈,行人与机动车、非机动车与机动车、车辆与警察、公共交通与民用汽车等这些主体间存在着不同的博弈现象。

在城市交通博弈过程中,局中人:行人、公共交通、民用汽车、非机动车等;策略:出行方式(公共交通、民用汽车、步行、非机动车),是否遵守交通法规等;收益:选择不同出行方式负担不一样的成本,成本分为显性成本、隐形成本。显性成本为可用货币等方式计量,如燃油费、车辆维修、保险、停车费等。隐性成本不可用明确的货币衡量,如舒适性、安全性、自尊心满足程度等。根據以上成本、收益核算最终博弈结果。

“囚徒困境”非零和博弈模型证明,个人效益最大化并非团体效益最大化,有可能是无效率状态。在城市交通中,公路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不完全排他性。其非竞争性是指,某人消费该物品时,不会影响他人消费该产品并从中获取收益,公共道路上的行驶车辆不影响其他车辆继续使用公路。不完全的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该产品时,不能完全排除其他人消费该产品或排除成本过高,公共道路受路面宽度限制,当既有车辆行驶在路面时,排斥他人同时使用该路段。公共道路作为准公共物品容易造成“公共地悲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民用汽车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当人们出行时大多数会选择自己效益最大化的民用汽车,造成民用汽车无限制增长现状,导致城市中心区域交通拥堵甚至瘫痪,较低了民用汽车出行舒适性、时间经济性。

将交通拥堵成本纳入博弈模型,如图2所示。将地区内所有出行人分为两类:群体1、群体2,他们共同享有道路资源,具有自主选择出行方式的权利。

图2 民用汽车“定价选择因素”博弈模型图

交通拥堵博弈收益分析:(1)双方均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得益相同为J;(2)一方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舒适性等降低导致得益较低为L;另一方选择民用汽车出行,得益最高为I;(3)双方同时选择民用汽车出行得益为K,因巨大的拥堵成本使K

综上分析,不难看出,缺乏有效的定价考虑机制策略是造成民用汽车规模不断增长的重要成因。

汽车定价 第4篇

关键词:汽车产品,消费者心理分析,定价策略

一、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汽车产业是政府干预较多、较深的产业, 也是比较失败的产业。”这是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前, 国际汽车市场比较流行的观点。但是如同“东亚病夫”向“中国梦之队”的蜕变,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 汽车工业在我国得到迅速的发展和进步, 尤其是近几年来, 我国的私人购车比例不断升温, 汽车产销屡创新高, 汽车市场也在“井喷式”的发展状态下运转。但是入世以来, 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不断涌入中国汽车市场, 使得汽车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然而合资品牌引进的一些车型的竞争力在降低, 需要进行大的更新换代, 或者引进更多的新产品。市场细分的消费空间被进一步发掘, “汽车大战”无孔不入, 中国市场与国际汽车市场逐步接轨。在当下这个多元化市场, 品牌林立款式众多, 足以让消费者挑花眼, 所以汽车销售企业在定价策略方面需要全方位地考量, 因为汽车的价格通常是决定交易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 定价策略必须满足获得利润和扩大销售量这两个要求, 将价格定在消费者的接受能力范围内, 通过分析消费者的心理来合理调整定价策略, 充分利用价格在市场中的灵活性, 更好地为实现自身的效益目标发挥效用。

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分析

1. 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在消费过程中, 消费者通常会有着从众、攀比和虚荣心理, 消费者在实施购买行为时, 会受到周围朋友、家人或同事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消费者自身来说信任程度较高的人, 这些影响不仅表现在汽车购买的意见询问, 在汽车使用过程中的评价也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鼓励或是打击, 由于产品的口碑好, 在朋友圈中评价很高,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可能会因此更加坚定, 从众的心理对于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2. 消费者的自我评估心理

消费者对于自身的需求以及实际经济状况进行评估, 汽车消费与其他家庭消费项目存在明显差异, 由于汽车消费花费较高, 消费者在进行消费行为之前会优先评估自身的经济基础以及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在评估的过程中, 消费者要首先确定购车的目的, 再结合自己的经济实力, 选定性价比最高的汽车, 将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评估放在自我评估的首要地位, 因为买车是为了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 超出经济范围的汽车消费会使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失去了改善生活的初衷。如果消费者的购车目的是纯私用亦或日常代步, 完全可以选择两厢车, “三厢非主流, 两厢更实用”, 所以, 价位的差异和经济实力的自我判定对于汽车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

除了对经济实力的自我评估, 消费者对于自我形象和社会地位的评估在汽车消费选择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理想的自我”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追逐的脚步和最终实现的目标, 教育背景不同人们对自身形象的认知程度和在意程度不同。相对于消费者而言, “自我形象”主要是指消费者自身的消费行为在自己和他人严重的形象。广告效应和品牌意识更是对消费者自身形象的认定产生影响, 消费者对于名牌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攀比心理和虚荣心, 但是从消费心理分析的角度分析, 这种消费行为属于对自我形象和社会地位的评估心理。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或是渴望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社区居民, 会选择与自身身份形象相一致的汽车, 从品牌、价格甚至包装等方面进行判断, 尤其是广告效应较好、具有特殊性能的汽车, 能够抓住其他人眼球, 从汽车的选择上能够体现出消费者自身的品味, 体现出自我形象和社会地位, 这类汽车产品往往在销售过程中更能够脱颖而出。

3. 消费者的习惯心理

每个消费者的文化基础、审美角度以及自身的经历不同, 对于产品的价格、造型等都具有不同的认知和判断, 消费者的习惯心理是许多知名企业拥有大量老客户群甚至“死忠粉”的原因, 表现比较明显的是在手机的选择上, 对于苹果和三星的追随, 很多消费者是一个习惯性的心理观念, 对于这一品牌具有很强接受能力。人会在连续21天的坚持下形成一个新的习惯, 对于汽车品牌的认识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 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更多的满足体验, 就能够在使用和感受汽车的同时, 不断强化该产品的良好形象, 从而逐渐对相似的产品或是同一品牌的产品产生信任感, 并成为下次购买这一产品的首选。

三、消费者心理成本的汽车产品在线定价策略研究

1. 习惯定价策略

在汽车销售的竞争中, 并不是降低价格才是扩大销售量唯一策略, 如果某一品牌的汽车产品其价格相对固定, 消费者会在心理认定这款产品的价格, 比如苹果手机首发价格为人民币5288, 6288, 等价格, 已被一大批年轻人所接受, 并且能够大概推断新产品的价格, 当产品的价格上调时, 会对消费者的习惯心理造成冲击, 对新价格的接受能力更差;相反, 当价格下调时, 消费者会怀疑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导致客户群的转移和流失。汽车销售企业在对汽车产品定价时, 应将消费者的习惯心理考虑在范围内, 将汽车的价格与性能搭配好, 让消费者在选购的过程中产生货真价实的感觉, 这种习惯定价策略不仅能够满足老客户的心理要求, 同时也能够使新客户产生购买欲望, 让企业扩大市场。提高销售量的同时, 巩固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好感度。

2. 品牌定价策略

品牌效益成为现在市场的重要营销策略, 广告也是销售企业惯用的方式之一, 消费者在选购的同时, 会货比三家, 在类似产品同时出现时, 消费者内心会存在“便宜没好货, 好货不便宜”的念头, 消费者往往会对高价格高品牌的产品具有信任感, 比如汽车产品中的大众、本田、奔驰、宝马、奥迪等, 其他限量版的豪车对消费者更是极具吸引力, 汽车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对自身社会地位和自身形象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知名度较高的汽车产品更是这类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着重强调对象, 因为他们希望通过手机、手表、汽车这类产品来更好地体现出自己的身份地位, 品牌定价策略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虚荣心的追求欲望, 在这种状态下, 价格的高低并不是消费行为中的关键, 相反, 高价格高品牌往往更能够显示出汽车的档次和消费者自身的经济实力, 对于经济实力较强的消费者, 就需要按照品牌效益的定价策略对符合要求的产品进行定价。

3. 尾数定价策略

大部分消费者属于普通家庭, 对消费购物的态度还是倾向于经济实惠, 汽车消费相对于其他家庭消费, 花费较高, 对于很多工薪阶级经济、适用才是选车的关键, 尾数定价策略比较适用于低档次的经济车型, 在价格实惠的同时更加经济, 满足普通家庭的购车需要。尾数定价策略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汽车十分便宜的感觉, 给消费者一种自信的心理体验, 这一策略也是大部分销售企业最常用的策略。超市的促销产品每斤4.99元、服装折扣店每件688元等等, 这类现象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促销手段。尾数定价策略基本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以9作为尾数, 以一元的价格差异, 暗示消费者, 让消费者内心感受产生不同。另一种是利用中国消费者的传统消费心理, 以6、8作为尾数, 在消费的同时, 求吉利以此来吸引消费者。尾数定价策略不仅能够使消费者内心认为价格低廉、物超所值, 从而使消费者内心的认可程度增强。

四、结论

激烈的汽车行业竞争让更多的企业面临滞销、亏本的风险, 在竞争的过程中需要抓住机遇, 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 把握住成本, 将利益最大化。但是事实上, 汽车消费已经逐渐走入普通的家庭, 开拓市场更是汽车销售企业的首选, “顾客是上帝”, 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作为突破口, 以此来拉拢更多的顾客, 本文从消费者的从众心理、自我评估心理、习惯心理着手分析, 并按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确定出习惯定价、品牌定价以及尾数定价的定价策略, 为扩大销售市场, 并按照不同人群的消费心理实行不同的定价策略, 从而在提高品牌知名度的同时更好地减少销售困难, 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汽车销售企业的经济目标, 刚好地维护汽车行业的经济秩序, 促进中国汽车行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世杰.汽车企业品牌塑造过程中的定价策略初探[J].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3) .

[2]吕阳.基于产品差异化的乘用车产品定价策略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12) .

[3]宋丹妮.汽车新产品定价方法分析[J].企业导报, 2012 (10)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汽车定价】相关文章:

财务定价05-16

定价过程06-09

精算定价06-23

定价技巧07-09

保险定价07-23

资本定价07-26

定价因素08-12

关系定价08-31

转移定价09-12

定价范文08-11

上一篇:触摸智能控制下一篇:股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