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范文

2024-08-04

小先生范文(精选12篇)

小先生 第1篇

一、38对1, 同修“1”, 寻找“二次作文”的好方法

我的班上共有38位学生, 他们各具特色, 当然作文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实施“二次作文”以来, 在如何引导学生修改作文、提高作文水平方面, 老师们开始了一条摸索之路。在各位前辈们的指路之下, 我的“38对1”开始实施。

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 我首先和我的师傅一起为孩子们整理了一张习作修改的要求, 让学生以后修改作文时, 适时拿出来, 然后在讲评作文时, 利用教室内的电子白板出示一篇水平尚佳、但是还有进步空间的习作片段。碍于纸张的浪费, 我让学生将这个片段抄写于本子上。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 我开始指导他们进行修改。被拿出来“评头论足”的作文片段的主人, 在这个过程中更是受益匪浅, 欣赏着自己精心修改后出炉的佳作, 心头也甜滋滋的。小琦是班上的班长, 她的习作往往被当成范文, 无需修改就是佳作, 但是偶尔有那么一回, 写得不是很理想, 她那次作文的开场白原话是:“老师, 我想对您说, 请您当一回包青天, 我要伸冤。”其实一开始, 我觉得这个开头比较有新意, 能够一下子抓住人们的视线, 所以是把这个作文开头作为一个好的例子呈现在大家的面前的, 但是不少同学认为还可以改得更好。于是在同学们的群策群力之下, 改成了:“老师, 我想对您说, 请您当一回铁面无私的包青天, 我要击鼓鸣冤。”最后这篇习作在大家的妙手之下“回春”, 终被发表于刊物上。这样一来, 不仅不打击她的自信, 而且其写作劲头更足。这是一件双方都受益的好事。

二、1对1, 结对互批, 提高“二次作文”的参与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自己习作中的不足之处, 经过合作互学互改, 会得到提升。但是“38对1”毕竟是有人数局限的, 我也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经历了一次“头脑风暴”。于是, 定要另辟蹊径, 提高“二次作文”的参与率。

三年内的新教师都有一个师傅引领着, 走进教学的大门, 因此世上有了“师徒结对”这样的说法。在一个班集体内生活, 学生往往也都有自己学习的榜样, 可为什么我们不能也给他们举办一个“师徒结对”仪式呢!

准备工作就绪, 在习作修改讲评时, 我特地安排“师徒”两个坐在一块, 然后交换本子, 细读几遍之后, 开始默声修改, 接着大声朗读, 再找可修改之处。我要求学生以鼓励为主, 多找优点, 写一两句赞美的话。交换回来之后, 学生再仔细阅读对方给予自己的评价, 赞同的话, 就修改;不赞同, 互相商量;无结果, 找我协商。这样一来, 我不敢说学生的评价有多么的好, 但是的确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很多。以小妍为例———班上一个学习习惯比较差的孩子, 字迹不端正, 写作起来更是难上加难。本来我是安排了班长和她结对, 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 我发现, 孩子们之间的差距太大, 两人交流沟通起来成了问题, 这样小妍的作文水平没有一点提高, 而且她也不感兴趣。后来, 我给小妍换了另外一个结对的同学, 那位女生习作水平也不错, 关键是两人平时志趣相投。一个是带着欣赏和学习的眼光来批改佳作, 一个是带着愿意指导和帮助的态度来批改习作, 结果双方都在批改中进步了。

三、5对4, 同组轮批, 扩大“二次作文”的评改面

若然只是“1对1”, 学生的习作评改能力、欣赏佳作的机会有限, 而且像上例所说, “师徒”二人作文水平相距过大, “互改”起来确实有些困难。于是我又有了一个新想法, 我的“5对4”小组轮流传递批改开始与同学们见面了。

想法源于我们原来的“循环日记”。既然写作可以轮流, 那么修改也可以。假如循环日记还在我班实行的话, 学生可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利用中午的时间对昨天写日记的作者的文章开始“品头论足”。这可以先称之为“5对1”。鉴于学生作业任务太多, 在取消循环日记的基础上, 学生的另类日记, 可以称之为“女生日记”或者“男生日记” (借用杨红樱的书名) , 可以带给学生不少新鲜感。人手一本, 可以视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地开始一个星期至少一篇的写作, 然后于周五一天的空余时间开始循环地批改。具体方法为:五个人每个人批阅他人的四篇习作, 不用详批, 只要在你认为精彩的地方和特别有想法的地方注明一下, 然后给个等第就可以了。有的学生真的基础太差, 一开始无从下手的话, 也可以找我协助, 就当欣赏一下他人的习作也可以, 最后再拿到自己本子。其实看完别人给自己的评价之后, 难道真的没有一点想法吗?这是不可能的。班上有一个成绩中等的男生, 平时不显山不露水, 在这个方面, 我倒发现了他的独特眼光。有一次, 他写了一篇日记, 名字叫做《谁说大队委》。这个题目就深深吸引了我, 一看内容, 更是让我惊喜———对班级各种弊病的嘲讽水平直逼鲁迅先生。自此, 该生的作文越写越棒。

四、38对N, 小组对抗, 体验“二次作文”的成功感

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让学生拥有一种成功感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那么, 教师们必须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能够感受到自我成功的环境, 要建立一个展示作文成果的平台。

很多次, 去其他学校听课的时候发现, 他们在走廊、阶梯教室等外墙上总展示着老师或者学生的粉笔字、钢笔字。回来之后, 我就想, 能不能把学生的习作也展示于墙上, 而且是大范围地展示?我把这一想法和师傅说了, 可是师傅说:“瓷砖上不好写字, 这个活动在高年级实施起来也比较困难。”但是我仍然想一试。“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我一直信着这句话。陶先生不也说过:“小孩子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 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 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尝过甘草接着吃了黄连, 那么, 甜与苦更能知道明白了……”于是, 我决定先在班级中试试我的“38对N”。

在学生“5对4”的基础上, 一定至少有一篇是优秀的或者进步的, 那么如果给这个学生和这个小组一个展示的舞台, 相信就算瓷砖上的字再难写, 也是值得的。在小组推荐的基础上, 我为这些学生在后面黑板下方的瓷砖上开辟了一块“瓷砖中的作文”展示平台。当然为了教室的整洁卫生, 我做好了一定的措施。凡推荐上来的文章, 一般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此时“小组对抗赛”就拉开了序幕。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用文明合适的语言给其他小组推荐上来的作文进行笔头评讲。由于纸张背后是瓷砖, 不容易书写, 可以将评改的意见写于便利贴上, 贴在习作旁边, 供大家参考阅读, 然后再由老师和早已选拔出的“精英小先生团”开始点评, 评出一位本周最佳评改能手和进步评改能手, 以及最佳上榜作文。

小先生杂文随笔 第2篇

“我亦只有个一生,不能慷慨赠与我不爱的人!小先生,你可懂?”

懂,怎能不懂,可是,小先生更加怕,血缘亲友的性命。

倘若小先生也有枪,那么今日高头大马上的人便是小先生,可是小先生只有这厚厚的一摞诗词与那风花雪月的回忆。

“这先生生的好看,不是那等糟老头子可比拟的,不如就叫唤他小先生吧!”

春风十里有桃花,花下伊人掩面笑,小先生一时看呆,这世界竟有有如此俏丽女子,真真领悟到那崔户“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感叹。

“这小先生不会是呆子吧!”

女子半嗔半怒,那般活泼灵动,何时是轿子里哭泣的.这般模样。

对不起,小先生愧对你的信任,他家有权有势,小先生除去这一身青布长褂,小先生不知道还能拿出来什么。

“你这蝼蚁一般的人物怎能与我家爷相提并论,那家小姐自幼娇生惯养,你可能给她锦衣玉食?”

小先生知道此刻你会哭,可是至少日后不会计较柴米油盐的琐事,你会换上精致的旗袍,小巧的高跟鞋踩过琼花巷的青石板,回眸盼兮,只将那年少的记忆留在身后。

“请你珍惜她!”

小先生兜里还有他给的十块大洋和家里的急报。

再见了,当你被他接下轿的那一刻,我已经背起行囊。

“何为情爱?”

“一日三餐,晨暮日常,良辰美景,娶你为妻。”

那么小先生,为何娶我的人又不是你呢?

风飞进,灯光残。忘却茶香独生叹,是梦匆匆,几度烟火黄,纵有时光难消亡。

关于培养“小先生”的探索 第3篇

一、成立学习互助小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倡导学生之间互帮互学,一般4-6人一组,兼顾好中差的学生,选出有上进心、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这个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督促作业完成、分配学习任务等学习活动。小组长不同于“小先生”,“小先生”不是固定的,由问题的难易程度,由小组临时确定“小先生”,谁回答问题谁展示学习成果,谁就是“小先生”。

二、评选自主学习标兵、自主学习先进小组

以小组最初整体的学习水平作为基本的评估水平,通过竞赛评比、课堂回答问题,课堂展示等形式,给个人和小组加分,每周评选一次学习标兵,每月评选一次先进学习小组,并给予微薄的物质奖励,更多的是给予精神鼓励,形成竞争的局势,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拟定学习目标和实施计划

学期初结合英语教材以及自己的学习现状拟定学习目标和实施计划,要求目标不要过高,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并把目标分解为不同阶段且层次分明的小目标,这样才能确保每名学生都实现自己的学期目标,时时以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实施计划为学习的指路明灯,教师经常检查并及时反馈,特别多注意后进生的鼓励,帮助他们通过合作,达成目标;并把好的学习方法及小组“专利”在全班交流推广,这种个性化目标的确立有利于每个学生都能尝到自主学习的甜果。

四、做好课堂教学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题研究只有落实在课堂上,才符合教育和科研的规律,才能真正贴近教育,贴近学生,课题研究来源于课堂,也服务于课堂,更需要在课堂中去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着力于以下几点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小先生”:

1、創造情境,激发兴趣——学习习惯的引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幽默的语言、现实生活中的情景、短语设问、以旧引新、以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等教学手段,增加英语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学习欲望,诱发他们自发的参与学习,学生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合作讨论,集体思考——学习方法的引领。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动脑设计对话或短文,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扩书本中的单词为短语、短句为长句、短篇对话为长篇对话,让它们长出不同层次学生自己的羽翼,把学习英语化枯燥为乐趣,在这里一定要注意设置不同层次和梯度的任务,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任务可做,有相应等级的目标可完成,同时引导学生互帮互助,组内讨论,从而调动每名学生积极参与目标的解决,在讨论中培养多向思维,学生引领学生寻求适合于自己的任务。

3、质疑问难,鼓励参与——释疑点评的引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在教学中合理设疑,以拨动学生思维之弦,引发他们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踊跃提出疑问,把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系统化,让他们通过主动的思考和探索达到问题的解决,在小组伙伴的帮助下学会释疑点评。复杂的语法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

4、“小先生”精彩展示——知识归纳的引领。小组把问题达成共识后,由“小先生”到讲台上为大家展示疑难问题,当然所展示的问题一定是本节课的重点或难点、或是易错点易混点、或是应该规范的解题步骤、学生特有的语言表达、词句表述等有价值的东西,大家互相补充,师生共同探讨,逐步完善,最后得出结论,提炼出识词、记词、用词方法等。老师做到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在这种高超的引领环境下学生形成语言知识重难点归纳和方法提炼的能力。

5、自主参与,自主管理——巩固复习的引领。实施每日“小先生”制、一日小组长制,“小先生”不是确定的,是学生自己推举的,他们轮流出题,轮流展示,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宰者。

实验初期由老师每天出一些与本节重要知识点衔接紧密的有代表性的习题,先组织小组长们尝试解决,让学生充分自主思考记忆,广泛交流,实在处理不了的,由老师点拨方法,彻底解决后,由“小先生”给大家讲解。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就由“小先生”每天为大家出一道习题,老师把关审核就可以了,他们出的习题自然是自己会的,再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小先生”展示的环节,完成巩固复习的引领,使知识得到升华,进而形成词、句等方面知识点的识记。

小先生 第4篇

1.教师仍然站在自己的角度传授知识, 忽略了学生自身对问题的理解和领悟;更有甚者出现“满堂灌”的现象, 学生学得很被动;

2.小组模式的学习流于形式, 小组交流只是个别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见解, 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师角色的定位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摆正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走出传统误区, 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改进教学方法, 和学生一道学, 在学中教, 在教中学, 引导学生的发展。在数学课堂中引进了“小先生制”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让“小先生制”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相互渗透, 取长补短, 充分体现“小先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搭建“小先生”亮相的舞台

现在是信息社会, 学生与老师一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取得信息, 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 我认为更多的应该是学生求知途中富有经验的组织者, 是学生的求知伙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 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 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 小孩的问题, 小孩的困难, 小孩的愿望, 小孩的脾气, 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出小小的创造力?”

为了充分发挥“小先生制”的作用, 我首先改变观念, 由“导师”向“学友”转变。在课堂教学中, 尽力营造一种“对话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积极性, 促进教学中的师生、生生交往,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努力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情境中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 彼此敞开心扉, 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师生之间人格的相遇、精神的交往、心灵的理解, 便创造了真正的教育。”以达成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目标。

二、“小先生制”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的主人应该是学生。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 主动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指导学生精心备课。

刚开始推行“小先生制”时, 我先帮助学生备课———在课前精心编制导学案, 布置预习提纲。最初, 在导学案中编制了许多预定性的问题, 随着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 学案中预定性的问题少了, 学生自主性问题多了。学生为了充分展示自己预习的能力, 在准备教授内容时, 往往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 提出了大量的问题, 有的问题自己能够解决, 有的拿到课堂上来讨论。可以说, 学生通过预习所得到的知识就远远大于课堂所讲授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形式, 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 课堂上合理安排学生座位, 组成便于交流的学习小组。

我把学生按照能力和水平分成三个等级, 平均分成几个组, 保持各个小组实力的基本平衡。为了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 我在每个组选拔并培养出胜任的几位“小先生”。同时, 对各个“小先生”提出要求:一是要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 使每个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培养合作意识;二是对交流活动有一个有序的安排, 如让会说的先说, 不会说的先听后说, 促使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三是善于收集记录各种问题和不同的解答, 并做好在大组内交流的准备。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 首先在小组内做好“小先生”, 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讲解学习内容, 学生的表现欲被充分调动。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各小组内形成的问题, 引导学生分类、归纳、解决问题, 教师适度点拨难点,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 我班涌现出一批能力强、有热心的“小先生”。

3.“小先生制”不仅体现在课堂上, 我还把这种方式延伸到课外。

即请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做“学困生”的小老师, 课前、课后帮助辅导结对的后进生, 做到“一帮一、多帮一、一帮多”等“兵教兵”的辅导模式。学生之间互助交流, 共同提高, 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升。

当代小先生 个人事迹介绍 第5篇

我是一个勤奋好学、爱思考的女孩。乐于助人、办事认真、有责任心是我的特点。作为一名大队干部,为搞好少先队工作我尽心尽力,少先队的活动为我提供了学习、进取的舞台。作为小红星儿童团的小辅导员,我能和身边每一位小朋友成为好朋友,关心和帮助身边每一个人。真诚善良、奋发向上、能歌善舞,多才多艺,这就是我---杨思镇小学五(2)班的束菲滢。

为了让刚进校门的小朋友更快、更好地掌握儿童团、队的知识。我主动要求担任小辅导员,并精心安排好每次的辅导工作,我一改单调枯燥地讲解少先形式,而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把儿童团、少先队的知识融入到故事中去,使小朋友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为了调动小朋友们的学习积极性,我拿出平时积攒的零用钱买了糖果,来奖励问题回答的好的小朋友。我还编制了一些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使小朋友们了解了儿童团、少先队的知识,受到了小朋友们的欢迎。

由于一、二年级小朋友年龄尚小,在出黑板报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当我得知这一事情后,就立刻组织自己班级里的同学帮助小朋友们出黑板报。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期期内容丰富的黑板报展现在了小朋友们的面前。

每天午饭后,小朋友们都要将盛汤的桶送回食堂,看到小朋友端着桶,走起路来感觉累累的样子,每次我都会主动上去把桶接过来,帮他们把桶送回食堂。

一年级小朋友由于识字不多,很难把老师每天布置的回家作业要求记在记事本上。为此,我便和全班同学一起,在每天放学前帮他们把当天的作业要求抄在记事本上。现在,这已成为我们班级的一项常规工作,同学们都乐此不疲。

在班级里我是同学们的知心朋友,善于关心别人,当同学们在生活上或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时,我总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热忱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当同学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伤心时,我会走过去轻声安慰,鼓励她以后争取好成绩;当同学身体不舒服时,我会陪他去医务室。在放假时,我会主动邀请家境较差的同学来我家玩。我就是这样一个乐于助人的队长,我用真诚和热情点燃了每一个同学心中的火花。

在学习中,我有着一股钻劲儿,不向任何一道难题低头,不耻下问是我的习惯,正是这种好习惯促使我不断发展,语、数、外等各科成绩在全班都名列前茅。我深知学无止境的道理。我的格言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图伤悲。”

除了学习,我还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我喜欢画画、跳舞、弹琴,通过勤学苦练我的绘画作品多次在少儿书画比赛中获奖,并已通过了古筝五级考级。除此之外,我还是学校舞蹈队和舞龙舞狮队的成员。现在我还要把这些本领传授给弟弟妹妹们,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悦喜。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事事都在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多次在各项比赛中获奖,每年都被学校评为优秀队长。是一个深受同学和老师信赖的少先队员。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勇攀高峰,我要以自身的努力激励儿童团的弟弟妹妹们好好学习,带领好他们开展出更好、更多、更新的活动,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同学们一起展翅高飞,做一名更称职的小辅导员。

==

768

我是杜鹃园小学四(1)班的薛若漪。虽然我长得不漂亮,但我可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兴趣广泛,对任何事都充满了信心与好奇心,怪不得我喜欢绿色。我也是一个乐观的人,每天在教室里,大家都可以看见我灿烂的笑容。

自进入小学以来一直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课堂上,我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每学期都评为“优秀生”,在雏鹰

争章活动中进步显著。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获奖,为班级、学校增光添彩。面对取得的成绩,我始终牢记着妈妈的教导: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强中还有强中手。一个人只有多看别人的长处,才能取得进步。

在三年级时当选大队文体委员,我尽心尽职做好大队部的工作:每星期二、四组织同学参加京剧锣鼓训练;每星期三、五组织同学参加队鼓训练;每星期五去收“小白鸽”、“流动红旗”、“满分奖杯”。不知什么原因,我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当上了学校京剧锣鼓的总指挥,或许是因为我一直在学钢琴的缘故吧。不过,既然当上了总指挥,就表示老师信任我,我一定会尽力做好这份工作。

以前,我胆小,一遇到困难就显得焦躁不安,现在,在老师和父母的循循善诱下,我懂得了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所以,我努力地做一个坚强的小女孩。现在,我学会了洗碗、拖地、泡开水、叠被子„„今年我已经读四年级了,更应该学会体贴家长,尊重老师,关心集体、乐于助人。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中队里,是老师的得力帮手,平时能尽力帮助每一个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教同学们做习题,教同学们学习的方法等。为生病的同学抄作业题目,随老师探望同学等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想,蜜蜂只有辛勤采蜜,才能酿出甜美的蜜糖,雄鹰只有勇敢地搏击风雨,才能使自己的翅膀更加坚强有力。我--要实现自己每一个梦想,也必须像蜜蜂那样付出辛勤的劳动,必须像雄鹰那样奋勇拼搏!

1200

我是徐汇区华理大附小五(1)班的赵平懿,开朗活泼、热情大方、自信能干、争强好胜、聪明伶俐,电脑、书法、写作、英语样样在行!转学到华理大附小已有三个多学期了,不断受到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老师说我学习刻苦,工作负责,善于开动脑筋;同学们说我乐于助人,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能看到我的身影。

入学四年多来,每次考试,无论在班级,还是在年级,无论在以前学校,还是现在学校,我总是名列前茅。在参加学校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我也因此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优秀队员,还被评为闵行区苗苗小能手呢!

我一向热爱儿童团,经常主动认真地去完成儿童团的工作:作为小辅导员的我有当孺子牛的角色,负责任地当弟弟妹妹们的知心姐姐:首先应该以身作则,主动维护班级里的秩序,让弟弟妹妹们能更好地学习;看到不懂事的弟弟妹妹们不守规矩;我就会及时地去劝阻他们,并让他们改正;我还帮助低年级的同学出黑板报,让他们快速地掌握出黑板报的知识与技巧,教一年级的弟弟妹妹们做眼保健操,让他们掌握姿势和手法;教一年级的弟弟妹妹们戴绿领巾,二年级的弟弟妹妹们戴红领巾,让他们能正确地佩带它;我更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并想出更多的方法解决弟弟妹妹们的苦恼和困难,尽心地为他们服务,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记得第一次做小老师,我教二年级小同学敬队礼。我做完示范动作,小同学们纷纷模仿,可是有的举左手,有的把手举在眼前。我不厌其烦地帮他们纠正动作。别的同学动作都规范了,可班里的一个小胖墩却怎么也学不会,手总是垂在眼前。我告诉他:“敬队礼的意义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少先队员要处处想到别人,为大家多做好事,要懂得关心别人„„”

小男孩听了这话,在我的示范指导下,不一会儿就学会了。

小同学们常对我说:“你对我们真好!”有时,上完辅导课,小同学们会为我倒茶水,甜甜地说:“大姐姐辛苦了,喝杯水吧。”我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我决心为弟弟妹妹们上好每一堂课,用一颗真诚、热情的心去关心每一个同学。

我又是“水中鱼”,会想出更多新颖、有趣的主意让弟弟妹妹增添一份乐趣;我又是“小火箭”,会独立开展工作,每次的红领巾广播,我都会积极地找相关资料,让红领巾广播站的广播变得更精彩,更受同学们的欢迎;我更会做一个“领头雁”,无论在养成道德好习惯这一方面,还是在创建快乐中队这一方面,我都会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弟弟妹妹们的好榜样。四年级第一学期我设计的 “手牵手,共成长” 小队合作活动方案获得了 “徐汇区百佳快乐小队活动方案设计”称号,为学校增了光添了彩。

我想,我只是荷塘里一张小小的荷叶,还要不断地长大,才能为荷塘增色。我也知道,蜜蜂只有辛勤采蜜,才能酿出甜美的蜜糖,雄鹰只有勇敢地搏击风雨,才能使自己的翅膀更加坚强有力。我要实现自己每一个梦想,也必须像蜜蜂那样付出辛勤的劳动,必须像雄鹰那样奋勇拼搏!相信未来的日子,我会更加努力地带领着同学们奋发向上。

==========================================

600字

“小先生”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 第6篇

一、 “小先生”给挖掘语文中的生活、生活中的语文带来强劲的动力

活泼可爱的学生精力充沛,只要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自然会爆发出令人惊喜的潜力。既然他们都喜欢当“小先生”,我们大可慷慨地应允他们,前提是他们要有东西可“教”人。这样,学生们就会很快乐、很自觉地去“充电”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一不成了他们涉猎的对象。每每有新的收获都会迫不及待地“教”给大家。在教学会意字“停、闻、鸣”时,我让每个小朋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这三个字的理解和识记方法。学生们记忆库中的日常生活片段和平时所积累的知识都被调了出来,有背“交通歌”的,有说电视新闻的,有讲故事的……在争当“小先生”的过程中,将原本简单的三个字变得丰满,他们既在学也在教,满心快乐。再如,教学《蜗牛的奖杯》一文时,有一位学生这样介绍蜗牛:一种软体动物,头部有一对触角,腹部扁平,背着一个椭圆形的螺旋状的壳,吃植物表皮,行动时会留下一条黏液状的痕迹。这位“小先生”丰富的课外知识不仅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更掀起了一股动物“研究热”。

“小先生”给挖掘语文中的生活、生活中的语文带来强劲的动力,从而使语文教学更为丰满、更为形象了。

二、 “小先生”用语文的眼光使周围的事物富有了诗意

一天,我在批阅学生日记时读到这样的句子:“我望着蓝蓝的天空,思念着小金鱼。看着看着,天上的白云竟慢慢变成了一条小金鱼,还吐着泡泡呢!”上语文课时,我让这位“小先生”朗读了这段文字,并告诉大家,普通的文字中只要融进了自己的情感,文字就变得鲜活了。于是,在作业、回答中你可以看到、听到这样的话——

“小草在风中摇摆,那是在和小燕子说再见。”

“下雨了,原来是云儿太贪玩把衣服弄脏了,太阳公公只好叫人帮它洗一洗。”

“妈妈新烫的头发像菊花那样卷卷的,很漂亮,也很香。”

……

“小先生”们用语文的眼光使周围的事物富有了诗意,思维的火花在指尖跳跃、流淌,智慧的钥匙在朗读、模仿、创作中熠熠生辉。

三、 “小先生”学以致用,语文知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每隔一段时间,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学习实践,将本阶段所学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如学了一段时间的识字后,我会让他们去超市一趟,看看自己新学的生字有没有出现在五花八门的包装袋上,顺便也将口语交际“问路、买文具”等实战演习一番。之后,会有很多“小先生”兴致勃勃地交流学到的新字、碰到的新鲜事,兴许还能用上学过的成语呢。再如学了《春晓》这首诗后,我会带他们一起到大自然走一走,找一找,画一画,夸一夸身边的春天。“春意盎然、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这些语文书上的黑色铅字,幻化成一幅幅活泼泼的春景图后,更加鲜活多姿,更富生命力了。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小先生”们不仅巩固了旧知,也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和经验。学以致用让“小先生”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和学习语文的无穷乐趣,而语文知识也不断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开去。

学生也可以做老师,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知识信息的交流。瞧,课堂上,“小先生”或领读词语文章,或振振有词发表观点,或客串主持人小记者,他们高举着主人翁的旗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承担角色,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有了这群活泼可爱的小精灵,我们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怎会不灵动起来呢?

小先生 第7篇

一、推行“小先生制”,有利于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小先生制”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由他们身边熟悉的同学来当老师教他们,学生感到既新鲜又刺激,从而引起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据我观察,学生们也更愿意主动地与他们的“小老师”配合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更容易营造一个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我充分相信学生不仅能学,而且能教,在教学中大胆放手,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当“小先生”的机会。三年级“How are you?”中,学习到How are you?以及回答,Fine,thank you./Not bad,thank you./Not so good,thank you.我同样运用了“小先生”,“Boys and girls,Now let's play games and revise.Would you like to be a little teacher?”话音一落,学生纷纷举手,一个个“小先生”争相登台,各显身手,其中有自己表演,请同学起来操练对话的;有拿着句型卡片起来,一本正经地叫学生读:“You,please.Read after me”。还有针对同学的错误发音进行纠正机灵的“小先生”。几名“小先生”过后,全班同学不仅牢固掌握了所学句型,而且锻炼了在实际情景中使用的能力,体会到学英语的无穷乐趣。每位上台“小先生”按达到目标的质量、难易程度加1分或2分,他们也乐坏了,个个都要求争当“星级小先生”。

二、推行“小先生制”,有利于培养“小先生”思维创新能力

1. 培养主动观察思考能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小先生”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养成细致入微的洞察能力以及及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先生”的思维得到激发,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思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都未得到很好的体现。但“让学生自己当‘小先生’”,教学双方都是学生,在这样宽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下,教的一方会主动去学,学的一方也乐意去学、去问,双方配合默契,都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发挥学习的主体能动性。

2. 培养主动实践创新能力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小先生”逐渐养成了在思考中主动实践的好习惯。主动实践的习惯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如,3B Unit5 Plus and Minus的教学内容是用英语进行20以内的加减运算,所涉及的数字13~19在构词上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于是,我在周五布置了一项争当“小先生”作业,让愿意当Unit5“小先生”的学生在周末时完成一份教案。再从教案中挑选两篇写得不错的教案,并让教案作者上台授课。

三、推行“小先生制”,有利于磨砺“小先生”的良好品质

1. 耐心和细心品质的训练

三年级下学期是学写英语单词或句子的起始阶段,英语词句的书写要谨记“三要素”,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实在太困难了,“小先生”能准确亲授吗?我来到小组中间,疑虑很快打消了,每个“小先生”在完成自己的抄写任务后,拿着红笔,挨着组员的座位依次批改句子。看着“小先生”弯腰在每个组员耳边细声提示:“应该这样……”我相信每一位“小先生”都能耐心讲解,及时与学困生交流并加以指导。整个过程都磨砺了“小先生”的耐心和细心。

2. 永不言败的意志力训练

小先生 第8篇

一、“小先生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

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

第一, 就教育心理而言,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学生都有展现自己、发展自己的愿望。初中生正值青春时期, 渴望独立, 敢于冒险, 渴望展示自己的才华, 渴望得到同伴及教师的认可, 这种教学角色转变对学生来说具有一种莫大的吸引力和挑战性, 通过“小先生”这一教学形式实现学生群体间的智力互补和学生潜在智力的开发、发展, 其能量是巨大的。

第二, 就数学智能而言, 很多学生都是非常突出的;就表达而言, 不少学生的能力都是超强的;就解题而言, 少数学生的方法也是很独到的, 有些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因此, 若教师给学生创造一定的锻炼环境和机会, 学生是愿意去把握的。

第三, 就教学效能而言, 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学校朝夕相处, 学生间语言、心理比较接近, 对事物的认识也基本一致;相互之间更容易沟通, 让学生做“小先生”用自己的理解来讲解教学知识, 其他学生听起来更容易理解, 更容易接受。这种教学实效有时比教师讲授的实效大得多。

二、“小先生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的策略

1. 在新知讲授阶段运用“小先生制”, 通过“即知即传”实现有效理解

陶行知说过:“‘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

“小先生制”让学生从“听课”走向“讲课”, 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讲解”。学生们会“为教而学”, 通过课前对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自学、尝试、探索和思考, 自己发现新知, 并站在自己的“知识起点”, 在课堂上以“小老师”的身份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下, 每一个“小老师”都能积极发表见解, 积极争议, 直到达成共识, 新知来得更具体、更实在, 能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进而实现“即知即传”, 这样的新知讲授会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2. 在知识运用阶段运用“小先生制”, 通过“互教互学”实现有效交流

陶行知说:“在劳力上劳心, 以教人者教己。”

通过“小先生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从而激发其探索求知的欲望, 诱发其表现自我的意识。每个学生的“小老师”身份使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研究的主人, 相互间答疑、互助学习, 学生在毫无心理压力的情况下, 有了充分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 有利于发展特长, 各有所得, 体验成功感。学中有教, 教中有学, 互学互教,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⒊在知识拓展阶段运用“小先生制”, 通过“智慧共享”实现有效提升

陶行知说:“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 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 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小先生制”给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的平台, 为他们的跳跃思维和创造思维提供了空间。灵感容易诱发, 创新思维容易产生。又会让他们认识到主体地位和智慧的力量, 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高涨, 思维更加活跃, 思路更加开阔, 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三、“小先生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的效果

学生感言:“要做合格的‘小先生’, 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了上讲台,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可讲课时还是有点手忙脚乱, 以后我要更加努力、认真学习才行。”

(1)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小先生制”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 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严谨的数学研究态度, 获得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从心理学角度看, “小先生制”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增强了学生的勇气、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有效感, 培养了学生数学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要端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必须拥有一桶水。”这应是教师的教学原则。

(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小先生制”的过程中, 我见证了“小先生”们优秀的表现, 作为教师的我, 深深认识到现在的数学课堂, 更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原有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教育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形成敏锐的洞察力、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和教育反思能力;对教学要始终有饱满的激情, 对每一位学生要有满腔的关爱之情, 历练自己的教育品质与人格魅力, 才能更有效地感染学生, 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论小先生教学法的研究与探讨 第9篇

“先生”一词有宽泛的含义,对学校而言,先生者,从事教学的老师也.学生上讲台授课,可谓“小先生”了.于是就有了“小先生教学法”的名称.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使用过“小先生”一词.

二、理论依据

(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教法、学法和做法应当合一,教师既教又学,学生则是学;三是教学不只教人学,而更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这三个方面,“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主体意识与能力的需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集中到一点,就是人才的主体意识与能力.没有主体意识与能力的公民,将会在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中被淘汰.

三、实验过程

小先生教学法的操作程序有七步:

1.思想动员.即向学生阐述充当小先生上讲台讲课的意义.

2.典型引路.教师可找几位学习水平较高的同学,指导他们上讲台讲课,使同学们亲身感受这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实际作用.

3.安排授课计划.即将教材的基础知识或社会热点逐一落实到要讲课的学生,并将小先生授课计划公示全班.

4.指导备课.即对要讲课的学生准备好的讲稿进行课前指导,纠正讲稿中的失误,理顺讲课思路,提高讲稿水平.

5.“小先生”讲课.

6.教师点评.即对“小先生”的讲课进行评价,肯定成绩,纠正可能出现的失误.

7.深化指导.即教师在“小先生”讲课的基础上拓宽引申同学们对教材知识或社会热点新闻的理解和把握.

四、实验成果

五、结论与建议

(一)从心理学方面分析本教学法的成功基础

1.高中学生的智力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果,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在具体活动中存在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等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能力,为自己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条件.教学实践证明,“小先生教学法”与高中学生的智力能力相适应,学生能够参与,并在课堂教学的活动中,使其智力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2.高中学生的成就动机

高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其中知识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占主要地位的.知识内驱力是掌握知识技能和解决学习中问题的需要,它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因而称之为内部学习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通过胜任某项工作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是把成就看作是赢得自尊心的根源,因而称之为外部动机.“引导参与式”教学法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在胜任学习中赢得自尊提供了机会.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愿意参与,就是在成功动机驱使下去做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很有价值的事情,并力求达到完善的一种内部推动力.

(二)传统教学模式与小先生教学法特点对比分析

毋庸置疑,小先生教学法正是在教育部制定的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产生的,并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指导方针.小先生教学法的初步实践证明它是提高我们高中数学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教学基本功的重要途径.按照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堂教学的难度是可以自我锁定的.如今实施小先生教学法,要指导小先生备课,就出现了如何整合知识的问题;小先生在讲课中总会出现一些失误或不完整的情况,教师需要过程监控,在小先生讲完课后及时点评;小先生教学法要求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学法指导,及时总结交流同学们的学习经验.所有这些,都增加了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困难.小先生教学法要求高中数学教师从行动上真正转变教育理念.

但是,从总体上看,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仍然存在着心理障碍.

第一个心理障碍是不放心.一些教师想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但总是担心学生在新模式下学不会知识.尤其高三教师对新方法、新模式的可信度存在一定的怀疑,是可以理解的.近年来的课堂教学改革一直视高中毕业班为禁区.打破这一禁区是提高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可信度的重要前提.如今,已经有了高三班对小先生教学法的成功尝试.

第二个心理障碍是怕麻烦.实施小先生教学法需要指导小先生提前预习、准备讲稿,安排较长周期讲课计划,的确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件麻烦的事情.但是,不麻烦就不能革除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弊端,建立新的教学运行机制.

只要坚持不懈地反复实验、总结,一定能够更好地把握住小先生教学法的内在规律,使这种方法成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科学方法.

摘要:小先生教学法是指在高中数学学科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上讲台讲课与教师点评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小先生教学法是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

小先生 第10篇

一、答疑解惑,教学有方

陶行知“小先生制”突出特点就是让学生担当教师,以“小先生”的身份来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答疑解惑的环境可以是课内,亦可以是课外,而且“小先生”应当在对某些知识模块有充足准备的基础上,来做好教学答疑。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相互帮助、解答问题,达到彼此之间的共同提高。

在进行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6 What time is it?这一单元教学之后,在课上组织学生两两一组,扮演教师和学生,对此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提问与回答”游戏。“教师”看着多媒体的课件随机显示的时钟上的时间,对另一位同伴问道:“What time is it?”,当时钟指针正好是整点整分时,学生能够非常快速的说出来:“It is nine o'clock now.”,但是如果显示时间是6:58分或者其他非整点时钟时,很多学生就不知道如何描述,于是向老师发出疑问的讯号。“老师”博学因为同学们的课下准备而得到展现,很快说道:“sixfiftyeight”。有的“老师”还在此基础上进行说法的创新和改变,“two minutes to seven”、“fifty-eight past six”都被学生们所应用,并就此问题给学生们进行了答疑解惑,做出了正确的示范,课堂教学气氛也逐渐高涨起来。

“小先生制”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加高效的掌握知识,作为“小先生”的学生也能够对所学知识有所巩固和深化。教师要注重做好学生的引导,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更好的表现和发挥,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解决整个班级中的问题。

二、互动沟通,实践应用

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教学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还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即应当突出“小先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退居二线,做好“小先生”的辅助,尽可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感染和带动其他学生。通过有效的互动,实践的参与,可以让学生的英语应用积极性得到激发,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意愿更加强烈。

在进行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2 A new student教学的时候,应用了“小先生制”进行教学。课上我将学生进行多个小组的划分,让每一个小组成为一个独立的小班级,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代表作为“小先生”,而其余学生则分别扮演“A new student”,为小组布置任务就是让小组的“小先生”与“新学生”之间进行对话。新学生对自己做介绍,“小先生”作为老师对新生进行院校的介绍。这让传统的课堂变得与众不同。“新生”说道:“My name is Li Ming.(化名)I like this school.”“老师”说道:“Let me introduce you to our school...”同学们在相互沟通和交流中对课文内容予以了深化和学习,对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在不知不觉中予以了应用。最后,我还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高。

通过“小先生制”英语教学,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也能在该过程中,对照和反思自身的教学不足,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更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式,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课外拓展,形式创新

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教学方法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不仅仅是适用于课内,而且还适用于课外。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先生制”教学的时候,还要注重对其进行应用拓展,注重对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并不断对课外活动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得以延伸,让英语走入学生的生活。

在带领学生们学习了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后,我组织了本班学生体验了一次特殊的中国年。我让学生们收集自己脑海中所认为的具有“年味”的物品,在班级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年会展览,而年会的展览并不是由我来主导,而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不仅充当“小先生”,而且充当“小导游”,带领学生们“走街串巷”,感受浓郁的“年味”。这让学生们感受到英语课堂的缤纷多彩,“小先生”们也非常尽职,不断给学生们做着介绍:“This is the candied haws.It is very delicious...”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识了不同的“年货”,感受到了过年的喜悦。

课外活动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社会实践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启发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而且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加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能够让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以致用,教学的效果更好。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在当代的英语教学中依然具有强大的作用和功效,依然展现着自身的价值。教师要对此教学方法予以探索和深化,让其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中受益,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运用“小先生制”开展语篇教学 第11篇

一、深入文本,争当自我小先生

在语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倾听学生与语篇的互动,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语篇的深处。笔者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做自己的“小老师”,在教师的帮助以及“导学案”的引领下,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从而使被动的“读语篇、教语篇”变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开放、多元的朗读过程中,当起小老师,完成纠正发音和美化语调的任务。通过“自我小先生”的方式,强化学生语篇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学生的语篇意识,促进学生对语篇内容的理解与应用。

在译林版小学《英语》6B 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中Story time部分,笔者考虑到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课文语篇以伊索寓言为载体,故事性强,容易激发学生的语篇阅读热情,因此,让他们在教师“教”之前,先以“小先生”的角色对语篇展开自习。在上课之前,笔者就将导学案材料分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了解教学流程,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在导学环节,笔者创设了几个环环相扣的自学任务:

1. 说出下列已学动词(walk/want/ask/see/become)的过去式。

2. 掌握本课新单词(wake/bike/say)的过去式。

3. 运用词组(let...go/bite the net/ask sadly/just then/from then on )对话。

在这个导学活动中,笔者鼓励学生结合导学案,以小组为单位,争当“小先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走进语篇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争先恐后地读起来,碰到不懂的单词,组员之间积极地互帮互助。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做 “小老师”,有的学生还结合自己遇到的问题,对教师的导学案提出修改建议,使得教学变得更加有针对性。

二、走上讲台,展示小先生风采

语篇教学有着鲜明的综合性,它涵盖了词汇、语法、口语交际等内容,是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整体考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篇教学的应用性价值,以此为平台,让学生尝试做语篇学习的“小先生”,实现“即知即传”,让学生带动学生,让学生的“教”激活更多学生的“学”。

译林版小学《英语》4A Unit1 I like dogs第一课时,由于本单元的语篇内容围绕“我喜欢的动物”这个话题展开,话题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深受学生们的喜欢,内容相对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直接创设“Let's go to the zoo!”的教学情境导入语篇,同时引导学生在语篇的学习中认识新单词。在新单词的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听语篇,圈出不懂的地方,把不认识或不熟悉的单词、词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随后由学生举手发问。在发问过程中,笔者让能够解答的“小老师”走上讲台,为台下的学生进行解答,笔者这个“大老师”在一旁适时补充答疑解惑。在这个“小先生来解答”的互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很多人争相提问,争当“小老师”的学生更不在少数。在解答过程中,笔者还有意邀请那些语音语调比较好的学生走上讲台,由他们作示范,将单词的音读准,并鼓励他们将单词带到语篇的句子中,把句子中的感情读出来,读到位。笔者这个“大老师”在台下也学着他们的样子,跟着同学们一起认真地读单词,读语篇,学生学得更认真了。

三、综合探究,引领个性化创造

在语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挥语篇的张力,从读语篇、教语篇,到鼓励学生创新语篇,给学生个性化创造的机会。以“小先生制”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对话,给他们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用英语”,创编出具有个性的语篇。

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6B Unit3 A healthy diet,笔者发现,学生对“健康饮食”这个话题的讨论有点“根本停不下来”的感觉,便顺势设计了一个拓展探究活动——“My ideal healthy diet”(我的完美食谱)。这个探究活动将学生的话题讨论从语篇延伸到自身的生活中,同时又不脱离语篇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讨论的“原材料”。笔者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本单元的知识点,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课后实践,利用书籍、网络、美食类电视节目等,设计具有个性的健康食谱。在第二节课的“duty report”环节中,各个小组成员选派出本组的“小先生”,走上讲台,结合多媒体课件,面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食谱。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与部分学生组成导师团,对各个小组的成果秀进行“点赞”评价,获得最多“赞”的小组胜出,并评选出“最佳小先生”。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心声,让他们过一把“小老师”的瘾。学生在“教”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篇学习能力,强化对语篇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促进英语语篇教学向动态化、个性化、互动化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小先生 第12篇

目前, 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大多采用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 以教师的讲解为主, 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 造成一种“填鸭式”的教学。这种教学使学生熟练牢固地掌握了字词、语句等语文基础知识, 而对文章的思想、结构等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却比较欠缺。因而, 这种授受式语文教学很难使学生发生学习迁移, 即学生并未获得通过课文的学习而对日常语文学习进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的能力, 并且很少有学生能够对一篇新文章或著作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解读, 知识停留于表面, 未能形成良好的语文应用能力。

陶行知在探寻民族教育之路的过程中, 创造了“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 即“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的文化随时随地地教给别人, 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尤其重要的是, 陶行知强调“小先生的责任不只在教人识字学文化, 而在教自己的学生做小先生, 由此将文化知识不断绵延推广”。陶行知这一“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 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使儿童在得到知识的同时, 形成一种语文教学能力, 更好地将学到的知识牢固系统地把握起来。[1]

把学生培养成“小先生”,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理解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同时,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要像教师那样宏观地概括和把握一篇文章的知识体系, 总结归纳重难点, 并且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最终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像教师一样熟练、扎实、系统、完整, 并且逐渐养成一种语文表达和应用能力, 实现知识的固化和内化。由此可提出一种新型中学语文教学构想———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与普通教学模式一样, 也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角色、支持系统和教学评价。[2]

一、理论依据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学习和教学理论为依据的,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本心理学家罗杰斯。罗杰斯认为:“个体在其自身内部有着广阔的潜力可用于自我理解, 改变自我概念、态度和自我导向的行为。”也就是说, 人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种需要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驱动力。因此, 罗杰斯提出“意义重大的学习是更个人的———独立性、自发的、负责的学习, 创造力的释放, 成为人的倾向”[3], 即有意义的自由学习, 而非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形成的机械、枯燥、被动的授受式教学。这种学习的“推动力不再是教师, 而是学生自己……教师最终是顺着孩子不可阻挡的创造力潮流, 而不是逆着它”。这种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则成为促进者, 起辅助作用, “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 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 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4]。罗杰斯还强调“焦点主要是放在学习的持续过程上, ……当学生已经‘学完所需要学习的东西’时, 并不能说一个课程就成功的结束了, 只有当他在如何学习他想要知道的东西上取得极大的进步时, 才能说课程已经成功结束”。因此, 教学要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 学会学习, 进而有效的学习, 并有能力呈现自己所学的内容。[5]

二、教学目标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培养语文“小先生”, 即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完整、系统地教授给别人的能力, 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 理解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使中学语文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授受式教学。这一教学目标, 规定了其操作活动的程序、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例和地位, 同时还决定了教学的评价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核心因素。

三、操作程序

1. 教学准备, 明确方法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教师的备课过程, 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 独立思考, 总结归纳, 既能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又能对文章的主旨精髓进行独立的分析、概括和总结, 学会分析文章的方法, 并能有效地将自己对文章的独特见解清晰地展示出来。因此, 教师在教学之前, 要明确地将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掌握备课学习的方法。

通常, 教师备课, 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 考虑教法。对于学生来说, 重点是掌握第一个方面, 即钻研教材, 钻研其所学习的内容材料。教师对教材的掌握, 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懂、透、熟。同样,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经过这三个逐步深化的阶段。

懂:要对课文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 每个字, 每个词, 每句话, 都要弄懂、弄清楚。透:就是要彻底地了解课文的结构、重点、难点, 并掌握知识的逻辑, 同时运用各种学习资料, 对知识进行补充, 对课文的理解更加准确完整。熟:这个阶段对教师的要求是, “对教材、教法以及师生的双边活动中可能产生的问题都能作全面而深思熟虑的思考、筹划与掌握, 并运用自如, 熟能生巧, 能有个性地创造性地编写答案”[6]。对于学生来说, 这个阶段也是一个系统的阶段, 是一个对各方面的知识熟练运用的阶段。

教师要根据以上三个阶段的要求, 向学生明确学习方法, 同时, 对学生进行鼓励, 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内部心理状态, 为真正的自学打下基础。这三个阶段的学习要求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提出的三个层次的目标, 学生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才会有付诸学习实践的动机和行动。

2. 呈现学习材料, 学生自学, 教师启发答疑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丰富、完备的学习材料, 支持学生自学。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懂”, 采用个人独立的学习方式, 依照学习材料, 独立地掌握字词、语句。第二个阶段———“透”,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讨论交流,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第三个阶段———“熟”, 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齐头并进。同时, 学生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 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启发指导。对于学生提出的新奇的、独特的问题和想法, 教师要予以鼓励, 并就此在班级中展开讨论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指导要适度, 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 而是启发诱导使学生自己形成答案, 形成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答案, 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总结展示, 及时评价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培养语文“小先生”, 在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同时,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初步的语文教学能力。因此, 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进一步将知识系统化、组织化, 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与重难点, 初步形成一套讲课教学的思路, 能够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展示的内容可以是课文的基础知识, 文章的结构内容, 就某个重点问题进行的论述, 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心得体会。

学生展示之后, 教师要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对课文进行汇总, 补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遗漏或把握不准确的知识, 同时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教学展示能力进行评价指点, 促进语文“小先生”的培养。

4. 测验检查

上一步骤中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是在学生完成某一课文学习之后进行的检查,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 对课文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中学语文教材以单元为单位, 每个单元所选取的文章通常拥有相同或相近的主题。因此, 教师在一个单元的教学完成后, 要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形成性测验, 测验的目标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哪些掌握了, 哪些没掌握, 根据学生对单元的学习情况, 进行单元总结。

对学生的测验, 要注重诊断性测验和形成性测验, 提供更多的反馈信息, 从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使教学过程日趋完善。

四、师生角色

在传统教育中, 教师通常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 “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可以通过讲演、考试甚至是嘲弄等方式来支配学生的学习, 而学生无所适从;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 而学生只是服从者”。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则认为, “很明显, 正在成长和学习的人是这种教育中一股政治力量强大的势力。学习者是中心, 学习的过程代表了对传统教育策略的一次革命性的转变”。主张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再是支配者, 而成为促进者, 对学生的学习起辅助引导作用。“促进者提供一种心理气氛, 在这一种气氛当中学习者能够做出责任性的控制。促进者还有助于不强调静态的或内容上的目标, 从而鼓励对过程、对学习发生时经验的关注”[7]。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中师生角色类型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松散型,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独立创造的能力。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辅助者,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提供完备的学习资料, 引导学生自学, 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五、支持系统

由于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基于不同的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等因素提出来的, 因此,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每种教学模式在运用的过程中, 都需要一些特殊的条件作为支撑。对于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来说,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殊要求。

1. 对教师的要求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 教师不仅自己要充分备课, 而且要事先把备课的基本方法告诉学生, 使学生掌握备课学习的方法。同时, 还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由于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学习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保持积极性和主动性, 认真自学, 热烈讨论, 而不是将课堂自学弄成一盘散沙, 不仅浪费时间, 学生也不能切实地掌握知识。另外, 教师对自己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准备状况要有充分的了解, 从而对该模式的操作程序和方法进行适当调整, 使学生有能力进行备课自学, 教师也能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启发, 保证教学合理高效地进行。

2. 对教学时间的要求

运用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教学课时比平常教学稍长, 以便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总的来说, 对一篇课文的学习至少需要4~5课时, 这比传统的课堂教学要多2~3个课时。

3. 对教学材料的要求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充实、完备的学习资料, 这些资料包含对课文各方面的介绍和观点, 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进行归纳总结, 形成自己的观点, 而不是让这些材料禁锢学生的思想。学生也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补充所需要的内容, 使思想观点更加充实准确。

六、教学评价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决定了其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 使学生获得巩固的、完备的、充分理解吸收的知识, 发展学生的智力, 这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专门设计的练习和训练, 来检验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和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培养语文“小先生”, 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 积极思考, 组织和编排知识的逻辑顺序, 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完整、系统、清晰地展示出来, 从“教”的角度, 进一步巩固和理解知识, 这种能力, 主要是通过学生实践授课、自主讲课来实现的。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具有条件性, 不存在对任何具体教学过程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的教学对象———学生, 需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因此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以及部分文科科目的教学当中。其宗旨是使中学语文教学不再是机械、死板的“填鸭式”教学, 而是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能力, 扎实地掌握语文知识, 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也是这一教学模式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乔伊斯.教学模式[M].荆建华, 译.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2002.

[3]罗杰斯.罗杰斯著作精粹[M].刘毅, 钟华,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4]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5]查有梁.教学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

[6]王道俊, 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上一篇:学业考核评价下一篇:刚度概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