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语篇教学

2024-05-05

初中英语语篇教学(精选12篇)

初中英语语篇教学 第1篇

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他们在小学的四年里,已经学习了英语的语音、语法、习惯用法等基础知识,积累了一定的词汇、短语。到了义务教育的第四个学段(七~九年级),即初中阶段,为了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尤其是“读”和“写”的能力,就要进行英语语篇教学。也只有进行英语语篇教学,才能真正全面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英语的语篇教学,提高英语语篇教学的效率,就应该对英语的“语篇教学”的含义有一个正确理解。但是,要给英语“语篇教学”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并非易事。这是因为,在语言理论的研究中派别林立,各执一词,语篇教学的研究亦然。另外,研究的角度各异,如语言符号系统、语言哲学、心理语言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等不一而足。因此,对某一概念,尤其是新概念或“旧瓶装新酒”的概念释义种种不一,自然便在情理之中。下面,笔者给“语篇”和“语篇分析”试下定义之前,先简述一两种释义。

Hartman & Stork认为,语篇(discourse)是指“构成一个相当完整的单位的言语段落(text),通常限于指单个说话者传递信息的话语。”而Robinson则认为,语篇有三种含义:1主要指口头交流的话语,此义同上述定义基本相同;2可指一段口语或书面语(注:意指对语言本身系统或语言形式进行研究);3指用于交际目的的话语。目前对“语篇”概念的解释含糊不清,如R.Hurtig总结说:“语篇是一系列连续的话语,可以是独白,也可以是对话;可以是口头表达,也可以是书面叙述;可以是寥寥数语,也可以是长篇巨著。”另外,对“语篇”概念所用术语也不相同,如text或discourse等。即使使用同一个词,对其解释也众说不一。该概念的汉译分别使用过“话语”“语段”“篇章”“语篇”等。

人们各持己见,不足为怪,尤其是在一个新兴学科研究的初始阶段。随着语篇教学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看法也逐渐趋向一致。术语discourse,汉译“语篇”,基本固定下来。将一些有影响的应用语言学家的观点加以归纳,试对“语篇”下一个定义:“‘语篇’是指一人或一人以上以交际为目的的一段话语或书面语。”

话语长短不限,通常指双向式交流(interactional),即发话人(addresser)与受话人(addressee)之间的语言交际。交际双方在会话中,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在书面语中,指作者和读者。

对“语篇”释义的异同,势必影响对“语篇教学”概念的解释。后一概念分别使用过“话语语言学”(Textlinguistik)、“超句法”(Hyper-syntax)、“篇章语法”(Textgrammatik)、“篇章结构学”(Text Syntax)和“超句语言学”(Translinguistique)等。尽管各派对“语篇教学”(discoutrse analysis)概念的解释不尽相同,术语各异,但他们的解释有一个共同点,即学习英语要把各不相关的单句扩展到意思连贯的语段。即学习英语是为了对话交流或写作,而不是为了死记单个词或句子。现在,在术语上,“语篇教学”基本上取代了其他各种说法。

关于“语篇教学”的兴起,笔者赞同著名语言学者H.H.Stern和T.A.van Dijk的观点。上世纪70年代前后,在大西洋两岸,法国和美国的一批著名语言学家、人类语言学家,如Bremend、Todorow、Metz、Barthes、Greimas、Genette、Greenberg、Goodenough、Levi-Strauss、Malinowski、Firth、sapir、Brown、Bernstein、Gumperz和Bright等人发表论文,从现代语言学、修辞学、心理学、历史学等不同角度探讨语篇结构,论及话语、风格等语言应用的差异。这些学者的研究,可以说是后来发展为现在意义的“语篇教学”的雏形或基本理论框架;而作为一门新学科的出现则始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上述学者对语言的研究,在各自领域引起了巨大反响,推动了英语语篇教学和研究。

在我国,对语篇教学的译介,笔者查阅了很多资料,可知也是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例如,张允文:1978,蔡富有:1980,刘保山:1983)。近十多年来,语篇教学在国内逐渐热起来,在一些外语教学期刊上时而可以见到有关文章。然而,对于那些初涉或尚未接触近年国外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老师来说,这些文章很难使他们理解语篇分析的全部含义,更谈不上对于我国外语教学的应用价值。原因有四:其一,如上所述,该术语译名不统一。其二,译介文章中语言学术语频频出现,有的译笔欠佳,甚至比原文还难读懂。另外,每一术语都有含义,往往代表某一学派的观点。这自然给一般读者的理解带来更大的困难。其三,综述文章较少,很难了解语篇教学理论的全貌。其四,对于该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教学法主要流派或理论之间的比较研究甚少。

初中英语语篇阅读技巧初探 第2篇

叶兰芳

【内容摘要】 英语阅读教学应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局限性,而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是符合学生将零散的信息升华为概念能力的心理发展过程的教学方法。本文介绍的两种教学模式是结合阅读理论,并经实践证明的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传统 理论 理解 概念能力 探讨 设计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任何一门成功的教学都是高度的科学性和精湛的艺术性相结合的成果,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在英语教学这个大系统中,英语阅读这个子系统的教学也同样要具有相关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一、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回顾

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经历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图式的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和现阶段的“语篇阅读教学模式”。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是以语法为主,翻译法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这种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讲解语法要点或逐句翻译,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这种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只停留在字词上,与文章的内容、结构、背景等脱节,造成思维断层,只见树,不见林。其结果,阅读速度上不去,单位时间获取的信息量少,对课文理解片面,阻碍了与外界信息的传递。

“图式整体阅读教学模式”一改“见木不见林”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图式整体阅读教学认为:“意义来自文章的内容与读者头脑中的某个图式匹配”,强调读者的先前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它主张“阅读时,文章开头的关键词语可以激活人脑的知识网络系统,从而产生对文章内容的预期,根据这种预期进行阅读,最后证实最初的预期。”图式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以感觉类思维上升到想象类、科学思维,它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对课文进行积极的预期、核实、扩展。但由于它主张“不管词意”,对阅读理解的处理只是一种为获得信息进行的阅读,因而不适合我国国情和中学英语教学。从近几年的考试来看,“猜测词意”已成为英语阅读理解的题型之一。

二、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

新的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阅读理解是语言知识和人脑中的各种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效率的阅读要依靠两个知识处理过程:一个是以语言输入为基础的感知输入;另一个是以读者原有的知识处理为基础的非感知输入。只有两种输入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佳理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阅读外语的过程有四个发展阶段:1)字面心译,即用本族语逐字译出。2)分析性心译,在初步理解英语特点的基础上作语法分析,然后译成本族语。3)综合性心译,在阅读中减少了分析活动,能直接完整地译成本族语。4)不经心译而直接理解英语的阶段。这时学生才具备了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首先加快了阅读的速度,再次帮助读者正确理解阅读的文章。

阅读教学的任务,一是提高阅读速度,二是提高阅读理解率。其中提高阅读理解率尤为重要。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中,教师首先应以长句为例,教会学生在较大意义单位里获取信息,做包括长短句的阅读练习。由于对语言的理解是对它所表达的意义的理解,而言语除了表达意义之外,还包含一定的情感、态度,因此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义情景教学转换句型的思维操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概念能力、背景知识和加工策略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语言学的观点认为,概念能力是阅读理解中最重要的因素。概念能力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把零散的信息升华为概念的能力。这指的是把阅读标准的感知输入转化为阅读材料的最佳理解过程。为促成在这种过程的尽快实现,实行语篇阅读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轻而易举地做对一些客观理解题(例如查对实事、分清是非题),而对主观题(例如概括课文中心、作者意图等推理题、判断题、结论等理解题)束手无策,成功率极低。实行语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语篇的理解程度,提高逻辑推理、演绎、归纳的能力。

三、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的探讨

鉴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由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媒体构成的运动过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成为必要。阅读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的、阅读理论、教学内容(文体、单词量、所涉及的文华背景知识)、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反馈(前期反馈、形成性反馈、后期反馈)。教学的设计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英语交际的需要。二是教学条件。包括学习者的知识结构的不同、课时等。因此,对处理不同体裁的、不同难易程度的文章的阅读教学,应设计出不同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

(一)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设计一

1、阅读教学准备阶段。目的在于排除词汇文化背景知识上障碍,促使学生积极思维。A、示图。利用图片把即将阅读的部分内容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B、引导学生从标题或题目中猜阅读的内容扩展学生的思维。

C、教师简介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把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有知识、简历、兴趣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主观能动性。

D、教师提出一些与文章中心内容有关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E、对某些词进行解译。排除学生阅读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2、阅读教学活动。按照先理解、后语言点的教学模式。

A、学生全篇通读教材。采用全读法作有关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题。对记叙性体裁的文章,要求掌握课文的五W(即what who when where and how)

B、重读。逐段阅读、渐进阅读、反复阅读。逐段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渐进阅读有助于学生分析,消化教材。C、让学生找出每自然段的主题句,对全文进行结构分段、找出其中的联系。D、教师向学生提出精心设计的、由浅入深的、形式多样的(包括多项选择、正误判断等)理解性问题。

E、词汇练习。包括猜生词、找信号词练习和词汇替换等练习。

F、分析长句练习。对长句、难句进行结构分析、句意分析。作句型转换练习,达到深层次地理解文章或作者的含义。对较难的科普及说明文章,这些阅读活动尤为重要。

3、阅读后期活动。

A、写出阅读文章的要点,概括人物简历或事情的简介。

B、缩写或改写课文。除可以反馈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还训练了学生概括、综合知识的能力。

C、口述大意或复述课文。除可以测试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还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D、做书后的有关的相应练习,阅读有关相应的文章,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二)语篇阅读教学模式设计二

在无阅读准备的条件下,无字典帮助的阅读环境中,学生靠已培养出的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如猜词的技巧、读长句的技巧以及迅速抓住主题句的技巧),快速阅读、准确获得信息。

1、快速阅读陌生教材(或快速浏览阅读理解题)。先阅读教材,利于全面了解。掌握全文大意、主题。先阅读理解题,即“带着问题读”,能较准确的掌握文章细节。各有利弊,应视其考查的目的来定。

2、快速找出每段的主题句。将各主题联串在一起,即得到文章的主题。这种阅读适合于科普及说明文章。

3、抓住信号词,实施各种猜词的方法,如利用上下文猜词、利用构词法、同位语、定语、从句等猜词,准确理解句子含义,抓住关键。

4、分析结构复杂的长句,抓住句子的主要结构,准确理解句意。

5、选择做题方法。对客观理解题,可采用直接做题法、搜寻法等。对主观题则可以先用逆向思维法、分析综合法等。做阅读理解题的方法应视理解题的设计而定。

语篇阅读教学模式二是在学生阅读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在阅读速度和阅读的准确性已达到较高程度时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以快速为主,阅读主要是由学生独立进行。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阅读的过程、分析推论、归纳等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培养。老师在课堂的支配地位大大缩小,教师只是对语言难点做必要的解释或启示。向学生提供难易适度的阅读教材、阅读环境。教师必须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向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教材,切忌采用“始终如一”的阅读教学方法,不断向学生提出更高的阅读要求,掌握各种阅读技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顺应人的认识过程,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必须从平时课堂教学的点滴抓起,注重教学方法,持之以恒,滴水穿石,才能最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学英语教学法》

2、《理论与教学》

3、《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水平》——李梅

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之我见 第3篇

一、明确听力任务,培养听读习惯

在英语语篇教学中,听是语言的输入,听的基础打得牢,语言的输出才有保证。为了使学生在听录音时真正做到听进耳、听入心,教师要给予明确的听力任务。

在学习初中英语7B“Neighbours”一课时,教学“People and Places”的A部分:Where can you find these people?Match them with the place. Write the correct in the boxes.教师要求学生在听录音过程中边听边记录关键词,找出:waiter,doctor,teacher,nurse,student,cook。通过这样的训练听力,学生了解了本课涉及的几种职业,并且让学生了解了这几种职业工作的地点等。这些职业所做的事情给学生以后的语篇学习提供了好的学习方法,并培养了他们的听读习惯。

二、指导阅读策略,提高理解能力

英语语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获取有用信息,学习课文的重点语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打下基础。

在教学7B Unit 3“Welcome to Sunshine Town!”一课Reading部分时,笔者安排了学生三遍不同的阅读任务。第一遍阅读:学生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短语lots of things,句式“Would you like to ...”给出的指令;第二遍阅读:学生根据指令连线,找出每个指令所对应的图片;第三遍阅读: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在讲台上展示指令动作,其他组员说出指令。

这三次不同的阅读要求,让学生从感知到理解再到会说,层层递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了阅读困难,在实践活动中解决了理解困难,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让学生将死板的读句子变为生动的说句子,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

三、优化提问技巧,加强语言互协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策略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强调构建充满生命的课堂教学体系。合理“提问”是构建这种运行体系,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催化剂。在语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阅读更有效,笔者常常会用多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在学习7B Unit “People around us”的Reading部分时,笔者设计了多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语句和文本。学习指令时,首先让学生根据课文找出指令并读一读,再根据图片连接指令,最后说出指令并做出相应动作,这样三个问题的设置目标明确,层层递进,而且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形式,学生有层次地学习本课的重难点句型,不觉得枯燥。

当学生动作有误时,笔者会对学生进行提问。如当学生动作次数有误时,笔者会问:How many times does he do?这样不仅训练了易错词汇,更让学生灵活运用了句型。

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层层递进的提问带领学生更有效地理解了语篇,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让学生更乐意与教师交流,让课堂充满了互劲。

四、创设语言情境,激发言语兴趣

语篇理解离不开语境,任何篇章都是一定语境的产物,语境是语篇分析的主要内容,是指将语篇意义与事件情景联系起来的一些语境。教师在语篇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地处理文本,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乐言、愿言、会言。

1.创设语言情境,促进语用教学。

在教学中,为课堂创设很好的语言情境,上课前笔者在教室中放几个用来做仰卧起坐的垫子,上课时穿一套运动服、挂着哨子走进教室,一上课就开门见山地问学生:What lesson are we having today?接着通过一首韵律诗让学生边做边说,学习课文时,也一直没有脱离这一情境,让学生轮流做小老师,用英语为大家发号指令,学生说英语的热情提高了。

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如充分利用课本插图这一直观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寻找主线理清脉络显得尤为重要。组织学生问答,不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调动,还能很好地调节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文本中的插图为学生呈现了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教师在和学生的对话中解决了本课中的重难点,学生的印象加深了,易于对文本的理解,整篇文本教学不会显得支离破碎,对语篇的思路也能掌握下来,这样为课文的教学铺平了道路。

有效地将教授语言知识转化为培养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从而达到语篇教学的真正目的——强化英语学习效果。

2.译文复述,为课文理解务实道路。

复述,就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阐述,是学生对于所学内容进行内化的一个过程,对学生的理解和巩固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复述,教师可提供相应的关键词,学生根据板书就能很好地对课文进行复述。学生通过复述,不仅巩固了重难点,还理通了整篇语篇,从而达到了真正掌握的目的。

五、抛砖引玉,重视课外阅读

语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本单元的相关知识,读懂本单元的语篇内容,还要让学生因为本单元的学习而对相关语篇阅读产生兴趣,使语篇阅渎延伸到课后。比如通过“比比谁知道得更多?你知道吗”等竞赛方式,让学生在课外拓展阅读中积累知识,丰富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初中英语语篇语法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第4篇

一、语篇语法概述

1.语篇语法的含义。

语篇语法是指“通过广泛使用真实或简化了的语篇, 向学习者提供大量含有语言使用情景的目的语结构, 让学习者建立形式与意义连接”。语篇语法是相对于以句子为中心的语法而言的, 比起传统的语法结构分析, 基于语篇的语法教学更具情境性。

2.语篇语法的关系。

在英语中, 语法是语篇的基础, 语法的使用受制于语篇的制约, 而语篇是语法的语境, 使得信息上下连贯, 语篇语法相辅相成, 不能孤立地进行教学, 脱离语境的语法是没有意义的。

3.语篇语法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语法教学主要注重语法结构的分析, 这种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孤立, 容易使语法脱离语境, 不利于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应用。而基于语篇的语法教学, 其对于语法结构的认识是合作性的, 注重的是意义和表达的过程分析, 体现了语篇与语法的融合, 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语法, 提升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语篇语法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法知识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才有实际的意义, 因此, 基于语篇的语法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策略。那么,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应当怎样应用呢?下面以牛津英语8B Unit2 Travelling Grammar教学为例, 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1.巧植语境, 激活认知。

语法知识是英语的重难点,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也会略显枯燥。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只有对语法感兴趣了才会去学习、去钻研。因此, 在语篇教学时, 教师要结合初中学生的兴趣特点, 创设生动的语篇情境,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激活他们的语法认知, 实现理解记忆。

本单元的语法主要有两项。第一是, 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2) , 即, 过去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现在;第二是, have/has gone to、have/has been to、have/ hasbeen in的区别。如果依照常态的演绎教学法, 即教师先呈现规则, 再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机械操练, 学生们未必会有强烈的兴趣, 而且一定会感觉繁、杂、乱。我根据初中学生的兴趣特点, 播放了一个具有真实语篇语境的视频, 该视频中主角Mother Pig和Little Pig的具体对话内容如下:

M: Hi, I am home. It has been a long and tiring day today.

been, Mom?

flower.

L: Mom, it has been a long day for me, too.

M: Tell me what you have done today.L: I have finished all my homework.

L: I have finished all my homework.

M: Oh, good boy! And?

L: I have cleaned all the rooms.

M: Pretty good. And?

L: And I have eaten up all the food.

M: You must be very, very tired by now, I should say. Oh, my god! What have you done?

L: What?

M: You have eaten my precious flower?

L: But it has died for a couple of days.

M: What did you say?

L: I mean it has been dead for a couple of days.

Furthermore, the flower you have mentioned is nothingbut a cabbage!

不难发现, 该对话中出现了许多含有现在完成时的句子, 该视频很好地将上一课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1) 和本课时的用法 (2) 以及have/has gone to与have/has been to的用法的区别巧妙地植入了语篇语境, 并进行了动态展示, 学生们很自然地从中体悟到了现在完成时的正确语境功能, 尤其是Little Pig的两次话语修正更顺理成章地激活了学生的语法认知。

2.体悟语境, 梳理规则。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 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 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据此, 教师在语法教学时, 需要加强与语篇的联系, 让学生体悟语境, 了解同一语法现象在不同语境中的区别, 然后梳理规则, 感悟语法的语用功能。

活动一:问题引领, 加深认知

Question1: What has Little Pig done today?

He has finished all his homework.

’precious flower .

Question2: How many days has the flower been dead?

Answers:

It has died for a couple of days. (X)

It has been dead for a couple of days. ( √)

It died a couple of days ago. ( √)

Question3: Where has Mother Pig been?

Answers:

She has gone to the flower market. (X)

She has been to the flower market. ( √)

She has been in the flower market. (X)

本环节 , 我用三个 问题 , 将语境素 材一分为 三 , Question1包含的语境素材为8B Unit1, 即, 现在完成时用法 (1) 的复习, Question2包含的语境素材为本课时的重点语法项目一, 即, 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2) , Question3包含的语境素材为本课时的重点语法项目二, 即, 三个相似结构的区别, 这样划分的目的是为后面的探究规则做好铺垫。

活动二:阅读讨论, 探究规则

让学生先独立阅读Question1&2的回答及8B教材P13、32页提供的语法介绍, 再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两组回答分别介绍了现在完成时的几种用法?2两种用法中动词的过去分词一样吗?连用时间状语呢?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 教师再做适当完善, 最后总结如下:

现在完成时:

★用法

用法 (1) :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产生影响。 (Question1)

用法 (2) :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Question2)

★结构:have/ has +P.P

★注意点:用法 (1) 中, 动词可以是瞬间动词也可以是延续性动 词 , 连用的时 间状语常 有 :already, ever, just, never, yet等;用法 (2) 中肯定句中动词必须要用延续性动词, 连用的时间状语常有:for…, since…, so far…等, 瞬间动词和延续性动词的转换, 详见P32页表格。

接着让学生独自阅读Question3的回答及8B教材P31页提供的语法介绍, 再分组讨论:have/ has gone to、have/has been to、have/ has been in在语境中有什么用法区别?同样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 教师再做适当完善, 最后总结如下:

have/ has gone to… (表示主语去了某地, 人不在说话处)

have/ has been to… (表示主语去过某地, 人已回到了说话处)

特例:Where have you been?你去哪里了? (注意:中英文意义有别;to的省略问题)

have/ has been in… (表示主语来/到/去某地有……时间了)

这里的规则探究帮助学生对现在完成时的认识从感性层面延伸到了理性层面。另外,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发现和探究的空间,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构建了自己的语言知识体系”。这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活用语境, 演绎巩固。

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初中阶段的语法教学, 应从语言应用的角度出发, 把语言的形式、意义和语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在学生掌握了所学的语法知识点以后, 还是要再联系一定的语篇, 对其进行演绎巩固, 加深印象, 从而真正提升学生对语法的综合运用能力。

活动三:语篇演绎, 火眼金睛

这个环节的两个练习是和课始的视频材料一脉相承的, 是在学生掌握了本课时的两个重点语法后设计的语篇练习 (尽管第一个练习初看是句子, 其实6个句子不是孤立的, 而是表达了一个完整的语篇意义) , 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给定的语境中内化和活用所学语法, 从而力求达到巩固新学知识的目的。

活动四:活化知识, 自由表意

根据下表提示, 以Little pig’s Holiday Trip为题写一篇90字左右的小短文。

这一步是承接活动三改错练习的话意而设计的一个活化语法知识的练习。教师为了照顾基础薄弱的学生, 在表格中提供了一些本可以自拟的内容。这个练习的设置是帮助训练学生灵活应用所学语法在语篇上自由表情达意的能力。

三、结语

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第5篇

一、英语阅读教模式的回顾

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经历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图式的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和现阶段的“语篇阅读教学模式”。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是以语法为主,翻译法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这种阅读教学法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讲解语法要点或逐句翻译,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这种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只停留在字词上,与文章的内容、结构、背景等脱节,造成思维断层,只见树,不见林。其结果,阅读速度上不去,单位时间获取的信息量少,对课文理解片叉或片面,阻碍了与外界信息的传递。

“图式整体阅读教学模式”一改“见木不见林”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图式整体阅读教学认为:“意义来自文章的内容与读者头脑中的某个图式匹配”,强调读者的先前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它主张“阅读时,文开头的关键词语可以激活人脑的知识网络系统,从而产生对文章内容的预期,根据这种预期进行阅读,最后证实最初的预期。”图式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以感觉类思维上升到想象类、科学思维,它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对课文进行积极的预期、核实、扩展。但由于它主张“不管词意”,对阅读理解的处理只是一种为获得信息而进行的阅读,因而不适合我国国情和中学英语教学。从近几年的高等院校入学考试来看,“猜测词意”已成为英语阅读理解的题型之一。

二、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

新的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阅读理解是语言知识和人脑中的各种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效率的阅读要依靠两个知识处理过程:一个是以语言输入为基础的感知输入;另一个是以读者原有的知识处理为基础的非感知输入。只有两种输入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佳理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阅读外语的过程有四个发展阶段,一、字面心译,即用本族语逐字译出,二、分析性心译,在初步理解英语特点的基础上,作语法分析,然后译成本族语。三、综合性心译,在阅读中减少了分析活动,能直接完整地译成本族语。四、不经心译而直接理解英语的阶段。这时学生才具备了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首先加快了阅读的速度,再次帮助读者正确理解阅读的文章。

阅读教学的任务,一是提高阅读速度,二是提高阅读理解率。其中提高阅读理解率尤为重要。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中,教师首先应以长句为例,教会学生在较大的意义单位里获取信息,做包括长短句的阅读练习。由于对言语的理解是对它所表达的意义的理解,而言语除了表达意义之外,还包含一定的情感、态度,因此教师还需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义情景进行转换句型的思维操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概念能力、背景知识和加工策略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语言学的观点认为,概念能力是阅读理解中是最重要的因素。概念能力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把零散的信息升华为概念的能力。这指的是把阅读材料的感知输入转化为阅读材料的最佳理解过程。为促成在这种过程的尽快实现,实行语篇阅读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轻而易举地做对一些客观理解题 (例查对实事、分清是非题),而对主观量解题 (例概括课文中心,作者意图等推理题、判断题、结论等理解题)束手无策,成功率极低。实行语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语篇的理解程度,提高逻辑推量、演绎、归纳的能力。

三、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的探讨

鉴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由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媒体构成的运动过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成为必要。阅读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的、阅读教学模式设计应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的,阅读理论、教学内容 (文体,单词量、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反馈(前期反馈、形成性反馈、后期反馈)。教学的设计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英语交际的需要。二是教学条件。包括学习者的知识结构的不同、课时等。因此对处理不同体裁的、不同难易程度的文章的阅读教学,应设计出不同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

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设计一

1. 阅读教学准备阶段。目的在于排除词汇文化背景知识上的障碍,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1)示图。利用图片把即将阅读的部分内容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引导学生从标题或题目中猜阅读的内容扩展学生的思维。

3)教师简介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把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有知识、阅历、兴趣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主观能动性。

4)教师提出一些与文章中心内容有关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5)对某些单词进行解译。排除学生阅读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2. 阅读教学活动。按照先理解、后语言点的教学模式。

1)学生全篇通读教材。采用全读法作有关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题。对记叙性体裁的文章,要求掌握课文的五W (即what、who、when、where and how)

2)重读 (Reread)。可按下列图式进行逐段阅读、渐进阅读、反复阅读。

逐段阅读 渐进阅读

图1

逐段阅读可加深学生课文的印象。渐进阅读有助于学生分析,消化教材。

3)让学生找出每自然段的主题句、对全文进行结构分段、找出其中的联系。

4)教师向学生提出精心设计的,由浅入深的、形式多样的 (包括多项选择,正误判断等)理解性问题。

5)词汇练习。包括猜生词、找信号词练习和词汇替换练习。

6)分析长句练习。对长句、难句进行结构分析、句意分析。作句型转换练习,达到深层次地理解文章或作者的含义。对较难的科普及说明文章,这些阅读活动尤为重要。

3. 阅读后期活动。

1)写出阅读文章的要点 (Note making),概括或人物简历、事情的简介。

2)缩写或改写课文。除可反馈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还训练了学生概括、综合知识的能力。

3)口述大意或复述课文。除测试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还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4)做书后约有关的相应练习,阅读有关相应的文章,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这种语篇阅读教学模式,适用于初二──高一年级。对于逻辑思维发展较强的高二、高三的学生来说,另一种语篇阅读教学模式才能满足他们对阅读的需求,保持对阅读的兴趣。

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二

在无阅读准备的条件下,无字典帮助的阅读环境中,学生靠已培养出的好的阅读卫生习惯和阅读技巧 (象猜词的技巧、读长句的技巧,以及迅速抓住主题句的技巧),快速阅读、准确获得信息。

1. 快速阅读陌生教材 (或快速浏览阅读理解题)。这种读速是以己测出的,阅读生词量在3%阅读正确理解率为70%的文章时的读速为标准。先阅读教材,利于全面了解。掌握全文大意、主题。先阅读理解题,即为“带着问题读”,能较准确地掌握文章细节。各有利弊,应视其考查的目的来定。

2. 快速找出每段的主题句。将各主题联串在一起,即得到文章的主题。这种阅读适合于科普及说明文章。

3. 抓住信号词,实施各种猜词的方法,如利用上下文猜词、利用构词法、同位语、定语从句等猜词,准确理解句子含义,抓住关键。

4. 分析结构复杂的长句,抓住句子的主要结构,准确理解句意。

5. 选择做题方法。对客观理解题,可采用直接做题法、搜寻法等。对主观理解题则可选用逆向思维法、分析综合法等。做阅读理解题的方法应视理解题的设计而定。

语篇阅读教学模式二是在学生阅读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在阅读速度和阅读的准确性已达到较高程度时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以快速为主,阅读主要是由学生独立进行。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阅读的过程、分析、推论、归纳等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在课堂的支配地位大大缩小,教师只是对语言难点、语篇难点做必要的解释或启示。向学生提供难易适度的阅读教材、阅读环境。教师必须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向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教材,切忌采用“始终如一”的阅读教学方法,不断向学生提出更高的阅读要求,掌握各种阅读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顺应人的认识过程,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

英语语篇教学模式探究 第6篇

关键词: 语篇教学模式 策略

一、对语篇教学课堂模式的思考

《大纲》提出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主要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巩固、扩大学生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这一部分无需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讲解;“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加强对学生语篇理解的培养;这样,才能发展学生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我们主张在英语课堂上构建以图式理论和认知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语篇教学法为手段,以发展英语能力为指导思想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语篇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 心理学原理

为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产生清晰表象,就要指导学生对学习对象周密细致地进行整体观察,然后再观察它的各部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最后形成有关学习对象的清晰表象。学生学习知识的不断丰富,学生的求知欲也愈加强烈,尤其是遇到新的内容,他们往往希望一口气看完全部内容。

2. 认知理论学习是通过学习者的认知,获得客观事物的意义和意象,它是由一系列过程所组成。根据这一理论,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3. 图式理论

认知心理学家把构成特定情况的事件和行动的发展顺序的意义单位称作图式或框架。图式是认知构架,它使信息有条不紊地储存在长期的记忆中,给预测提供依据。语篇理解是一个双向的心理过程,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就需要运用学生自己脑子里储存的知识。因此,图式理论是语篇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学生图式理论的不断增加,又能促进语篇的整体理解。

4. 整体性原则

任何事物都可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又是由部分组成的。但正如心理学格式塔理论所言:“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比部分的总和大,整体优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重视整体的语篇教学,否则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能理解词句,不理解全文。

(二)语篇教学法的含义

语篇教学是相对于以词汇和句子结构为中心的教学而言。是由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用目的语来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的获取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这种语言使用的环境既包括语言方面的知识,也包括文化背景、语用、认知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只有语篇教学,才有利于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

(三)语篇教学法的课堂实践

教科书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以话题为中心,以对话、阅读、语法学习、听力和写作等内容所构成的整体教学单位;同时,通过语法和词汇在语篇中的多次循环,反复打好语言基本功,整套教材各个部分都是以语篇形式出现。这为语篇教学的课堂模式提供了保障。

语篇教学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浏览和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获得一个总体印象,然后分段(语篇)找出中心思想)和重要信息,对文章进行表层理解;在此基础上,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立场,对篇章进行深层理解;然后学生根据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观点,进行评价性理解。因此,我们在对英语课的设计过程中,应围绕这三个理解,具体可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① 导入(呈现):可通过不同形式导入新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图式。

② 快速阅读:通过快速阅读,使学生大致掌握课文结构、含义;回答Prereading中所提的问题。

③ 理解:通过作记录、问答、找中心、关键词等途径来检查学生对文章的表层理解。

④ 精读:通过精读,使学生掌握文章中所内含的信息。了解各语篇的含义,作者的写作意图,对文章进行深层理解。

⑤ 复述(表演):通过复述或表演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深化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快速阅读和精读这两个环节。

⑥ 讨论:通过分组讨论或两两讨论来发展语言的应用能力,学生发表自己对作者所表达内容的观点、看法,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对篇章进行评价性的理解。

⑦ 巩固:巩固本课的内容,加深记忆。

二、语篇教学构建的策略

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教学手段相继投入使用,为在课堂中开展语篇教学提供保证。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来展示语篇功能。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依托所创设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语篇交际能力。

语篇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那些含有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内容的语言现象,向学生传授文化、语用、认知、文体等方面的知识。

由于语篇教学突出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加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形成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局面。

教师必须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及语言知识的系统性,采用语篇教学新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Skehan, Peter.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 賈冠杰. 外语教育心理学.(1996) [M]. 广西教育出版社.

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语篇教学 第7篇

一、以生为本, 设置前置性作业, 做好课前预习

为了更好地理解语篇内容, 我给学生布置了和本课相关的前置性作业。首先, 预习是要求学生通过查阅参考, 找出较难的词、词组或语法结构, 本文谈论国内外中学生繁重的课余学习压力问题, 涉及到以下重要词组:not…until;try to fit as much as possible into their kids’lives;under too much pressure;complain about something;include;pushy parents;push/pull;send their kids to all kinds of classes;compare..with;it’s crazy;find it hard to think for themselves etc, 学生们经过自己预习, 自主探究, 才能有的放矢地听课, 做到事半功倍, 在课堂上才可充分用英语表述自己的观点。在这个环节中, 学生们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充分体现了“生本教学”的理念。

二、以生为本, 灵活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在语篇教学前作必要的导入, 能先声夺人, 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上做好语篇学习的必要准备, 引导学生自觉地过度到新的内容的教学。语篇教学前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如利用图片、幻灯片、摄影片、简笔画、实物、多媒体等的直观导入法;利用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时间或故事导入法;利用自由交谈或讨论的导入法等。课文的导入方法很多,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灵活运用不同的导入技巧, 将新内容有机地融合在导入活动中。本文谈论国内外中学生繁重的课余学习压力问题, 阐述了学生压力的来源, 我们可以通过假想的两封笔友来信来集中归纳学生遇到的问题并且导入: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letter and find what pressure Zhang Jing has.找类似的信息对于学生是相对较为容易的, 三分钟学生就可以整理如下:She has to take part in afterschool clubs.Her parents complain about her.Her parents compare her with her friends.She finds it hard to talk with her parents.He doesn’t have supper until 6 pm.Her parents send him to English and Science classes.两封信的呈现既为学生的fast reading提供素材, 又因内容贴近学生实际, 为学生和文章搭起了桥梁, 帮助学生缩短了与文章的距离, 又为整篇文章的教学做了一个预热, 以此自然导入本课话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也可丰富知识, 开拓视野, 活跃学生的思维。

三、以生为本, 分解任务, 小组合作探究展示

学生走进文本, 自主阅读语篇。要求学生当堂限时解题, 带着问题快速寻找相关信息, 侧重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 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 分解任务, 小组合作探究。我们可以把语篇教学中重难点内容:英汉互译, 找出重要的短语, 找出新的句型, 每个段落的主题句, 提出问题。归纳本文中心作为任务分解到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任务, 每个同学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使学生带着目的并采用相应的方式去阅读。学习小组成员在预习, 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课堂讨论, 相互解答各自带来的疑难问题。此环节中强调学生们独立思考后的民主合作, 生本教育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合作性和探究性。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并有助于他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并充分展示生本教育的理念。同时, 学生展现学习结果, 教师引导, 深入解疑。文本中会有许多语言障碍, 比如大量的生词和词组, 分散处理费时费力, 但如果能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 就可以在师生自由交流中不知不觉地解决:老师来上课, 因拿着东西, 没法开门, Could you pull the door for me?I can’t push it open;当师生互相问好时, 要求学生say hello as loudly as possible;故意问学生声音不够响亮是否是:Are you tired?Why?I’m tired, too.讲到原因是昨晚看了NBA, 喜欢的球队赢了.It makes me crazy.反问学生看了没, 学生当然是complain about it, 很自然地, 学生把不满的都表述出来:They have no freedom.They are under too much pressure.They are sent to different kinds of classes to learn different subjects.They have no time to do what they want.etc.老师顺势地发表感慨:I find it hard for you to do what you want to do.最后老师发现I didn’t have the English class until…基本上五分钟左右可以把新词和词组处理掉, 教师在答疑时不是每个都去解决, 而是抓住学生的难点, 处理文本的关键点就是要解决学生的难点, 教师的参与只起促进作用, 重在引导“兵教兵”。

四、以生为本, 反馈检测,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插图在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运用 第8篇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英语已经成为初中生必须要掌握好的一门学科。在英语语篇的教学中, 尽管教师上课会详细地讲解, 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而利用插图对英语语篇进行辅助教学, 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一、借助插图, 导入语篇话题

要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就一定要让学生对课堂上的内容感兴趣。在英语语篇的学习中, 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 可以使用一些新颖的形式, 将语篇话题导入课堂。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在语篇教学中, 教师要尽量吸引学生的眼球, 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 将语篇话题自然而然地导入课堂。而插图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辅助方式。例如, 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上英语课文Unit 8“When is your birthday?”时, “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话题。教师在课堂上不管对哪个学生进行提问, 他们都是可以回答出来的。此时, 老师可以利用一些与“birthday”有关的插图 (如父母端着生日蛋糕为孩子唱生日歌) 来吸引学生的眼光, 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提问, 进而非常顺利地把语篇话题导入到课堂教学中。

二、借用插图, 预测语篇内容

在英语课堂上, 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 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记忆等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教师喜欢用声音或者是视频去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实, 在英语语篇的教学中, 借用插画, 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去预测语篇的内容, 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在给学生展示插图后, 教师还可采用提问的方式, 让学生加深对语篇的学习。例如, 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英语课文Unit 6“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时, 教师可以将一些画有不同交通工具的插图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试着用英语把所见的东西表达出来。教师要鼓励学生, 有什么疑惑或者不懂的地方, 要积极地问老师。在老师的引导下, 学生不仅能回答出问题, 还能预测到语篇的内容, 并提高自己的观察力。

三、巧用插图, 突破语篇重难点

英语课堂教学中, 每篇课文都有其重点和难点。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好重难点, 那么他们对整篇课文的理解就会更加到位, 学习效果也会更为明显。课堂上, 教师最难教学的部分就是重难点。简单的东西学生很容易懂, 但是在突破难点的同时攻破重点, 不仅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 而且学生也很难接受。而借助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 在课堂上巧用插图, 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突破语篇重难点, 让他们轻松地掌握知识。

例如,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8的课文是“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这个话题虽然很贴近学生的生活, 但是如果要让学生用英语非常顺畅地将他们心里的感受表达出来, 其实是非常有难度的。此时, 老师可以巧用一些校园内的场景图, 引导学生观察, 将校园里可以游完的地方连贯起来, 帮助学生攻克语篇的重难点。

四、运用插图, 辅助语篇复述

在初中英语语篇的教学中, 学生一定要能够对语篇进行复述。不管学生的理论知识学得多好, 但英语就是一门语言, 口语能力才能更好地证明学习效果。初中英语的每篇课文都是有情节、有故事的,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 学生要能够用自己的话, 有条理、有内容地将课文内容复述出来。当然, 这并不能让学生死记, 而是应该巧妙运用插图, 辅助学生对语篇进行复述。

例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的Unit5是“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 will have a great time”。根据题目, 我们可以猜测出“Party”上应该发生了很多有趣的场景。此时, 老师可以将晚会上的某些主要的场景用插图的形式展现出来, 在课堂上请学生对这些插图进行复述。学生根据之前的课堂学习以及插图的内容, 就可以复述语篇了。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语篇的记忆, 还能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

五、利用插图, 编织对话语篇

英语书面运用能力也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能力。而在现在的英语教育中, 考试是主要的考察学生英语水平的方式, 尤其注重学生的书面能力。因此, 老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书面运用能力的培养。插图是一些有情节、有内容的图片。而利用插图, 让学生进行对话语篇的编织,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例如, 在即将下课的时候, 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将一幅情境图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实际能力用书面语言将情境图描述出来。老师要耐心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对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这样一来, 学生组织英语语篇的能力就会得到真正提高。

总之, 在英语语篇的教学中, 插图是非常有效的辅助教学工具。除了本文中所提到的相关运用外, 插图对英语语篇的教学还有很多帮助。只要教师能够认清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就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篇学习能力, 让他们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轻松地进行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缪沧桑, 徐会艳.概念图在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教育 (中学教师) , 2013 (15) .

[2]李宝庆, 李静.初中英语教科书插图的运用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4 (20) .

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策略 第9篇

首先, 当教师拿到教材后, 要总览教材, 要对教材有整体了解, 然后凭借教参和自己的教学经验, 总体把握教材, 对语篇难点提前渗透。

2. 指导预习, 有备而学。

教师可根据教材语篇的特点, 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预习指导。对于一般性的文章, 教师可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语篇、适当翻译中文意思, 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组与句子;对于一些有趣味性、文化性较强的语篇, 教师可先让学生了解相关文化背景。

3. 重置情境, 突破难点。

可通过再置情境来实现难点突破, 但这个情境要能突破难点, 不宜太繁, 要简洁, 要有针对性, 同时要与本课话题相关。

4. 巧用关键词, 实践听说。

在语篇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 运用多媒体课件, 将视听教学结合起来, 然后教师呈现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 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5. 设计主题, 促进情感发展。

让英语语篇教学充满趣味 第10篇

一、设计激趣问题, 激发语篇阅读的积极性

现在, 问题导学模式已经在小学英语阅读课堂上进行了充分应用。在小学英语课堂上, 通过导学问题, 能够调动小学生英语语篇阅读的积极性。在引入语篇的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根据语篇内容设计一些激趣性的问题, 这样才能激发小学生语篇阅读的积极性。

例如, 笔者在教学“My Friends”这一语篇时, 引入环节:让小学生用英语向大家介绍自己好朋友的一些基本情况, 并且讲一讲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Who is your best friend?”“How can you keep the friendship fresh?”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与自己进行英语对话。在这个过程中, 能够激发学生关于“Friends”的思考, 并且引导他们在课堂上对“My Friends”这一语篇进行有效阅读。

在具体的语篇阅读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根据语篇的具体内容设计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导读问题引导小学生对语篇展开阅读, 就能够让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从而获得语感的充分发展。当然, 需要指出的是, 教师在设计语篇导读问题时, 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不能够设置过多的问题。如果问题过多, 就会导致小学生英语语篇阅读过程中的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式, 这样的效果是极为不佳的。

二、设计对话过程, 体现语篇阅读的实践性

引导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对话, 是促进小学生语感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在英语语篇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的内容为小学生设计语篇的对话过程, 这样才能引导小学生在语篇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语言实践训练, 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语言感受能力。

例如, 笔者在教学牛津版小学英语《Unit 4B Open Day》一课时, 是这样引导小学生在语篇对话的过程中提高语感能力的。首先, 为了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笔者提问: (1) What is kind of our classroom? (2) Do you like our class? (3) What is there in the classroom?在这三个问题的引领下, 小学生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自主阅读, 并且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划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与同桌进行交流, 在同桌合作的过程中解决存在的问题。接着, 教师针对本课的重点语法内容There is/are…in/on/near…引导小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进行自读自悟, 并且根据相应的句型在小组内进行对话练习, 这样就有效地促进了小学生基于文本的对话学习。最后, 笔者引导小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文本的过程进行方法上的小结, 通过这样的形式促进小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内化。

以上案例中, 正是因为教师为小学生创设了对话的语言环境, 从而引导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促进了语言能力的提高,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 让小学生经历了英语语言的形成过程和提升过程。

三、设计活动情境, 体现语篇阅读的体验性

在小学生进行英语语篇的阅读过程中, 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体验与感悟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只有在课堂上通过有效的英语语言学习活动, 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对英语语篇所蕴含的知识点进行充分体验, 也只有这样, 才能引导小学生在英语体验性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对英语语感的培养, 从而促使他们产生学习英语的良好学习情感。

例如, 在牛津版小学英语《5B Unit 9 The English Club》这一课里, 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 课文描述了三个国家中的很多人物, 并且对这三个国家的语言、民俗、标志物等进行了介绍, 是小学生进行有效英语语言学习的有效素材。在教学中, 笔者根据这一课教材内容的特点, 为小学生设计了“当小导游”的活动情境, 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课文中的一个国家进行介绍。这样, 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就生动活泼了, 他们在课堂上个个当起了“小导游”, 为游客们介绍相应的内容。小学生在这个活动化的情境中, 进行了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对英语语篇内容的内化。

英语语篇教学差异教学模式解读 第11篇

关键词:差异;教学模式;研究背景

一、研究背景

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例或计划。差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采用一组相对稳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适应并利用学生差异的综合性教学模式,目的在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关注学生现有的差异和发展的差异。

本课的教学内容来自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五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课题为“A busy day”。

二、模式解析

1.预学查异,确定目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作为英语基本学习习惯之一,预习是學习和掌握英语知识的有效方法。本课授课前,教者布置了如下预习作业:

找规律,用past/to填空。

当分钟小于等于30时,用____读作:分钟____小时。

当分钟大于30时,用____读作:分钟____小时。

通过预习教师可以全面动态的测查学生差异,了解差异、分析差异,为学生的认知提供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预设生成挑战性教学目标。

教学片段1

教师指着课题,让学生读出课题。

教师出示自己忙碌的一天。

T:Can you read the time?

执教老师让学生读出PPT中的时间,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

S:A quarter past six.

教师检查预习作业:通过自己学习,找出past和to的使用规律。

2.初学适异,感知目标

语篇课文的导入不再完全是学生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主动且有兴趣的获取和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语篇课文导入的阶段根据课文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片段2

T:Try to ask some questions about David’s day.

你想知道David一天的哪些事情,试问一些问题。

例:What time does David go to school?

S1:What time does he get up?

T:What time do the children have lunch?

教师有效的提问、启发对学生理解课文尤为重要。“语篇导入”阶段为了保证阅读的有效性,必须交代清楚阅读任务。总的来说,该阶段所设计的活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为目标。

3.研学导异,反馈目标

英语课程理念提出,如何教学生开口问英语问题。鼓励学生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英语的策略。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提供更大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合作探究,完成个人意义的建构。

教学片段3

四人一小组合作,试着根据第53页课文提问,一人一句,问题越多越好。

S1:What time does he go to school?

这个问题学生提得相当好,文章当中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是需要思考后才能回答的,说明学生是认真思考过的。

Game time:“幸运大转盘”

在上述活动中,学生的操练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要通过小组合作来提问。在活动中既有师生互动,又有小组的学生互动,学生还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寻找、讨论、表达等一系列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提升。

4.拓学展异,丰富目标

阅读后活动要求老师根据阅读内容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的活动,鼓励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联系起来,拓学活动要有层次性,关注学生差异的发展。

教学片段4

(1)自己编谜语

I __ at this time.I__What time is it?

教师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活动编出谜语,让其他学生猜时间。一方面是对文本的巩固训练,另一方面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创设一个思维想象驰骋的空间。

Summary:当我们谈论自己的一天,我们会怎么表达?

I...at...

(2)以David口吻,选择一个时间来描述。

I...at...

此环节的活动设计充分照顾差异,学生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心中所想所,才能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无论是思想的传递,还是知识的传授,都要学生用自己的大脑进行加工、储存。因此,应从差异出发,培养学生自我激励与约束的能力。只有照顾差异的教学模式才能促使全体学生有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华国栋.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实验学校)

英语语篇词汇教学策略谈 第12篇

一、语篇为词汇学习提供语言环境

词汇教学需要有相应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内涵, 学习一个单词, 不仅仅要记住其“音”和“形”, 更重要的是理解“义”。每个单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 有着不同的意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利于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学生在探究词义时对相关的搭配语也要有适当的理解, 要更加全面地了解词汇的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词汇学习与语言环境的结合, 能更好地为学生展示出词汇的使用领域和文化内涵。语言单位构成的语义具有整体性, 如果单独挑出词汇识记, 就破坏了整体意蕴。

如, 冀教版七年级上Unit2 Lesson8《Danny’s Favourite Colour》一课, 需要识记的词汇有paint, mix, rainbow, purple, out, sky等, 教师不需要用传统单词教法让学生背诵默写, 可先让学生读课文, 在朗读中把这些陌生的单词圈画出来。自己在朗读时根据单词的意思翻译整句话的意思。如, 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 ? I like purple. Do you want to paint with me? I can mix blue and yellow to make green. “purple paint, mix”镶嵌在句子中, 学生在朗读时, 不但能够记住单词的形, 还能理解单词的义, 因此动口动脑可以快速有效识记单词。在语篇阅读中还有短语want to do sth, mix A and B, That’s right, look at, come out, in the sky等的积累, 只要学生能够顺利阅读, 无需特别强化, 词汇的识记便水到渠成。

二、语篇为词汇积累提供词群效应

在语篇中学习词汇, 还可以积累更多的语言单位。语篇为词汇提供的是一个“词汇群”, 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能够关联到本课需要重点学习的词汇, 还会关注到更多的词块。学生在语篇中学习词汇, 可以积累更多的短语, 视野会更加开阔。而且在词群中识记词汇可以形成记忆效应, 识记更多的语言点可以为学生的阅读和表达奠定基础。

如, 冀教版七年级上Unit2 Lesson10《Clothes for a Cold Day》一课的单词都是与下雨天有关的穿着, 学生在积累单词时, 还可以积累更多的穿着用语。如“catch, ready, T—shirt, jacket, forget, hat, so, bright.”我们可以在语篇中找到:It’s raining. You may catch a cold. Your jacket doesn’t go well with your shorts. I don’t like to wear pants. Don’t forget your umbrella. 同时学生还可以积累“go well with sth.…”等的语块, 为英语表达做铺垫。所以, 在阅读中只要用心就能捕捉到更多有用的信息。

三、语篇为词汇运用提供模仿例句

词汇积累不仅是单纯的识记, 还要学会运用。语篇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环境。词汇镶嵌的句子就是学生模仿的典范, 学生在识记词汇时潜移默化记住与之相关的词块。有的词块是以前学过的, 在语篇中学习新的词汇时还可以复习旧知, 实现温故知新。教师在教学新的词汇时要提醒学生及时关注以前学过的短语, 并明确其用法, 便于学生模仿应用。如果词汇教学能够放在语篇整体中学习, 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英语短语, 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都会得到更快的提高。

如, 冀教版七年级上Unit2Lesson12《Let’s Go Shopping》一课, 本课的新单词有 “centre, Saturday, will, pair”, 在语篇中很容易就能读懂。本课有很多句子可以教给我们实际应用。如, “Hi friends, let’s go shopping. Let’s meet at the shopping centre at 1:00 p.m. this Saturday. Can you come ?We can have fun.学生在语篇中学习语汇时, 直接能够掌握词汇和短语的场景交流。

上一篇:胰淀粉酶下一篇:距离度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