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价值范文

2024-08-27

现代教育价值范文(精选12篇)

现代教育价值 第1篇

感恩是对于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的认可并意欲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感恩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之一, 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感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它需要点拨和引导, 通过教育促使人们具有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 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所谓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情感教育切入受教育者个体内心世界, 激发个体心灵共鸣, 促使受教育者对某些事件有更深的情感体验, 强化他们的感恩心理, 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 发展和升华他们的道德情感的教育方法。中西方文化历来重视感恩教育。由于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环境、理论基础不同, 感恩教育的内容、途径都存在着差异, 学习西方感恩教育的有效方法, 对促进我国感恩教育的发展大有裨益。

二、西方感恩教育的内容

(一) 受基督教影响深厚的感恩教育

西方的感恩, 最初源于基督教的教义, 是一个宗教味比较浓厚的概念, 原意是信徒感谢上帝的儿子耶稣为了拯救世人所做的牺牲———被钉在十字架和感谢上帝的慈爱与宽容。所以基督教的感恩思想来源主要是上帝, 认为上帝创造了整个世界, 人的幸福完全源于上帝的恩典和慈爱, 因而要听从上帝的旨意“凡事谢恩”。基督教认为我们拥有的生命、健康、家庭、父母、亲人等都是上帝所赐予的, 不论是挫折还是顺利, 蒙福还是遭难, 平安还是危险等, 都是上帝的旨意, 人要在这个经历中心存感激。这种通过基督教教义对人们进行的感恩教育在西方已经根深蒂固。

1. 博爱。

博爱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广泛的爱, 不仅是上帝对人们的爱, 而且是人们对上帝的爱的回报。基督教所倡导的爱是指不仅要爱邻居、爱他人, 而且要爱罪人, 这种博爱是无差别无条件的爱。《圣经》认为, 做善事是与神接近, 进而获得灵魂的拯救。

2. 平等。

在基督教中感恩思想的本质是对上帝创造的世界的感激, 从而将这种感恩延伸到上帝所创造的世界, 所以受恩者对施恩者不是一对一的酬谢, 而更多地体现为互助, 在这种感恩思想中倡导的是一种平等互助思想。

(二) 西方感恩教育的内容

西方感恩教育内容受基督教影响, 主要强调拯救灵魂和培养良好行为。

1. 因生命而感恩。

感恩是生命中的支点,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为这一次生命的历程而珍重、珍爱和珍惜是西方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1986年, 美国品德教育学会编制《品德教育教程》, 使大学生的品德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更加系统化。

2. 为爱而感恩。

感恩是因为爱, 感恩即成为表达爱的主要形式, 且人们需要博爱。爱是什么?西方人受宗教的影响, 不仅要爱上帝、陌生人和自然, 还要爱国家。爱国主义教育是西方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联邦教育局编写的《对美国民主的热忱》一书, 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具有对国家、对社会的热爱和感激, 有了这种感恩之情, 就能真诚地遵守法律、维护正义、热爱国家并为之牺牲。这样的西方文化培养了西方人乐善好施的品质, 造就了众多慈善家和发达的慈善事业。

3. 以行而感谢。

感谢不仅用于言更要施于行, 人与人之间由于感谢的行动会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感谢是基于尊重, 尊重是换得他人对自己认可和接纳的途径, 而感谢则是它的表达形式。以行为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动, 便使感谢富有了浓厚的情意。这种尽心、尽力、尽意的行为虽然细微却能温暖人心。如美国在进行感恩教育的实践中, 倡导按照社会现实进行感恩意识的培育, 反对与社会脱离的、知行脱节的传统灌输, 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科理论学习和各种实践活动中。

三、西方感恩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深入了解“恩”, 深切体会“恩”, 记住所受之“恩”, 并将“恩”施与需要之人。唤醒人们对他人的爱心, 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 营造出一种温馨的人文关怀氛围。感恩教育的目的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与途径才能最终实现。

(一) 宗教生活的渗透

西方社会中, 感恩教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深厚的感恩教育思想蕴藏在宗教感化中、节日氛围里。在英国, 教堂里的墙上都写着感恩和思考这两个词时刻提醒着人们。在美国, 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周四的感恩节都会举行活动来纪念耶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会感恩, 在一些仪式中也会有感恩活动, 如结婚、丧葬、聚会等活动中都有感恩仪式。大家会朗诵或念感恩辞来祈祷, 感恩的大致内容为感谢上帝赐予人们丰富的食物、相遇的机缘、幸福的生活等。美国人最常说的话就是“Thank you”, 在家人或夫妻之间也最常说这句话。

(二) 情感教育和心灵体验

西方注重从心理影响教育。在家庭中, 父母很注重通过心灵教育和情感教育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注重孩子的个人情感并且尊重他们的意愿。在学校教育中, 倡导按照社会现实进行感恩意识的培养, 反对与社会脱离的、知行脱节的传统灌输, 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科理论学习和各种实践活动中。政府斥资建有众多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迹等, 渗透着主流文化所提倡的感恩观念和爱国之情, 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三者有机结合, 因而感恩教育的时效性较强。

四、西方感恩教育的借鉴价值

(一) 尊重受教育者主体的平等性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 “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没有得到重视,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西方的感恩思想是围绕着“神”的感恩, 本质是对上帝感恩, 通过感激世界感激上帝。其中蕴含着以上帝为中心的集体主义, 倡导着平等和博爱的感恩思想。这种思想不仅协调了社会矛盾, 而且增加了融洽度, 也体现出西方感恩注重主体人格的平等性和内发性的特点。比如说, 在美国的感恩教育传输的是一种以上帝为中心的集体主义, 每个人都是感恩者和感恩的对象, 他们在帮助人的过程中, 一般很少有图报的心理, 他们更强调我帮你, 你帮他, 他再帮助其他人。在这个环节中, 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 这样在社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所以感恩应具有人格平等性, 注重感情性, 强调自律性。在家庭内部, 父子、夫妻之间应该和睦相处, 地位平等。同时也要尊老爱幼, 没有所谓的位尊者和位卑者, 施恩者不是高高在上的, 受恩者也不应该俯首帖耳, 这种平等性是感恩教育得以施行的重要基础。

(二) 注重感恩教育从特定的情境向日常生活中过渡

在注重人格平等地位的同时, 还要营造感恩教育的环境。在西方, 感恩是宗教生活中的一部分, 西方的感恩已经从特定的宗教活动转移到日常生活中, 变成了一种文化和社会秩序, 对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中国, 很多感恩教育活动形式较为单一, 有时活动形式大于内容, 与现实生活是相脱节的, 受教育者不容易将这种体验转移到日常生活中。所以, 在今后的感恩教育中, 要注重实践的时效性和实践环境的营造。通过环境的营造, 为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 使感恩自然而然地变成一种大家自愿遵守的规则和秩序。

(三) 注重感恩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的多样化

目前, 我国大学生感恩教育方法以正面灌输的显性教育为主。过多的灌输, 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而言, 极易受到思想上的排斥和抵制。近年来, 高校虽十分强调社会实践, 也组织部分学生开展了志愿者、勤工助学、支教等活动, 但有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则多敷衍了事, 流于形式, 未收到良好的感恩教育成效。

借助体验性教育启发受教育者, 使他们养成感恩的德性, 是西方感恩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美国经过两次德育改革, 形成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而又突出隐性教育的美式感恩教育模式。研究美国感恩教育模式, 考察具体实践方法, 借鉴其实践经验, 将有助于我国感恩教育实践方法的优化和提高。如借鉴美国人过“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的经验, 把感恩的内涵渗透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同时, 我们也要摒弃传统中国重知识而轻感情的教育模式, 注重情感的交流, 使感恩教育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认知、情感和实践不断拓展感恩教育的途径, 寻求感恩教育的有效方法。

(四) 倡导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

为有效开展感恩教育, 要建立以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 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创造一个和谐的大环境。托马斯·里克纳认为:“主流价值观教育要取得长久成功, 必须依赖于学校之外的力量, 通过学校、家庭与社区共同协作, 来满足学生的需要, 促进他们健康发展。”感恩的环境是孕育感恩的品质的前提和保障, 社会要营造良好的感恩环境, 家庭要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学会懂得尊重他人, 对他人和社会的帮助怀有感激之心。学校在积极建设校园感恩文化的同时, 还要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 通过家庭和社会的宣传和指导, 制造积极的感恩舆论和树立感恩楷模, 以强化学校感恩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玄武, 金川.比较德育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12) .

[2]徐芳, 张红芳.中西感恩思想比较[J].宁夏党校学报, 2007 (2) .

[3]何芳.感恩教育: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J].中国教育学刊, 2005 (7) .

[4]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 2005 (1) .

[5]吴小林.中西文化中的感恩意识比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7) .

现代教育理论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研究 第2篇

一、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新课标如此关注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这是由审美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一方面学生作为完整的有机生命个体,审美是其感性生命的一种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实现学生的完满人性,审美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在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审美有助于学生幸福地生活。此次新课标的一个最伟大之处,便是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本理念。特别是当前学生的审美意识被应试的功利意识所屏蔽,呈潜在状态;学生审美感知力和审美想象力的迟钝和贫弱,审美能力还待提高,审美情趣有待提高。加强诗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诗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审美活动有一个规律:即阅读是作家——作品——读者双向交流的一个动态过程,文学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越高,就越能释放更多的审美信息,对读者形成的审美心理张力就越大,也就越能提高读者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一种包括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理解等各心理因素在内的、对作品进行完形、对意味进行充分体验的能力。审美能力与审美心理张力成正比,审美心理引起的张力越大,审美能力的提高幅度就越大。如同人的身体一样,各心理因素如果能经常得到一定强度的实践锻炼就会增强素质和有所发展,反之就会衰老,会迟钝或萎缩一样,学生要切实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就必须接受一定强度的审美实践活动,诗歌阅读便是这样的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它为学生审美实践的有效锻炼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教师虽然也可以采用艺术方式请学生欣赏图像文本提高审美能力,但是这些直观性、浅白性、受控性很强的表现形式留给学生的感知、想象、理解、创造的空间明显要小得多,主体审美能力提高的幅度也就要小得多。当电视屏幕直观而又固定化地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之时,一种规定性的现实存在替代了无数个心灵的创造,审美能力的提高因而受限。尽管表面看来,声、光、色、乐样样都有,似乎具有很丰富的审美信息,但它给予人的精神自由度是有限的、狭小的。诗歌以其浅白性、直观性、受控性特点成为一种最高的艺术,而诗歌教学这一以最高艺术为教学内容的诗歌教学,无疑是切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路径。

(二)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审美意识与一般意识有很大的差别,它是人类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是一种自觉的审美需要。审美需要的客观性,但是审美需要并不总是浮现于人的意识上层,很多时候人们关注的是实用、科学、伦理的领域,忽略了审美活动。诗歌几乎就是美的化身,它所包含的意境之美、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建筑之美能够强烈地唤起学生的审美需要,它所展现的美恰恰是通过学生的审美实践付出一定的审美劳动得来的,所以会让学生刻骨铭心,甚至终身难忘,从而使学生“嗜美上瘾”,其审美意识由此得到了有力的强化。诗歌教学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诗是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它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教精致。诗歌教学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诗歌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的审美趣味由粗俗走向高雅、由低级走向高级、由麻木迟钝引向敏锐丰富、由悦耳悦目的低级层次走向悦心悦意的高级层次。所以,要养成和培养纯正、高雅的审美趣味,诗歌教学是最好的途径,诗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二、诗歌教学能培育学生的诗性智慧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建议中又强调: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诗性智慧作为一种具有整合性的精神能力,在人类的各个历史阶段因被赋予不同的内涵而使之显现出不同的风格和风貌,但是一直以来贯穿始终的想象性、创造性却亘古未变。诗性智慧是一种以想象为形式的创造性思维,他的形式是想象,其结果是创造。想象力具有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因为想象是建立在感知与记忆基础上的一种表象运动,它不是物体的复现,而是对物体进行重组与再造。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维。在想象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头脑中表象的未定性、模糊性,所以会生发出许多新的变化,这直接带来思维的创新。

(一)从诗歌的本体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离不开想象,情感性、音乐性、想象性是诗歌的三大本体特征。想象是诗歌的本体,必不可少。诗从根本上说,是生活的反映,但绝非是生活的如实描写,而是一种想象的描写,雪莱说过:“诗使它所触及的一切都变形。”这指的就是诗歌的想象。要是有一首诗歌把生活表现得过于实在,太像生活的实际,这种照搬现实、缺乏想象的作品是称不上诗歌的,比如说“这个少女很美丽”就不是诗,“少女如花”这一带有想象性的言语便具备了诗歌的质素。因此,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浮想联翩,离不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些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总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创作出激情澎湃、瑰丽多姿、光焰万丈的诗篇。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蜀道难》、郭沫若的《凤凰涅磐》、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等名篇都充满了优美、奇异、丰富的想象。

(二)从诗歌的阅读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欣赏诗歌的过程是一个展开想象的过程。诗歌是一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是其基本构成单位,上至原始诗歌,下至当代诗歌,都离不开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是不可或缺的主导性成份,意象成分越多,诗味的成分也就越浓,有没有意象是诗与非诗的根本区别。没有意象,诗就成了直白与说明,也就不成其诗。读者阅读诗歌,也就是阅读这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要闪现、组合,都必须依赖于读者的想象。对诗歌的意象进行闪现、组合、转换与再创造,才能将文字符号转化为立体画面,把潜在的意象浮现出来,最终享受到诗歌的意象美、领略到诗歌的意蕴美。

(三)从诗歌的语言特征看诗歌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可感性是诗歌语词的一个基本特征。可感性语词是指表述人的感官经验和感官感受的那一类语词,是对人类五种感官所领受到的内容的描述,这些语词以形象战胜抽象的方式,强化语符本身的信息刺激,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强烈唤起能力的媒介物,诱导读者展开想象去把握可感性语词所代表的感性世界。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这一可感性语词就容易激发起读者的想象,使读者想到芳草萋萋、繁华似锦的一派喜人景象。又如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的一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不仅让人想象出杏花争先恐后开放的情景,还让人想到芳香扑鼻、蜂飞蝶舞之类。总之,诗歌与想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诗歌教学可以通过诗歌阅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诗歌教学是培育学生诗性智慧的肥土沃壤。

三、诗歌教学能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新课标之所以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因为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生命意识,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最深厚的精神动力资源;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人文情怀,为人的发展营造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背景;人文精神作为一种超越品格,为人的发展创设了一种高远的人生理想境界。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生意识在精神沙漠的风暴影响下,拜金主义进一步深入人心。在强大的物欲刺激氛围中,学生出现了所谓的“四无主义”现象,即无气魄、无关心、无感动、无责任。这样的精神面貌,迫切需要我们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建构健康向上、充满人情味的生活世界,培养人文精神。

(一)诗歌教学能够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

诗歌教学离不开伟大的诗篇,而伟大的诗篇之后站立着的正是伟大的诗人。诗人从自然的天籁和灵魂的启示中把倾听到的声音传达给人们,用心血谱写生命和灵魂的乐章。当我们年幼无知、或少壮有成的时候,我们从不感到生命正在一点点地走向末端。而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沧海一粟,正因如此,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生命的短暂,珍惜生命,诗歌向我们敲响生命的警钟。当学生们阅读“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夜苦短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和“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横落兮雁南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汉武帝《秋风辞》)等诗句时,他们不能不深思:生命短暂,何不珍惜?诗歌还为我们提供活着的理由,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李白的理由是“此行不为鲈鱼,自爱名山入剡中”;杜甫的理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王维的理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刘禹锡的理由是“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柳宗元的理由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诗歌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

诗歌中的情感不同于普通情感,它是人文情怀的反映。首先,国身通一是诗歌史上贯穿始终的一条情感大动脉。诗人们将自己的整个身家性命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地缠在一起,这也就是平常为人称道的爱国情怀。诗人们所写的诗篇往往是在国家民族存亡之秋、由奋起而抒发的一种激情,读来感人泪下,催人奋进;其次,诗歌中还渗透着浓浓的家园情结。家园情结就是对故土、对亲朋的深沉眷念和无限热爱之情。通过诗歌教学可以让学生们知道:世间除了金钱之外,还有一些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却让人动心的东西,那就是亲情、友情、爱情;再次,山水情怀也是诗歌情感的一大内容。它体现的是一种对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热烈歌颂和赞叹之情。诗人们赞美吟诵自然,从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山水诗篇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诗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超越品格

和合文化及其现代教育价值 第3篇

关键词:和合文化;内涵;思维特质;现代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2A-0042-03

一、溯源——和合文化的基本涵义

1.和合文化的内涵

“和合”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论述和合文化与学校发展建设之间的关系,有必要先理清其源头。

和合文化的意识体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早在漫长的农耕文化实践中,传统文化的因子就渗透在了先民的劳作生活中: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种族整体和谐、有机联系。之后,逐渐演变为‘王权至上、‘以至上神为核心的天人合一观念。

除了这样一种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在演进初期的和合思想的最早雏形,据文字学考证,和,在甲骨文里作“龢”,原意是指一种用竹管编的乐器,似笛,上有六七个孔。从这几个孔里发出的声音,以“龢”表示,意为和谐的,协调的,后引申为几种不同的要素、成分相互协调、相互统一。可见,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在甲骨文中的写法类似人的嘴形,指口的上唇、下唇合拢。可见,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在古代一些论著中,也分别出现了“和”“合”二字。《易经》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里所说的“和”,为“和谐、和善”之意。《尚书尧典》中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对国家、对社会、对所处的人际关系中一些矛盾冲突的处理,构成了此处的“和”。

2.历史演变

“和合”两个字联合使用,形成一个词,最早出现在《国语·郑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韦昭注:“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意思是说商契能使五教融合,使之和谐,让百姓能够安身立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家学派对“和”的理解和运用也相当广泛。孔子把“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他认为,治理国家、处事之道、各类制度,应以“和”为中心价值;老子则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的思想,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只有阴阳两方面相互作用,才构成“和”;墨子认为,“和合”可以作为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理,指出“离散之心”使父子不睦、兄弟结怨,是天下不安定的原因,谓“离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间诂》卷三)。

概而言之,“和合”之“和”,指和谐、祥和、和睦、和平;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一词,指在承认异质事物之间差异的基础上,包容其差异性,甚至是包容其矛盾冲突或对立面的前提下,把具有较大差异的不同类事物,和谐统一起来,使之相互依存于一个统一体中,达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事物不断产生变化,变化的同时能够吸取其它不同事物的优点长处,弥补自身短处与不足,在不断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使其达到最好的状态,从而促进新的事物不断产生,推动事物不断向前蓬勃发展。

由此,“和合”内涵的三个要素就不难理清:首先是异质元素的存在,这是和合的前提。只有内部不尽相同、具有差异性甚至是对立面、矛盾性的事物、要素之间才可能和谐、融合,绝对同一、无差别的事物构不成“和合”。第二个要素是,和谐融合的过程是动态的。两种事物之间融合的过程,必须经过彼此矛盾、冲突,彼此协调、融合,最后达到“和谐”状态;第三个要素是和合而生。不同质的事物经过矛盾冲突、互相融合之后,会有新的事物、新的意义产生。

总之,“和合”在古代不仅是一种方法论,而且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和生存理论。即不同事物共同依存,且可融通产生新事物,生生不息。

二、解读——和合文化的特点及思维特质

1.和合文化的特点

差异性。事物之间的差异性、矛盾性,是和合文化最本质的特点,也是前提和基础,没有差异就无所谓和合。和合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异质事物之间的融会整合。多样事物的多元呈现以及其间差异性的关系,是和合文化在其内部的首先表现。只有性质不同的事物甚至是处于对立面的事物、要素之间,在不同的价值取向中不断地经过冲突、融合和持续地磨合,才有可能产生新的事物,因此,和合文化本身就包含了差异性。

融合性。和合状态是由异质、矛盾事物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其内在矛盾冲突只有进行了消解,才能形成和合状态。消解矛盾冲突的过程实质就是促进事物生长的过程,使得异质之间相互协调、保持张力、构成更优质的事物。所以,和合文化具有融合性、包容性,没有相互之间的融合和包容,就不会有和谐的整体。

生成性。绝对静态、绝对稳定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也是没有生命活力的。和合文化的另一个特性就是动态变化,具有生成性。矛盾是各种事物的内部本质特征,有矛盾意味着事物之间必定存在着或主动或被动的相互作用,这种不断的相互之间的作用表现为或融合、或消解、或趋同……从而形成新的事物。

2.和合文化的思维特质

整体性。多元的事物之间,因矛盾差异而相互冲击碰撞,进而相互促进融合而成和合文化。其内部具有多样性、差异性,这是和合文化的特征,但当它们之间形成张力,追求一种共同的目标时,就会呈现整体的一面。因此,和合文化不是简单的异质的拼凑相加,而是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最终形成整体事物,具有整体性的结果。如果最终不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而是多种事物的简单叠加、任意拼接,那么事物内部的矛盾势必无法消除,丧失了和合多元统一的本质特征,整体性就不复存在。

辩证性。和合文化背景下,我们看到多元事物的矛盾存在、差异存在,更应该看到事物之间彼此紧密联系,彼此互依,形成互摄、互化与互生,应强调这种差异的和谐化与对立面的统合化。因此,我们必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在对立统一中分析事物。

三、整合——和合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

1.和合学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启示

以上是对和合文化的一点粗浅的认识。如何用和合文化来指导教育,作用于学校发展,许多学者也对此进行过相关阐述。他们普遍认为,和合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根基的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文化,在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不仅是传统文化和思想的精髓体现,也在几千年的社会变迁淘洗中,仍然具有其独特的生命活力和价值,在现代社会人类和自然、人类社会、人际关系、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进一步形成了以和合思想为基本要义的和合学。

在这样的观照下,之于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和合文化在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学生发展观,在确立学校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在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效能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所启迪和影响。应当正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各个事物之间的差异,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包容差异,促进融合,相互协调,朝向和谐,既保留多元,又趋向统一。学校管理者应以开放的、宽容的胸怀,接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多元变化,让学校发展各要素按适合于自己本质特性的生存形态去存在,按适合于自己实际情况的发展途径去发展。一个模式、一个标准,一个样子,一种规则,都会造成学校发展的畸形。无论是教育的方式、学习的方式,还是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只有认可多元的存在,追求多样化的发展,才能更和谐,更有生命力,也更精彩。

2.和合文化下现代教育的四大原则

(1)课堂是和生的过程。和合文化观照下的课堂,应该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有思想自由、不受约束的表达与交流,在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过程中,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彼此进行思想与观点的交融和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观点,每一个个体在保有自己思想独立性的同时,又吸收、接纳、消化不同的观点,从而有新的生成。

(2)师生秉和处的信念。由于旧有观念的存在,师道尊严、教师中心等等现象还是屡见不鲜。和合文化下的师生关系,倡导师生和谐共处,倡导师生彼此间的关系民主宽容、互相尊重、平等谦让,这样才能达成教学相长,共同成长。这种和谐共生的意识,应当成为师生之间尤其是教师自觉遵守的规范和承担的责任。新课改所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性学习,都是尊重个体差异的学习,无论是在课堂生活,还是在课外教育生活,师生、生生、生资(教育资源)和处,这也都应成为学校发展过程以及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研究重点,人格平等,互相尊重,寻求差异发展,追求自身进步。

(3)落实因材施教。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并不是指每一位学生应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用一个大一统的标尺去衡量每一个学生,便违背了和合文化“正视差异性”的特点。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指向学生群体,但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发展应该有其自身规律与特点。和合文化下的育人观,应面向每一个个体的自身特点,尊重其内在发展规律,尽可能地设立多元平台,进行多元评价,关注及充分肯定个体在自身基础之上的成长。

(4)营造爱的教育。和合文化中包容并举、差异兼蓄的思想,是对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终极的关怀与热爱。人在与周围世界的相处中,无论是与自然、还是与社会的关系,都要懂得爱,懂得和谐并存,都要学会尊重,懂得包容,这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第一本质意义。教育更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校发展、学校教育可以有无数种呈现面目,和合文化观照下的学校发展走的一定是营建、体现对人类大爱的发展之道。

关于现代教育价值建设问题的思考 第4篇

一、全面认识现代教育价值

1. 现代教育价值的基本内涵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根本,以教育公平为基础,以价值教育为灵魂,以能力教育为核心,以制度教育为保障,植根当代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引领时代不断进步的教育。人类教育活动为什么会存在?因为她的神圣价值存在。我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教真育爱”;教育的终级价值是使人成其为“人”,使人成为幸福的人。也就是说,教育是以人为主体的、真理性的、富有大爱之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也就自然是真理的殿堂、至爱的磁场。整个教育活动过程就应该是爱真理、教真理、懂真理、服真理,尚真实、获真知、行真事、做真人的过程;是培育大爱之心、忠诚之志、智慧之能的过程。实现教育根本价值将使人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爱自己、爱他人、爱民族、爱国家,使人富有忠诚之心,智慧人生。

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成为有价值的人,成为幸福的人。自身的存在不但具有自然生存价值,更有社会精神价值。教育终极价值的真正实现,也就实现了个人的幸福、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幸福、人类的幸福、自然的幸福。如果教育不能最终实现人的幸福,教育就失去了终极目标的指向,也就失去了教育存在的价值。

2. 教育价值是高于一切的价值

人世间不可思议的是,人类作为宇宙的产物,居然能够理解宇宙;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居然能够创造出一个有别于自然的世界;人类作为生物圈里的一个物种,居然能够认识任何一种生物。这得益于什么?得益于教育,教育使人类进化,教育使人类发展,教育使人类智慧,教育使人类崇高,从这个意义上讲,最不可思议的是教育。人类社会活动无非是将资源向财富转化的行为过程而已。这个转化是以人为本,以教育和企业为主体的转化。表面上看,企业是创造财富的主体,从本质上看,教育才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教育使人成其为“人”,使人能创造财富,使人能全面发展,使人能走向幸福。一切价值,都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体现在人的存在价值上。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得益于教育,所以教育价值高于一切价值。

3. 教育价值生成过程

教育价值的成长是从人的现实价值向理想价值不断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在现代教育价值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主体,从现实出发,注重行动过程,指向理想目标。现代教育的观念确立、制度设计、方法选择、目标追求都必须从现实的每个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出发,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教育即生活”。要使我们的教育活动贯彻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注重教育活动每个过程环节成果的实现。但教育又必须发挥引领时代不断进步的功能,成为昭示未来的旗帜,决不能盲目迎合人们现实的需要。

4. 建设现代教育价值意义

建设现代教育价值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工程和重要任务。教育价值的流失严重将会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现代教育价值在流失,主要表现在:学校的官场化、学术的市场化、学习的情场化现象比较突出;教育诚信、教育公平、教育竞争面临严峻的挑战;教育实践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严重缺失。大家知道,一个民族潜伏的最大危机不是经济危机,而是教育危机,教育危机主要体现在受教育者创造能力的丧失。一句话,教育价值流失使受教育者缺乏爱心、缺乏信念、缺乏能力;会导致教育的工具化,功能化,世俗化。如果不努力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我们既很难培养出杰出人才,也很难培养出合格公民。建设现代教育价值既有教育的特殊意义,更有社会的普遍意义,既是对受教育者的价值教育,也是对国家公民的价值教育。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不但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二、建设和实践现代教育价值体系

1. 用“三生教育”建设人的主体价值

以上我们所谈的,实际上只回答了什么是现代教育价值,为什么要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下面我们要探讨的是怎样来建设现代教育价值?回答这一命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我们从马克思主义人本哲学角度回答这个问题。马克思说过,一切价值,实际上都表示“对象为人而存在”,“客体为主体而存在”。我们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运用教育的力量,对受教育者全面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最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同思想基础上,实现现代教育价值建设过程化、系列化、制度化的有机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即生命、教育即生存、教育即生活。“三生教育”把人真正引向生命领域,引向生存世界,引向生活未来,是真理教育、能力教育、自由教育、尊严教育。它使受教育者知生理、调心理、明伦理、懂哲理、晓事理。所以,我们要通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建设人的主体价值。

2. 建设人的生命价值

通过生命教育,使受教育者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受教育者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生命教育,使受教育者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3. 建设人的生存价值

通过生存教育,帮助受教育者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通过生存教育,使受教育者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受教育者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4. 建设人的生活价值

通过生活教育,帮助受教育者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通过生活教育,使受教育者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确立正确的生活观;使受教育者理解生命的终极意义就是追求幸福生活;让受教育者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等组成的复合体;帮助受教育者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其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他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他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他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5. 努力创造实施“三生教育”的条件

“三生教育”运用和追求的是,认知、体验和感悟相结合的方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促进的方式;人格健全、智慧丰富、全面发展的现代人。这就需要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教学相长,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需要建立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的“三生教育”体系。所以,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以国际化思维、本土化行动、现代化目标推进“三生教育”事业。

三、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现代教育价值建设中的垂范作用

1. 增强领导干部价值忧患意识

现代教育价值建设是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价值的建设关键在党、关键在领导干部。时下,领导干部的价值的生成和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失去理想,淡薄信念,作风飘浮,背离人民;思维无理性,胸中无激情,手上无办法,事业无追求,更有甚者贪污腐化,失去了一个领导干部存在的价值。“不患无位,患无为。”既然党和人民给予你领导岗位,赋予你领导职责,就要利用这个岗位履行好职责,有所作为,不能无为。这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必须居安思危,增强价值忧患意识,长怀忧能之心,恪守兴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作学习实践现代教育价值的模范。

2. 要培养唯真、唯勤、唯和、唯廉的为政品格

唯真。就是要有坚定的信仰,崇尚真理,追求真理,实践真理。要做真人做真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唯勤。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事业是久远的,领导干部在任何一个领导岗位上履职是一种偶然的选择,但这个岗位所承载的职责和进行的事业是必然发展的。“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君子不器”,“临事而惧”,领导干部要勤奋学习、勤奋研究、勤奋履职、勤奋事业。唯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我们所从事的事业都是整个社会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信息时代,任何一项事业都不能孤立发展,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独自前行。必须要以建设和谐社会的境界和胸怀,和睦履职、和舟共济,形成领导合力。唯廉。“公生明、廉生威”。要建设领导干部廉政价值,切实加强廉政修养,遵循廉政法规,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高举清正廉洁、勤政廉政的旗帜。

3. 要培养明智、明快、明净的施政风格

明智,就是要明知履职岗位所肩负的职责,要确知自己的能力与履行岗位职责的差距,要深知党和人民对自己的希望和要求,居安思危,自省、自励、自新。明快,就是不到太平洋不知道自己之小,不到博物馆不知道人生之短。领导干部在每个岗位上的履职时间总是有限的,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人们只注意金钱腐败,而很少注意时间腐败。要培养雷厉风行、快捷高效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履职效能。明净,就是履职做事要明明白白、干净利落,光明正大,诚信公正。不为情所扰,不为钱所害,不为权所伤。

4. 要培养三有一体的履职价值

现代教育价值 第5篇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职教师应树立正确的、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观,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通过这些手段和方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并且要全面综合考虑目标、内容、师生、媒体、策略、资源和环境等各个要素之间关系,使教学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设计,能更科学和便捷地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控制教学过程创造出更符合学生特征的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大大地促进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最终实现培养具有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高技能型人才目标。

3.2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绩效管理

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同时,建立合理的测评指标并构建绩效管理流程。首先要确定各环节绩效的“关键维度”其次要为每个“关键维度”建立测评指标,最后为测评指标建立目标或标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课堂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如何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优化和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测评指标应该包括两个维度:教学过程的测评指标和学习过程的测评指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但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人才目标。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的绩效指标与学生质量指标有着密切、直接联系。

略谈千古名医风范及现代教育价值 第6篇

关键词 千古名医风范 现代教育 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0114-02

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病魔作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治疗方法,形成了内涵丰厚的中医文化。尤其是历史上出现了不少流芳百世的名医世家,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他们的医学行为规范、对医学的无私奉献精神,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治疗,所展现的名医风范,所体现的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楷模形象,激励无数后来者投身医学。

在古代社会很长时间里,学医者地位低下,甚至“巫医乐师”并称。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摆脱愚昧与无知。越来越多的人破除迷信,相信医学,尊重医学,学医者的条件地位也逐渐得到改善与尊重。人们给了学医者以各种美誉,称赞医术高超为“妙手回春”“手到病除”;称赞医德高尚为“救命恩人”“再生父母”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出现了无数的为医学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如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他们以卓杰的人格魅力,高尚的名医风范,永垂青史,流芳百世。

名医风范,诠释的是“大医精诚”的丰富内涵,伟大的、有作为的受人尊敬爱戴的医学者应具备高超精湛的医术与高尚诚心诚意的医德。高等医学院校是培养祖国医学人才的主要阵地,应充分认识到千百年来名义风范的激励感化功能价值。

一、博极医源 精勤不倦

孙思邈在《千金方·大医精诚》中指出学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具体阐述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大医精诚”的医学理念。“人命之重,贵于千金”,学医者必须具有高超精湛的医术,“拯救天下含灵之苦”,能妙手回春,手到病除。同时,必须具有高尚的医德,能像菩萨一样普洒甘露到人间。神医华佗,懂得修身养性之数,精通多门经书。华佗精通外科,被称为中国医学的“外科鼻祖”。华佗也善于民间药方治疗,精通妇科、麻醉科,注重“五禽戏”保健法。华佗之所以能有高超的医术,与他博学钻研医学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华佗的“精通数经”,就不可能有华佗的多才多艺,就不可能有“神医华佗”的美誉。李时珍,自幼热爱医学,弃儒学医,钻研医学,潜心钻研前人医学成果。无论是远古的《黄帝内经》,还是元明医学名著,都一一知晓,并结合自身的理解,充实完善相关内容。同时博览群书,天文地理生物农学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这些都使李时珍具有丰厚扎实的医学功底,为创造《本草纲目》巨著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应积极学习前辈医学者的精神,热爱医学专业,奋发图强,勤奋钻研,广泛学习医学知识,精益求精,孜孜不倦,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对专业素质地修养。对医学绝对不能拥有马马虎虎、三心二意的态度,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具有丰厚的医学理论知识与高超的临床实践能力。学无止境,虚心进步,不断增强自身的医学能力与涵养。

二、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

在古代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医学条件落后,地位低下。不少人追求的是光宗耀祖,功名利禄。甚至有的唯利是图,贪图富贵,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孙思邈在诠释“大医精诚”中指出,医生治病时应“安神定志,无欲无求”;不得过问“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通一等”“一心赴救”等。学医者应具有慈悲之心,心地纯洁,一心拯救天下百姓疾苦。华佗深处三国乱世,但他却是曹操的医疗侍者。奉承曹操,应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华佗痛恨无恶不作的官僚,不慕富贵,弃官归隐,为黎民百姓解除疾苦。心中拯救的是天下百姓,而不是曹操一人,心胸宽广,海纳百川。李时珍被荐于朝,不求名利,最终弃官归乡。在一次洪水灾难肆虐、瘟疫蔓延、吞噬无数生命时,没有退缩,没有逃避,而是日夜忙碌,了解百姓病情,采取有效预防治疗措施,救百姓于水火中。李时珍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光辉形象永载史册。

学医者不仅需要有娴熟的医学技术能力,还需要有高尚的医德。学习医学前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要求现代的医学者能爱岗敬业,有一颗仁爱之心和责任心。仁者爱人,给病人以人性化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拒绝、抵制肮脏腐败的思想与行为,拥有一颗像菩萨一样的仁慈心灵,一心一意拯救天下含灵之苦。医学生应加强自身的敬业精神修养,应加强自身的高尚仁德情怀修养。拥有高尚的医德,必将会得到患者与家人的尊重与爱戴。

三、勇于实践 开拓创新

知识来源于实践。中医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劳动实践的经验总结。前人对医学的实践经验,需要去学习理解透,并能经得住实践的检验。不学习前人的智慧,就是盲目自大;但不懂得学以致用,就是如同“纸上谈兵”。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一方面是虚心学习前人、总结前人的医学药学文献;另一方面是实践检验知识,甚至亲自尝试药效。李时珍历经千险,跋山涉水,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访医求药。注重向民间农夫、民间郎中等不耻下问,虚心请教。没有李时珍的实践冒险精神,没有他向百姓虚心学习的精神,没有他的开拓创新精神,就不可能有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的诞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医学前辈身体力行,为我们展现了行医者的风范。医学生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博览群书,丰富知识,健全人格。同时,应注重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深化理解应用理论知识,不断地总结、发展与创新。勇于实践,总结实践,触类旁通,应用自如,不断地创新发展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试论儒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第7篇

一、儒家教育思想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现代价值

儒家教育思想中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虽然不能把这种人文精神与西方的人文主义相提并论, 但正是这种“入世的”、“人本的”教育思想引导中国文明摆脱宗教迷信的桎梏, 迎来了重教兴学的阳光, 开启了华夏历史文化的辉煌画卷。儒家教育思想中人文主义精神包含忧患意识、乐道精神、和合精神、人本精神及笃行精神, 这些在培育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民族性格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时至今日, 这种人文主义精神对于我们当下的教育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近代以来,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 大工业生产的发展, 科学技术也迅猛发展起来, 从而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 即改善了人的生活, 也扩大了人的视野, 提高了人的认识。但是, 科学技术在帮助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 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一方面, 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及环境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人类, 如道德沦丧、精神空虚、环境污染、资源危机等。这些都体现了人类人文生态和环境生态的双重滑落, 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了其真理标准的地位, 使人们认为只有科学技术才是正确的、可信的, 以致造成了片面的泛科学主义。这些, 都是与科学技术在发展中凸显出的异化现象有关。

科技异化实质是人的生存的异化。本来, 人类发展科学技术是以人为目的的, 主要是为了增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使自然界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然而, 随着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 却出现了有悖于人类初衷的情况, 即科学技术正在给人类的生存造成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 导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这就是说, “科技这种人的创造物变成了统治人、压抑人的一种异己性力量, 它不但不是‘为我’的, 反而是‘反我’的。” (1) 正如费尔巴哈所言:“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 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 成为主体的异在, 而且反客为主, 反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 (2) 当今时代, 科学技术既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 又破坏了人类的生活环境, 异化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既增强了人类掌握世界的能力, 又使人类无力控制自然。

造成这种局面, 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中现代教育模式中人文教育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代教育模式主要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工商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它以班级课堂教学为主, 是一种程序式、技术性的专业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特别适合理工科知识的灌输与传授, 故科学技术得以广泛传播和发展, 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对于人文精神的培育却是无益的。近人张君劢早就说过:近来的大学,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 里面只讲知识, 而不讲做人。差不多教师只是卖知识, 学生只是买知识。毕业以后, 等于交易已成。 (3)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 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当然的事情。正如有的学者所言:“现代教育带来现代人的成功, 日益成功的现代人由此变得傲慢, 日渐满足于当下教育给予的成功, 不再追溯教育的根源, 从而远离本原性的教育。日渐祛魅的现代教育, 在现代知识与技术的关照下, 越来越成为远离德性的训练场域, 成了人在现代知识背景下的自我设计、加工、改造的效率工厂。” (4) 所以, 在现代教育模式下, 应呼唤人文教育的回归。

二、儒家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

儒家的教育家们重视道德教育, 从孔子到朱熹, 概不例外。他们所确立的道德教育思想即树立了个体人格完善的德育目标, 又追求外在道德规范与内在心理欲求的统一, 同时也强调道德情感培养的德育过程和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今天, 儒家的这些道德教育思想仍然是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的重要思想资源, 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有目共睹, 当今社会一些人中确实出现了“失德”现象,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道德滑坡”。本来道德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以爱国、守法、明理、诚信、诚实、助人为乐等基本内容, 被人们认可并身体力行, 然而,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 以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 “以我为中心”的自私功利思想等有了市场, 且正影响着年轻一代。诸如近几年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 足以说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有鉴于此, 到儒家教育智慧中挖掘有益的成分, 不失为明智之举。儒家教育思想在道德教育方面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两点。

(一) 就德育目标来说, 要保持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德育目标是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方面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而且制约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德育目际往往体现为理想人格的设计与塑造。中国古代儒家德育思想, 其设定的德育目标, 强调“学为圣贤”, 这是一个超越性的远大目标, 能让人感受到强大的牵引力和感召力;同时又建构了“士———君子”这一由低到高具有层次性的现实性人格目标, 能让人感到切实可行, 从而实现了德育目标的超越性与现实性的统一。虽然在儒家德育实践中, 存在德育目标要求过高、脱离实际等缺憾, 但在他们看来, 能否成为圣贤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学为圣贤”可以不同程度地提升道德人格。

现实的学校道德教育在目前价值多元化的时代, 越来越趋向于现实功利的取向, 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作为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 致使一些人完全沦为一种毫无理想与信仰的“经济动物”。其实, 道德教育具有高于现实社会的特性, 超越现实的道德理想教育是一种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现象。因此, 现实的德育务必要重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构建, 用道德理想引导和培育学生, 促使他们去追求更高尚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 现实的学校德育也不能说就没有道德理想, 它也设计了一套德育目标, 比如共产主义接班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等, 但是, 这种德育目标的设定只注意到了方向性而忽视了现实性, 严重脱离现实, 导致学校德育的“假、大、空”的弊端。因此, 今天的道德教育也应该建构一个由低到高具有层次性的现实性人格目标, 有利于人们逐次攀登, 逐步提升人格。

(二) 就德育过程来说, 应实现主体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主体性德育是教育者通过引导启发受教育者内在的德育要求, 以培养创设相应的德育环境, 调动和激发人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以促进人的品德发展, 培养主体性人格的教育活动, 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具有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成为德育活动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培养主体性人格是当代德育发展的趋势。儒家学者主张“为己之学”, 强调道德教育要与个人的道德修养相结合, 注重发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主动性, 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反观我国目前德育现状, 我们会发现更多的是规范性的德育方式, 即教师对学生行为规范的灌输和学生对行为规范的诵记和奉行。这种德育忽视学生自我的内心反省、自求自得, 不重视学生的自我道德修养, 结果严重地影响了道德教育的效果, 致使相当多的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产生了排斥和逆反心理。因此, 我们需要认真汲取儒家追求外在道德规范与内在心理欲求的统一的德育传统, 把启发学生的道德自觉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 使之与道德教育的规范性相互补充。儒家追求外在道德规范与内在心理欲求的统一的德育传统的启示, 即把道德作为人的内在需要, 把受教育者当做成长着的思想道德主体来培养, 不断提高和充分尊重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 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精神之中, 实现由被动接受教育向主动参与教育的转变。

三、儒家教育思想中教学方法的现代价值

儒家的教育家们在教育实践中, 逐渐探索出许多教育教学的方法, 如学思结合、克己自省、慎独、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 极大地丰富了儒家教育思想。我国这些传统教学方法, 对今天的教育实践同样具有巨大的意义。

传统教学方法植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土壤中, 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 传统教学方法中, 教与学是一致的。教的方法主要源于学的方法。因此, 古代教学方法研究的重点是学的方面, 也就是学生学习与修养的方法。其次, 传统教学方法具有自发性、个别化和非制度化等特点。所谓自发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发地设计教学的, 具有教师个体的特征。所谓个别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是针对学生个体而进行, 并非针对学生群体。所谓非制度化是指教学没有形成系统的组织制度, 学生就地而学, 就师而学, 不像现代教育有固定的年级制度可供学生攀升。其次, 传统教学方法由于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与修养上, 因此其方法的基础就是诵记。中国传统教学方法在中国实行两千年之久, 可以说是行之有效的。

可是,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 西方的教育理论也随着欧风美雨传入中国, 对中国传统教学理论造成巨大影响, 使之发生了许多变化。从清朝末年开始, 到“中华民国”, 我国逐渐建立起一整套以西方近现代思想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体系。建国以后, 我国以前苏联的教育模式为借鉴对象, 建立起以班级教育为基础的现代教育体系。在这个过程中, 中国传统教学方式方法被排挤, 几近乎绝迹。现代教学模式固然有自己的特点。其一, “教”与“学”分离, 教学研究成为“教”法的研究。其二, 教学对象由学生个体转向班集体。其三, 教学方法由经验形态向科学形态转化。现代教学方法的形成与探索, 固然是一种进步, 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成绩显著。不过, 我们也应该看到, 现代教学方法并非完美, 也需要完善。从此意义上说, 儒家传统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儒家教学方法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 儒家教学理论把教学概况为“学”、“思”、“行”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环节, 《中庸》又进一步把它具体化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步骤。这里, 无论是学、思、行或是学、问、思、辩、行, 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过程, 体现了儒家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因此, 孔子以来的教育家总是由学论教, 强调教的方法要从学的方法出发而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强调教、学的一致, 强调知、行的合一, 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具有启迪作用。

(二) 现代教学模式以班集体为教学单位, 根据年龄、认知水平把几十个学生编为一班, 教师的授课针对班集体进行。这种教学组织方式固然具有许多优点, 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 由于学生的智力、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所生活的家族及社会环境的不同, 认知水平及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上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因而他们获知的效率具有不同步性。这是客观的事实。因此, 针对学生个体施以不同教育的传统因材施教法就显得特别重要。

(三) 儒家的教育家们对教师的个人修养问题也有精到的见解。在这方面, 他们特别重视的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这种强调教师的“身教”作用的思想对今天的为师者仍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5) 因此, 儒家传统教育思想是现代教教育思想研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到儒家教育思想宝库中挖掘一些有利的资源, 比如以上所言人文主义精神, 道德教育思想, 以及教学方法, 对我们当今教育的改革该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喻本伐等.中国教育发展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3]李如密著.儒家教育理论及其现代价值.北京:中华书局, 2011.

现代教育治理的四个价值基础 第8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各个领域的治理问题进行全面而又有重点的论述。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方略,是因为这与当前我国改革所处的阶段性特点有关。众所周知,我国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碰到硬骨头,怎样涉过深水区,来啃硬骨头,这是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国家提出建立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要从体制机制和能力上为破解新阶段的改革难题和涉过深水区做准备。

从内容上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三个方面: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教育领域是社会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各个部分对治理体系具体内涵的论述来看,我认为建立整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包括教育治理体系依赖的主要价值基础是法治、自由、民主和公正。法治的重要性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得到进一步强调,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加强法治建设,严格依法治国将成为建立和完善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前提和保障。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主要是强调维护经济自由,反对对经济活动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反对垄断。在规定中,民主的理念到处可见,协商民主成为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重要形式。公正既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也是调整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重要价值原则。所以,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决定的文本分析来看,国家治理体系是以法治、自由、民主和公正为价值基石的。相应地,提升治理能力是要在实践层面探讨如何依据这些原则来完善社会管理方式,从管理走向治理,让社会各个领域充满活力。

教育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当然也需要以上述四个价值范畴为基石。

第一个价值基础是法治,要依法治教,不能以人治教。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因人而异、因人而改、人走政息的现象确实存在,大到教育部的政策,小到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教育的法治观念、制度观念不强,一些人为的因素支配教育管理和改革。

第二个价值基础是自由,要体现教育自由原则。什么叫教育自由?其实就是尊重教育规律,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尊重教育自身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以往的教育管理中,不按教育规律办教育,违背教育规律来改革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现在提倡教育治理,就是要改变以往的这种现象,按照各级各类的教育特性来办教育,给教育以自由。现在教育界反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反对基础教育应试化,强调大学办学自主权,强调教育管理领域管评办分离,各归其位,实质就体现了自由精神,有利于纠正以往教育实践中的异化问题,让教育更像教育,让学校更像学校,让教育活动更有教育意义。

第三个价值基础是民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不管是在论述经济领域治理,还是论述社会领域治理,都非常强调“利益相关者”这个概念,强调在各项改革中要顾及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创新机制让利益相关者发出声音,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教育治理与以往的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确立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概念,通过民主机制,激发社会公众参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育改革不再是少数人的游戏,而是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这个模式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时就已经初步建立,今后应继续完善,并使之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基本模式——教育改革本身成为一种民主的过程。

第四个价值基础是公正——让人们得其所应得。公正是一个良序社会的重要价值特性,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价值。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也就是要建立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秩序,降低或消除各种特权、不正义、不公平的现象。教育领域内在过去10多年来,为推进教育公平做出很多努力,出台很多政策,整体上矫正长期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遏制许多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抬头,这是有口皆碑的。但推进教育公平的道路任重道远,教育外部的不公正尽管得到纾解,但依然存在;教育内部的不公正现象非常严峻,一校之中的大部分成绩一般和成绩不良学生的学习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需要教育系统做出更进一步的努力。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价值探究 第9篇

一、思政教育管理价值的特性

(一) 兼容性。思政教育的管理价值具有兼容性, 体现在思政教育活动中的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高度统一, 两者完美结合, 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政教育对管理起到辅助作用。对管理主体来说, 可利用思政教育统一管理客体的行动纲领和集体意识。以管理环境的视角来看, 在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以及集体内部之间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 对管理主客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管理主体与管理环境会对管理客体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管理思想早已溶解在现代的思政教育活动中, 思政教育活动实际上也可视作管理活动。开展一次思政教育活动需从确定目标、制作方案到施行方案、反馈信息等各个方面, 获取管理手段的支持。思想政治教育者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管理者, 不仅要求具有专业的管理知识, 而且要掌握一定的管理技能, 以推动整个组织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 导向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其价值取向、思维习惯以及道德观念也有了明显的转变。在组织中, 人们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差异导致组织内部分裂、思想多元, 组织的整体性、系统性大受影响, 从而弱化了管理的功能, 增大了组织运作难度。新形势下, 利用导向性手段汇集组织内的多元价值观, 以作为组织内部的思想共识, 可提高管理效率, 降低组织运作成本。引导不同的价值导向、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于统一的模式之中, 是现代思政教育发挥导向作用的具体表现。在现实社会中, 采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把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灌输到国民心中, 人民通过自我接受和反思, 而培养出社会共有的价值观与精神理念。在组织内部, 差异性主体可通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在组织规则、团队精神的基础上, 追求共同的价值目标。只有用正确的思想和统一的目标作为行动纲领, 才能在组织内部达成共识, 跟随共同目标开展行动, 从而减少人际摩擦, 提升管理效率。

(三) 人本性。根据梅奥教授的“霍桑实验”证明, 员工之间除了正式组织, 还存在非正式组织。在早期的管理中, 以组织机构、规章管理以及划分职权为主的正式组织作为管理重点。正式组织重视效率, 非正式组织则注重感情。非正式组织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管理者不能忽视它, 应积极协调非正式和正式组织两者的关系。早期的管理强调效率至上, 而忽略感情因素的存在, 缺乏人性关怀。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提倡“以人为本”, 关注个体之间存在的情感因素, 理解和满足个体需求, 把合作、公平、互助作为管理信条, 避免早期硬性管理中缺少人情味的缺陷。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倡导激发人们积极性, 进入到新型的组织关系中要丢掉个人思想的狭隘性, 遵循“合作、公平、互助”的管理信条, 促进人们健康全面的发展。在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应兼顾效率与情感, 在创造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充分尊重人们正常的情感需要, 彰显了现代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育队伍缺乏管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价值研究虽然发展速度快, 但由于起步晚, 尚未完全成熟。虽然我国拥有一批素质较高、专业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然而这批队伍缺乏系统的管理专业知识培训, 也没有实践经验, 更无法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并且在管理知识方面相对匮乏, 缺少管理意识和管理专业素质。这也导致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中常常出现很多弊端, 例如难以形成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在实际问题中, 缺乏执行力;缺少根据实际情况指定合理方案的能力, 工作效率难以提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和妨碍专业素养的提高, 不利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价值研究的改革和创新。

(二) 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靠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然而, 我国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并不健全, 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杂乱无章、无法可依。以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为例, 由于各部门之间欠缺沟通, 各自为政, 以致遇事推脱, 资源难以共享的情况常有发生, 工作效率受到了极大影响;高校人事制度的不健全也导致大量学生涌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之中, 争做辅导员的状况。然而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 难以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这也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资源浪费和工作进度慢。同时, 因为少部分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不能真正深入学生之中, 学生不能积极配合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 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管理系统的无序以及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已经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最大障碍。

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价值的现实作用

(一) 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各学科的理论研究都需借助到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思维, 思想政治教育学同样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想要发展和创新必须参照其他学科, 这是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和管理学有很多相似之处, 例如两门学科都将人作为研究对象, 两者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作为指导方针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价值研究把触角伸入管理学中, 与现代管理学紧密结合, 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式以及活动等方面创新和发展, 促进健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学科的建设, 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二) 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改正了以往单纯以规章制度、职权划分作为办事原则的局限, 现代管理遵循“以人为本”, 将“情”融入管理之中, 破除程序化、规章化的管理模式, 体现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管理相辅相成, 两者的结合有效避免了各自弊端, 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际上也是一次管理活动的运行, 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积极配合管理手段, 才得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效益, 促使其更科学化、系统化。

(三) 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的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它与其他社会现象如政治、文化和经济等发生反应, 延伸出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就是由这些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所构成。在新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管理相互结合, 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内容, 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健全。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价值同样在发生改变。将会有更多的新兴事物进入到研究者的视野中, 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管理价值或者生态价值等等。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价值逐渐成为思想政治价值体系中的重要角色,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价值, 并深入去学习和认识。重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价值,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让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管理更好地结合, 以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摘要:在新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科学管理方式进入了新的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俨然成为了中国特有的管理手段。思想政治教育以其独特魅力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价值进行研究和讨论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价值,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冯巧媚.浅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价值[J].成功 (教育) , 2011, 9

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价值 第10篇

关键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部分,现代价值

0 引言

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社会的各方面影响都很大,有很多的现代价值。本文主要分析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值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和吸收。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人类出现阶级之后就随之产生,对人们思想进行教化和统治的活动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就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过历史性的作用,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 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强调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要求“精忠报国”“公忠为国”。孟子还提出:“天下有道,以身殉道;天下无道,以道殉身”。[2]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经济全球化和受外来国的影响,我国的爱国主义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尽管我国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也强调爱国主义教育,但是效果还是不明显的,这就要求国家更加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要借鉴我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切实做到“古为今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家庭美德的教育在今天看来更有特别的借鉴意义。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家庭美德教育方在很突出的位置上。首先是强调孝敬父母,认为孝敬父母是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德行,古有“百善孝为先”的观点。正是这种突出的地位,才使中华民族的“礼仪之邦”“尊老爱幼”的文明和传统美德才得以流传至今。在今天,孝道没有古代那样重视,很多人忽视对父母精神上的照顾和慰藉,所在今天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那样突出和重视孝道教育和亲情教育。

2 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有很多的现代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说,是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受教育者采用的手段和方式。[3]

2.1 利用乡约的教育方式

这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当地的老百姓提出的,对他们进行教化的一种方法。每月用一两天的时间由专门的人员对百姓进行讲读,讲读的内容通常是由民间制定和政府颁布的两部分组成。前者如宋代的《蓝田吕氏乡约》,后者如明太祖的《教民六谕》,这两者相结合所以教育民众的效果非常明显。这种利用乡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在今天几乎很少运用,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针对各个地方的特色和特殊性方面的教育没有做的很好。所以现在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也应该采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乡约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教育方式应该更能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2.2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孔子在几千年前就就提出了这样的思想,他针对不同的学生对“孝”有不同的回答可以看出这一点。“当孟懿子问‘孝’时,孔子答曰:‘无违’,即不要违礼。对父母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而当自游问“孝”时,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4]从这点可以看出孔子对不同的学生教育的方法是不同的。能够做到因人而异,能够让学生扬长避短。

我国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中,也有因人施教的方法。但是在实践中用的还是比较少。这主要是源于我国的学校教育的方式,都是集中教育,很少有个别教育的。这样做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从长远来看抑制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这种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3 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形式多样,值得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运用且客体课借此相互作用的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但有些载体在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用的非常多效果也不错,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却很少受到重视。

3.1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节日载体今天应该发扬光大

古代的统治者们擅于通过节日为对民众进行思想教化,通过在特定的节日举行特定的庆祝方式来引导百姓的思想。如: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引导人们的爱国热情。以节日为载体来对民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可以使人们在劳动之余得到放松和娱乐,另一方面又可以得到相应的教育。

3.2 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节日这个载体的运用不是很好

中国传统的许多节日都在慢慢淡忘,因此这些节日带来的教育功能也一并消失。所以,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有很多人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逐逐渐淡化了民族意识,爱国热情也在退化,所以选择以节日为载体来加强人们的思想教育是一很好选择,应继续并加强力度。

3.3 在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戏曲为载体既让人们容易

接受,又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我国古代大到国家官吏小到文人墨客教育家都很重视戏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古代以戏曲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确实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今天歌曲中以歌颂祖国和很有价值的东西作为歌词的比例很小。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借鉴戏曲歌曲这种载体,更多的把国家的主流教育思想融入到歌曲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能够发挥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越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194.

[2]朱熹.孟子.离上[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徐柏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M].第298页.

现代教育价值 第11篇

[关键词]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借鉴价值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11-02

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间的文化、思想、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也日益加深。西方国家为宣扬其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其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从没松懈过,并且不断加强和转变方式,以适应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政府来说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这种多民族国家来说,培养大众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国家凝聚力的形成。

一、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一)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实行其政治功能的重要手段,是形成国家凝聚力的有效手段。西方国家很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他们会从小培养国民对国家的热爱。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价值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要想增强整个国家的凝聚力,只有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美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之所以很强,是因为美国很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

(二)教育方式灵活

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很灵活,不只是单纯的说教,还会通过各种活动,把正面教育和启发式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除了公开正面教育外,西方国家还通过各种隐性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感染熏陶学生。[2]

(三)全面性

英、美、法等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已不再只是通过课堂,而是与社会和家庭紧密联系。他们将社会如大众传媒、学校、家庭及其所在的社区等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都用来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志愿者服务、宗教教育、社团、大众传媒以及各种科研机构都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各种媒介相互配合、联系,形成一个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将整个社会环境营造出相应的思想政治氛围。

(四)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国家统治阶级服务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其统治阶级培养适合的人才,带有很强的政治倾向。[3]著名的资产阶级教育家洛克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就已提出,德育的目的是培养英国资产阶级人才。直至今日,西方国家也没放松过对公民思想政治的灌输。美国虽然打着公民道德教育的口号,但实质上其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美国的国民精神。

由上可知,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虽有很多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但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培养巩固统治的公民,只是其中包裹了一层民主的外衣而已。

(五)社会适应性强

为使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西方各国也在不断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宣传方式等。在经济发展水平高,价值观多元化的情况下,他们多用民主、自由、平等、爱国主义教育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4]

(六)社会参与性强

西方国家学校很早就开设劳动课,要求学生参加各种社区服务活动、有益的宗教活动和政治活动。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他们不仅是让学生了解,而且还要让其参与其中,体验情感,并促使其行为的养成。除了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配套实施外,学生还需参加其他各种实践活动,比如体育比赛、志愿者服务以及参观、旅游等。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社会生活,这样学生才能深刻了解所受的教育。

(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层次性

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有层次的逐步推进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加明显。[5]西文国家中小学阶段主要进行道德教育;大学阶段主要进行知识性教育,开设相关的人文科学知识以提升其思想政治方面的价值观。通过这种有层次的、逐步推进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成价值观。

二、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价值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交流也在日益加深。为维护和巩固本国的思想文化不受其他国家的同化,很多国家都在加强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挖掘和维护,突出本国的文化特色。西方国家也是如此。从上文中对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其先进的经验。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化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美国,历届统治者都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西方国家一向积极宣传资本主义价值观,强调其意识形态的优越性,并且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文化渗透,以此扩大其文化的影响力,宣扬其制度的优越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偏向于经济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流于形式。

(二)教育方式的灵活性

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其隐蔽性强。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理论说教。这种单纯的理论说教形式和枯燥的理论内容,只会让人觉得厌烦。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也没有针对学生的年龄进行有梯度的划分。思想政治课在农村的学校不被重视,经常被语文、数学等主课冲掉。相比而言西方国家灵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政府可以划分出专门的机构对大众进行公开正面的教育,并且要特别注重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其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6]

(三)拓宽教育途径

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将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并没有将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学校的思想教育也多是由班主任和思想政治课教师负责。他们一般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思想政治能力的培养,学校也没有注重环境的熏陶。可见,我们必须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西方国家是如何进行宣传教育的,并加强隐性教育,形成教育合力,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的教育环境。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考核

西方很多国家都很重视对教育工作者思想道德的考核。他们在招聘相关教师时,会对受聘者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考核评估,如果考核没过则不予录取。国内对教师的考核多是对其教学能力的考核,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则没有专门的评审进行评估考核。因此,我国需要加强对教育工作者这方面的考核。

(五)扩大教育对象的参与性

西方国家学校很早就开设劳动课,要求学生参加各种社区服务活动、有益的宗教活动和政治活动。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更好地体验社会生活,这有利于其行为的养成。他们常常以道德教育口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将这种政治思想转换为道德行为。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偏重内容的灌输,更多的是对理论进行宣传讲解。尤其是学校教育,单纯的理论说教,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情绪。而且课堂教学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什么效果。因此,需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感受教育,促进其行为的养成。

(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细化,并有针对性的进行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抽象,不够具体,且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大同小异。这种宽泛、抽象的教育内容,非常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层次划分,尽量细化、具体化,按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进行教学。

三、结语

综上所述,西方国家为宣扬其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其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从没松懈过,并且不断加强和转变方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适应性强、教育方式灵活、社会参与性强、教育内容有层次性并且教育途径广泛,这些正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所缺少的。因此,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研究,进而改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马充.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陈立忍.当代世界的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刘东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与接受[D].郑州大学,2011(7).

[4]吕康辉.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5]杨路平.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价值[J].华中师范大学,2012(10).

[6]王芳敏.论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社会中的意义[J]. 华中师范大学,2011(11).

[责任编辑:陈明]

中国古代教育家忧患意识的现代价值 第12篇

一、中国古代教育家忧患意识的主要内容

忧患意识萌发于周初, “《易》之兴也, 其于中古乎?作《易》者, 其有忧患乎?” (《周易·系辞传》) 。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危局, 无一日不忧心忡忡, 提出“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 “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上》) “以天下为己任”。欧阳修则告诫“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王阳明“不以一朝之患而忘其终身之忧”, 置个人荣辱生死于度外, 知行合一, 追寻理想人格。魏源提倡“君子于安思危, 于治忧乱” (《魏源集·默氟上·学篇七》) , 面对鸦片战争的败局,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忧患意识虽因时代不同有不同的的具体表现, 但整体上则包含着共同的内容。

1.忧国忧民意识

孔子追求“天下有道”, 对“天下无道”怀有深沉的忧患, 主张“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周易·系辞传》) , 把忧患意识与国家、民族兴亡联系在一起。孟子既对“保民而王”的“王道”理想的难以实现抱以忧患, 更对灾难深重的民生以深深的忧虑。对于贫富极度悬殊、专制王权频繁发动战争所造成的民不聊生, 孟子进行了猛烈的挞伐, 是“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也, 罪不容于死” (《孟子·离娄下》) 。孟子还指出, 圣人之忧乃忧民之疾苦, 他说:“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孔子、孟子的忧国忧民意识被后世教育家继承和发扬。被朱熹称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的范仲淹不仅将自己对国家和百姓生活的忧患作为实施“庆历新政”, 进行社会改革的动力, 还旗帜鲜明地提出,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范文正公文集·卷三·岳阳楼记》) 。范仲淹的忧患意识集中表达了古代教育家追求“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的“大同”理想社会, 表达了舍已为民, 敢为天下先的高尚情怀, 代表了中国古代教育家忧国、忧民、忧天下的最高境界。

2.忧道忧教意识

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建立仁道的礼治社会, 因而道之不行极为忧患。对于实行仁道, 儒家的教育家们一方面把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 孔子周游列国, 宣传自己的治国理念和仁道学说;孟子力主行“王道”反“霸道”。另一方面又要知命, “道之将行也与, 命也;道之将废也与, 命也。” (《论语·宪问》) “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尧曰》) 但在知命的基础上, 一个人更要“志于道” (《论语·述而》) , “朝闻道, 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古代教育家对一个人能否得道非常忧虑, 不仅把忧患意识作为修道的动力, 还将其贯穿于修道的全过程。孔子说, “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 还说, “未之闻, 患弗得闻也;既闻之, 患弗得学也;既学之, 患弗能行也。” (《礼记·杂记下》) 把对道的追求视为人生最快乐的事情,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 只有实现了道德理想人格, 才会不忧不惧, 正所谓“仁者不忧”, (《论语·子罕》) “君子不忧不惧” (《论语·颜渊》) 。古代教育家同样忧患对老百姓的教化问题, 孔子曾阐发了著名的“庶、富、教”的理论, 就是说老百姓富足了之后还必须予以教导, 使他们知礼守礼。中国古代教育家正是对道之不传的忧虑, 纷纷兴学授徒, 孔子弟子三千人;荀子三次被尊为稷下学宫的“祭酒”, 培育出像李斯、韩非这样的政治家和理论家;董仲舒中年“下帷讲诵”, 晚年仍专心讲学。西晋时傅玄在玄风昌炽时, 忧儒学被侵害, 礼义被斥废, 极力反对慕虚无而败纲纪的玄学清谈, 主张尊儒贵学, 修礼义, 振摄纲维。唐时韩愈忧儒学之不振, 针对“师道之不传”作《师说》, 提倡尊师重道, 攘斥佛老, 捍卫儒家, 恢复和维护儒家的道统。

3. 忧功忧名意识

中国古代教育家同样忧患自己能否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左传》中说,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古代教育家把“三不朽”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孔子要求做到“不患无位, 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 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 还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论语·卫灵公》) 强调一个人应脚踏实地, 建立功业, 以免成为匆匆过客, 死而无闻。当然, 这种功名不是光宗耀祖, 封妻荫子, 不是锦衣玉食, 富贵显达, 也不是沽名钓誉, 欺世盗名, 而是落实在为道、为民、为天下。孔子就说:“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 (《论语·里仁》)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还说“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古代教育家不仅投身于“传道授业”, 积极参与政事, 勇于改革, 兴利除弊;也纷纷著书立说, 留名后世。孔子说, “有德者必有言” (《论语·宪问》) , 孔子即以一个知识分子特有的使命, 整理了古代文化典籍, 删定“六经”, 创置“六艺”,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朱熹曾说过,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四书集注·中庸章句序》) 众所周知, 古代教育家论著丰富, 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中国古代教育家忧患意识的现代价值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思想理论上的一种结晶和表现, 是中华民族战胜困难的强大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缺乏忧患意识则会丧失民族性, 一位教师缺乏忧患意识就会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古代教育家忧患意识中的积极成分, 对于今天的师德建设和弘扬民族精神仍具有重要价值。

1. 忧患意识能激发教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忧患意识体现出对道德理想社会的终极追求, 对国家兴亡, 民族兴衰的终极关怀。他们倡导“天下有道, 以道殉身, 天下无道, 以身殉道”, 磨练出“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品格。当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际, 自觉地高举起“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旗帜, 担当起时代的重任, 为挽救民族危机而奋斗;当个人处于逆境, 遭受磨难之时, 并不气馁、悲观, 而是发愤著书立说, 积极履行保卫文化、发展文化的社会职责。中国古代教育家还以忧患意识为基础, 纷纷投身于社会变革实践, 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此, 今天的教师也应该积极培植忧患意识, 以忧患意识为动力, 放眼世界, 关注国家的发展, 关注社会, 关注当代的文化建设, 更加主动地勇于担当, 更好地担负起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 延续社会发展的重任。

2. 忧患意识能激发教师立志献身教育的精神

中国古代教育家孜孜追求理想的道德社会, 把教育作为构建理想社会的手段, 为此, 他们忧虑道之不传, 教之不兴, 忧虑自己能否传道兴教, 能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中国古代教育家大多官师合一, 为官则积极兴学, 收徒授徒, 弃官、辞官、被贬官, 则更是全身心投入到“传道授业解惑”中。韩愈做过四门博士、国子祭酒, 担任教官, 以身作则, 建立了良好的学风, 贬为潮州刺史后, 仍大力举办州学。朱熹九次任地方官, 任内不仅整顿地方官学, 还修复书院, 离任后或居家讲学, 或建精舍、出任书院山长讲学。正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深沉的忧患意识, 激发他们重儒学的传递、重品行的培养, 立志教育, 献身教育, 以教人为乐, 不计报偿。然而, 由于功利思想驱使, 当前部分教师职业理想动摇, 职业价值偏离, 过分看重物质利益;敬业意识淡薄, 职业态度欠缺, 对待工作敷衍了事;职业操守缺失, 职业责任模糊, 只教书不育人。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忧患意识告诉我们, 教师如果把从事教育工作仅仅视为谋生的手段, 而没有对教育能否有效地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产生忧虑, 就可能只以经济报酬来交换自己的教育服务, 也就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中。

3. 忧患意识能激发教师投身教育改革的创新意识

上一篇:传统法学理论的环境法下一篇:企业预算管理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