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农业范文

2024-09-21

民族地区农业范文(精选12篇)

民族地区农业 第1篇

一、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比较

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就是农业外延在微观层次上的拓展, 其实质就是农业产业链条向产前、产后部门延伸。农业产业链实际是一个贯通资源市场和需求市场, 由为农业产业化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不同功能服务的企业或单元组成的网络结构[2] 。它是具体的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3] 。农业产业链是在产业链概念基础上产生的, 实质就是产业关联, 而产业关联的实质就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4] 。农业产业链拓展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发生的深刻变革, 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拓展以后的产业链不再将农业局限于第一产业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而将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 甚至生态观光业, 原属于第二、三产业的产业, 也纳入农业产业链的结构之中来。因此, 产业链不断拓展和延伸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也是调整和优化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措施, 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二、农业产业链拓展的意义

农业产业链拓展是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基础性部门, 不仅为其他产业提供了原料, 而且也为其他产业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由于其自身的强关联性, 农村经济单靠生物的再生性生产已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必须加快基于农业产业链条的综合管理, 拓宽农村经济的空间才能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具体意义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有利于农民利益的保护

从农业产业链的运行规律来看, 可将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 分解为一系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增值环节。一个企业 (或农户) 可能在某一环节具有比较优势, 但却不可能在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比较优势。在农业产业链高度发达国家 (如美国、荷兰) , 很多企业生产与营销分离, 通过合同关系, 把流通和销售环节让渡给专业厂商来办理, 农业产业链的运作, 很多都是围绕大型的销售厂商来展开的。在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之间, 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实现互补, 整个产业链的综合功能增强。农业产业链拓展最大的特点是通过链条上所有节点企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户的紧密合作, 降低交易费用, 将影响交易有效运行的因素推向链条之外, 从而达到链条运作最优化和保护农民利益的目的。

(二) 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随着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和管理加强, 必然加速推广适用农业技术,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突出地方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支撑链条与体系;必然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农业链和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农村;必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只有加强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和拓展, 才能做强做大农村二、三产业, 有效改善农业产业结构, 加速实现农业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全面发展的各种专门人才培养, 以繁荣农村经济,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 有利于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链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对其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要素流动进行系统化组织、协调与控制, 以拉长和加强产业链条, 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提高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效率。此外, 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业产业链管理, 不仅是农业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的必然要求, 也是当代社会对农产品多样化和安全性的强烈要求, 农业关联企业通过与产业链的结合增加了其产品的安全可信度。因此, 拓展农业产业链可以提升农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三、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拓展的障碍分析

民族聚居区多处为老少边穷地区, 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之历史上民族地区多为地方统治, 受各个朝代中央政府管理的较少, 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 因此文化相对落后, 与外界的交流和贸易非常缺乏, 商品意识差, 经济发展缓慢。正是历史文化与自然条件的限制, 农业基本上没有摆脱单一从事动植物生产的传统状态, 严重阻碍着农业产业链的拓展。

(一) 耕地面积狭窄, 生产规模小

“七山一水一份田, 一份道路和庄园” 是很多民族聚居区的真实写照。这里耕地面积普遍偏小, 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农村的生产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 生产的计划性由各个家庭自己决定, 更不利于规模化经营。因此, 农业产品生产形成了“小批量”的格局, 无法适应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化生产的需要数量。就是民族地区的某种农产品能满足某加工企业的原料供给, 但由于供给的农户太分散, 必然要增加交易成本, 这不利于农户家庭与加工企业的合作。另外, 由于生产的分散, 提供给加工企业的农产品的品质优劣不同, 必然影响加工企业产品的质量, 从而影响加工企业与农户的互惠关系。民族地区耕地制约及生产制度等是影响农业产业链拓展的最主要障碍之一。

(二) 商品意识淡薄, 专业化生产缺乏

民族地区的居民长期居住边远山区, 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 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现代商品意识淡薄, 所以各家庭的生产都是“小而全”的局面。而农业产业链拓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数量充足, 质量标准一致的稳定农产品供给, 专业化生产是农产品数量与质量的保证, 这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的加工, 而且也有利于市场的开拓。加工企业与农户能否保持稳定合作关系的关键是其间的经济利益能否得到合理和有效的分配。对于在这种合作关系中居主导地位的加工企业来说, 必然会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去选择对自己收益最大的合作伙伴。根据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及合作的实践, 加工企业一般愿意选择大农户进行合作, 因此, 民族地区缺乏专业化生产是影响农业产业链拓展又一障碍。

(三) 交通闭塞信息不畅, 抗风险能力差

民族交通条件差, 教育文化落后, 市场信息无法及时到达农户。加之单个农户自身能力有限, 资金、技术等的缺乏, 不可能有足够的实力理性地进行农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调整中, 也往往产生个人理性预期基础上的合成谬误, 引起农产品供求的大起大落, 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从而影响到加工企业与农户间的合作关系。只有信息的保证, 才能使农产品生产更适应市场需求结构, 缓解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 避免因结构性过剩而导致销售不畅引起的价格波动, 稳定农产品的市场供求, 降低农产品价格风险。交通信息的瓶颈也是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拓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四) 人才、技术、资金紧缺, 产业服务水平低

民族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农产品产后环节开发滞后, 没有相应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相配套和链接, 农产品加工、运输、储藏、销售中的腐烂、浪费损失严重, 农业产业服务程度低, 特别是产业后和产中服务水平低, 尚未形成系统的、复杂的产业链, 大量的农产品没有经过精加工和深加工就进入市场, 没有实现相应的附加价值。随着农业产业链的拓展, 必然要加速推广适用农业技术,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突出地方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基础是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由于科技人员紧缺, 加上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建设和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设还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要。特别是农产品产后环节的精度和深度开发, 扩张其价值和效益, 发展各具特色的、增值空间大的, 而且能够创造较多就业机会的产后经济方面, 由于技术和资金的约束, 无法发挥比较优势, 做强做大特色产业, 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于教育文化的相对落后, 科技人员的紧缺以及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成了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拓展的又一瓶颈。

四、民族地区拓展农业产业链的对策

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的原因, 商品意识淡薄, 资金、技术、人才紧缺, 交通不便, 自信闭塞, 农业生产主要是单一动植物生产, 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要。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必须用现代农业改造这种原始落后的农业。

(一) 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

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 自然、文化特殊性, 拓展农业产业链的任务不可能由农户单独完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由于其公共物品性, 只能通过政府来建立。另外, 人才、技术、资金溃乏的局面也只有通过政府的投入才能得到改善。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最根本的区别, 就是生产以市场为导向, 而要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户去搜索市场信息, 不仅成本太高, 而且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 无法从繁多的信息中捕捉真正有用的信息。只有通过政府的引导, 让农民进入产业链的各环节, 才能使农民从农产品深加工和贸易中分得利益。而企业和农户经营的联系, 既发挥了农业家庭经营成本低、生产管理精心等优越性, 又弥补了小规模分户经营难以调整结构、难以衔接市场、难以获得产后利润等缺陷, 为家庭经营注入新的活力。只有政府的作用才能制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的交易制度, 维护市场秩序, 对市场交易活动进行严格管理, 为农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政府应加大发展农业教育、科研服务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引导专业化生产的发展, 为专业化生产提供优惠政策和技术服务。

(二) 转变农民的生产理念

民族地区居民由于世世代代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 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十分严重, 商品知识缺乏, 这种生产观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现代农业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 并通过产业链纵向和横向拓展, 向第二、三产业不断渗透的一个综合性产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分工不断细化, 农户和企业只是一系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产业链条的节点, 一个农户 (或企业) 可能在某一环节具有比较优势, 但却不可能在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比较优势。在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 每一个生产农户 (或企业) 通过相互协作生产, 使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单元实现互补, 增强整个产业链的综合功能, 从而提升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 民族地区必须首先转变生产理念, 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社会化生产, 促进农业产业链的拓展。

(三) 重视农村干部的培训

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 农民的生产都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 如果某家在某一环节或某种动植生产上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那么邻近的村民就会进行这方面的投入, 从而形成产量的大起大落, 不利于产业链的拓展。农村干部作为带领广大农民进军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骨干力量, 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水平、管理方式、科学方法和领导能力, 对于制定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和科学决策、开辟产业化门路, 调整产业结构, 拓展农业产业链条, 实现现代农业管理,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培训, 提高农村干部推进农业产业链拓展和加强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素质和才能, 能够根据市场前景和需求, 结合本地的具体条件与实际, 科学的、民主的作出切实可行的农业产业链、产品链决策, 保证产业化和产业链管理决策与计划的有效实施。同时要深入农业产业链的所有节点和过程进行调研, 重视群众在农业产业链拓展中的呼声和要求, 把握好产业链中农户、企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的利益结合点。通过学习与管理活动的循环往复, 提高农村干部和后备干部队伍的素质, 增加农业产业链拓展中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更多地培养适应农业产业链拓展与管理, 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

(四) 注重产品市场的开拓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产品销售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产品适销对路是企业成长的基本保证。通过寻找农产品流通销售的异地市场, 甚至境外市场, 开发研制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系列梯级农产品, 促进农业产业链的拓展。通过市场开拓延伸的产业链, 其产品的产销衔接比较紧密, 能及时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差异化的要求;同时在市场寻求的过程中, 农民及农产品生产企业或中介组织, 可灵敏地感受市场变化波动, 从而促进订单农业、合同农业的发展, 并可加速农产品的储运、保鲜产业链条等节点的发展。这种通过市场拓展产业链的方式, 特别在我国加入WTO后显得尤为重要。

(五) 产业链条协调机制的构建

产业链条上各个节点的分工与协作是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前提。农产品由于其自身易腐性、生产的周期性、产品数量和质量的不稳定性、原料质量对加工产品质量的特殊性等, 在供应商、生产商和加工商之间的关系协调上比单纯地进行市场开拓更能提高整体的效率。就目前民族地区分散生产的格局, 生产中更多是竞争的关系, 如何协调各生产环节的合作, 强化各生产环节的利益共享, 显得尤其重要。通过产业链条协调机制的构建, 在农业产业链拓展的中, 提高各经济主体的合作能力, 使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重组, 提高产业的带动效应, 真正使农业的种养加、农工贸成为一体, 使农业的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从而达到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目的。

(六) 加快龙头企业的建设

农业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是联系农户与消费的纽带,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地位, 加工业上不去, 粮食经济就搞不活, 畜牧业也难以有大的发展, 农民增收和财力增强的目标就很难实现。特别是在相对闭塞的民族地区, 只有通过加工龙头带动作用, 一些具有特色和优势产业的链条才得以形成。通过加工业的发展, 促进市场建设, 让繁荣的市场来刺激和引导加工业的发展, 带动产、供、加、销一体化经营, 而加工业的发展又能极大地带动农业、商业及服务业的发展, 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互为条件, 协调发展, 有序地传递效益, 实现产业链条的层层增值。

摘要: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原因, 农业主要依靠自然再生产, 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加之生产规模小, 交通通讯设施落后, 技术、资金、人才的紧缺, 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农业产业链的拓展, 因此, 必须依靠政府的引导, 使产业链上各个节点协调发展, 推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民族地区,拓展对策

参考文献

[1]李翔.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农业现代化的破冰之履[J].农业经济, 2006 (5) :23-24.

[2]王国才.供应链管理与农业产业链关系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4) :46-48.

[3]王凯, 韩纪琴.农业产业链管理初探[J].中国农村经济, 2002 (5) :9-12.

民族地区农业 第2篇

民族地区中专英语教学方法探索――民族地区中专英语多元教学

文/赵 青

摘 要:就如何提高民族地区英语教学水平,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定尝试。其宗旨在于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多方面提高民族地区英语教师的教学认知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高于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专;英语;多元教学

“民族地区”指的是由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本文所提民族地区,专指与本文情况相似的彝族自治地区。多元指三个以上的整体或实体。多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教学活动达到最佳效果的教学。运用多元教学,能使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进行大量的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眼、耳、口、手等感觉器官的作用,让学生尽情地表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感受知识,体会学习英语的快乐,并愿意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在民族地区的中专英语教学中,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辅之以其他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英语教学。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任务,《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为:指定担任的工作。任务在英文中是task,即设定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任务型教学法中的任务其实就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活动。任务型教学通常由三个教学阶段组成:任务前(pre-task)、任务中(during task)和任务后(post task)。

二、任务型三环节教学法

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的“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以及由此产生学习的动力,这是由一个有梯度的系列性活动组成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即由“任务前―任务循环―语言聚焦”这三个环节构成,以达到解决某一交际问题的目的。

三、任务型分层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是根据学生实际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这样在教学中就可以选择相应的教学材料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听、说、交流的训练。其过程是:

第一步:将准备好的不同层次的训练材料分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

第二步:提出任务并和学生一起预测材料,展开话题。根据听力材料的内容,给学生布置任务,展开话题讨论,可以达到听、说、交流的训练目的。

第三步:通过不同层次学生的说话来完成听的任务。教师把要听的材料的关键词分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能用教材中所学的对话或句子进行替换或简述,或要求学生尽量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或要求他们积极参加话题的讨论。

第四步:从整体上帮助学生理解详细信息,完成听、说训练任务。教师要让学生先把握内容的主线,在此基础上再捕捉详细的信息。

第五步:合理安排课堂节奏,采用合作式教学模式。(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教师努力合理安排课堂节奏,微调教学要求和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

四、任务型分组教学法

分组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将学生分成人数大约相等的若干小组,教师按学生不同的英语基础和能力,不同的学习习惯、目的、动机、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将学习小组内的`学生分成几个层次,教学中对应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

民族地区中专英语教学主要围绕以上几种任务型教学法进行。除此之外,将其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相搭配,也促使英语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五、语境创生教学法

在真实而有意义的语言中学习英语,不仅趣味浓、印象深,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情商,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为了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语言情境,打破教材编排顺序,将某些单元提前,巧妙地安排在恰当时间进行教学,使课堂英语更贴近生活。

六、幽默教学法

幽默教学法是一种将情感活动、创造活动、审美活动与人类智慧和乐感紧密结合,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讲英语小笑话(joke)、英语小故事(story)、英语谜语(riddle)、英语绕口令(tongue twister)、英语小游戏(game)、英语对话(dialogue)、值日报告(duty report)等各种娱乐活动进行教学前的热身,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说话能力、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在笑(1augh)中学习,在玩(play)中受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七、体验式教学法

顾名思义,体验式教学就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体验式表演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表现英语教学的主题,达到教学目的。英语教学的核心是听、说、读、写,体验式教学应用于英语教学便是重点提高学生听、说、读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民族地区的中专英语教学状况的改变,首先必须是民族地区中专英语教师本身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改变。面向学生,以课堂为主进行整体性教学,以阅读为中心,语言、词汇、语法、句型、课文综合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改变民族地区中专英语教学落后现状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要让他们喜欢英语、学英语、用英语,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观念、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真正改变,才能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民族地区的中专英语教学才能更好地为民族地区的长远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民族地区农业 第3篇

1、政府工作人员要树立信息观念。政府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者和信息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其管理和工作人员要以推进农业信息化为己任,牢固树立信息观念,真正认识到信息是资源和财富,只有掌握利用信息,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才能加快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步伐,进一步缩短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2、农业科技人员要强化信息服务意识。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特别是基层农业科技人员要加深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找准位置,充分发挥其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

3、农业生产经营者要提高信息利用、开发重要性的认识。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户既是农业信息受益者,又是农业信息生产者,要加大信息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领域,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引导农民掌握利用农业信息,并积极主动开发农业信息资源。

(二)加强领导,强化组织引导

1、要加强领导,明确定位。农业信息化是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和多种业务技术综合集成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统一规划,分工合作,协同开发建设。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成立农业信息化领导组织,强化在农业信息化中的职能作用,实行统一规划、指导、协调,保证其健康发展。同时要建立农业信息化服身体系,成立省(区)市县三级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和相关的农业信息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提供及时、准确、快捷的信息服务。二是各涉农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找准位置,充分发挥其引导、管理和推进作用。

2、要强化组织引导。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指挥体系,强化组织引导工作,制定扶持政策,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一是加强对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统筹规划和指导,建立信息资源开发网络,加强数据库开发,并建立数据库更新体系。二是加强信息市场的管理和立法。三是加强统一标准。各级政府要在加强规划管理的同时,着力搞好农业和农村信息的标准化建设,要依据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和农业自身特点,构建包括农业信息采集、网络平台、数据库建设以及信息服务规范等标准体系。

3、要实现资源整合。民族地区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要切实搞好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整合,这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保证。整合信息资源就是要建设农业信息综合平台,建立信息共享制度,推进各部门涉农信息资源的集成整合,实现涉农公共信息数据库共享。整合网络资源就是要把本地区主要的农业信息发布网络进行整合,提升农业网站整体功能,形成本地区统一的农业信息发布窗口。

(三)加快设施建设,强化信源开发

1、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建立计算机网络、通讯、视听等多媒体网络的农业技术推广系统。民族地区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政策,加大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建成相对完整的地(市)、县、乡、村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要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信息网站;加快各种农业实用数据库的开发,加强并完善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市场行情、农业科技、农业实用技术及科研成果和政策法规等数据信息库建设,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网络的作用。

2、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

一是充分完善现有涉农信息资源,努力开发实用信息资源;二是积极创造条件研发并构建实用性较强的农业应用信息系统,如各类电脑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产品预警系统、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监管系统等,及时有效地向广大农牧民传播各类农业信息。

(四)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开发力度

1、各级政府要增加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要设立农业信息化专项资金,对农业信息网络、计算机硬件建设和农业信息系统开发所需资金以及农业农村信息系统日常运行所需费用,都要给予必要的投入,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此外,要充分发挥市场融资的作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个人、集体、企业等多方投资,形成多元化投资渠道,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

民族地区农业 第4篇

1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含义

农业信息化的实质就是把信息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生活管理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的沟通方式带来了巨变, 这种变化也适用于农业领域。作为信息化的一部分, 农业信息化更多的是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 通过技术手段和终端提供给需求方, 实现了农业市场信息的及时流通。当然, 实现全面的农业信息化建设, 所要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 如通讯、微电子、物流等领域, 所以, 农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在本质上盘活了整个农村经济, 特别是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 但是从层次上看是对农村经济进行的一次变革, 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历史意义。

2 农业信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研究

2.1 农业信息化建设体现十八大精神的重要途径

新时期, 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提出了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重大战略部署, 体现了国家发展经济的新思路, 特别是对于农业发展而言, 信息化第一次从国家层面与农业发展高度融合[1]。这一决定是符合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纵观各国, 特别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总结的经验和教训, 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长期面临的瓶颈, 预示着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 已经开始依托强大的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的大发展。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特别是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长期以来的信息缺乏, 是本地区农业的优势一直没有得到发挥, 信息缺乏也一度成为脱贫的最大障碍。从国家层面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是对长期存在的发展劣势进行的深入变革, 打破信息流通的不畅性, 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2.2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农业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 在我国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 本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模式, 现代化水平是普遍不高的, 同时在农民业务素质及农业知识获取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本身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进行。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内容在于农业发展更多依赖于现代工业技术及其他相关管理方法, 不仅如此, 在农业信息的驱动下, 全体农业发展参与者已经不但是农民这一传统范畴, 相应地, 在现代农业要求下, 农业参与者更多是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人群, 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是高度契合的。当然, 要实现这一观念的转变, 相关的农业知识宣讲与政策的落地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 称谓的转变只是一个表象, 其内涵实质在于在农业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 逐步淘汰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 发展市场化、信息化的农业经济。现代农业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与传统农业单一的发展模式不同, 现代农业与工业与市场是紧密相连的, 这就意味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都是遵守市场规则的, 所以, 市场信息的流畅性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在现代农业欠发达地区, 通过一系列改革, 市场信息的流通性仍然处于低水平, 那么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也就不高。

总之, 现代农业不但是农业技术的普遍推广及运用, 更重要的是使农业能够参与到市场中来, 无论是市场信息还是技术信息, 都会影响本地区农业发展的规模。另外,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民族特殊性, 农业信息化会可能更加复杂一些, 现代农业, 信息化和技术既是推动其发展的引擎, 也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无疑, 结合到中国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现状, 完全实现农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有显而易见的, 当然, 这些地区也有者自己独有的发展机遇。现代农业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健康的农业发展生态, 它的要求是符合地区实际和农业发展规律。在一些欠发达地区, 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和形态有可能会和其他地区不太一致, 因为注入了本地的实际情况, 通过发展特殊农业, 能够拓展现代农业的外延。

2.3 农业信息化能够带来农民增收

长期以来, 农业问题中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 这势必会降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可以看出, 农业生产与国家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 在过去, 农业生产也主要仰仗着天气的好坏, 看天吃饭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显著问题, 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农业耕种技能培训, 人们的家庭收入只依赖于农田的耕种, 非常单一, 同时风险也非常高。随着新中国的建立, 中央不断加大对农业问题的关注和投入, 大部分地区农业发展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模式, 并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但在广大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 农业发展是非常滞后的, 带来的突出问题就是农民收入微薄, 无法支撑起持续性的农业产出[2]。

前文提到的农业信息的闭塞是引起农民收入微薄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民族的多年来的特性, 所采取的农业形式与内地相比是有所差别的, 这就需要一套符合当地特色的农业特色才能支撑起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 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较为薄弱的,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信息的闭塞, 加之偏远地区往往路途遥远, 本地的特色产品无法及时外销, 外面的产品也无法销往本地, 使本地区的需求信息无法及时与外界形成沟通, 无法有效组织农业生产。农业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冲破市场信息滞后的瓶颈, 实现信息互通, 为农民增收带来迅捷的市场信息。

2.4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举措

城乡发展, 是有差距的, 在曾经一段时间, 这种差距甚至是在不断扩大的, 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倾斜在发展的早期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城市内部的信息流通带来大发展时期, 城市人口的增多,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带来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社会现象, 农村人口也在这次人口迁移中开始减少, 那么从长远看来, 农村人口减少及意味着农村劳动力也在向城市转移, 慢慢地, 留在农村的往往就是老人和留守儿童, 这一现象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不良后果。农民工现象, 甚至是90后农民工也是这个现象的延续, 大城市的就业机会肯定会强过农村, 究其原因就是信息的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也是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原因。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在打破信息壁垒的同时, 对城乡二元结构的修正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 让偏远地区的农村生产力得到再一次解放, 盘活整个农业生产的活力, 增强农业信息服务的能力和管理水平, 不断缩小与城市发展的差距, 使外出务工的生产力能够回家创业工作, 这将是一次劳务的回流, 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

2.5 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技术的进步

农业信息化建设, 在于把先进的农业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之中, 让技能信息管理信息能够充分在的在农业生产领域进行流通。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受到地域的限制和专业农业专家的缺乏, 没有能在当地实现创造性的农业生产, 这就导致了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在长时间内农业建设并没有取得长时间的突破, 特别是在农业人才的引进方面, 该类地区一直没有优势, 不少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往往不愿深入到特殊农业产区进行科研工作, 专业人才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了影响了基于该地区的农业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提供诸多服务, 如产区农业基本概况, 相关领域技术、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与仓促、农业就业等各方面的信息, 能够为需求方提供各种有用的信息。在互联网时代, 信息化的产品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能够与最快时间覆盖到目标人群, 特别是在一些新技术的应用上, 不少地区能够成为最佳的测试平台, 为本地区布局相应的科研项目提供支持。

3 关于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地域、历史、人文等因素的差异, 导致了农业发展水平要落后于城市周边地区, 这也是脱贫的难点之一。特别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 特殊农业或者农业旅游经济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信息化建设中, 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就需要充分调动不同生产要素的流动性,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1 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明确信息化建设战略目标

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经济水平发展不均衡,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 那么在强调共同富裕的大目标下, 进行信息化建设是极其必要的。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本身的实际情况, 需要实现自己的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的合理化流通是实现此类地区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 盘活农村经济, 促进生产要素的流通, 把信息技术引入农业生产, 实现农业生产的科学化, 最终才能实现地区脱贫, 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3]。

3.2 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布局, 打通最后一公里

农业信息化需要依托于基础布局, 以农村电商经济为例, 农村市场的消费力和农业产品供应之前的需求矛盾是决定农村电商规模的最终指标。事实证明,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 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农村电商经济提供了一系列的契机。路网的改善, 降低了商品运输的效率, 仓储和物流板块的加强以及回溯机制的建立, 能为健康安全的产品提供一个质量监测系统。此外, 农村信息发布平台的上线并运用, 使农业供给侧得到了更为精确的市场, 更有利于安排农业生产。

3.3 提升农业生产参与者的素质

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就是农业参与者专业素质较高, 在目前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并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要求, 所以, 首先组织涉农专家深入基层, 了解当地的农业概况, 根据当地情况发展特色农业。其次, 组织学习最新农业技术, 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 深入农村企业, 提高和完善农产品加工、储存知识;同时, 对于一些畜牧区的企业, 强调动物疾病防控意识, 提高防控的能力。

3.4 依托当地, 建立农业信息大数据库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也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都会有自己的特殊优势, 在环境保护下, 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农业资源,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需要依托强大的农业信息大数据的支持, 通过合理调度, 健全信息资源建设, 保障农业信息化能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欢.农业经营主体分化视角下农机作业服务的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16.

[2]丁亮.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民族地区农业 第5篇

关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文化转型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研究报告之二

在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的.推动下,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须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充分注意民族地区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明确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取向,掌握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作 者:王志珍  作者单位:中共广西区委宣传部,广西,南宁,530022 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3 “”(6) 分类号:G03 关键词:文化   精神文明   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农业 第6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学生;学习差异;自主学习;课堂表现;对策

少数民族是我国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少数民族人才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力军,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对所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进行了综合比较,发现造成二者之间成绩差异的因素主要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表现等方面。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成绩,提升其综合素质,正是本文需要探讨的内容。

一、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素质的重要性

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社会环境以及语言文化的不同程度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与汉族学生相比,都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以笔者所在的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例:

首先,少数民族的学生一般都有着较强的民族意识,他们的父母表现的更为明显,现在国家的政策比较好,鼓出资励他们下山定居,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愿意,这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次,由于少数民族的学习基础一般相对较差,使得他们在学习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即使有一些学生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也付诸行动,但是由于难以对学习知识进行充分吸收,使得他们在成绩上与汉族学生有着一定的差距,从而使得他们产生了较强的自卑感,缺乏相应的自信心,出现了厌学兴趣;

最后,甚至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学校和家庭的管教不严,常常出现偷盗和吸毒,甚至还有向教师行骗的现象发生,这也造成了很多老师“不敢管”。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也是少数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只有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少数民族地区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地区民汉学生的主要学习差异

笔者通过对所在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民汉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做了深入的对比和分析,其主要存在以下的特点。

1.自主学习的差异

自主学习能力是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其能否充分接受教学内容的重要前提。在具体的课堂中,主要表现为学生能否在充分清楚教师的教学目的的基础上,跟上学习的进度,而且能否有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策略,同时是否可以灵活地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整等。在笔者所在的班级来看,民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着一定的差异,少数民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好,也即是说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努力和主动,但是由于他们不善于与其他的学生在学习心得上进行交流或进行互助性质的练习和复习,从而很难将学习的知识带入到实践中去。而针对该方面,汉族学生要比少数民族学生强出很多,这也是逐渐造成民汉学生之间成绩差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课堂表现的差异

课堂表现是最能直接反映学习是否用心学习的表现之一,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主要包括是否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完成课堂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或者对教学内容表现出质疑、提出建议等。根据本文进行的有关数据统计,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性也是大致相同的,甚至少数民族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还表现出比汉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方面。不过少数民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遇到问题后,往往不喜欢从师生那里获取帮助,而且不愿意表露出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想法,也即是说,在课堂表现上,少数民族学生虽然主动性较高,但是不善于表现与展示自己,造成了和汉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

三、少数民族地区民汉学生学习差异的解决对策

从上文的分析中也可以明显看出,总体来说,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學生在自主学习与课堂表现上的差异本质并不大,之所以会造成二者之间的学习差距,根源就在于少数民族学生不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学习,而且也不善表现与展示自己,需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加强。而且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上比汉族学生表现出更加努力和主动的特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他们的引导作用,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和其他学生进行互动,不要怕错,要勇于表现自己。建议他们多在学习过程中展示自己,并有意识地将新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而且培养自己能够根据自己当前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民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之外的状况进行关注,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注意其和汉族学生在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社会环境以及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别,采取差异化的教育方式,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和学习状况,并针对实际状况探索出有效的解决途径。必要时,教师还可以加强和少数民族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以同时发挥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缩小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除了要做好本文所述教学方法以外,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民汉学生的不同特征区分对待、因材施教,以切实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朝宾.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学习心理差异及教育策略探索[J]. 贵州民族研究,2004,02:171-175.

[2]谭清. 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英语听力策略实证调查分析[J]. 民族教育研究,2007,01:101-107.

[3]田有兰,刘明,原一川. 英语学习中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语用迁移的对比分析[J]. 大理学院学报,2007,05:39-42.

[4]朱红梅. 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中归因倾向的对比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1:63-64.

[5]赵静宜. 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英语成绩差异的非智力因素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04:30-31.

民族地区农业 第7篇

1 现状

1.1 经济指标

2009年花溪区生产总值632 597万元,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68 712万元, 第二产业272 989万元, 第三产业290 896万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86∶43.16∶45.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5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 821元, 其中, 少数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 368元。

1.2 基础设施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以项目建设为纽带, 在少数民族地区建成耕道73 km、耕作便道46 km、串户路改造267 km、蔬菜病虫测报站1个、蔬菜产地批发市场1个、蔬菜育苗中心1个、农残检测站5个、钢架蔬菜大棚200个;修建沼气池7 636口;改灶7 636套;圈舍改造10 000 m2。

1.3 产业指标

1.3.1 良种推广率。

“两杂”良种推广率90.8%。

1.3.2 粮食产量。

粮食产量2.6万t, 粮食基本自给。

1.3.3 蔬菜产量。

年蔬菜播面0.25万hm2 (次) , 年蔬菜总产量达4.8万t, 外销蔬菜1.1万t。

1.3.4 畜牧业。

2009年生猪出栏52 731头、牛3 557头、羊1 557只、禽550 955只;大牲畜存栏26 261头 (匹) 、猪42822头、家禽305 162只;肉类总产量4 312 t、禽蛋产量856 t。

1.4 农村劳动力资源

农村劳动力53 817人, 其中, 从事第一产业20 901万人, 初中以上 (含初中) 6 144人, 占第一产业人数的29.4%。

2 问题

2.1 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

一是急于求成, 计划多、口号多, 工作落实少;二是缺乏长远规划或有规划而未很好地实施, 呈现点多、规模小、亮点少的现象。

2.2 信息和技术服务组织活力不够

在信息和技术服务方面明显滞后, 尤其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寨产前、产中服务跟不上, 仓储、运输、销售环节等服务的滞后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2.3 投入不足, 影响了农业发展进程

一是由于地方财力不足, 导致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缓慢, 无法完全满足项目建设和生产的需要;二是缺乏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 没有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中;三是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不大, 无法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2.4 农民文化素质总体不高, 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到位率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主要经济收来源于外出务工。同时, 当前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一定文化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 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多为老、弱或半文盲人员, 自身文化素质和传统观念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带来了一定影响。

3 对策

3.1 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发展特色农业

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 因此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 明确指导思想、原则、发展目标、建设任务和具体措施, 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民风民情, 制定出长远的、切实可行的宏观规划, 而且要制定出层次分明、区域性强、纵向衔接、横向协调、生产力布局和生产要素配置优化组合的实施方案, 指导实践。要认真、全面、深入地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资源条件,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立足优势, 因地制宜选准方向和重点,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2]。

3.2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建好结构调整必需平台

必须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积极组织资金,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水、电、路、气、房方面的投入, 改善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建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需平台, 抓好后续监督管理, 注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效益开发, 为农业项目实施, 增加农民收入奠定基础[3]。

3.3 选好农业项目, 培育龙头

在项目选择上, 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少数民族农民意愿, 坚持选择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增收明显的项目。通过政策优惠、优质服务和宣传引导等办法, 鼓励或支持龙头企业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企业原材料基地, 发挥项目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4]。

3.4 加强农民科教培训,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依托高校集聚资源优势, 通过“阳光工程”培训、“百名专家进百村、科技帮扶带创业”等活动,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科教培训, 特别是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增加农民收入。

摘要:通过对花溪区少数民族乡、村调研, 查阅相关农业生产资料, 总结分析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主客观因素, 并提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对策,贵州花溪

参考文献

[1]发展中的贵阳[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8 (1) :130.

[2]张春江.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山区经济增长[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1) :24-25.

[3]魏朝学.花溪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农技服务, 2009 (7) :146, 162.

民族地区农业 第8篇

基于农业比重高、特色农业资源丰富的特点, 四川省民族地区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开发特色资源、走特色经济的道路。然而, 资源优势不等同于产业效益, 四川省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在哪里?如何与旅游业联动开发, 提升特色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充分释放并尽可能延长特色经济的特色效应, 对于四川省民族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稳固增收、农村面貌的改善以及全面小康的建设, 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从传统农业大省迈向现代农业大省的“短板”

四川古称“天府之国”, 从历史和地理上讲, 主要是指丘陵平坝区尤其是盆地西部成都平原。小农经济年代奠基于传统农业基础之上, 并以其温润养人的气候、水旱从人的水利设施和丰富的农产品供应塑造了这块金字招牌。

四川省按地貌和气候以及农业利用方式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为盆地丘陵平坝,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农耕文化区, 区内又可分为盆西成都平原和盆中丘陵区;西部为高原山地, 属立体垂直气候林牧农文化结合区, 不仅是四川少数民族的世代居住地, 也是四川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劣势区域。

目前的问题是传统的猪粮安天下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用现代农业的眼光审视四川农业,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我们有丰富的农产品, 但是“大路货”太多了, 没有特色没有品牌, 走出四川叫不响, 缺少在全国很突出、有竞争力、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或者是没有量, 如我们的粮食, 赶不上东北;或者是没有品牌, 如我们的茶叶。传统农业过去也在种菜、也在种水果, 但它是分散的经营、生产、销售状态, 没有形成现代产业必备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 不能形成优势产业。传统农业生产的是产品, 自给自足, 而现代农业生产的是商品, 是为卖来生产, 它的内涵、它的功能远远不止于保障供给那么简单。过去人们认为农业就只是一个生产功能, 提供衣食原料, 实际上, 农业还有生活休闲功能 (如从成都流行到全国的农家乐) 、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及文化传承等。

四川省未来的现代农业之路就是要把四川丰富的农产品打造成特色产品来销往全国、销往世界, 将特色农业与传统农业、现代服务业联系起来, 形成一个产业链条, 走特色农业之路。由此打量整个四川资源, 重新审视发现, 未来能给四川“天府之国”这块金字招牌添光增色的, 恰恰是过去被人们认为是农业劣势区域的四川民族地区。

四川民族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有明显的多样性优点, 在过去农耕文明漫长的历史中, 由于食品供给压力, 民族地区农业功能多样性的优点没有被发掘, 随着我国粮食供给关系的逐步宽松, 四川省民族地区的农业也逐步获得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机遇。

四川省民族地区农业利用方式在不同的地貌条件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西部是高原山地;北部高原是天然的牧场;中部和南部为高山峡谷, 立体气候明显, 林木茂盛, 适宜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南部有四川省第二大河谷平坝安宁河流域, 热量丰富, 适宜发展南亚热带作物。不同的地域, 不仅农业利用方式各异, 而且共生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民族风情, 为特色农业与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转化、结合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埋下了伏笔。从生产条件、资源禀赋、生态条件来说, 具备筛选、培养、打造出一、二个全国和世界级特色农产品基地的潜力。

四川省民族地区农业的优势在于特色生态农业, 生态特色农业是四川省民族地区未来农业的希望。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已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为主要目标, 围绕优质粮油、绿色蔬菜、优质水果、中药材、茶叶等产业, 在全省建1000个示范片, 每1片的面积为10000亩, 每1亩的产值为10000元, 这就是千亿示范工程。省级财政已安排专项经费, 每年都投入两三个亿 (元) 来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全省整合的资金应该在30亿~40亿元的规模。目前, 用特色农业重塑一个天府之国的轮廓已现。

二、四川省民族地区异常丰富的特色生态农业资源

特色农业是四川省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特色农业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转化成区域内特有的、具有绿色或无公害特点的名优产品和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 对培育区域经济竞争力, 优化地方产业结构,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有着重要作用。特色农业以“名”、“特”、“优”、“精”、“新”等为基本特点, 以各地独特的光热、水土和物种等自然条件为基础和依托。区域性的产品并不代表其他地方不能种, 只是这个地方更有名, 质量更好。如会理石榴, 接近30万亩, 产业规模在全国是第一;还有凉山的苦荞, 既是世界苦荞主要起源地之一也是主要产区, 产量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特色农业还是生态农业, 客观上需要自然因子对农业生产发挥更大作用, 提高生态支持力, 保持可持续的优势。尤其是在食品安全受到广泛关注, 绿色食品受到无比推崇的今天, 生态绿色这张牌, 就是竞争力。

严格说, 特色农业应该是叫特色效益农业, 特色是相对的, 比如说阿坝州的川贝, 人无我有, 这就叫特色。但特色农业特色更要体现在效益上, 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并存, 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 形成了区域性规模化生产, 兴业一地, 富民一方。

四川省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生态农业,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受特殊的海拔、地理、气候等复杂因素的影响, 四川民族地区形成了一大批其他地区无法替代、仿造和迁移的独有农业资源, 山川藏珍、草原埋药, 生长在大凉山高海拔山坡上的苦荞, 被称作“高原人参”的红景天, 价格被炒到比黄金还贵的冬虫夏草, 等等。在对这些独有资源进行加工而形成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产业, 构成了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农业的基本特征。尽管有些独有资源由于种种原因, 一时还难以形成比较大的经济优势, 但从长远来看, 独有资源对特色农业的支撑作用是越来越显著的。

四川省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资源优势:

1.物种资源优势

独特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和生态条件, 造就了四川省民族地区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尤其是生物优势资源, 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2.自然资源优势

四川省民族地区幅员辽阔, 以土地为主的资源优势突出, 土地总面积和土地人均面积, 草地资源总面积和人均面积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仅如此, 地形气候复杂, 农业立地条件多样, 对于以特殊的资源、气候和立地条件为基础的特色农业, 是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

以凉山州为例, 这里气候独特, 是全省热量资源最丰富、土壤类型最多的地区, 能够满足多种动植物生长需要, 全州森林覆盖率为30.5%, 土地面积约合9017.2万亩, 耕地477.41万亩, 土地利用率低, 中低产田土占耕地面积的73%, 宜种性广, 降水丰富 (一般都在1000毫米左右) , 雨热同季, 深度开发利用潜力大。凉山州特殊的地理环境, 多样的气候类型和丰富的土壤种类, 优越的光、热、水资源, 使生物种类繁多, 农业资源独具特色, 孕育了我国南北兼有的生物资源6000多种, 植物种类4000余种, 其中粮食作物5科470个品系, 经济作物品种有76个, 被称为长江上游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农业资源最独特、最丰富、最具优势和开发潜力的地区, 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立体农业的基础条件十分优越。

3.环境优势

四川省民族地区开发较晚, 开发程度较低, 农业生产仍是以传统农业为主, 工业化程度较低, 化学要素投入较少, 农业生产的环境污染较轻, 加之地域辽阔, 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状况要明显优于其他地区, 各种动植物生长在较少污染的草地、高山、雪山、田野、森林, 雪域净土本身就是品牌, 是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所在。

三、世界级的特色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地

天下山水在蜀, 四川是中国的旅游大省, 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多彩浓郁的民族文化、悠久灿烂的蜀国历史, 共同勾勒出一副独特、美丽的旅游资源画卷。四川省旅游资源含金量很高, 突出特点和优势就在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景观、民族村落和生态环境在地域组合上的高度一致, 其综合性 、互补性很强。特别是位居川西高原边地的甘孜、阿坝、凉山地区的藏、羌、彝民族聚集区域, 位于川藏旅游的黄金走廊, 且不说九寨沟, 就说凉山州, 既有四季如春的气候和泸沽湖、邛海的民族风情, 又有仅次于成都平原的四川第二大平坝, 特色农产品丰富;又如甘孜州的东部地区, 环绕“蜀山之王”贡嘎山, 有藏、羌民族村落社区, 形成雄、奇、险、峻与秀美旖旎为一体的自然人文景观;南部地区有被称为“蓝天下最后一块净土”的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 点缀其中的藏族民居, 仿佛人间天堂;北部地区以德格印经院和格萨尔故里为中心, 有《康定情歌》、《格萨尔王史诗》等康巴文化最亮丽、最耀眼的闪光点聚集于此。

从总体上看,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主题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绿色生态, 二是民族文化。时代变了, 生产方式变了, 过去传统农业社会的“穷山恶水”, 变成了现代后工业化时期的“神山圣水”, 质朴的民风、诚挚的情意、阳光的心态、美丽的山川、纯净的空气, 加上在食品安全成普遍隐忧背景下大受追捧的绿色生态特色农副产品, 让四川省的民族地区成为令人神往的“净土”。[1]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 加上历史、经济、社会等综合因素的制约, 与发达的汉族地区相比, 许多民族乡村社区相对闭塞, 发展滞后。然而, 也正是由于这些制约因素的存在, 造就和保存了许多原始、奇秀、古朴的自然山水和民族风情。在这些地区, 优美的田园风光、安宁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构成、民族习俗和生态特产等构成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其独特的饮食习惯及别具一格的食物生产、保鲜、贮藏、加工等方式, 对城市生活良久的人群, 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 给当代社会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文化空间时差, 这种明显的社会文化时差, 既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也给四川特色农业的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搭车机遇。

四川省民族地区古老浓郁的民族文化与颇具震撼力的自然生态相连相衬, 非常值得挖掘, 举例来说, 四川省现每年接待的旅游者都多达1000万人以上, 这些游客都去哪了, 兴趣点在什么地方, 走时捎带了什么东西?相关旅游部门的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买门票到名胜古迹, 而是奔甘、阿、凉去了, 他们呼吸新鲜空气, 步伐越走越远, 海拔越爬越高, 往往返程途中, 汽车后备箱里堆满了土特农副产品。

四、两个“富集地”的转化结合, 打造另一个“天府之国”

1.依托生态旅游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意义

四川省民族地区虽然生态资源丰富, 但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却有着一些劣势。首先是区位劣势。不沿海不靠大城市, 远离交通运输主干线, 远离以大中城市为主体的消费群, 物流落后, 没有龙头企业, 缺乏科技体系支撑, 产业链和加工体系不完备。比如巴塘苹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过去, 巴塘苹果曾经是四川省的一个优质名牌, “小冬红”“大冬红”千里之外的老成都人耳熟能详, 但随着物流成本的加大和替代产品的不断增多, 今天的成都人, 已没有几个知道巴塘苹果了。其次是信息劣势。信息聚集发散程度低, 处于被动接受。特色农业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水平, 信息劣势是发展特色农业的障碍之一。第三是科技劣势。特色农业靠资源, 更要靠科技的“点石成金”。没有科技支撑的农业, 是没有长久竞争力的, 也是低效的农业。第四是人才劣势。文盲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平均水平, 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的缺乏是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的主要问题所在。第五是市场劣势。由于市场发育较慢、体系不健全、人们市场观念落后, 对全国及国际市场的开拓起步较晚。

优势与劣势, 从来就是相对概念, 没有永远的优势, 也没有永远的劣势, 存在着转化的可能性。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背景下, 四川省民族地区包括生态特色农业在内的许多产业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要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树立大旅游大农业的观念, 要认识到现代农业不仅仅是管吃管穿提供原料, 现代旅游产业也不再单单是“门票经济”, 而是一个辐射带动很广, 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地理交通制约条件的大突破, 人们对旅游资源的认识、对农业资源的认识都在深化, 旅游资源和生态农业资源, 不仅互为媒介, 而且彼此转化。[2]

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回归自然的特色农业发展需求巨大, 随着川藏世界级旅游黄金通道的升温, 四川省民族地区在气候、地理、物产上的优点越来越突出, 以特色农牧业、生态药业、食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为主导的绿色产业已初具规模, 怎样把握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和经济转型的机遇, 把生态产品作为一张“牌”打出去, 还大有文章可做。依托、借助旅游的聚集发散功能品牌作用, 可以强化四川省民族地区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增强竞争力, 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产品附加值, 有助于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从而打破区位劣势, 变劣势为优势, 进而走出边缘困境。

2.依托生态旅游是提升四川省民族地区特色农业的现实途径

应该说, 在四川省民族地区, 好多特色农业资源就是旅游资源, 许多特色农产品就是旅游产品。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农业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基础, 而生态旅游是特色农业增值提升的现实途径。

把特色农产品当作旅游产品卖出去, 是四川省民族地区特色农业更上一层楼的希望。这几年的西博会、农交会上, 四川省民族地区展位非常火爆抢眼, 借助展会和民族文化旅游这个平台, 如大凉山系列北京上海展、绿色食品上海展销会, 正在搞的北京川藏高原农产品展销会, 从农产品推介、品牌打造、开拓市场上都取得了突破, 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3]

独有产品在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中起着核心作用。非常可喜的是, 目前四川省民族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独有产品的品牌产业集群, 如凉山苦荞、马铃薯、思奇香、会理石榴、雷波脐橙、宁南香蕉、金阳花椒、雷波马湖莼菜、阿坝优质秋淡蔬菜、欧洲甜樱桃, 甘孜丹巴石榴、九龙贡椒等。

比较其它产品, 食物从口, 更是靠“吆喝”出来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区域分工各展所长并发挥各自比较优势, 怎么样拿出浑身解数推销就成了硬本领。四川省民族地区手里有资源, 天上有清洁的空气, 路上有最美的风景和游客, 地上长得是货真价实的生态绿色产品, 如果能找到准确的品牌宣传定位, 再加以合理组合, 萝卜就能卖出肉价钱。

生态产品如何与旅游相结合呢?比如红景天, 是在藏区高原海拔3400米~5700米的无污染环境下生长的珍贵药用植物, 花叶优美, 极具观赏价值。甘孜巴塘大叶红景天的资源非常富集, 如能集中成片, 在自驾、骑车旅游的休息地依托牧民新村建设, 科学合理地利用大片五荒地和景区沿线, 建设集高原红景天GAP种植基地建设及产品开发、加工、营, 销与特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大型旅游项目;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项目为载体, 以红景天生态药业观光园区作为产业支撑, 打造川藏线上最美丽的、不亚于当年阿坝州米亚罗那样的红叶走廊, 能充实旅游内容, 为当地丰富的生态农牧业产品找到展示平台和销售渠道。

由于大凉山的高寒山区种不出大米, 荞子是彝族同胞的主食。荞子分甜荞和苦荞, 海拔越高, 味道越苦, 被称为“懒庄稼”, 产量极低。又因为口感原因, 一般城市居民很少沾边。但人们很早就发现, 哪些吃荞粑粑尤其是苦荞的彝人, 妙龄女脸色红润, 男女老少牙齿洁白整齐, 即使年过八旬的老人也耳聪目明, 生活条件艰苦, 但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非常少。

20世纪80年代国外的“苦荞热”影响到了国内。研究证明, 苦荞中不仅富含其他粮食作物中几乎没有的芦丁及硒元素, 同时还含有18种氨基酸、9种脂肪酸及微量元素。苦荞喜凉爽、耐瘠薄, 无害虫侵蚀, 不需要化肥农药, 不仅是一种粮食, 更是一种能够清热祛火的绿色健康保健品。日本把苦荞定为21世纪保健功能性原料, 荞面馆风行, 吃法达到100多种, 1公斤一袋的荞麦粉, 售价卖到了约人民币80元;美国把苦荞食品列为100种延缓衰老的主要食品之一;韩国更是称苦荞为“神仙的粮食”。

伴随着凉山州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旅游升温, 苦荞开始从“土”到“洋”华丽转身, 各种价值被人们不断挖掘出来, 产业链不断延长, 苦荞米、苦荞面、苦荞糕点、苦荞月饼、苦荞糊、苦荞酒、苦荞壳枕等, 尤其是苦荞麦的种子经过筛选、烘烤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冲饮品——苦荞茶走俏, 这项产业迅速在凉山州发展起来。

在凉山人的日常生活中, 苦荞一般是用来做荞粑、荞羹来吃, 一斤苦荞面也就几块钱。而做成苦荞茶一小罐就是一百七八拾元。苦荞能这样金贵, “卖点”在哪里?它既离不开科技含量的注入、产业链的延长、抱团闯市场的策略, 也离不开各种展会及各种旅游宣传策划, 包装精美的苦荞茶, 大多是被外地人买走的, 是被当作旅游纪念品卖掉的。

来来往往的游客掀起来了凉山苦荞美丽的盖头:各式各样的苦荞茶专卖店出现在国内各大景点、各大街市;同时, 政府发力, 成立产业协会, 改变过去“散打”局面, 展示苦荞高端形象, 推广和宣传苦荞文化。2011年全国农交会上, 借助凉山州彝族风情, 掀起了一股苦荞旋风, 全州达成贸易协议40个以上, 贸易金额达4.8亿元, 其中, 光苦荞麦产品签约营销额就占整个签约总额的65%以上。据悉, 截至2011年5月, 凉山州苦荞茶生产获证企业共26家, 苦荞茶产业全年销售收入1.7亿元。《凉山州特色荞麦发展规划》更是雄心勃勃:到2012年, 建成优质荞麦生产基地100万亩, 要让苦荞产品越走越远、让苦荞品牌越来越响亮, 成为凉山最靓丽的一张名片。

参考文献

[1]黄萍, 王元珑.创建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5, (08) .

[2]倪国良.特色农业: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的战略选择[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01) .

民族地区农业 第9篇

关键词:农业两税,少数民族地区,财政影响

农村税费改革完成后我国已经进入了后农业税时代。少数民族地区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 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 (以下简称“农业两税”) 必将给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同时, 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也会随之出现。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 (以下简称“自治区”) 百色市为例, 分析了取消农业两税对少数民族地区基层财政、基层组织及农村公共产品造成的影响, 并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基层财政困难的具体措施。

一、取消农业两税后百色市财政减收情况

自治区经过试点后于2003年全面展开农村税费改革。按照2003年的税费改革政策, 税费改革前的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乡统筹、村提留、屠宰税, 税改后在形式上就表现为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及两税附加。1999年百色地区 (2002年百色地区撤区设市) 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乡统筹、村提留收入分别为3 459.22万元、6 006.05万元、4 001.88万元和689.32万元, 加上屠宰税收入537万元, 五项合计为14 693.47万元;2000年五项合计为12 698.2万元;2001年百色地区德保县成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展开后, 全市农业两税及附加分别为12 442万元、3 817万元, 合计为16 259万元。从绝对值上看, 税费改革后百色市来源于农业的财政收入反而有所增加,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2003年百色市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糖料蔗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 加上当年糖料蔗的收购价格上调, 仅糖料蔗一个品种的特产税收入就超过6 000万元, 全市农业特产税收入首次突破亿元, 及时缓解并掩盖了农村税费改革引起的县乡两级财政减收造成的困难。但是, 2004年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和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后, 百色市财政减收的矛盾开始凸现。

2004年百色市实现农业税收入2 432万元, 但2004年国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 百色市的农业特产税收入从2003年的10 368万元锐减至2 014万元。与2003年实征数相比, 2004年百色市农业两税及附加收入一共减少10 923.8万元。2005年7月21日自治区又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全部免征农业税, 已收的农业税全部退还给农民。因此, 与2004年实征数相比, 2005年百色市的农业财政收入又进一步减少2 918.4万元。2004年自治区对百色市拨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13 194万元, 从数量上看, 完全可以填补农业两税减收造成的财政收入缺口。但是, 为了确保满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正常需要, 自治区规定, 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除已下达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按原规定用于确保农村教师工资发放外, 其余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的比例应高于65% (其中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用于危房改造的比例不低于10%) 。因此, 从百色市2004年的财政收支情况看, 虽然自治区拨付的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在数量上足以弥补税费改革造成的收入缺口, 但是上级财政在专项资金的用途上有明确的规定, 下级财政部门没有权力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用途。因此, 除农村教育事业之外, 由财政安排支出的其他各项事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

二、取消农业两税对百色市县乡两级财政的影响

取消农业两税主要影响县乡两级财政的收入和支出, 而且各县 (区) 由于财政收入结构不同, 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农业两税特别是农业特产税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大, 财政受到的影响就越大。百色市政府所在地右江区以及田东县的实际情况可以反映农村税费改革后百色市县乡两级财政运行状况。

1. 取消农业两税对县级财政收支的影响。

右江区虽然是百色市政府所在地, 但工业基础薄弱, 财政不能自给。右江区财政局预算科提供的数据显示, 2003年右江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2 819万元, 其中实际征收的农业两税收入分别为219万元和2 053万元, 合计为2 272万元, 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为17.72%。2004年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降低1个百分点后, 右江区实征农业税187万元。与2003年实征数相比, 2004年右江区农业两税收入一共减少2 085万元。2004年自治区下划给右江区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960万元, 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转移支付补助420万元。按实征数加上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计算, 2004年由于农村税费改革而导致右江区财政收入出现缺口705万元。如果按照2004年预算支出核算, 这已经威胁到右江区财政部门的正常运转。

田东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 也是自治区28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财政不能自给。2003年田东县实现财政总收入21 688万元, 其中农业税收入318万元, 农业特产税收入1 736万元, 两项合计为2 054万元, 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为9.47%。2004年田东县实征农业税220万元, 与2003年实征数相比, 农业两税减收1 834万元。2004年自治区下划给田东县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1 428万元, 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转移支付补助536万元, 两项加起来可以弥补税费改革带来的缺口。田东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上级在确定专项补助额时稍有倾斜, 但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补助中大部分资金用于农村教育事业。税费改革前, 田东县财政接受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后, 每年在保持收支平衡的同时还略有结余。税费改革后, 如果要保持财政收支平衡, 必须压缩某些预算项目的支出。

2. 取消农业两税对乡镇财政的影响。

县级财政尚且如此困难, 乡镇财政的状况就更加捉襟见肘了。百色市县级财政对乡镇财政采取的是统收统支的管理模式, 即乡镇组织的财政收入如数上缴县财政, 而各乡镇所需要的支出基本上都由县财政另行拨款, 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不发生直接的联系。按照这种财政管理体制, 农村税费改革后, 乡镇干部和村里定编干部的工资由县财政统一拨付, 乡镇财政可自由支配的固定资金主要是县财政每年按照定编干部人数拨付的公务费, 除此之外就要依靠乡镇自己组织其他财源收入, 如办企业、开发房地产收取租金等。由于每年县财政拨付给乡镇的公务费标准过低, 乡镇的公务费开支普遍存在较大的缺口。目前有很多乡镇已经积累了债务, 乡镇干部认为如果不能通过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及时解决问题, 最终还是有可能把手伸向农民, 这种担忧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乡镇干部对国家的惠农政策缺乏信心。

三、取消农业两税对百色市村级组织和各项事业的影响

农村税费改革前, 乡统筹和村提留是乡村公共产品和日常开支的经费来源。税费改革取消村提留后, 村级三项费用 (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经费、村办公经费) 支出采用新的农业税附加或农业特产税附加形式统一收取, 村级道路建设资金由村民大会民主协商解决, 农村医疗卫生等事业逐步实行有偿服务, 政府适当补助。2005年自治区宣布取消农业税后, 村级三项费用则由自治区财政统一安排专项补助。百色市的情况表明, 取消“三提五统”后, 村级组织和农村各项事业均受到影响。

1. 村级组织运行困难。

税费改革对村级组织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一方面部分村部办公用房无保障, 另一方面村干部工资无保障。据百色市民政局统计, 全市现有村部1 808个, 其中列入自治区贫困村的村部有1 015个, 经2002年实施全区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 目前尚有危房的村部有359个, 无办公用房的村部有68个。百色市现有村干部13 181人, 村干部工资除部分由自治区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解决外, 其余由各县财政及村集体经济收入来解决。取消农业两税后, 县级财政受到的影响非常大, 安排村干部工资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拖欠村干部工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村干部思想的稳定性和工作的积极性。税费改革后, 村干部虽然不再协助财政所征收各种税费, 但农村的土地纠纷比过去多, 村干部的工作存在一定难度, 而他们的报酬与外出务工、兴办个体经济的农民相比要少得多, 现在乡镇都在进行机构改革, 即使他们干得好也没有转干的机会。因此, 很多有能力的人都不想当村干部。这就对如何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减少。

自治区决定取消农业税附加后, 村级三项费用由自治区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 具体由县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分配到乡镇。田东县向来降雨量稀少, 2004年1~9月, 田东县境内降雨量比正常年份少了400毫米, 特别是9、10两个月持续的干旱, 使得境内46座水库蓄水量仅占有效库容的20%, 全县有23万亩作物受旱, 8万人、9万多头牲畜饮水困难。但是, 2005年上半年田东县财政安排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不仅没有增加, 反而有所减少,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取消农业两税后该县的可用财力减少, 影响了财政在农业方面的投入。

3. 村级集体事业和公益事业难以为继。

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定, 村内兴办集体经济和公益事业所需资金按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办法筹集, 但是这一政策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主要表现在:一是乡镇干部对这一制度的民主性、科学性认识不充分, 部分乡镇领导甚至认为村级组织开展“一事一议”对乡镇来说意义不大, 缺乏在基层大力宣传、倡导这一制度的积极性。二是村干部怕麻烦。村干部已经习惯于有事由几个村干部说了算, 认为村民参与议事, 人多嘴杂, 意见很难达成一致, 效率不高。三是村民担心“白掏”。目前, 绝大多数农民的收入仍然很低, 加上政策宣传不到位, 有些地方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导致一些村民认为“一事一议”政策是村干部变着法子向群众要钱, 或者认为掏了钱也不一定能得到实惠。如果“一事一议”政策得不到落实, 税费改革后, 村级集体事业和公益事业所需资金没有保障, 农民的生产、生活就会面临诸多不便。

除以上三个方面的影响之外, 在农村, 五保户供养资金短缺, 农业科技服务水平也有所下降, 文化娱乐活动基本上没有, 农民看病难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农业两税取消后, 这一状况更加难以改善。村民对这些方面都颇有微词。值得庆幸的是, 取消农业两税对义务教育基本上没有负面影响, 这主要得益于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补助资金在使用上明确规定要确保义务教育投入, 并且来自发达地区的扶贫资金也主要投向义务教育。

四、百色市县乡财政走出困境的措施

农村税费改革的真正内涵不是简单地减轻农民负担, 而是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如果取消农业两税、减轻农民负担的结果是危及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和基层自治组织的正常运行, 从而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应的短缺, 阻碍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 这显然是与农村税费改革的初衷相悖的。百色市基层财政运行的状况表明, 在少数民族地区, 取消农业两税导致的财政收入缺口在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补助的资助下仍然难以弥补, 导致农村基层除义务教育外的各项事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一问题应该得到重视。历史原因导致的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距本来就很大, 梯度发展战略的实施又使东西部差距进一步加大。这对处理少数民族问题是很不利的。要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就要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差距, 就要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在收入再分配上的公平, 就要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非均衡问题, 就要着力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财政体系, 以公益事业优先为原则, 保证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公民可享受水平大体相当的公共服务。因此, 在少数民族地区取消农业两税, 不应该是一个孤立的政策, 还应该有一系列配套政策与改革措施, 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基层财政在没有农业两税收入后, 还有能力提供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服务、农业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只有做到这一点, 取消农业两税才具有实质性意义, 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真正得到改善。这些配套的政策和改革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规范、稳定的转移支付制度。

任何现实的生产力都是对以往生产力的继承, 任何地区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原有的基础。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在经济发展起点上的差距, 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以后各自发展进程的快慢。单靠市场机制的作用, 会导致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因为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是不考虑民族、贫富和地区差别的, 哪里能赚钱资源就流向哪里, 直接的结果就是穷的越穷、富的越富。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有差距, 就要有政策;有差异, 就要有政策;有特点, 就要有政策。只有重视差距, 重视差异, 重视特点, 才能增强政策的针对性, 加快发展速度, 实现协调发展。在财政管理体制上对财力困难的少数民族地区不给予特殊照顾, 是不利于其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帮助, 这是由少数民族问题的特殊性、重要性和长期性决定的。因此, 应该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制定专门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暂行条例》, 通过转移支付, 除了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基层财政的正常运转, 还应该让少数民族地区有所发展。

2. 加大对口扶贫的力度。

计划经济时期, 少数民族地区通过资源低价外输, 对汉族地区的工业和经济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改革开放后, 梯度发展战略的第一步使东部地区先富了起来。按照梯度发展战略, 现在应该实施第二步———先富带动后富, 实现共同富裕。加大对口扶贫的力度, 既是发展战略上的安排, 也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迫切需要。对口扶贫属于横向财政转移支付, 和单纯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相比, 它能直接体现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帮助和关爱, 在提供物质援助的同时, 还能将发达地区的发展理念和有益的经验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 以“输血”为载体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造血”功能, 提高当地人民抵御贫困的能力。国家应该根据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 确定有相应扶持能力的发达地区给予对口支援。这将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产生多元效应。

3. 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

在百色市, 为了能有效地集中财力, 保证所有乡镇机构的正常运转, 县级财政对乡镇财政采取的是统收统支的管理模式, 各乡镇组织的财政收入与其支出之间不发生直接的联系。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没有体现激励机制, 不能调动各乡镇组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 现有的财政管理体制亟待改革。统收统支并非有效集中财力的唯一形式。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一个主要目的也是提高中央财政的财力, 而且实施十多年以来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县乡两级财政之间也可以采用类似于分税制的管理模式。

4. 积极推进乡镇机构综合改革, 发展县域经济。

取消农业两税, 不仅导致县乡两级财政收入锐减, 而且使基层干部显性的工作负担大大减轻。取消农业两税之前, 协助财政所征收各种税费几乎要花费村干部70%的工作时间和精力, 多年来的传统做法使广大村干部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都围绕于如何完成征收任务。农业两税取消后, 乡村干部在庆幸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困惑, 过去都是被动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现在要主动找事情做, 一时还不知道做什么, 更不知道怎样做。这种状况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取消农业两税后事少了, 做事的人也应该相应减少, 即应该通过乡镇机构改革减少财政供养人数;二是要重新定位基层政府职能, 以税费改革为契机, 建立服务型、发展型政府的运作模式, 既要为老百姓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又要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带领老百姓走上致富路。这也正是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所有县乡财政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

税费改革前后百色市县乡财政运行状况的对比结果表明, 取消农业两税对经济比较落后、财力相对薄弱的少数民族地区基层财政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特别是对乡镇财政的影响尤其突出。取消农业两税, 对农村“多予、少取、放活”, 标志着我国政府与农民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从转移农业利润支持工业发展开始向工业反哺农业、政府服务农业过渡。而在我国代表政府服务于广大农村和农民的正是分散在各地的若干基层乡镇政府, 他们直接向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果乡镇财政财权与事权相互脱节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就无法构建完善的农村服务网络, 无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在少数民族地区, 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基层财政与农业的相互依存度更高, 如果不及时改善基层财政运行困难的状况,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 甚至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少数民族地区取消农业两税, 应该有配套的制度和同步的改革, 这样才能消除取消农业两税对基层财政的负面影响。

【注】本文系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财税体制改革中民族地区实现均衡财政的法律对策研究” (编号:06SFB3026) 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民族地区农业 第10篇

天祝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国家级贫困县, 该县属于寒冷高原型气候, 特别适于小麦、青稞、油菜耔、马铃薯的生长。加之县境内海拔高、气候冷凉、病虫害发生轻微, 农业生态环境优越, 具有发展高原绿色蔬菜产业的良好条件。兰新铁路和312国道贯通东西, 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便捷。因此, 蔬菜产业已成为该县主要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已成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

因此该县立足于本地自然资源环境条件, 将农业资源划分为三大块, 即:粮食为主导产业;畜牧业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高原无公害夏菜、人参果、晚熟红提葡萄、反季节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天祝县的粮食作物主要以青稞、小麦为主;经济作物则主要以红提葡萄、人参果、食用菌、中草 (藏) 药材、蔬菜等为主。据统计局资料表明, 2009年天祝县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20373公顷, 比上年同期增长1.7%,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880公顷, 比上年下降了2.14%, 占总播种面积的58.31%, 夏粮播种面积9460公顷, 比上年下降2.27%, 秋粮作物播种面积2420公顷, 比上年下降1.6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760公顷, 比上年增长了6.43%, 其中油菜籽2367公顷, 中药材233公顷, 水果160公顷;蔬菜播种面积为3153公顷, 其他作物播种面积为2580公顷,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它作物的比例由去年的60.6:12.95:26.45调整为今年的58.31:13.55:28.14。天祝县种植的高原绿色蔬菜等特色蔬菜面积达4800公顷, 较上年增加16%。

通过对天祝县资源优势进行理性分析, 对种植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 红提葡萄、人参果、蔬菜等经济作物被加以重视。天祝县目前已建成使用的种植温棚2416座, 面积达162.1公顷, 其中红提葡萄温棚369座, 29.3公顷;人参果温棚1499座, 108.4公顷, 实现了天祝县水果产量零的突破。完成马铃薯覆膜耕种3620公顷。完成梯田建设任务300公顷。完成特色种植16466.7公顷, 增长13%, 其中建成高原绿色蔬菜生产基地4800公顷, 优质油菜生产面积4333公顷, 优质牧草种植5333公顷。自从天祝县将高原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确定为天祝县的四大品牌之一后, 天祝县每年加大蔬菜的种植面积, 由2003年的667公顷增加到2009年的3153公顷, 年均递增47.47%。2009年天祝县日光温室建设任务为400公顷, 截至2009年10月25日, 全县日光温室开工建设486.194公顷、完成墙体480.3公顷、扣棚422.6公顷, 已超额完成任务;定植养殖进展顺利, 已完成362.45公顷。近几年来, 天祝县在大力发展中草 (藏) 药材生产, 种植黄芪、当归、板蓝根、党参等中药材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近几年来, 天祝县发挥地域比较优势, 坚持打绿色无公害特色牌, 着力推进“草畜强县”发展战略, 不断加快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大力发展舍饲养殖, 广泛推广育肥技术, 使该县特色畜牧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草畜产业成为全县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目前该县累计建成养畜暖棚12500多座, 进棚畜达到80多万头只。新建规模养殖企业5家、标准化养殖小区3个。建立规模养殖示范点12个、示范户1000多户, 带动发展规模养殖户10300户。2009年通过育肥出栏的牲畜达到26.4万头只, 育肥羊只均增收50元、牛头均增收400元左右。初步建立以规模养殖户为基础, 规模养殖小区 (场) 为龙头, 带动专业化特色养殖乡镇、村 (组) 的发展, “六畜兴旺”小而全的分散养殖逐步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规模化经营转变, 畜种改良工作稳步推进。天祝白牦牛保种扩繁工作扎实开展, 组建白牦牛核心群20群1000头, 选育群60群4000头, 天祝白牦牛养殖量达到4.15万头。天祝县依托区域优势, 着力实施畜牧养殖、草原围栏与综合治理;调整种植业结构, 扩大饲草种植面积, 大力发展农区种草, 建立合理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自2004年以来, 该县通过退牧还草工程等项目的实施, 共建成草原围栏203333公顷, 完成草原补播改良66666.7公顷。饲草料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2009年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达到10940公顷。但是由于科技含量不高, 规模养殖大户少, 养殖业为当地农牧民的增收效果也不甚明显。

二、天祝县农业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及分析

㈠资金缺乏, 投入不足天祝县以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发展畜牧养殖, 可是农户养殖还在凭经验, 养殖观念落后, 效率低下, 没有技术支持。另外畜牧养殖人员专业知识老化。由于投入的不足, 另一方面人才大量的缺乏, 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主要就是, 专项运作资金投入太少, 在人才的引进上投入少, 对人才的待遇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同样由于资金的投入不足, 也使得该县在种植和养殖方面品种落后、缺少专业知识培训。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法, 无法获取较高的收入, 这不仅打击了农户的积极性, 而且对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枷锁。

㈡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天祝县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技术普遍偏低, 农民仍然是在凭经验种植, 耕作粗放, 而且粮食作物和一些经济作物对天气、雨水等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还相当依赖, 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持。农技站萎靡不振, 政府对科技宣传力度小、缺乏重视, 由于农户文化程度低缺乏经营思想, 加之自然经济思想的影响, 导致天祝县农业经济落后的原因。生产技术低, 抗风险能力差, 就意味着产品质量差, 缺乏市场竞争力, 对农民来说, 就意味着销路不畅通, 无法提高价格, 广种薄收, 农民收益甚少。农民不能从农作物中获得增收, 使得他们无力扩大再生产, 在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中, 天祝县经济得不到发展, 甚至是停滞不前。

㈢种植业规模小在农业方面无论是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 种植面积总量上看上去大, 但事实上人均种植面积少且布局分散, 这无疑增加了种植成本。天祝县培育的高原蔬菜, 食用菌、人参果等特色种植业和暖棚舍祠育肥养殖业经过几年的实践, 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由于种植业规模小, 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 种植业大多以出售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 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 增收的空间不大。

㈣农产品流通不畅, 市场面狭窄天祝县经济作物中, 红提葡萄、人参果、高原蔬菜等这些特色农产品主要的销售市场还在本地区内, 很少一部分销往在临近的县、市。高原反季节无公害优质蔬菜、人参果、红提葡萄等虽然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但仍停留在初加工的阶段, 还没有进行精加工, 形成一定的品牌, 再加上农产品交易渠道、方式滞后, 造成农产品出路少, 产品增值低。因此经济作物没有给农户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不能达到刺激农户对经济作物种植的积极性。

三、天祝县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㈠资源优势农畜土特产品丰富, 有农作物品种资源400多种, 林木品种资源100多种, 家禽家畜品种资源20多种 (有世界珍稀畜种“天祝白牦牛”, 驰名中外的“岔口驿马”和毛皮肉兼优而享有盛誉的甘肃高山细毛羊) , 名贵中药材品种100多种, 山珍名贵野菜20多种。目前已具规模生产的家畜土特产品有小麦、青稞、油菜籽、马铃薯、蚕豆、猪、牛、羊等。天祝森林广袤, 林木资源种类繁多, 有天然水源涵养林186666.7公顷, 活立木蓄积量372万立方米, 植被覆盖率达80.7%, 森林覆盖率为33.08%, 是甘肃省平均值的4倍。境内有金强河、哈溪河、毛藏河等10条内外河流, 年径流量8亿立方米, 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35万千瓦, 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

㈡区位优势天祝县属寒冷高原性气候, 境内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有10多座, 年平均气温3.5℃, 相对无霜期90天~145天。由于天祝海拔高, 气候冷凉, 种植传统农作物效益低下, 发展工业制约因素多。但滩平地较多, 土壤肥沃, 水资源较为丰富, 草原和森林覆盖面积大, 工矿企业少, 大气、水源、耕地无污染, 有机肥料充足, 太阳辐射紫外线强, 病虫害较少, 变高原气候冷凉的劣势为优势, 生产的高原蔬菜无公害、品质好、营养价值高, 是得天独厚的天然凉棚;特别是兰新铁路和312国道贯通东西, 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便捷;尤其是我国南方每年6月~9月为高温季节, 蔬菜供需矛盾突出, 天祝生产的蔬菜正好从空间和时间上弥补南方市场不足。

㈢经济效益天祝县农业经济的发展, 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不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同时带动运输、餐饮、劳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蔬菜生产销售旺季, 运输车在天祝来回收购贩运蔬菜, 当地运输户从蔬菜运销中增加收入。开小餐馆的农户不断增加, 餐饮业有了较快发展。蔬菜收获季节邻近村的剩余劳动力在种植大户、蔬菜公司和保鲜库打工, 可为群众增加收入。

㈣政策环境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减粮增油扩草菜, 发展种植业和药材”的总体方略, 全面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改善农产品品质, 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 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方向;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科教兴农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精细农业、集约农业, 推进农业的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进程, 推动农产品的的无公害生产, 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及基地认证步伐。

四、天祝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㈠提高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劳动力素质的高低, 对农业发展至关重大。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是集约化经营管理, 需要劳动者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而这对于文盲充斥的民族地区是很难办到的。提高劳动力素质, 根本措施是发展民族教育, 在民族地区, 农村应坚持普及小学教育, 要在办学方式、学制、教材等方面采取符合民族区地实际措施。对农户、各种专业户, 要进行培训、扶持, 使他们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领头人。

㈡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民族地区农业之所以落后, 其重要原因还是在于非农产业不发达, 没有关连产业的支撑和平衡。农业发展史表明, 凡是发达的农业, 都有着发达的非农产业关连和支持, 这是由于农业在社会全部产业中比较效益低和农、工、商产业互相依赖的原因。农业为非农产业提供原料和生活资料, 奠定物质基础;非农产业为农业提供市场和剩余劳力就业机会, 还可提高农副产品的需求弹性, 刺激农业发展, 同时还能较快积累资金。为在资金、物质技术上支援农业创造可能。农业和非农产业是密不可分的, 是一个相互促进的缺一不可的良性循环系统。

㈢拓宽销售市场, 搞活流通环节充分发挥农产品运销专业户的作用, 利用距离省城兰州较近的区位优势, 加强同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的联系与合作, 培育开发蔬菜市场, 以直销、配送、连锁、网上销售为主要营销方式, 不断搞活市场流通。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市场化, 只有把生产、加工、销售联为一体, 才能有效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使农业由弱质产业变为强势产业。

民族地区农业 第11篇

一、民族自治地区行政管理创新的意义

1.民族自治地方行府管理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而我国民族地区在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实际情况看,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过去和现在始终强调“稳定”的职能,维护政治秩序仍然是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职能的—个重要特点。

2.民族自治地方行府管理创新是地方政府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在新常态下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其自身的建设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政府职能不到位,政府的管理方式陈旧,监督无力;决策机制不完善;行政程序和行政行为规范化程度低等等诸多问题。

3.民族自治地方行府管理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全球化是发展的大趋势。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作为本地区经济活动的主要决策者和组织者,应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区的特点,按照规则,有效地行使自治权,积极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调整政府职能,提升政府能力,以适应环境的新变化和新的挑战。

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身的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

受传统思想定势的束缚,一些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整体思路没有太大的突破,仍然停留在管制型政府的理念上,缺乏服务型政府理念。

2.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管理创新带有典型的“转型”的特征

当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政府管理体制都不是很完善,不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影响了地方政府施政能力及改革的顺利進行。

3.政府管理方式滞后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现行的行政管理方式从实质意义上讲,仍然主要是以权力导向型管理为特征的,这种管理方式强调行政命令,注重直接管理并且随意性大。

确定以民族区域自治的形式建立少数民族区域的行政管理制度是历史发展正确而必然的选择。结合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政文化的具体表现,少数民族地区行政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4.实现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对策

(一)创建参与式政府模式

所谓参与式政府模式是指政府通过创设制度化的、开放的参与渠道和机制,有效吸收社会公众和政府内的普通工作人员参与行政过程,从而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行政水平不断改善的政府管理模式。

(二)转变政府管理理念,树立“服务政府”的理念

温家宝同志在谈到政府职能时曾说:“管理就是服务,我们把政府变成—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这充分说明我们必须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制型政府加以彻底的变革。实现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增强行政管理创新的紧迫感,走出“全能政府,无所不能”的思维误区,树立“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服务政府”的理念。二是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理念。

(三)建设法制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法治建设已经取得较大进步,《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关于保障一切散居少数民族成分享有平等权利的决定》等各种民族法制实施状况良好,更要树立起现代法治文化所要确立的“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完备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培育公民的法律意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创建学习型政府

建设学习型政府是搞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文化建设和政府发展的根本途径。在西部地区,公务员队伍素质相对低下,因此,改善政府以决策能力为核心各项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五)改变政府管理方式,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实现“权威政府”到“能力政府”的转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管理方式的创新,最终建立—种廉洁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责任政府和法制政府。

民族地区农业 第12篇

21世纪, 我国现阶段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但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 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树立科学发展观, 统筹城乡发展,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 总面积6.04万平方公里。辖17个县市、608个乡镇, 全州总人口428.56万, 其中彝族192.56万, 占总人口44.9%, 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

凉山民族地区, 发展特色农业,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于农业比重高, 特色农业资源丰富的特点,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 凉山民族地区普遍选择了开发特色资源、走特色经济的道路。然而, 资源经济毕竟不是长久经济, 况且, 所谓的特色也因其相对性而不具备绝对竞争力。如何提升市场竞争力, 充分释放并尽可能延长特色经济的特色效应?这对于凉山欠发达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稳固增收、农村面貌的改善以及全面小康的建设, 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特色农业是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特色农业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 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发展特色农业, 对培育区域经济竞争力, 对优化地方产业结构,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具有重要意义。

1. 民族地区脱贫的需要

到2005年底, 全州未能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64万人减少到43万人。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496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438元, 分别较2000年增加1841元和1077元, 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经济、文化教育落后, 社会发展滞后, 贫困面大, 贫困程度深, 农民人均纯收入低。扶贫开发任务艰巨, 就业压力加大。

2. 民族地区自然条件的需要

(1) 气候类型多样, 光热资源富集。凉山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气候条件, 光照辐射强, 无霜期长达230天~306天, 光热资源富集, 特别是境内的安宁河流域, 为仅次于川西平原的省内第二大平原, 素有“川南粮仓”、“天然大棚”之称;大小凉山“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 形成独特的多气候带特征, 生物资源特别是经济类生物资源种类繁多, 适宜发展立体农业、特色农业。

(2) 土地资源丰富, 开发潜力大。全州幅员面积大, 人均土地22亩, 高于全省、全国人均水平。其中山地占71%, 平坝占12%, 高原占17%, 耕地470万亩, 耕地面积为765万亩, 林业用地4988万亩, 草原、草山2716万亩, 耕地后备资源丰富, 是凉山州特色农业、绿色农业产业基地开发的后劲之所在。

(3) 生物种类繁多, 农作物优质高产。州内优越的光、热、水资源, 孕育着我国南北兼有的高等植物200多种, 各种生物资源6000多种, 其中植物4000多种, 动物1200多种, 微生物类群1000多种。各种作物生长快, 产量高, 品质优, 素有西南“基因库”之称, 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二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优势

凉山民族地区具有实施特色农业的良好基础。凉山州总耕地面积470万亩, 人均1.2亩, 其中稻田105万亩, 占全州耕地面积的20.8%。全州有宜农荒地480万亩, 近期可开发的宜农荒地120万亩。境内安宁河流域地势平坦, 物产丰富, 精耕细作, 大多一年两熟。

凉山民族地区特色农业经济对农民增加收入, 解决就业, 特色农业产业群的基本建立, 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凉山民族地区特色农业经济, 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优化了地区产业结构, 支持了地方财政和地方城镇化建设。凉山民族地区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 培育了农民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风险观念。

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制约因素

特色农业经营上所呈现的不足与问题, 突出地表现在:一是效益低。典型的就是凉山苦荞, 有规模, 有品质, 无规模效应。二是组织化程度低。三是龙头企业少。四是品牌建设力度弱。

1. 凉山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过程中, 规模企业数量少, 经营水平不高;

基础差, 底子薄;农产品加工率低, 加工深度不足, 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不到位;农产品品牌经营和科技投入不尽如人意;整体竞争力不强。

2. 农户参与产业化程度比较低, 凉山农产品加工制造能力偏

低, 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仅为5.3%, 与同期全省30.2%的比重相比, 相差24.9个百分点, 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力明显不足。这些产业化中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阻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难题。到目前为止, 凉山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业产品传递给外界的, 大多数还是传统的“土特产”形象, 只在周边地区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无论是市场竞争还是自身发展的逻辑, 无论是国内外经验还是本土教训, 凉山民族地区特色农业普遍面临着提升农业特色产业水准的问题。

四、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对策

1. 调整农业结构, 巩固和加强农业

(1) 加强特色农产品良种开发和新技术推广。要加大“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动物保护工程”等项目向特色农业的倾斜力度, 加强特色农产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开发步伐, 推广更新一批适合西部特点的优良品种。继续实施粮食直补政策, 保护粮食生产,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

(2) 建立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制度。要尽快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区域划定、原产地命名、品牌标注等工作, 实行依法保护, 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 保证质量和特色。加强市场监管, 规范市场秩序, 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市场。

(3)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 推广科技应用和技能培训, 增强自然灾害和动植物疫情的防治能力。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和教育培训体系。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机械, 提高机械化装备水平, 拓宽农机服务领域。加强农业职业教育,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4) 加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特色农业健康发展的基础。采取工程、农艺、化学控制和生物技术等, 注重特色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 实施保护性耕作。积极推广沼气等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技术, 发展生态农业, 保护生态环境。

2. 培育壮大与产业化配套的农产品加工业

凉山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资源十分丰富, 开发的潜力巨大。应以产业化、协作化、标准化的要求改造传统农业。在此基础上, 还应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 更为优惠的政策, 以农户增收为核心, 以西昌卷烟、豪吉、三牧、华宁等龙头企业为依托, 以烤烟、马铃薯、蚕茧、畜禽肉等大宗产品和花椒、干杂品、荞麦、水果等特色产品为重点, 以工农商协作、互利互惠的经营模式, 建设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 推动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包装, 切实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延伸农业产业增值链;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力度,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农牧产品交易市场的作用, 拓展流通渠道。

3. 培育西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构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要落实国家扶持重点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 依托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培育一批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各类市场中介组织, 发挥其在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方面的作用,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一批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名、优、特、新农产品基地。重点建设好安宁河流域80万亩优质稻基地、100~150万担国家优质烤烟生产基地、25万担国家优质蚕茧生产基地、70万吨高产糖料基地、1万亩优质花卉基地、20万亩反季节蔬菜基地;积极发展会理石榴、盐源苹果、雷波脐橙、凉山白魔芋、西昌花卉、凉山苦荞、优质花椒、布拖洋芋等基地, 努力把凉山建成全国优质烤烟、优质蚕茧生产基地。

4. 加快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步伐, 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以效益为前提, 积极开发优势资源。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有经济从战略上调整布局, 形成比较合理的布局和结构, 大胆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通过股份制改造, 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 发展混合制经济。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 清理和取消妨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 大力发展城乡集体、个体和私营经济。

优化投资环境, 构建特色农业与民营企业共赢模式。状大民营经济, 在民族地区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的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优化产业结构, 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区域协调的发展格局。

发展民营企业,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发挥民族地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比如:食品工业要以“绿色食品”为目标, 进一步扩大名优产品比重, 提高市场占有率, 积极发展调味品、酒类产品、畜产品、果蔬制品、绿色保健食品。重点推动豪吉集团、正大集团、禾嘉集团、重啤集团、喜德火把液、华宁公司等一批企业加工项目的发展壮大。

5. 继续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 加快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通过发展特色农业, 产业化经营, 扩大牲畜养殖, 保护粮食价格, 增加农民农畜产品收入。针对农村和农业生产特点,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重点在食品加工、采矿、建筑、商贸、餐饮等劳动力密集行业, 以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 搞好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农村信息、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 规范农村生产资料市场。加强农村劳务输出, 增加劳务收入。坚持“少取多予”的方针, 加大中央扶贫转移资金, 完善农业补贴制度, 增强工业反哺农业能力, 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和新型养老保险、合作医疗覆盖面,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在西部开发的专项资金以及地方政府的投资中, 应安排一定比例资金, 用于农田基本建设、草原建设、旱作节水设施和保护性耕作等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特色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培育、开发和推广。各地要创造条件, 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 增加对特色农业发展的信贷资金投入。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吸引外资和鼓励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投资凉山特色农业。

摘要:特色农业是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介绍了凉山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优势与制约因素, 提出了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对策:调整农业结构, 巩固和加强农业;培育壮大与产业化配套的农产品加工业;培育西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构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加快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步伐, 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继续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 加快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

关键词: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凉山州统计局:凉山统计年鉴2006[J].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7

[2]凉山州人民政府:凉山年鉴2007[J].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3

[3]师佳英:西部欠发达地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名牌战略研究[J].太原:经济师, 2008, 1

[4]吕火明:论特色农业[J].社会科学研究, 2002, 3

[5]张克俊:论特色农业的理论与发展思路[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3, 1

[6]刘志民等:特色农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2, 1

[7]王向明等: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别, 2000, 6

[8]艾云航:发展特色经济是新世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0, 6

上一篇:孕期检查下一篇:农村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