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消化吸收范文

2024-05-20

技术消化吸收范文(精选10篇)

技术消化吸收 第1篇

2006年山东省的生产总值达到21846.7亿元, 比上年增长14.7%。然而, 从1981-2005年整个时期来看, 山东省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其竞争优势主要立足于低成本的劳动力、巨大的潜在市场, 以及大规模的政府投资。显然, 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要维持未来经济的持续增长, 山东省必须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包括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能力的培养。

1 文献回顾

Romer、Grossman 等人提出内生增长模型, 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内生渊源, 并且技术知识的增长源于单独的研究开发 (R&D) 部门, 因此这类模型又被称为以 R&D 投入为基础的内生增长模型。

在国内研发投入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机制方面, 国内学者鲁志国 (2005) 较为全面地阐述了R&D资本投入促进自主创新的传导机制, 其认为研发投入对一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4大效应:即种子效应、生产效应、引致效应和自我增强效应。此外, 国内研发投入也是决定吸收能力的关键因素, 对于理解和评估新技术的趋向和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Griffith等人 (2000) 使用1974-1990年期间来自12个OECD国家的工业数据调查发现:国内研发在为技术采用提供必要的技能时起到了与人力资本类似的作用;国内研发开支越大, 与技术主导国的生产率差距缩小得越快, 技术创新速度越快。

国外研发溢出渠道主要有3种:FDI (外国直接投资) 、进口贸易和国外专利申请。 (1) FDI对东道国的影响效果一直备受学界争议。Feinherg和Majumdar (2001) 对跨国公司在印度制药业的R&D投资行为进行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国外R&D投资的流入加快了印度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速度。相反, Aitken 和 Harrison (1999) 分析了委内瑞拉企业的面板数据, 其发现FDI对国内企业的研发存在负面影响。 (2) 相比FDI, 国际贸易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Crespo、Martin 和 Velazquez (2002) 对28个 OECD 国家、方希桦和包群 (2004) 对中国的实证研究都表明:进口产生了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 (3) 专利与国际技术扩散的关系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专利申请。专利申请是技术扩散方式之一。一旦一国接受了另一国发明者对其专利申请的注册, 就表明了该国运用该技术的意愿。 (2) 专利引用。专利引用更是技术扩散的一种直接方式。Anderson 和 Van Wincoop (2001) 认为:与货物贸易流动相比较, 由专利申请和引用带来的国际间知识流动的空间更为广阔。

而对国外研发溢出的吸收主要取决于一国人力资本水平。Eaton和Kortum (1999) 发现国际技术扩散随着东道国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通过对计算机国际技术扩散实例的调查研究, Caselli和Coleman (2001) 得出结论:一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对该国计算机的进口具有决定性作用。黄静 (2006) 较为全面的阐述了影响FDI技术外溢效果的因素。其中, 人力资本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由上述文献回顾可以看到, 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内因素或国外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单一探讨上, 而且大多局限于静态分析。所以本文针对这些局限进行了大胆创新: (1) 综合考察国内外各种研发投入对自主创新的影响。 (2) 把人力资本引入模型, 可以兼顾到原始创新和技术吸收能力两个方面。 (3) 采用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山东省由于经济改革、各种各样的外界冲击和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经济结构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而用固定参数模型表现不出来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因此需要考虑采用可变参数模型 (Time-varying Parameter Model) 。

2 模型构建和方法论

2.1 变系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建立

用状态空间方程构造可变参数模型, 对各种研发投入弹性进行分析。

量测方程:

yt=xtβt+ztγ+μt, t=1, 2, …, T (1)

状态方程:

βt=φβt-1+εt (2)

假定

其中:βt是随时间改变的, 体现了解释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关系的改变, 并且是不可观测变量, 必须利用可观测变量yt和xt来估计;zt是具有固定系数γ的解释变量的集合。在 (1) 式中假定变参数βt的变动服从于AR (1) 模型, 也可以简单地扩展为AR (p) 模型, 扰动向量假定为相互独立的, 且服从均值为0, 方差为σ2和协方差矩阵为Q的正态分布。

根据状态空间模型原理, 在Eviews 软件中研发的投入产出函数的动态分析状态空间定义为:

量测方程:

lnInnot=C+α1lnSdt+α2lnSf-fdit+α3lnSf-imt+α4lnSf-patt+α5lnSyt+εt (4)

状态方程:

αt=φαt-1+φt, t=1, …, 5 (5)

其中, Innot是创新的产出项, Sdt是山东省研发资本投入, Sf-fdit, Sf-imt, Sf-patt分别代表国外研发通过FDI、进口、专利申请渠道溢出的研发资本, Syt代表山东省的人力资本。αt为变系数, 代表各投入项的动态产出弹性。状态方程都采取递归形式。

2.2 变量的测度

我们采用永续盘存法对山东省的研发资本存量进行估计:Sdt= (1-δ) Sdt-1+RDt, 其中δ为研发资本的折旧率, 我们将其设定为5%。RDt为第t年的山东省研发支出, 而基年1990年的省内研发存量为:Sd1990=RD1990/ (g+δ) , g为1990-2005年山东省研发支出的平均增长率。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 我们用科技活动经费替代。

对于FDI和进口所溢出的国外研发存量, 我们采用LP方法 (Lichtenberg and Pottelsberghe, 1996) , 即

Sf-fdit=j=110FDΙjtGDΡjt*Sjdt, Sf-imt=j=110ΙΜjtGDΡjt*Sjdt

其中, FDIjt和IMjt分别表示山东省第t年从j国流入的FDI和进口额, GDPjt和Sjdt分别表示j国第t年的GDP和国内研发存量。对国外专利申请所溢出的国外研发, 我们模仿LP法来计算:

Sf-patt=j=110VΡjtGDΡjt*Sjt=j=110ΡAjtΤΡAjt*RDjtGDΡjt*Sjdt

其中, RDjt为j国第t年的国内研发支出, PAjt表示j国第t年向中国申请的专利数, TPAjt表示j国第t年拥有的国内专利申请总数, VPjt表示j国第t年流入中国的专利申请的价值, 为j国第y年每条专利申请的价值 (即RDjt/TPAjt) 与PAjt的乘积。此处我们采用国外向我国申请的专利数, 其原因主要是国外向华申请专利是向国家申请, 并在整个中国受到保护。

2.3 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所得, 我们采用1990-2005年的相关数据来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其中, 山东省的专利申请数、实际利用FDI、进口额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 (均为前10位国家) 在我国的专利申请数、科技活动人员、科技活动经费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山东省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其中科技人员投入和科技活动费用均通过历年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PPP汇率折算成1990年PPP美元价格。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GDP和ppp汇率均来自“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September 2005, ”研发支出占GDP比例来自于“OECD Factbook 2006”和“OECD, 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 February 2006, ”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其国内的专利申请数来自于世界知识产权局统计数据, 其研发存量是根据永续盘存法估算所得, 各变量均采用ppp汇率下的1990年美元价格。

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在进行回归之前, 我们首先使用HP滤波方法将各时间序列的趋势和循环要素进行分解。可以更准确的揭示各变量长期的变化趋势, 避免由循环要素所带来的干扰。HP 滤波方法的原理为:

设{Yt}是包含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的经济时间序列, {YtΤ}是其中含有的趋势成分, {Ytc}是其中含有的波动成分。则

Yt=YtΤ+Ytc, =1, 2, …, T (6)

计算HP滤波就是从{Yt}中将YtΤ分离出来。一般地, 时间序列{Yt}中的可观测部分趋势{YtΤ}常被定义为下面最小化问题的解:

mint=1Τ{ (Yt-YtΤ) 2+λ[ (Yt+1Τ-YtΤ) - (YtΤ-Yt-1Τ) ]2} (7)

然后我们利用HP滤波分解的长期趋势项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状态空间模型检验。

从图1中可以看出山东省研发资本弹性具有较大的波动性。1990-1992年间弹性由-0.55升到-0.43左右, 但在1992年开始出现一个跳跃式的上升, 增至1.83以上, 在高位上徘徊4年后, 从1998年开始又继续攀升, 到2002年到达最高点2.68, 而后, 开始缓慢下滑。从山东省科技经费投入趋势图可以看出, “八五”期间科技活动经费有所提高, 相对而言, 增幅却并不高。然而创新产出却迅速上升, 这说明在“八五”期间山东省的科技投入产出绩效很高。1991年山东加大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扶持, 威海、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相继成为国家级开发区, 为山东省“八五”期间创新的源泉。在“九五”期间我省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大幅度提高, 对我省的技术进步起到较大的拉动作用。在2001年以后, 虽然我省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从170.1亿元增到2005年的374.9亿元, 但是其增长的速度明显减缓。2000年比上年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长73.7%, 而在“十五”期间我省增幅最大的一年2004年, 比上年仅增长34.2%。由于增长速度的大幅下降, 对技术进步的拉动作用减弱。

图2给出了FDI溢出的国外研发资本弹性系数的变化。1990-1993年间弹性系数变化比较大, 1993-1997年间基本上徘徊在0.01左右, 在1997年后出现陡然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内投资环境恶化, 导致韩、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我省的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度的下降。从而导致FDI溢出的国外研发下降。在2001年以后, 该弹性系数开始缓慢上升, 这说明入世对于山东省的FDI溢出有很大的影响。总体来看, 近年来FDI对山东省是有利契机, 进一步提升了山东省的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来看, 近年来FDI对山东省的技术创新作用并不明显。

图3显示进口溢出的研发资本弹性的波动性较强。总体上其对山东省的创新为正, 且近年来虽有下降但一直保持在1.05以上。李平和鲁婧颉 (2006) 也证实了此结论。这说明进口溢出的国外研发对我省的技术进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吸收能力的限制, 使得进口溢出的作用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这要求我们在增大进口的同时, 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

对国外在华申请的专利数据分析后, 我们发现, 除1998年以外, 专利总数总体趋势是稳步上升的, 这和我们实证分析的结果看似矛盾。这可能是由于山东省有效利用已有技术进行二次创新的能力比较差, 从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费用强度变化可以看出, 正是技术改造费用的降低直接导致山东省二次创新能力的下降。另外, 一国或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还取决于该国或地区的人力资源 (黄静, 2006) 。从图5可以看出, 我省的人力资本极其匮乏, 还没有跨过技术吸收能力的“门槛”。

图5显示人力资本弹性的变化, 可以看出山东省在“十五”期间, 人力资本弹性系数基本保持稳定。主要原因可以从山东人力资源图中看出, 我省的科技人员在“十五”期间没有出现大幅的增加。而人力资本弹性系数为负值, 这说明我省的人力资本水平还较底, 一方面, 会直接影响山东省的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 会导致技术吸收能力的低下, 不利于国外技术的吸收, 进一步影响到山东省的二次创新能力的提升。

从图1-5可以看出, 山东省内的研发投入对山东省技术进步起到主要拉动的作用, 这说明山东省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靠省内的研发投入。同时, 也不能忽视进口溢出的国外研发资本。而FDI和专利申请渠道对我省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负作用, 但是有成为拉动山东省技术进步的迹象。这要求我们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此同时,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也有利于国外技术的引进。

5 结 论

本文利用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国内外不同的研发资本、人力资本对山东省自主创新的影响, 主要结论如下:

5.1 山东省省内研发资本投入逐渐成为提升自主创新的主动力

但国际技术扩散对山东省自主创新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三大国际技术扩散路径溢出的国外研发对国内自主创新具有不同的影响, 其中FDI溢出的国外研发对我省自主创新的贡献度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 但总体还为负。进口溢出的国外研发则对自主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而国外专利申请溢出的国外研发自主创新都起到抑制作用, 但是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 抑制作用存在减弱的趋势。

5.2 人力资本严重阻碍了山东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FDI溢出的国外研发和国外专利申请对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的副作用。

《消化和吸收》教案 第2篇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②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③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④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⑤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重点和难点:重点:①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②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准备:①教师制作多媒体、挂图;②相关的实验准备;③制作小肠壁结构折叠模型●教学时数:2时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进行新

一、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1、消化系统的组成2、探究馒头在中腔中的变化提出问题制定并实施计划表达交流、得出结论3消化的全过程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1)〈资料分析〉小肠的特点(2)〈进一步探究〉家畜小肠的内部结构

要格外重视食物的消化吸收 第3篇

牙疼也是病

[记者]黄教授,您好。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有关消化系统的健康常识吧。

[黄建始]好的,消化吸收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存能量的基本功能。咱们按顺序说吧。

[记者]好的,有一句广告词是“牙好胃口就好”,咱们就从食物进入人体的第一道关口说起吧。

[黄建始]好。说到牙齿,咱们老百姓常说一句话叫: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其实这句话里有一个误区。牙疼起来确实很“要命”,因为与神经相连,但绝不能误认为牙疼不是病,而且更有可能与很多严重疾病相关联。

所谓牙痛,是指单个或多个牙齿轻微或剧烈的疼痛,通常是龋齿、脓肿或牙龈疾病引起的,應该去看牙医。但如果牙痛伴有脸部、颈部、和胸部疼痛或者呼吸困难,则可能是某种严重疾病的征兆,应该马上去医院诊治。

[记者]是啊,生活中很多人真的是最怕看牙了,总以为挺挺就过去了。

[黄建始]是这样,很多人的确很怕看牙医,但事实上,有时候的牙疼是不能只单纯地看牙医的。比如牙痛伴有胸痛,且有以下症状之一:在颌部、颈部和手臂有疼痛和麻辣感;呼吸短促;眩晕;出汗,这种情况就非常紧急,很有可能是心肌梗死,应马上嚼服一片阿司匹林,同时喝一杯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并使心脏得到更多的血液,并尽快去医院就医。

另外,如果在牙痛的另一侧有嘴和脸的疼痛、压力感、鼻塞或者头痛,要尽快去看耳鼻喉科,有可能是鼻窦感染。

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一句,口腔的疾病不要害怕就医,更不能延迟就医,像牙痛、口舌溃疡、口臭等,都直接关系人的咀嚼、消化。

心理问题也会导致吞咽困难

[记者]听了黄教授讲解,大家可能已经明白了。牙疼它真是病,切不可讳疾忌医。那我们了解了食物进入人体的第一道关口,接着往下来。

[黄建始]接下来应该进入消化正题了,但在切入正题前,我们还要说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吞咽,一些很紧急的状况都表现出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是指食物由口腔经食管进入胃部受到阻碍产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胸部疼痛、哽噎感、食物停滞或者通过缓慢。吞咽困难的原因很多,但如果不是由于咽喉肿痛引起的,都应该尽快去看医生。

[记者]吞咽困难按我们一般老百姓的理解是不是就是食管内有异物啊?

[黄建始]当然包括这方面,比如像鱼刺之类的东西卡在喉咙了,这必须24小时内就诊,不能耽搁。但造成吞咽困难的原因绝不仅仅是这么简单。

比如感觉吞咽的东西停在胸口,有时会感到胸骨后面疼痛,且疼痛随弯腰或躺下时加重,这种症状是胃液返流造成食管内壁的瘢痕引起的,要去看消化内科。

再比如吞咽困难感觉逐渐加重甚至有时出现返流症状,最近两个月内体重出现明显减轻,减轻10斤以上,这就很可能是贲失驰缓症、食道瘢痕,甚至食道癌的表现,必须在发现症状后24小时内就医,不能耽搁。

[记者]总的说来还是食道出现问题。

[黄建始]不完全,大家可能会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心理问题也会造成吞咽困难。当心理焦虑时,虽然能够正常吞咽,但随后就会觉得食物堵在喉咙里不往下走,有点类似厌食症。

高纤维食物易致胃肠胀气

[记者]黄教授,其实说到消化问题,我们最常想到的可能就是胃不好,比如出现胀气、反酸之类的症状,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消化不好。

[黄建始]确实,胃肠胀气应该是消化系统疾病比较普遍的症状。所谓胃肠胀气是指消化道内集聚的气体过多引起的腹部不适,这和饮食习惯和食物种类有关,通常表现是打嗝、暖气和腹胀。如果胃肠胀气还伴有胸痛或者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应引起重视。

[记者]胃肠胀气应该主要是因为食物引起的吧?

[黄建始]就像我刚才说的,有饮食习惯的原因,但还有其他的问题,主要还是要根据症状来分辨。

比如当胃肠胀气的症状在身体前倾、仰卧、提重物、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加重,这就提示您有胃部疾病,如果疼痛持续或者经常发生,就应该去看消化内科。

再比如您先出现打嗝,然后感到胃部有气体,然后又肚子疼,这时如果还感到右上胸部、腹部或者背部疼痛,则提示您可能患有胆结石或胆囊炎,要尽快去外科就医;如果您打嗝、肚子疼的基础上。腹泻和便秘两种症状经常交替发生,则提示您可能胃肠功能紊乱,要去消化内科就医调理。

[记者]那么在食物上大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黄建始]首先是如果经常吃流质或粉状食物,就容易出现胃肠胀气;还有现在大家都提倡的健康食品,比如蔬菜或者豆制品这类的高纤维食物,但如果经常食用高纤维食物,也会容易出现胃肠胀气。

另外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如果胃肠胀气出现在食用乳制品后的两个小时之内,可能表示您先天不能消化乳制品中的乳糖,如果症状持续,也应该去看消化内科。

肚子疼别大意

[记者]黄教授,您再给大家介绍一些消化系统中会出现的比较紧急的症状吧。

[黄建始]好的。首先说一下呕吐吧,这个发作起来比较恐怖。呕吐是很多疾病的症状,当然,最常见的还是消化系统疾病,但如果呕吐发生在头部受伤后或者严重腹痛时,则说明病情很严重,必须尽快就医。

另外,如果呕吐伴有强烈头痛或者发热;视物模糊;眼睛痛;意识模糊;颈部僵硬,则提示您可能患有脑部或者眼部严重疾病,如青光眼、脑膜炎、硬膜下出血等,必须马上看急诊。

如果呕吐同时出现下列症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持续性腹痛;呕吐物中带血;大便黑色;身体虚弱,则提示您有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如食管静脉曲张、胃炎、胃溃疡、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应该马上看急诊。

如果呕吐同时注意到自己皮肤或白眼球变黄,提示您可能患有肝脏或者胆囊疾病,要尽快就医;如果出现腹痛,并且疼痛会随着呕吐而减轻,则提示您可能是消化道溃疡或者癌症,一定要在24小时内就医。

[记者]黄教授,我注意到您刚才几次提到腹痛,肚子疼也会提示紧急疾病吗?

[黄建始]当然了,尤其是急性腹痛。急性腹痛是指来势急骤的腹部(肋缘到腹股沟之间)疼痛。轻微的疼痛一般并不是严重的情况,但如果疼痛非常严重,则有可能是严重消化系统疾病的表现,千万不能大意。一般严重腹痛提示您可能患有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或者腹膜炎等。阑尾炎或者腹膜炎还有可能伴有体温升高,即超过38℃。

另外还要注意,当腹痛位于中腹部或者上腹部,同时这种疼痛向前胸中部、肩部或者颈部放射,则可能提示您息有心肌梗死,必须立即就医。

技术消化吸收 第4篇

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 (E·Mansfield) 在国际技术转移的研究中, 认为技术转移由垂直转移和水平转移组成。垂直转移是把一国的基础研究成果转用到另一国的应用科学中, 或把一国的应用科学的成果转用到另一国的生产领域。水平转移是把一国的新技术直接地转移到另一国家。根据技术引进的特征, 技术引进应当是当事人通过国际之间贸易行为, 建立传授专有技术, 转让或许可工业产权的契约关系, 通过引进、消化、创新和扩散四个过程来实现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 以此获得最大效益的过程。

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阶段, 面临着规模报酬递增和规模报酬递减两个阶段。从技术的两轮生命周期曲线的交叉部分来看, 一般情况下技术输出方进行技术输出的时间多是在该技术的利润空间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开始, 而在这之前他们已经开始新一轮的技术开发, 从技术引进到新一轮的技术问世, 这一段时间是技术引进方进行消化吸收的时间, 如图1。

资料来源:汪和平, 钱三省, 胡建兵, 2005

从技术成熟度的发展趋势来看, 技术输出方在技术已经成熟并且着手新技术的研究时将技术输出, 那么在第二代技术面世前, 技术引进方要充分消化吸收引进技术, 使技术成熟度的差距缩小, 在几轮周期后能实现技术的追赶, 如图3。

从利润的角度来看, 由前面的因素分析的结果可知, 企业进行消化吸收且进行再创新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引进技术所带来的利润变化。从图4中可知, 在技术引进初期, 技术接受方利润一定是持续增加的, 随着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扩大, 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 在短时期内, 即使有更新的技术出现, 但是仍然不能使利润率下降。由于任何一种产品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所以在几轮更新后, 便会有更有价格优势和性能优势的产品出现, 占领更大市场, 原有技术面临的规模报酬递减趋势, 利润率不断下降, 如图4。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是新时期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 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推动自主创新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开放之初, 广东产业技术水平相当落后, 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技术引进是一条捷径。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和工程应用技术, 经过消化吸收, 广东产业技术水平整体上有较大提高, 并且部分行业和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技术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是, 现阶段广东的技术引进整体上还停留在以引进生产手段为目的的层次上, 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严重不足, 基于引进技术的产品、技术二次创新严重欠缺。长此以往, 广东产业技术发展可能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非但不会缩小反而可能继续扩大。因此,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全面的对外开放, 广东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将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创新, 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将成为广东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主题。

“重引进、轻消化吸收”是广东通过技术引进推动自主创新的主要难点,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激励机制和政策体系不健全。只有通过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或激励政策, 完善其激励功能, 才能弥补引进技术再创新激励的缺位, 促进引进技术的吸收、改造和再创新工作的有效实施。为了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广东根据国家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 但在现有基础上, 如何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政策体系仍然是摆在理论研究界和政策制定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因此, 本项目在客观评价广东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 研究促进广东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广东省技术引进现状分析

根据广东省科技统计信息中心统计, 2004年, 广东引进技术合同项目418 项, 合同金额57858万美元, 位于上海、北京、浙江之后居全国第四位, 占全国的4.18%;技术引进支出6446313万美元, 占全国的5.4%, 同比增长48%, 居全国第四位。广东省技术引进的效益高、产业升级带动作用较为明显。改革开放30年, 广东通过持续大规模地引进境外技术和资金, 不仅使经济总量长期保持全国领先, 还快速实现了产业结构由轻纺工业主导到重化工业主导、再到电子信息产业主导的历史性跨越。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较强, 出口创汇水平高。长期大规模、高水平、高效率的技术引进使科技人才资源远不如京沪的广东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遥遥领先。

2005年, 广东高技术产品出口666157亿美元, 占全国的40.31%;进口600115亿美元, 占全国的37.2%;贸易顺差66142亿美元, 占全国的16.17%。技术来源国和产业集中度高。欧盟、日本和美国是广东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引进的技术主要集中在以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和以钢铁、汽车、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石化为代表的重化工业, 与全省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的方向相一致。

随着全省制造业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 近年来广东省的技术引进数量也增长较快, 并逐渐进入全国领先行列。我省引进合同数量从2001年的152件快速增长至2004年的418件, 增长率为175%, 合同总金额从2001年的4.13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04年的5.78亿美元, 增长率为40% (见图5、6) 。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据商务部的统计, 2007年1—9月广东省共登记技术引进合同370份, 合同总金额14.17亿美元, 同比增长18.53%;其中技术费12.51亿美元, 占合同总金额的88.28%, 位居全国前列。其中, 广东省登记专有技术引进合同152份, 占合同数量的41.08%;合同金额达7.30亿美元, 占合同总金额的51.51%, 较去年同期下降1.45%。同期, 登记成套设备、关键设备、生产线引进合同3份, 合同金额2.01亿美元, 占合同总金额的14.18%, 同比增长342.64%。以合资、合作生产方式的技术进口合同金额为1.95亿美元, 同比增长39.89%, 占合同总金额的13.73%。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稳步增长, 今年1—9月广东省登记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132份, 合同金额达1.93亿美元, 同比增长30.44%。其中, 拥有全省一半以上科技资源的大中型工业企业,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提升全省科技实力发挥了关键作用。

(1) 技术引进企业的性质分类。

从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来看, 外资企业是广东省技术引进的主体。2007年1—9月, 外资企业登记技术引进合同262份, 占合同总数量的70.81%, 合同金额10.63亿美元, 同比下降0.88%, 占合同总金额的75.04%。国有企业登记技术进口合同57份, 合同金额2.47亿美元, 占合同总金额的17.43%, 同比增长259.15%。民营企业登记技术进口合同38份, 合同金额0.65亿美元, 同比增长33.38%, 这反映出民营企业在广东省技术引进工作中的份量在稳步增长。由于经济普查的数据来源是规模以上企业, 而广东省中小企业众多, 因此这个数据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从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的统计来看, 2007年内外资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的比例大约为1:0.92, 因此, 我们认为, 国有、民营企业在广东省的技术引进中已经起了较为主导的作用。

(2) 引进技术的来源分析。

随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战略的实施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 我省的技术引进国别地区呈现出多元化趋势。2007年, 我国的技术来源国家和地区增加到62个。合同金额排在前10位的国别地区依次是欧盟、日本、美国、韩国、挪威、荷兰、中国香港、德国、瑞士、法国、意大利, 从这十个国别 (地区) 引进技术总金额13.72亿美元, 占广东省技术引进合同总金额的96.79%。我省技术引进的国别地区更趋多元化, 但主要技术来源仍集中于日本、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与地区。

(3) 技术引进的行业分布。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与技术水平的提高, 技术引进的行业分布近年有所变化。商务部的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技术引进的合同金额主要集中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其合同金额分别占合同总金额的45.8%、13.53%和7.64%。

从合同数量看, 技术引进主要集中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它制造业等。其合同数量占全部合同数量的比例分别为27.3%、12.97%和8.1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依然是今年1—9月广东省技术引进的重点之一, 该行业共登记技术引进合同101份, 合同金额6.49亿美元, 占比为45.8%。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技术引进高速增长, 共登记合同14份, 合同金额1.92亿美元, 同比增长705.1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技术引进也有迅速增长, 共登记合同48份, 合同金额1.08亿美元, 同比增长113.92%。这也反映出汽车行业仍是广东省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

3 企业在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投入力度现状

从大中型企业科技财力资源总量看, 2005年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共筹集科技活动经费317.52亿元, 比上年增长22.8%:占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的63.3%, 比去年增长5个百分点。从经费的来源渠道看, 主要由企业自己筹集所得, 自筹资金达283.86亿元, 增长29.86%, 占筹集总额的89.4%;其余10.6%的科技经费, 则来源于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国外筹集、其他资金等渠道, 共33.66亿元, 其中, 政府投入资金为6.97亿元, 增长27.01%;国外筹集资金增长最快, 增长了44.55%, 为3.49亿。目前广东科技经费已形成了企业自筹为主, 政府部门和国外筹集资金等多方支持的筹资渠道。

从区域分布来看, 全省科技经费、R&D经费、新产品开发经费有90%以上集中在珠三角的企业。在科技经费投入方面, 深圳、佛山、广州占全省比重较大, 3市合计占70.5%;在R&D经费和新产品开发经费方面, 深圳超过全省半数, 分别为56.8%和50.8%;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 以上3项指标均不到全省的1成。显然, 广东科技财力投入地区很不平衡。

从企业科技经费投入的强度看, 全省科技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的平均水平为1.3%。其中, 粤北地区较高, 为1.7%;粤西地区较低, 为0.7%;珠三角和粤东地区处于中间水平, 分别为1.3%和1.2%。广东各地对科技经费投入强度相当, 水平都较低。

但从开展R&D活动的力度看, 全省企业R&D经费占科技经费的平均水平为60.7%。珠三角地区平均水平较高, 为63.7%;粤东、粤西、粤北较低, 分别为45.5%、32.9%、17.4%。从新产品开发的力度看, 全省新产品开发经费占科技经费比重的平均水平为70.9%, 其中, 珠三角平均水平为73.3%, 粤西、粤北地区较低, 平均水平为48.1%、33.6%。可见, 广东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在科技经费投入不多的情况下, R&D活动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又相对较弱, 将不利于这些地区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

4 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人才支撑现状

广东省科技统计信息中心资料显示, 截至2005年, 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3894家, 其中, 有开展科技活动的单位为1156家, 占29.7%, 比2004年提高3.1个百分点。在科技活动单位增加的同时, 大中型科技机构数也同步增长, 由2004年的818个上升到976个, 增长了19.3%。机构投入强度明显加大, 为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科技人员队伍壮大, 素质不断提高。2005年, 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总量继续扩大, 专职科技人员大幅增长。至2005年末,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有16.03万人, 比上年增加2.71万人, 增长20.4%, 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全省科技活动人员总数为45.2%, 也比2004年的44.2%略有增加。

高素质科技人员总量同步增加。2005年, 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学家和工程师11.40万人, 比上年增加2.55万人, 增长28.9%。其中, 具有高中级职称的科技人员5.69万人, 增长35.5%。大中型工业企业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省科学家和工程师总数44.8%, 比去年增加1个百分点。从高素质科技人员比重看, 全省大中型工业有科学家和工程师11.40万人, 占科技人员的71.1%, 比上年增加5.3个百分点;参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达8.08万人, 比上年增长14.2%。有大批高素质科技人员投身于科技创新的核心领域, 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看, 全省有8成以上科技活动人员集中在珠三角9个地市。其中, 深圳、广州、佛山市较多, 分别是:深圳5.73万人, 居全省第一位, 占全省的35.7%, 广州1.94万人, 占12.1%;佛山1.82万人, 占11.3%。此外, 珠三角地区同时拥有全省9成以上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从事R&D活动的科技人员, 其中, 深圳这两项指标均为全省之首, 分别占全省43.9%和48.4%。粤东、粤西、粤北3个地区科技活动人员不够全省2成, 科学家工程师和从事R&D活动的科技人员分别不足全省的1成。可见, 广东省科技人力资源大部分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5 结论

从高新技术的产品产出绝对量看, 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销售收入和出口9成以上来自珠三角地区9个地市。在新产品产值方面, 珠三角地区, 合计3273.86亿元, 占全省的92.6%。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分别占2.1%、1.7%、1.1%。新产品销售方面, 珠三角地区全年高新产品销售收入合计3212.09亿元, 占全省的94.9%。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分别占2.1%、1.8%、1.1%。在新产品出口方面, 珠三角地区出口高新产品销售收入合计1454.42亿元, 占全省的96.5%, 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分别占2.9%、0.5%、0.2%。显然, 全省新产品产值、销售收入和出口地区分布很不平衡, 绝大部分也集中在珠江三角洲。从高新产品产出相对效益看, 2005年, 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高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的为15.2%, 珠三角地区较高, 但也只有15.9%;粤西、粤北较低, 分别为7.4%、5.1%。全省不管是珠三角地区, 还是粤东、粤西、粤北地区, 高新新产品发展水平都不高。据科技部的技术成果市场化评价指标显示, 2004年, 广东省技术成果市场化指数为62.99% (2003年全国科技人力资源指数为30.90%) , 在全国列第4位, 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综上所述表明, 广东省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水平较低, 创新的产出绩效不高, 消化吸收与转化成再创新的比例结构较差, 因此广东省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水平相对于其它发达地区、国家来说有待提高。

摘要:研究分析广东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水平现状, 通过与地区的横向对比, 发现广东技术发展中“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状况还很严重。

关键词:技术引进,自主创新,技术消化,吸收

参考文献

[1]LINSUKIM.Imitation to innovation:The dynamics of Korea's tech-nological learning[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7:101-130.

[2]KEUN LEE, LIM C S.Technological regime, catching-up andleapfrogging:findings from the Korean industries[J].ResearchPolicy, 2001 (30) :459-483.

[3]CECIL H UYCHARA.U.S.-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change-Patterns of independence[M].Westview Press Tnc., Col-orado, 1988:223.

[4]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6.

[5]洪凯.广东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4) :l-3.

[6]商务部.2004—2005年全国技术引进分析报告[R].2006.

[7]唐晓华.技术创新的资源与激励的不匹配性及其治理[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11) :25-31.

[8]王兴明, 汪和平.技术消化吸收系统的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 (9) :.98-101.

[9]汪和平, 钱省三, 胡建兵.我国技术引进后消化吸收结果定量评价模型[J].科学学研究, 2005 (12) :110-112.

[10]张月.我国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初一消化吸收生物试题 第5篇

1.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 和 消化腺 组成。

2.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

3.人体消化腺包括: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 淀粉 ( 淀粉 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 蛋白质 。

(3)肠腺――分泌肠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 胆汁 ,不含消化酶,能乳化 脂肪 。(最大的消化腺)4.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或部位)是: 小肠

4.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原因:利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是(1)、(2),仅利于吸收的特点是(3),仅利于消化的`特点是(4)。

(1)小肠是消化道中长度最长;

(2)小肠内表面上有许多皱襞,该结构表面有许多绒毛,这就大大增加小肠的内表面积,从而使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增大;

(3)小肠绒毛壁薄,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的吸收;

技术消化吸收 第6篇

21世纪全球化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技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展高技术产业,提升高技术产业经济效率,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科技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现状,基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创新模式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虽然引进技术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但只引进技术而不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我国自主研发的能力必将削弱,进一步加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且在高技术产业的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靠买是买不来的,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提高高技术产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1研究现状

高技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 其效率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个工业的效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2]。国内有很多学者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过研究。例如,余泳泽[2]基于价值链视角,将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并利用松弛变量的DEA模型分别对各阶段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官建成和陈凯华[3]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松弛测度模型和效率测度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规模状态进行了测度。朱有为和徐康宁[4]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结论认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整体偏低,但呈现稳步上升状态,行业间效率差异有逐步缩小趋势。还有少量学者基于理论和问卷调研对单个省份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行研究。例如,王立军[5]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分析了浙江省制造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林晓强和朱斌[6]通过对福建省各类企业进行问卷调研和人员访谈,分析福建企业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对提升福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余东波和王鹏林[7]概述了云南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现状,结合日本、韩国等国外情况提出值得借鉴的若干经验。

综上所述,当前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效率研究主要存在三点不足。首先,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效率,关注的重点是消化吸收再创新效率低下,忽视了引进阶段的效率,和作为整个系统的效率研究。其次,大部分学者关注对单个省份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行研究,未能从国家整个层面进行介入,系统分析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效率状况。最后,对于影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效率原因往往综合分析,未能够将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分开分析,针对每一阶段的投入产出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有效提高每一阶段的效率。

2研究方法

数据包络分 析 ( DEA) 研究方法 是1978年Charnes和Cooper等人在 “相对效率评价”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已经成为管理科学、决策科学和评价技术等领域一种常用和重要的分析工具和手段,是一种被广泛用于评价一组同质的决策单元 ( Decision Making Unit) DMU之间的相对效率的数学规划方法,并且在多输入—多输出的效率度量上也具有优势[8,9]。由于本文要测算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在创新投入产出的效率,因此选用DEA方法。

传统的DEA模型在评价产出时,把每个决策单元看作一个 “黑箱”,仅利用初始投入和最终产出对决策单元进行评价,忽略了系统的内部运行机理和内部运作阶段特征,因而无法挖掘系统运行有效性的根源[10]。1996年,Fare和Grosskopf率先打开了 “黑箱”,突破了单层结构的DEA模型,并指出系统的 “黑箱”是由若干个子单元共同组成的,而这些子单元也和系统一样进行着将一系列的投入转化成产出的生产活动,而且子单元的这些活动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系统的整体效率。在这个基础上, 他们进而提出了网络DEA的概念[11]。Fare和Grosskopf[12]于2000年在文章中介绍了3种网络DEA模型。Zhu[13]于2003年在运用网络DEA方法进行系统效率评价的研究中指出,系统的整体效率是各个子单元效率的乘积。Chen和Zhu于2004年对两阶段DEA进行了扩充。Lewis和Sexton[14]于2004年提出了一个序类型的DEA模型,并且将网络DEA应用于美国职业棒球联赛的效率评价中,从而证明了网络DEA相对于传统DEA的优势。Yongjun Li等[15]提出了一般的两阶段网络结构的DEA模型。本文将采用Yongjun Li等人提出的一般两阶段网络结构的DEA模型进行效率研究。模型如下:

式 ( 1) 中: θ01表示第一阶段效率,θ02表表示第二阶段效率,wd表示中间变量权重。

3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3.1两阶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型建构

高技术产业从技术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完整过程,是一系列活动相继开展与不断反馈的动态的系统活动过程。从技术系统看,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必须系统地认识和组织[16]。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目标是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成为自己的关键技术, 自主研发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最终增强企业、产业直至国家的竞争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价值链视角,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技术引进阶段,第二个阶段为消化吸收再创新阶段, 两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对境外合法取得的先进技术、专利、工艺和装备等,通过自我学习与消化掌握引进技术的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并实现商业化的一种自主创新活动; 而技术引进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即把引进过来的装备、技术、工艺、专利,通过反向工程、产学研合作、联合攻关等方式改进这些改进装备的结构、技术参数、 工艺流程,或开发出新的专利,新的工艺、新的产品。进而构建出我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型 ( 见图1) 。

3.2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综合现有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指标和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指标体系[2,3,4,5,6],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笔者构建了两阶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投入产出指标。在技术引进阶段,选取R&D机构数、R&D人员和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作为技术引进投入指标; 产出指标专利申请书和有效发明专利数,以反映高技术产业能够成功地投入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有效产出。在引进消化吸收在创新阶段,选取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数、有效发明专利数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作为投入指标; 选取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新产品的出口额作为产出指标。

由于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时间上的滞后性[17],假设技术引进投入到产出,再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产出延迟时间分别为1年,因此在数据收集时,技术引进投入指标、技术引进产出指标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投入指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产出指标分别采用第t年,t + 1年和t + 2年。笔者选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 ( 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由于数据不全而剔除) 2009 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指标数据, 数据来源于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 2009 - 2012) 》、《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 2009 - 2012) 》。

4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根据两阶段集中决策环境下的CCR - DEA效率评价模型,采用Matlab计算全国27个省 ( 市) 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效率。2009 - 2011年度各省市效率如下表1所示,2010 - 2012年度各省市效率如下表2所示。

从技术引进子系统的效率值来看,2009 - 2011年度,效率均值为0. 645,说明技术引进效率不高, 同时区域间的分布不均衡; 从效率指标上看,天津、 广东、安徽、江西、云南、贵州6个省 ( 市) 技术引进子系统是有效的。2010 - 2012年度,效率均值为0. 722,技术引进的效率有所提高,同时,广东、 北京、湖北、重庆、安徽、湖南、云南、海南8个省 ( 市) 技术引进子系统是有效的。

从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子系统的效率值来看, 2009 - 2011年度,效率均值为0. 579,低于技术引进子系统效率值,北京、江苏、重庆、四川、辽宁、 宁夏5个省 ( 市) 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子系统是有效的。2010 - 2012年度,效率均值为0. 595,对比2009 - 2011年度,略有所提高,仅天津、吉林、福建3个省 ( 市) 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子系统是有效的。

通过高技术产业引进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与引进技术经费支出来 ( 见表3) 分析两个子系统效率差值的原因。从技术引进地区上看,技术引进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2009 - 2012年,东部11省市引进技术经费支 出分别占 全国总额 的93. 2% 、89. 2% 、 91. 4% 、78. 7% ,4年平均为88. 1% ,而中部地区引进技术经费支出占全国总额平均仅为6. 2% ,西部地区平均为5. 7% 。东部、中部、西部三者之比约为17. 2∶1. 2∶1。从消化吸收地区上看,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方面,东部、中部、西部分别占全国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总额58. 2% 、19. 9% 、21. 9% ,东部、 中部、西部三者之比约为2. 66∶0. 91∶1,而在中部地区,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主要北京、天津、江苏、 福建和广东等 ( 见图2) 。

数据来源于 2009 - 2012 年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

从图3各省市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总效率对比,发现2010 - 2012年度与2009 - 2011年度相比, 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总效率均值有所提高,由0. 373提高到0. 430,提高了15. 3% ,大部分省市总效率有所提高,无论是从技术引进还是消化吸收再创新阶段,都表现出不断的进步。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特别是在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国技术水平总体上还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技术创新需要引进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进行再创新,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区域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还存在若干突出问题,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效率低下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18],存在着区域间重复引进,对于消化吸收再创新投入不足,重视不够的局面还没有得到切实改变。

5结论及对策建议

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后发地区受到教育水平、技术水平、科技基础等多方面的制约,单纯选择的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无论是从创新的成果还是时间方面,很有可能拉大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通过引进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可以节约自主研制和开发的大量费用,弥补本地区研发力量的不足,节约时间,并通过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形成自我技术发展能力和 “后发优势”,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区域的技术引进效率明显高于消化吸收再创新效率。为促进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演进到自主创新,需要着力改变 “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7]。同时,各区域间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效率也存在明显差距, 为了提高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效率水平,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 1) 建立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控制盲目、重复引进,大力推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规范技术引进行为,制定技术引进的基本政策,引导区域形成统一的技术引进方,避免区域间的恶性竞争。建立区域技术引进信息共享系统,为高技术企业技术引进提供信息服务,减少技术盲目、重复引进。

( 2) 建立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后的扩散机制,推动在引进技术上开展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政府部门重点监督高技术企业重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加大引进技术和创新的结合力度。

技术消化吸收 第7篇

1 “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我国存在严重的“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现象?这是一个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打开GOOGLE搜索, 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条目下的信息有96.2万条之多, 但与此相对应, 真正从理论上对这种现象进行科学分析的文献并不多, 在现有的文献中,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归结起来,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因素。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消化吸收资金不足, 技术基础薄弱, 引进产品或技术的生命周期短、来不及消化吸收;完成技术消化吸收的队伍不完善;技术消化吸收的成果难以得到知识产权[2];引进技术的结构不合理;宏观管理体制上的弊端以及企业技术管理上的问题等[3];从主观方面看, 包括:消化吸收的目的性不强, 消化吸收缺乏针对性、没有明确消化吸收的重点和方向, 消化吸收的可操作性不强、缺乏搞好消化吸收工作的系统方法, 以及政府的干预和鼓励不够等等[2]。换一个角度来看, 这些因素主要来自企业内外两个方面。消化吸收资金的问题、技术基础的问题、人才队伍的问题、引进技术的类型与结构的问题、消化吸收的目的性、针对性、可操作性问题等都属于企业内部因素, 宏观政策、政府的干预和鼓励等则是外部因素。企业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造成“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现象。

毫无疑问, 政府的政策、政府干预和支持等外部因素是造成企业“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产生的重要原因, 但是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因此, 分析和解决企业存在的“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现象, 不能只是把注意力放在企业外部, 即政府的支持不足等问题上, 应该更多地从企业内部进行分析。而企业内部的因素都是可控的至少是部分可控的。仔细分析这些内部因素我们就会发现, 这些因素直接造成了企业的“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现象, 但不是问题的根源。

首先, 在众多导致“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现象的因素中, 人们讨论的最多的是消化吸收资金不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 在我国, 即使在技术创新工作做得好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中, 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与技术引进经费的比例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 从2002年到2007年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 这一比值的平均水平只有0.167倍, 虽然2007年已经比2002年提高了3倍多, 但即使是比值最高的2006年, 也只有0.255 (表1) , 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3-10倍的水平。

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资金投入不足, 一是企业自身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 二是政府没有进行必要的资金支持。这是客观事实, 改革开放后, 当企业开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时, 还没有来得及进行足够的资本积累, 就必须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 因此, 资金不足是必然的, 而国家也无法拿出更多的钱来帮助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问题是, 资金不足问题不仅仅是我国企业面临的特殊问题, 很多国家的企业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如著名的日本消费电子制造商索尼公司在最初引进晶体管技术时, 企业自己也没有资金, 而且当时的日本政府并不支持索尼公司 (当时索尼公司的名字是东通讯) 引进该项技术, 更不用说对其进行资金的支持[4], 但索尼最终获得了成功。为什么有的公司能够对引进技术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 而有的则不行?显然, 资金缺乏是制约企业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重要因素, 但不是最根本的因素。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大中型工业企业其他科技活动支出及专利统计, 2008

其次, 企业技术基础薄弱、完成技术消化吸收的队伍不健全。韩国通过引进技术, 并对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发展起来的典型代表。当韩国开始进行技术引进时, 科学技术主要是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传统科学技术, 由于日本殖民时代施行的“北工业、南农业”政策, 解放后的韩国几乎没有任何科学技术基础, 而且1950—1953年的战争, 使得原来微乎其微的科学技术基础也被彻底破坏, 因此, 韩国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空白的情况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我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后进行技术引进时, 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 尽管其间经历了十年浩劫, 但企业特别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已经建立起一支稳定的技术队伍, 况且, 我国具有庞大的专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研究基础和研究队伍作为企业的技术后盾, 这比韩国当时面临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要优越得多, 遗憾的是, 我国的科技队伍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进行创新活动, 根据科技部的调查, 2004—2006年间, 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 开展创新活动的只有8.6万家, 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8%[5]。

第三, 引进技术是技术交易的双方自愿互利的一种契约行为, 技术的输出方也有选择输出什么技术的自由, 但技术的引进方也有选择引进什么样的技术的权利。因此, 引进产品或技术的生命周期短、相对来不及消化吸收, 引进技术的结构不合理, 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是受企业自身的战略制约的。

第四, 消化吸收的目的性不强, 消化吸收缺乏针对性、没有明确消化吸收的重点和方向, 消化吸收的可操作性不强、缺乏搞好消化吸收工作的系统方法, 这些问题的存在, 确实会严重影响企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 但问题是当企业根本就没有进行消化吸收的强烈欲望时, 根本谈不上消化吸收的目的性、针对性、重点和方向, 更谈不上进行消化吸收的方法研究。

由此可见, 技术基础、人员储备、资金等因素只是导致“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现象的表层因素, 在这些因素的背后, 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2 “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现象的企业文化根源

从企业的角度看, “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现象, 是一系列企业行为的结果, 这些行为包括缺乏足够的消化吸收资金投入、缺乏积极主动的技术研发和人才队伍建设、缺乏正确的引进技术选择等等。这些方面的缺乏是由于企业没有建立正确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缺乏有效的技术战略执行活动等等。而正确战略和高效执行的基础则是企业的一些基本假设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核心理念。这些基本假设和核心理念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因此, 企业的“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企业文化。

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国外有相当大的差距, 这是客观事实, 但是在如何看待这些差距, 不同的企业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观点, 由此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种基本的假设, 并由此产生不同的核心理念, 形成不同的战略, 产生不同的结果。消极的假设必然会导致“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现象的产生。积极的假设不会必然导致“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现象的产生, 但是, 如果其企业缺乏强有力的执行文化, 有效的战略得不到有效地执行, 客观上也会产生“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现象。但两者的作用机制是完全不同的 (图1) 。

消极的假设认为, 我们与先进企业的技术差距巨大, 科技更新速度太快、产品和技术的周期在迅速缩短, 我们的技术基础薄弱、资金不足, 进行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又面临巨大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 我无法也不想成为市场上的先驱者和领头羊, 我们可以通过引进的技术或买断的技术, 绕过艰难的技术学习和技术积累, 迅速提升本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 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 我只要会使用这些技术, 就可以在区域市场上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不断重复这样的过程, 就可以维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德国杂志《欧莱》2005年第9期曾报道, 一家专业咨询公司对中国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中国机械企业没有类似德国的研究开发中心, 没有专业试验设备进行基础研究, 甚至从策略上也不认为有必要成为技术创新者, 企业普遍缺乏高质量的研发人员和工程师, 能承担研发任务的优秀人才, 往往被用来开发市场和扩展业务, 大部分企业认为西方企业的技术优势, 自己无法突破, 被调查企业的研发领域, 其水平和欧洲比大约相差一代至两代, 调查的结论是中国机械制造企业薄弱的技术开发水平, 使他们在近期内不会成为欧洲的对手。

我国许多企业基于这样一种对行业发展、对市场竞争和自身条件的基本假设, 形成一种消极和保守的核心理念:依靠不断地引进先进技术, 去获得区域市场的竞争优势。尽管持这种观点的企业也会认识到采用这种方式永远也不会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永远也不会真正超越竞争对手, 建立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深深的自卑、狭隘的企业观和小富即安的心态, 使他们在这种消极的企业文化中无法自拔, 最终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

积极的假设认为, 我们与先进企业的技术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但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努力来缩小差距, 最终赶上和超越对手。同时, 这种观点充分认识到, 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任何一个外资都不会出卖自己的核心, 尽管某些技术可以购买, 但是技术能力是买不来的, 要想从无到有通过购买来建造自己的核心技术,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要获得核心技术, 必须合理确定我们引进技术的结构, 正确选择引进我们需要的技术, 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同时, 通过不断充实、发展、整合自己的技术力量, 并通过与其他企业或专业研究机构的联合与协作, 完全可以实现再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因此, 我们有必要也有能力投入必要的力量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基于这样一种对行业发展、对市场竞争和自身条件的基本假设, 必然会形成积极和主动的核心理念:依靠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获得和维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在这种企业文化的基础上, 企业会制定创新性的企业战略。如果企业能同时建立一种高效执行的企业文化, 企业就可以有效避免“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现象, 但是遗憾的是, 很多企业尽管拥有了积极主动的企业文化, 但没有同时形成高效的执行文化, 从而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时, 由于执行不力而无法保证战略的有效实施——资金投入不足、消化吸收队伍不健全、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研发活动进行不利、技术引进没有实现预期目标等等, 最终在客观上导致“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现象的出现。

应当注意, 尽管企业“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现象的出现, 是企业行为的一种结果, 但是外界因素的作用, 特别是国家的宏观政策、政府干预和鼓励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政策和政府的干预, 会直接对企业的战略制定产生影响。例如, 尽管企业基于一种消极的假设不愿意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但是如果进行技术的消“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现象化吸收再创新会获得政府的大量资助或其他优惠政策, 或者政府对企业施加压力, 迫使其必须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 那么, “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现象也可能会消失至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缓解。但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企业来体现, 而且企业不同的基本假设和核心理念, 会极大地影响宏观政策和政府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无论在那种情况下, 企业“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现象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企业文化上, 因此, 要改变企业的行为, 从根本上消除“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现象, 必须从企业文化这一源头采取措施。

3 基于企业文化的“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问题解决对策

企业的“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问题, 是一系列企业行为的结果, 而企业的行为, 是受以基本假设和核心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的支配和制约的。由于, 企业存在的消极和积极两种不同的假设, 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不同的核心理念, 构成不同的企业文化, 从而对“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现象的形成产生不同的作用, 因此, 我们必须区别对待两种不同的企业文化, 采取不同的对策来解决“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问题。

3.1 以消极的基本假设和核心理念为基础形成的企业文化

在这种情况下, “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问题的产生, 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解决这种情况下的“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问题, 主要有三种方法:外部干预、内部改变和外部干预与内部改变的配合。

所谓外部干预, 是指通过宏观政策和国家的干预与鼓励, 从企业战略的层面上解决问题, 并能够对企业的文化基础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方法又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做法:一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或立法规定技术引进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之间的关系, 对企业施加压力和影响, 采取强制性的手段解决“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的问题;二是制定相关政策, 对企业消化吸收引进技术,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的行为提供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和鼓励, 采取非强制性的经济手段解决“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问题。三是配合使用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手段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是从企业外部对企业的战略制定产生影响, 可以产生实际的效果, 但企业的基本假定和核心理念可能并没有改变, 因此“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问题是被动解决问题的, 而且由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的战略是不协调的, 因而会严重影响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的效果。

所谓内部改变, 是指企业通过转变观念, 把消极的基本假设和核心理念转变为积极的假设和理念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问题。企业观念的转变也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进行。从内部看, 可以通过对竞争形势的变化、对自我实力的重新认识等逐步改变基本假设, 也可以通过对企业主要管理者的替换实现基本假设和核心理念的重新确定。从外部看, 有关部门可以组织企业管理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参观、讨论、学习, 帮助他们转变观念。

外部干预与内部改变的配合, 是指综合使用外部干预和内部转变两种方式, 迅速和彻底地完成从基本假设和核心理念到企业战略的转变, 从而改变企业行为, 有效解决“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问题。

应当注意, 当企业存在以消极的基本假设和核心理念为基础的企业文化时,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改变其消极的基本假设和核心理念。外部干预可能会迅速改善问题, 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2 以积极的基本假设和核心理念为基础的企业文化

在这种情况下, “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问题的产生, 并不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企业在主观上是要避免“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问题的, 但由于企业缺乏鼓励高效执行的企业文化, 以及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现实困难, 企业所制定的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战略得不到正确的执行, 从而在客观上出现“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问题。因此, 这种企业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重新检讨自己的执行力, 特别是从企业文化的层面上寻找并解决阻碍战略执行的因素。

当然, 对于拥有以积极的基本假设和核心理念为基础的

企业文化的企业, 外部干预措施的实施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因为外部干预措施与企业的基本假设和核心理念是和谐一致的。

4 结论

“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现象的普遍和持续存在, 必然会导致企业形成严重的对外技术依赖, 并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无法提高。分析“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现象, 既要看到诸如消化吸收投资不足、技术基础薄弱、消化吸收人员队伍不完善等表面的影响因素, 也要看到隐藏在这些表面因素背后的基本假设和核心理念的问题;既要看到诸如国家宏观政策、政府干预和鼓励等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也要看到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的因素所造成的影响, 要认识到正是企业内部的这些因素, 特别是企业内部深层次的企业文化问题, 才是造成“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现象的根本原因。因此, 要有效解决“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问题, 必须从企业文化的层面采取综合的措施, 否则, 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无法根治“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现象。

摘要:“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是一个目前普遍存在的、严重阻碍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企业内部因素是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企业内部因素是分层次的, 企业用于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资金不足、技术基础和技术力量薄弱等只是造成“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表层因素, 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以消极的基本假设和核心理念为基础的企业文化, 因此, 解决“重技术引进, 轻消化吸收”问题根本措施是转变消极的基本假设和核心理念。

关键词:技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乃静.基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企业自主创新路径探析——以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经验为例[J].中国软科学, 2007 (4) :15-23.

[2]王兴明, 汪和平.技术消化系统的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9) :84-86.

[3]秦书生.基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自主创新困境及消解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28 (7) :16-18.

[4]索尼株式会社传媒中信.索尼源流[M].华夏出版社, 1999.

技术消化吸收 第8篇

现象1 2003~2008年,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数额从2003年的222.45亿元稳步增长至2008年的655.20亿元,其人均R&D经费内部支出数额从2003年的4660.70元稳步增长至2008年的6935.01元,企业内部R&D经费投入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的国外技术引进数额从2003年的93.53亿元增长至2004年的111.86亿元,2005~2008年分别为84.82亿元、78.58亿元、130.90亿元和84.29亿元,其技术引进数额不但没有增长趋势,而且人均技术引进数额呈总体下降趋势,由2003年的1959.78元下降至2008年的892.21元。国内技术购买数额逐年提升,从2003年的8.57亿元增长至2008年的12.97亿元,但人均国内技术购买数额也呈现出了总体下降的态势,由2003年的179.48元下降至2008年的137.29元。然而,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的产品创新绩效是否只依靠企业内部R&D经费的投入自动提升?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在提升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显著?

现象2 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能否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做出积极贡献,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至关重要[4]。然而,2003~2008年,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消化吸收投入的经费数额从2003年的5.65亿元增长至2008年的15.02亿元,但其人均消化吸收投入经历了短暂增长后又出现了停滞的局面,从2003年的118.41元增长至2005年的414.52元,但2006~2008年分别为147.81元、163.01元和158.94元。不难发现,人均消化吸收投入经费数额并没有增长趋势,这与当前强调的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提升企业技术吸收能力是不一致的。

在大力提倡自主创新的今天,作为创新主体之一的企业要面向全球资源,实施开放式的自主创新[5]。一方面,企业要进行内生创新努力,加大内部R&D经费投入;另一方面,企业要努力面向国内外引进先进技术,同时,更要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但近年来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中所出现的人均国外技术引进、人均国内技术购买及人均消化吸收投入经费的下降趋势引人担忧。鉴于此,本文提出2点质疑:①如果说内资高技术产业的人均R&D经费内部投入数额在逐年增加,而人均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的数额却在下降,是否说明在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内部投入是提升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一枝独秀,而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不是产品创新绩效提升的源泉;②人均消化吸收投入经费不但没有呈现出递增趋势,反而还有下降趋势,这种消化吸收经费的投入水平能否帮助内资高技术产业提升产品创新绩效?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回答,不仅关系到对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提升渠道的再认识,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对国家实施开放创新政策的正确理解。

1 文献述评与假设推演

1.1 相关文献述评

对于国外技术引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大多数学者得到了国外技术引进有助于提升本土企业创新绩效的结论。如Grossman和Helpman认为技术引进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R&D溢出渠道,可以使得本土企业研究人员通过对技术的学习迸发出技术灵感,从而有助于他们接近技术前沿[6],尤其在数字化时代,本土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更容易实施产品的逆向工程。Alvarez等认为能够提升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不仅仅只有国内R&D投入一个渠道,国外技术引进也是一个重要源泉[7]。Connolly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论证了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不仅提升了发展中国家的创新能力,而且这种联系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并且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在技术引进中获得更大收益[8]。但也有研究表明,企业出于降低研发成本和规避研发风险的考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面临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投入的选择,技术引进可能会降低本土企业自主研发投入的需求和动机,从而形成对国外技术的过分依赖,将对自主研发投入产生负面影响[9],进而步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中,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由于过分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金,导致本土企业的技术和产业发展受到挤压的悲剧为中国本土企业敲响了警钟。

国内技术购买作为企业在国内技术交易市场上获取技术的重要渠道,其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相关文献鲜有涉及,仅有的文献主要分析了国内技术购买与中国企业生产率的关系。李小平以1997~2003年中国33个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证实了国内技术购买并没有显著促进中国生产率的增长,但有利于中国企业技术效率的提升。同时指出对于低R&D投入行业而言,国内技术购买会显著地阻尼其技术效率的提升[10]。Hu等以中国1995~1999年每年约10000个大中型制造企业的数据为样本,发现自主研发与国内技术购买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中国企业生产率的提高[11]。

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学习能力与消化吸收投入密切相关。现有文献已经证实国际技术溢出的范围和效果取决于本土企业吸收能力水平的高低。只有本土企业注重在消化吸收方面的经费投入,才能吸引人才从事科技攻关,购置相关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行必要的研发,以获取更多的知识溢出,只有消化吸收投入达到一定程度、吸收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本土企业才能够从外部技术引进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另外,技术缺口(Technology Gap)被认为是影响本土企业获得外部技术收益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当本土企业和国外企业的技术缺口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才会获得技术溢出,如果技术缺口过大,则本土企业将很难从外部技术引进中获得收益,而消化吸收投入恰恰是填补技术缺口的重要途径。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而言,往往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过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更喜欢拿来即用,导致企业的技术吸收和学习能力普遍较低,以中国为例,许多企业存在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2002年中国企业技术引进经费与消化吸收经费投入的比例是100:7,远远低于近邻韩国和日本100:1000的水平,这表明相同情况的技术引进,我国用于消化吸收的经费投入只相当于韩国和日本的0.7%[12]。

从国内已有研究来看,技术引进和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部分研究集中在理论分析、案例分析及问题定性描述方面。实证研究则倾向于将技术引进和FDI联系起来,探讨其对区域或行业的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等产生的影响[13,14]。

本文将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作为技术转移的两个重要渠道,将其和消化吸收投入纳入到一个模型中,实证分析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和消化吸收对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并将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和消化吸收投入作为调节变量,实证分析其对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1.2 假设推演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注重向发达国家学习,面向全球资源进行技术引进,新产品销售额逐年上升。为了在短时间内实现追赶,成为制造大国,中国企业往往以引进成熟技术和成套设备为主,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能够得到提到,对包括新产品研发在内的企业的生产能力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 技术引进对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国内技术购买不仅涉及到技术的需求方,而且还涉及到技术的供给方。一个国家的产学研如果联系紧密,便会容易产生技术成果,高技术行业更是如此。我国产学研之间并未形成深层次的联系,导致了国内技术交易市场的供给不足,使得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内技术购买数额长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整个技术转移中的比例并不高。鉴于国内技术购买的绝对数额和相对数额均较小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 国内技术购买对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正向影响不显著。

消化吸收投入作为可以帮助本土企业缩小技术缺口的重要渠道,有助于本土企业从引进的国内外技术中获取更多的技术收益。但通过对2004~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基础数据的整理,发现我国目前的消化吸收投入并不乐观,2003~200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与消化吸收经费投入的平均比例为1:0.1324,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通常为1:3,韩国和日本则高达1:10。鉴于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消化吸收投入水平较低,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 消化吸收投入对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正向影响不显著。

2 计量模型与数据描述

2.1 计量模型

本文选取了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的产品创新绩效。依据知识生产函数的构成要素,创新产出的直接构成要素是研发经费和科技人员,因此本文选择研发经费投入(rd)和科技人员投入(kjry)作为自变量。为研究需要,本文构建实证计量模型如下:

lnnpi,t=a0lnrdi,t-k+a1lnkjryi,t+a2lnfirmi,t+a3lntji,t-klnrdi,t-k+a4lnadji,tlnjszyi,t+ci,t+εi,t (1)

上式中,npi,t和代表各省内资高技术产业各年度的新产品销售收入;rdi,t-k代表各省内资高技术产业滞后期k的研发经费投入,kjry代表各省内资高技术产业的科技人员投入;企业规模(firm)为控制变量;tj和adj均代表调节变量,第1个调节变量(tj)包括各省内资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引进(jsyj)和国内技术购买(gngm)2个部分,第2个调节变量(adj)是消化吸收投入(xs);技术转移(jszy)包括技术引进(jsyj)和国内技术购买(gngm)2个部分;k为调节变量滞后期,各变量详细构建过程见表1。

续上表

本文重点考察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消化吸收投入对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和调节作用。设置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与同期研发经费投入的交叉项,通过考察交叉项回归系数的符号和大小判断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通过与研发经费投入的相互作用对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的溢出效果。同时,设置消化吸收投入和技术引进及国内技术购买的交叉项,通过考察交叉项回归系数的符号和大小来判断消化吸收投入与技术引进及国内技术购买的相互作用对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鉴于各变量相对基本模型相互独立,故首先将包括调节变量在内的各变量逐步植入回归模型,分别估计其对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和调节作用,然后将各变量同时植入回归模型,以检验模型的稳健性。研发经费投入对新产品产出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将研发经费投入对产品创新绩效考虑滞后1年影响[15],调节变量与研发经费投入同期滞后。

2.2 数据描述

本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2004~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由于西藏、新疆二省相关统计数据缺失严重,故在实证分析过程中不包括上述二省。

2.2.1 变量描述性统计。

如表2所示,各组回归模型中各变量的标准差均小于均值,初步判断初始回归模型中各原始数据异方差问题不严重,但毕竟由于样本是大部分来自于截面的面板数据,在回归过程中对潜在的异方差进行修正,并对所得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从而降低了较多的截面数据导致的异方差对估计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表2中,各变量均为取自然对数之后的结果。

2.2.2 变量相关性分析。

在自变量的选择过程中,本文依据经济实际含义考虑了研发经费投入的滞后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变量之间相关性的概率。如表2所示,解释变量之间的总体相关性不高,结合VIF检验结果(均小于10),基本可以判断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3 实证分析结果和解释

3.1 模型稳健性分析

在估计面板数据时,究竟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可以通过Hausman检验来识别,Hausman给出了一个检验:

W=(βFE-RE)' [Var(βFE)-Var(βRE)]-1(βFE-βRE) (2)

检验统计量在零假设下服从分布。如果Hausman检验拒绝了原假设,则表明选择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反之,如果Hausman检验没有拒绝原假设,则表明选择随机效应模型优于固定效应模型。由于本文所有回归Hausman检验值均显著,故所有的回归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另外,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也符合本研究中面板数据“宽而短”的特征。因为在估计“窄而长”的面板数据时,采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得到的估计结果差别不大,但当估计“宽而短”的面板数据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更合适。表3报告了以产品创新为因变量的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模型1给出了自变量和控制变量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模型2~模型8给出了逐步植入其它变量之后的估计结果;总体模型9给出了植入全部解释变量后的估计结果。从模型1~模型9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解释变量的正负号、系数大小、显著性水平和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水平均体现了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实证模型具有很强的稳健性。在显著性检验通过的前提下,调节变量的直接作用和间接影响的方向均没有发生变化,D-W检验值表明估计结果不存在明显的自相关问题。

3.2 主要研究发现

3.2.1 技术转移对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和间接影响。由表3可知,技术引进对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显著且稳健,在控制其他变量变化的前提下,技术引进每增加1个单位,将显著带动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增加79.8%。技术引进与同期研发经费投入的交叉项回归系数为正,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技术引进对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的间接正面影响显著且稳健,在控制其他变量变化的前提下,技术引进每增加1个单位,将显著提高同期研发经费投入对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的边际贡献5.18%。国内技术购买对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国内技术购买与同期研发经费投入的交叉项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国内技术购买对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的间接影响也不显著。综上,假设1,假设2均被证明。

3.2.2 消化吸收对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和间接影响。由表3可知,消化吸收对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显著且稳健,在控制其他变量变化的前提下,消化吸收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将显著带动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增加8.5%。消化吸收和技术引进及国内技术购买的交叉项回归系数均为正,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且估计结果稳健,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变化的前提下,消化吸收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将显著提高技术引进对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的边际贡献2.94%,将显著提高国内技术购买对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的边际贡献0.72%。综上,假设3被拒绝。

注:***、**和*分别代表显著性水平为1%、5%和10%。

4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4.1 研究结论

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技术引进对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有稳定的直接正向影响,并显著提升了研发经费投入对产品创新绩效的边际贡献,再次印证了包括成套设备等在内的技术引进确实提升了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的产品创新绩效。

国内技术购买对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均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方面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没有对国内技术交易市场给予足够的重视,国内技术交易市场还要进一步开放扩大;另一方面,国内技术交易市场上也可能存在供给不足的现象,无法满足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对技术的需求。技术供给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创新成果,但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相对于企业的R&D投入相对比例由2003年的38.74%下降至2008年的33.38%,这将对高校和研究机构创新能力的提升造成不利影响。另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经费筹集中来自企业资金的比例也有所下降,从2003年的15.08%下降到2008年的14.02%,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强度也有所下降,不利于高校和研究机构针对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国内技术交易市场的发展。

消化吸收投入对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具有稳定的正向影响,并显著提升了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对产品创新绩效的贡献。加大消化吸收的投入力度,有助于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对引进技术的学习再创新,但中国高技术产业消化吸收投入的力度并不乐观(见图1)。以2003~2008年为例,通过对基础数据的整理发现,我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投入经费的比例平均为1:0.1533,远低于韩国和日本企业的消化吸收投入强度。

4.2 政策建议

进一步对以上实证结果进行分析,本文给出如下政策建议:

(1)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开放环境下,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目标的激励下,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必然要在利用全球外部先进技术资源的同时,又要努力加大内部研发经费的投入力度,实现内外兼修。在引进外部先进技术时,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意识及能力,以从技术引进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溢出效应,以提高技术引进经费的利用效率。

(2)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应当充分重视从国内技术交易市场上获得先进技术,不能一味“舍近求远”,国内技术交易市场提供的技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本土企业的生产实际。企业与高校和研究机构要加大合作力度,使得高校和研究机构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上的技术需求,从而在国内技术交易市场上形成有效的技术供给。另外,高校和研究机构要注重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形成推动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但目前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往往更注重论文的产出,即科学引文索引,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对知识的长期探索,不利于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政府要加强正面引导,并且要给予必要的资助支持,鼓励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从事基础研究,促进新技术的产生,从而在繁荣国内技术交易市场的同时,又能够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

技术消化吸收 第9篇

这是近十年来,关于我国农机制造最著名的一句论断。

中国农机人明白,要想缩短差距,进而“分享”立足于高科技之上的高利润,就必须依赖科技创新。

然而,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的创新哲学一直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换成一个更通俗的说法,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引进、消化、吸收”。

在此创新哲学指导之下,从第一款成功的产品——“新疆-2”小麦收割机开始,中国农机人开启了不知疲倦的创新之旅。

最终,我们用了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证明了“引进、消化、吸收”这一所谓创新理念,打一开始,就是条死胡同。

被竞争对手乐见的“创新”

最近,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名誉会长、“新疆-2”的主要发明者之一高元恩,曾任博世力士乐(中国)CTO的我国著名液压专家王长江,中国移动式谷物干燥机的专利拥有者、十年磨一剑的创新达人西安秦拓非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樊拥军,在和本刊的对话中都谈到了这样一个概念一一我们一直以来所信奉的创新理念,似乎出错了。

高元恩72岁、王长江70岁、樊拥军58岁。这三位在农机行业、液气密行业、机加工领域打拼了半辈子的人物,在相互没有任何交流的情况下,几乎同时提出了同一观点,这似乎并不仅仅是一个“巧合”这么简单。

从技术和市场效果考量,改革开放以来,完美践行了“引进、消化、吸收”这一创新理念的产品,无疑是“新疆-2”小麦收割机。

于20世纪90年代登上舞台的“新疆-2”,开启了一段雄霸“三夏”麦收长达二十年的传奇。此后,脱胎于国外成熟产品的玉米收割机、青贮收获机、半喂入水稻收割机、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高速插秧机……乃至发动机、液压件等核心设备如雨后春笋,接踵而至。

然而,引进、消化、吸收”的理念,也被进一步简化为“购机、测绘、试验”,各种不靠谱的产品迅速抢滩登陆、享受了短暂的“市场狂欢”之后,真正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却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外资企业(常常是技术领先的代名词)乐于见到我们模仿他们的产品。”在前不久召开的一场农机、液压行业会议上,王长江这样告诉本刊记者。

“我们的企业往往认为,紧跟市场就能规避风险,事实恰恰相反。对企业来说,‘跟风,的风险其实更大。”高元恩说。

我们不妨按照创新模式,将当下的企业分为技术领先企业和“跟风”企业两个类别,并说明一下为什么企业“跟风”的风险更大。

很多技术领先的企业,一款产品刚上市时,一般不会立刻形成太大量产规模。一方面,企业对产品未来的市场前景并无十足把握,另一方面其自身产能也往往有限。

“这时,‘跟风’企业通过模仿、测绘搞出来的产品开始蜂拥上市。这其实等于为人家‘探了路’。”王长江说,“你花了两三年搞出来的产品,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制造工艺上,都远不如人家。如果这款产品有市场,人家就把产能提上来、价格控制住,第二年销量就成倍增长,因为他的产品比你好太多。”

此时,国内厂商通常的策略是继续跟进这款产品的研发,直到其技术成熟,并具备较强的可靠性。

可如此一来,隐患更大。

技术领先的企业,往往有更长远的技术储备。在你研发市场主流产品的时候,对方已经着手研发这款产品的替代品,甚至更超前的产品,等到这款产品技术普遍成熟、平均利润被摊薄,技术领先的企业就会推出更新换代产品,将“跟风”企业的产品一下挤到市场的边缘。

今年“三夏”火的不得了的久保田688和福田雷沃重工GE50两款产品,就是两个无比鲜活的例子。

怎么创新?咬着牙上!

“你现在看到世界上的拖拉机企业,总共有几家?迪尔、爱科、凯斯纽荷兰、克拉斯、久保田、道依茨……没有多少。中国的农机企业最后也不会剩下几家。”高元恩说,“一个成熟行业走向集中是必然的,而且,即使你是目前行业的领先者,也未必保险。”

他尤其强调,对中国农机企业来说,“不上高端就死定了”。

就目前的市场发展来看,国内农机产品更多地应用液压、电控等先进技术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朗,农机市场的品牌效应已经形成。在农机手的投入收益比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选择更好的品牌意味着更好的操控性、舒适度和可靠性,而随着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经营单位的发展,CVT无级变速等一系列高端技术也必然会在国内市场上出现。

然而,脱胎于“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哲学的中国农机企业,其技术积累似乎一直停留在机械加工阶段,一个同步器换挡拖拉机都能困扰我们许多年,拿着人家的液压件图纸做出来的产品都不能用,我们又如何跳过这道名为“高端技术”的龙门呢?

高元恩给出的答案是,惟有“咬着牙上”!

在高元恩看来,“引进、消化、吸收”的“拿来主义”创新思路已然走进死胡同。

“我们一直奉行的创新哲学‘引进、消化、吸收’,从本质上说,其实是一种‘简化’。”高元恩说,“‘新疆-2’就是简化了德国人的产品。当时我们提出做新疆-2这样一款产品,德国人觉得低端,不愿意做。我们其实是用一些相对落后的技术替代了他们的先进技术,用小机型替代了大机型。再比如一拖,曾经上千名研究人员所做的工作,其实也就是去简化菲亚特的产品。”

高元恩说,这种简化,是应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的市场需求而产生的,如今,它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市场已经变了,创新的思路也必须调整。

既然“拿来主义”行不通,那就还得从头做起,从基础上、源头上、原理上吃透技术研发,形成自己一套完整的技术理论体系和技术积累。

惟其如此,研发创新才能有根基、有脉络、有传承、有发展。

说到这儿,话题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创新?何其难也!能干成行业里早有人干了。别人三十年没干成的事儿,你动动嘴皮子就能成了?

不过,在高元恩和一部分行业人士眼里,创新,其实没那么难。

何况,难,不等于不可能。

创新者的“基因”

研发人员是否等同于创新者?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创新者身上其实带有某种基因。他甚至可以不必是完完全全的“内行”。

说起创新者的基因,我们可以向同为制造业的手机行业取取经。这里有颇有代表性的三个名字一一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小米科技的雷军,以及现在网上炒的颇为火热的锤子手机的创始人罗永浩。

老罗的锤子手机是否成功尚无定论,而且此人颇有争议。但回顾苹果“教主”乔布斯以及小米“教父”雷军的经历,你会发现这两个的成功之路似乎也无时无刻不伴随着“争议”二字。

乔布斯做了个iphone,为智能手机行业立了个标杆;雷军以一个完全外行人的身份,在一片嘲笑声中做出了一个在大街小巷男女老幼中随处可见的小米手机,据说今年销量要达到8 000万部;英语培训教师老罗用过了市面上几乎所有的手机后还是觉得不够好用,就自立门户并请到了日本富士通的成像系统专家和苹果公司的前任首席设计师做了一款售价3 000元的国产手机。

从上述三人身上,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在使用过了市场上的现有产品后,依然相信自己能够做出更好的,并且知道如何去做。

即使在我们自己的行业里,也不乏这样的创新例子。

西安秦拓非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樊拥军,原本是一家军工企业的骨干人员。2003年,在黑龙江经历一场大雪、亲眼看到朋友家的玉米被捂在地里、变质后的粮价从1块1毛钱一斤直线跌倒3毛钱一斤的“悲剧”后,下决心做一台移动式的谷物烘干机。

这一投入就是十年。

“十年前,我这个产品刚一做出来,我就申请了专利。十年后,我再去专利局一查,发现这个专利竟然还是我的!”樊拥军说。

研发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用他的话说,做一款烘干机并不难,让这款产品无论是烘干含水量高的还是含水量低的、无论在零上四五十摄氏度还是零下三十摄氏度的环境下都能保证作业,这才是研发的难点。

经过多次试验和实地作业,两年前,樊拥军觉得产品成熟了,决定在新疆开个发布会,结果到了当天,原本作业效果很好的机具突然出现了问题。樊拥军三思之后,顶住压力,取消了发布会。

“我不能带给市场一个不成熟的产品,不能拿消费者当新产品的试验田。”樊拥军说,“这不仅仅是对用户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负责。”

从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大概可以归纳出创新者的基因一一敏锐的市场嗅觉、不轻易为人所动的信念、对完美产品近乎偏执的追求。

创新者往往有点敏感、有点固执、有点执着、有点争议。对于一个企业主来说,如果你自己不是一个创新者,那么,为自己的企业发现并且留住创新者,就应当是你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元恩说,对中国农机企业来说,创新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比如电控技术,其实是一套软件系统,在国外已经相当成熟;再如CVT无级变速,采埃孚(ZF)有采埃孚的解决方案,芬特(Fendt)有芬特的解决方案,我们也不是不能研究出属于自己的一套体系。

真正难的,可能是一种信念、一份坚持、一些思考,以及一副不是那么浮躁的心态。

“更何况研发其实是市场导向的,在我国,很多农机细分市场,比如烘干设备、牧草机械,其实刚刚开启,这给了国内农机企业大把的机会。”高元恩说,“说到底创新问题,本质上还是一个观念问题。”

“我们的企业往往认为,紧跟市场就能规避风险,事实恰恰相反。对企业来说,‘跟风’的风险其实更大。”高元恩说。

“我们一直奉行的创新哲学‘引进、消化、吸收’,从本质上说,其实是一种‘简化’。”

技术消化吸收 第10篇

1 发展阶段

由于历史原因,广西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广西产业技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基本上是“拿来主义”,依靠引进境外和国外的技术、设备和生产线,自主创新少,低收入、低产出、少创新的特征突出。1995年,广西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排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第18位,以低技术含量的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为主,当年发明专利申请量仅占17.6%;到2011年,广西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8 106件和4402件,排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第23位和第22位,但发明专利申请量大幅度上升,占32.14%。2005年,广西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率(R&D/GDP)仅为0.36%,到2011年,广西R&D/GDP仅为0.69%。根据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创新历程的S曲线规律(如图1所示),广西目前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2 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后,广西技术引进发展迅速。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机构升级,广西对境外先进技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近年来,广西技术引进数量在整体上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引进方式亦形成多样化、科学化格局,技术引进已由低层次型向高层次型转变,传统的以关键设备、成套设备为主的技术引进格局已经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专有技术许可和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多种技术引进方式相互交织的新局面。从总体上看,广西已经建立了一个支持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体系。

2.1 自主创新基础

2.1.1 R&D经费

R&D经费投入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广西R&D经费达到81.02亿元,比2010年增长28.9%,R&D经费规模在全国排名第22位,西部排名第6位。2001年以来,广西R&D经费保持较稳定的快速发展态势,由2001年的8.00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81.02亿元,增长了近10倍。

2.1.2 科技人才

广西科技队伍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素质显著提高。目前,广西已逐步形成了一支学科较为齐全、结构较为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的科技队伍,在科技创新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1.3 创新平台

近几年,广西围绕产业科技创新,选择机械、医药、制糖、金属等优势领域,加快了各类创新平台的建设,特别是在国家级平台建设方面实现了较大的突破,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一批国家平台先后落户广西。

2.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到2011年,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5 046个。有R&D活动的企业为466个,有研发机构的企业为267个;R&D人员有26 283人;R&D人员全时当量为20 155人年,其中研究人员为7 827人年;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为74.06亿元;进一步推动了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水平的提高。

2.3 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

2011年,广西有各类研究开发机构723个。机构中从事R&D活动的人员有2.1万人,是2000年的2.69倍;其中,博士和硕士4 979人,占23.76%。研究机构R&D经费达29.82亿元,是2000年的7.27倍。研究机构中用于科研的仪器设备原价47.88亿元,是2000年的2.35倍。

2.4 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

高等学校的科技活动在广西科技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广西高等学校共有70个,拥有R&D人员21 881人,占广西总量的35.8%;其中,博士、硕士、本科各占14.4%、38.5%、35.4%;R&D人员全时当量为10274人年,其中研究人员为8 049人年,占81%。R&D经费内部支出67 329万元,占全区总量的8.3%,而基础研究经费则已达到全区总量的61.5%。

3 存在问题

广西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虽然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存在许多问题。

3.1 技术引进总体水平偏低,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偏少

从宏观层面来看,受区内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及发展水平的制约,广西引进的技术与其他发达省市先进技术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企业输出的绝大部分技术属于二流水平。

3.2 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

对于技术引进的主体企业来说,广西的大多数企业,由于本身基础较差,研发能力较弱,高端人才不足,在技术引进前阶段,缺乏谈判力和主动权;引进之后的消化吸收更是由于技术能力和水平的落后,一般只能停留在引进和模仿上,再创新不足。

3.3 引进技术“轻”“重”问题依然没有协调好

在技术引进和吸引外商的投资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直接的技术引进中,由于硬件设备的进口可以形成生产能力,因此目前许多企业的技术贸易旨在快速形成生产能力,而不是技术引进之后的消化、吸收和技术能力的提高。

3.4 组织性不高,缺乏技术引进协调和联运机制

广西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缺乏长期性、计划性、系统性。广西虽然采取各种措施学习、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但自始至终没有形成长期完整的协调机制来实现整体技术引进战略。

3.5 政府、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联动机制没有形成

一是政府对二次开发工作不够重视,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衔接不够;二是在消化吸收的主体层面,企业由于缺乏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而无力开展消化吸收工作,同时也出于市场竞争的考虑,许多企业对引进的技术实行封锁政策。

4 提升广西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对策

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广西应降低产业对外依存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广西。要把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广西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紧密结合起来;要把提升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自主创新工作结合起来;要将重点产业技术开发、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工作与自主创新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国家和自治区的重大工程建设结合起来;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4.1 理清政府、中介和企业在技术引进与创新中的职能

通过划分政府、中介组织和企业三者的职能,配置好各方资源,协调好多方利益。企业作为主体的地位当前已经得到确认,关键在于政府、中介组织如何履行好自己的职能。

4.2 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引进具体规划

根据广西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科技发展目标及政策,结合广西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引进具体规划。应在少数优势领域有选择地进行原始性创新;在具有产业基础的重点领域,选择“点、线”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在追赶领域有选择地引进、购买,加强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4.3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应充分发挥大型企业自主创新的龙头作用,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当前,广西经济实力主要体现在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群体身上,如“玉柴”“欧维姆”“柳工机械”“桂西制药”等,这些企业是广西自主创新的主要依靠力量,只有这些大企业才能大规模地进行专利的申请、购买、加工、改进和产业化,如“欧维姆”“柳工机械”和“桂西制药”3家企业的专利申请都在20项以上。

4.4 坚持产品创新

继续以产品创新为核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事实证明,广西坚持以产品创新为核心实施的创新计划,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提升了广西工业产品和产业的竞争力,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优化了广西的经济结构。今后必须继续以产品创新为核心,以创新、转化、产业化为主线,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整合全区科技资源,不断提高广西原创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4.5 建立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

应把创新资源配置的重心放在市场机制失效的环节上,重点发挥好引导和调控作用,建立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制定和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和增加科技投入。

4.6 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上一篇:全流程成本下一篇:战略管理会计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