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语言积累范文

2024-06-15

丰富语言积累范文(精选12篇)

丰富语言积累 第1篇

一.阅读理解促积累

全国特级教师斯霞说:“读是阅读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 从启发谈话开始, 到认识字词, 教师讲解、朗读、复述, 直到结束谈话, 都离不开读。读能够加深理解课文, 能够帮助儿童掌握语言, 读多了, 读熟了, 课文的语言就可以进入儿童自己的语言里去。”让学生一边读, 一边展开想象, 将文字还原成画面, 促成“内心视像”的形成, 加快语言的积累。

1.初读感知中积累:如教学《火烧云》, 初读课文时提出边读边摘录词语的要求:描写火烧云颜色的;描写火烧云形状的;描写时间短暂的。学生既有效地积累了语言, 又迅速感知了火烧云的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2.细读理解中积累:如教学《将相和》中“完璧归赵”一段, 教师可这样引导:秦王写信给赵王, 说以城换璧, 赵王认为去也不好, 不去也不好, 真是 (左右为难) ;蔺相如认为还是去好, 而且认为完全可以不使璧白白落入秦王之手, 显得那样 (胸有成竹) ;蔺相如见秦王一心赏璧, 无意交城, 便假说璧有斑点, 有意把璧要了回来, 这是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蔺相如提出要秦王举行典礼才肯交璧, 其实他用的是 (缓兵之计) ;举行典礼的日期到了, 可他早已派人将璧送回, 来了个 (金蝉脱壳) 。

3.美读生情中积累。如教学《春》一文时, 让学生找描写春天美景的句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美美地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赋予作品以生命, 沉淀下来, 变成他们自己的语言, 积累下来为今后的发展打基础。

二.感悟品味助积累

入选小学课本的范文, 读来无不琅琅上口, 思之余味无穷, 具有极强品味性和欣赏性。

1.比一比:让学生运用调换、删减、增加、改变等多种方法和原文比较、品味, 在“顿悟”中加深印象, 积累语言。

2.演一演: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或细节、空白艺术进行表演, 以求对文章有一个再想象、再品味、再创造的过程。例如学《晏子使楚》, 可把课文改成短话剧, 让学生进行想象表演, 从而内化语言, 积累语言。

3.画一画:入选课文中的中国古典诗词,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如教学杜牧的《山行》, 可引导学生将诗中描写的石径、白云、人家、霜叶等用图画表现出来, 从而进入诗所描绘的境界。

4.看一看:“纸上得来终觉浅”, 有的诗文可让学生实地或通过现代媒体展示给学生看, 仿佛与作者一起游览、一起入境、一起动情。在这样的氛围下品味语言, 学生能真正感受作者的“妙笔生花”, 积累语言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三.品读赏析帮积累

在品析鉴赏中积累语言, 应在好词佳句的鉴赏中, 深化认识融会贯通, 把握实质将课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师:课文中有几个词语就很能说明“我”是怎么读书的, 你能找到吗?

生:“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师:这两个成语其实很容易理解, 你只要反复读读这段话就能明白什么是“囫囵吞枣”, 什么是“张冠李戴”。

生:我知道了, 文中说, 作者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 那些好汉的个性, 那些复杂的内容, 全搞不清楚, 这就叫“囫囵吞枣”!

师:是的, 后来人们就把读书等不加分析的笼统接受叫做“囫囵吞枣”。

生:“张冠李戴”就是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

师:比如, 我说“林冲倒拔垂杨柳”, 你同意吗?

生大笑纷纷摇头。

师:你们都笑了!是啊, 哪来的林冲倒拔垂杨柳, 这事可是花和尚鲁智深干的。我刚才犯了个什么错误?

生:张冠李戴!

师:是的, 后来人们常把这类弄错了对象, 弄错了事实的事称为“张冠李戴”。正因为读书囫囵吞枣, 所以才张冠李戴。

这样, 学生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把这些好词及意思记忆在脑, 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储备”。

丰富语言积累 第2篇

姓名:王萍地址:弥勒市古城小学邮政编码:652399电话:***日期:2013年8月22日

丰富小学生语言积累的几点尝试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积累训练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积累”是极其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训练。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积累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积累意识和习惯,提高积累实效;

二、注重在朗读中丰富语言积累;

三、指导学生把积累与运用结合起来;

四、注重在课外积累语言;

五、指导学生学会将积累的内容进行及时梳理并分类储存记忆。总之,学习语言重在积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扩大视野,树立大语文观,自身要喜爱阅读,坚持阅读。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高瞻远瞩,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阅读,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真情实感。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

关键词:丰富;语言积累;运用;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积累训练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积累”是极其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训练。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积累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积累意识和习惯,提高积累实效

《语文课程标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的语言积累意识和习惯,无疑是学生养成教育和习惯培养方面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言积累实效的前提。

基于这一点,每个学期的开学初,我并未急于讲授新课,而是立足于长远,向学生展示自己和部分学生的读书笔记,望着一本本精美而又充满个性的读书笔记,学生个个神采飞扬,羡慕之情油然而生,都想拥有自己读书笔记。此时,再来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课外读书笔记已是水到渠成,良好的积累意识和习惯也在学生的心中开始萌芽了。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过多地关注语言积累中知识点的扩充,而忽视了自主积累的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以至于学生往往是机械、被动式的接受老师布置的积累任务,其效果很差。其实,培养自主积累的意识和习惯远比增加积累知识更重要。因为,有了自觉地意识,养成了注重积累、善于积累的习惯,学生才会乐于读书,乐于积累。这种自主式的积累才是有实效的。爱读是多读的必要前提,多读则是爱读的必然结果。重要的不是要让孩子读多少书,重要的是让孩子喜欢上书,跟书交朋友,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我根据学生大都爱听故事,表现欲强的特点,借着给学生讲故事的机会,向学生推荐好书,并引导他们自己讲故事。在每天早读前的五分钟进行汇报,以分享读书收获的形式,来交流读书的情况。最后,语言文字兴趣积累要逐渐升华为审美积累。审美积累才是一种恒久的有强大内驱力的语言文字积累。

二、注重在朗读中丰富语言积累

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 “下笔如有神”。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我在语文教学中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读出学生自己不同的感受,从而读有所值,读有所得,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动情、生情,主动积极地积累语言。《山中访友》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抒情散文,以优美的笔触,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师可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可让学生观看大自然的图片、录像,也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真实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之情。在此基础上配乐读,表演读,反复诵读,在读中想象大自然的美景,在读中欣赏美丽壮观的图画,在读中感悟作者写作的特点,学生心通其意,必有身临其境之感,将自己融入优美文字之中,就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

三、指导学生把积累与运用结合起来

语言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如若不能把自己所积累的内容应用到自己的语文实践中去,只收集在本子上,语言积累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语言积累与张扬个性的舞

台。

⒈规范语言文字,在班级内部推广普通话。《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求:“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我们学校地处南方,班上大多数学生的方言意识根深蒂固,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学生没有讲说普通话的意识。这一弊端严重阻碍了语言的积累,也成为大多数学生语文学习运用的绊脚石。针对这一情况,我同全班学生一起分析了在生活中讲普通话的优势,然后共同制定班规:在学校每一位学生必须讲普通话。从此,每一位学生都在尝试着讲普通话,不断规范了自己的语言。一学期下来,这一举措收到了可喜的效果,班级语文成绩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更加丰富了,语文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可见,引导学生大胆讲普通,是语言积累的有效前提,也是语言运用的主要途径。

⒉拓展文本,开展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形式,让学生大胆展示,训练表达能力,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如学习《威尼斯的小艇》一文后,我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录到摘抄本上,然后让学生反复默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理解和课文中的语言组织在一起,向同学介绍威尼斯的风光和风情。说话前让学生把说的内容列成提纲,介绍时尽量用上自己摘录到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使学生在说中积累。另外,复述是将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有效方式。在学习了《颐和园》一文后,我引导学生反复研读文本,然后按照文章叙述的顺序进行小导游介绍,在表演中沉淀积累。

⒊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深化积累。语文教学,课堂是主阵地,但学生的语言积累要拓展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到统一,才能激发学生学语文和用语文的热情。在教学中,我利用文本,不断向生活拓展,引导学生自主积累语言。在此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在学习了相声《打电话》后,我发现了大部分学生非常喜欢相声这种语言表演艺术,抓住这一契机,我引导学生课外去收集自己喜欢的相声,在班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相声大赛。令我欣喜的是,一些平时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都能上台有声有色的为大家表演。又如,在临近期末的复习阶段,我总会绞尽脑汁为学生开展各种活动,一方面是为学生减轻压力,另一方面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运用语言的平台。比如课本剧比赛、“一

战到底”语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这一系列活的语文实践活动既激发了每一位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热情,又为语文学习增添了无限的乐趣,还深化孩子们的语言积累。

四、注重在课外积累语言

叶老曾说:“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这句话,道出了生活实践对语言积累的深刻影响。所以,我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多种表象。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常用的谚语、歇后语,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生活笔记中去。只有学会了品味生活,才会使生活的语言富有灵性。在课余时间我还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利用休息日尝试一日家长工作,在节假日深入农村体验生活,组织参观、访问,调查厂矿企业„„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便会自然产生联想,将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选择重组,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言,得到永久储存。

鲁迅先生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在语言积累中,只有培养学生广泛地观察,大量地阅读,主动地积累,养成“采蜜”的好习惯。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使他们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课外指导他们养成勤于动笔积累的好习惯,引导他们在阅读中摘录好词佳句、名言警句、成语、优美诗词等。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时留心媒体资源,把电影戏剧、报刊书籍、宣传标语、电视广播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好材料记录下来,并在同学中进行传阅交流,互相观摩。这样直接、间接的语言材料积累多了,写文章就会语言丰富,表情达意就能挥洒自如。

五、指导学生学会将积累的内容进行及时梳理并分类储存记忆 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能把《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推荐的优秀诗文背诵的滚瓜烂熟,然而让学生背诵两首思乡的古诗,结果很多同学瞠目结舌不知所措。问题在哪呢?显然,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积累是杂乱无章的,是硬塞进脑子的,而没有进行有效的梳理和分类存储,到要用的时候,却在头脑中搜索不到相应的内容,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现在,我应该清楚地看到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科书,每组课文,每次课后练习,每个“日积月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又不乏系统。要提高学生语言积累的实效,就要用好教材,依据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体系,指导学生对所积累的内容进行及时的梳理和分类储存记忆。只有那些在原有基础上对新的认知结构进行积极重建,使其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系统的积累才是有效的。帮助学生创建好自己的语言积累本,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积累的实效,也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其语言积累的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丰富语言积累 增强学习信心 第3篇

关键词 语言 积累 方式 方法

积累语言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促进学生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质。语言积累的内容应该包括语言材料的积累、语言范例的积累和语言知识的积累。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可以在学习中积累语言,可以在使用中积累语言,可以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可以在说话中积累语言,还可以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等等。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我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反复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

“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教师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环节之一。朗读在学生的语言积累中也不可或缺。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朗读,让他们在阅读中理解知识,在理解中阅读文本,反复进行,直到熟读成诵,读出其中滋味,读出其中情趣,达到读有所值、读有所得的程度,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轻松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文章,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的积累。

《富饶的西沙群岛》,景色美、文章美。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对西沙群岛的绚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进行了描绘;作者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一腔热爱之情完全寓于其中。在教学中,我们可为学生呈现西沙群岛的美丽图片,激发出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从而产生向往的意愿。然后,让学生进行阅读表演,对课文进行反复的诵读,指导他们在阅读中理解西沙群岛特点,在阅读中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在阅读中品赏美丽壮观的美景,心通其意,身临其境,倾注情感于朗读之中,语言的积累也就顺理成章。

二、训练说话,沉淀语言的积累

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训练的主要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把握时机,采取灵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帮助学生及时把感知到的语言材料吸收、内化到自己的语言材料库之中,不断运用,逐步沉淀,慢慢积累。

教学《盘古开天地》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美词佳句摘录下来,随时随地地进行反复阅读,对课文的内容细致感悟,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文中语言有机结合,形成自己的语言,再把《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介绍给同学。在介绍之前,我们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先把说话的内容提纲列出来,要求学生在介绍时适时引用摘录的名词佳句,帮助学生在说话训练中积累语言。

在引导学生沉淀语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经常使用复述的方式,复述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将课本语言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复述的方式也可以形式多样,可以是对故事的描述、可以是模拟导游的介绍、可以是即兴表演等,只要能起到促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即可,有效帮助他们进行语言的积累。

三、指导运用,深化语言的积累

学以致用是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练习写作,在习作中有意识地积累语言。在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灵活运用,深化语言的积累,要设计能够引导学生迁移的练习,引导学生对语言有机积累,不断沉淀。

《可贵的沉默》一课中,四字词语比较多,我们可以要求學生抄写这些四字词语,然后选择中间的两个成语造句。这类练习,可先让学生完成词语的抄写任务,再理解这些词语,然后给学生自由选择、灵活运用的权利。在学生造句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对摘录本上分类整理的词语灵活运用,表达出自己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反复的语言运用,既可以深化学生自身语言的积淀,又合理地汲取了一些新鲜的词汇,使学生的语言不断得到丰富,逐步达到语言再积累的目的。

我们在实施评价的时候,对选材比较新颖、用词非常准确、词汇相对丰富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表扬,充分调动他们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激发他们深化语言积累的内在动力。

四、走进生活,勤于语言的积累

语言积累离不开生活的体验。生活一点一滴的慢慢积累就是学生语言深化、沉淀的过程。可以说,生活实践是学生语言积累的最佳途径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习惯,学会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不断积累语言。我们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用笔记录美好生活;走进社区、工厂,记录生活中的语言。能品味生活,才能品味语言;会品味语言,才能品味文章;会品味文章,才能积累语言。丰富的生活积累,必然促使学生在头脑中进行选择、重组、优化语言,而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内化语言的过程、积累的过程,一旦形成沉淀将终身受用无穷。

我们要善于找寻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的途径,教会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方法,帮助他们广泛收集“原材料”,经过加工、打磨、包装,最终形成自己的“产品”,推销到“市场”,形成自己的“品牌”。

借助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第4篇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 他们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 恰当地结合图画识字认词, 就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因此, 我就选择了一些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 比如, 我让学生在每一课后面自己画一个“摘星卡”, 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一些好的词语摘下来。再如, 学完《小露珠的梦》以后, 我关注到课后题是要求学生想象小露珠来到大海以后看到了些什么?我便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 画下小露珠看到的场景, 并且可以用好词、好句来装饰场景, 学生兴趣盎然……其实他们的画、写过程就是一个积累消化的过程。如此坚持, 每上完一节课, 学生们都会有一些新的词语、句子或读写经验等等“入账”。

我还在晨读时间开设“信息交流窗口”引导学生交流, 轮流让学生上台来讲话, 交流信息, 内容可以是发生在周围的真人真事, 也可以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些生活小常识, 还可以是最近背的一些古诗、儿歌等。另外, 我还允许学生回家做完作业后看动画片, 把动画片里的生动有趣、朗朗上口、悠悠入耳的优美语句或故事情节记在脑子里, 第二天早晨带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对于这些, 学生记起来一点负担都没有, 积累的兴趣也就马上激发起来了。通过这项活动可以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 并沉淀积累。无形中学生的语言仓库在丰富, 阅读与表达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鲁迅先生说过:“采过许多花, 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 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到了中高年级, 每周我会给学生们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 或者带学生到我校阅览室去借阅书籍, 或者让学生带来自己的书和同学们交换阅读, 或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篇有趣的文章进行表演比赛, 并且我还会发给学生每人一张阅读书目表, 让学生把所读的课外书的书名、书内主要人物、主要的故事情节填在表里, 每月评选一次, 读书最多的学生会得到一张鼓励“喜报”。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 心理上就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 也就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热情。这项活动为班级营造了“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 激励学生爱读多读, 与书籍走得更近, 养成良好的读书风气, 从而达到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

随着学生积累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积累的能力愈提高, 我在平时每周的作业中又加了一项作业评比。这项作业是一项独特的作业, 我给它取名为《自编书》。这项作业是以书的形式呈现的, 里面的主题和取材范围不限, 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来设计。开始时, 我会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平时用你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收集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材料, 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整理, 把它编写成册。《自编书》包括封面、序言或编者的话、内容三部分。其中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摘抄课外精美文章中的妙词佳句, 可记录每天的人文轶事, 也可以积累名人名言、成语、历史故事、古诗赏析等等小栏目, 当然也少不了自己记录下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尽量使形式多样、活泼, 还可使每一页图文并茂, 展示自己的美术与版面设计才能。这样充分给予学生彰显个性的空间, 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 展示的作品也极为优秀。每周我班总能评选出一些“最佳书籍”, 同学们之间会相互鉴赏, 取长补短。我们还会利用家长开放日把学生的作品面向家长进行展示, 翻阅着本本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自编书, 家长们感到惊讶, 同时换来了家长们的啧啧称赞。不过我认为此项活动更为可贵的是使学生达到了自主进行语言积累的效果。

每周每一位学生的自编书我是必须批阅的, 我也总会从中发现一些优秀的作文, 这又给学生创设了展示交流的平台———“星级作文榜”。每周把优秀作品嵌入榜内, 利用晨读时间请小作者们来读文章, 并与学生就文章展开讨论。不知不觉中, 学生们在相互交流、鉴赏中提高了作文水平。“星级作文榜”每周都会有新作品出炉, 换下来的作文我就分类收纳到了我班的作文集锦中。我班共有作文集锦五本, 即《倾心》《人物写真》《逝不去的回忆》《景物》《诗歌》。这五本作文集锦可是我班的珍宝, 学生们都为自己的作品能入集锦而骄傲, 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丰富语言积累 第5篇

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在于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怎样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呢?

一、利用传播媒介,在听中积累语言。

当今传播媒介丰富多彩,电视、广播、录音机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传播手段。通过这些传播媒介学习语言,对学生来说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声情并茂的讲解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的个性,知道事物的善恶,对所听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讲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我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组织学生认真收听、收看美文欣赏、童话故事、新闻报道、各种活动等,在收听、收看完后作适当讲解、赏析,让学生获得活生生的语言文字。

二、强化熟读背诵,在诵中积累语言。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践证明,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读”和“背”,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更能让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材料。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要使学生对语言的运用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复,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熟读和背诵便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由之路。

三、扩大课外阅读,在读中积累语言。

吕叔湘先生说过:“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大概是三七开吧。”积累语言材料光靠课内加强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课外引导学生广泛地进行阅读。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尽量扩大自己的课外阅读面。我为学生列出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地多读、广读。我坚持做到以下四点:

1、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给学生留出阅读的时间;

2、在课堂上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其会读会摘录。

3、提出语言积累的具体要求,对所摘录的好词好句好段,要求学生每两周进行一次自我梳理,归类“入库”,每学期末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翻箱倒柜”,使积累的语言文字不至于“发霉烂掉”,从而提高积累的长久性。

4、每周定时检查,并作好统计,在班上公布,给认真的学生加星。这样做,促使了学生更自觉,更认真地进行阅读,保证了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开辟说话园地,从说中积累语言。

说话是对语言材料的一种使用,它能让学生一方面运用积累的语言,另一方面进一步积累语言。为此,我开辟了说话园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如开展课前五分钟系列演讲训练,让学生按座位顺序,每人一次,提前准备自己课外阅读的精彩片段;每周举行一次好词好句欣赏会,让学生将自以为优美的词、句、段与同学一道仔细品味;每两周举行一次故事会或诗歌朗诵会、好词好句接龙比赛、辩论会等,这不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促使学生读相关方面的书,而且巩固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五、增加习作密度,从写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的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习作训练则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习作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要使大脑内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周转的密度,为此,我要求学生常练笔。不过,千万不能让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负担,应该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来做这件事。这就要求我在设计习作练习和讲评习作上花力气,经过探索,我做到口头与书面结合、片断与成文结合、大作与日记结合、自由作与统一作结合,可以分步练、集中练,可以教师评、学生评,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并且一旦发现好的习作,立即投稿,当见自己的习作换成了铅字,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习作成为他们内在的愿望。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

丰富课外阅读 轻松积累语言 第6篇

海量阅读,丰富语言

实践证明,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开阔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能够让学生获得大量的写作素材,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技巧,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读书时间合理安排 在教学中,笔者首先在学校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亲子阅读的开展也保证了学生在家读书的时间,家长填写亲子阅读记录卡,根据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促进学生读书。

阅读书目精心推荐 结合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乐天小学“书香校园”的建设,根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每月给学生推荐阅读《中外寓言故事》《爱的教育》等书目。“书非借不能读也”,笔者让学生分开买书,互相借阅。此外,笔者组织课前读故事或讲故事活动,每讲一次可以加两颗读书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读书展示促进交流 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每月举行一次“好书我推荐”“读书小报”和“读书沙龙”活动。“好书我推荐”即学生每月必读一本书,月底填写“好书推荐卡”,向全班同学推荐好书;“读书小报”的评比增加了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读书沙龙”针对“小书虫俱乐部”的学生,给他们列出选读书目,并且背诵《三字经》或《论语》,每月展示一次,以点带面,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精心指导,品读语言

学生的阅读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由课内到课外,做到精读和泛读。精读就是理清重点句、难懂句,勾画出表达文章大意的关键词句,精读需要反反复复地读,要详细地分析,把有价值的语言进行积累。如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等。所谓泛读,应该广泛地阅读,快速地浏览,吸收其中的精华,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看的课外书多了,积累的知识也多,表达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在泛读时,要在保证一定正确理解率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

背诵过关,积累语言

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是主要以背诵为主,这也是古人的主要学习方法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应多方引导学生多读,多读至熟读,熟读至背诵。

首先是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让学生背诵,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学生的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词语和句群,乃至一篇篇精致的美文,会给他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通过“背诵过关卡”的形式,采用家长评、组长评、老师评的方式,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背诵。“课文背诵过关卡”上列出本册课后题要求背诵的篇目和段落,每背过一次,就是闯过一关,就得两颗星。首先由家长对学生背诵情况进行评价,再由小组长进行检查,教师进行抽查。这一评价记录在“小组学习评价”里,纳入学生每个月的综合评价,与每个月的“星级队员”挂钩。

其次是经典背诵方面,学校正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弟子规》是全校必背篇目,笔者把“课文背诵过关卡”移接成“经典背诵过关卡”,将《弟子规》分成24节,学生每背完一节就是过一关,就能得到两颗星,布置学生两天背一节,学生扎扎实实地去背诵,常能听到他们课下三五成群背诵的声音。

最后是学生自主选择背诵篇目,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书籍,选背一些优美句段、名人名言、歇后语等,只要是学生感兴趣都可以背,只要背过让组长检查过关,就是挑战自己成功一次,奖励四颗星。学生自主选择背诵,每周举行一次擂台赛,选出擂主,以后每周进行打擂活动。

作为语文教师,要守住教学的一亩三分地,让它散发馥郁芬芳,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积累语言。小学生学习语文只有坚持不懈地读书积累,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不断地提高。

怎样丰富小学生的语言积累 第7篇

一、在教材诵读中积累语言

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悟力、欣赏力,可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抓诵读选择有价值的语言进行积累。如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文课中的重点段落等。我平时不断地鼓励学生抄录并诵读,在诵读时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然后聚零为整、融会贯通。语文课本中每个单元都有几篇课文,每教一篇课文,我都要求学生用笔把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画一画,采用背诵的方法积累词语。《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提出:“背诵是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材料的好方法。”所以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背诵。有些课文是要求整篇背诵的,我十分重视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背诵方法。如,我在指导学生诵读《草原》时先让学生熟悉课文分五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五方面内容,指导学生以每一段为单位进行朗读,在朗读每一自然段时,又分层进行朗读,当学生每一层都读熟练之后,再把每一层都连起来,整段进行朗读,当学生把每一段都读熟之后,最后再把每一段连起来,整篇有感情地朗读,接着按这样的方法再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在朗读中,学生逐步把陌生的语言变成熟悉的语言,感受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有些诗歌、名言警句,则可以采用手抄和背诵相结合的方法。我还运用听写、默写的方法巩固词语。每一课后面的新词语都要听写。在每一节课开始,我都要求学生听写词语,有时让学生到黑板上写,有时听写在听写本上。我还组织学生合作、互相听写、自行默写等。此外,还要防止学生遗忘,即使熟读成诵的,也要隔三差五地加以复习。

二、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看课外书是一种很好的积累词语的方法,我让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课外书籍进行语言的积累。每星期我都用两节活动课让学生专门进行美文欣赏、阅读世界名著等,从课外阅读中认识文学名著,对《三国演义》、《高老头》、《复活》、《巴黎圣母院》等名著有所了解。不仅如此,我还把阅读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要求学生每天放学后阅读半小时课外读物,互相推荐适宜他们阅读的课外读物。因为学生阅读的都是他们喜欢读的内容,所以兴趣都很浓厚。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积累非常丰富。

三、在特定环境中积累语言

事实证明,如果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或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进行有目的的说话练习,学生将会对语言产生深刻的印象,语言积累自然也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在一次描绘春天的语文实践活动课上,我播放轻快的旋律,布置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填空:“春天来了,大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了。冰雪消融,草长莺飞,各种花儿争奇斗艳,大自然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你踏着明媚的春光,漫步于田间小道,看到眼前的景象,

如果你是诗人,你会吟诵诗句_______;

如果你是画家,你会画下诗句____所描绘的景象;

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马上想到_____;

如果你是学生,你会用_____的诗句来描绘眼前的景象。”

伴着优美的音乐,读着启发性的提示语,学生平时积累的描写春天的诗句被激活。他们纷纷交流,提高了对诗词的品味,活化了语言积累。

另外,我们生活在现实中,每天都接受到众多语言,尤其是老百姓的口头语言,都是语言中的精华,如俗语、歇后语、谚语。在上网、看电视或与人交谈时,可以把自己从中学到的优美词汇或语句摘记在本子上,有空时经常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如一些电视广告、餐厅标语中的优秀语言,如“自然最健康,绿色好心情”、“只要有梦想,凡事可成功”、“时间改变一切”等,都值得我们去积累学习。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看、多记、多用,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提高。

四、在实践运用中积累语言

如果没有运用,语言积累就没有灵性和活力。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运用中,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积累的好处,真正将积累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1. 在口语表达中积累。

每次上课伊始,我都会组织学生进行两分钟的口头交流,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内容自由选择,可以是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也可以是一则故事。为了完成任务,学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好办法,有自己写的,有书上看来的。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仅学习了语言,而且运用了语言,语言能力明显提高。

2. 在作文练习中积累。

习作练习应拓宽渠道,引导学生经常练习小练笔,如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写心灵日记等。我经常让学生观察某个地方(如池塘,草地等)在不同季节的特点,每一个季节都让学生做好观察记录。一年下来我再让学生把观察记载整理成一篇完整的作文。学生不仅把观察到的内容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还运用自己从前积累的新词汇。学生在反复的语言运用中,不断地丰富自身语言,实现语言的再积累。

3. 在人际交往中积累。

丰富语言积累 第8篇

一、理解中鲜活积累

语言积累不是机械地抄抄写写, 也不是死记硬背。不少教师因为怕别人说是烦琐分析, 就不敢涉猎, 似乎背些好词、好句, 多记诵名家名篇就水到渠成了。其实, 语言积累是一个过程, 一般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复杂过程。没有此为基础的记忆是机械记忆, 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积累。也不利于灵活自如地运用。

二、情境中运用积累

若想保持语言积累的牢固性和再现的敏捷性, 只靠感悟理解、交流是不够的, 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诵读。但在继承传统的教育实践经验的同时,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她的不足:“读书死, 死读书”, 不但浪费精力, 同时消极积累的语言也不利于内化运用。所以, 教师应在教学中寻找传统语言与当代语言积累的契合点, 为学生积极主动地积累语言提供方法和保证, 并引导有效积累。在情境中积累, 运用生动的语言或多媒体等手法创设情境, 使他们心情激动、心灵震憾。例如:

(1) 每逢大地回春, 万物复苏时节, 远在国外工作的姑父就会借用王安石的诗句“, ”来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无比思念。

(2) “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 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 文天祥说“, 。”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 。”

(3) 妈妈总反对我看课外书, 我真想把这句读书名言告诉她:“”

(4) 我还知道李贺借马来抒发自己为国建功立业情怀的诗句是:“。”

(5) 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中的“, 。”

这两句既写出了庐山的丘壑纵横, 又告诉我们考虑问题应客观全面, 在对学生的训练中, 既促进了对诗词的品味, 又活化了语言积累。在创设语境、练习说话中积累语言就会落到实处。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 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 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 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 达到语言的再积累。

三、活动中深化积累

语言积累不是学习结果的描述, 而是一种持续的学习状态的行为。只有激发了学生积累的兴趣, 使他们产生积累的需要和欲望, 积累才会有内驱力, 而活动是激发兴趣的载体。如开展讲故事、古诗诵读赛、新闻广角 (每日介绍新闻) 、优美词句本 (展评摘录的优美词句) 、表演课本剧、当“小导游”等。例如, 教学《烟台的海》时, 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 选择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一个特点介绍, 学生根据课文描写, 充分发挥想象, 介绍得声情并茂, 兴趣盎然。如“……四周吹着海风, 到处弥漫着大海的味道, 你会更深切地体会到大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现在请各位游客朋友们随便走走, 好好欣赏大自然这位‘能工巧匠’给我们留下的精美的‘艺术品’吧。愿你们玩得愉快!”

丰富多彩的语言积累活动, 使学生渐渐地激发了积累的热情, 培养了浓厚的积累兴趣。另外, 每天“一练笔”, 充分利用教材的教学资源, 挖掘课文中的相关因素, 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教学《海伦·凯勒》一文时, 引导学生通过体会“不分昼夜、吮吸、拼命、如饥似渴”等词语, 感受到海伦·凯勒身上那种对知识的渴求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 还让学生用这些词语写一段话。在评析时, 对选材新颖、用词准确、词汇丰富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 调动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积极性, 激活了学生积累语言。

四、生活中丰富积累

语文学习并不是孤立的, 它和民族的文化紧紧相连, 和生活实际紧紧相连, 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 文化积累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 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语文学习, 是一项充满体验和情趣的活动, 必须注意文化积累和生活积累。语文学习的领域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整个世界都是学生的教科书。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大脑感受大干世界, 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 它培养的不仅仅是语文能力, 更重要的是学会思想和真实地看待这个世界。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说到底是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学生在认识日月星天、风霜雨雪、绵绵山岭、茫茫大海时;在欣赏农田水库、山村果园、防护林带、园林花卉时, 领略了自然世界的美妙神奇、陶冶了情感, 增加了认知, 同时必然伴随着语言的丰富。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是发展语文素养的前提条件。阅读从某种角度上说, 就是语言文字信息激活生活积累, 形成再现和再造表象的活动。所以茅盾说, 读书应当一边读, 一边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 或者一边读, 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中去看。萧乾则有阅读是用“库存”去兑取“现金”的巧妙比喻。就作文而言, 生活是作文之源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 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更要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目前, 积累生活显得更为重要, 因为现在的学生生活积累并不富有。这使他们很难理解那些内涵丰富的文字材料, 中华民族的许多传统经典成了他们难以消化的“残羹冷炙”, 影响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削弱了积累的欲求, 从而也影响了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观察自己的生活, 观察自己和周围人们的日常活动, 扩展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 帮助学生积累生活, 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 结合教学适时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 使学生广泛地接触自然和社会, 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打基础。

丰富语言积累 第9篇

一、培养职高学生语言积累习惯

语言积累习惯的形成是促进英语写作的前提。因此,职高英语写作教学需要将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习惯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提高写作教学高效性。为了使学生养成语言积累习惯,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帮助学生养成书写英语日记的习惯。不少高职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存在无从下手和无话可说的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不足,信息储备不够。因此,英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和感受周围的事物和人,并用英语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观察的事物以及感悟。例如在植树节当天,学生可以用英语文字写了一篇简单的日记,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It was Tree Planting Day.It’s very hot.At nine o’clock,we began to plant trees.First we dug holes.Then we put the young trees into the holes.We filled the holes with earth.At last,we watered the young trees.We were all tired.But we were very happy.We hope the trees will grow well.

鼓励学生进行英语日记写作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提高他们对英语词汇、短语、句式等的运用能力,同时引导他们用英语日记的形式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呈现出来。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写作之前进行交流探讨,在完成写作之后互相传阅,相互学习。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重点关注学生英语积累习惯的形成。

第二,对学生组织英语句子的能力进行训练。在英语写作当中职高学生由于受到母语语言的影响,往往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会采用汉语的表达方式,从而使他们组织句子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对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组织英语语言的能力进行科学训练,并在学生遣词造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突破汉语表达的束缚,根据英语表达的特征进行造句,提升语言组织水平。教师可以用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语言组织的训练:一是对学生进行连词成句的训练。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词语,要求学生模仿新学的英语短语以及句式,将它们组织成一个新的通顺的英语句子。二是根据英语教材当中的对话,指导学生进行改写,从而将简短的对话变成一篇英语短文。如,学生可以根据以下对话进行“Booking in the hotel”的写作:

A:Do you have a single room for two nights?

B:We only have a small suite.

A:What’s the rate?

B:$50.00 a night,including breakfast.

A:Fine.Could you show it to me,please?

B:Of course.Just follow me.

二、加强职高学生听说读写指导

英语写作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语言运用技能,不能单纯地依靠英语写作训练,英语写作体现的是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水平。为了提升职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之外,还要加强对听说读写的综合学习指导。

第一,提升学生的听力。教师可以借助课外的听力学习资料以及教材中的听力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听力训练。在训练之前教师要确定好任务的目标和要求,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明确目标和要求的引导之下捕捉到关键信息。对学生进行英语听力训练不仅仅能够提升他们的听力水平,还能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使学生对英语句式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进而进一步提升英语语言组织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高职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困难的重要原因在于不善于进行英语语言的积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广泛地阅读,无论是课内教材还是课外阅读资料都可以广泛涉猎,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加语言积累,为今后的写作提供良好的素材。教师要督促学生在阅读英语篇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背诵优秀语句、段落,积累大量的词汇、句式和短语等,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扩充词汇量,从而使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更为轻松,在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学生在阅读中可以积累这些优秀句子,并将其运用到写作当中:“I figure life is a gift and I don’t intend on wasting it.You never know what hand you’re going to get dealt next.You learn to take life as it comes at you.”“You make millions of decisions that mean nothing and then one day your order takes out and it changes your life.”

第三,加强学生口语能力。口语表达是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口语训练当中能够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词汇、短语、句式等内容,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灵活性。教师同样可以在英语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用英语述说生活中发生的事、用英语交流学习方法等。这样的训练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语句以及相应的表达方法,也使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进而为他们的英语写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第10篇

一、字词积累是基础

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 它们像砖头、木头、沙石等, 是构建语言建筑物的基本材料。没有大量词语作基础, 人们无法建起好文章的高楼大厦。陈仲梁先生曾提到:当代中学生文化底蕴怎么样, 某种程度上可以从他的字、词、成语掌握多少来衡量。因此, 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在培养学生语感、理解能力上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字词的学习, 可以为阅读写作练就基本功。所以学生的字词积累十分重要。在这方面小学教学做的不错, 但进入初中以后, 有些教师对字词积累就很不认真, 甚至对此满不在乎, 还有些教师认为, 课程改革了, 教学方法改变了, 字词不用教了, 学生字词不必像以前那样日积月累了, 把这项工作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处理, 对学生的积累过程、积累效果完全漠视、不闻不问。长此下去, 势必会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字词积累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 学生才能准确、生动、形象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 表达自己的思想, 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字词教学在初中阶段不应被弱化。

二、阅读积累是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有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借助工具书读懂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新课标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 而且进行了量化, 明确要求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语言材料, 诵读优秀诗文, 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 , 课外阅读总量每年不少于40万字。强调积累就要求我们树立大教育的观点, 走出课堂, 以课内促课外, 去阅览室、去图书馆、去书店, 去网上、去参加比赛, 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感受语言的优美, 体会阅读的乐趣。

在语文教学中应积极探索阅读积累的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阅读积累。

1. 在课堂朗读中积累。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 用声音立起来, 出口的声音载着思想感情, 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重视朗读, 是传统的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 有道是: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读, 包含着对语言文字“感知理解———吸收积累———内化创造”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新课标强调积累就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这样, 学生就在大量的读书活动中, 增长见识, 开阔视野, 书中的谴词造句和表达方式就会成为学生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一部分, 也会把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实践中去。

2. 加强古诗文背诵, 丰富语言。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 实现“量”的积累, 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 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 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那么,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 引导学生多背, 实现“量”的积累呢?课本中提到的自然要背诵, 我们还可以将课外的一些经典诗词印制成册, 采取每周一诗的做法, 让学生将本周要背的诗写在教室后边黑板上, 促进学生背诵。

3. 推荐相关读物, 广泛阅读。

教学中,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创设宽松的阅读氛围, 放手让学生阅读, 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在读物的选择上, 采用教师推荐, 学生自选, 生生交换相结合的方式,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欢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让学生大量阅读, 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内容健康、有利于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 又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的书籍或篇章。

(1) 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这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如学完《大堰河-我的保姆》后, 向学生推荐《艾青诗选》;学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 向学生推荐《水浒传》, 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又能巩固拓展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2) 推荐一些篇幅短小、思想健康、意境深远、主题深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书籍。如《智慧背囊》、《时文选粹》、《阅读与鉴赏》、《读者》等。

(3) 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 甚至可以让学生的两节作文课在阅览室度过, 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网上阅读。

(4) 报纸、新闻节目也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 它们的语言更具有时代性、新鲜感, 能更与时俱进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 只有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达到课标提出的阅读目标, 才能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 积累文化, 积累精神, 打好文化底蕴, 开辟内化语言积累的崭新天地。

三、写作积累是升华

中学生怕作文, 怕就怕在“无话可说”。为什么中学生作文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呢?我想, 这是因为一些同学平时对生活中的事物没有留心观察, 即使接触了, 也没有“有感而发”、写写日记。

中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时期,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在生活中对事物都非常敏感, 怎能不对耳闻目睹的事物产生感想?一旦把这种感想用文字记下来, 不就是原始的作文吗?因此, 要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 并为了写好作文而留心观察、积累资料, 首先应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总之, 语文教学应重语言积累,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是人们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一个人的语言积累、语言经验越丰富, 他的表情达意也就越流畅, 越准确, 越生动, 他的语文素养就越高。因此, 语文教学应重视语言积累。

摘要:重视积累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优秀传统,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积累”, “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 要“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在“总目标”中又提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没有积累就没有语文, 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语言积累的过程, 要从字词、阅读、写作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

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之我见 第11篇

【关键词】 语言积累;阅读;赏析

【中图分类号】 G62.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一、阅读中丰富积累

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读有所值,读有所得,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叶圣陶先生曾把有感情的读称为“美读”,并指出,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在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因而,教师要注意引发学生在朗读中动情、生情,主动积极地积累语言。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景美文美,它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西沙群岛的绚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可让学生观看西沙群岛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爱向往之情。在此基础上配乐读,表演读,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西沙群岛的特点,在读中想象西沙群岛的美景,在读中欣赏美丽壮观的图画,学生心通其意,必有身临其境之感,将自己融入优美文字之中,就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巴金先生也曾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的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巴金先生的话给我们的启发是很深的。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的积累。

二、赏析中深化积累

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可在赏析中积累。我们强调在赏析中积累语言,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应在好词佳句的鉴赏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如《翠鸟》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我稍加了一下修改,改成了“翠鸟蹬开苇秆,很快飞过去,叼起小鱼。靠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读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哪句好,好的句子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这些句子,然后从句中用词造句等方面入手,引导想象,品词析句,体会翠鸟捉鱼是行动敏捷,如“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可先指导学生从“像箭一样飞过去、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想象朗读,品味描述,学习作者是抓住特点描写动物的写作方法。这样,学生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这些好词佳句记忆在脑,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储备”。

三、说话中沉淀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形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如积累运用六中的阅读短文《珍珠泉》,我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录到摘抄本上,然后让学生反复默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理解和课文中的语言组织在一起,向同学介绍珍珠泉的泉水。说话前让学生把说的内容列成提纲,介绍时尽量用上自己摘录到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使学生在说中积累。另外,复述是将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有效方式。在教学中,以故事描述、导游介绍、即兴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在说话中沉淀积累。

四、运用中深化积累

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成功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各学段目标中也都提到:“在写话习作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学生有意识地在运用中已有的积累语言,是深化积累的最佳方法。如独立阅读课文《可贵的沉默》一课,文中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很多,如“左顾右盼”,抄写这些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两个造句。进行这类训练,我先让学生抄写词语,理解词语,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灵活运用。学生写句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摘录本上分类整理的词语,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在习题评析时,对选材新颖、用词准确、词汇丰富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调动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内动力。

五、课外勤于积累

叶老曾说:“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这句话,道出了生活实践对语言积累的深刻影响。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多种表象。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常用的谚语,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生活笔记中去。学会了品味生活,才会使生活的语言富有灵性。还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便会自然产生联想,将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选择重组,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言,得到永久储存。

鲁迅先生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在语言积累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地观察,大量地阅读主动地积累,养成“采蜜”的好习惯。教师要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使他們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指导他们在阅读中摘录好词佳句、名言警句、成语格言、优美诗词等,把生活学习、电影戏剧、报刊书籍、宣传标语、电视广播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好材料记录下来,广撷博采课外语言,并在同学中进行传阅交流,互相观摩。这样直接、间接的语言材料积累多了,写文章就会语言丰富,表情达意就能挥洒自如。

丰富积累写真写实 第12篇

那怎样使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发表!我想方设法地去“发表”学生的作品。怎样发表学生的作品?我主要采用“朗读”“贴作文墙”和“博客”几种方式。而这几种方式中用的最多的还要数“朗读”。每节语文早读课上我都请2~4名学生上讲台朗读自己的优秀周记或习作。其余同学给予评价。这样一来, 既激发了学生的习作激情, 又有了真正的“监督”, 写作上的打假就能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同学们给出的建议也利于作者进行二次修改。

有了习作的热情, 明确了习作的目的, 并不代表就能写出优秀的作文。为了使学生每次作文时“有米下锅”, 避免假话、空话, 在今年任教五年级的这一学年里, 我带着孩子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间游戏活动和体艺竞赛, 引导他们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多角度观察, 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学生的生活越丰富, 习作的内容才能越充实,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要从丰富学生生活, 积累大量的习作素材入手。这样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优秀作文。

一、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会观察

要想使自己的作文丰满生动, 就必须有一双慧眼, 善于观察生活, 并养成观察事物, 分析事物的好习惯。

早春时节, 当柳芽刚刚钻出之时, 我就引导孩子们确定一物或一景, 隔一天观察一次适时记下自己的发现, 写出自己的感受。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雨后或持续暖晴的天气里花草树木的变化是令人欣喜的, 是他们从没留意到的。

在桃花盛开之时, 我带着孩子们去桃园春游, 孩子们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来到桃园, 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 每一颗桃树都像披上了粉红的霓裳。这一朵朵粉红的桃花娇嫩、鲜艳, 与花下的枝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那枝干像一位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树皮呈铅灰色, 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灰褐色, 皮上多处皴裂, 裂口处多能看到一个个琥珀状的树脂, 那酱色的树脂呈半透明状, 捏一捏很有韧劲。同伴放一粒在我手心, 说是送给我的QQ糖。除了树脂, 你还能轻易地从树干上找到许多肥大的蝉壳。遍地都是五颜六色的花草, 地面像被铺上了一幅美丽的壮锦, 黄灿灿的蒲公英紧挨着细细碎碎的满天星, 紫色的小野花正举着喇叭吹奏着动人的春之歌。小草从花间探出头来, “张望”着, 似乎好奇着我们的到来……多么生动的文字啊, 孩子们写得是所见所闻, 说得是真情实感。

二、在活动中积累, 丰富素材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圣陶先生这句话十分明确地说明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 有东西可写, 我利用每天的大课间一小时带着孩子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游戏和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我要求孩子们留心活动的过程, 注意活动者与周围人的表情、动作、语言, 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在活动中你还悟出了什么道理。在我的引导和学生的努力下, 孩子们记下了一个个或生动有趣或深刻难忘的瞬间。请看我们班夏政权写得《难忘的大课间》:

几天前的一个下午, 我和王永彬、柏云、宁尚志他们打篮球。一开始我们玩得兴高采烈、大汗淋漓, 可过了不久, 悲剧发生了。

柏云抢球时用力过猛, 一下子撞上了宁尚志, 柏云的嘴角破了, 宁尚志的胳膊被柏云撞了一个深深的牙齿印。柏云下跌的时候腿还抖了一下, 幸亏我和王永彬扶住了柏云, 要不就摔下来了。我和王永彬把柏云带到了水池边, 让他赶紧用水冲一冲。老师看见了向我们走来, 问我们怎么回事。我们把事情的原委讲了一遍, 老师二话没说就赶紧把柏云送去了医院。离大课间结束还有十几分钟, 但我们都没心思玩了, 在默默地期待着柏云的归来。

“滴答、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柏云终于回来了, 他的下巴被缝了四针, 我们心里很难过。

“我不值得你们这么伤心呀, 如果你们的成绩下降了, 你们还不来找我算账。”柏云都伤成这样了, 还来安慰我们。我心里突然涌上一股暖流, 感觉很温暖。柏云是今年刚从老家转来的。从开学到现在, 就短短几天, 我和王永彬就成了柏云的好朋友, 我们发现柏云不仅开朗而且心地很善良。

像这样的日记还有很多, 如《一件搞笑的事》《快乐时光》《我变“超人”了》……丰富多彩的游戏和体育活动充实了他们的生活和心灵, 更给他们的习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广泛阅读, 勤于动笔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是说大量的课外阅读对习作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学年我每周三下午都要上一节读书交流课。学生们朗读他们摘抄的精彩片段, 推荐好的文章供大家欣赏。记得在大家读完《呼兰河传》后, 班长在班上读的一句话“呼兰河这小城里,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现在埋着我得祖父。”令全班同学动容。读书不仅能为我们提供用之不竭的素材, 更能促使人去思考, 作为老师我所做得就是引导孩子们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及时地记下来, 让更多的人与他分享。

上一篇:工程实践培养下一篇:燃气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