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表现范文

2024-08-03

内在表现范文(精选3篇)

内在表现 第1篇

李象群创作了很多关于历史人物题材的雕塑作品, 他有着相当深厚的具象写实雕塑的造型能力, 但是技术并不是他的全部才华的体现, 更重要的是他用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去发现, 去表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所以说他的历史人物肖像雕塑作品具有当代意义, 在于他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人们不再相信历史人物的符号化的形式语言, 而不是单纯的把人物做的逼真。即便如此, 叙事性的刻画也不是唯一的表达方式, 人们还可以用描述、解释和想象等方式, 了解领袖人物的目的也是为了了解历史, 但何为真象, 何为真实,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方式, 历史和领袖人物究竟属于真实的过去, 还是今日的种种猜想?李象群关于历史人物乃至肖像人物的创作有着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 这种独特的视角有着其自身的当代性, 就是作品表象与内在之间的矛盾关系, 也是一种理想化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关系。李象群的作品《堆云堆雪》, 展出于2008年北京第三届国际双年展上, 观者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女子, 再看形象酷似“慈禧”, 一个私处蒙着遮羞布的“慈禧” (显然这块遮羞布并非是作者原本的意图, 故此处先不做谈论) , 这不禁使人产生种种的联想, 至于产生什么样的联想当然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但首先用传统的思维来判断的话, 作为一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应该是严肃端庄的, 拥有无上权力的一个女人, 着装应该是非常华丽奢侈的, 坐的椅子也应该是外形讲究, 而不应该是一把普通的造型简单的椅子, 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看后最直接的一个疑问。而李象群的这件雕塑作品看似“衣冠不整”, 呈现一种很开放的形态。于是仿佛让观者同时看到了两个“慈禧”, 一个是历史中的人们正常思维中的“慈禧”, 另外一个则是平常生活中的一个女子, 有着和正常人一样七情六欲的女子, 从身上披的服装和头饰上看是有着清朝宫女特征的普通女子。

《堆云堆雪》的名字给人一种很有诗意的感觉, 而这个名字的确也有它的历史出处, 传说中清代宫中有个后花园, 花园中的一座庭院里面有很多的假山石, 假山石的名字叫做堆云堆雪, 至于是不是慈禧太后为其起的名字就无从考证, 而堆云堆雪这个词的含义能使人联想到至高无上的权利, 堆云堆到能遮住天, 堆雪堆到能盖住地, 当时谁能有这样的权利, 我想也就是慈禧本人。

二、作品的构图及其造型语言

首先这件作品虽然为铸铜雕塑, 但是从这种坚硬的材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手能触摸到的身体柔软的, 顺滑的女性身体质感。这是李象群通过扎实的雕塑功底才使我们有这样真实的感觉。从颜色上看作品的表面着成了白色, 李象群并没有想展现铜质材料本身所应该呈现出来的色泽, 而是把它转化成另外一种视觉的感受, 使得作品中皮肤的质感更加的直观, 更加的柔软顺滑, 这也刚好符合了女性身体的特征, 使得作品女性的特征显得更加的真实。《堆云堆雪》这件作品从构图上看, 李象群这件作品是用一种建筑结构的形式来体现作品的构图。头与方正的椅子垂直, 轻轻的靠在椅子的一侧, 左腿抬起踩到椅子座位的边缘, 右腿轻轻的踩到椅子下面的横梁, 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双手自然的放在了椅子的扶手上面, 呈现出一种非常放松与自由的精神状态。雕塑中慈禧的神情淡定, 眼球并没有过分的刻画, 但上眼皮睫毛部分却做了巧妙设计, 使得作品人物的眼神在光线下显得格外的迷离。微微下垂的嘴角更是和眼神像呼应, 使得人物表情更加的传神, 带着黯然的淡淡的哀怨。这件作品表现的是女性身体之美, 但是从作品的内在精神含义来看, 她的美则不完全体现在女人的裸体之美, 也不在于她的至高无上的权利之美, 而是她作为一个普通女人的美,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作品把我们认为神圣不可侵犯, 高高在上的历史人物, 从空中带到了地面, 与我们平起平坐, 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触手可及, 来表达一个普通女人的人性的特征。于是便使我们感受到了作品本身所表达的人物以外还有另外一个人物, 他们是冲突和矛盾的, 这种感受挑战了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他的作品通过人体的方式, 展现出历史人物的有血有肉的鲜活性, 同时作品中也渗透出一种呼吸的张力, 一种让人反思和重新审视的意义。

三、《堆云堆雪》的表象特征与内在实质

其实李象群并没有刻意去塑造一个慈禧, 从头饰和人物的身上披着的衣服上来看, 她是一个宫廷女子的形象, 但是具体是谁我们就不能完全的确定。但结合前面所说的作品名字的由来部分我们大胆的推测这个人物是慈禧。李象群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审美主张来塑造这个形象, 在他的眼中慈禧只是一个形象, 这个形象代表着那个时期的女性, 用那个时期的女性的身体为平台来突破当时社会封闭这种关系。这种表现形式是传统与现在思维的一种冲突。清代可以说是一个封闭的时代, 但同时对外也有交流, 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堆云堆雪》这个名字取得很有内涵, 因为慈禧是个非常不同的人物, 处在中国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 传统的思想及其保守的帝王, 而且是女帝王的形象能够以这样的艺术方式在中国出现, 这本身已经暗示了很多, 使人不禁的去猜测, 那段时期的女性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有着什么样的内心活动, 是复杂或是单纯, 是浮华还是朴实, 所以就是艺术的魅力, 也是当代艺术的一种特征。使每个人来思考, 解读, 重新审视历史。清代晚期在作者的观念里, 最能体现它本身可以说有腐化的东西, 但是它终结了中国上千年的封建统治, 看来是一件好事情, 它是封闭的, 同时也是开放的开始, 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 这恰恰吻合作品中半裸的慈禧形象和人们固有思维中慈禧的传统形象反差。我想李象群是想通过这件作品来表达这种又好又坏的一种东西, 强调这件作品表现的是晚清社会转型的特质, 但这个转型也不仅仅是晚清的问题, 跟当代也有一定的联系, 但是这里的裸体, 并不是说一种性解放, 这里特别强调用一种建筑结构的形式来体现作者的构思, 而不是从一种艳俗或者是性欲方面去解释的, 有一些人或许认为这件作品会不会在心理上给人一种性暗示。

表现力——课堂永恒的内在冲动 第2篇

反思:缺乏热度的课堂

教育应该有足够的活力和魅力,完成对个体生命的点化和润泽。教育应该对人的成长提供服务与帮助,以使作为个体的人获得更为充分自由的发展。教育应该给学生敞亮开放的新天地,让学生在曼妙的青春之旅中少一些耳提面命的疲劳,多一些温暖而百感交集的纯美记忆。但我们看到的却往往是这样的一幅教育图景:教师毫无生气地在没有血色的文字中机械地引领,偶尔提问一下。学生揣摩着教师的意图,让自己没有来得及深入的思考渐渐接近标准与“真理”。一个没有什么情感参与的教学环境,何来快乐呢?

对策:在个性释放中还原课堂的诗意

教学,要关注学生对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着力于教育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与发展。面对浅显易懂的《村居》,学生课前的充分预习,解释诗意似乎显得多余。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诗人心中的喜悦、对春天的热爱,我尝试着“以演代讲”。

“小草”上来了,“黄莺”上来了,“杨柳”上来了,因为是五年级的学生了,表演经历还不太多,上台的学生略显羞涩,但台下的学生却一改往日的沉默,显得好奇而激动。谁来给他们提些建议?我适时将话题交给学生。“小草要蹲着,然后越长越高。”“黄莺飞时要自由展开双翅,最好要边飞边唱。”……

表演开始了,在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之后,几位同学表演得活灵活现,逗得大家捧腹大笑,特别是表演“杨柳”的一位同学,为了表演“沉醉”,轻轻地晃动着身子,我说“还可以再沉醉些。”他一听,加大了晃动的幅度,竟一下子晃倒在旁边同学的身上,惹得大家大笑不止,连我也被逗乐了。在表演中,学生沉醉了,老师沉醉了。

在后来的一次作文训练《难忘的一节课》中,许多学生都选择了这一课来写,写得生动有趣。我想,有许多时候,我们抱着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的美好愿望,在实际的教学中是无效的,因为它忘却了孩子的本性,忘记了孩子天生的理解力和表现力。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孩子语言的习得,又有多少是教出来的呢?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这样的感触:我以为那个地方就是春天,有花香,有鸟鸣,有最美的笑脸;我会在那里找到一座彩虹桥,它会带我去任何一个想去的地方……

反思:拄着拐杖的舞者

纵观课堂学生的自学过程,更多地表现为拄着拐杖读书。学习只讲究结果,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从而使文本的解读单一化、程式化,不能多角度地理解课文,不能用个性化的语言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当我们将学生童年的欢乐隔离于课堂之外,当对文本的理解有了相同的“指南”而成为反复不断的复制,学生的精神世界贫瘠而了无生趣,课堂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机盎然。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敢于表现,释放个性,引导学生在思辨中走进阅读的深度,为学生思想的厚度多打开几扇窗,让课堂拥有永恒的内在冲动。

对策:在拓展延伸中反哺文本

教学需要拓展。立足文本的拓展,是文本解读的延伸与补充,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文本解读的一种形式。教学要让学生展示自我,课堂要因为学生的创造而充满期待。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说出来、读出来、写出来,给学生展现自己的才能提供了一个表现的舞台。教学《明天,我们毕业》一文,我说:“他们用歌声、用诗句表达着对老师的敬爱,你又准备以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对教师的感激之情呢?”有的同学说:“我也为老师唱一首歌《我爱米兰》。”有的同学说:“我送老师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说:“老师最想看到的是你们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来回报老师,请给老师写一首诗吧!”学生们纷纷动笔,写下了自己的心声。

我们都向往一望无际的大漠,喜欢辽阔的草原,乐于亲近浩瀚的大海,希冀超越局限。那就让我们的课堂一样也洋溢着超越性的激情,引领学生由平凡走向伟大,走向永恒的内在冲动。

内在表现 第3篇

近年来, 我国一系列舞蹈大赛的评判, 由过去只片面强调难度和技术技巧, 转变为更重视表现力、感染力的评判, 由此可见, 表现力和思想性是舞蹈发展的趋势, 随着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 舞蹈理论的不断创新, 舞蹈的审美标准已开始向舞蹈本身的艺术特质回归, 更加强调舞蹈编排的美感和思想性, 重视舞蹈表演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舞蹈《咱爸咱妈》, 舞蹈编导以朴实、率真、热情的舞蹈语汇, 以极具创造力、表现力的舞蹈动作, 对舞蹈语汇进行了再现和创新, 把一对质朴的农村老夫妇劳动、生活、相亲相爱, 相伴一生的“情”、“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荷花奖获奖作品《扇舞丹青》, 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舞蹈虽然没有高难的技巧, 但编舞者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表演者良好的舞蹈韵律和出色的表现力在舞蹈中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了一起。整个舞蹈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将“挥毫山水间”的意境演绎得超凡脱俗, 使观众领略了中华文化的豪放与浪漫。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舞蹈水平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舞蹈对表现力和思想性的追求成为我国舞蹈发展的趋势。

强调舞蹈的表现力和思想性, 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视基础的训练, 而今的我们———舞蹈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 在解决学生基本能力、肌肉素质、技术技巧、舞蹈韵律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以及感染力。

想象力:想象是引导演员的先锋, 意味着用内心的视觉去看到我们正在想象的东西, 而想象力的培养与发展是和学生的生活积累、文学、艺术修养分不开的, 生活知识的广博与文化修养的丰富是学生具有丰富、活跃的想象力的基础。

创造力:艺术来源于生活, 又高源于生活, 这是不变的真理, 古今往来, 无数伟大艺术家的成功是生活给予他们的艺术作品以真正的生命, 留心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热爱生活、学习生活,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创造的源泉, 只有它才能灌溉艺术之树长青。

表现力:创造人物形象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应该是既有真挚、深切、细腻的内心体验, 又有准确、鲜明、生动的外部体现, 我国的艺术家们同样非常重视表现力的作用, 他们认为只有“形现”, 方能“神开”, “容动”而见“神随”, 这都说明只有通过外部的表现, 内心的体验才具有可看性, 才能为观众感知。

人体的开发是有限的, 但人的思想创造是无穷无尽的, 对我国的舞蹈发展来说, 强调表现力和思想性既是大势所趋, 更是必由之路。

我认为, 我们应该把舞蹈教学与舞台表演紧密地结合起来, 尤其是在剧目课中, 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舞蹈动作、完成技术技巧、提高动作的质感, 而且还应该注重给学生分析舞蹈的结构和“意”、“境”、“情”、人物特征以及人物的内心情感,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激发他们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让他们学会运用心里和形体技术去创造意境、表达情感、塑造艺术形象, 让他们懂得, 舞蹈艺术的表现在于以情带舞, 以舞传情, 想要感动观众, 必须首先感动自己。另外, 在其他专业课上, 如: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国民间舞等课程中, 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情感和表现力。同时, 还应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丰富综合知识的能力, 把观察生活作为教学的内容持之以恒, 细水长流地贯串始终, 让学生养成一种注意观察生活的习惯, 要真正教会他们在艺术的舞台上“身心合一”、“随心起舞”。

舞蹈教师是舞蹈教学的主体, 培养舞蹈艺术人才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对舞蹈 (下转第138页 (上接第160页) 艺术的热爱, 开阔视野、钻研业务, 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水平, 学习与更新专业知识, 增强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学生的沟通能力, 用心、用情地培养学生, 我想, 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舞蹈艺术人才。

摘要:现在有一部分学校和舞蹈教师的教学理念, 往往侧重于对学生身体机能与技术技巧的训练, 而忽视了对学生在艺术内涵及情感与表现力方面的培养, 以至于让学生只学会了练功, 而不懂得如何去跳舞。舞蹈艺术是美的艺术, 是善于抒发情感的艺术, 它是以通过以抒发内心情感为主的艺术样式, 是情感达到“极致”的表现形式。舞蹈要让观众感受到她的真正魅力, 恰恰是靠演员用情感和表现力去感染他们, 因此, 如何培养学生的内在情感与表现力, 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笔者从事舞蹈教学二十余年, 在此浅谈了一些自己的点滴教学体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内在表现】相关文章:

以“孤独”为主题的内在情感与精神性表现在绘画领域的发展10-20

内在主义05-08

内在需要05-09

内在素质05-17

内在联系06-07

内在兴趣06-20

内在危机06-22

内在力量06-24

内在契合07-01

内在激励07-10

上一篇:司法公信建设下一篇:华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