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范文

2024-06-13

上市公司财务范文(精选11篇)

上市公司财务 第1篇

一、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 股权结构不合理

纵览世界范围内公司, 股权结构无外乎两种模式:一是股权相对集中模式, 以日、德为代表;二是股权分散模式, 以英、美为代表。股权结构决定了有关各方在订立契约时的力量对比, 是影响公司各方面代理机制的根本因素。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治理结构相当复杂, 股权过度集中于国家股和法人股等非流通股, 且普遍呈现出明显的“一股独大”特征。据统计, 截止2012年底,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共953家, 占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38.5%, 占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的51.4%。照理, 掌握控制权的股东处于公司代理链的最初环节, 具有最强的进行公司财务治理的动机。然而, 由于我国国有股股东身份不明确, 股权的行使只能由其代理人来实施, 他们与真正的所有者 (国家) 的利益不一致, 并不能从国有股的控制中获得相应的现金流权利。相反, 由于缺乏对管理者的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经营好坏与其自身的经济利益没有挂上钩, 导致不少上市公司管理层对责任和诚信义务的意识淡薄, 甚至在管理与经营上存在过失行为, 这样也很容易产生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败德行为”。

(二) 独立董事形同虚设

独立董事, 顾名思义是具有独立地位和独立立场的董事, 也称外部董事或社会董事。独立性是独立董事的灵魂, 具体体现在独立董事是公司及其相关者各方的“利益无关者”, 能够站在公正的立场发表个人看法。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初衷是制衡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利益。然而就目前现状来讲, 我国独立董事存在的问题令人堪忧。一是独立董事作为中小股东利益代理人的独立性遭到质疑。在上市公司, 大股东的天然权重优势, 小股东是没法抗衡的, 即便网络公投、累积提名。再者, 大股东初始投资时出资最重, 而出资后释放控制权、弱化发言权是大股东难以接受了, 大股东无利可图了, 更不会有热情为企业整体利益操劳、顺便为小股东造福的。所以独立董事的选举难免为大股东所决定,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无法担负起代表中小股东的社会责任。同时, 在中小股东与独立董事之间所存在的法律形式上的代理关系而实质上的“虚拟”代理关系也很难以保证独立董事的“诚信和勤勉义务”。二是独立董事是公司及其相关者各方的“利益无关者”。从“经济人”的视角出发, 利益无关者很难从“切身利益”上考虑并维护公司及其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因此董事会里大多仍是第一大股东说了算。三是与公司内部人比较, 独立董事在有关公司的专业知识和信息资源占有上明显地处于劣势地位, 难以挑战处于信息控制地位的内部董事和管理层。同时, 独立董事报酬机制的设计也难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履行公司董事职责, 他们在决策中也只能扮演附庸的角色, 也就是只能听从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决策意见。理论上来讲, 独立董事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减少企业一系列契约中基于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 但由于独立董事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同样是建立在委托—代理模式之上,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出现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三) 监事会职能严重虚化

为了保证董事和经理正当和诚信地履行职责, 公司治理结构中专设了监事会, 其主要职责是监督董事和经理人员的活动, 如检查公司财务, 对董事和经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等。据中国证券时报统计, 8成以上监事未对董事会决议事项提出质询, 98%的监事会未曾发现公司董事、高管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行为。这从侧面说明了监事会还不能代表全体股东来维护上市公司利益, 监事会职能形同虚设。从主观上说, 一是由于监事会独立性差, 难以发挥有效的监督职能。监事的选任基本由控股股东决定, 缺少中小股东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代表。职工代表虽然可以代表职工利益, 但职工毕竟是公司的员工, 在工作中听命于董事长或总经理, 自己只是执行者, 因此,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不敢说“不”的。二是监事会和董事会虽然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但在实践中, 监事会的法律地位根本无法得到保障。监事会在公司中的实际影响力与控制力远远弱于董事会成员、甚至高管人员, 因此监督职能形同虚设。三是缺乏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导致监事缺乏勤勉尽责的动力和压力。

(四) 缺乏对经营者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目前, 我国上市公司对经理层的激励结构较单一, 激励方式缺乏多样化。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报酬形式为工资+奖金+补贴+福利, 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公司较少, 由此造成经营者注重短期行为而忽视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即便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公司也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因为就股权激励来说, 完善的资本市场无疑是及其必要的, 否则股票的价值无法合理评价和兑现。而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上, 投机之风盛行, 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走势与经营业绩严重脱钩, 甚至经营者为了抬高股价, 利用信息不对称, 通过操纵会计行为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从而直接影响到报表所披露会计信息的质量。再者, 对经营者的约束机制也相当不到位。在英国和美国主要依靠资本市场上的接管和兼并来控制公司, 而就我国而言, 由于流通股在总股本中所占比重不大, 二级市场对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作用十分有限, 我国上市公司之间的兼并与收购更多的是一种行政撮合或是短期炒作行为, 与公司业绩关联度较低, 难以形成对经理人员的有效约束。同时, 我国对企业家的选拔、任用还基本上采用非市场选择的方式而确定, 上市公司总经理多由大股东或上级主管部门选拔委派, 并不是由董事会聘请到具有能力和责任心的职业经理人取代现有低效能的经理层, 为此, 难以对现有的经理层形成压力和有效的监督, 这也使得我国经理人市场对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的约束机制失去了应有的效用。由此可见, 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体系的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同时考虑我国资本市场、法律法规等制度环境, 结合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机制的合理设计来得到有效解决。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创新机制的设计

(一) 财务决策创新机制设计———建立共同决策机制下的董事会制度

从契约理论的角度,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体, 而财务又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财务治理的本质就是从各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 以财务视角为端点, 利用各种财务契约工具, 形成一定的财务治理机制 (包括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来调和企业内外部的各类契约关系。在财务决策机制中, 首当其冲的是要解决决策主体的问题。理论上来讲, 应当选择那些受决策影响最大的财务主体充当决策主体, 因为这样的决策权配置能够使其外部性降低到最低限度, 这种机制也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责、权、利在财务主体之间对应的机制。基于这种决策思想, 财务决策主体应该是股东大会。因为公司由股东所拥有, 公司的最终目标便是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 一定程度上体现为股东价值最大化。从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 一直盛行由股东会决定公司的一切重大财务事项, 董事会和管理层只是一个执行者的状况。这种财务决策权的制度安排充分体现了“股东至上”的思想。但从20世纪90年代起, 股东大会逐渐认识到了将财务决策权集于自身的局限性, 因为它违背了专业化管理和两权分离的时代变化。股东作为公司最大的利益相关者, 向公司投入了物资资本, 但股东并不一定具有作出正确重大财务决策所需的能力和知识, 且由于股权分散化, 股东的意见很可能趋于不一致。因此, 将决策权分配给他们对他们自身利益的保障来说并非是最好的选择。可能存在更好的选择是:把决策权交给另一类财务主体, 他们在财务决策时利益可能受到影响, 也可能根本不受影响, 但是他们拥有更多适合该项决策所需的能力和知识。而那些受影响最大的财务主体为了减少财务决策外部性可能对其造成的损失, 只需加大激励和监督的力度即可。只要激励成本与监督成本之和不大于增加的决策利益与减少的决策成本之和, 那么, 这种决策权安排就是有效的。基于这种认识, 股东会逐步将权力下移给董事会和经理层, 由董事会决定公司重大财务财务事项, 经理层决定公司日常财务决策, 并期望通过独立董事以及监事会对他们进行制约与监督来保证公司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这种安排在理论上是非常可行的, 但是, 由于我国较为特殊的公司治理环境, 导致了这种制度安排并不有效。正如前文所述, 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形同“花瓶”, 监事会职能严重虚化, 根本无法起到监督和制约作用, 从而导致由控股股东控制的董事会的权力至高无上, 缺乏制衡的力量, 出现了诸如像内部人控制、接二连三侵害中小股东利益、重大财务决策屡屡失败等一系列现象。针对此, 笔者认为, 基于这种怪象, 我国应建立由利益相关者代表共同决策机制下的董事会制度。一是扩大董事会成员的来源, 让它既包括大股东利益代表、中小股东利益代表、经理层利益代表, 也包括员工利益代表、债权人利益代表、商业伙伴利益代表、政府及公共利益代表等。这种多元化的董事会结构, 形成多种利益代表的相互制衡, 有利于弱化大股东与经理层联盟及其控制势力, 创造独立董事真正发挥作用的条件, 使企业财务决策权得到真正有效地行使。二是限制大股东在独立董事聘任上的垄断权, 而采取董事会负责推荐两名以上候选人, 由中小股东投票决定, 避免被监督者聘请监督者, 由此真正发挥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更好发挥其职能。三是董事会应更多地关注和支持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工作, 让独董拥有更多权力, 最好也拥有提名权与解聘权。总之, 权力一定要有制衡, 而且需要有独立的第三方进行监督, 对财务决策权更应如此, 这种思想不应该被抛弃, 建立共同决策机制下的董事会制度已经势在必行。

(二) 财务激励创新机制设计———建立法定保底数+不封顶的利润分成合成的薪酬激励机制

为了促进公司的财务决策与公司长期发展的利益相一致, 建立相应的财务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有必要的。激励契约是现代财务契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委托人通过采用激励机制以诱使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思行事。激励机制有多种, 包括薪酬激励机制、职位消费激励机制、期权激励机制和声誉激励机制等, 其中薪酬激励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之一。激励性薪酬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部分, 对减少代理成本和激励公司高级经理层对股东勤勉尽责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薪酬激励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薪酬结构不合理, 形式不灵活, 股权激励力度不足等。一方面,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结构单一, 缺乏长期激励手段, 高管人员持股较少, 且比例不断下降;另一方面, 据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业绩指标与薪酬没有明显相关性。那么, 如何制定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以便更好的将高级管理者的个人利益和公司的长期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使高管层的经营目标和公司的发展目标趋同。笔者认为, 高管们的薪酬应该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法定的保底数, 另一部分是不封顶的利润分成。法定的保底数就是高管们为上市公司服务的劳务报酬, 或者叫津贴, 其上限由法律规定。这一部分费用可以列入企业成本, 列支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 股东大会通过。除此之外, 高管们不应当再从上市公司支取任何薪酬。他们的主要收入, 应当是从上市公司分得的利润。分析董事会成员的构成, 大体上有这样几类, 一是民营企业家, 他们本人持有上市公司的大量股份, 除了可以从上市公司支取一定金额的劳务报酬之外, 不应当再从企业支取薪酬, 他们的主要收入应当是从上市公司分得的利润。第二类是国有企业派出的代表, 我国大量的上市公司都属于这一类。对上市公司来说, 他们是老板, 不应当再从上市公司支取工资, 对国有企业来说, 他们是雇员, 到上市公司是为派出单位工作, 派出单位应当向他们支付薪酬, 支付的最好方式是现在流行的所谓股权激励, 具体数量应当由双方约定。当然, 为了使股权激励方式起到作用, 有必要建立起一套对持股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和约束机制, 同时建立起完善的惩罚机制、退出机制以及二次激励等制度。第三类是独立董事, 他们不具有任何股权背景, 他们可以享受固定津贴, 不应当再从上市公司支取工资, 法律应当限制其兼任独立董事的数量, 并且在定期报告中披露。至于在设计经营者薪酬激励机制时, 必须考虑使经营者的行为长期化。要达到这一目的, 关键是使经营者的报酬与企业长期的收益水平联系起来, 而不只是与企业当年的收益相联系。为此, 可以采用固定津贴+股权激励的方式。由此, 在董事会成员、经理层、上市公司和股东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既相互促进, 又相互制衡。这样才能将派出单位、上市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保持一致。

(三) 财务监督约束创新机制设计———建立监事会主导的公司内部财务监督约束机制和强有力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共同监督约束体系

我国监事会与董事会法律地位的平等和实质上的不平等导致了监事会的尴尬境地。事实上, 有不少上市公司的监事对公司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不知情, 只是不敢监督或不愿监督而已。笔者认为:强化监事会的独立性是监事会有效行使权利的关键所在。一方面, 为严防大股东利用“一股独大”操纵监事会, 在监事会中增加代表少数股东利益的监事名额以及代表债权人利益的监事名额, 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监事会结构。各种利益代表之间相互制衡, 可以弱化大股东的控制实力。另一方面, 可以像引入独立董事改造董事会结构一样, 也可以引入独立监事改造监事会结构。规定监事会应有半数以上的独立监事, 独立监事中应有一定比例的代表常驻企业, 且监事会主席应由独立监事担任。独立监事是监事会制度的核心, 为使监事会制度充分发挥作用, 必须对独立监事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进行详细的规定和设计对等机制。一方面, 对独立监事的专业任职资格必须有明确的规定。独立监事应具有足够的经验、能力和专业背景, 独立有效地行使对董事、经理履行职务的监督和对公司财务的监督和检查。另一方面, 应设计相应的激励机制以确保独立监事勤勉尽责的为公司服务。比如可以对独立监事采取一些长期性的报酬机制, 要求独立监事拿真金白银出来, 购买他所在的上市公司的股票, 这样独立监事就和他所在的上市公司的利益有一定的相关性, 尤其是让独立监事与中小股东有相同的利益诉求, 当独立监事发现公司大股东掏空公司时, 独立监事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反对。与此同时, 还应扩大监事会的权限, 包括赋予监事会审查议案权和代表诉讼权、以及有权决定外部审计机构以维护审计的公允性, 明确规定审计委员会应同时向董事会和监事会提交审计报告, 以保证监事会的财务监督功能真正落实。最后, 对于监事不力行为, 加大惩罚力度, 除可能受到中小股东的诉讼外, 还应受到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外部监督约束则可以从完善经理人市场、独立审计约束、公开信息披露制度约束、债权人约束、市场体系约束、政府监管等多方面进行。

三、结论

针对我国的上市公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笔者试图将其与与公司财务治理结合起来研究, 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创新机制的设计, 包括财务决策机制设计、财务激励机制设计和财务约束机制设计三个方面。财务决策机制设计, 笔者认为应当建立共同决策机制下的董事会制度, 这也是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而提出的观点。但实际上, 企业所有权作为契约不完全的产物, 其本质是一种剩余要求权, 如果每一个产权主体都应有份, 企业的所有权将成为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有份的公共蛋糕, 这将容易形成“公地的悲剧”。财务薪酬激励中的股权激励机制在我国上市公司已兴起, 但能否适合中国的市场环境还有待考证。财务约束机制中, 监事会的独立性重构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牵涉到相关法律和法规的修订、政治体制改革和意识观念的转变, 改革的难度很大。最后, 任何一个稳态的结构必须是相互制衡的, 我国的上市公司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说明存在制度缺失和结构缺陷, 有些不是上市公司内部可以解决的, 需要通过完善法制环境和加强监管来加以解决。

摘要:我上市公司出现一系列问题, 有其自身的原因, 也与当前我国特定的市场环境、法律环境密切相关。设计、形成有效的财务治理机制, 对企业财务行为进行适度的调节和控制, 是当前上市公司财务治理追求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本文认为可以从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财务约束机制三个方面出发, 通过财权的合理配置, 逐步确立出资人、董事会和经理人在财务决策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形成科学有效的财务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最终实现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和企业决策科学化。

关键词:财务契约,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1]罗飞、王竹泉:《论国有企业的财务决策机制》, 《财经论丛》2003年第3期。

[2]谭少华:《契约论视角下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研究》,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3]李芸达、张洪艳:《财务决策权的制度安排及我国企业的现实选择》, 《会计研究》2008年第10期。

上市公司财务 第2篇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发展趋势的综合反映,是投资者了解公司、决定投资行为的最全面、最翔实的、往往也是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了解股份公司在对一个公司进行投资之前,首先要了解该公司的下列情况:公司所属行业及其所处的位置、经营范围、产品及市场前景;公司股本结构和流通股的数量;公司的经营状况,尤其是每股的市盈率和净资产;公司股票的历史及目前价格的横向、纵向比较情况等等。

财务指标

营利能力比率指标分析

营利公司经营的主要目的,营利比率是对投资者最为重要的指标。检验营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

1.资产报酬率也叫投资盈利率,表明公司资产总额中平均每百元所能获得的纯利润,可用以衡量投资资源所获得的经营成效,原则上比率越大越好。

资产报酬率=(税后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式中,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2.股本报酬率指公司税后利润与其股本的比率,表明公司股本总额中平均每百元股本所获得的纯利润。

股本报酬率=(税后利润÷股本)×100%

式中股本指公司光盘按面值计算的总金额,股本报酬率能够体现公司股本盈利能力的大小。原则上数值越大约好。

3.股东权益报酬率又称为净值报酬率,指普通股投资者获得的投资报酬率。

股东权益报酬率=(税后利润-优先股股息)÷(股东权益)×100%

股东权益或股票净值、普通股帐面价值或资本净值,是公司股本、公积金、留存收益等的总和。股东权益报酬率表明表明普通股投资者委托公司管理人员应用其资金所获得的投资报酬,所以数值越大越好。

4.每股盈利指扣除优先股股息后的税后利润与普通股股数的比率。

每股盈利=(税后利润-优先股股息)÷(普通股总股数)

这个指标表明公司获利能力和每股普通股投资的回报水平,数值当然越大越好。

5.每股净资产额也称为每股帐面价值,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净资产额=(股东权益)÷(股本总数)

这个指标放映每一普通股所含的资产价值,即股票市价中有实物作为支持的部分。一般经营业绩较好的公司的股票,每股净资产额必然高于其票面价值。

6.营业纯益率指公司税后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值,表明每百元营业收入获得的收益。

营业纯益率=(税后利润÷营业收入)×100%

数值越大,说明公司获利的`能力越强。

7.市盈率市盈率又称本益比,是每股股票现价与每股股票税后盈利的比值。

市盈率=(每股股票市价)÷(每股税后利润)

市盈率通常用两种不同的算法,市盈率(1)使用上年实际实现的税后利润为标准进行计算,市盈率(2)使用当年的预测税后利润为标准进行计算。

市盈率是估算投资回收期、显示股票投机价值和投资价值的重要参考数据。原则上说数值越小越好。

偿还能力比率指标分析

对于投资者来说,公司的偿还能力指标是判定投资安全性的重要依据。

1.短期债务清偿能力比率

短期债务清偿能力比率又称为流动性比率,主要有下面几种: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

流动比率表明公司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付保证,比率较大,说明公司对短期债务的偿付能力越较强。

速动比率=(速度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也是衡量公司短期债务清偿能力的数据。速动资产是指那些可以立即转换为现金来偿付流动负债的流动资产,所以这个数字比流动比率更能够表明公司的短期负债偿付能力。

流动资产构成比率=(每一项流动资产额)÷(流动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由多种部分组成,只有变现能力强的流动资产占有较大比例时企业的偿债能力才更强,否则即使流动比率较高也未必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2.长期债务清偿能力比率

长期债务是指一年期以上的债务。长期偿债能力不仅关系到投资者的安全,还反映公司扩展经营能力的强弱。

;   股东权益对负债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负债总额)×100%

股东权益对负债比率表明每百元负债中,有多少自有资本作为偿付保证。数值越大,表明公有足够的资本以保证偿还债务。

负债比率=(负债总额÷总资产净额)×100%

负债比率又叫作举债经营比率,显示债权人的权益占总资产的比例,数值较大,说明公司扩展经营的能力较强,股东权益的运用越充分,但债务太多,会影响债务的偿还能力。

产权比率=(股东权益总额÷总资产净额)×100%

产权比率又称股东权益比率,表明股东权益占总资产的比重。

固定比率=(股东权益÷固定资产)×100%

固定比率表明公司固定资产中有多少是用自有资本购置的,一般认为这个数值应在100%以上。

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比率=(固定资产÷长期负债)×100%

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比率表明固定资产中来自长期债款的比例。一般认为,这个数值应在100%以上,否则,债权人的权益就难于保证。

3.成长性比率指标分析

成长性,是指公司通过扩展经营具有不断发展的能力。

利润留存率=(税后利润-已发股利)÷(税后利润)

利润留存率越高表明公司的发展后劲越足。

再投资率=(资本报酬率)×(股东盈利保留率)

再投资率又称内部成长率,表明公司用其盈余所得进行再投资的能力。数值大说明扩展经营能力强。

4.效率比率指标分析

效率比例是用来考察公司运用其资产的有效性及经营效率的指标。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额)

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存货周转快,公司控制存货的能力强,存货成本低,经营效率高。

应收帐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应收帐款周转率表明公司收帐款效率。数值大,说明资金运用和管理效率高。

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余额)

固定资产周转率用来检测公司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数值越大,说明固定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固定资产闲置越少。

财务报表简要阅读法

按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把中期上半年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公开发表,投资者可从有关报刊上获得上市公司的中期和年度财务报表。

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虽然是了解上市公司业绩和前景最可靠的手段,但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又是一件非常枯燥繁杂的工作。比较实用的分析法,是查阅和比较下列几项指标。

查看主要财务数据

1.主营业务同比指标主营业务是公司的支柱,是一项重要指标。上升幅度超过%的,表明成长性良好,下降幅度超过20%的,说明主营业务滑坡.

2.净利润同比指标这项指标也是重点查看对象。此项指标超过20%,一般是成长性好的公司,可作为重点观察对象。

3.查看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凡是净利润与主营利润同步增长的,可视为好公司。如果净利润同比增长20%,而主营业务收入出现滑坡,说明利润增长主要依靠主营业务以外的收入,应查明收入来源,确认其是否形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判断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

4.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主要反映了公司在该主营业务领域的获利能力,必要时可用这项指标作同行业中不同公司间获利能力的比较。

以上指标可以在同行业、同类型企业间进行对比,选择实力更强的作为投资对象。

查看“重大事件说明”和“业务回顾”

这些栏目中经常有一些信息,预示公司在建项目及其利润估算的利润增长潜力,值得分析验证。

查看股东分布情况

从公司公布的十大股东所持股份数,可以粗略判断股票有没有大户操作。如果股东中又不少个人大户,这只股票的炒作气氛将会较浓。

查看董事会的持股数量

董事长和总经理持股较多的股票,股价直接牵扯他们的个人利益,公司的业绩一般都比较好;相反,如果董事长和总经理几乎没有持股,很可能是行政指派上任,就应慎重考虑是否投资这家公司,以免造成损失。

查看投资收益

和营业外收入

一般来说,投资利润来源单一的公司比较可信,多元化经营未必产生多元化的利润。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初探 第3篇

张睿(1991-),女,汉族,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摘 要:本文围绕财务危机预警的目的,在现有基础上对财务预警的概念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详细分析现有预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财务预警框架重构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财务危机;财务预警;框架重构

一、概念解析

财务危机是指企业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的,因为经营管理不善、无法适应外部环境发生的各种变化而导致的,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陷入一种危及企业生存发展的严重困境。它会呈现出长时间的亏损而且无法扭转的状态,甚至会导致资不抵债甚至面临破产倒闭的危险。

财务危机预警,是我们利用企业的相关资料,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来预测发生危机的可能性。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则是通过企业的经营计划、财务报表还有其他来自企业内部外部的资料为依据建立的组织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采用各种分析方法,将其面临的经营中的波动情况和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接着,企业从自身角度出发,分析其发生经财务危机的原因,找出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隐藏的问题,从而督促企业管理层提早做好防范措施,提供企业预测决策的组织手段。综合看来,财务危机预警是一种综合的分析系统。

二、建立高效、实用、全面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1986年,美国危机管理专家菲克在其所著的《危机管理》中,将危机发展分为了四个阶段:潜伏期、爆发期、成长期和解决期。

要想维护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我们就需要及时预测并发现潜伏期现有的财务危机状况。如果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能够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就采取防御措施,就能够极大程度上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从而预防财务失败。同时,当投资者得到了企业的财务危机预报,就可及时对现有投资进行决策处理,避免更大程度的损失。对债权人来说,他们可以利用企业的预报信息,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贷款决策,控制贷款的发放额度和频率。对供应商来说,在这种预报的帮助下,供应商能够根据现有的情况进行信用决策,并管理应收账款。

三、现有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设计问题

在现有的关于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文献中,绝大多数都是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计量经济方法产生结果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体回归模型的正确设定和样本選择。清华大学教授李子奈(2008)认为, “经济主体与其身处的环境之间的动力学过程,是真正的数据生成过程。”但在实际中,大部分财务危机预警研究设计中的模型没有按照动力学过程去设定,而样本选择也存在严重问题。

(二)应用问题

1、缺乏整体性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财务预警体系只是企业财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现有企业管理中,财务预警体系与其他财务体系缺乏有效的连接,形成断层致使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难以充分利用整个财务体系对企业现状进行分析和判断。

2、缺乏分析能力,反应不够灵敏

现有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主要包括两种:单一财务指标法和多指标法。它们都是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由此导致两种模型都缺乏分析能力,不能够提供企业财务危机或潜在财务危机的“病因”,这显然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3、预警模型缺乏实用性

在目前的财务预警研究中,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方法和模型,他们应用不同时点、不同规模、不同地区乃至不同行业的样本数据研究出来各种结果,虽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都很少关注其实用性。

四、财务危机预警框架重构

(一)研究设计方面

新框架与现有框架在建模方面的最大不同在于自变量的选择。新的框架下变量的选择将不再局限于依赖数据的相关关系,而是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后,选择与动力学过程相关的、对财务危机产生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变量。所以在新的框架中自变量不再以财务指标为主,而是以代表两种力量的变量为主。在实际运用中,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二是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二)应用方面

1.增强会计信息时效性

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为了及早发现问题,会计信息应当及时灵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发现问题,治理问题,规避财务危机。

2.增强系统分析能力

财务预警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预警指标的选取。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有其不同的特点,选取财务预警指标时也要综合考虑。

3.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综合运行机制

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机制,要从组织机制,信息机制,分析机制,管理机制几个角度综合入手,全面分析。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有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包括研究设计问题和应用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现有财务危机预警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脱节,即理论不能有效服务于实践,进而制约了理论的突破与发展。对此,在今后的财务预警研究中,必须着重解决以上问题,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对企业财务危机有直接或间接动力性影响的因素,不断进行框架重构。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针对性,使企业更加有效的防范和化解危机。

参考文献:

[1] 吴星泽.《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存在问题与框架重构》[J];会计研究,2011,(2):59-66.

[2] 张友棠,黄阳.《基于行业环境风险识别的企业财务预警控制系统研究》[J];会计研究,2011,(3):41-48.

上市公司财务 第4篇

财务困境又称财务危机, 是指企业现金流量不足以补偿现有债务, 最严重的财务困境即企业破产。在我国, 上市公司具有业绩好、规模大、筹资快等特点, 相比于一般企业能更好地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程度。近年来,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 上市公司在数量和规模上都不断地扩大。然而, 现实中一些上市公司也会由于经营不善或其他各种原因出现连年亏损, 陷入财务困境甚至面临退市的风险。1998年4月22日, 沪深证券交易所宣布将对财务状况异常 (或其他财务状况异常) 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 (ST) 。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时通常将ST作为企业财务困境的标志。

财务困境的有效预测将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提前防范、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督以及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决策。考虑到现实中企业发生财务困境是一个财务状况逐渐恶化的过程, 因此一般认为企业财务困境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指标预测的。

2 文献综述

财务困境预测指对企业财务困境所做出的具体推测。最早的财务困境预测方法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的单变量分析法, 提出利用单一的财务比率来预测企业的财务困境。20世纪60年代, Altman率先使用多元线性判别分析, 以美国1946—1965年资产规模接近的66家公司为样本确定了5变量的Z-score模型。并于1977年提出了现在仍常用的7变量ZETA模型。

由于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模型存在着严格的假设条件, 如多元变量多元正态分布、协方差矩阵相等, 并且该模型无法处理离散变量, 实证中大多数财务比率并不满足这些要求。20世纪70年代末, 线性概率模型、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最早使用线性概率模型进行财务困境预测的是Meryer和Pifer, 但线性概率模型常常会得到大于1的结果, Logit模型却能很好地克服这一缺点。Ohlson (1980) 首先在商业银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使用了Logit模型。Martin通过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能力后得出Logit模型优于Z-Score模型和ZETA模型。我国学者吴世农、卢贤艺利用1998—2000年我国A股市场ST公司数据 比较不同 模型预测 效果后得 出Logit模型预测能力强于线性概率模型和多元判别分析。

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了高预测精度的神经网络等非线性模型, 但Barniv将Logit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在预测结果的准确率上并无太大差异。近年来, 李从欣, 肖示恩, 郑芸 (2009) 构造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价的Logit模型, 并用t检验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 得到了精度非常高的预测模型。

鉴于前人的 研究思路, 本文将选 用稳健性 良好的Logit模型, 使用我国上市公司公开的财务数据及相关市场信息构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的模型, 并加以分析。

3 模型与实证分析

3.1 变量和数据选择

本文分别选取了2014年的67家覆盖不同行业、不同资产规模的A股上市公司进行研究, 其中包括36家ST上市公司和31家非ST上市公司, 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公布 (t-1) 年的财务报表与t年被ST处理是几乎同时发生的, 因此本文采用2012年的财务数据来建立模型预测2014年的ST情况。笔者曾考虑过同时把滞后几期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加入模型中以获得更好的长期预测效果, 但是由于变量个数太多, 因子分析降维后结果依然不理想, 最后通过预测比较, 决定只选择2012年的数据进行预测。我们拟选定的变量如下: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X1、流动比率X2、速动比率X3、产权比率X4;赢利能力:加权净资产收益率X5、摊薄总资产报酬率X6、毛利率X7、净利率X8;营运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X9、应收账款周转天数X10、存货周转天数X11、固定资产周转率X12;发展能力:营业收入增长率X13、总资产增长率X14、资本积累率X15;引入市场信息变量:每股收益X16、股票年换 手率X17、Beta系数X18。

3.2 预测模型和结果

首先看一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变量不存在缺失。从最大值和最小值上来看, 不存在异常值。

首先对样本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检验, 确定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得到KMO检验统计量为0.717, 大于0.5, 而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检验统计量为677.366, 相应的伴随概率为0。无论是KMO检验和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检验都说明样本选择的变量适合因子分析。

进行因子分析时, 我们选择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 并且用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 使得每个因子上具有最高载荷的变量数目最小, 从而使得因子便于解释。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

根据不同因子在变量上的载荷可以得出:

F1可以命名为赢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因子;F2可以命名为偿债能力因子;F3、F4可以命名为营运能力因子; F5可以认为是一个市场信息因子。

由因子载荷矩阵可以计算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进而可以得到因子得分函数。

运用STATA12软件进行模型 估计和预 测, 被解释变量Y是0 1变量 (2014年ST公司Y值取1, 否则取0) , 解释变量为上 文中的5个因子, 选择Logit回归模型。由回归 结果可得Factor2, Factor3, Factor5三个因子不显著, 从回归模型中将其剔除后, 重新回归, 结果如表3所示。

从上面的结果可 以看出, 在1% 显著性水 平下因子fa1对y变量影响是显著为正的, 说明这个因子包含的赢利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对影响为正, 虽然系数符号和我们预想的相反, 但系数很小, 可能是因为这个因子包含的内容太多导致的, 并不会影响预测结果。在1%显著性水平下因子fa4对y变量影响是显著为正的, 说明这个因子所代表的营运能力对企业被ST处理影响为正, 意思是企业周转越慢, 则越容易ST, 这和我们预想的系数符号是一致的。

因此得到最终的模型:Z=1.629258+0.0208933×fa1+ 5.981143×fa4

根据我们建立的Logit模型可以预测上市公司被ST处理 (Y值取1) 的概率。我们选择分割点概率值为0.5, 如果预测的概率大于0.5, 则预测该公司会被ST, 反之则认为是正常公司。预测结果如表4、表5所示。

样本内预测的正确率为80.39%, 样本外预测的正确率达到85%。正确率较高, 预测效果理想, 说明模型选择比较合适。

4 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我国A股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及股票市场信息构造的Logit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模型显示, 营运能力因子在预测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方面贡献值最大, 因此应该作为财务困境预测关注指标的重中之重, 赢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因子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度。本文选取了较为全面的财务指标加以分析, 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虽然本文建立的模型在预测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上是有效的,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1) 未能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诸如宏观经济、行业前景、技术水平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没有全面地量化上市公司信用风险, 影响模型精度;

(2) 未细分上市公司风险等级, 对其研究仅仅局限于ST公司, 忽略了生产经营已潜伏着一定的财务风险却没有被ST名单的公司;

(3) 我国上市公司中许多业绩不好的公司财务报表水分较大, 有的机构和媒体甚至勾结发布虚假消息, 影响预测结果。

根据上述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为了规范我国证券市场, 进一步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程度, 笔者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主要集中在赢利指标方面, 相关监测机构还应加大对上市公司诸如营运指标、发展指标、偿债指标等其他财务指标的披露, 使投资者拥有更加充分的信息, 以便做出决策。

(2) 进一步完善我国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我国上市公司的风险等级没有进行细分, 被ST处理的公司实质上已经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被ST的公司往往可以通过一些非市场手段避免公司退市, 甚至能够摘星摘帽。但这并不代表公司本质上的财务危机得到了解决, 最终会导致整个资本市场的不健康发展。

(3) 上市公司应当不断完善自身治理结构和资本结构, 寻找财务困境的深层次原因。防止因股权过度集中而出现的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情况, 维持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进行。

此外, 由于本文取样的局限性, 模型还不足以推广到市场上的中小企业。如果条件允许, 应扩大样本范围, 更加全面地设计变量, 构建一个能够量化市场上大部分企业信用风险的模型, 这也将是今后重点研究的方向。

摘要: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利用样本公司历年财务指标的数据构建Logit模型量化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概率, 进而根据结果对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困境进行判别和预测。

关键词:财务指标,Logit模型,因子分析,财务困境预测

参考文献

[1]Altman, Edward I.Financial Ration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Journal of Finance, 1968 (9) .

[2]E.I.Altman, R.G.Haldeman, P.Narayanan.Zeta Analysis:A New Model to Identify Bankruptcy Risk of Corporation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ial, 1977 (7) .

[3]Beaver, William H.Financial ratio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66 (4) :71-111.

[4]Barniv R.Accounting procedures, market data, cash flow figures and insolvency classification:the case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J].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0 (65) :578-604.

[5]吴世农, 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 2001 (6) .

[6]李从欣, 肖示恩, 郑芸.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价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 (16) .

[7]唐亮, 张北阳, 陈守东.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价和度量[J].工业技术经济, 2011 (2) .

上市公司财务 第5篇

【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我国上市公司网上财务信息披露情况的调查结果,并作分析。希望通过网上典型调查,能对目前中国企业网上财务信息披露的现实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希望能够揭示当前网上财务披露存在的问题,也力求能为未来会计的相关研究和财务报告的改革探索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次调查的对象是20上海证券交易所36家最佳信息披露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30指数公司和中国大陆上市公司100强。采用网上测试和观测的方法,对其互联网使用条件和水平、公司重视程度、披露财务信息的形式和数量、披露财务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审计信息的披露、信息利用等六个方面,通过28项指标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互联网 财务报告 披露 调查

一、导言

1993年以来,随着互联网(Internet)商务性应用的急剧高涨,Internet的用户呈几何级数迅速膨胀。年初Internet用户突破1亿,1995年5拢??澜缟贤?耸?汛?.7亿多。 12月31日,中国上网用户达890万,WWW站点数约15153个……不久前,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财富》论坛第六届会议将年的会议主题聚焦于“网络经济”,与会的500强企业巨子们纷纷表示要把整个企业都搬到网上,有些还拟出了精确的时间表。许多国际企业开始对自己在线和非在线客户有所区别,对前者实行各种优惠倾斜政策。这些制定未来市场游戏规则的巨头们的行动,以及各国政府加速出台的网络化进程计划预示着网络经济的全面启动。使用Internet为工具来交流公司信息正变得越来越普及。Internet的迅速发展对会计也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最让信息使用者们感受到的影响和变革之一是财务信息披露方式的改变。

在国外,1995年美国证监会(SEC)就要求上市公司用磁盘、光盘或计算机网络接口向SEC的EDGAR系统(电子数据收集、分析与检查系统)提交通用财务报告。EDGAR系统与Internet连接,为进入Internet的用户能便捷地获取信息创造条件。之后许多国家也先后采取措施加快这方面的动作。网上披露财务信息发展很快。一项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之托进行的网上财务报告研究,在检验了欧洲、亚太地区、北美和南美22个国家,660个公司在Internet上的企业报告后证实有86%的企业上网,近三分之二的公司在他们的网站上以某种形式发布其财务报告。为能很好地适应网上报告的发展和实施必要的监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高度关注这方面的发展动态,它委托有关学术团体专门进行的网上财务报告研究及其发布的研究报告,被认为是IASC进行网上财务报告准则研究的先导。

在中国,强制要求上市公司进行网上财务披露的工作始于2000年。中国证监会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在互联网上公开披露其的财务报告。据报道,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已在2000年4月30日首次成功地实现了959家上市公司年报的网上披露……,上网浏览1999年报的投资者达9000万人次,累计下载年报共566万份,平均每家年报下载5000次。 2000年6月27日,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又联合发布通知,要求上市公司中期报告全文上网。这一切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应用Internet进行财务信息披露方面的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另外,沪深两所网站的访问人次和年报的点击数激增,也反映了信息使用者对网上披露方式的关注和认可。可以预见,通过Internet披露财务信息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经济和技术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既影响企业提供信息的能力,也影响用户对企业信息的需求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目前,中国企业需要加快发展和进一步完善使用Internet提供信息,以此吸引投资,拓展业务和改进经营;信息使用者急需更及时、便捷地获取企业信息,支持其决策。因而,了解网上财务信息披露现状,查明已发生和即将发生的技术进步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乃至财务会计发生怎样变化的.任务已现实而急迫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我国上市公司网上财务信息披露情况的调查结果,并作分析。我们希望通过网上典型调查,对目前中国企业网上披露财务信息的现实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希望能够揭示当前网上财务披露存在的问题,也力求能为未来会计的相关研究和财务报告的改革探索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调查对象、调查问题和数据收集

(一)调查对象

为使调查结果更具有代表性,我们选择在有关上市公司排行和财务信息披露方面较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调查对象,按网上搜索与观测渠道的不同分为三组:

1.上海证券交易所2000年6月27日公布的上交所36家最佳信息披露公司,以下简称“沪市最佳”。

2.上海证券交易所30指数公司,简称“上证30指”。

3.中国大陆上市公司100强,简称“大陆百强”。

(二)调查问题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六个方面:

1.使用条件与水平。了解调查对象中有多少公司已经具备使用互联网披露财务信息的基本条件及其使用水平。

2.重视程度。了解调查对象对在各自网站中披露财务信息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3.披露财务信息的形式和数量。公司利用各自网站以何种方式、披露哪些财务信息和相关信息。

4.披露财务信息的内容和质量。网上披露财务信息的内容及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

5.审计信息的披露。了解调查对象如何进行审计信息的披露,财务信息的可信性。

6.信息利用。主要调查利用网上财务信息的便捷程度。

(三)数据收集方法

主要采用网上测试和观察方法进行。

1.分别采用搜索引擎Sohu、Yahoo China和《2000年中国上市公司速查手册》提供的网址,对调查对象在线网站进行检测。

2.通过28项指标对上述六方面调查内容进行分项检测,指标设计见文中调查表。

3.本次调查网上测试时间截至2000年7月25日,之后的情况可能发生变化。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n

bsp;  我们将调查结果汇总于“网上财务信息披露情况调查表”,并分析如下:

(一)基本条件

在网络环境下,网址是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联接、沟通最基本的前提。所以,我们首先通过“网址”与“进入网站”两项指标的测试,说明公司使用互联网的条件与水平。

1.网址。采用中国证券报《2000年上市公司速查手册》中提供的网址,发现沪市最佳36家信息披露公司中,有同址的公司仅为30家,占83.33%;通过Sohu进入“中国上市公司”网站,发现上证30指网页中有网址公司仅11家,占36.67%;通过Yahoo China进入大陆百强网页,有网址公司仅24家,占24%。从总体上说,我国上市公司使用Internet的水平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前23年的水平。如美国95%(Delletal,1998)、英国92%(Lymer,),除沪市36家最佳信息披露公司外,其他两组调查对象还低于爱尔兰37%(Nianih Brennan,1998)。

2.进入网址。根据调查对象网址,测试能否顺利进入各公司网站。结果发现:部分公司有网址,但无法进入;部分公司有网址,却无法找到公司网站(可能网址有错);能够顺利进入的比例三组分别是:沪市最佳组75%;上证30指组33.33%;大陆百强组20%。

(二)重视程度

我们通过设置“网上信息的主要类型”、“财务信息披露的醒目程度”两类指标,目的是要了解调查对象在自己的网站中主要披露了哪些信息?财务信息居于何地位?以反映公司对在互联网上自愿披露财务信息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调查结果显示:

1.各公司网站中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信息,如公司简介。产品与服务、新闻发布、股票与投资、电子商务、市场动态、信息反馈、企业文化、人才招聘、网站图、娱乐天地等等。比例最高的是公司背景(或简介)、产品或服务介绍,位居第三或第四位的网上信息即为财务信息。已有半数以上的公司披露了财务信息,具体比例是:沪市最佳组55.56%,上证30指组80%,大陆百强组50%。

2.财务信息披露的醒目程度。网络经济是一种注意力经济,在信息极大丰富甚至泛滥的情况下,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因而,醒目程度关系财务信息在“争夺眼球”之战中,能否有效地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关键之一。本次调查将在公司网站首页中有独立财务信息链接或经1-2次点击即可发现财务信息标识的列为醒目。结果发现:沪市最佳组为29.63%,上证30指组为30%,大陆百强组为30%。而不易发现或很难查找的多为网页中没有单独体现财务链接,如海尔公司将所提供的有关财务指标放在股票信息栏中,还有的公司包含在投资栏或新闻发布栏中。

(三)披露财务信息的形式和数量

我们发现三组调查对象中,部分公司按现行会计规范要求全文披露财务报告,全文披露的比例:沪市最佳组7家,占46.67%;上证30指组4家,占50%;大陆百强组5家,占50%。其他公司则大大缩减披露信息的数量,对信息披露形式也进行了重新选择:一部分公司采用文字形式摘要说明财务状况(多为原报载摘要文字部分的拷贝);有的公司则重新选取部分主要财务指标进行披露,如前述海尔公司仅在股票信息区列出主要财务指标表,报告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股东权益”“股本”、“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虽以往的研究均说明财务报表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企业财务报告的核心。但本次调查未见有公司单独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来反映公司财务情况。许多采取摘要披露策略的公司反将报表略去,仅以文字摘要形式披露公司财务信息。这种在无强制要求和监控状况下进行的网上报露,反映了企业披露财务信息的“自然心态”,但大大简化或省略的做法究竟出于避免导致竞争劣势的考虑,或单纯简化或便于下载之目的则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还有不少公司同时提供中英文两种版本的财务报告。

(四)网上财务信息的内容和质量。

对现有网上财务信息的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我们主要通过“披露是否充分”、“有否披露审计信息”、“有无信息安全说明”。“是否可比”等指标进行检测。首先,披露信息的充分程度以会计规范要求为准,我们认为,大大简化和省略的财务披露将有可能对用户准确理解和分析利用财务信息形成阻碍,导致理解上的误差,或发生潜在问题。第二,“有否披露审计信息”和“有无信息安全说明”主要针对网上信息的可靠性而言。检测结果,?渡蠹菩畔⒌墓?驹?3%以上,其中:沪市最佳组11家,占73.33%;上证30指组6家,占75%;大陆百强组8家,占80%。信息安全说明在三组调查对象中均为零。这说明网上财务信息的可信度仍无保障,存在应用财务信息的风险。第三,有些公司提供了往年的财务信息,有的则没有提供。总的看来,前者提供信息的口径基本一致,后者则部分地出于各公司建网时间不一之故,新建网站公司有些没有以前年度信息。

(五)审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本项检测旨在了解公司提供审计信息的形式。分“全文披露审计报告”、“简要说明”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多数公司采用全文披露审计报告的方式来披露审计信息,其中:沪市最佳组有7家,占63.64%;上证30指组有4家,占66.67%;大陆百强组有7家,占87.5%。其余公司则采用简要说明或提示的方式说明所被露信息已经经过审计。另外,各组均未见有任何提示提请读者关注信息传送安全问题。

(六)利用情况

网上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考察。在此主要从用户能否方便地利用信息的角度考察。我们采用“便于浏览”、“便于分析”、“便于下载”、“便于反馈”等指标进行检测:1.便于浏览。主要观察财务信息有无明显标识、必要的链接、是否能在网上打开浏览等。从实际观测看,三组中有60%-75%的公司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基本便于浏览,但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技术性问题,如无醒目的路标或网站图;许多公司报告中缺乏必要的链接,因而在浏览报表时可能发生不便察看有关报表附注的情况;不能灵活地链接到相关站点;还有一些公司的财务报告须下载后方可打开阅读等。2.便于分析。主要观察信息披露的充分程度、有无在线分析工具、能否下载等。调查结果各组的比例是:沪市最佳组为40%;上证30指组为50%;大陆百强组为50%。

那些不完整或经过大量简化的财务信息加上没有提供任何在线分析工具,或不便下载,这样的信息对使用者有多少价值值得探讨。3.方便下载。我们发现调查对象的财务披露一般均能较方便地下载,只是全文披露公司的财务报告文件较大时,若不采用pdf文件,则须花费较长下载时间。4.便于反馈。沪市最佳组为60%,上证30指为62.5%,大陆百强组为90%。

四、总结、启示与建议

本研究提供了中国部分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网上披露现状的实地研究结果。文中就调查内容所实施的检测揽括了财务信息网上披露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查表明:

1.目前许多中国上市公司已经积极、大胆地在自己的网站中自愿披露财务信息。这使财务信息跨越地理限制,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中得以更迅捷、广泛地传播,使公司财务信息真正成为全球范围的公共产品。Internet上的财务披露对改善信息提供者和信息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流动,加强公司与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改变传统纸质报告仅限于在已要求和被要求收到财务信息各方中流动的状况,进一步拓宽财务信息的披露面,提高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大大降低财务信息的传播成本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从调查总体看,我国上市公司使用Internet的比例仍然偏低。

2.互联网的特性导致网上财务报告产生了许多在传统传播媒体(印刷媒体)下不可能产生的问题,如网上财务信息的有用性不仅受所披露会计信息质量本身的影响,还受到发现网址和进入难易、披露信息的数量、信息传送安全,以及使用者能否下载和分析数据等因素的制约。当然,也受信息消费者“网上冲浪”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影响(此项暂未列入本次调查)。据观察,各调查对象的网站状况、披露策略和披露结果很不一致。鉴于目前尚缺乏网上报告准则,我们应该提醒信息提供者,他们的网上发布仍应遵守现存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以免误导读者或发生潜在问题。同时,在衡量和评判网上报告优劣之时还应结合考虑网上报告的特殊性,对此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和投资者事务协会发布的《“最佳互联网年度报告”指南及简要说明》中列示的最佳实务要求值得借鉴。这份最佳实务的要点包括:(1)年度报告要能独立且巧妙地集成于公司网站。(2)提供及时的信息。(3)能发挥电子媒体的杠杆作用,而不仅仅是复制报告的印刷版本。(4)应考虑电脑的屏面效果,而非页面效果。(5)灵活地使用pdf文件,使报告易于下载。(6)规定醒目的标志(路标)和网站图。(7)适当的提示能有效地导航。(8)保存历史记录,增加透明度,便于使用者对财务数据进行纵向对比。(9)具有反馈机制。(10)与其他相关领域相结合,如投资者协会。(11)使用多币种和多语言,增加财务信息的使用价值。(12)提供价格信息,反映当前和过去的趋势。(13)灵活地链接到相关站点。另外,西方发达国家一些公司的网上报告实践也为我们作了较好的示范:英特尔、微软等在网站中留给使用者公司财务部分的清晰的提示;他们的网址中提供各种可下载的格式、采用各种不同语言的报告、反映以不同国家公认会计准则表述的财务报表,并均给予明示;还有丰富的在线分析工具。

3.关于网上财务信息的完整与安全。由于目前网上财务信息的发布本实施管制者监控,且网址中的内容又可以经常变换。信息提供者似有可能发布偏离会计准则要求的信息,或增减原按法定要求进行的披露。因而,对信息发布者应进一步明确其提供信息的责任;使用者应关注所读信息的可靠性;监管者应考虑可能的控制措施,如开展网上审计;建立一个可在监管部门控制下的服务性财务报告网站,这是一个带有强制性质的存档性财务信息网点,以牵制公司网站中的财务披露。我们的目的是要使信息使用者在分享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时不致于承担太大的牺牲财务信息可靠性的风险。

4.关于网络会计研究。网上财务报告实践发展很快,已经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看来网络会计的研究和对网上财务披露管理的研究已滞后于实务,现应大力鼓励开展相关研究,以有效地引导和促进实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0年

2 《电子发展与决策》第1期第5页

3 J Figg.Study Urges Online Reporting Standards, The Internal Anditor, Feb.2000

4 中国证监会.关于做好上市公司1999年年度报告的通告.1999.12.28

5 上海证券报.2000.6.29

6 上交所/深交所.沪深证券交易所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0年中期报告有关工作的通知.2000.6.27

7 中国证券的.2000年上市公司速查手册.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5

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因初探 第6篇

关键词:U-right佑威财务困境成因

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上市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时时面临失败的风险和压力,财务困境的出现对公司的正常经营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威胁制约,情况严重时将导致公司失败破产。尤其受到全球金融风暴的不良影响,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

财务困境成因理论综述

(一)现金流量理论

Janles E.WaIter(1957)对现金流量理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后来,Beaver(1966)、Blum(1974)使用该理论来选择财务困境分析预测的指标。现金流量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企业可以看成是一个流动资产“水库”,流入补充“水库”,流出消耗“水库”,“水库”对流入、流出起缓冲作用。企业清偿可以看成是“水库”耗尽,即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那一时点。

通过现金流量理论可以得出如下的财务困境判断假设:第一,流动资产的规模越大,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越小;第二,来源于经营活动的净流动资产流量(如现金)越大,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越小;第三,债务负担越重,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越大;第四,用于经营支出的资金越大,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越大。

(二)因素分析理论

1、企业管理差。企业管理主要是指高级管理层的结构缺陷,包括六个方面:首席执行官一人独断控制企业;董事不作为;知识结构不平衡的高管团队;财务职能较弱;缺乏管理深度;首席执行官具有极高的权利。

2、会计信息不足或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缺陷。陷入困境企业在会计信息方面常常被提到的四个缺陷是:缺乏预算控制;缺乏现金流量预测;不存在成本核算系统;资产价值的不恰当估价。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缺陷将阻碍其他人发现企业的问题,并且可以让高管人员隐瞒他们知道的事实。

3、企业对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不能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可以分为五大类:竞争趋势的变化;政治环境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社会变化;技术变化。公司没有发现经营环境的变化或者对于环境的变化没有做出正确的反应是公司陷入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然,有些变化发生的太突然使得企业措手不及,但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由这种突发或意外事件导致的企业陷入困境比例较小,只占全部困境企业的1%左右。

4、过度经营。有两种情况的过度经营值得企业注意:管理人员对筹资的金额和时间估计不足,到期不能支付应付的债务,导致企业陷入困境;企业以牺牲利润率的方式追求高速扩张。

5、高财务杠杆经营。财务杠杆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当总资产收益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即企业盈利水平较高时,举债能够为企业带来积极效应。相反,当杠杆水平逐渐提高时借款利率的上升使得总资产收益率小于借款利率时,举债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最终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香港U-right(佑威)案例简介

(一)U-right(佑威)的创立与历史发展

佑威服装有限公司是佑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以下简称“佑威服装”),主要业务是设计、制造、分销及销售男女休闲装。1983年佑威服装在香港创立,1991年进军中国内地市场。2000年,佑威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001年,佑威服装引入了瑞典纳米处理技术应用于纺织品及成衣上,并创制了佑威纳米服装系列。2005年,佑威服装再次引进全球首创技术羽毛纤维纺织技术,并生产了羽丝棉产品,用于服装及家居产品。截至2008年3月,佑威业绩报告指出,香港销售网络由2007年64间增加至95间。在中国内地共拥有516个销售点,专卖店遍布全国18个省份,覆盖92个城市。

(二)U-right(佑威)困境的产生

佑威国际被清盘的过程时间非常短暂。2008年8月8日公布截至2008年3月31日止的年度审计报告显示,佑威国际营业额20.8亿港元,销售成本16.3亿港元,销售毛利为4.5亿港元,盈利为5874.8万港元。2008年7月,佑威积极筹集资金,取得总额达1.5亿元3年期银团贷款。又于9月2日宣布股本重组及供股,发行17.85-19.48亿股新股,供股价0.12元,计划集资约2,34亿元作为营运资金。9月17日佑威停牌洗仓,因业绩大倒退及大市调整,其股价由8月28日的0.089元连番大跌至停牌前的0.014元,跌幅逾84%。随即被银行催缴欠款,加上金融市场不景气,集资计划流产。佑威国际被迫宣布无力偿还8.5亿多港元的银行贷款,实际总负债达到12亿港元。10月,U-right(佑威)宣布倒闭,其所属的佑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被入禀法院清盘,在内地所拥有的总数曾超过500家的分店,多数在很短的时间内关闭。

香港U-right(佑威)财务困境成因分析

(一)导致佑威困境的外因分析

1、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冲击。作为香港老牌服装连锁业上市公司却没有战胜这一轮全球金融海啸,由美国次按问题引发的环球金融风暴,银行均收紧放贷自保,令市场资金紧张,致使部分企业因无法借贷令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危机。佑威也因这场金融风暴的影响而导致困境出现,无奈清盘。

2、休闲服饰市场竞争的压力。近年来,休闲服饰市场已经处于一个饱和状态,休闲服饰类产品目前处于同质化竞争时代,同时竞争对手的日趋强大也给佑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佑威墨守成规,用料、剪裁都比较传统、保守,品牌形象与店面形象也缺少创新,故导致其逐步退出一线市场,并为破产埋下伏笔。

3、国家环保政策调整的不利影响。佑威国际在2008年报中指出,由于中国内地对于环保事物的重视,国家环保政策开始紧缩,集团因应情况调整发展策略,搁置建立上游纳米房子产品处理基地。业务调整令数年前购入的部分纳米处理设备暂时未能产生预期经济效益,集团另一负责纳米技术科研和海外推广的合营公司投资多年亦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导致佑威困境的内因分析

1、过度经营,盲目扩张。佑威突然遭到清盘有多个原因,主因是将短期银行借贷用于长期性的国内拓展项目,加上零售市场因金融危机变得不景气,致使债务清偿遭遇困境。2008财年报告显示,佑威全年营业额20.8亿港元,较2007年同期上升17%,但毛利的增幅仅为10%,较2007年同期下跌9%。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纳米纺织产品市场竞争激烈,集团为取得业务量的明显增长选择停止收取专利技术使用费并保持较低的毛利。同时,为有利于今后拓展海外市场的业务,集团致力于香港为佑威建立具规模的销售网络,由此带来推广销售及分销费用上升57%。在内地,佑威门店主要借助特许加盟方式拓展,佑威仅向特许经营代理收取存货成本。但在消费不景气的时候,佑威持续扩大的网络不但未能带来规模效益,反而令公司的资金链日益紧张。

2、过度负债,风险过大。佑威国际今年8月公布的2008财年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3月底,公司已动用8.9亿银行信贷额,净借贷4.5亿港元,净负债资本比率高达27.7%。佑威并没有足够的谨滇,公司增长迅速,管理层野心太大,投资过急,导致周转不灵。为了完成在内地的拓展,佑威的生产成本、费用明显过高,不惜牺牲利润来追求扩张。这已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加之举债过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不够,再遇上需求不振,当金融海啸席卷而来的时候,佑威便措手不及,资金链瞬间断掉而遭受灭顶之灾。

3、集团流动资产的流动性过低。会计制度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根据截至3月底的公司年报,佑威的流动资产有16亿元,是流动负债的两倍,这个倍数较一般上市公司为高,显示佑威财务状况表面上稳妥。在理论上,即使债务到期,银行追收债务并威胁清盘,佑威只需出售其流动资产套现,足以应付还款有余。可惜,佑威的流动资产,流动性并非理论般高,当中有4亿港元是“预先付款和按金”,年报没有解释其细则,佑威无法偿还银行短期债务,很可能正是这笔钱阻碍周转。去年同期“预先付款和按金”只有1亿港元,如果将这项账目剔出流动资金之列,公司资产流动性便大减,这也是导致资金链紧张的又一大因素。

结束语

上市公司财务 第7篇

在市场经济中, 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 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的缺陷等因素的存在使企业面临太多的生存风险。风险的存在, 加大了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初露端倪, 如果企业没有及时发现或者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 当财务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 企业就会陷入财务困境。财务困境不仅给公司股东、经营管理者以及债权人带来重大损失, 还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正常的经济秩序, 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为一旦公司破产, 不仅意味着社会资源在公司的前期投入都将失去价值而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还会产生大批的失业人员而加重社会负担, 从而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最终会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下降。如果企业能够提早发现财务困境的信号, 就可以提前做出必要的应对措施减少损失。

二、文献回顾

(一) 国外文献

20世纪30年代国外学者就已经开始对财务困境预警模型进行研究。起初国外的研究是用单个比率指标来预测企业是否会“财务失败”或“破产”, 因此这类研究被称为单变量预测研究。代表人物是Fitzpatrick, 于1932年首先对企业的财务困境进行了预测研究。1966年Beaver提出了单变量判定模型, 但模型存在很大的缺陷, 即该模型采用不同的财务指标对同一企业进行预测时, 往往会得出相悖的预测结果, 因此无法得到正确的预测结论。为了弥补单变量判定模型的缺陷, 后来相继出现多变量判定模型、递归划分算法、类神经网络等方法对财务困境进行预测研究。2001年Fathi和Jean-Pierre Gueyie以加拿大公司为样本对公司治理特征和财务困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得出董事会组成结构与企业财务困境有关, 而且外部董事的所有权和董事地位对发生财务困境也有一定的影响的结论。

(二) 国内文献

我国对企业财务困境预警的研究起步比较晚。1980年之后我国学者才陆陆续续对企业财务困境进行预测研究。以吴世农 (1986) 的《企业破产的分析指标和预警模型》为代表。国内对公司治理因素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姜秀华、孙铮 (2001) 研究了弱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关系。姜国华、王汉生 (2004) 选取2000年的财务和股权结构数据来预测公司2003年是否会被“ST”, 并建立了逻辑回归模型, 结果显示了良好的预测能力。本文将在公司治理结构和审计意见类型方面的非财务指标与财务指标一起通过实证研究以检验预警模型的预测效果。

三、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择

本文将沪深股市中被ST处理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界定为财务困境公司, 把没被ST处理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界定为财务健康公司 (非财务困境公司) 。本文所指的被ST处理的条件为“财务状况异常”, 主要指以下两种情况: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为负值;注册会计师对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按照本文界定的财务困境标准, 选择2004年至2006年间被ST的7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困境公司研究样本, 并将其中的56家作为建模样本, 另外15家作为检验样本;同时选择相同时间口径的71家财务健康公司, 并将其中的56家作为建模样本, 另外15家作为检验样本, 与之配对进行预警模型的研究。为了更好地观察公司走向财务困境的财务状况变化情况, 也为了更方便地建立t-2年和t-3年的预警模型, 本文还将收集公司被ST处理的前2年的样本数据。为了方便下文的表述, 本文将用“t-2年”表示上市公司被ST处理前的第二年, “t-3年”表示上市公司被ST处理前的第三年。

(二) 指标选择

在选择定量财务指标时, 本文除了选择常规财务比率指标之外, 还选择与常规财务比率指标有所不同的现金流量指标。本文分别从偿债能力、经营发展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能力五个方面选出了21个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主要从公司治理结构和审计意见两个方面考虑, 其中,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主要选择能够揭示公司股权结构特征和董事会特征的指标, 审计意见主要考虑审计意见类型指标, 共选取了11个非财务指标。31个研究指标分别是:流动比率 (X1) 、速动比率 (X2) 、利息保障倍数 (X3) 、资产负债率 (X4) 、产权比率 (X5) 、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 (X6) 、营业利润增长率 (X7) 、净利润增长率 (X8) 、净资产增长率 (X9) 、总资产增长率 (X10) 、总资产周转率 (X11) 、存货周转率 (X12) 、应收账款周转率 (X13) 、成本费用利润率 (X14) 、销售净利率 (X15) 、资产净利率 (X16) 、净资产收益率 (X17) 、销售现金比率 (X18) 、总资产现金回收率 (X19) 、经营现金流入比率 (X20) 、经营现金流出比率 (X21) 、高管持股比例 (X22)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X23) 、流通股比例 (X24) 、国家股占总股本的比例 (X25) 、独立董事比例 (X26) 、Z指数 (X27, 代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 、CR5 (X28, 代表“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 、第一大股东是否是国家股 (X29) 、董事长或副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 (X30) 和审计意见类型 (X31) 。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 指标均值的显著性分析

本文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中的Wilcoxon秩和检验法, 对初步确定的31个研究指标进行均值差异的显著性分析。并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 将56家ST公司和56家非ST公司两个建模样本按0、1分组, 其中, 0代表ST公司, 1代表非ST公司, 然后按照研究样本被ST处理前的第二年 (t-2年) 、第三年 (t-3年) 的顺序, 在P=0.05的显著性水平上, 对31个指标进行检验。在t-2年, 除了X6、X20、X21、X22、X24、X26、X27、X30等8个研究指标由于双尾渐进显著性概率均大于0.05而没通过显著性检验之外, 其他23个研究指标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在t-2年, 两类样本公司在23个指标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在t-3年, 除了X1、X2、X4、X5、X6、X10、X12、X18、X22、X24、X26、X27、X30这13个研究指标因为双尾渐进显著性概率均大于0.05而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之外, 其他18个研究指标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在t-3年, 两类样本公司在18个指标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二) 因子分析

本文运用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来消除指标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现象。t-2年共有23个指标、t-3年共有18个指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下面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分别对其进行浓缩提取。 (1) t-2年指标的因子分析。对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的23个研究指标, 利用112家建模样本公司t-2年的数据, 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做因子分析进行浓缩提取, 步骤如下:第一, KMO检验。要对23个财务指标做因子分析, 首先进行KMO检验, 以确定23个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从而进行变量的浓缩提取。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得到结果如 (表1) 所示。可以发现, KMO检验的结果是0.618, 结合球形检验值及sig值, 由于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统计量是1227.659, 且其对应的相伴概率为0.000远远小于显著水平0.05, 因此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 可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不是单位阵, 从而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此, 本文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 根据提取因子的条件———特征值大于1, 从23个变量中共提取到了8个主成分因子。为了更容易地把握因子的实际意义, 本文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的方法进行转换。通过因子旋转, 浓缩提取到6个研究指标可以代表23个研究指标所涵盖的信息含量。 (2) t-3年指标的因子分析。与t-2年的处理方法相同, 对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的18个研究指标, 利用112家建模样本公司t-3年的数据, 做因子分析进行浓缩提取, 共提取到了6个主成分因子, 浓缩提取到5个研究指标。 (3) 指标体系的筛选结果。在t-2年, 最终进入模型的指标是X2 (速动比率) 、X12 (存货周转率) 、X16 (资产净利率) 、X18 (销售现金比率) 、X25 (国家股占总股本的比例) 和X31 (审计意见类型) , 这6个指标可以代表23个原始指标的信息含量。在t-3年, 最终进入模型的指标是X3 (利息保障倍数) 、X7 (营业利润增长率) 、X15 (销售净利率) 、X21 (经营现金流出比率) 和X23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 这5个指标可以代表18个原始指标的信息含量。

(三) 回归分析本文建立了以下四个模型进行分析:

(1) 不包含非财务指标的t-2年的财务困境预警模型。本文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 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将财务困境企业的Y值取为0, 将非财务困境企业的Y值取为1, 把112家建模样本公司的4个财务指标 (X2、X12、X16、X18) 作为自变量, 以t-2年的数据为基础, 构建逻辑回归模型。模型的参数具体的拟合程度如 (表2) 所示。四个指标变量在0.05显著性水平下都显著, 说明参数具有显著意义。因此, 可以得到t-2年的逻辑回归模型:

注:“*”表示0.01水平下显著, “**”表示0.05水平下显著

其中, X2速动比率是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一年内应收账款之和与流动负债的比值;X12存货周转率是指主营业务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值;X16资产净利率是指净利润与资产总额的比值;X18销售现金比率是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Y值是指样本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概率。可以看出, X2、X12、X16和X18四个指标的系数均为正数, 说明四个指标变量的取值越大, Y的值也越大。从经济意义上解释, 说明X2、X12、X16和X18的值越大, 企业在未来两年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就越小, 财务状况也就越安全。

(2) 不包含非财务指标的t-3年的财务困境预警模型。与t-2年财务预警模型的建立方法相同, 把112家建模样本公司的4个财务指标 (X3、X7、X15和X21) 作为自变量, 以t-3年的数据为基础, 构建逻辑回归模型。可以得到t-3年的逻辑回归模型:

其中, X3利息保障倍数是指息税前利润与当期利息费用的比值;X7营业利润增长率是指本年营业利润、上年营业利润之差与上年营业利润的比值;X15销售净利率是指净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X21经营现金流出比率是指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额与现金流出总额的比值;Y值是指样本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概率。可以看出, X3、X7、X15三个指标的系数均为正数, 说明三个指标变量的取值越大, Y的值也越大。X21的系数为负数, 说明指标变量X21的取值越大, Y的值就越小。从经济意义上解释, 说明X3、X7、X15的值越大, 企业在未来三年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就越小, 财务状况也就越安全;X21的值越大, 企业在未来三年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就越大。

(3) 引入非财务指标的t-2年的财务困境预警模型。把112家建模样本公司的4个财务指标 (X2、X12、X16、X18) 和2个非财务指标 (X25、X31) 一起作为自变量, 以t-2年的数据为基础, 构建逻辑回归模型。可以得到t-2年的逻辑回归模型:

其中, X25国家股占总股本的比例是指国家股与总股本的比值;X31审计意见类型在本研究中用“1”表示无保留意见, 用“0”表示无保留意见之外的其他所有意见;Y值是指样本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概率。可以看出, X25、X31两个指标的系数均为正数, 说明两个指标变量的取值越大, Y的值也越大。从经济意义上解释, 说明X25、X31的值越大, 企业在未来两年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就越小, 财务状况也就越安全。首先, X25的值越大, 意味着国家股所占总股本的比例越大。一般来说, 国家股的持有者是政府部门, 而政府部门持股的比例越高, 意味着对公司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就越大。一旦公司真的处于被ST处理的境地, 无论出于经济目标或非经济目标的考虑, 国家都会采取一系列的积极措施, 如向公司发放补贴、对公司进行减免税的优惠政策等来保全上市公司以避免其状况继续恶化而面临退市风险。所以, 从这个角度来讲, 国家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越高, 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就越小。然后, X31的值越大, 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对公司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偏向性越强。根据条件“注册会计师对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产报告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才能判定公司有被ST处理的可能, 所以, 被出具无保留意见的报告书意味着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很小。

(4) 引入非财务指标的t-3年的财务困境预警模型。把112家建模样本公司的4个财务指标 (X3、X7、X15、X21) 和1个非财务指标 (X23) 一起作为自变量, 以t-3年的数据为基础, 构建逻辑回归模型。可以得到t-3年的逻辑回归模型:

其中, X23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是指第一大股东持股股数与总股本的比值。可以看出, X23的系数为正数, 说明它的值越大, Y的取值就越大。从经济意义上解释, 说明X23的值越大, 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就越小, 财务状况就越安全。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 表明其对公司的控制力就越强, 股东单从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考虑, 也会将控制力进行很好的运用, 以保持公司的业绩和自己的经济利益。所以,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 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就越小。

(四) 预警模型的效果检验

建模样本和检验样本的效果检验结果分别见 (表3) 和 (表4) 。对比两个表, 可以发现: (1) 无论是对建模样本还是对检验样本, 四个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都比较高, 说明四个模型的稳定性比较强, 并具有一定的外推能力。 (2) 无论模型是否引入非财务指标, t-2年的模型整体预测准确率要明显高于t-3年的模型整体预测准确率。如对建模样本的检验中, 在不包含非财务指标的情况下, t-2年的整体预测准确率90.2%明显高于t-3年的72.4%;在引入非财务指标的情况下, t-2年的95.5%依然高于t-3年的81.3%。对检验样本的检验中, 依然是相同的结论。这充分表明, 距离公司被ST的时间越近, 模型的预测能力越强, 预测效果也越好。 (3) 无论是t-2年还是t-3年的模型, 引入非财务指标的模型的整体预测准确率明显高于不包含非财务指标的模型。比如, 对建模样本的检验中, 在t-2年, 引入非财务指标的模型的整体预测准确率95.5%明显高于不包含非财务指标的模型的整体预测准确率90.2%;在t-3年, 依然得到相同的结论。这一结论充分表明, 引入非财务指标建立的预警模型比单纯的财务指标建立的预警模型有更强的预测能力和更好的预测效果。

五、结论

本文对2004年至2006年间被ST的71家和与之配对的没被ST的7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研究, 对112家样本公司的31个指标数据在t-2和t-3年分别进行了显著性分析, 结果发现分别有23和18个指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表明, 公司距离被ST的时间越近, 能传达财务状况异常信息的研究指标就越多, 表明其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同时, 显著性检验表明, 对两类公司建立财务困境预警模型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的。然后对23和18个指标分别进行因子分析, 在t-2年浓缩到6个指标, 在t-3年浓缩到5个指标。指标的浓缩提取为模型的最终建立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对四个模型进行检验, 首先将建模样本公司数据回代入模型, 四个模型的整体预测准确率分别是90.2%、72.4%、95.5%和81.3%, 得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为了检验模型的稳定性, 本文又用30家检验样本公司对模型效果进行检验, 四个模型的整体预测准确率分别是86.7%, 76.7%, 93.3%和83.4%。这说明, 经过浓缩提取的研究指标均能对企业财务困境提供较强的解释力。经过对比分析, 得到如下结论:利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的模型要明显优于用单纯的财务指标建立的预警模型, 因此, 利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预警模型, 这一思路不仅可行而且已经达到了比较理想的预测效果。综合来看, 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和理想的预测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 《会计研究》1999年第4期。

[2]张玲:《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判别模型》,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3]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 《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4]姜秀华、孙铮:《治理弱化与财务危机:一个预测模型》, 《南开管理评论》2001年第5期。

[5]杨淑娥、徐伟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Y分数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1期。

[6]姜国华、王汉生:《财务报表分析与上市公司ST预测的研究》, 《审计研究》2004年第6期。

上市公司财务 第8篇

财务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与优劣程度。对企业的财务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正确把握和充分发挥企业的财务竞争力, 已经成为财务分析主体的共同期望。对于反映一个企业财务竞争力应包括的内容, 不同学者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林毅夫认为企业财务竞争力的主体应该是其自生能力。因此, 企业财务工作的关键应该围绕其自身能力展开。荆新、刘兴云和王化成等人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将现代企业财务竞争力归结为4种能力, 即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另一方面, 黄国良和张星文将财务表现能力纳入财务竞争力体系中, 认为企业财务竞争力体系应包括企业财务表现能力、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本文认为上述四大财务竞争力子系统在反映一个企业综合财务竞争力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 广西上市公司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群体, 特别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这一特殊的经济环境下, 其总体财务状况如何, 经营业绩怎样, 不同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差别究竟多大等问题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二、样本数据的选择

(一) 广西上市公司概况

截止到2007年, 在我国A股上市的广西上市公司共有24家。其特点主要有: (1) 数量少、市场规模小、涉及的行业不完整; (2) 分布聚集, 主要集中于南宁、桂林、柳州等几个重要城市; (3) 多数是资源密集性, 24家上市公司中以广西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占绝对多数。我们选取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 (注:每行业一家, 每市一家) 的11家广西上市公司 (见表1) 作为本文的样本数据。

(二) 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

反映财务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众多。本文分别选择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财务指标作为研究对象, 这些指标分别反映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金营运能力和成长竞争力。具体指标体系见表2。

三、广西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

(一) 评价方法选择

由于本文选取的指标太多, 使得分析的复杂性增加。观察指标的增加本来是为了使研究过程趋于完整, 但反过来说, 为使研究结果清晰明了而一味增加观察指标又会使研究的内容繁杂、重点不突出。因子分析通过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 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它通过寻找出一组数目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公共因子来代替相对较多的、互相关联的原始变量, 而所选取的公共因子能集中反映出原始变量所含有的大部分信息, 从而起到了浓缩信息、简化指标结构的作用, 使所分析的问题变得简单、直观、有效。

(二) 数据处理

本文根据因子分析模型选择了9个原始指标来研究样本公司的财务竞争力。分别将9个原始指标定义为:X1=总资产报酬率, X2=净资产报酬率, X3=速动比率, X4=资产负债率, X5=流动资产周转率, X6=总资产周转率, X7=应收账款周转率, X8=总资产增长率, X9=净利润增长率。将适中性指标进行处理, 处理的公式为, 然后再将所有的原始数据用SPSS进行标准化处理。

(三) 因子分析

将2004-2007年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用SPSS 14进行因子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1) 用将适中性指标进行处理, 然后再将所有的原始数据用SPSS 14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变量间在数量级和量纲上的不同。

(2) 运用SPSS 14进行因子分析, 分别求出相关矩阵、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方差贡献率、累积方差贡献率、成分矩阵、旋转后因子成分矩阵等, 并根据结果提取4个公共因子F1、F2、F3、F4。

(3) 根据前面的因子得分矩阵得到以下方程:

F1=a11×X1+a12×X2+a13×X3+a14×X4+a15×X5+a16×X6+a17×X7+a18×X8+a19×X9

F2=a21×X1+a22×X2+a23×X3+a24×X4+a25×X5+a26×X6+a27×X7+a28×X8+a29×X9

F3=a31×X1+a32×X2+a33×X3+a34×X4+a35×X5+a36×X6+a37×X7+a38×X8+a39×X9

F4=a41×X1+a42×X2+a43×X3+a44×X4+a45×X5+a46×X6+a47×X7+a48×X8+a49×X9

(aij是第i个变量与第j个因子的相关系数)

(4) 结合工作文件中得到4个新的变量F1、F2、F3、F4, 即为各公因子得分和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与该因子得分相乘可得综合得分F。计算公式如下:

F= (F1×m1+F2×m2+F3×m3+F4×m4) / (m1+m2+m3+m4) , m1~m4为4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

(5) 得分排序:利用综合得分可以得到得分名次。

(四) 分析结果

根据以上分析步骤分别对2004-200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的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见表3~表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 广西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分析结论如下:

(1) 2004-2007年之间广西11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竞争力总体综合评价存在较大的差异, 排名第一和最后一名之间的分值差距分别为:2004年2.004 6, 2005年1.826 0, 2006年2.068 8, 2007年1.926 7, 平均值1.719 2。

(2) 在广西上市公司中, 柳钢股份的财务竞争力总体综合评价远远高于其他上市公司, 一直名列第一。而且其财务竞争力优势也是十分明显的。其次是广陆数测平均排名为第三名, 其财务竞争力排名始终保持在前列。 (3) 桂东电力、桂林旅游、南宁百货、阳光股份4个上市公司综合平均得分排名均为第五位。在这5家上市公司中, 桂东电力和桂林旅游的排名总体呈上升趋势, 而南宁百货排名不稳定, 阳光股份2004-2006年排名居前位而2007年急剧下降。

摘要:2001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 广西上市公司借着这一大好形势, 利用其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不断提升自身经济优势和财务竞争力。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广西上市公司2004-2007年的财务竞争力进行分析, 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 广西上市公司的财务竞争力。根据因子得分排序, 并对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进行评价。

关键词:上市公司,因子分析,财务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李晓, 李娜, 余玉苗.企业财务能力评价模型及其运用[J].财会通讯, 2005 (7) .

[3]吴梅.郭声琨在全区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监管促进我区资本市场快速健康发展[N].广西日报, 2006-03-15 (004) .

[4]林毅夫.关键在增强上市公司的自生能力[N].经济日报, 2003-02-27.

上市公司财务 第9篇

一、广东科龙财务舞弊案简述

经中国证监会查明, 科龙电器披露的2002年、2003年、2004年年度报告存在以下虚假记载、重大遗漏等违法事实:

(1) 2002年至2004年, 科龙电器采取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少计坏账准备、少计诉讼赔偿金等手段编造虚假财务报告, 导致其2002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11, 996.31万元, 2003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11, 847.05万元, 2004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14, 875.91万元。

(2) 科龙电器2003年年度报告现金流量表披露存在重大虚假记载。2003年, 科龙电器将产品在科龙电器及其子公司之间互相买卖, 并以此贸易背景开具银行承兑票据和商业承兑票据到银行贴现, 获取大量现金。科龙电器的现金流量汇总表并未如实反映上述现金流。经统计, 科龙电器2003年年度报告合并现金流量表少计借款所收到的现金302, 550万元, 少计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213, 573万元, 多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8, 976万元。

(3) 科龙电器2002年至2004年未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等重大事项, 也未披露与关联方共同投资、购买商品等关联交易事项。格林柯尔、郎顾之争、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是科龙舞弊案中常见的关键字, 政府监管不力、内部控制弱化、独立审计失责等因素共同促成了科龙舞弊案的发生。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分析

(一) 公司治理中权利制约机制缺失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 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可以保证公司业务合理有效的进行, 一旦制约机制失效, 具有舞弊动机的人员或组织将会获得机会, 舞弊必将发生。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治理结构就存在权力制约机制缺失的问题。

科龙具有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通病:经营管理层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 易损害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董事会独立性不强, 而且董事会内部监督机制缺失。由于股权高度集中, 公众股东过于分散且力量弱小, 董事会由大股东操纵或由内部人控制, 董事会与经营层高度重合, 董事 (长) 兼任总经理、经理的现象十分普遍。

广东科龙电器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是权利制约机制的缺失, 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1、组织行为的弱点。

一般情况下, 在公司重大决策中, 主要采取集体决策的形式, 但由于从众行为的作用, 具体个人仍然有可能认为其要对某个决策承担责任。同时, 在集体决策中, 搭便车现象也特别容易出现。人性中追求和谐、避免冲突的偏好, 以及个人独裁的组织环境, 都是促成“搭便车”的充分条件。顾雏军独裁的组织环境, 加之组织行为的弱点, 广东科龙电器的治理机制形同虚设, 公司的业务流程被深深地印上了人为干涉和制度被践踏的痕迹, 使得管理者舞弊得以顺利实施。

2、剩余控制权的制约机制缺失。

公司治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决策的合理性, 而决策所依据的环境是变化的, 这就要求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 而这有可能产生权力的空隙。如何建立剩余控制权的制约机制, 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的效率。而剩余控制权的缺失, 是导致公司舞弊行为发生的重大原因之一, 也是科龙舞弊案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 独立审计的审计关系不科学

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出现,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脱离, 委托人需要第三方对其受托人进行评估, 以解决受托人的信息优势和道德风险问题。而目前, 由于审计关系的不科学, 独立审计不能发挥预期的作用, 舞弊的暴露风险降低, 这是导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作为科龙电器公司的审计机构, 德勤在审计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德勤对科龙电器各期存货及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审计时, 直接按照科龙电器期末存货盘点数量和各期平均单位成本确定存货期末余额, 并推算出科龙电器各期主营业务成本。

第二, 德勤在存货抽样盘点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职业谨慎, 确定的抽样盘点范围不适当, 审计程序不充分。德勤在年报审计过程中实施抽样盘点程序时, 未能确定充分有效的抽样盘点范围, 导致其未能发现科龙电器通过压库方式确认虚假销售收入的问题。存货监盘也是一项重要的审计程序, 如果进行账实相符核查, 科龙虚增的主营业务利润其实并不难发现。

第三, 科龙销售收入确认问题, 体现出德勤未能恰当地解释和应用会计准则, 同时这也说明德勤未能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一证据。收入的确认应该以货物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为标准, 一般来说仅以“出库开票”确认收入明显不符合会计准则。如果一项销售行为不符合收入确认原则, 就不应确认为收入。

第四, 德勤审计科龙电器分公司时, 没有对各年未进行现场审计的分公司执行其他必要审计程序, 无法有效确认其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的真实性及应收账款等资产的真实性。

(三) 我国的会计监管机制存在缺陷

有效的会计监管机制将增加舞弊的暴露风险, 而存在缺陷的监管机制必然降低舞弊的交易成本, 一旦动机、自我合理化兼备, 舞弊必然发生。

第一, 我国总的监管框架存在缺陷, 是监管不力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的进行会计监管, 我国政府设置了庞大的职能监管部门, 财政部、证监会和审计署是国务院下设的三个职能部门, 可在其范围内对公司财务进行管理和干预。至于中国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和中国审计学会, 名义上是社会团体, 实际上则隶属于财政部、证监会和审计署。而目前, 现代的法律体系对各监管方的权力划分不是很明确、不统一和不科学。只有对监管对象采用统一的原则, 责权划分应该具体明确, 监管才能有效果和效率, 而我国在此方面存在着监管的隐患。

第二,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导致对注册会计师协会监管不力。主要问题表现为: (1) 监管主体权责不清; (2) 行业监管体制不顺。

第三, 科龙舞弊案中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监管缺失。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主要职责为: (1) 拟订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规则, 监督、检查实施情况; (2) 组织对注册会计师的任职资格、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情况进行年度检查; (3) 制定行业自律管理规范, 对违反行业自律管理规范的行为予以惩戒; (4) 审批和管理本会会员, 指导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办理注册会计师注册。但注册会计师协会却没有充分发挥对会员监管的作用。也就是说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监督不力, 是滋生舞弊的重要环境要素之一。而其效用得不到真正发挥的原因在于自律机制薄弱、惩戒不力,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现实定位模糊; (2) 行业监管被动; (3) 行业监管法规不健全。

三、财务舞弊治理的政策性建议

(一) 统一内部监督权, 协调监事会、独立董事和董事会的关系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构中, 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均具有监督权, 两者并存有可能导致搭便车行为, 并且会增加监督成本, 效率低下, 问责机制无法落实。而监事会相对于董事会的不独立性, 很难有效的履行监督职能。因此, 本文认为, 解决上述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建立独立监事会, 将公司内部监督权统一于监事会, 同时, 要对独立董事的职能进行合理的定位: (1) 对控股股东及其上市公司的董事、经营管理人员与公司的关联交易进行监督和审查, 这一点对独立董事而言具有实质意义。独立董事的真正作用就在于抑制大股东和股份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或者说是抑制大股东和内部人之间的关联交易; (2) 就公司的发展战略、人员任免聘用、内部董事和经理人员的业绩、薪酬等发表独立的意见; (3) 为公司带来多样化的思维, 向董事会提供专门化的支持 (信息、经验、知识、技术等) , 并通过参与董事会决策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通过上述措施明确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职责, 解决监督权的并存问题。

另外, 为保证监事会独立于董事会, 应采取措施使其具有超然独立性, 并且要保证其人员结构的胜任能力, 进而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的效率, 协调监事会、独立董事和董事会三者的关系。

(二) 建立科学的独立审计关系, 保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

除了建立独立审计委员会外, 可以通过实行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制, 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更换的监管, 达到增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目的。

会计师事务所长期服务于同一客户, 显现出诸多弊病, 如由于员工或合伙人的提升和薪水取决于该客户, 事务所及其员工有可能和客户发生复杂的利害关系;为留住该客户, 会做出各种妥协, 甚至帮助造假;由于思维定势, 可能难以发现客户的问题等。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02年6月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也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应定期轮换审计项目负责人和签字注册会计师”, 以维护其独立性。但迄今为止, 我国尚没有任何规范对轮换的最低期限做出要求。本文建议参照美国的做法, 在修改中国证监会有关上市公司聘用注册会计师的有关规定中, 明确提出“审计项目负责人和签字注册会计师至少每五年必须轮换一次”, 并对相应的跟踪、监督机制做出规定。

另外, 我国执行证券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虽在1999年初宣称全部与原挂靠单位脱钩, 但事实上与这些单位仍藕断丝连。不少事务所事实上执行的是承包经营和利润分成的制度, 缺乏集中统一的质量控制。事务所的独立性严重受损, 审计质量也无保障。实行审计项目负责人和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制度有助于改善这种状况。

(三) 成立会计监察委员会, 解决会计师行业监管重叠问题

解决注册会计师的监管重叠问题, 可以成立独立的会计监察委员会。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存在重叠和无效并存的现象。所谓监管重叠指财政主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税收主管部门、金融主管部门、国家审计部门等都声称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有法律赋予的监管权;所谓监管无效指注册会计师行业事实上没管好。我国可以借鉴成立美国式的直属证券监管部门的上市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以解决监管重叠问题。

长期以来, 美国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以民间自律为主。而安然、世界通信等财务丑闻表明, 这种体制效果不佳。据此, 《萨班斯一奥克斯莱法》要求成立上市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 负责监管上市公司审计, 委员会受美国证监会直接监管, 但为民间性质, 其运行经费由上市公司分担, 工作人员也按市场价格付酬。委员会被赋予审计准则制定权, 会计师事务所注册权、日常监督权、调查和处罚权 (包括永久禁止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执业) 等。引入会计监察委员会, 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重叠和无效问题。

摘要:安然事件以来, 财务舞弊成为世界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美国世界通讯公司、施乐公司、南方保健的假账丑闻使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银广厦、琼民源和郑百文的远去不代表中国财务舞弊的终结而是刚刚开始。科龙电器、银河科技、天津磁卡等舞弊事件频频发生, 表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离我们并不遥远。目前, 随着会计造假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 财务舞弊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经济话题。本文就以广东科龙财务舞弊案为例, 详细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潭劲松等,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学思考, 会计研究, 2000.6

[2]、罗正英,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会计研究, 2002.08

[3]、吴联生, 企业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的责任合约安排, 经济研究, 2001.02

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探讨 第10篇

财务治理的实质就是一种财务权限划分、从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财务管理机制。概括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 从财务治理的产生来看, 它是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发展到公司制这一时期的产物。其次, 从财权的内容和财权分配对象的角度来分析, 财务治理应是一种财权在企业有关掌管方之间划分的制度规范。财权主要包括财务收支管理权、财务剩余索取权和财务监督权。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 各方如何划分财务收支管理权财务剩余索取权和财务监督权, 依据谁对财产最终承担责任而定。但是, 不同层次经营管理者和所有者各自拥有多少剩余索取权、不同层次的财务监督者或监督机构各自掌管何种或多少监督权, 事先必须用明确的契约或制度来规范。第三, 财务治理应是有关各方及企业内部各层次之间, 在财产分配、财产使用和财产处置等财务活动、财务行为方面各自拥有权限的划分及运行管理制度。企业的财务活动每天都在进行, 所有者不可能事必躬亲, 只有交给经营管理者运营, 但如何确定框架让其不违背所有者的意志, 就必须建立一种制度, 事先规定经营管理者的财务活动权, 以便在日常财务活动中有章可循, 财务治理就是这样一种财务活动权限的划分制度。

2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现状

2.1 法人治理结构极不完善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能够互相监督、制约。比如在国美集团的股权结构中, 外部力量对公司干涉极弱, 而黄光裕也正是利用了这种经营自主权的扩大而大行违背经济规律甚至违法乱纪之道。ST猴王和其第一大股东猴王集团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二者的董事长、总经理、甚至党委书记都是由同一个人担任, 集团和公司的人、财、物都是搅在一起的, 使得猴王集团可以轻而易举地从股份公司拿钱, 或者以股份公司名义贷款, 或者要求股份公司为其提供担保贷款。据查, 猴王集团用这三种形式从股份公司提走了近10亿元资金。

2.2 财务治理权配置不当

财务治理权是对公司资金进行计划、调配、使用、监督和控制的权力。从职能上包括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上市公司只有拥有这三种权力才能说明其是独立的理财主体, 有理财主体资格, 而同时为了保证公司组织目标的实现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完整完善, 财务治理权必须依照一定原则从静态、动态两方面进行配置。首先要在股东会、董事会、经理、财务经理、监事会之间进行纵向静态分配。其次要在公司与债权人之间进行横向动态分配, 也就是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公司治理, 但由于股权高度集中, 使得第一大股东利用控股地位几乎完全支配了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 进而完全掌握了公司的财务决策执行及监督的权力, 这种缺乏外部约束的财权高度集中是公司管理理念混乱、经营方针失误和决策随意的主要原因。

2.3 缺乏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业绩评价机制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财务治理权的配置必然导致代理成本上升, 委托人欲实现自身目标的最大化, 只能采取各种方式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激励和监督, 降低代理成本。有效激励和监督的前提是正确合理地业绩评价。比如某ST上市公司为激励职工, 以销售收入为指标, 完成指标者为副总, 可以自配小车, 结果各网点为完成指标不惜购销价格倒挂, 商品大量高价低出, 最终关门歇业, 留下4亿多元未收账款。由此可见, 激励和约束彼此相关, 光有激励, 没有约束, 是行不通的。

3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措施

3.1 优化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

解决国有股财务主体缺位、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 即国有股剩余财务控制权和剩余财务索取权不对应, 不外乎有两条途径, 一是改变国有股股东行使剩余财权的机制, 即改变现有的国有资产的委托代理机制, 二是减小国有股股东所有拥有的剩余财权比例, 即减少国有股比例。实践证明, 无论是以前的“二级代理机制”还使其后的“三级代理机制”, 都不能从根本上弥补这种财务治理结构上的缺陷。因此, 减持国有股, 是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必经之路。但是如何减小其比例, 避免对我国证券市场有过大的冲击, 笔者认为应该从量上减小国有股比例的方式要多样化同时鉴于我国证券市场不规范、不成熟, 公司股票大部分不能流通, 且股票价格过高, 不宜采用增量减持的方式, 应该分行业区别对待: (1) 行业成熟, 且经营状况良好, 拥有大量的现金流的公司, 例如我国的电力、电信、烟草等行业, 应该以适当的方式回购国有股。这种方法的优势是既避免了该类公司经营者“多角化经营”, 盲目投资, 又提高了每股盈余, 改善了财务结构。 (2) 行业不成熟, 或行业成熟, 但经营状况不好的公司, 应该“整体引资”, 协议出售国有股, 这能使国有资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值, 而且能够引进外部投资者, 增进董事会的独立性。

3.2 提高中小股东在财务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1) 累计投票权制度:所谓累计投票权制度就是指在选举两名或两名以上的董事时, 股东所持的每一股份都拥有与应选举产生董事的总人数相等的投票权, 股东可以集中投票权选举一人, 也可以分散选举多人。这种制度有利于中小股东影响董事选举, 间接参与公司财务治理。我国上市公司中采取资本多数表决原则, 由此造成的后果是, 大股东或代表大股东利益的董事会利用其所拥有剩余财务控制权损害小股东财务利益。例如, 关联交易、虚假重组、“圈钱”行为等。因此, 为实现股东财务平等原则, 在《公司法》中引进累计投票制度对董事选举规则做出改进, 是在财务治理结构中提高中小股东地位最好的办法。 (2) 独立董事。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提高董事会独立性, 保护包括股东在内的相关利益者的财务利益。完善独立董事制度首先还是要减小国有股比例, 其次单单从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来说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独立董事的财务监督权分配。鉴于我国监事会监督能力较弱, 应该取消其财务监督权, 完全赋予独立董事。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如何使聘任的独立董事既可以从专家的角度评价企业重大决策的可行性, 又可以独立的监督公司的经营者, 保护全体股东, 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 并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认为, 应该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 以公开招聘为主, 推荐为补, 实现独立董事法律地位和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独立董事的薪金制度。由于独立董事功能和职责的特殊性, 其报酬大多数与工作时间有关。但为了有更好的激励作用, 还应该考虑独立董事任职期间公司价值的提升, 即给予其一部分股票期权。

3.3 完善对经营者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

对经营者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是经营者剩余财权配置机制和行使机制的核心, 有效的制约了公司剩余财务索取权和剩余财务控制权的对应。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对个人激励的手段一般可分为在职升迁、报酬激励, 其中财务报酬激励包括岗位工资、奖金、年终奖、期股、期权。现代公司经营者内部控制的普遍性, 使得股东对经营者实施有效的财务监控日趋困难。因此, 如何和经营者签订一套“激励相容”的有效财务报酬契约, 使经营者和股东的利益一致, 致关重要。但是,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经理人才市场等外部市场不完善, 在财务激励约束体制改革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经营者应该是市场选择的人才。公司财务激励约束体制是为了调动经营者的工作热情, 把优秀的人才同公司长期的利益结合起来。而我国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的一部分经营者是行政任命的, 他们对公司作用有限, 不是激励的对象。年终奖和股票期权是两个主要的长期激励手段, 但是股票期权作用有限, 不要过度依赖。

参考文献

[1]杨淑娥.产权制度与财权配置-兼议公司财务治理中的难点与热点[J].当代财经, 2003, (1) .

[2]郭复初.公司高级财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1.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探析 第11篇

我国对财务预警的研究起步较晚,1987年黄世忠、吴世农首次展开对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从分析企业破产的经济原因出发构建了企业破产的指标体系,并详细介绍了单变量与多变量两种预测模型。此后许多国内学者(周首华, 1996;张爱民,2001;杨淑娥,2003等)引入Altman的Z值模型并加以改进,构建了更适应我国的多种统计模型并进行了多元线性判定的实证研究。吴世农、卢贤义(2001)通过对财务困境出现前五年数据的分析,得出多变量判定模型比单变量预测效果好的结论,而且三种多变量判定模型中logistic回归模型的准确率最高。近年来我国学者在财务预警研究中运用逻辑回归模型的日益增多(吕长江、周现华, 2005;雷振华,2012;任渝、张凤2012等)。另外,BP神经网络、决策树等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也逐渐被引入。总体上, 我国主要利用国外研究成果和方法,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对于财务危机的界定标准国内外学者有很多种不同的看法,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本文借鉴了吴世农、卢贤义 (2001)的做法,将企业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ST作为其财务危机的标志。因此,本文选取32家ST公司和32家非ST公司作为配对样本,选取了17个财务指标,通过非参数显著性检验筛选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然后将选出的因子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构建Logistic模型并对其进行回判。最后将新增检验样本的数据代入模型进行预测,检验模型的有效性水平。

二、样本选取与指标筛选

(一)样本与指标初选本文选取了2010年2011年首次被ST的上市公司,一共32家,并且根据资产规模相近、生产类别相似的原则选取同时间的32家正常公司进行配对来作为研究样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根据财务分析内容及综合相关文献(孔宁宁、魏韶巍,2010;李清,2010等),本文分别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现金流量方面选取了共17个财务指标,较全面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将这17个指标作为构建预警模型的初选变量指标。财务指标变量的详见表1。

(二)显著差异指标选取在构建财务预警模型前首先要对财务指标进行筛选,找出财务危机公司与正常公司具有显著差异的财务指标为模型的判定指标,因此需要进行显著性检验。本文将首次被ST的前三年、前两年、前一年分别表示为T-3、T-2、T-1,将三年财务指标分别引入SPSS软件用K-S方法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表示T-3年只有X9、 X14两个指标服从正态分布,T-2年有X12、X13、X15三个指标服从正态分布,T-1年有X9、X12、X13、X15四个指标服从正态分布,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指标都是非正态性分布,所以选择Mann-Whitney-U非参数检验,而没有采用最常用的参数性检验—T检验,这是因为样本不满足来自正态总体这个适用前提。

检验结果表明,T-3年(首次被ST的前三年)有十二项指标未通过5% 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换句话说,这些指标在考虑财务预警时在ST公司和非ST公司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构建模型时可以予以剔除,这些指标为X4、X5、X6、 X8、X9、X10、X12、X13、X14、X15、X16、X17;同样T-2年(前两年)需要剔除X5、X6、X13、X14、X15、X16、X17七项指标;T-1年(前一年)需要剔除X5、X6、X11、X14、X15、X16、X17共七项指标,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推移,财务危机公司与正常公司的差异指标越来越多,这也基本反映了财务危机是逐渐恶化的过程,而且财务状况的恶化在财务指标上的体现也有一个过程,在T-3年(首次被ST的前三年)时ST公司与非ST公司在财务指标上的差异不如T-1年(前一年)明显。所以分别将通过差异性分析的其他指标作为备选指标变量进入下一轮选择。

(三)用因子分析浓缩指标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关系对财务预警模型的影响,需要对财务指标进行第二次筛选,故而采用因子分析浓缩指标。本文选取因子的标准为特征值大于1且累积贡献率大于70%。另外,由于本文研究财务危机发生前三年的财务预警模型,而每一年两类公司具有显著差异的指标均不相同,因此不能将三年的样本混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本文将每一年通过显著差异检验的指标分别选取出来,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并构建预警模型。

因子分析结果表明T-3年、T-2年、T-1年KMO检验结果分别为0.668、0.602、0.729,Barrlett球形检验的sig取值均为0.0000,表明适合作因子分析;T-3、T-2年、T-1年年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因子分别提取了两个因子 (累积方差贡献率82.984%)、三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75.273%)、三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70.953%),能够说明整体的特征且效果较为理想。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中看以找出各因子上有较大载荷的指标,从而完成各因子的命名,如表2。

明确了因子意义后,可根据SPSS输出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得出各个因子关于财务指标的线性表达式。

然后分别将T-3、T-2、T-1年的各因子作为自变量构建当年财务预警Logistic回归模型。

三、Logistic预警模型构建与检验

(一)Logistic财务预警模型构建本文利用SPSS软件已计算出 的64家研究样本 的三年因 子数据 ,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程序,选择逐步向后回归 (Backward Stepwise (Wald))方法,最终自动筛选因子进入回归模型。在回归模型基础上,计算出的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Pi与Xi之间存在的回归关系如下:

由上式可得,

二元逻辑回归模型是解决0-1回归问题比较有效的方法,其取值范围为0-1。在研究财务危机预警时一般选取0.5为分割点,若预测事件概率P<0.5,判定该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正常,反之,则表示该公司将发生财务危机。

将上市公司被ST前三年、前两年、前一年(即T-3、T-2、 T-1年)所选取的因子作为各年的自变量构建模型,也就是说Ft i(t=3,2,1) 即为被ST前t年的第i个自变量X,各年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1)T-3年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并将F31作为T-3年自变量X代入 (10)式,得到上市公司被ST前T-3年的财务预警模型方程如下:

(2)T-2年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并将F21、F22分别作为T-2年自变量X1、X2代入(10)式,得到上市公司被ST前T-2年的财务预警模型方程如下:

(3)T-1年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并将F11、F12、F13分别作为T-1年自变量X1、X2、X3代入(10)式,得到上市公司被ST前T-1年预警模型方程如下:

由于本文选取对等量的配对样本,因此可以参照大多数财务预警的研究,将判别临界值设为0.5,当P值大于临界值,可判断该公司n年后将成为ST公司;当P值小于临界值, 则可判断该公司为正常公司。

财务预警模型根据64家样本公司T-3、T-2、T-1年的财务数据进行的判定分类结果如表6所示:

回判结果证明预警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力。在发生财务危机的T-3年模型预测的总体准确率为70.32%,T-2年预测的总体准确率为87.51%,T-1年预测的总体准确率达到90.63%,可以发现随着时间渐渐的推进,财务状况不断恶化,越靠近出现财务困境的年份,财务预警模型的预测能力就越明显,预测的准确率也就越高。上市公司相关利益者和管理者可以根据模型分析预测公司三年、两年、一年后的财务状况,重点关注各年盈利因子和偿债因子,一旦模型发出报警信号,应该及时的注重融资及偿债能力,以安全渡过财务困境。

(二)Logistic财务预警模型检验为了进一步检验该财务预警模型的预测能力和适用性,本文又选取了2012年首次被ST的沪深A股共12家作为检测样本,根据检测样本在2009、2010、2011年相关报表的数据分别代入T-3、T-2、 T-1年的因子表达式,由所得的各因子值计算出模型的P值 (见表7),当P>0.5时,则判定公司在T-n年后将陷入财务危机,反之则判定是正常公司。由表7可知,无论是2009年还是2010年、2011年预测值均大于0.5,说明检测样本都能预警到财务危机,预测结果跟实际结果完全一致。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选取检测样本数量的限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误判的可能,即高估了模型的预测水平。

四、结论

本文结合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模型。为了使回归模型更加有效和准确,先后通过正态性检验、显著性检验和因子分析完成财务指标的筛选,最后将筛选出的主因子作为自变量构建Logistic财务预警模型。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 选用Logistic回归方法是可行的且效果较好。由于财务指标数据不呈正态分布,也不具有相同协方差,因此无法用多元判别分析等方法构建预警模型,但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是通过概率来计算,使用范围比较广且效果较好,只要选择的财务指标具有代表性、不存在多重线性关系,就可以构建理想的财务预警模型。第二,通过因子分析发现三年中偿债因子、盈利因子是需要公司一直重点关注的,而且每一年的回归预警模型中都包含盈利因子。这可能是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危机进一步蔓延导致市场萎靡,企业面临更加激烈、复杂的竞争环境,这无疑对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形成了不小冲击;而这些又会造成资金流动不畅,从而降低其偿债能力。第三,本文通过对研究样本的回判,检验了所预警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另外考虑到用研究样本构建的模型对其自身进行回判会高估判断准确性的问题,本文重新选取了12家2012年新增ST样本,运用模型对其财务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证明不论是回判检验还是对新增样本的预测都具有很好的判别力,由此可以说明本文所建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是比较恰当的。

另外,本文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样本数量相对太少,存在一定的制约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本文采用等量的配对样本,所以临界点选为0.5来判定财务危机公司。但实际由于正常公司的数量要多于财务危机公司的数量,因而财务危机发生的概率往往小于0.5,模型的判定结果存在偏差。宏观经济政策、市场环境等外部因素以及管理层特征等管理结构因素也会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上市公司也可能会因这些非财务因素陷入财务危机。因此,在实务中预测财务危机还要考虑非财务因素的影响。

摘要:本文选取2010、2011年中首次出现财务危机的32家上市公司和32家非财务危机公司作为样本,以其被特别处理前三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构建出连续三年的预警模型,并对其进行回判,同时新增2012年样本来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财务预警模型是有效可行的,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

上一篇:金融经济管理下一篇:火电企业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