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信息化范文

2024-06-07

防灾信息化范文(精选12篇)

防灾信息化 第1篇

一、信息畅通, 构建灾害信息救助网络

在历年中, 受到旱灾、地震、龙卷风、冰雹等灾害的影响, 受到耕地大面积绝收和房屋损毁的事故时有发生。为此, 四平市于2005年就着手构建灾害信息网络平台。几年来, 四平市向灾害信息员发送灾害预警信息5000余条, 促使乡镇和基层社区提前做好防灾抗灾准备, 减轻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1. 搭建市级灾情信息共享平台

将市减灾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的电子信箱、联系电话、传真、负责处理灾情人员的联系方式整合到一个灾情信息共享平台, 通过灾害预警联系网, 实现灾情信息共享, 数据报表一致。

2. 搭建灾情信息延伸平台

构建灾害应急救助前哨网络, 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灾害递报制度, 把灾害信息递报建立到村一级。选拨“灾害报送信息员”, 为确保信息员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 对他们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同时, 在聘任灾害信息员时做到四个明确: (1) 明确职责:信息员主要负责接收传达市民政局短期灾情预测和灾害性气候预报情况, 适时发布灾害预警;及时搜集上报自然灾害信息;协调抗灾救灾。 (2) 明确灾害预警及报灾的基本程序:要报告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灾害造成的损失, 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的需求等内容。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突发灾情, 灾害信息员在上报乡镇的同时一并上报县民政局, 直至市级民政部门。 (3) 明确联络方式:建立了自然灾害救助短信服务平台, 将信息员手机号码纳入市自然灾害救助短信服务平台, 由民政局值班人员负责随时收集全县灾害性天气等信息, 通过该平台及时向可能发生灾害地区的灾害信息员发布灾害预警信息。 (4) 明确责任追究:对灾害信息发布和报灾不及时、有灾不报和夸大虚报的实行责任倒查, 批评教育直至取消资格。

3. 搭建灾情信息网络升级平台

四平市利用信息网络平台, 根据《灾害信息员国家职业标准》不定期对村干部和灾害信息员进行远程培训, 以提高信息员队伍素质。确保信息员队伍在第一时间协助发布灾害预警信息, 组织群众做好灾前防范工作, 并在发生重大灾情时, 第一时间向民政局报告灾情, 提高他们的应急能力。

二、防救结合, 构建群众自救互救网络

防灾信息化 第2篇

应用WebGIS技术建立城市抗震防灾信息系统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城市抗震防灾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介绍了该系统地理数据库的建立,分析了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预测、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预测及应急反应等系统专业模型.

作 者:姜伟 马令勇 JIANG Wei MA Ling-yong 作者单位:姜伟,JIANG Wei(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马令勇,MA Ling-yong(大庆石油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体验防灾演习 第3篇

以乌龙结尾的防空演习

虽然现在世界大部分地区都很和平,但是作为曾经被屡次轰炸过的城市,每年都会试鸣防空警报。而我们学校也搞过防空演习。早在演习前的一个月,我们就接到了通知,几月几号几点会有防空警报,到时候要疏散到附近体育馆的地下人防设施。因为是一场“事先张扬的空袭”,所以如何疏散,每个班级疏散的顺序和路线都一再地被讨论和确定,基本上做到了每个同学和老师都心中有数。

演习当天,我们也的确训练有素,1分半后,第一个班级的同学已经跑出了学校大门,5分钟后,整个年级都已经抵达体育馆。如果你以为,接下来演习就圆满结束的话,那你就错啦!人防设施的铁门被一把大锁牢牢锁住,可是钥匙却不在任何一个老师的身上。换句话说,没有人想到这扇门是被锁住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钥匙仍然无影无踪,如果真的有空袭,我们或许只能在体育馆的屋檐下躲避了!最后整整等了10多分钟,才有人来开门。

我想,生在和平年代,真的很幸运!

消防学习全体验

上个星期,学校举行了消防演习,下面是对此次消防演习的真实记录。

时间:2012年×月×号早上7点

参与者:全校师生和消防局的消防员(阵仗很大吧)

周四早上7点,正是我们差不多要起床的时候。突然,原本播放起床音乐的广播喇叭警铃大作。一开始我们以为它坏了,但是它一直不停地响。接着听到了宿管阿姨的声音:“同学们,宿舍楼发生火灾,请立即撤离,立即撤离!”那一瞬间,当然大家都呆住了!

在“马上穿上外套冲到外面”和“整理好重要的东西再走”之间,我踌躇了起码10秒钟。当我看到门外有一个同学连鞋子都没穿就冲下楼梯的时候,我决定抓起手机逃命。下楼之后,发现消防局也来了。不过马上就被告知是消防演习,不是真的着火,万幸!

但是一切都是按照真实来演练的,包括消防水柱,太真实了,真实到那些晾晒在外面的被子都被淋湿了!还看到一个男生在楼上喊救命,消防员接着架起云梯去救他,应该是特意安排的。

而知道了真相的同学呢,则一个个都满脸兴奋的表情,毕竟这是我们学校第一次事先没有通知的消防演习,时间点又选得很特殊。演习中,消防员们还示范了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在火灾中该如何逃生等知识,感觉受益颇多。当然,周围还有很多还穿着睡衣的同学,这下,每天赖在最后一分钟起床的人是谁你知道了吧!不过老师还是非常肯定他们的做法的,因为逃生最大的宗旨是“马上”,如果穿好衣服再拿好包,逃生概率就会降低很多。

“平静”的地震演习

出国前就对日本非常注重防灾演习有所耳闻,毕竟是地震多发国家。到了日本后不久就碰到了一次地震演习。演习事先并没有通知,上课上到一半,突然学校广播中开始播放地震警报。大家马上拉下桌子上的坐垫——把它折成避难头巾戴在头上,躲到桌子下面。接着广播中又发出了集合到操场的指令,令我惊讶的是,不到5分钟,全校师生就都撤离到了操场。

整个过程中最让我震惊的是大家的态度,没有大声喧哗,没有吵闹和嬉戏,大家的神情和平时去操场集合做操一样,甚至比平时的秩序还要好,完全可以用“平静”二字来形容。如果真的不幸遇到了灾难,大家应该也会和现在一样那么镇定。我突然想到自己在国内的时候曾经看到动画片小丸子里有一集,讲的就是地震演习,还强调避难时要左手搭在右手上,这样可以避免相互拥挤而造成更多伤害。

我在国内时,学校也搞过消防演习,但是为了让视察的领导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大批人群的移动,为我们规定了行走路线,在能够利用的楼梯里只能走规定的楼梯,拥挤得一塌糊涂。这种“做戏”的演习,非但不能防患于未然,还会在真正遇到灾难时雪上加霜。

防灾害兴趣小组

高二的时候,学校下午开设了选修课,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选上一些课程,内容五花八门。从“朱自清散文赏析”到“英语口语”,是学校为素质教育做出的重大尝试。而我,和几个好友一起,选择了“防灾减灾”这门课,原因嘛,我们中间有一位是地理爱好者,这门课和地理总算挨得上一点边。

第一次上课的那天,虽然我们已经预计了人肯定不多,但是仍然很意外,因为仅有6个人选了这门课。不过老师倒是一点不失落,而是照常开始发教材上课。上课的主要内容是各种各样的灾害知识学习,从观看历史上各大灾害的纪录片,到如何在不同灾害中最有效地求生,应有尽有。而且,因为人少,大家仿佛是一个学习讨论小组。最大的感觉是,原来防灾减灾里有这么多学问,但是之前我们却是基本一无所知。

而最大的收获要数在老师的联系下,红十字会的急救员给我们做了一次急救训练,包括各种急救的包扎方法——三角巾的头部包扎、单眼双眼的包扎、下肢骨折包扎等等;伤员的搬动;心肺复苏的方法。

2012是否真的会来呢?大家内心深处都是一笑置之吧!这些在防灾演练里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也许在关键时刻可以救我们一命,当然最好是永远都用不上啦。

编辑/杨明珠

防灾信息化 第4篇

关键词:林业发展,信息化,防灾救灾,预警作用

1 前言

林业产业进入到关键发展的阶段, 传统的集约式管理日渐显露不足, 为了更好地顺利时代发展潮流, 现今必须加强林业的信息化建设, 以大力地推动林业的发展。由于地球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恶劣的环境导致林业自然灾害的增加, 如旱灾、冰灾等。而对于灾情的预防与监测, 传统的监测方法不仅浪费人力、财力, 而且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由此可见, 实现林业信息化是很有必要的, 可以对灾情进行预测, 即使是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 信息化手段对灾害的监控也是有效的。根据对应的数据进行评估, 计算灾情发生的概率、面积, 有效、及时地反映林业灾情的状况, 为防灾救灾提供方便。

通过对比林业信息化前后的差异, 可知林业的信息化建设, 对防灾救灾工作有重大的意义。灾情尚未发生, 采用信息化手段对灾情进行监测、预估, 然后采取相应对策避免灾情发生。即使是灾情已经发生, 也可以对灾情进行实时反馈, 为救灾提供准确的情报, 以避免灾情进一步扩大。

2 林业灾害现状评估与分析

林业遭遇自然灾害, 其本身受到损失的同时, 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林业灾情可大可小, 探究林业灾害现状, 并针对现状进行评估及分析, 有助于林业信息化的发展。

2.1 林业灾害现状的整体评估

林业灾害的整体评估主要是针对受灾区域内在各种条件下所造成的各项损失, 一般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当然林业产业存在多方面影响因素, 有可能会对整体评估造成一定的干扰。据了解, 08年发生的林业冰灾中, 存在的特征, 一是受灾区域范围广, 二是受灾面积大。全国多数林场、苗圃以及一些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除此以外, 经济损失高达165亿元。由此可见, 对于林业灾害的发生, 评估其整体的现状是很有价值的。采用相关的信息化技术, 通过相关的数据从侧面反映灾情的发生原因和覆盖程度, 进而为今后的防灾救灾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 以降低各方面的损失。

2.2 林业环境改变致使灾害增长

自然环境的改变致使林业环境发生了变化, 特定的气候条件以及原本的地理条件等都可能是林业灾害的成因。在08年发生的林业冰灾中, 灾害分析中明确指出, 由于地面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出现了罕见的雨雪天气, 林业环境急速降温。另外一方面, 地理地势偏高, 明显加剧了气温降低现象, 进而引发了林业遭受严重破坏的灾情, 灾情影响持续扩大, 从而带来了重大损失。由此可见, 环境的改变无疑增加了灾害发生的概率, 为此在防灾救灾工作中, 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对环境的变化进行全方位监控, 以避免灾情的发生及恶化。

2.3 林业生态系统的不同导致灾害的差异化

就总体而言, 林业系统抗灾能力相对较低也是致使灾害差异化的原因之一, 就常绿阔叶林而言, 由于原始植被遭遇破坏, 加上人类活动频繁, 进而会演化为次生林。林区内部系统改变, 系统的多样性也在锐减, 气候调节能力下降, 一旦林区发生灾害, 会由于系统的脆弱性而导致灾情的巨大化。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 可以在灾害发生后逐步还原, 并且保持原有的生物链, 但是对于一个脆弱的林业系统, 可能在遭遇灾害后无法还原, 从而加重各方面的损失。总之, 利用信息科技, 可以优先分析不同区域的林业系统, 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重点防护, 以避免其遭受灾害的无情攻击。

3 发挥林业信息化在防灾救灾中的作用

林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国内林业产业的发展,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也是在科技潮流下实现林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如今, 在科技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下, 我国林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要求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 也是为了更好地在林区防灾救灾中取得突破, 通过实行科技化手段更好地规避林业灾害的重创。因此, 在林业防灾救灾工作中, 要发挥好信息化带来的预警作用, 那么, 林业信息化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3.1 建立监测数据库, 分析影响灾害发生的因素

林业信息化自提出以来, 不少省份先后完成了数字林业建设规划以及制定了一系列数字林业系列的标准, 并通过了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审核。对于林业防灾救灾这项工作而言, 林业信息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应该对林业区域建立监测数据库, 如建立全省森林资源数据库、植被资源监测数据库等等。建立监测数据库, 一方面是要对林区资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避免人力、物力在这方面的过大投入;另外一方面通过建立资源数据库, 可以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对比灾害形成前后的各项资源数据变动, 从而得出影响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3.2 采集相关数据, 有根据地预估灾害发生的概率

对林业防灾救灾的预警, 实际上就是经过分析从而预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一方面对林区进行数据监测, 并建立数据库采集数据。一定时间内的相关资源数据, 可以反映当前林区各方面发生的细微变化。另外一方面, 林区的气温、降水量、湿度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的细微变化, 有可能成为灾害形成的原因, 这样的话, 可以从通过信息手段采集的相关数据中建立合理的估算模型, 为防灾工作提供相关依据。实践证明, 长时间对实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 进而建模分析, 有利于提高数据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使得用分析结果预测灾害发生更有说服力。

3.3 完善基础信息化设施, 提高灾害预测的准确性

国内林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 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很低, 加上基础设施和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不少研究学者对信息技术预测的灾害结果提出质疑, 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信息技术不成熟、基础设施不完善, 都有可能导致分析结果与实际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 因此, 为了进一步提高灾害预测的准确性, 更好地发挥林业信息化的预警作用, 应该对信息化基础进一步完善。例如完成对省、市、县三级林业网络和机房的建设, 进而再延伸;可以通过各省市之间林业数据基础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 为其他省市预防灾害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数据。加强林业信息化基础建设, 将会大大提高灾害预测的准确性, 从而更好地体现林业信息化对于防灾救灾工作的价值。

3.4 综合探讨灾害成因, 制定正确的应急管理决策

经过数据的监测、收集与分析后, 最后进入灾害形成的综合评估阶段, 再对数据进行合理建模, 通过现有的模型进行计算和数据的整理。设定假设相应预警触发条件, 如设定当前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后发出预警信息, 连续一季度相同情况则发出最高等级的警告。再者, 观测相关数据建模中的曲线变化趋势, 对趋势进行模拟分析, 甚至可以对未来信息的变化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形成灾害成因的最终结论。应该针对结论制定正确的应急管理决策, 以确保能在最小的损失范围内, 成功地保护林区。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林区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 所以制定的预防灾害的策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 避免因盲目套用而陷入不可挽救的局面

4 关于林业信息化防灾救灾策略探讨

如今, 信息科技在国内林业得以广泛应用, 林业信息系统也在不断普及, 林业信息化进程正在稳步前行, 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 林业信息化建设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效。一方面是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不全, 还有就是对信息技术不熟悉, 这些都成为了林业信息化发展的重大障碍。与此同时, 林业信息化发展滞后也为防灾救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 应该对林业信息化防灾救灾的相关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从而推动防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4.1 将信息技术活用在林业领域中, 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就目前的科技发展而言, 林业信息化是基于一定条件, 对林业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协调, 进而使用一些信息技术实行林业管理的。当然, 建立林业信息化最重要的是将信息技术灵活地应用于林业这一领域中, 如可以建立林业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系统收集特定区域的林业资源信息, 从而在系统中查询相应的信息, 并进而引入到预防灾害工作中。与此同时, 林业信息系统对于林业发展也有着关键的作用, 可以通过预测结果事先进行人为干预, 从而改变相关指数, 以降低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并且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推动林业的进一步发展。

4.2 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监测, 可以及时提供灾害预警信息

国内的林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 在整改和经营方面缺乏相关的经验, 也缺少相对科学的方法。因此在获取数据时, 传统是依靠人工入林进行长期测量, 对数据进行处理, 也是完全依靠人工作业, 效率低下的同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最终的测量结果还很有可能会产生误差, 而且无法及时反馈灾害信息。为此, 不少研究人员提出要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对林业资源进行监测, 一方面是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及时、快速地得出相关数值, 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设定相关假设的前提下, 对未来灾害的发生提供预警信息。

4.3 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林业灾害进行监控管理

气候环境的变化, 致使林业灾害出现的频率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不管是旱灾还是其他自然灾害。过去几十年, 由于信息技术不发达, 所以林业自然灾害的监测基本是依靠瞭望台或者是一些地面的巡视进行检测的。这些方法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局限, 如遇到恶劣天气无法到地面巡视。但是, 如今通过信息手段连接卫星通信, 可以依靠卫星进行热点监测, 无论是灾害的面积、范围等都可以清晰地反馈到电脑屏幕上。这样一来, 有利于快速采取相应的救灾备案, 为救灾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同时也降低了灾害的损害程度。

4.4 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促进林业的全方位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在林业的普及, 国内对于林业的管理与开发, 主要根据信息化技术对林业产业预先进行价值评估, 由于林业产业的种类较多, 因此不同种类存在差异也是理所应当的。对这些林业种类进行市场分析, 以及对出入贸易的走势进行预测, 从而实行对应的管理手段。总而言之, 利用信息化技术, 不仅仅是在林业防灾救灾工作中能取得重大成效, 对于林业的其他方面发展也有着一定促进作用。

5 结语

上述研究表明, 林业的建设与信息化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林业信息化也是实现林业的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突进, 因此实行林业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 众所周知林业发生自然灾害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在林业的防灾救灾工作中, 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绝大部分的自然灾害都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的, 并且往往伴随着渐变的趋势。建立林业信息化体系, 有利于对其进行合理分析, 实现对自然灾害进行及时预警, 从而避免或者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对于形成的信息化基础平台, 实行全面的监控与管理, 不仅对林业的防灾救灾工作有重要意义, 而且可促进林业其他方面的发展, 可推动产业经济, 为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志杰, 刘怀举.信息技术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J].创新科技, 2010 (03) .

[2]刘兰芳, 陈涛, 刘沛林.2008年冰雪灾情评估及形成机制分析以湖南省衡阳市冰雪灾情为例[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8 (10) :61-66.

[3]史培军.从南方冰雪灾害成因看巨灾防范对策[J].中国减灾, 2008 (2) :12-15.

防灾信息化 第5篇

今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提高全县广大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广泛普及各类灾害预防基本知识,我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在5月4日接到市教育局通知后,我局立即召开了由各学区(校)一把手和安全校长参加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动员会,并下发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第六个“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宣传周、防灾减灾月活动和做好<河北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宣传贯彻与应急管理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以人为本,本着对学校安全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作为学校安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力争使安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在认真总结去年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的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把学校安全教育推向新的高潮,并把这一主题活动贯穿于全年学校安全工作的始终。

二、周密计划,认真落实。

为确保安全教育活动顺利开展,一是我局把教育部《中小学-1-

防灾减灾,人类共同面对 第6篇

在“5·12”全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冰雹和强降雨于5月10日侵袭了甘肃省岷县部分地区,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场山洪泥石流灾害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居安思危”,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的普及宣传和组织落实工作,不断增强全民的灾害忧患意识和自救能力,是当前摆在我国及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紧迫任务。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面对骤然而至、猝不及防的天灾人祸,我们應当总结古今中外防灾减灾的经验教训,最大限度地唤起广大民众以及各级组织领导者的忧患意识和防灾抗灾观念。

“灾害总是在乘人不备的时候到来。”我们应该将防灾减灾意识实实在在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使之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只有从日常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才能构筑防灾减灾最坚实的基础。有备才能无患,防灾胜于救灾。防灾减灾,人类当应共同地面对!

防灾信息化 第7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抗震防灾规划,SuperMap Object二次开发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城市的规模和城市的数量急剧扩张, 城市中由于地震而产生巨大损失的风险越来越大。国内外地震经验和地震灾害调查表明, 做好城市的抗震防灾规划对于规避地震风险、减轻地震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2003年, 建设部发布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 明确提出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下的一个专项规划。2007年, 我国颁布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1], 规定了抗震防灾规划编制的具体要求, 至此, 我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制度化, 编制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 GIS, GPS等新技术在抗震防灾规划中的应用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地理信息系统 (GIS) 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2], 基于GIS系统进行抗震防灾规划, 可以方便的将城市的地理空间信息与抗震防灾规划的数学模型相结合, 充分利用GIS的图形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时、动态处理大的信息量和数据, 实现地震灾害分析和预测的可视化, 有效提高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GIS在城市抗震防灾中的应用研究在美国和日本开展的比较早, 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美国联邦急难管理署 (FEMA) 基于ESRI公司的Arc View和Map Info公司的Map Info6.0于1997年开发了标准风险评估方法系统HAZUS-97[3], 随后不断升级和开发, 迄今已包括了地震灾害潜势分析、基本数据、直接灾害、次生灾害、直接和间接损失等模块。在日本, 建筑署研究所和NASDA等政府机构基于Arc/Info软件建立了防震减灾应急系统, 日本国土厅基于Arc/Info软件组织开发了地震防灾情报系统 (EDIS) [4], 在日本的抗震防灾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从“八五”和“九五”开展典型城市综合防灾对策示范研究开始, 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发展, GIS在我国城市防震减灾中已广为应用[5], 应用主要集中在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编制、抗震设防区划、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损失评估、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城市建筑物震害预测、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震害预测、震后次生灾害预测和城市地震辅助决策与应急指挥等, 应用过程中先后开发了基于国内外现有GIS平台或自主开发平台的软件系统[6,7,8,9,10,11,12,13]。目前, GIS技术在城市抗震防灾中的应用大都处于震时和震后的应急响应以及平时的信息查询管理上, 对震害的动态评估、预测、模拟等研究还缺乏深度, 软件系统功能单一, 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未能得到很好地应用。本文基于Super Map GIS平台[14], 以空间分析、网络分析等为基础, 结合有关专题数据模型, 开发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 将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地震动小区划、建筑物震害预测、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经济损失与伤亡人员预测、防震减灾对策与辅助决策等研究成果进行集成, 并在多个城市的防震减灾规划工作中得到了应用。

1 系统框架设计

系统在Super Map平台上进行了二次开发, 在平台原有地图操作、文件操作和数据库维护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 增加了外部数据接口、数据查询维护和灾害预测与辅助决策子模块, 软件的系统框架见图1。

系统开发的核心是防震减灾专业模型和信息管理功能如何在GIS平台上实现。专业模型计算所需的数据由GIS系统输入和维护, 计算结果存储在GIS系统中, 通过GIS系统的可视化功能显示计算结果。系统设计时, 防震减灾专业模型的实现采用了以下三种方式:基于Super Map Objects直接编写功能模块, 功能模块作为动态链接库由GIS系统调用, 功能模块作为外部程序由GIS系统调用。对于数据量大的专业计算模块, 核心计算程序由数值计算能力强大的Fortran语言编写, 由GIS系统调用执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 因此, 数据输入和输出的效率, 防震减灾专业模型与GIS系统间大量数据的交互, 是本系统设计的关键。

目前, 系统集成了城市用地抗震性能评价、地震危险性分析、土层地震反应分析、道路桥梁和市政管网的震害预测与分析, 人员伤亡和地震损失计算, 人员避震疏散分析等功能。各子模块的主要功能框架见图2~图5。

2 系统的外部数据接口及数据库设计

GIS系统包括两种地理数据: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是描述自然界中空间实体的空间位置和空间拓扑关系的数据, 分为矢量和格栅两种形式, 作为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对象, 建筑物、道路、桥梁和管网等通过空间数据以图形的形式在系统中表示。属性数据是描述空间实体特征、性状的信息数据, 如建筑的结构类型、层数和层高等信息, 工程场地的场地类别、特征周期等信息, 由用户输入。

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的研究对象, 建立了包括城市建筑数据库、城市道路数据库等在内的系统数据库 (见图6) 。根据数据对象对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计算结果的存储要求, 设计了各数据库的数据矢量表结构, 并由系统自动创建。数据对象的属性并可通过属性输入窗口进行输入和修改 (见图7) 。

城市建筑、道桥和管网等原始数据通常存储在CAD图形文件和txt, Excel等文本文件中, 如何将庞大的数据输入至GIS系统中是软件开发和应用的难点。Super Map作为通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提供了读入CAD和txt等数据源的接口, 但需要针对不同的数据库结构开发专用的数据接口。

在Super Map中, 常规的属性数据输入方式仅适用于数据量比较少的GIS应用。当数据量比较大时, 逐个输入数万、几十万, 甚至上百万的属性数据是不可想象的巨大工作。为解决批量属性数据的输入问题, 本系统对Super Map的属性数据输入功能进行了扩展[15], 可提取CAD图形文件中的图形属性数据, 实现了属性数据的批量输入功能。批量输入的基本思路是Auto CAD图形对象和GIS中的数据集对象具有相同的空间坐标, 在GIS系统中通过节点坐标来得到数据集对象节点的标识码, 根据节点标识码从属性文本文件中读取属性数据, 从而实现属性数据批量输入。

数据输入至数据库后, 通过在GIS平台上开发的数据库查询、修改、删除等功能进行维护, 除此之外, 本系统对Super Map的数据库功能进行了扩展, 增加了根据输入的空间数据表格, 对图形对象的拓扑关系进行检查的功能。

防震减灾子模块的计算结果保存在数据库中, 并可在GIS系统中图形化显示。通过开发的数据输出接口, 可将计算结果输出为CAD图形文件, 如在CAD文件中绘制道桥和市政管网系统的震害预测结果。

3 系统应用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可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城市震害预测评价和防震减灾辅助决策。

利用GIS平台强大数据库和图形能力, 可以实时、动态进行城市基础信息的管理, 为震时和震害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城市震害预测主要包括建设场地抗震适宜性评价、基础设施的抗震评估、城区建筑的抗震评估和地震次生灾害危险性评价。

系统的辅助决策功能目前主要包括地震损失和人员伤亡估计、震后市政管网的连通性、震后道路和桥梁的连通性及人员疏散方案。以震后道路和桥梁的连通性为例, 通过对地震作用下道路和管网的震害计算, 根据对震后城市的道路网络连通性和市政管网的连通性分析结果, 用不同的颜色将网络的连通等级显示在GIS图形平台, 使震害预测与评估成果可视化、动态化, 便于辅助决策。

4 结语

防灾信息化 第8篇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提升, 对气象信息服务在灾难灾害的防灾教育、防灾减灾、抢险救灾、灾害监控、灾后重建等诸多方面, 在信息准确性、获取方便性、可交互性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播报形式的气象信息服务形式, 已经难以快速全面的满足各种人群应对灾难灾害各项活动的需求, 因此, 深度气象信息服务应时而生。深度气象信息服务, 是一种以气象信息数据共享为基础、可随时随地获取、支持气象信息精准发布、能与服务人群有效互动的新型气象服务产品。

二、新媒体深度气象信息服务的理念

1. 背景

伴随技术的进步, 尤其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用户的快速增长, 以及“四屏一云” (电脑、汽车、手机、电视、云计算) 技术的发展, 将气象信息的获取、存储、使用、发布, 发生着根本的变革。

2009年3月2日,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 经国务院批准, 自2009年起, 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 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更加重视防灾减灾, 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由于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天气状况, 如何运营新的技术手段, 把对正常生产、生活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减小, 一直备受全社会的关注。

2. 范围和目标

深度气象信息服务, 旨在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随时随地的气象信息及与气象相关的生产生活信息服务。它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气象信息产品、任何智能终端都可定制接受、按需使用、快速更新的一种服务产品。

3. 与传统气象服务的比较

(1) 两者区别

从信息内容上看, 深度气息信息服务包括气象信息及与气象信息相关的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集合。传统气象信息服务只包括气象信息。

从产品形式上看, 深度气象信息服务包括智能手机客户端、智能终端、互联网终端、车载终端在内的多种终端产品。传统气象信息服务只包括广播电视节目。

从受众用户上看, 深度气象信息服务包括广播电视用户、手机用户、互联网用户、移动互联网用户、平板电脑用户、汽车用户等。传统气象信息服务只包括广播电视用户和2G手机用户。

从发布方式上看, 深度气象信息服务包括基于位置信息的信息发布、用户按需订阅形式的发布、主动发布到终端的推送服务等。传统气象信息服务只包括广播电视播放一种发布形式。

从信息流动上看, 深度气象信息服务将全部信息统一存储, 用户不但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 服务商和用户, 用户和用户, 都有双向的信息交流。传统气象信息服务只包括从服务商到用户的单向信息流。

(2) 两者联系

传统气象信息服务是深度气象信息服务的前身和基础、依然有着大量用户、是深度气象信息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传统气象信息服务, 深度气象信息服务就无从谈起。做好传统气象信息服务, 是做好深度气象信息服务的必须保障。

(3) 2.3.3服务内容部分对比

三、新媒体深度气象信息服务应用于防灾减灾工作

1. 预警精确发布——位置气象服务

基于位置的服务 (Location Based Service, LBS) , 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 (如GSM网、CDMA网) 或外部定位方式 (如GPS) 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 (地理坐标, 或大地坐标) , 在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 平台的支持下, 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

以LBS为基础的深度气象信息服务是位置气象服务。通过采集用户的位置信息, 搜索与用户位置信息相匹配的深度气象信息, 然后提供所在位置范围内的气象服务产品。这样可以提供预警信息针对位置用户的精准发布, 大大提高了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获取预警信息的及时性, 避免以往由用户自行在众多预警中区识别身边的灾难灾害风险, 为下一步防灾减灾措施赢取了宝贵的时间。

2. 预警信息定制——用户订阅服务

用户订阅是用户根据自身需求, 为自己选取定制各类深度气象服务, 提供对用户自身关注信息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的需求。

对于不同企业或人群, 对不同天气灾害的敏感度是不同的, 通过预警信息的定制发布, 可以在用户关注的地区发生特定灾害现象时, 给予充分的深度气象信息支持。这样可以很好提升用户体验, 增加用户对信息的易用性, 同样避免了用户每次都去识别和过滤哪些是适合预警风险的麻烦。

3. 预警快速发布——消息推送服务

消息推送服务, 保证了预警信息快速发送到用户, 用户可以及时接受到最新的、被关注的或已定制的深度气象信息产品。

消息推送服务, 是在用户身边带有预先安装好的手持或其他深度气象服务软件产品的终端 (例如:气象频道手机客户端) , 但用户不必启动气象服务软件程序, 就可以实现预警信息的提示和获取。大大提高了用户接受信息的方便性, 并防止由于程序关闭, 造成信息未被及时所可能带来的风险。

4. 灾难灾害播报——实况信息服务

通过多媒体形式发布的灾难灾害播报, 可以在灾难灾害发生时, 为用户提供实况播报。与以往播报形式最大的不同是:播报节目的视频来源不但包含官方工作人员摄制的, 也可能是亲临现场的普通用户通过手机视频方式上传上来, 通过审核后再发布到广大用户中的, 这样让信息来源更加丰富, 更加及时。

灾难灾害播报的实况信息服务, 也可以通过上述几种方式 (位置气象服务、用户订阅服务、消息推送服务) 提供给用户。

(1) 灾后气象服务——气象指数服务

深度气象服务, 提供了数十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指数, 其中很多对灾害抢险救灾、灾民生活援助, 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和灾情相关的气象指数, 例如:穿衣指数、路况指数、交通指数、感冒指数、雨伞指数、舒适度指数等, 帮助救灾工作可以更加全面的考虑灾民的安置工作、所需物资保证、救灾人员工作准备等, 为决策、救灾提供信息支持。

(2) 灾害舆情监控——气象微博服务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 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

由于灾难灾害的涉及面过、涉及人数多、对生产生活负面影响大, 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生命安全损失, 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因此, 是舆情监控的重点。

通过气象微博产品, 用户可以将对各种预警信息、灾难灾害的体会、感受、活动与其他人分享和讨论。在灾害时, 对微博言论中相关的舆情分析和监控, 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和漏洞。

(3) 防灾科普教育——气象节目服务

平时做好防灾减灾的科普教育, 在灾难来临时, 才可以冷静、理智、从容的应对突发状况, 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通过气象节目负责, 针对防灾减灾科普教育的节目定制和点播,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身边的设备 (手持智能终端、电视、电脑、车载智能设备) , 轻而易举的获取这里防灾减灾科普节目。

四、新媒体深度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1. 系统构建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是基于互联网的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 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是以服务的形式的交付和使用模式, 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 也可是其他服务。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

在深度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中, 采用云计算技术, 结合SOA对平台进行系统架构, 无论从系统高可用性、业务需求满足、先进性、扩展性上都胜过传统系统架构方式。

2. 数据平台共享

以云存储为技术基础, 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 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 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

3. 发布终端多样

通过各种平台的智能手机 (Android、iOS、Brew、Windows Mobile) 、车载设备、数字电视、普通电脑都可以接入, 获取气象深度信息。

4. 服务获取便捷

可以通过任何可连接网络的终端, 就可以接入获得深度气象信息服务。包括:GSM网、CDMA网、3G网在内的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有限电视网等。

5. 服务按需使用和付费

以SaaS (Software-as-a-service, 软件即服务) 提供方式, 用户可定制按需使用, 对于付费产品仅需月租的方式付费即可, 不用不付费。减少了对于用户冗余信息的传输, 降低了网络带宽的开销, 不但节省了产品使用的投入、降低了使用的门槛, 同样节省了用户和服务运营商的的基础设施的成本开销。

6. 用户自服务配置

用户对于产品的使用, 可以完全以自助方式完成, 包括软件安装、信息定制等等, 设计的易用性以致可以而不必求助运营商, 增加了用户使用系统的自主性。

五、结语

在未来3-5年,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三网合一的深入、车联网的壮大、物联网的发展, 新媒体深度气象信息服务将获得井喷式的发展, 从用户覆盖人数、产品种类、市场规模等都将远远超过现有的规模。

参考文献

[1]和凌志, 郭世平, 手机软件平台架构解析,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2]曹田泉, 龙全。新媒体研发与设计, 湖南出版社, 2010

防灾信息化 第9篇

关键词:灾害性,天气预报,防灾减灾,作用

近年来, 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效应加剧, 各类恶劣极端天气频繁出现, 对生产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我国预警防灾系统仍然处于薄弱阶段, 如2008年1月中旬至2月的持续低温冰冻天气, 给当地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灾害性天气预报及信息发布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核心。因此, 对贵州省灾害性天气 (以暴雨和冰雹、强风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发生为主) 特征进行研究, 分析灾害性天气预报及信息发布的作用, 以利于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1 贵州省灾害性天气的主要特点和危害

贵州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和广西丘陵平原延伸的斜坡地带, 地形地貌独特, 地质构造极其复杂, 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是我国地质灾害比较严重的省份。而短时灾害性天气会造成贵州地区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是导致天气灾害的重要因素。暴雨是贵州地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 其发生的危险性极大, 影响严重。贵州地区暴雨主要集中在4—9月的汛期, 其中6月和8月是暴雨发生的高峰期, 而5月和6月常发生汛期前暴雨。这个时期的冷暖空气对流造成了大范围的持续性暴雨, 且暴雨的地区性较强, 极易引发山区洪涝灾害, 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影响[1,2]。

2 灾害性天气预报及信息发布在防灾工作中的作用

2.1 加强气象信息的利用, 及时准确地进行气象预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于灾害性天气进行及时可靠的预报, 是应对气候灾害的迫切需求。先进的预报技术包括先进的卫星接收装置、自动气象监测站、天气雷达和探空站、雨量站等, 这些组成了灾害性天气综合监测网络系统, 利用现代遥测遥感技术, 增强各监测站点的空间监测密度, 获取灾害性天气的尺度变化信息, 将其信息通过卫星进行综合监测网络传递, 同步发布信息, 达到信息共享。预报人员依据气象信息进行分析, 采取多种监测手段进行灾害性天气的动态监测, 提高灾害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事实证明, 准确地对灾害性天气进行预测和预报, 充分利用气象监测信息进行分析和信息发布, 有利于地方部门及时应对灾害, 从而快速地指导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

2.2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通讯技术, 及时传递预报信息

气象信息综合网络系统的建设, 有利于将各省市级气象和有关部门联系起来。各部门可利用综合系统进行短期、长期灾害性气象预报, 实时气象预报, 强对流空气, 卫星云图等各种气象信息的查询与调用。此外, 电话和传真机在气象信息传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遇到气象台发布各类灾害性天气预报时, 可使上级领导部门针对灾情及时进行减灾防灾工作指导。针对强对流天气进行信息发布时, 还可以通过广播电台和报纸媒介等, 提高各界人士对于灾害性天气的防灾减灾认识, 加强灾害性气象信息的及时传递。

2.3 进一步提升灾害性天气的监测水平

气象信息的预测预报需要建立在科学化的监测手段和技术基础上, 要充分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自动地面气象站、探空雷达、雨量站、气象卫星等现代探测技术和设备, 形成空间监测的综合监测系统;采取遥测遥感技术, 对天气空间探测密度在尺度范围内进行灾害天气的演变实时监测, 对全省范围内的灾害性天气进行短时和及时预测预报。目前, 贵州省已经在主要县区基站布置了天气雷达, 加强了全省灾害天气预报监测力度。此外, 加强地面监测基站的建设, 对空气湿度、风速和云层等进行综合监测, 使得对流空气信息监测更为准确。

2.4 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应进一步增强灾害性天气预报信息综合系统的计算处理能力, 建设数字化高性能的数字通信网络系统, 使贵州地区大部分省市基站能够同步上传灾害性天气预测数据, 预报分析专业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高效地接收信息, 进行天气灾害性预警等级的综合决策, 提供科学的、准确率高的灾害性天气预报信息, 使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针对性。

3 结语

灾害性天气预报和信息发布是关系到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秩序的重要因素, 事关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安排和部署。因此, 在对灾害性天气进行系统化、科学化、实效化监测与评估的同时, 要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的服务体系建设, 使灾害天气预报系统和防灾减灾服务管理体系统筹协调, 进一步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及信息发布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降低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3,4]。

参考文献

[1]贺宇.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科学, 2009 (2) :129-130, 148.

[2]杨森林, 杨胜元, 王瑞.贵州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J].贵州地质, 2010, 27 (4) :302-305.

[3]马国贵, 李莉.浅淡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迈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 (4) :119.

防灾减灾夺丰收 第10篇

当前已进入防汛中后期, 但天气仍有许多不确定性, 农业生产特别是秋粮生产还要过洪涝、干旱、台风、“寒露风”、早霜等多个关口, 抗灾夺丰收的任务依然艰巨。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 不大意、不麻痹, 把形势估计得更严峻一些, 把准备做得更充分一些, 把工作抓得更紧一些。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全体会议部署要求, 狠抓工作落实。农业部要求当前重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加强应急管理, 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 特别是针对秋粮生产可能面临的灾害, 做到技术方案早出台、救灾物资早落实、防御措施早到位。二是加强秋粮信息调度, 要特别关注跟踪水稻、玉米等主要品种, 特别关注东北等主要产区的作物长势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及时研判、及时反映、及时采取措施。三是加强指导服务, 一旦发生严重灾情, 要及时派出工作督导组和技术指导组, 深入灾区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帮助农民搞好灾后田间管理, 及时改种补种, 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四是加大支持力度, 积极争取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支持灾区恢复生产。要做好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生产资料调剂调运工作, 切实保障恢复生产救灾物资需求。五是搞好宣传引导, 采取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农业抗灾救灾的重大行动、重大措施和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 积极动员社会力量, 切实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工作合力。

在做好防灾减灾的同时, 各级农业部门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 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努力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业部副部长、部安委会主任危朝安指出, 今年以来, 各级农业部门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平安农机”、“平安渔业”、“平安单位”创建活动, 全国农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安全观念要警钟长鸣, 安全生产要常抓不懈。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各项要求部署, 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农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高度, 不断增强做好农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切实加强领导,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在各项生产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 重点抓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职责清楚、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做到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 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切实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落实农业安全生产行业指导工作职责, 农机、渔业、农垦、畜牧兽医等部门都要针对本行业、本系统工作特点, 加强风险隐患排查, 加强薄弱环节工作, 对可能由强降水、洪水、台风、泥石流、高温等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明确防范重点, 制定有效防范应对方案和措施。

三、做好部系统安全保卫工作。以防火安全为重点, 组织力量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行动, 突出抓好本单位的电、供气、供水、通信、交通等重要设备设施, 以及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危险品、微生物菌毒种等的检查, 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不留隐患。

防灾减灾中国去向何方 第11篇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汶川地震一年来,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根据各自职能,针对汶川地震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紧紧围绕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做了大量工作。民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年来,民政部在防灾减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根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和四川、甘肃、陕西省人民政府防灾减灾规划,民政部组织编写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防灾减灾设施和能力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为加强国家级灾害风险项目建设,民政部组织编制《全国重点区域综合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工程项目建议书》和需求分析报告,编制《亚洲区域巨灾研究中心项目建议书》,推进项目立项工作。

我国成功发射环境减灾星座A、B星,建立了卫星运行管理与减灾应用系统。“环境减灾”A、B星具有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的灾害监测能力,我国减灾救灾工作有了稳定的数据源。这对提升我国灾害遥感应急响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灾情管理系统建设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中央级灾害信息管理业务系统一、二期建设已经完成,具备了对新灾数据的日常自动化管理、对历史灾害信息的自动化查询统计以及灾害信息的快速制图等空间信息处理功能,目前三期正在试运行。民政灾害信息报灾系统正在升级建设中。

民政部所做的另一项工作是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根据各地组织推荐,依据《减灾示范社区标准》,评选出284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城乡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建设。

民政部还开展了一系列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组织编写了《震后生活常识》、《地震灾区生活指南》、《灾区转移安置管理手册》和《避灾自救挂图》等系列减灾宣传资料,发往地震省。围绕国际减灾日主题“让灾害远离医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配合落实《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开展了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教育,全面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基本技能。

此外,民政部还开展了国际减灾合作与交流,参加亚洲减灾大会,介绍我国减灾救灾工作。汶川地震发生后,民政部与财政部、亚洲开发银行合作开展针对地震灾区实施紧急采购项目,利用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先后获得12个国家24颗卫星的遥感影像数据1277幅。继续开展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减灾合作项目。

针对不足重点做好五项工作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看,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的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健全,减灾综合性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我国尚缺乏综合性防灾减灾方面的法律法规,省、地、县三级的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健全。其次,我国的灾害监测体系还有待健全。在自然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建设方面,重视致灾因子,关注灾情,但对灾害风险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工作认识不够。再其次,我国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中,我国对工程防范减灾措施高度重视,但轻视非工程减灾措施。最后,我国社会公众减灾意识仍需提高。

针对以上介绍的存在问题,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认为我国今后尚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要进一步健全灾害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尽快制定综合性的减灾法,明确政府、社会和受灾群众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政府的灾害管理行为,强化对灾害管理工作的监管,使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在减灾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要加快各级减灾体系建设,健全各级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减灾委的综合协调职能,全面提高我国的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和管理水平。

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方面,我国应在完善现有监测网站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监测密度,建设卫星遥感灾害监测系统,构建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推进监测预警基础设施的综合运用与集成开发,完善灾害预警预报决策支持系统;注重加强频发易发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灾害风险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充分利用各类传播方式,准确、及时发布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在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方面,我国将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重大减灾工程建设,切实提高多灾易灾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抗灾能力;做好农业和农村减灾工程建设、工业和城市减灾工程建设以及重点地区减灾工程建设工作,全面提升整体的减灾能力。

重庆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分析 第12篇

重庆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重庆地域辽阔, 人口众多, 生态环境脆弱, 地形地貌复杂, 气候差异明显, 自然变异强烈, 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强度大、损失重。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干旱、风雹、洪涝、低温、雷电、地震、泥石流、滑坡、岩崩、水土流失、生物病虫害、森林火灾等多种自然灾害, 造成众多的人员伤亡、大量的住房倒塌和农作物毁损。

加强重庆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建设, 已成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在灾害应急管理中, 政府的作用极其关键。政府是灾害应急管理的动力源之一, 其能力之大小、功能之强弱, 职能配置之合理与否, 都关系到灾害应急管理的效率。

二、重庆防灾减灾工作成果

近些年来, 重庆防灾减灾工作发生了较大变化, 突出表现在防灾减灾工作的有序性增强、有效性提高, “秩序”与“效率”已经和正在成为当前重庆防灾减灾工作的新特征。具体说来, 这种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工作的变化:

一是体系更加健全。目前, 全市救灾工作已基本形成“政府统一领导, 部门分工负责, 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领导和组织管理体系。从管理体系上改变了过去权力分散、职责不清、运转不灵的状况。

二是制度更加完善。重庆直辖以来, 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包括地震和地质灾害防治、防汛抗旱、气象监测、森林防火、生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行政规章, 制定并出台了政府救灾救济工作的一系列行为规范, 初步形成了救灾工作的法规体系, 基本实现了救灾工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三是管理更加有序。近年来, 重庆市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对自然灾害依据不同标准实行分级管理, 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筹措、储存、分配与使用, 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

四是力度更加增大。防灾减灾资金投入的大幅度增长是重庆直辖以来救灾工作最显著的变化。直辖后, 中央加大了对重庆救灾经费的预算, 全市各级各部门对灾区的投入也相应增大,

五是手段更加增强。目前, 运用卫星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 全市已初步建成“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网”、“三峡库区地质滑坡监测网”、“汛抗旱指挥系统”等, 使全市救灾工作的科技化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三、防灾减灾工作存在的缺陷

近年来, 虽然全市救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政府救灾应急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救灾工作管理体制与现行的救灾工作不相适应。

救灾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多个部门协调一致的行动, 而现行的是多头管理体制, 导致各自为阵, 难以形成系统合力。

2、减灾工程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减灾工程严重不足, 且现有减灾工程标准低、设施老化、装备落后, 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

3、救灾投入与现行财政体制不相适应。

现在的救灾投入主渠道仍是国家财政和市级财政, 县乡两级财政基本上少有投入, “分灶吃饭”、分级负责的救灾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4、减灾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救灾工作

的现实需要不相适应。受资金、人才、体制的限制, 减灾科技成果推广严重滞后, 自然灾害损失的科学评估从上到下至今也还没完全建立。

5、救灾法规体系与依法治灾不相适应。

国家没有自然灾害救助的基本法, 防灾减灾的许多共性问题和大政方针没有确立, 不利于救灾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四、大力提高重庆防灾减灾应急能力

政府是各种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主体, 建立健全社会有效应对突发灾害的应急体系, 政府是关键。因此, 为进一步提高重庆防灾救灾应急能力, 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进一步完善城市灾害应急法制建设。

开展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的立法研究, 构建和完善政府应对和处理城市危机事件的法律、法规体系, 这是强化政府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根本措施, 对提高政府应急处置能力, 尤其对加大政府部门协调、组织机制落实、人财物调拨的力度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2、建立和完善政府灾害应急政策。

加强应急信息系统建设, 除健全职能机构、培训人员、加强信息网络连接和信息共享外, 更为紧迫的是从信息报告制度入手, 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信息报告的责任、标准、程序、时限、渠道、协作等具体要求。这是政府加强应急管理、健全应急机制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和民主建设的推进, 政府的职能应逐渐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3、推进科技减灾, 用现代科技提升政府灾害应急管理能力。

城市抗御灾害能力的大小,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进步的水准, 因此要大力发展防灾减灾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 把科技减灾纳入城市的发展规划;加大减灾投入, 建立具备通讯、预警、灾情评估和监视、确定行动重点地带、协调及分配救灾资源、公众信息与新闻媒介等多方面的功能高效的应急技术系统, 使之成为一个城市事故灾害的“神经中枢”。

4、加大减灾投入。

政府必须自觉地担当起防灾减灾投入主体的责任, 建立政府应急基金或发展灾害保险事业, 扩大城市应急管理能力。救灾资金按比例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分级建立救灾资金的投入机制;坚持减灾工程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后投入使用;对具有排他性财产权的减灾工程, 按“谁投资、谁使用、谁受益”的市场模式引资建设;广泛开展社会捐赠活动;建立多渠道、社会化的减灾投入机制。

5、通过各种形式, 向广大市民广泛普及防御地震、火灾、疫情等灾害常识。

在社会各个层面开展灾害防御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工作, 强化城市人民的防灾意识, 提高居民的应急反应能力。

同时, 在新的历史时期, 重庆将坚持“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协调发展、综合减灾”的方针, 紧紧围绕秩序与效率这一目标, 建设防洪抗旱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气象减灾工程、地震预防工程、植物疫病防治工程、森林防火工程、灾后重建工程、生态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 实现救灾工作系统化、社会化、科学化、法制化,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五、结语

防灾减灾是一个功在千秋的系统工程, 不可急功近利。它需要政府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利益负责的精神, 未雨绸缪, 守土有责;需要把建立综合性防灾减灾系统工程切实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布局当中。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高低, 将成为全面衡量城市整体功能及其安全防卫能力的标志。随着重庆防灾减灾应急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防灾减灾工作的不断推进, 重庆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将不断提高。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城市防灾减灾问题越来越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难题, 提高重庆防灾减灾应急能力是确保实现重庆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重庆防灾减灾工作成果以及存在缺陷的论述, 分析当前重庆的防灾减灾应急能力, 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防灾减灾,灾害应急,救灾应急能力

参考文献

[1]方佳军.重庆市救灾工作的新变化、新举措[J].中国减灾, 2002.4.

[2]方佳军, 罗敬军.构建五大防灾减灾体系,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J].重庆行政, 2006.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防灾信息化】相关文章:

综合防灾05-09

防灾监控06-19

防灾抗洪范文05-18

防灾减灾口号06-17

防灾管理体制06-18

防灾减灾工作论文06-23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05-17

防灾减灾活动总结08-01

防灾减灾简报图文08-03

现代防空防灾教案08-04

上一篇:音程训练下一篇:战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