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的写作教学

2024-05-24

中职语文的写作教学(精选10篇)

中职语文的写作教学 第1篇

一、注重人格培养, 提高学生素质

写作的本质是一个由感知到内孕再到外化的过程, 是一种具有丰富内容的精神劳动。在这个过程中, 写作的主体——作者的自身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作者自身素质差, 人格不完善, 情感不充沛, 思想认识水平不高, 生活经验不丰富。即使文体知识掌握得多熟练, 也是难以写出高质量的文章的。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 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首先, 要加强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教学中一定不能忽视育人的任务, 要努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其次, 要在语文教学中传授关于社会方面的知识, 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目前的中职生,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中职, 是出了这个校门又进了那个校门, 对社会生活了解的太少, 对社会知识更是缺乏。自荐信的称谓写成自己学校的校长、问朋友, 亲戚借钱不知道主动打借条, 撰写合同时一方写成自己的班级,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可见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些功夫是在写作之外的。这对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是重要的。对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必要的。

二、优化阅读教学, 打好写作基础

毋庸置疑,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大组成部分, 中职语文教学也不例外。阅读教学既能够使学生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 又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学习和借鉴的范例, 使学生对写作有所体会和领悟。那么, 如何发挥阅读教学对写作教学的作用, 为写作打好基础呢?

首先, 在阅读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 进行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使学生打好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要努力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具备基本的遣词造句等能力, 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等, 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必要的点拨, 使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写作的一些道理和技巧, 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阅读教学中分析文章主旨的确立、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和语言的运用等, 这既是指导学生理解文章的过程, 也是引导学生写作的过程。因此, 教师应该通过有意识的点拨, 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第三, 在阅读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写作中也要运用的一些方法, 比如观察的方法, 分析的方法和综合的方法,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写作所需的观点和材料, 使学生从所学课文中吸取正确、新颖的观点, 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着眼培养目标, 突出专业特点

中职写作教学同整个中职语文教学一样, 要着眼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就是说, 通过写作教学, 使中初级专门人才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须的写作能力, 从而适应专业工作对写作的需要, 提高专业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就中职学校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 专业门类繁多, 所要求的专业文体自然不尽相同, 如财经类的侧重经济活动分析材料, 工科的侧重实验报告, 农业的侧重小品文, 旅游的侧重导游词的写作等等。但不管什么专业的写作, 都需要一定的基础写作功底, 因此, 必须处理好基础写作、应用写作和专业写作的关系。具体说就要注重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三大文体的基础写作能力的培养, 然而, 目前的现状不是以应用文教学代替整个语文学科, 就是因为生源质量差只开设传统语文, 忽视应用文教学, 这两种倾向都具有片面性, 教学中, 一方面要搞好基础写作。另一方面还需切实加强应用写作和专业写作, 使他们能够分布训练, 共同提高。

四、形成训练序列, 建立科学体系

教学实践表明, 要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 必须探求写作教学的训练序列, 建立写作教学的科学体系。根据中职写作教学的实际和基础写作、应用写作、专业写作三者间的关系, 中职写作教学的序列、体系可概括为“基础写作不断线, 应用写作歼灭战, 专业写作入门槛”。所谓“基础写作不断线”, 是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类文体的写作训练在初中基础上继续进行, 并且贯穿于整个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训练, 以提高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 并为应用写作和专业写作打好基础。所谓“应用写作歼灭战”, 是指对那些常用的应用文体, 如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 要力求学习一种, 掌握一种, 坚决不做无意义的重复。所谓“专业写作入门槛”, 是指对那些专业性较强的文体, 要经过训练, 引导学生入门, 使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技巧, 具备初步的写作能力。这样, 等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 再结合从事专业工作的具体实际, 就可以进行一定的专业文体写作。

中职写作教学的这种训练序列和体系, 是从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确立的, 它符合中职语文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认真贯彻, 强化训练, 写作能力定会提高。

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2篇

【关键词】中职 写作 职业需要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社会应用型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这一培养目标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而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能较好地掌握一些常见的文体写作方法,流利地表达感情则是符合中职生专业学习及未来职场的需要,所以,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应该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生不爱写作甚至害怕写作已经大家的共识。他们只要一听说老师要布置作文,就有的眉头紧皱,有的唉声叹气,即便勉强写作,他们也是敷衍了事。说假话,讲空话的比比皆是。写的文章前言不搭后语,还乱涂乱改。对老师写的评语视若罔闻,不予理睬。这些表明中职生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更谈不上抒真情、表达自我的个性化写作了。

(二)中职语文写作教学遭遇困境的原因

通过对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的列举,我们不难看出,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已经陷入了困境,值得我们思考,认真分析其原因,以便使中职语文写作教学走出困境,为提升中职生的文化素养服务,为中职生日后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尽快融入社会服务。我认为中职语文写作教学遭遇困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教师因素

(1)忽视学生写作积累

现在的中职生,生活空间扩展,接触面较从前宽了许多,为了面向未来适应生活,这就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写作积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记日记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可是,事实上,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多数只是上写作课时,指导学生一些写作技法。不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人生,忽视了学生日常的写作积累。学生即便知道写作技巧,可还是无从下手。

(2)漠视榜样示范作用

作文是一种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循环往复的复杂的脑力劳动,是由掌握零碎的语言材料向系统的实际运用的能力转换。要想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指导艺术。所谓实践出真知,有了在作文实践活动中获得的认识,尝到作文的酸甜苦辣,才真正获得指导的血肉丰满的材料。在中等职业学校,存在着许多语文教师自从工作后,除了为评职称,写过几篇论文外,就再也没有写过文章。教师的语文写作教学是完全以说教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写作的,因此,教师把写作的价值讲得再好,学生看到教师不动笔,自己也就马虎对待,当然就体会不到写作的价值所在。

2.学生因素

(1)思想缺失

中职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意识还在不断发展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思想认识片面、极端,他们中许多人是因为上不了普通高中,无奈之下才来到了中等职业学校,使得这之前被灌输的学习——升学——实现理想的思维模式为无情的现实所打破。因为没有明确的人生定位,没有了前行的人生目标,而“就业”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太遥远了,于是感到很茫然,体现语文写作上就像一条迷失了方向的小船在苍茫的海面上不知驶向何方。

(2)丧失自信

由于中职生大都是初中阶段基础教育淘汰出来的(少数成绩好而家境困难来到中等职业学校可免学杂费的除外),大多数都不能正常接受语文素养再教育,在语文学习尤其是写作方面普遍存在心理障碍。他们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归纳能力较弱,进行语文写作有较大的难度,往往因为自己写作言之无物,错别字连篇而丧失写作的信心。

二、解决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现存问题的对策

(一)自主命题: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动者

1.引导学生自觉建立作文题库

写作最重要的是写作者作为一个人在生活过程中的观察、感受、体验、思考,它们一旦被碰撞所点燃,将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为了要让学生有话说,加上中等职业学校没有高考指挥棒的束缚这一有利因素,我从去年开始放开手脚,尝试着废除“老师统一命题、学生领旨行事”的被动的传统机制,指导学生在生活积累、思想深度开掘基础上建立作文题库,为日后的写作服务。首先,异质分组、提供备选题目。我将全班学生按照合作学习原则,异质组合,组内充分合作,让每组学生在协商基础上提供若干个备选题目,每个题目附上200字左右的简要说明,阐述出题的理由、根据以及写作思路。其次,全班筛选。各小组所提供的备选题目都要经过全班的讨论、质询,获得80%以上的满意率方可入选。再次,正式建立作文题库。我将所有入选的作文题目,分类整理后印发给全班学生,学生每学期可以从中自由挑选题目进行习作(不要求写尽所有题目,但有一个基本数),最后动态滚动。即每个学期都对作文题库进行滚动式更新,筛旧增新,激发全班竞选题目活力。一年下来,我把它们整理起来,这就建立了学生们喜欢浏览、徘徊的“精神家园”,从而使学生写作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文题目

中职写作教学没有升学的压力,这就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自由地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当然,并不是说我对学生可以撒手不管了。这里还有一个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作文题目的问题。我在实践中还不忘启发与引导学生如何去自主选择。

中职生通常比较喜欢写抒发个人情感的东西,但是学生对自我情感宣泄的认识远远小于学生应该认识的世界,如果一味的宣泄下去,他们往往被困于个人的小情调、情感的小圈子中,难以跳出去认识更广阔的现实社会。因此,在自由写作选题的时候我还引导学生写作时要强调生活本身,注重理性。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涉世不深,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欲望很强。所以,他们最熟悉他们自己。只是中考的失败,原有理想追求的破灭,使他们暂时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至于解读人生,剖析人性等理性行为都搁置一边。这时,我就不失时机地利用写作去唤醒他们,为发展他们的个性,鼓励创新,塑造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青春类写作既能突出亲历性的特点,增强中职生对感悟力、想象力、鉴赏力、感知力、批判力、内省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驱散平时作文中“假”、“大”、“空”的迷雾。此外,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我还需要指导学生选择强调文化素养、注重科学体验之类的题目。例如“开卷有益吗”这种题目真正是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素养,思索窗外的心智,举起的是理想的素质教育之旗,注重的是学生文化素养的积累。这样,通过我的“导”,学生选择题目范围逐步拓宽,实现了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学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写作的主人。

(二)自能作文:作文成为学生的职业需要

1.加强适应职业需要的语言习惯训练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写作教学效率低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往往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忽视语言习惯锻炼,忽视实际应用。中等职业学校服务学生、服务用人单位的服务定位,决定了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受教育者具有适应就业需要的写作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广泛需求。而中职写作教学与普通高中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那就是既要强调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又要强调所培养的学生具有满足用人单位的用工要求的能力。中职生由于文化素质较低,许多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常常词不达意,写出来的文章错别字连天,很多语句都不通顺。现在写作尤其是应用文写作(包括口头作文)早已成为美日等发达国家职员的一种生存技能。中国正和国际接轨,我们教师应在平时对学生加强适应职业需要的语言习惯锻炼。

2.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的整合

计算机从单机走向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真是如虎添翼。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是传统语文教学所无法企及的。在教室里,局域网具有的广播功能,利用局域网的资源共享的特性,学生可以相互调用别人机上的内容,如同学写的作文,可以供自己学习、借鉴,也可以提出修改意见,实现合作学习;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的监控功能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作文情况。

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上网现象相当普遍,当然,这些学生平时大多是在网上聊天、打游戏,不想学习功课,弄得家长们谈“网”色变。针对这一情形,我在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中抓住学生爱上网的特点,巧加诱导,让网络为我的写作教学所用。把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写作教学中,可采用由“材料收集——创设情境——合作评改”等三个教学环节所组成的新型教学结构来进行。

总之,中职语文写作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应用能力,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 斯宾塞 著;胡毅 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2] 阎立钦、倪文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 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3).

[4] 任苏民、王俊.《引导自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

[5]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 顾连梅.《新课程背景下中职生生活写作研究与探索》,华东师范大学,2005.

[7] 陈军.《语文教学时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8] 刘兴丽. 中等职业学校写作课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及问题对策,《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1).

[9] 李大兴. 论“以人为本”发展观的价值意义,《浙江社会科学》,2006(3).

[10] 李桂艳.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三种途径,《作文教学研究》,2006(6).

浅谈中职语文应用文写作的有效教学 第3篇

一、中职语文应用文写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 学校不重视, 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仍处于低潮期, 学校往往忽视了应用文写作这门基础课程, 尤其是中职学院的学生, 以致很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写一篇常用的求职信也会出现不少错误。

据统计, 一些中职院校只有部分专业开设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 且课时少, 而应用文写作知识涉及面广, 不仅需要语文教师花费足够的时间来讲解, 还需要学生花费足够的时间来练习。显然, 学校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设置是不合理的。还有一些专业只将应用文写作作为选修课程, 课堂上老师无休止地向学生灌输抽象的应用文写作知识, 不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学生空掌握一大堆知识, 没有实践经历, 不能很好地运用学到的知识。

(二) 缺乏专业教师

据调查显示, 中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师大部分都是语文教师, 而这两者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是有很大区别的, 所以, 从严格意义上讲, 这种师资配备是专业不对口的, 是不合理的。

更为重要的是, 这些语文教师一般都是毕业后直接从事应用文写作教学工作, 缺乏实际写作经验和教学经验。这样, 他们就只能将整理到的理论知识, 即一些应用文的特点、写作格式、写作方法生硬地讲述给学生, 没有实战经验, 无法将写作注意事项等重点内容传授给学生, 更不可能因材施教, 对不同写作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要求的写作训练。试问这种一知半解式的教学方法怎么能够培养出一个会写优秀应用文的学生?

(三) 课程本身特点

除了实用性特点, 应用文还具有格式固定化、灵活性小、枯燥乏味的特点, 不同于文学类文章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 审美价值。应用文有其固定格式, 不像文学类文章一样自由随性, 可发挥余地大;应用文语言上要求也很严格, 必须简洁、准确规范、客观、真实, 而文学类文章的语言可生动形象, 也可天马行空肆意发挥无限想象。应用文写作课程本身的这些特点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 严重制约了应用文教学的效果。

(四) 教材不完备

目前应用文写作的教材种类繁多, 却无一例外都是旧教材, 其中涉及的应用文种类不全面, 所用的写作范文也都是很久之前的。例如毕业生用得比较多的求职信, 在很多应用文写作的教材中都找不到。教育部门对此也重视不足, 没有给学生提供统一的完备的应用文写作教材。教师只能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按照自己的意愿梳理出各类应用文写作的相关知识, 全面与否, 无从考证。

还有部分应用文写作教材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 只注重写作格式的固定模式和写作语言的精简, 教材编排的内容不贴近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感到陌生, 可望而不可即, 这样导致学生对应用文写作失去学习兴趣。

(五) 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已是网络时代, 网络文化来袭, 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越来越得不到提升。受社会环境影响, 大量网络内容涌入学生的视野, 各种写作网站也是层出不穷, 这类网站的本意是给学生提供写作参考、写作方向和写作方法, 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给广大写作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然而在实际中, 却成了学生偷懒的一个基地。对于写作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 很多学生的完成方法就是在百度中直接复制过来, 长期如此, 学生的写作能力根本得不到任何提高。

二、中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有效教学的意义

(一) 中职学生可获得必备的应用文写作能

通过教师对23种应用文体知识的讲授以及学生的不断练习, 使中职学生获得必备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以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从生活到工作, 从法律到经济, 各行各业都会用到应用文体, 中职学生学好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非常重要。当自己丢了东西的时候, 可以通过写寻物启事来找回丢失的物品;当生病需要请假时, 可以通过写请假条来申请休息;当需要向别人借钱或是借给别人钱时, 可以写借条或者收据作为证明;找工作时需要写求职信;工作后需要写工作总结报告, 向领导汇报工作;辞职时还需要写辞职申请, 等等, 这些都要求有一定的应用文写作基础。

(二) 中职院校语文文化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学生通过鉴赏优秀例文和修改瑕疵文案, 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 提高自身应用文写作技能和语言表达水平, 提高中职学生的写作水平, 从而提高中职院校整个语文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 中职院校的学生语文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 对文化课学习兴趣也不如普通高中的学生, 如果通过有效地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来增强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中职学生的写作水平, 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这无疑给中职院校各科都起到一个带头示范作用, 由此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以达到各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整个中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中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有效教学的方法

(一) 完善应用文写作教学机制

教育部门应完善应用文写作教学机制, 指定中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材用书, 培养出一批专业素养高的应用文写作教师, 使其投入到中职院校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工作中。中职院校应严格按照教育部门的教学机制来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活动, 充分重视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 给每个专业都开设这门课程, 并给每一位教师提供足够的课时来完成教学应用文写作的工作。

(二) 鼓励学生主动去学习

1.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

大部分中职学生都经历过中考失败, 缺乏学习方面的自信心, 进入中职学校后往往是“破罐子破摔”, 索性就彻底不把学习当作自己作为一个学生的天职。这种情况下, 老师应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 和他们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 引导学生调整好心态, 学会正面面对成败的方法, 回归学习的正途, 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

2. 多鼓励学生, 增强学生学习动机。

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最直接地表现在语言上, 例如课堂上的一个简单的回答问题的举动, 虽然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但老师一句表扬的话, 可能就会让这个学生顿时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可能以后在这个老师的每一堂课上他都会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这就是鼓励的魅力所在, 也同样适用于应用文写作的教学。

除了语言, 奖状等形式也是对学生鼓励的彰显。具体到应用文写作教学中, 比如教师在批改学生的写作习文时, 可将其写得好的部分批注出来, 或是写评语进行表扬。老师的奖励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意识就会增强, 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这样也会减少学生通过网络抄袭写作的情况,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写作的实践能力。

(三) 改进教师教学方法

考虑到应用文写作本身的特点, 教师可采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最有效果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鼓励学生课后多习作, 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并和全班同学一起阅读和鉴赏优秀例文,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全班同学的讨论中去, 学习优秀例文的写作技能和语言表达, 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对写得不好的习作, 不可置之不理, 指导学生去修改, 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否则只会止步不前。最好是挑选出出错率比较高的例文, 全班同学一起修改, 让学生自省有没有这样的错误, 有效防止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

需要注意的是例文的选择要合理, 这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选择例文时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 还要具备典型性特征。如果所选例文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差甚远, 会让学生望而却步, 如果例文贴近生活, 学生便会产生亲近感, 愿意去了解更多。例文还要具备典型性特征, 具有代表性、全面性, 尽可能多地去包含写作知识。

四、结束语

总之, 应用文写作是中职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门基本技能, 也是每一个人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占据有利位置的法宝。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 教育部门、中职院校和专业教师应该形成一个完备的研究体系, 针对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打造中职院校品质应用文写作课堂, 以培养高素质中职毕业生为目标, 加强学生应用文写作练习, 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 使之成为文化课改中的一大亮点, 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应用文写作技巧这个优势, 以求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佳倩.浅析中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有效教学[J].文学教育 (中) , 2014, (10) :114.

[2]王霞.中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 2014, (17) :204-204.

[3]申菲.中职应用文写作探析[J].青春岁月, 2013, (21) :274.

[4]张洪锋.如何有效开展中职应用文的教学[J].课外语文 (教研版) , 2014, (1) :15-15.

中职语文的写作教学 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写作背景;对策

介绍写作背景,历来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通过写作背景,我们可以了解作者写作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个人经历,帮助学生走进作者生活的时代,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渗透在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及觀点。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除了说明文、文书写作外,教材里的篇目都得介绍写作背景,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甚至在课堂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在介绍写作背景时相对呆板。大部分的教学设计都选择在分析课文之前首先介绍写作背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这样就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故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应根据不同作品的性质选好时机,灵活处理。

一、开门见山谈背景

在正式分析课文前,开门见山地介绍作者的个人经历,可以营造一种情感氛围,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总体感知。对学生本身兴趣较高的作品,可采取此法。

如,我在讲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针对学生对作者的情感经历感兴趣的特点,从两方面进行介绍:一为其“康桥情结”,二为其与林徽因的一段情史。在此基础上,顺势介绍“1928年,诗人当第三次准备离开剑桥大学时,依依不舍地看着眼前美景,追忆昔日追寻梦想的画面及在此相遇相知的恋人林徽因”的写作背景。通

过介绍,学生在体会作者旧地重游时的复杂心情更有了明确的指

导性。

二、感知文本引背景

对于内涵深刻、格调昂扬、适于吟诵的作品,若课前直说写作背景,未免大煞风景。为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可在感知文本后,教师再引入写作背景。

如,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笔者让学生先反复诵读来感知文本,体会词的宏大气魄;再设疑:“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出这首气势磅礴的词?”让学生产生疑问。此时笔者及时引入写作背景:“1925年,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并点明毛泽东对革命的胸怀及抱负,从而令学生被其豪情壮志所折服。

三、筛选信息提背景

有些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痕迹,特别是小说。对于这类作品,教师只要引领学生筛选体现社会生活的信息,轻轻一点,学生便恍然大悟了。

如,以契诃夫的《装在套子的人》为例,笔者先请学生找出体现当时社会的句子。学生相继找出“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很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等。这时,学生总结出文中人民备受压迫,社会人心不安。而这篇小说正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于是,笔者再展示沙皇统治时压迫人民的图片,学生便自然领会了主人公别里科夫是沙皇统治者的爪牙。学生通过自主筛选信息提背景,不仅产生自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更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升华主题点背景

有的经典作品采用象征手法,主题别有深意。在结尾升华点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主题,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如,林希的《石缝间的生命》中,笔者先引领学生反复阅读、研讨分析等环节,使学生认识到野草、蒲公英及松柏在逆境中的顽强生命力,体会到作者对倔强生命力的赞颂。当课堂接近尾声时,笔者适时追问:“作者写这些生命,是否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呢?”接着让学生对作者进行自主介绍,笔者再点明:“作者在十年文革遭批斗时期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选择坚持。”这样,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对作者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再如,舒婷的《致橡树》的写作背景也与十年文革有关。笔者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后,找出象征的意象——木棉、橡树,点明理想爱情的基础必须是独立平等的。临近课堂结尾时,笔者补充:“文革刚结束,一批包含时代进步热情的青年诗人便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宣泄、客观、自由、民主的意识。在这种背景下,舒婷以女性独有的细腻敏感,通过此诗抒发对理想爱情的向往,阐述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从而学生对此诗的理解,便不仅停留在爱情上,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总之,根据不同作品的性质,选择适宜的时机介绍作品的写作背景,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理性地看待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魏瑞红.语文教学要改进对写作背景的处理[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5):35.

[2]全君君.有关写作背景的教学探讨[J].语文学刊,2012(4):130.

作者简介:钟琦(1985.6— ),女,助理讲师,汉语文文学学士学位,目前在汕头市卫生学校从事语文学科的教育工作。

(作者单位 广东汕头市卫生学校)

中职语文的写作教学 第5篇

关键词:语文活动课,应用文写作,整合

中职语文在教材的编写体例中指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是由活动目的与任务、活动流程两个部分组成, 实践活动以“生活” (学生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 为载体, 以活动为形式整合知识与方法、“工具性”与“人文性”, 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其中应用文写作综合实践性很强, 其教学目的旨在从总体上提高中职生应用文写作水平, 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适应社会。应用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实用性”, 它是因为应用的需要而产生的, 这是应用文与其他文章的最大区别。中职语文课程中涉及的应用文主要包括:社会上使用频率较高的行政机关公文, 比如通知、报告等;个人处理私物的事务类应用文, 比如计划、总结等;还有一些属于其它适用范围的应用文。因此, 我把应用文写作训练活动教学与学生就业求职联系在一起分成六个模块:

模块一、求职:招聘启事、求职信———职场边缘人

这一模块是学习求职信写作, 包括招聘启事、应聘信、自荐信、求职简历等。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书信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技巧。

模块二、入职:单据、便条、招领启事———职场新鲜人

这一模块是学习条据和启事的写作。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条据的种类、基本格式;学会撰写常用的便条、单据, 以及学习启事写作, 掌握启事的定义、特点、种类、格式, 了解启事的写作技巧。

模块三、试用:通知、计划———职场橡皮人

这一模块是学习通知和计划的写作。要求学会常用公文如通知的写作技巧。掌握计划的种类、基本格式并学会撰写计划。

模块四、转正:转正申请、感谢信———职场醒目人

这一模块要求学生掌握申请书的概念、特点、种类、格式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感谢信的基本格式, 掌握感谢信的写作规范、格式和注意事项。

模块五、奋斗:简报、总结———职场创业人

这一模块要求学生了解简报的概念、作用、种类和格式并学会写作简报;掌握总结的结构模式及所使用的书面语言的简练、规范性等特点。

模块六、升职:调查报告、策划书———职场寻梦人

这一模块要求学生明确调查报告的涵义和类型, 了解调查的常用方法, 掌握调查报告的写法;了解专题活动策划类型及写作要点, 分析和掌握写作专题活动策划书的策略与技巧。

这些模块教学体现“做中学, 学中做”职教新理念。侧重真实的办文情境创设, 营造“登堂入室“的案例教学情境, 全真还原办文工作氛围, 不拘泥于知识的灌输, 重视应用写作思维培养及其综合技能“实战”训练。师生共同参与分角色模拟办文情境再现实训、案例分析、等, 要求学生从企业经营管理情况调查、信息搜集、分析研究、主题确立、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润色修改, 直到一步到位, 撰写出一份格式规范的应用文。从而使学生在“办事”、“办会”的模拟中触类旁通, 提升“办文”技能。

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 去体会, 去发现, 从而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 强调学生在活动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 , 从中积累语文知识, 提高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和发现创新能力。

但是, 要把语文活动课整个纳入应用文写作教学体系, 让其发挥优势, 取得实效, 设施过程中必须周密安排、合理调控。我的做法是:

一.突出一个活字

1.教学目标“活”

从应用文教学的目标上看, 应用文写作教学就是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素质, 培养社会生活需求的高素质技工人才服务的。社会需要、生活需要, 就是我们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出发点。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 落实相应的教学目标,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目标大致如下:培养学生四种意识———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创造意识;培养学生四种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试图借助一个教学内容落实上述所有目标, 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所以,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通常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一到二个目标。如“书信”教学, 我设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开展书信交流:一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写信开展情感交流;二是生师之间的情感交流, 即要求学生通过写信的方式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告诉自己想告诉的某位授课老师。该目标既着眼于培养学生合作、实践意识, 更有希望借此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如此看来, 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可能很小, 但整个应用文写作教学系列全部结束时, 上文所说的四种意识和能力就得到比较全面的培养。

2.活动开展的时间、空间要“活”

应用文写作的实践性很强, 决定了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 要紧扣应用文写作的实践性特点, 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理论知识, 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上打破课堂教学封闭式的时空限制, 转向开放式。教师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各种应用文文体的特点, 把训练内容与学生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如:在学校开展的一些专项活动如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班级创建活动开展时, 可要求学生写建议书或倡议书;活动结束, 引导学生根据所取得的成绩找出经验教训, 写出总结。这既能增强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 又丰富了练习的内容, 做到学以致用。同时, 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 针对应用文内容的具体性和适用性的特点, 做一些模拟练习。

3.活动形式要“活”

当下不少应用文写作教学方式模式为“定义+作用+分类+格式+要求+举例”。这一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接受, 但如果每个教学内容千篇一律采取这同一方式教学, 学生难免乏味。所以, 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形式。我主要尝试了一下一些形式:

(1) 游戏。如“条据”教学, 课堂上, 我安排学生彼此间通过互相借、还物品并写借条、收条,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借条、收条等条据在写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具体事项。 (2) 竞赛。如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团委开展的广播稿征稿比赛、读书演讲比赛, 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针对一些应用文改错练习开展纠错比赛等。

(3) 社会实践。例如“公文”教学中, 我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档案, 然后按照档案管理有关办法, 组织学生对档案进行整理、分类、立卷、归档。

二.落实一个动字

1.教师要“行动”

在应用文写作活动教学中, 教师要切实行动起来。

第一、教师要形成实践的课程观, 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应用文写作活动教学的性质, 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教师如果抱着课堂上“教”应用文写作的观念, 那么是很难提高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

第二、应用文写作活动教学要求教师切实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与学生在活动中一起发展。

第三、应用文写作活动教学教师要具有资源意识。应用文写作活动教学虽然有具体的教学内容, 但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分析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拟定教学目标, 活动形式, 活动方案。

2.学生要“主动”

应用文写作活动教学能否取得实效, 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主动开展各项活动。如果教师单方面行动, 而学生不积极配合, 应用文写作活动教学还是不能取得实效。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一般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做好以下方面:

第一、明确在具体的活动中个人的职责。就某一具体活动, 明确进行分工, 施加压力。督促其必须完成任务。

第二、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支持、配合。学生差异较大, 可以安排能力较强的学生支持、配合相对能力较弱的学生,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味到成功的愉悦。

第三、将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纳入评价体系, 培养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

3、师生要“互动”

应用文写作活动教学中, 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所以应用文写作活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必须互动、交流。如指导学生确立活动主题、帮助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探讨活动的方法, 指导学生资料的收集等等。通过上述这些互动、交流、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吸引学生参与活动。

漫谈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合作学习模式 第6篇

关键词:过程教学法,中职语文,写作能力

职业中职学校课程设置, 一般分为专业课、基础课、普通课三大类, 语文课属普通课, 词典中的“普通”解释为:平常一般的意思。所以普通课排名最后是理所当然的。而写作课又被视为语文课中的“超生”内容。结果, 在语文教学中就往往被遗弃或另眼相看。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写作知识贫乏, 学生写作能力低下。

一、小组合作法的内涵

小组合作法的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上, 强调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帮助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侧重在语篇水平上指导写作, 包括构思、写提纲、写初稿和修改等各个写作环节。教师的指导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直至最后成文。过程教学法把反馈概念引入写作教学, 帮助建立了反馈、交互机制, 以创造轻松自然的语言环境, 激发自然的语言学习。构建了反馈改错机制, 帮助写作者高效率地发现并纠正写作中的错误。写作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写”的需要顺其自然就进行了。同时教师在这堂课教学中, 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 极大地鼓励了学生积极地进行讨论, 即采用“brain-storming'等方式调动了学生回忆学习过的知识, 通过学生的口头呈现, 口语、词汇和句型都得到了较好的运用。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合作学习下的新模式正是“不教而教”, 它使得写作学习过程由制导向自主和自由学习发展, 从而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认知能力和求变、求异、求新的科学创新精神。

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今日的合作学习, 就是明天的合作工作、合作生活。语文写作教学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建立在互助合作基础上的, 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方法为策略开展语文写作训练的教学组织形式, 它的目标是:通过在丰富多样的写作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主体合作与交往, 互助与交流, 激发学生写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非认知品质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社会合作精神和探索创新精神。

二、小组合作在中职语文写作中运用的意义

目前上中职学校的学生, 一般都是文化基础较差, 而且错误地认为读职高学好专业课就行了, 不必学语文。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应及时纠正“不必学语文”的错误认识, 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因为学习语文是未来发展的需要, 职高毕业后就面临就业, 就业需要写自荐信, 要靠口才来推销自己。如果语文素质不高, 将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展示自己的才华。其次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必须让学生多阅读。中职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大部分是名家名篇, 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 语言生动形象, 易感易学, 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 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 必要时背下来, 知识积累多了, 写作文时语言就会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再者要写出好文章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 阅读经典名篇, 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

三、小组合作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合作法通常以小组合作模式出现。教师的具体做法如下:教师将学生分成4~5人一小组, 注意优中后进生的搭配。一组之内不能只有优生和后进生, 否则小组讨论时, 很可能优生滔滔不绝, 后进生则被冷落一边。另外, 尽量定期对小组进行微调, 以确保学习成绩, 性格, 学习积极性不同的学生之间能互相学习, 互相补充。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相互依赖的。听和读是输入, 是理解和吸收语言信息的手段。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 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说和写的输出能力。

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散文《春》时, 为了调动起学生对春天的独特感受,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我向学生展示了一组有关春天的美丽图片, 把学生的视线从狭小的课堂中释放出来,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春的绿意, 春的气息, 春的舒爽。由此, 我引导学生写出赞美春天的语句, 学生下笔极快。

生1:春姑娘那瀑布一样的发丝, 拂过你的脸颊凉凉的、痒痒的!

生2:春天的雨是柔和的, 只见春雨在竹枝、竹叶上跳动着。那雨时而直线滑落, 时而随风飘洒, 留下如烟、如雾、如纱、如丝的倩影, 飞溅的雨花仿佛是琴铉上跳动的音符, 奏出优美的旋律。

之后我又随即又对学生进行引导:

师:我们生活在格尔木, 这儿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和朱自清先生写的一样吗?

生1:对于格尔木的孩子, 春天是沙子迷了眼睛的季节。孩子们闭着眼睛, 等着沙子裹在眼泪流出来。 对于格尔木的孩子, 春天是封闭自己的季节。

生2:春天鞭笞了未曾冰释的冬天, 春天拖欠了许诺过绿色的秋天。

春天在北方住了短短的时间, 拍拍屁股走了, 把所有打扫的工作留给了夏天。

在学习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 在感受到济南的冬天是温情的, 是不常刮风的, 我及时增加了仿写交流:

师:济南的冬天舒服吗?相比格尔木的冬天怎么样?你能否比较着写写格尔木的冬天呢?

有学生就深有感触得写道:“格尔木的冬天是出去不得的, 半夜, 西北风就像醉汉一样, 动摇西撞……”

有效的课堂拓展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灵感, 作文教学也潜移默化得进行了

四、结论

只有教师对合作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 并对每一次活动设计做好精心准备, 才能真正减少小组合作低效现象, 提高中职语文写作教学效率。我们在语文写作教学领域构建合作学习新模式, 只是我们尝试教学改革的第一步。由于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是一个在诸多方面都超越了常规的学习发展过程, 因此, 它必然也是一个受多因素制约的复杂系统工程, 要想获得创新实效, 还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 求真务实, 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邵红立.写作——语文阅读的延伸训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 (4) :21-22.

[2]曹茂才.语文教师写作教学的理论修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10, (10) :125-127.

探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写作训练 第7篇

写作能力是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在人际学习交流和社会工作交往中所需要培养的语文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使学生成功培养迈入社会生活的第一步, 也为日后他们向人才战略的可持续性发展方向打下重要的基础。但是, 中职学生的自身特点相比于普通高中生来说有明显的劣势, 他们整体的语文素养水平偏低, 常常会在平常的语文写作训练中不会写作、不愿意写作或是害怕写作, 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模式。这种情况使得中职学校的语文写作训练教学很难开展下去, 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 如何改善写作课程的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成为中职语文老师所要思考的问题。

二、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活动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 即老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课程基础知识,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职业岗位中的语文阅读、写作、口头交际能力, 养成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其中反映到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实践培训比例分别是6:1.5:1。从一定程度上, 教学大纲的要求重视了阅读培训教学的比例, 而忽视了写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就造成了教师过分遵循大纲指导要求, 产生了重阅读、轻写作的教学误区, 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自然得不到提高。除此之外, 中职语文写作教学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课本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现阶段中职学校普遍使用的语文教材在编排内容框架上依然是遵循以现代文阅读为基础的传统语文课本, 缺乏实践写作训练的内容, 无法突出中职院校职业化写作技能的专业训练, 严重与社会实际的写作型人才需求脱节。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也是通过宣读课文以及赏析课文的传统教学形式, 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提升。

2. 写作内容安排难度过大, 教学显得教条僵化。

在写作内容方面, 中职的写作训练仍然以记叙文和议论文的体裁为主, 这抽象的文体概念不适合中职学生的形象思维模式。对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 中职学生普遍反应难度过大, 写作的质量水准都不是很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重在职业技能的培训, 而在平时的写作中却没有涉及相关的广告、消息、张贴告示的简单文体写作, 教学显得十分教条僵化, 缺乏实用性。

3. 忽视接受知识水平能力, 写作操作性不强。

中职学校学生本身的基础知识就比普通高中学生薄弱, 他们对基本的语文词句的语法规则理解得还不够透彻, 如果强行要求他们写出高水平、高难度的长文, 一定会引起学生对写作训练的抵触感, 逐渐也对写作失去了信心。即使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写作课堂实践, 学生写作的内容也纯属应付差事, 丝毫没有意义可言。

面对这类缺陷问题,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务必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正确的写作指导, 帮住他们从以往的写作困境中脱离出来。

三、强化中职语文教学中写作训练的措施

1. 老师在综合式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 传统语文学习的要求要做到“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 这也就意味着写作并不是作为一个孤独的个体而单独存在的, 教师不能够割裂写作与理解、阅读、口头表达这三者的关系。在过去的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活动中, 老师通常在结束一个单元的课文学习之后会安排一次写作课程, 专门讲授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 这种与课文阅读理解相割裂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 它不仅会给学生的写作情绪带来极大的压力, 而且光凭理论式的技巧讲解也无法收到良好的写作课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 老师更应该在综合式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也就是将语文阅读、语文表达和语文写作训练融合在一起。例如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之前, 先要求学生通读一篇与写作对象题材相似的课文内容, 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内容框架、写作背景作简短分析。如果这种方式还是让学生感到困难, 老师也可以要求学生随意点评一个故事, 促使他们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一来, 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就不会出现没有头绪、无从下笔的情况了。另外, 中职学校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 思维活跃, 参与意识较强, 老师还能够组织开展一次演讲活动, 指导学生怎样写作演讲稿件, 真正做到了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阅读和口头表达中, 提升其语文综合素质。

2. 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让他们善于观察生活。

中职学生写作兴趣不高, 写作态度也以应付差事的消极思想为指导, 主要还是在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这是语文写作训练课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首先, 让他们理解学习语文知识, 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中职学生毕业之后就可以进入社会岗位从事工作, 如果语文素质不高, 写作能力有限, 在就业阶段描述个人简历时就无法将自己最具特色的一面全方位表现出来, 个人才华也就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赏识, 就业艰难将成为个人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其次, 学生对阅读的积累和生活的观察也十分重要, 高超的写作技巧往往是人们通过平时的阅读知识面的积累汲取精华获得的, 同时, 写作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也离不开个人对生活的观察, 思维灵感的产生就在于人们对平凡生活细致的观察活动。

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那些优秀的名作文章, 先从摘抄开始模拟写作, 渐渐地让学生掌握这种写作技巧, 写作水平不够的学生可以通过慢慢地仿写借鉴, 最终学以致用。另外, 语文教学活动本身是一种人本教学思维模式, 阅读、写作、表达等活动都是一种贴近实际生活、以人为本的实践内容。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小发现, 将观察到的日常生活现象以日记或周记的形式记载下来。长此以往, 学生通过每天的日记或周记写作在实践训练上获得了比课堂上更多的经验, 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仅仅靠短时期内的培养就能够得到快速提高的, 相反, 它是一个漫长持续的工作, 写作训练也贯穿人们的一生。中职院校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正是打下良好基础的黄金阶段, 如果老师不采用正确的教学手法加以引导, 学生的写作水平可能就会停滞不前, 甚至影响其以后的人生道路和方向发展。因此, 培养中职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中职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 只要老师敢于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的培养, 中职语文教学写作训练的课堂效果就一定能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佘爱民.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应实现四个转变[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01) .

[2]祝浩华.职校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J].中等职业教育, 2008, (20) .

[3]李政均.在中职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08, (04) .

中职语文的写作教学 第8篇

关键词:提升写作能力,把握工作机遇,宗旨语文,作文教学

中职学生选择职校基本上都有同一目的——先学一门技术,再找一份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否被看好,通过学习是否能掌握一门谋生的技能,于是他们宁愿把更多的精力投注于技能操作上,不愿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面对那让他们苦不堪言的作文。

针对中职生不爱作文的这一现象,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进行尝试探讨:

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自信意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赖于兴趣。”因此作文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尤为重要。写作兴趣的培养首先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与自信,中职一年级语文课中有一篇文章《我很重要》,这是一篇“自我”的宣言,揭示了“自我”重要性,重新唤起自我对生活的热爱与自信,因为只有让学生对中职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恢复了自信,开始热爱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才能引导他们用心去观察和感受生活,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个人细腻而丰富的情感,这样才会有一定的感触和写作的冲动,才有可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二、学会因材施教,注重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合理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接触这样一个学生,上课时间很少发言,课后也不与人交流,但他有一个近乎狂热的爱好——上网玩游戏,于是抓住这一兴趣点与其交谈,只要一说起上网玩游戏的事,他的话就多了:游戏人物名称,工具装备,晋级环节等,我便趁势说:“其实作文就是把你心中的趣事写出来,让别人给你一起分享快乐呀!……”在鼓励和指导下,他居然写出了一篇“作品”,虽然文法和技巧不成熟,但却足以让他高兴。因此,打开中职学生的写作之门,最重要的是要捉住学生个性和兴趣,并善于引导挖掘出“潜伏”在他们身后的各种写作素材。

三、注意收集写作文的材料,教会学生科学有效地使用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肚子里没有墨水如何写作文呢?因此,必须积极地去获取素材:一是从生活中积累,如人、事、物、现象和俗语等皆可为作文素材;二是从媒体互联网、书籍作品中积累。虽然中职学生的阅读时间少、阅读面也不广,但上网的时间相对较多,只要我们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大部分学生还是乐意通过互联网获取相关写作素材。学生在短时间内所积累的材料是有限的,如何消化并有效利用这些素材就成了写作中的难题,笔者认为多角度利用已掌握的材料是相对有效的,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看,相同的材料就会有不同的用途。比如,有关故事类的素材中一定会有人物的出现,有关人物的素材中也一定会有事情发生。因此根据写作要求,就可以灵活变换,如果是碰到需要写人的作文,就把人物突出;如果是写事情的作文,则把事情的因素放大。也就是说掌握一个素材就可以在两种不同类型的作文中通用,灵活使用已经掌握的素材,我们暂且称之为“万能素材”,有了这个方法,学生肚子里就都会有那么一点墨水了。

四、从“实用”这一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加强作文教学

在中职作文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从较简单的应用文(请假条、收条、借条)讲起,到书信类(一般书信、申请书、感谢信、求职信),再到公文类(启事、通知、请柬、海报、实习报告),最后到表格类(个人简历表、申请表)等,这些文体都是中职毕业生在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熟练利用多媒体技术,讲练结合。要提高作文的教学效率,通过逼真的视频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表达对问题的看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五、增加学生习作交流机会,让成就感来激发学生更大的热情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作文评比学习的机会,当学生写出了自己的作文后,可以一定范围内进行比较评价,作文素质相对较高的可以进行横向比较,比出差距,评出优劣,适当地给予相应的鼓励;针对作文素质低的同学可用纵向比较评价,这次的作文跟前次比,也可以让他们比出进步,树立信心,同样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鼓励。通过这种评价,可以激起每个同学写好每次作文的欲望,从而真正调动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再逐步讲授有关写作的相关知识,循循善诱,学生就会逐步愿意去写作文了。

总之,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快速提升写作水平的终南捷径,只有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坚持下去,在练习中大胆尝试,在尝试中逐步提升。

中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有效教学解析 第9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 应用文写作 有效教学

一、中职语文应用文写作存在的不足

1.中职学校不够重视应用文写作

我国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还是处于发展阶段,很多学校对于应用文教学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应用文教学的课时比较少,但是应用文写作的涉及范围非常广,教师只是单一为学生讲授抽象的相关知识,而学生的写作训练教师却不能完全的给予指导,造成学生只是掌握知识,而缺乏写作实践能力,学到的知识也无法运用到实际当中。

2.学生的写作基础薄弱

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弱,应用文写作功底比较薄,很多的中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养成阅读和写日记的习惯,也没有记录读书笔记的习惯,对于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也不够重视,甚至有很多学生都是随意拼凑网查资料,而这样的作文内容比较空洞,在情感上也比较匮乏,利用的语言也给人以苍白无力的感受,学生写作的思路基本是混乱的,这样的作文不能体现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3.教材不够完备

当前的应用文写作教材是非常丰富的,而涉及到的应用文的种类不够全面,优秀的写作范文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学生缺乏统一、实用的应用文写作教材,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是以自身的教学经验为基础,将各种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但是总归来说不够全面。一些应用文教材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写作格式和写作语言过于重视,具体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没有很大的联系,学生对教材具有一定的陌生感,长此以往,学生对应用文写作就会失去兴趣。

二、中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有效教学的具体措施

1.完善应用文写作教学机制

教育部门需要将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机智进行有效地完善,中职院校需要针对应用文写作准备具体的教材用书,培养出具有专业素质的应用文写作教师队伍,使这些教师可以在中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中职院校要将具体的教学机智进行严格的遵循,使应用文写作教学活动可以更加科学有序,对于应用文写作课程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每一个具体的专业都应该开设这门课,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课时需要进行科学的划分,使具体的教学工作得到有效的完成。

2.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中职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探索教育规律,一切教学互动需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组织具体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创新精神进行发挥,让学生学会自发的去完成写作的一系列程序,教师主要是对学生发起引导,让学生将自身的创造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将学生的表现欲望充分的激发出来,使学生的素养可以得到不断地提高。

针对应用文写作的整体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将先进的多媒体模式充分的发挥出来,结合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针对具体的写作方法和写作难点,展开微课程,使应用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得到满足,使微课达到系列化和专题化,使中职应用文教学方式得到深度的改革,使应用文教学工作可以得到有效的开展。

3.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

应用文写作教学自身具有独特的特点,教师可以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有效性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评或者互评,和所有的学生一起去对优秀的例文进行欣赏,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讨论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学习例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可以掌握其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三、结束语

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培养出高素质的中职学生。学生的应用文写作练习需要不断加强,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也需要得到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加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掌握应用文写作的技巧,促进学生可以在当今这个多元的社会当中获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章丹华.创设写作趣味张扬学生个性——试论中职语文应用文教学的创新途径[J].职业,2015,(23):42-43.

[2]潘莉萍.取舍中建构,改变中促进——中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5,(Z6):43-45.

中职语文的写作教学 第10篇

一、对中职语文传统成果式写作教学的反思

由于各种原因,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写作教学一直非常薄弱, 突出问题是低效率作业、低回报教学、低水平重复。按照传统成果式教学法, 教师布置命题或命意写作任务, 学生自行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对学生书面作文进行批改、纠错、打分, 最后进行课堂集中评讲。由于这种传统的成果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写作兴趣、技巧和自信心的引导、训练和培养, 大大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导致大多数学生以完成写作为目的, 写完便认为“大功告成”, 不愿再认真修改、反复推敲, 只等着教师批改。当拿到教师批改的作文后, 大部分学生只是看看有哪些错误, 教师对作文的评价如何, 更有甚者只关心教师打了个什么分数, 很少能从中总结出这篇作文的得失。久而久之, 滋长了学生的惰性和依赖性, 把写作当成了纯粹的应付教师和完成任务。学生逐渐丧失了对写作的兴趣, 甚至对写作“望而生畏”“谈写色变”。所以, 这种传统的成果式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学生的特点。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 大多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目前, 中职学校首先强调的是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所以, 大多数人甚至包括一些语文教师都认为写作教学只要突出实用文教学即可, 只要传授学生一些在将来的工作中所必需的应用文写作就够了。这种片面强调语文写作的实用性、工具性、技能性, 只追求一些短暂而功利的教学目的的论调, 不仅忽略了学生人格素养的养成, 而且忽略了作为“言语人生”的写作动机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从职业学生培养愿景和学校发展伊始, 就潜在地束缚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层次, 形成了职业教育自甘于低水平、低技能的教育困境。另一方面, 职业学校的学生语文基础普遍薄弱, 写作水平较低, 写作兴趣不浓, 对于写作, 有一种恐惧感。而且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学专业、学技能, 只关注专业课, 漠视文化基础课, 写作教学的开展举步维艰。教师在写作教学中, 依然简单地用任务布置来放松自己, 把写作课上成学生完成当场作文的作业课, 课后只是简单批改学生的作文, 给出写作成绩就算完事。这种只注重写作结果而忽略写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导致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丧失, 写作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 写作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二、中职“以改促写、以改促学”写作教学模式的实践举例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 跟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一样, 学生都处于被动的地位, 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 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改的能力, 教师只给引导和指点, 该怎样改, 让学生自己去改, 让学生自己去考虑, 去决定, 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 这是终身受用的。”中职学生普遍认为他们的任务只是“写”, 而“改”是教师的事。其实,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 而是改出来的。精雕细琢地修改一篇文章要远远胜过粗枝大叶地写几篇文章。作为整个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修改作文考验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遣词造句的能力, 是提高写作能力、文章质量的重要途径。“以改促写, 以改促学”的语文写作教学模式, 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实际需要, 指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 自主参与修改全过程, 在修改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笔者接下来以中职一年级学生的细节描写教学为例, 阐述“以改促写、以改促学”写作教学的具体步骤与方法。

(一) 课前准备, 以学定教

教师针对职校学生写记叙文时存在的实际问题, 如喜欢用概括的词语去形容、对细节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文章常常读来缺乏感染力等, 确定本次写作教学的重点, 即选择适合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写作能力的细节描写典型案例, 制作教学任务书。课前布置学生重温记叙文写作的相关知识要点, 明确记叙文写作的主要表达方式, 通常描写的类型有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环境等。

(二) 小组合作, 修改升格

1.课堂教学以“伪细节”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以学生日常写作中的人物描写片段为例, 让学生猜一猜写的是谁。对于一段没有个性、不细致、表现力不够、大众化、面具式的描写, 学生很难确认描写的是身边的哪一位同学, 在各抒己见的同时, 也了解了没有抓住人物的特征进行细节描写会带来的问题及“伪细节”的存在。

2.小组合作, 案例会诊, 明确方向

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指导学生聚焦案例中的细节描写, 通过小组内的传阅、批改、交流、讨论, 指出文章在细节描写方面存在的问题, 讨论并提出初步修改方案。比如文中虽然有各类描写 (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环境) , 但缺少深入细致、具体形象的描写, 人物的形象比较模糊, 文中情感表现比较空洞, 影响了文章的主题表达等。

3.经典导航, 授之以渔

具体修改是课堂需要解决的难点。职校生写作表达能力不强, 即使知道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也往往无从下笔。在学生遇到疑难时, 适时利用经典作品的不同描写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释疑解难。为此, 本课选择了《背景》《哦, 香雪》等经典文本的细节描写片段, 启发学生对比阅读, 体会优秀作品之所以能塑造出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及其内心世界的原因, 让学生感悟其中关键就在于抓住了细节。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自行归纳“真”细节的特点:特征突出的外貌、瞬间捕捉的神态、生动个性的语言、准确传神的动作、典型细腻的心理、烘托渲染的环境等。在修改过程中, 适时进行以写作为目的的片段阅读, 可以使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也有了下笔的方向。

4.牛刀小试, 取长补短

经过层层铺垫, 在不断探索学习的基础上, 每组学生选择一处细节进行修改。通过几轮“讨论—修改—讨论—再修改”, 学生最终完成局部修改“成品”后, 组内交流互评, 挑选最佳修改稿在全班交流。随后, 教师将几个最佳方案作为范文, 让学生共同参与鉴赏讨论。

(三) 学以致用, 课外延伸

通过修改, 学生自主习得了写作的技巧, 学会了如何借鉴。最后, 教师引导学生将多次的修改稿进行回顾和比较, 从中总结出本次写作的经验和收获,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布置分层写作作业, 让学生量力而行完成课例病文的深度修改或者完成一篇新的命题作文。

三、中职“以改促写、以改促学”写作教学模式的实践价值

中职“以改促写、以改促学”写作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实践, 其创新探索的不仅是方式上的主动变革, 而且是学习教育理念的更新, 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

一是充分调动了学习共同体的合力作用。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 (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 共同构成的团体, 是一个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平台, 是信息时代知识创生的社会基础, 它强调人际心理的相容与沟通, 并在学习中发挥群体的动力作用。写作修改过程既注重和发挥个体能力, 也强调整个小组、整个班级的共同协商、协作和一致意见的达成, 教师只是发挥了主持人的作用, 帮助学生搭建研讨探究的舞台, 让他们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分享表达的经验和智慧, 最终推进整体写作修改任务的完成, 促进整体写作质量的提升。

二是体现了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理念。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学生从小就学过不少经典名篇, 但是在写作的时候总是与曾经学过的美文割裂。为此, 在写作过程中, 提供学生可模仿的文章或者片段, 帮助学生提炼语言运用的规则, 引导学生借鉴运用, 实现读写的转换, 扎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比如, 学生通过阅读教师所提供的优秀范例, 学会了看文章要看细节, 明白了“缺乏细节描写的作品会失去生命力”“于细微处见真情”, 体会到细节描写虽着眼于细小, 却是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烘托文章主题的重要手段, 是优秀记叙文和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是增强、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和成就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同伴的互助下, 通过自主阅读、分组讨论、学习修改, 不仅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以更大的热情和自信投入未来的写作中, 而且能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 发现自身的不足, 不断进取。

四、中职“以改促写、以改促学”写作教学模式的实践思考

中职“以改促写、以改促学”写作教学模式体现的是一种系统课程论意义上的教学导向, 这种模式必然会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 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需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以改促写, 以改促学”教学模式以学习、学习者为中心, 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垄断课堂的现象, 将传统写作教学的重“教”、重结果变为重“学”、重过程。表面上看, 教师的教学任务轻了, 但实质上对教师的要求反而提高了。这样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和教学大纲, 对学生在不同题材、体裁的文章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相对认真、全面、深入的了解, 并且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心态有一定的把握, 然后才可以有的放矢地设计具体课程教学方案,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应用完善。

二是需要有不断的创新意识。中职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等因素的整合, 不能只从教材出发、以教师自我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 应当根据职业教育专业倾向性强、多技能实训的特点, 创新地选择编排中职写作教学内容, 以期激发学生的写作学习热情, 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写作教学对话的组织形式要多样化。教师作为引导者在组织教学时, 应深入观察学习主体的动态学习过程, 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 适时地组织恰当的教学形式, 积极创设各种写作教学情境, 引发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学生的写作学习兴趣。

三是需要有积极的责任意识。传统的教学观以教师为中心, 没有把学生当成教学的主体来看待, 师生交往关系只存在于教师单向的知识灌输过程中, 缺乏沟通和理解, 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 教师也只是以完成量化的教学任务为主。在“以改促写、以改促学”写作教学模式中, 教师必须要发挥主动性, 切实肩负起“传道、解惑”的责任, 积极构建平等互动的教学对话, 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 适时地点拨、引导学生的写作,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真实表达的写作世界, 有效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结语

上一篇:效益分析下一篇:综合防治钩端螺旋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