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文学范文

2024-06-02

通俗文学范文(精选9篇)

通俗文学 第1篇

一、何谓“通俗文学”

“通俗文学”并不是指的庸俗、媚俗的文学,这里的通俗,顾名思义就是“从此前着眼于‘使俗通’,偏重小说的接受层面。逐渐走向‘通于俗’。‘通于俗’即更多关注小说内容的世俗化,倡导小说与普通百姓的紧密联系,世俗情感、物质欲望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描写。”[1]这里可以看出,通俗文学并不像正统的“严肃文学”“纯文学”“官方文学”一样主要以正统的说教,传达政治观点为主,而是更着眼于世俗大众的情感生活、内心欲望,更接近大众的审美接受。而方忠在《台湾通俗文学论稿》里将台湾文学界定为“官方文学、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他认为:“与官方文学和精英文学相比,大众文学是一个颇为庞杂的范畴。它以大众的阅读趣味和欣赏习惯为指针,追求娱乐性、趣味性、消遣性和通俗性。它不同于官方文学的公式化、概念化,也不像一些精英文学那样显得过分正规、庄重、严肃,而使人‘高处不胜寒’,而是以随意的、平易近人的、亲切的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读时动情而读完置诸脑后,在阅读过程中人们忘掉现实中的烦恼而进入单纯愉快的境界,作品的价值存在于阅读之中,这正是大众文学的突出特点。”[2]这一观点将通俗文学的特性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出来。

通俗文学就是为大众所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文学,它更强调一种娱乐消遣性,是大众在茶余饭后放松身心的读物,它的接受群体除了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知识分子,还可以让广大知识层次低下的市民从中获得快感。它不去高谈阔论政治文化,不以现代主义的高贵外衣睥睨众生,它用一种最平实的语言讲述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事,用生动的情节将大众内心所渴望的自身生活的波澜起伏,活色生香勾勒出来,它用一种虚拟的手法将大众内心的欲望和感情抽丝剥茧,给他们幻想的权利。它并不是一味地写小情小爱,它也会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仁爱”、道家的“无为逍遥”、佛家的哲理和救济苍生的理念[3],正如古龙武侠小说中的“侠客”一样,使大众在嬉笑怒骂中得到感悟,受到劝谕。它是在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人们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代中应运而生的,题材丰富多样,除了言情、武侠,还包括科幻、推理、悬疑、历史等诸多层面。随着文化界对通俗文学作品的研究越来越多,会发现通俗文学并不仅仅是主流文学贬斥下的“闲书”,例如琼瑶的言情小说虽然写的是情情爱爱,但是从人文的角度看,主人公身上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真善美”[4]的性格特征,人与人之间讲究的是“平等,博爱,宽容”从文化的角度看里面涉及大量的词曲、古诗、药理。从民俗学的角度看,它的作品中涉及了大量的婚俗、葬俗等风俗描写。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她的不少作品中涉及了当时台湾的物价,社会题材等方面。而古龙、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中,更是涉及了大量的历史知识。[5]可见通俗小说除了消遣作用,还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并不是毫无营养,一无是处。

二、大陆和台湾通俗文学的不同发展轨迹

台湾由于历史原因,在五十年代开始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由封建农业经济社会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物质经济的飞跃使人们更加寻求精神上的满足,而台湾社会受当时西方普遍流行的后现代主义中“反美学、反人文、反文学”的影响,在文化领域开始了对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进行解构,[6]于是许多反映普通人情感、思想、追求、欲望的作品随之产生。而通俗文学这一体裁并非在中国由台湾首创,从《三国演义》的“明白晓畅,虽言长篇,形同短制”到后来的冯梦龙的“三言二拍”中描写日常生活的短篇故事,再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都是非常优秀的通俗小说,采用生动的故事,寓教于乐。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鸳鸯蝴蝶派”中的张恨水、包天笑、平江不肖生、周瘦鹃等人的作品继承了传统通俗小说的体制,不进行刻板的说教,以消遣娱乐的功能在市民中广泛传阅。而台湾的新型通俗小说也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大陆传统通俗小说方式,比如张恨水等人的“才子佳人”的小说模式,在台湾的通俗文学中多数以都市言情的形象出现。而传统的通俗文学中宣扬的“君子之风”,“以天下苍生为己任”,“隐退”等的思想,在台湾的武侠小说中多数以“游侠”“侠士”的形象出现。[7]

大陆虽然具有良好的通俗文学传统,但是在以儒家正统文化为主导的中国,这种不言政治,虚构故事情节来娱乐大众的作品是“杂草”,“边角料”,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于是一直以来就受到正统文人的批驳责难,但是由于这些通俗派的文人虽然作品受欢迎,但是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核心,面对“精英知识派”的指控也只能处于噤声的状态,并不能像当初的新文学与旧文学对战一样拥有一支强大的队伍并且给出有力的反击。而往后对通俗文学的讨伐愈发严重,“‘五四’新文学虽然提倡平民主义,但从社会功利主义出发,仅仅肯定严肃文学而排斥了通俗文学……‘五四’以后的‘革命文学’、‘左翼文学’和‘抗战文学’也同样忽视甚至排斥通俗文学。虽然它们倡导大众化,但实际上是以政治性的严肃文学教化大众;把消遣娱乐性的现代通俗文学视为资产阶级庸俗文学。”[8]而例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指导性文件则倡导的是以文艺形式来填补政治内容。到了上世纪50年代之后,国家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政治干预文艺的运动,各种“清算”斗争,将书写个人情感的作品是为“右派”“毒草”,文学是作为政治的传声筒存在,类似于宗璞的《红豆》的这类情感倾向明显的作品是作为“毒品”存在,文学不得干预现实。文革十年,推行的“样板戏”本身就是作为政治的附庸存在,对文学性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提出的写作“三突出”原则使一些严肃文学都难免沦为阶下囚,更别提作为大众茶余饭后谈资的通俗文学了。自此大陆的通俗文学在一片荆棘中逐渐荒漠化,文坛长期被充盈了政治教育色彩的“官样文学”占据着,通俗文学出现了长达三十几年的断层。

三、台湾通俗文学对大陆通俗文学的刺激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和台湾打破了长期的不通往来状态,拓宽了双方的文化交流。台湾由于经济发展的早,受西方思想影响的早,通俗文学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而五六十年代台湾很多的官方文学,都是“反攻大陆”的“反共文学”,必然在两岸关系刚刚缓和之际传播到大陆,而当时的“精英文学”多是写给一些精英知识分子看的,涉及的是西方的现代主义的手法,而当时的大陆也出现了很多现代主义内容的作品,内容艰涩难解,并不能为广大的市民阶层所接受。于是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生动有趣的通俗文学便成了最好的选择。当时传播过来的台湾的言情、武侠小说。都市男女的小情小爱,豪放不羁的江湖侠义,仿佛给禁锢已久的大陆人民干涸的心灵吹来一缕清风。于是这类原先被正统文学视为“怪物”“毒草”的文学却一路狂飙,反观一直在官方的支持下占据广大市场的“严肃文学”,“精英文学”却开始逐渐滑坡。正是基于这种现象,国内开始出现了大量刊载通俗小说的期刊,一些大陆的写作者开始模仿台湾的通俗小说刊载在报刊上,一些新兴的期刊杂志机构专门开辟通俗文学版块,并且雇佣通俗文学写手来吸引读者的注意,据析“作为通俗文学期刊阵地之一的《故事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发行量猛增到260万份,仅在上海地区就销售20万份左右”,“由于1978-1980年间一度将创办期刊的审批权限下放,以致期刊总数急增。期刊种数每年分别比上一年递增48.1%、58.1%、49%左右……到1980年,全国省、市、自治区和中央一级的文学刊物达到180多种,光大型文学丛刊就有31种。1981年《文艺报》编辑部对全国文艺期刊情况作了调查,初步统计,全国省、地、市级文艺期刊634种,其中省级以上320种。”[9]而这些中大部分都成为通俗文学的主要载体,可见当时通俗文学在大陆的火热程度。

虽然批驳反对这种文学现象大行其道的依旧大有人在,但是一部分作家已经开始由反对到开始冷静地反思这一文学现象,开始有一部分正统文学作家接受并且承认通俗文学的文学价值以及在百姓中产生的影响可能比严肃文学刻板的说教要来的更直接,更有成效。王蒙就曾公开发表过赞成通俗文学存在的言论,这也算是通俗文学在正统文化的挤压中迎来了一丝春光。之后开始有大量的学者对通俗文学展开了研究,正如范伯群在《中国大陆通俗文学的复苏与重建》中所说“在此期间,大陆也出现过两个通俗文学评论刊物,那就是武汉出版的《通俗文学评论》(双月刊)和郑州《传奇故事》杂志社主办的不定期通俗文学理论丛刊《传奇百家》。”“我的老师贾植芳和钱谷融两位前辈都给予通俗文学以极大的关注。而严家炎、杨义和陈平原等专家在撰写文学史与小说史时,钱理群、温儒敏和吴福辉在撰写《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等著作时,都给予通俗文学以一定的地位。”[10]

可见通俗文学已经通过不断地发展努力,在文学史上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算是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在新的期刊和研究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时候,也有的评论者注意到了传统通俗小说的巨大价值,于是“鸳鸯蝴蝶派”被重提,张恨水、包天笑等人的价值被重新挖掘,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夜深沉》等作品被翻拍成影视作品,取得了巨大成效,为通俗文学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陆的通俗文学在台湾通俗文学的刺激下不断地复苏觉醒,发挥着巨大的威力。在创作方面,从刚开始的模仿,到后面开始自成体系,出现了一大批介于传统与通俗之间的作家,这些文章真正做到了雅俗合流。“他们以冯骥才的《神鞭》《三寸金莲》,邓友梅的《那五》等市井风俗小说,王朔的介于通俗与纯粹之间的作品(如《橡皮人》为例,预测‘杂交文学’或称‘两栖文学’将成为重要的文学样式。”[11]而王朔等人的作品通俗易懂,又具有相当的文化文学价值,并且通过杂志和期刊的传播,并且被翻拍成影视剧在广大的市民读者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通俗文学在文坛上逐渐占据半壁江山,成为读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因素。

四、大陆通俗文学复苏与崛起的原因

台湾的琼瑶、三毛、古龙等人可谓是大陆家喻户晓的通俗文学明星,琼瑶的《还珠格格》《烟雨蒙蒙》《一帘幽梦》等,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席慕蓉的诗,可谓是八九十年代一代人的记忆,即便是现在也依然产生巨大的影响。台湾通俗文学在大陆的迅速“走红”,并且刺激大陆通俗文学再次崛起并不是毫无道理的。首先,大陆本来就具有优秀的通俗文学传统,虽然创作出的作品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很多作品具有反帝反封建、追求进步思想、追求平等幸福的进步方面,虽然最后逐渐隐没在历史的潮流中,但是它的先导作用,在创作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于通俗文学重新发展是功不可没的。其次,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由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商品经济催生出更为活跃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形态。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态,于是催生出了适应市民需求的通俗小说形态。而此时的中国大陆,市民阶层逐渐摆脱以前的贫困窘迫,就急于想寻找一些通俗易懂的书籍来丰富精神世界,而此时社会上流行的现代主义小说并不能为大多数人所理解,恰好台湾的通俗小说解决了这一难题。而台湾小说的风靡,使文化市场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商机,于是许多的文化产业便顺应潮流,使各种类的通俗文学层出不穷,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再次,中国经历了长达三十几年的文化禁锢,人们眼中所见,耳中所听的都是关于政治的严肃说教。人们不敢有自己的感情欲望,即便有也不敢轻易表达,但是压抑着的并不代表不存在,压抑越久,渴望就会越深,一旦有个裂口,便会如洪荒之力喷薄而出。改革开放以后,文化市场以及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自由化,人们内心压抑许久的个人情感欲望无处释放,此时台湾的通俗文学用缠绵的爱情和自由洒脱的侠义精神一下子把大陆的读者吸引住了,这些情节,这些人物,就是将他们最渴望的一切用细腻的语言表现出来。而此时的大陆占据主要地位的还是艰涩的“精英文学”和反思文革危害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人们长期被束缚在一种沉重压抑的氛围中,他们需要一种不需要他们理性思考与反思的非理性文学,一种消遣娱乐的轻松文学,他们需要另外一种声音来关照自己,关照个人,于是这种通俗文学便成为受追捧的对象,人们不再需要害怕因为看这些曾经被视为“禁书”的作品而被政治打压,他们可以全身心地将自己的原始欲望释放。最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通俗文学提供了宣传的有力手段。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科技的迅猛腾飞,以网络为主体的大众传媒使信息与知识的获取更加便捷化,除了很多主流媒体对于官方文学和思想的宣传外,为了获取广大的市场,许多作家的作品被翻拍成了影视作品,使没有看过作品的人们也可以轻松地接受文学的熏陶,除了正统的历史题材,军事题材意外,翻拍最多的就是一些娱乐轻松地通俗文学作品,这些通俗文学作品,多半都是具有正能量的娱乐消遣题材,改编起来较容易,并且更能获得大众的青睐,王朔,刘恒等人的作品被屡次搬上大荧幕,这也为通俗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利器。

五、结语

通俗文学作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经济环境宽松的情况下具有娱乐性、消遣性、育人性的作品,它不具备严肃文学的正统性,但是抛弃油头粉面的外衣,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大陆的通俗文学在夹缝中求生存,最终在政治的高压下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是由国内特殊的政治形势所决定。台湾的通俗文学作为特定历史时期进入大陆的文化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大陆严苛的文化环境,说明通俗文学的暂时消失是因为没有形成一个足够强大的体系,并不意味着失去活力。如今的大陆和台湾的通俗文学市场都在蓬勃发展着,也出现了严肃文学为了求生存,与通俗文学“雅俗合流”的现象,但是通俗文学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鱼目混珠的作品,它们混杂着色情、暴力等不和谐因素,这也需要文化市场的良好整顿,才能使通俗文学在大陆和台湾长久性地合理存在。

摘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通俗文学应运而生。从晚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鸳鸯蝴蝶派”,大陆通俗文学在正统文学的夹缝中蓬勃发展着。20世纪50年代初起,国家以行政或半行政的方式对通俗文学的创作进行干预,使其发展陷入困境。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台湾大量通俗小说的引进刺激了大陆读者被压抑许久的感情,也使原先被政治中断的大陆传统通俗文学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同时改革开放的宽松文化环境也为大陆通俗文学的复苏与崛起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通俗文学,影响,原因

参考文献

[1]康鑫《传承与异质:中国大陆与台湾通俗文学观辨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弟5期

[2]方忠《台湾通俗文学论稿》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12月10日版

[3]方忠《台湾通俗文学与中国文化》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年4月版

[4]刘峥嵘《琼瑶热现象分析》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11月

[5][6]方忠《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台湾通俗文学》台湾研究.文学2001年弟2期

[7]方忠《台湾通俗文学与中国文化》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年4月版

[8]杨春时《金庸、琼瑶小说的传播与大陆通俗文学的兴起》文学研究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9月弟23卷读3期

[9]初清华《新时期(1978-1985)通俗文学兴起现象重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12月弟4期

[10]范伯群《中国大陆通俗文学的复苏与重建》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月弟23卷第11期

通俗与传统文学作文 第2篇

提起文学,总是有种千言万语道不尽的感觉,就像是苍茫无尽的大海,你总是参不透它的里面蕴藏着多少秘密,当你想进一步深究它,又会觉得面对它,你是那么的无能为力,如同飘浮在海上的潜水者,手足无措中却又有一线希望,我总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走进文学,每次阅读总能给我全新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可以这样表达,文学成就了我,而我现在也在努力的奋斗,给文学继续带来源源不绝的新生力量。

我们总会有这样的疑问,文学到底是什么?也许在几年前我们会说:文学是一种算不上很神圣,但又不可被亵渎的感情表达形式。也确实如同所说,文学是思想的书面语,如果说我们还有怎样的形式表达自己见解,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学是所选择的,最直接的方式。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左传》,到两汉时期的`《史记》、《汉书》,魏晋南北朝的《三国志》,陶渊明的诸多诗词,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再到唐宋元明清的诸多名家诗词,无一不是文学上的经典之作;也是通过鲁迅,我们知道文章可以这么写,巴金、老舍、朱自清、冰心通过文学被大家熟知,文学造就了他们,同时他们更造就了文学。文学的足迹遍布中国的上下五千年,早已深深的烙印在中国的发展史中,无法取代,不可磨灭。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化好像也渐渐的失去了他的纯粹性,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新兴词汇的问世,他们大量的占据了文学的地位,人们已经渐渐淡忘了文学该有的,更多的追求流行时尚,而在此同时,文学的力量已经远远比不上那些流行词汇,文学独特的魅力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淡忘,传统文学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而所谓的通俗文学开始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见“风景线”。

所谓通俗文化,在我看来其实可以算作是文学中滋生体,如果说传统文学是被困在一个固定的框架中,那么通俗文学就是超出这个框架的表现,通俗文学的滋生来源社会,社会的一些潜在问题促使通俗文学的产生,就像是人们喜欢用动态的图片表现书中的文字,那么话剧就产生了,戏剧,电影也逐步产生,这些形式也从以往单纯的叙事,夹杂进了更多的东西,这也就是如今的电影只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内在的文化,变得面目全非的原因。通俗文学早已不是文学本事的一种形式,更多的演变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问题。

那句“神马都是浮云”无数次的在网上提起,紧接而来的是更加新奇的词汇:“鸭梨山大”、“有木有”、“给力”,道别再也不是再见,而换成了“886”、“白白”等等。事实中的内容也在网上随意篡改,从“恨爹不成刚”、“我爸是李刚”,到“羊羔体”,通俗文学已经大大的超越传统,走在了时代最前线。人们伸手不在碰触经典,而是着手于言情小说和穿越剧。从鲁迅,三毛退出我们的视野,到周杰伦,小沈阳的亮相;韩寒的一篇《诗人急了,不写诗了》很好的表达了现在文人的现状,如今的诗篇再也比不上苏轼的豪迈,柳永的细腻,李清照的浓浓情意,“诗人”这个称号也是对自己混乱萎靡生活的一个开脱。

我们不可否认这些是时代的进步产物,但我们在一味追求通俗时,离文学也越来越远,通俗文学是无法代替传统而存在的,或者可以说,我们应认清传统文学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时代在进步,拥有新生事物再正常不过,但是同时,我们应掌握好尺度,还是应该忠于经典,经典流传了几千年,必定有它独到之处,比起那句“神马都是浮云”更值得去细细品读。

通俗文学期刊的困境与突围 第3篇

除了多样化的娱乐方式分流了读者这个外在因素之外,传统通俗文学期刊萎缩的更重要原因乃是自身的创新力不足,已经远远落后于社会阅读需求。综观目前能够勉力维持的期刊,大多陷入类似的困境:一是办刊宗旨上下摇摆。大多数通俗文学期刊难以准确把握雅俗尺度,刊物定位忽高忽低,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少有引起大众关注的优秀之作,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二是读者定位左右为难。因為不敢舍弃日益减少但追随多年的忠实老读者,所以不敢脱胎换骨,不能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去吸引更年轻的读者。三是盈利模式单一。大多数通俗文学期刊仍然主要靠“卖纸”赚钱,广告多为“牛皮癣”广告,盈利模式单一。四是营销手段落伍。期刊的发行多为传统的营销方式,缺乏现代期刊营销理念。总而言之,传统通俗文学期刊式微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在与时俱进中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困境,传统通俗文学期刊的突围方向在哪里?

一是小众化。小众化是当代期刊发展的趋势之一,通俗文学期刊亦不例外。近几年类型文学盛行,其实为通俗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当期刊放弃难以把握的大众之后,潜心专注为某一类小众服务,或许更能找到生存的空间。二是生活化。通俗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与世俗沟通”,也就是说应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在这个越来越功利的时代,通俗文学必须以更加写实的姿态贴近当下读者的生存状态,这样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三是差异化。个性即生命,通俗文学期刊应该改变于“刊”一面的状况,在办刊宗旨、栏目设置、作品风格、美术设计、经营模式上凸显独特个性,在差异化经营中逐渐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论韩国通俗文学的发展过程 第4篇

关键词:韩国通俗文学,起源,发展过程

韩国通俗文学在语言使用上比较混乱,即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学,通俗小说与大众小说、报刊小说、商业小说、历史小说、家庭小说等概念没有十分明确的划分,根据论者侧重点的不同而随意使用。一般来讲,“大众文学”或“大众小说”使用频率较高,是与“本格文学 (纯粹文学) ”和“本格小说(纯粹小说)”相对的概念。“大众小说”侧重的是读者,而“通俗小说”侧重的是内容。“大众小说是为了迎合大众而产生的低级的商业小说”,对大众小说的这种否定性认识使大众小说的研究比较滞后,而随着很多通俗类大众小说的畅销,对通俗文学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关于韩国通俗文学和通俗小说的论著和论文也大量涌现。本文对韩国通俗文学的起源与各个时期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推理。

一、韩国通俗文学的起源

韩国通俗文学是随着近代报纸的发行而发展起来的,比起诗歌等其他文学体裁,首先在报纸上连载的小说被看作是韩国通俗文学的起点。近代报纸发展初期主要是连载纯文学作品,而随着报纸商业性的加强,大众文学作品的分量逐渐变大,直至超过纯文学作品。

然而也有人认为韩国通俗文学可追溯到18世纪朝鲜后期的“坊刻本”小说(朝鲜民间出版业者以赢利为目的出版的小说),当时出现了职业讲故事的人和以出租图书为生的商人,而且中间阶层的势力扩大,韩国特有的说唱形式“盘索里”登场,小说的读者群也随之扩大,小说的商业化现象出现。在此之前的小说读者主要是上层贵族,随着中间阶层势力的扩大,一般平民也成为读者,小说内容也由符合贵族阶层的教训性内容转变为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娱乐性内容。但是这一时期的读者层是不是现在所说的“大众”的概念,“文学的商品化”是不是规定大众文学的唯一尺度等还是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高丽大学教授金明石认为:“朝鲜时代的坊刻本小说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众小说,而是传统通俗小说的末流、现代大众小说的源头,类似于中国的晚清新小说。”

虽然韩国通俗文学出现得比较早,但是对于通俗文学性质的理论性探讨却是始于金东仁(1900—1951), 1919年,他在《朝鲜人对于小说的思想》一文中提出了他对于小说的见解。他把小说分为“纯艺术或纯文学的小说”和“通俗小说”两种。大众文学论就是从他对于通俗小说的分析出发研究的。但是,他对于通俗小说的评价是低级劣等的,持否定性的意见。标榜艺术至上主义,强调文学纯粹性和高尚性的金东仁,对通俗文学持否定态度是必然的。但是,把文学分为纯粹文学和通俗文学的两分法至少认定了通俗文学的存在,有一定的文学意义。由此可见,对于通俗文学的研究一开始就是在否定的态度下进行的,而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脱离这种偏见。

二、20世纪20年代的韩国通俗文学

对于20世纪20年代的韩国通俗(大众)文学的看法或评价与之前并没有太大区别。1924年,徐右俊发表《恋爱文艺扑灭论》,站在拥护无产阶级文学的立场,认为恋爱文学追求猥亵性和挑逗性,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主张把恋爱文艺即大众文学驱逐出文坛。此主张基本是金东仁思想的延伸。在通俗文学研究的初级阶段,除了金东仁,基本都是在无产阶级文学阵营中进行的,所以他们所持的态度也大体是否定的。

对通俗文学有肯定性认定是从李益相(1895—1935)开始的,他在《为了读的小说》中指出报刊小说作家分为通俗作家和艺术品作家(纯粹文学作家),通俗小说和纯粹小说只是为了方便区别而进行的划分,并不能本质上决定作品水平的优劣。通俗小说不一定就是非艺术品,纯粹小说也不一定是艺术品。作家是否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去创作是判断通俗还是艺术的标准。他写这篇文章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鼓励在报刊上多多连载趣味性强并且读者喜欢的小说。

20世纪20年代韩国大众文学论的研究和讨论主要是集中在20年代中后期,以阶级文学论和批评为主,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当时关于大众文学的理论还没有形成体系。以廉想涉和梁柱东为首的民族阵营和以金基镇和朴英熙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阵营在报纸和文艺杂志上展开讨论。初期的讨论并没有派别之争,主要是对于文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而且大部分研究者对通俗文学持否定态度,贬低其美学价值。另外,“朝鲜无产阶级艺术同盟(KAPF)”的成立使当时文坛分裂为民族阵营和无产阶级阵营,从而出现了“轻创作重争论”的现象。他们带有很强的目的意识,但是多角度的讨论和研究,客观上使大众文学的受关注度提高,对于批评的本质和认识也进一步深入了。这就为1930年代大众文学更深一步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三、20世纪30年代的韩国通俗文学

把大众小说看成纯粹小说的对立面,这种两分法的见解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

白铁(1908—1985)在《1933年度朝鲜文坛的展望》一文中指出,作家们正放弃艺术性的追求,转变为“低俗的通俗作家”。他指出,通俗文学的特质是色情性、荒诞性和推理趣味性。换句话说,他把通俗小说看作淫乱小说、空想小说和推理小说。

金南天(1911—1953)在《近来的新闻小说》中把当时报纸连载的长篇小说分为纯粹小说、纯粹与通俗之间的小说、现代通俗小说、侦探小说、电影小说等。但是纯粹小说并不多见,而那些局限于时事性、日常性的迎合低级读者兴趣和爱好的报刊小说比较泛滥。报纸追求商业主义的结果就是这些猎奇、感性、色情的要素增强,因此提议报刊小说中的这些要素应该马上去除。

20世纪30年代的通俗文学主要是就纯粹和通俗两面展开了拥护论和批判论的争论。大众文学拥护论者认为纯粹小说和通俗小说的目标和指向性不同,不能判断谁优谁劣,比较高地评价了通俗小说的价值。相反,通俗小说批判论者基本是无产阶级文学阵营的作家,他们认为资产阶级大众文学是颓废的大众文学。这些讨论基本脱离了本格和通俗、高级和低级、纯粹和大众两元对立的文学馆,以更加开放的视角来解释通俗小说。

四、光复以后至20世纪50年代的韩国通俗文学

1948年,金来成(1909—1957)在《大众文学和纯粹文学———幸福的少数者和不幸的多数者》一文中指出:“如果全体国民的文学修养、感受性以及作品鉴赏力提高的话,纯粹文学和大众文学的区分也就没有必要了。”文学就要为了不幸的多数者而存在,而且要利用它的先导作用提高大众的文学修养。

20世纪50年代的通俗文学论在“纯粹”和“大众”这一问题上展开了拥护论和批评论之间的论争。郑飞石认为要抛弃轻视通俗小说的观念,绝不能忽视通俗小说的社会教化作用;方仁根认为具有大众性的小说才是真正的小说;李奉来(1922—1998)在肯定通俗小说的同时,认为通俗小说和纯粹小说的分歧来自于“文学创作中作家的态度”。不论他们批判还是拥护,二元对立的近代文学观思维方式还是没有能够得到克服。但是这些多视角的讨论,使大众文学论的探讨有了一定的深度。

1957年以后,对新闻小说和历史小说的探讨占了很大的比重,主要是因为战争后社会进入了某种程度的安定期,教育的发展使人们的识字率提高,报纸的商业主义性质更加浓厚,人们对报纸小说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

李宗明的《侦探小说论》可称得上韩国文学批评史上最初关于侦探小说的文章,之后侦探小说的创作可以说一片空白,除了金来成和方仁根的几部作品外,市面上流通的侦探小说基本都是通过日本引进的西方侦探小说。金来成作为专门的侦探小说作家,创作和理论并行,对侦探小说的本质和体裁特征的探究上做了不少努力。

总之,20世纪50年代,通过金来成、方仁根、郑飞石、金东里等人创作和理论的展开,通俗小说的否定性层面的相当部分已经成功去除,因为读者的大众性和内容的通俗性而混用的“通俗小说”这一名称也修改为“大众小说”。

五、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韩国通俗文学

1972年,崔仁浩(1945—)的《星星们的故乡》在《朝鲜日报》上连载,标志着把女性肉体看成具有商品价值的商业主义小说的诞生。此后,一系列商业小说陆续发表,繁荣一时。1970年开始的产业化发展是商业主义小说产生的社会基础,是大众媒体的发达、读者购买力的提高和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这一时期的大众小说论还是仅仅停留在对文学现象的肯定或否定立场的揭示上。

这一时期的大众小说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表现城市生活,展现产业化时代的价值观。资本主义的发达带来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主义思想,逃避现实的思想也随之出现,由此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成为大众小说涉及最多的题材。第二,出现否定现实和抵抗现实的意识。对现实的否定以对家长制的否定为根本,挑战性伦理,否定婚姻制度。第三,具有以女性人物为中心的爱情剧特征,强调作品中女性的作用。通过以爱为中心的爱情关系和夸张的感情表现,塑造典型人物,体现爱情剧的特征。

20世纪70年代大众小说的最大特征是对现实的否定,而对否定的现实则具有一种抵抗意识。以前的小说大多是以现实逃避和趣味性为主,因而被认为具有一定的低俗性,而20世纪70年代大众小说部分扭转了这一看法。

1990年研究者开始了对大众文学美学、哲学性理论体系的研究和探讨。其中,朴成峰(1956—)的《大众文艺的美学》是对大众文艺美学和批评论进行体系化研究的代表作。他认为通俗性一直被人们误认为是低端的、猥亵的、模式化的、低贱的、批判性的代名词,但是现在的时代是大众性的文学、音乐、美术、电影、舞蹈、漫画和广告大受欢迎的时代。比起一部分精英阶层喜好的高级艺术,具有通俗性的通俗艺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姜万吉.韩国现代史.创作与批评社, 1984.

[2]姜炫斗.韩国的大众文学.信任社, 1987.

通俗文学 第5篇

【关键词】中学英语 通俗英语语言文学作品 缺点 益处

【基金项目】中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立项编号NBEB12-1524;课题:英美文化知识对中学英语教学成效的辅助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006-02

外语教学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高中英语教学大纲》)。阅读既能扩大英语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又能获取大量新的信息,开阔视野,增进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风俗习惯、社会文化。进而,不断强化隐喻学习的兴趣。全国高考英试题中,阅读理解内容占比大、分值比例大。这一部分得分多少直接影响学生英语成绩能否及格或得高分,反映的是学生的词汇是否充足丰富、语法知识是否掌握准确。虽然一直倡导素质教育,然而只说不做,应试教育并没有退烧。中学英语学习在应试教育下存在着诸多不足。常规的英语学习之外,可以让学生阅读通俗英语语言文学作品,沉浸在文学语言环境中,借助一定程度自然习得,强化课堂英语学习,同时了解英语语言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应试教育导致英语学习存在的缺点

应试教育“考试至上”导致英语教与学急功近利,学习往往停留在词汇和语法的基础层面。教师课堂“注入式”教学,语篇学习过于突出词汇和语法,以便进一步做大量的应试练习。学生熟悉词汇,熟悉语法,熟悉题型,有解题技巧,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但极其不利于英语语言的灵活应用和今后持久学习。生活或工作中需要英语时,不但感到索然无味而且无从下手。比如,看到汽车档位上的P,R,N,D等标示时或者车尾有hybrid等文字,不能很快判断识别出前者为所学基础词汇的首字母缩写,P=park,R=reverse,N=neutral,D=drive对于后者只机械的局限于课本词汇表注释的意义,“杂交的,杂种的”,而不能灵活变通,推断出新的意义,“混合动力的”。

应试教育“考试至上”导致英语教与学只为考试服务,课堂学词汇语法,课后做大量练习,缺少阅读。高考英语全国卷阅读理解文章的类型可划分为人物或生活故事,媒体广告,新闻报道(重大事件,社会现象,学术研究,科技发明)等,可以看出阅读理解测试的目的是最终让我们把英语语言用于生活、学习或工作。阅读消遣,丰富生活,提高素养,了解世界,了解专业领域的新进展等等。

通俗英语语言文学作品对英语学的益处

通俗英语语言文学作品(初高中水平英语语言文学作品)易于得到,或者大型书店购买,或者国外语言学习网站免费下载。古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故事,一千零一夜故事,经典童话故事,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简写本等都是很好的英语语言学习辅助材料。

这些通俗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补充材料,其益处显而易见。

第一,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些材料不同于英语课文内容,不同于英语练习短文内容,故事性强,易于接受,更加受学生欢迎。一方面,许多学生阅读过这些方面的一些汉语材料,再阅读英语材料易于理解;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不需过多督促,学生会自觉完成阅读。

第二,有益于加强学生对词汇和语法的理解。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是轻而易举的事,对于许多中学生却含混不清,看到have,那个都是“有… …”,看到There is/are,高三了还是“这里有… …”。还有许多这样的基本词汇一词多性,一词多义,既要知其一,其二,甚至其三,其四。这些材料以基础词汇呈现,让学生熟知它们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自然理解,反应出学习者最根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否则不会应变,说出的话语义不通,牵强附会。这些材料也以基础英语句型呈现,阅读中不但强化了课堂学习的语法知识,更会潜移默化,习以为常,形成语言习惯,说出的话自然准确。

第三,有利于提高英语理解的有效性(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David Elmes,鹿屋体育大学学术研究纪要,2013年第46 号),了解英语语言文化中的人文地理,多元文化,为今后长久的英语学习和运用播下种子,同时共享优秀的文化思想,继承人类的优秀精神财富。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英语,必修二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Reading其中一部分内容,Pausanias,who was a Greek writer about 2,000 years ago,has come on a magical journey on march 1"st 2007 to find out about the present-day Olympic Games. (p9,Book2);Reading and Listening其中一部分内容,He went to ask the Greek Goddess of Love for help. She promised to help him and gave him three golden apples. She said “Throw an apple in front of Atlanta when she is running past. When she stops to pick it up,you will be able to run past her and win." (p14,Book 2) 通常师生只是从语言知识层面学习里面出现的词汇和语法,缺乏英语语言的有效性理解。谁是Pausanias?他和the Olympic games有什么关系?谁是the Greek Goddess of Love?为什么是三个苹果?

根据这一部分内容,一方面我们可以给学生介绍Pausanias是古希腊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从他的作品Description Of Greece我们了解到古希腊时代,甚至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方方面面;介绍the Greek Goddess of love,Aphrodite (古罗马Venus)以及其他奥匹斯山上的神祇。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介绍Home、Hesiod、Sappho、Sophocles等等伟大的古希腊作家以及他们的伟大作品,分享人类世界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给学生讲讲这三个苹果源自the apple of discord (不和之果)的故事,进一步延伸出《圣经》中 apple作为the forbidden fruit (禁果)的故事和The Arabian Nights中The Story of Three Apples的故事。这些古代传说中的apples仿佛是不祥之果,然而Benjamin Franklin在其The Poor Richards Almanac中却说: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这样的介绍(最好是简单英语)使英语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精神食粮。同时给学生提供这些方面的短小故事,以供阅读,提高了理解英语语言的有效性,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中学英语教材本身选有改编的经典英语语言作品,如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改变成了短剧,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简化成短剧。教师如果有计划有步骤的再增加一些通俗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对学生英语语言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的了解会有极大帮助,使他们终生受益。从现实与神话交织,感受人类想象力的无与伦比,从西方经典童话故事,懂得善永远战胜恶,人类的智慧永无止境,… 正如Martin Amis所说“Great novels are shocking;and then,after the shock dies down,you get aftershocks.” (p xii,Lolita,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参考文献:

[1]David Elm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J]鹿屋体育大学学术研究纪要,2013年第46 号

[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Wenying Jiang,ETL Journal,October 2000

[3]李丕清.语言知识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J].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4]程晓堂,岳颖.语言作为心智发展的工具——外语学习的意义[J].中国外语,2011年第1期

[5]胡冬梅,刘春华.语言文化导入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必要性[J].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1期。

通俗文学 第6篇

关键词:通俗文学,通俗性,高雅性,美学

引言:

通俗文学又称大众文学﹑俗文学。与严肃文学﹑雅文学相对而言。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95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就对其美学特征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总结出通俗文学的三大美学特征即通俗性, 传奇性和娱乐性。本文认为通俗文学美学三大特性中的通俗性是可以与高雅性相结合的, 在通俗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扮演重要角色。

通俗文学之所以能够作为文学源头, 在以后的时间里分化、孕育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学, 其主要原因就是通俗文学并非是单质的, 也就是说在通俗文学的艺术基因中兼备了许多不同的原质,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其通俗性与高雅性的结合。

在世界文学史上, 许多经典名作, 当其问世之初, 都被广大读者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学。我国的古典文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这样;世界文学中的莎士比亚戏剧和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也遭遇到这样的命运。这说明, 通俗文学的通俗性与高雅性的结合是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而变化的。

自认为是写作娱乐小说的金庸, 被北京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被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王一川尊为20世纪中国的小说大师, 即是一个生动例证。通俗文学的通俗性, 一般包括:

1.面向大众;

2.浅显易懂;

3.具有娱乐消遣功能。

比如, 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王朔的小说, 无疑都具备上述三个特点, 我们可以将其归入通俗文学之中;但同时, 金庸武侠小说在美学品位上, 又明显地超越了通俗、超越了武侠, 因而具有高雅文学的艺术品位;在思想意识上, 王朔小说在反抗正统、消解价值方面, 则颇具先锋性;再比如, 上世纪初最具轰动效应的哀情小说《玉梨魂》, 在思想上宣扬“发乎情止乎礼”的封建伦理教化, 极为平庸;但是它在表现形式上, 却采用古色古香的“骈四骊六”体, 并没有“面向大众”, 也并不那么“通俗易懂”。所以, 在通俗文学中, 通俗与高雅之间并不存在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由此而形成通俗文学的另一个美学特征, 即:俗中有雅, 雅俗兼容。

鉴于通俗文学“通俗性与高雅性”的基本美学特征, 在欣赏通俗文学作品时, 我们就不应该简单地将它们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 而应该自觉地从通俗文学中去发现、感悟、欣赏它那有可能潜寓着的某些高雅文学境界。很可能在大多数的通俗文学中都没有高雅文学的境界或意味, 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忽略、漠视有少数写出了高雅文学境界的通俗文学作品存在。文学是以质量说话的, 大浪淘沙, 文学史的长河会淘汰许许多多的平庸之作, 无论它们名义上是纯文学、严肃文学、精英文学、先锋文学, 凡是平凡、平庸之作, 都会被文学史的筛网淘汰出去!

通俗小说大家张恨水的《金粉世家》, 就是一部雅俗共赏之作。张恨水的知心张友鸾曾经说过:《金粉世家》如果用话剧形式来写, 就是又一部《雷雨》;如果用新小说形式来写, 就是又一部《家》。孔庆东说:“《金粉世家》在描写中国式大家族方面, 上追《红楼梦》, 下与巴金的《家》、《春》、《秋》等巨著相比, 毫不逊色。”就像《红楼梦》中有一个形而上的太虚幻境一样, 《金粉世家》结局时, 金家破落, 金夫人在西山念经信佛, 从山上看云雾中的北京城, 像是海市蜃楼一般时隐时现;她回忆自己一生所经历的荣华富贵, 转眼之间已了无痕迹, 就像做梦一般。可以说, 《金粉世家》与《红楼梦》一样, 都写出了人生如梦的形而上悲凉感。

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 实际上也可以分为三个文学层面来予以审视、欣赏、评析。

(一) 《笑傲江湖》的第一个文学层面, 是一个想象中的非现实的武侠世界。这个幻想中的武侠世界, 分为正、邪两大派别, 派别中各有绝招秘籍, 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权力中心, 引得不少野心家勾心斗角, 血溅青山;同时, 这些武林中人又为一些爱恨情仇所裹挟, 连续演出了一系列的悲欢离合故事;经过种种磨练、考验、灾难与奇迹, 主人公令狐冲终于笑傲江湖!这样, 在《笑傲江湖》的第一个文学层面中, 以武林争霸线为经、以婚恋趣味线为纬、以主人公成长史为轴心, 曲折地表达了人们在生存斗争、情爱世界、自我实现三方面的愿望与憧憬从而写成一部极具娱乐性的通俗武侠小说。

(二) 《笑傲江湖》的第二个文学层面, 是一个表现作家现实人生感受的寓言世界。金庸曾经回忆说:“写《笑傲江湖》的那几年, ‘文化大革命’夺权斗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当权派和造反派为了争权夺利, 无所不用其极, 人性的卑污集中地呈现。我每天为《明报》写社评, 对政治中的龌龊行径的强烈反感, 自然而然反映在每天撰写一段的武侠小说中。”在《笑傲江湖·后记》中, 金庸又说:“任我行、东方不败、岳不群、左冷禅这些人, 在我设计时主要不是武林高手, 而是政治人物。”所以, 金庸在《笑傲江湖》中, 借武林故事来抒发自己的“文革”感慨, 解构“文革”神话, 乃是以武林小说的通俗形式来实现个性化知识分子写作, 在“俗材”中写出了“雅境”。

(三) 《笑傲江湖》的第三个文学层面, 表现了作家关于人生理想状态的形而上憧憬。相当时期以来, 由于对现实主义的独尊, 中国现当代作家往往专注于“反映”一时一地的“特定”历史社会生活, 而少有超越时空的形而上追求。《笑傲江湖》却是一个例外, 作家通过对令狐冲这一人物的成功塑造, 表现了他对人生理想状态——自由、自然的思考与憧憬。

结论

通俗文学作在现在社会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文学现象。人们可以在阅读的过程得到情感的宣泄, 适时的放松有时甚至是从中获得某些知识或者灵感。人们越来越频繁的接触并接受着通俗文学作品, 也使通俗文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使其生命力越加的旺盛。而且现今社会的不可忽视的一个词汇即“雅俗共赏”也是通俗文学的通俗性与高雅性的一个体现。

参考文献

[1]董大中:《试论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分野》, 1985年创刊号《批评家》

[2]畅游:《关于“地摊文学”的断想》, 1995年第1期《当代文坛》

通俗文学 第7篇

在对通俗文学的众多解说中, “与世俗沟通”是比较为学术界公认的一个说法, 它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的由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的诸多因素交融、渗透所形成的“合力”作用的产物, 与古典正统高雅的文学价值理念完全不同, 它强调文学的消遣娱乐功能, 附带着“杂以劝惩”。在概念表达上, 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是指以清末民初大都市工商业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得以滋长繁荣的, 在内容上以传统心理机制为核心的, 在形势上继承着中国古代小说传统为模式的文人创作或经文人加工再创作的作品, 在功能上侧重于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但也顾及到‘寓教于乐’的惩恶劝善效应;基于符合民族习惯的优势, 形成了以广大市民层为主的读者群, 是一种被视为精神消费品的, 也必然会反映他们的社会价值观的商品性文学。 (2)

中国的通俗文学, 主要以通俗小说为主,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都市通俗小说不过是文人利用群众可能接受的方式 (包括语言、形式、审美趣味等等) 写出来的文学性读物。20世纪最初的一、二十年里, 在上海等沿海城市随着现代工商业的发展和繁荣, 出现了较为广泛的相当规模的市民阶层, 这些人包括银行职员、工商业者、店员等种种现代职业者, 他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的闲余时间里, 需要轻松的读物来进行娱乐消遣, 这一阶层, 他们不属于“五四”新文学的圈子, 而生动易读的通俗小说正合他们的口味。正如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所认为, “闲暇生活方式的普遍化和制度化为文学、艺术的商品化准备了一个潜在的广阔的市场”。 (3)

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商业社会市场化模式的奠定, 愈来愈多的人倾向于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认定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启蒙与被启蒙者, 革命者与同路人———作者的多种文化身份均被弃置不顾, 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供求关系被单独提取出来, 并且纳入商品流通形势。印数和版税比例规范、作家与商业结构的利润比例之后, 读者就是市场的主角了。按照行之有效的消费原则, “读者就是上帝”, 几乎是一个必然的口号。读者的旨意界定一切, 如果作品的主题和形式超出了读者的视野, 他们的拒绝购买便是一直毫不客气的否决。这时, 尽管以维护经典体系为己任的文学体制仍然对通俗文学不屑一顾, 然而, 后者却常常以市场宠儿的姿态占尽风光。

在经济社会中,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模式无形地压缩了文学的功能。文学的主要意义不再是教育、启蒙、反抗、批判或者开启一个异于现实的纬度———通俗文学主要承担社会的娱乐性消费。正如弗·詹姆逊所说的那样, 这时的通俗文学已经远远超出了质朴的传统民间文化范畴。 (4)

这也正是现代都市通俗文学迅速繁荣的世俗化的文化环境。如同商品生产的更新换代一样, 作为一种商品的诱饵, 投入市场的通俗文学也要精致新颖, 才能够赢得读者即消费者的肯定, 就不得不在趣味性方面下功夫。通俗小说没有要苦心孤旨地企求突破传统, 其指标是趣味性与适当深度的结合, 紧张的情节, 曲折的故事, 欲罢不能的悬念, 释卷之后洞悉谜底的快感以及毫不含糊的价值判断———这一切均可以视为通俗文学生产的基本框架。这些通俗小说只是寄生于现代传媒体制的一种通俗读物, 它固然具有都市传媒体制的政治属性, 但毕竟又属于一种商业行为, 它自然要顾及到都市读者的社会情绪和审美趣味的变化趋向, 所以都市通俗小说小心翼翼地在官方旨意和民众趣味之间走钢丝, 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及时找出官方与民众的共同欲望来加以渲染, 尽量迎合民众的喜好, 现在想来也实属不易。

小说流派当中, 声势最旺的莫过于“鸳鸯蝴蝶派”和“礼拜六派”。被称为“鸳湖派”, 正是因为这派小说是以言情为主, “礼拜六派”这一名称的得名来自于杂志的《礼拜六》, 也是言情小说杂志。“鸳”的四大说部是《玉梨魂》、《啼笑因缘》、《广陵潮》、《江湖七侠》, 四部里有三部都是言情小说或社会言情小说, 这些小说强调文学的消遣性和游戏性, 有意识地迎合都市市民的陈旧趣味, 正像《礼拜六》在发刊词里所说的, 他们的刊物能够使人“一卷在手, 尘虑皆忘”, 以及给人以“又轻松, 又有趣”的阅读快感;更有如穆时英、刘呐鸥等人的作品更强烈地表达了现代都市青年的审美感受, 无论是都市生活场景的高雅性和传奇性, 表现手段的新奇性和刺激性, 还是现代男女的情爱内容及其方式的描写, 都在很大程度上, 明显看出城市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考察过一定数量的通俗小说之后会发现, 某些题材长久不衰:惊险、侦探、情爱、恐怖、黑暗暴露、名人传记、异国情调、宫闺密事, 正如托多罗夫所指出的那样, 通俗文学时常是某种模式的化身。可以看到, 通俗文学的作坊里面存放了许多制作故事所习用的“文学模式”:灰姑娘和白马王子的模式;多角爱情与有情人终成眷属模式;蒙冤与复仇模式;血缘纠葛模式;追捕与饭追捕模式;缉拿者与凶手身份逆转模式……这些模式内部包含了人物的位置, 行动起讫与冲突程序的大致规定。尽管不同的故事之中人物各异, 然而, 一旦投入这些模式运行, 这些人物所产生的功能却十分相近, 这些模式的兼并, 组合时常制造出某些更为复杂的编码方式。如果说, 经典体系对于僵固的模式怀有高度的戒备和厌恶, 那么, 通俗文学却常常利用这些模式将人们所关注的材料组织成熟悉的故事。这些文学模式的风行可以追溯人们的无意识心理, 性和暴力的冲动可能是某种重要的添加剂。或许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恰恰是这种无意识心理有效地庇护了一大批情节雷同的作品反复印行。

通俗文学在历史上曾被一些严肃的艺术家所不屑和看低, 但它的确是商品社会的产物, 虽然大多数是粗制滥造的作品, 但也不乏有特色的作品, 而且, 这些作品对现代小说的成长是有较大的帮助的。譬如, 像《九命奇冤》这类作品, 在小说结构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事实上, 在通俗文学发展过程中, 有不少作家的成长离不开通俗文学的帮助。如:现代作家刘半农、叶圣陶、施蛰存和张爱玲等。多多少少都与鸳鸯蝴蝶派小说有联系, 有的是在模仿这些小说的笔法开始文学创作, 有的是在鸳鸯蝴蝶派的主持的文学杂志上刊发作品而逐渐为人熟悉。

一旦进入到文学的操作过程和流通过程领域, 都市通俗文学的优势凸现。当新文学成为主潮后, 那些在政治上拥护共和反对复辟的知识分子就成了思想道德领域的保守派, 他们与“五四”一代思想文化上的反叛者相比, 更容易为文化政策上趋向保守的各界民国政府所接受, 由他们控制现代都市文化运动的主要工具———报纸、杂志、画报、电影等领域, 是理所当然的。他们的作品大都用连载的方式发表于小报杂志或大报的副刊中, 有些较有影响的作家甚至可以同时为几家副刊所连载, 一旦获得成功马上被改编为连环图画、电影和戏曲脚本, 迅速在读者中流传开来。这当然不能绝对的说他们比新文学更接近大众, 而是他们掌握了更多的合法舆论工具———这恰恰是与现代化的都市体制分不开的, 与马克思“生产理论”所认为的一点颇有相通之处, 即“印刷出版术的发明及其广泛的应用是催化剂, 它使得文学艺术的商品化和作为社会生产部类的‘艺术生产’终于从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5)

由此看来, 这种富有现代意味的城市化进程给文学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它为通俗文学的发展披荆斩棘, 得以让通俗文学在我国20世纪初以比较从容的姿态登上了当时颇为混乱的文学舞台。而今, 城市化进程在中国仍然处于成长阶段, 城市化过程中, 人的审美经验的转变, 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城市中的商品经济对文学的影响, 往往使敏感的艺术家和批判家看到商品经济与文学情怀相抵触, 甚至是矛盾的方面, 但从历史上通俗文学的发展情况来看, 商品经济与文学的生存环境未必就是一种抵触的关系, 我甚至以为商品经济所寻求的市场经济意识, 在文学方面反倒能够不断产生一种创新的机制, 当然, 这又是另外一个讨论的范畴。

参考文献

①雷蒙德·威廉斯, 《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②范伯群, 《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丛书》总序, 南京出版社, 1994年版。

③李益荪,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新论》,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④弗·詹姆逊, 《大众文化的具体化和乌托邦》, 王济民译, 见《快感文化与政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论报社广告写作中的通俗化及文学化 第8篇

关键词:广告写作,通俗文化,文学化

报社广告写作, 指的是对客户的需求和产品等因素进行宣传, 宣传角度需要站在顾客的立场, 借助报社媒介渠道达到刺激顾客购买欲望的目的。报社广告写作需要遵循两个原则: (1) 提供商品信息。 (2) 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 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一、报社广告写作的目的及语言要求

随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对于报社广告写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评价一篇优秀的报社广告写作作品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其中, 报社广告写作的语言特色占据评价因素的主要地位。

第一, 优秀的报社广告写作成品需要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介绍商品的价值特点。报社广告写作过程中, 需要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令消费者对于所宣传的商品信息有大概了解。倘若报社广告写作所运用的言辞过于生涩、难懂, 那么消费者与商品之间将较难达到沟通顺畅的效果, 这种情况下, 报社广告写作的初衷便发生了偏离。

第二, 报社广告写作过程中, 需要通过适当的权威语言及品牌语言帮助商品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正确、优秀的商品形象。这一阶段为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信赖感的提升打下基础, 有利于后续作品的营销作用发挥效应。

第三, 报社广告写作作品的结尾需要运用恰当文字引起消费者的回应, 这里所说的回应不局限于面对面交流、沟通, 而着眼于消费者通过优秀的报社广告作品与商品之间的心理共鸣。换言之, 消费者可以透过报社广告作品深入了解商品与自身需求的匹配程度, 从而自然而然地被激发购买欲望, 最终, 报社广告写作可以促成销售。

基于上述对报社广告写作作品的应用目的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 报社广告写作作品所采用的语言文体都会对广告作品的营销作用、宣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查阅已有成功的报社广告写作案例, 对这类广告作品的语体的表现形式的要求主要包括三方面:

首先, 需要保证报社广告写作作品语体的信息性和感染性。可通过渲染词汇的重叠使用达到这一效果。从心理映射角度抓住消费者的购买诉求, 以感染力强的语言及文字吸引消费者注意, 力求与消费者在心理层面产生共鸣, 建立消费者对宣传广告的信任。

其次, 增加报社广告作品中口语语体的应用, 避免出现过于书面化、专业化的语言出现的频率太高, 否则将会因易读性差而引发消费者的反感情绪。也就是说, 在报社广告写作过程中, 对于书面语言与口语语言的权重需要结合商品特点及营销目标进行合理规划、调整。

再次, 增加报社广告写作作品中的权威性语体所占的比重, 迎合消费者信专家的消费心理, 提升商品在消费者心中的信用等级, 增加成单希望。

二、报社广告写作中的通俗化与文学化

传统纸媒在宣传手段中占据份额较大, 其广告应用效果会对商品销售产生较大影响。在广告宣传手段日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 报社广告写作如何通过语言、文字特点的把握提升其在广告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广告从业者将眼光放置于广告言语有效性的研究上, 针对报社广告写作而言, 通俗化是其中的基本要素。通俗化的语言特点要求源于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人们越来越少的阅读广告时间的考量。换言之, 在当前商品经济时代, 语言趋于简单化的潮流已成为报社广告写作的发展方向。

首先, 通俗化的报社广告易于广告宣传内容的被理解。一般情况下, 消费者更倾向于第一眼阅读便能掌握广告文本意图及商品大概情况的广告内容, 而通俗化的报社广告便可以完成这一目的, 借助较为突出、易读性较高的主题宣传, 既能抓住广告宣传对象的特征, 又能给消费者以深刻印象。报社广告可以参考电视广告成功经验, 如农夫山泉、美的空调。

其次, 在报社广告写作中, 可以通过直接叙述、直接说明的方式进行内容描述, 省去了可能会引来消费者阅读反感的词汇的重复强调使用, 以直截了当的文本直接触及消费者的阅读神经, 有时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再次, 值得注意的是, 通俗化、易读化并非是将报社广告写作文本水平降低至低俗水平的意思。目前市面上偶尔会出现的以吸引眼球而写作创作出的广告用语常常令人大跌眼镜, 这些广告写作作品谋求的仅仅是消费者低俗趣味的迎合点, 而非自身产品真实价值的有效宣传。对于这类广告, 我们认定其为低俗化产物。报社广告用语切勿走入歧途, 要时刻保持自身水平。

另外, 需要注意的是, 当下社会的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报社广告用语的通俗化与艺术化的有机结合, 避免过于俗套的广告内容降低消费者的阅读兴趣及购买欲望。在报社广告写作中, 可以适当改变广告内容的表现形式, 如将幽默元素添加进报社广告写作中, 时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额外效果。

三、结语

针对报社广告写作的文学化水平, 可以借助广告内容的细节词汇的表达方式的变更、选择以提升。可以说, 文学化是报社广告写作的基本保障, 而通俗化是报社广告写作的追求方向。我们可以合理预测, 今后报社广告写作的主流方向将是文学化与通俗化并存的趋势, 在保障广告内容的宣传效应的同时, 提升消费者对于报社广告作品的好感度, 满足产品营销需求。

参考文献

[1]吴秉杰.通俗性与纯文学性[J].文学评论, 1990 (2) .

通俗文学 第9篇

二战后的美国文化逐渐成为西方文化的中心, 它在世界范围内引导了“美国学研究”, 在以往被遗忘的文化领域中, 通俗文化因其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紧密联系而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 逐渐成为了具有大量的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 美国通俗文学的发展呈现出迅猛之势, 其主要表现在于出现了大量的美国通俗小说, 在英语中, 通俗小说被称为popularfiction, 由于popular有“受欢迎的、流行的”含义, 因此, 通俗小说也被称为流行小说。

在我国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中, 有大量的课文节选自美国通俗小说、杂志、报纸等文学作品。在传统的纸质教材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背景下, 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配套的各种立体化教材不断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体验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等。因此, 除纸质教材外, 由光盘、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等共同构建的立体化教材中都大量引用或借鉴了美国通俗文学的作品, 这更体现了美国通俗文学作品与大学英语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二.美国通俗文学作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归根结底是语言的输出, 语言输出的前提则是输入。输入在整个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语言学研究早就揭示, 没有大量的语言输入, 语言输出就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20世纪80年代Krashen (1985) 提出了输入假说 (inputhypothesis) , Krashen认为, 人类习得语言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对语言输入的理解, “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只要有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就可以从i发展到i+1。他把学习者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定义为“i”, 把语言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定义为“i+l”, 指出只有当学习者接收到的语言材料属于i+l的水平, 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因此, 大学英语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 这就需要大量的英语语言素材, 而文学语言是语言的精华和语言的多样性的体现, 美国通俗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涉及到最正规的书面语和最通俗的口头语, 从而为语言学习提供可以效仿的语言环境和模仿样本。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以介绍美国的Civil rights heroes (民权英雄) 为主, 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正规书面用语介绍美国的黑人奴隶制、种族歧视的根源与现状以及民权英雄为争取自由而做出的壮举等;再如《新视野大学英语》 (第二版) 第一册第二单元Deep concern (深深的忧虑) 介绍了几乎每一个美国家庭都要面对的问题———代沟, 课文中引用了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少女Sandy与父母之间由于生活观念和方式不同产生的争执而引发的对话, 对话中运用了大量的美国口语。通过阅读, 学生可以扩充词汇量, 学习具体语境下真实的语言, 增强语感, 提高自身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

2. 增强学生对美国文化的感知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文化离不开语言, 而语言也不可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 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语言的学习也是文化的学习, 而文学学习是文化学习的一种有效而直接的途径。

大学英语教材中的美国通俗文学作品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美国文化素材, 可进行文化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

(1) 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背景知识简介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为例, 每一个单元都由围绕同一个话题的课文、词汇、习题、听说等训练构成, 这些话题往往都与美国文化相关, 同时又不脱离大学生活, 极具趣味性。教师可以在每次课开始时的5到10分钟留给学生, 让学生轮流来做关于每单元话题相关背景知识的简介, 比如体现美国青少年叛逆的代沟问题 (Generation Gap) 、网络环境下的虚拟交流 (Virtual Communication) 、美国传统文化节日和习俗 (AmericanHolidays) 等, 学生们会在课前做足准备工作, 通过网络和各种图书资源中搜索与此相关的背景知识, 并写成小型演讲稿的形式;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以PPT辅助的形式来向大家做口语展示, 从而达到文化学习的目的。

(2) 英文电影配音与角色扮演

电影还原甚至浓缩了现实生活, 在英文电影中, 学生们可以学习到地道纯正的英语口语, 在这种学习中, 电影配音的方式很明显地优于死记硬背的方式。教师可以节选某些有代表性的英文原声电影的视频文件片段, 将涵盖富含美国文化特色的生活场景展现给学生, 如正规西餐用餐场景、美国大学生的生日聚会场景、浪漫的爱情表白场景等。教师先让学生观看, 使大家熟悉影片情节和人物台词, 再用边播放、边暂停的方式讲解台词中的习语或俚语;之后进入中心环节, 即关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声音, 再次播放影片片段, 让学生们分角色来配音;继而脱离影片的角色扮演来还原影片内容, 使学生们在真实的文化环境中体会语言的具体用法。

(3) 模拟真实情境的有声训练

电影配音和角色扮演都可以在课堂上直接进行, 学生是在模仿中“体会”语言。而模拟真实情境的有声训练则强调口语练习的现场是经过布置的并还原了真实的文化环境, 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语言。学生们可以把教室布置成若干现场, 使人身临其境, 比如美国沃尔玛超市的求职面试考场、美国社区诊所中牙医的诊室、美国戒酒互助会成员的约见地点等。学生们走进不同的教室, 相互之间进行对话的同时, 就仿佛在经历着不同的社会生活场所, 使流利地道的口语表达深深地刻在脑海中。

学生通过对美国通俗文学作品的研读接触到美国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评判视角等特定的意识形态, 从而培养对美国文化理解、包容、尊重的意识, 有助于使其发展成为具有文化意识的国际化人才。

3.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

通过阅读和分析教材中的美国通俗文学作品, 品味不同作家的不同文体、不同语言风格, 学生可以从表层学习深入到深层次的语言学习、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水平。大学英语不同于其它社会学科的最显著特征就在于它蕴涵的人文性, 其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 无论是词的选择、句的结构、篇章的布局还是修辞方法、韵律节奏的使用都蕴涵着丰富的情感, 许多课文都是反映人类真善美情感的美文。因此, 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文学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使其智能与身心得到和谐全面发展。

三.结语

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向学生展示美国通俗文学的魅力, 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引导、鼓励学生循序渐进地阅读文学作品, 积极探索文学学习的方式方法, 以拓宽大学生的思维与眼界, 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文学素养, 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受益匪浅。

摘要:近年来, 作为美国文学重要分支的美国通俗文学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 我国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大量地节选和引用美国通俗文学的作品, 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体现出了重要的作用,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学生对美国文化的感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等, 逐渐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素材。

关键词:美国通俗文学,大学英语教学,作用分析

参考文献

[1]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Harlow:Longman, 1985.

[2]段国重.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甘肃科技纵横, 2005 (6) .

[3]黄和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4]金辉, 滕玉梅.谈外语学习中的文化导入与文化定型[J].教育探索, 2006, (9) .

[5]刘英昕, 李敏.美国通俗文化导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6]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英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上一篇:就业财政政策下一篇:实训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