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思想范文

2024-05-08

现实思想范文(精选12篇)

现实思想 第1篇

首先, 培养“仁道”的君子的教育目标。我国古代的教育历来强调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学校通过对学生的教导, 旨在培养品德高尚和道德完善的君子。这一点可以通过孟子的言论概括出来:“痒者, 善也;序者, 射也;夏曰校, 殷曰序, 周曰痒。学则有三代共之, 皆为明人伦也。”可见, 虽然夏、商、周三代教育机构的名称各不相同, 但教育的目的都是“明人伦”即道德教育, 使学生明白人伦社会的伦理规范。

对于人的观点孔子表述为“仁者人也”, 即有了“仁”的存在便可成为人了, 但“仁”通过“礼”来表达和实现。“礼”的观点是“仁”的核心, 《论语》中有载:“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为人“孝弟”是儒家学说倡导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 “孝”是子女对父母应有的态度;“弟”是弟妹对兄长因拥应有的态度。“知孝弟”是“礼”观念的核心内容, 因此, “孝弟”正是“仁道”的根本。道德是一个人之为人、国之为国的根本, 没有道德是站不住脚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的论述, 以及我们今天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道德首位”的教育原则, 正是古代“德育上”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其次, 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儒家思想注重将心比心的教育方法, 同样, 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从现实的人出发, 实行人性化的教育, 做到以人为本。自孔子之后的儒家各派均持有人性可塑的观点:孔子认为“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的本性原本是相近的、差不多的, 但由于后天所沾染的习性不同, 人与人之间也就产生了差距, 相差甚远;孟子认为性本善, 而塑造人性、导人为善的途径在于“存其心, 养其性”;与孟子相反, 荀子持性恶论;告子同样认为人性是可塑的, “性犹湍水也, 决诸东方则东流, 决诸西方则西流”, 所以“性无善无不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然而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这样一种弊端:过分强调满足社会的需要, 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人才, 学校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培养“标准人才”的加工厂;忽视了教育对象自身的需要, 更谈不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方法往往是乏味的填鸭式教学, 教师教什么, 学生学什么。需要指出的是, 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 它的教育对象是人, 因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要借鉴儒家“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不能单纯的认为教师是主体, 学生是客体。应当把学生看成现实的人, 注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需要, 充分发挥它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

儒家思想中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值得借鉴的教育方法。

首先, “吾日三省吾身”———内省的方法。儒家教育思想十分重视内省、修身的方法, 强调通过学生的内省达到教育的目的。“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反省, 不断地向贤能的人看齐, 反思自己的行为, 才能最终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曾子也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修养方法。这对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较大的指导意义:教育者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固然重要, 但我们也应注重强调受教育者个人的主观内省作用。虽然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还是理论灌输, 教育者作为主体, 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 受教育者作为客体被动接受, 但在受教育者自我教育及内化过程中, 他们便成了教育的主体, 这一过程中, 受教育者的内省和自我修养便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灌输, 但灌输必须与受教育者的内省结合, 灌输是外因, 内省是内因, 只有内外因相互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 “由也果”、“赐也达”……———因材施教的方法。因材施教是孔子极为重要的教学经验之一, 也是后人大为推崇的教学方法。从孔子的教育实践来看, 他把这一方法深刻的贯彻到了教学之中。“由也果”, “赐也达”, “求也艺”, “柴也愚”, “参也鲁”, “师也辟”……孔子弟子三千, 贤人七十二, 每个学生自身特点不同, 教育方法自然不一样。从《论语》中我们亦可以看出这一点, 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回均向孔子讨教过“仁”的问题, 孔子却根据这四位弟子的不同特点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引导学生发挥各自所长, 最终成为不同领域的人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应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不同兴趣爱好、自身特点等, 对其进行不同的教育, 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这样教育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 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发挥到极限。

再次,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方法。《论语·述而》篇中载:“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启发一词即由此而来。意思是说, 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思考, 如果思考相当时间仍没有收获, 再去启发他;经过思考, 虽然有所领悟, 但不能表达出来, 再由教师去开导。通过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我们可以发现, 孔子在讲学时很少运用灌输的方法, 大多是通过启发和诱导以解决学生的疑惑, 即循循善诱的方法。这一教学方法对于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行动过程, 对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顺利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只有这样, 在教育者的启发开导下, 学生才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 举一反三, 最终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

儒家思想中关于教育的方法还有很多, 例如推己及人的方法, 将心比心、“体悟”、“主静”的方法, 正己修身的道德修养, 注重“慎独”的道德境界等。孔子的时代距离我们已有两千多年了, 然而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却流传甚远, 影响甚大。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言传身教等教育观念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要吸取儒家思想的精华, 赋予其新的内涵。

儒家思想是在东方伦理社会中维持长期稳定的杠杆, 但它对人性的束缚, 它具有的保守、内倾、自封闭、封建等级的思想特征与当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物质、精神文明是不相容的。“儒文化是在农业文明中成长起来的, 它的主导精神是适应着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需要, 为其专制统治服务的。儒文化中以尊卑观念和专制纲领为主导精神线索的这些思想主张, 在近代未得到彻底的扬弃与改造”。

《墨攻》思想传承与现实 第2篇

内容摘要: 距今两千两百多年,中华大地尚在诸国纷争,群雄争霸的时期。墨子以兼爱为其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认为当时社会**的原因在于人们不能兼爱。他倡导“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爱有差别”的观点,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观点。同时他强烈的反对战争,认为战争是不仁不义的行为,罪莫大焉。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墨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其现实性,我们不能一味的批判,我们的目的应放在能从个人拿学到什么,古学今用,而不是一味的苛求古人的落后。作为新一代的青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墨家思想,学习当代的“兼爱非攻”思想。

关键词: 兼爱非攻思想传承和现实意义

一、剧情介绍

《墨攻》讲述的是距今两千两百多年,中华大地尚在诸国纷争,群雄争霸的时期。此时,强大的赵国想要一举攻打燕国,而实现这个计划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先攻破夹在赵燕之间的梁国。于是,赵国大将军巷淹中奉命率领十万大军,逼近仅仅只有孺妇平民4000余人的梁城。危难之际,梁王向以守城著称的墨家祈求一支可以抵抗十万大军的守军。但是梁王等到的却是一个其貌不扬、孤身应战的墨者——革离,然而,革离却出奇制胜,在此过程中革离也受到梁王的猜忌,后被逐出,最后在梁城危难之际不顾别人猜忌又一次拯救梁城。

二、墨家“兼爱”思想

中国战国时期墨子的主要思想是以兼爱为其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认为当时社会**的原因在于人们不能兼爱。他倡导“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爱有差别”的观点,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观点。墨子主张“兼爱”,其实质是“爱利百姓”。在影视《墨攻》中革离说道:“兼爱,就是爱一切人,爱护小孩,也爱奴隶。”隔离在保梁国的过程中俘获一奴隶,众人都要求处死,然而,革离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对奴隶的爱。解救的奴隶问道:“为什么你不杀我?”墨者曰:“为什么你要问这么愚蠢的问题?为什么人要杀人?”他认为,因为恨去杀人就是不应该的。在别人(统治者)眼里,墨者妇人之仁,不足以治天下,墨家思想只适合于战争时期,不是和太平盛世;在墨者看来,兼爱者,岂能尽如人意,只求无愧于心。

墨子认为,当时社会**的根源是由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是何也?皆起不相爱。”①墨子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要取消人我之间的界限,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受任何社会关系的限制,达到视别人的国家如同自己的国家,视别人的父亲如自己的父亲的境界。即“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天下之人皆相爱。”②然而,这永远是一种理想,影视《墨攻》中,革离主张爱天下人,但最终自己心爱的人——逸悦,被人割舍只差五马分尸,在狱中苦受煎熬,迟迟等不到他的爱,最终死去。他的失败在于不懂人性招来嫉妒。逸悦数次送他礼物(必需品),他却永远是那句“墨者,是不会接受别人任何礼物的”。现实也许就是他所说的“兼爱,岂能尽如人意,只求无愧于心”。

墨子所说的兼爱,实际上是抽象的爱,在现实中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无法去爱,他追求的这种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兼爱”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它是试图把以血缘关系为①基础的仁爱推广到整个社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爱解决所有社会问题,追求普①

1、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是何也?皆起不相爱。出自墨子《墨子·兼爱上》

2、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天下之人皆相爱。

遍的均等的爱。但是这种爱没有真实的社会基础,因为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因此,他的兼爱的结果就是逸悦一针见血的对白:“你的失败在于不懂人性,你不懂什么叫做真正的爱。”

三、墨家的“非攻”思想

墨子强烈的反对战争,他认为战争是不仁不义的行为,罪莫大焉。墨子曰:“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罪之。„„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③话语至此,影视《墨攻》不是正好与“非攻”思想相悖吗?既然不主张战争,革离又为何主张:“弱国尽可一战”。他改革了作战武器,对箭头的小小改动,就使射程增加一倍,„„这其实正是他的非攻思想,若梁城破则燕国灭,何况战争已经来临,只能备战以减少无辜百姓伤亡。“战争中谁不是无辜的,现在只有将你们的仇恨的兵器上战胜敌人,而不是去伤害自己无辜的亲人。更不要以死人的名义掩饰自己的暴行,这样活死人都讲得不到安宁,难道死人没有活的生命更重要吗?”革离发自内省的痛实为让人警醒。赵梁交战之际,革离主张:“守城者亟以伤敌为上”,当战火烧起时,墨者自问这样做对吗?一瞬间从革离绝望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他对战争的憎恨。革离提出:“和平,我们需要做的不仅要去帮助那些懂得和平的守城人,还应该有懂得和平的君主,不懂的选择要爱的人,“兼爱非攻”是一句空话,仅此而已!”

墨子的反战思想,其原因大致为:

一、战争与一切偷盗行为一样,都是不义的;

二、战争中的对方都会杀人;

三、战争将影响民众的生活,妨碍社会生产的发展。墨子反对战争表明:他对下层民众的生活十分关注,因此,墨子的非攻主张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墨子一味反战,把所有战争笼统视为不义的行为,却是片面的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根源在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矛盾运动的结果,而不是亏人自利的思想观念。我们承认,墨子制止战争的愿望固然是良善的,但是,他并没有认识到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战争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之一。战争是春秋战国时代社会走向统一的动力。

四、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现实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启蒙时期,墨子主张的“兼爱”为核心的民本思想代表了封建时代广大平民、小生产者的利益,以“非攻”为核心的和平发展思想,代表了广大民众的基本利益诉求。我们在此不深入讨论他的思想的理论支撑,从字面意思理解,其思想的哲学性在当今社会现实背景下仍具有一定的可取性。“兼爱非攻”对于构建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社会民主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确,战争或是激进的行为永远不能成为解决矛盾的首要方式。“非攻”可以是一种和平状态下化解现实矛盾的更有效的方式。在近代,不论是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④ ,还是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⑤,都是典型的非攻思想。“兼爱”同样有其哲学内涵,奥运冠军罗雪娟曾语出惊人“要感谢支持我的朋友,也要感谢我的敌人”。“博爱”永远号召着人们更加宽容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也许只有救世主才能完全的做到“兼爱”,但有一颗兼爱的心,才能释放出人性温暖的光芒。

“兼爱非攻”从内到外诠释了人性中最真实最美好亦或是最需要提高的方面,“非攻”易,以平静的心对待身边的人、事;“兼爱”难,热情的心感化身边的人。这也② ② ③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罪之。出自《墨子·非攻上》 ④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马丁·路德金将“非暴力”(nonviolence)和“直接行动”(direct action)作为社会变革方法的最为突出的倡导者之一。

⑤非暴力不合作运动(Satyagraha Movement),是由圣雄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

为思想和现实寻找词语 第3篇

仔细读完《寻找失踪者》里的九篇文章后,对于艾云的“缓慢”和“拙笨”,更是不由得心怀敬意。阅读这些文章时,总能感觉它们的作者在执着而审慎地寻找词语,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她也试图用思想击穿现实,实现思想和现实的一致性。这种寻找,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某种难以言明的焦灼,却又被耐心所克制。炽热和冷静,就这样被统一在一字一句当中,其思想的边界却是清晰的。这是因为,艾云的寻找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方法:她并不满足于宣泄个人直觉的、雾霾般弥漫的感受,而是希望能将个人的具体经验和时代的普遍困境连接起来,获得一种对现实发言的能力。这种发言,却不像许多“公共知识分子”那样,试图以个人“威望”、成分复杂的道义感、带有煽动性的语言来取悦大众,而是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独立和善思来抵达事物本身。

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艾云在讨论问题时,总是不忘进入思想史的视野。如她所说,她是依仗着很多“大书”才获得胆量,通过读它们而“读自己、读社会、读命运”。写下大书的智者们都有谁呢?福柯、哈耶克、雷蒙﹒阿隆、波普尔、马克斯﹒韦伯、汉娜﹒阿伦特、怀特海、哈贝马斯、朱学勤……讨论的话题则包括个人自由伦理和责任伦理、现代性语境中的性态分析、知识分子的认识限度、雷蒙﹒阿隆与萨特之争和中国的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争、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及其局限,等等。论题虽然分散,但艾云始终是站在自由主义的知识立场,借助历史理性来澄明许多充满歧义的社会历史问题。比如在讨论阿隆与萨特之争时,她更多是站在阿隆这一边。在她看来,“萨特的天赋在于他写得很多,而所写的又都是让人不明就里的玄虚。他善于在语言的奇诡中因其神秘而让人望而生畏。但在这语言游戏的迷宫中,你无法找到可以依据与信赖的准确性判断。因此他说的那些自由、公正、幸福、痛苦,都是文字的迂回绕环,而不是事物本身。但那些文学性光晕四溢,令多少人中魔一般。”与阿隆一样,她认为萨特的文学天才是值得赞颂和肯定的,但萨特将审美与历史问题相混淆就不仅无用而且有害。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萨特具有永恒的品质,而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来说,萨特所提供的不过是“鸦片”,能缓解一时的痛楚,却不能真正治愈病患。

通过寻找合适的词语来为思想划界,这是艾云在《寻找失踪者》想做的工作。对她自身而言,这其实是一种艰难的选择。因为她的身份更多是一位作家,她的言说,差不多是以一种否定自身及其同道的形式来展开的,包括她对众多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思想结构的反思也是如此。她固然无意于让本书成为毫无文采、中规中矩的学术著作,却拒绝让语言的华美来掩盖学理的空洞与混乱。思想上的盲见,到底是藏不住的,所以她说,“不自欺,也不他欺”。就书中的文字看来,她的确有追索存在、回到事物本身的能力。这并非是说她的观点绝对正确,毕竟宇宙浩茫,人力终归是有限,没有谁能做到绝不犯错。然而在《寻找失踪者》中,她始终持守着作为一个思想者的诚实与谦逊,这使得她更容易接近真理,进入现实。

小议“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4篇

在现实生活中, 只有充分汲取圣贤之书中的营养, 人们才会更明白怎样生活。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 道家思想影响颇深, 在此, 我希望用最简单化的语言, 让人们对道家文化增加些兴趣, 从而运用到生活当中, 改善不好的生活状态。总结道家思想的精髓,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要具有宽阔的胸怀, 对自己, 对别人, 对生活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他受益于老子思想甚多, 是老子使他对生活有了深刻的理解。他在《老子学说》文中写道:“人或是为肉体而活, 或为灵魂而活。人为肉体而活——生命是痛苦的, 因为肉体受苦受难、有生老病死。为灵魂而活——生命是幸福的, 人应当学会不为肉体而活而为灵魂而活。老子是这样教导的, 他教导人怎样由肉体而转化为灵魂生活”。

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曾说, 地球上更广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人士万物之灵, 理应襟怀博大、视域高超。人有什么理由斤斤计较于个人恩怨, 念念不忘人际纷争呢?凡事退一步海阔天空, 让人三分又何妨?

天地万物各有所用, 人也一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和长处, 只有虚怀若谷, 虚心向别人学习,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获得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无尽能源和动力, 真正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道家的伦理思想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崭新的精神空间和生活天地。人们是需要道家伦理思想的点播、启迪和教导的。容人才能够得人, 容物方能够得物。

有道是:心胸宽大以忘忧, 高瞻远瞩以却动怒。只有超越自我的樊篱, 勇于并善于接纳和认可别人的人, 才能够得到别人的接纳和认可, 才能够拥有一种清新、质朴、快乐、宁静的生活。

二、君子之交淡如水

道家恬淡如水的交友之道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极为深远, 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所向往的朋友之道。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也指出:“味甘终易坏, 岁晚还知, 君子之交淡如水。”明代方孝孺说:“君子淡如水, 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 转眼如仇人。”

洪应明在《菜根谭》中也十分推崇君子之交, 他说:“桃李虽艳, 何如松苍柏翠之坚贞;梨杏虽甘, 何如橙黄桔绿之馨冽?信乎!浓夭不及淡久, 早秀不如晚成也。”又说:“风恬浪静中, 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希处, 识心体之本然。”“幽人清事总在自适, 故酒以不劝为欢, 棋以不争为胜, 笛以无腔为适, 琴以无弦为高, 会以不期约为真率, 客以不迎送为坦夷, 若一牵文泥迹, 便落尘世苦海矣!”

朋友之交为什么要以淡为贵, 这完全是因为“浓处味常短, 淡中趣独真。”此外还由于浓烈常因私意起, 恬淡每从无私生。以无私之心交友, 才能够不把朋友视为达到某种私利之目的的工具, 才能够进入一种深层次的理解、沟通成为知心、知己或知音。

老庄道家恬淡如水的交友之道无疑是中华友道伦理文化的精华, 值得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并发扬光大!

三、珍惜生命

道家保身尽年的生命意识主张珍惜生命, 重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就此而论自有它的合理之处。

马克思主义反对轻视生命的种种消极行为, 肯定那些扼住命运的咽喉、同病魔作斗争, 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等种种热爱生命的行为。可以说, 在肯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上, 道家生命伦理学说同马克思主义有某种理论上的契合性, 只不过后者的视境更高远、理论更全面罢了。

所以如果要想让生命更有意义, 首先要有积极的生命意识, 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并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最大的价值。做到这一点, 生活就少一点无聊, 多一点充实。

其次, 少私寡欲的调适之道对于我们的生活态度也是很有必要的。在老子看来, “少私寡欲”是养生的秘诀。一个人如果能在功名利禄、贪淫声色、服饰饮食等方面除去贪婪奢侈, 真正做到知足知止、谦下不争、崇俭尚啬, 即可保证身免灾祸, 使人的精神情绪处于良性状态, 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四、回归自然

除了少私寡欲, 如果真的在整日的忙碌中疲惫不堪, 还可以在周末或假期回归自然。

“托好老庄”, 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竹林学派的代表人物阮籍、嵇康从天地合德, 物我一体的思想出发, 醉心于自然山水的流连之中, 采取了“愿登太华山, 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 乘流泛轻舟”的人生态度, 主动地在山水中去体悟玄学之道。山水与玄理在他们的意念上达成了同观象而悟道, 从而获得身心上的极大愉悦, 得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看轻乃至摈弃了一切身外之物。自然山水的无尽旨趣与新鲜活跃, 对那些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发生了抵牾、心灵蒙受到创伤的文人士大夫来说, 有着特殊的舒络和抚慰作用, 向他们展示着一种全新的生命意蕴。“所说者庄老”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经历了仕途坎坷、官场失意的挫顿之后毅然弃官归田, 流连于自然山水之中,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其中“欲辩已忘言”的真意在于“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美好的自然风物和田园景色, 唤醒他对生活的热爱, 和对未来的追求, 在榆柳和桃李环绕的家园小居中, 他感到了一种少有的惬意和清新。

而现实生活中, 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 逐渐减少的绿化面积, 而真正属于人的自由空间却越来越少。人们都憋居在自己的那个小家里, 懒得出门, 懒得交流。这也是许多精神疾病产生的原因。不妨多向门外跨一步, 除了去逛超市, 多去公园, 去郊外, 也是很好的选择。当我们真正亲近自然的时候, 也会真正感觉到人的渺小, 自然的旷达无边。那么我们遇到的那些小问题又算得了什么?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聆听一下水声、鸟声,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于是把一切烦恼都洗涤掉, 还自己一份轻松的心情。

多少年来,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 面对什么样的人际纠纷和苦恼, 只要他读一读道家的著作, 总会获得极大的启迪、教诲和安慰, 总会使自己的认识得到一定的提升, 精神得到一定的感染, 总会有所悟, 有所得。

道家思想的内涵太丰富, 我只是挑取其中最浅显, 也是我们的生活更贴近的部分。目的只有一个, 希望那些在痛苦中挣扎的人们能仔细去体会经典的魅力, 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从而能缓解压力, 用更积极的心态去对待生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 精神上很沉重, 很需要去重新阅读经典文化, 汲取营养, 让生命更有意义。

关键词:宽阔胸怀,君子之交,生命意识,自然

参考文献

[1]王弼.老子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2]刘仲宇.中国文化道德透视[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0.

[3]葛荣晋.道家及道家的关系及人生理想[J].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

[4]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2.

毛泽东思想现实意义 第5篇

一、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思想武装了我们的党,哺育了几代人,将中华民族引上独立、强盛的发展道路。毛泽东的历史功勋永垂千古,他的伟大精神、伟大思想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结合新的实践,学习毛泽东思想,不断地从中汲取理论营养和智慧力量,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对于推进我们伟大的事业,对于提高个人的理沦水平、工作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学习毛泽东思想,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实现新的伟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毛泽东思想不仅指引我们取得了民主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有的人认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毛泽东思想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理论,就是建国以后的思想,也是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现在“过时了”、“用不上了”。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毛泽东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历史不能割断。今天的中国是从昨天的中国发展而来的。如果不了解中国的昨天,就不能把握中国的今天。更何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跨越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历史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并没有“过时”。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所担负的历史任务虽然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自身状况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灵魂、基本精神实质,诸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搞好物质文明和精冲文明建设,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等光辉思想仍然是我们须臾不可缺少的。第二,学习毛泽东思想,与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历史过程。如果把学习毛泽东思想同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认为只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行了,学不学毛泽东思想“无关紧要”,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片面的、有害的。如果割断历史,不学习毛泽东思想,也就不可能真正学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要充分认识其内在联系,一定要结合好、学习好、运用好。第三,学习毛泽东思想,对于全面正确地评价毛泽东、评价党的历史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有的同志把毛泽东同志晚年犯的错误,同毛泽东思想等同起来,否认毛泽东思想是科学、是真理。这种看法本末倒置,以偏概全,也是错误的。毛泽东晚年确实犯有错误,但他的错误毕竟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防止党和国家改变颜色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一切文明成果,既包括对经验的总结,也包括对教训的汲取。在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怎样确保党和国家永不变色,更是一个重大而崭新的课题。在摸索前进的征途上,错误是难免的。毛泽东思想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而形成的科学体系,这个科学体系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我们要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与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能不能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和党的历史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原则问题。苏共之所以垮台、苏联之所以解体,就是从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否定苏共历史开始的,最终自己否定了自己。从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沉痛教训来看,我们党对待党的领袖、党的历史的态度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要继续警惕否定毛泽东思想、否定毛泽东同志历史地位、否定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第四,学习毛泽东思想,有利于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建国后的几十年来,党员、干部队伍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的年轻党员、年轻干部有很多长处,从根本上说也是热爱毛

主席、热爱毛泽东思想的,但有些人不熟悉党的历史,对毛泽东思想缺乏应有的了解,这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与实现伟大历史任务的需要是很不相称的,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党组织应加强对年轻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忽;另一方面,年轻党员干部也要努力学习。毛泽东著作不仅理论性强,逻辑严谨,具有非凡的思想魅力,而且文风简洁明快,开门见山,观点鲜明,特别善于运用典故谚语和群众语言,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阐明科学道理,好读易懂。毛主席的每篇文章都是针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有感而发,绝无八股气,没有空话,读起来非常亲切。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亲笔撰写的,体现了他深邃的思想,渊博的知识,伟大的胸怀和精神风貌。学习毛泽东著作,不仅可以掌握理论,武装思想,指导行动,而且是一种美的享受。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6篇

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在自然观上,儒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些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

儒家历来反对滥用资源。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愛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荀子把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作为“圣王之制”的内容,要求砍伐和渔猎必须遵守一定的时节,并规定相应的“时禁”期,以保护生物和资源。儒家认为,对待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孟子主张把人类之爱施于万物。他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进一步阐发了爱物的思想,他说:“此心爱物,是我之仁;此心要爱物,是我之义。”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有益启示,那就是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把发展经济、发展科技与生产力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当前,我们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可以借鉴儒家所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

今天,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段,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人类要克服生态危机,继续生存下去并进一步繁荣发展,就必须抛弃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反对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反对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在这个问题上,儒家主张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

当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还需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结合起来。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诸多超越时空限制的合理内涵,这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成分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同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我们要根据当代中国、当今世界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阅读指津】 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西方世界有数百年、在中国则大概只有数十年的经济迅猛发展的历史,固然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和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改善,但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不仅给人类的后代、也给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来埋下了目前还难以预料的隐患。这不能不使人多方反省和思考,寻求对策和出路,包括重温古人悠久的生存智慧。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蔡方鹿的《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一文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

该文的重要关键词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现实意义”。筛选并整合文本的主要信息我们可以得知“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主要体现在: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待自然资源等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反对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倡导取用有节,物尽其用,反对滥用资源,重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作者站在历史和世界的角度指出“今天,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段,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人类要克服生态危机,继续生存下去并进一步繁荣发展,就必须抛弃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反对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反对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经济发展的惨痛教训:“大跃进”中有太多诸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围湖造田”、“毁林(草)造地”、“斗天战地”等强调人的意志而违背自然规律的事。

结合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我们可知作者所写的学习和借鉴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将发展经济、科技、生产力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起来,将人类生活之需与尊重环境规律结合起来,提高开发、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解决资源短缺问题;有助于我们继承并发展儒家所强调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等生态伦理思想,使之成为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资源,从而弘扬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有助于矫正、抛弃西方所强调的以人类为中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错误观念,从而增强我们的理论自信。

原文几处引文及其作用的解读:“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意思是,仁爱的人拿天地万物等作为一个整体,强调了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这论证了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意思是节约财用,爱惜百姓,按照时令、规律等来役使百姓,这论证了儒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的意思是砍伐一棵树,宰杀一头禽兽,如果不是在该做的时候做,那就是不孝(不尊重自然),这论证了儒家友善地对待天地万物的态度。“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意思是亲爱亲人从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从而爱惜万物(草木禽兽),这论证了儒家爱护天地万物的思想。

文章结尾,作者非常客观指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诸多超越时空限制的合理内涵,这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成分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同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所以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还需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结合起来。我们要根据当代中国、当今世界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这里作者既辩证分析问题,指出其利与弊,同时又能联系实际,指出方向。文章既体现了社科类文章的严谨,又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历史知识和写作的一些方法。

在儒家的宇宙哲学中,人与天地的关系应是融洽无间的,人并不能把自己看作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不能以自然为仆人,相反,他应视天地为父母,视所有生命都与自己相通的精神。总之,儒家是从整个生态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其精神可以为现代处在生态危机严重困扰中的人们提供深厚的价值支持资源。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先秦儒者对自然长期感性实践、认真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智慧结晶,值得深入挖掘和借鉴。

如上所述,本文在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上,都是很好的切入点和命题角度。

再论“中庸”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第7篇

何谓“中”?在“中庸”里, “中”既不是表示空间的名词 (中点、重心、核心) , 也不是表示行为动作的动词 (命中、中的) , 也不完全是表示时间涵义的形容词 (时中、适时) , 而主要是表征人的行为质量的形容词, 即中正、正确、得当。这是“中庸”之“中”的本义, 也是上古尚中思想的原义。尧强调治理社会要“允执其中” (《论语·尧曰》) ;盘庚训导民众要“各设中于乃心” (《尚书·盘庚》) ;周公也倡行“中德” (《尚书·酒语》) , 并要求在折狱用刑时求“中正” (《尚书·吕刑》) ;《周易》里的“正中”、“刚中”、“得中”、“行中”、“中正”、“中行”等亦是此义。正如高亨先生所指出的:“中则必正, 正则必中, 中正二名实为一义。”[1]何谓“庸”?据东汉郑玄、三国何晏解, “庸”应为“常道”, 即对待自然、社会、人生的准则。“中”与“庸”合, 其涵义为:正确得当是人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要求。

儒家这一命题的基本依据、涵盖范围和应用价值可归纳为三:

其一, 中庸是宇宙万物运动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客观规律。《周易》六十四卦每卦里的中爻, 以二、五交居于上下卦之中位, 一般情况下多为吉利, 表示万物只有当其位合其轨才能健康运行、正常发展。《中庸》云:“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2]意谓宇宙万物唯有各得其“中”, 才能相依相生, 化生万物。

其二, 中庸是恰如其分地把握事物、协调矛盾的正确思想方法。中庸阐明,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界限, 超过或未达到一定界限都要影响事物的质, 势必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事情就不会有理想的结果。这就要求人们有很强的分寸感, 做事恰如其分, 不走极端, 以保持事物的最佳度, 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易败难成。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判断是非的重要标准:恰如其分为是, 过与不及为非。

其三, 中庸也是对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和最高的道德境界。儒家认为, 中庸不仅是思想方法问题, 也是个道德问题。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2]他还把能否躬行中庸之道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志:“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2]朱熹亦云:“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 以其有君子之德。”[3]这是因为, 中庸要求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态度, 行为适度, 言行得体, 不片面, 不冲动, 不偏执, 不做过头、过分之事。如, 质朴而不粗野, 文雅而不虚浮, 有正当欲望而不贪婪, 泰然自信而无傲气, 威严而不凶猛, 宽和而不放纵, 庄重矜持而不固执, 合群而不做老好人。这些, 非有很高的道德修养不能做到。所以孔子称中庸为“至德”。

二、中庸的基本要求

儒家为实现全社会的文明和谐, 要求一切个人与群体以中庸之德, 行中庸之道, 时时、处处、事事都做得恰如其分, 恰到好处, 无过无不及。

儒家不仅提出了中庸这一总的方法论原则, 而且对其在人生、社会各个领域的运用提出了具体要求。

政治方面:儒家认为, 法家靠严刑峻法, 以力服人, 失之太过;道家抱柔守雌, 清静无为, 失之不及。所以儒家的治国方针是以德治、礼治为主, 刑德相参, 宽猛相济。“宽以济猛, 猛以济宽, 政是以和。” (《左传·昭公二十年》) 孔子认为舜能“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3], 谓之“大知”。在执法方面, 孔子要求刑罚得当, “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 即使对于坏人也不能处罚过头, “人而不仁, 疾之已甚, 乱也。” (《论语·泰伯》) 在实现施政目标的过程中, 应缓急得当, 不能操之过急, “无欲速……欲速则不达。” (《论语·子路》) 平时, 要处理好严肃认真与办事简约的关系, “居敬而行简, 以临其民, 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 无乃大简乎?” (《论语·雍也》)

经济方面:孔子要求“施取其厚, 事举得中, 敛从其薄。” (《左传·昭公十二年》) 在施惠于民时要“惠而不费”, 在使役民众时应使其“劳而无怨”, 在满足上下欲望时应坚持“欲而不贪” (《论语·尧曰》) 。《大戴礼记·谐志》载, 孔子主张“政以胜众, 非以陵众;众以胜事, 非以伤事;事以靖民, 非以惩民”, 不要在役使民众时做过了头, 造成劳民伤财。他认为在实行救济时, 要掌握好尺度, 当冉有为母亲请求粮食补助时, 孔子认为不宜多给, “吾闻君子周急不继富。”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管仲在齐国实行贫富有度、取民有度、赏罚有度的政策, 受到孔子的肯定。

伦理道德方面:在忠君问题上, 儒家既主张尊君忠君, 又强调“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 、“从道不从君” (《荀子·臣道》) , 反对“妾妇”似的愚忠。在孝亲问题上, 儒家虽极为重视孝道和丧祭, 但反对亲人死后过分悲伤和丧事过分繁琐铺张。主张“丧致乎哀而止” (《论语·子张》) 、“居丧之礼……不胜丧, 乃比于不慈不孝” (《礼记·曲礼上》) 、“毁不灭性, 不以死伤生也” (《礼记·丧服四制》) 、“其立哭泣哀戚也, 不至于隘慑伤生, 是礼之中流也。” (《荀子·礼论》) 在利人与利己问题上, 孟子反对走极端, “杨子取为我, 拔一毛而利天下, 不为也。墨子兼爱, 摩顶放踵利天下, 为之。子莫执中, 执中为近之。” (《孟子·尽心上》) 在交友与诲人问题上, 儒家主张君子应与具备“中行”之德的人交往, 即“得中行而与之” (《论语·子路》) 。

文化娱乐方面:儒家认为, 文化娱乐活动应当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不是相反。因此, 不应当过分放纵, 而要有所节制。“过制则乱, 过作则暴”、“乐盈而不反则反”、“乐极则忧”。 (同上) 正确的做法是“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论语·八价》) 个人修养与行事方面:儒家强调, 有修养的人, 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都恰当得体, 不逾分限。“君子言有坛宇, 行有防表, 道有一隆” (《荀子·儒效》) 、“儒有衣冠中, 动作慎。” (《礼记·儒行》) 他们所提出的修养内容都以注重尺度、无过无不及为突出特征。如“温而厉, 威而不猛, 恭而安” (《论语·述而》) 、“暴而不难, 安而不舒, 逊而不馅, 宽而不纵, 惠而不俭, 直而不径”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

三、中庸思想的现实价值

在现阶段我们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儒家所提出的贯彻中庸精神的主张和要求, 对我们小至待人处事, 协调人际关系, 大至治国安邦, 实现全社会的和谐, 都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首先, 中庸思想有利于纠正两极跳跃式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不是满分即是零分的两极跳跃式的思维方式。比如有人认为在战场上, 不逃跑的就是满分, 逃跑的就都是零分, 没有中间部分。其实, 生活中这种思维方式也是屡见不鲜的。许多人只知求乐, 不想吃苦;只认正面, 不看反面;只许前进, 不准后退;只要新的, 不要旧的;只要现代, 不要古代;只向外, 不向内;只说西, 不言东;只执一端, 不见两极, 致使看问题时, 往往以偏概全, 弄得东西不成东西, 味道没有味道。与此相反, 中庸所要讲的是“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 [3]就避免了偏于一个极端的危险。所以, 中庸思想中的“适度”原则, 对于我们保持政治、经济的协调、平衡, 不无指导意义。

其次, 中庸思想可以为发展现代经济, 创建一个安定的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有益的借鉴。中庸, 强调对立矛盾的统一性, 强调“和”, 这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的思想一直是我国文化史的主导思想, “和为贵”、“和气生财”, 已成为人们牢固而普遍的共同心理态势。提倡孔子“中庸’, 及“和”的思想, 就使客观社会的稳定性易为人们所接受, 这就为社会的稳定提供了心理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各种社会矛盾将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状态。那么, 对待这些矛盾就不应该用“同”, 去强求矛盾同一, 乱斗一气, 而应该用“中”, 即用“中和”、“适度”方法加以处理, 协调各种矛盾, 把矛盾限制在质量互变的“度”的范围内, 不使它发展到破坏统一体、影响社会安定的程度。因为社会稳定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而且实践本身也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日本通过推行儒家思想 (包括中庸思想) , 发扬和谐仁爱精神来维持社会的安定, 实现了现代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儒家“中庸”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方法论意义。

摘要:儒家所提倡的中庸, 是宇宙万物运动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客观规律, 是恰如其分地把握事物、协调矛盾的有效手段, 是一种充满科学理性和辩证色彩的正确思想方法。在现阶段我们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儒家所提出的贯彻中庸精神的主张和要求, 对我们小至待人处事, 协调人际关系, 大至治国安邦, 实现全社会的和谐, 都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儒家哲学,中庸思想,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萧兵.中庸的文化省察——一个字的思想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7:242.

[2]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116-117.

现实思想 第8篇

一般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四大作用, 分别是引导、育人、保证以及开发。下面详细讨论这几大作用。

( 一) 引导作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直接以灌输思想观点的方式来进行, 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重点依靠潜移默化的方式, 因势利导的予以教育。如今大众一般倾向了解网络等传媒重点关注的问题, 根据媒体对各类问题的关注程度来决定看待事物的优先顺序。这样一来, 媒体就可以通过这样一种议程设置影响大众判断什么问题是重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凭借这一平台所有具有的开放性特点, 将资源迅速而广泛地予以传播, 令其影响力大增。

( 二) 育人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育人的作用来提升大众的政治素质。通过网络平台, 施行教育的主体能对大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而受众则能在这个平台上及时快速地对信息予以反馈。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主体和受众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实现了主客体的对接与统一, 从而让网络发挥了育人作用。

( 三) 保证作用。保证作用的特点有三个方面, 第一, 达成政治共识, 让思想观点进行融合, 统一行为来发挥稳定作用。第二, 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解与调整, 让各方经济利益关系得到平衡, 从而保证社会发展。第三, 各群体之间可以展开思想情感交流, 在工作与行为上能进行配合, 让大家能彼此理解, 强化联系与合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若要发挥保证的作用就一定要得到大众的认可与信任, 这其中最根本的前提是公信力。所以,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作用要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一定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新闻信息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 四) 开放作用。这一作用是指充分发掘与发挥人的内在潜能。人本身的主观能动性需要被深刻发觉才能得以施展, 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发特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着手开发。第一, 要充分尊重个人的特性。第二, 积极调动个人的主动性, 这是开发人的潜能的关键点。第三, 要培养学生的开创性精神。在学生鉴别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 他们可以感受到互联网上各类思想与观点的激烈交流, 了解到世界上各种不同思维与观点的存在, 这对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强化他们的开创精神大有裨益。

二、两种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这两种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但是也需要清楚, 仅从教育性质和目的方面做出结论显然是不够的, 还必须进行教育要素的分析。

( 一) 主客体之间有了改变。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中, 主体通常具有主导性以及权威性的特点, 客体通常很难有所施展。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主客体这一关系上更多的是强调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

在网络上, 常规意义上的主体可以发表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见解, 起到受众的关注, 同时也能寻找自身所需的信息资源进行学习, 从而变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体。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中, 主体一般是指以培训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作为活动指向的人, 这其中包含各级党的组织、政府机构、群团组织以及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部队、社区等专兼职人员。这种教育是极富目的性的, 有依据有条理可循。而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 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变成主体, 而教育的目的性则不一定存在。可以明确的是, 现实中, 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基本可以明确, 而网络上则不一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在教育活动过程中, 缺乏主动性, 一般是被动的被予以教育。

( 二) 网络教育的介体与传统介质不同。教育介体主要是指教育的内容以及方式等。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育的内容从单一平面的变成了多维立体的, 同时变得非常丰富, 具有可选择性, 其政治性本质往往隐含在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之中, 负面信息也更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受众只要有网络有终端即可获得知识, 快速了解各种信息。

( 三) 网络教育的背景环境不同于传统教育。网络令整体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 它改变了原有的教育环体, 即教育环境。网络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进行了有效的融合, 促使网络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优势。网络上有着数量巨大的思想信息, 有利于进行思想调查与分析; 思想教育信息共享, 则有助于收集与飞速传播思想、教育信息; 网络平台有着平等、自由、快捷的特点, 有利于思想信息交流, 有助于进行系统整合研究及形成教育合力。

三、结语

相较于传统现实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所具有的特点令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得到了拓展, 同时它所具有的交流互动性让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可以有效发挥。现代背景之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积极的特点。要妥善理解与处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需要清楚的知道, 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上的延伸和发展。并且, 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应处在支配地位, 它引导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众在网络上得到的观点与信息还需回归实际生活中来接受考验。随着社会高速发展,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被放置在更高的地位来看待, 同时先是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始终处在引导的地位, 其地位只能强化, 不能削弱。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与现实这两种背景下的作用既有相关联的地方, 也有区别的地方。从作用上来说,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四大不同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分别是引导作用、育人作用、保证作用以及开发作用。而从教育的主体客体以及教育介体和环体这四个方面而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很多改变。本文主要探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之前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思想,现实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德福.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4 (05) :121-122.

[2]姜晓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0 (11) :57-58.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9篇

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在自然观上,儒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些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

儒家历来反对滥用资源。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荀子把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作为“圣王之制”的内容,要求砍伐和渔猎必须遵守一定的时节,并规定相应的“时禁”期,以保护生物和资源。儒家认为,对待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孟子主张把人类之爱施于万物。他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进一步阐发了爱物的思想,他说:“此心爱物,是我之仁;此心要爱物,是我之义。”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有益启示,那就是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把发展经济、发展科技与生产力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当前,我们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可以借鉴儒家所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

今天,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段,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人类要克服生态危机,继续生存下去并进一步繁荣发展,就必须抛弃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反对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反对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在这个问题上,儒家主张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

当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还需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结合起来。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诸多超越时空限制的合理内涵,这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成分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同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我们要根据当代中国、当今世界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阅读指津】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西方世界有数百年、在中国则大概只有数十年的经济迅猛发展的历史,固然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和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改善,但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不仅给人类的后代、也给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来埋下了目前还难以预料的隐患。这不能不使人多方反省和思考,寻求对策和出路,包括重温古人悠久的生存智慧。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蔡方鹿的《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一文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

该文的重要关键词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现实意义”。筛选并整合文本的主要信息我们可以得知“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主要体现在: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待自然资源等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反对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倡导取用有节,物尽其用,反对滥用资源,重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作者站在历史和世界的角度指出“今天,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段,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人类要克服生态危机,继续生存下去并进一步繁荣发展,就必须抛弃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反对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反对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经济发展的惨痛教训:“大跃进”中有太多诸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围湖造田”、“毁林(草)造地”、“斗天战地”等强调人的意志而违背自然规律的事。

结合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我们可知作者所写的学习和借鉴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将发展经济、科技、生产力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起来,将人类生活之需与尊重环境规律结合起来,提高开发、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解决资源短缺问题;有助于我们继承并发展儒家所强调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等生态伦理思想,使之成为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资源,从而弘扬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有助于矫正、抛弃西方所强调的以人类为中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错误观念,从而增强我们的理论自信。

原文几处引文及其作用的解读:“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意思是,仁爱的人拿天地万物等作为一个整体,强调了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这论证了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意思是节约财用,爱惜百姓,按照时令、规律等来役使百姓,这论证了儒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的意思是砍伐一棵树,宰杀一头禽兽,如果不是在该做的时候做,那就是不孝(不尊重自然),这论证了儒家友善地对待天地万物的态度。“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意思是亲爱亲人从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从而爱惜万物(草木禽兽),这论证了儒家爱护天地万物的思想。

文章结尾,作者非常客观指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诸多超越时空限制的合理内涵,这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成分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同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所以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还需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结合起来。我们要根据当代中国、当今世界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这里作者既辩证分析问题,指出其利与弊,同时又能联系实际,指出方向。文章既体现了社科类文章的严谨,又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历史知识和写作的一些方法。

在儒家的宇宙哲学中,人与天地的关系应是融洽无间的,人并不能把自己看作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不能以自然为仆人,相反,他应视天地为父母,视所有生命都与自己相通的精神。总之,儒家是从整个生态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其精神可以为现代处在生态危机严重困扰中的人们提供深厚的价值支持资源。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先秦儒者对自然长期感性实践、认真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智慧结晶,值得深入挖掘和借鉴。

如上所述,本文在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上,都是很好的切入点和命题角度。

朱德严格党纪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10篇

关键词:朱德,党的建设,纪律,现实意义

朱德同志针对如何克服党内违纪行为,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他的一系列观点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性认识,对于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党的纪律性,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要充分认识严格党的纪律的重要性

建国初期,由于经过革命取得胜利并得以领导政权,党在非党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党的一言一行对于全国人民的影响很大。鉴于此,朱德指出:“如果有一部分甚至即使是很少数的党员有不好的言行,那就会破坏党的战斗力,降低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因此,坚持铁的纪律,加强党的纪律性,在今天就更有特殊重大的意义。”[1](P280)他又指出:“如果党内没有纪律,或者不坚持执行党内纪律,那我们的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也就无法率领千百万群众去进行胜利的斗争,取得象今天这样巨大规模的胜利。”[1](P279-280)这里,朱德明确指出了严格党纪的重要性和忽视党纪的危害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只有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才能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纲领和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和执行,才能把党的主张由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最终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因此,加强党的纪律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得到贯彻和执行的有力保证,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根本需要。

二、要坚持党内的教育工作同执行纪律相结合

针对党内违纪现象,朱德指出:“要以思想教育为主,同时执行纪律为辅。对于那些党曾告诫在先而仍违反政策和纪律以及违犯了纪律仍拒不改正的党员干部,必须给以应有的纪律处分。”[1](P288)他又说:“党内的教育工作是主要的,必须不断地提高每个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但对那些犯了错误仍不肯改正的同志,却必须执行纪律。”[1](P289)我们党过去在整风时期,主要是靠党内学习教育,改造主观世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很多地方对于思想改造认识不够全面、辩证,过于依赖思想改造,而对于必要的应当严格执行的纪律也不执行了。这是一种片面的、错误的认识。因此,在实际中我们要不断加强党的纪律,必须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党内的教育工作同执行纪律相结合。一方面,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志,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使其认识到错误,即对其进行说服教育,注重从思想上进行彻底改造。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违反了党纪的同志,则必须根据党的章程和规定,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否则,各种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知法犯法行为就会滋生。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坚持党内的教育工作同执行纪律相结合必须以事实为准绳,分清轻重、主辅,不能一实现二者相结合就随意去处分党员干部。

三、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充分发挥舆论作用

朱德同志指出:“发现了问题,一定要即时处理,即时纠正,不要积累起来算总账,以免党员干部的错误愈弄愈大,积重难返,最后把政治生命也葬送了。处理以后,要随时总结经验,在党刊或报纸上公布出来。”[1](P289)总的来讲,我们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强、作风正,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也有个别同志经受不了物质利益的诱惑,恣意妄为。但这些人也不是一下踏入歧途的,他们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我们应不断加强监督,发现了错误苗头要及时警告、处理和纠正,防止出现“小错不纠正、大错纠正晚”的现象。这不仅是对干部本人的成长负责,也是对赋予他们权力的广大人民群众负责。此外,有的人在受过违纪处分后,如果不进行公布,可能会满不在乎,不思悔改。因此,一方面我们要严查、严惩一部分屡教不改,肆意妄为,严重违犯党纪国法的党员干部;另一方面,要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上公布于众,让全党、全社会和全国人民都看到我们党严惩违法乱纪行为,狠刹不正之风的决心和信心,使人民群众都参与到反腐倡廉中来,令腐败分子闻之若惊,悬崖勒马。

四、抓好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要依靠群众、多方联动

第一,纪律检查工作要坚持自上而下逐级地、经常地抓,并同发扬党内外的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朱德指出,“这两个方面同时夹攻,错误的思想行为就能暴露出来,犯错误的同志就能得到大家的帮助教育”。[1](P289)在朱德同志看来,要抓好党的纪律,必须坚持从中央抓起,从党员领导干部抓起,从上至下逐级抓起。中央机关和各级领导同志首先要带头坚持党的纪律,经常性地抓好纪律检查工作,进而带动党的各级机关和党员同志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加强党的纪律性。同时,朱德同志指出要发扬党内外的民主,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其中也蕴含了深刻的党外监督思想,强调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多种监督渠道。

第二,担任纪检工作的同志要在同级党组织和上级纪检组织的领导下,紧紧团结党员中的积极分子,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奉公守法,以身作则,恪尽职责,严肃党纪。朱德要求党员干部一定要好好地团结党外人士,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并要求担任纪律检查工作的同志,“自己要正派,要奉公守法,以身作则,使自己成为遵守纪律、服从组织、团结群众的模范。”[1](P290)因此,要想把当前的纪律检查工作做好,这首先要求我们每个担任纪律检查工作的同志要奉公守法,一洁身自好,清正廉洁,以身作则。这样,我们才能认清是非,坚持原则,一旦发现违纪问题,才可以理直气壮地去检举、纠正。其次,要做好纪律检查工作必须注意方法。一方面,要根据中央的有关规定和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建立起自己经常性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在同级党组织和上级纪检组织的领导下,紧紧团结党员中的积极分子,并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谈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 第11篇

关键词: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0引言

人类经济的迅猛发展固然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和现在活着的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改善,但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不仅给人类的后代、也给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来埋下了目前还难于逆料的隐患。这不能不使人多方反省和思考,寻求对策和出路,包括重温古人悠久的生存智慧。

这里所说的“行为规范”是指人们对自然界除人以外的其他生命及万事万物能做些什么和不能做些什么,指在人对待非人的生命和存在的行为上有没有、以及有那些道德约束和限制,这些规范连同直接支持它们的思想和精神就构成了生态伦理的基本内容;“精神实质”则是指使人们遵守这些约束和限制的、属于终极信仰层面上的根本精神和信念。而另一方面,这种精神信仰又很可能不仅仅是支持人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的,同时也是支持人们对他人及社会的态度和行为的,即它可能同时也是一种全面的伦理学、人生哲学或者宗教信仰,是有关人的整个一生和所有生命的根本意义的精神信仰;“生态智慧”则是指与上述两者,尤其是与行为规范有关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做的充分认识和睿智选择。

1顺应自然、禁弛有秩的行为规范

古代儒家所主张的生态伦理行为规范可以简略地归纳为主要是一种“时禁”。作为一种关注人间社会的维持和人类的普遍生存、而不仅仅是个人修身养性的学说、古代儒家学说不是普遍地禁止或绝对地非议杀生——猎兽或伐树,而是认为人们有些时候可以做这些事,有些时候不可以做这些事。人的生存固然离不开自然物,人在自然界也居主体地位,但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它们做任何事情。在此的要义不是完全的禁欲,而是节制人类的欲望。《礼记》“祭义”记载说:曾子日:“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又《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我们可以注意这些话对时令的强调,以及将对待动植物的惜生。不随意杀生的“时禁”与儒家主要道德理念孝、恕、仁、天道紧密联系起来的趋向,意味着对自然的态度与对人的态度不可分离,广泛地惜生与爱人悯人一样同为儒家思想中的应有之义。”

这种“时禁”的另一面自然是“时弛”,但我们注意到,它所直接根据之“时”与其说是以人为中心,按人的需求来安排的,而毋宁说是按照大自然的节奏、万物生命的节律来安排的,亦即按四季来安排的。人固然也在这大自然之中,同样服从这同样的生命的节律,但是,人又毕竟通过文明的各种创制有了一些超越自然制约的可能,人的需求和自然与其他生命的节律有了差距。

对这些“时禁”的规定,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它们主要是一些禁令,是施加于人对自然的某些行为的禁令和限制,不包括诸如现代社会如何采取一种补充、矫正性正义的积极搭救,以及如挽救濒危物种的主动行为,也不包括与动物建立某种忠贞、信任关系的命令,它基本上是一些消极性的限制。第二,它虽对人的行为施加了某些限制,但限制的范围并不很大,并不是全面禁止,而主要是时禁:在春夏生长季节和动植物幼小时的禁令。这些措施在今天的环保工作者看来是相当弱式的,但也要考虑到古代社会也远没有今天这样的生态危机,那时的人还相当程度上自身就处在一种生态相对平衡的自然链条之中。第三,这些禁令看来不仅是对下的,也是对上的,不仅是对民众而言的,也是对君王而言的,甚至可以说,更主要地是约束君主。甚至提出了对君主的严重警告:如果他们做出了诸如坏巢破卵、大兴土木这样一些事情,几种假想的、代表各界的象征天下和平的吉祥动物(凤凰、蛟龙、麒麟、神龟)就不会出来,甚至各种自然灾害将频繁发生,生态的危机也将带来政治的危机。最后,我们可以设想,在儒家那里,在行为规范的方向上,除了人类之中的由父母、兄弟、夫妻、家族到朋友、邻人、乡人、国人、天下人这样一个推爱的圆圈,在人类之外,还有一个由动物、植物到自然山川这样一个由近及远的关怀圆圈,前一个圆圈又优先于后一个圆圈。

2“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精神实质

儒家生态伦理的精神主要是一种“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这种精神并非儒家所专有,而是古代中国人一种悠久的生活智慧和对宇宙和自身认识的凝结。《庄子·齐物论》中一段著名的话:“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同一。”就表明了人融自然从自我得道的一种精神境界。

儒家从大人、圣人,从人格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境界来论述人与天地的合一。而从人性,从人生之初的善端来说,人与天地也是相通的。故孟子提出由人要由“尽心”、“知性”而“知天”,以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人只有如此,也才能称之为“人”,在此人是主动的,但却不是僭越的。一般在这样的场合,亦不专提“天”,而是说“天地”。单提“天”时有最高主宰,规律或命运的意思,而说“天地”则一般是指包容万物的大自然。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并提出一种“天人感应”的理论,宋儒进而把“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出一套精致、全面的宇宙哲学和人生哲学系统。

鉴于当代生态哲学中的争论,我们如果问:古代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以什么为中心?是人类中心还是生态中心?从前面的叙述看,儒家行为规范方面是紧密联系人事或主要考虑人的利益的。乃至具有强烈的政治劝诫的意味;而其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的思想也并不是独立的宇宙哲学,它是与一种人生哲学联系在一起的,并以后者为重心的道德理性。

3天人同源、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

人既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又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总是集中表现在人的发展上,如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提高社会成员自身素质和能力等等。但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基本条件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说明了天地人之间法则的相通,而这种法则并非以人为依归,而是以天地、自然为依归。儒家认为,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它们在本源上是相同的,自然与人类也是平等的关系,正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因此,儒家主张,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并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让宇宙万物“自足其性”,自然地得到发展,而不横加干涉;人类与天地万物共生共存,就应与天地万物保持和谐。这样,才不会扼杀宇宙的生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才会成为可能。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对自然界过分掠夺,势必危害人类自身。儒家文化还把万物是否“皆得生息”,也就是环境是否处于自然状态看作是否富足的标志,“天以万物悉生出为富足”,非常强调保护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卢梭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浅说 第12篇

卢梭教育思想的原则是, 教育要“顺应自然”, 在《爱弥儿》中, 他如是说:“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道路前进, 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2]卢梭的教育思想基于他的自然哲学观。他认为“出自造物者之手的东西, 都是好的, 而一到了人的手里, 就全变坏了。”[2]在他看来, 人的自然本性就是自由的, 而在人类进入到文明状态之后, 文明人违背了自然法则, 滥用自己的自由, 从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现象。另外, 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理性。人类具有上帝赋予的理性, 因而, 能够在感觉的基础上, 通过理性活动, 形成复杂的观念和知识, 并用来指导自己行动。人应该在“顺应自然”教育下, 让理性得到发展。卢梭认为, 教育归于三个来源:“自然”、“人”和“事物”。这三种教育互相联系, 目的是一致的。在这三种教育中, 自然教育不能由人来决定, 事物教育也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够由人决定, 只有人的教育是可以由人自己控制的。因此, 必须以自然教育为中心, 事物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自然教育, 三者圆满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 才能使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这里, 应该弄清楚卢梭的“自然”的概念的内涵是什么, 他说:“我们生来是有感觉的, 而且我们一出生就通过各种方式受到我们周围事物的影响。可以说, 当我们一意识到我们的感觉, 我们便希望去追求或者逃避产生这些感觉的事物, 我们首先要看这些事物使我们感到愉快还是不愉快, 其次要看它们对我们是不是方便适宜, 最后则看它们是不是符合理性赋予我们的幸福和美满的观念。随着我们的感觉愈来愈敏锐, 眼界愈来愈开阔, 这些倾向就愈来愈明显, 但是, 由于受到了我们习惯的遏制, 所以它们也就或多或少地因为我们的见解不同而有所变化。在产生这种变化以前, 它们就是我所说的我们内在的自然。”[3]这里所说的“内在的自然”是指人的才能和器官, 也就是人的天性。而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 适应儿童的天性的发展, 促进儿童身心的自然发展, 人的天性是有秩序的, 教育必须适应不同时期人的天性发展, 教育遵循人自然发展还要注意人的个性差异, 在资本主义刚刚兴起, 需要倡扬人的个性时代, 无疑, 卢梭的意见是正确的。

怎样能达到使人合乎自然地成长与发展呢?这就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卢梭的教育思想集中起来, 就是要以自然教育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于基础》里, 卢梭这样论述道:“人的自然状态 (自然人) ”———这种“自然人”指的是身心健康, 不受传统束缚天性发展的“新人”, 而这“新人”则完全为自己而生活, 不依从任何固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业, 能顺应各种客观变化的需要, 他刻画的“爱弥儿”就是这样的“自然人”, 或者说是这样的“新人”, 无论在外形还是心灵、理智和本领以及谋生手段诸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教育属于上层建筑, 教育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既然资产阶级革命需要这样的“自然人”或者’新人”, 那就需要揭示出封建专制教育的弊端, 并且给予激烈的批判, 也就是著名的教育家彼得·昆兹曼他们的观点, 就是:避免让学生坠入社会的负面影响中, 其目标是新的教育, 引导人要自己通过经验学习, 进而培养出有益于社会的人。

对于卢梭的坚持的自然教育思想, 有人比喻是“教育上的哥白尼”,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是新教育和旧教育的分水岭——这样的评价是比较准确的———因为, 卢梭鼓吹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与封建专制教育是不同质的教育观, 也是人类教育史上闪现的新的教育曙光。但是,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由于时代的原因,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缺少教育科学理论的支持, 也缺少严密的逻辑体系和教育实践经验, 有的论断属于主观臆断的东西——教育理论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理性基础上, 也应该通过教育实践来验证, 否则, 只能是美丽的空想而不具有科学的体系。然而, 卢梭提出的尊重人的天性的教育原则, 成为以后教育革新的指导思想。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明日的学校》里说得好:“卢梭一生所说的话, 所做的事有许多是愚蠢的。但是, 他认为教育应当建立在人的天赋能力以及研究儿童需要的基础之上就可以发现人的天性是什么, 这是正确的。”[4]到底是资产阶级教育思想集大成者, 这话说地很有分量。不过, 不能否认, 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精髓:尊重人的天性, 在人类教育史上具有极具标志性的创新价值, 预示了资产阶级革命教育时代的开端。而这一教育思想, 对我国目下教育改革的现实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教育要尊重人的天性, 顺应人的自然属性, 当然也要警惕另一个极端:借尊重人的自然属性施行教育而走向极端个人主义, 培养出自私妄为没有合作精神的人, 也绝不是卢梭观点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英) 柯蒂斯.教育思想简史[M].1963, (英文版) :263, 转引自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6.

[2][3] (法) 卢梭, 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

上一篇:调度决策系统下一篇:大声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