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信息范文

2024-06-22

多维信息范文(精选11篇)

多维信息 第1篇

装备维修信息化是未来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交战双方实现体系对抗,保持和恢复参战装备战斗力,夺取战争最后胜利的关键环节。装备维修信息化就是在维修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借助各种信息平台,对维修资源实现优化管理与共享,对维修技术实现远程信息支援。

与装备维修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很多,如EAM/ERP、SIS、DCS、PDM等,但各有侧重:EAM/ERP偏重于装备生产过程和静态信息的管理,PDM主要用于产品数据管理,SIS侧重于重大装备的运行监控,DCS用于装备集散控制。这些系统存在信息集成度低、对多维海量数据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信息的展示方式简单等问题,与当今信息管理技术的多信息集成和可视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该系统以图形图像为直观载体,在可视化环境下,将与装备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等相关的完整信息资料,包括多种主流信息管理系统(EAM/ERP、SIS、DCS等)中的信息,进行集成管理,可提供智能信息查询和设备的精确直观定位功能,并可在该平台进一步开发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信息综合应用。相对国内目前普遍采用的图文管理系统,该软件的特点突出了图纸资料的应用功能。通过图纸上的信息点进行多重链接,实现图纸与图纸、图纸与技术资料的多维对接,直接面向装备维修保障一线,装备图纸与技术文档与装备实景以及排故现场对应,提供现场再现功能,为装备的技术管理、维修保障及保驾护航提供远程技术决策能力。

2 功能模块及流程图

2.1 整体功能模块图

GraphInfo系统功能主要包含:权限管理、数据录入、建库管理、信息点管理、审批流程五大核心模块,版本管理、信息点属性管理、镜像管理、系统集成等多个辅助模块。功能模块图如图1所示。

2.2 系统流程图

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流程图如图2所示。

3 系统详细模块介绍

3.1 权限管理模块

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权限管理为两级模式,即厂级系统管理员权限和部门级管理员权限。厂级系统管理员负责对各部门管理员和厂级领导的权限管理,具有最高操作权限;部门管理员只负责对本部门所涉及的技术资料进行管理,并根据工作需要为部门内每个员工设置相应的权限,同时也负责设置本部门所管辖的技术资料的开放属性(即某一文档对哪些部门/哪些用户开放浏览权限)。两级管理模式简化权限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系统资源的维护权限分为修改、浏览、无权限三级,无任何权限的人员,只能浏览由系统管理员设置的开放浏览的一些资料。有权限的员工都隶属某个部门,他拥有本部门管理员赋予的对系统的使用权限,也拥有其它部门向该部门开放的部分资料的浏览权限,还可以浏览系统管理员设置的开放浏览的资料,并可以更改自己的口令。登录客户端后,文档库目录树中呈蓝色的节点目录,表明该员工拥有修改权限,黑色表明可以浏览,灰色表明无权限。无浏览权限的目录在其客户端软件中不出现,文档目录树界面简化,使用方便。

3.2 数据录入模块

描述:数据录入可单个文件录入也可批量录入,系统不同目录属性用于上传不同格式文件,录入之前需确认目录格式与文件爱你类型是否相同。用于上传文件的目录格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图纸目录:用于上传DWG、VSD、TIF格式文件

图片目录:用于上传JPG、BMP、GIF等图片格式文件。

文档目录:用于上传DOC、XLS、PDF等文档格式文件。

3.3 建库管理模块

描述:目录管理可以分门别类地创建任意多层级的文档库目录树,并可对其动态添加、修改、删除和移动等操作(所有目录只向有修改权限的员工开放),从而使用户具有灵活的文档编目功能,能够让用户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进行任意层次化的编目,实现精细化技术管理。属性管理主要用于查看文件的基本属性(包括文件名称图号、审批信息、生效日期等等)以及对文件关联设备编码的设置(用于实现信息点右击查找关联文档)。文件管理主要有迁移维护、排序维护、回收维护、版本管理四部分构成。

3.4 信息点管理模块

描述:信息点管理模块是本系统亮点模块之一,系统能够在一张图纸上能动态集成数十个乃至上千个信息点,而每个信息点可携载20个甚至更多个链接。可方便地实现深层、快捷的信息查询、统计、导航、输出和跳转访问。

其功能定义如下:

1)以图形为基础添加信息点,建立图形之间多重链接关系;

2)以图形为基础添加的信息点,能够实现图形与图形之间的链接关系,并且链接的数量不受限制;

3)信息点可根据权限进行添加、修改、删除、隐藏等操作;

4)信息点的链接是具有可编辑性、多态性、复合性特征;

5)信息点的链接可以根据权限进行编辑;信息点不仅能够实现图形之间的链接,还能够实现图形与其它信息之间的沟通;

6)通过信息点的应用增强图形信息的读取功能;

7)整合装备检修信息、备品备件信息实现对维修要素的管理。

从信息点控件的gID、pID和Caption等属性中截取的相关信息作为参数,从图形表中检索出相关的图形文档,以图标形式在模板窗体中表列显示,起导航作用,可快速跳转访问与该信息点相关联的图形信息集成文档,这是一种点到面的访问模式。多态复合链接技术在多维信息集成系统中的应用流程图如图3所示。

3.5 审批流程模块

描述:审批流程功能的设计符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实现技术文件的受控管理,提高技术管理的时效性与可靠性。

审批流程功能对装备技术文件资料规范化管理起到了辅助作用,简化了以往繁琐的人工审批流程,方便企业管理,节约审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让技术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新最准确的技术资料。

另外,系统可以对图纸、技术资料的版本进行严谨控制,对历史版进行统一的高效管理,图纸修改标记可以直接添加在图形上,可随时查阅文件历史信息及修改记录。

4 关键技术

4.1 多态复合链接技术

超链接(Hyperlink)是一种最常用的链接技术,能够提供快捷的信息链接,但超链接只能携载一个链接,很难满足海量多维信息集成的需要。

多态复合链接以图形图像为直观载体,能实现信息链接形态的多样性和信息种类的多样性,在一个“热区”上能携载数十乃至更多个链接,突破了传统超链接信息承载量的限制,为海量图形图像等多维数据的集成管理与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为实现上述功能,构造一种信息点控件,以承载多态复合链接。该控件除具有常见控件方法、事件外,其属性作了特殊设计,外观表征可以为一段文字、图片、动画或透明等形态。控件有一个特殊的链接检索号属性,根据检索号可以从链接表中查到一组记录,构成多态复合链接的一组访问地址,每个地址对应多态复合链接的一个链接。

在数据库的每一个图形图像文件上,都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数百乃至更多的多态复合链接。利用多态复合链接极强的信息链接能力,在图形图像模式下,将海量的信息集成管理,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多维信息空间,实现海量图形图像等多维信息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信息综合应用。

4.2 可视化环境下的多维信息集成技术

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采用多种接口技术和软件中间件技术,以系统提供的图形图像浏览器所形成的可视化环境作为基维,将其它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信息作为上层维,构建一个多维信息空间。系统既可以集成多种静态非结构化信息(如常用文档、视频、图形图像等),还可以集成多种信息系统(如ERP、EAM、MES等)中的相关信息,是一种创新的信息集成技术。

4.3 数据加密技术

为保护用户资源,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对每个导入的文件进行加密,为提高文件的加解密速度,通常只对各类文件的头部进行加密,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提高加密强度,对全文进行加密。另外,所有用户的密码、操作权限等敏感信息同样也存放于数据库的特定表中,采用非对称算法对其进行加密,保证数据的安全。

4.4 图形图像压缩技术

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实现了DWG格式图形文件到WMF格式文件的批量转换功能,将DWG文件中多个图层的信息压缩与融合,使图形文件的浏览速度提高10倍以上,实现网络环境下图形文件的快速浏览和跳转;采用哈夫曼编码和游程编码算法等有损压缩算法,将BMP文件转换为JPG文件;采用贝叶斯阈值小波图像去噪算法,对工程图纸扫描文件进行消蓝去污处理。

5 系统特点和优点

5.1 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信息点智能导航,设备资料随图可见;

2)版本过程控制,保留历史修改痕迹;

3)图纸对应跳转,实现流程链接、逻辑联锁、管线对接;

4)分层式图纸标记,保留图纸原貌;

5)设备定位检索,快速查找设备所在图纸及准确位置;

6)预留系统接口,确保信息化持续发展。

5.2 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该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全面反映装备基本信息,为操作人员、检修人员、管理人员日常工作提供充分的技术数据,帮助他们及时分析、排除设备故障,提高现场快速反应能力和工作效率;

2)帮助技术人员第一时间查找到装备相关资料,为装备抢修争取宝贵时间,大大提高装备检修效率,缩短检修周期;

3)该系统以装备工程图纸或图形图像作为导航器,提供一个快速定位了解有关装备的基本信息、相关图纸、技术资料的途径,为技术决策提供充分支持,为技术培训提供学习平台;

4)提高装备技术管理水平与效率,有效管理好各种技术文档,高效的多版本控制保证了技术资料的安全性、一致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减少技术资料实施执行与现场实际情况之间的脱节;

5)通过网络实现分布式技术管理,完整保存装备设计、生产、使用、维护等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技术档案,为装备维修经验、资料的积累提供可靠的保障,推动企业知识共享和信息安全管理;

6)针对装备临抢修任务,在技术人员无法跟随的情况下,带上一台便携式计算机即可实现装备技术资料的查找,从而为故障辅助检修提供有效的支撑;

7)在网络条件能够满足远程连接的前提下,当装备故障且专业技术人员无法到达时,故障发生前方能够通过视频、录像等方式直接将现场状况传送到后方,以方便专家提出指导意见,实现远程技术支援。

6 运行环境

6.1 硬件要求

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硬件要求如表1所示。

6.2 软件要求

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硬件要求如表2所示:

7 结论

GraphInfo多维信息集成系统是以装备为核心的多维信息平台。该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先进技术,加速了装备维修过程以及人员培训周期,提高了装备利用率,提升了部队综合战斗力,降低了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支出。

从装备的全寿命全系统角度来考虑,该系统实现了武器装备交互式的故障诊断与维修,对提高装备的保障水平,提高装备的战备能力,降低系统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奈霍夫.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李祥生.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文素材多维品读 第2篇

邓超,你敢来吗

浙江卫视准备上演《奔跑吧,兄弟》真人秀节目时,要选一些灵魂人物加盟。制片人俞航英想到了邓超,因为她觉得邓超身体素质好,又具有娱乐精神。但她又知道,邓超名气大,档期满。如何才能邀请他参加呢?于是她动了一番心思。

考虑再三,俞杭英亲自主刀,给邓超发去了一封邀请函。她在信里详细介绍了这档节目的主题是“让爱一起跑”,是一档公益节目,节目的所得将用于十五所贫困山区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将奔跑和运动的生活理念传达到学生心中。最后,她意味深长地向邓超调侃了一句:“你敢来吗?”

热衷于公益事业,且天生爱运动的邓超不禁蠢蠢欲动,他爽快地答应了。后来,在这个节目的启动现场,邓超说:“是信里最后一句话打动我了,我最听不得这个,干吗不敢?”

多维信息 第3篇

1 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体系,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可分为3个梯次:学段培养目标、模块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学段培养目标包括2部分:整体目标和区域目标。整体目标的制订主要依据国家的有关标准,而信息技术教育的整体目标和任务单独依靠其课程教学本身是难以全面达成的,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专题活动课程的安排,将非常有利于信息技术教育整体目标的实现。基于这一想法,可以增加区域培养目标。以小学阶段为例,主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与语文教学、美术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要求4年级学生能利用计算机画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5年级学生能利用计算机写作文,并合适地呈现出来。

对于具体课时教学目标的制订,主要强调“三性”:层次性、全面性、多维性。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都为课堂上如何解决好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而困惑,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课堂纪律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目标的制订上应实现分层预设。目标预设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不同,根据其现有知识结构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不同的学习目标,以使不同的学生能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学生合理分层的基础上,教师在备课时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教学目标大致分为3个层次:基本型、发展型和创新型。基本型目标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重点在于抓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应用上要求能模仿完成相关的操作;发展型目标是在基本目标基础上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技巧,并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创新型目标则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不但能解决现有问题,而且要求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目标设置的全面性是指教师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如何渗透德育、明确转变学生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等方面的要求,并通过严格的训练,以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应有的提高。

教学目标设置的多维性,是指教学目标中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层面,并且这3个层面的目标要相互渗透、有机联系。知识与技能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为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保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贯穿在整个过程中。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联系或通过相互孤立的活动分别培养。

2 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最活跃的主体部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最终要通过它来得以实现。优化教学过程,就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按照既定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诸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使课堂教学功能得到增强和发挥,用合理的投入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反映到学生身上就是学生素质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方面,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2.1 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与分层预设教学目标相对应,在课堂上应实施“任务驱动分层”和“学生指导分层”。“任务驱动分层”是指教师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这种层次主要体现在难易程度上,主要分为基本型、综合型和创新型。“学生指导分层”是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指导方法。例如,有的教师对创新层的学生采用“课堂指导、远程反馈”的方式,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充当小助教的身份,牺牲了一部分时间,而对这部分学生设定的目标又较高,故这部分学生的作业通常是在课后完成后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反馈给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出现的疑问,教师也通常采用课堂适当点拨的形式。总的来说,由于信息技术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放给学生自主实践的,而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不同层次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类,实施层次性指导: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全体指导,而对于部分学生或个别学生遇到的问题则进行部分学生指导以及个人指导。

2.2 凸显学科特色,探索课堂管理新模式

提起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课堂管理,相信不少教师都会感到头痛:一方面,课堂纪律混乱,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上课说话、玩游戏、上网,扰乱了课堂秩序;另一方面,有限的上机条件也给教师的课堂管理带来了麻烦,计算机数量配备不足、系统运行不稳定、缺乏必要的管理软件等等,都会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在这方面,可以从3个角度进行探索:第一,定规则。规则一般包括常规性管理规则、习惯养成性规则和安全性规则3种类型。为了保证这些“规则”能够顺利地执行下去,教师可以和学生民主协商,制订出相应的管理制度。第二,强化设备管理。首先,是管理硬件设备,这要求信息教师不但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维修技术,对学生上机过程中出现的小故障能够做到手到病除,还要与学校各方协调,对严重老化的设备要及时地升级改造或更新换代。其次,加强管理软件的利用。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着许多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中独有的难题,如怎样消除网络和游戏对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怎样避免不良网站对学生心灵的侵蚀?如何有效保存和管理学生作品(作业)?等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管理软件,对操作系统进行高级设置等技术手段达到管理的目的,可以根据需要向指定学生开放网络,并设定上网时间,禁止学生访问特定的网站或是禁止学生下载特定的软件,等等。第三,努力实现“无为而治”。首先,教师应想办法使自己的课堂更加适合学生的口味。其次,要将学习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去控制。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取“15+20+10”的时间分配法则,即每节课用于教师讲授、师生交流的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之内,学生自主学习与完成课堂作业的时间是20分钟,如果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顺利完任务,剩余的大约10分钟左右的时间可任其自由支配,教师将无条件地满足他们的用网或用机要求。“自由支配时间”的巨大诱惑,使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学习,对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是想方设法地寻找解决途径,唯恐自己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影响自由用机时间。这样的课堂自然无需教师下太多的功夫在管理上。

3 优化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强调方法的理解和技能的形成与熟练的相互渗透,学习过程注重认知与技能的内在统一,培养目标则倡导知识、操作技能、信息素养、道德文化、人文修养等多方面的统筹发展。因此,仅在教学结束后通过测验,考查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显然难以适应信息技术教与学的需要。为此,威海市环翠区遵循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主体互动化的原则,构建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新型评价体系,在小学实施信息技术素质3级达标评价改革。

3.1 统一标准,统一方向

3级达标作为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主要是建立在学生平时学习的分项测试、分项评价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平时的学习自主检验、学生集体检验和教师评价,最终达到3级过关的总体目标。对学生素质等级的评定主要通过任课教师的日常纪录、主管部门的实地督导和全区组织的学年末统一考试这3种方式来进行。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科知识的评价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在每学完一个模块后对各知识点由教师通过日常表现、小测验等方式进行打分,教师要注意填写达标纪录表。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创新精神3个方面,采取自评、组评、师评3种形式。对各个单项的测试成绩采用A、B、C 3个等级评价,评价结果按要求及时填到等级达标纪录表中。教师为每个学生建立等级达标纪录表,在每个模块讲完后,教师要把该生的学科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得分及等级情况如实地填到学生等级达标记录表中,作为学年末等级评定的依据。

3.2 自主落实,百花齐放

在总的方案的指引下,各学校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具有充分的自主权,都制订了相应的校级方案。例如,南山小学在过程性评价中,首先拟定了学生成长记录——信息技术素质卡,结合课堂中的适时评价,每月进行一次总结评价。每月末,学生先对自己本月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反思、自评,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评,教师评在最后,结合3次评价总结出本月的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听课与发言方面、爱护课本方面、实践操作与学习态度、合作精神与团队精神、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探究与创新。结合成长卡的使用又设立了2种反馈卡,即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反馈卡和自我评价反馈卡,反馈卡中记录了每位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如“我最大的收获与体会”“我的拿手戏”“我的成就与进步”“我还需改进与克服的问题”等。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多维探微 第4篇

一、教师示范操作促进学生掌握,展示成品激趣活跃教学氛围

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工具性是信息技术学科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的这一特点,以自己的示范操作来指导和教会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只有反复地进行操作练习,学生才能够了解和掌握操作的步骤以及操作的方法。例如对于教学Word排版中的页面设置,如果教师纯粹地作讲解,其效果肯定不好。因此教师要按步骤,一边讲解一边给学生作操作演示,让学生听得懂、看清楚整个操作的过程。然后由学生按照教师操作的方法和步骤上机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学会和掌握Word排版中的页面设置。

按照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向学生展示现有的成品是信息技术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有选择有重点地向学生展示成品可以给学生强烈的直观感受,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激发。比如,在教学Flash动画制作的过程中,笔者向学生展示了事先准备好的一些精彩的Flash动画,学生显得十分兴奋和活跃,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这样的教学一改枯燥、呆板、机械的课堂氛围,教师教学得心应手,学生学习非常投入,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思维能力,借助网络优势丰富学习资源

促进学生有效地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文化,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培养与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的能力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基本任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形成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高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这样的学习模式最大的功效是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探究法有助于学生更深邃地思维,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其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所提问题的难易度要适中,要有一定的梯度。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究学习,最终完成解决问题。

网络可以有效地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教师要充分发挥网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和利用辅助工具软件,帮助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活动。信息丰富,资源充足是网络的特色,这使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有了一个丰盈、完整、良好的知识宝库。例如,教学“信息的获取”,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夯实“双基”的基础,要求学生把网上的语数外等学科的学习资料下载下来,制成文档后发至相关教师的电子邮箱。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在网上下载资料、制作文档、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还丰富了学习辅导资料。在“综合实践课题”教学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在下载资料的基础上,制作一份精美的校报。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增强了文字信息处理的能力,熟悉了有关操作程序,为以后的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实施任务驱动巩固知识技能,综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何谓“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紧扣一个学习中的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问题,学生在问题动机的强烈驱动下,积极应用学习资源,开展深入的学习,圆满地完成学习和实践任务。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恰到好处地融合于实际任务中,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在自己的思考和教师的启发后自行解决问题。“任务驱动法”教学,把计算机学科所特有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在实践中深入学习,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在实践中丰富知识,及时地应用了所学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应用中学生印证和巩固了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同时他们还对教学中的没有理解和掌握的疑点难点问题有一种欲罢不能的学习渴望,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名人素材多维解读 第5篇

正视缺陷 克雷蒂安天生的脸部缺陷曾经让他很是自卑,但当他从书上看到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的故事后,他开始学会正视缺陷,并按照戴摩西尼的方法来训练自己,最后,他终于能够流利地讲话了。当他参加总统竞选时,对手利用他脸部缺陷而做的广告不仅没有将他打倒,而是更增加了他的斗志。他用自己的精彩演讲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最终得以连任总理。

磨砺人生 在训练说话的过程中,克雷蒂安放在嘴里的小石头磨坏了他的嘴巴和舌头,但是他没有放弃;当母亲想要让他放弃时,他却用破茧成蝶的故事宽慰她。最终,经过磨砺的克雷蒂安终于可以流利地说话了。磨砺不仅让他忘掉了自卑,还让他学会了坚持。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蝴蝶总理”就是对他磨砺人生的最好尊重。

多维信息 第6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会计信息化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会计信息化的改革与发展是会计行业盛然的发展趋势,这给我国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做为高职教育中的会计信息化课程,必须积极跟随时代的步伐革新培养目标,以培养出多维复合式会计信息化人才为目标开展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

一、会计信息化课程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在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中,一般所应达到的培养目标为:

(一)能力目标。以会计信息化实践操作的各个模块为内容,熟练掌握各个环节的知识点,如记账凭证录入、总账期末的会计处理、报表、工资、固定资产的核算及供应链管理等。能熟练、正确地进行操作,提高会计电算化实务处理的专业技能。

(二)知识目标。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内容、基本定义、基本原理;明确企业会计信息化组织制度、组织过程以及相关内容;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编程及开发过程;掌握财务会计软件各个模块的结构联系及操作过程;掌握财务软件的综合业务处理。

(三)技能目标。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能够达到会计专业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即能够拿到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包括: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从业资格、中级会计从业资格。

二、多维复合式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

多维复合式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将学生培养成多方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既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也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包括:

(一)熟知MIS的能力。MIS整合了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通过优化配置来实现资源的最佳使用,通过事件驱动即时获得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信息高效准确传递来增强企业环境适应能力。而会计信息系统是MIS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的信息子系统,而需要与业务系统高度集成与融合,这些变化改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思维,对于其中的变化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解和熟知,就无法完成会计信息化的业务处理。

(二)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能力。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应该以会计专业人员为系统开发的主力,这就需要会计信息化人才具备一定的系统构建能力。由于财务业务一体化,很多会计处理功能已有机地融入到了其他各业务模块之中,需要会计人员重新确定会计业务处理边界,传统会计中的很多内部控制职能在信息化环境下也需要通过程序固化来实现。所以会计信息化人才必须拥有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知识与能力,才能使会计信息系统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长期安全可靠运行。

(三)专业会计信息的提供能力。企业的每一项经营、管理和决策都离不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要会计信息化人才具有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能力。随着企业会计信息化的不断完善,传统意义的手工会计业务大部分可由计算机软件代为完成,此时需要会计人员对计算机形成的结果进行分析、利用,依托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来形成更专业的会计信息,没有较高的会计信息服务能力将无法实现未来会计职能的转变。

(四)学习、创新和沟通能力。会计信息化人才必须知道如何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如何创造性地开展会计工作,使自身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这样才能始终胜任会计岗位,拥有竞争优势。同时还必须能够胜任各种需要彼此协调合作的工作,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会计的职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三、多维复合式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实施方案

(一)准确定位突出特色。职业院校作为信息化会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当确立企业会计信息化高端人才培养的会计教学目标,正确指引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更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培养目标。就目前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来看,大致分为会计信息化管理人才、会计信息化技术人才和会计信息化操作人才。职业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这三种层次来考量,量力而行、准确定位,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夯实基础,同时还要突出特色,使培养出来的各类型的人才上岗就能灵活进行相关软件的操作,并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二)灵活设置课程体系。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可以打破课程之间的传统界限,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和课程设计,建立严谨、科学的学科体系。以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课程为基础,以计算机管理、电算化、审计、企业资源规划课程为主干,以各项模拟实验为着眼点,分层次、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学校还可以采取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能够对企业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优化了高校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

(三)加强建设师资队伍。首先,高校教师应有不断学习、自觉更新知识的意识,只有自身知识的充实与新颖才能教出不落伍的学生;其次,学校需要对教师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带着课题到企业第一线实践,形成以“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良好氛围;最后,可以组建一支由社会同行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到学校举办案例讲座和进行实践指导,或承担一些课程的讲授。这样既可拓宽师生视野,又可促进师资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

总之,信息化环境下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既需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又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维复合式人才,因此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并随之配套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建华.大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3(09).

[2]马廷奇.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进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4(04).

关于VR系统的多维信息空间分析 第7篇

虚拟现实技术也称VR技术, 在实际工作场景中, 虚拟现实技术包含了太多的内容, 这个系统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 比如包含着各个技术层次, 比如显示技术层次, 传感器技术层次, 计算机仿真技术层次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技术等的协调, 更好的进行虚拟信息系统的营造, 以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

一、关于多维信息空间的分析

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 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 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 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 需要实现以人为本的观念的营造, 保证虚拟环境的多维信息空间的营造, 更好的处理现实空间内部的关系, 保证信息处理原则的良好应用, 充分调动人的各种系统, 保证人的经验及其知识的良好应用, 保证现实多维信息空间系统的建立, 让虚拟现实系统真正的帮助人类实现其梦想。

在多维信息空间的认识基础上, 人们完全可以进行自身感知及其认知能力上的分析, 在这种多维化的信息空间中进行问题的认识, 更好的进行计算机的信息处理, 保证数字化的单维信息空间问题的解决。解决人类的认识问题, 解决人类认识空间及其处理方法空间之间的矛盾, 解决人们所出现的计算机难题, 实现人的感知经验和处理结果的融合, 更好的进行计算机单维信息局限性的突破, 保证其多维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

二、关于VR系统的多维信息空间构成及其愿景的分析

1随着时代的发展, 计算机系统不断得到应用, 其不断提升了人们改造世界的认知, 在这种状况下, 计算机的应用体系越来越复杂, 人们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模拟物理世界的质疑。这就需要针对物理情景进行一系列的模拟, 从而实现大量直观模拟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量会出现大幅度的增加, 在这种状况下, 需要利用很多的先进计算机处理。但是即使利用非常先进的计算机, 也可以发现, 其被模拟的物理情景被缩小, 但是依然难以解决本质问题。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研究我们的一些问题思考方式。进行人们模拟物理世界方法的优化, 这就需要进行单维数字化处理方法的优化, 进行人们对物理世界的认知体验及其经验上的优化。

在这种认识上的技术上, 可以得知多维化的信息空间是解决上述认识问题的关键, 现代数字计算机能够在物理层面上, 进行单维信息空间问题的解决, 出现了人们对于认识问题的一系列实践空间, 这也与工具处理问题方式不一样, 这就导致了人们更难进行信息处理工具的分析, 难以实现自己的感知体验及其工具的处理。人们需要突破数字计算机的数字化的信息考虑, 进行其多维信息能力的开拓。在当下信息社会中, 人们需要进行人性化的多维信息空间的营造, 在这种基础上, 进行问题的处理及其英语。这就诞生了现实世界的VR系统, 这种系统更有利于人进行多维信息空间的信息处理。在这种多维信息空间系统的构成阶段, 人的感知系统、思想系统、认识系统、以往的经验及其教训, 扮演着太多的重要地位。

2为了实现多维信息空间的更好理解, 可以实现传统单维信息空间的了解, 在一定的单维信息空间系统内, 更好的利用信息处理工具, 实现人与计算机的良好利用, 这就需要人们对以往经验进行分析, 在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内部, 保证信息处理工具的利用, 实现人与VR系统的良好结合, 保证对各种传感器的利用, 利用好计算机, 利用好人的以往的经验及其智慧, 从而解决现实问题, 满足当下多维信息空间系统的工具需要。

在人与计算机系统的协调过程中, 人需要借助传感器进行自身经验与体验的传播, 传送给计算机的VR系统, 在这种条件下, VR系统会根据现实条件, 进行处理结果的输出, 人在过去经历里的物理情景体验, 在当下计算机的处理下, 会获得在这种物理条件下的现实体验。总之, 就是在VR系统的帮助下, 让人们更好的进行客观世界的认识, 保证VR系统对这类问题的处理, 更好的提升人们对于VR系统的应用能力。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 VR系统的需要借助于计算机的接口能力及其计算机的处理能力, 人在这里扮演着感知系统的利用者, 需要实现人与计算机的交互作用, 保证人与计算机的良好互动, 解决人在实践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从而保证对人的大脑内部信息的良好加工及其处理应用, 更好的帮助人们去认识客观世界。

只有人们真正的认识处理上述问题的技术途径, 人类才能更好的进行信息处理系统与人的隔阂的融洽, 这就需要进行信息处理系统的深入理解, 保证计算装置及其信息处理装置的协调, 从而更好的满足当下问题的解决。它将是一种具有对多维信息处理功能的机器, 将是人进行思维和创造的助手, 它将是人对他们已有的概念进行深化和获取新概念的有力工具。要特别强调的是:即使到那时, 人仍将是这个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的主体。

3在实践过程中, VR系统涉及的领域是比较广泛的, 比如信息技术处理系统、心理学系统、哲学系统等, 虽然当下媒体把他的功能进行天花乱坠的描述, 但是人需要认识到其在这一系列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虽然这个领域的技术潜力是很大的、应用前景也是很广阔的, 但目前尚处在它的婴儿时代, 还存在着很多尚未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尚未克服的技术障碍。

结语

在虚拟现实技术的认识过程中, 建立合理的VR系统, 对多维信息空间系统的进行剖析是必要的, 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良好结合, 使人的思想的进一步的启发, 保证人机良好环境的建立。

摘要:为了提升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效益, 需要保证多维信息空间模块的合理应用, 这就需要良好的认识虚拟现实技术, 对多维信息空间概念及其构成状况进行分析。我们需要对VR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解决信息处理系统的问题, 及其认识上的错误。虚拟现实技术包含太多的内容, 了解这种系统, 需要了解其包含的几种技术层次, 在此基础上, 进行多维信息空间的深入分析。

关键词:虚拟现实,VR系统,多维信息空间

参考文献

[1]郭朝, 刘会霞, 沈宗宝, 王霄.高速冲击成形的成形极限图有限元模拟研究[J].热加工工艺, 2013 (21) .

[2]汪云香, 张济建, 符永宏, 刘会霞.依托工程训练中心, 实现大学生“大工程”素质的贯通式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 2014 (S5) .

多维信息 第8篇

关键词:地籍,地理信息系统,地籍变更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重视,因此,土地管理也日趋科学化。地籍的概念也为此注入了新的内容。它已经成为有关土地各类要素及相互关系的综合统一体的总称。

地籍管理是一门科学性、技术性、实践性、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包含了土地、农业、林业、测绘、地质、统计、法律等学科的理论。

为使地籍资料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合理的利用,以便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城镇多维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当前信息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 地籍管理与地籍管理中的时间性

地籍管理的基础是地籍资料,它来自于地籍调查,根据土地种类的不同,地籍调查可分为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地籍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宗地,它是由权属界线围成的自然地块,每宗地还包括它上面的附着物以及有关该宗地的隶属关系及用途等方面的属性描述。宗地的所有这些内容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 地籍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

地籍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可以分为图形(或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种基本类型。

对于层次类型数据的存储,一个比较直观的方案就是将不同时期的数据分别作为一个数据层进行存储,在实际情况中,地籍信息数据远比上述情况复杂,往往每天都进行更新,这时如果仍采用分层存储的方法,将会每变化一次就需要建立一个数据层,这样文件的数量和所有数据文件的总长度将会飞速增长,因此这种方法是不现实的,必须寻找更为有效的途径,用时间标记法建立时空数据结构是当前常用的方法之一。

宗地的合并与分解是地籍数据更新的两种重要形式,数据结构的建立必须便于这两种操作的进行,同时又能对任一宗地的发展历史进行查询,了解宗地的变迁。

本文采用了一种结合时间标记法和宗地合并与分解相结合的存储地籍信息数据的时空数据结构。

2.1 数据结构

地籍图包括界址点、界址线、宗地、点状地物、线状地物。

2.2 属性数据的数据结构

根据《土地登记规则》和《地籍调查规程》分析地籍属性数据的数据特征及属性数据的文件格式,研究数据库中必需的关键数据项的表示、类型及长度、描述等。

2.3 地籍信息系统中拓扑关系的建立

地籍信息系统中的图形采用分层管理,根据需要任意叠加生成专用地图。地籍信息系统中拓扑关系的建立,需要利用宗地构成信息和界址点坐标信息,这样就可将宗地分布图分成三个基本层次,即界址点、界址线、宗地(面),其关系是线由点构成,面由线构成,点由X,Y坐标决定,相应的也产生三个库,即点库、线库和面库。多边形图形特征中的点、线、面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如下方面:点—点、点—线、线—线、面—线、面—点、面—面。在地籍信息系统中,所需要的基本关系是线—点、面—线、面—点、面—面之间的关系。在这面点关系体现在宗地也可直接由界址点构成,而面面关系则描述了宗地的四邻关系。

建立拓扑关系的区域可以是一个街区或一个行政区域,范围的选择可根据数据量的大小来决定,建立拓扑关系的两个源文件是宗地构成信息文件和界址点坐标文件,必须保证区域内每个界址点的编号是唯一的。利用宗地信息文件及统计界址点的引用次数的过渡性文件,再加上原来已经存在的面—点、点—X,Y坐标的关系即可完整地描述地籍信息系统中的拓扑关系。

3 地籍变更

地籍变更的主要内容是宗地的合并、分割、调整和在原有宗地分布总图中增加一个新的宗地,显然上述变更将改变宗地分布总图的拓扑数据结构,同时还必然引起相应的属性库内容的改变。处理方法:1)对于宗地合并、分割和调整的情况,首先将原有宗地的图形与属性信息移入历史库,然后将变更申报、调查、审核等有关资料信息直接通过输入界面添加到相应的属性库中,经上述处理后,地籍变更都可以归结为在原有宗地总图中删除和增加一个或几个宗地图形,在处理方法上可以逐个进行宗地的处理。2)图形处理可以利用建立拓扑关系处理软件修改,也可直接对图进行手工修改等。

4 多维地籍信息系统实现技术

4.1 地籍信息系统中数据更新问题

4.1.1 新宗地的输入

新宗地的输入过程如下:1)在界址点文件中输入新宗地的界址点。2)在宗地文件中添加一条新记录,输入其宗地编号、标识码、界址点等。3)在宗地属性文件中添加相应的属性,记录新宗地的属性。

4.1.2 宗地合并

宗地合并的数据更新过程如下:1)在宗地文件中添加一条新记录以记录合并后的宗地,输入其界址点标识号列,其变量中存有所有参与合并的宗地的标识号。2)给所有参与合并的宗地加上消失时间,该时间即宗地合并所发生的时间。3)在宗地属性文件中,将参与合并的宗地的属性记录加上消失时间,并添加一条属性记录新宗地的属性。

4.1.3宗地分解

宗地分解的数据更新过程如下:1)在界址点文件中输入宗地分解所需要的新的界址点。2)在宗地文件中添加数条记录,分别记录分解后的宗地,它们的变量中都存有宗地的标识号。3)在宗地文件中对原宗地的记录进行修改,加上消失时间,其变量中记录分解后所产生的所有宗地的标识号。4)在宗地属性文件中给原宗地属性记录加上消失时间,并添加一些新记录以记录分解后宗地的属性。

4.1.4宗地属性变化

宗地属性变化是指在宗地边界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其属性数据发生变化的情况。属性数据的更新比较简单,只需在属性文件中给原有记录加上消失时间并添加一条新记录的属性即可。

在以上情况中,新宗地的输入,宗地合并及宗地分解都涉及对宗地文件的操作,当这些操作完成后,界址点与宗地的关系以及宗地与其他地物的关系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必须经过统一处理求出这些关系并将结果存储在相应文件记录中才最终完成了宗地的更新。

4.1.5查询

基于这种时空数据库,就可以实现地籍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查询,一种典型的查询可以用下述短语描述:“显示某地区在某一时刻满足某种属性条件的所有宗地”。当不指定任何属性条件时,查询结果将是该地区在指定时刻地籍图的显示,为了实现这种查询,必须先访问宗地文件和宗地属性文件找出该地区在该时刻满足指定条件的所有宗地,然后调用界址点文件完成查询结果的显示,查询结果除了用于显示外,还可以用于存储以生成工作文件,或者通过绘图仪制作硬拷贝。

4.2土地证书的变更

变更土地证书的处理模型为:根据已有土地证书编号(证书外码),在土地证书记录表中当前项目变更所涉及的全部证书内码中,找出最新的证书内码(即证书内码最大值),将此内码作为新证书内码记录到土地证书关系记录表中,同时将变更日期记录到土地证书关系记录表中。在土地证书记录表中,找到最历史的证书内码(即证书内码最小值),将此内码作为旧证书内码记录到土地证书关系记录表中,然后由现状宗地表、权利人表、宗地权利人关系表创建与土地证书内容相对应的视图,最后打印土地证书。

5结语

目前全国各地先后建立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地籍信息标准和缺乏多维性,使得系统间信息不能共享,数据质量也参差不齐,造成了地籍数据在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因此建立多维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实现历史、现时和预测未来信息的可比性,并对数据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实现数据的交流与共享,从而使地籍信息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多维信息 第9篇

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社会迅猛的发展中, 世界各国都清醒地认识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许多国家根据本国的文化现实与实际情况, 选择并明确了不同文化价值取向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加拿大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伊始, 就侧重于从平衡媒介生产、媒介内容和媒介受众之间的相互关系上设定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他们所遵循的主旨是引导青少年正确解读越来越纷繁复杂的媒介文本。而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强调对大众传媒信息的接受及其所利用的传播能力, 其出发点是重视青少年的视听能力和制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1)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要培养广大受众的媒介批判意识。 (2)

在英国致力拓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团体The British Film Institute, 把媒介素养教育应涵盖的内容概括为六大项目:媒介机构 (media Agencies) 、媒介型态 (media categories) 、媒介技术 (media technologies) 、媒介语言 (media Language) 、媒介受众 (media Audience) 、媒介再现 (Media Representations) 。 (3) 这六大项目基本上奠定了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内容, 主要侧重于批判性教育。

媒体所承载的内容并不全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而是经过刻意的选择, 人们根据各种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建构了关于这个世界的图像。因此我国也有研究者指出, 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应依据以下几项核心理念来设计和构建:其一, 媒介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其二, 媒介对人类社会进程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三, 媒介信息是其意识形态及价值观的“镜像”;其四, 媒介信息难免含有商业动机;其五, 媒介信息的形式与其内容密切相关;其六, 不同受众理解媒介的意义具有鲜明的差异。 (4)

针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起步晚、发展慢、情况复杂的现实状况, 有研究者提出, 面向社会与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应当包括认知教育、批判教育和行动教育。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让广大受众了解和掌握有关媒介的一些基本知识, 这是媒介素养的基础, 只有充分建立了媒介基础知识框架, 才能形成正确有效地运用和参与媒介的态度及行为, 这种基础的认知教育在媒介素养教育中至关重要。其次, 重视培养受众对传播媒介的反思、批评与监督意识, 这种反思性的批判教育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最为关键。对媒介信息的批判主要基于这样五个基本假设所可能产生的影响:1) 媒介信息并不全然真实地反映世界;2) 媒介信息往往经过复杂的筛选、组合与包装;3) 受众是一个个主动而多元的个体, 并非被动而能够加以预测的;4) 媒介信息的呈现可能受到包括媒介编辑者、组织负责人, 甚至政府主管机关的影响;5) 媒介的科技本质塑造了媒介的表现形式, 甚至塑造了其内涵。 (5) 再次, 必须对受众传授运用媒介的技术方法以及批评、监督媒介的途径与方式, 这种具体的行动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行动教育大致上通过三个层面来展开:第一个层面是让受众了解、熟悉并掌握初步操作媒介的基本技能;第二个层面是让受众用实际行动来监督媒介;第三个层面是让受众利用媒介拓展自我与完善自我。 (6)

哈洛伦 (James D Hallom) 在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术论文中指出:像任何其他类别的教育一样, 媒介教育不可能在孤立的状况下获得充分的探索与研究, 比如无法脱离更广阔的历史、文化、经济、法律、民族、政治及社会背景来研究媒介教育, 媒介教育恰恰是在这些背景中发展起来并且还在不断地起作用。 (7) 在我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也必须结合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族、教育等等实际国情, 选择适合不同层级、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特色的教育内容, 即对于不同层次、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公民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开放性内容框架

从世界各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与演化的历程来看, 媒介素养教育价值取向不断拓展, 呈现出从保护主义到超越保护主义的多元格局。 (8) 媒介素养教育在多元价值取向引导下, 内涵不断丰富、层面不断延展、方式不断更新。媒介素养教育尽管涉及到新闻学、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美学、信息技术、生态学、经济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等许多学科的基础理论, 但是在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 始终有其稳定的核心要素和内在规定性, 这些核心要素和内在本质属性, 构成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框架, 主要涵盖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等三个层面的内容。

(一) 微观层面具体的媒介基础知识

其一, 媒介基础知识。包括媒介的种类、媒介的结构、媒介的功能、媒介的性质、媒介的特点, 媒介的局限性, 以及媒介的发展演化等各方面的基本知识。

其二, 媒介生态知识。包括媒介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媒介生态的维度和层次、媒介生态的观念、媒介生态规律等。

其三, 媒介信息知识。包括媒介的符号特质与形式特质、媒介信息的性质与特点、媒介信息的传播过程、信息的控制因素及信息检索、采集、解读、评估的方法和制约因素等。

其四, 媒介基本技术和制作技巧。包括基本的写作、编辑、摄影摄像、计算机应用等操作规程和技巧。

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侧重微观的媒介认知和具体的操作, 属于功能性教育, 主要为媒介信息的批判性评估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 使学习者在掌握媒介常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媒介使用的社会性与政治性, 较为深入地考察媒介在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运行机制。

(二) 中观层面媒介专项系统培训

中观层面涉及到结合具体媒介文本进行分层分级的专项系统训练, 内容丰富而庞杂。主要包括:媒介内容分析;媒介语言分析;媒介修辞分析;媒介把关人与控制分析;媒介受众分析;媒介语境分析;媒介功能与效果分析;媒介文化与价值观分析;媒介意识形态分析;媒介消费分析;媒介审美分析等等。这种媒介专项培训, 在于把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拆解为各个系统要素, 按照循序渐进、深度渐增的原理安排课程, 分级分层逐渐从各个侧面去体验认识媒介, 侧重分析思考, 属于思辨性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一直处在不断探索与发展中, 体现在内容框架设计中也是如此。媒介素养教育专项系统训练必须在尊重人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前提下, 生成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层级训练模块, 这样有利于在具体实践中以主题活动或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开放式教学, 在循序渐进的累积中培养思辨方法和思辨意识。

(三) 宏观层面媒介思想和媒介主体性教育

这一层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媒介伦理道德教育;媒介心理素质教育;媒介批判力教育;媒介意识与主体性教育;媒介文化教育;媒介艺术教育;媒介美学教育、媒介哲学教育等等。这些宏观媒介思想的获得, 是在具体掌握媒介基础知识和进行媒介专项系统培训基础上, 不断拓展主体的知识结构和媒介经验, 使主体逐渐具备媒介批判力和创新力, 学会有效地利用媒介和媒介资源帮助自己成长与进步, 参与社会发展, 属于主体性、创造性教育。

媒介基础知识是形成媒介运用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 提高媒介素养的基础。媒介知识只有通过媒介专项的实践训练, 才能转化为媒介运用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知识的不断累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最终内化为个体稳定的媒介素养, 其中包括个体的媒介道德观与媒介价值观。因此, 媒介素养教育既要有相对稳定的内容框架, 又要有比较充足的拓展空间, 为教学获得和运用媒介资源提供自主性和灵活性、开辟创造性的新领域。

可以看出, 媒介素养教育的分析视角和内容框架, 整合了媒介及传播研究的模式和理论, 其重点在于理论与媒介现实的紧密结合, 在保持其核心要素和内在规定性的同时, 不断汲取各学科的创新成果和实践领域中的鲜活案例, 实现了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多学科交叉开放研究。纵向上, 其开放性表现在采取分层分级的内容框架, 在深度、广度上逐渐递增, 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拓展。横向上其内容包括四个互动层次:基础性的媒介概念和知识;媒介文本的讨论与个人对媒介观点的表达;不同层次的相关媒介的调查与评估;媒介行动技能的训练与应用。这四个层次在教学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其开放性表现在围绕媒介相关概念和知识展开的讨论思考、调查评估和表达应用上。

三、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多维拓展

媒介素养教育因其与时俱进的传统和内容框架的开放性, 无论是纵向上分层分级的渐进式教育, 还是横向上互动参与的网络状或放射状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围绕其核心内容和内在稳定要素, 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包容性、渗透性和互动性, 尤其在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引入学校学科教学实践中, 这种多向度的灵活性、包容性、渗透性和互动性使得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具有了多维拓展的空间。

(一) 基于素质拓展与提高的媒介素养教育, 实际上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文素质教育的延伸。

目前已进入以视觉文化、注意力经济为主的信息时代, 其典型特征是大众媒体成为我们观察、了解, 进而把握世界的重要工具。因此, 开展综合素质教育必须以媒体产品为重要的教育手段, 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文字。在认识和分析媒体产品的过程中能够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水平, 可以渗透性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从而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可以说, 媒介素养教育是信息时代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方式、方法与途径, 是人文素质教育在信息时代合理融合媒介素养教育的结果。

在学校学习情境中的媒介素养教育, 基于课堂、教材, 着眼于素质训练, 又不仅仅拘泥于课堂、教材, 而是综合运用学校的学习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 在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框架指导下, 从不同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现实的媒介经验出发, 以媒体产品为依据, 不断开拓解读和运用媒介的广度和深度, 全面提升学生的媒介分析、判断、使用、创新能力, 这种灵活渗透性正是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重视建构性学习活动的媒介素养教育, 视学生为积极主动的建构者, 其内容是不断丰富、多维拓展。

媒介素养教育视学生为知识意义和能力素养的主动建构者, 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是在其核心内容和稳定要素中渗透个体现实的媒介经验, 和在丰富鲜活的媒介文化资源中, 不断丰富、多维拓展的。从根本上说, 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意图不在于强调刻板的规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程序, 而在于学生借助媒介素养教育的参与式教学和开放性内容框架的优势, 在教师和周围同学帮助下, 通过自身的感受、认识、理解与领悟, 对以往媒介知识经验进行再审视、再发现、再加工与再创造, 从而内化成为个体独特的心理内容, 生成多彩的内心媒介世界和心智结构。与此同时, 让学习者在判断复杂的媒介问题和运用媒介进行表达、交往、沟通、交流与创新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 有力促进学生媒介素养的建构与发展。

媒介素养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互动性, 在教师和学生、课堂和社会、教材和案例、个体经验和文化资源的多边互动中, 学生自主进行媒介知识意义和媒介素养的建构, 并在生活领域延伸对媒介知识意义的深层理解与运用, 这种建构是学生在自身经验、信念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教师引导和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的支撑与促进, 来帮助学生培养分析和解决媒介问题的能力, 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 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的开放性, 为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学设计提供了多维拓展平台。

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框架因其开放性, 为教师设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教育教学方案及其评价标准提供了多维拓展的平台。媒介素养教育尤其重视与倡导一种独具特色的认识论。这一认识论认为, 现有的知识既非简单地来自教师的传授, 也非来自学生的发现或者学习, 它是一门批评性的调查研究和对话的学科, 通过这种独具批评性的研究与对话, 新的知识和新的认识被学生和教师能动性地创造出来。 (9) 为了促进学生对媒介知识、媒介意义和媒介素养的建构, 势必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媒介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媒介经验, 在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的指导下, 以宽容的态度和兼容并包的胸怀, 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媒介理论和媒介技术, 并将这些理论与技术跟自己的媒介经验和教学经验相结合, 转化为可以共享和迁移的媒介素养教学案例, 充分展示出媒介素养教育特别尊重个体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宽广襟怀。比如, 英国电影学院 (British Film Institute) 的课程综述 (Curriculum Statements) 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它提供了一种新型而独特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设计, 这种设计主要由教师自己规划完成, 他们将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恰当地定位在着重培养学生的传媒理解力及其媒介参与能力上。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 英国电影学院的教师们没有按照研究的对象或者单纯的媒介技能来设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内容框架, 而是根据学生概念性的理解需求来精心设计课程的内容框架。 (10) 这种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计往往向学生提供若干媒介现象的核心概念或关节点 (Key Aspects) , 再根据这些核心概念或关节点进行调查研究并参与课堂讨论。

(四) 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与多维拓展, 为我们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

媒介素养教育既可以根据学校课程的不同相关性灵活融合于各学科教学中, 也可以设置为独立的专门课程。无论采取何种形式, 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的开放性为我们提供了新视野: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是一种互动发展的过程, 它不只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 而且是师生共同参与探究的过程, 其发展过程具有开放性、渗透性和灵活性, 这也决定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不再是完全预定的和不可更改的, 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也不再局限于学科界限, 而是向跨学科、综合性全面迈进, 由累积媒介知识不断走向发展和创造媒介知识意义。媒介素养教育必然承认和尊重价值观的多元性, 不以所谓的权威观念来控制课堂和学生, 不仅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充分的空间, 而且把学生看作媒介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 更把学生视为媒介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 媒介素养教育必须体现多元性、主体性和开放性, 促进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 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五) 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与多维拓展, 深刻地影响着媒介素养教育的广度与深度。

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多维拓展, 体现出先进的媒介观、课程观、教学观及学习观, 是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导因素, 势必影响媒介素养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在媒介素养教育开放性内容框架指导下,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不是传统意义上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 不是僵硬知识的总和, 也不只是政府和媒介专家关注的事宜, 而是师生的互动性、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与开放性的内容、政府和媒介专家的指导多方交叉渗透的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独特系统。也就是说,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不像传统学科课程那样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强行规定学校教什么, 而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生动的教学情境中不断更新扩展的。这样,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不断走向开放、走向整合、走向灵动, 由单纯的文本概念转变为复杂的体验历程, 教师和学生成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成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的主体与创造者, 在互动的过程中, 共同参与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的设计、开发与创新, 由此成为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壮大的能动力量。

(六) 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与新知识、新方法不断融合, 表现出动态、复杂、渗透的多维拓展态势。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新兴媒介的不断涌现, 各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必将衍生新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方向, 产生新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媒介教育专家和研究者介入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实践, 在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 对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设计、整合与协调, 融合各学科的新成果, 提供学习活动策略, 进行理论探究和开发指导, 为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框架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与技术支撑, 使得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不再是僵化凝固的, 而成为一个动态、复杂、渗透发展的过程, 表现出多维拓展的态势。

信息化社会纷繁复杂的变化和突飞猛进的发展, 促使大众传播媒介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力与渗透力显著增强, 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技术更能无限多样地满足人们的视听感官需要, 无所不在、无处不在的大众文化信息对社会的影响达到了全方位、全天候的程度, 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媒介现实中生存。媒体业已成为人类社会的第二课堂, 时刻刷新与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我们适应与改造周围环境的方式。 (11) 因此, 媒介素养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每个公民必备的素养, 也是在全球化、信息化、媒介化社会中开展终生学习的基础条件。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多维拓展, 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生发展。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媒介素养教育, 可以提高学生的媒介文化、媒介道德、媒介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传播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研究者担心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多维拓展会导致媒介素养教育的泛化, 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媒介素养教育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 天然有着与时俱进的品质, 个别研究者所担心的泛化恰恰证实了媒介素养教育本身所体现出的广泛性、普遍性、灵活性、包容性和渗透性, 具有多向度层级融合与多维拓展空间。

注释

1裘涵, 虞伟业.日本媒介素养研究与借鉴[J].现代传播, 2007 (5) :128.

2张毅, 张志安.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色与经验[J].新闻记者, 2007 (10) :66.

3Bazalgette, C. (ed) . (1989) .Primary media education:A curriculum statement.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

4张冠文, 于健.浅论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 2003, (13) :69-70.

5Hart A.Understanding the media:A practical guide.Lodon:Routledge, 1991:78.

6龙黎飞.论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原则和途径[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08 (2) :116-117.

7James D.Hallom:Media education and research:in search of soundbas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s, In Media Development, 1995:3.

8大卫·帕金翰, 宋小卫.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0 (2) :76.

9宋小卫.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J].国际新闻界2000 (4) :57.

10大卫·帕金翰, 宋小卫.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0 (2) :77.

多维信息 第10篇

1 信息接受的内涵

信息接受是对人们认识活动产物的知识信息产品再认识,信息接受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源于接受主体合目性和合规律性的需要的统一,它表现为用户情境与数字图书馆情境的耦合关系。是一种双向建构的认识活动,发生于接受主体与信息客体之间,信息接受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接受主体通过信息接受发现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某些方法、启示或思想。信息接受是根据接受主体层次的不同,而产生不一样的信息接受的需要,所以在信息接受的表现上并非是单个独立的行为而是一组的行为。信息接受具有合目性和合规律性的特征,人们的信息接受行为一般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因此信息接受主体在处理信息接受的活动也是符合一定规律的。信息接受模型的构建如图1所示。

2 数字图书馆情境空间的结构

数字图书馆情境是用户信息接受活动发生的背景和平台。数字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涉及到应用群体在信息接受活动中的诸多情境因素,在诸多情境因素中既需要有用户主体接受信息的情境,也需要有信息资源提供者的资源情境、图书馆给读者提供的信息服务的情境以及信息技术的支持情境等等,在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情境空间的构建中,这些内部隐含和外部彰显的情境维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用户主体的信息接受的作为是一种事件,一种行动,总是在一定的场域内发生的,场内的各种要素形成情境,如图2所示。

数字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涉及到信息接受活动中的应用群体及使用的具体环境等因素,如提供信息服务的情境,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的资源情境,在数字图书馆的情境场域中,这些内隐含和外彰显的情境维度发挥着重要作用。

3 数字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多维建构

3.1 数字图书馆情境维度框架

数字图书馆情境维度框架如图3所示。

从图3构成数字图书馆情境维度可以看出,数字图书馆情境是对接受主体产生作用的情境素材。在数字图书馆情境的基本要素中,情境空间是信息接受情境的延伸,用户的情境占主导地位,技术情境提供技术支持,资源情境是保障,服务情境是核心,时间情境显现着信息接受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在信息接受的过程中要重视信息接受的成本,信息接受成本情境要考虑不同的用户群体,因为不同的群体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合理地配置成本情境。由于在数字图书馆的同一个空间的情境不同中,用户所接受到的信息的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在空间情境维度中既需要数字图书馆的情境,还需要涉及到隐含的社会情境。

3.2 信息接受情境建构的多维模式

建构多维模式的信息接受情境,需要各基本情境要素的相互协作,通过各情境要素之间与各个认识层面的不同用户相互耦合,就构成了当前数字图书馆的情境空间的多种模态,且有一定的功能差异,如表1。

数字图书馆建构信息接受的情境就是为了实现多种的情境维度在一起的有机集成,通过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作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完整性、统一性和协同性的强效信息接受情境,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接受是一个过程,需要有信息接受的主体、信息接受的客体及信息接受的环境三个方面,如图4所示。

数字图书馆资源情境建构中,从用户接受需求的角度对数字图书馆资源情境建构,要高度重视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和可靠性,数字图书馆情境为用户信息接受提供了所需的使用环境,用户情境是数字图书馆情境建构的前提和基础,技术情境为数字图书馆情境建构提供了现实的技术支持,资源情境是数字图书馆服务得以深化和拓展的重要保障,服务情境是数字图书馆的核心功能。就这个意义而言,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接受情境兼具有资源、服务与技术等多重属性,这些属性共同构成了一个综合认知情境。

摘要:在用户信息接受和数字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之间,由于在情境融合方面存在一定的鸿沟,导致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接受不能很好地融入到用户情境中,因此,如何使以后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接受能“如影随形”地融入用户情境是一个挑战。本文从用户情境与数字图书馆情境双向建构的视角,探讨了数字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的多重维度框架的构建。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情境,用户情境,信息接受

参考文献

[1]卢强.信息接受方式变迁中的学习模式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13(9):30-35.

[2]王知津等.信息行为集成化研究框架初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1):87-95.

[3]郭桑,李桂华.任务情境及其对信息查寻行为的影响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11):12-16.

[4]胡昌平,辛春华,张立.信息服务的社会监督[J].情报学报,2001(1):18-25.

多维信息 第11篇

一、课程及教学内容

《应用写作》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 为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就业创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设计说明》选自我院教师针对艺术生编写的特色教材中的专业模块内容, 共2个学时。

二、教学分析

1.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视觉传达设计系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大二下学期的学生, 《标志设计》是他们专业课的核心课程, 因此本课主要以标志设计说明为例。高职艺术生既有专业优势, 又有诸多不足。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功底, 但文化基础薄弱, 写作水平欠佳。学过《标志设计》课程, 但设计说明并非教学重点。大多重设计, 轻说明。能设计出色的作品, 却不能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亮点和特色, 尚难以从艺术思维转化为写作思维。

2.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学习需求等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情感态度目标:转变艺术生重设计、轻说明的思想, 让学生认识到设计说明的重要性, 认识到个人文化素养对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知识目标:理解设计说明的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正确写法。

能力目标:提高设计说明的撰写能力和应用文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达成情感态度目标和知识目标

教学难点:实现能力目标

三、教学策略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你身边, 你却在玩手机。”大学生中的“手机控”和“低头族”随处可见, 移动教学已是大势所趋。为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内容枯燥乏味、教学资源有限、互动形式单一、过程干预不够、学习指导不足等诸多问题, 利用学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使用习惯, 依据课程标准、学生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的需要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理论, 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 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整合资源, 通过微信课堂、QQ等推送信息, 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对接专业学习, 邀请专业教师参与, 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促进多维互动, 实现教学做合一;结合学习需求和反馈意见, 优化教学方案, 构建翻转课堂, 通过多种手段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提升文化课的服务效能。

1. 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 以能力为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 构建多维互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实现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

2. 教学方法

教法:翻转课堂法、案例分析法、项目导向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游戏互动法

学法:空间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学习相结合。

3. 教学手段

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课程教学平台以及微信、微博、论坛、QQ等信息传送平台。

四、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

1. 课前——预备教学

师生互动完成教学准备工作。教师:对接专业, 确定项目主题, 整合、推送资源, 根据收集的意见, 优化方案。学生:自主学习, 反馈学习疑问和需求, 通过小组沟通, 确定项目作品。

学生根据表格化导学案进行自学。例如:观看微课教学视频, 在“三分钟学语文”微信课堂中浏览自学本课内容等。

学生还可以通过教学平台或微信群组反馈自己的学习需求和疑难问题, 教师对接需求, 优化教学。

这些信息化手段的运用, 更符合“90”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丰富了教学形式, 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提高了教学效果。

2. 课中——立体教学

环节一:动画欣赏、引发思考 (5分钟)

从立体资源库中调取我校学生的优秀毕业设计作品以及大众熟知的标志设计作品和我校教师获奖的标志设计作品。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享受视觉盛宴, 引起学习兴趣, 并告诉学生, 在座的每个同学的毕业设计作品都需要设计说明做支撑。

创设问题:

(1) 单从设计作品本身能看出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吗?

(2) 设计说明对作品的成功入选有什么积极作用呢?

环节二:初步体验、整体感知 (10分钟)

调取“环节一”中教师获奖作品, 让学生凭借在专业课中对设计说明的印象, 初步尝试撰写设计说明, 整体感知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

环节三:理论概述、游戏互动 (10分钟)

对接课前反馈的学习需求, 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如针对概念模糊不清的问题, 通过“谁是卧底”小游戏, 区分设计说明与商品说明书的不同。

环节四:案例分析, 评点归纳 (25分钟)

学生讨论分析案例中设计说明的精妙之处, 对照自己撰写的设计说明, 查找问题。选择学生具有代表性的设计说明, 在大屏幕上展示, 引导学生互评。

师生共同总结设计说明的写作要点, 即:从灵感来源、设计理念、创意与风格等方面展开描述。为突破创意与风格等教学重难点, 可以从造型、色彩、主题等方面着力, 从造型入手, 化图形为文字;从色彩入手, 变形式为内容;从主题入手, 转内隐为外显。

最后引导学生回答“环节一”中的问题, 总结归纳设计说明的重要性和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的有效方法。

环节五:项目导向、即演即练 (35分钟)

项目导向法:依托专业课中锦江国际集团标志设计招投标项目开展教学。

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法:在课堂上模拟现场招投标, 教师扮演招标方项目经理, 小组长扮演投标方项目经理。

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协作完成设计说明的撰写。

讲解展示法:各小组调取本组的设计作品, 并将设计说明发送至班级QQ群, 在大屏幕上展示, 推选代表上台讲解。

投票竞标法:现场投票竞标。写作课教师扮演的招标方占40%, 学生投票占25%, 剩下35%的分值由专业教师课后网络评审得出。

分析点评法:学生对现场胜出者的设计说明展开点评, 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作结。

环节六: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5分钟)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教学要点和学习情况。布置课后学习任务。

3. 课后——拓展优化

师生分别在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完成以下任务:

(1) 学生

(1) 基础必做题:

自创一幅标志设计作品并撰写设计说明, 上传至指定路径, 此处通过“抢沙发”的形式开展竞赛, 对完成质量高速度快的同学给予加分。

从立体资源库中拓展学习其他案例。

填写学习意见反馈表。

(2) 拓展选做题:

包括话题讨论、在线自测等内容, 学生自愿选做, 教师给予加分。

(2) 教师

(1) 整理作品。

(2) 网络评审。此环节选择既是本校专业课教师, 又是知名设计师, 还是设计公司的艺术总监的刘老师担任专业指导教师完成网络评审。

(3) 展示作品及点评意见。

(4) 根据反馈意见, 反思、优化教学。

五、考核评价

1. 对教师的评价

依据校内督导、校外专家、同行教师、学生意见及学生能力进行综合测评。

2. 对学生的评价

包括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结果性评价由写作课和专业课教师根据学生作品进行综合测评。

过程性评价分为主观性评价 (40%) 和客观性评价 (60%) 。主观性评价根据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总评等情况进行测评;客观评价则根据课堂考勤、课堂参与 (是否当小组长、是否上台展示、是否主动提问等) 、网络参与 (空间互动次数、互动质量等) 等情况进行测评。

六、创新及成果

1. 创新之处

(1) 理念创新

践行以生为本、服务专业的教学理念, 专业课教师助力写作课教学, 写作课解决专业课教学中的短板问题, 实现多赢, 提升了文化课的服务效能。

(2) 技术应用创新

(1) 整合专业学习网站及校内专业教师空间资源, 构建立体资源库。

(2) 构建在线课程, 实现微课学习、案例共享、在线自测、网络评审等。

(3) 利用微信、QQ等实现资源的推送以及作业的展示与共享。

通过这些, 实现翻转课堂, 促进多维互动, 使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潜能得到最大开发。

(3) 方法创新

对接专业课程, 引入企业项目, 培养德才兼备、岗能匹配的艺术设计人才。

2. 成果及推广

在写作课和专业课教师的共同指导下, 我校学生2013年参加各类设计大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73项, 设计作品被企业采用达105项。

上一篇:中低年级语文教学下一篇:软件应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