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定位范文

2024-07-26

前景定位范文(精选8篇)

前景定位 第1篇

关键词:无线通信,技术焦点,前景定位

当前, 无线通信与移动网络发展的速度非常快, 并且呈现出全球覆盖的特征, 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要。但是与此同时, 受技术因素、地域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影响了无线通信事业的发展。因此, 未来无线通信行业要不断扩大发展的市场, 应该走多元化、综合化、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在发挥无线技术个性优势的基础上, 整合其他技术的优势, 不断提高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的能力。

一、无线通信产业的焦点

当前, 无线通信产业发展的速度快, 已经覆盖到全球范围内。其中, 包括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个是宽带无线通信技术, 另一个是移动通信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 这两项技术呈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由于发达国家的无线覆盖率已经非常高, 在一些地区呈现出递减的趋势。相反, 发展中国家的移动用户增长非常快。当前, 在韩国、日本等国家, 移动市场处于爆发的态势, 被称为关注的重点。近期, 无线技术研究方面的关注度不断上升, 由此也开辟了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新领域, 从而突破了大众化的移动通信。

二、焦点分析:无线通信的五大技术

2.1 移动通信4G技术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该技术可以传输高清的视频图像, 传输速度非常快, 目前被广泛应用到全球范围内, 受到了用户的极大欢迎。该技术的主要优势为:首先, 相比3G而言, 通信速度更快。据统计, 4G通信速度一般在10Mbps-20Mbps之间, 最快可以达到100Mbps。该速度是10 年前手机传输速度的1 万倍。其次, 网络频谱更宽。为了使4G速度达到最大, 要求加大对3G改造的力度, 从而提高4G蜂窝系统带宽。研究表明, 一个4G信道频谱为100MHz, 比3G网络高出20 倍。另外, 除了以上优势之外, 4G通信还具有使用更加灵活、智能化更高、兼容性更好的优势, 而且可以提供多种增殖业务。当前, 在一些业务领域, 使用4G产生的业务费比3G网络更加便宜, 因此很多人更愿意选择4G移动技术。可以说, 4G的横空出世, 给无线通信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以及市场。

2.2 3.5GHz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该技术的特点是:建设速度快、带宽高, 在接入的过程中非常灵活。3.5GHz无线接入技术又被称为MMDS技术, 目前在国内应用的范围非常广, 成为了行业间关注的焦点。然后, 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 有些高频段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 同时再加上宽带不够的原因, 因此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虽然3.5GHz无线接入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但是运营商表示, 住户的范围、技术的水平, 以及频率宽带等因素都会制约该技术的发展, 增加了盈利的难度。所以, 将该技术单独运作是很不明智的。因此, 针对以上情况, 应该积极推行综合业务的开发, 这样才能不断促进移动网络的稳定、健康发展。

2.3 WLAN标准面临的争议

当前, 我国主要应用802.11 的无线局域网技术, 简称为WLAN (Wi-Fi) 。在该技术下, 网络连接速度非常快, 可以达到每秒钟几十兆。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 有些运营商更加热衷于追捧国外的WLAN新技术。国家信息安远是WLAN标准争议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国内的一些厂家希望利用WLAN新技术不断扩大业务, 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而, 现阶段, 我国与国外的水平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在考虑国家安全的基础上, 推迟了新技术的应用。与此同时, WLAN虽具有强大的市场, 但是在未来发展中是否能实现既定目标, 还需要实践来进一步验证。

2.4 WIMAX操作系统的应用

该技术以全球微波为接口, 然后进入操作系统, 作为一项新产品, 给无线领域带来了新的生机。当前, WIMAX已经在欧洲、北美等国家迅速推广, 并引起了很多亚洲国家的关注。好技术又被称为802.16 无线城域网, 信号更强, 远远大于Wi-Fi。除此之外, 该技术投入的成本比较低, 从而受到了运营商的青睐。但是, 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由于自身的特性, 不可能实现广域漫游、终端携带, 因此具有风险系数。同时, 该标准的使用还不完备、不健全。在该技术下, 虽然可以实现高速的传输功能, 但是由于不支持语音业务, 影响了公众通信的使用。最后, 由于以上原因, 传统的运营商并不看好WIMAX, 从而也限制了WIMAX的发展空间。因此, 该技术要获取更大的发展, 还需要不断改进技术, 更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

2.5 无线载波通信技术 (UWB)

当前, UWB作为一种无线接入技术, 不同于传统的通信系统, 该技术通过起点、落点时域脉冲直接调制、速度非常高, 在发展的过程中, 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除此之外, UWB的生产成本比较低廉、消耗的功率少, 因此具有更大的优势作用。UWB最大的优势是传输速度快, 因此被很多人看重。比如:在10 米范围之内, 使用该技术后, 可以达到500Mbps的速度。另外, 该技术传输速度非常快, 特别适用于家庭式的网络系统。在此基础上, 对蓝牙传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即便如此, UWB并不会对无线技术、移动技术产生负面影响, 而且可以发挥补充的作用。也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 可以看出该技术不仅具有速度上的优势, 而且具有独特的补充优势, 因此未来发展的空间必定非常广阔。

三、无线通信技术的前景定位

第一, 无线通信技术种类多, 而且不断呈现出互补的特征。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 应该使市场进一步的细化, 力求通信行业的发展更加稳定、平衡。同时, 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实现组网的一体化, 采用多元化的接入手段,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无线接入技术的快速发展。

第二, 政府应该加大对无线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给企业配备充足的无线频谱资源。同时, 针对当前无线网络发展的特点, 进行有针对性的长远规划, 在无线通信发展中发挥指导作用。另外, 要求资源得到合理、科学的配置。比如, 有的单位资源过程中的利用率不高, 可以考虑将这部分限制的资源收回, 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第三, 移动4G最大化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推动了移动网络的发展。当前, 很多欧美国家希望建立更大的平台, 拓展更多的业务市场, 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因此, 我国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 不断扩大市场, 取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第四, 当前, 全球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发展如火如荼, 以高宽带接入为发展趋势, 并不断扩大覆盖的范围。一方面, 要发挥技术的个性化优势, 另一方面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而提高技术的利用率。所以, 必须本着全局发展的观念, 达到对移动互联网互补的作用。

最后, 未来无线通信环境下, 应该发挥每个无线通信技术的作用, 并提出整体性的解决方案, 并向着智能城市、智能家居的方向发展, 从而使无线通信技术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与更广阔的发展市场。

四、结束语

从整体来看, 无线通信行业要取得长远的发展, 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无线技术, 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做好政策方面的规划, 给运营商提供充足的设备、资源,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有这样, 才能为无线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好后盾。同时, 未来无线通信行业将呈现出一体化、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

参考文献

[1]熊卿青, 邓媛嫄.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前景[J].科技创新导报, 2015, (08) .

[2]黄峻岗.无线通信技术焦点解析及其发展前景定位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4, (06) .

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定位与发展前景 第2篇

本文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特色性建设问题,通过对应用性本科课程模式的研究,借鉴企业价值链思想,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定位进行探讨。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价值链;课程定位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教育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程的应变能力。

因此,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探索适合应用性高等教育的新型课程模式至关重要。

本研究围绕应用性本科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定位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一、工商管理专业发展及研究现状

我国工商管理学科在1993年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到有356所高校开设工商管理专业,是高校开设数量最多的十大专业之一,开设率为53%。

在20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上工商管理为最热报考专业排行榜中的第三名。

由教育部委托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进行的主要本科专业就业能力调查显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没有进入前50名。

这一调查从侧面说明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还难以满足与社会、企业的发展需求。

通过对目前本科层次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定位的调研,现阶段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工商管理既是一级学科专业,又是二级学科专业,与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并列,这种划分导致人们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认识产生偏差。

2、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雷同现象,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既未能与地域经济发展结合,体现服务地方经济的特点,也与现实企业的岗位需求存在差距。

3、在课程定位和设置上,仿照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课程结构,课程注重系统性和全面性。

在人才定位层次上偏重于企业的综合管理,与企业对本科层次基层管理岗位的定位存在矛盾。

二、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比较研究

(一)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的内涵。

教育界对课程模式的理解存在多种定义,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表述是: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主要涵盖两种属性的应用型知识:涉及事实、概念以及理解、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和涉及经验、策略的“过程性知识”。

“事实与概念”解答“是什么”的问题,“理解与原理”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经验”指的是“怎么做”的问题,“策略”强调的则是“怎样做更好”的问题。

课程模式的选择决定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课程模式就是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课程体系框架,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可操作性,并且具有特定的课程结构和特定的课程功能,与某种特定的教育条件相适应。

它既是一种结构模式,也是一种功能模式,一方面要规定课程内部构成并设定其相互关系,同时这种结构的建立又是以特定的功能假设为指向的。

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具有相关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从培养目标的内涵来看,应用性高等教育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类型。

二者都是以学科为基础,但应用性本科教育更强调面向工作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与高等职业教育相比,应用性本科教育强调学科知识平台对应用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

因此,应用性本科教育是学科与应用并重的一类高等教育。

(二)国内外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比较。

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高度重视发展应用性本科教育,逐渐形成一类新兴大学,德国和澳大利亚的此类教育机构又被公认为各国发展应用性本科教育办学模式的典范。

1、德国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

在德国,培养应用性高级人才立足于专业性或地区性的应用研究和开发。

与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课程模式采用双元制教育模式,由企业培训的课程和学校课程所组成。

企业培训课程是企业根据职业培训和培训框架计划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的内容,而学校则开设普通文化课与专业课。

专业课程采用综合课程的形式,即将原来平行设置的多门学科课程,改为根据职业技能或职业能力的需要综合成几门跨学科课程。

这种课程模式强调职业能力本位,不以学科为中心,而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2、澳大利亚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

澳大利亚的理工大学实施以学科为基础、面向行业和产学结合的本科教育。

它的课程模式主要由在学校的理论课学习和基于行业的学习(IBL)两部分构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校和行业三方紧密合作,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后,有机会在企业工作,并体会和熟悉工作环境,接受针对职业生涯的实践培训,侧重培养应用能力。

行业是此类大学设计课程、开展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合作伙伴,一方面行业和企业提出教育需求,参与课程开发;另一方面又与大学积极配合,开展基于行业的教学活动。

尽管上述两种课程模式服务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各具特色,但也可以归纳出它们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第一,不同程度地突破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根据工作要求来设计课程;第二,非常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面向工作的应用能力;第三,行业、企业和大学紧密联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我国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

高林、鲍洁提出了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NCM)的总体框架,该框架提出课程模式应以“学科”和“应用”为两个基本点,既要注意打好学科基础,又要强调应用能力培养。

该模式将应用性本科高等教育的课程模式分为三个课程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应用能力平台、基本素质平台,每个课程平台都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三个平台的课程贯穿于本科4年,从第1学年到第4学年,学科基础平台和基本素质平台的课程逐年减少,应用能力平台的课程逐年增加。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普遍采用上述模式进行课程的设置,其中包括工商管理本科专业。

三、NCM课程模式框架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NCM)的总体框架分析研究,该模式在构建应用性本科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对应职业岗位的课程设计。

NCM课程模式框架仍然保留着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思路,围绕某一专业的原有课程先后次序的需要设计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不能针对职业岗位开发应用性课程,难以达到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为一线工作服务的应用性人才目标。

(二)实践教学缺乏立足点。

应用性本科教育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面向工作的应用能力。

然而,NCM课程模式框架的设计主要解决了课程整体的模式,还无法针对不同行业岗位需求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课程,使实践教学缺乏立足点。

以上两点问题导致NCM课程模式仍然是一种概念框架,缺乏对应用型本科课程定位和设计的指导作用。

因此,本文提出的基于价值链的课程定位模式将在NCM课程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创新课程定位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四、基于价值链的课程定位模式

(一)价值链的内涵。

价值链是指从原材料加工到产成品到达最终用户手中,所有增加价值的步骤组成的一系列活动。

价值链管理是管理关于在价值链上流动的产品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活动和信息的全部过程。

将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有机地整合起来,做好计划、协调、监督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形成相互关联的整体,使企业的供、产、销形成一条珍珠般的“链”――价值链。

同时,价值链管理不仅体现在流进组织的资源,而且还包括流出组织的产品和服务,其带有效益导向的,目标是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

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企业有不同的价值链,一个企业的价值链是由一组业务流程构成的,不管何种业务流程都是以客户为中心的。

系统地设计业务流程已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利器。

价值链的模型,如图1。(图1)

在企业的价值链中,有些业务流程是特别重要的,决定着使企业具有独特性或竞争力的因素,可以称之为“主要业务流程”,如市场营销、生产业务、售后服务等。

其他业务流程是对经营提供基本支持所需要的,它们使经营运作起来,称之为“支持业务流程”,如人力资源管理、现金管理等。

(二)基于价值链的课程定位探讨。

专业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应紧紧围绕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如何才能差异化地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人才需求决定于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

由于价值链管理从企业实际运营与管理的角度将企业活动分解为支持业务流程、主要业务流程和综合业务流程三类价值链活动。

因此,我们可以首先将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按照企业价值链三个层次的流程对课程进行分类;其次由于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价值链的构成上存在差异,这将为我们根据其价值链的差异性进行专业的特色定位提供了依据。

基于价值链的思想,本文提出以下课程定位与思路。(图2)

1、依据价值链层次对课程进行分类。

依据应用性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养企业一线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定位,其核心课程应在充分调研企业核心业务的基础上,依据主要业务流程进行设计。

而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课程作为专业的基础课程;将战略规划、企业文化等课程作为可选课程。

通过以上的课程分类将使专业核心课程向企业一线岗位倾斜,区别于MBA的综合型课程;同时,针对核心课程开发后续实践教学课程更能针对不同企业一线需求,充分体现专业的应用性特征。

2、依据主要业务流程差异进行专业特色定位。

工商管理专业定位取决于核心课程的设置。

第一层次,可以针对研究不同产业、行业及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主要业务流程的差异,为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定位寻找可能的方向。

例如,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主要业务流程的差异,都可以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特色的依据;第二层次,核心课程的特色可以围绕主要业务流程中的某一关键职业岗位进一步进行细分,针对职业岗位的应用开发应用性课程,达到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为一线工作服务的应用性人才目标。

以上基于价值链的思想,提出了若干课程定位与思路,将有助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雷同现象,使培养目标体现现实企业的岗位需求。

同时,也针对NCM课程模式框架存在的问题,针对职业岗位的应用开发应用性课程,使实践教学达到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为一线工作服务的应用性人才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高林等.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马陆亭.以创新思维重构高教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5.

前景定位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定位;就业前景

高职院校和普通的职业院校是有区别的,高职院校是高等院校的一种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与职业教育进行结合形成的,这种教育是集合理论知识教学和专业实践能力两方面的。在高等职业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更加的实用型、技能型的人才,更加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1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中所存在的问题

1.1 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导致毕业生就业率下降

在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高职院校进行学习,从而让自己掌握一技之长,也可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同时在国家政策的鼓励相下,高职院校也在不断的扩大招生,因此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人数不断增加,毕业生也快速的增加,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困难。同时在市场方面的原因是由于市场上的工作岗位并没有大幅度的增加,同时工作单位也在不断的提高用人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从而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毕业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1.2 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上没有认清就业形势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大多是拥有自己的技术和实践能力上的优势,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单单依靠这个是不可以的。在就业市场上学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高学历在一定程度代表着高能力,但是作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这是他们的一大弱点,现在很多社会岗位是以本科学历为起点进行人才的招聘的,所以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会因此失去很多机会,导致他们自身的就业岗位相对质量比较低,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对自身和就业市场需要的人才要求没有清晰的认识,这会严重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

1.3 高职院校及其毕业生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

现在的很多高职院校只是注重一些技能的培养,但是很多课程的设置并没有伴随着市场的发展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进行与时俱进,很多专业课程的教材还是采用比较陈旧的教材,这就导致学生无法第一时间学习到与市场更加相匹配的技术和理论知识,因此会降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同时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一些思想上的觉悟相对是比较落后的,不能根据市场的发展来提升和调整自身的思想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就业的困难。

2 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解决对策

2.1 毕业生要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面对着更多的毕业大军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进行竞争,要想再更多的毕业生中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拥有自身的优势,才能脱颖而出。首先高职院校和其他高校的培养重点就是不同的,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学生的,因此学生必须要扎实这一基础,要将专业技术扎实的掌握,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要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

2.2 培养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之所以会出现毕业压力大的现状,对于适应社会的能力的缺乏是很大的一个制约因素。高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对于社会的竞争压力以及岗位的社会需求缺少相应的了解,这样会导致学生不适应社会的各方面的生活节奏。所以高校学生要抓住机会提升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能够更好的与社会接轨。

2.3 高职院校要更新教材,与时俱进提升学生的能力

高职院校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更新陈旧的教材,使用新的教材,这样学生才能第一时间掌握到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对求职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接触到行业中最新的技能,学生才更加具有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就业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3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3.1 “产销结合”解决就业安置

高职院校一般是帮助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进行工作岗位的推荐,但是岗位的推荐只是一时的,不能帮助学生获得一个长久的工作。所以从最根本的来说要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低的问题就要提升学生的自身技能,同时也要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培养学生的技能。在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采用“产销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下降的问题。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进入到企业内部在正式的岗位上进行实践学习,这样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将来要进行的工作,从而能更好的的进行自我剖析和了解职场,这样能够提升学生对将来就业的把握和认知,从而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

3.2 引进国外新式的“双线制”教育理念

“双线制”的教育理念是以平等为基础的,无论是观念还是地位上都是要保证平等的。这个主要是说职业教育和普通的高正教育要保持平等的地位,双方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进步。在英国中学毕业生进行职业学习,根据自己所学到的职业技能获取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在德国,“双线制”的教育理念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非常平等的,并且保持着相互之间的沟通和提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和实践技能都是有着较高的水平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定位以及就业前景的分析可以看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社会就业的过程中除了发挥自己所特有的优势外,还应充分地结合着社会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在就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2005.

[2]周建松.以就业为导向改革高职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

作者单位

前景定位 第4篇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发, 迄今已成功发射二代导航卫星16颗。2012年, 北斗导航服务范围成功覆盖中国及东南亚地区。2013年, 中国提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覆盖的发展目标, 把东盟纳入北斗现阶段重要的服务对象名单。经权威测评表明, 北斗卫星系统在低纬度东盟地区的精度与性能, 全面优于美国GPS等全球3大卫星系统, 而东盟国家对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需求十分广阔。

目前,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在泰国、缅甸、老挝等东盟国家已有应用。在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 中泰两国签署了合作条约, 未来三年在泰国境内建立220个地基增强站。届时, 北斗在泰国的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泰国政府对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和速度感到十分满意, 并认为两国在北斗方面的合作是科技转让和共同开发的关系, 这有助于该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根据计划, 2020年之前中方将协助东盟十国建立1000多个北斗地基增强站。届时, 中国和东盟将共享同一套卫星定位系统, 这对双方打击跨国犯罪、促进经贸交流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除建设地基增强站外, 中国和东盟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技术合作上也取得了进展。9月11日,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中位协) 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签署了《建立卫星导航位置服务卓越创新合作协议》, 将在新加坡成立“卓越创新中心”。该中心将以北斗时空信息服务体系为中心, 围绕导航应用技术, 重点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实现重大技术集成和行业应用示范。同时, 立足新加坡国情和实际需求, 构造开放式的产业体系结构, 打造强大时空信息服务平台, 促进新加坡经济和社会发展。

近期, 由中国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办、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协助举办的“2014年北斗技术与应用国际培训班”成功落下帷幕。此次培训班为期20天, 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泰国和文莱等东盟国家都派出了学员参加。

可见, 东盟国家对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有着浓厚的兴趣, 东南亚的卫星定位和导航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中国北斗在东盟大有可为。

前景定位 第5篇

当前农村市场呈现怎么样的特点呢?首先, 农村市场有巨大潜力。如今很多农村市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着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接轨, 农民家庭整体收入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以及农民消费观念的变化, “农村人也想拥有城市人的生活质量”正在日益成为现实。在江浙一带, 乡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甚至高于一般城市居民。珠三角农村地区的消费水平也相当高。而大多数的农村地区, 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都在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

其次, 目前多数地区的农村市场, 陶瓷仍以中低端品牌为主。质优、价廉、实用、坚固的陶瓷卫浴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是农村市场的主流。在农村, 这几年来, 有的家庭装上了抽水马桶, 有的还用上了淋浴设备。一旦这些东西的好处被农民们所认识, 就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使用。农村家庭在陶瓷制品观念上的改变, 对于陶瓷企业的下乡拓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陶瓷下乡”无疑是具有很强的现实可行性的。

再次, 价廉物美的产品必然会受到农民的青睐和欢迎。总体而言, 农村市场毕竟与大中型城市不同, 农民的消费水平与城镇相比, 依旧处于比较低的程度。农民注重实在, 讲究产品的功能性, 重视价格定位。佛山一些陶瓷卫浴企业之所以能在县级及农村市场完成可观的销量, 也正是因为这些并不是特别知名的品牌在价格上的优势。因此, 卫浴企业要进入农村市场, 应该十分重视降低生产成本, 从而降低终端零售的价格。但这样的成本降低不是将自己的品牌做坏, 而是说, 从物流运输费用的降低、简洁化设计的调整等方面进行成本降低型的改进。只有适时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 放弃一些华而不实的噱头与包装, 多生产一些质优价廉的适销对路产品, 同时把网络铺向广泛的乡镇市场, 建立更为密集、更为灵活的终端销售渠道, 才能真正赢得农村这个巨大的市场。

第四、目前, 低端瓷砖仍占据农村九成市场。在陶瓷行业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低端陶瓷产品却依旧在农村畅销。以河北唐山、四川夹江和广东潮州三大产地为主的低端瓷砖产品基本垄断了全国农村建陶市场。笔者以为, 这与金融危机这种偶然的因素有关, 同时也是中高端产品不重视拓展农村市场造成的。这种局面是完全可以改观的。现在, 国家大力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刺激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 “建材下乡”的政策将成为陶瓷进入农村市场的良好契机, 那些具有很强生产能力和品牌知名度高的企业都有机会进入农村市场。具有品牌影响力和产品优势的大企业进入农村市场后, 低端陶瓷产品将失去竞争优势。具有强大生产实力的陶瓷企业, 开发适合农村消费需求的产品, 在花色、质量、成本上都比低端陶瓷企业有优势。农村建陶消费潜力巨大, 也是未来陶瓷行业市场开拓的趋势。

浅析新建博物馆的发展前景与定位 第6篇

目前博物馆建设具备了一定规模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一是博物馆数量大幅增加, 仅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发展至今, 若加上其他部门和民间兴办的博物馆全国有博物馆已达到2300多个。二是地域分布日趋广泛, 总体上改变了过去博物馆集中在少数大中城市的不平衡局面。三是博物馆的门类日益丰富, 既有历史类、军事类、艺术类、自然类、科技类、也有民族民俗类等多种类型的博物馆竞相辉映。四是规模上既有国家级的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大型博物馆, 也有陕西、吉林等省建立的较大规模的省级博物馆, 以及各地相继建立的一批中小型专题博物馆。由此可见, 博物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日益显著, 陈列展览的影响也日渐深远。

二、博物馆追求外观形式的同时注重内部功能

我国省级博物馆多兴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基础设施陈旧, 近些年各地政府纷纷出资对旧有的博物馆进行整顿改造或新建。但是仍然缺少专题性、非文物类的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人类的纪念馆很少。博物馆虽然在数量上急骤膨胀, 但在类别的缺失上仍没有得到改善, 削弱了博物馆社会效益发展的空间。在新馆建设上, 同时也存在一些贪大求洋的问题, 甚至把博物馆当成突出领导政绩工程来建, 根本没有从博物馆实际需要出发形同虚设, 失去了博物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这点应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吉林省博物院新馆就是在这种各地建新馆的大潮中孕育而成。吉林省博物院是在原吉林省博物馆和吉林省近代史博物馆基础上合并组成, 2004年正式挂牌, 直属吉林省文化厅, 是省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1952年筹建于吉林市, 1954年迁至长春, 现馆址建于1997年在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3188号。当年博物馆建筑由于经费紧缺的原因, 在规模上根本算不上标志性的建筑, 在使用面积上也很难满足观众参观的需要。因此, 在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吉林省博物院新馆于2009年在距离市区30公里的地方动工兴建。新馆建筑面积为3.2万平方米, 是德国设计师按照国外先进设计理念设计出来“品字形”建筑。虽然新建博物馆外形美观, 条件有所改善, 健全了功能, 展览规模进一步扩大, 赋予了博物馆新的内涵, 但是却忽略了内部功能, 因此造成了新馆建成后仍然不能使用。安防设施和消防安全经过多次调试勉强达到标准, 但是物业还没有托管, 许多问题出现扯皮现象, 新馆舍上级领导部门没有经过验收。面对目前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的馆舍, 没有哪位领导敢用文物的安全来以身试法。面对国家投资6000万的新馆至今不能启用,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非常痛心, 与此同时, 还要安排留守人员对新馆定期维护, 不仅给国家资金造成浪费, 同时也打乱了博物馆正常的工作秩序, 这也是绝大多数博物馆兴建“交钥匙”工程所带来的后果。

三、各种途径宣传博物馆,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博物馆建筑不能单纯追求外观设计, 应以追求最佳使用效果为目的, 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作用为宗旨。吉林省在远离市区30公里的城市边缘, 在将来30年后为城市中心的位置建立了吉林省博物院, 博物院的建成真可谓是那个地段标志性的建筑, 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但是能否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作用却无人知晓。有关业内人士说, 博物馆开馆之日就是闭馆之时, 对新馆今后的发展前景抱有消极态度的人不在少数。既然博物馆新的馆址已成定局, 将采取何种方式宣传博物馆, 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馆作用, 实现博物馆发展战略目标, 是我们每个博物馆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1、举办各种展览聚集博物馆人气

(1) 首先利用新馆舍宽敞明亮的展览条件, 制作一个以历史文物为主线, 突出地方特色的基本陈列, 让观众了解地域文化, 同时也可以作为大学历史、考古、博物馆学的教学基地。

(1) 根据百姓比较关注的热点事件举办临时性展览, 比如反贪展览、远离毒品展览、全国窃密泄密案例警示教育展等, 这样的展览多数由政府部门组织观众而来, 观众在受教育的同时也给博物馆带来了人气。

(3) 馆际之间交流展览, 比如军事博物馆的名人名枪展览、陕西西安兵马俑展览、西汉古尸等一些观众喜闻乐见的展览, 即加强了馆际之间的交流, 又能使观众足不出省就能了解外省的历史和领略地域文化。

(4) 博物馆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前提下, 举办一些文化性的商业展览、比如“松花石韵”—长白山松花石、砚展览, 个人书画展、拍卖会等, 这样的展览不仅吸引了社会各界文化名人、儒商、私营企业家, 使他们成为博物馆的朋友, 为博物馆日后捐赠资金奠定基础, 同时博物馆也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博物馆

(1) 利用各大新闻媒体对博物馆进行宣传, 尽量做到每个展览都要举办开幕式, 抓住新闻媒体的眼球, 让他们不遗余力地对博物馆的展览进行跟踪报道。

(2) 利用户外广告牌、公交车站牌、茶楼、文化长廊等作为博物馆宣传地, 也可利用公交车上的广播进行介绍博物馆及展览内容, 扩大市民对博物馆的认知度。

(3) 利用5·18世界博物馆日加强对博物馆的宣传力度, 开展一系列文物鉴定活动, 举办文物知识讲座、青少年书画讲座及比赛、在报纸上开辟一个博物馆专栏, 鼓励博物馆工作者积极撰稿, 宣传博物馆相关专业知识, 既锻炼了博物馆专业人才队伍, 又扩大了博物馆在社会上的影响。

四、结语

总之博物馆面对馆舍偏远的实际问题, 博物馆同仁要集思广益采取一切可行方式宣传博物馆, 使博物馆走出暂时的低谷, 调动全体馆员的积极性, 本着学术立院、人才强院、开放办院的原则, 无论在管理上、人的精神面貌上都要有一个新的起色, 这样才不愧为是追求博物馆外观和内部功能的并重。

参考文献

[1]宋晓丽:《浅谈新形势下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民营科技》, 2009, (3) :98。

[2]周筠:《谈综合性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文物春秋》, 2000, (4) :10。

前景定位 第7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功能定位,前景

1 我国企业新时期内部审计工作的定位

1.1 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定位

新时期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在其职能定位上要具备鉴证、检查、建设和评价的内涵规定。鉴证职能指的是鉴定和证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并以结果作为审计结论的重大依据。鉴证是检查工作的基础, 其工作目的是确定部门和管理人员履行其职责的行为, 从而确保报表的质量, 通过科学合理全面的鉴证反映其生产和经营活动绩效的报告的正确性、真实性和效益性, 从而为企业履行和落实经济责任制提供合理依据。检查职能指的是依照一定标准和科学依据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和其他管理内容进行检查和追踪, 其目的是弄清事实、揭示矛盾、明辨是非、改进工作。这一定位具体包括:检查单位内部各种经济活动的经济有效性;检查各项业务和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检查反映经济活动资料的真实性。而建设职能的实现基础是“建议”, 建议是对管理上的优点予以肯定, 并对管理上的缺点予以披露和指点, 协助组织领导提高经济管理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挖掘潜力以达到预期效益。评价职能指的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系统的评判和估价, 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责任制度等的合理性、完备性和有效性的评价, 以及对被审计单位某一方面的经济活动或整体经济活动是否遵循既定的目标和决策的评价等。当然, 必须有一套具有客观性、先进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来实现评价。

1.2 内部审计工作的机构定位

内部审计机构是内部审计工作得以实现和开展的物质组织载体。内部审计机构的定位, 主要包括: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心, 确定审计重点, 编制企业审计工作计划;协调企业与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协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关系, 形成围家、企业内部、社会和行业管理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 共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开展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现代企业制度需求, 不断拓宽内部审计领域;加强对外投资审计, 根据董事会决定, 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事前、事中跟踪审计;加大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力度, 促使企业健全内部控制系统;实施管理审计、经营审计、环境审计及人力资源审计, 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全方位服务;在审计重点上, 以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为主要内容, 突出对经营管理状态的动态监督;避免投资决策出重大失误, 防范投资风险;根据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配合企业管理部门和企业财会部门等职能部门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等管理制度。建立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实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组织开展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2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景展望

2.1 环境、风险审计将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新内容

经济活动的不断细化、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 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的等社会问题纷至沓来。新时期环境污染等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不仅各国政府都将投入巨额资金解决此类问题, 而且企业也将逐步增加环境投入。但企业投入既要考虑成本效益, 又要比较投入和税费, 还要考虑企业形象。因此企业最高管理当局必然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加强对此类资金运用的效益审计。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 许多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更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有关管理层管理当局履行风险管理方面的受托管理责任的情况进行证实评价, 并提出防范、控制管理 (经营) 风险的建议的一系列活动。管理风险, 是那些可能对战略和目标的实现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事件和环境。企业随时都会面临各种风险, 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急剧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使企业在更大范围内面临更多的风险, 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特地位, 决定了它在风险评估和控制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2 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将成为企业内部审计的新动向

内部审计外部化是现代企业治理的产物, 旨在实现降低成本、提高审计独立性和增加组织价值的目标。企业选择外部审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业务的主要原因就是它能为企业节约财务预算开支, 而且外部审计人员能够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内部审计服务。目前, 在国外已经出现了企业将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外部单位或相关的专业人员来实施, 即所谓的“内部审计外部化”。那么, 在进入21世纪后,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目前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扮演“参赛者”和“裁判者”的双重角色, 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委托代理关系下形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内部审计外部化有利于内部审计领域的拓展以及方式的转变, 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外部优势资源, 集中精力追求更具战略意义的目标, 从总体上提升竞争优势。唯有把内部审计外部化,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这一方式的采用必将大大促进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晖.解读内部审计新定义[J].中国内部审计, 2003 (5) .

[2]侯旻.浅谈内部审计的角色定位[J].经济师, 2011 (2) .

[3]陈姣.内部审计在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中的角色定位[J].财经界, 2010 (7) .

前景定位 第8篇

现今社会, 无线通信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体现出两个突出特点, 那就是大众移动通信的增长势态稳定以及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不断出现焦点, 前者在部分国家及地区增势体现尤为强烈, 但是仍然有发展不均衡的迹象, 后者则在技术研究及项目应用上体现活跃。

数据显示, 近10年来, 全球移动用户数量的增长率高于13%, 总计高达50亿户。每年产生的市场值比上一年增长都在11%以上, 高达数万亿美元。由此可看出, 当全球电信市场出现低谷的时候移动通信仍然能以较好的增长率发展。

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的用户数量以相反的发展趋势行进。由于移动用户普及率已经很高而使得北美及欧洲的用户量变得日益减少;以中国为例的发展中国家的亚洲及非洲等地区, 移动用户数量却迅猛的增长着。处于新兴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的用户所创造的价值远远比不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ARPU值。从数据新业务市场的增长幅度上看, 全球移动所关注的重点则是日本和韩国所呈现的爆发态势。

由于近期的关注的目光转移到了全球的宽带无线接入领域的技术研究和项目应用, 使其为无线通讯业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而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公众移动通信。

2、焦点解析:五大技术引领潮流, 并各展优势的应用模式

2.1 万众瞩目的3G

第三代移动通信3G已经成为如今无线通信产业的热点, 并率先在全球得到应用。

第一, 就技术而言, 3G拥有基本成熟的主流技术。CDMA2000由于技术本身的平滑演进特性使得进入3 G的障碍不大。T D—S C D M A虽然从技术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但其主应用在中国, 强大的市场受众及其推广模式, 也使得其得到良好应用。W C D M A已经将以前受版本不断更新的影响而阻碍商用进程的不足经过改良, 基本定型了主体标准而使其规模商用的基础得到稳固。

第二, 事实上如今的欧美等运营商将战略全部落在了3G网络的部署和建设上, 包括中国在内的3G移动通信技术也都在跳跃式直接得以实现。到2010年3月, 以WCDMA为例, 经营牌照在全球范围发放的同时签署了数千份份商业部署合同。当STK和KTF两家韩国运营商使用CDMA20001XEV—DO过度的同时, 日本的KDDI也开始了对EV—DO网络的商用, 中国则将三大制式分配给不同的大的电信运营商, 在市场上保持共同推进的趋势。可以说, 全球3G的商业应用已经全面铺开。

第三, 所有运营商的3G用户数量都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局面。在中国, C D M A 2 0 0 0和W C D M A发展更快, 已基本覆盖全国。当中T D-S C D M A也紧追其后, 占有一定份额的市场。我国在积极稳健的态度对待3G数年后, 终于完成第二阶段网络技术试验等工作, 将重点全部放在了市场推广之上了。

成熟的3G技术和产品造就了巨大的商业机会, 但真正定位在3G平台上的应用还有巨大差距, 从终端生产, 到基础工程建设, 从新业务开通到服务项目的开发, 目前的3G市场没有进入成熟阶段。但由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3G网络建设的不同, 更使我国移动话音用户市场拥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发展空间, 从而避免了会因为发展初期新应用和新业务不完善而导致无法支撑网络生存的情况。

2.2 对3.5GHz技术的推广应用

具有高带宽、快速的建设以及灵活的接入方式等特点的3.5GHz无线频段上的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就是3.5GHz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MMDS。第三批3.5GHz宽带固定接入频率工作也在我国顺利得到推进, MMDS技术的进一步扩大和应用, 也在3G的基础上成为了业界的焦点。

但该技术存在一些天生的缺陷, 比如说受天气影响较大的高频段2 6 G H z的L M D S技术, 甚至包括在我国3.5 G H z M M D S技术还会受到宽带不够等原因的限制。对于当前极力推广的3.5GHz技术, 运营商的经验表明由于其技术水平、用户的规模范围和对频率宽带的限制, 使得难以实现盈利, 所以不能将M M D S技术作为一个网络单独运作。因此, 我们不仅要积极推动综合业务的应用, 还要顾全全局, 使之在补充移动通信网络不足上发挥作用。

2.3 WLAN标准之争风波

技术标准为802.11的无线局域网技术WLAN (Wi—Fi) 可以实现十几兆至几十兆的无线接入。我国目前发展的主要是支持11Mbps的无线接入的802.11b标准的WLAN网络, 而我国几大运营商近两年也在极力追捧在欧美等国迅速盛行的新技术W L A N。

造成近年来W A P I标准之争的原因有国家顾及自身信息安全的原因, 在我国, 也有无线通信设备厂商渴求通过占领新兴技术市场来扩充自己实力等因素。我国在执行W A P I标准上, 考虑国家安全因素, 同时也考虑我国核心与国际水平相比的差距所在, 推迟了其应用;通信技术标准的制定策略中也带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由此可以看出, W L A N技术以重要战略地位居于全球范围, 但市场动态变化, W L A N虽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但它的运营发展速度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 还有待观察。

2.4 WIMAX成为无线界的新欢

W I M A X即为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系统, 作为无线界的新欢, 它不仅在北美、欧洲迅猛的发展, 在亚洲也掀起了这股潮流风波。WIMAX又称为802.16无线城域网, 它的互联网连接信号远于WI—FI, 而WIMAX在成本等各方面所展现出来的优势使得业内人士将其看作是一项打破旧格局开创新格局的新技术。WIMAX还组织了以促进IEEE802.16的应用为目标的联盟。

从发展趋势分析, W I M A X技术不能成为3G技术的终结者, 其原因有:第一, 它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还不能够像公众移动特性那样做到广域漫游、终端便携以及安全特性等。第二, 标准还不够成熟。第三, 它虽然具有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 但其不具备的对实时话音业务的高效支持能力限制了其作为公众移动通信的应用。第四, 其产业规模、技术、成熟的设备以及推广期等方面都比3G技术慢。第五, 传统移动制造商及运营商的抵制可能会使其发展受阻。由此, WIMAX技术虽然具有巨大市场潜力, 但要想影响全球无线通信格局, 则需要时间。

2.5 无线载波通信技术UWB

近年来, 大家还开始关注于一种名为U W B的超高速的无线接入技术。UWB是一种时域通信技术, 它的超宽带系统有别于传统的通信系统, 利用起、落点的时域脉冲直接实现调制。与CDMA系统相比, 时域通信拥有相对成本较低以及简单的通信系统结构优势, 而U W B技术则具有成本低、速率高和功耗低的显著特性。

拥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则是UWB最引人注目的特点。“10米内传输达500Mbps能力”的产品已经问世。就趋势方面, UWB技术虽然具有适合组建家庭的高速信息网络的高速、窄覆盖的特点, 并且对蓝牙技术有一定的冲击, 但是不能对当前的移动技术及W L A N等技术构成实质性威胁, 甚至可以说能构成为其良好的能力补充, 这也就显示了它独特的速率优势以及应用范围的独特之处, 表示在无线通讯领域它将会有一番作为。

3、无线领域的发展前景定位分析

第一, 无线通信领域各种技术的互补性越来越明晰。为了实现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覆盖, 达到市场细分和业务的多元化, 解决移动通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在政策上应该综合推进各种无线接入的发展, 推进组网的一体化进程, 通过建网接入手段多元化。

第二, 政府应当根据不同企业发展策略不同以及在市场方面的需求不同, 给企业配置更多的无线频率资源, 综合的对自身的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规划, 让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及合理的配置, 但同时也应考虑用适当的手段收回企业闲置不用的多余频率占用。

第三, 站在发展公众移动通信网络的角度而言, 3G已经成为全球社会移动网络演进的主体。透过欧美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 他们期望能够通过3G、4G能够构建出更大的业务平台, 从而实现获取新的利润来源。这同时也是我国所借鉴的经验。

第四, 从全球对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发展火热程度上看, 该领域的发展呈现出快速跃进入高宽带并且将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的趋势。为了既能够让它的技术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又能避免对资源的浪费, 我们在发展中应当把握全局, 使之成为与移动网络互补的重要技术手段。

第五, 未来的无线通信网络将会是一个能够使各类无线技术都能发挥自己作用的的一个综合的一体化的解决方案。通信信息网络将向下一代网络N G N融合。

第六, 无线通信技术将在物联网传输层面、云计算数据传输层面发挥巨大作用。智能城市、智能家居、现代物流等方面的巨大数据网络传输需求, 将把无线通信的新技术推到更高的层面。

4、结语

从全局及未来发展的眼光来看, 发展无线通信网络则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 并且采取一体化的思路规划和建设网络。我国政府部门也应当积极准备好充足的频谱资源以便提供给运营商, 从而为综合规划无线通信网络的整体优势和综合能力提供强劲的支撑力量和保障后盾。

总之, 分步实现三网合一的有机融合, 宽容各种无线技术的互补发展, 才能够各尽所长, 并且能够向接入网络一体化、多元化、应用综合化的宽带无线网络发展就是无线通信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通过近年来无线通信新技术的分析, 寻找技术应用焦点所在, 进而对我国未来无线通信的技术发展方向给出了定位, 并对各类新技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无线通信,3G技术,WIMAX,UWB,物联网

参考文献

[1]杨世平, 张引发等.SDH光同步数字传输设备与工程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年4月.

[2]韦乐平, 李英灏.SDH及其新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年2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前景定位】相关文章:

GPS定位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11-04

平衡定位05-14

报道定位05-17

定位转换05-17

定位改革05-22

传播定位05-22

射频定位05-28

大学定位05-28

桥梁定位05-30

定位隔离06-01

上一篇:小学语文导学案教学下一篇:配置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