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安全范文

2024-09-12

区域安全范文(精选12篇)

区域安全 第1篇

区域企业安全文化现状

目前, 金州新区主要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3大产业链条, 机械制造、汽车电子、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和精品钢材、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电子信息、汽车配套及新能源汽车、数控装备、生物医药、光电子 (LED) 、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旅游等现代产业, 其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共有企业1万6 874家, 职工近30万人。其中, 外资企业1 584家, 内资企业1万5 2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7家 (营业收入2 000万元以上) , 欧、美、日、韩等外资企业比重接近80%。自2010年启动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以来, 甄选了近百家安全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进行重点指导, 截至2015年1月, 共有市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28家, 省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9家, 涉及机械制造、石油化工、交通、旅游、建材等多个行业。

具体做法加强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通过行政手段, 要求各基层安全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明确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并将其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 做到与其他工作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推进。落实专人负责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制定创建计划, 动员优秀企业参与安全文化建设, 并及时挖掘典型, 总结经验, 及时查找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真正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收到实效, 打造特色, 创出水平。

全力营造全区域安全文化建设氛围

安全文化建设是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的重要前提。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 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调动人的最大潜能作为基本准则。安全文化素质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具体工作的落实,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启发、引导、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才能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从而达到减少事故的目的。实践证明, 安全文化融汇了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群体意识、道德规范等多方面内容。安全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讲代表着企业的信用度, 体现企业职工生命价值观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标志着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职工精神面貌和社会影响力。因此, 正确认识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对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开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州新区通过培训教育, 开展经验交流会, 互相参观评估企业等多种形式, 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负责人深入掌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着重从安全理念、管理制度、技术手段等方面入手, 加强宣传和教育, 强化现场管理, 着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加强与宣传部门、新闻单位的沟通与合作, 发挥新闻媒体传播快、覆盖广的优势, 通过电视台、新闻报刊、网络开办安全文化建设专题、专栏, 形成新闻宣传与安全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 营造安全文化建设浓厚氛围。

以点带面, 发挥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典型示范作用

在各个行业中选取1~2个企业, 重点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 并在同行业中开展经验交流, 从而带动区域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

行政表彰与经济奖励手段相结合, 助推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参加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通过省、市级评定的, 政府在全年安全生产大会上进行表彰, 并从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里划拨奖金予以奖励, 用于安全文化持续改进与交流。通过表彰与奖励, 进一步推动了区域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热潮。

开展特色活动

在安全文化建设活动中, 安全监管部门着力在区域企业推行各项安全特色活动, 取得良好效果。

安全目视化管理

目视化管理 (VM, Visual Management) 抑或称为可视化管理、目视化经营。其基本定义为:一眼即知的管理, 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 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目的的一种管理方式。它是以视觉信号为基本手段, 以公开化为基本原则, 尽可能地将管理者的要求和意图让大家都看得见, 借以推动自主管理、自我控制。

在金州新区的美资、日资企业中, 尤其注重实施目视化管理, 主要集中看板、人员、物品、作业、设备、品质、安全、6S等管理上推行。比如, 首先在人员目视化管理上, 通过给不同岗位工人着不同劳保服装, 新进厂员工、参观人员戴不同颜色安全帽, 特种作业人员看板, 不同人员佩戴不同胸牌、臂章等, 明确各自岗位的工作职责, 便于对现场人员实施安全管理。其次, 在作业和设备目视化管理上, 利用警示灯、图片等表示作业状态, 利用颜色、图标等工具, 使各种开关、仪表目视化, 利用图表使设备的操作、点检、维修目视化, 利用图表使设备的状态、性能目视化。制作设备责任人卡片张贴于设备上, 由主管班组长负责将复杂作业的作业指导书一律图文化书写。这样改变了以往安全操作规程多为生硬的文字描述及现实中操作性较弱的问题,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员工可以看图操作, 可以看图想安全, 看图知安全, 看图学安全。“百闻不如一见”, 通过目视化管理使员工亲眼见到安全管理, 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宣言活动

文化的建立离不开宣传, 企业每个班组设立宣传板, 各个班组长用这个宣传阵地开展“我的安全宣言”活动, 最广泛地发动员工参与安全活动, 提出自己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想法和诉求。在安全月主题活动中开展“我的安全宣言”表彰活动。优胜班组可以得到总经理的亲自表彰, 可以在公司级安全研修会中发表优秀的安全宣言。通过这种活动将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开展到一线, 开展到每名员工中。让每名员工都有参与感, 让每名员工都体会到安全就在你我身边。

KYT (危险预知训练)

KYT, K—危险 (Kiken, 日语发音) , Y—预知 (Yochi, 日语发音) , T—训练 (Training) , 起源于日本住友金属工业公司的工厂, 后经三菱重工业公司和长崎赞造船厂发起的“全员参加的安全运动”, 1973年经日本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推广, 形成技术方法, 在日本众多企业获得了广泛运用, 被誉为“零灾害”的支柱。

以KYT为中心的8项安全改善活动:KYT的实施、安全巡视的实施、标准作业的实施、设备保全KYT活动的实施、作业前手指口述活动的实施、“吓一跳、冒冷汗”记录的实施、班前安全会的实施、事故信息快递与共享的实施。8项改善活动立足于班组, 以分阶段稳步实施的方式, 促进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挖掘班组可以改进的潜力, 引导和推动班组安全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 最终实现班组自主安全管理, 提升现场改善水平和全员安全意识, 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零事故活动

“安全生产零事故活动”立足于“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的基本理念, 旨在实现零事故、零疾病的目标。通过全员参加, 实现作业场所的安全、健康、舒适化;与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相结合, 使每一名员工都把安全生产作为自身问题来对待;通过实践危险预知等事前预防的方法, 养成安全行为习惯;通过员工的团队协作和班组自主活动, 创造出明快、活跃的工作氛围, 以及无安全隐患的现场, 最终实现安全、质量、生产的一体化。

结合零事故活动, 企业用安全“绿十字”标示安全生产状况, 对年度发生的各类劳灾事故汇总整理, 将其中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剖析, 如发生原因、改善对策、操作注意要点等, 并做成彩图看板向员工展示宣传。在制定公司年度教育计划时, 要结合上年度工伤事故汇总分析, 有选择性地确定两三个安全专题内容, 分别对班组长、维修员实施危险预知专项教育。

安全漫画、安全月报和安全手册

企业每年定期开展“安全漫画”活动, 制作安全月报和安全手册, 不断创新活动形式, 完善手段和措施, 丰富活动内容。以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 增强活动趣味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扩大活动影响力、覆盖面, 吸引广大员工积极参与, 使安全第一的思想深入人心, 做到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人人享受安全。

办公区域安全检查1 第2篇

1.严格检查是否有 “跑、冒、漏、滴”现象,所有办公区

域的电器设备必须确保人走关闭。

2.下班后严格检查门窗是否关闭,同时检查门窗是否有损坏,若有及时上报处理。

3.办公区域的水电必须确保下班后关闭。

4.宿舍区域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严格检查接线板、电线是

否破损、漏电现象;员工严禁私接电线。

5.确保除指定区域之外严禁吸烟,携带火种。

6.电箱外观完整,配线否则整齐完好,有无虚接现象。

区域经济安全指标评价模型研究 第3篇

【关键词】经济安全;指标;评价模型

一、引言

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战略问题。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世界各国既带来机会也带来挑战。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并非把世界所有国家领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进入21世纪之际,中国已站在确立自己作为大国和强国地位的门槛上。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在中国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外部条件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在20年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之后,中国需要根据新的内外条件和情况,重新检视自己的大战略,作为确保成为现代化大国的基础。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对于中國的发展战略,人们已有很多的讨论。但对于中国的国家各区域经济安全战略,却还没有比较系统的研究。

本课题源于对战略目标牵引,试图通过对经济安全环境的影响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构建面向安全战略指导的经济安全环境指标评价体系,对国家各区域经济安全环境进行客观、科学、有效地综合评价,从多维度反映各层面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为经济建设决策者提供参考意见。

二、指标体系设计

1.设计原则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我们重视区域经济安全之间的统筹。从“体系”出发,强调“总体性”,我国正处在经济上行的发展阶段,也是矛盾突出最激烈的阶段,健康平稳地发展是制定实施安全战略的基础,两者需要有机结合,不能片面去追逐,顾此失彼,要以国为镜,以史为鉴,在坚定巩固各领域安全形势的前提下,统筹处理好内外安全,国民安全、传非安全等等,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本研究围绕经济安全环境内涵,进行顶层业务分解,初步建立能够覆盖各区域经济安全环境的相关领域基本要素指标体系、业务模型。

2.区域经济安全指标体系

经济安全是指一国维护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不受威胁的状态和能力,具体表现为一国保障其经济主权独立、经济发展所需资源有效供给、经济体系独立稳定运行、整体经济福利不受恶意侵害和非可抗力损害的状态和能力。从广义上看、经济安全包括资源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粮食安全、社会类经济安全、产业与贸易安全等诸多方面,表现为一国政府能有效维护本国经济制度和相关法律、确定本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管控本国经济、抵御外国资本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冲击、保持国内外市场竞争优势、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内容。

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安全理论、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研究,本项目从基本经济制度安全状况、经济主权安全状况等直接影响GF建设的几个方面及经济危机风险状况、粮食安全等方面对我国经济安全进行评价。由于篇幅限制,各类区域经济安全问题的指标选择过程将不一一介绍,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经济安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科学反映我国经济安全环境状况,促进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在指标建立的过程中,对各级指标的筛选和建立采用了重点考虑了以下情况:

(1)定性定量相结合

以上指标构建过程中均以定量分析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分析和评价经济安全环境状况过程中,除了采用定性的描述和分析之外,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对其进行定量描述和定量分析,以确保对经济安全环境的评价结果更加可靠、可信。

(2)统计和抽样调查相结合

在对指标设计及数据搜集过程中,针对经济安全领域调查对象与调查要求的不同,采用了全面统计调查和抽样调查最为常用的两种调查方法。

对于占比、平均值等统计指标,多采用抽样调查统计方法,从被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出一部分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由样本所获取的结果来估计总体的参数和特征。

对于部分定量指标,需要采用全面统计调查方法,从国家统计系统和各个业务归口部门定期取得系统的、全面的基本统计资料获得。

三、区域经济安全指标评价模型设计

1.模型选择

结合经济领域指标数据中定量数据较多,并且指标体系有较为清晰的层次结构,而实际需求为量化各层次结构上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优先考虑结构方程模型。

2.模型优化

建模过程会受到数据的获取,数据的属性特征,数据之间的关系等因素影响,因此,会在建模中对初始选择的模型进行及时的调整。如果能够获取到较多的定量数据,那么,可能会优先考虑结构方程,或BP模型;如果数据采集最终反馈,更多的是定性数据,并且,存在一定程度缺失不利于量化,那么在建模过程中可能会优先考虑熵值法或模糊评价。

另外,如果研究结果希望展现出31个省(区、市)的比较值,那么,指标体系当中的部分指标会进行删除或更改,确保省级指标可以获取;如果研究结果侧重给出评价以及趋势预测,那么,在数据输入时,会使用多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便保证参数可以被估计及检验。对于时间序列数据仍然难于获取的情况,将使用熵值法进行分析评价。

四、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

研究目的在于估计比较基本经济制度安全,经济主权安全,经济危机风险情况对于经济安全的影响程度。三级指标,来自全国31个省市,2006-2015年度数据。均为数值型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税务局,国土资源部及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相关数据。

2.模型设计

由于基本经济制度安全,经济主权安全,经济危机风险情况均为不可测度指标,因此,使用SEM来解决它们的指标测度。结合指标体系设计及研究目的,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在此之前,可以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数据结构进行挖掘,不断修正,得到合理的潜变量结构。然后,再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3.模型识别

常用t法则判断模型是否可识别:在结构方程模型中,共有(m+ n)个可观测变量,记t为模型中自由估计的参数个数,则模型可识别的一個必要条件是:t(m+n)(m+n+1)/2。

假设该模型中共含有35个参数,包括11个负荷、3个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11个观测变量的误差方差、结构模型的8个未知参数、2个内生潜变量的误差方差。由于3513×14/2,故该模型可识别。

4.参数估计

利用R软件,计算得到结构系数矩阵以及方差矩阵。本项目采用标准化情况下的参数估计结果,分两步确立:第一步,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挖掘数据的潜在结构。并结合已有经验,不断迭代优化指标体系以及潜变量结构。第二步,运行程序。检验不显著的路径后重新拟合模型。不断迭代优化,使得所有因子载荷在95%置信度下均显著。最终结构方程可表示为:

5.模型检验

根据各种模型检验指标,如GFI(拟合优度指数),CFI(比较拟合指数),NFI(拟合规范指数),IFI(NFI修订指数)对模型进行检验。以上指数一般都在0-1之间,0.9以上表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

另外,对于不同结构的模型,也可结合反映误差方面的指数进行比较判断。如RMSEA(近似误差的均方根)、AIC、CAIC进行比较选择。

6.模型分析

(1)中国经济安全评估

从上面的结构模型参数可以看出,每一项三级指标对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影响为正向或负向。同时,通过对比标准化回归系数,可以对比不同三级指标对同一二级指标及一级指标影响的强弱;另外,可以对比不同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影响的强弱。识别影响各二级指标以及一级指标的重要因素。

利用以上数据,逐年构建结构方程,即可得到我国经济安全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2)中国经济安全预测

对于中国经济预测,设计两套方案:第一套方案,使用前一年构造的结构方程的系数代入方程进行计算。此前,需要逐年建立回归方程模型,并对预测结果以及实际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第二套方案,使用BP神经网络,使用当年的评估值作为输出层,前一年的三级指标值作为输入层,进行学习,得到权重后用于预测。

五、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本研究建立的区域经济安全指标评价体系能够从多维度反映出区域经济安全在各层面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有利于在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认识自身的经济能力,找出优势与劣势,为加强经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意见,科学地制定社会经济建设规划和政策,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石. 国家经济安全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2,11:75-79.

[2] 郑通汉.经济全球化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9.

[3] 杜旭宇.关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前沿. 1999,16:31-32.

[4] 余根钱.国家经济安全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统计. 2004,9:14-15.

[5] 叶卫平.国家经济安全定义与评价指标体系再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 4:93-98.

作者简介:

区域生态安全之我见 第4篇

一、区域生态安全的概念及特性

1、区域生态安全的概念

由于生态安全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人们对生态安全的研究尚不够深入, 因而, 到目前为止还未能给出统一的区域生态安全定义。但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可以将区域生态安全的概念定义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 在自然及人类活动的干扰下, 特定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以及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对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使该区域的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脆弱性能够不断得到改善, 并且保障区域外的复合生态系统不受或少受该区域负面影响的状态。

2、区域生态安全的特征

区域生态安全具有区域性、不可替代性、相对安全性、动态性、环境依赖性等特点。

2.1区域性:

生态安全是人类生存环境或人类生态条件的一种状态。区域生态安全是一个区域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生态条件和生态状态。区域生态安全具有特定的空间地域特性。

2.2不可替代性:

区域生态环境是一个相对独立, 具有特殊地理特征、生态特点及人文特色的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系统的安全不能以其它具有普遍性的生态系统的安全标准统一规范。某一区域的生态安全, 并不代表着其它区域的生态系统也安全, 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本质特征使区域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质。

2.3相对性:

安全或是风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没有绝对的安全, 只有相对安全。区域生态安全由众多因素构成, 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满足程度各不相同, 各区域面临的生态风险都不统一, 因此对生态安全的保证要求各异。

2.4动态性:

区域生态安全具有生态安全中最重要的特征, 就是它可以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反馈给人类生活、生存和发展条件, 导致安全程度的变化, 甚至由安全变为不安全。所以, 探讨如何保护各区域生态安全, 就是探讨当区域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时, 如何保证区域生态反馈给人类安全健康的生活、生存和发展条件的能力。

2.5环境依赖性:

区域生态安全的这种依赖性不光体现在人为因素上, 还体现在区域周边环境因素方面。首先, 生态安全强调以人为本, 是否安全的标准是以人类所要求的生态质量来衡量的。其次, 影响生态安全的因素很多, 不仅有人为造成的, 还有环境自身造成的, 或者是区域以外的环境问题造成的, 但无论是哪一种, 只要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不能满足人类正常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生态安全都是不能达标的。

区域生态安全除了具备以上的特征, 同时还具有生态安全的所有特征, 比如可调控性, 成本要求高等特性。区域生态安全的科学本质也是通过区域生态脆弱性分析与评价, 利用各种手段不断改善脆弱性, 来降低区域生态风险。

二、威胁区域生态安全之生态风险及其来源

生态风险之一:区域生态环境自身条件脆弱。区域生态环境的界定区域通常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闭合的地理结构特征, 在这样的地理结构中, 往往具有相对独立的物质循环性, 若该区域内的某一物质循环链条上的因子产生变化, 就会导致该区域生态结构生态能力降低或受限, 从而使区域生态环境更容易受到产生变化的物质循环链条因子的影响, 致使该区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变差, 使得自然灾害发生率增大。

生态风险之二: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外来物种入侵一般是指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 将某物种引入其它地区, 导致该物种在该地区自然状态中或人类作用下获得生长与繁殖的现象。生物入侵会严重危害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打破区域生态链, 促使异种繁殖而侵占本土物种的繁衍生长, 造成物种的濒临灭绝, 更严重的会导致区域生态圈安全破坏引发的更大范围及规模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生态风险之三:历史问题的遗害。由于历史上军事冲突与战争的需要, 从早期的火枪、炸药到后期的生化、核武器的使用, 造成了很多国家及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 严重危害了当地人们的身体健康。而战争中使用的杀伤物质对生态安全的破坏更为直接, 更易形成生态灾难。如在战事中利用投放细菌、传播病毒、施撒生态毒液等手段来破坏生态环境, 对该地区乃至整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生态基础都是摧毁性的。

生态风险之四:国家政策的疏忽。我国的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而在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下, 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使该地区自然资源减少和退化。如80年代末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 曾重点支持了西北地区部分有严重污染的产业, 造成了有些地区的环境破坏, 特别是流域水体的严重污染。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致使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的区域生态环境退化, 甚至丧失, 也使区域外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加剧, 对国家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都构成严峻威胁。

生态风险之五:人们环保意识薄弱。例如, 在我国西部地区, 由于自然气候相对恶劣, 人口稀少, 科技欠发达, 教育水平偏低, 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远远高于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所以环保意识相当薄弱, 这也是造成西部区域生态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区域生态安全的保障体系

1、完善资源与环境保护立法。

第一要尽快制定一部整体性的“国家生态安全法”, 从国家整体生态安全的要求出发, 将生态安全、资源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从总体上对生态安全保护的方针政策、体制与制度提出统一规范的要求。第二要进一步制定区域生态安全建设的有关法规, 要将各种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规与区域行政法规相结合, 纳入区域生态保护法规, 再通过法律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还要将各级政府、公民在生态安全建设中的责任及义务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并加强对生态犯罪的处罚。第三要加强地方海关等进出口检疫部门对生物进口的立法监管体系, 禁止不良物品的入侵。

2、推进循环经济。

首先, 大力开展生态安全维护整治工作, 停止一切已经和可能对该区域造成严重生态破坏的活动, 支持资源节约型和循环型产业, 限制资源耗费型和环境污染型产业。其次, 要制定生态安全衡量标准, 将生态系统维持在既能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需要能力的状态。再次, 生态薄弱区域要以生态安全建没为重点, 将生态产业作为支柱产业, 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3、开展生态安全评价制度。

应该重视生态安全的评价和信息披露, 对区域内各种经济建设内容进行生态安全影响评价, 使区域经济建设和区域生态安全建设取得双赢。评价标准应综合考虑以下几条标准: (1) 生态系统的自御能力, 即各生态子系统的有机整合和各生态子系统不受来自系统外胁迫力的影响; (2) 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即生态系统能否消解人类活动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 (3) 生态系统的维持能力, 即生态系统在外力胁迫下能否维持向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及其特有的功能完整性; (4) 生态系统的零风险, 即系统间不能相互危害, 不能以牺牲一个系统的功能完整来维持或提高另一系统的生产和服务能力; (5) 低成本提高人类福利水平和福利质量的保障力。一个安全的生态系统应该尽量减少额外的物质和能量投入以维持系统的生产功能、服务功能和环境功能。 (6) 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安全的支持力。生态安全的本质是人类的生存安全, 所以安全的生态系统必须有能力支持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在开展生态安全评价时, 必须把人、人类生存和人类活动纳入区域生态圈中进行综合考虑。

4、建立生态安全监控及预警制度。

为了确保区域的生态安全, 应对区域内主要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的监测, 建立生态安全区域预警系统;对不同地区要根据其生态环境状况, 有重点地建立和完善专项的生态安全预警和防护体系, 及时掌握该区域生态安全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严格遵照各项生态安全指标随时披露区域内生态安全状况, 促使人们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到生态状况, 提高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比如, 气象预报体系、防汛体系、疫情预报与防治体系、环境监测体系等。

参考文献

[1]、曲格平.关注生态安全之一: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热门话题[J].环境保护.

[2]、徐凤翔 李文华 王如松.遵循自然适度开发—论西部生态脆弱区的开发与保护[A].气象出版社, 2002.17-22.

办公区域安全管理制度 第5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办公区域的安全管理,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保障公司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本着“预防为主,杜绝隐患”的原则,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中的安全管理,是指包括消防、防盗和用电等方面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行政管理部为公司办公区域安全管理的负责部门,负责安全防范措施的制订、落实、检查及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各部门科室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日通国际物流(中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第二章:消防安全管理

第五条:办公室不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第六条:办公区域内各类设施安装、摆放应按照消防法规和消防部门的规定,需同时满足日常办公及消防安全的要求,协调物业对消防设施设备的配置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消防栓、灭火器具、烟感探头等完好、有效,消防通道畅通,消防标识清晰、准确。

第八条:办公区域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第九条:对司内员工进行高层楼宇消防逃生及紧急处置方案培训。

第三章 防盗安全管理

第十条:公司办公区域内安装门禁系统,定期协调物业,确保办公区域内摄像监控设备正常运转。

第十一条:员工不得在办公室存放私人贵重物品或大笔现金,离开办公室(室内无人)应随即锁门。

公司各独立部室大门钥匙分别由部门及总裁办保管,其中个人所持钥匙如有遗失,应及时报告总裁办,总裁办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换锁或重新配制;同时总裁办对所有钥匙进行备案并封存,如遇突发情况领取使用,需经得部门负责人及总裁办主任批准方可执行。

第十二条:司外人员禁止独自进入办公区域,如因工作需要,需由相关业务对接人陪同办理事宜。

第十三条:财务部门在保险柜存放过夜的现金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第十四条公司印鉴、证照等物品由总裁办专人负责,财务专用章和法定代表人印章分开存放,盖章人员须填写用章申请表。

第十五条公司车辆每日停放于地库后,检查关窗锁门,车内不存放贵重物品。

第四章用电安全管理

第十六条:公司公共区域、各部室应根据配电容量配置办公设施设备。第十七条:

第十八条:除办公设备以外的电力设施设备的维修(强电)应联系物业,公司人员不得擅自维修。第十九条:

第二十条:员工不得在办公区域拉电线,不得擅自使用阻丝类电热器具;下班时应切断办公设备电源、空调等公共耗电设施。

第五章相关事项

区域性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系统 第6篇

【关键词】港口;危险货物;危险源;安全监管;应急反应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水运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沿海、沿江港口(码头)建设发展迅速,港口货物吞吐量急剧上升。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各种生产性码头泊位逾3万个。[1] 200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0亿t,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亿TEU,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位。相应地,港口危险货物运输需求持续上升,危险货物作业种类和数量不断增长,重大危险源及事故隐患也呈上升趋势,给港口安全生产带来严峻考验。加之各级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机构精简,人员编制减少,仅通过现场巡查等监管方式对港口实施安全管理难以满足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需要。如何加强对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及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成为港口行政管理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

1港口重大危险源概述

1.1定义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此外还规定判别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临界量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简称《港口法》)规定,港口是指具有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储存等功能,具有相应的码头设施,由一定范围水域和陆域组成的区域。据此,将港口重大危险源定义为港口区域内存在的危险物质存储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

1.2辨识

根据国家标准和规定,结合港口装卸作业特点,港口区域内可能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场所主要有:危险品(泛指油品、液化气、液体危险化学品等)码头、危险品贮罐区、危险品箱堆场、危险品仓库、危险品灌桶间等。

以上这些场所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主要看其储存危险物质的数量是否达到临界量。通常,由于港口区域内储存的危险化学品数量大,远超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给出的临界量,故这些场所一般均构成港口重大危险源。

1.3监管现状

根据《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所在地港口生产实际,我国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初步建立起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申报与作业现场监管、日常安全检查与强化企业管理相统一的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体系。主要监管方式有: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评价,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许可,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申报,重大危险源作业现场监管及定期或不定期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查等。[2]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开展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评价、港口重大危险源备案、危险货物作业许可等工作,结合现场监管、安全检查等监管方式,在促进重大危险源安全运行及危险货物正常装卸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有效维护港口区域内的正常生产。但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监管手段有待改进、应急救援能力有待提高、监管人员的危险货物专业知识有待加强等。

2监管系统设计和开发

2.1总体设计

2.1.1目标

监管系统的总体目标是:改进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管手段,提高重大危险源监管能力;加强港口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管理,提高重大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实现港口区域内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监管和重大事故应急的高效快速反应。

2.1.2思路

区域性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系统,是基于地理信息平台和网络环境,集港口基础信息数据库、专业模型与可视化模拟、视频监控、决策支持等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在设计思路上,根据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的实际监管及应急管理需求和网络化要求,将系统按照层状结构划分为决策层、业务层和管理维护层等,直接面对不同用户群体对系统的需求问题,实现重大危险源的日常监管和事故状态下的决策支持。

(1)管理维护层面向系统维护人员:作为系统资源管理者,负责数据库管理和系统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与安全等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

(2)业务层面向日常安全监管人员:管理和处理日常安全监管事务,包括日常网上申报、信息管理、远程集中监控等。

(3)决策层面向应急指挥和决策人员:作为应急管理和决策者,在多(流)媒体、计算可视化、事故场景模拟等多通道人机交互技术的支持下,开展协同会商并决策。

2.1.3结构

围绕系统总体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为先导,实现区域性港口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和重大事故应急决策支持功能。基于这一设计理念,该系统以WebGIS为平台,以港口危险货物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应急资源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以安全监管信息化应用、事故模拟和应急决策支持为重点,进行系统结构设计。

区域性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图1安全监管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图2安全监管系统功能结构

2.2数据库设计

2.2.1数据库系统总体结构

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系统数据库是由多信息源、多种数据类型和多种用途构成的复杂数据库系统,大体可分为综合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两类。其中:综合数据库用于存放港口企业、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等信息;空间数据库用于存放地形、河流、道路等空间信息。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与通常意义上的数据库系统相似,一般采用关系数据库模式或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模式,同时利用商业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总体结构如图3所示。

图3数据库系统总体结构

2.2.2综合数据库基本内容

综合数据库是区域性港口重大危险安全监管系统的基础,为重大危险源的日常管理、事故应急提供危险源信息、日常管理、应急资源、危险品码头等基本信息。根据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需求,综合数据库应包括:港口企业基本信息数据库、码头泊位基本信息数据库、港口危险货物从业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危险化学品基本信息数据库、危险品罐区或集装箱堆场信息数据库、应急联络信息数据库、消防设施设备信息数据库、应急救援物资配备数据库、消防救援力量信息数据库、应急预案信息数据库、应急专家信息数据库和码头视频监控镜头数据库等。

2.3空间信息系统设计

空间信息系统是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系统的平台,是实现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和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的基石。空间信息系统由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构成。其中:空间数据库用于地形地貌特征、河流、道路、建(构)筑物等,表现不同的图层;属性数据库则与不同的图层相关联,表现每个图层的相关特性。

完善、合理的系统结构设计是实现系统功能、保证系统性能的前提。区域性港口的空间信息系统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功能需求及港区范围大、危险源分散的特点。鉴于此,构建区域性港口空间信息图层结构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反映港口区域分布的全局性图层,也是基础性图层,包括码头、消防力量、医院等位置和道路、桥梁、河流及其他相关建筑物分布;二是重点港口危险货物企业内部图层,包括库区或堆场内道路布置、设备设施分布、建筑物位置等相关信息。

区域性港口空间信息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

图4港口空间信息系统结构

3系统功能实现

建立区域性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系统是为了加强港口区域内重大危险源的日常管理,同时也是为了提高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在事故状态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基于以上目标,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系统应实现以下基本功能。

3.1日常监管

在建立完善的港口重大危险源综合数据库基础上,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可依托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系统,强化港口危险货物作业企业的日常监管,提高安全监管效率。在港口重大危险源日常监管方面,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港口企业基本信息管理及查询、港口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基本信息管理及查询、港口危险货物基本信息管理及查询、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的安全检查和现场监管等。

3.2作业现场监控

随着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港口建立用于码头装卸作业监控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港口将CCTV系统纳入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系统,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港口重大危险源作业的远程监管和事故现场的实时显示,极大地提高系统的实用性。

3.3危险货物作业申报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港口企业在进行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前,应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作业申报。在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系统中实现危险货物作业申报功能,能极大地改进危险货物作业的安全监管手段。

3.4事故模拟功能

港口储运的危险货种多属易挥发性物质,多具有易燃、易爆性及不同程度的毒性危害。一旦发生危险物质泄漏事故,所形成的蒸气会在空气中扩散,造成环境污染,损害泄漏场所及其附近人员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引发蒸气云爆炸事故。

3.5应急决策支持

事故应急决策支持模块是针对港口重大危险源事故的应急处置,集成系统相关基础信息、视频监控、事故模拟和应急资源调度,制订应急处置方案,以达到快速反应、科学应对的目的。应急决策支持模块主要功能包括:港口事故单位快速GIS定位、事故企业概况快速查询、危险货物基本特性及消防措施查询、事故企业现场动态监控、港口应急消防力量信息查询子模块,以及事故模拟、疏散路线确定等。

3.6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模块主要实现基础数据库的维护、用户权限设置等功能。

高瓦斯区域巷道安全贯通实践 第7篇

1工作面概况

21111工作面位于21采区中部, 该工作面东部为23采区保护煤柱;南部为未采动区域;西部为21下山保护煤柱;北部为原21091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及F3断层保护煤柱。该工作面煤层整体上呈现一单斜构造形态, 煤层产状为:走向286°~312°, 倾向196°~222°, 倾角10°~32°。工作面设计走向为630 m, 工作面标高为-140~-230 m, 煤层厚1.5~14.0 m, 正常瓦斯涌出量3.6 m3/min, 根据超化矿二1煤层瓦斯地质图突出危险区域划分情况, 该工作面位于矿井突出危险区内。

2区域防突

2.1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

该工作面运输巷在施工中, 执行了深孔卸压、巷帮挂耳抽放和工作面浅孔释放等防突技术措施, 并对防突技术措施进行效果检验, 在检验指标低于突出临界值且保留措施和效检超前距的前提下, 方可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掘进施工。

但是为了确保工作面的安全贯通, 在工作面距贯通点还有65 m时, 严格按照《煤与瓦斯突出新规定》及集团公司有关规定补充了防突安全技术措施, 结合矿井和21111运输巷具体实际情况, 21111工作面运输巷在掘进期间采用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即:在里外段工作面分别施工顺层钻孔预抽巷道掘进前方条带煤层瓦斯, 顺层钻孔控制巷道两侧轮廓线外各15 m (控制范围均为沿层面的距离) 范围内的煤层条带。预抽钻孔终孔间距 (按照矿井实测抽放半径1.5 m进行设计) 不大于3.0 m, 钻孔Ø94~120 mm, 钻孔孔深不小于40 m (沿巷道掘进方向投影距) , 保证在工作面前方形成不小于40 m的区域防突措施控制煤层条带。

2.2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区域防突措施施工完毕后, 进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无突出危险后在进行连续性验证的前提下掘进 (参数由防突科根据巷道变化情况进行调整) 。巷道掘进期间必须保留不小于20 m的区域防突措施超前距, 即巷道掘进面距离区域防突措施控制煤层条带边缘不小于20 m。

3巷道贯通

(1) 测量人员要及时校正施工中腰线, 根据工作面实测高程贯通腰线, 并提供准确的距离, 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线施工。

(2) 贯通前, 施工队要加强各部电气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 杜绝失爆。要准备充足的支护材料, 分类码放在工作面20 m以内, 以备顶煤较活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 通风队要派专人检查该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 确保“三专两闭锁”自动倒台灵敏可靠, 保证正常可靠地供风, 及时延接风筒, 加强风筒维护, 防止风筒漏风风量不足, 造成瓦斯积聚。

(4) 距巷道贯通还有20 m时必须停止1个面掘进, 只准1个面生产, 另1个面必须保证正常通风和瓦斯检查。每次放炮前严格执行远距离放炮措施, 切断掘进面进风侧反向风门以里巷道内的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人员全部撤出反向风门以外的新鲜风流中, 并同时保证距离工作面不小于300 m。停电撤人工作由班组长分别指定专人负责落实, 由安检员 (或瓦检工) 监督实施并作好记录, 另1个掘进面必须检查瓦斯, 只有2个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在0.8%以下时, 掘进工作面方可爆破, 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制度。2个工作面入口必须有专人警戒, 爆破30 min后当监测系统显示瓦斯浓度均小于0.8%时, 人员方可进入。贯通期间施工, 作业人员要及时将工作面的浮煤 (渣) 及杂物清走, 保证工作面采高达到设计要求, 后路必须保证畅通。

(5) 距贯通还有5 m时, 施工队必须用探煤钻杆探明贯通准确位置。贯通期间施工, 要严格工程质量管理, 保持顶梁水平, 柱腿站正, 迎山适中, 支撑有力。贯通期间对造成的空帮、空顶, 及时处理, 防止瓦斯聚积造成瓦斯超限。

(6) 即将贯通时, 必须检查加固贯通地点的巷道支护情况, 发现异常必须及时处理, 否则不得贯通。

(7) 整个贯通期间, 施工队必须有1名副队长以上的人员现场指挥作业, 掘进科、通风科、安质科必须派1名副科级以上人员进行现场跟班统一指挥工作, 检查瓦斯和供风情况。

4通风系统调整

4.1前期准备

巷道贯通前, 通风队负责提前将21111车场调节风门门扇运到位, 以备调节工作面风量使用, 并将砖、砂、水泥等材料运到21111运输巷回风联巷口处, 做好建造挡风墙准备工作。

4.2设施建造要求

21111运输巷回风联巷处建造800 mm厚砖墙。挡风墙建造完工后, 通风队要及时清理挡风墙前5 m内杂物、淤泥, 做好文明生产工作。

(1) 建造挡风墙时, 必须严格按照集团公司标准要求:向周边打2排Ø18 mm×1 800 mm的密集钢筋锚杆, 打入煤体的深度不得少于1 m, 外露长度不得少于0.5 m, 间排距均为0.3~0.4 m, 砌墙时将外露锚杆全部砌入墙体内。

(2) 挡风墙建造要保证墙面平整 (1 m内凹凸不大于10 mm) 、无裂缝, 周边要抹有不少于0.1 m的裙边。

4.3调整步骤

(1) 通风队负责在21111运输巷回风联巷口建造800 mm厚挡风墙。

(2) 巷道全面贯通前, 在21111运输巷里段风筒出风口处用风布打一临时风幛, 进行全断面打严, 使风流沿原来的风流路线进行通风, 用来防止因挡风墙没建好系统风流发生紊乱。贯通前通风路线21111回风巷:21胶带下山→21111回风巷→2111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21111回风巷回风联巷→21专用回风巷;21111运输巷: 21轨道下山→21111运输巷→21111运输巷掘进工作面→21111运输巷回风联巷→21专用回风巷 (图1) 。

(3) 在21111运输巷里段打好风幛后, 开始建造21111运输巷回风联巷挡风墙, 挡风墙建造距巷顶300~500 mm时, 把21111运输巷车场处风门打开更换调节门, 同时将运输巷里段风幛拆除, 挡风墙要迅速建起。

(4) 巷道贯通后, 21111运输巷进风, 21111回风巷回风, 实现全负压通风。通风路线:21轨道下山→21111运输巷→21111工作面→21111回风巷→21111回风巷回风联巷→21专用回风巷 (图2) 。

(5) 施工队负责及时清理巷道内浮煤、杂物, 整修巷道, 保证21111工作面净断面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同时, 贯通后通风队要及时回收21111 回风巷、运输巷风筒, 确保回风畅通。

(6) 通风系统调整后, 通风科要及时进行测风, 确保风量满足工作面生产要求。通风科监测中心及通风队监测电工必须及时调整回风巷、运输巷掘进巷道监测系统, 按规定安设高低浓度瓦斯监测探头, 其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和断电范围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7) 监测中心要重点监测21111掘进巷道内的瓦斯涌出情况, 发现异常问题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和值班科长。

4.4注意事项

(1) 21111运输巷与21111回风巷全断面全部贯通风流稳定后, 方可停止21111运输巷、回风巷局部通风机。

(2) 系统调整期间, 21111工作面必须停止生产, 撤出人员, 待风流稳定、风量满足要求后方可恢复生产。

(3) 系统调整后及时进行测风, 确保供风满足生产要求。

(4) 地面微机室值班人员要加强21111工作面瓦斯浓度观测, 如有异常及时电话通知井下调风人员。

(5) 调整系统时, 人员必须相互配合。

5结语

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 有效地保障了巷道的安全贯通, 顺利地进行了通风系统调整, 且没有出现瓦斯超限、风流紊乱, 贯通后的通风系统的风流稳定。本次贯通实践为以后的高突掘进工作面掘进安全贯通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为了保证在高瓦斯区域实现巷道安全贯通和贯通后的通风系统稳定, 通过对超化矿21111工作面的巷道压力和煤体瓦斯含量分析, 采用了巷帮挂耳抽放和顺层钻孔预抽煤层条带瓦斯等防突技术措施抽放煤体瓦斯;并在巷道贯通施工中从局部通风、远距离放炮、巷道支护、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管理, 防止瓦斯积聚;在巷道贯通后对通风系统步骤进行了合理的调整, 提出了设施建造要求和应注意事项。

区域电网电压安全运行生产管理 第8篇

选用优质量的设备是设备管理的基础, 好设备对电网安全生产的作用是极其明显的。一方面, 设备本身的故障概率将大大降低;另一方面, 抢修、检修维护工作量的减少、容易实施自动控制等大大有利于安全生产。设备管理涉及从设计选型、采购监造、基建调试、运行巡视直至退役报废的各个环节。设备管理的重点是运行维护。主要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 尽一切可能使运行设备的无缺陷管理

电网的“无缺陷管理”就是将设备缺陷率降到最低。缺陷管理是设备运行管理的基础, 无论设备有多好, 检测手段有多先进, 缺陷管理都不能放松。在一段时间内, 无功补偿装置是否投入运行与本级母线电压水平和运行的经济性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 在一段时间内无功补偿装置投入运行与否, 主变压器分接开关的位置是不同的, 以使各电压监测点的电压偏差值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因此, 无功补偿装置 (调相机和电容器) 故障退出运行后, 运行单位除要报告运行和检修工区外, 还要及时汇报地区电力调度, 以便地区电力调度及时进行调整。

(2) 控制好运行设备电压的发热点。电网系统中设备故障的预兆基本上与异常发热有关, 有效地检测这些异常发热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可使设备的强迫故障停运转变为有计划的检修, 这可大大降低设备停运对系统的冲击, 并使检修工作有条不紊, 降低人身事故发生的概率。主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条件是接线组别相同、短路电压百分数相同和电压比相同。主变压器分接开关调整后, 破坏了原并列运行主变压器的并列运行条件, 在二台主变压器中会形成环流;当二台主变压器分接开关档位相差比较多时, 环流的量值会很大, 会造成一台主变压器过负荷。因此并列运行的主变压器分接开关档位调整要逐档交叉进行。

(3) 编制好电网设备电压负荷的技改规划。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与设备更新速度的提高, 有计划地加快设备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否则很容易出现一批设备中的某一缺陷同时发作的尴尬局面, 给系统运行与正常检修秩序带来巨大的冲击, 很容易酿成电网或人身事故。实际地区电力网在低谷负荷时段相对于高峰负荷时段来说, 负荷是相对较轻的, 大约为高峰负荷时的三分之二到一半左右。500—220kV输电网络在低谷负荷时段充电功率过剩, 因此使220kV系统电压偏高。220kV电源点电压偏高以及各二次变电站负荷大幅度下降, 使各二次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普遍升高, 可能超出上限值 (10.7kV) 。如果在低谷负荷时段, 一次变电站调相机“0”无功出力或进相运行吸收感性无功功率, 以增大通过该主变压器及以上输变电设备中的无功功率, 进而使63kV母线电压接近下限值 (63kV) , 就能够使这一母线电压值的降低部分抵销由于各二次变电站负荷降低而引起的电压升高, 从而使各二次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不越上限10.7kV。

二、企业电网安全负荷下心理标准

目前电网有 (无) 功负荷的峰谷比都比较高, 有些电网有 (无) 功负荷的峰谷比达到2.00左右 (峰谷比=最大有 (无) 功负荷/最小有 (无) 功负荷) , 有 (无) 功负荷波动值很大。在高峰和低谷负荷时, 220kV电源点电压波动很大, 从一次变电站63kV母线到各二次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损失的量值相差也很大, 造成各二次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波动过大, 超出了10kV母线电压允许偏差的范围。如果在高峰负荷时段, 一次变电站加大调相机迟相无功出力, 使通过主变的无功功率接近为“0”, 进而使63kV母线电压接近上限值 (67kV) , 就能够使这一母线电压值的升高部分抵消由于负荷增加而产生的数值很大的电压降落, 从而使各二次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不越下限10.0kV。同时, 也可以使一次变电站的功率因数大于等于0.95, 满足国家对功率因数的要求。

电网系统的安全不是一个独立的游离管理系统和人际协调的问题。要保证工作的安全性, 必须有强大的支持系统, 应从不同的层面特别是管理层面, 去提高人员的自控能力、应急能力。要强调行业心理特征的条件是否满足, 是否符合电网系统管理的的行业特征, 要确保心理素质与之相匹配的人员上岗。而且人是动态发展的, 不仅体现在活动上, 更多体现在心理的复杂性, 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 要综合地看待问题, 不断地根据岗位需要进行培训、心理测试、谈话、心理调节等方面工作。

提高电网职工的生活质量、减小事故隐患, 主要需要提高职工的主观幸福度, 同时鉴于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都比较成熟, 在工作中宜用科学的手段定期进行测试和考核, 目前可以准备的工作有:以系统安全为目的, 做好人的工作, 特别是人的思想工作, 需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心理为本, 否则失去了原有的价值。人有本能的心理安全需要, 因此工作中应强调以生理为基础, 研究心理规律, 提高工作效率。所有的管理者都需要遵循心理学的一般规律, 才能做好电力安全的管理工作。

摘要:近年来, 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影响巨大、损失惨重的大面积停电事故, 电网的安全生产工作容不得丝毫的松懈, 地区电网电压运行管理是保证地区电网电能质量和运行经济性的重要举措, 严格按照运行管理规定进行操作对保证向客户提供优质电能和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发挥巨大作用。然而运行管理规定都有一个调整范围的设定, 在这个范围内不同时间和不同电网运行参数下进行调整效果还存在一定差异;理解地执行和被动地执行之间产生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加强对运行人员地区电网无功电压运行管理规定的培训, 使之真正理解运行管理规定的内涵, 就会在电网实际运行中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企业电网,安全,设备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智涛、梅生伟、胡伟:变电站混成自动电压控制策略研究[J],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06年03期

区域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第9篇

虽然交通事故具有随机性, 但从统计的角度看, 一个地区在较长时间内发生的交通事故又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区域道路交通安全受人口、经济、文化、机动化程度、道路条件及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2,3]。为定量分析影响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 文章将陕西省10个地级市2010-2012年共30个样本的GDP、公路里程、机动车保有量、常住人口数、公路客运周转量、公路货运周转量6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统计值, 与事故死亡人数、10亿元GDP死亡率、致死率、万车死亡率、10万人口死亡率、百公里道路死亡率6项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以判断各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程度。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相关分析法

相关分析法用于了解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程度和联系方向。文章将陕西省各地级市的多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统计值, 与交通安全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以判断各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程度。

1.2数据来源

陕西省各地区的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 (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损失折款) 及GDP、人口、公路里程、机动车保有量等影响因素统计数据来自2005-2013年的《陕西统计年鉴》, 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及相关指标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影响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

2.1相关系数计算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作Kendall秩相关系数计算, 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2.2影响因素分析

从相关系数看,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道路交通安全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

(1) 随着GDP增长, 区域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将显著上升, 但10亿元GDP死亡率、万车死亡率却下降。分析认为, 一方面, 经济发展必然会促进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 也必然依赖人口和物质流通, 随着机动车及交通运输量的增长, 交通拥堵、冲突和交通事故也相应增长;另一方面, 经济增长为交通建设等提供了财力保障, 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采取扩建新路或改善道路条件等措施降低事故的发生频率。

(2) 随着公路里程的增长, 致死率将增加, 10万人口死亡率和百公里道路死亡率将下降。分析认为, 公路里程的增长若超过人口增长的速度, 将使人均拥有道路里程增多, 将客观上有利于交通畅通和减少交通冲突, 降低单位人口的事故死亡率和单位长度道路的死亡率, 但道路畅通和交通条件的改善, 也会带来交通流量和行车速度的提高,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 其造成的后果会更加严重, 致死率会有所增加。

(3) 随着民用汽车保有量的增长, 死亡人数会上升, 而10亿元GDP死亡率和万车死亡率会下降。分析认为, 随着经济的发展, 道路交通的机动化程度会越来越高, 尽管GDP的增长, 有利于道路条件等交通设施的改善, 但机动车增长带来的交通规模和交通冲突的扩大, 仍会使交通事故的总量增加。此外, 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机动化水平的提高, 促使政府和社会更加重视道路交通畅通和安全, 一方面, 政府相关部门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 另一方面, 驾驶员也在交通实践中获得相应的安全认知和技能锻炼, 这些都有助于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4) 随着常住人口的增长, 死亡人数会上升, 而10万人口死亡率会下降。分析认为, 随着人口增长, 参与道路交通并在交通冲突中暴漏危险的机会增多, 从而使事故的绝对量有所增长, 这是显而易见的。但若是单纯的人口增长, 而直接或间接参与道路交通的人口数量并未增长或增长缓慢, 将不会对交通安全构成实质影响, 只是将10万人口死亡率摊薄、变小。

(5) 公路客运周转量的增加会导致致死率上升, 而货运周转量的增加则会导致死亡人数的增加和10亿元GDP死亡率和万车死亡率的下降。分析认为, 一方面, 公路运输量的增长必然使区域内的交通冲突增大, 使交通事故总量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给当地带来负面影响;但另一方面, 公路运输量的增长会进一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GDP和民用汽车保有量等都会快速增长, 并且, 随着道路条件的改善和相关部门加强道路安全管理, GDP和民用汽车保有量的增速要大于交通事故的增速, 从而使10亿元GDP死亡率和万车死亡率这些相对指标值随着交通运输量的增长而降低。

3结束语

GDP、公路里程、民用汽车保有量、人口数量和公路运输量等因素对陕西省的道路交通安全有显著影响。虽然近年来通过加强交通管理, 陕西省的交通事故四项绝对指标都呈下降趋势, 但随着GDP、人口数量、民用汽车保有量和交通运输量的增长,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致死率仍有可能攀升, 10亿元GDP死亡率、10万人口死亡率和万车死亡率等则会随着道路交通条件和驾驶员操作技能的改善而降低。

参考文献

[1]房曰荣, 沈斐敏.道路交通事故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2 (3) .

[2]戴永安.中国交通事故发生机制的空间计量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2 (1) .

矿井巷道火灾安全区域划分数值模拟 第10篇

1 矿井巷道火灾烟气数值模拟研究

1.1 建立巷道火灾物理模型

主要针对矿井巷道火灾灾变时产生高温烟气的流动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某金属矿山巷道实际尺寸,选定长60m的主运输巷道作为模拟对象,断面尺寸为3.5m×3.5m,发火地点假定在主运输巷中间位置,巷道左端为进风口,右端为风流出口。忽略气体间化学反应且均处于理想气体状态,仅模拟火灾产生高温烟气的流动过程。井下外因火灾的引燃物主要为基建和生产材料,这些物资分布较集中,导致火势集中且不易扩散;井下内因火灾主要为硫化金属矿自燃引起,该类火灾发展缓慢且隐蔽,火势集中且产生高温和大量毒性气体。井下受限空间内这两类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气危害极大,结合井下火灾火势区域性特点,同时为了便于对模拟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在建模时将井下火灾区简化为巷道中央底部圆形区域(r=1m)处,保持高温烟气以恒定速率冒出。为尽可能具体地反映巷道内火灾灾变时期烟气流动规律,将网格设置为0.1m,巷道内流域划分成600 000个体积单元,共660 000个节点。火源简化为2 000K高温烟气以0.3kg/s的质量流从垂直风流方向的发火点进入,湍流强度设为3.5%,烟气中主要成分为CO、CO2等。巷内采用机械通风,进口风流为1.2m/s,温度为20℃。具体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

1.2 巷道内火灾高温烟气流动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结合矿山实际,主要模拟研究井下正常机械通风情况下巷道内发生火灾时的烟气浓度、温度分布。从生成火源时刻开始计时,共模拟40s内的温度和CO体积分数的变化,截取Z=0m截面t=1、5、10、20、40s时刻巷道内温度等值线图和CO体积分数分布云图,见图2、图3所示。

如图2所示,t=1s时刻火源已生成,但尚未产生大量烟气,由于热辐射和热传导作用,火源周边区域温度略高于巷道内初始温度,热量逐渐向外扩张;t=5s时刻,高温烟气已随风流流入后部巷道,此区域风流温度呈现向巷道顶板面扩散的趋势;t=10s时刻,发火点后部的巷道区域已经被高温烟气完全污染;t=20s和t=40s时刻所呈现的温度等值线分布几乎一致,这是由于随着火灾产生的烟气量与巷道排出的烟气量达到一定平衡,巷道内流场趋于稳定,流场中的温度场也趋于稳定状态。由于火源温度场引起巷道内的气压分布变化,烟气中的CO体积分数随压力分布变化而变化。因此,图3与图2类似,但对t=1、5、10s时刻仔细对比后仍可发现,CO体积分数扩散速度相比温度稍显缓慢。综上可以发现,火灾发生后,在巷道风流方向上,火源上侧区域受高温烟气污染很小,高温烟气主要作用于火源下侧区域,且温度和CO体积分数分布具有递变性特征。

2 矿井巷道火灾安全区域划分

2.1 高温烟气影响区域

在矿井巷道内火灾产生高温有毒烟气数值模拟基础上,灾变时根据巷道内发火点和风流方向,将火灾高温烟气影响区域分为非影响区域、火灾区域、影响区域、预影响区域共四个区域,如图4所示。

非影响区域位于火源上风侧,该区域风流流动状态几乎不受火灾动力效应的影响,高温烟气污染很小,为安全救灾区域。火灾区域是火灾中心区域,燃烧持续不断,大量高浓度高温毒性气体产生,并伴有发光发热现象,是灭火的重点区域,也是污染的源头。影响区域位于火灾区域的下风侧,火灾区域产生的高温毒性气体最先流入影响区域,此区域烟气仍保持极高的温度和浓度,很可能发生中毒窒息和灼烧事故。预影响区域位于影响区域的下风侧,随着风流的流动,高温毒性气体污染面越来越广,预影响区域逐渐成为影响区域。

2.2 高温毒性烟气危害等级划分

经查阅大量文献,结合表1中不同温度和CO体积分数对人体的影响,对井巷火灾高温热害及CO气体体积分数进行危害等级划分,每个级别均有对应的温度或CO体积分数区间,如表2、表3所示。

3 井巷灾变时期安全区域划分实例应用

灾变时期矿井巷道安全区域主要是依据高温烟气流动数值模拟结果结合分级标准进行划分。模拟巷道长为100m,其余参数设置与上文相同。以巷道的长度作为横坐标,以火源为坐标原点,根据模拟结果,截取离地面高1.60m(即人体口鼻腔平均位置)的水平面处温度、CO体积分数的平均值为纵坐标,得到巷道长度与该水平面处温度、CO气体体积分数的曲线。最终根据温度、CO气体危害等级划分标准的边界条件与曲线交点找到相应的X坐标,从而确定安全区域。提取t=10、20、30、40、50、60、70、80、90、100s的数据,可分别得到在该水平面上温度、CO体积分数平均值变化曲线,见图5、图6所示。

由图5、图6可知,火灾发生后随着时间变化,温度和CO体积分数的极值点均沿着风流方向发生偏移,且极值点前方区域温度、CO体积分数逐渐升高,后方区域逐渐降低。由于热辐射及热传导作用,其极值均逐渐减小但覆盖面逐渐增大,80s后,温度和CO体积分数极值几乎不再变化,此时巷道内高温烟气的产生与排出趋于平衡,导致巷道内温度场和CO体积分数值趋于稳定。由模拟分析结果可知,在达到平衡状态前整个高温烟气流动为动态变化过程。因此,其安全区域也应根据巷道内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动态划分。

两图对比发现,在90s后温度和CO体积分数均出现轻微回落,由此可以推断,平衡时刻应出现在80~90s时段内,要确定具体平衡时刻仍需进行更加精确的模拟。考虑到时间偏差较小,模拟认为80s时刻为平衡时刻,此时巷道内各处的温度、CO体积分数已基本稳定,对其进行安全区域划分。根据表2取轻度危害区域为例,作y1=28、y2=40℃直线与图5中t=80s温度曲线相交,分别得到交点a、d和b、c,其对应X轴区间为[6.5,9.9)∪(92.5,99],同理可得安全区域、重度危害区域详见表4。再根据表3分级标准,作y1=24×10-6、y2=600×10-6、y3=1 300×10-6直线,同理也可得巷道内CO气体的安全区域、轻度危害区域、中度危害区域、重度危害区域,详见表5。

4 结语

(1)通过对矿井巷道风流稳定状态时发生火灾的模拟发现,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气分布存在区域性,巷道内的热辐射和热传导伴随着毒性气体的扩散。且高温和毒性气体浓度中心随风流方向发生动态偏移,周边温度值和毒性气体浓度也发生动态变化,其上风侧逐渐降低,下风侧逐渐升高。随时间变化,巷道内的高温烟气产生和排出最终达到平衡,此时巷道内温度和毒性气体浓度基本稳定。

(2)根据高温烟气区域性分布特点将巷道划分为非影响区、火灾区、影响区、预影响区。对高温和主要毒性气体进行危害分级,分别对各级划定温度及毒性气体浓度区间,得出高温和主要毒性气体危害分级标准。

(3)对模拟结果处理后得到巷道水平长度和温度及CO气体体积分数关系曲线,利用分级标准的边界条件与稳定状态下的关系曲线相交,根据交点坐标值对巷道内火灾影响区域进行安全区域划分。对于100m长水平巷道划分结果为:高温危害安全区域(-∞,6.5)∪(99,+∞),轻度危险区域[6.5,9.9)∪(92.5,99],重度危害区域[9.9,92.5];CO气体安全区域(-∞,9)∪(98,+∞),轻度危险区域[9,12.5)∪(84.5,98],中度危险区域为[12.5,13.5)∪(74,84.5],重度危害区域[13.5,74]。

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整个矿山系统,预先对矿山所有巷道内的火灾危险源进行安全区域划分,根据火灾平衡时刻的安全区域进行划定,划定的安全区域定位到各个巷道的准确位置,可在这些位置采取设立警示牌等措施,对灾变时人员紧急逃生、应急抢险和采取控制措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摘要:建立了巷道火灾烟气流动模型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以高温烟气中的温度和CO气体为主要危害因素,对模拟结果进行动态观察后发现温度和CO气体浓度分布具有区域性和递变性特点。根据区域性特点将巷道划分为非影响区、火灾区、影响区、预影响区,并针对高温和CO浓度对人体危害程度制定分级标准。以100 m长的巷道为例,根据递变性特点,增大模拟量,提取人体口鼻水平截面的模拟数据,得出巷道水平长度与温度、CO浓度平均值的关系曲线。综合分级标准中的边界条件和稳定状态时的关系曲线,采用作图法得出各边界条件的边界位置,从保障人员生命安全角度对矿井巷道火灾时的安全区域进行划分。

区域安全 第11篇

一、充分肯定“十二五”时期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工程取得的显著成绩

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生态保护和修复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为恢复重建我国的生态屏障,加强重点区域综合治理,我们相继启动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等重点工程。这些工程的突出特点就是着眼于生态治理的系统性,将农林水措施综合配套,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协调推进。“十二五”期间,国家累计安排上述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256亿元,完成综合治理面积1252万公顷,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三减少”、“三增加”和“三改善”。

一是土地沙化、石漠化、水土流失面积“三减少”。京津风沙源治理区沙化土地面积减少82.5万公顷,工程区已由沙尘天气发生发展过程中强的加强区变为弱的加强区;岩溶石漠化治理区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96万公顷,石漠化扩展态势得到初步遏制;治理水土流失335万公顷,水土流失状况明显减轻。

二是森林覆盖率、草原产草量、水源涵养量“三增加”。4个综合治理区森林覆盖率增加1.71个百分点,天然草原综合治理盖度增加2.2个百分点,天然草原鲜草产量从6.67亿吨增加到6.86亿吨;三江源地区十年间水资源量增加近80亿立方米,水源涵养量增加24亿立方米,增幅达6.25%,上世纪末陆续干涸的近千个黄河源头的高原湖泊再现湖光景色。

三是农业生产条件、农民收入水平、地方生态文明意识“三改善”。工程建设累计完成了坡改梯24万亩、棚圈建设1477万平方米、蓄水池和小水窖3万多口、农村能源建设1万多户等。工程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和畜牧业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缓解了过樵、滥砍、乱伐、滥牧等现象。在工程建设的引领下,地方爱绿护绿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对“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认识进一步提升。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这些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综合治理,探索有效模式。各地在工程实施中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将营林造林、草地治理、坡耕地改造、小流域治理等多项措施有效结合,统筹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要素,合理布设各项措施,使之形成立体的、相互联系协调的治理防护体系,探索总结了众多有效治理模式。据统计,京津风沙源治理区总结了100多种治理模式,岩溶石漠化治理区也总结了91种治理模式。这些模式都是根据当地土地、气候、物种等条件,研究探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技术路线,为今后的工程建设提供了指南。

二是注重远近结合,转变发展方式。各个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一定就是十年,稳定了各地对于工程建设的预期,坚定了地方推进工程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工程建设在着力解决眼前突出生态问题的同时,还带动了当地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三江源地区约有10万牧民放下牧鞭转产创业,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和旅游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4%。工程区过度利用自然、消耗自然的状况有所缓解,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新路子。这些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为工程建设成果持续发挥效益奠定了基础。

三是注重科技支撑,加强工程管理。工程建设中不断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容器苗造林的比例大幅度提升,机械化造林应用也大幅度增长,坐水栽植、截干造林、鼠虫害防治等技术手段推广力度不断加大,有力保证了工程实施效果。同时,工程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形成了综合部门与行业部门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制、项目监理制、资金报账制和管护责任制。这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为持续推进工程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

二、准确把握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工程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五位一体”的新高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重要文件,确立了生态建设领域的重点改革任务和政策举措,我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新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强调要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新理念来实施工程建设,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这是我国生态建设领域治理思路的一次重大转变,是进一步提升我国生态治理水平和成效的关键和支撑。“十三五”时期,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遵循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新理念,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以及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二)要密切服务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任务

我国生态脆弱区、生态屏障区是贫困人口和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这些区域既是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点,又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已明确提出生态保护脱贫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支持贫困地区农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也部署了“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保护青山绿水”的任务。各地要认真落实决定和意见的要求,切实将脱贫攻坚作为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密切工程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的关系,实现生态改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同步推进、同步见效,努力做到既让生态好起来,又让群众富起来。

(三)要紧紧围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总目标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总目标,强调要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十三五”时期做好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工作,必须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作为总目标,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力度,提高我国生态承载能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范围覆盖了我国淡水资源最重要的补给地“三江源”,以及生态极度敏感和脆弱的石漠化、风沙源区域,涵盖了全球重要生物物种基因库、有“亚洲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是“两屏三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同时,全国18片集中连片特困区中,有11片在工程区范围内,经济发展滞后。开展工程建设,既是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迫切需要,又是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要支撑,这不仅关系到工程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到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社会和谐。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重点区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性,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更加坚定的决心,扎实有效地推进工程建设,以更大的成绩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三、全力做好“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工作

根据国家批复的相关规划,“十三五”时期重点区域综合治理的目标是:到202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区内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基本治理,总体上遏制沙化土地扩展趋势,沙尘天气明显减少;治理石漠化面积不少于2万平方公里,林草植被覆盖度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基本遏制石漠化土地扩展态势;青海三江源草地植被覆盖度平均提高25—30个百分点,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50%,水土保持能力、水源涵养能力和江河径流量稳定性增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区治理鼠害草地110万公顷,治理沙化土地面积10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万公顷,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围绕上述目标,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林草植被保护和恢复,治理沙化土地、退化草地和水土流失,探索发展草食畜牧业,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以及保障体系建设等5个方面。要完成“十三五”时期工程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非常艰巨。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以国家规划确定的目标为前提,细化分解各项任务,做好实施方案,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一)加强工程建设的统筹协调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治理理念,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沟通、加强配合,共同推进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工作。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要进一步整合相关渠道资金,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和生态补偿力度。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要充分发挥部门的优势,加强对各项工程建设任务的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科技部、国土部、环保部、建设部、统计局、气象局等也要对工程建设予以积极支持,要将工程区作为生态领域改革的重点,努力实现体制机制改革与工程建设同步推进。各地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对工程建设做好再部署和再动员,进一步树立持之以恒推进工程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组织体系,进一步明确思路和重点,保障工程建设持续增效。

(二)加大科技支撑,因地制宜推进工程建设

各地要对立地造林条件差、生态脆弱地区的植被恢复、雨水集蓄利用等关键技术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要遴选成熟实用、简便易学的技术成果进行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提升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生态条件,科学选择保护和修复方式,坚持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荒则荒的治理思路,防止过度采取人工措施。要坚持封山育林、封山禁牧与人工造林、草地治理并举,乔灌草、带片网相结合,科学高效地恢复林草植被。要因地制宜,以水定量,根据水资源条件合理确定生态修复的规模和强度,全面提高生态恢复的质量。

(三)大力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制度建设

各地要结合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建立工程建设成果的产权登记制度,将治理后的土地、完工的建设项目尽快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做到“不造无主林、不种无主草、不建无主工程”。要完善工程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将工程建设进度、工程建设成果管护、生态改善等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要积极配合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试点工作,在工程区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对失职渎职、滥用职权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予以严肃追责。要依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创新产权模式,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社会资本、金融资金参与和支持生态治理的积极性。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当前,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中央投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可以预见,受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十三五”期间大幅增加中央投资的难度比较大。刚才,有的省在发言中提出了要求中央扩大工程实施范围、提高中央补助标准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困难不小。开展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投入,要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性资金的撬动和引导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模式。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打通投融资渠道,拓宽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充分挖掘社会资金进入生态领域的潜力,支持通过特许经营等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推动生态保护修复与资源开发、旅游景观开发、生态种养殖、林下经济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五)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强化建后管护

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50多亿元用于工程建设,3月份已下达了投资计划。但截至目前,仍有个别省份尚未完成投资计划的分解落实工作,从调度情况看,工程建设进度也不理想,大部分工程建设任务进展较慢。各地对此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查找工作的薄弱环节,尽快把工程建设进度赶上来。明年的投资建议计划要抓紧编制、早做准备,要按照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新要求,抓紧完成工程作业设计的编制和批复工作,做好工程施工的各项物资、人力准备工作,争取中央投资计划下达之后,立即开展工程建设,不误施工的季节。要进一步强化建后管护工作,按照“谁治理、谁投资,谁管护、谁受益”原则,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结合自然资源产权确权登记工作,将成果管护责任落实到乡镇、到村、到个人。继续推行禁垦、禁牧、禁樵制度,坚决杜绝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发生。

区域信息安全协调机制助力抗震救灾 第12篇

“十二五”期间, 人民银行西藏辖区已初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安全协调机制, 金融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一是建立健全了安全事件报告及跨部门处置、风险提示机制, 有序开展信息安全检查、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应急管理等工作, 逐步形成了规范、有效的行业内信息安全管理框架。联合公安、通信、电力等部门建立了跨行业协调和应急处置机制。

二是每年召集银行业金融机构举办一至两次金融信息安全联席会, 向金融机构传达和落实人民银行总行及相关主管部门对信息安全工作的指示和安排;通报金融业信息安全工作重点和工作成果;研究分析当前金融业信息安全形势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金融机构开展信息安全风险防控方面的合作;提高从业人员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认识。

三是积极推动人民银行系统西南五省 (市、区) 应急协调机制建设, 2013年底人行拉萨中支参与制定《西南五省 (市、区) 人民银行信息安全应急协调管理办法》, 每年定期参加西南五省 (市、区) 应急协调联席会议, 实现了西南五省 (市、区) 辖区内金融行业安全提示、管理标准、检查规范、应急联动等成果的广泛共享。

在“4.25”尼泊尔地震应急处置工作中, 人行拉萨中支充分发挥西藏自治区金融业信息安全协调机制的作用和效力, 联合各成员单位成功组织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充分检验并提高了西藏自治区各协调单位和金融机构共同处置金融业信息安全风险的能力。

(一) “快速反应, 应急机动”是信息安全协调工作的根本要求

在重大灾难发生时, 时间就是生命, 速度就是效率。反应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的效率, 甚至影响救灾的成败。地震发生后, 设在科技部门的信息安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启动突发事件一级响应机制, 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发生1小时内立即启动电力、通信事件专项预案, 与西藏自治区电力、通信等职能部门及时联系, 了解最新救援进展, 协调电力局、通信运营商确保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优先恢复电力供应, 保障网络通信畅通。

(二) “指挥有力, 措施得当”是信息安全协调工作的有力保障

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机制后, 立即采取多种举措部署抗震救灾具体工作, 包括组织商业银行成立应急救援小组, 积极协调自治区电力、通信运营商等单位调配发电机、应急车辆, 联系就近的人民银行日喀则中心支行做好发电机油料储备供应准备等。在得知路被阻断, 外援无法进入灾区的消息后, 积极指导人行樟木口岸中支开展自救工作, 措施包括:借助UPS、发电机等设备优先保障夜间用电、手机充电, 确保人身安全;与樟木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和通信、电力部门保持密切沟通, 以便及时了解第一手信息;统计本行电子设备受损程度, 尤其是机房受损情况;及时了解灾区各金融机构的IT系统受损情况, 以便于实现应急救灾资源的统筹考虑。

(三) “信息共享, 注重协同”是信息安全协调工作的必备前提

抗震救灾工作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不同阶段应该有所侧重。在地震发生后的初期, 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无疑是重中之重。地震期间, 人行拉萨中支与西藏自治区电力、通信、银行等成员单位保持密切沟通, 建立微信群平台, 倡导成员单位发布第一手信息, 为抗震救灾建言献策, 既方便各单位及时了解灾区动态, 也为下一步工作的协同开展提供决策依据。同时, 通过编辑《应急信息》专报、建立微信群、拨打电话等方式, 将抗震救灾进展情况第一时间上报总行和兄弟行, 便于各级领导及时了解抗震救灾最新进展。

“4.25地震”是对西藏自治区信息安全协调机制应急工作的一次全面梳理和审视, 也是对人行拉萨中支科技应急人才队伍的一次实战和检验。实践证明, 人行拉萨中支在信息安全协调机制建设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和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是, 在本次地震抢险过程中,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一) 应急通信手段不足须引起重视

“4.25地震”发生后, 樟木镇瞬间变为断水、断电、断交通、断通信的“孤岛”, 樟木镇各金融机构一时间全部处于失联状态, 无法与外界联系。最终, 人行樟木口岸中支利用尼泊尔手机信号与外界取得联系, 报送出震后第一条人员平安的消息。在地震、泥石流等极端自然灾害发生时, 保持通信的畅通至关重要, 这是树立信心、战胜灾害的重要法宝, 特别是对于西藏这样地广人稀、通信设施薄弱的地区。因此, 能够24小时保持畅通的通信工具 (如卫星电话等) 显得尤为重要。

(二) 应急资源协调保障工作须进一步加强

发生地震、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时, 短时间内急需大量物资, 包括救灾专用设备、医疗设备、通信设备和生活用品等, 这就导致对应急资源的需求具有时效性、不确定性、弱经济性和非常规性特点。从信息安全协调角度来看, 应急资源包括且不限于应急发电车、UPS、网络设备、台式机等, 这些应急设备如何快速运输, 平时如何维护, 费用如何结算, 以及权责分工、适用范围等问题, 都需要与各成员单位协调磋商并通过签订合理的应急资源保障协议加以落实。西藏特殊的自然环境因素, 使得应急资源协调保障工作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

(三) 区域信息安全协调机制建设有待完善

人民银行当前制定的区域性金融业信息安全协调工作预案, 主要针对网络通信类、电力供应类、网络攻击类、网络犯罪类、公共突发类等事件, 并对各类事件的处理流程作出具体说明。当发生地震、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时, 金融机构将面临复杂多变的局面, 采用现有处理单一事件的应急流程, 显得非常机械, 可操作性也不强。因此, 有必要对现有信息安全协调工作预案作进一步梳理完善, 增加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流程。

随着金融信息化步伐的不断加快, 以及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 当代社会对金融业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西藏特殊区情, 研究、探索重大自然灾害等事件下区域性金融业信息安全协调机制及工作预案, 将是下一步工作努力的重点和方向。这将为完善信息安全协调机制建设, 提高区域金融业协同应急处置保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邢诒俊, 吴刚, 龙天威.建立区域性金融业信息安全协调工作机制[J].金融科技时代, 2011 (12) :44-45.

上一篇:综合性网站下一篇:绩效评估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