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专业合作组织

2024-06-11

植保专业合作组织(精选8篇)

植保专业合作组织 第1篇

关键词:植保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对策,安徽合肥

随着农作物种植品种、结构和耕作制度的改革, 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因素的改变, 目前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也产生了很大变化, 呈现出种类增加、面积扩大、危害加重、治理困难的趋势, 加上当前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 农业新技术推广难、病虫防治难, 特别是在病虫害大发生年份, 防治落实到位难的问题日益凸显[1]。自2006年起, 合肥市植保部门本着“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 创新思维, 积极探索植保社会化服务新模式, 着力构建重大和外来有害生物应急防控机制。在各级植保部门共同努力下, 培育了一批机防队、植保协会、合作社等统防统治服务组织, 开展重大病虫防控工作, 使植保工作迈上了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轨道, 通过完善组织管理、规范运作服务, 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合肥全市植保专业合作组织现状

1.1 植保专业合作组织的构成

至2009年底, 全市共有各类植保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51个, 共有各类成员12 000人, 机防队员4 362人, 其中机防队84个, 协会19个, 合作社38个, 公司3个, 通过相关部门登记注册的占44.7%, 带动农户数为7.19万户。各类植保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主要是乡镇农技人员、农民技术员、农药销售人员、种粮大户等。

1.2 植保专业合作组织组建的方式

一是以县植保站为龙头组建机防队, 3县植保站组建农作物病虫专业防治协会, 在应急防治突发病虫害时, 按照突发病虫害防治预案的要求, 统一指挥开展防治。二是以植保专业合作组织组建的机防队, 目前全市在工商、民政等注册的植保专业化合作社、协会57个。三是以乡镇农技站和农资经营大户为依托, 建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队, 主要为农户进行代防代治和机械租赁的模式服务于农户。四是以基层组织组建的机防队, 主要以村干部为主。五是依托种植专业大户, 建立群众预防植保机防队,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部分地区耕地由种粮大户统一耕种、管理, 这些种粮大户同时购置了一些机动喷雾器, 在为自己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农户提供病虫防治服务, 从而更好地为周围群众提供带动示范作用。

1.3 植保专业合作组织运作模式

一是全程承包防治, 植保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户签订病虫防治合同, 明确防治目标, 农户一次性交纳防治承包费用, 承包防治方负责农户某作物整个生长季节的病虫害防治。如肥西严店乡植保专业合作社与劳光村刘祠村民组签订26.67 hm2杂交水稻全程承包防治合同, 农户按900元/hm2交纳费用。这种方式的经营主体能根据病虫发生实况, 自我决策防治行为, 按照协议约定行使权利和义务, 自我管理, 自我约束, 各项防治措施能落实到位。但在实施过程中防效认定纠纷难处理, 风险大。二是代防代治, 即根据农户临时性防治需求提供防治专业服务。在病虫害防治适期, 由农作物病虫防治协会组织传递信息, 做好宣传, 乡镇植保专业合作组织提供机动喷雾器, 农户在市场上自己购药或机手带药农户购买, 由专防队员实施防治作业, 代防代治防治费用由需防农户交纳, 一般为75~150元/hm2, 2009年这种方式占专业化防治面积近50%。这种方式与农户关系松散, 责任纠纷少。三是集体统防防治, 即在小麦丰产、优质油菜、水稻产业提升等项目区, 于病虫防治季节统一组织开展病虫统防统治。通过统一采购农药, 统一时间, 由专业化防治队统一开展防治, 发包方一次性支付承包方相关费用。如肥西县高店、高刘、小庙、官亭4个乡镇的866.67 hm2油菜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区, 由项目实施单位统一采购农药, 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肥东县包公镇、撮镇、石塘、梁园、桥头集、杨店为主的乡镇, 在县站的协助下实行统防统治面积666.67hm2;王集孟陶的专业化防治示范区, 防治面积1 333.33 hm2;长丰县杨庙镇、杜集乡的专业化防治示范区, 防治面积2 000hm2。目前, 种植大户首选这种方式, 它能较好地使植保技术与防治实施得以统一, 充分发挥植保技术优势, 但需要项目或乡村集体经济作支撑, 由项目实施单位、乡镇政府牵头, 村级组织、技术部门配合实行“五统一”模式进行统防统治。

2 推进植保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主要做法

2.1 争取政府支持, 逐步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投入, 积极有效引导合作组织发展

在积极扶持、引导植保专业化合作组织组建时, 市、县相关部门多方努力, 争取将机动喷雾器纳入各级财政补贴, 自2007年起, 全市有2 000多台新购机动喷雾器得到补贴, 占总数的60%以上。为进一步促进植保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 从2007年起市财政还对多个运行好的专业合作组织予以奖补。同时各地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 设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专项补贴经费, 主要对专业化防治组织及相关专业化管理组织进行补贴, 扶持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发展。如肥西县从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中, 安排52万元专项用于油菜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项目, 通过招投标方式分别在4乡镇实施866.67 hm2优质高产油菜菌核病和花而不实统防统治, 在三河镇和丰乐镇建立2 000 hm2核心示范区实行病虫总体专业化统防统治。各县将省站2008年下拨的机动喷雾器和农药丙溴磷、吡蚜酮分发到乡镇作示范区的补助用药, 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 以推动全地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开展, 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引导了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有序发展。

2.2 加强植保专业技术培训力度, 全面提高专业合作组织成员的病虫防治技术, 搞好服务, 确保体系正常运转

合肥市2007—2008年已连续2年安排专项资金, 邀请省级专家、安农大教授和机动喷雾器厂家技术人员分别在各县、区针对植保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机手, 开展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和机动喷雾器正确使用维修等技术培训。2009年由各县、区自行安排培训, 通过培训, 专业合作组织的机手对病虫发生与防治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 在培训的同时, 针对一些文化水平不高, 部分内容记不住的现状, 将病虫害防治技术印成明白纸, 确保机手对作物何时用药, 用什么药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对从业人员加强安全用药、防治技术和药械维修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力争每个从业人员每年至少培训1次。培训时积极引导专业化防治组织在开展除化学防治的同时, 进行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随着新型植保机械的大力推广, 机动喷雾器社会拥有数量和使用率大大提高, 使得植保机械故障的排除和维修维护问题凸现。各县在加大培训的同时, 购置了大量易损配件, 多次邀请厂家机械师现场维修指导, 并指派专人学习机械维修和维护, 2009年4月上旬肥西县植保协会拿出部分协会经费, 由各乡镇植保专业合作组织选派一名年轻机手, 由县植保站组织, 统一赴山东临沂华盛农业药械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为期1周的机修培训。学成回来后能独立门户开展机修工作, 在防治关键时期能及时排除故障, 确保每台机械在使用时都能正常运转, 发挥最大效益。

2.3 切实做好示范点病虫监测工作, 为病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合肥市依据地理位置、作物布局的不同, 在全市建立了18个基层病虫测报点, 由市、县站齐抓共管, 根据各测报基点的田间调查, 结合气象资料、环境条件进行认真系统分析, 及时作出预测预报, 制定科学防治方案, 并将病虫发生信息和防治技术要点发布给专业化防治组织, 指导植保专业化合作组织及时合理用药, 开展科学防治, 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同时保障农产品和环境安全。

2.4 及早谋划, 精心组织, 适时召开植保新药械专业化防治现场会

2009年年初, 各县针对当地实际, 分别制定了“2009年植保社会化服务实施方案”, 以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的指导, 明确目标, 制定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具体措施。确定了植保社会化服务示范点的试点乡镇, 任务明确, 责任到人, 从而确保了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扎实开展。同时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确保推进专业化防治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3月中旬, 合肥市在肥东县撮镇镇召开合肥市油菜菌核病防治暨植保社会化服务现场会, 这也是合肥市连续第4年召开植保社会化服务现场会, 有力促进了全市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的发展, 也使新型植保机械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得到推广应用。

2.5 抓住契机, 加大宣传力度

2009年在召开全市现场会以及各县现场会时, 均邀请了各地报社、电视台、电台, 在病虫害发生防治的关键时期也通过报社、电视台、电台以及网络、短信、宣传车、明白纸、条幅等广为宣传, 提高了信息的到位承及技术的普及率, 促进了植保技术的推广, 准确地指导了植保专业队伍的防治。

2.6 建立长效的考核机制, 严格实行奖惩

各县因地制宜, 制订适合当地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实施办法及对专业合作组织的考核办法。长丰县积极引导专业化防治组织规范运作, 努力形成“十有”专业防治队, 即有《章程》、有规章制度、有组织牌匾、有注册登记、有办公咨询场所、有联系电话、有喷雾器10台以上、有专业机手15人以上、有新农药展示经营柜台、有病虫发生的信息发布, 从专业组织的组建、运行、管理、防治、防效和节本省工增效等方面, 进行定性定量考核评价。考核评价工作在每年的中期和年末进行, 实行半年初评, 年终总评。对于前3名的专业机防组织, 提请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并授予星级专业防治组织称号;对违规违章的, 则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肥西县制定了《肥西县植保专业合作组织2009年度考核办法》, 明确要求各乡镇植保专业合作组织按照10项考核内容, 即组织建设、办公条件、组织设置、组织管理、防治技术要求、防治效果评价、节本增效、专业技能、服务态度和防控规模, 规范专业化防治行为。年终对全县11个乡镇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运作情况及水稻病虫害应急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年度检查评比, 严格按照考核办法, 实行百分制, 分别对10项考核内容中的47个小项逐项评分并实行奖补。通过对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进行考核, 进一步促进了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开展。

3 产生的效益

3.1 生态效益明显

植保专业化防治是减少农药污染的有效手段, 也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生产者人身安全的重要途径。市、县植保站在年初对合作组织机手进行专业培训, 使其掌握一定的防治技能, 同时因专业队及时掌握病虫害防治信息, 有针对性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有效避免了农药“大处方”和高毒农药的使用, 也使病虫害防治次数明显减少, 有效控制了化学农药施用量, 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保护了农田生态群落, 使农田有益生物种群数量相对上升。2009年8月上旬于丰乐镇水稻田调查:防治7 d后, 专业化防治田、农户自防田田间有益生物蜘蛛百丛量分别为245~352头、68~92头, 前者约为后者的4倍, 极大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植保专业防治组织在进行防治时, 严格按照要求穿防护服进行作业, 确保了机手人身安全, 同时对农药包装物及时回收, 集中销毁, 有效防止了包装物带来的环境污染。

3.2 社会效益显现

一是提高了技术的覆盖面和到位率, 解决了农业技术传播最后一千米的问题, 大大提高了技术信息的覆盖面和到位率。二是有效解决了病虫防治难的问题。随着打工潮的兴起, 留守在农村的大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在重大病虫害发生时, 正是作物长势好, 气温高的时节, 进行病虫防治成为难题, 植保防治组织通过不同的形式, 帮助农户防治病虫, 解决这一难题。三是减轻了劳动强度, 提高了劳动效率。专业化防治使用的是机动喷雾器, 雾滴细, 喷雾覆盖面大, 工作效率比手动喷雾器提高8~10倍, 劳动强度明显降低。四是拓展了农村服务业, 增加了留守劳动力的收入。为保证植保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要求机手必需在当地有一定的田地, 且身体健康, 在完成自家农活的同时有空余时间, 病虫专业化防治组织吸收这样的农村劳力, 开展病虫专防社会化服务, 不仅促进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 而且增加了从业农民的收入。五是加速了新型植保器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提高了绿色植保技术的到位率。专业化防治是以植保新技术为纽带, 以新器械为抓手, 对绿色植保技术进行实践和传播, 专业队成了绿色植保新技术、新器械的广播站和“放大器”, 对病虫害实施绿色防治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3 经济效益提高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与一家一户分散防治相比, 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防治成本显著下降。肥西县2009年植保专业化防治情况调查表明, 2009年在水稻病虫防治中实行专业化防治比农民自防要减少用药1~2次, 全县水稻全季节病虫专防田较农民自防田平均减少农药防治1.64次, 平均节约农药、用工成本377.7元/hm2。二是节约时间, 提高防治效果, 使挽回损失的产量进一步增加。一家一户防治存在防治成本高、防效差、农药使用不当等问题。专业化防治田使用机动喷雾器, 1台机动喷雾器平均1 d可以防治2.0~2.7 hm2左右, 与过去使用手动喷雾器1 d只能防治0.20~0.27 hm2相比, 工效提高了10倍以上。据2009年调查统计, 专业防治田与农民自防田相比, 防效平均提高11.67个百分点, 减少了因病虫害造成的粮食损失, 对路农药使用率达100%, 节省工时费300元/hm2, 在病虫综合发生程度2.49级发生年份, 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防治与农户自防田相比, 节本增效约900元/hm2, 全市专业化防治的17.53万hm2 (次) , 折合作物种植8.67万hm2, 创社会效益约8 000万元。

4 存在的问题

4.1 管理滞后

目前基层植保专业合作组织登记的部门有农委、科协、民政、工商等, 政府相关部门对这种以农民为主体的民间组织缺乏管理经验和积极的引导手段。由于建立和运作起步不久, 合作组织在自身的管理上存在认识不到位, 管理上更显不足。有些植保专业合作组织没有在相关部门登记、没有办公场所、机构虚设、协会制度不完善、没有财务制度或设置财会人员、成员管理不规范、档案不完备等[2]。

4.2 合作组织自主意识不强

植保专业防治合作组织是以市场化引导, 服务组织与农民自愿结合的形式运作, 行政推动及植保技术部门主动参与, 只能对协会的发展前期进行扶持, 创造适宜的环境, 培育其发展市场。合作组织要学会在竞争中自我生存, 但各协会目前自主意识不强、经营意识不足, 对今后的发展方向不明确, 还没有形成做大做强意识。

4.3 工作强度大, 防效难以界定

在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时, 都是气温最高的月份, 上面太阳晒, 下面水气蒸, 作物长得又高又密, 在田间喷雾, 劳动强度太大, 体质稍差的机手干不了。在开展统防统治、全包、半包防治等工作时, 防治效果难以界定, 会造成农民对防治效果不信任。

4.4 培训经费严重不足, 售后服务滞后

机动喷雾器的使用和操作具有一定技术性, 操作人员要具备机械基本的维修保养技能、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和植保专业知识, 因此必需对协会成员进行数次知识技能培训, 而目前培训的经费有限。3县植保站及县级协会设立维修点有限, 售后服务滞后, 易损零部件的供应和机械的维修工作开展不顺。

4.5 结构松散, 凝聚力不强

目前成立的植保合作组织, 仍处于起步阶段, 还没有形成一套对参会成员有约束力的制度, 也没有创出吸引成员的“金子招牌”, 大家结合自愿, 分散自由, 缺乏凝集力。

5 发展对策

5.1 政府扶持、部门引导、多元投入, 营造良好环境

植保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应遵循“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 各级政府需进一步加大扶持、管理力度, 尤其在支农资金方面要给予大力扶持, 同时协调各部门, 尽快落实优惠政策及措施, 如工商税务部门在税收方面给予减免, 金融部门给予信贷支持, 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给予大力宣传等。通过产品推介、信息引导, 开展市场化运作, 真正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5.2 坚持统一标准、分步发展的原则

植保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立, 一定要以农民为主, 以自愿为基础,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成立, 是农民自己的组织, 与农民自身利益紧密连在一起, 相互间不是外部市场交易关系, 而是一种为了共同利益形成的合作与联合的关系。应由机防队、协会向合作社方向演进, 进行股份制运作, 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所成立的机防队、协会、合作社等组织必需具备其成立的条件, 不搞遍地开花, 按照“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发展思路, 分步扶持基础好、在农民中口碑好、有发展潜力的合作组织[3]。

5.3 拓展业务范围, 增强竞争力

植保工作只是农业生产管理的一部分, 防治工作劳动强度大、收费低, 合作组织在搞好病虫害专业防治的同时, 应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 在产前、产后做文章, 利用当地资源开发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开展产品深加工, 进行品牌认证和注册登记, 发挥品牌效应形成经济实体, 提高市场竞争力[4]。

5.4 加强培训, 促进推广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都是农民, 为了充分发挥机动喷雾器的性能, 应组织机手进行多次机械维修保养技能、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和植保专业知识培训, 力求做到培训一点带动一片, 加速植保机械化的普及。必要时可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骨干成员不定期到外地参观、培训、学习、开阔眼界, 实施“走出去, 引进来”战略, 提高合作社 (协会) 辐射带动能力, 进一步形成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强大合力。

参考文献

[1]刘杰, 李秋丽, 卫江峰, 等.都市农业在城市中的发展方向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 (2) :207-209.

[2]吴轶韵, 俞菊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都市农业发展趋势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 2010, 26 (1) :16-19.

[3]张汀汀.浅谈郑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J].北方经贸, 2010 (1) :56-57.

植保专业合作组织 第2篇

湖州吴兴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座落于吴兴区八里店镇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和省级新农村改革试验区内,2011 年被评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获国务院奖励,2013 年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农机专业合作社、浙江省首批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该合作社属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拥有粮田3028亩。主要从事水稻、小麦、油菜种植,推广规模化、机械化、秸秆肥料化粮食生产模式。该合作社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采取以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办法,分区安装杀虫灯,人工摘除病虫株,利用田埂作物保护天敌,严格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用药,严格控制农药用量,病虫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是我区水稻绿色防控基地,也是无公害生产基地。

1、实施肥药减量:一是开展绿色防控。采取农业防治(种植抗性品种、灌水杀蛹、水旱轮作等)、生态调控(种植显花作物、搭建天敌庇护所等)、生物防治(培养天敌基础群落、释放天敌等)、物理防治(种植诱集植物、采取性诱技术、设置太阳能防虫灯等)、科学用药(达标防治、减少用药次数、采用高效环保农药等)、统防统治(精准监测、精确施药等),达到减少农药施用量的目的;二是积极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取推广缓释肥(缓释氮肥等)、调整化肥结构(主推配方肥等)、改进施肥方式(叶面施肥、水肥一体、肥料深施、地表覆盖等)、有机养分替代(商品有机肥、沼液肥用、绿肥应用、秸秆还田、微生物肥料等)、改良土壤、农作制度创新(水旱轮作等),达到减少化肥施用量的目的。

2、秸秆全面实现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粮食产量。

3、秸秆离田:收集还田后多余秸秆,实现秸秆饲料化。用机械制作草绳、草帘等,实现秸秆利用多样化。变废为宝,年产3000多吨秸秆,约35%用作湖羊草料,其余的稻草、小麦和菜籽壳用作还田肥料及制作用品,比例却当,结构合理,实现发展循环农业的多年梦想。

4、对农药、肥料废弃包装物进行回收。

机械植保专业服务组织的建设及发展 第3篇

植保合作社开展“四统一” (统一药剂配方, 统一防治时间, 统一防治方法, 统一供药) 植保作业服务。合作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员, 防治的主要作物为水稻、蔺草。

1. 专业防治的效果和效益

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示范工作实践证明, 专业化组织防治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节省工时, 解决劳动力不足或不集中问题, 确保规范用药, 提高防治效果, 降低生产成本, 减少环境污染, 保障水稻高产丰收和产品质量安全, 从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 效果。专业组织统一防治区的水稻二化螟引发的枯心率控制在早稻0.2%以下, 晚稻0.05%以下, 非统防区早稻0.5%左右, 晚稻0.1%左右, 明显降低;卷叶螟虫害造成卷叶率, 统防区早稻控制在0.51%以下, 晚稻控制在1.6%以下, 非统防区卷叶率早稻控制在0.87%左右, 晚稻3.2%左右;稻飞虱百丛虫量统防区早稻控制在200只以下, 晚稻控制在500只以下, 非统防区早稻一般控制在300只左右, 晚稻一般500~1 000只, 少数田块出现枯槁穿顶;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同样提高20%以上。专业化防治后没有出现明显的病虫害现象, 防治效果显著。

(2) 效益。根据专业防治组织统计, 2008年专业防治区比非专业防治区年减农药成本约300元/hm2, 增收早稻约180 kg/hm2、晚稻约375 kg/hm2, 提高经济效益约900元/hm2。因此开展水稻专业防治既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 又为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减少农业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2. 植保专业服务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 许多农户认识不足, 进一步扩大防治面积难度高。多数大户特别是重点种粮大户由于认识到了统防统治的意义, 对植保服务较为欢迎, 在自有的承包地中, 植保作业的组织化程度较高。但对于小户、散户来说, 由于被服务的面积少, 要与合作社履行手续、防治时要多次协商, 尽管防治的总体效果、效益较高, 但增收增效的绝对数量有限, 较难开展大规模的作业服务。

(2) 收费低则难以可持续发展, 收费高则农户参加积极性差。对作物的植保次数以及用药处于变动之中, 收费不稳定因素突出。

(3) 病虫防治季节性强时间紧, 防治时人手紧张防治难。每届防治期约为7 d, 防治时间一般在3~5 d。病虫害发生期间, 往往农户都需要植保服务, 出现人手紧张局面。

3. 推进植保专业服务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1) 开展广泛宣传和技术培训。鄞州区农业局在2008年开展水稻病虫专业防治和示范总结后得出, 专业防治有很多优点, 在全区农业工作会议、农技工作会议、植保工作会议上, 进行了多次宣传和部署, 大力推广, 也曾通过电视台进行了多次专题现场报道, 使广大干部和群众都能了解实行水稻病虫专业防治是为农户解决水稻病虫传统分散防治劳力不足、防治水平低、成本高、效果差的问题, 使农户有更深的认识。同时对植保员、农技员、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大户等骨干开展了病虫防治知识与施药器械使用和维修技术培训。

(2) 积极引导, 典型示范, 重点扶持。由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已有20多年, 农民种田和病虫害防治水平有较大提高, 但传统分散管理模式下的防治习惯还存在不少问题, 农户普遍对水稻专业防治认识不足。从种粮大户创建病虫害专业防治组织开始, 进行典型示范, 由少到多, 以点带面, 逐步扩大水稻病虫专业化防治面积。

(3) 搞好病虫害监测调查预报, 加强防治技术指导。为使专业防治组织能够更好更全面地做好高质量高水平专业防治服务, 应及时提供病虫害发生、防治服务信息, 按照“统一监测预报、统一防治方案、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防效评估”的原则, 全面有序地组织开展专业防治工作。镇农技站植保员与每个专业防治组织建立紧密的业务指导关系, 在搞好水稻病虫害监测调查预报工作的基础上, 及时深入到各专业防治组织承包的专业防治示范田进行调查和指导, 根据不同地点不同类型的水稻田块在每次病虫害防治适期前3~5 d将病虫害预报和防治技术信息及时传递到每个专业防治组织。在每次防治前, 均由植保员先行搞好田间病虫调查分析, 然后制定防治适期、主攻对象、用药配方等防治方案, 专业防治组织完全按照该方案实施操作, 在技术上为提供有力保障。

(4) 强化农药监督。全面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经济优质的对路农药, 对确保专业防治效果起到重要作用。在专业化防治中推广使用的农药品种, 均是这几年区植保站和镇农技站植保员试验示范后筛选确认的高效、低毒、安全的对路农药品种。

商水县植保专业合作社发展措施 第4篇

1 广泛宣传, 提高认识

县植保站利用各种会议、广播、电视等形式, 大力宣传建立植保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 争取各级领导和政府的支持, 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通过宣传, 让群众认识到建立植保专业合作社、推进病虫专业化防治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 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生产者安全的有效手段。大力提倡和鼓励农业种植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资经营户、种田能手积极投资建立植保专业合作社, 组织开展病虫草害专业化统防统治[1]。

2 精心组织, 加强领导

近年来, 县植保站通过调研、积极引导和扶持该县植保专业合作社建设。通过广泛宣传, 精心组织, 先后成立了商水县天华植保专业合作社、商水县绿苑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商水县天乐植保专业合作社, 商水县练集美人指葡萄植保专业合作社、商水县群元植保专业合作社等一批运作规范、有发展潜力的植保专业合作社。目前, 商水县天华植保专业合作社, 注册资金300万元, 入社社员156户, 成立有植保专业机防队5个, 拥有机防人员143人, 车载式喷杆喷雾机12台、车载风送式喷雾机1台、泰山18型机动弥雾器48台, 普通喷雾器123台, 2012年流转土地266.67 hm2, 全程承包及承包代治防治面积2.35万hm2次, 成效显著。2012年7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商水县群元植保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200万元, 拥有各种植保机械176台, 其中大中型机械98台, 日防治面积333.33 hm2, 2012年全程承包及承包代治防治面积1.47万hm2次, 效益可观。县植保站多次下派工作组深入到合作社及田间地头进行督导, 密切协调各方关系, 保证了植保专业合作社的顺利发展[2]。

3 加强培训, 提高素质

县植保站利用现场会、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 对植保专业合作社进行培训。一是直接对合作社骨干成员集中进行病虫害防治技术、施药器械使用及维修技术培训;二是印发合作社病虫防治技术资料, 直接宣传发放到机防手和农户手中;三是针对重大病虫害防控, 及时召开专业化防治现场会, 起到辐射引导作用;四是利用电视、网络专题讲座, 经常性地报道全县植保专业合作社发展动态和成功经验;五是通过科技示范田示范带动, 不断提高合作社人员业务素质和防治水平。2012年, 商水县先后召开植保专业合作社病虫防治现场会16场次, 举办专题培训班15次, 利用“阳光工程培训”举办植保专业合作社村级植保员培训班22场次, 印发“病虫情报”、“病虫防治明白纸”2万份。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 使该县植保专业合作社整体服务水平和人员素质得到提高。

4 加强监管, 规范发展

为全面推进商水县植保专业合作社持续、稳步发展, 切实提高合作社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县植保站加强监管, 保证合作社运作管理规范。一是发展和注册植保专业化合作社必须达到“九有”标准, 即有注册登记、有规章制度、有组织牌匾、有办公咨询场所、有联系电话、有专业机手、有药械、有病虫信息栏、有防治示范片;二是统一管理专业机防队, 对各合作社的专业机防队由县植保站全部登记造册, 编号建档, 实行统一调度;三是坚持持证上岗, 机防手必须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 对培训合格的颁发病虫服务上岗证, 保证开展防治服务[3,4];四是立卡建档, 实行一人一机一卡的登记管理, 对全县植保合作社机手和喷雾机械统一编号, 并详细登记喷雾机械型号、机手姓名、住址、文化程度、身份证和联系电话等;五是重大病虫防治按照统一指挥调度、统一防治时间、统一防治药剂、统一防治方法、统一防治标准的“五统一”方法开展病虫防控;六是抓好机械维修及保养;各专业合作社季度作业完成后, 要及时做好器具保养和维修, 确保机械使用寿命和质量。同时, 县植保站正确引导植保专业合作社市场化运作, 实现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商水县天华植保专业合作社与该县位集镇大部分村及周边乡镇一部分村农户签订有病虫防治合同, 在防治技术上主要依托县植保站提供的病虫信息、防治方案等, 采取对大面积全程承包田使用大型机械作业统防统治、对承包代治田使用中小型机械防治的方法, 本着“收费最低、防效最佳”的原则服务农民, 达到高效、安全、经济的目的。2012年完成防治面积2.35万hm2次,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商水县群元植保专业合作社开展大面积承包防治已4年, 该社机防队共有机防手192人, 拥有大型车载式喷杆喷雾机2台, 中型车载式喷杆喷雾机96台, 小型机械78台, 日作业能力333.33 hm2, 与该县舒庄乡2 000.00 hm2高产创建田及张庄乡周庄村、南陵村、上城村等村大部分农户签有防治合同, 其依托县植保站技术支持, 每当病虫害防治适期和关键时期, 合作社依据植保站提供的“病虫情报”, 组织专业机防队统一时间, 统一配方, 统一施药开展防治。平均防治效果90%以上。

5 结语

总之,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 商水县植保专业合作社规模不断壮大, 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发展势头良好, 大大提高了该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 要进一步扶持植保专业合作社发展, 严格管理, 规范运作, 使之发展成为商水县病虫害专业化防控的一支重要力量。

摘要:介绍商水县植保专业合作社发展措施, 包括广泛宣传, 提高认识, 精心组织, 加强领导;加强培训, 提高素质;加强监管, 规范发展等方面内容, 以指导植保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关键词:植保专业合作社,发展措施,河南商水

参考文献

[1]陆海空.盱眙县植保合作社发展措施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8) :358, 362.

[2]王蕾.粮食生产新保障——植保合作社[J].中国合作经济, 2011 (8) :37-38.

[3]毛志峰.植保合作社:为丰收保驾护航[J].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0 (6) :56.

植保专业合作组织 第5篇

关键词:植保专业合作社,现状,问题,对策,云南巍山

1 植保专业合作社现状

一是依法、依章成立。合作社有规章制度, 有办公地点, 有独立经济核算能力, 社员受过一定的专业培训, 具有一定的协同作战能力。二是各具特色, 各有亮点。经过2年的实践发展, 涌现出了一些典型和代表。如立辉、龙潭合作社荣获农业部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组织称号;魏宝山、三台山和杂栎坡植保专业合作社被列为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三是全县专业化统防统治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合作社大幅度提升了巍山县应对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的防控能力和水平。完成了2010年3 866.67 hm2统防面积和2011年4 566.67 hm2统防面积。四是紧密结合科技措施推广, 实现示范引导。完成了2010年666.67 hm2统防统治示范区作业, 完成了2012年666.67 hm2油菜高产创建、66.67 hm2示范区病虫统防和1 333.33 hm2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样板病虫统防。带动了示范区周围群众病虫防治意识, 提高了全县病虫害防控水平。五是主要采取承包防治的运作模式。合作社从实际出发, 以小组或村委会为发包方, 统一采购农药, 统一时间, 统一开展防治, 防治结束后发包方一次性支付承包方相关费用。六是加强与多部门的横向联系。合作社加强与县农机站、县植保站的联系, 加强与桑田公司的合作, 县农机站为其争取购机补助, 县植保站为其提供病虫害防治知识, 桑田公司为其提供最有效的药剂。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管理滞后。由于合作社建立和运作起步不久, 政府相关部门对其缺乏管理经验和积极的引导手段, 合作社自身的管理上存在认识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档案不完备等。二是自主意识不强。合作社成长于行政部门及植保技术部门为其创造的适宜环境。受发展前期扶持影响, 大部分合作社自主意识不强、经营意识不足, 对今后的发展方向不明确, 还没有形成做大做强意识。三是社员文化素质、专业水平、操作技能等参差不齐。社员因民族、年龄、文化程度的差异, 对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能力不同, 业务素质, 劳动效率都存着着很大的差异, 影响专业化统防统治初衷成效的实现。四是县情、民情影响统防统治作业。巍山县耕地面积零散, 农事操作以小规模生产居多。而统防统治是一个新事物, 农户接受需要一段时间, 再加之统防统治劳动强度大。这些均共同制约着统防统治进程。五是重点扶持资金不够。大部分合作社拥有的一些机械和社员所具备的技术力量, 仅仅能满足小规模的作业需求, 要实现更大的作为和得到持续发展, 还需要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六是合作社分布不平衡。合作社覆盖了全县马鞍山、紫金、永建、大仓、庙街、南诏、巍宝山等7个乡镇, 未覆盖五印、青华、牛街等3个山区乡。从已经覆盖的7个乡镇情况来看, 发展得最好的城镇是庙街镇, 发展得最好的乡镇是马鞍山乡。

3 发展对策

一是政府扶持、部门引导、多元投入, 营造良好环境。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扶持、管理力度, 尤其在支农资金方面要给予大力扶持, 同时协调各部门, 尽快落实优惠政策及措施。通过产品推介、信息引导, 开展市场化运作, 真正为合作社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二是健全机制, 规范管理。各合作社要不断完善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管理制度,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建立健全各项章程、制度等。在农业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逐步完善监督机制、全防效认定机制、全激励机制, 做到持证上岗, 规范服务行为, 最终实现社员与农户双赢[1]。三是加强技术培训, 搞好指导服务。县、乡农业部门加强对植保专业合作社人员有关法律法规、病虫害防治知识、植保器械使用及维修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提高机手的技能素质, 提升合作社的整体素质, 确保统防统治效果和服务质量[2]。同时提供病虫情报和技术咨询, 帮助合作社拓展服务内容, 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四是积极树立生态农业理念。合作社要牢固树立公共植保和绿化植保理念, 突出社会化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突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效益。运用综合防治措施, 在控制病虫危害的同时, 减少污染, 保护病虫天敌和生态环境, 减轻农药残留与药害, 确保人畜安全[3]。五是抓好示范, 以点带面。组织开展示范社建设活动, 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示范合作社。积极引导合作社依法经营, 规范运作, 诚信服务, 提高效益。通过示范社建设, 辐射带动全县合作社的发展[4]。六是拓展业务范围, 增强竞争力。合作组织在搞好病虫害专业防治的同时, 应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 在产前、产后做文章, 利用当地资源开发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开展产品深加工, 进行品牌认证和注册登记, 发挥品牌效应, 形成经济实体, 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蕾, 李群, 康晓霞, 等.邗江区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的与实践[J].中国植保导刊, 2008, 28 (8) :44-45, 22.

[2]张绍明.从“邗江模式”看植保专业化服务建设[J].江苏农村经济, 2008 (9) :42-43.

[3]顿美阁, 李会群.濮阳市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3) :185, 188.

植保专业合作组织 第6篇

1 农药企业牵头创建农民植保专业合作社现状

2011年, 克胜集团公司与建湖县农委对建湖县内现有的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调查分析, 调查种田大户对由企业牵头创建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的意愿, 调查一般农户对由企业牵头创建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在得到肯定回答后, 选择了基础条件比较好的恒济和宝塔镇成功地创建了农民植保专业合作社。

建湖县克胜恒济农民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由克胜农化企业代表与自然人于凤翠、徐成兵等18个种田大户共同出资入股4.2万元 (企业大股) 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其中农民为16人, 占合作社总人数的84.21%。合作社病虫防治面积达到773.33 hm2。建湖县克胜宝塔农民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是由克胜农化企业代表出资金, 宝塔镇龙河农民350多人以喷雾器等植保器械入股, 进行工商登记注册, 防治面积达到133.33 hm2。合作社业务范围:农业技术咨询信息, 为社员与农民提供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植保技术服务。社员凭“社员优惠卡”享受克胜集团提供高效低毒的品牌药剂及优惠价格;享受国家扶持统防统治的优惠政策补助;享受合作社提供的各种培训和植保信息服务;参加社员大会, 并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受章程规定的盈利分红及其他权利。

社员自己的农田面积要100%纳入合作社统防统治面积, 服从合作社统一防治管理;社员承包田的病虫防治用药 (除草剂除外) 由合作社统一组织购进。对个别小品种药剂, 经合作社批准, 可由社员到市场自购自用;克胜集团要承担: (1) 定期组织技术培训; (2) 及时商定病虫防治技术方案, 包括防治时间、病虫发生种类与程度、防治用药配方等; (3) 负责提供高效低毒的品牌药剂, 其中克胜集团的农药以供给一级经销商的优惠价格与社员结算;社员领药时要付清药款, 社员领药后自行组织施药, 并保证防治质量和安全。所购药物只能自用, 禁止流入市场;执行社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的决议;按照章程规定向该合作社出资;按照章程规定与该合作社进行交易;按照章程规定承担亏损;共同争取各种扶持合作社的资金。

2 具体措施

一是情报及时准确。派专业技术人员每隔5~7 d到田间调查病、虫、草发生情况。结合县植保站的病虫情报, 应用克胜集团的长效、高效、低毒农药, 及时向合作社社员发布病虫防治意见。二是供货及时。所需药剂在病虫防治前1~2 d全部到位。三是面对面交流。技术人员在调查的过程中, 和群众开展面对面的交流。解决群众疑难问题。四是技能培训。在重要的农事季节操作之前, 在重要的病虫发生流行之前, 合作社都及时组织社员进行培训。五是植保机械的投入。合作社相继投入4台大型喷雾机械 (水稻用) 。六是现场观摩。公司人员和合作社社员对用30.2%甲维毒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和50%苯甲丙环唑水乳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进行了现场观摩。让群众直观感受到加入合作社的诸多优势。七是服务方式多样化。克胜宝塔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是统分集合, 即统一购药, 分户防治;克胜恒济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是以种田大户为单元的统防统治。

3 运行成效

3.1 农药使用量下降

对克胜宝塔合作社调查统计表明:合作社社员在稻季用药量累计折合纯品为3 825 g/hm2。合作社以外邻近的农民用药量累计折合纯品为4 575 g/hm2。合作社社员用药量下降了16.4%。

3.2 农药使用成本下降

据调查统计, 克胜宝塔合作社社员整个稻季累计购药成本为975元/hm2。合作社以外邻近的农民用药成本约为1 410元/hm2。合作社社员用药成本下降了30.9%。

3.3 防效提高

合作社社员各类病虫害防治效果普遍达到90%以上, 而合作社以外群众的各类病虫害防治效果普遍达到80%左右, 防治效果提高了10%左右。

3.4 增产效果显著

合作社社员的水稻病虫害轻、生长健壮、基本无倒伏、结实率高, 提高了水稻产量。据调查, 社员水稻产量普遍比其他农户高300~600 kg/hm2。

3.5 辐射效应显著

周边社外的农民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据统计, 建湖县克胜恒济农民植保专业合作社2013年将会扩大到近1 333.33hm2以上;建湖县克胜宝塔农民植保专业合作社将会扩大到200 hm2以上。

4 发展对策

实践证明, 由农化企业牵头与农民合作创办农民植保专业合作社, 能充分发挥大型农药企业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及市场优势, 在合作社范围内的病虫防治过程中实现减少农药用量、减少农药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减少食品污染, 增加产量, 增加人民健康水平[4,5]。但合作社的服务是面对许多的社员, 各种主要病虫发生期、发生量必须掌握准确, 药剂配方先进, 宣传全部到位, 物流及时, 防效必须让社员满意, 社会责任必须到位。这既为农药企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又是对企业一次考验。

4.1 加强技术人员服务水平及配药服务人员服务能力

具体体现在每个合作社配备1名技术人员, 并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技术人员的工作精力必须服从合作社的需求。配药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加强。每个合作社的配药人员必须及时将药送至合作社, 并保证资金安全回收。植保服务机械加强, 准备每6.67 hm2农田配1台弥雾机, 种田大户53.33 hm2以上配1台大型喷雾机, 充分发挥机械效率, 保证及时防治。

4.2 协调与调配药剂品种, 培训服务操作手

该企业缺少的药剂种类, 必须选择可靠的名牌药剂进行调配。加强对机械服务操作手的培训, 维持队伍的稳定。对每个操作手进行上岗强化培训, 病虫防治时服从统防统治, 其他时间可安排其在合作社或公司工作。

参考文献

[1]全国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现状及思路[J].青海农技推广, 2010 (1) :10-15.

[2]刘超, 杨明进, 王琦, 等.宁夏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现状及思路[J].宁夏农林科技, 2011 (4) :47-49.

[3]佐刚.江西:黎川专业合作社催生百余特色种养村[J].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1 (4) :15.

[4]段应泽.楚雄州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模式探索[J].中国烟草科学, 2010 (6) :54-58.

植保专业合作组织 第7篇

一、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概况

近年来, 临汾市各级植保部门认真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市场运作、强化服务、分类指导”的原则, 积极扶持、引导、组建植保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据统计, 截至2010年底, 全市已建立各类专业化防治组织494个, 专业化机防队员人数达7 350人, 拥有各种施药器械5 780台。其中, 手动喷雾器2 380台, 普通机动喷雾器3 374台, 大型机动喷雾器25台, 车载式喷雾器1台, 对农作物病、虫、草害的专业化防治面积达24.93万hm2次, 占全市病虫防治面积的10.56%。目前, 全市17个县 (市、区) 均建立了农作物病虫害应急防治专业队, 全市共有应急防治专业机防队58个, 累计投入资金58.5万元。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建立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也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特别是在控制重大病虫为害, 开展统防统治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2009年—2010年, 在小麦红蜘蛛统防统治战役中, 浮山县农委成立了150人的机防队, 购置了机动喷雾器100台, 配备给机防队员;尧都区农委在小麦吸浆虫统防统治战役中, 为重发乡 (镇) 的防治专业队配发机动喷雾器80台;曲沃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玉米红蜘蛛统防统治战役中, 为植保专业化防治队配置烟雾机30台;多年来临汾市植保站共为全市17个县 (市、区) 的农作物病虫害应急防治专业队配备手动喷雾器800余台, 机动喷雾器510台, 烟雾机60台, 车载大型喷雾机1台, 促进了应急防治专业队的快速发展。

二、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模式

临汾市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模式大体可分为公办、民办和民办公助3种。

1. 公办

以各县 (市、区) 农作物病虫应急防治专业队为代表, 由政府 (农委) 组建, 并提供相配套的药械、防护服等。专业队员平时开展技物结合的便民服务, 遇有重大病虫害防控任务时, 由所属县 (市) 统一调动防治机手和药械, 实行统防统治、定额管理、按劳取酬, 其所需费用由当地农业部门支付。在统一组建农作物病虫害应急防治专业队之时, 市、县对每个队员进行了造册登记, 详细记录了他们的个人信息资料, 经过县 (市) 植保部门对他们进行系统技术培训后, 持证上岗。专业队内部实行了“五统一”, 即统一资格审核、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机械维护、统一管理标准和统一调度使用。如, 尧都区在对孔家庄、青城、乔家院等地麦田恶性杂草的统防统治中, 防治队员每人均可以享受5元/0.067 hm2施药劳务费补贴和每天30元交通费补助。

2. 民办

属于农民自发组织。以洪洞县大槐树镇西池村村民滑云峰组建的农民施药队、临汾市科技局退休干部李爱平组建的百名女子施药队为代表, 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路子。自己投资购买喷药机械, 自己联系施药业务, 实行统一用药品种、统一施药技术、统一结算费用, 并向农户承诺防治效果, 在保障防治效果的前提下, 实行按劳取酬, 多劳多得。其农药成本按批发价计算, 劳务费按5~6元/0.067 hm2向农户收取。若出现药害或防治效果不达标时, 其风险 (损失) 责任由该农民施药专业队队长负责。

3. 民办公助

以农药经营人员为代表。主要依靠近年来由县、乡推荐评选出来的300个植保社会化服务先进单位 (农药经营讲诚信、无假冒、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植保社会化服务先进单位、农药 (械) 经营放心店等) 。他们大都接受过相关专业技术和法律法规培训, 从业时间长, 有着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 能够准确地向农民传授植保技术, 是植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植保部门依靠这支力量, 免费为他们配备了施药器械、《植物保护实用指南》及小麦、玉米、果树、蔬菜等各种病虫害防治手册, 及时为他们发送《农作物病虫情报》、手机短信等, 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植保专业化服务技能和水平, 使他们在农药营销中既获得了利润, 又为农民提供了技术服务。这种模式组织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作用, 是一支重要的技术力量, 很受农民的欢迎。

三、植保专业化服务初显成效

1. 提高了病虫害的防控效果

据调查, 实行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农田, 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较农民的自防田提高了10%~15%。

2. 减少了用药次数

实行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后, 一般农作物每年可减少用药2~3次, 可节约投资20元/0.067 hm2左右, 减少了农药污染, 提高了农产品质量。

3. 杜绝了高毒农药和假劣农药的使用

由于专业队实行了统一用药, 杜绝了高毒农药和假劣农药的使用, 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保护了天敌种群, 维护了生态平衡, 促进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发展。

4.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植保专业化服务为农民的病虫防控工作减轻了压力, 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和一些老、弱、病、残、困难户解除了后顾之忧。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发展不平衡

目前专业化服务组织中个体户较多, 规模偏小, 服务面较窄;专业合作组织少, 示范效益不明显;大面积统防统治少, 零星防治较普遍。植保专业化防治覆盖面还较小, 统防统治组织化程度低。

2. 收费困难

农民分散经营的现状使其对植保专业化服务的认识不统一, 影响防治费用的统一收取, 导致农户你治他不治, 影响了整体防治效果。

3. 专业化防治组织制度不健全

大多专业化防治组织缺乏统一健全的管理制度, 管理欠规范, 缺乏长远发展目标;服务不够规范, 服务内容单一, 服务人员技术水平偏低, 整体服务质量不高。此外, 缺乏药械维护人员, 药械出现故障后无处维修, 使病虫害高发期施药器械更加短缺。

4. 植保技术力量薄弱

各地普遍存在技术人员少, 工作强度大的问题。如, 襄汾县植保站共有植保专业技术人员5人, 耕地面积6万hm2, 平均每人承担1.07万hm2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指导任务。乡镇农技人员从事本职工作时间难以保证, 技术宣传、技术培训、田间指导明显滞后。

5. 技术劳力缺乏

劳动力大量转移后农村劳动力普遍缺乏, 特别是懂技术的青壮年劳动力奇缺, 这也是制约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壮大的因素之一。

6. 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临汾市共管辖有17个县、市, 其中有10个山区县是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 属欠发达地区, 各级财政不景气, 难以拿出物资和资金支持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 单靠农民自发组织, 自我发展, 很难适应病虫防控工作的要求。

五、促进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的思考

1. 宣传发动, 提高认识

为切实加强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 各级植保部门应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如, 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开办技术讲座, 深入农村进行技术宣讲, 印发资料等, 让广大群众了解认识病虫专业化防治的好处, 并自愿参加到专业化防治中来, 从而推动专业化服务组织的壮大和发展。

2. 行政推动, 政策扶持

为加快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 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强农惠农政策, 鼓励社会各界力量进入到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领域, 在资金、药械、燃油、投工补贴等方面给予扶持, 以促进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健康、有序和快速发展。

3. 建章立制, 规范运作

各级植保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协助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 定期进行技术指导服务, 为基础条件好的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药械, 使其能够顺利开展防治服务, 并及时解决病虫专业化防治中出现的问题, 逐步引导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规范运作。

4. 拓展服务, 持续发展

植保专业化服务季节性强, 服务时间短, 年收入低, 不利于专 (职) 业化, 是植保专业化发展和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 要在拓展服务范围上做文章, 延伸服务链条, 由季节性服务向全年服务延伸, 由植保专业户向农机大户转变, 形成稳定的全年产业链和稳定的收入来源, 以促进植保专业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5. 做好规划, 稳步推进

植保专业合作组织 第8篇

1 采取的措施

1.1 层层抓落实, 练好基本功

2008年10月, 市农林局发出成立镇级植保社会化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号召后, 大桥镇党委、政府的领导高度重视, 成立了由分管书记为组长的筹备小组进行宣传发动, 统一了思想认识。通过到兄弟县市的考察调研以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使植保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植保社会化服务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同时也了解到广大农户期盼植保社会化服务的迫切性。镇政府适时发文至各村及农口相关部门, 提出了合作社“一年示范, 二年完善提高, 三年全覆盖”的发展规划, 同时将此项工作纳入各村、站年终考核范畴, 并予以2 000~3 000元的奖励措施, 另外政府再拨付专项基金5万元用于器械添置、机手培训等。由于党委、政府重视、准备工作充分、资金配套及时、目标任务明确, 大桥镇田园植保社会化服务专业合作社于当年底顺利成立并开始运作[1]。

2010年初, 镇党委、政府对田园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提出了“把植保服务面积做大;把植保服务链条做长;把田园植保服务品牌做响”的要求, 在宣传发动、措施落实、资金扶持上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使田园植保实现了起步迟、进入角色快、推动影响作用大的办社近期目标。根据江都市市政府出台的江政办发[2010]86号和[2010]87号文件精神要求, 大桥镇政府随即以江大政发[2010]74号文下发了《关于成立大桥镇植保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由党委分管副书记任组长, 政府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继而政府又以江大政发[2010]75号文下发了《关于转发<关于印发2010年江都市植保社会化工作意见的通知>的通知》, 同时批拨了相应的配套资金, 这为田园植保服务社工作的顺利开展注入了推动剂。

1.2 措施抓配套, 构建新平台

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工作, 它涉及了人、机、药剂、信息、田管、气候等诸多要素。如何将植保社会化服务的各项配套措施落实到位, 理事会一班人经过对植保服务工作各个环节逐一进行分析, 一致认为植保服务就是“人、机、章”三要素的协调运行。

(1) 人员。如何提供优质的植保社会化服务, 机手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合作社在机手的选配上严格把关。2008年经过对全镇161名机手进行选拔, 最终确定130人为合格机手, 并对他们进行了系统培训、持证上岗、统一管理、规范运行。2009年, 合作社对机手进行二度筛选。通过向服务队负责人了解、对服务对象的走访和与机手本人的直接接触, 对其中不能按时服务、责任心不强、机器老化又不愿更新、翌年另有打算的38人及时进行了清退。同时在了解、走访过程中发现了一批有意向、有条件从事植保服务的102人加入到植保服务队伍, 从而很好地解决了“人”的问题。

(2) 机械。2009年合作社组建村级服务队23个、作业组61个、担架式弥雾机12台、背负式弥雾机106台;2010年发展到村级服务队32个 (村村有服务队) 、作业组89个、担架式泼浇机16台、背负式弥雾机156台。田园植保服务社对所有机械提出的要求是随时随地必须“拉得出, 打得响”。为此服务社专门制定了器械保管更新计划, 对使用寿命偏长、常发故障机一律予以淘汰。在3—4月的农闲季节, 请农机站配合对所有机械进行了全面保养[2]。对于新加入者则可以通过缴纳保证金配机使用。在4月底前全面完成了旧机保养、新机配置到位, 继而解决了“机”的问题。

(3) 规章。植保服务质量的好坏重点是3个环节:一是用药要规范;二是喷雾要均匀;三是水量要用足。为强化管理, 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保障植保服务健康快速扩面增量。田园植保服务社在原有制定的“药前五查五对制度”、“施药人员自身防护制度”、“农药安全使用制度”的基础上, 又印制了“田园植保服务测评簿”。机手人手一本测评簿, 每服务一户由该农户给予评价, 从而使得机手在工作中不敢马虎了事, 从实践中看来效果明显。

通过对“三要素”的有效整合完善, 提高了机手队伍的综合素质, 规范了机手的服务行为, 保障了器械正常运转不务农时, 真正实现了小故障处理不离田、大故障不出现、配件购置不出片。全年服务小麦、水稻2 036公顷次未发生一 (上接第384页) 起防治质量纠纷。

1.3 服务抓拓展, 开辟新领域

2010年初田园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就为全年的工作制定了目标:要主攻水稻服务, 迅速扩大水稻服务面积;要进军小麦、油菜植保服务领域, 重点放在小麦“两防一喷”和油菜菌核病防治;尝试成片林及河塘水花生的植保服务。通过多渠道开拓植保服务领域, 扩大植保服务面积, 全面推进农田环保, 着力增加植保服务效益, 最终实现稳定植保队伍、培植后劲的目的。经过一年的实施证明, 确立主攻水稻植保服务的思路, 收效明显。全承包、带机服务面积同比2009年上升214.7%;进军小麦、油菜植保服务领域的思路进展顺利, 重点在3个服务队示范小麦“两防一喷”面积达354.7 hm2;尝试成片林及河塘水花生植保服务的思路示范成功, 植保器械防除河面水花生仅占人工打捞成本的1/4左右, 为2011年在各村推广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2 存在的问题

2010年江都市大桥镇田园植保专业合作社的各项工作, 紧紧按照3年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 实现了2年完善提高上档次的目标。但综合分析2010年的服务实绩, 对照实现3年全覆盖的目标, 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村与村之间、服务队与服务队之间覆盖率差距明显, 促平衡的难度大;全镇幅员面积大, 特别是在沿江村与实心地带病虫害发生有差异的情况下, 如何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实施查治, 做好药剂配方的调整, 从而提高防效、提高田园植保声誉;国家主管部门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植保服务效果的好坏难界定, 生产上一旦遇到防效矛盾, 调处只能靠拉关系、卖面子等[3]。

3 对策

政府要依法解决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吃饭问题, 使他们安心去服务、用心去服务;相关部门要尽快制订出植保社会化服务药后矛盾纠纷调处的具体标准和办法[4];各级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面向全社会做好植保社会化服务的宣传发动, 使植保社会化服务这项功在当季、利在子孙的工作成为各行各业支持、全员参与的自觉行动[5,6]。到那时, 山会更绿, 水将更清, 地也更美, 农产品品质自然更优, 子孙后代必然更健康。

摘要:总结了江都市大桥镇田园植保社会化服务专业合作社发展措施,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对策, 以期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田园植保社会化服务专业合作社,措施,存在问题,对策,江苏江都,大桥镇

参考文献

[1]李群, 居宝安, 徐雷, 等.邗江启动病虫专业化防治“六四三二一”工程[J].中国植保导刊, 2010 (8) :22.

[2]白忠翠.兰州市植保机械使用现状、分析及对策[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 2006.

[3]付学艳, 宗丽.邹平县植保社会化服务的调查与思考[J].植物医生, 2009 (2) :39-40.

[4]王金民, 孙会锋, 敖成光.创建植保专业合作社开展统防统治的实践与探索[J].农药市场信息, 2008 (15) :18-19.

[5]王金良, 敖成光, 孙会锋.创建植保专业合作社组织开展统防统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植保导刊, 2008, 28 (6) :45.

上一篇:自由的代价下一篇: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