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

2024-05-31

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精选12篇)

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 第1篇

2008年9月, 笔者曾对1902名在校学生进行过一次关于学习习惯的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39%的学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 表现为:能独立思考、独立作业、勤学好问。58%的学生学习习惯缺乏, 主要表现为:遇到学习上的困难, 不愿思考, 不懂装懂;课堂中不专心听讲, 东张西望;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和预习、复习习惯。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 逐渐掌握了一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一培养阅读的习惯

就数学学科而言, 数学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其教学环节为:学生阅读教材——分析、理解教材——师生交流反馈。通过阅读、思考、分析、交流、归纳等思维活动, 学生获得的不只是书本知识, 还有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表达能力, 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在阅读中应严格按照韩立福教授的六动预习法, 即“查、画、写、记、练、思”来进行培养。

数学教材的阅读主要分三类。一是概念、定义、公式的阅读;二是重要句段的阅读;三是阅读材料的阅读。

二培养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在学习中遇到疑难是正常现象, 有的学生善于质疑问难, 能请教老师或他人, 这是良好习惯;有的学生遇到疑难则不吱声, 怕别人笑话, 这是不良习惯。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许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教学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敢于质疑问难, 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

三培养评析的习惯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方式, 高中学生同样如此。教学中, 教师除了培养学生说和听的习惯外, 还要努力培养学生评析的习惯, 让学生在认真审视其他同学的思维过程中做出正确判断, 对照自己的思维过程, 学习他人的长处, 修正自己与他人的错误和不足, 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良好的说的习惯和评析个体学习习惯的养成直接为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会说会评析了, 小组间才能开展有效的合作交流, 也才能使合作交流活动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 要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群体合作指围绕明确的学习要求共同探究, 使每一位学生在完成个人学习目标的同时, 通过合作学习实现小组整体目标, 达到预期学习要求。新课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共同探究, 展开讨论, 小组成员各抒己见, 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交流, 让学生感受合作的乐趣。

五培养学生相互竞争的习惯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智力因素并不是教育成功的唯一标准, 非智力因素和情感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 培养竞争习惯, 既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比、学、赶、超。

六培养学生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当前, 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学生在新课上完后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教学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 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了解重点难点在哪里, 带着疑问上课, 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实践表明, 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 课后还会忘记, 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 只有及时复习, 才能降低遗忘率, 巩固所学知识, 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七培养学生多动脑, 勤动手的学习习惯

高中阶段, 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 掌握概念的过程一般以认识具体实物为起点, 先形成表象再抽象概括得到概念。针对学生这一思维特点, 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遇事多问为什么, 更要把得到的结论记录下来动手演练, 进行验证, 在实践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规律和乐趣, 这样长期坚持, “勤思勤动”的习惯就会在“乐”中逐步形成。

八培养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 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 不抄袭别人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应把这种积极性逐渐引导到自我评价上来, 使他们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 即:做完作业先验算, 发现问题再看书, 看例题对照检查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教师和家长长期这样要求, 就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摘要:文章研究认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键词:有效教学,学习习惯,新课程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 第2篇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开,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并获得终身发展创造条件,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然而,在当前学校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们积极参与新课程的教学,努力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革学习方式,促进教学的民主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新倾向”和“新问题”。在各种规格的评优、公开示范课中,教师一味追求热闹、活跃的气氛,出现了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现象,小学新课程教学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小学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标准。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前发展,同时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从而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影响。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小学。表现出来的效果是一生的长期效益而非一节小学课的快乐。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1)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大量观察和分析,寻找造成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的根源,探求有效教学的理念和实施办法;对教师课堂行为进行合理分解,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的高成效教师行为有哪些特征,在实践层面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教学的策略。

2)通过重视学法指导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探究,并根据有效教学行为的特征进行教师培训,推动教师回到“研究”状态,促进教师形成反思意识,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二、课题的界定“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教学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针对教学任务特点,在科学地教育理念支配下,形成能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在教学中应采用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的教学策略,以保证学生有效学习与锻炼。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促进学生发展得主要途径,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对象。

三、理论依据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多元智能理论 3)动机理论 4)认知结构理论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城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三)1)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起,随着国内改革发展的需要,我国课程与教学理论界引入了建构主义心理学和后现代主义课程论,提炼出了有效教学的新的标准,如

“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师生平等式的对话”、“学习背景化,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 等。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许多学校已经意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对学法指导开展了课题实验,并取得了成果。如浏阳市官桥中学开展的《学法指导课题实验》,把“通过研究,寻找学生学习的规律,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益和质量”作为研究的基本任务;鞍山市龙潭中学把“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作为研究的基本任务等。

2)国外: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有效教学”。西方比较有影响的教学理论与模式,如杜威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的重组为教学本质、以活动和练习为基本教学组织方式等实用的教学观,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和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教学有效性的探寻。赫斯特等人对有效教学又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他认为有效的教学应该保证学生有兴趣,能自我激发动机,有自主权。同时,许多专家、学者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展开了研究,如教育家赞可夫在他的“新教学体系”中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做为五大教学原则之一;1976年 J·Flavell在其《认知发展》提出了“元认知”理论,强调认知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克拉夫基提出了“范例教学”,强调为迁移而教等

3)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预计有那些突破

联系:本课题所说的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与“教学有效性”与上述研究比照,它们之间在内在精神、本质涵义上有很多相通之处,都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种转变教学方式、促

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研究。

区别:从研究的范围上看,本课题着重从我区学校实际出发,探讨有效教学问题,具有校本特色。从研究内容上看,本课题侧重于“教”的行为,着重探讨的是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服务(即“教法”要为“学法”服务),从而实现教学有效性。在研究的类别上,本课题应用研究,主要是借鉴相关理论指导实施行动研究,在行动中印证、丰富理论。合理分解教师行为、探寻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有效性的途径。

四、基本理念

有效性”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关键指标。它包括如下三重意蕴:一是“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二是“有效率”,即单位时间内教学效果大;三是“有效益,”指三维目标有效达成。这里的有效性,不仅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还应体现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体现师生个体生命的价值,以生命成长和发展为终极目标。

支撑性理论: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理论;

2)2)《国家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3)现代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如施方良、崔允漷主编的《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鲍里奇的《有效教学方法》等

五、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

如果探索出“提升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策略、途径,不但能够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 终身体育的意识。

1)通过调查研究,对当前课堂教学的无效、低效行为表现进行梳理,找出导致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致命因子,提出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2)通过课题研究,推进教师回到研究状态,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通过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及有关有效教学理论,能够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不断改善。

3)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将会拥有充分的从事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主动地构建知识,形成技能

六、研究方法设计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个案研究等方法。

文献法:教师通过搜集、查阅资料、文献,一方面学习先进的理论及经验,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用先进的理论和经验指导课堂教学;另一方面,通过对文献的加工、比较、概括提取出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行动法: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将围绕专题,开展集体备课、一课多上、案例分析、课题沙龙等活动。集体备课采取:个人构思(形成初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个人加工(形成学案)——课堂实践——交流反思。

七、研究内容

1)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各环节的处理目的性不强。教学的随意性比较大

2)重视结果忽视教学的过程。教学各环节的处理缺少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难点的处理缺少层次,缺少让学生必要的思考、探究、感悟,学生主体参与不够。影响了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

3)教学方法盲目崇尚标新立异,课堂教学中盲目无效活动占据了课堂太多的时间。如教 师为创设一个情境占据课堂许多时间,而情境本身又没能给学生有价值的思考或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再如,小组合作学习什么情况下使用。不能简单的问题学生也合作。

4)对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差异,缺乏研究,缺少有效的方法。

5)课堂教学组织不佳。部分教师没能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教学缺乏有效的组织,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6)教师备课不充分,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考虑不全面。

7)教师控制课堂能力差,当出现“生成性问题”时处理不当。

八、研究过程设计

1)准备阶段(年月――年月)组建课题组。收集有关材料,组织学习,制订课题方案。

2)研究阶段(年月――年月)根据课题设计方案扎实开展研究工作,边实施边小结,不断完善课题实施方案,撰写阶段研究报告,认真做好课题资料的收集和积累工作。

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 第3篇

一、毽球特色教学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将毽球运动列入学校工作规划中,并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扩大毽球运动在学校的影响力,形成毽球校园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毽球的积极性。

根据一、二年级的特点,教学目标是掌握盘踢、绷踢两种基本踢法,一年级左右脚能连续踢5下,二年级左右脚能连续踢10下。

根据三、四年级的特点,教学目标是熟练盘踢、磕踢、绷踢三种基本踢法,膝盖互换磕踢10次以上。

根据五、六年级的特点,教学目标是盘踢、磕踢、拐踢、绷踢左右脚能连续踢30次以上,膝盖互换磕踢15次以上,掌握脚正背发球。

二、丰富毽球教学内容

1. 基础技术与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

球性练习。小学生的毽球球性练习是学习毽球最基本的动作方法,在学生学习毽球的整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反复练习枯燥的球性过程中常常会令学生出现不愿意学、不耐烦、现厌恶的情绪。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常规的基本球性练习过程让学生自主创设有效的动作方法,经过老师的筛选和编排,形成以学生自创为主的毽球自编操。在与传统球性练习相比,参与自己创编的毽球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在教学中更能熟练掌握毽球基本功的教学目标。

发球练习。发球技术在毽球比赛中的作用是直接得分的手段,但长期练习原地发球是一项非常枯燥的活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成为毽球教学的关键。采用灵活多样的发球方式,如定点发球、发球穿越呼啦圈等。学生积极主动练习发球,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发球的技术技能,完成了教学目标。

2. 個体技术与集体技术相结合教学

毽球运动是一项极需集体协作的运动。在毽球比赛中,个人超强的技术是比赛取胜关键,但是再强的个人技术也不可能一个人打完比赛。集体技战术为个人技术发挥提供了保证,在比赛中任何个人技术都离不开集体技术。所以在教学中,在个人技术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必须进行集体技术教学,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人、多人配合传接球。在个人传接球动作技术相对熟练后,侧重两人或三人传接球。教学中增加传接球练习的内容:如两人两球传接球、三人两球传接练习等,在学生热情参与练习中体现团队协作精神,促使学生在无形中形成牢固的动作技术技能。

行进间传接球。在个人传接球技术上升到熟练程度的时候,增加行进间传球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传接球技术,同时能提高集体技术的配合,提高全队在比赛中控制球的能力。

传踩配合。在盘球、传球、行进间传接球技术更为熟练后,适当增加传踩配合等内容,在复杂的多种配合中更能提高学生学习毽球的积极性、运动技术技能和团队精神。

在学校体育运动会中进行各种形式的“毽球比赛”,定时盘踢比多、亲子踢准,三对三网毽竞技比赛等,以比赛促进教学,在激烈的游戏比赛中激发学生学习毽球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合理的组织形式,提高利于特色教学的高效性

合理利用场地器材。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适当地调整场地、器材,能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如,毽球比赛标准场地长为11.88米,宽6.10米,网高1.5米,而小学生特别是水平二(三、四年级)的学生感觉这个网高度比较高,所以将网高度调整到1米,使网高度更适合小学生的特点。

自主练习、分组练习和协作练习相结合。小组合作练习、交流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组织方式。通过自主练习、分组练习和协作练习相结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当主角;能使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讨论学习内容、练习运动技术技能,展示自我的能力;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及时点拨、指导、纠正、鼓励、激励学生,加快练习频率和次数,从而加大课堂教学强度密度。

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 第4篇

(一) 教学过于形式化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部分教师未考虑学生实际情况, 简单地将前后排或同排学生组成一个小组, 并以此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过于形式化的教学模式, 导致学生无从下手, 同时由于频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时间一长, 学生就产生厌恶感。教学形式上的热闹, 无法保证积极的教学效果, 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无法发挥其作用。

(二) 学生参与度不高

部分学校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 经过精心设计, 同时也主抓实践和落实, 但是还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的现象。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就课程内容组织分组讨论, 学习活跃分子保持较高的发言率, 而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则在浑水摸鱼, 部分学生缺乏思考, 以至于小组合作学习失去最初的意义。

(三) 学习放任自流化

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 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却无法切实落实自身职责, 让学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在初中语文课堂中, 由于学生知识结构存在差异, 无法在缺乏教师指导情况下完成自主学习, 只有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 才能实施有效学习。

(一) 思想上要对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侧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进行信息传递, 缺少学生之间的交流, 而小组间的合作学习, 恰恰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不仅可以使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更可以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 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二) 合作学习小组建立要合理

一般的合作学习, 每组以4-6人为宜。学生分组以混杂分组最好, 由于学生与不是很熟悉的同学一起学习讨论, 因不同观点的提出和整合, 会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和思维的多样性;使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之间合作的学习的技能;和较生疏的人在一起会约束自己, 纪律会变好。

(三) 小组活动时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 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探究活动, 记录员的职责是记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内容, 汇报员可由口才较好的学生担任, 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 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 发挥团队精神, 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四) 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

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 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语境或情境, 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散性地、创造性地思维。例如, 教学九年级语文《古诗三首》伊始, 便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导入新课, 很新颖,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启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在朗读环节中, 配放背景音乐,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 小组练读比赛, 以自己创造的方式走进文本;问题探究也是教师精选出来的, 通过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领悟作者的情感。

(五)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1.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 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 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学生通过探索交流进行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2.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 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 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 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 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3.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体验和感悟。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来学习, 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 在合作中探索、发现和发展。

4.形成正确的评价, 培养良好品质。小组合作学习, 使每一个参与者表现自我、接受他人、欣赏他人、取长补短。在评价他人的同时, 也接受他人的评价。

(一) 处理好合作与自主的关系, 选准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合作学习更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学生只有在认真独立思考后, 才能在合作学习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解读。对于合作学习任务刚布置下去, 不便很快地组织学生展开看似热烈的讨论。选准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是有效合作的重要保证。在学生探索有困难, 需要帮助时;在意见不一, 有必要争论时;当学生举手如林, 为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时;当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 需要与人分享时, 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这时运用集体的智慧, 全班同学都积极行动起来, 以好带差, 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就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 要关注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的参与度

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可以要求小组成员在讨论前, 必须先独立思考, 写下自己的想法, 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 其他人倾听, 然后讨论, 形成集体的意见, 后由主发言人代表发言, 主发言人循环产生, 组内成交替进行, 决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演变成“好学生讲, 差学生听”的小组模式。例如在教学《公输》一文时, 有意识地布置自学生词, 让同桌学生交流, 再在此基础上说出重点词语的意思, 可以适当比赛, 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同桌间相互练习既可以增加练习机会, 又培养每个学生互助互学、团结合作的精神,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 教师设置争论性问题, 激起认知冲突

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更多的知识, 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运用设置争论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这种方法可使学生少走弯路, 使其能系统完整地掌握初中语文学科知识。它的优点是学生可以很快地继承前人积累的知识, 摒弃传统教育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传统教育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 重视学习的结论而忽视学习的过程, 重理论掌握而轻实践操作, 重接受而少创新。形象地说是注重给学生“鱼”, 而没有授予学生“渔”。课堂学习中缺少教与学的互动, 学习注重对知识的记忆, 忽视对能力的培养, 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思维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使学生感到教师所讲的、课本上所记录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必然的。例如, 在《中国石拱桥》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赵州桥和卢沟桥之间有什么不一样的背景, 两座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分别有什么样的价值借鉴。这样就可以引发学生思考, 从而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想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让学生提出问题, 培养他们“寻根究底”的习惯

对初中语文知识进行练习, 通过这些练习, 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所学的知识, 并在实际练习中, 学习运用语言的方法。当学生对教师介绍的材料有了感性认识, 并且已基本理解后, 教师就应要求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并通过练习逐步把它们转化为能力。教师能否详细了解并熟练地操作练习技能, 是关系到教学中能否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关键性问题。因此, 教师只有掌握练习技能, 在实际教学中, 才能恰当地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练习, 使学生有机会不断重复练习, 并在练习特定的语言结构时, 在不知不觉中加以吸收, 并掌握所学语言, 从而达到练习的目的。学生初中语文学习成绩的高低是由考试中标准化答案来判定的,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运作简单、管理容易、能达到公平和整齐划一。但在这种评价体系下, 为追求高分, 教师在教学中以标准答案为第一准绳, 不敢让学生越出一步, 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模式化, 在学习过程中放弃了自我的主见, 逐渐失去了自我, 在学习中只能全面接受别人的观点, 失去了质疑精神, 成为知识的容器。例如, 在《中国石拱桥》课程教学中, 教师提出“石拱桥的优点、为什么桥是拱形、拱形的特点、拱形桥的承受能力”等问题,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相互总结, 沟通, 从中达到举一反三, 让学生从中自己总结问题, 以点带面, 扩展课堂知识内容。

(五) 在激励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观摩课中, 为调动大家合作学习的兴趣, 对全班同学说到:“本节课表现好的同学, 老师将会为你所在的小组加一颗星, 加满四颗星, 将会收获意外的惊喜哟!”原本不经意间想到的一个激励方法, 顿时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一堂课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课后更有不少的同学围着要意外的惊喜, 在满足学生要求的同时, 每个人奖励小小的礼物。可见, 合理、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畅所欲言, 又能让他们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当然, 评价不仅限于课堂, 也不仅局限组内, 它也可以在组间, 它应该贯穿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全过程。

(六) 保持饱满状态, 留有充足时间, 保证合作实效

首先, 在自探环节中要预留给每位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教师往往认为这部分时间是浪费, 害怕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 于是就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时间, 不管有没有讨论结果便匆匆收场, 这种思想是完全错误的。学生的思考过程就是他能力提高、知识内化的过程, 只有充分思考, 再小组交流, 才能有效沟通、知记深刻、升华到位。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没有形成初步的理论纲系, 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必然造成学生思想的不专注, 同时那些思维敏捷、言语流利的同学往往垄断了发言权, 使反应较慢, 羞于开口、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考虑不成熟, 只听不言, 甚是有些同学产生了放弃发言机会的想法。这样的小组交流活动看似山花烂漫、行云流水, 其实却背离了小组合作的初衷。所以, 要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 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其次, 课堂要保证讨论的质量。语文教学大部分时间是阅读课教学, 教师除把关键的语文知识、技法点拨给同学们以外, 大部分时间要让学生通过讨论、摩擦、碰撞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的“主权”回归势必打破教师预先的设计, 但教师不必因此着急, 只有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了火花, 学生的智慧在合作中得到了展现, 合作学习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 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讨论时间十分重要。

在教《变色龙》一课时就采用学生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进行教学。找多名学生分角色朗读之后, 默读课文, 小组合作, 集体探究:小说的主人公?此人的特点是什么?警官奥楚篾洛夫一共变化了几次?变化的原因和内容?怎样处理狗咬人事件?狗的主人是谁?奥楚篾洛夫始终不变的思想和行为?等等。通过探究, 变色龙的形象已在学生心目中扎下根。学生会记住这印象深刻的一课。这样一来, 课堂效果就很明显了。

(七) 运用素材指导学习方法, 逐步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要学会主动学习, 就必须学会创新, 就需要从丰富的感性材料中获得基础, 如果仅仅是从教材中去创新, 学生是很难下手实践的。因此, 在小组教学中要为学生架桥搭梯, 通过一定的感性材料引导, 让学生自己学会获取信息。首先是选择有价值的素材, 其次要细分素材的重难点来进行讨论, 再者要组织设计能展开讨论的内容, 引导学生实现有效的讨论。课堂小组讨论如果执行得不好, 很容易出现冷场或跑偏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设计的讨论议题必须富有知识结构和思维内涵, 同时难度尽量适中。此外, 在课堂小组讨论的实践中, 经常发现一些优秀学生表现主动, 中等生偶有见解, 而剩下的则大多沉默不语。因此, 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使他们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 逐步培养其创新意识。

(八) 注重调控激活学习思维, 满足学生创新需求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成员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帮助, 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由传统对学生个人的表扬发展为面向小组的整体性表扬, 他们更多以团队的形式出现后, 才能品尝到学习的乐趣, 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自主性。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的集体表扬和鼓励, 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满足学生创新学习需求。因此, 教师需要适时进行宏观调控, 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如果能够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与学生共同探讨, 这将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角色转换, 适时要走下讲台, 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引导者。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通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组织学生共同讨论, 共同承担学习任务, 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莉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行动研究报告[D].南京师范大学, 2011.

[2]蒋晓美.同课异构研究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之思考[J].新课程学习 (社会综合) , 2011, (5) :217-218.

[3]叶颖青.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有效的组织与调控[J].教育导刊 (上半月) , 2010, (4) :78-80

[4]刘小燕.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0.

[5]邓运宏, 杨爱华, 杨卫红等.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报告[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 22 (2) :92-95

[6]王振涛, 刘钊.浅谈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J].读写算 (教研版) , 2014, (1) :180-180.

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 第5篇

课堂上的“糖果雨”

——赏识激励在提高课堂有效性中的尝试与运用

【设计理念】:

“赏识教育”的理论渊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这是人们心理最高需要。教育心理学也认为,渴望被别人信任,被重视,被看得起是学龄儿童或青少年最大心理需求。教育正是基于学生的需要,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灵活地选择最佳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式,通过启发、引导、锻炼、鼓舞、激励,促使学生自主发展,使学生能够通过层层阶梯,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教育必须重视学生,激发学生因需要而产生的兴趣,这是教育取得效果的切入点。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也就赏识激励在提高课堂有效性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希望通过课堂上的赏识教育行为,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以下是笔者在执教鄂教版语文教材第二册《糖果雨》一课中的教学片断及描述。

【教学片断】:

片断一:

老师笑盈盈地出现在教室门口,随口说了声:“今天教室里拖得好干净啊!”话音顿时吸引住了教室里的所有同学,连几个还没有做好上课准备的孩子也立即坐好了。再瞧那些今早做清洁的孩子的脸上,个个都洋溢着得意、自豪的神情。随着班长洪亮的一声“起立”,同学们“唰”的一声,整齐地站直了身体。

看来,同学们今天的精神面貌不错,是刚才那句表扬所起的作用吗?我不禁惊叹赏识的作用力真的不能小视,它就像一颗香气扑鼻的糖果一样,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片断二:

师:同学们喜欢吃糖果吗?

生:喜欢!

师:今天张老师想让我们教室里下一场糖果雨,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教室里孩子们兴奋极了,纷纷睁圆了眼睛紧瞅着我。我故作神秘地说:“想看到糖果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边说边变魔术般地拿出几张设计成糖果状的字卡,孩子们顿时心领神会,踊跃地举起手来。前面几个同学都读得很顺,看着平时不爱举手的小宇同学也跃跃欲试了,我想他一定也能读好,便毫不犹豫地点了他。可偏偏碰到了一个他不认识的“盼”字,为了化解孩子此时的尴尬,我连忙说了声:“对不起,老师不知道你还没有准备好!”小宇默默地坐下去了,但我分明看到他学得更认真了。

师:皮昂比诺小镇上下了一场真正的糖果雨,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在分节读课文这一环节中,我特别安排小宇读一个自然段,因为在教师范读与学生自由读的过程中,他一直都读得很认真,我想这次准没错。

果然,小宇读得又专注又准确,不仅得到了大家的掌声,而且还获得了我特别准备的一颗真正的糖果。他仿佛从中获得了自信,整节课,他都显得很兴奋、很活跃。

片断三:

品读课文时,我借助“这场雨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这一问题,启发学生从文字中感受糖果雨给大家带来的快乐。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依次进行了板书。围绕描写雨急、雨美、雨大、雨香的关键词句,启发同学们产生联想,指导反复品读。

小颖同学是我们班胆子最小的女生,平时上课从不主动举手,读课文的声音也特别小。为了鼓励她大声地读出雨的美,我抱着她的肩膀,和她共看一本书,与她一齐朗读,读着读着我的声音慢慢变小,而她的声音则清晰地显现出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向她伸出了大拇指,而她也在大家的关注下得到了一颗漂亮的糖果。那一刻,她脸上的笑容甜到了我的心里。

为了得到老师的奖励,同学们表现得都特别积极。也正因为有了真正的“糖果”作铺垫,同学们很容易就能想象到当街上铺满糖果时人们惊喜的表情、欢乐的样子,所以读起课文来,个个声情并茂。获得“糖果”的孩子越来越多,教室里仿佛真的下了一场糖果雨似的,充满了兴奋与喜悦。

片断四:

师:如果真的有这样奇妙的雨,你们最想下什么雨呢?

小华同学率先回答说:“我希望能下超人雨。因为,我的弟弟最喜欢超人了,如果真的能下超人雨,我一伸手就能抓到几个超人送给弟弟,他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听着小华同学真实感人的话语,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像受到什么启发似的,接下来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

生1:我希望能下裙子雨,这样我就可以随意挑选最漂亮的裙子送给我的好朋友佳琪了。

生2:我希望灾区能下水果雨,让灾区的小朋友也能吃上香甜可口的水果。生3:要是天上能下牛奶雨那该多好哇!我一定多接几桶,送到灾区去。生4:下面包雨,让吃不上饭的人们能吃个饱!

„„

孩子们的想法层出不穷,新奇而又富有爱心,使老师仿佛也尝到了一颗颗美丽的糖果。

【我的反思】:

赏识教育的方法体现在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和提醒。这些方法的贯穿能给课堂带来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教学互动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使学生充分自由得到发展,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的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就本节课而言,本人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激活课堂,提高课堂的凝聚力。

低年级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或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但他们也有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好奇心重,好胜心强。教师只要很好地把握与利用这些特点,就能使低段课堂的有效性得以提高。基于以上了解,我发现低段教师每人都有一套引人入胜的法宝——带给学生各种惊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课堂,增强凝聚力。而开课前,我只是用了一句话而已。一句真情的赏识,可以说给全体学生注入了一针强心针,它强有力地影响着孩子们接下去的学习。让学生

在老师的赞许和认可中增强自信心,增强成就动机,满意地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赏识教育在课堂上所起的有效激励作用。

二、激发兴趣,增强课堂的表现力。

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优化手段,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发展人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设计贴近学生心灵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优化教学手段,永远以赏识的眼光,鼓励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动耳及动心,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既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满足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激励学生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为了增强课堂的表现力,课上教师通过由衷的赞美、真情的鼓励、实物的启发,引导学生自然地贴近文章,关注孩子们读书时的表情,让学生体验到文章语言的美,通过体会语言文字再现出生动的情景,才能使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

三、激起情感,提高课堂的创造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作为教师,除了关心爱护学生外,还应该学会尊重、赏识学生,如同赏识自己的职业一样,让学生沐浴在赏识的阳光下。教师对学生的真挚深厚的情感,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是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更是建立和谐师生互动关系的关键。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生机盎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在情感教育上进行一定的投资。

对于一个发言不太完整但声音还比较大的的孩子说声“你的声音很响亮,老师听得很清楚,请把它再说完整些,好吗?”在这样的引导下,孩子会说得不仅完整了,而且声音更洪亮。为了给正在努力的孩子一个机会,一句“对不起,老师不知道你还没有准备好。”既能化解孩子此时的尴尬,又能给孩子发言之前要准备好的亲切提示。一句善意的提醒,一个亲切的拥抱,都能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安慰与鼓励。当听到学生的发言中用上了一个好词、或者一个好句子时,不管他是否答对了,说完整了,首先要肯定他,接着,你会听到更多、更新鲜的好词佳句在课堂上蹦出来„„孩子们的创造力、表现力就这样在赏识中激发出来,而充满着表现力与创造力的课堂不正是高效课堂的目标吗?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教学案例

课堂上的“糖果雨”

——赏识激励在提高课堂有效性中的尝试与运用

武汉市汉阳区十里铺小学张玲芳

科学学科有效课堂的行动策略研究 第6篇

一、有意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当代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把认知心理学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起来,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他认为,所有的课堂学习都可以按照两个维度:机械(意义的维度)和接受(发现的维度)来划分。根据学习的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他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种。机械学习是一种死记硬背的没有理解知识含义的学习。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既不能迁移,更不能运用。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相对,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有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发生变化;这种知识是有心理意义的,它使学生整个人(包括躯体、情绪和心智等方面)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记得准确而又牢固,还能用得迅速而又合理。可见学习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是否建立了联系;有意义的学习其实质是指符号(语言文字及其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学生认识结构中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同化,从而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旧知识也因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知识。

二、在科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有意义学习理论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怎样才能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呢?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有2个先决条件:(1)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学习心向,即表现出一种在学习新内容与自己知识之间的联系倾向;(2)学习内容对学习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当学生把教学内容和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

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强调抓好以下几点:

1.寻找情感激发点

在有意义学习中,学生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也就是学生乐于主动地把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内容建立起实质性联系的心理准备状态。要使学生形成有意义学习心向,重要的前提是让学生把学习的任务与恰当的目标联系起来,追求某种价值,并把学习内容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运用新的知识与技能进行问题探究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变成有意义学习,否则就只能是机械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应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建构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而较为有效的做法就是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如在《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引入时,教师动手做一个小实验:平衡的天平左盘上放着内有少量碳酸钠粉末的锥形瓶(瓶内有小试管,试管内有稀盐酸),接着把盐酸倒入锥形瓶里,学生观察到瓶内有气泡产生,还发现反应后的锥形瓶放在天平上,天平不再平衡,指针偏向砝码侧。大多数学生对“为什么天平会偏向右边”这个问题很容易理解,老师追问道“如果把跑出去的气体全收起来,天平会平衡吗?如何来证明?怎样让生成的气体全部收集起来?其他物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又是怎样变化?”老师层层设问,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投入设计实验的思考中;再如在《种群和群落》教学时,用多媒体出示了多幅不同生物的图片,问学生“这些生物是同一物种吗?”“不是同一物种,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不同种生物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从而引出种群课题。又如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教学时,老师在演示台上支起一块平板玻璃,在玻璃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用不透光的物体遮住学生的视线),在另一面放一只烧杯,使学生看到假象:玻璃后面的烧杯内有一支燃烧着的蜡烛(蜡烛高度低于烧杯边缘)。然后向烧杯中缓缓地倒入有颜色的水。学生观察到水面已高于蜡烛,但烛焰并没有熄灭。实验现象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发生强烈的冲突,他们对此感到好奇,渴望认识、渴望解决问题。老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造成知识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引起兴趣和关注,使学生在迫切要求的求知状态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形成有意义学习的心向问题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原认知水平上,如学生经常面临挫折和失败,也就不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心向。

2.确立先行组织者

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角度来说,任何新知识都是在原有旧知识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换句话说,在引入新学习材料之前,先给出一个恰当的“先行组织者”,以便引导新的学习材料顺利地融合到认知结构中去。所谓“先行组织者”,就是在正式呈现新材料之前,先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介绍一些引导性材料,这些引导性材料所包含的知识观念是学生已经学习过并已经掌握的,通过它的先导作用,使学生去同化新材料,把它恰当地归入到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关联的一定概念之内。为此,在新的学习材料导入中要给出“先行组织者”,搞好铺垫,架起“认知桥梁”,做到温故知新。比如在学习群落的分层现象时,可以开设“生物拼图”活动。预先做好位于不同层次的生物图片,在黑板上先贴上大型的乔木图片,然后让学生上台贴图。学生根据乔木图片的高度和生活经验把手中的图片贴在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从而引出群落有分层现象,并得出动物的分层取决于植物的分层。又如在建立电压概念时,教师以现实生活中的水路作为与电路的类比对象,搭起知识的桥梁,通过类比的思想方法使学生知道电压起推动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作用。如在学习CO的性质前,复习一下H2的性质,通过已熟悉的H2的性质和CO的性质进行比较,有利于对新知识的同化。可见有了先行组织者,学生对新知识就很容易接受了。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3.增强师生之间情感

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更是师生理性和情感两方面动态的人际过程。为此我们在授新课过程中还应着重强调抓好以下“两点”,即思维展开点和心灵交流点。

(1)新旧知识的相互同化,只能在学生思维活动中才能实现。为此教师在讲授活动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 比如在学习硫酸、盐酸和硝酸等具体酸后,建立酸的概念时,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已有的观念硫酸、盐酸、硝酸能电离出H+是酸出发,辨别NaHSO4也能电离H+却不是酸而是盐,发展到只有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是酸这一本质联系,而不是简括为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是酸这一表面联系。那么教师应在哪些地方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呢?我们认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有助于智能开发的知识点均是思维的展开点。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对“思维展开”重视不够,教师把应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的难点、疑点和关键点全部代替包办了。这种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极大的片面性,是导致学生机械学习的一种原因。

(2)教师不仅要在认识上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而且要在情感上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师生之间只有保持心灵上的交流,才能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友爱和宽松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的心理状态之中。事实上,也只有在这种心理状态中,学生才能真正充分地展开思维活动。那么,教师怎样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呢?我们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始终都要积极地关注班上的每个学生,连在角落处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切目光。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教师更应全神贯注地、友好地注视他,而且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应该体现关爱和鼓励。如“说得很有道理”“你的声音很动听!老师和同学们下次还想听到你的声音”“高高举起你的右手,你就是高手”“想想有没有更好的答案呢?”等激励性的话,要比诸如“不对”“你说错了”“怎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回答”“谁来替他正确地回答”等的效果好得多。教师亲切的语言,可以使学生在知识上得以拓展,情感上得以升华,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增强自我效能感。

总之,任何成功的学习、有效的学习都是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不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法,而是一个符合认知规律、提高学习效率的科学学习过程。不过,教师如在教学中能将有意义学习的理论与其他教学理论相结合,可能会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关于这一点,有待于广大同仁的实践研究。

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 第7篇

一、研究与实施过程

1.对语文进行结构化的历程

学校从2011年开始寻找“教师简单教、学生简单学、语文素养厚”的教学路径。2012—2013学年全体语文教师参与,开始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和实施,提出“双线主题统合”的校本化实施路径。2013—2014学年,学校对小学《课程标准》进行细化,将学段目标分解,明确学年、学期的教学目标,根据学期教学目标,明确“工具性”的体系,从不同版本的教材中选择文章,研发出校本教材《语文幸福课》。2014—2015学年, 学校提出“语文课程结构化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思路,重新对语文进行整合和调整,目标是:通过课程的结构化,建立起综合性、立体化、全方位的大语文教学观,让母语环境和氛围始终滋润着学生成长。

2.语文结构化模型

通过对语文课程进行学科内部的纵向结构化和学科的跨界横向结构化,形成了学校的语文课程结构化实践模型,如图1所示。

学校的这一模型揭示了如何将国家 《课程标准》通过课程结构化路径传递给学生,最终形成其语文素养的过程。主要从两个结构化着手。

(1)学科内部的纵向结构化

首先,从《课程标准》到学期教学目标的结构化。分解《课程标准》中小学部分的学段教学目标,教师基于教学经验和学情, 经过集体讨论和研究,将教学目标匹配到每个年级、每个学期中,形成结构化的年级、 学期教学目标。

为了让教师更加具体地把握、落实教学目标,学校根据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有关学业标准,梳理、整合成《学年学业水平评价标准》,将教学的过程建构成检测、评价的过程。

其次,从教学目标到文本的结构化。 以教学目标为导学,按照10个左右的学习单元,参照各版本教材形成了《玉泉语文》。

单元的设计,以学期教学目标为导向。 如四年级要重点学会表达的方式;文本主要体现落实教学目标的“例子”作用。所以,一个单元文本的选择,具有内部逻辑关系,即选择围绕落实某个工具性而具有共性的文本。通过一组文本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学会和使用语文。

再次,单元内部文本之间的结构化课堂既是一种结构,也是一个流程,所以,在一个单元中,文本之间应该具有内部的逻辑、 对应关系。学校对每个单元的文本按照结构化原则进行排列,由精读、略读、自读课文组成,与之匹配“教、学、用”三个课堂环节。第一组文本主要用于教师的“教”,具有很强的示范性;第二组文本主要用于学生合作的“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第三组文本和语文园地主要用于学生自己的“用”,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内化性。单元选文的序列性与课堂教学“教、学、用”结构相适应,既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又把课堂还给学生,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学、去用,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最后,教材文本到课堂教学操作、到学生素养的结构化。学校创建了与文本相适应的课堂教学实践模型,倡导“教、学、 用”三个环节。在一个单元中,利用“教” 的文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完成“学”什么、怎么“学”的教学目标;利用“学”的文本,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或者“独学”,或者“同伴学”,或者“群学”,进一步领悟、深化对教学目标的学习和理解;利用“用”的文本和语文园地,让学生自己通过使用学习过的语文知识,深化感悟工具性的应用,并逐步迁移到阅读理解、加工信息和文字表达上来, 形成语文素养。

学习语文,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性语文素养,这是通过结构化而研发《玉泉语文》的目的。

(2)学科的跨界横向结构化

对学生来说,母语不是孤立的,他们的生活就是学习母语的过程。因此,学校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把人为分科且各学科孤立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 的教学模式,不仅如此,还应把各学科、 校园生活和家庭的资源整合起来。所以, 结构化改造和行动势在必行。

首先,对课上与课下的阅读与积累进行统合。一是研发、配套“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以《玉泉语文》一个单元的主题为主题,编辑10~20篇文章,自成一书,扩充学生的阅读量。二是充分发挥“学科资源教室”的作用,实行普通教室资源化,不论“语文学科资源教室”还是“数学学科资源教室”,都配备相应的图书和工具书,为学生随时、随地、随意阅读提供方便条件。 三是开设“图书馆课程”,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到不同的主题阅读馆进行积极、自由的阅读,如“童话主题阅读馆”,为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提供条件。

其次,对校内和校外的阅读与积累进行统合。学生更多的时间是在校外度过的,所以需要回到家中,利用晚上、双休日、假期进行阅读和积累。学生走进书香,日积月累,才能熟练地运用母语进行表达、思维和创造。学校根据《课程标准》 和《玉泉语文》的要求,研发出“书香玉泉—层级阅读”课程,学生六年的阅读量达到1 500万字,并匹配阅读书目和数量,列入“家庭教育课程”和“玉泉学子追星计划”评价当中。在学生中开展“小书虫”评选活动,奖励全体学生积极阅读。 此外,还举行“玉泉书香门第”评选活动, 推动以家庭为单元的大量阅读。

再次,对学科之间进行统合。找到学科之间的切合点,进行学科间跨界整合。一是将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统合起来教学。 在一年级开发“数学引桥”课程,编辑成 《数学知识》和《数学阅读》两本校本教材。二是在中高年级将语文和社会与生活进行统合。利用两个学科同一位教师执教的情况,在完成社会与生活课主题教学的同时,将语文知识随时融入其中,让学生养成自觉读出“语文味”的习惯。三是将语文与美术统合起来教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用毛笔书写楷体,行款整齐, 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的教学要求。因此,学校建设专门的书法教室等教学资源, 在五年级由书法教师统一开设书法课,完成软笔写字教学目标。

最后,对校园生活进行立体统合。一是启动“晨读午练”课程,利用早上的时间, 开展诵读和演讲、朗诵,利用午间的时间, 练习硬笔书法。二是语文与“适性课程”的联动,“十大好玩课程”走出校园,走向自然与社会,让学生积极参与、自己做主、自我成长,增加了体验、经验和感悟,在语文课上实现“有的写、有的说、有的想”,实现“能说会写”的目标。

学习母语,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人文素养和创造能力,所以,语文不能是孤立的,而应该是一种生活之间跨界的结构化。

二、实施效果

玉泉小学的语文课程结构化实践思路明确、操作具体,能够很好地转化为行动。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达成了目标,也见到了实效。其中最突出的成效是形成一套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标志物—《玉泉语文》。

《玉泉语文》是一套校本教材,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通过使用《玉泉语文》,真正实现了语文本体性教学的“转身”。

首先,《玉泉语文》强调“双线主题统合”,既保留人文性,又回归工具性,回到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其次,《玉泉语文》 的开发与《课程标准》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对《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细化到具体的单元,将每个具体教学目标与单元文本进行匹配。再次,《玉泉语文》选编文质兼优的文本。学校从各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选取文章,既保证文选内容和科学性符合国家要求、学生认知水平,也保证区域教学的连续性。最后,《玉泉语文》适应“教、学、用”课堂结构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线性教学”,实行以单元教学为单位的“段性教学”,如整体识字课、写字课、朗读课、阅读课、工具性整合课、读写结合课、习作课、整体复习课等,这就需要按照单元教学需要重组文本的内部结构关系。

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 第8篇

1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虽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但总的来说, 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目标不甚明确。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的能力; (2) 教学方式落后。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 既限制了高职学生应有的创新思维, 也制约了学生的潜能发挥; (3) 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教学任务较为繁重, 科研力量薄弱, 导致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不明显, 影响了整体教学质量; (4) 学生整体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相差较大, 并且整体水平不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起点较低, 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致使教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

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普通高中毕业生, 经过高考和正式的录取, 第二类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考入高职的学生。总体而言, 这些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较差, 英语学习较为困难, 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他们的英语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学习基础差, 词汇量少, 听说读写译能力薄弱; (2) 学习方法不科学, 不擅长科学的记忆方法, 偏重于死记硬背; (3) 学习目的不明确, 对自己的学习没有明确定位; (4) 学习动力不够, 态度较为消极; (5) 外来诱惑太多, 而学习自控能力差; (6) 学习挫折感强, 挫折承受能力差; (7) 学习适应能力不强, 调整能力较差。

3 开展教师行动研究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3.1 教师发展——改善现状的关键之一

尽管高职院校学生的上述学习特点直接影响了英语教学效果, 教师很难实现教学目标, 但是, 教师肯定不能因此而放任自流, 消极对付, 而要一如既往地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重中之重, 为学生的发展做力所能及的努力。众所周知, 教师的理念和行为在学生的发展历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 为了学生的发展, 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教师既要有更好服务于学生的志向, 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提升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克服高职院校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重要突破口。

3.2 开展教师行动研究——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通过自学、培训、进修、参观交流、评比竞赛、传帮带等方式实现发展, 但教育科学研究却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对教师来说, 教育科研是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意识的追求探索, 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的自觉性活动, 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清晰而完整的归纳。它既体现了行为主体对教育教学环境的主动适应, 又体现了行为主体对教育教学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改造。参与行动研究既可以使英语教师逐步走上自我指导和自我持续发展之路, 也有利于提高工作自主性, 形成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

3.3 教师行动研究的内涵和特点。

行动研究强调实际工作者的参与, 在行动中解决自身的问题, 在行动研究中教师既作为研究者, 又作为行动者, 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反复循环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K emmis和M c T ag g art认为, “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 社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他们;对自身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事业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对自己的工作过程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对自己的工作环境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

由于不同的学者对教师行动研究认识的侧重点不同, 因而也归纳出不甚相同的特点, 一般比较认可的是Coh en&M anion的看法。他们认为行动研究主要有五个特点, 分别为situational (立足特定情景) 、context-based (以特定语境为基础) 、collaborative (重视合作式的观察研究活动) 、participatory (直接参与作为研究对象和内容的教学实践活动) 、self-evaluation (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自我评估) 。

教师行动研究中的关键是教师要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 不断反思教学的过程和效果, 不断总结经验, 进行评价, 为新一轮的研究做好充分准备。英语教师要注重将研究过程和行动过程相结合, 即在行动中研究, 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研究中, 教师也要把阶段性的评价反思和连续性评价反思相结合, 这样有利于及时调整研究进程。

4 结语

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21世纪,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现状已远远不能满足新的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大大增强了从事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此大背景下, 英语教师积极开展行动研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叶澜, 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 第9篇

关键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有效教学

一、三年前, 小语课堂面临的问题

面对新课改提出的诸多理念, 有的教师片面追求教学创新, 课堂教学顾此失彼, 课堂教学步入了困境。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文本钻研不深入。钻研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可不少教师由于对各年级段教材的编写意图不理解或理解不透, 导致教学目标不明, 重难点不突出。 (2) 读书指导不到位。“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教学中, 虽然不少教师知道“以读为本”的重要性, 但对如何有效读书缺少指导和层递设计, 初读课文时一遍即过, 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基础;研读课文中, 有的教师抓住一个部分对文本支离破碎的解读, 以偏概全;有的教师浮光掠影的解读, 思维缺乏针对性;有的教师还会脱离文本随心所欲地解读;还有的教师会把自己对文本的曲解与误读, 强加于文本和学生。 (3) 自主学习形式化。对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 有的教师出现三种错误认识:自主学习就是自由学习;合作学习就是遇到问题就要交流讨论;教师即使安排了一两次合作学习的机会, 学生没说两句就叫“停”, 合作讨论的安排只是为了完成某个教学流程, 养成教育被忽视。

二、三年中, 有效课堂的不懈追求

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 怎么教?如何将“以学生为中心, 先学后教, 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核心理念落实在语文课堂, 做到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对此, 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 提升自我, 练就解读教材的真功夫

相对于学生而言, 教师是领先一步的阅读者, 因此, 教师必须以自己的阅读体验来唤醒学生的阅读体验。当阅读那一篇篇依附着情、浓缩着意的文章时, 我们要试着不断地反问自己, 我们是否已经读懂了文本?我们是否已经成为“文本”的知音?为此, 我县从练就扎实的语文教学基本功做起, 首先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抄教案、上教案的备课上课方式。要求教师假期提前备课, 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活动进一步明晰教学思路。备课时, 要求教师不要急于翻阅教参, 更不能依赖现代媒体, 而是和学生一样一遍遍地静心阅读, 大声地诵、无声地默、轻声地悟, 读得字正腔圆、情真意切, 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中, 与作者展开了充满灵动的对话。

(二) 转变策略, 建立立体互动的教学新机制

1.先学后教, 引领学生提前走近文本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进行了课前、课中、课后读书“三段式”改革。课前, 学生首先进行结构化预习, 根据《导学单》的提示和要求, 将学习收获记录在“导学训练簿”中。读课文1-3遍, 做到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再读一遍课文, 整体感知内容, 理清文章脉络;默读课文, 自我质疑, 整理问题。自学中, 学生逐步学会查找整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2.以学定教, 契合学生的起点展开教学

有效教学的课堂, 我们倡导教师以学生起点作为教学的起点, 而不能以教师的理解作为教学的起点。于永正老师在教《爱如茉莉》时是这样做的: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 上课伊始请学生代表上台, 其他人准备好纸笔, 做好正确的写字姿势, 听写生字:嗔怪、恬静、缕缕幽香。然后请学生相互检查, 特别注意那个“嗔”字, 左窄右宽, “口”字要上大下小。另外, 检查学生是否了解“嗔”的意思, 虽然学生进行了预习, 但并没有做到咬文嚼字, 教师进而指导字形, 并引导学生了解“嗔”的意思!短短的教学片段有两点是值得学习的: (1) 教学的起点从学生起点开始。教师没有教所有的生字, 通过听写了解学生的起点和问题所在, 然后从学生的错误开始教学, 重点教学“嗔”字, 简洁高效。 (2) 将预习纳入教学的范畴。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而言, 预习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自己来解决生字词, 做不到这一点, 是语文教育的遗憾和不足。这种“突然袭击”检查的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习惯、最基本的语文素养, 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是一种有力的提醒和引导。

3.顺学而导,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焰

经过艰苦的探索, 目前初步形成了“自主学习+汇报交流+自结测试”的立体互助教学模式, 即学生在导学单的引导下自主学习, 学习的形式有独学、对学和群学。课堂上, 在教师的主导下, 学生进行“展示交流”, 用板书 (写) 和汇报的方式开展合作学习, 分享“自主学习”的成果, 在相互启发、补充、质疑、解惑中深入研读文本。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搭台, 学生唱戏;教师少分析, 学生多读写。整个过程, 教师只在关键的 (重点、难点) 地方, 适时地点拨、引领、归纳、提升, 并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让课堂成为学生享受母语的精神家园。“自结测试”则是针对学习内容, 以口头和书面两种方式进行总结和训练, 以巩固所学知识。三段式教学层层深入, 深化了学生的认知体验, 提高了读书质量。

三、三年后, 课堂教学的转型和变化

三年的实践探索, 我们走进了游人如织的有效教学百花园。有效教学的课堂是用生命点燃生命, 用智慧传递智慧的幸福课堂。

(一) 展示自我, 争做课堂主人

有效教学的课堂, 精彩的是学生, 不是教师。教师的细致讲解永远替代不了学生自身的阅读感悟。由于教师在课前给予了明确的方向指引, 学生也就有了充分的准备:到了课堂上, 教师要做的, 就是尽可能快地激发学生, 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感悟进行交流, 展开讨论, 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交流、碰撞和提升的舞台。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读书, 谈收获, 议困惑, 教师加以科学适时的引导, 使学生形成知识积累, 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

(二) 主动思考, 思维火花激活

有效教学的课堂是全面依靠学生,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贯穿有效课堂教学的主线。“学贵有疑”, 导入教学后, 学生既可围绕课题提问题, 也可在初读课文后, 整体感知学会质疑, 还可在研读课文时, 紧扣关键语句生成新的问题。同时, 在课文总结时, 提出与本文相关的知识拓展方面的问题。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这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一番自主学习之后所获得的对知识的真切理解, 这是他们通过“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所激发的智慧的火花。学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 不仅把课前阅读到的知识经过思考表达内化成自己的学识, 而且学生的思辨力、口头表达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三) 有效合作, 学习方式转变

有效教学的基本学习单位是学习小组。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成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发展,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灵活地进行分组。常用的分组形式有: (1) 两人互助式。同桌的两个人就是一个自然的互助学习小组。其优点是随时可以进行, 并节省时间, 这一般用于两人之间的学习活动。 (2) 四人合作式。这种形式是相对较固定的一种组织形式, 也是在教学活动中较常用的一种方式。通常由四人组成, 尽量保证每个小组有一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后进生。 (3) 自由组合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 再进行学习、表演, 构成动态的合作小组。和谐的团队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意识, 每个学生也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四) 良好习惯, 夯实学习基础

通过行之有效的读书、写字、交流、评价的指导, 学生逐步学会了自主学习。“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书做到“读、画、写、记、练、思”, 写字力求“三个一”, 页面整洁, 姿势正确。课堂交流时, 组内学生根据师生的生成性问题, 先认真阅读相关课文, 之后, 由组长提问, 组内成员逐个发言, 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待大家意见一致后, 由记录员做好记录, 最后由发言人在班级交流。

有效课堂是我们的教育理想, 从形似到神似, 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 我们坚信:只要秉承着“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八字方针, 因材施教, 我们的语文教学定会似迷人的水乡江南姹紫嫣红、婀娜多姿。

参考文献

科学学科有效课堂的行动策略研究 第10篇

一、有意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当代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把认知心理学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起来, 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他认为, 所有的课堂学习都可以按照两个维度:机械 (意义的维度) 和接受 (发现的维度) 来划分。根据学习的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 他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种。机械学习是一种死记硬背的没有理解知识含义的学习。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既不能迁移, 更不能运用。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相对, 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 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有渗透性的, 它会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态度, 乃至个性都发生变化;这种知识是有心理意义的, 它使学生整个人 (包括躯体、情绪和心智等方面) 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记得准确而又牢固, 还能用得迅速而又合理。可见学习是否有意义, 取决于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是否建立了联系;有意义的学习其实质是指符号 (语言文字及其符号) 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学生认识结构中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同化, 从而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 而且旧知识也因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知识。

二、在科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有意义学习理论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怎样才能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呢?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有2个先决条件: (1) 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学习心向, 即表现出一种在学习新内容与自己知识之间的联系倾向; (2) 学习内容对学习具有潜在意义, 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当学生把教学内容和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 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

为此,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强调抓好以下几点:

1. 寻找情感激发点

在有意义学习中, 学生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也就是学生乐于主动地把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内容建立起实质性联系的心理准备状态。要使学生形成有意义学习心向, 重要的前提是让学生把学习的任务与恰当的目标联系起来, 追求某种价值, 并把学习内容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 运用新的知识与技能进行问题探究等,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变成有意义学习, 否则就只能是机械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应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激发他们建构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而较为有效的做法就是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如在《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引入时, 教师动手做一个小实验:平衡的天平左盘上放着内有少量碳酸钠粉末的锥形瓶 (瓶内有小试管, 试管内有稀盐酸) , 接着把盐酸倒入锥形瓶里, 学生观察到瓶内有气泡产生, 还发现反应后的锥形瓶放在天平上, 天平不再平衡, 指针偏向砝码侧。大多数学生对“为什么天平会偏向右边”这个问题很容易理解, 老师追问道“如果把跑出去的气体全收起来, 天平会平衡吗?如何来证明?怎样让生成的气体全部收集起来?其他物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又是怎样变化?”老师层层设问, 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主动投入设计实验的思考中;再如在《种群和群落》教学时, 用多媒体出示了多幅不同生物的图片, 问学生“这些生物是同一物种吗?”“不是同一物种, 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不同种生物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从而引出种群课题。又如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教学时, 老师在演示台上支起一块平板玻璃, 在玻璃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用不透光的物体遮住学生的视线) , 在另一面放一只烧杯, 使学生看到假象:玻璃后面的烧杯内有一支燃烧着的蜡烛 (蜡烛高度低于烧杯边缘) 。然后向烧杯中缓缓地倒入有颜色的水。学生观察到水面已高于蜡烛, 但烛焰并没有熄灭。实验现象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发生强烈的冲突, 他们对此感到好奇, 渴望认识、渴望解决问题。老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设置悬念, 造成知识冲突,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 引起兴趣和关注, 使学生在迫切要求的求知状态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但是应该注意的是, 形成有意义学习的心向问题设计, 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原认知水平上, 如学生经常面临挫折和失败, 也就不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心向。

2. 确立先行组织者

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角度来说, 任何新知识都是在原有旧知识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换句话说, 在引入新学习材料之前, 先给出一个恰当的“先行组织者”, 以便引导新的学习材料顺利地融合到认知结构中去。所谓“先行组织者”, 就是在正式呈现新材料之前, 先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介绍一些引导性材料, 这些引导性材料所包含的知识观念是学生已经学习过并已经掌握的, 通过它的先导作用, 使学生去同化新材料, 把它恰当地归入到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关联的一定概念之内。为此, 在新的学习材料导入中要给出“先行组织者”, 搞好铺垫, 架起“认知桥梁”, 做到温故知新。比如在学习群落的分层现象时, 可以开设“生物拼图”活动。预先做好位于不同层次的生物图片, 在黑板上先贴上大型的乔木图片, 然后让学生上台贴图。学生根据乔木图片的高度和生活经验把手中的图片贴在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 从而引出群落有分层现象, 并得出动物的分层取决于植物的分层。又如在建立电压概念时, 教师以现实生活中的水路作为与电路的类比对象, 搭起知识的桥梁, 通过类比的思想方法使学生知道电压起推动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作用。如在学习CO的性质前, 复习一下H2的性质, 通过已熟悉的H2的性质和CO的性质进行比较, 有利于对新知识的同化。可见有了先行组织者, 学生对新知识就很容易接受了。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 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3. 增强师生之间情感

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更是师生理性和情感两方面动态的人际过程。为此我们在授新课过程中还应着重强调抓好以下“两点”, 即思维展开点和心灵交流点。

(1) 新旧知识的相互同化, 只能在学生思维活动中才能实现。为此教师在讲授活动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 比如在学习硫酸、盐酸和硝酸等具体酸后, 建立酸的概念时, 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已有的观念硫酸、盐酸、硝酸能电离出H+是酸出发, 辨别NaHSO4也能电离H+却不是酸而是盐, 发展到只有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是酸这一本质联系, 而不是简括为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是酸这一表面联系。那么教师应在哪些地方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呢?我们认为, 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有助于智能开发的知识点均是思维的展开点。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对“思维展开”重视不够, 教师把应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的难点、疑点和关键点全部代替包办了。这种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极大的片面性, 是导致学生机械学习的一种原因。

(2) 教师不仅要在认识上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 而且要在情感上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师生之间只有保持心灵上的交流, 才能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友爱和宽松的课堂气氛, 从而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的心理状态之中。事实上, 也只有在这种心理状态中, 学生才能真正充分地展开思维活动。那么, 教师怎样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呢?我们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始终都要积极地关注班上的每个学生, 连在角落处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切目光。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 教师更应全神贯注地、友好地注视他, 而且教师的每一句话, 都应该体现关爱和鼓励。如“说得很有道理”“你的声音很动听!老师和同学们下次还想听到你的声音”“高高举起你的右手, 你就是高手”“想想有没有更好的答案呢?”等激励性的话, 要比诸如“不对”“你说错了”“怎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回答”“谁来替他正确地回答”等的效果好得多。教师亲切的语言, 可以使学生在知识上得以拓展, 情感上得以升华, 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增强自我效能感。

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低段;牛津英语;课堂活动;有效性;趣味性;行动研究;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一、英语课堂活动有效性的行动研究是英语教师自身发展内存的必然要求佳途径

教师的积极主动的个性化教研就来源于课堂活动,教师不仅要学习前沿教育理论,掌握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注重学科整合,教师个人要积极投身到有效性课堂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因此,英语教师要以以下目标为研究方向:转变传统的以教材、教师为主的观念,要以生为本,使学生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探索小学低段牛津英语学习方法,设计符合低段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环节,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体验成功的快乐;按照完整性、真实性和情景性的要求进行活动设计,在不改变牛津英语教材原汁原味语境的前提下,设计出能有效吸引低段孩子注意力、高效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环节。对典型的高效教学活动进行分析,记录一些课堂教学中比较成功的案例并且进行分析。立足于教材,充分考虑低段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从教学活动的系统性、真实有趣性、情景连贯性三要素出发,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

二、研究小学低段牛津英语教学有效性的课堂活动

(一),要确定低段牛津英语教学课堂活动中的板块顺序,这就要求英语教师研究以下内容:对话、词汇、句型、活动、歌曲歌谣五个板块之间的有机联系;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有效性的要求;小学低段英语教学模式;低段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

(二),教师需要研究小学低段牛津英语有效性教学活动的参考依据:PEP低段教材相关单元的教学活动设计;剑桥英语低段教材相关单元的教学活动设计;新概念英语教材相关单元教学活动设计;低段英语绘本相关内容教学活动设计;高效课堂活动的课堂实录、教案及反思等。

基于以上理论研究的学习、讨论以及平时课堂常态课的听课评课、互相学习,外语实验小学的全体英语教师策划了一次大型的高效英语课堂展示活动。2013年5月29日,拱墅区高效课堂优秀项目展示研讨活动之英语专场活动在外语实验小学报告厅拉开帷幕,充分展现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成果,以及由此带来的英语团队在高效课堂建设中近两年的研究成果。外语实验小学把智能点读笔引入英语课堂,开发教材资源,让每一本书本说话,让学校的墙面、地面、书本、物品都能说话,营造智能点读校园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人人参与的听、说、读、写专业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语音教学功能,为学校的高效课堂建设服务。本次“话题引领”高效课堂分两个板块。首先是全体嘉宾在报告厅观摩英语教研组长潘老师带来的《Fire》。然后是全体英语教师的开放展示课,分别由刘老师执教《Rob and Bob》,吴老师执教《The Odd Pet》,王老师执教《Were Going To A Bear Hunt》,余老师执教《Spike Says》,全方位展示英语组课堂活动有效性研究的成果。学校教研组趁着学校英语课程改革的时机,提出深度解读文本,确立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话题,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扬个性,从快乐的英语学习氛围中构筑学校独特的高效课堂模式。通过这次展示,英语教师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教师们进行了集体备课、上课和交互式评课,虽然真实的课堂活动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但这些都真实地体现课堂教学是否高效、有效。同一个主题,但每堂课的上法各有千秋,都有其亮点与不足之处。通过分析他人之课,改进自己之课,再去以后的课堂中加以完善,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也在不断的改进之中,对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起着很大的帮助。集体教研是教师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一个有力平台。每一次的授课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冥思苦想,成为了众多教师智慧的结晶。笔者认为,惟有真实的课堂教学,才会有扎实、有效的教学质量,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性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因此,课堂活动有效性的研究是提高教学水平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途径。

(三),在这一系列活动研究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种有效性课堂活动设计的研究方向:低段英语话题的定制的有效性研究;多媒体能多种学科整合的有效性研究;游戏环节的有效性设计;教学各个环节的顺序、整合方式的有效性设计、教师评价语言与过渡语言有效性研究等。有效课堂活动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紧扣目标层层深入,关注孩子的语音,材料选择恰当,有利于学生学习。有效的课堂活动设计使教学气氛和谐,学生敢说,孩子学习得很快乐。

总之,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行动研究的重要性。课堂活动有效性的研究,除了备课、上课和评课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写教学反思和总结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败与不足的重要过程,常写教学反思,是研究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英语教学课例——实录与评析》,浙江教育出版社;

[3]《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4]《语言学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5]《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好用的英语教学游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英语课堂游戏100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 第12篇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 使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掌握教材内容

教材利用率达不到规定标准是现代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 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要求等编制的, 对教材内容利用不充分, 就会加大学生的理解难度, 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在素质教育背景下, 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将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作为首要任务。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使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掌握教材内容, 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现以苏教版高中数学“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例, 教学时, 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 在自主预习过程中, 学生会潜意识对教材内容产生熟悉感, 因为这与学生之前所学的“平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非常大的关系, 在这种意识下, 学生会将两部分内容进行比较, 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细心的学生甚至会将两部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有了课前的自主预习, 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 为了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效果, 教师可让学生对课前预习情况进行总结,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脉络进行了有效的梳理, 也提出了自己对教材内容的不理解之处。

例如, 有学生提出“直线a和b分别在两个平面上, 且没有公共点, 明明就是异面直线。老师为什么说直线a//交线, 直线b//交线。所以直线a//直线b。不是异面直线呢?”针对学生的疑惑, 教师以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解决该数学问题, 在互动交流中, 总结出正确的问题思路, “就一条直线而言, 这条直线可以属于无数的平面, 因为在这条直线的周围任意一个方向都可以有一个平面”。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看出, 学生参与了教材内容学习的全过程, 教师也实现了对教材内容的创造性使用, 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己习惯的喜欢的学习方式, 促进了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因此,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教师应该重视教材内容的重要作用,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使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掌握教材内容, 真正发挥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重要作用。

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 因材施教

高中数学教学中, 改进学生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 并根据这些特点, 因材施教, 利用学生便于接受的教学方式, 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探究活动, 对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仍以“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发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普遍比较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降低教学内容的理解难度, 教师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重要作用, 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直接呈现出空间关系, 利用立体直观的展示让学生对空间知识形成深刻的认识。多媒体直观的展示, 激发出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 例如, 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直线a和b分别在两个平面上, 且没有公共点明明就是异面直线。为什么说直线a//交线, 直线b//交线。所以直线a//直线b。不是异面直线呢?”根据题目要求, 教师将空间关系展示出来, 学生根据对空间的认识, 就可以迅速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 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同时教师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有效学习。

三、利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代学习方式呈现出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的基本特征, 所以高中数学教学中, 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适当利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从自主学习数学中享受到乐趣,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实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目标。

再以“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例, 经过课堂学习, 学生对教学内容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认识,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并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师设置数学问题, 并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题目为:

下面命题中, 正确结论有 ()

1. 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 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 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 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 (或直角) 相等。

3. 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 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4. 如果两条直线同平行于第三条直线, 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上一篇:主体界定论文下一篇:新课程下的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