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命题范文

2024-07-25

高考政治命题范文(精选12篇)

高考政治命题 第1篇

根据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科目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 命题以教育部考试中心当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甘肃卷考试说明》为依据”的规定, 同时考虑到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基本上都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课标卷进行高考的现实, 笔者拟通过对高考思想政治学科大纲卷与课标卷的比较来揭示新旧高考之间“变”与“不变”的规律性表现和实质性关系, 以期对广大高三政治教师和考生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把握新高考的“求稳”基调

对新高考的研究必须建立在掌握科学、翔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之上。为此, 笔者对2010年至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和课标卷文综试题中的有关思想政治学科部分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 笔者发现, 为了尽可能地减轻新旧高考对接所造成的震荡与不适;尽可能地避免因新旧对接而出现的差异和不公;尽可能地实现新课程实施后新旧高考的平稳过渡, 课标卷命题者继承和延续了大纲卷命题的基本思想与基本要求, 凸显出高考课标卷命题“求稳”的基调。

1. 题型结构相对稳定。

数十年来, 经过命题专家的不断探索和完善, 高考思想政治学科题型实现了由早期的以问答、论述类为主的主观题型结构到客观题与主观题并重题型结构的转变, 最终形成了选择题 (第Ⅰ卷) 与非选择题 (第Ⅱ卷) 相结合的二元试卷结构。题型结构相对成熟和稳定。

通过对近三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和课标卷的比较, 笔者发现, 课标卷与大纲卷政治试题在题型结构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都由第Ⅰ卷12道选择题和第Ⅱ卷2道非选择题构成。课标卷选择题采用了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从由不同选项组合而成的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 另一种是直接从四个单一选项中选择一个。由于选择题具有设问角度多、评分客观等优点, 且在考查考生识记、理解、比较与辨别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因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其已成为高考文综试卷中最具稳定性的题型。非选择题的题型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但从近三年大纲卷和课标卷所涉及的政治学科非选择题命题设问的角度来看, 其具体包括简要解答类、辨析类、分析说明类、综合探究类四种题型。其中, 综合探究类题型主要用于课标卷中。上述四种非选择题题型在考查考生整合、运用所学知识及探索、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除综合探究类题型是随课标版高考而出现和发展的题型之外, 其余三种题型也是历年高考文综试卷中最具稳定性的题型。新旧高考在题型结构上的这种高度一致性,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新旧课程、新旧高考过渡所造成的不确定性或由此可能产生的不公平性。同时, 也有利于广大教师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和新课程教学的研究, 以及对过去教学与考试经验的总结, 从而提高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效率。

2. 命题立意相对稳定。

高考命题应该以知识立意为主导还是以能力立意为主导, 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这是高考命题不容回避的问题。所谓高考命题中的“知识立意”, 是指试题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结构性与逻辑性, 强调对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及学习过程规范性的考查。“能力立意”是指在考查考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熟练程度的基础上, 着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背景下的“目标立意”则是指以新课程三维目标为命题方向, 不仅考查“知识与能力”, 而且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考查。

在我国实行了多年的“3+X”高考改革实践取得的最重大成果之一就是确立了关注时代热点, 注重价值导向, 坚持能力立意, 引领素质教育的命题基本思想, 实现了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转变。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高考命题则继续秉承以“知识立意”为基础, 以“能力立意”为主导, 并逐步渗透“目标立意”的指导思想。命题立意趋于成熟和稳定。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 近三年全国课标版文综试卷政治学科部分中,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 在命题素材选择、问题设计、考点覆盖及评分要求等方面都体现出以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为中心, 而不是让考生简单地复述知识或列举知识条目。这一点在非选择题答案要点的拟定上体现得非常明显。选择题的选项设计则已很难见到教材式的表述方式, 其凸显了知识的综合性和变化性。课标版高考政治试题的这种表述方式所传递出的信息就是:高考命题立意相对稳定, 遵循了以知识立意为基础、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的命题指导思想。

3. 命题知识主线相对稳定。

如前所述, 高考课标卷继续沿袭了大纲卷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立意”原则, 并通过采用应用型、能力型考试题目和开放性题型增加了考试的难度与区分度, 注重考生对知识的运用与迁移, 要求考生树立“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不是以展示知识为目的”的答题观。这种考试导向有利于纠正学生只注重知识识记却忽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畸形学习观和考试观, 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我们应该认识到, 一方面, 新课程改变的并不是知识本身, 而是知识传授的方法。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中, 知识目标是支撑其他目标的基础。知识是能力的依托, 任何时候、任何形式的考试都离不开对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的考查。另一方面, 基础教育是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的统一。强调学习过程的规范性和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 突出知识体系的结构性与逻辑性,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是基础教育过程中知识教育的主要特征。此外, 过去以知识立意为主的考试并非一无是处, 而现在以能力立意为主的考试也并非十全十美。以知识立意为主的考试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客观评价, 其易于操作且相对比较公平, 而以能力立意为主的考试则对命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开放性试题的设计也必然带来对考试公平性的质疑。“能力立意”和“知识立意”之间并不是相互否定的关系。事实上, 高考全国课标卷并未否定“知识立意”, 而是强调“能力立意”的主导地位是建立在“知识立意”基础之上的。

笔者在对近三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和课标卷政治学科部分所涉及的所有考点进行归纳和整理时发现, 除了“文化生活”考点之外, 课标卷政治试题所涉及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的考点与大纲卷政治试题所涉及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的考点并无二致, 均为政治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基础性、主干性知识。大纲卷和课标卷在考点上的这种一致性, 主要是由新旧课程在学科知识体系上的相对稳定性和相互关联性所决定的, 也与课标版高考力图处理好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的关系有关。因此, 在课标卷高考试题中, 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依然是重点考查对象, “以基础性和主干性知识为依托”依然是高考命题的知识主线。对于高三政治教师和考生来说, “强化双基, 突出主干”仍是课标版高考政治复习最主要的着力点。

二、前瞻新高考的“创新”追求

笔者在对近三年两类全国高考文综试卷政治学科试题的纵横比较中发现, 高考课标卷在“求稳”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

1. 试题的生活化趋向愈加明显。将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 是新课程高考内容改革的重要原则。高考课标卷政治试题对这一原则的贯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命题素材的生活化。纵观近年来高考课标卷政治试题, 多采用假设主体和角色创设情境。命题大量使用了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的素材, 将问题设计寓于社会的现实背景和考生的生活体验基础之上, 充分地体现出高考改革的生活化趋向。就近三年试题来看, 所涉及的生活场景和热点问题类素材包括:“代工”国外品牌、曹妃甸码头“前港后厂”模式、风电建设、“同命同价”、草场退化、预算公开、秸秆利用、月饼品种、物联网、室外电梯、道德模范、中华鲟人工繁殖、民工荒、招工难及妈祖文化等。 (2) 选择题的选项和主观题设计的生活化。高考课标卷政治试题彰显了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理念, 即“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这具体体现在选择题选项及非选择题的设计上。如, 2011年全国课标卷第14题各选项对月饼多样化消费予以了阐释, 第21题各选项则对漫画《永不走路, 永不摔跤》进行了多样化的解读, 其将理性知识与考生的感性认识融为一体。又如, 从2010年第38题要求考生“结合煤矿安全生产提出建设责任政府的建议”到2011年第38题“假设你是企业经营者, 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第39题要求考生“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再到2012年第38题要求考生“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性建议”、第39题要求考生“就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这种生活化的设问方式, 拉近了考试内容与考生现实生活的距离, 使原本竞争激烈的高考透出些许生活气息, 给考生一种前所未有的亲近感。至于主观试题答案的设计, 则将教材理论知识、时政材料语言和考生生活体验融为一体, 使高考评卷标准更为全面和灵活。

2. 命题的知识素材来源愈加多元化。如前所述, 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仍是高考命题的核心内容, 但作为高考课标版政治试题命题基础的知识素材并不仅仅来源于教材的“单一表述”, 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课标版“考试说明”对高考政治学科知识素材的来源有三个方面的明确要求:一是“有关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即教材、课程标准中涉及的知识内容。其是高考课标版政治试题命题的基础性知识来源。二是“考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即考生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四个必修模块以外且与之相关的时政信息。这是政治学科试题命题素材的主要来源, 也是考生解答主观试题的重要依据。考生如果缺乏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自觉关注, 就很难解答此类问题。三是“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基本技能”, 即考生的知识储备或生活经验。近年来凡以重大科技事件为题材并以选择题方式呈现的哲学类试题, 其选项的判断和选择都与考生的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有关。选项设置的模块界限比较模糊, 甚至有些试题的选项没有涉及到具体的学科知识点, 而是对考生理解与分析问题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

高考课标版政治学科部分命题知识素材来源多元化带来的启示是:政治学科教学绝不能是“封闭式”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努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而学生应当全面、透彻地理解并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3. 强化对思维过程与思维能力的考查。 (1) 对知识的考查蕴含于问题情境中。在高考课标卷政治学科部分中, 选择题的题干和选项及主观性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设问, 大都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 知识的考查变得越来越内隐, 对考生的知识理解、应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如, 2010年第22题。在创建美好城市的过程中, 人们以前对老旧基础设施一律拆除, 今天却有了新的处理方式。如, 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世博会展馆, 英国的电话亭被改造成微型图书馆、美术馆, 美国芝加哥的空中铁路被改造成空中花园, 荷兰的旧水塔被改造成舒适方便的别墅。人们这种处理方式变化的哲学依据在于: (1) 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 (2) 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 (3) 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认识的发展性; (4) 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该题提供了以下选项:A. (1) (2) B. (2) (3) C. (1) (4) D. (3) (4) , 答案为C。 (2) 考生解答试题的过程也是描述、阐释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主要涉及主观试题的答案表述。如, 在对2012年第38题进行解答时, 要求考生依次经历发现问题 (根据材料指出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哪些问题) 、解决问题 (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性建议) 、总结拓展和升华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的理论依据) 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既包含了考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也反映出考生解决问题的顺序。 (3) 通过设置具有探究性的试题考查考生探究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如, 2010年第39题第一问:“运用哲学知识, 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从题型来看, 该题类似于辨析题型, 但不等同于过去真正意义上的辨析题。以往的辨析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辨别能力, 答案其实是唯一的, 并不具有真正的探究性。而高考课标卷中的探究性试题并不提供唯一的标准答案, 其注重对考生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考查。

课标卷政治试题强化对考生思维过程的考查, 这带给教师的重要启示是:在平时的政治学科教学中, 教师要有目的地开展多种活动, 让学生经历一个对问题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和选择的过程, 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对问题的正确认识, 进而实现对学生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高考政治命题 第2篇

一、高考信息归集

2018年高考政治命题要求: 1.考试形式与结构

2018年高考政治命题将保持基本稳定。从考试形式、考试结构到赋分比例,均没有明显变化。政治学科与地理、历史学科组成文科综合科目,总的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其中政治答题时间一般为50分钟左右,分值为100分。其中第一部分为客观题,12个选择题(均为单选),共48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共52分。

2.考核目标、考试范围与要求

2018年高考政治考核目标与要求和2017年相比均没有变化,考试的范围也与2017年保持一致。

3.试题样例补充说明

在2017年的基础之上,非选择题部分增加了2017年全国Ⅰ卷第39题即题型示例的第1题、2017年全国Ⅱ卷第38题即题型示例的第2题,非选择题示例总数由3题增加至5题。

综上所述,2018年高考政治命题将以稳为主,稳中求进,在题型、风格、呈现形式等方面延续以往的特点。

二、高考考情报告

1.突出地体现“一体四层四翼”。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映国家建设发展成就,立足增强“四个自信”,体现出鲜明的思想教育、价值引领的学科特色,体现高考内容改革精神,实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2.材料选取呈普适性、多样化和生活化。选取的背景材料较典型,具有普遍的意义,体现国家意志,关注全国性、长期性的时政热点及有特殊意义的纪念周年,紧扣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及方针政策。

3.各模块在题量、分值上与前几年基本保持一致;延续多年的非选择题的固化模式将进一步被打破,40题(17年之前的39题)不一定是《文化生活》

模块与《生活与哲学》的组合,个别试题的设问知识指向将分别在小切口和综合性上进一步加强。

4.试题的总体阅读量、难度和答题书写量相对称定。

5.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关键能力考查,在试题中对增强对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的考查。

三、高考命题预测

1.2018年政治高考继续肩负着探索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的重任。题目设置会体现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探究性及开放性”的要求,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目标的考查更加明确。

例1: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卷·文科综合(七)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告诉我们

①乡村振兴要解决上层建筑与农村经济基础的矛盾 ②乡村振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乡村振兴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乡村振兴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到政治试题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综合体现学科素养,强化高考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

(1)政治学科的时代特征明显,十九大会议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核心的内容在2018年高考中会有体现,应重点关注。

例2:全国100所名校最新联考卷·单科

(七)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表述,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

①深化改革,妥善解决“国进民退”问题 ②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一主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③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④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

谋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8年高考政治试题会继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背景材料。例3: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卷·文科综合(一)

看到美景时,我们会感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只会说“哇,真美”;表达志向时,我们可以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不是满脑子只知道升官发财;遇到感情纠葛时,我们可以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而不只会是“蓝瘦香菇”。这意在说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特有的魅力而应内化为国人的文化基因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优于其他民族文化 ③中华经典诗词文化因在表情达意上有其特有功能而不可忽视 ④中华经典诗词文化因其博大精深而应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注重创新试题设计、构建问题情境,精心选择能够更好地承载学科知识、反映学科特色的素材,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例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卷·文科综合(九)

A金融服务公司与M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推出了如下图所示的金融服务模式。该服务模式

①减少了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 ②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 ③体现了诚信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④减轻了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融资压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试题形式(1)选择题

2018年高考中可能在图表题、推理传导型题目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试题命制形式。如漫画题等。

例5: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单科

(二)在纳税财务报表中,某企业在“营改增”前的年营业收入为5000万元,成本为4000万元。“营改增”后,该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20%,成本下降10%。如果“营改增”前,该企业所在行业的营业税税率为5%,“营改增”后,该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为6%。不考虑其他因素,“营改增”使该企业

A.税负减轻 少交156万元 B.税负增加 多交60万元 C.税负减轻 少交84万元 D.税负增加 多交144万元 例6: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卷·文科综合(四)右图漫画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到事物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矛盾 ②要树立前瞻意识,为防止安全向危险转化而做必要的准备

③要运用辩证思维,看到安全和危险之间的相互贯通性

④要坚持适度原则,将各种危险因子消灭在萌芽状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顾此失彼 例7: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文科综合(八)

财政部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情况的报告》中透露,将研究出台地方债务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制度,中央不会为违规举债“买单”。这一政策如果出台,下列对其影响推导合理的是

A.地方债终身问责——地方债收益率下降——居民收入下降——消费对经济贡献率下降

B.中央不为违规地方债“买单”——地方财政收入下降——地方政府对民生投入减少

C.地方债终身问责——地方债发行减少——地方财政收入下降——地方民生工程暂停

D.中央不为违规地方债“买单”——抑制地方隐性债务增量——降低地方金融风险

(2)非选择题

①开放性和探究性、思辨性和多元化相结合。全国I、II卷的38题为《经济生活》,一般为1问,39题为《政治生活》1问,但都包含了2个小问题。全国III卷的38题为《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2问。

例8:全国100所名校最新联考卷·文科综合(九)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在党的十八大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政法工作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新要求。四年之后,党中央提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明确要在“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多个层面持续发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54次出现的“法治”,既涵盖了宏大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亦有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依法打击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的具体行动,为“依法治国”描绘出清晰的实践脉络。报告首次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着力推动依法治国的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并说明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对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②全国I、II卷的第40题,全国III卷第39题政治学科特色非常鲜明,注重对考生价值观的引导,其中至少会有1问为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其答案和评分标准多元化,不拘泥于教科书的具体表

述。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或加分。“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认识论”以及“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在近几年的试卷中考查的频率较高,应当重视。

例9: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文科综合(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不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且还创造了灿烂的革命文化。

材料一 中国革命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书写的红色篇章,诞生于血与水的革命岁月,形成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从苦难到辉煌的历程中,凝聚着无数革命前辈的鲜血和意志,上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革命文化是对‘孔家店’文化的否定”“革命已经成功,革命文化应该离开”等是错误的,我们对革命文化要有应有的文化自觉。

材料二 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要注重知识灌输,又要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联系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们对中国革命文化应有的文化自觉。(10分)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联系材料二,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12分)

(3)请举出让你感受最深的革命文化事例,并指出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4分)

例10:河南河北百万联考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各种要素投入水平在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因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近十年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减速,潜在经济增速

放缓。中国经济的新方位,需要实现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数量的增长,转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有专家指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需要做好以下工作:进一步实质性放宽要素市场准入,深化行政性垄断问题依然突出领域的改革;适应高质量、高效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快劳动力数量红利到质量红利的转换;解决各个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补充供给短板。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阐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必要性并说明该专家的观点对国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启示。(14分)

例11:广东一模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往事越千年,每一件文物都有传奇的前世今生,它们是生活在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密码,记录着我们的过去,也昭示着我们的未来。

自2017年12月3日起,《国家宝藏》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首播。节目在表现形式上一改以往文博类节目沉闷、古板的风格,通过运用巨幅大屏幕、全息影像等技术,邀请专业人士担任国宝守护人与讲解员,用小剧场的形式来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将一件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展现在大家面前,构建起国人与文物之间跨越时空的灵魂交流,让这些摆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跟人、跟生活建立起一些活生生的血脉勾连,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使那些“养在深宫人未识”的文物“活”了起来;同时成功联结起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打开中华文明的磅礴格局,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把中国文化的丰富内容、独特价值贡献给了世界。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宝藏》节目是如何使文物“活”起来的。(10分)

(2)有人认为:“文物代表历史,而我们要面向未来。”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2分)

高考政治命题 第3篇

1.1 解析几何在历年试卷中的比重:

2.圆锥曲线与方程

中心在坐标原点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中心在坐标原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顶点在坐标原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1.3 参照近几年江苏卷我们会发现:

(1)解析几何内容在近几年江苏高考中,从所占的分值来看平均大约占21分,在理科附加题的考查中也常有解析几何的影子;

(2)从题型上看,一般填空题为1~2题,解答题一般为1题;

(3)从试题命题的难度看,仅有2010年第6题考查的是有关双曲线的问题是属于基础题,其他试题均属于中档题或综合性较强的问题.

事实上,从江苏高考考纲对这一部分的要求来看,也只有对双曲线与抛物线的要求是A级,所以我们在复习这两种圆锥曲线时切忌挖得太深.当然,关于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考查主要是放在理科附加题部分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2 解析几何题高考指向

2.1 指向1:有关直线的问题

考题1(08 江苏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三角形ABC的顶点分别为A(0,a),B(b,0),C(c,0),点P(0,p)是线段AO上的一点(异于端点),这里a,b,c,p均为非零实数,设直线BP,CP分别与边AC,AB交于点E,F,某同学已正确求得直线OE的方程为(1b-1c)x+(1p-1a)y=0,请你完成直线OF的方程:( )+(1p-1a)y=0.

【解析】本小题考查直线方程的求法.画草图,由对称性可猜想填1c-1b.事实上,由截距式可得直线AB:xb+ya=1,直线CP:xc+yp=1,两式相减得(1c-1b)x+(1p-1a)y=0,显然直线AB与CP 的交点F 满足此方程,又原点O 也满足此方程,故为所求直线OF 的方程.

【答案】1c-1b.

2.2 指向2:有关圆锥曲线的问题

考题2(10 江苏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x24-y212=1上一点M,点M的横坐标是3,则M到双曲线右焦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

【答案】4

考题3(08 江苏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x2a2+y2b2=1(a>b>0)的焦距为2c,以O为圆心,a为半径作圆M,若过P(a2c,0)作圆M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

【解析】设切线PA、PB 互相垂直,又半径OA 垂直于PA,所以△OA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a2c=2a,解得e=ca=22.

【答案】22

考题4(09 江苏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1,A2,B1,B2为椭圆x2a2+y2b2=1(a>b>0)的四个顶点,F为其右焦点,直线A1B2与直线B1F相交于点T,线段OT与椭圆的交点M恰为线段OT的中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

【答案】27-5

【解析】用a,b,c表示交点T,得出M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即可转化解得离心率.

2.3 指向3:有关直线与圆的问题

考题5(10 江苏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x2+y2=4上有且仅有四个点到直线12x-5y+c=0的距离为1,则实数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13,13)

【解析】考查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圆半径为2,圆心(0,0)到直线12x-5y+c=0的距离小于1,|c|13<1,所以c的取值范围是(-13,13).

考题6(08 江苏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记二次函数f(x)=x2+2x+b(x∈R)的图象与两坐标轴有三个交点.经过这三个交点的圆记为C.

(1)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2)求圆C的方程;

(3)问圆C是否经过某定点(其坐标与b无关)?请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1)令x=0,由b≠0且Δ>0,得b<1且b≠0.

(2)涉及圆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设圆的一般方程转化为二次方程解的问题,可得圆C的方程为x2+y2+2x-(b+1)y+b=0.也可以首先求出三个交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将点的坐标代入圆的方程.

(3)将圆C过定点转化为方程恒成立问题,求得圆C过定点(0,1),(-2,1).

考题7(09 江苏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C1:(x+3)2+(y-1)2=4和圆C2:(x-4)2+(y-5)2=4

(1)若直线l过点A(4,0),且被圆C1截得的弦长为23,求直线l的方程;

(2)设P为平面上的点,满足:存在过点P的无穷多对互相垂直的直线l1和l2,它们分别与圆C1和圆C2相交,且直线l1被圆C1截得的弦长与直线l2被圆C2截得的弦长相等,试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

【解析】(1) y=0或y=-724(x-4),

(2)利用垂径定理可知弦心距相等,再转化为关于k的方程恒成立问题.或由题意知P在线段C1C2的中垂线上,且与C1、C2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几何关系计算可得点P坐标为(-32,132)或(52,-12).

2.4 指向4:有关直线与椭圆的问题

考题8(10 江苏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图,已知椭圆x29+y25=1的左、右顶点为A、B,右焦点为F.设过点T(t,m)的直线TA、TB与椭圆分别交于点M(x1,y1)、N(x2,y2),其中m>0,y1>0,y2<0.

(1)设动点P满足PF2-PB2=4,求点P的轨迹;

(2)设x1=2,x2=13,求点T的坐标;

(3)设t=9,求证:直线MN必过x轴上的一定点(其坐标与m无关).

[解析] (1)点P的轨迹为直线x=92.

(2)点T的坐标为(7,103).

(3)将直线AT、BT分别与椭圆联立方程组.考虑到A、B两点为定点,

解得:M(3(80-m2)80+m2,40m80+m2)、N(3(m2-20)20+m2,-20m20+m2).

(方法一)当x1≠x2时,直线MN方程为:y+20m20+m240m80+m2+20m20+m2=x-3(m2-20)20+m23(80-m2)80+m2-3(m2-20)20+m2

令y=0,解得:x=1.此时必过点D(1,0);

当x1=x2时,直线MN方程为:x=1,与x轴交点为D(1,0).

所以直线MN必过x轴上的一定点D(1,0).

(方法二)若x1=x2,则由240-3m280+m2=3m2-6020+m2及m>0,得m=210,

此时直线MN的方程为x=1,过点D(1,0).

若x1≠x2,则m≠210,直线MD的斜率kMD=40m80+m2240-3m280+m2-1=10m40-m2,

直线ND的斜率kND=-20m20+m23m2-6020+m2-1=10m40-m2,得kMD=kND,所以直线MN过D点.

因此,直线MN必过x轴上的点(1,0).

3 2012年江苏高考数学预测

3.1 从近几年的命题及考纲要求看,有这样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直线与圆和直线与椭圆的轮番交替出现.08年在填空题第12题考查了求椭圆的离心率,随即在第18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综合题;09年在填空题第13题考查了求椭圆的离心率,随即在第18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综合题;10年在填空题第9题考查了直线与圆,随即在第18题考查了运算量较强的直线与椭圆的综合题.也就是说直线与圆和直线与椭圆这几年考查规律基本上是以一大一小的形式进行,而且均有一定的综合性.

3.2 新考纲对双曲线及抛物线的要求较低(均为A级要求),从这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仅有一题考察了双曲线的基本知识,这就提示我们在复习这两种圆锥曲线时,一定要大胆摒弃一些难度偏大的填空题,运算量偏大的解答题,那些在旧考纲要求下的繁琐问题要坚决舍弃,不能因此让我们复习偏离了方向.

高考政治新课标卷命题特点例谈 第4篇

通过仔细研究近三年全国新课标卷, 我们欣喜地发现新高考政治命题有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选择题的命题以点带面, 面的辐射度广而博, 单纯考查一个知识点的试题几乎没有

由于高考试题命题的范围广, 但试题数量有限, 所以单纯考某一个知识点的题目自然很少, 而是以一个试题考查若干个知识点。如:2009年宁夏卷第13题, 四个选项分别考查了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宏观调控四个方面的相关知识, 每一个选项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点存在。又如: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第15题, 四个选项分别涉及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经济结构调整等问题。

这类题型, 材料新颖、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涉及的知识跨度大, 面宽, 需要学生有开阔的视野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 才能将这类题做好。它启示我们, 复习中要注意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使学生多角度思考同一问题。

二、生活化素材运用较多

新教材主张“三贴近”原则, 即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从生活中出试题素材已是一个大趋势。如:2013年的全国新课标II卷第16题考查“网络在线问政”。又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I卷第16题考查新的“居民身份证法”, 加大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惩处力度;第18题考查“网民的意见入选全国政协提案征集函”;第19—20题考查“某班级设置班级之星”的事。这些题目的素材都来自生活实际, 有的就在学生身边, 高度符合我们考前的预测。

三、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命题的新宠儿

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典型事例, 近年来频频进入高考试卷, 多次成为命题者青睐的对象。如:2013新课标全国II卷第13题考查“网络公司造手机”的原因;第39题考查“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又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I卷第21题考查科学家研制“人造树叶”;第23题考查格拉斯发明“气泡室”。毋庸置疑, 科技创新的典型事例成为命题新宠儿确实是个大趋势, 这或许正是高考的导向性特征的体现吧。

四、科技说明文素材被命题者多次运用

科技说明文近年来多次进入政治高考题, 尤其是在哲学中多次出现。如:2013年全国II卷39题材料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 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检测分析系统, 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 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问题一:结合材料,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该题的试题设计模式和我们预测的试题特征几乎如出一辙。呜呼!备考如是, 学生怎能考不好?

五、人权、民主方面的进步表现频繁出现

近年来, 人权、民主的进步表现频繁出现在高考题当中。考前, 我们特别强调了“2013年关于人权、民主进步的典型事件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呼声及活动”。

看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16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修改通过新的居民身份证法, 规定在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中增加指纹信息, 同时加大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惩罚力度。身份证法的这些修改……再看2013全国新课标Ⅰ卷18题:2012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 来自网民的部分意见和建议入选全国政协提案征集函, 并以“参阅线索”的形式发给了全体政协委员作为参考。部分网民还应邀参观政协提案办理流程, 旁听提案办理协商会。上述做法……

这两道题的背景材料和考查角度都跟我们预测的非常相近, 尤其的“个人信息保护”简直就是直接命中。

六、节能增效成为高频考点

2010全国新课标卷第13题考查“前港后厂”生产经营模式;2011年全国新课标第19题考查“某公司根据秸秆的特性, 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秸秆, 取得巨大的成功”;2013年全国新课标II卷第38题, 考查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流转问题, “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营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营, 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些试题无不渗透着节能增效的因素, 体现了当下我国政府经济调控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愿望。

七、试题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科学精神的本质在于求真, 即正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实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人文精神的本质在于求善, 即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特征的突出表现是继续以古训、名言、诗词、警句和俗语的形式设计考题。那些古训、名言、诗词、警句、俗语等语言精练, 内涵丰富, 哲理深刻, 令人深思, 给人启迪。以诗词典故为载体,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参与, 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考查考生的人文素养, 既增加了试题的灵性和丰厚的文化含量, 又体现了高考考核能力立意的特色。它启示我们对书上引用的诗词、名言、警句、格言、俗语等一定要引导学生多看几眼, 弄清它包含的深刻道理。如:2013年新课标II卷22题:有人把一块璞玉献给子罕, 子罕不受……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此题的模式让人感觉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

历史是人创造的, 也是被人所超越的。2013年第一次参加新高考, 我们有备而战,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我们只有不断研究新高考的特征和方向, 善于从已知的东西中发掘未来的动向和趋势, 就能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 继续做新高考的弄潮儿。

摘要:笔者通过对近三年新高考政治试卷的特点分析, 把握了新高考命题动向, 为有效备考提供了指导。

高考政治命题 第5篇

政 治

[命题热点]

1.“两会”新理念、新思想。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新经济”“互联网+政务服务”“中国制造+互联网”“工匠精神”等新词频出,需要高度关注。

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精神。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等,对我国“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亮点较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常态”“赤字财政”需要引起重视。3.创新发展。

“质量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科技创新”“创意经济”等都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4.依法治国。

要实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法治教育是关键。高考命题可能会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法律实践活动素材,结合中学教学实际和重要法律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宪法和法律知识、我国法治建设成就、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内容的理解,以及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思想认识,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理念,做到懂法、守法、护法,做好投身到法治建设实践的积极准备。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精髓,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考查学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思考、体悟的能力。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在考查学生对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等价值准则的理解。高考命题一般从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事迹,考查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现象所反映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相关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7.科技发展和科技进步。每年高考哲学选择题都会有一道科技类材料,2016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引力波”等科技事件要引起重视。

[原创猜题] 热点一:“两会”新理念、新思想 {猜想试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分享经济”发展,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材料一 “分享经济”是指资源所有者将自己闲置的资源拿出来,供那些需要的人有偿使用,以取得“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效果。“分享经济”的领头羊均是互联网高科技公司,这些公司通过搭建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能精确地动态匹配闲置资源的供需双方,实现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我国,从空置房租售到旅游住宿新模式,从交通出行、餐饮外卖到快递物流„„“分享经济”正拓展到多个传统经济领域,市场也显露.出蓬勃生机。

“分享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制约因素。如国内征信制度等配套制度不完善;国内网络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影响社会参与程度;政府对“分享经济”的监管,仍然坚持传统行业的管理理念,不利于行业创新等。

材料二 有专家指出,面对“分享经济”时代的来临,政府应该顺应并改进与市场的关系,不能因为和现行监管法规相冲突,就采取禁止的态度,需要政府调整管制政策,实现从“政府本位”“权力本位”到“公民本位”“权利本位”的转变。公民在积极参与“分享经济”的同时,也应自觉承担责任。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发展“分享经济”的重要意义,并说明政府应如何助力“分享经济”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专家的观点对公民和政府的启示。

1.(1)①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需求,增加人们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创业,缓解就业压力;增加有效供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②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征信体系,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加大财政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在观念上和监管手段上对“分享经济”大胆创新;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

(2)①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自觉维护国家利益。②政府应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健全行政法规,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猜题分析} “分享经济”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和“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均有提出。作为互联网下的“新经济”“新商业”形态,“分享经济”正在改变传统的经济模式,有可能进入高考命题者的视野。本题既有微观的切入,又有从国家层面的宏观把握,命题角度把握较好。除此角度以外,《经济生活》角度还需要注意分享经济对公民生活的影响,从微观方面分析原因及依据(或积极影响等),涉及消费观念、消费质量、消费水平等考点。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升消费品品质,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和信仰。其核心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重拾缺失的工匠精神,对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使“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工匠精神在推动“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中的作用。

(2)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相关知识,从个人的层面,说明如何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3)请以“发扬光大工匠精神”为主题,设计两句公益广告词。(每句广告词不超过14个字)

2.(1)①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工匠精神是助推制造业升级的精神动力。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工匠精神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起着重要作用。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工匠精神推动劳动者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生产优质产品。

(2)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②要把为人民、为社会服务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自觉投身为社会服务的实践当中。④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答案示例:用一生创品牌、传万代好手艺。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符合题意即可){猜题分析} “工匠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弘扬“工匠精神”不仅有助于企业发展,而且对国家和公民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文化生活》角度要注意分析弘扬“工匠精神”理由,涉及的重要考点有传统文化的作用、文化对经济和人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生活与哲学》角度则一般为小切口,可能会选择关于“工匠精神”的某一个或几个观点作为切入口,涉及的重要考点有发展的观点、辩证否定观等。

热点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精神

1.发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直接关乎发展成效乃至成败。这是基于

①意识能指导人们通过实践将蓝图变成现实②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③意识影响着实践发展的方向与效果④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B {猜题分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理念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哲学中意识的作用这一考点考查的频率非常高,需要高度重视。除此之外,哲学还需要注意社会意识的作用这一重要考点。2.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

①降低居民生活成本,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②创造平等投资机会,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③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④提高潜在增长率,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D {猜题分析}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2016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同时高考对原因或目的的分析类设问较多,这是选择本题的原因。除此之外,《经济生活》角度还需关注生产决定消费这一考点。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阐述了共享的发展理念,揭示了从鼓励先富转向追求共富的国家发展取向。

材料一 要坚持共享发展,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是我们在发展理念上的重要提升,也是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需求。实现共享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意味着我们今后将更加注重人自身的发展。实现共享发展,需要在经济社会两个领域同步发力。只有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让人们在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上都有“获得感”,共享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材料二 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阐述“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时指出,要加强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实现全覆盖。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帮扶。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怎样才能实现共享发展的目标。(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坚持共享发展的理由,并谈谈我国应如何实现共享发展。

3.(1)①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坚持科学执政,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在经济社会两个领域同步发力;坚持民主执政,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②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关注民生;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①坚持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坚持共享发展,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②充分发挥国家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和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加大对教育、就业、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健全以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解机制,加大对革命老区、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帮扶,缩小区域发展差 距和收入分配差距;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猜题分析} “五大发展理念”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明发展价值取向,把握科学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共产党宗旨、科学谋划人民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发展理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除此之外,《政治生活》角度还需要关注党和政府重视共享发展的原因,涉及的重要考点有国家性质,党和政府的系列知识。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年11 月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2014年中国人的海外消费总规模已达1520亿美元,2015年双十一网购活动中,在一家大型电商平台参与跨境消费的中国人也超过了3000万。中国人跨境消费的类别集中于奢侈品、婴幼儿食品用品、零食、手机数码、运动鞋、手表以及日化家居产品等方面。

为什么中国人不买国产货而热衷洋货呢?因为多年来中国制造的产品大多以价格取胜,定位聚焦于中低端,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消费要求。现在我国民众对中高端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加大,中低端产品供过于求,导致供给端和需求端开始出现一些结构性的矛盾。消费者要什么我们就产什么,确实起到过很好的效果。可是,光跟在需求后面走,会陷入被动,还会被外国抢占了先机。市场不仅可以寻找,而且还能创造。我国应该通过供给侧的改革,使中国的供给结构与消费结构能够更加匹配,通过劳动力、创新等要素促进产业转型产品升级,向供给侧发力,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材料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制度层面,需要通过构建现代金融、产业、财税等制度体系,放松各种管制,打破垄断,释放民间资本的活力;在技术层面,需要通过营造激励创新的生态,实现创新驱动;在人力层面,需要通过教育制度改革,实现人力资本的跨越;在社会保障层面,需要通过提升社保水平和改革收入分配,实现共享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合理性,并说明应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应该如何通过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1)合理性:①我国供给侧和需求侧矛盾凸显,外国在供给端占领先机,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②生产决定消费对象、质量和水平,并激发消费动力,需要发展生产,提供有效供给,创造市场。③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

推进供给侧改革: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过剩产能,提高产品质量,引导产品向中高端转变。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有效劳动供给。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要素生产率。

(2)①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实现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法律制度保证;提高党依法执政水平,加强党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领导。②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制度、技术、人力和社会保障支撑。③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能力,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猜题分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可能会引起高考命题者的关注。除此之外,高考命题可能会选择微观材料切入,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涉及的重要考点有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生产与消费、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等;《政治生活》角度涉及的考点有政府、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协等。

热点三:创新发展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和国家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材料一 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对此,国家提出,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坚持需求导向,建立鼓励创新的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鼓励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转让科技成果,成果转移收入全部留归单位,主要用于奖励科技人员和开展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切实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

材料二 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2015年8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2016年要加强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实施情况。2016年3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对科技成果转化法进一步落实加以细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指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说明国家是怎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各个主体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所发挥的作用。

1.(1)①有利于提高科研成果的利用效率,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有利于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提高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促进技术研发与市场和企业需求的结合,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创新活力;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

(2)①公民依法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渠道参与民主决策,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立法建言献策。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坚持科学民主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修改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法,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法律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科技成果转化法进行执法检查,行使监督权,保证了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贯彻实施。③国务院对科技成果转化法进一步落实加以细化,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履行政府职能,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

{猜题分析} 国家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从各个角度分析国家重视创新的原因,以及不同主体在创新中发挥的作用。

热点四:依法治国

1.《人民日报》2016年2月4日载文指出,法治国家以法治社会为基础。法的施行有赖于全体人民和全社会的支持,国家法治化不能没有社会参与,不是脱离社会的法治化。这一观点对公民的启示是

①以宪法和法律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 ②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治意识 ④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管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A {猜题分析} 依法治国需要充分发挥公民的作用,本题考查了公民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考查公民参与依法治国的原因。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驾护航。材料一 法治指数是国际上判断、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及其程度的量化标准。一国法治指数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法治指数高,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法治指数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也较低。2014年我国法治指数为0.45,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0.83的指数。对此,国家强调,要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国家保护企业以法人财产权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完善保护劳动者的法律、法规。

材料二 为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理念,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制定和修改国家重要法律时,法律草案初审稿以及二审稿,都要向公众征求意见,让公众有更多的机会发表看法。2015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等10多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近10万公众提出20多万条意见,对法律的修改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企业与劳动者”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加强法治建设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知识,阐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法律向公众征求意见的原因。

2.(1)①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促进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增强市场活力。②规范企业生产经营,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推动企业发展。③规范、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

(2)①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②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法律向公众征求意见,保障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能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推动依法治国。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法律向公众征求意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使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

{猜题分析} 依法治国作为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要持续关注。本题侧重分析了原因和影响,除此之外,《政治生活》角度还可以考查完善法律法规的举措,涉及的考点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人大的职权等。

热点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习马会”上,马英九引用北宋大儒张横渠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呼吁“为了两岸人民,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民族开创更和平灿烂的未来”。这表明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②传统道德影响人们的价值选择③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 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D 2.2015年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开创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将两岸交流互动提升到新高度,将开辟两岸关系发展新前景。这对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由此可以看出

①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能推动两岸关系发展②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④自在事物的联系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A {猜题分析} “习马会”是2016年高考的重要热点,考查的方向主要涉及文化和哲学两个模块,且联系的观点在历年高考的选择题中均有考查,需要高度重视。除上面两题以外,《文化生活》角度还涉及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的作用等考点。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风,如一把尺子,度量的是一言一行,影响的是一世一生。家风家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文化中的集中体现,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规则,其精神实质和基本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一脉相承的。2016年1月12日,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再次提及家风建设,明确指出“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强调家风传承不可忽视,以家风建设促党风政风转变,努力营造政治上的青山绿水。

一个社会的良好民风是以千千万万家庭的良好家风为基础的,一个执政党的良好党风政风也与广大领导干部的良好家风密切相关。家风与党风政风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家风正,则作风优、党风清、政风淳,好的家风培育浩然正气、涵养廉政文化,为党建奠定良好基础;家风不正,则失去最初的规矩约束,思想走歪、作风问题滋生、腐败问题蔓延,给党和国家带来危害。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领导干部要加强家风建设的理由。

(2)一个执政党的良好党风政风与广大领导干部的良好家风密切相关。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

(3)请你就开展建设优良家风主题教育拟定两条实施方案,并指出其《文化生活》依据。

3.(1)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加强家风建设有助于推进廉政建设和政治文明的发展。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家风建设有助于领导干部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正确履行职责。③良好家风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加强家风建设有利于培育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⑤家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加强家风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考生如从“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影响”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均可)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家风与党风政风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广大领导干部加强家风建设,有利于引领风尚、教育家人、服务社会,促进优良党风政风的形成。②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部分的功能及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领导干部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其家风建设是党风建设的延展和深化,有利于带动党风和政风的转变。(3)答案示例:①建设家风文化长廊,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②收集家风家训小故事。③组织学校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

{猜题分析} 好的家风家训凝聚着诸多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社会进步。习近平强调以家风建设促党风政风转变,把家风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除此之外,《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角度角度还可以考查加强家风建设的举措,涉及传统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和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价值观等考点。

热点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善行善举,源于大爱。”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凸显社会“正能量”的网络募捐、微慈善等民间公益慈善迅速发展。

材料一 借助网络传播的迅捷性、互动性、高效性,网络募捐可以使受助人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助摆脱困境,感受到爱心的温暖和慈善的力量;但同时,虚拟的网络世界无法保障募捐信息的真实性而屡屡出现诈捐、骗捐事件,并且,因缺乏对善款使用和余款流向的监管,让人们对慈善募捐的公信力产生质疑。

2015年10月,“怀胎十年”的慈善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这将是我国首部慈善领域的根本性法律。草案以法律之名重塑慈善公信力,让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材料二 对是否参与网络捐助,同学们看法不一。李丽:网络募捐是爱心与真善的体现,不能因操心被骗而停止善行,我会积极参与网络捐助;王强:一部分人利用网络募捐欺骗人、肆意消费人们的信任,助长社会冷漠之气,我不会参与网络捐助。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为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支招儿。

(2)你支持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请运用辩证法的知识加以说明。

(3)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为发挥网络募捐“正能量”设计两条公益广告语。

1.(1)①依法加强对网络慈善事业的监管,打击慈善领域的违法行为,重塑健康的网络慈善文化。②开展多种形式的善行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建共享。③树立诚信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共同创造良好的社会救助氛围和文化环境。

(2)支持李丽: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网络募捐是爱心与真善的体现,其主流是好的,不应以负面现象否定网络募捐的正能量意义。②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不要只看到曲折性而对网络募捐的未来发展丧失信心。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不可忽视,要敢于同诈捐、骗捐行为做斗争。(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支持王强:①部分影响整体,一部分的骗捐、诈捐的失信行为会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整个社会对募捐的信任。②量变引起质变,如果不良行为积累到一定程度会让整个社会不再信任,彼此冷漠。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表达爱心可以有多种方法,不必局限于网络。(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3)答案示例:爱心彰显人性光辉,友善助推网络慈善;关爱之手互联,美好生活共有。

{猜题分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角度。除此之外,还可以考查重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由及举措,涉及的考点有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的作用、民族精神、文化发展道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

热点七:科技发展和科技进步

1.阿尔法围棋战胜韩国棋手的“人机大战”再次引起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人机大战让我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带给人类智慧的挑战与压力,而这种挑战与压力也更有助于我们认清自己当前智能的边界,更会促使我们更为深刻、谨慎的理解人工智所蕴含的机遇与风险。人工智能的发展说明

①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水平各不相同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③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认识须通过科技成果来检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A {猜题分析} “人机大战”是2016年媒体和社会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涉及到了科技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历年高考考查中,认识论的知识点为必考点,故需要引起重视。除此之外,还可以从矛盾双方的转化,认识的发展等角度考查。

2.1916年,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2015年9月,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使用激光和反射器,观测到了13亿光年外的两个黑洞合并时产生的引力波。材料佐证了

①认识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类认识发展②认识总是来源于实践并能指导实践③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B {猜题分析} 引力波的发现让我们以全新的方式精确的检验广义相对论,也开启了观察宇宙的新视窗,是2016年高考的重大热点之一。除此之外,还可以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等。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其“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历经数百次实验,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引入西医炼药技法,用低沸点的乙醚成功制取了青蒿提取物,最终找到了制取青蒿素之法,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屠呦呦获奖后发表感言:“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屠呦呦同时也指出:“中医是宝库,但拿来就用还不够。”如果死守着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药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屠呦呦团队成功找到制取青 蒿素之法的原因。

(2)屠呦呦的获奖提醒我们,中医和西医不是对手,需要的是联手,共同为呵护人类健康做出中国人独特的贡献。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3)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请你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出两条建议。

3.(1)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屠呦呦团队历经数百次实验,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屠呦呦团队广泛收集《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实现创新。③科技进步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在屠呦呦团队成功找到制取青蒿素之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屠呦呦团队运用西医炼药技法,在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实现创新。

(2)①矛盾双方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中医西医是互补的,具有同一性;中医西医作为不同医学体系,有各自的医疗理论、医疗方法,具有斗争性。②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中医西医的互补以其差异为前提,没有差异和对立就没有联手;中医西医在联手中又要维护各自的理念和利益。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医西医应通过竞争合作,共同联手呵护人类健康。

(3)①中医药的发展要与现代科学技术和时代发展紧密结合,既要传承,更要创新。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世界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同。③将西医文化的精华融入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高考政治命题 第6篇

综观2010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试题,我们发现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题型渐趋明朗,偏重材料作文

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命题的题型,我们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平分秋色,话题作文一枝独秀。2010年高考作文试题,打破了以往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三分天下的格局,在19套试卷中,新材料作文略占上风,为10个;命题作文紧随其后,有8个;话题作文仅有一个,是天津卷。

命题直面现实,关注社会生活

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生活,可以说是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突出特点。如浙江卷的考题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角色转换之间,都会有自己的认识和感悟。题中给的材料很具象,也适合学生引申发挥,谈的是与父辈的“文化反哺”,相信在这个网络时代,孩子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这与作文关注生活、关注人生的倡导是吻合的,考生在审题下笔前多反思、反省,从而可调动起他们的情感思维,写出有生活气息的、鲜活的文章,体现出学生个体的写作能力,不失为一道好题。

再如全国卷I的试题所给的材料是幅漫画,漫画画的是四只猫正在餐桌上吃饭,丰盛的鱼摆在面前,其他三只猫都在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吃鱼的猫说了一句让人回味无穷的话:“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这句话是这幅漫画的点睛之笔。漫画的本质就是讽刺,讽刺现实中的那些丑恶、痼疾,敢用漫画出高考作文题,这说明我们命题专家已经有了直面现实的勇气,不管现实有多么不完美,有多少令人愤怒的罪恶和不公,作为已经成人的高中生尽管需要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方面,以培养真善美的高尚情操,但同时必须具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做一个“真的猛士”。否则,一味地遮蔽双眼,逃避现实,保持一种伪天真,到了社会上要么沉沦颓丧,要么愤世嫉俗,这些都不是正确对待人生的方法。而唯有直面现实,才能培养正确健康的人生观。这种直面现实的命题思路是以前所没有的,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现象。

强调生活体验,提倡独抒性灵

今年高考作文又一个明显的特点是都强调了高中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命题贴近学生实际。总的来看,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是以人为本,关注生活,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提倡学生独抒性灵,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如江苏卷“与你为邻”,可以写得很纯粹很家常,甚至相当“故事化”,而不会担心跑题偏题。事实上,日常生活蕴藏着生命最奇崛的波澜。人生的千姿百态,都在日常时光里光怪陆离;困惑、迷惘、坚忍、刚强,都在日常生活中点滴汇聚。生活中的故事,生活中的感喟,能使文字绝不雷同,呈现出万千气象。如果我是考生,会选择在最平常处下笔。是的,日常很平凡,但只要在平凡中求新求异,就能展示出奇巧构思、惊心动魄。

如全国卷II的作文题,材料的主要信息聚焦于“世界读书日”和“浅阅读”,材料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呈现出了几种对于“浅阅读”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解读。每一个考生都不乏读书的经历和体会,可以在作文中记见闻、写体验、谈感想,这些都有利于考生抒写一个真实的自我。今年的命题意旨很明确,就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再如天津卷的“我生活的世界”更体现了这个特征。这个作文题目时代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该话题利于考生从自己熟悉的世界出发,写出他们观察到的世界,体味到的人间真情,领悟到的人生真谛,展示出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思想个性。考生写作时不妨聚焦身边的凡人小事,可以写物质世界的丰富,也可以写精神文明的进步;可以写国家的发展、家乡的变迁,也可以写亲人的温暖、校园的苦乐;可以写实实在在的人生,也可以写虚拟的网络世界。考生找到自己构思立意的切入点,小处落笔,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凸显出自己的个性特征。

江西卷“找回童年”的命题,也充满了人间情趣,文题热切关注了青少年成长的焦点问题。这些作文题目无一例外的能够走进考生的心灵,关注考生的生活和情感,与考生的心灵相呼应,因此考生在考场会顺利地自我表达,而不至于让考生措手不及,胡编乱造,担心作文离题。

富含哲理色彩,注重理性思辨

高考作文不仅是一次作文水平的考查,也是对考生思想水平的考查。这在命题中的体现就是文题极具哲理色彩。如山东卷的作文题,以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话理解“阴影与光明”,凸显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人生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逆境与顺境,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光明与阴影,这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用它作为材料来命题,思辨不言而喻。

我们以为2010年命题最能体现理性思辨的要数安徽卷、上海卷和湖南卷。安徽卷所给材料是一首哲理诗,读而再作玩味,则能获得某种智慧和启迪: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从自然,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也可说是不能形而上学地搞“一刀切”,绝对化。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江南水乡的生活,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哲理主要体现在“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上,在不同的地方,适合种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由此可以推出在做其他事情上也是如此,要因地制宜,要符合实际情况。上海卷是一篇带有哲理性的材料作文,这道作文题也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即“取”和“舍”的关系,若要得到更多机会,就不要太计较眼前的小利等。考生可以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耐得住寂寞、不要只重数量不重质量、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浮躁、学会等待、要有宽广的胸襟、为子孙后代着想等角度展开,引导社会关注这一现象。湖南卷的“早”,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国家还是个人,小事还是人生,“早”与晚的思辨色彩就更为明白了。

紧跟国际话题,倡导环境保护

环境关系着每一个人,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在2010年的高考命题中也鲜明地体现了出来,如世博的环保主题。事实上从2009年年底哥本哈根大会以后,环保就是全世界的主旋律,所以像绿色生活,还有像关于捕鱼,都是紧扣着时下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话题,它是给考生一个社会责任的思考,让考生走出书斋去思考一个中国人、一个大国对于世界的承诺。因为中国的环保在世界上一直受诟病,所以我觉得这些题目是正合时的。

以上是我们对2010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所作的简要分析。根据这些分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对未来的2011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无外乎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场地,大自然对人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大自然给了人类生存的物质能源,带给人类心灵上真正的舒坦,带给人类视觉上的和谐,无论今天和未来,人类需要清澈的江河湖海,需要茂密的森林、草原,需要头顶上挂着朵朵白云的蓝天。不只如此,人类最初接受的启蒙教育也来自于大自然。对于人类而言,大自然的赐予太多太多,唯有时时感恩,不断反思,才会有更加美好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就是高考命题的方向,今年很多地方的作文题目都很明显地打上“自然”的烙印。二者强调的是,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掠夺!在自然中保有心灵的清纯和快意。那么,对2011年考生来说,这是应该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心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生活,人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人类的活动是离不开社会的。所谓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作,高考作文命题方向亦如此。关注社会,关注热点时事,必然在作文中体现出来。近年来有关留守儿童、农民工问题、独生子女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等一直都是热点,一直深受关注,特别是今年我国发生的重大事情特别多,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视野放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去关注这些事件;如果我们只是把文章角度放在写“古人”,满篇全文与“古人”对话这些方面,怎能体现出对社会的关注?又怎能体现出对未来的向往?所以,考生如果希望在作文方面获得好成绩,除了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功底和写作技巧之外,还要对国事家事有深刻的认识和透彻的了解。远离现实的题目,恐怕不是高考试题所需要做的。

看重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今年部分高考作文命题思路呈现出一种“换位”思考的趋势,从过去过重强调关注自我这一角度,转向于要学会关注他人。当然这并不是说只关注他人而不注重自我了,而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高考政治命题 第7篇

关键词:高考命题,政治主观性试题新趋势,启示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纵观近年全国各地高考卷,无论是文综政治试卷、还是单科政治试卷,注重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落实,稳中求变,不乏新意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反映了高中新课改绝不是一种课堂形式的外显变化,而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内在变革,这不仅有利于维护《考试大纲》的权威,而且对新课程改革的继续推进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实现了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同频共振”。下面我就其新趋势及其对教学的启示谈些看法。

一、近年全国各地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命题新趋势

1. 以跨模块的形式考查学科内模块间综合的趋势加强。

让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够加以整合,掌握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学科内的综合能力”是高中教学的目标之一,而政治学科的模块之间的知识整合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运用的重要途径。近年全国各地高考政治试题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让学生通过两个不同模块知识的交叉综合运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如2013福建卷第39(2)问: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材料一“讨论结果”中的任意一个观点,并说明该观点在思想方法上的不足。本题就是对《经济生活》与《生活与哲学》两个模块知识的综合考查。

2.以评析(评价)类形式出现的考查学生辩证思维等能力的趋势加强。

能力立意是高考命题的主旋律。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是历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能力考核的重要目标,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也是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而评析(评价)类的试题则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因此评析 (评价) 类试题近年来深受全国各地命题专家的高度青睐。借助评析(评价)类试题这一形式可以更好地展现高考命题对思维能力考核的要求,测量学生的学科素养。如2014全国I卷第39(2)问:(2)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本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辩证思维的能力。

3.以标题(单元题、课题、框题、目题)为统领,考查学生判断知识归属与建构、运用知识体系能力的趋势加强。

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让学生串“点”成“线”、成“面”是高三复习的重要任务。因此在高三复习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尝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画知识树,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框架、心中有体系、心中有网络。而高考政治试题以标题(单元题、课题、框题、目题)为统领的形式出现,一方面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整合与构建,另一方面也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判断知识的归属,并运用知识网络体系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2013重庆卷第13(4)问: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本题是以单元标题为统领,考查学生建构、运用知识体系的能力。

4.以现实性话题为载体,考查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整合、迁移运用的能力要求提高。

政治命题素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政治命题的情景材料是否新颖、有吸引力、能否让学生有话可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来自现实性的生活话题。追求以现实性话题为载体,考查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的整合与迁移是高考命卷的又一追求。近年全国各地高考政治试题以现实性话题为载体,考查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整合、迁移运用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如2014江苏卷第37 (3)问:综合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本题引入“时事评论”的设问方式,使其更有探究意味,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5.以开放式设问为引线,淡化纯记忆的考查、凸显能力考查、注重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的测量。

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学科素养是高考命题的方向,是命卷者的永恒追求,也是近年各地高考政治试卷的一大亮点与创新之处。一些试题通过创设开放性的情境材料,高远的立意,精巧的设问来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以“拓展学生思维张力、提高学科综合素养、促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如2014上海卷第31(2)问:以听证会参与者的角色,围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要求,为听证会“参与者行为规范”补充2条内容。本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

二、近年全国各地高考政治命题新趋势对高三复习教学的启示

1. 要立足教材,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从“点”上抓好知识点,逐点复习,各个击破。

2.要关注“面”上的知识,注重复习的全面性,防止遗漏知识点,杜绝出现知识盲点。

3.要串成知识“线”,注重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并能不断培养学生在主观题解题过程中熟练运用知识体系,以强化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4.要突出主干知识和重点,突出高频考点,还要把主干知识细化、层次化。

5.要关注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尤其要关注新题型、新设问,培养综合能力。

高考政治命题 第8篇

近年来, 计算题作为一种重要题型被纳入高考政治命题内容, 但一个重要的现实是几乎每年的高考政治计算题都是当年考生失分最多的难点题。为此, 我们很有必要认真研究政治计算题。因为篇幅关系, 笔者只将2008~2011年全国文综卷中的政治计算题罗列出来, 从中看看政治计算题的命题特点。

一、2008年以来全国文综卷中的计算题及解析说明

1. (2008·全国文综卷Ⅰ·25) 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 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 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 (贬值) 2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析】做此类题, 最好根据正比、反比进行计算, 记住正比用乘法, 反比用除法, 百分比前面是增加 (提高) 用加法, 降低 (减少) 用减法。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因此,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 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5÷ (1+50%) =10 (元) 。商品的价格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货币贬值20%后, 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 (1-20%) =12.5 (元) 。答案为B。

2. (2009·全国文综卷Ⅱ·24) 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 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 其他条件不变, 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A.720万元, 6元 B.720万元, 5元

C.600万元, 5元 D.600万元, 6元

【解析】此题的难点在于计算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的商品价值总量。教材中没有商品价值总量的知识, 但考生凭常识应该知道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总数量。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总量成正比, 据此可知,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一定时间内整个社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是个恒量。故答案应为C。

3. (2009·全国文综卷Ⅰ·24) 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 产量为10万件, 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 其他条件不变, 那么, 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 D.不变

【解析】此题中的“劳动耗费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销售收入”三个陌生的概念对学生而言比较费解。通过读题, 必须明白“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在本题中是指个别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商品的价值。销售收入应理解为该企业2009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 (价格总额) 。

因为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所以该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6元出售, 即2008年该企业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为:10万件×6元/件=60万元。因为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 (即个别劳动生产率) 提高10%, 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10%, 为10万件× (1+10%) =11万件;“其他条件不变” (重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 , 所以, 2009年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1万件×6元/件=66万元。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增加6万元, 故本题选B。

需要注意的是:个别企业的商品价值总量与整个社会的商品价值总量虽然同为商品价值总量, 但前者与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而后者则是个恒量。

4. (2010·全国文综新课标卷·12) 按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 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 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 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 其他条件不变, 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80, 84 B.84, 80

C.84, 64 D.84, 100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汇率、价值量的理解。在本题中, 实行零关税前, 一件M商品出口到N国的价格为:10×8× (1+5%) =84N国货币单位。2010年M商品实行零关税, 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 故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10元÷ (1+25%) =8元人民币;因为人民币与外币间的汇率仍为l∶8, 故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是64N国货币单位。应选C。

此题的最大特点在于考查汇率、税率 (关税) 对价格的影响。而此知识点无论新旧教材都没有涉及, 全靠考生对教材知识的融会贯通。

5. (2010·全国文综卷Ⅰ·24) 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 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 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5元, 6元 B.10元, 12元

C. 20元, 24元 D.8元, 16元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及价格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的理解。本题中, 2009年每件甲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 即2009年甲产品的价格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 甲产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示为:10÷ (1+100%) =5 (元) 。在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 甲产品的价格应为:5× (1+20%) =6 (元) 。答案为A。

此题的难点在于考查考生对通货膨胀率的理解。教材有通货膨胀概念, 但没有通货膨胀率概念, 就此而言, 试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 (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24) 去年甲利用自有资金20万元开办了一家小企业, 一年后盈利2万元, 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今年甲以6%的利率借得资金10万元扩大生产。假设该企业今年的利润率 (利润/资产) 与去年持平, 那么, 甲今年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为

A.6% B.10% C.12% D.15%

【解析】该企业去年的利润率为:2万元÷20万元=10%。因该企业今年的利润率与去年持平, 故今年企业盈利 (20+10) 万元×10%=3万元。贷款10万元要交的银行利息为:10万元×6%=0.6万元, 故实际获得的利润为:3万元-0.6万元=2.4万元。设问为甲今年自有资金的利润率, 故自有资金利润率为:2.4万元÷20万元=12%。应选C。

此题的最大特点在于出现资金利润率这个教材所没有的概念, 特别是将资金利润率与自有资金利润率比较命题, 对考生来说解答起来非常困难。

7. (2011·全国文综新课标卷·12) 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 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 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 其他条件不变, 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1452万元 B.1320万元

C.1210万元 D.1100万元

【解析】此题涉及的知识点为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关系, 此知识点新老教材都不曾涉及, 难度相当大。计算的关键是考生能够知道商品价值总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总数量, 而后利用公式逐层推理。该企业2010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132元/件×10万件=1320万元;该企业2011年的产量为:10万件× (1+10%) =11万件;2011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132元÷ (1+20%) =110元;将上面的计算结果代入公式, 可得出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110元/件×11万件=1210万元。答案为C。

此题的最大特点在于它通过计算, 确切不过地告诉考生:企业的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与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企业要在竞争中不被淘汰, 不仅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个别劳动生产率, 而且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必须超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速。

二、试题比较分析与启示

四年时间里, 两套全国卷共有7道计算题。其中2008年1道, 2009年2道, 2010年2道, 2011年2道。对7道题进行比较分析, 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1.从知识内容上看, 涉及价格 (价值量) 计算的试题有6道, 考查价格 (价值量) 与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货币价值、税率、汇率、通货膨胀率等的关系。其中价格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价格与汇率的关系、价格与税率的关系教材没有论及。

涉及商品价值总量计算的试题有3道。商品价值总量计算公式是教材缺失的内容, 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及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也都是教材所没有的内容。

涉及利润率计算的试题有1道, 但这一道题应用的全部知识都是教材所缺失的。大纲版教材仅在论述企业的经济效益时涉及利润率, 但却没有资金利润率和成本利润率等的说明, 更没有自有资金利润率的计算方法。

启示与对策:从上面的比较结果看, 四年来全国高考文综卷中的计算题都有教材所缺失的内容。因此, 对计算类高考知识的复习不能简单停留在教材所有的知识点上, 而应该在教材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适当地扩展知识。例如教材所论述的商品价值量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考生由此就应想到若干商品的价值量, 也即单位时间里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 由价值总量再想到价格总额。再例如教材讲到了效率问题, 考生就应在投入与产出之比的基础上联想到利润和利润率, 掌握利润率的概念和利润率的计算方法。

2.从能力测试的角度看, 每道试题虽然都涉及教材所没有的知识点, 但这些知识点属于好学生“蹦一蹦”就能抓到的知识点, 即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就能够把握的知识点。例如, 价值总量的计算问题教材没有涉及, 但考生可以根据一般数学常识推理出“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总数量”。

启示与对策: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解答计算题考生必须具备简单的数理逻辑推理能力。必须强调的是, 数理逻辑推理能力恰恰是文科学生的“软肋”, 因此要准确解答高考经济学计算题, 必须变“软肋”为“硬肋”。

3.从命题内容集中的程度看, 计算题最常考的知识点是价格。价格是经济生活中最常见的概念, 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利益, 稳定物价始终是国家宏观调控最重要的课题。从已有的命题看, 直接影响价格又能定量分析的因素都涉及了, 而间接影响价格又能定量分析的因素尚未见命题。因此, 备考计算题除重点把握汇率、税率、货币贬值率及通货膨胀率等难点外, 还应考虑纸币发行量对价格的间接影响。

除了价格之外, 计算题最常考的知识点就是商品价值总量了。解答时一定要注意分清楚考查的是整个社会的商品价值总量, 还是个别企业的商品价值总量, 在此基础上, 按照“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总数量”的公式, 从商品价值量和商品数量两个方面入手推理。就已经考过的试题看, 主要涉及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对整个社会商品价值总量和企业商品价值总量的影响。今后应注意掌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价值总量的影响。从难度进一步增加的可能考虑, 考生应注意与商品价值总量相对应的商品价格总额, 注意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量的区别。这个方面2008年的四川卷已有过命题, 千万不可忽视。

此外, 2011年全国高考文综大纲卷第24题涉及了利润率的计算问题,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从命题人的角度考虑, 利润率既是社会的热点, 也是相对容易命题的内容, 其可命题的角度很多, 如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产值利润率等。其次, 与利润率紧密联系的利润、效率问题也可以拿来作为命题的材料, 例如企业利润率下降, 但企业利润却在增长就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命题的可能性应该说都是存在的。

4.从社会热点的角度考虑, 还有两个内容应该引起考生关注。第一个是各种利息、利率的计算题, 如债券利息计算、银行存款利息计算, 这看起来比较容易, 但如果把它们和通胀率联系起来命题, 问当事者的实际收益, 那么难度就会大大增加。第二个是结构性涨价中的商品比价问题, 如农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比较慢, 工业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比较快, 这里就有一个比价问题。通过实际计算让学生理解结构性涨价, 把结构性涨价和通货膨胀加以区别, 是中学政治课教学应有之义, 反映到高考中就可能出现相关的试题。但这两个方面的试题尚未出现过, 考生应适当关注。

5.从命题变化的趋势看, 计算题的难度越来越大, 但从数学的角度看, 经济学计算题所应用的数学知识始终没有超出初中数学的范围, 几乎可以说没有难度。就此而言, 考生是完全可能准确解答的, 关键是要提高数理逻辑推理能力, 学会严密地逐层推理。

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浅说 第9篇

笔者研究了一些高考题目, 阅览了大量的优秀作文, 我们发现, 命题形式虽然在改变, 但其命题的基本原则和特点是不变的。现作简要分析。

一、关注时代, 与时俱进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无论是“文革”前还是“文革”后, 无论是命题作文, 还是话题作文, 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命题总是社会热点, 引导考生关注时代发展。出题者要把握时代的脉搏, 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 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 为时代而唱。

正因为一些高考题目与时代密切相关, 所以一些考生在写作时能以新闻时事作材料。世界发展风云变幻, 生活中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闻时事涌现。比如战争、地震等等。以这些时事为材料, 可以营造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使文章富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点。

二、蕴含哲理, 体现思辨

哲理是思想的火花, 理念的凝聚, 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 横亘中外, 包容大千世界, 穿透人生社会, 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 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哲理蕴涵类话题作文有利于考查广大考生的思维品质与写作能力 (包括审题能力) , 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热点。

比如2004年江苏提供“山给人以沉稳, 水给人以灵动”两句富有哲理的话, 给所有考生以思考的起点与思考的方向, 也给考生以思考的自由空间。

还有体现哲理性的题目如:2005年全国卷《出乎意料和寓情理之中》;2006年重庆《走与停》;2007年四川《一步与一生》;2007年浙江《行走在消逝中》。

高考命题中常见的哲学观点有:一分为二的观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涉及的哲学观点是新陈代谢;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高考命题蕴含哲理, 体现思辨应该是一个良好的趋势。

三、注重品质, 凸显人文

可能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2001年的《诚信》。高考作文注重人文性是必然趋势。叙述亲情、描绘美景、评论现实、反省思想、注重修养是中学生重要的生活内容。检测中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是很有必要的。这类题目如1998年高考作文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2002年《心灵的选择》;2006年北京卷《包容》;2006年广东为:《雕刻心中的天使》;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为《生有所息生无所息》;2007年全国卷Ⅱ作文题目:关于“帮助”2007年宁夏省高考作文题为:材料作文, 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2009年宁夏、海南卷高考作文:《诚实善良》。

这些考题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所应体现的人格人品、道德情操、道义责任, 充分显示了人性的美。看来关注人类自身, 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将是高考命题必然关注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 用高尚的思想约束自我,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自我, 立足“做人”这一根本。

四、发掘体验, 感悟人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为命题者, 必然会考虑生活这个因素。所以发掘情感体验, 让考生写出对人生的感悟应该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

此类题目如:2008年 (下转第61页) (上接第60页) 江苏卷的《好奇心》、上海卷的《他们》、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天津卷《人之常情》、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这些考题, 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 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 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 考生就可以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来写出真感情, 真体验。

五、蕴含诗意, 富有美感

研读近年的高考题目, 我们发现, 一些富有诗意的题目正在涌现。例如:2006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为《我想握住你的手》;2007年高考浙江作文题为《行走在消逝中》。2007湖南《诗意的生活》;2007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为《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安徽2007年高考作文题为《提篮春光看妈妈》, 2009年浙江卷高考作文《绿叶对根的情意》;2009年北京卷高考作文《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些题目都洋溢着浓浓的诗意。相对于传统的命题, 这类命题有一定的开放性与自由度, 为考生提供想象空间, 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让考生显示自己的才情, 展示自己的文学功底。

高考命题作文的审题 第10篇

命题作文是相对于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而言, 是指命题人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 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这个题目可以是一个概念, 也可以是一个短语, 如“季节”“诗意地生活”“我能”等等。

二、命题类型

1. 从结构上来说, 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词语式命题、短语式命题、句子式命题。

2. 从形式上来说, 命题作文有两种类型: (1) 直接给出题目 (1) 半命题作文。如:感谢、的魅力、让

走进心灵。 (2) 完全式命题作文:如, (2007年安徽卷) “提篮春光看妈妈”, 06上海题“我想握住你的手”。 (2) 以材料引出题目。此类命题是新型的题目, 结合了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 在这里暂不做探讨。

三、写作方法指导

1. 补充成分, 化大为小。

有的命题立意范围过于宽泛, 因此, 审题时可以通过“补充成分, 化大为小”的办法来完成审题, 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 丰满所给的词语, 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 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例如【2006北京】《北京的符号》:可以在短语前再添加内容, 使命题更明确, 如“留住北京的符号”“创新北京的符号”“设计北京的符号”“什么可以称为北京的符号”等;也可以在短语后添加内容, 使命题更具体, 如“北京的符号是什么”“北京的符号有什么特点”等。

2. 虚实结合, 化实为虚。

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 我们需要化实为虚, 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 我们需要化虚为实, 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 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

例如【2006辽宁】《肩膀》:“肩膀”既可以实指, 也可以虚指, 属于虚实兼备的形式。实指时, 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的办法来确定立意, 在它前面添加必要的定语, 如“父亲的肩膀”, 写一曲亲情的颂歌。如果“肩膀”虚指, 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联想, 要理清它虚的内涵。比如: (1) 依靠。如我们平时说“借你的肩膀靠一靠”, 这里指可以依赖和信任的对象, 从这个角度向友情、亲情挖掘也未尝不可。 (2) 基础, 外力, 前人的成就。我们平时常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意思是在他人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3. 抓住重点, 明暗结合。

如【2007湖南】《诗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诗意”上, 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 “诗意”是什么?“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 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 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 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那么, “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或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如果考生眼睛只盯着中心词“生活”, 而没有仔细思考修饰语 (重心) “诗意”的含义, 立意就会走偏。

4. 理清关系, 辩证思维。

对于关系型命题作文, 审题的关键是要在把握概念内涵的基础上, 找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 梳理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如:【2006江苏】《人与路》:“人与路”是一个思辨性话题, 考生思维的第一步是要搞清楚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抓住第一条启发语 (有人说, 世上本无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有了路) , 考生可以谈勇于开拓, 敢于创新;可以谈筚路蓝缕, 以开荒荆;可以谈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抓住第二条启发语 (有人说, 世上本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没了路) , 考生可以谈人不应当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亦步亦趋、盲目模仿;而应该开拓创新走出属于自己的路。拟虚想象是抓住“路”比喻义, 运用发散性思维将“路”分解成奋斗路、求学路、成名路、人生路、富民路, 强国路、爱心路、失败路、成功路等等。

5. 剖析表层, 由表及里。

任何作文命题都有明言和隐含两个部分, 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 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 而应该抛开表面意义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寓意。如【2009湖南】《踮起脚尖》:这是近几年来最富有挑战性的作文题, 审题较难, 写好更难。先看这个短语的明示意义, 就是说“把脚尖踮起来”, 踮起来干什么?无非是为了看得更远、更高, 得到本来得不到的东西。以此来类推出它的隐含意义, “踮起脚尖”, 是为了提升自身的高度, 实现目标。实质上就是超越自我、提高自我, 超常发挥自身的潜能。

高考命题改革者 第11篇

此前6年间,这位历史特级教师连续参与北京高考历史卷命题,努力让每一道考题都回归常识,试图改变中学教育被应试牵着走的现状。在那次会议上,他为努力6年却未能完全实现最初的理想而主动致歉。

廖欣荣属于在高考命题尤其是文科命题中试图带来变革的那一群理想主义者。他们希望高考能够更好地承担为高校选拔科研人才的作用,着重对思维方式和能力的考察,更重要的是、将更加贴近实际、符合各学科进步方向的理念与价值观注入到题目设计之中。

为此廖欣荣和他的同道者们在每年的“密室命题”过程中都要陷入无休止的争论甚至争执,事实上能够施展拳脚的空间相当有限。他们不仅要受到与学术前沿脱节的教材和各地《考试说明》的严格限制,也要考虑到考生的实际情况;怀有理想的命题者既要坚守改革的底线,又不得不顾及试题的反响。

“入闱”与“密室”

2009年4月接到省教育厅的命题通知时,地理教师王珂(化名)颇为意外。他来自北方,刚到A省一所高校不过两年,是学科内少数非本省师范院校毕业的老师。

他很快获悉,正是这些特质使自己获选——社会网络单一、学缘异于学科内其他老师——他随即向学校领导申请调课,消失在同事们的视野中。

回到上世纪80年代,像王珂这样的地方高校教师还很少获得高考命题的机会,北京师范大学退休教授黄安年记得,当时国家考试中心负责全国统一招考,命题组主要从中学教师中选拔,但其中缺陷逐渐显现。

“他们侧重学生的需要,但往往忘了这是高校在选拔学生;另外,中学教师解决不了教材本身的弊端,而命题导向要改革这些弊端。”黄安年这样分析高校教师成为命题主力的原因。

发生在四川的一次失窃则改变了大一统的命题形式。2003年,南部县一位考生因摸底成绩不佳,偷窃高考试卷,案件惊动中共中央最高层。2004年,为避免一地事故再次影响全国,分省命题的省市骤然由2个升至11个。到今年,分省命题的省份已达16个,统一命题的省份则只剩下15个。

这些变动造就了一支庞大的命题者队伍;北京以外,各省市不少对高考有独到见解、改革愿望的教师也有机会参与到命题中来。获选的命题者大多在每年4月中上旬得到通知,于4月底、5月初陆续“入闱”(进入封闭的命题地点);各省市选拔命题者的方式却有细微差别。

在四川,省教育厅从一个专家库中初选名单,再从库外补充;北京则由市考试院领导直接去一线调用优秀教师;江苏历史科目采取类似“组阁”的形式——先由省考试院定下命题组组长和副组长,再由两人分别寻找合适的高校同行。

多位命题者指出,由于命题要“与世隔绝”一个多月,身兼大量科研、行政任务的顶尖教授很多不愿参与。最后的入闱者中,有感觉“却之不恭”的,有盯着“命题者”光环的,有看重补贴的,当然也不乏怀抱理想的。

四川大学教授王东杰就是其中之一。对于突然而至的2006年四川历史卷命题邀请,他起初还有些抗拒,一翻看教材,他惊讶地发现,距离自己高考已过去十多年,应试性的东西反而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就答应了,并且参与了连续5年的高考命题。”

一口气担任了6年上海历史卷命题组长的复旦大学教授李宏图则渴望通过命题呈现历史学前沿性的内容,促使中学老师去把握。

不少命题者的改革愿望诞生于首次参与命题后。一位江苏语文卷命题者告诉记者,首次命题的十多天里,“跟打仗一样,根本没时间思考”;直到高考结束,重新审视试题,才回过味儿来,有了推动试题改革的念头。

最晚5月上旬,命题者全部从同事们的视线中“蒸发”。

“原来以为是个宾馆,去了才发现,全封闭的房子,像监狱一样。”时隔4年,王珂笑着回忆起“入闱”之初所看到的三层高墙、角落的探照灯、墙头的高压电网、墙边的哨岗,生活区与工作区被一道人工操作的铁门隔开,每到吃饭时候就徐徐打开。“整个氛围都让你有紧张感。”

进入这个孤立之地后,命题者与外界的联络被切断了:打电话有时间限制,不得谈论任何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全程被录音;上网要申请,痕迹受监控。信号巡逻车一刻不停地在院子里遛弯,实在有重病要去医院,也必须由武警和考试院工作人员全程陪同。

“感觉进入一片信息真空,心里总是空得慌。”这样严苛的环境令王珂特别难受。

在这样单调的环境中,命题成为命题者们唯一的生活重心。王珂发现,一场命题“攻防战”就此开始。

在王珂看来,好题不仅要按照考纲要求考察学生能力,还应传达一些题外之意,或者树立一种理念。他迅速与同组一位中学老师形成了默契。

“命题的人当然希望自己的题目被选中,否则等出闱了,别人问起,哪道题是你命制的,你怎么回答?”曾参与江苏省历史命题的中学老师康舒(化名)表示,命题中的表现,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次年是否能继续保有“命题者”光环,后者不仅会引来大量讲座邀请,不少命题者也利用这一光环出版著作。

“面子问题”也会出现在试卷初稿出炉后的审题环节。

审题组一般由两名老师组成,同样来自高校和中学。他们的任务是:做一遍试卷初稿,检验题目难度和答案准确性。王珂发现,众目睽睽下,一旦错得多了,老师们的面子很容易“挂不住”,进而指责题出得不好;命题者们辛苦命题,对这样的指责显然无法接受,争吵由此升级。

历史观与价值观

因观念而起的争论远比人情江湖的争夺激烈、直接,这使得历史命题组成为争夺焦点。初入命题组的地理老师王珂就曾为隔壁历史组的争论之激烈咋舌。

“我们在同一条走廊。有天下午,历史那边吵得不可开交,互相都拍了桌子,我们晚上吃饭还在八卦这事,打听他们吵的内容,”王珂坦言,“没想到第二天一早,突然一点声音都没了。”

nlc202309041050

王珂忍不住去张望,吃惊地发现:历史命题组办公室空无一人。

消息迅速传来——前一天的过激讨论令一位命题老师气得撂了挑子。根据规定,同一命题组必须同出同入,也就是说,一旦有人停工,其他人也只能呆在宿舍里“陪坐”。教育部门慌了神,赶忙斡旋;下午,历史命题组办公室“战火重燃”。

发生争论的根本原因是,高考题目的命制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既包括教材、考纲和学生实际情况,也包括命题者的观念。

在使用两种教材的江苏,初入命题组,苏州科技学院教授王本立就感受到了照顾不同教材的压力。入闱前,他对其中异同所知甚少,这使得他提出的不少题目受到挑战,深感“不太适应”;同组一位命题经验丰富的中学副校长反而逐渐主导起一帮教授。

然而,当问题转向观念冲突时,解决的办法却没那么简单,廖欣荣对此深有体会。

2008年,廖欣荣在一道选择题上与同僚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题目要求考生针对《北京晚报》创刊、停刊、复刊的三个时期选择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命题的背景之一是:1966年,“文革”席卷全国,《北京晚报》被勒令停刊,罪名是“反党反社会主义”。有组员认为这道题不该考,而廖欣荣认为学生应该知道这段历史。最终,争论双方各退一步,题干涉及停刊时间的部分改为了“一度停刊”,原先设计的关于“文革”的答案也被替换。

2004到2009年,北京卷四次考了罗斯福新政。“教材的主流观点是罗斯福新政没有解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根本站不住脚,”廖欣荣说,“我们选择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去考罗斯福新政。”

一位不愿公布姓名的命题者透露,某地命题中,还曾有组员以“花篮的花儿香,陕北的好江南”为题,要考生答出,这首民谣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陕北的大生产运动”。考虑到近年来大量著作早已更新了对“大生产运动”的认识,这位命题者起初借口“歌太俗”反对,见对方坚持,不得不直抒己见,题目最终被“毙”。

擦边球式的改革

对一些怀抱理想、多年连贯参与的命题者而言,一城一池的进展已难令他们满意,他们持续地在命题中实践理想,希望更大程度上改变高考、调整考试与教学的关系,屡屡遭遇现实的壁垒。

这种努力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

1985年高考后,廖欣荣被自己学校的一幕场景震住了。他走进教室,等待他的不是解脱的学生,而是满屋被撕碎的教材和试卷。

那一年,廖欣荣在北京二中教历史。他所带的第一届文科班,也就是撕书发泄的那个班级,考出了北京二中史上最好的成绩,40多名学生有6名总分进入北京市前十名榜单。

在黄安年看来,这种状况与命题组以中学老师为主密切相关,当这一局面被打破后,怀揣要为高校选拔合适人才的理想,黄安年在1992年进入历史命题组,希望通过高考引导中学教育,在更大程度上改变高考、调整考试与教学的关系,并与同声共气的刘宗绪成为同事,乃至“战友”。

2003年过世的刘宗绪是这种理想的先行者。他在1980年代末进入命题组,提出了“依托教材但高于教材”的命题思路,并公开质疑教材的滞后性。那时,全国中学生还在使用同一套历史教材,陈旧的知识体系还没有用“生产力标准”去看待历史问题。

“高考引领着中学教学一步一步从知识教学转向思维和能力训练,这都是刘宗绪的功劳。”一位北京四中老师如此评价。

如今,回想起1990年代初期的命题改革尝试,黄安年仍然满腹感慨。“虽然费力,但我们总是运用教材的知识点打擦边球。”

冲突在考场外继续发酵。1999年,黄安年公开质疑人教社世界现代史教材内容,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学历史教材改革的大辩论,并得到了中学教师的支持。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教材多元化改革。

然而,多元化改革之后的教材仍受诟病,试图纠正落后史观的努力也在继续。现行教材认为,蒙古南下实行屠杀政策是非正义的,而廖欣荣反对从正义与非正义的角度去命题。“国际上已经建构了一种新观点,少数民族在生存危机下寻求新的生存空间,这无关正义与否。”

解决之道是通过情景创造去介绍新史观,他如此去设计题干:“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关系……”

复旦大学教授李宏图则试图进一步解构高考的“权威性”。2005年开始,他六次负责上海高考历史卷命题,希望通过命题向高中老师们释放信号:只要踏踏实实回到教学本职,就能够应对高考。

奔向这一目标的路绝非坦途,李宏图有过“惨痛教训”。他曾在考卷的小论文部分要求学生们列出参考书目,考察他们的课外阅读情况,赋予小论文30分中的2分,没想到全军覆没。从测量学角度而言,这也意味着命题者的失败。

“都做不出来就说明太激进了”,李宏图意识到,高考是中国社会的产物,改革高考同样需要循序渐进。

“组织化”的改革就是这样一次成功范例。李宏图在试考考生中发现,熟记要点的学生得分高,而有能力组织语句的学生反而得分低,他决心让高考命题从“要点化”向“组织化”过渡。吸取了激进改革的失败经验,李宏图最初从问答题的5分中抽出1分,放在组织能力上,传递出信号,并逐年提高,最终在上海卷中摒弃了“要点化”的答题方式。

千里之外,王东杰在四川也有相同认识:“我5年的命题,其实有连续性,我们有大体共识,希望改革一步步稳健地前推。”

不能因批评而倒退

王东杰举例说,他和同伴一直试图用史学前沿的东西去更新教材中陈旧的认识,最初的步子很小,但在2009年那年迈了一大步;尽管自我感觉不错,在闱外却遭遇了大量批评。

“他们觉得难度太高,考这样的题目,老师教了白教,学生学了白学,试考的学生也觉得复习都白费了,他们批评考试里面没历史味儿”,这种说法无疑令王东杰惊讶,“我们想说,什么叫历史味儿啊,一了解,原来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这些概念。”

nlc202309041050

王东杰意识到,如果说闱内的同行尚有相似的学术背景、容易达成共识,闱外的沟通则困难得多。“我在闱外也有交流,一些老师已经完全不知道如何教书了,改变的过程非常缓慢,出题的人必须有延续性、要有一个明确的意识,每一年推进,比如第一年谈观点,次年要你证明观点,第三年要你用史实证明观点,最后要你拟小论文,难度和分值不断增大,这些改革决不可能一蹴而就。”

“即使这样,我们还是遇到各种各样的批评,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批评而倒退,否则,最后伤害的是整个未来。”王东杰更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骆冬青就曾成功“守”住了他命制的作文题:怀想天空。

“有老师问,天空不就在那儿吗,为什么要怀想?我跟他解释,天空是在了,可你想想你失去的天空呢?想到这个,学生就开始思维了,或许会想起《战争与和平》里的那一幕,面对天空,人的生命是多么卑微啊!天空既让我们的心灵有深度,也有具体的维度。”骆冬青告诉记者,除了这番动情的解释外,他还亲自写了两三篇范文,通过范文展示整个概念及其中连结,总算说服了组员。

尽管审题环节、学生试考环节、中学老师的存在、闱内闱外的批评都倾向于淘汰较难的试题,但在这些怀抱改革理想的老师的坚持下,总还有些“漏网之鱼”。

王东杰透露,他曾命制一道有关“五四”运动的选择题,命题组里的中学老师和审题组的老师全都做错,但题目仍出现在了试卷上,最终有约80%的考生都未能答对,“选项里有一个貌似政治很正确的答案,但不是正确答案。我们想做的,就是希望学生不要做什么题都用政治正确的标准去套,而是真正通过分析事情本身来作答。”

5月中旬,各地的A卷经过反复的斟酌、争论、查重、审题、试考、校对,陆续出炉,不少省市会在此期间组织体育比赛,让压抑了十多天的老师们放松下心情,有些地方还组织各命题组派出代表给所有老师搞趣味讲座。对那些试图在命题中实践理想的老师们而言,完成命题只意味着开始。

走出“死胡同”

试卷会引起怎样的反应?能否促进现实向目标更近一步?当命题老师们在高考结束后重获自由时,答案伴随质疑扑面而来。

各省市在高考后都会组织评估会,李宏图总是在评估会上收获“最好也最不好”的评价——高中老师们认为,他总是用历史专业的要求来考所有中学生,但学生中报考历史专业的只占一小部分,这样的命题,太难。

“我回答,正是因为他们不会再系统学历史,所以中学时代就应该了解历史学科的思维方式。”李宏图告诉记者,“他们认为我很难,最后他们也接受了,做研究的人都觉得这些年历史教育发生了变化,学术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体现在了教学中。”

王东杰遭遇的困难似乎要大些。他发现,当题目发生改变后,四川的中学老师做得最多的还是模仿形式,里边不仅有错误,老师们也没有能力引导学生们去习得分析的能力,摆脱死记硬背的应试传统。

他把希望寄托于闱外的沟通:“我们反复建议,要加强与中学师生的闱外沟通。比如我们可以把每年的命题方案公布出来,说出我们的思路、方式、标准答案。这样,师生都了解改革的方向,批评就不会那么大。”

在李宏图看来,无论批评,还是考生们的答案,本质上都说明了一点:现有的命题模式已经走到了死胡同。

“我题命得再好,考生都会用高中教育背出来的东西回应,命题质量越高,答题的分歧就越大,我的挫败感也越强,好题目被轻易击破,这不是历史教育的发展方向。”李宏图认为,人们常将高考称作高中教育的指挥棒,但其实高考根本上受限于现有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太强大了,不是老师怕我们,而是我们怕他们。这种模式必须要改变,但一时改不了”。

在他看来,高考经过数十年发展,已经摆脱了知识应对强烈的第一阶段,进入更注重思考、观念更多元化的第二阶段,然而,要向第三阶段转化,非一日之功。

在沿海某省的一次讲座上,李宏图阐述了这些观点,并建议中学老师们摒弃“要点化”的答题方式,向“组织化”过渡。

该省一位命题者姗姗来迟,错过了李宏图的讲座。登台后,这位命题者开篇名义:“历史高考没什么难的,大家督促考生把要点背清楚就行了。”

台下哄堂大笑。

“最根本的转变还没到来”,李宏图说,“或许就在未来5年中。”

高考作文试题命题的原则 第12篇

公平性是高考的核心价值观。高考作文试题命题应该遵循公平的原则。衡量作文试题的好与不好, 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高考作文试题的公平性, 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内容的公平性。作文试题所涉及到的内容, 对每一个考生应该都是公平的。检验作文试题是否公平, 不是由语文专家说了算, 也不是由知名作家说了算, 得由考生说了算。考生有话可说, 并且能够充分展示他们的写作才华的试题, 就是好的作文命题。越多的考生有话可说, 试题就越好;所有的考生都有话可说, 就是最好的作文试题。反过来, 只有一部分考生有话可说的, 就不是好的试题。所有考生都无话可说的, 就是质量最差的作文试题。

高考作文试题应该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既适应城市考生, 也适应乡村考生;既适应男生, 也适应女生;既适应汉族考生, 也适应少数民族考生。如果说高考作文试题是一道菜, 那么这道菜应该适应所有就餐者的胃口, 不能偏辣, 不能偏咸, 不能偏甜, 也不能偏苦。只适应少数人口味的菜是不应该端上高考这个餐桌的。如2008年浙江卷“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 照顾了城乡考生, 体现了公平性。而2009年江苏卷“品味时尚”, 则对生活在乡村的考生是不公平的。

检验一道作文试题是否公平, 还要看这个试题是否在以往的考试中出现过, 是否有同样或相近试题的文章在考试之前见诸报刊, 要尽力避开宿构。高考作文试题命题要避开那些流行的复习资料和各种书籍经常引用的材料。

第二, 文体的公平性。只要有利于考生施展才能, 有利于主题表达, 有利于考场发挥, 不管什么体裁都可以展现考生的写作水平。高考作文试题如果指定体裁, 难以客观评价学生的真实写作水平。因为有的学生擅长写记叙文, 有的学生擅长写议论文, 有的学生擅长写抒情散文, 还有的学生喜欢写诗歌。如果只要求写某一种体裁, 则对擅长这种体裁的学生有利, 但是对于不擅长这种体裁的学生就造成了写作的不公平。

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体裁和表达方式, 体现了不同文体的平等。但是, 近几年各省市的高考作文试题命题中, 又出现了指定文体的要求, 尤其是不许写诗歌。我国有着几千年的诗歌史, 诗歌写作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各种媒体发表了大量情真意切、感染力强的诗歌。湖北省2009年作文试题命题文体不限, 出现了一篇广为流传的满分作文“站在黄花岗的门口”, 此篇作文就是诗歌。那么, 诗歌还有什么理由在作文试题命题上受冷遇, 遭封杀?作文试题命题应该取消对诗歌的限制。

二、开放和限制相结合原则

高考作文试题的开放主要是指立意范围、题材确定、写作内容、体裁要求、字数要求等选择自由度的扩大。作文试题的限制是与开放相对的一个概念, 主要指在立意范围、题材确定、写作内容、体裁要求、字数要求扩大的同时, 又从范围区域上对这几方面给以恰当的限定。一道好的作文试题, 应该具有适度的开放性, 这样考生才有话可说, 有情可抒;同时必须有适当的限制, 这样才能体现高考作文的区分度和选拔性。开放性过度, 容易出现宿构和套作;限制性过强, 考生难以表现个性, 不利于抒发真情实感, 考场作文容易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

高考作文试题既要考虑向考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写作空间, 又要考虑评分的误差控制。限制过死, 如1978年和1979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是“缩写”, 评分误差小, 但缺点明显, 作文千篇一律, 创新的空间极小。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加大, 创新的空间也大, 限制性小, 优秀作文大量涌现;缺点是评分误差也自然加大, 而且为宿构和套作大开方便之门。

因此, 恰当地限制和开放相结合是高考作文试题命题应遵循的原则。

三、时代性原则

高考的目的之一是为高校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的传统。文以载道, 高考作文试题命题的时代性原则一直坚持至今。高考作文试题与社会时代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谓万变不离其宗。如1998年“坚韧——我所追求的品格”, 旨在通过作文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时代背景是1998年国企改革, 大量工人下岗, 牵扯到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时代背景是克隆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9年安徽卷“弯道超越”, 时代背景是全球金融危机。

四、关注“自我、自然、人生、社会”原则

高考作文试题命题, 不管花样怎样翻新, 最终要把考生引向关注自我、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关注社会。

关注自我。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 高考作文试题引导考生关注自己, 就是要让考生在审视自己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并发现自我从而造就自我。如2008年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 举手投足之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品行, 蕴涵着深刻的精神内涵, 折射出一个人的性格和道德。试题引导考生关注自己的行为, 就是在引导考生进行自我反省, 要扣问自己的心灵, 从而造就自己健康的人格。

关注自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水污染、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干旱、沙尘暴、洪水等灾害似乎在为人类敲响警钟。人类的生活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如果人类只顾一己私利而任意践踏自然, 那么人类遭受大自然的报复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关注自然就是关注我们生存的家园, 就是关注人类的生命和未来。高考作文试题引导考生关注自然, 实际上是激发考生对整个人类的终极关怀。如2008年江西卷让考生以动物的口吻给人类写一封书信, 引导考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注人生。人生, 是每一个即将走向成年的高中生都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人人都希望自己活得有价值。高考作文试题引导考生思考自己的人生是一个很好的导向。如2008年福建卷, 引导考生去对待多变的人生, 人生不可能永远是同一种味道, 充满了人生关怀。

上一篇:高校校园应急管理下一篇:小儿神经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