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保护体系

2024-07-19

区域生态保护体系(精选12篇)

区域生态保护体系 第1篇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始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被纳入国家级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必将成为加速江西中部崛起的新引擎。但是,开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江西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努力创新机制、创新平台、创新环境、创新资源,以建设有赣鄱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为驱动力,深层次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于促进江西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现状及成因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地区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58亿元,以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58.9%的经济总量,是江西省最富庶、科技最先进的地方,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可以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代表着江西省发展的实力,江西省的创新能力水平也就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创新能力情况。通过对2002、2009年江西省创新能力有关数据的对比,可简要推导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现状。

注:数据源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2[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注:数据源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创新能力现状评价

从区域历史纵向对比分析,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占经济总量60%以上的江西省的区域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见表一)。在2002年,江西省创新能力的综合评比排名居全国第26位,无论与上海市、浙江省对比,还是与同处中部地区湖北省相比,江西省都位居后列,只比位居第31位的西藏高出5位(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3)。从历史上看,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薄弱,但在2002年后,江西省人民艰苦奋斗、自信图强,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通过加大与沿海发达地区之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吸引资金、技术、人才与先进的管理经验来促进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本区域的创新能力及经济社会发展实力。例如,地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省会城市南昌市,就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创新,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实施政产学研合作,以科技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了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昌九工业带、留学生创业园,发展光电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铜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优质钢材深加工基地、航空产业基地、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江西省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评比排名迅速上升到2009年的第18位,这也说明江西依靠区域创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但从区域间横向对比分析,江西省区域创新能力不容乐观。虽然江西省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从2002年的第26位提升到2009年的18位,但其创新能力仍处于我国中下游水平,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等5项二级指标的排名分居第24位、第19位、第20位、第13位、第18位,被东部地区的上海市、浙江省远远地甩在后面,即使与相邻的中部省份湖北省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应引起足够重视。从知识创造能力上来看,江西省近五年呈现出总体下滑的趋势,居全国第24位,其研究开发投入、专利产出及科研论文方面都居我国中下游的水平。从知识获取能力上来看,江西省下滑的速度较快,其排名从2007年之最高第9位直线下降到2009年之第19位,其科技论文合作、技术引进水平、国外技术引进总额增长率皆位居我国20位之后。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上看,江西省的下降趋势亦明显,从2005年之第9位直线下降到2009年之20位,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究开发人员、经费支出与研究所的量比增加速度则较为缓慢;新产品销售表现上仍未有明显突破性发展。从创新环境上来看,江西省呈现出“V”型发展趋势,2007年最低水平时为第28位,2009年则达到了新高,居第13位,其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处于中游水平,教育投入增长率升居全国第3位,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得到金融机构贷款额度的均值与增长率分居我国第3位和第1位。从创新绩效上来看,江西省表现出总体下滑之趋势,从2005年之第8位下降到2009年之第18位,其宏观经济的综合水平位居我国中下游的水平,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值及其递增速率皆位居我国第30位,每万元GDP工业污水排放量与每亿元GDP工业废气的排放量都较高,分居我国第27位和21位,节能减排的压力很大(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10)。

从江西省创新能力的历史纵向对比分析、现实横向对比分析可知,由于江西省的历史基础落后及其他发达省份快速发展的现实,江西始终处于全国后例水平。由此,也进一步表明,占江西经济总量60%并起着领头羊作用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创新能力表现不理想,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所以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以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为契机,大力提升其区域创新体系的总体水平,发挥其在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与主导性的引领作用。

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创新体系欠佳的成因分析

从区内创新体系实际运行上看,在科技研发、创新中介网络、创新基础环境平台建设方面,还缺乏市县区互动、资源共享的开放运行机制,科技资源分散而未能有效整合,区域创新体系内产学研的合作与协调机制仍未建立。具体来说,原因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内尚未构成开放互动、高效运行、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体系,尚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区域内创新资源的行政区域分隔、条块分隔、所有制分隔等原因,区内各创新资源仍处于分离、分散状态,创新资源未能融合成整体创新能力优势,使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益不高、滞存现象严重。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等创新资源大多分别单向集中在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政府性研发机构,区域内产学研合作模式尚处于项目合作式的初级水平,影响了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发挥创新资源的整体效益。

政府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发展导向能力较弱,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与能力不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创新,仍属于以资金扶持政策来发力的增量驱动型,激励机制与创新体制较呆板。政府直接干预较多,在创新活动的组织、创新资源的配置、创新机制的运作和创新制度的保障等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间接调控机制,造成企业过于依赖政府,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这样,就只能增加国有经济比重,却不能从体制与机制上解决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上的深层次问题,更不利于鼓励中小型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使得国有或民营企业都难以真正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影响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动力与能力不足。高校与科研机构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移的主体,是重要的创新源及新兴产业的重要推动者,是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而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只有南昌大学是“211”,无一所“985”高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内缺少一流水平的高校与科研机构,区域内从事知识技术创新的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整体及个体实力都难以与上海市、浙江省、湖北省相比。区域内高校、科研机构的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对知识与技术创新的贡献度低,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力度不够,导致其在参与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与动力上都表现不足,与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的结合力度也不强,对优势产业的发展上未能发挥应有的科技支撑作用。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服务能力较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大部分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属于刚刚起步阶段,起点低、人才缺乏、经验不足,能真正从事专业性科技创新中介服务的组织机构不多,这就制约了其在各个产业上的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产业化、生产力转化的中介推进作用,使得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大为降低。

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

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进行适时适地的研究,可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对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2.1 政府要切实优化管理职能,营造优良的区域创新环境

政府在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完善区域创新体系进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体制改革能否有效地满足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实际需求,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能否发挥创新潜力的关键。如果能在政府职能转变上实现突破,区域创新系统各要素的活力就能得到全面的激发。所以,政府要以制度创新作为突破口,真正转变管理职能,切实、有效地发挥政府在建设区域创新体系进程中的引导、协调作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内各级政府应在立法、行政服务等方面整体性地加强制度创新、政策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消除区域内的制度壁垒,消除创新主体间的一切阻隔,以有效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支持创新成果向专业化、产业化发展,不断降低区域内的交易费用,促进创新主体之间的合理分工与有效协作,以提高区域内自主创新能力;润滑创新资源的共享机制,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效益,营造有利于促进科技新产品研发的优良的制度环境。创新产品只有通过商品化、产业化,成为市场有效需求,才能真正体现创新绩效。政府还应在维持市场秩序、科技投入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信贷政策、消除产业进退壁垒、激励创新主体等方面加强政策创新,制定有效的区域内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建立社会诚信系统,提供优良的软、硬件基础条件,营造适宜的、能促进自由公平竞争的、灵活的政策性环境与经济生态系统。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提高区内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吸引世界各国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自由自主地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内集聚,吸引世界各国风险资本自由自主地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内汇聚,吸引世界各国企业家与科技创新人才自由自主地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创业。

2.2 营造鼓励创新、弘扬科学精神的区域创新文化

文化代表着一个区域的特质性“软实力”,代表一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区域内特质性的创新文化氛围影响着创新主体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深刻的、不可磨灭的。区域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技术创新之源是思想创新,思想创新只有在一个能包容自由思想、自由探索、自主发展的文化氛围中才能生存、发芽、茁壮成长。这是因为,创新是一种复杂性、不确定性很强的活动,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无法保证创新能一次成功或在短期内取得预期效果,创新是在累积性的挫折与失败的基础上走向成功的,不支持冒险、打击失败的文化氛围是难以成为创新的土壤。以有着四十多年发展历程、以先进的区域创新文化推动区域经济超速发展的硅谷文化为例。硅谷文化恰是一种具有特质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区域创新文化,没有硅谷的区域创新文化,也就很难有硅谷巨大的创新发展。硅谷是一个多国家或民族的移民的聚集地,使得多国家或民族文化的不断交融,凝结成为以“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勇于创新和不断进取”为核心理念的区域创新文化。恰是这种硅谷文化,推动了硅谷地区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使硅谷成为世界上鼓励技术创新、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创新型区域典范,演化成为具有特质的“硅谷区域发展模式”。美国硅谷文化不存在完全复制性,不能移植,但可作为新近成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创新发展之借鉴。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硬件”的创新环境建设,更要重视鼓励创新的创新思维、制度创新、政策激励与环境创新等“软件”性的创新文化塑造。要大力宣传硅谷的“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勇于创新和不断进取”区域创新文化,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鼓励创业、自由民主、合作开放”文化氛围。支持、引导、激励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服务机构等区域创新系统各创新主体的互信、互动、合作、共赢,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真正成为吸引人才、汇聚资本、投资兴业、产业集聚创新发展的理想之地。

2.3 整合创新主体功能,推进产学研合作

区域创新系统内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在知识、技术的生产、扩散、转移、应用等过程中承担不同的功能,产学研合作恰能有效整合创新主体各种功能、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实现区域创新水平整体提升。高等学院、科研机构,是科技创新人才、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优质科技创新资源的主要集中之所,对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较强,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起着人才保障、智力支撑作用,但创新资金、创新需求不足。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唯一场所,企业在商品的生产、营销及资金供应上能力较强,但科技创新的实力不足。这样,产学研合作就常常因企业为技术需求方和创新资源供给方,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作为技术供给方与创新资源需求方,使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能结成联盟而围绕科技创新开展合作。产学研合作之使命是各参与方共同开展科技创新,促使科技创新成果由知识技术形态向能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品物质形态转化,提高生产率,推进产业化发展,使科技创新成为现实生产力。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高校、科研院所来说,应主动加强与企业的互动,为企业进行知识技术咨询、人才培训、技术诊断,实现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生产实际的无缝隙连接,研究出能真正对企业发展、经济社会建设有实效的科技成果,切实提高其科研成果研发的质量和效益。而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企业来讲,则要扬长避短,在产品科技创新上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供必要的科研资金与设施,主动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以科技建设项目或科研课题为纽带,组成或紧或松的、能以多种形式联合开展科技研发的契约性组织实体,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合力解决企业现实生产中之技术难题。

2.4 加快中介组织网络建设,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网络化中介支撑

在许多情况下,创新成果的供给者与需求者并不是直接进行对接的,而是通过知识技术扩散的中介渠道进行的。中介渠道的流畅程度制约着科技创新的信息、成果和其他创新资源的传递与转移的方向与速度。中介渠道包括大众传媒、人际交流网络、中介扩散组织机构,其中,中介扩散组织机构是以提供科技经济咨询服务为主要方式,在科技创新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的经济技术扩散实体。中介组织机构所掌握的信息数量巨大,可同时将众多的供给者与需求者联结起来,降低双方交易成本,提高交易速度与交易成效,加速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所以,创新中介组织机构在服务上要逐步地实现功能化、社会化、网络化、产业化。可本着自主自愿、协同发展的原则,以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统一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为保障,建立统一的数据库,优化资源配置,采取同一品牌、统一管理的运行模式,联合区内各市县行业中心与其他各类科技中介组织,组建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最高一级的中介组织网络组织机构,着力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知识技术扩散渠道建设,加速区内外的新技术、新专利、新工艺和新方法在区域内外扩散。同时,以培育科技成果产权交易组织机构与风险投资组织机构为核心,积极构筑科技创新与企业创业的融资交易平台。督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对风险投资加强规范、引导、扶持力度,勇于探索有利于国内外民间流动资本自由进出的风险投资新机制,积极营造支持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健康有序发展的区域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1]Bjrn T.Asheim,Lars Coenen.Knowledge bases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aring Nordic clusters[J].Research Policy,2005,(34).

[2]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2[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张利群.东北三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0,(5).

[5]施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初探[J].广西社会科学,2009,(8).

[6]戚汝庆.山东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路径研究[J].理论学刊,2009,(6).

区域生态保护体系 第2篇

构建黑龙江垦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间的关系问题,没有生态安全,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讨论了黑龙江垦区构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基本过程和方法,提出了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质量和保护整治能力三方面23项指标在内的`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从发展循环经济、环境综合整治、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国土绿化、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垦区与地方合作共建、健全生态安全建设领导机制等9个方面推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的途径和对策.

作 者:邹积慧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总局,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刊 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7 5(3) 分类号:F323 关键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安全   资源   环境   指标体系  

区域生态保护体系 第3篇

[关键词]区域地理高中地理教学高考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30121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明确要求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的必要载体,纵观历年高考试卷,我们也不难发现区域地理是综合题的必然组成部分,考查长盛不衰,独霸“半壁江山”。高考中区域地理试题的考查方式多以区域为试题的背景和知识的载体,注重考查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和原理的应用。明确了高考考查的方向,在复习区域地理时我们就要对初高中的地理知识进行整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通过对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的深入探究,提升区域地理的综合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区域地理复习的效率。

一、授之以渔,整合知识

因为区域地理复习面广量大,加上课时有限,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区域地理复习的一般思路是: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探究区域发展方向。

首先,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相对位置等。区域空间定位能力是区域地理考查的第一能力,也是目前学生的薄弱环节,因此空间定位变成了地理考试的“门槛”,树立空间意识,准确空间定位是读图解题的关键。在区域定位中,经常用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经纬线定位法、根据地理事物的轮廓和形状定位法(如我国重要行政区的轮廓、重要河流的轮)、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法等。虽然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广与深化,高考中对空间定位能力的要求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准确定位可以增加对该区域的认知,从而为探究区域特征打下基础,所以最基本的空间定位方法一定要掌握。

其次,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包括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区域人文环境特征。在复习区域地理前学生要先掌握区域特征的描述方法,在分析区域特征及其成因时,要注意区域内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可以推断某地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结合气候和地形可以分析该区域的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植被类型以及农业类型等;综合考虑自然环境要素,可以推断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

最后,探究区域发展方向,是分析区域特征的最终目的。在区域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区域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扬长避短,制定区域优势的开发方向和问题的治理措施,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复习思路如下图:

该复习思路应贯穿整个复习过程,尤其在课前自主学习部分,教师应指导学生遵循这个思路在课前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并找出主要的问题和疑惑在课上探究。

二、以点带面,深入探究

虽然区域地理复习课知识覆盖面广,但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载体,复习的关键是要抓住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进行深入探究,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同时要选取有代表性的“点”在课堂上重点探究,而不是面面俱到。如学习“南亚—印度”一课时,通过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检查,我精选两大问题在课堂上重点探究。

1.南亚气候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1)读图甲说出南亚冬夏季季风的风向,解释其形成原因并分析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对水旱灾害的影响。

(2)读图甲思考印度半岛东西两侧沿海地区的降水量有何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印度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在哪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5月份是印度最热的月份,请结合图乙分析其原因。

(4)印度半岛冬半年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偏高,试分析原因。

前两个问题的设计是围绕南亚降水的时间分配和空间分布展开的,后两个问题是关于南亚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及冬温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比较,全面考查学生对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成因的掌握。南亚气候的特征及其分析主要涉及必修一的内容,分析问题时要帮助学生构建气候成因分析的知识网络,并归纳总结影响气候的因素,得出如下图的知识结构图:

2.印度的工农业

(1)读印度的农业分布图,说出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主要分布原因。

(2)读印度工业分布图,找出印度的主要工业区并分析其区位条件。

该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必修二农业区位分析和工业区位分析,通过探究能看出农业的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工业的分布则与矿产资源、技术等密切相关,而且要强调在进行区位分析时一定要抓住主导区位因素,不能面面俱到。

三、潜移默化 ,提升能力

2016年山东高考文综将使用全国新课标Ⅰ卷,全国卷的试题更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即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另外开放性问题的探究也是全国卷的一大亮点,能够充分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全国新课标Ⅰ卷2015年第36题围绕“美国大盐湖的卤虫产业发展”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前三个小题的设计从卤虫的生长环境到卤虫产业发展的条件再到卤虫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要求考生从题干和文字材料中准确获取信息,调动运用影响产业发展变化的条件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层层递进式深入考查与之相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很巧妙地渗透了地理问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最后一问是开放性题目,落脚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上,考查学生对学科问题的判断表述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观。

在区域地理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应立足区域,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在课前自主学习时,指导学生按区域地理的分析思路和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画出完整的知识结构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不同知识点,重视规律性问题的方法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的能力。在课后的习题演练中,应指导学生锻炼自己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使学生真正成为能自主学习地理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飞跃。

区域生态保护体系 第4篇

近几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市场报告似乎描绘了一个黄金年代:茶市场消费力增强, 品牌越来越受到重视, 营销4P创新。但同产饮品, 茶业的产值却远远落后于的酒业。茶品牌的平均品牌价值排在十大农产品的倒数第三位 (图一) , 而营销传播经费投入增长却位居第四 (图二) , 这说明目前光靠投资拉动增长的营销效果欠佳。再加上如今互联网3.0时代愈加庞杂的信息, 茶营销传播环境的两大干扰因素正逐步凸显。

一是复杂的茶知识。“四大名茶”“八大名茶”都以产地和品类命名, 除非是专业茶人, 普通消费者很难分清同一个品类不同品牌的优劣。事实上, 购买茶叶还涉及茶艺、茶礼、茶具等繁杂知识, 这些障碍会导致消费者转买其他饮料。

二是低下的信誉。毒西瓜、毒米粉、大豆奶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如今的国人对饮食业普遍不信任, 因此在解码茶营销信息时, 对茶品牌的心理预评估也会偏低。解码的结果自然和营销者编码时的设想相去甚远。

梅尔文·德弗勒的互动传播过程模式 (见图三) 主要突出信息传播的双向性, 即在一个循环传播系统中, 受传者既是信息的接收者, 也是传送者, 噪声可见于传受双方、反馈环节和渠道。据此, 如欲针对两大传播干扰因素改善信息源的编码, 首先需要考虑到目的地——消费者, 而最根本的是消费者心理。

站在消费者心理角度分析茶营销信息的传播过程, 会发现一系列挑战:编码信息在外需要面对量级信息干扰, 在内要面对繁多的竞争品牌;当这个编码被消费者有选择性地注意到后, 庞杂的茶知识和偏低的茶业信誉导致信息被扭曲解读, 被保留的很可能是品牌的负面印象;如果这些营销信息还不便于记忆信息检索, 那么品牌无法唤起消费者的正面记忆, 此次营销就没有达到目标效果。总之, 一个比较有效的编码, 需要顺利通过信息洪流和消费者极具选择性的认知过程, 并且形成一个深刻正面且易于检索的记忆, 就要做到:简单, 易于解读和记忆;权威, 保证解读效果。

二、原产地区域保护体系的建构

基于两大传播干扰因子和相关分析, 本文建议构建原产地域保护体系。

(一) 原产地区域保护制度

我国的茶叶多是根据地理环境来命名的, 如西湖龙井和雨前龙井, 地域优势是茶品牌的天然竞争力。正如“中国制造”一样, 农产品的“区域品牌”正是可以把地理优势打造成超级符号的解决方案。

在国外,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的研究体系较为完善, 特别是法国的AOC (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ee, 即原产地命名控制) , 通过AOC和不同级别的知名产区的搭配消费者可以轻易识别出红酒的品质。而国内和AOC比较接近的是原产地区域保护制度。原产地域产品指利用产自特定地域的原材料, 按照传统工艺在特定地域内所生产的, 质量、特色或者声誉在本质上取决于其原产地域地理特征并依照规定经审核批准, 以原产地域进行命名的产品。此产品标识能证明特定茶叶的特色和文化底蕴, 目前仅有“龙井”等少数知名茶品通过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

(二) 国内区域品牌成功案例——从“武夷大红袍”到“武夷岩茶”

2006年武夷山地区推出系列主打“大红袍”品牌的活动, 从北京“浪漫武夷·风雅茶韵”的大红袍周活动到广州的哥德堡号活动, 使得大红袍的区域市场销量迅速上升。在成功推广“武夷大红袍”之后, 武夷山又把”武夷岩茶“推向全国。近年来, 组织了“武夷岩茶节”、“武夷山旅游节”, 市场反响很不错。

这个案例对我们的启示是先以少数的优等产区品牌试水, 集中力量推广一个品牌。光是浙江省的茶农就超过了一百万户, 难以把控散户的茶叶质量。建议根据地理条件, 把若干散户划为同一个产区, 由权威的第三方茶业监管机构, 评出产区等级, 并向公众公布评分细则和结果, 不达标的将失去原产地域商标资格, 评级中优等的则列为该茶种的原产地域保护区。保证品质后向目标消费者推广优等区域品牌, 从而提高品牌的记忆力系数, 降低消费者选购优质茶品的门槛。

(三) 配套营销传播措施探讨

和红酒不同, 几乎每一个茶品牌背后都有一个品牌故事和深厚的茶文化作支撑, 加上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悠长独特的历史文化, 极具差异化营销的条件。营销者可以甄选出最能传达品牌调性的品牌故事作为传播核心, 创造与消费者互动的机会, 从而增进他们对品牌和茶文化的认同感, 进而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

对此, 本文建议营销者至少采取三轮传播活动:

第一轮传播, 旨在取得消费者关注、吸引参与。产品即媒介, 营销者如把产品包装视觉化成超级符号, 能获得陈列优势;利用互联网3.0时代的新技术, 开展成一场整合体验营销:把优质产区茶品的包装做成特殊材质, 冲泡茶时, 茶罐感应到温度的变化, 才显现包装上茶品故事的文字。每个人的茶罐不一样, 视觉上看到的文字不一样, 嗅觉上闻到的茶香也不一样的, 感受到的整个体验氛围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样独特的定制营销, 能促发消费者主动分享到社交圈, 引发社会关注, 增加对“和静怡真”茶道精神的文化认同。

第二轮传播活动主要目的是和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借助政府和行业的公信力, 提供后续的官方品茶旅游体验营机会, 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到原产地域产品能指和所指之间强烈的一一对应关系。建议采用定位推送工具, 当消费者在参观茶园时, 扫取茶品包装上的二维码, 就可获得茶罐里的哪一片树叶采自哪一棵茶树的定位信息。这样精准细致的信息会极大程度地增加消费者对茶品牌的信任。当消费者相信原产地域产品的标识确实是象征着品质后, 这套标识系统将作为一个条件反射的信号刺激消费 (数据显示, 地理标志能提升产品15%-20%的收入) 。

第三轮的传播, 通过深度参与的体验活动截留消费者, 建立共生关系。由于深度参与需要持续和不同市场进行沟通, 所以最好使用近身搏击——“直效营销”, 建议在茶馆、餐厅等场所建立“侍茶师制度”和“待用茶模式”。其中, “侍酒师制度”主要是针对高端市场:侍茶师提供一对一的私人专属饮茶咨询服务, 根据消费者的口味偏好等提供饮茶建议;而“待用茶模式”则针对中端市场, 为他们提供一个简单积极地参与动机——公益。可参考国外咖啡馆的“待用咖啡”, 搭建“待用茶”模式, 即几个顾客购买茶饮时自愿多支付的一部分的钱合起来, 给流浪者提供免费热腾腾的茶饮。微公益既正能量, 又给茶品牌带来新的活力。

如果消费者只需要认准原产地域保护标志, 轻松解读出该产品的优劣等级和特征, 大大提高了解码的效率和准确度, 减低了噪音对传播的影响。当这种简单愉悦的品牌体验不断被重复, 消费者一直购买到能指所指一一对应的产品, 这个体系的口碑会因此而建立。如此, 茶营销面临的两大干扰传播的因子很有可能被悉数解决。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茶营销传播中消费者心理, 发现了两大传播干扰因子:繁复精细的茶叶知识和整个食品行业信誉低的主观判断, 得出营销者在传播源头编码时就要做到:简单易于解读和记忆储存、专业不容扭曲使人愿意保留。参考国外AOC制度和我国现有的类似制度, 推导出性价比较高的方法是改进现有的原产地域保护制度。在构建这个体系的过程中, 需要品牌、公关和体验营销的助力。最后得出, 一定时间内该体系的广泛推广有利于减少茶营销的两大传播阻力。

总的来说, 这个改进编码的方法还存在许多待验证之处, 包括更加精细的编码改进方式等内容。无论如何, 茶营销的编码必须适应这个时代, 顺应这个时代消费者的需求。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茶业营销传播的两大干扰因素, 在梅尔文·德弗勒的互动传播过程模式的提示下, 甄别出互联网3.0时代给茶业营销传播带来的编码挑战。在此背景下, 本文主要探讨茶如何通过改善编码更有效的传达营销信息, 提高目标消费者的解码效果。结合武夷山区域品牌的成功案例, 建议构建原产地域保护体系, 优化茶营销的源头编码, 运用不同程度的整合体验营销, 循序渐进地和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最后得出, 完善原产地域保护体系对提高消费者解码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茶营销,编码,原产地区域保护,体验营销

参考文献

[1]张阳.茶营销:从品类认知到品牌认知[J].新营销, 2012, 12:92-93.

[2]谷明.茶品牌塑造的四张牌[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0, 04:77-78.

[3]胡晓云等.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报告 (2011~2013) [J].中国茶叶, 2013, 05:13-19.

[4][美]梅尔文·德弗勒, 桑德拉·鲍尔.大众传播学绪论[M].杜力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0.

[5]菲利普·科特勒, 凯文L K, 卢泰宏.营销管理[M].卢泰宏, 高辉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5:128-133.

[6]华杉, 华楠.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4.

[7]夏小燕.浅谈法国葡萄酒地理标志制度[J].中国检验检疫, 2007, 04:45.

[8]杨江帆.茶叶国际化经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128-133.

[9]石晶.武夷岩茶文化特性与文化营销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9.

[10]苏祝成.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国市场运行组织模式比较及借鉴[J].中国农村经济, 2001, 08:34-40.

全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第5篇

全球新科技革命的时代主旋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区域能否掌握自身持续发展的命脉,能否应对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区域竞争,将直接取决于其持续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和驾驭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因此,能否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期,实现武汉在中部率先崛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一个

功能完善而强大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以及这个体系对科技资源的最大容纳力、吸纳力,取决于我们城市的整体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好范文版权所有!

全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加速提高武汉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建设一个功能完善而强大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城市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重大战略,是加速提升武汉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武汉曾经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的比重较大,传统体制的惯性较大。从历史积累的因素分析,武汉经济运行模式中,存在着国有经济比重较大,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缓慢,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以及产业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提升城市竞争力,必须实现经济运行模式的根本转轨:要通过企业和产业的再构造,实现由传统工业为主导向以高新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工业转轨、由粗放型的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型的知识经济发展模式转轨、由计划经济运行模式向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转轨。显然,这种转轨离开了完善而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的支持,是难以完成的。

首先,城市经济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主要依赖于大批量民营创业企业的诞生。民营创业企业发展了,国有经济的比重就会逐渐缩小,城市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就会逐步增强。而没有完善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就无法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强度的创业支持,这样势必使得创业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制约,进而延缓武汉的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调整进程。其次,完善而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是城市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动机,是实现城市产品、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保证。没有完善而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就无法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强度的新技术、新产品和先进智力的支持,更无法建成一大批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充满竞争活力的现代化企业,城市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就可能沦为空谈。

在全球“新经济”大趋势的推动下,为抢占高科技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制高点、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产业品质的升级,国内各主要省和中心城市都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旨在建立一种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知识(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武汉来说,抓住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契机,通过全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极为优越的科技创新资源,深入推进科技兴市战略,对于加速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知识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武汉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构建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全面构建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就是要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创新机制、新的创新体制、新的创新制度和新的创新环境。检验武汉城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否完善、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否达到,主要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科技资源在知识生产、知识流动与知识应用各环节是否得到合理配置,各创新主体大学与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服务组织、政府之间是否实现良性互动、协同配套;二是这个体系能否最大限度地容纳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能否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其直接标志是:在一定阶段,有没有一批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或企业群落诞生,有没有一批新型的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涌现。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的战略性工程。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协同推进,“十一五”期间应力争在以下几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第一、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为突破口,加速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大幅度向企业集中。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整个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神经中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状况,决定着整个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功能发挥状况。要区别不同行业领域、不同规模,不同技术层次,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扶持和引导。

对于在武汉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是运用高新技术、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新产品开发调整产品结构。要通过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打造若干个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极具影响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以此带动武汉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由于高新技术开发的前瞻性和高风险性,在创新投入上,政府应予以

重点扶持,要通过政府资助、风险资本和银行贷款等形式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对于—般性的民营科技创业企业、区街乡镇企业,也要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建立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提供多方面的创新支持。

针对武汉地区绝大多数科技创新资源集中在非市属的高校和独立科研机构这一体制特征,要采取积极的政策引导措施,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特别是

大中型企业集中。要抓住中央、省属在汉科研院所转制的重要机遇,充分利用其科技创新、创业资源优势,推动其结构调整和人才分流,引导一批科技人才在本地区创业,引导—批成果在本地区转化。在开发性院所全面转制基础上,继续深化公益类和农业类院所的改革。通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吸纳、稳定一批科技人才队伍。

第二,以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为创新、创业的战略高地,大力发展高科技创业企业,推动现代高科技产业群的形成。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培育科技创业企业的摇篮,也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组织形式。要把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和科技人才创业的战略基地。要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创业中心数量的扩张和素质的提升,创建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创业企业的机制,在更大更广阔的空间上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加速实现本地区创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在当前以政府为主导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模式基础上,充分发挥大型工业商业企业、金融投资银行、外资财团、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资本优势,全面整合社会闲置资本资源,发展各种产权组织形式的综合孵化器、专业孵化器以及大学科技园、留学生科技园等科技创业孵化组织。现代科技园区在本质上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集中地,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基地。要加强园区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对接,使科技园区成为创业企业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的战略高地。

第三,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纽带,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力争在若干技术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

作为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体系,必须立足于产业技术创新为主的战略选择。要聚焦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技术领域,设立若干个能够对武汉产业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是革命性突破的科技攻关项目,集中目标,进行攻关,力争取得若干项原创性突破。要加强“产学研”战略联盟,充分调动有实力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的积极性,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加大投入,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武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科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并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加强和完善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与高校、中央在汉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或科研基地。鼓励民营科技企业与中央在汉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发、合作攻关。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基础上,推动双方共建科研生产联合体。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大型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把高等院校,大型科研院所建设成为实现武汉区域性知识创新特别是原创性突破的战略基地。

第四,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创新、创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根本大计是我们的产业政策导向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事业是否真正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要抓住中央加大对中部地区投入的契机,着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运用先进技术、高新技术及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和名牌、名牌产品;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集群,为人才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用武之地。要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各方面的领军人物,并通过制定计划,落实资金,明确政策,以项目为牵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一流的创新环境和舞台,使他们愿意和能够为武汉的科技创新发挥才能,体现价值。要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和创业的社会氛围,创造、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政策、体制与法制环境,建立“产业导向”、“环境导向”和“资本导向”的人才配置新机制,逐步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满足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第五,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完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好范文版权所有!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思考 第6篇

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实际,阿尔山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思考如下:

一、保护天然次生林区

重点是对天然次生林区抚育、更新和保护。天然次生林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地,随着海拔逐步提高,森林植被保存的越完好,随着海拔的上升落叶松比重逐步升高。由于过度采伐,目前的树种中落叶松锐减,但白桦树作为次生林的先锋树种迅速生长,天然更新良好,又通过植树造林,使整个天然次生林区的植被覆盖度高,水源涵养功能较强,河流上游的含沙量很小。”在嫩江水系、额尔古纳河水系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但目前面临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资源的需求量大与资源供给量越来越少之间的矛盾,阿尔山市作为林区,可采林已近枯竭,人工林又处于中、幼龄林期,天然次生林抚育改造任务十分突出,为此,结合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坚持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彻底解决这一矛盾,保护好天然次生林资源。天然次生林区实施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主要项目和内容:

1.天然林保护工程。由于经营粗放,超限额采伐,原始林演化为次生林,林木生长稀疏,林相残破,逐步丧失原有天然林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生物量高和自我维持能力强的功能,为此,要实施对天然林的保护。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核心是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包括林地资源、林木资源和生物多性资源的保护。天然林保护不是简单的封山、护林,阿尔山市现有天然林不论是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特用林,在分布、功能、价值等方面都很不完善,与“保护水平”有很大差距,还需要加强天然林区的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按天然林功能的不同,参照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标准和区域环境的实际,可分为生态区、缓冲区和商品区。对不同类型区实施不同的保护建设措施。

2.人工造林工程。该工程主要是指在林區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用材林。从木材来源看,由于国家“天保”工程的实施及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重视,来源于天然林的木材量将逐渐缩小,人工林提供的木材量逐步提高。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林占地面积小,集中连片,交通方便,易于实行现代化集约经营,而且生长周期短,木材产量高,并可以通过改进加工工艺和生产设备,利用人工林生产可替代天然林的林产品,因此,即使一些天然林十分丰富的国家也把未来的木材供应寄托在人工林上。因此,在阿尔山市近百万亩人工林基础上,推广成功经验,继续营造用材林。主要树种是适应性强的兴安落叶松,也可选择一些其他适地性强的树种。在采伐迹地、火烧运地、疏林地、其他宜林地进行连片造林。

二、治理沙质土区和以水蚀为主的水土流失区

1.沙质土区治理重点。沙质土区分布在伊尔施镇西部的三角山一带,总面积约24000公顷,因垦荒种地,已出现了较严重的沙化现象。必须采取断然措施,沙质土区的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25度以上坡耕地、杜拉尔松山农场沙化耕地全部实现退耕。退耕后发展林草业,特别是加大草业发展力度。

沙质土区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建设项目和内容:(1)樟子松封育工程。工程实施地点为樟松岭,总面积8000公顷。樟子松林面积1480公顷,是阿尔山市唯一保存较好的大面积的天然樟子松常绿林,有重要防风固沙作用和很强的观赏性,结合旅游景点建设,经过努力,把该区建设成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人工草地建设工程。阿尔山市北部气温低,无霜期短,由于农作物种植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配合畜牧业的发展,调整种植业结构,实施人工种草工程。工程实施范围:退耕地和部分草地。牧草种类可选择适应性较强又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黄花苜蓿、无芒雀麦、羊草、猫尾草等。

2.水土流失区治理重点。水土流失主要是指土壤的风力侵蚀、水力侵蚀,和融冻侵蚀等。阿尔山市水土流失区主要分布在明水、西口、铁路沿线以北至蛤蟆沟林场和阿尔山市西部的部分垦荒区。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盲目开荒种地、甚至陡坡开荒,耕地中1/3为坡耕地,种植业经营粗放,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等。所以,应开展以沟系为单元的小流域治理。

重点实施以下生态建设工程:(1)农田林网化工程。由于农田林网化重视不够,坡耕地无水保措施,为维持生态平衡埋下了隐患。特别是由于耕地主要分布在林草植被比较稀疏的坡面和谷地,即具有沿河分布特点,需营造农田防护林。工程核心:农田防护林应采用窄林带、小网格模式;坡耕地沿等高线造林。(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阿尔山市种植业的发展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滞后,目前,全市现有农田基本无任何抗旱、灌溉工程设施。充分利用阿尔山市丰富的水资源,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灌溉与抗旱坐水种面积。农田灌溉基础设施以旱田喷灌为主;抗旱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生态经济沟扬水站、谷坊、塘坝、蓄水池等设施建设进行。

三、建设道路、河流、旅游线

1.沿路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阿白铁路沿线及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建设。铁路、公路沿线是水土流失较严重区域,特别是五岔沟镇内的铁路、公路沿线,是农牧业较集中的地区,林草植被覆盖度低,人类活动频繁,与洮儿河交错并列延伸,所以,在坚决控制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前提下,实施“护路林工程”。实施范围:阿白铁路、公路五岔沟段。

2.沿河生态保护建设。阿尔山市地表水系较密,境内大小河流15条,分别属于两大水系:南部为嫩江水系,较大的河流是洮儿河;北部为黑龙江水系,较大的河流是哈拉哈河。均发源于大兴安岭,中部中山山地林草植被较好,基本没有出现土壤的水力、风力侵蚀,因此,沿河下游是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重点。

河流沿岸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重点为:(1)护岸林工程。实施范围:洮儿河五岔沟段、哈拉哈河伊尔施西段以及界河努木尔根河和胡得仁河。工程核心:洮儿河下游五岔沟段,铁路、公路与其交错分布,与护路林、农田防护林相配合,设计、施工。护岸林采用灌、乔结合的方法,在河道两侧营造柳灌丛,杨树林带。(2)边境界河河道治理工程。实施范围和依据:努木尔河和胡得仁河界河段位于阿尔山市西北部,以河为界的长度为51.26公里。沿河界外蒙一侧植被发育不良,已部分沙化,加上荒火蔓延,使河两岸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改道,国土资源流失。另外,1998年以来水量较大,每年春季凌汛期对两岸冲刷,使河岸破坏更加严重,给边境管理、口岸开发带来不利影响,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工程核心:堤岸防护形式一般有坡式护岸、坝式护岸、墙式护岸等多种形式。考虑边境界河的特殊要求,保持河道目前现状,工程布局应因势利导,符合水流演变规律,采用以坡式护岸为主,坝式护岸为辅的治理方式。

3.旅游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开辟了若干条旅游路线,设置若干旅游景区、景点,游客人数的增加,势必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甚至对环境可能产生现实的和潜在的破坏性影响,为此必须进行有效的防治。划定旅游路线,建立各种必要的保护措施。景区、景点设立公厕、垃圾桶,设立围栏、标示牌,修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厂等。

四、基地建设

包括石塘林自然保护区、矿泉自然保护区、苗木种籽基地、山野菜基地。

1.石塘林自然保护区。石塘林位于阿尔山林业局东北部,石塘林总面积约10000公顷,拟建保护区面积50000公顷。要植被类型是偃松石塘林或偃松和稀疏兴安落叶松组成的石塘林。偃松是第三纪残遗的古老树种,被列为自治区的二级保护植物。偃松属东北极成分,只分布在我国东北、朝鲜北部、日本北海道和俄罗斯远东。在我国长白山、小兴安岭虽有分布,但只是个体,没有形成群落。只有大兴安岭北部海拔1000米以上石质山地上形成岛状群落。阿尔山这片石塘林是该植物分布的南端,也是我国面积最大一块偃松矮林。偃松林是当地玄武岩台地植被演替的最高阶段。在此处的玄武岩台地面上,由于成土母质坚硬,风化过程缓慢,成土过程在此寒冷条件下进展也十分缓慢,故而土层浅薄和部分地表岩石裸露,加之降水量较高,地表不平坦,但松林一旦遭到破坏,浅薄贫瘠的土层易于丧失,植被恢复将变的极为困难。区内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钻天柳和自治区保护植物—偃松、越桔、笃斯越桔、手掌参、岩高兰、芍药、水晶兰、松下兰、大花杓兰等,珍惜植物还有斑杓兰、北极花、沼萎陵、睡菜等。另外,偃松石塘林造就的特殊生态环境,还是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可见,该偃松石塘林区具备了景观生态的特异性和环境生态的功能性意义,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任务重要而紧迫。目标是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矿泉自然保护区。矿泉保护区位于阿尔山市区。在温泉街南北长700多米、东西宽70多米的山谷地带上,涌现出48个泉眼形成矿泉群,但每个泉眼的水质成分却又完全不同。经过对水质化验,分为偏硅酸、重碳酸钠和放射性氡三类矿泉水,由于地下水补给方式不同,又可划分认为冷泉(水温在25度以下)、温泉(水温在25℃—37℃),热泉(水温在38℃—42℃)、高热泉(水温42℃以上),这种在很小范围内具有上述三类矿泉、四种温度的矿泉群为世界之罕见。阿尔山温泉是含有多种化学元素的泉水,对多种慢性疾病有很高的医疗作用;矿泉水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饮用价值很高;地热能——这种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很好的前景。鉴于阿尔山矿泉群的规模、功能,力争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5000公顷。由于影响矿泉生成的区域大、因素多,所以,保护区内具有代表性并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最脆弱的部位划分为核心区。

3.苗木、种籽基地。质优量足的苗木、种籽,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保障,它具有用量大、适地性强的特点,除稳妥外购外,要建立阿尔山市稳固的种源基地。它包括苗圃和母树林基地两个方面的建设。重点建设的苗圃:樟松岭苗圃基地。重建设的母树林:樟子松母树林。

4.山野菜基地。山野菜是天然林区的重要林木资源,阿尔山市林区无污染,山野菜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蕨菜、广东菜、蘑菇、黄花等等,特别是蕨菜等天然食品,在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前景广阔。山野菜采集已成为阿尔山市林业工人的重要收入来源。在搞好基地建设中必须进行山野菜深加工。厂址可选择在阿尔山市区,可以缩短原料采购距离,成品也便于运输。

五、对策措施

为实现上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思路,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制,提高阿尔山市全民生态环境意识;2、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3、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4、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科技贡献率;5、稳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有关政策、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区域生态保护体系 第7篇

关键词:区域集群,区域创新,关联

1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内涵

产业集群由产业、人口、城镇、信息、基础设施等要素构成的非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通过内部要素的相互融合以及与外部系统物质、能量、信息的频繁交换维系着自身的存在。波特指出, 产业集群在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中, 不断体现出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影响和作用, 在内部各要素的功能整合过程中实现自身结构及组织的有序化发展。同时, 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又呈现出与产业集群的生态化融合化的趋势[1]。

区域创新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整个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创新, 狭义仅指与区域新技术、新知识创造、产生、流动、应用有关的过程。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区域创新概念都在狭义上进行定义。人们对创新的认识已不再简单地将其看作为一个源于实验室的线性过程, 而是看作受多种社会、文化影响的、多回路的过程, 它包括积聚创新、增量创新、价值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由于区域的差异性, 在每个区域其政策的优先顺序和重点不一样, 而这种差异性既包括生态地理、自然资源, 也包括市场容量、文化习俗、R&D制度、产业集群、信息网络、人力资源状况。在某种程度上, 区域的差异性, 决定了区域的创新政策的差异性。

简单来说, 区域创新体系 (Reginal Innovation System, 简称RIS) 是指在一国内的一定地域范围内, 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 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实现新的系统功能, 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2 产业集群效应

产业集群是一种属地现象, 表现为在投入产出链上具有前向关联、后向关联或水平关联的一系列产业和企业在特定区位上的集聚。从经济学的角度讲, 产业集群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极化效应和回程效应三大效应。下面对这几个效应做简单分析。

规模经济效应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内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直接由产业集群造成的。当特定的产业在一定的区位上集聚时, 它的投入流量和产出流量会创造出诱人的商机, 带动价值链中相关环节的膨胀, 从而孕育出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信息市场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同时, 也使得内在规模经济更加趋于合理。

增长极效应。产业集群会形成新的增长极, 增长极所聚集的产业能量会沿着业务流程扩散, 形成从高到低的梯度分布, 产生扩散效应。极化效应会造就区域经济中心, 会吸引各种要素向中心集中, 会造就特定区域的产业结构, 形成区域特色。

回流效应。地区增长极的形成会促使原来流出的生产要素产生回流现象, 产业集群所造成的市场引力, 会使资本持有者看到投资机会, 由于新崛起的增长极造就的增长空间要比传统增长极更大, 这样, 资本持有者便会携带有效要素流入新的赢利空间[2]。具体来讲, 回流效应与下面三个因素有关:

首先, 产业集群与需求拉动和企业追求溢价效应有关。凡是在特定区位集聚的产业, 都是面向一个大规模成长的市场发展起来的, 因此, 它一定是靠需求拉动的, 面对活跃的贸易, 企业以集群/组团的方式比单独活动更能拿到大的订单, 产生溢价效应。

其次, 产业集群与技术外溢有关。在产业集群过程中可以看到一种技术外溢的现象:高端技术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和辅助技术, 缓慢地扩散到低端技术企业和相关的组织。这种技术外溢是沿着产品价值链逐渐外溢的。技术外溢使得群内企业的综合成本下降, 提高了集群企业的竞争力, 进而形成群内企业的凝聚力和群间的影响力。由于各种中间商的集群, 使得贸易技巧、市场信息、行情变化、贸易规则等会自动在群内外溢, 带来区域市场的活跃。

最后, 产业集群促使企业突破自身边界。按照科斯定理, 交易费用的合理性决定了企业的边界, 企业规模的扩张与企业把外部交易行为通过产权变更, 转化为内部转移定价行为有关。但是, 企业规模的扩大会产生大企业病, 造成规模不经济, 况且, 在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既定的条件下, 企业扩张的边界也是有限的。因此, 突破这一限制的现实选择便是产业集群。

在产业集群过程中, 每个企业的绝对边界和相对边界均得以扩大, 当交易费用大于零的时候, 不一定要通过产权安排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企业簇群是以关联产业为基础的, 其本质是一种以价值链为纽带而形成的产业群。各个企业之间在投入产出方面的必然联系, 以及由市场需求所决定的业务规模, 会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以关联产业为支柱的产业群, 这种“群”的效应会使群内所有企业的交易成本要低于群外企业, 因此, 企业要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必须使自己成为群内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 当这种意识成为许多企业的经营理念时, 产业集群现象自会应运而生[3]。

3 区域创新体系的要素构架

区域创新体系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和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 各种与创新相关联的主体要素 (实施创新的机构和组织) 和非主体要素 (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所构成的网络。该体系通常是由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运行机制三个部分构成, 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区域创新体系包括的基本构成要素有:

(1) 主体要素。即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 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其中,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也是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收益的主体, 是创新体系的核心。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要依赖各个参与者在创新活动中所结成的网络关系, 区域创新体系的参与者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范式形成了一个创新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企业运用所掌握的创新资源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 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产出。作为由五大行动主体构成的网络型组织, 存在着清晰的区域创新网络[1] (见图1) 。

(2) 功能要素。即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运行机制, 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机制和能力。首先是各主体的内部运营机制健全, 其次是主体之间的联系合理、运行高效。企业、科研机构与学校、政府以及中介机构之间构建的信息能够高效流动, 资源分配合理, 发挥各自优势。

(3) 环境要素。即创新环境, 包括体制、基础设施、社会文化心理和保障条件等, 市场环境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背景, 创新环境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因素。其中, 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可以通过主体要素, 特别是企业的行为、发展特征和经济效果反映出来[5]。

区域创新系体系作为一个网络系统, 其直接目的是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最终增强区域竞争力, 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质量的提高, 需要依托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开拓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 需要依靠区域创新体系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

4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联性分析

研究成果和实证资料表明, 产业集群的一个最主要的优势便是其创新效应, 产业集群实际上就是一个特殊的创新系统。由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他机构聚集在某一特定区域内, 而且存在创新的条件和环境, 如果各行为主体间的创新活动能够以网络或系统的联系方式出现, 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就构成必然的联系。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 地域关联。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均属于区域经济领域研究范畴, 其研究范围均局限于特定区域范围内。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地域特性和产业特性的有效结合, 产业集群往往在特定区域出现,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成为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布局的新形式。在这一意义上, 产业集群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

(2) 结构关联。企业、大学、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及环境要素具有很大的重叠性。产业集群的核心单元是企业群和相互依存的企业网络;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主体 (大学、企业、政府和中介机构) 如果位于集群区域, 往往也成为构成产业集群的主体要素, 否则就构成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通过构建主体间的联系网络和学习机制, 创建本地的专有因素, 是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共同点。

(3) 功能关联与目标关联。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和进行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产业集群实现创新的主要途径是建立有效的合作网络、促进知识在本地扩散流动。从这一意义上讲, 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在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扩散上的功能具有很大的重叠性。因此, 促进区域内的知识流动和创新主体互动是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的共同功能。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最终目的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体现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有机结合, 其目标是通过企业集聚形成外部经济, 显著降低创新成本, 提高产业和区域竞争力, 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紧密相关。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有效途径, 产业集群的多样性和特色正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活力所在。积极培育和推进地方产业集群已成为目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和政府制定政策的着眼点[4]。

参考文献

[1]陈柳钦.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 2005, (5) :15~23.

[2]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J].中国软科学, 2003, (5) :70~74.

[3]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 2002, (4) :4~6.

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综述 第8篇

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科技创新能力也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世界各国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深受其影响,国家和区域之间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外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及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区等已经成为各国竞相学习的典范。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从一开始就得到高度的重视,如京津唐产业带、上海浦东新区产业园、“泛珠”区域创新体系等。

国务院在2005年12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建设更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中央与地方科技力量的有机结合,促进区域内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这意味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构建具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是我国各区域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试图从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及构成要素、功能、运行机制、模式及构建等方面梳理已有的国内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文献,便于进一步系统深入地研究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

1 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及构成要素和功能

1.1 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

国内关于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较国外起步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有代表性的定义由冯之浚、黄鲁成、李虹等人提出。冯之浚(1999)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构成的创新系统。黄鲁成(2000)将区域创新体系定义为“特定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非主体要素,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潘德均(2000)则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性质是一个推动创新的网络。李虹(2004)进一步指出区域创新体系由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运行机制三部分组成,是一种经济区域,同时还有些学者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种技术区域(陈德宁、张斌等,2004)。

目前,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就以下两点达成了一致看法:一是认为区域创新体系具有系统性,即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二是区域创新体系涵盖主体的广泛性,即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等共同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

同时从各种定义可以看出,国内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界定主要存在以下不同点:一是对“区域”二字的认识不同。有的认为是经济区域,有的认为是技术区域,同时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创新体系认为其是一个行政区域;二是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认识不同。有人认为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等主体要素构成,但也有人认为还应包括非主体要素;三是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性认识不同。有的人认为是一个创新系统,也有人认为是一个网络系统。

1.2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

张敦富(1999)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创新机构、创新资源、中介服务系统、管理系统。黄鲁成(2000)认为,构成要素包括主体要素(创新的机构和组织)和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周亚庆、张方华(2001)则认为体系包括教育、科技、资金、政府和文化五个子系统。潘德均(2001)指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包括三个主体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和创新技术扩散系统)和三个支撑系统(创新人才培育系统、促进创新的政策与管理系统和社会支撑服务系统)。

从以上几种观点来看,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及中介机构作为区域创新体系构成要素的看法是一致的。

1.3 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

冯之俊、胡志坚和苏靖(1999)都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刘友金(2001)则将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定位为协调、催化、化验和解惑功能。顾新(2001)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包括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林迎星(2006)提出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是推动创新、推动知识流动和区域创新功能。

2 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和模式

2.1 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冯之俊(1999)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包括利益驱动机制、学习培训机制、决策信息机制和竞争协作机制等。李虹(2004)认为,区域创新行为的发生是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部动力包括市场需求、区域竞争等,内部动力包括企业利润等。林迎星(2006)进一步认为,区域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区域创新体系创新资源的配置(包括市场机制、宏观调控机制和伦理机制),区域创新体系功能的发挥(包括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和控制机制)和区域创新活动主体的互动(包括协作机制、竞争机制、学习机制和开放机制)。

2.2 区域创新体系的模式

张斌(2004)把区域创新体系的模式分为价值网络型、企业主导型、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导型及政府主导型四种区域创新体系。涂成林(2007)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几种典型模式:北京的知识型主导创新模式、上海的全面综合协调型创新模式、深圳的企业主体主导型创新模式以及苏州的政府推动主导型创新模式。毛艳华(2007)从治理结构、社会根植性和创新主体三个维度对区域创新体系类型进行了划分。陈琪(2009)基于不同视角对区域创新体系模式进行了分类,包括要素结构视角、产业组织视角、空间结构视角、制度要素视角和发展动力的视角。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主要从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创新动力两个方面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模式进行归纳和划分。

3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

如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我国企业、政府和学者均热切关注的重要现实问题。其研究主要从以下视角展开:

3.1 创新系统视角

柳御林(2000)认为建立一个区域创新体系,关键是建立一个可利用全球和国内各种资源的知识获取系统,同时建立一个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创新系统。邓宽(2001)进一步指出要将区域创新体系创业化。李晋东(2004)也指出要建立一个特色产业创新系统,突出区域个性,发展特色产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同时搭建互动平台,建立创新成果扩散系统。

3.2 创新网络的视角

盖文启和王缉慈(1999,2000)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则是区域内网络中各个结点在相互协同作用下创新与结网,并融入到区域的创新环境中而组成的创新系统,进一步指出只有积极构建企业创新网络才能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樊霞和朱桂龙(2005)分析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结构层次、区域创新网络结点的交互作用和联结所引致的区域创新机制,构建了区域创新网络结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交互作用的概念模型,揭示了区域创新网络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微观机理。李兰冰(2008)从知识创造和共享、集体互动学习、根植性与社会资本等方面得出区域创新网络的运行机理。

3.3 创新环境的视角

柳御林(2003)指出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必须建立适应的创新环境,减少政府的干预。叶静怡和宋芳(2006)分析了专利制度与我国创新之间的关系,提出我国专利制度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蒋春燕和赵曙明(2006)通过对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家精神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指出组织学习在社会资本和组织绩效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韦影(2007)提出基于吸收能力的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

3.4 创新主体的视角

谷建全(2003)和蒋兴华等(2006)认为,优化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要从主体出发。企业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要成为技术研发主体和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要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和技术,以市场为导向,配合企业迅速地将知识转化为产品;科技中介机构重点建设公共科技信息平台建设和技术市场体系;政府要积极实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李晋东(2004)则进一步认为,要逐步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的自主创新体系。

3.5 创新途径的视角

杨开忠(2006)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种途径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第一,自上而下法。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超越科技活动相关机构的范围,立足整个经济体系,注重国家创新体系的区域化,涉及企业内部、公共部门、金融体制、产业结构等十个方面;第二,自下而上法。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关注地理接近的好处和地域上占优势的影响知识创造和传播过程的一组习俗和规范,可以分为草根型和网络型。第三,上下结合法。内外结合的协同进化过程认为,区域创新体系创建是一个集团学习过程,通过这一学习过程,知识和技术被使用、扩散和创造。

4 总结和评价

综观以上论述,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价值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4.1 研究取得的成果

已有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已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国内学者从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构成要素、功能、运行机制、模式及建设等视角广泛地研究了区域创新体系,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如发展区域创新体系是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子系统,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以及优化区域创新体系各主体作用、加强国家创新体制及网络建设的重要性等。

(2)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北京的知识型主导创新模式、上海的全面综合协调型创新模式、深圳的企业主体主导型创新模式以及苏州的政府推动主导型创新模式等。

4.2 研究存在的问题

已有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尚未存在一个统一的观点,在对“区域”的理解、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功能、性质等方面存在分歧。

(2)对区域创新体系中各要素的作用进行评价时,缺乏完善的知识评估体系。

(3)不少文献从中观和宏观层面对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评价,但从微观方面对其进行论述的少之甚少。而只有真正研究透彻区域创新体系的微观实现机制,才能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可靠的、全面的理论支持。

构建新疆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第9篇

一、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是加快新疆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区域创新体系是构筑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 没有健全的区域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无异于空中楼阁。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和重要内容。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努尔·白克力在2003年自治区第五次科技兴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新疆区域创新体系, 是强化实施科技兴新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 是提高新疆区域综合实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石。

第一,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是推动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效率, 降低创新成本, 使创新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 各种知识和信息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 各种服务得到及时全面的供给。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是提升新疆区域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必然的战略选择。

第二,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是提升新疆区域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和发展能在未来市场上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区域核心竞争力。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又依靠区域企业竞争力的状态, 区域创新能够在创新周期内使企业掌握或开发新技术, 从而提升竞争力, 同时也就形成了区域的竞争优势。

第三,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是实现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疆有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农牧业资源, 但由于缺乏创新而发展相对落后;相反, 一些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或地区却凭借创新一跃成为经济中的“佼佼者”。其成功经验表明, 知识已成为区域发展的根本, 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助推器”。新疆要迅速改变落后面貌, 决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生产模式, 根本出路在于区域创新。

二、当前新疆区域创新体系构建面临的挑战

欠发达、欠开发是目前新疆的基本区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最显著特征。欠发达是指目前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 总体上仍比较落后。欠开发是指目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 新疆丰富的能源、矿产、生物、气候、旅游、文化、人力等资源尚未得到科学、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欠开发是欠发达的症结之所在, 而欠开发又与新疆区域创新能力息息相关。新疆区域创新能力目前在全国处于较落后的水平, 在西北五省中也仅处于第二位。

一是尚未形成具有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发展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政府和产业界的共识。在产业集群中科技能真正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有利于学科的交叉互动和技术的转移、扩散, 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实现新的突破。对新疆而言, 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应成为提升全省区域创新能力的突破口。然而, 新疆的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发展相对滞后, 未形成以促进创新和发展为核心的新型空间格局。

二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企业创新的任务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提升产业竞争力, 催生新的生产力。然而新疆国有中小企业比重过大, 而且大部分都是技术含量低的传统工业, 缺少工业研究与开发机构, 基础研发条件差, 投入经费少, 大多数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管理和服务等方面都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并且未能制定和落实好合理的激励措施, 因而各创新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未能很好地激发, 创新动力不足, 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新疆薄弱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已成为企业、区域提升竞争力的瓶颈。因此, 急需提高新疆企业对创新的重视程度和研发投入,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三是区域经济科技分工合作竞争的机制尚未形成。由于体制的原因, 重复建设、盲目竞争产业雷同、效益低下, 使本来就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严重趋同, 抑制延缓了全区产业结构的科学化。此外, 由于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 新疆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之间不能协调联动, 在政策、计划、资源配置、资金使用等方面各行其道, 不能形成合力, 造成人才、资金、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形成条块分割、相互脱节、重复购置或闲置, 使有限的资源不能发挥最大效益, 制约了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新疆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相对滞后, 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手段落后、服务水平低, 很难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相互之间缺少沟通联系的平台, 难以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形成紧密联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科研基础条件薄弱, 原创性成果少, 高新技术成果少, 超前性或前瞻性成果少, “短、平、快”技术多, 常规技术多, 引进示范推广的成果多。此外, 科研机构和人员在产业、区域、层次上分布不合理。这些因素制约了新疆原始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高新技术的发展。

三、对构建新疆区域创新体系的思考

如何迅速提高创新能力, 使新疆经济能够在西部大开发中快速发展, 已成为众多学者所关心和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 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是新疆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石。

其一,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奠定区域创新体系基础。要结合城市群建设,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因势利导, 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奠定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要重点培育、扶持龙头企业, 特别是民营企业, 发挥其带头作用。如果企业在集聚过程中有若干龙头企业带动, 则可能以较快的速度形成有稳定关系链条的产业集群。

其二, 在区域创新主体建设上, 激活创新群体, 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推动科技创新, 首要的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一是财政激励机制。在高新技术项目引进、股权收益、成果奖励等方面, 出台扶持政策, 设立科技开发、科技风险投资、企业技术改造等多项基金。二是人才激励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 积极破除各种限制条件, 认真落实拔尖人才津贴、重奖科技功臣等激励政策, 形成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浓厚氛围。三是考核激励机制。把科技创新工作纳入新疆机关岗位目标责任制, 年终统一考评, 考核结果与干部奖惩直接挂钩, 充分调动各级政府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其三, 在区域创新合作机制建设上, 要形成以企业为主体, 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 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广泛的区域创新合作机制。通过高科技产业的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的重组改造, 努力形成以科技进步为主导的多元区域产业格局。此外, 在区域创新人才建设上, 要注重持续创新力。努力完善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 形成鼓励竞争的创新氛围, 不重资历重潜力, 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创新环境, 从而形成长久持续的创新能力;同时, 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保护知识产权, 鼓励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充分体现科技人员的劳动价值, 激励他们创造更多的创新成果。

其四, 在区域科研开发体系建设上, 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以产、学、官、研为联合体的科研开发体系。要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 制定中介组织发展的合理规划, 制定行业标准和做好市场的准入制度。此外, 行业协会的作用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中介服务组织在区域创新体系中起着重要的辅助和桥梁作用。如技术市场、产权交易、信息咨询、技术经纪、成果交易、科技评估、风险投资等都是创新体系中知识流动、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其五, 在区域创新环境建设上, 要发挥引导推动力。形成较为完备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框架, 按照政府导向与市场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建立健全与科技创新活动相适应的市场机制, 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不仅来自于企业和研究机构内在活力的增加, 更来自于良好的创新体制、机制和环境, 包括基础设施的硬环境, 也包括金融、税收和贸易政策等方面的软环境, 以及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因此, 培育和建设完善的创新环境, 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加强企业间、产业间以及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 形成新疆区域科技特色, 把我区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 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摘要: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强调通过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区域竞争优势。那么, 新疆如何凭借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呢?本文针对新疆区域创新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 并结合新疆区情, 提出构建新疆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以期增强其创新能力, 实现跨越式大发展。

关键词:新疆,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2]胡艳.欠发达省份区域创新体系及其构建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 2007, (3) .

[3]王知桂.推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对策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 2007, (3) .

论区域专利促进体系的构建 第10篇

1 区域性专利促进体系的构建原则

所谓专利促进体系,是指为了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政府依据专利法原理合理配置相关社会资源并促使其高效运作的政策体系。也就是说,区域专利促进体系的构建需要区域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并且各种政策措施之间应当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其高效运作。因而,为确保区域专利促进体系的构建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区域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当遵循如下原则。

1.1 遵循专利制度原理的原则

从根本上看,一个专利促进体系的构建必须以专利制度为前提,其应当是对专利法律制度的科学运用。专利制度是根据专利法的规定对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进行科学审查,对符合规定的发明创造授予专利权,同时将其公之于众,以利于技术交流和转让的一项制度[1]。事实上,专利法并未将所有类型的科技创新成果纳入其保护范围,各国都规定可以获得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除了应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要件外,其还应具有实用性,而所谓“实用性”就是指其能够在工业生产上应用并能发挥实际效益;同时,专利法律制度激励创新的手段是通过赋予创造者专有权来实现的,任何其他人使用该专利技术时须经专利权人的同意,而同意的方式一般是有偿的转让或许可,所以在事实上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专利技术是无法实现其投资回报的。因而,相比于一般意义上的科技创新体系而言,一个富有效率的专利促进体系的构建除了应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外,还应充分发挥市场对专利创新的激励作用。

1.2 有利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原则

应当说,区域性专利促进体系的建构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突出地域产业特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区域知识产权战略、行业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4个层次。而且,“只有加强不同战略层次间的协调,才能更好地统筹中央和地方、宏观和微观层面之间的关系”[2]。而这种协调,具体而言则是以国家战略为指导方略,以区域战略和行业战略为桥梁和纽带,最终通过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得以落实[3]。也就是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需要加强包括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在内的不同层次的知识产权战略之间的协调。因而,区域专利促进体系的构建除了要从服务于本区域的知识产权战略外,还应当着眼于全局,从有利于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任务的角度制定相关具体政策。

1.3 有利于发挥专利制度积极效应的原则

专利制度被形象地誉为“给天才之火添加的利益之油”,乃是因为专利制度相比于其他创新激励措施而言更为直接、更为有效。但是,知识产权制度并非一种完美无缺的制度,其在促进经济增长、自主创新、政治文明等方面存在不足[4]。而且,在知识产权国际一体化的背景下,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国际公约所确定的专利权保护是一种高标准保护,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也非一种最为适当的制度措施。因而,我国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从国际变革大势与我国发展大局出发的战略性选择,其目的就是要通过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积极效应,以推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在区域专利促进体系的建构应当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克服专利制度的不足,同时充分发挥专利制度的积极效应,以实现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

2 专利促进体系的结构及其运作机制(见图1)

总体而言,专利保护模式与传统的技术保护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在确认发明创造专有权的同时,要求权利人应将自己发明创造的内容予以公开,并鼓励其实际应用。这一制度设计实际上反映了专利法律制度的鼓励技术创造、鼓励技术交流和鼓励新技术应用并举的目标,而非单纯鼓励技术创新的制度。这也就决定了,对专利促进体系的结构及其运作应当从兼顾专利技术开发、专利技术交流和专利技术应用等环节上予以综合把握。

首先,专利促进体系的结构应当包括下列环节。①专利技术的创造者应当是专利促进体系的必备要素。目前,专利技术的创造者主要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其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主体是科技创新的直接参与者,也是科技创新成果获得专利保护后的权利人。②由于专利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成果,其市场化的表现是专利技术被投入实施,所以专利技术的使用者也应当是专利促进体系中的必备要素。目前,专利技术的使用者是各类企业。③除企业既可为专利技术的创造者也可为专利技术的实施者外,大多数专利的创造者自己不直接实施自己的专利技术,而且即使是企业也不会只实施自己的专利,所以一个完整的专利权创新体系还应包括一些促进专利成果交流和转化的服务者。目前,该类服务者主要包括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和其他提供专利评估、转让、教育、检索服务的机构。因此,专利权创造体系应包括专利创造、专利实施和专利服务3个环节。

其次,专利促进体系的运作应当包括如下方面。①应当在专利创造环节与专利实施环节之间形成一个以专利技术为对象的信息交流机制。这种信息交流实际上既是创造主体从事适应市场需要的技术开发的前提,同时也是其创新成果实现市场转化的必要途径,这样在专利创造环节与专利实施环节之间就应当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②应当建立一个全方位的专利服务机制。在专利权创造体系中,专利创造主体和专利实施主体都是现代社会分工下的专门机构,而无论是专利创造环节、专利实施环节还是专利信息交流的全过程都需要有专门的机构从事服务活动。

这样,在专利创造体系的各环节之间就形成了专利创造主体与专利实施主体之间关于信息交流的关系、专利服务主体对专利权创造的服务关系、专利服务主体对专利权实施的服务关系和专利服务主体对专利成果转化的服务关系等4种关系。总之,专利促进体系的功能发挥实际上需要如上4种关系之间的高效运作。

3 专利促进体系的构建措施

基于专利促进体系的结构和运作机制的原理,为保证实现专利促进体系的构建目标,本文认为专利促进体系的构建应当应着重采取如下措施。

3.1 应当构建一个有利于突出专利制度的创新激励功能的政策体系

激励创新是专利法律制度的基本功能之一。但是,由于各类专利权创造主体对市场关联程度不同以及其他创新激励政策的存在,使专利制度对不同类型的创造主体的实际激励效果大不相同。比如,企业一般直接面对市场,而且具备直接实施专利技术的条件,能快速地实现专利技术的市场转化,因而专利制度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有着现实的激励作用。而高校和科研院所不直接面对市场,而且长期以来推行科研奖励、职称晋升等非市场性的科技创新激励模式,因而专利制度对该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激励作用较为有限。因此,政府应通过适当政策性手段协调专利制度与其他创新激励制度之间的关系,以构建一个各有侧重、功能互补的创新激励体系为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思路是,在区分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可专利性的前提下适用不同的创新激励机制。也就是说,对于不具有可专利性的科技研究(主要是基础研究)仍需坚持现有的创新激励机制并且加大对其的资金投入,而对可专利性的科技研究则应弱化非市场性的激励机制的运用而突出专利制度的激励功能。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专利制度的创新激励效果,政府还应通过鼓励风险投资、便捷产权交易、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开发与委托开发等方式加快实现专利技术创新的投资回报,以吸引更多的科研力量投入到专利技术的开发研究中。

3.2 应当构建一个有利于专利成果市场化实现的产业政策体系

根据专利法律制度,受专利保护的技术实际上就是一种知识产品,而专利创造环节与专利实施环节就是知识产品的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因而从根本上说,只有在专利技术的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才有利于构建合理、高效的专利促进体系,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以专利实施环节有较为强烈的应用专利技术的积极性为前提。而提高专利实施环节应用专利技术的积极性则需要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来创造条件。首先,从宏观层面上看,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决定了所在区域的专利技术需求的不同。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新技术的需求最强,而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则依次减弱。因此,区域政府通过一定政策手段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并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构建区域专利促进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次,从微观的层面上看,一个企业是否积极开发并采用专利技术与其风险承担能力有关。事实上,一个企业无论是自主研发还是通过产权交易等形式获得专利实施权时,其能否获得相应的市场回报的风险实际上都由其来承担,因而影响其对专利技术的需求。所以,区域政府应当制定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等产业政策来增强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

3.3 应当建立一个有助于提高专利技术创新与转化效率的服务政策体系

从专利促进体系的结构来看,专利服务涉及专利创造、专利实施和成果转化各环节和关系,对提高整个专利促进体系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专利服务环节的主要功能就是要能够有效地提高专利创造的效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需要注意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职能部门的角色定位问题,二是专利服务部门的建立与规范化问题。关于政府职能部门(主要是科技行政部门、专利行政部门、工商行政部门等)的角色定位问题,由于专利权创造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实用技术创造,政府应当利用自身信息渠道畅通和信息组织能力强的优势为专利创造与专利实施环节服务,促进专利成果转化,因而政府在专利促进体系中不再是管理者,而是服务者。关于专利服务部门(主要是指提供专利检索、专利评估、专利转让、专利教育、专利法律事务的机构)的建立和规范化问题,由于专利服务是一个新兴行业,其发展完全取决于专利创造环节和专利实施环节的实际需要,因此其在这2个环节需求较小时存在一个能否生存问题,而在具备一定的生存条件时则又存在规范化的问题,所以区域政府应当对各类专利服务机构采取既扶持其发展又规范其经营行为的政策。

4 结语

总体而言,一个合理、高效的区域性专利促进体系应当是各环节平衡发展、良性互动的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在微观上需要各环节中的主体从该环节的功能目标出发实现角色的正确定位以发挥其作用,而在宏观上则需要为该体系的形成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且这2个方面都需要政府以合理的政策手段予以构建并保证其发挥相应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吴汉东.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詹映.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J].中国版权,2009(1).

[3]吴汉东.国际变革大势与中国发展大局中的知识产权制度[J].法学研究,2009(2).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体系架构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目标需求;信息系统架构模式;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420—01

1信息平台建设

1.1目标

1.1.1整合旧时的信息系统

整合区域医疗机构已有的信息系统,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具备区域集成的条件。目前,国内初级医疗机构都建立了私有的医疗信息系统,但私有的医疗信息系统沿用老式的繁杂而多元化的信息集成技术和管理模式,需要遵循标准和原则来改造现存的多元化医疗信息系统,以便建设规范化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1.1.2确定集成数据的交换方式

标准各级医院医疗信息系统的数据、确定区域集成数据的交换方式,整理独立的信息中心逻辑性不强的数据,优化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结构,方便建设的信息平台为各个医院独立的数据中心服务,促成区域卫生信息被各级医院共享和利用。各数据中心的资源是以格式多样的描述性数据集成存在,可以元数据集成交换建立管理信息平台。元数据以XML为载体,根据共享平台的标准,保留数据中心,统一管理模式,减小平台架构建设的成本,方便各个卫生部门在权限范围内共享平台的信息资源或者操作数据。

1.1.3建立数据中心

建立区域医疗卫生数据中心,使信息数据集中于同一构架。以共享平台作为主要数据源,分析各数据中心的数据,便于宏观管理和决策。传统关系型的数据库专攻于捕获数据,难以分析多种数据中心的冗余复杂数据;而数据仓库存储的是历史数据,具有维表和事实表,以分析数据为主。

1.1.4引进NHIN

为便于用户之间共享医疗信息,依据国内外研究,创建了专门的国家卫生信息网,简称NHIN,规范医疗技术和政策、标准的法律、实施项目等整套的医疗信息。NHIN共同框架具有一套相互加强的技术文件及规格,引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可以达到改进医疗卫生服务的目的。

1.2信息系统架构模式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涉及居民健康的所有信息,业务数据类型多、容量大,由此,根据数据存储的相同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构架来管理区域卫生信息[3]。现如今,国内外常用的信息系统架构模式有几种,即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从国内外信息平台的发展经验看,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三种模式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和缺陷。

集中式的信息系统架构模式整体成本低,方法简单,安全性高,易于管理全局数据和挖掘分析,但不适应区域医疗管理政策及资垒数据投资规模的差异性,系统扩展、性能维护性等方面也存在问题,不适用于区域医疗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混合武(式)信息系统架构模式兼备集中式和分布式的优点,因而技术相对复杂,系统开发初期成本比较高。

分布式信息服务系统具有多个不同的部分,集成一个功能更强大的复杂系统,但各个部分之间有一个共同的数据核心通讯接口,即共享交换平台。共享交换平台帮助不同类型的应用系统和程序实现交互和共享信息,便于建设安全可靠的通讯服务。共享交换平台提供通信标准和接收标准,数据应答自动化,协调所有的应用关系,为客户端提供一系列使用对象,维护建立起来的数据路由,提供管理和安全总线以保障分布式信息服务体系架构的稳定。分布式信息系统架构模式实施陕捷、灵活,分摊业务压力,但系统维护成本高,难以提供用户全面的信息等。

1.3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随着RHIO的广泛应用,信息系统内运转的数据量趋向于大、多和高效传输的发展形势,总线在数据库中的意义越来越重大;同时,系统间共享数据和模块间数据的缠绕等问题,总线系统都能良好地协调处理好。

1.3.1数据库建模设计

数据模型构架必须结合数据仓库模型虚拟数据库两者的优点来建设。区域医疗数据中心主要为政府卫生机关提供决策支持、疾病监控、疫情预警、数字化的日常监管报表等,要求数据更新的实时性并不高。给予医疗服务机构提供的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影像共享、电子病历等服务,则宜采用虚拟集中模型,用虚拟数据库整合各级医疗机构数据,数据的实时更新和交换周期短、速度快。数据层集成提供了信息共享,并以某种方式将共享数据提供给医疗信息系统,为医疗眼务层提供保障性的渠道。

1.3.2建立企业消息总线集成技术

基于交换平台整合庞大的医疗信息数据群,必须使用一种功能强大的模式统一数据库。Web Services是一种独立软件和服务程序,在应用程序(即应用层)和异构数据源(即数据层)之间集成数据,并协调各种数据库系统以及访问集成数据的应用系统,程序接口和协议高度标准化,提供统一的全局数据模式,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硬件平台数据库系统达成资源共享的目标。Web Service整合异构数据源,必须为应用程序提供统一的全局模式数据视图,使数据层的数据通过一个特定的数据模型被统一格式化,同时能够在特定的数据模型上实现定义的基本运算,形成查询、存取等多功能操作。

1.4数据交换的模式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数据交换模式有智能卡、信息分发RHIO运行数据中心等,都针对单个病人数据存储、记忆和处理,运行简捷,方便医疗机构管理。

智能卡是用于存储病人数据的医疗卡,不需要中心数据库的支持和运作,授权用户直接通过使用专门的读卡器获取病人就诊记录,病人自身也能直接通过智能卡访问医疗机构有关部门咨询病情,医疗政策等信息。信息分发RHIO运行数据中心记录病人实际医疗信息和主文档索引,标明病人数据,以便参与系统询问数据中心,确定数据的储存点,然后从源系统或信息中心获取病人的数据。

2应用和展望

规范化、多元化、多功能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涉及到科学技术方面、信息技术方面、管理方面等广泛的范畴,花费大,耗费时间长,为了提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资源的利用率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空间和可移植性。要建立适合区域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平台,必须使其协同医疗公共服务集成运行的流程与规范性模式:优先考虑集成需求量大、范围广的业务,如双向转诊、电子病历等。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双向转诊。此外,培育网上信息服务、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医疗产品配送(如药品配送、器械配送、检验标本送检等)第三方服务运营商,制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3结束语

为了建设多元化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在构建数据库和信息中心时也会采用许多其他技术,如RFID技术、PKI技术、无线网络技术、虚拟服务器技术、规则引擎、业务过程引擎、工作流程引擎等。建设多元化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分析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体系架构,引进的先进技术填补体系架构下的漏洞,解决异构系统之间操作方面存在的瓶颈,建立企业消息总线集成技术,与时俱进、量体裁衣,完善整个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促成各级医疗卫生业务部门数据和资源的相互连接以及各种客户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提高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顾泰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方案研究.医学信息,2010,23(6)

[2]邱洪斌.李殿奎.祝丽玲.王树山.王佐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构建关键技术研究.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2)

浅析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第12篇

1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非主体要素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一个良好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一个高效率的适应当地实际的区域性创新动力源, 是一个以创新应用为核心, 以促进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为目的, 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的高效率的开放型系统。

在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几点:

1.1 长远性和渐进性

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与运行, 除了考虑近期实施的需要, 还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要保持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才能长久的保持区域内企业产品或产业竞争力, 从最根本上解决资源、人口、环境等经济发展的问题。

1.2 注重市场机制

我国长期以来的发展方式是以研究机构为主体、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投入。这种科技体制的缺陷已逐渐暴露并努力改进, 但并不是朝夕可以做到成熟的。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吸收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不断进行改善。

1.3 政策与市场的相辅相成

创新有不可避免的风险性、效益的外部性, 这些因素有时会导致市场失灵, 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政府从社会利益出发, 通过多种不同的政策来形成逐渐完善的机制, 使创新体系能在内部不断优化组合、不断创新, 以政府的政策来有效地弥补市场在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失效。

1.4 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机衔接

我国已明确提出,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我国当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最重要任务之一。由于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总目标是一样的, 但区域创新又需要有具体的目标, 所以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创新政策时, 要考虑到国家创新政策, 充分考虑各地区的自身状况同时兼顾国家创新政策。

1.5 突出个性

区域经济、资源、文化都是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因素, 个性成为区域价值很重要的衡量依据。各地区要充分考虑到本地区的市场发育程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大文化背景、学科研院所的研究与开发力量、经济发展史及产业结构的状况等, 有目标性地制定区域创新政策, 构建具有各自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1.6 合作与开放的共赢

区域创新系统是国际化的同时又是开放的系统, 加强系统间的合作, 促进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有效地快速交流, 是区域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参与区际和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有效途径。

2 关于区域科技创新动力发展

2.1 区域科技资源需求

区域科技创新的主要功能在于优化配置、有效整合区域科技资源以为区域发展提供促进作用, 从区域发展的长远来看, 区域现有科技资源的规模、层次以及布局从区域的长期发展来看, 不一定适应, 这些状况均需要以不断地调整才能保证与区域发展相适应。除了这些还有科技资源引进与配置不匹配、科技资源增量与存量的差异、科技资源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科技资源信息不对称等这些因素, 都不同程度的造成了区域科技资源需求不能满足。区域科技创新对于科技资源的生产功能以及调节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区域发展的要求。

2.2 区域科技的资源供给

区域的科技方面资源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关系密切, 其中有:在科技资源丰富的区域, 其科技创新能力在这种优厚的资源下也会较强、创新意识超前。企业处于区域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 科技资源供给融合企业的市场分配机制, 会调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并且科技资源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生产力建设, 而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水平。

2.3 区域科技创新环境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的环境包括政策、法规、体制以及机制等在内的区域科技资源所处的环境, 区域的外在环境对于区域科技创新也有着重要影响。以市场为导向, 发挥地方政府贴近企业、贴近市场的优势、引导和调控作用, 以政府为中心把地区有限的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以及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等集中起来, 形成一个局部优化的产业化环境, 从而驱动区域科技创新。

3 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措施

3.1 加强创新思维

中国传统的思维教育方式缺乏对探索的兴趣, 传统的教育压抑人的创新意识, 阻碍了对新知识科学的探索。这些思想上的弊端, 不利于现代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必须营造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使创新意识贯穿于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之中。

3.2 加强组织领导

做好正确的组织领导要制定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规划和政策法规, 同时地方政府要把创新工作列入重要日程, 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发展, 研究制定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大战略和适宜政策, 协调解决创新工程问题, 推动创新工作的实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要打破行政区划, 把经济区域作为一个整体, 全面整合优化创新资源, 构成系统的网络, 把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各单位, 建立创新考核指标体系, 对执行和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监督、验收。

3.3 重视科技体制改革

体制在任何发展中都尤为重要, 科技体制的改革也不例外, 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使企业能够担任技术创新主体的重要角色, 逐渐能够自主进行创新决策, 并能够承担创新风险。除此之外还要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 推动科研院所转制为科技型企业, 发挥其在科技产业化中的重要影响。

3.4 引入竞争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不要一概而论, 要根据创新项目的不同特点, 实行招标制、委托制和合同制。面向社会、区域外乃至国外公开招标。鼓励各类所有制形式的科研机构、企业、大学参与竞争, 择优扶强。在项目实施中实行动态管理, 采取优胜劣汰、高效率的新型管理方式。

3.5 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

要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区和科技园区按照高集成、高起点、高关联的要求, 选好区域主导产业, 以新兴技术为重点依赖于高新技术企业为, 以高市场占有率、大容量、高效益的优势产品为主打, 集中实施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技术改造、基本建设等一系列科技经济计划, 加大力度发展创新, 培育出高科技产品群。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 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 将科技园区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途径, 并以此为基础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综上所述, 要不断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大学科技园的建设, 推动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和完善。

3.6 完善市场激励机制

市场对科技的发展也尤为重要, 其中中介服务市场的规范程度和运行效率, 对区域创新活动有很重要的影响。要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 发挥和重视市场对创新的激励影响, 不断提高区域创新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完善投融资体制, 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提高改革人才流动机制, 建立和健全包括技术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和生产力促进中心、成果推广机构在内的创新服务体系, 强化各类市场的管理, 加强各种机构之间的联系, 使其为知识和人才的流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有效途径。

摘要:在我国创新体系中,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很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科技创新力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结构优化程度和功能发挥程度的综合反映。区域发展的传统影响因素正在减弱, 区域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越来越强, 目前我国创新政策和区域性创新体系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如何实现优化管理, 加强对创新政策运行机制的监督力度;搭建区域科技平台, 实现创新资源共享;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实现科技创新成果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将是本文的主要探讨方向。

关键词:区域科技,发展形势,创新体系,创新力

参考文献

[1]付晓东.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以淄博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

[2]娄伟.我国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与对策[J].科学新闻, 2006 (22) .

上一篇:妇科腹腔镜手术研究下一篇:狗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