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更新范文

2024-09-20

天然更新范文(精选8篇)

天然更新 第1篇

1 森林天然更新优点

1.1 森林恢复快、费用低, 投资少

据测算天然更新所需费用仅为人工造林费用的1/12, 而且简单易操作。只要掌握采伐季节, 搞好定株抚育, 经过2~3a, 多者6~7a即可郁闭成林。

1.2 立地条件及林型适应性强

天然更新适合各种立地条件, 特别是人工造林困难的陡坡、土层瘠薄及跳石塘地段。试验表明, 凡是采伐前具有天然更新能力的林地, 均可进行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适合不同林分类型:天然次生林的低质林分和疏林;人工更新幼林保存率低和冠下人工更新效果不理想。以往在采伐时, 将林下幼树清除, 然后再进行人工更新, 费工、费时, 延长了森林生长周期。经过多年的研究实验, 天然更新地块的采伐季节以冬季最好, 秋季次之。作业时控制采伐木倒向, 尽量保存生长较好的目的树种、珍贵树种幼树。

2 不同林型森林的天然更新

2.1 天然阔叶林天然更新

调查表明, 在现存的天然林中, 低质林和疏林冠下的天然幼树达到规程规定的密度约占50%以上, 且生长旺盛。对于此类林分, 宜于晚秋或早春进行采伐作业。作业中采伐上层林木, 控制树倒方向, 尽量减少下层幼树的损失, 清理过密的、被打坏的、生长不良的幼树及非目的树种幼树, 使其按要求的密度尽量做到均匀分布。

1993年3月做以下试验:原小班是以柞、椴、榆、色为主的阔叶杂林, 作业时采伐上层林木, 保留5a生的天然幼树。1997年夏季进行了幼林抚育, 以邻近小班作为对照小班, 作业时将幼树清除后, 进行天然更新。2010年调查, 可以看出作业中保留幼树效果比较明显。生产中对于复层异龄林的残次林, 下层幼树高矮不齐, 年龄有较大差距, 密度又达不到规程标准的, 则应采取清除幼树办法, 让其萌生和实生相结合。

2.2 天然针叶混交林天然更新

天然针叶树种和阔叶树一样, 具有很强的天然更新能力。试验证明, 根据林分的实际情况, 进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有利于恢复天然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2004年5月, 设置5块标准地进行沙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择伐作业后天然更新的试验。其中1、3、5号标准地进行清场和穴状整地, 3、5号标准地保留沙松母树, 2、4号标准地为对照区不采取人工措施。2007年进行调查, 采取人为措施并保留母树的3、5号标准地, 沙松更新的株数增长率高, 如3号标准地复测时幼树增加1650株, 增长率为51.4%;5号标准地复测时增加了2220株, 增长率为97.4%。并且分布均匀, 生长较快, 已达初植保留株数的标准, 1号标准地虽然采取了人为措施, 但由于没保留母树, 株树增长为9%。2、4号标准地没有人为措施, 株数增长率、地径、树高增长都较慢。实验证明, 针叶树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措施的效果显著, 针叶树的天然更新是天然下种, 因此应注意保留一定数量的母树。

2.3 人工针叶林天然更新

人工针叶林的天然更新在一般条件下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需要采取人为措施, 促进天然更新。

2010年秋调查以沙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的小班。1980年采伐, 1981栽植落叶松。由于沙松天然下种, 数年后形成了日本落叶松与沙松的混交林。调查时上层是29a生的人工日本落叶松, 下层是年龄不一的天然更新的沙松, 每公顷有沙松1200株, 平均树高9.0m, 蓄积33m3, 还有沙松幼树1802株, 日本落叶松1018株, 平均树高19m, 蓄积226m3, 形成了针叶混交复层异龄林, 沙松长势良好。

2.4 跳石塘地区天然更新

跳石塘地区林木自然稀疏现象严重, 加之藤条缠绕, 卫生条件较差, 林木生长不良, 部分过熟林木病腐严重, 枯损量大于生长量。通过多次试验, 认为除在土壤较厚的跳石区可以进行人工更新以外, 死跳石区只要有一定数量的母树和土壤, 也可以采取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硼海镇三道湾村1983年冬的采伐迹地, 1984年春季造林。跳石占林地面积90%以上, 深度达1m, 造林成活率低。1995年调查时, 每公顷有幼树11725株。按株数计算树种组成为:5柞2色1椴1花1杂, 平均胸径4.5cm, 平均树高5.5m。由此可看出, 跳石塘实施天然更新是可行的。

3结语

林隙特征对天然林更新的影响研究 第2篇

【关键词】林隙特征;天然林;更新;影响

Characteristics of Gaps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natural forest update

【Abstract】The gap in the forest by natural or man-made interference with the formation of small-scale, is essential for forest succession and the cycle of the phenomenon, as forest update provides a favorable micro-environm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China's research on the status of natural forest gaps, the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and forest types, forest gap size, age and edge wood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mpact of natural forest update, and then pointed out that the gap theory is updated forest management, in particular, Natural forest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Key words】Forest gap characteristic;Natural forest;Updated;Affect

林隙是一種经常发生的小规模的干扰。从某种意义上讲,森林演替便是冠层乔木死亡,形成林隙,林隙内幼苗幼树竞争、发展的种群行为的积累过程。林隙既是森林苗木更新的主要场所,也是森林维持物种多样性的重要生境。林隙干扰可以导致资源的再分配和微生境的异质性,是森林景观结构与动态的基础,林隙的形成与消亡是森林不断发育与更新的生态学过程,在森林的物种共存和更新中起了关键作用[1]。

因此,研究林隙更新的作用机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产出最大化,继而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作用。

1.林隙概念

林冠空隙简称林隙,有人译为林窗。最初是由英国人Watt提出的[2],用以表示群落中1株以上林冠层(主林层)树木死亡而形成的林间空隙,是新个体占据与更新的空间。美国森林生态学Runkle博士对林隙的概念进行了扩充。他将林隙的定义分为冠空隙(Canopy gap简称CG)和扩展林隙(Ex-panded gap简称EG)。现在林隙的两种概念己被广泛应用,但仍以冠空隙的概念应用较多。

2.林隙特征

2.1林隙形状

林隙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有三角形、梯形、圆形、矩形、弓形、棱形等多种形状。但总体来说,可以把林隙形状看作是椭圆形的,实际工作中通过量测林隙的长、短轴长度,采用椭圆计算公式计算林隙面积大小。

2.2林隙大小

林隙的大小通常用其面积大小衡量。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将林隙的大小定义在4-1000m2的界限之内,少于4m2的间隙很难与林分中的枝间隙区分开来,而大于1000m2的范围则当作林间空地来处理。林隙大小是林隙的主要特征之一,它是研究林隙环境和林隙更新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2.3林隙形成年龄

林隙的年龄是指林隙自形成年份至调查时的年数。在单株树木形成的林隙中,林隙的年龄就是形成木倒伏或枯立后至调查时的年龄;多个形成木形成的林隙中,各个形成木自形成至调查时的年数各不相同,常常取其中最早的1株形成木的时间作为林隙的年龄。

2.4林隙形成木

林隙形成木即指创建林隙的树木,常见的有单株、两株或3株以上的形成木。根据形成木数量的多少,分别称为单形成木林隙、双形成木林隙和多形成木林隙。

2.5林隙形成方式

林隙可能由细尺度干扰形成,如动物的掘洞、雷击大树枯死等原因;也可能是由粗尺度的事件,如人工砍伐、火灾、暴风雨、虫害、泥石流等原因形成。天然林纯自然发展中,林隙形成主要有3种情况:连根拔起的树倒、枯立木和折干木。

2.6林隙边缘木

在森林调查中将冠空隙周围的树木称为林隙边缘木。林隙边缘木的大小和高度直接影响着林隙内的生态环境,对林隙边缘木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林隙形成、演替动态及其生境特征等。研究林隙边缘木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林隙更新所处的状态,从而为天然林保护与恢复提供更新与演替的有关信息,进而指导生产实践。

3.林隙内更新

林隙的存在极大地改变了林内的环境,光、热、水、营养水平,为林内幼树幼苗的天然更新和生长创造了优越条件。可以说林隙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不同的树种更新与填充的过程。

3.1林隙大小对更新的影响

林隙的大小影响着林隙内的环境因子及其组合状况,是林隙的重要空间特征。

林隙的大小对光环境影响很大,在一天的光照时间内,大林隙的中心比小林隙和郁闭层受到更多的光照,从而引起林隙内水、热等因子的强度变化。小的林隙内光照较弱,不利于耐阴性差树种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边缘木的生长也会很快地填充林隙,影响幼树的生长。研究表明:树木在直径小于1/2树高的林隙内繁殖不能成功。较大的林隙光照强烈,地表干燥,地面上杂草灌木茂盛,不利于种子发芽和出苗,即使有幼苗也不利于耐阴性强的树种的生存和发展[3]。

3.2林隙年龄对更新的影响

随着林隙形成年龄的增加,林内的环境条件随之发生变化,不同树种的更新生长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天然形成的林隙中,倒木、枯枝等的分解腐烂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林隙形成初期,形成木不能为幼苗生长提供营养,植物残体的积累会阻止更新树种在土壤中萌发生长。因此,林隙年龄不同,幼苗更新数量和幼苗生长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

3.3林隙边缘木对更新的影响

林隙边缘木即林隙周边的树木,对林隙内树种更新具有较大的影响。边缘木具有树体高大,冠幅大的特点,能够为耐阴树种幼苗的初期生长起到一定遮阴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耐阴树种的更新。边界木树体越高,优势度越大,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吸收量越多,导致了林隙内光照指数和温度指数的下降。边界木优势度的增大,既增加了蒸腾量,又降低了温度,因此增加了林隙内湿度[4],此种温湿环境为耐阴树种的发芽生存提供了良好环境。林隙边缘木的存在还能够为林隙内幼苗、幼树的更新提供种源。

4.林隙更新理论运用

林隙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林隙更新理论对森林经营,特别是天然异龄林分的经营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成熟林分中,为了喜光的先锋树种的种子萌发更新,生产上可以通过择伐产生林隙,以天然更新的方式进行;对于周围没有目的树种母树的情况下,林隙形成后可以通过人工补植来促进更新;天然更新或者补植后,随着林隙的发育,林隙内郁闭度的逐渐增大,光照、温度和湿度将满足不了目的树种幼树的要求。此时,应该通过抚育采伐创造林隙,以满足幼树到达林冠层的需要。此外应该利用不同年龄林隙生态环境变化这一特点,根据经济植物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进行合理地配置,达到立体开发和多种经营目的。

【参考文献】

[1]宋新章,肖文发.林隙微生境及更新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2006,5(42):114-119.

[2]Watt A S. Pattern and process in the plant community[J].Ecol,1947,35:1-22.

[3]石培礼.亚高山林线生态交错带的植被生态学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博士论文,1999.

[4]杨玉坡,李承彪,管中天等.四川森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193-380.

浅谈天然更新在更新造林中的重要性 第3篇

1 更新造林的认知

在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更新造林方式的应用, 不仅有效的将林业生产中相关内容有机的联系在了一起, 还有利于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更新造林方式主要由:人工更新、天然更新以及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这三个方面组合而成的, 它在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过, 从当前我国更新造林方式运用的实际情况来看, 人们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法, 来对森林资源进行相应的更新, 而忽视了天然更新在林业造林中的作用, 这就使得天然林得不到合理的改造, 这就使得我国林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 天然林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因此在现代化林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 将天然更新的方法应用在林业更新造林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使得林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很好的提高。

2 更新造林的发展

在当前我国林业行业发展的过程中, 更新造林的方式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 人们主要是采用人工更新的方法, 来对保障我国林业资源的再生性。而且从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这种造林方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不但可以培育出质量优良的树种, 还使得林业的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为了使得树种的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也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了其中, 从而对树种的品质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

但是, 这种人工更新造林的方法在运用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这就使得我们部分林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在市场中没有较大的竞争能力, 这对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 在目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人们除了要将人工更新的方法应用到其中, 还要根据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将其他的更新造林方法进行应用, 这样不仅有效的降低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经济成本, 使得造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还将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

3 天然更新的作用

我国南方某森林主要是常绿阔叶林, 它是经长期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地带性森林植物群落, 与当地的环境条件之间形成了最为协调的动态平衡关系。现在全省还有较多的天然林, 仍不失为原生类型或原生类型的雏形。即使各宜林地上形成的阔叶次生林, 虽然没有恢复到原生类型, 但却是恢复原生类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演替阶段, 仍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通过人为的树种调整也能较快地恢复到原生类型。这些天然林物种丰富, 是我省防止水土流失, 保持涵养水源, 防风固沙。保证农业丰收的重要保障;是提供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林木产品, 林副产品的主要来源。

4 不同更新造林方式的比较

4.1 天然更新。

天然更新的方法, 主要是依靠树木的本身, 来完成造林的相关要求, 从而对林业资源起到一个更新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林业生产中, 就要对其采伐方式进行严格的要求和控制, 采用相应的措施, 来保障树木的正常生长。

4.2 人工更新。

人工更新是当前林业发展中采用主要的造林手段, 它主要是根据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来对造林的方法、密度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控制管理, 从而促进我国林业行业的稳定发展。

4.3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则是利用森林自行再生产特性, 再加上人为干涉, 为天然更新过程创造有利条件, 以便顺利完成更新的一种方式, 该方式也是主要的更新造林方式。 (1) 清理伐区、松土、除草等; (2) 补植或补播; (3) 抚育管理措施; (4) 种苗量和工作量。

4.4 小结。

人工更新与天然更新各有优缺点, 强调保护和利用天然更新, 不是否定人工更新的作用, 更不是不要人工更新, 而是要在大搞人工更新的基础上, 充分保护和利用天然更新, 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加快更新步伐, 尽快恢复森林资源。

5 天然更新的重要性

在我国现有的林业建设中, 林业资源的分布范围较广, 数量众多, 种类繁杂, 对其进行管理具有很大的难度。林木更新是林业管理中的重要工作, 是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采用人工更新的方式, 可以对林木的生长质量和速度进行控制, 通过先进的技术力量, 得到优质的林业资源, 但是所投入的成本也是比较高的。况且由于我国的林业特点决定了全面的实现人工更新是不可能的, 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并且在生物多样性方面无法保证。而天然更新中除了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外, 不需要人力财力的投入, 而且可以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延续。尤其是在我国的林地范围广并且分散的地域内尤其适用, 其生长能力强, 生产能力高, 和人工更新相比只是速度要慢。所以说天然更新在林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以进行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相结合的方式。

6 对天然林的更新保护措施

6.1

对天然林中近熟龄林, 严禁皆伐, 抚育间伐也只能在林分郁闭度0.7以上的林分中进行, 抚育后确保郁闭度在0.5以上。抚育目的就要是改善林木生长环境, 提高林木质量和生长量, 促进天然更新。

6.2

对郁闭度0.5以上, 林木分布均匀, 树种组, 成基本适宜的天然幼中龄林, 实行封山育林。若林木分布不均匀, 只将成丛状的林木等间伐掉, 辅以人工松土整地, 促进天然更新。

6.3

郁闭度0.3-0.5的天然幼中龄林, 原则上都应进行人工补植。目前无力补植的, 可暂时进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天然更新。

6.4

对无培育前途的稀林或疏林地, 在充分保留良好的天然林木的前提下, 可进行改造, 进行人工更新。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过程中, 更新造林的应用, 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林业的效益, 还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们也将多种更新造林的方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这样就实现了林业经济发展的最大化, 使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从而促进了我国林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林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有利于我国林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还有着一定的生态效益, 对周围的自然环境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而在当前我国林业生产管理当中, 人们为了使得营林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就将天然更新的方法应用到其中。通过对更新造林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讨论了天然更新在更新造林中的实际应用, 以供参考。

关键词:天然更新,更新造林,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周晓明.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生产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4) .

白榆天然下种更新特征分析 第4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贵州大学南区西村教师宿舍旁林地。该地地面平坦,现存白榆成年大树4株,为自然散生生长,其中最大的树高25m,胸径55.5cm,其他3株树高分别为19m、21m、23m,对应的胸径为29.8cm、36.0cm、41.5cm。其他乔木主要有朴树3株、喜树1株,都集中分布在白榆树的东南侧。除喜树稍矮于白榆外,其余3棵朴树高度几乎一致。灌木层发育相当欠缺,仅1株高2.5m的桃树。草本层则相当葱郁,除有大面积复杂的草本植物,还有大量的蕨类植物,草本层从林地中心向林缘的盖度变化为90%至60%,高度变化为0.7m至0.4m。该林地曾为建筑废墟,生境条件较差,碎石砾非常多,厚度达5cm。选取该建筑废墟上白榆天然下种的幼树林进行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调查。

在白榆散生木种子传播的交汇地带,设置1个20m×20m的样地。调查样地内的白榆幼苗株数,并进行每木检尺,测其地径、苗高。根据苗木的地径分布情况,分别在各径阶地径平均值±0.5范围内选择几株苗木作为标准株,进行分枝情况以及生物量调查。测定指标为:各级分枝数量、长度以及各级根的生物量和各径阶叶的生物量。

1.2.2 样带调查。

选择长势较好、空间比较开阔、受其他乔木遮挡最小的2株母树进行下种更新调查。2株水平距53m,均为东西向。为避免周围房屋和其他林木的遮挡,排除风向不一的干扰,均以母树向北方向作样带调查。从母树开始设长60m、宽2m的样带,在一定距离设置2m×2m的样方调查白榆的株数。对样带内的苗木作每木检尺,测出其地径和苗高。调查前先测母树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及冠幅,测出每株幼苗幼树与母树的距离、地径及苗高。

1.2.3 白榆天然下种更新植株解析。

根据样地调查结果,选择样地内地径最大的一株幼树,作树干解析,分析其苗高、地径随年龄增长的生长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榆天然下种更新数量特征分析

根据样地调查结果,样地中央有白榆幼树137株,多数为散生状态,个别集群分布,作出白榆天然下种更新株数—径阶分布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白榆更新幼树林株数—径阶分布呈一条峰值偏左的曲线。样地内1~2cm径阶的苗木最多,占总株数的46%。其次是0~1cm的,占总株数的38%。数量最少的是5~6cm的幼树,只占总株数的2%。大径级的苗木少,可能是因为样地处于下种交汇的林中地带,光照及立地因子影响的结果,也可能是各年的气候对种苗萌发、生长影响的结果。

2.2 白榆幼树分枝习性分析

对样地内不同径阶白榆幼树分枝情况的测定结果(表1)表明:分枝级数随着地径的变化而呈现阶梯形增加,随着地径的逐渐增大,分枝级数也逐渐增多,各级枝数量也逐渐增大。其分枝特点是:虽然是同一级的枝,但由于处于不同径阶,其同一级分枝平均长度也不同。各级枝基本表现为,径阶越大的植株各级分枝平均长越大。当年生枝表现则不明显,可能是当年生的这一级分枝生长尚未稳定的原因。

2.3 白榆幼树生物量分配及生长特征

2.3.1 各级枝、根生物量分配。

对样地内不同径阶各级枝、根的生物量测定结果(表2)表明,随着地径的逐渐增大,地上部分生物量、根部主根生物量也逐渐增大,根和茎的各级分枝生物量也逐渐增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虽然样地内的生境较差,是瘠薄的建筑废墟,但是生存下来的白榆天然下种更新苗木,地上部分分枝、地下部分分根的数量和生物量都能随地径的增加而增加,可见白榆天然下种更新苗木的耐瘠薄能力和生命力都很强,可以作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

2.3.2 更新幼树各部分生长特征分析。

从白榆天然下种更新不同径阶幼树生长特征以及地上、地下生物量的统计结果(表3)表明,虽然白榆生长在碎石砾厚度达0.5cm的贫瘠生境中,但是随着苗木地径的增大,其苗木高度、冠幅、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总生物量均逐渐增大。从茎根比值得出,随着其地径的增大,茎根比降低,说明随着幼树高、径的增加,根生物量也快速增加。反映出白榆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

2.4 白榆天然下种更新与母树距离的关系

Ⅰ号母树树高25m,胸径55.5cm,枝下高19m,冠幅东西15.3m,南北12.7m。树冠下30m以内灌木层不明显,但草本层相当浓密,盖度达90%,平均高度达0.6m,地表比较湿润,光照条件较差。30~60m范围内,草本层盖度变化不大,但平均高度有所减小,仅为0.35m,地表湿度逐渐减小,光照条件较好。

Ⅱ号母树高19m,胸径29.8cm,枝下高位14.5m,冠幅东西11.8m,南北13.7m。树冠的北面也没有受到其他乔木的遮挡,树冠下的灌木仅为1株桃树,在母树西南向,对样带调查没有影响。草本层的分布情况与Ⅰ号母树基本相同,距母树20m以内盖度为90%,平均高度为0.6m,地表明显较外围湿润,20~60m范围内草本层盖度在80%左右,平均高度为0.3m。相对Ⅰ号母树,同样表现为样带内由近到远,光照条件逐渐变好。

从表4可以看出,在Ⅰ号母树的样带范围内,距母树越远,下种更新植株越少,在离Ⅰ号母树20~30m、30~40m、40~50m、50~60m几个10m段中,更新植株所占百分比分别为8.7%、34.8%、39.1%、17.4%。在Ⅱ号母树的样带范围内,对应的4个10m段中,更新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33.3%、46.7%、10.0%、10.0%,同样表现为距母树越远,下种更新植株数量越少。

(株)

通常榆科种子主要依靠风力传播[3],在风力作用下,种粒越饱满种子越重,飘落得越近;种粒越不饱满种子越轻,飘落得越远[4]。而一般情况下,种粒越饱满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也越强[5]。但是Ⅰ号母树的样带内,距离母树最近的一株更新幼树是在离母树27m处,在其靠近母树范围内没有发现白榆幼树苗;离Ⅱ号母树最近的更新植株与母树间距离为22m,在此距离范围内也没有白榆幼树苗存在。上述分析表明,在距离母树越近的范围内更新植株反而越少,可能是林冠下光照条件较差、地表湿度较大的原因,这与白榆喜光照、不耐水湿的特性相一致。

Ⅰ号母树与最远的更新苗木相距60m,Ⅱ号母树与最远的更新苗木相距57m。白榆天然下种更新范围与母树的关系特征表现为距离母树越远,白榆天然下种更新植株越少,调查白榆天然下种更新的有效距离为60m。

2.5 天然下种更新白榆生长过程分析

样地中最大的一株更新幼树地径6.25cm、树高3.3m,生长相当旺盛,分枝级数达到5级。根据分析结果(表5)可知,苗高和地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第4~5年时,地径和苗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地径生长量达1cm,苗高生长量达1.6m。可能是因为第4年是白榆幼树进入速生期,也可能是这一年的气候相对其他几年要好。比较各年苗高、地径连年生长量发现第3年较特殊,树高连年生长量最低,而地径生长量则较快。其他各年苗高、地径连年生长量都比较一致,树高连年生长量大的年份,地径连年生长量也大。说明白榆天然更新幼树地径和和苗高的增长基本上是同步的。

3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结果,可以初步认为白榆天然下种更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白榆比较耐瘠薄,在石砾生境中也能很好地往下扎根、往上分枝,是进行荒山造林的优良树种。对白榆生长习性的分析表明,随着径级的增加,白榆天然下种更新苗木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分枝数量呈现阶梯形增长,总生物量随着地径的增长而增加。白榆具有极强的分枝能力、扎根能力,且枝叶丰富,是水土保持、土壤改良的优良树种。白榆天然下种更新的有效距离为60m左右,由于白榆较喜光而不耐湿,光照条件好的低湿环境有利于白榆更新生长,所以要加速白榆的天然下种更新效果,可以在其有效的更新范围内进行光照和湿度的改良。在生产实践中,如果选择白榆作为干旱瘠薄地带的造林树种,保持良好的光照条件是相当重要的。另外,对于白榆天然下种更新的林分,及时清除杂灌、杂草,对乔木层进行整枝,可保证更新地段上的透光性,减轻地表湿度,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更新目标。

摘要:对野外自然生长的白榆天然更新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白榆天然下种更新的分布特征是距离母树越远,更新植株分布越少,白榆天然下种更新的有效距离为60m。白榆天然下种更新幼树分枝数量、各级枝平均长度、各部分生物量也随地径的增大而增多。白榆适应性较强,在瘠薄环境下也能生长,光照不足或过于潮湿的环境不利于白榆的天然下种更新。

关键词:白榆,天然下种更新,特征

参考文献

[1]祁承经,汤庚国.树木学(南方本)[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熊文愈,骆林川.植物群落演替研究概述[J].生态学进展,1989,4(4):229-235.

[3]蒋延生.长序榆天然更新调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3,30(4):55-58.

[4]梁泰然.林木采种与育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3.

赣南米老排天然更新调查 第5篇

1 调查地自然概况

赣南位于东经113゜54′~116゜38′, 北纬24゜29′~27゜09′之间, 处于中亚热带南缘, 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8.9℃, 年平均无霜期287d, 年平均降水量为1605mm,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调查地位于赣南树木园 (N25°50′~25°51′, E114°02′~114°04′) 米老排人工林内, 土壤主要为黄红壤。

2 调查方法

在对赣南米老排人工林进行普遍踏查的基础上, 于2012年11月在林龄为27年以上, 面积为4.5hm2的米老排人工林选设试验标准地5块, 分别为No.1、No.2、No.3、No.4、No.5, 每块标准地面积为100m2。调查每1块标准地林分的郁闭度、坡度坡向、腐殖质层厚度、枯枝落叶层厚度、植被和母树的株数、树高、胸径等, 同时测定标准地内天然更新米老排的株数、树高及胸径, 标准地调查情况见表1。

3 结果与分析

林木成功的天然更新一般需要3个基本条件:足够的种源;适宜萌发的苗床;幼苗存活和生长的适宜生境条件。调查地米老排人工林最早于1986年已开花结果, 结实多, 天然下种量大, 可以确定种源不是影响米老排天然更新不良的主要因素。在调查中发现了许多当年生米老排幼苗存在, 因此, 适宜的种子萌发条件也不是米老排天然更新的限制因素, 可能是生境条件影响了幼苗的存活和生长。

3.1 郁闭度对米老排天然更新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 郁闭度在0.5~0.6之间的米老排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幼苗数明显高于郁闭度在0.8~0.9之间的幼苗更新数。这表明郁闭度在0.6以下米老排天然更新良好, 并随着郁闭度的增加, 其天然更新能力明显下降, 这可能与米老排喜光的生物学特性有关。调查发现, 许多1年生幼苗在更新循环的早期阶段就消失了, 而在林缘和空旷地多幼树, 这也与光照有很大关系。

3.2 枯落物厚度对米老排天然更新的影响

调查可以看出, 枯枝落叶层厚度在5cm以下时天然更新幼苗株数较多, 而枯落物较厚的林地天然更新幼苗株数极少。从NO.2标准地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仅存的天然更新幼树地径较大, 是早年萌发并存活下来的。这表明过厚的枯枝落叶层不利于米老排的天然更新, 因为下种后种子不能接触到腐殖质层, 导致种子萌发困难。

3.3 植被盖度对米老排天然更新的影响

调查发现, 植被盖度大的地方米老排天然更新较多, 而植被盖度小的地方很难见到天然更新的米老排幼苗。这说明植被对1~2年生的米老排幼苗具有重要保护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对米老排天然更新的调查, 认为赣南米老排天然更新较好。影响米老排天然更新的主要生态因子为郁闭度、枯枝落叶层厚度、植被盖度。郁闭度在0.5~0.6之间米老排天然更新良好, 并随着郁闭度增加其天然更新能力明显下降。枯落物厚度在5cm以下时天然更新较好, 过厚的枯枝落叶层不利于米老排种子的萌发。植被盖度在20%以上的地方米老排天然更新较好。

4.2建议

根据米老排人工林天然更新调查, 建议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 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促进米老排天然更新。米老排生长快、树冠大、进入郁闭时期早, 当幼林龄林分高度郁闭时, 会造成林分严重的自然整枝、枝下高过高、冠幅窄小、营养面积减少、林木互相竞争, 造成林级分化, 严重地影响了林木的生长, 同时也不利于幼苗的天然更新。对于郁闭度较大的林分可以进行间伐, 合理利用木材, 同时促进米老排的天然更新。

摘要:通过对米老排人工林天然更新的调查, 旨在分析影响米老排天然更新的主要生态因子, 以期为米老排人工林天然更新和科学经营奠定技术基础。

关键词:赣南,米老排,天然更新,调查

参考文献

[1] 黄正暾, 王顺峰, 姜仪民, 莫家兴.米老排的研究进展及其开发利用前景[J].广西农业科学, 2009 (9)

天然更新 第6篇

本文以德兴常绿阔叶林不同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 对各林型中幼苗的种类组成、数量、多样性与更新方式进行了调查, 研究目的是了解实生和萌生幼苗个体数量及其比例在各类植被中的变化情况; 明确乔、灌木幼苗在各类植被中所占比例如何变化。本研究的结果将为该区域森林更新、生物多样性形成格局及其维持机制, 以及该区域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和植被恢复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江西省德兴市西北部, 北纬E 117°32′39″~117°44′24″, N 28°48′21″~28°50′57″。该区母岩以花岗岩为主, 主要为红壤和黄红壤, 土壤p H值4.28~5.31, 酸性。海拔为84.4~487 m。气候为亚热带东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和、多雨, 无霜期和生长期长。该区年均气温约17.2℃, 受海洋性气候影响, 春夏多雨, 秋冬干旱, 年平均降雨量1 882 mm, 其中4~6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81.4%。主要建群种有壳斗科的丝栗栲、甜槠、苦槠、青冈, 松科的马尾松, 山茶科的木荷, 杜英科的杜英、华杜英和金缕梅科的枫香等。

2 研究方法

2.1样地调查

采用样地法按立地条件、林分类型、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差异, 设置35个面积为800 m2的乔木样地组成类型作为一维资源位。在样地内调查乔木层郁闭度、种类组成、数量, 对DBH≥5 cm的乔木树种进行每木检尺, 分别测其冠幅、高度、胸径、枝下高。每个乔木样方内按对角线法设4个5 m×5 m的灌木样方, 记录样方内灌木的种类、盖度、多度和高度。共调查灌木样方140个, 由于该区草本层物种稀少, 直接在5 m×5 m的灌木样方内分别调查草本的种类、盖度。同时记录样地的海拔、经纬度、坡向、坡位、坡度等生态因子。

年龄结构是种群的重要特征, 许多学者在对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都采用了大小结构分析法[4,5], 但由于常绿阔叶林中更新幼苗种类、数量较多, 准确确定其个体年龄比较困难, 本文统一采用高度来划分其年龄。将更新苗划分为5级:Ⅰ级幼苗 <0.5 m;Ⅱ级幼苗 , 0.5~1.0 m;Ⅲ级幼苗 , 1.0~1.5 m;Ⅳ级幼苗, 1.5~2.0 m;Ⅴ级幼树, >2.0 m。

2.2 数据处理

在群落内以每个样方为单位, 分别计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中物种的重要值。然后, 按群落包含的样方数, 求出每个物种的平均重要值, 作为群落各层中物种的重要值。重要值计算方法如下:

乔木层物种重要值=[相对优势度 (%) +相对密度 (%) +相对高度 (%) ]/3

灌木、草本层物种重要值=[相对频度 (%) +相对盖度 (%) +相对高度 (%) ]/3

本文选用 物种丰富 度 (S) 、Simpson指数 (J) 、Shannon -Wiener指数 (H′ ) 、Brillouin指数 (H) 、Mc Intosh指数 (DMc) 、均匀度公式 (E) 来分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1) 物种丰富度指数 (S) :物种数目, 它被认为是多样性指数中最容易获得的指数。

2) 物种多样 性指数 : 本文采用Shannon -Wiener指数 (H′) Simpsons指数 (SP) 来描述各类群的物种多样性。

式中Pi=Ni/ N, H′表示取样的 不确定程 度 , H′值越大, 物种多样性越高。

3) Simpson指数

SP=1-ΣPi2该指数描述的是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不同种的概率, 故该指数越大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就越高。

4) Brillouin指数 (H) :

式中n1为抽样中第1个物种的个体数量, n2为抽样中第2个物种的个体数量, n3为抽样中第3个物种的个体数量, 如此类推, N为抽样中所有物种的个体总和。

5) McIntosh指数 (DMc)

该指数假设群落为S维空间中的一点, 那么原点到集合的距离可以认为是一种多样性的测度。

6) Pielou均匀度指数 (E) :

E= H′/H′max式中H′为实际观察的物种多样性指数 , Hmax为最大的 物种多样 性指数 , Hmax=ln S, S为群落中的总物种数。E值越大, 多样性越高。它表示群落中不同物种的多度 (盖度或其它指标) 分布的均匀程度, 在物种数一定的情况下均匀度指数只与个体数目或生物量等指标在各个物种中分布的均匀程度有关, 林分群落中建群种或优势种作用明显的群落, 其均匀度偏低。以上各式中, S为种i所在样方的物种总数;ni为种i的重要值;N为种i所在样方的各个种的重要值之和;Pi为种i的相对重要值。

试验数据采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林分类型及更新基本情况

根据每木检尺数据, 计算各样地乔木树种的重要值, 并以重要值作聚类分析, 将德兴常绿阔叶林分为石栎+甜槠林 (Ⅰ) 、马尾松+木荷林 (Ⅱ) 、拟赤杨+马尾松林 (Ⅲ) 、甜槠+木荷林 (Ⅳ) 、丝栗栲+石栎林 (Ⅴ) 、米槠+甜槠林 (Ⅵ) 和丝栗栲+木荷林 (Ⅶ) 7种不同的林型。各林型的基本情况见表1。

全部林分均在海拔500 m以下; 平均郁闭度为69%~90% , 平均高为0.26~0.71 m; 更新苗数 量最低的是拟赤杨+马尾松林, 仅为1 250株/hm2, 更新苗最多的林分类型为米槠+甜槠林, 为6 500株/hm2; 甜槠+木荷林更新幼苗种类高达25种, 居7种林分之首, 马尾松+木荷林下幼苗仅有10种。

3.2 更新幼苗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

在调查的140个小样方共计3 500 m2的样方中, 共记录林下更新幼苗33种, 分属壳斗科、杜英科、樟科等17科以及锥属、杜英属、木荷属、黄连木属、樟属等23属。根据灌木层物种重要值计算方法, 分别计算35块样地灌木层的所有物种重要值, 将分属各林型的样地归纳整理到一起, 将各林型所包含的样地灌木种重要值取平均值作为该林型中此种灌木的重要值。灌木层中的乔木更新苗重要值见表2。

在石栎+甜槠林中主要以石栎、甜槠、木荷、杉木、木姜子幼苗居多;马尾松+木荷林中主要以木荷、虎皮楠和壳斗科苗木甜槠、丝栗栲、扁刺锥居多;拟赤杨+马尾松林中更新幼苗以苦槠、木荷、拟赤杨、石栎、丝栗栲为主;甜槠+木荷林中更新幼苗主要是石栎、甜槠、木姜子、木荷、老鼠矢和虎皮楠;丝栗栲+石栎林中主要更新苗为丝栗栲、木荷、米槠、杉木、虎皮楠;米槠+甜槠林中更新苗木米槠、甜槠、老鼠矢、石栎、杜英等占优势;丝栗栲+木荷林林中主要更新苗木是石栎、丝栗栲、木荷、杉木、苦槠。

从总体上看, 针阔混交类型的林分类型Ⅱ和Ⅲ的幼苗种类及单位面积幼苗数量都较少, 更新情况较差。其它5种常绿阔叶林为优势树种的林分, 幼苗种类及单位面积幼苗数量都较针阔混交林多, 尤以壳斗科树木为优势树种且分布海拔较高的林分, 如米槠+甜槠林, 其单位面积幼苗数量高达6 500株/hm2。这可能是 因为常绿阔叶林的 林下草本 层植被覆盖度低, 成熟的种子落下后更容易接触到土壤而萌发。

3.3 不同林型更新幼苗高度级

根据调查资料, 整理各林型更新幼苗的高度分布情况见表3。种群的年龄结构, 通常用年龄锥体表示, 揭示种群结构现状和更新策略。年龄锥体有3类:1增长型锥体, 种群幼龄植株储备丰富, 结构趋于稳定, 种群能够连续更新;2稳定性锥体, 种群各龄级植株相当, 结构稳定;3下降型锥体, 种群缺乏幼龄植株, 结构不稳定, 种群开始衰退[2]。

本文将各林型的林下更新幼苗整体看作一个种群, 从种群的角度来分析更新幼苗的发展演替特征。林分类型Ⅰ所表示的石栎+甜槠林, 3级幼苗数量最多, 占总数的58.5%, 而1级和2级幼苗分别占更新苗总数的7.4%和28.4%, 从长期来看, 通过苗木更新成长为大树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群落尚处在演替过程中, 整个群落会逐渐被新的稳定群落所取代属于下降型锥体。林分Ⅲ、Ⅳ、Ⅴ和Ⅵ的演替发展情况与林分Ⅰ相似。林分Ⅱ和Ⅶ所在的群落, 林下更新苗主要是1级苗和2级苗 , 林分Ⅱ中1级苗和2级苗的数量 占比分别为50%和34.6%, 林分Ⅶ中1级苗和2级苗的数量占比分别为35%和32.6%, 属于增长型锥体。

3.4不同林分类型更新幼苗物种多样性

7种常绿阔叶林林下更 新的乔木 幼苗物种 多样性结果见表4。本文中物种丰富度S即物种的数目, 是最古老的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 与研究区域面积有直接关系, 文中各林分所包含的灌木样方面积不同, 用单位面积的物种数目即物种密度来测度物种的丰富度更为合理, 结合各林分灌木样方面积, 计算得Ⅰ~Ⅶ7种林分物种密度分别为:2.63种/100m2、10种/100m2、5.5种/100m2、3.13种/100m2、9种/100m2、8.5种/100m2、1.25种/100m2。

各林分更新苗物种丰富度大小顺序为: Ⅱ>Ⅴ>Ⅵ>Ⅲ>Ⅳ>Ⅰ>Ⅶ。7种林分林下乔木更新苗SP指数表示的物种多样性大小顺序为:Ⅴ>Ⅳ>Ⅱ>Ⅵ>Ⅰ>Ⅲ>Ⅶ;以H′指数表示的林分更新苗多样性指数:Ⅳ>Ⅴ>Ⅵ>Ⅰ>Ⅱ>Ⅲ>Ⅶ;各林分更新苗均匀度指数E大小顺序为:Ⅱ>Ⅴ>Ⅵ>Ⅳ>Ⅲ>Ⅰ>Ⅶ;物种丰富度反映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林分Ⅱ的均匀度指数最高, 这是由于林分Ⅱ所在的环境中, 各乔木更新苗数量相差较小, 空间分布均匀。H指数和DMc指数表示的更新苗多样性大小顺序分别为:Ⅴ>Ⅳ>Ⅵ>Ⅰ>Ⅱ>Ⅲ>Ⅶ和Ⅳ>Ⅴ>Ⅱ>Ⅰ>Ⅵ>Ⅶ>Ⅲ。H指数依赖取样大小。一个群落 (集合) 可看成是S维空间的一个点, 每一维坐标由一个物种的丰富度 (即个体数) 表示, 各林分更新苗多样性指数大小顺序都不完全相同, 这是因为6个物种多样性指数描述物种多样性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

4 结论与讨论

次生林林下乔木树种的更新状况直接影响其正向演替的进程。幼苗更新方式的变化可能与干扰历史、群落组成与结构、种子散布、微生境条件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综合考虑德兴常绿阔叶林林下乔木幼苗更新的各种因素, 林分类型、郁闭度等可能是主要影响因子, 因此, 为了促进植被恢复进程, 一方面要加强森林植被的保护, 如果条件允许, 在植物恢复中期阶段适当剔除一些灌木植物, 补充一些乔木植物繁殖体, 促进乔木更新个体的生长。

1) 根据乔木层物种重要值 , 将德兴常绿阔叶林分为7种林型, 分别为:石栎+甜槠林、马尾松+木荷林、拟赤杨+马尾松林、甜槠+木荷林、丝栗栲+石栎林、米槠+甜槠林和丝栗栲+木荷林, 各林分的乔木更新情况不同。

2) 德兴常绿阔叶林更 新幼苗共35种 , 分属17科23属。更新苗数量最低的是拟赤杨+马尾松林, 仅为1 250株/hm2, 更新苗最 多的林分 类型为米槠+甜槠林, 为6 500株/hm2;甜槠+木荷林更新幼 苗种类高达25种, 居7种林分之首, 马尾松+木荷林下幼苗仅有10种。

3) 从演替更新角度看, 林分类型Ⅰ、Ⅲ、Ⅳ、Ⅴ和Ⅵ尚处在演替过程中, 整个群落会逐渐被新的稳定群落所取代, 年龄结构上属于下降型锥体。林分Ⅱ和Ⅶ所在的群落, 从年龄结构上看, 林下更新苗属于增长型锥体。

4) 物种丰富 度指数、Shannon -Wiener指数、Simpsons指数、Brillouin指数、Mc Intosh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由于描述物种多样性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 导致其描述的林分更新苗多样性指数大小顺序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李小双, 刘文耀, 陈军文.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及不同类型次生植被的幼苗更新特征[J].生态学杂志, 2009, 28 (10) :1921-1927.

[2]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24-134.

[3]曾德慧, 尤文忠, 范志平, 等.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障碍因子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3 (3) :257-261.

[4]金则新.浙江天台山七子花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J].生态学杂志, 1997, 16 (4) :15-19.

关于天然更新在造林中重要性的分析 第7篇

林业的发展需要合理的维护, 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有些林区由于采伐方式不够合理, 出现了林业更新的断档, 不仅影响到林业的生产管理, 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对森林进行采伐的过程中, 不仅要以木材获取经济效益, 同时还应该注意森林的生态功能, 要保证森林能够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生长态势, 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要采用合理的采伐方式和科学的更新手段, 在造林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 为林业发展作出贡献。

1 更新造林的认知

更新造林方式有三种: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这三种更新方式是互相联系, 有机结合的整体, 在更新造林事业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 天然更新常常被人们误解为不良更新, 而不被人们重视。诸如天然更新树种遗传品质差, 天然林不如人工林, 阔叶树不如针叶树;次生林是低价林, 是改造对象;封山育林作用不大等。所以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 在我国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许多天然森被大量的砍伐, 就是在人工林中存在的天然林也被人为的伐掉, 这种做法不仅缺乏科学性, 而且存在着较大的错误。天然林在我国林业资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而且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森林还是以天然林为主, 同时其生态功能也要远远高于人工林, 天然林的存在是人工林得到健康成长的基础, 可以说天然林无论在经济价值还是生态价值上都处于较高的水平, 所以我们应该及时改变错误的观念, 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 不能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同时, 还在做着对森林的破坏行为, 这是极不科学的, 也会对以后森林资源的培育产生较大的影响。

2 天然更新的作用

对于不同的树种都有相对应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匹配性, 在特点的地域, 会有代表性的树种生长, 形成地带性的植物群落, 与当地的环境构成稳定的生态系统, 对生态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天然林的存在对于调节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要保护天然林的生长, 在有些地方, 天然林还是占据了很大比例, 其中有很多属于原生林类型, 并且有部分树木是向原生林恢复的演替阶段, 如果通过人为的调整, 可以加速恢复原生林的进程。由于天然林的适地性和物种的丰富性, 对于当地的环境具有非常强的恢复和保持作用, 为当地的生产以及人们的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 更新造林的发展

通过人工更新的方式可以根据预期的效果进行人为调整, 对具有优势的树种进行选择, 加快森林更新的进程, 并且可以保证森林的质量, 所以这种方式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在更新造林的过程中, 我国经历了很多阶段, 也进行了多种造林方式的尝试, 最后决定了人为天然更新与自然更新相结合的方式, 对我国林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更新造林的方式选择方面, 也要根据当地的区域特征来决定, 对于有些林区, 在采伐后进行天然更新效果好的, 要尽量的保证天然更新。如果大面积的国有林区, 如果通过人工更新会取得较快的发展, 那么就可以以人工更新为主, 天然更新为辅, 保证造林的稳定发展。

4 不同更新造林方式的比较

4.1 天然更新:

完全依靠林木本身的种子、幼树或萌芽来完成更新过程, 结合采伐方式选留母树, 清理伐区以及幼林抚育管理措施等。

4.2 人工更新:

人工造林则可以按照要求, 选择目的树种, 合理密度或合理混交等加速更新过程。 (1) 造林树种及其比重和混交式; (2) 整地方式; (3) 造林密度, 造林方法; (4) 幼林抚育, 管理制度; (5) 所需种苗量及工作量。

4.3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则是利用森林自行再生产特性, 再加上人为干涉, 为天然更新过程创造有利条件, 以便顺利完成更新的一种方式, 该方式也是主要的更新造林方式。 (1) 清理伐区, 松土, 除草等; (2) 补植或补播; (3) 抚育管理措施; (4) 种苗量和工作量。

4.4 小结

通过以上更新方式的分析, 可以看出不同的更新方式具有各自的优点, 在肯定天然更新重要性的同时, 不能否定人工更新的价值。要在进行人工更新的基础了, 充分的发挥天然更新的重要性, 在适宜的条件下, 可以进行人工更新和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式, 加快林业发展的步伐, 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

5 天然更新的重要性

人工更新在林木组成、密度、结构等方面能保证质量, 能迅速恢复森林, 人工幼林也比天然幼林生长快, 通过人为调节能较快的恢复森林的原生类型。但人工更新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技术, 人工更新每公顷直接成本大约2000元左右, 在现有的国力情况下, 想全部实现人工更新是不可能的, 即使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时候, 也是难以办到的。人工更新往往树种单一, 保证不了生物多样性, 必须与天然更新结合, 才会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天然更新具有丰富的物种, 并且可实施的范围比较广, 适应能力强, 凡是有林木种子的地方基本都可以进行天然更新。无论是在人工林中还是在天然林中, 或者是在采伐迹地内, 都可以发生。这种方式的适用范围广, 分布的面积大, 数量多, 这是人工更新所无法比拟的。在进行天然更新的过程中, 不需要投入人力和资金, 比人工更新节省很多的成本。虽然天然更新的生长周期较长, 但是复层异龄林的优势, 具有很高的生产力, 树种的遗传品质较好, 这些都是天然更新的优势。

6 对天然林的更新保护措施

6.1 对天然林中近熟龄林, 严禁皆伐, 抚育间伐也只能在林分郁闭度0.7以上的林分中进行, 抚育后确保郁闭度在0.5以上。抚育目的就要是改善林木生长环境, 提高林木质量和生长量, 促进天然更新。

6.2 对郁闭度0.5以上, 林木分布均匀, 树种组, 成基本适宜的天然幼中龄林, 实行封山育林。若林木分布不均匀, 只将成丛状的林木等间伐掉, 辅以人工松土整地, 促进天然更新。

6.3 郁闭度0.3-0.5的天然幼中龄林, 原则上应进行人工补植。目前无力补植的, 可暂时进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天然更新。

6.4 对无培育前途的稀林或疏林地, 在充分保留良好的天然林木的前提下, 可进行改造, 进行人工更新。

6.5 保护好林地周边环境

第一, 不要侵占和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尽可能避开他们栖息的各种保护区。第二, 要注意保护植被, 可沿等高线栽植树木或设立植被隔离带。第三, 尽可能地保留林地原有的天然阔叶林.原生阔叶林及珍稀的植物, 不能破坏造林地周围的天然次生林, 不能为发展人工林而砍伐或变相砍伐有保留价值的天然林。

7 结束语

森林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 所以选择合理的更新方式对于造林来讲非常重要, 既要保证造林的速度, 同时还要保证造林的质量。天然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人工林所无法取代的, 所以要充分的认识到天然林的重要性。天然林在更新的过程中, 其更新的面积和株数与人工林相比, 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所以要充分的发挥天然更新造林的优势。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对于林业发展寄予了厚望, 所以在形势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进行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相结合的方式, 不仅可以节省资金和人力, 同时可以保证成活率, 培育出优良的“人天”混合林, 为林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林业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不仅提供了主要的生产能源, 并且具有调节生态环境的功能。在林业经营的过程中, 需要进行科学的采伐和抚育, 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介绍了天然更新在造林中的重要性, 对我国的林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更新,造林,天然,人工,发展

参考文献

[1]E.F.舒马赫.更新造林的发展与方式[M].北京:译林出版社, 2007.

[2]林建宜.提高更新造林质量方法浅谈 (修规) [Z].2011.9.

天然更新 第8篇

一、关于森林更新

土壤种子库是植物群落的组成部分, 单位面积土壤内所含有的活力种子数量, 表示种子库的大小, 土壤种子库与森林更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子库特性, 种子库中种子密度与森林年龄、森林类型等密切相关。

森林土壤种子库是天然更新的物质基础, 森林土壤种子库时间动态是由植物本身的生理特性和种子所处生境条件所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某个种地上植株的过去, 形成了土壤种子库时间动态变化的各种形式。影响土壤种子库变化的因素, 均能影响天然更新。影响土壤种子库时间动态的途径包括种子的输入、种子的输出和种子的留存。

种子的输入是由于地上植物种子成熟后洒落或是种子侵入而形成的, 种子的输出表现为种子的发芽、被摄取及霉变死亡等过程。种子的留存, 是指活性种子的留存。种子雨主要受植被的结实特点控制, 森林动物对森林种子库的影响具有二重性。种子寿命跨度很大, 短的几小时至上万年, 霉变是引起种子损耗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森林土壤种子库的空间分布包括种子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种子在土壤剖面上具有递减的垂直分布, 森林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可集中在土壤种子库是植被演替和恢复的物质基础, 各种干扰对土壤种子库动态的影响, 对不同群落类型交错区的土壤种子库动态研究, 充分利用种子库的基因库和进化记忆功能。

森林更新与干扰。干扰是显著地改变系统正常格局的事件, 对各更新树种和更新过程产生重要作用。认识干扰特征必须以一定的尺度为前提, 扰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程度, 决定于干扰的频率、强度、空间范围和形状。过度频繁的干扰, 可以限制许多树种发生和生长, 干扰频率对森林更新的周期性有重要影响。干扰是森林环境和资源异质性的主要原因, 长期的较大尺度的干扰变化, 使林分内有效光照表现出不同尺度的时空变化, 使森林更新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水曲柳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 朝鲜半岛北部, 俄罗斯远东, 直到日本北海道, 水曲柳是东北林区珍贵的三大硬阔树种之一。水曲柳原始林资源已接近濒危, 林分内的光照条件是水曲柳天然更新幼苗, 在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规划下, 为加快东北地区地带性植被的恢复进程, 对水曲柳苗木进行截顶处理是一种尝试, 提供可以实际操作的科学依据。

二、研究地自然概况及研究方法

研究地自然概况为本地区地带性土壤为暗棕壤,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原地带性顶级群落为红松林阔叶林。

研究方法:在样地内全面踏查和样地调查。进行水曲柳栽植试验, 首先实行栽植试验设计, 栽植试验控制。具体地说, 按照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进行栽植试验设计。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作业对试验区内土壤干扰, 在样地内按生态学梯度设置五个区组, 进行试验材料选取、高台整地方式、苗木截顶处理、栽植技术控制:和区组试验控制:。

苗木定植后三个生长季内, 调查水曲柳栽植苗的成活率和死亡率。为了方便观测, 对栽植苗木进行随机抽样, 进行标准木生物且测定, 对高台整地区和未整地区进行土壤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地表温度测定的测定方法均采用国标法。收集试验区林分资料和降水量数据, 根据各部分试验内容采用各种方法分析数据。

三、高台整地处理与土壤表层变化

从4月到9月 (水曲柳苗木) 生长季内, 将盛有新鲜土样的容重环迅速带回实验室, 收集气象资料, 采用DPS系统进行数据分析, 在整个生长季内, 未经整地的林地土壤表层含水量存在较高的变异程度, 而高台整地有效提高了林地水分条件的一致性。

在整个生长季内, 整地处理和非整地处理的土壤表层含水量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 两者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高台整地处理降低了林地土壤过高的含水量, 维持水曲柳苗木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适宜水平, 界定苗木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适宜的土壤含水量, 有效提高了林地水分条件的一致性。

高台整地处理是对维持地表温度的稳定性, 在整个生长季, 有效改善了土壤温度的同质性。土壤表层的日均温的变异均也同时达到生长季的最大值, 是导致土壤表层温度的空间异质性的重要因素。土壤表层温度同质性的增强对水曲柳苗木的存活率提高和生长量、生物量量的增加有密切的关系。

四、高台整地和截顶处理对水曲柳苗保存率和死亡率的影响作用

采用DPS系统, 通过方差分析方法, 分别调查试验区内所有栽植苗木的成活和死亡株数, 通过实验表明, 苗木进行截顶处理则显著降低了水曲柳苗的保存率。高台整地处理显著降低了水曲柳苗在生长季内死亡率, 通过苗木在每个生长季节内死亡率降低的途径, 苗木截顶处理对水曲柳苗的生长季死亡率作用密切, 整地处理对水曲柳苗的保存率的显著提高, 地处理和截顶处理对其影响均无显著差异。

实验表明, 水曲柳栽植幼苗芽苞开放的最早时间为4月17-18日, 高台整地处理使土壤的最低温度提高了, 高台整地处理显著提高了水曲柳苗木的高生长, 植物叶片的形态特征收环境的影响较大, 整地处理和截顶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水曲柳苗木的径生长。

总之, 高台整地处理改变了人工更新水曲柳苗生长的林地土城的水分状况, 改变其生长的林地土壤的温度状况。高台整地和苗木截顶处理显若影响水曲柳苗的保存率, 改变了水曲柳苗地上部分的生长, 响水曲柳苗木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的积累和分配。水曲柳天然林下土壤表层含水量高不是已更新幼苗生长的限制因子。

参考文献

[1]姜凤岐、朱教君、周新华、林鹤鸣:《林带的防护成熟与更新》, 《应用生态学报》, 1994, 5。

[2]张玲、李广贺、张旭:《土壤种子库研究综述》, 《生态学杂志》, 2004, 2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天然更新】相关文章:

更新复壮05-13

更新能力06-19

更新评价06-21

程序更新07-02

信息更新07-04

更新开发07-08

软件更新07-12

景观更新07-15

更新数据07-16

城镇更新08-05

上一篇:项目期权下一篇:产品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