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推广服务质量

2024-08-08

农机推广服务质量(精选12篇)

农机推广服务质量 第1篇

我县农机市场主要包括:农机销售市场、农机维修市场和农机作业市场。

1.1 农机销售状况

目前, 我县从事农机零配件经销的有65个, 从事整机及零配件经销的有6个, 均是个体经营。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的不断深入开展, 大中型农业机械快速增加, 为了追求利润, 生产厂家只重视整机销售而忽视了零配件的供应, 特别是农忙时节, 常常因为零配件供应不及时, 机械得不到及时维修, 而贻误农时。尤其是大中型拖拉机的零配件, 占用资金多, 一般小的门市部不存货, 随用随买, 在县城就很难买到。农机购置补贴的农机具三包期一般是一年, 过了保修期, 厂家就不太热情维修, 要么漫天要价, 由于农业生产的时效性, 一个季节就只有几天的活, 老百姓耽误不起, 因此只有无奈地接受。

(2) 在三包服务中生产厂家和农机供应商只负责自己代理的品牌的维修, 由于生产厂家和供应商重销售, 轻维修服务, 加上服务能力有限, 很难及时解决农忙时三包服务。

(3) 在农机产品尤其零配件销售中, 仍然有三无产品存在。

1.3 针对农机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1) 大中型农机具生产厂家要树立品牌效应, 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充实维修人员, 增加三包服务网点, 扩大售后三包服务范围, 增加易损零配件的库存量, 以满足农民农忙时作业需求。

(2) 要把农机购置补贴机具定点供应和三包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确保补贴机具到位, 三包服务到位。

(3) 要加快培育农机供应超市, 让农民选择自由, 使用便利, 在农忙时节送技术、零配件到田间地头, 让机具故障及时得到排除, 提高机械利用率, 增加农机户的收入。

(4) 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农机市场管理, 对投诉较多的品牌, 上报有关部门, 取消其补贴资格, 对销售假冒伪劣零配件的门市部, 勒令关门整改。确保我县农机销售市场健康发展。

2 农机维修市场情况

2.1 基本状况

(1) 截至到2014年底, 全县农机维修网点89个, 分布在19个乡镇, 其中县城周边21个。三级农机维修网点87个, 二级农机维修网点2个, 一级农机维修网点还是空白。

(2) 农机维修人员231人, 高中文化以上的56人, 初中文化143人, 小学文化32人, 持有农机修理工《职业资格证书》189人, 持证率82%。

(3) 农机维修设备445台件, 固定资产原值392万元。

(4) 大型拖拉机零配件少, 修理手段落后, 修理效果差。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维修条件简陋, 设备老化, 修理业务范围仍停留在小型农机具的维修, 绝大多数农机维修网点只能提供简单的焊接和换件服务, 无法开展车、铣、钻等维修服务。

(2) 农机维修人员文化程度低, 技术落后, 没有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 缺少维修大型农机具的技术和经验。另外, 从事拖拉机道路运输的逐渐减少, 从事农机维修业务主要集中在三夏、三秋农业生产过程中, 其余大部分时间没有修理业务, 加上农机维修又脏又累, 还不挣钱, 因此大部分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都不愿意从事农机维修工作。农机维修人员逐步在缩减。

(3) 维修场地小, 不具备维修大型农机具的条件。个别农机维修网点只有一间门面房, 门前只能停放一台小型拖拉机, 无法停放大型拖拉机。

(4) 农机零配件管理不到位, 农机部门没有执法权, 对农机零配件质量管理还得依靠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配合。质量检测设备跟不上, 农机零配件质量打假工作难度大。

2.3 对农机维修市场管理的建议

(1) 从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 拿出一部分资金, 配套用于改善农机维修条件, 添置能够满足维修大型农机具的设备。政府部门要增加对农机维修网点的资金扶持。对有一定规模的农机修理网点加大投入力度, 使其尽快满足日益增多的大型农机具维修的需要。

(2) 加强对农机维修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提高业务技能, 加快培养一批能够专业维修大型农机具的维修技术人员。

(3) 协调解决农机维修中心建设用地问题, 农机部门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 放宽土地使用审批条件, 简化程序, 确保农机维修网点扩大规模, 满足大型农机具维修保养时流水作业程序的需要。

(4) 加强对农机维修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成立专门的机构, 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并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

(5) 加大对农机维修管理的资金投入, 保障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 添置零配件检测设备, 加强检测手段, 让假冒伪劣的农机零配件无法流入市场。

3 农机作业市场情况

3.1 农机作业市场状况

在当前我县农业生产过程中, 农机服务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 我县农机服务组织有264家, 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45家, 农机大户219家。拥有大中型农业机械2674台, 农业机械原值7219万元, 农机化作业服务收入7918万元。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 专业化、规模化的农机服务组织也在逐年增加。

3.2 农机服务组织存在的问题

(1) 在这些农机合作组织中, 基础设施差, 条件简陋, 服务功能不健全。能够满足机具统一存放的只有30多家, 其他的机具仍以分散存放为主, 致使机具使用效率低。

(2) 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低, 缺乏管理经验, 合作效果差。

3.3 加快发展农机合作组织的建议

(1) 针对农机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帮助农机服务组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服务手段, 提高服务质量。

(2) 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土地流转, 推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农机推广服务质量 第2篇

根据省农机办函[]3号“关于开展农机公共服务休系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我们按照文件调研的内容和工作要求,参照“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提纲”,对我市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二、工作成效与经验

米秸秆饲草13余万亩、果园旋耕、施肥作业20余万亩,玉米联合收获3余万亩。根据农时季节,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机化技术宣传培训工作,帮助农民检修、调试机具,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解决了农机化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根据果园管理需求和技术要求,积极开展果园机械开沟技术、机械施肥技术、机械除草技术、机械植保等技术服务;根据春、夏玉米播种农时季节和技术要求,积极开展地膜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玉米硬茬播种技术、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机械深施化肥等技术服务;三夏三秋期间根据农机生产需求和技术要求,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玉米秸秆饲草加工技术,玉米联合收获等机械化技术服务,解决了农机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发挥了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春播、三夏、三秋关键农时季节,印发果园机械化、玉米生产机械化、小麦生产机械化等新机具、新技术宣传材料和培训教材,技术人员结合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带着这些宣传材料在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普宣传日活动及新机具、新技术演示培训活动中发放。

推广工作的主要经验一是积极申报农机化试验示范推广项目,以项目带动农机化的发展,实行项目目标责任制,严格按项目的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各项任务。二是围绕我市的农业生产,引进先进适用农机新机具进行试验示范推广,满足农业生产对机具的需求,不断提高我市农机化水平。三是加强对农机技术宣传和培训,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进行农机技术宣传,印发培训教材、技术规范,举办机具现场会、培训会等各种形式对群众进行宣传培训。

(二)农机化质量工作情况农机化质量工作的主要围绕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服务质量开展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市农机推广站每年对200台购置补贴机具使用情况和产品质量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对调查有问题的机具,及时将情况书面反馈给区(县)农机管理站调查处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有效地预防了集体投诉事件的发生。二是市农机推广站组织开展田间作业质量巡查。春播、三夏期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对玉米播种机作业质量进行了田间巡查,待玉米出苗后,再次进行了实地复查,通过调查整理,将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区(县)农机(推广)管理站,要求各区(县)加大对玉米播种机田间作业质量的监督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是“三夏”期间,市、区(县)农

提高农机维修服务质量的途径探讨 第3篇

关键词:农机维修;服务质量;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2

在惠农政策的实施下,新农机在不断地研发,质量和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为农机市场带来了活力与生机。随着高科技、高水平农机的引进,对农机工作者和维修服务人员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使用者和维修服务人员对农机更加了解,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近年来出关的一系列有关农机条例也在逐渐完善,为农机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面对着高作业量的新型农机,如何提高农机的维修服务质量是我们现在所关注的。

一、增强农机机主保养意识

农机是农民从事劳作的主要劳动工具。每到麦种秋收的时节就会有大量的农机不分日夜的劳作,然而,这其中总会有一些农机不堪负荷,在工作时“罢工”。不管是老式农机还是新型农机,他们都有一定的寿命,但是有的农机使用时间长,有的农机使用时间短,其根本在于机主对农机的保养到位与否。每一款农机都有它的使用方法,只有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才能尽量延长农机的使用年限。然而许多机主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不仅不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而且还不对农机进行任何的保养和维修,以至于农机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因此,我们首先要大量宣传对农机的保护意识,增长农机的使用寿命。例如:有关部门可以发放农机保护宣传单或者到乡里或村中对农机机主进行农机保养意识宣传,怎样增加农机的使用寿命,提高机主对农机的保护意识。

二、重视农机维修服务的问题

在农忙时节,我们最不想看到农机出现故障,为此,我们需要提前对农机进行检查和维修。然而到目前为止,对农机进行維修的企业规模大多数比较小,缺乏检测设备设施,主要以更换农机损坏零件为主,为大型的拖拉机、内燃机、复合式收割机恢复性修理的站点就更少了,这些小规模的维修点由于缺少资金的支持和技术辅导,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其发展速度要远落后于农机营销和作业发展,难以满足现代对农机维修的需求。从事农机维修的人员大多是老师傅或者是教育水平较低的年轻人,这些人基本都是以旧带新,主动去参加维修培训的很少,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因而很难准确的找出农机的病因在哪里,从而降低了维修进度。我们要呼吁从事农机的维修人员重视农机问题优化维修制度。

三、农机维修的问题所在及改进策略

农机是农民最赖以使用的收割工具。只有找出农机维修的问题节点,我们才能快速有效的提高作业率,完成收割工作。

(一)维修设施条件有待加强

现在城乡的农机维修站点基本没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二级以上水准。这些维修站点多数是一些家庭型或较小的企业个体,他们的自身设施条件较差,能够检测农机病因的器械较少,基本是靠老师傅经验维修,更换基本的零件磨损。有专业资格证书的年轻人多数在一些大城市做维修工作,因城乡设施、资金跟不上,只能招揽一些没有学历的年轻人跟老师傅学习,外出学习新的维修技术的人员少之又少。我们应该合理增加维修站点的资金补贴,引进检测设备设施扩大站点并正规化。

(二)结构布局的不够合理

整齐划一的布局划分有助于人们对从事行业的区分。将整条街或几条街整合成统一的行业既便于管理又能让群众一目了然,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现在的农机维修站点整合过于零散,基本上都是一些临街站点或自住房,设备陈旧没有统一的规划。有些偏远地区甚至没有相应的农机维修服务站点,导致机主要行驶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检修,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我们要将维修站点整合,砍掉不规范的小站点,合理安排维修服务站点。

(三)加强资金支持,扩增技术人员

由于没有专项的经费,农机维修的日常工作收到限制,从而影响了维修站服务人员的工作质量。零散的维修站点在乡村是很常见的,但这些站点往往缺乏技术专业资格。基层的执法人员要对各个站点检查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资金的缺乏阻碍了执法人员的工作进度。城乡的零散站点根据这些情况,长时间不更换设备设施,配备的技术人员就更少了。他们往往用一些知识性掌握较少的、靠劳力挣钱的工作人员,其中不乏一些年龄较大的工作者。因为维修企业效益差,工资水平低下,这些工作人员参加培训较少,维修技术跟不上农机的更新速度,导致维修延缓或过早淘汰。我们要设立专项经费,免费为技术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增加技术人员维修知识的储备,避免维修延后。

(四)提升高新农机维修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引进和创新,农机的更新速度也渐渐加快。而现在的维修条件差、维修技术跟不上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维修人员收入水平低下,无力去学习新的技术,更换新的设备导致这些新型农机检测、维修不及时,加速了寿命的消耗。我们要设立资金储备,引进技术,更换新型设备,设立奖励制度,增加维修人员的薪资水平。

(五)宣传力度要加强

购买农机的都是一些学习意识薄弱的农民,他们对农机的认知还停留在收割农作物赚钱方面。对如何保养农机,增加农机的使用寿命不予考虑或知之甚少,经常为了赚钱使农机“带病”工作,更换磨损零件不及时,导致农机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农机的生产厂家或销售人员也没有特别讲述对农机的保养,因此,要加强对农机保养意识,增加农机使用年限,提高经济效益。

四、加强对农机维修服务质量的力度

针对惠农政策,相应的农机维修服务优惠政策也要同步跟进。一味的促进农民购买农机的欲望而忽视维修服务质量是否跟上会使维修行业停滞不前。要重点扶持一批新型的农机维修服务站点,进行必要的资金和技术的引进,设立优秀的维修站点进行模范试点,帮助那些零散、不达标的维修站点尽早规范达标,让这些站点开的起来,办的下去。不定期的对这些站点的维修服务人员进行免费培训,加强他们的维修技术管理,提高修理水平。对生产厂家或对农机的销售人员进行解说,对购买农机的人要宣传到位,加强规范对农机保养意识的宣传,提高机主对农机的保养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利用自身优势结合优惠政策建立完整的维修服务站点,提高维修服务质量。大力扶持有规模的农机维修服务站点,组织队伍,不足一些偏远地区维修站点的不足。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机械的不断创新,惠农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相应的,对农机的维修也成了现在的重点关注内容。农机维修是提高农民工作效益和提高经济收益的重要手段。因而农机保养意识的宣传也很重要。农机维修保养是提高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障。提高农机的维修服务质量对促进农业机械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我们也要向着节约社会资源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建平.关于加强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1(03)

[2]王亚坤.提高农机维修质量的策略[J]. 北京农业. 2014(36)

农机推广服务质量 第4篇

大力优化“农机心脏”

在这次全国农机展览会上, 四达集团展出了488VE泵系列柴油机、488电控单体泵柴油机、480VE泵柴油机、4100电控单体泵柴油机等达国Ⅳ标准的柴油机, 还有配套收获机械的490系列、配套拖拉机和工程机械的4102系列等多款产品。而四达国Ⅳ标准的VP泵柴油机和高压共轨柴油机成为其中的亮点, 吸引了大量客商前来参观咨询。

近几年来, 江苏四达集团坚持在发展中求变化, 在变化中加快转型的发展思路, 通过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的战略调整, 柴油机年销量不仅取得了量的突破, 今年前10个月, 多缸小柴的产销总量已突破12万台, 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同时, 四达在多缸小柴行业前三甲的地位也得到进一步巩固。

满足国家排放要求, 研发性价比最好的产品, 不断开发新品满足市场需求, 是四达技术研发的精髓。作为多缸小柴主要生产企业, 其产品可靠性技术开发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自从该集团自主开发的柴油机率先在行业通过国Ⅲ排放以来, 不断加快研发及二次转化步伐, 国Ⅲ及国Ⅳ产品在同行业同类产品市场占有量上名列前茅。

可靠的产品品质离不开运用其先进的办法和掌握科学合理的手段。据悉, 四达国Ⅲ柴油机在设计阶段, 广泛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设计理念、方法和手段, 进行柴油机的最优化设计、分析和计算。如Boost、Tycon、Bricks等软件的运用, 水流场CFD的计算等等, 确保了发动机零部件设计的合理性、性能的优越性和运行的可靠性。国Ⅲ标准系列柴油机采取的VE泵和单体泵技术, 更注重精确控制燃油喷射量和时间, 优化燃烧系统, 动力强劲, 节油环保, 低噪音、低震动, 便于维护。

为了进一步完善国Ⅲ产品提高产品可靠性, 四达更加突出柴油机自动修正大气环境, 实现-40℃~50℃环境下的顺利工作, 适应从海平面到4000米的不同海拔使用, 具备自动故障诊断、巡航控制、怠速易控制等优点。同时, 还具备“跑得快、拉得多、用得省、开得爽”等特点。为保证关键零部件质量, 四达实现与国内一流企业进行战略性投资或战略性联盟, 确保柴油机高刚度结构设计, 大大提高活塞寿命。

四达国Ⅳ产品开发更加实现了其独有的设计理念, 采取VP泵和高压共轨系统技术, 燃油系统实现高压喷射, 降低燃烧噪音及减少废气排放, 联合一些科研单位进行全仿真FEA和CFD分析, 保证结构强度、优化设计冷却、降低热负荷, 更节油环保, 动力也更强劲。

四达集团国Ⅲ、国Ⅳ产品的推出, 成为用户喜爱的动力品牌。据了解, 四达集团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第三次战略转型, 进一步加强技术升级和品牌打造, 以提升品质、满足用户需求为中心, 以提升核心技术掌控为手段, 通过实施精品工程, 优化供应管理体系, 从产品、工艺、采购、制造、市场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实现进一步打造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 保证公司在多缸小柴行业的领先地位。

打造产品综合优势

近几年来, 四达以支持和服务“三农”为已任, 通过实施蓝海战役, 突出对农业机械动力的研发和品质的更新。四达集团秉承一汽的技术, 致力于用车用技术打造农机心脏, 使农业机械的动力“芯”品质更加卓越, 为着力推进农业机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力量。

为牢牢地把握时代的脉搏, 四达集团抓住每一次发展的机遇, 为进一步打造品牌优势, 四达集团立足自主创新, 加快了新产品开发步伐, 采用先进技术进行优化改进, 使柴油机更具省油环保的优点, 也合了农民朋友经济适用的心意。随着国家对“三农”扶持政策的进一步深入, 四达牢牢把握市场命脉, 在非道路产品的开发上加大力度并加快速度, 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开发的490Z、4102Z、4102T、4105Z等产品相继在配套厂家实现了批量上市。经过适配和市场验证, “四达”柴油机被用户评价为性能优越、稳定可靠, 在正确使用的条件下, 同比节油达5%以上, 市场得到持续增长。

四达在服务“三农”的同时, 时刻不忘国家法规要求, 紧紧抓住非道路机械排放法规升级的契机, 率先在行业内推出符合非道路排放标准的柴油机产品, 大力推进增压机的升级换代, 以重点企业的配套带动全面配套, 并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

随着销量的提升, 四达在农机产品的服务上, 推出保姆式服务, 达到“四个100%”, 即100%建立用户档案、100%跟踪用户信息、100%解决产品故障、100%满足用户要求, 不断提高农机服务管理水平。在“三夏”农忙季节, 四达的服务人员不断地深入到田间地头, 为用户提供最直接的服务, 不但直接解决了用户在农耕期间发生的问题, 更为配套厂家的解除了后顾之忧, 使四达产品的品牌口碑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农机推广上水平 技术服务下基层 第5篇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

紧紧围绕市农委2012年工作安排和中心确定的全年工作任务目标,继续坚持以服务加快吉林市农机化发展为主线,转变农机化推广方式,以突出抓好“五项”新技术为中心,以农机化保护性耕作项目为载体,做好技术指导和农业业务工作。积极扩展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层面,提高影响力,改变农机化发展弱势地区现状为工作创新点;以更好的完成农机化项目建设,着力推广适用性新机具为工作攻坚点;以总结近两年农机推广工作实效,推广农机化技术先进地区发展经验,促进全市整体农机化发展为工作亮点。通过各方面的工作,营造“业务发展上水平,技术服务下基层”为主旋律工作氛围,全面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二、工作重点

1、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年活动。按照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方案》的要求,制定出全市农机技术推广全年活动计划。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服务工作。着力推广玉米、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服务力度。

2、扩大“三型”农机化技术应用。加快推广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以中心在近两年实施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为基础,总结先进经验和成果,逐步向项目基地以外的农机化生产弱势地区推广示范,建立全覆盖技术服务体系,形成一个具有先进性、适用性、效益性相结合的工作创新点。

3、层层落实全年农机化工作目标任务。根据2012年农机化新技术推广任务技术指标要求,统一部署,层层落实,狠抓实干,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根据农业、农机化区域特点,认真规划,深入开展技术服务,确保玉米保护性耕作、水稻育插秧、水稻机收、玉米机收、机械化深松这五项新技术推广任务全面完成。探索出制约五项新技术发展的薄弱环节,通过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和新机具,解决发展障碍。

4、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深入基层,总结宣传、推广先进典型经验,紧紧抓住农机化工作亮点。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全市农机化全面发展。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积极与省、市农机部门联系,让更多的领导了解我市农机化发展的新面貌和取得的各项成果。认真落实2012年保护性耕作项目建设,彰显项目建设的优势,为明年全市的项目申报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

2、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增强服务本领。通过组织业务学习和个人日常学习,提高业务人员的技术能力,掌握国际、国家农机化发展方向和前沿技术,为现阶段和未来吉林市农机化的发展储备丰富的技术能量。

3、深入基层,广泛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活动。作为一线业务科室,在全年各个农业生产环节,组织业务技术人员进村、入户,真正参与到农机化生产中去。了解现阶段农民对农机化技术、机具的需求,了解当前我市农机化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和瓶颈环节,有针对性的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反馈到科研院校和农机装备厂家,共同研讨解决方案,真正发挥出农机推广系统承上启下的作用。

与县区农机推广部门和乡镇农机管理部门建立和谐的协助、指导关系。形成覆盖全市乡(镇)级范围的农机信息共享平台,使先进适用的技术能够顺畅的推广到基层;让准确的基层数据能够真实的反应到中心,为中心制定各项农机计划、规划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为现阶段农机化技术推广创造方便快捷的渠道。

4、广泛与农机生产厂家开展交流活动。了解各农机生产厂家最先进的机具装备,筛选出适合吉林市农机化生产的装备信息。有计划的在各个农业生产环节,组织农机生产厂家开展机具演示现场会,让有农机需求的农户和种植户,现场了解先进农机装备的技术优势和作业效果,增加农机用户的认识度,加快成果转化速率。

5、解放思想,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推进农机与农艺相融合。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植保、土肥等农艺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技术上相互补充、人员上广泛交流。

开展一系列的扶持农机合作组织的技术服务工作,项目建设主体向具有经验和技术能力的农机合作社倾斜,促进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并协助中心完成好农机协会建设工作。

创新农机推广体系 为“三农”服务 第6篇

关键词:农机推广工作;机遇;挑战;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178-1

1 新时期,农机推广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1 国家和地方大力支持农机化发展

自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下发了三个“一號文件”,明确提出了“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力度”,“加快改革农业新技术推广体系,明确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和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在2004年6月又出台了《农业机械促进法》,吉林省相继颁布了《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给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最关键的政策、法律保障。

1.2 出现了新的购机、用机热潮

近年来,由于中央和地方对农业生产不断实施倾斜政策,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投入的积极性,农机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德惠市自2005年以来,全市新增大中型旱田农业机械1500多台(套),水田机械1000多台。并朝着规模经营和合作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市已有农机大户200多户,农机专业合作社50余户。全市的综合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

1.3 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推动了农机化的发展

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使农机化的作用愈加明显。企业、科研机构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满足农业和农民多样化的需要,农民也充分认识到农机化在省工、省时、省种、省肥、作业质量高及提高抗灾能力等方面的作用,购买使用的积极性非常高,再加上这几年农产品价格持续升高,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民的劳动生产观念也大大转变。外出打工,发展畜牧业,各个生产环节逐渐机械化,使农机化水平逐年提高。

2 当前农机化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农机化技术推广组织陈旧

现行的农机体系,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的,这种体系在过去健全的农村基层组织以及农民收入还不高,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大田作物的情况下,农民对农机新技术的推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以接受的,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有权决定土地资源的使用权时,他们追求的是经济收入最大化,如果不见效益,他们是不会接受新技术的。

2.2 农机化项目建设投资少,规模小

配套资金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缺少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很多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不能及时得到推广和应用,不能及时传授到农民手中,这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机化的快速发展。

2.3 农机推广人员分布不合理

我市有部分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条件差,专业技术人员越来越少,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随时需要农机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服务,而乡镇推广人员力量薄弱,推广设备简陋,严重的影响新技术的推广。

3 创新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开拓工作新局面

3.1 转变观念,勇于开拓

新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形势给予我们新的要求和任务,我们要抛弃“等、靠、要”的思想,树立“大农业、大市场、大科技”的观念,不断学习与掌握新的农业科技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主动围绕市场需求选择重点技术推广项目和课题,加以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走良性发展之路。而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拓展更大的服务领域,可以与科研单位、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维修部门以及畜牧、水产、林业等部门相互沟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优势互补,互利互惠,既能提高工作效益,还能提高工作质量,也能增加工作效益。这样才能发展壮大实力,有实力才能有后劲,才能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向大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拓展服务领域。

3.2 提高素质,掌握主动

农机推广工作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农业机械科技含量的提高,给农机推广人提出了新的课题。一是不断学习科技理论知识,可从书籍上、报刊上、电视上学习,也可在接受培训、听讲座等过程中学习。二是不断地学习实践知识,提高业务技能水平。应积极参加各种由行政部门、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组织举办的实践技能培训班,了解掌握各种先进机具的原理、构造性能、使用操作方法、维修保养等知识。三是应该向广大农民学习。新机具、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我们应与农民互相沟通,研究、学习,听取建议和意见,排除故障解决问题。

3.3 立足现实,眼光长远

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局”。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农机与农业的关系。统筹谋化,梯度推进,协调发展。”推广人更是应面对当前农业生产的实际及市场经济中的热点,有选择地推广示范新机具、新技术,因水稻价格持续攀升,农民种植水稻积极性空前高涨,近几年来,我市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因此,我们就在水稻全程机械化上大做文章,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秧、栽植、收获技术,并充分利用国家的购机补贴政策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协会等组织,使我市农机化装备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农机推广服务质量 第7篇

1“平安农机通”短信发送 (市、县编审) 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通知或指令性的内容多。个别市、县年发送短信不到20条, 却有半数以上是通知, 内容基本是指令性的, 易让受众群体反感。

(2) 信息发布次数少、质量不高。全省25个单位有短信发布权, 不少单位至今未使用过该功能, 有的虽然使用过, 但发布次数少, 内容单一 (大多数是检审方面的信息) , 质量不高 (内容没有仔细推敲、发布的时间不适合) 。

(3) 信息发送没有分类。有的应该发给农机管理人员的, 却发给所有人员 (机手或亲朋好友) ;有的应发给机手的, 却发给了其他人员。减少对不需要人的发送, 关键要做好人员分类, 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

(4) 信息审核把关不严。有的短信发布随意性大, 领导不把关或把关不严, 短信语句不通, 存在错别字;有的短信几乎雷同且多发。

2“平安农机通”短信发送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1) 分类发送原则。目前“平安农机通”短信划分为农机动态、综合、提醒、文化四类。动态类短信主要宣传农机界的动态信息;综合类短信主要宣传农机界以外的重要信息;提醒类短信主要内容包括农机事故警示和安全常识、涉及面广的重要通知、农忙天气变化预报等;文化类短信内容包括文化娱乐、生活常识、幽默故事等。发布短信以服务农机手为出发点, 以适时重要新闻为主要内容, 尽量按用户分类进行发布, 并将分类提示写在开头, 让受众者根据需要决定阅读还是删除。

(2) 层级负责原则。市、县原则上发布农机动态、提醒类短信。省级除了发送农机动态和提醒类短信外, 适当发布综合、文化类信息。省、市、县发布短信, 开头应标注“省名”或“市名”“县名”, 地名后为行业、短信发布分类, 让受众者知道是谁发布的短信, 对当地有无针对性。

(3) 时间、数量控制原则。省级发布短信的时间原则上定为每周一、三、五, 市、县级为每周二、四。每天发布短信原则上不超过1条 (避免中午或夜间发送短信) , 非农忙期间市 (县) 可少发短信。

(4) 评判改进原则。每条短信都面临广大用户的检验和评判, 信息的好坏不是采编者说了算, 而应由接受者评判。短信针对性强是评判的首要标准。短信发布者要与广大农机手和管理人员、农机企业人员等交朋友, 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改进和提高。要建立和拓展信息采集渠道, 将区域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机大户、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农机手作为信息采集点, 确保信息采集渠道的畅通和稳定。

3“平安农机通”短信 (市、县动态和提醒类) 编审应把握的关键要素

概括起来, 应把握好“快、准、实、精、易”五个要素。重点采编新闻性、提示性强的短信, 突出新闻和提示的时效性、准确性、严肃性。

(1) 快。要在第一时间将有关动态、提醒类信息发送给广大农机手或管理人员, 紧急事项要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增强时效性。例如:2011年2月20日, 国内柴油价格上调, 省级发送了如下短信:“根据国家发改委通知, 2月20日零时国内柴油价格每吨提高350元, 折合每升上涨0.3元。调价后, 我省0号柴油最高零售价为每升6.95元。请广大机手朋友抓紧至当地农机监理机构办理‘双优加油卡’并充值, 享受农用柴油加油优惠政策。”这条信息既在第一时间将柴油涨价的消息告知机手, 又宣传了“双优加油卡”的优惠政策。

(2) 准。就是时间、地点、数量、价格、电话等必须准确无误。“短信无改稿”, 丝毫的马虎大意都会导致无法纠正的错误。属于全省范围或省辖市的重要农机新闻要及时上报, 尤其是农忙季节上报的农机作业进展情况要核实准确, 农机作业供需的短信要权衡发布后果, 必须严格把关, 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手机短信的发送、接收在瞬间完成, 严谨认真、耐心细致是保证准确的关键。

(3) 实。就是真实、实在, 让信息的受众者通过对信息的分析运用, 取得或达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例如:2012年11月6日省级编发了如下短信:“江苏农机综合:截至11月5日, 全省水稻收获徐州结束, 泰州过八成, 盐城过七成, 南京、南通、扬州、宿迁过六成, 连云港、淮安过半, 无锡、常州过三成, 苏州过二成, 镇江开始收割。”让机手在收到信息后合理选择作业地点, 较好地调控了机具的布局。

(4) 精。就是精炼。一条短信最好在70个字以内, 最多不得超过130个字。要少写“穿鞋戴帽”的话, 不写空话套话, 做到文字简洁、精炼。例如:“江苏农机提醒:全省小麦收获苏南过半、苏中近半、苏北展开。持已充值农机优先优惠加油卡, 在中石化加油站可享受百分之二优惠。”这是2012年6月4日编发的短信, 短小精练, 只用了52个字, 既通报了全省的机收进度, 又向机手宣传了“双优加油卡”的优惠政策。

(5) 易。就是易懂、易记、易看。“平安农机通”绝大多数用户是农机手, 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因而在编辑短信时应尽可能使用浅显、通俗的语言。例如:“江苏农机提醒:高高兴兴上班, 欢欢喜喜回家, 爱妻爱子爱家庭, 忽视安全等于零。”

4 提高“平安农机通”短信采编质量的建议

信息采编是通过各种途径对相关信息进行搜索、归纳、整理并最终形成有效信息的过程。

(1) 选好人员。要选择具备一定的新闻文字综合能力、责任心强、善于学习和钻研的人员作为采编员。要在乡镇、农机合作社、农机企业挑选和培训信息员。信息员要及时向采编员报送信息, 采编员要对提交的信息及时进行选择, 并提炼成短信报送审批。

(2) 落实责任。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和监理机构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推广使用成果, 单位领导应主动抓, 落实责任, 采取措施, 切实关心支持采编员工作, 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对信息报送和采编短信成绩突出的个人和单位要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

(3) 研究讨论。在发送每一条短信前, 要及时组织研究讨论, 反复推敲修改, 确保内容真实、语言精炼、数字准确。各市、县每月对发布的短信要进行一次自评, 对短信“快、准、实、精、易”五要素进行评估, 并总结提高。

(4) 学习积累。加强学习、注意收集积累、做有心人是提高短信服务质量的关键。要善于从工作实践、各种新闻媒体和网络中采集和编辑针对性、有效性、真实性、可读性强且广大农机手和合作社理事长关注的信息和发展动态。要下功夫建立稳定的短信采集点, 多订阅农口单位各种短信息。

农机推广服务质量 第8篇

一、尽职履职, 敢于担当, 努力完成部、省级农机试验鉴定任务

试验鉴定是农机鉴定机构的主要职能和本职工作, 针对我省农机生产企业和产品多, 每年申请委托检测和推广鉴定的任务繁重的实际情况, 我站领导班子思想统一、态度明确, 不推诿、不拖延, 团结带领全站干部职工继续发扬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 放弃节假日、休息日, 加班加点, 埋头苦干。在时间紧、任务重、人手紧张的情况下开动脑筋、想办法, 努力提高鉴定检测工作的组织化程度、规范工作程序要求, 并采取有效措施, 通过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推广机构借用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工作等办法来解决人员力量相对不足的问题, 较好地完成了鉴定检测任务。2015年, 我站共接收部总站下达的79家企业335个型号农机产品的部级推广鉴定任务, 包括轮式拖拉机、手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旋耕机、秸秆粉碎还田机、微耕机、田园管理机、谷物干燥机等产品, 实际完成并通过部级推广鉴定的农机产品280项, 其余为跨年度实施的项目或没有通过鉴定的项目;审查受理省级农机试验鉴定检测业务共计180家企业427个型号产品, 其中完成委托检验51家企业153个型号产品、省级推广鉴定81家企业274个型号产品。

二、做好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质量投诉和质量调查等质量监督工作

2015年我站承担完成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的农机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委托的流通领域农机商品监督检验任务共计70个批次。省农机投诉站直接受理农机质量投诉案件31起, 其中联合收割机 (含玉米收割机和花生收获机) 24起, 拖拉机5起, 秸秆粉碎还田机1起, 及时组织调查调解, 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47.3万元。

按照农业部农机化司《2015年大中型轮式拖拉机质量调查方案》以及江苏省农机局《2015年江苏省农机产品质量跟踪调查方案》, 2015年4月至11月间, 我站在本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并顺利完成了全国11家企业15种型号的大中型轮式拖拉机128个用户以及省内企业生产的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秸秆还田机和施肥播种机4种机型8个型号近300个用户质量调查任务, 用户遍布我省13个市50多个县120多个乡镇, 按时上报质量调查报告, 配合主管部门及时公布调查结果。

此外, 我站还配合省农机局分别在高邮、海安、灌南三地举办了全省春耕备耕送农机送科技送服务下乡暨农机“3·15”现场活动, 向农民免费发放《农机用户维权手册》《农机用户购机指南》《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识别示例》等宣传资料1000多份, 现场受理农机用户的质量投诉。指导各地开展农机放心消费创建, 营造全省放心、安全的农机消费环境。

三、适应农机鉴定制度改革形势, 及时修订完善农机鉴定检测业务程序

2015年, 农业颁布了新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和《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 江苏省农机局将农机新产品小批试制 (投产) 鉴定证书和省级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下放到我站发放。为此, 我站认真学习贯彻, 主动适应, 及时组织调整相关业务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规定, 确保农机试验鉴定业务规范、顺利开展, 化解可能出现的问题、矛盾和风险。一是积极配合农机试验鉴定制度改革, 主动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二是面对改革任务, 及时向省农机局领导请示汇报, 争取上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三是组织制订并实施了《江苏省农机新产品小批试制 (投产) 鉴定实施办法 (试行) 》《江苏省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发放管理办法 (试行) 》, 完善了农机产品委托检测、小批试制 (投产) 鉴定、推广鉴定业务受理程序规定, 运行情况良好。

四、努力做好农机标准化工作

发挥“江苏省农业机械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全国拖拉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器仪表分会”挂靠我站的优势, 努力做好农机标准化各方面工作。全年组织企业申报机械行业标准8项, 起草、审核、复核上报拖拉机电气仪表行业标准4项;完成了2项农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组织申报了4项2016年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完成8项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的制修订任务, 组织申报了11项2016年江苏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此外, 还组织汇编了《农机标准化工作手册》, 成功举办了全省农机标准化业务知识培训班等。

五、加快进度, 白马农机试验检测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经江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征用土地200亩、一期概算投资4000余万元的白马农机试验检测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截止到2015年底我站共投入各类建设资金3000余万, 按照规定程序组织设计、招投标和施工现场管理, 其中近1万平方米5栋试验室已经进入内外装饰阶段即将竣工;设备设施也进入全面施工安装阶段, 600米环形拖拉机试验跑道已经开工建设;基地水电道路通讯等附属设施已经完成设计和概算, 进入招投标阶段。试验检测基地2016年有望建成投入使用。

六、拓展新业务, 抓紧筹建农机产品质量认证机构

拓宽服务领域做好农机推广 第9篇

1. 立足大农业, 推广新机具

农机化推广工作既要为政府实施农业战略性调整的宏观政策当好参谋, 又要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直接为“三农”服务。怎样才能围绕农机化技术推广的主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关键是要树立大农业、大农机的观念。所谓“大农机”是对应于“大农业”提出的, 它涵盖农林牧副渔各个领域, 涉及农业工程的所有环节, 包括农田水利、农村环境保护、农产品初加工、农村能源建设以及各种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因此农业产业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 农机化工作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 而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农机推广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活动, 而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它涉及农村经济的各个方面。必须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着眼于大农业、产业化、特色农业来发展农机化, 要从单一的粮食生产机械化中跳出来, 广泛加强与农林牧副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有机结合, 加大农机化科技创新的力度, 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农机推广的根本目标, 走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2. 围绕农业结构调整, 拓宽农机推广领域

要拓宽农机服务领域, 必须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因地制宜,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引进、研制、开发、示范等推广工作。安吉县是典型的山区县, 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因此不能把农机推广只局限于粮食生产领域, 要向农林牧副各业延伸。安吉县是中国十大竹乡之一, 安吉白茶闻名遐迩, 还有大溪山核桃、安吉冬笋、安吉竹凉席等特产。可以围绕白茶、竹子、山核桃、板栗等产业带发展, 重点引进推广名优茶加工、修剪、采摘、植保等机械, 农产品加工及冷藏保鲜机械设备。同时引进农业新技术与之配套, 实现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 提高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机械化程度, 为农业经济发展寻求新的亮点和增长点。

3. 创新思路, 搞好农机推广

安吉县农机推广工作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 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 必须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要认真总结历年来农机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教训, 确立新的推广项目, 找到结合点, 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运作机制, 满足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多方面的需求, 使农机推广工作具有持续的发展动力。

(1) 搞好市场信息调查。在掌握中央、省、市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 (含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的同时, 要深入乡镇村户, 了解基层群众想什么, 农户需要购买什么机器, 缺怎样的新技术等等,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 及时为农民群众推荐先进适用的农机具, 同时把群众需要而未列入购机补贴目录的机械向上级决策部门反映。

(2) 建立推广服务网络, 以点带面逐步推广。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县级为引导、示范, 以乡镇村为基础的推广服务网络。县农机推广站应搞好示范, 示范点选择要从农作物种植结构、生态环境、农机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农民积极性等方面来考虑, 有针对性、选择性地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这样推广工作才有生命力, 才能不断提高农机应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服务促进推广, 推广加强服务。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为农机服务组织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农机服务主体逐步从分散经营的农机户向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等新型服务组织发展。服务组织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机装备开展服务, 力争通过农机作业服务实现新技术的宣传与推广, 达到服务和推广两促进。

创建新型农机推广服务体系 第10篇

1 政策启动

(1) 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壮大服务力量。自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 梨树县培育和扶持了一批农机大户及专业合作服务组织, 广大农民踊跃购买新农机, 一批农机大户应运而生。目前, 梨树县农机固定资产在10万元以上的作业大户有65户, 5万元以上的有132户, 大规模专业合作服务组织4个。农机大户的迅速发展, 突出了农机作业的规模效益, 壮大了推广服务的社会力量。

(2) 组建作业服务队, 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提高推广服务质量和效率。梨树县农机作业服务队的成立, 不仅确保了公益性职能的充分发挥, 而且开拓了农机推广服务领域, 丰富了服务内容, 增强了自身发展能力。梨树县在农机推广形式上, 开展了有偿技术服务和经营, 直接从事农田作业服务。由于服务队农机作业人员同时又是新技术推广员, 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职业效能, 使推广深层次化。

2 示范带动

(1) 示范区重点示范。梨树县是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市县之一, 农民的认识程度高, 因此是多项先进技术的示范基地。到目前为止, 梨树县已成功推广了化肥机械化深施、机械精量播种、水稻穴盘育秧、多功能整地、大棚滴灌、玉米宽窄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玉米保护性耕作以及等离子体处理种子等30余项农机新技术, 对每项技术都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使这些技术发挥了效应。

(2) 农户家分散示范与推广。梨树县农机技术推广总站, 每位职工都能广泛联系农村的亲戚、朋友和种田大户, 把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在他们的承包田里进行示范、实施, 通过农户亲身感受和言传身教, 进行实地宣传, 激发和影响周围农户应用新技术、购买新机具的热情, 扩大推广应用范围, 实现了以点带线, 以线带面, 辐射周边乡镇, 最后全面推开的推广工作思路。

3 服务推动

(1) 精心组织, 培训农民。梨树县农机技术推广总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工程师组成培训小组, 对新技术示范区农户进行集体培训, 2009年组织培训6次, 参加人数2 400人。农机推广人员分期分片, 在农村的集市上与农民面对面进行农机新技术与新机具的宣传与讲解, 共发放各类资料5 000份。

(2) 编辑信息, 成立协会。梨树县成立了农机信息联络站, 农民可通过县农机技术推广总站的信息网查找和发布各种有关信息与资料, 与全国各地朋友互通信息, 共同探讨新机具、新技术。

(3) 规范销售服务市场。梨树县农机技术推广总站成立11年来, 本着为农户负责的原则, 购进了质量好、性能优和“三包”齐全的拖拉机及农机具, 并严把质量关, 为规范梨树县农机产品销售市场起到了很大作用。

4 效益驱动

(1) 重要因素。无论是农机新技术, 还是新机具, 它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才值得农机推广部门引进、示范、推广与广泛应用。项目推广宣传时, 不但要讲清其原理、操作方法及技术规范等基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为使用者算清能带来的各种效益, 特别是经济效益, 效益是最好的驱动器。

农机推广服务质量 第11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机推广服务;发展历程;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4.018

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也在迅速发展,农机推广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直以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为先进农业机械的宣传和普及起到推进作用,对农业增效增收也具有促进作用。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业技术的发展,农机推广服务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回顾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农机推广的发展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和阻碍,针对这些问题应该总结教训,提出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正确发展路径,从而保证农机推广工作更高效的进行。

1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

在1953年,国家农业部颁布了《农业技术推广方案》,并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措施,旨在推进农业技术的推广,这标志着农技推广体系的初步建成。

在1980年,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指出严格建设好专门的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保证农业技术的推广落实到实处,保证农民群众的利益。

在1987年,国家农牧渔业部针对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颁布了《关于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若干决定》,这一文件的颁布与实施,使得以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中心,乡(镇)级农机推广站为支部,村级科技服务小组为支点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在全国逐步形成,这对于促进农民机械的引用和增加农业增收具有很大的作用。

在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对农业部等颁布的《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意见》,针对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措施给予了强调,旨在加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在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2006年第30号文件,颁布了《关于深化改革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这一意见的颁发,正式拉开了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的序幕,文件指出了农业技术推广系统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并指出了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旨在完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这之后很多省份也开始推出若干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措施与建议,从此我国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得到快速的发展与改善。

2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发展路径

农机推广服务体系从初步建成到逐步完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探索加强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2.1加大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支持

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属于政府服务部门,主要靠国家的资金支持来维持工作的正常运行,资金的短缺势必会影响农机推广的工作水平。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属于基层部门,与很多政府部门都有关联,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应该注意资金的分配,要设立针对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项资金,这样才能保证每一项政府拨款都能够落实到实处,真正应用到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与改善中。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应该健全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管理和监管机制,从而保证农机推广服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良好的管理和实际的监督。

2.2 提升农机工作人员的素质

农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农机推广服务工作实行的好与坏,要保证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工作朝好的方向运行就应该对农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相应的提升。采用优惠政策和鼓励机制,加强农机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对现有的农机工作人员定时进行农机知识培训,可设置农机知识的考试机制,择优进行相应的鼓励,从而提高农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手段让基层工作人员及时接受农机新技术,提升自身的工作技能,并让他们了解提升自身农机技术知识的必要性。农机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农机知识,在实际进行农机推广服务的工作中,才能很好地胜任工作,满足工作的需要,从而有利于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改善。

2.3加快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加,农业的创收已经满足不了农村人们生活的需要,很多农村劳动力为了追求更多的资金收入选择了外出务工,这就导致了农村劳动力断层的现象,要弥补农村劳动力的不足,就需要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的,满足国家粮食的需求。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于农机推广服体系建设具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3结语

我国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从1953年的初步建成到现在的逐渐完善,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阻碍,例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所投入的经费不足,相关的项目经费根本无法满足农机推广工作的实际要求;农机相关部门的队伍结构无法满足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年轻的技术人员加入;农民自身对农业机械的认识不够;还有农业推广体系整体体制不健全、区域划分不均匀、基础设备不足等问题,都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探讨加强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鹏飞.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南方农机,2011,(1):14-15.

[2] 马红梅.临夏州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8):22-23.

[3] 白卫卫,杨德波,张向丽. 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现状的调研[J].农机开发与装备,2013,(7):3-4.

浅析基层农机推广服务工作 第12篇

近年来, 江苏农机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13年底, 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4 406万kW, 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保有量分别达到13.13万台、12.69万台、12.15万台。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 其中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 高效设施农业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达到48%, 水稻机插率达到70%。全省拥有农机专业合作社3 537个 (其中星级合作社684个) , 市、县农机推广服务机构107个, 农机社会化服务收入超过250亿元。

2基层农机推广服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经过分类改革, 乡镇农技人员的工资待遇明显改善, 农技人才队伍得到稳定, 农技推广服务职能得到较好履行。但是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仍然存在新生力量补充不足、知识与技能更新不够等问题, 影响其为农服务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不能适应现代高效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 基层农机服务队伍呈现老龄化趋势。乡镇现有农机管理、推广人员中大多数为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大中专、高中毕业生, 年龄普遍较大, 新型农机化专业技术及现代办公自动化软件知识缺乏, 面对农机新装备无处下手, 遇到机械故障或技术难题时无法应对, 难以适应现代农机科技发展的需求。

(2) 基层专职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少。乡镇农机推广人员大多数身兼数职。由于农机推广专项经费缺失, 大多数农机工作人员只在农忙期间抓本职工作, 农闲时忙其他业务。有的乡镇农机管理、推广人员岗位变动较为频繁, 人员稳定性不强。

(3) 突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难度大。江苏人口密集, 田块大小不匀, 地域差异性较大, 给机械化作业带来不便, 制约了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做好基层农机推广服务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1) 创新农机服务机制。注重农艺农机融合, 坚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特色农机。要重点培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机示范户, 做到“示范成功一个, 辐射带动一批”。组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机示范户实施技术指导, 在关键环节、关键农时及农民有需求时, 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 提高农机示范户积极性, 使农机示范户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2) 加强农机实用技术培训。技术宣传和培训是农机技术普及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机学校、推广站的作用, 通过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 让农民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机具的技术流程和操作要领;鼓励农民使用新技术、新机具。农技推广员要深入田间地头, 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会农民机具使用要领。

(3) 注重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农业机械适应当地农艺要求是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的关键。在新技术示范推广之前, 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技术论证, 看其是否适用于本地的地形地貌, 是否与本地农作物品种相适应。如不适用, 则要请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座谈研究, 提出解决办法, 拿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上一篇:美国学生如何写作文下一篇:奇瑞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