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检测论文范文

2024-05-19

地基检测论文范文(精选12篇)

地基检测论文 第1篇

桩基础工程由于受到施工人员、机械操作等条件影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都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影响到整个桩基的完整性。这种情况特别是在地质条件复杂时,由于地下水变化大十分容易导致混凝土灌注桩产生缩径、扩径等现象。为了保证建筑地基的质量,使用桩基质量检测工作就十分必要。桩基检测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出各种手段,每一种检测方式都有其优势与局限性,本文进行具体探究。

1.建筑地基基础桩基常见缺陷

由于施工方式、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到桩基,导致桩基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这种因素的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到桩基的完整性和承载力。桩基常见的缺陷包含断桩、离析、夹泥和空洞、扩颈、缩径。上述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是因为桩身材料存在问题导致,桩身混凝土离析、夹泥或空洞等均与桩身材料有关。另一方面是与桩截面有关,例如扩颈、缩径等。

2.建筑地基基础桩基检测方法

2.1钻孔取芯法

这种方法是对被测桩的抽芯样本进行评定,从而了解整个桩基的整体质量。将抽取出的芯样进行检测,从而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桩基混凝土的内部情况。对存在缺陷进行分析,还能够了解混凝土的强度、桩长、桩底沉渣厚度等情况[1]。这种检测方法的弊端在于属于一种有损检测,只能了解所取样本周围的情况,无法实现大面积检测。

2.2声波透射法

通过利用声波实现对桩基的检测。这种检测方法的原理是如果混凝土整体质量良好,内部均匀,超声波的传播情况就类似于在均匀介质的传播。如果混凝土内部存在缺陷,超声波的波形就会收到严重影响,波形会出现较大改变,波速也会低于正常值。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使用成对的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置于声测管中,超声波被发射探头发出经过混凝土剖面的传播到达接收探头,接收探头接收的信息就能够了解混凝土质量信息。这种方法能够实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性质,但是需要借助声测管才能够完成测量。

2.3低应变反射波法

低应变反射波法是在基桩内部激发低能量的低幅振动,利用波动理论判断桩身缺陷。这种检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将受检桩假设为“一维弹性杆件”的理想条件。但是这种检测方法针对桩基与基岩衔接紧密或者桩基嵌岩段较长时效果不佳。这是因为桩身与桩周围岩的波阻抗差异太小导致无法分辨桩底反射波形[2]。这种方法能够了解桩长和缺陷异常的深度,还能够判断异常的种类。

2.4高应变动测法

这种检测方式是对桩基施加一个竖向冲击力,在这种冲击力的作用下桩基会贯入土中,通过对桩基质点的加速度和力时程曲线的测量,再结合波动理论就能够了解桩身的完整性与承载力。这种方法测量效果准确,但是由于成本高导致实际应用受限。

2.5静载试验

通过采用静载试验能够帮助了解被测桩基的承载力。这种试验的原理是通过将一定的荷载分段的加载于受测桩基顶部,直到桩基被破坏再逐渐释放荷载。荷载的大小能够直接反映出桩基的承载力。这种检测的方法由于会对桩基造成损害,属于有损检测,加上检测费用高想要实现大量推广有一定难度。另外就是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由于基准桩打入深度不足容易出现位移等[3]。

3.结合实例分析低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联合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

本次研究之所以重点将低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结合应用,是因为两种方面都有其局限性,两种方式的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原有单一方法带来的局限,又能够在结果上实现相互验证,提高了对桩基检测的质量。

3.1工程实例一

对某在建铁路桥梁的钻孔灌注桩进行检测分析。钻孔灌注桩由于孔底会存在泥土和地下水,这加大了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难度,加上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序复杂,不加以质量控制与检测十分容易出现质量问题。该施工现场的地层分为表层杂填土、粉质砂土、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等。

在使用低应变反射波法的过程中使用某公司生产的PIT-W桩身完整性检测仪,声波透射法采用某公司生产的跨孔超声检测仪。对某号桥墩的钻孔灌注桩进行检测,该钻孔灌注桩的基本资料:桩长45m,桩径1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进行检测发现在激振后应力波在位于深度9m出出现了波形的反相,进而出现整体波速下降现象,可以考虑此处存在离析。但是考虑到可能是由于潜在含水层影响出现相对“离析”现象,为了进一步确定缺陷情况,再次利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检测,通过检测波列图的结果,发现在5-11m的深度接收波的波形出现严重的缺失,多个采样点都无明显波形,说明这个深度的混凝土质量较差,可能存在离析或空洞。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再次采用了声速、声时判定方法对存在缺陷的桩基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施工现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得到的波形数据,就能确定该基桩在深度为6-9m的深度存在混凝土离析情况。但是再次进行取芯验证之后,发现该处混凝土确实存在密实度不足的情况,经过封闭压浆处理之后桩身承载力达到要求,最后被判定为Ⅰ类桩。

3.2工程实例二

某建筑地基同样采用钻孔灌注桩的方式,设计桩长25m,桩径1250mm,混凝土强度C30,同样采用声波透射法联合低应变反射波发进行检测,检测到某根桩的AB剖面和AC剖面在4-7m处声波缺失比较严重,但是在BC面的波形显示质量良好。面对这种3个剖面只有2个剖面显示异常的情况,可以初步判定该桩的其中两个剖面存在缺陷。如果采用声测法,只有埋设数量越多的声测管才能够检测更多的剖面,才能够提高检测准确性。但是埋设过多的声测管会影响基桩的承载力,也会增加检测成本。因此采用低应变检测法进行分析,通过利用低应变检测法反馈回的结果显示在深度为4.5m处出现了类似桩底反射的反射波,另外在深度10m、24m同样出现了相同的情况,综合性分析该桩在4.5m处出现轻微断桩的现象。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再次使用低应变法进行复测,使用高频和低频波形完整的反映出整个桩基[4],通过检测得到的波形发现桩基整体完整,波形光滑,不影响承载力,改为Ⅰ类桩。两次工程实例都是将低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相结合进行检测,在弥补了单一检测法不足的基础上验证了两种方式结合应用的实际效果,有效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4.结语

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由于不同类型的桩基其影响因素不同,出现缺陷的特征也不同,需要结合地质情况、施工工艺等进行辅助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2种检测方式结合应用,例如本次研究中将低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结合应用,不仅有效克服了单一检测方法的局限性,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选择最佳的检测方法。

摘要:桩基础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隐蔽工程,由于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上部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做好桩基的检测工作十分重要。在建筑地基基础桩基检测中,常见的方法包含钻孔取芯法、声波透射法、低应变反射波法、高应变动测法、静载试验,其中低应变反射法和声波透射法借助成本低廉等优势在实际中的应用最广。本文在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例分析,将低应变反射法和声波透射法结合应用,旨在为实际检测工作中更好的指导桩基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地基,基础桩基检测,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云汉.建筑地基基础桩基检测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23(07):293-294.

[2]刘峰,崔妍.桩基工程检测技术应用及研究综述[J].水运工程,2007,33(09):146-149+164.

[3]符剑锐,章弈峰.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方法探析[J].中国建设信息,2009,17(10):56-57.

地基基础检测试题 第2篇

一、填空题

1、公司的质量方针是 。

2、桩基静载试验的荷载系统的加载能力至少不低于最大加载量的___倍。

3、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检测中试桩的竖向变形观测:每级加载后按第 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 30 min测读一次。每次测读值记入试验记录表;并仔细观察记录混凝土桩身外露部分 情况。变形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的变形量不超过 mm,并连续出现 次(由 1.5h 内连续 3 次观测值计算),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4、复合地基载荷检测中每加一级荷载进行一次沉降观测,以后每 min进行一次沉降观测。各级荷载下的沉降必须达到相对 稳定 后,才可进行下一级荷载的加荷。各级荷载下的.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是当 小时内沉降量少于 0.1㎜,此时可加下一级荷载。

5、施工质量验收检测:正常情况下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

级的桩基低应变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且不得少于 ( )根;对于预制桩或其它桩基工程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且不少于 根,每柱下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 根。

6、标准贯入试验是将贯入器打入土中________作为贯入指标N。

7、单桩水平静载检测,当采用单向多循环加载法的分级荷载应小于

预估 。每级荷载施加后,恒载 4 min 后测读水平位移,然后 卸载至零,停 min测读残余水平位移,至此完成 一个加卸载循环。如此循环 次,完成 荷载的位移观测。试验不得中间停顿。

8、对轻型动力触探,当N10>击或贯人15cm 锤击数超过 击 时,可停止试验;对重型动力触探,当连续三次N63. S >击时,可停止试验或改用超重型动力触探。

9、标准贯人试验适用于。 10、反射波法的多次反射,可判别它是____的反射。

11、复合地基中CFG桩采用正方形布桩,桩间距为1m,静载试验应采取面积为的承压板。

1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中,承压板底面标高

二、选择题

1、、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桩时,空心桩的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 ( )处。

A、1/2 B、1/3 C、1/4 D、2/3

2、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桩时,每个检测点记录的有效信号数不宜少于( )个。

A、3 B、2 C、1 D、4

3、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 )倍,可终止加载。

A、1.0 B、0.9 C、0.8 D、1.2

4、应力波在桩身中的传播速度取决于( ) 。

A、桩长 B、锤击能量 C、桩身材质

5、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 )倍,可终止加载。

A、1.0 B、0.9 C、0.8 D、1.2

6、5根施工质量良好试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统计值应取( )。

A、最小值 B、平均值 C、中间3个取平均

D、去掉最高值取平均,直至满足极差不超过30﹪

三、问答题

1、进行天然地基静载荷试验时,试坑的大小如何确定?为什么? 答: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试井直径应等于承压板直径;当试井直径大于承压板直径时,紧靠承压板周围土的高度不应小于承压板直径”。由于天然地基静载荷试验通常属于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所以根据上述要求,试坑宽度(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直径)的3倍。

2、某烟囱基础采用水泥粉喷桩基础,水泥粉喷桩直径Φ500mm,长7500 mm.。桩按正三角形布置,桩中心到桩中心的距离为1290 mm,问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检测,桩土面积比为多少(精确至0.001)?需要面积为多大的承压板?(精确至0.01m2)

答:水泥粉喷桩直径Φ500mm桩面积 π·0.52/4=0.196(m2) ;

一根桩承担的面积为 1.292×0.866=1.44(m2); 桩土面积比m=0.196/1.44=0.136;

桩土面积比为0.136;承压板的面积为1.44m2。

3、简述锚杆基本试验时,应终止加载的条件。

答: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视为破坏,可终止加载:

(1)土层锚杆试验中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超过上一

级荷载锚头位移增量2倍;

(2)锚头位移总增量超过设计允许植;

(3)锚头位移不收敛,锚固体从岩土层中拔出或锚杆从锚固体中拔出。

4、标贯实验的成果能应用在哪些方面?

答:(1)确定砂土和粘性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2)判断砂基液化:

(3)确定砂土的密实度和粘性土的稠度状态。

(4)其他方面:估算粘性土的强度指标;估算单桩的极限承载力;估算砂土的强度指标等等

5、轻型、超重动力触探的适用范围各是什么?

地基检测论文 第3篇

【关键词】地基检测;现场载荷;试验对比

1.现场载荷试验简况

小型载荷试验分别在桩间土和碎石桩上进行。试验设备为常规油压载荷试验设备。大型载荷试验设备系专门设计与加工;如承压板面积为5.76㎡的一种,是采用4cm厚钢板制成,板上架有30号工字钢两层(垂直交叉组成一体)。

试验加荷方法:一种是以重物作反力,同时用两台QY-200 x l0kn油压千斤顶加荷,另一种即是用重物逐级加荷,最终荷载量大于设计荷载的2倍。重物施加和放置,采用QY-10x10kn吊车和坦克吊车进行;每级荷载分别为0.25 x l0ZkPa和0.5 x l0zkPao用百分表观测下沉量。稳定标谁及破坏标谁按TJ21-77规范的规定。

对压板面积为11.23㎡的特大型载荷试验,在压板下埋设了土压力计,试验时可以分别测定碎石桩和桩间土上的应力。根据其面积置换率及桩间土应力比,也可计算出大型载荷试验结果。

2.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根据所得的小型与大型载荷试验记录资料,绘制具有代表性P-S曲线图。在沉降相等的条件下,查P-S曲线上所对应的应力,分别求出桩间土顶面应力和碎石桩顶面应力,利用下式(1)计算出复合地基应力,从而绘制出复合地基的P-S计算曲线,它与实测大型载荷试验曲线(N)相比,两者形态非常一致。明显看出:计算与实测曲线中,在相同荷载下的沉降量前者较后者为小,表明与压板尺寸有关。

3.計算复合地墓承载力和变形模量

3.1采用的公式

根据小型载荷试验在桩间土、碎石桩上所获得的两种资料,按下列公式确定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变形模量。

3.1.1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R’sp=(Pp·Ap+Ps·As)/A (1)或R’sp=[1+m(n-1)]Ps (2)

式中R’sp—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x 102kPa)

Pp—碎石桩顶面平均应力(x 102kPa)

Ps—桩间土顶面平均应力(x 102kPa)

Aq—碎石桩面积(㎡);

As—桩间土面积(㎡);

A—复合地基载荷承压板面积(㎡);

m—面积置换率(M=Ap/A);

n—桩土应力比(n=pp/ps)。

3.1.2复合地基变形模量采用下式计算:

E’osp=Eopm+(1-m)Eos (3)

式中Eop-碎石桩变形模量(x102kPa);

Eop—桩间土变形模量(x102kPa);

3.2计算结果对比

根据碎石桩与桩间土上小型载荷资料,按上述公式计算。

3.2.1计算值与实测值两者十分接近。承载力误差为-0.09-0.15,平均0.08,变形模量误差为-0.14-0.13,平均0.01。

3.2.2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关关系,经数理统计分析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式为:

Rsp=0.25+0.889R’sp(4)

N+11r+0.971s+0.288

检验,用回归预报值与实测值相比之误差,结果为-0.13~0.16,平均0.11。

检验,用回归预报值和实测值相比之误差,结果是-0.14~0.13,平均0.13。

应指明,上述精度分析,误差统计及回归方程式之建立,是取复合地基容许承载力为p0.015和相应的变形模量为E0.015时求得。

实测大型载荷平行试验(1组与2组及3组试验资料)误差为0.07 ~0.13,平均0 .l0。

通过误差对比得知:计算值误差比回妇预报值误差稍小,但二者误差都非常接近实测值误差,由此充分表明其精度满足生产要求。

综上所述,这就验证了根据碎石桩、桩间上的单一小型载荷试验成果,求解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是可靠的。

当然,计算值与实测值尚有一定误差,分析有以下原因:

(1)土质不均匀造成。通过对实验完后承压板下持力层的开挖得知,·原来就不均匀(如7组与8组,天然碎石含量较多)的地基土经振冲加固后,桩间土中又挤入多量人工碎石,而碎石桩质量又较密实,故在这种地基上进行的小型载荷试验,桩间土以及进而推算的复合地基其结果就偏大,反之偏小。

(2)压板尺寸引起的误差,大型载荷试验因压板尺寸大,比小型载荷试验克服土质非均匀性要好。

(3)碎石桩和桩间土面积测量误差。

经分析认为土质不均匀是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提高计算精度,在试桩区内应做不少于3组桩、土小型载荷试验,并取平均值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计算,可消除局部误差,使精度提高。

4.结语

4.1从8个地区地基处理所进行的现场载荷试验,根据小型载荷试验推求的结果,与大型载荷试验实测结果相比,两者非常接近,这就进一步验证了用小型载荷试验结果,推算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是可行的。可以取代费用昂贵、复杂笨重的大型载荷试验。

4.2小型载荷试验本身,是对大型载荷试验的模拟,而大型载荷试验压板尺寸较大,工作条件与实际基础接近,所以试验结果当更为可靠。

4.3小型载荷试验,具有设备轻,周期短,经济,操作简单易行,便于普及等优点,建议今后对复合等地基加固效果检测中可推广应用,但不应少于3组平行试验,而对重大复杂工程仍应做少量大型载荷试验。

4.4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已在部分实际振冲桩工程中得到正式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经济效益。为使其更加完善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作者希望能有更多的实测对比试验资料进行验证和补充。■

【参考文献】

[1]JGJ 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2]JGJ 106-97,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S].

[2]马裕国, 解志浩.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在工程桩检测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 2003, (01) :53-54.

[4]梁化强, 周玲玲. 高应变动力测桩法在工程桩性状分析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 2005, (09) :60-61.

地基检测论文 第4篇

关键词:人工地基检测,钻探原位测试,面波测试,低应变测试,静载荷试验

0 引言

近几年,西北等地大规模矿井建设搞的如火如荼,相应的地基处理与检测项目需求也日益增多,然而,煤矿工业场地的选址一般多为复杂地貌的地区,因此在建筑物的地基处理上,设计单位百花齐放,成功总结了大量适合本地区的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经验,这同时也对各类人工地基的质量检测提出了考验,本文结合内蒙某煤矿工业场地的地基检测实践,对该场地的人工地基检测所采用的检测手段进行总结,以期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工程概况

拟建建(构)筑物包括输煤栈桥、主井口房、变配电室、锅炉房、矿井修理车间、综采设备库、器材库、清水池、加压泵房等工业类建(构)筑物和矿办公楼、单身公寓、职工食堂、浴室灯房联合建筑等民用类建筑以及场区内道路。

2 工程地质条件

据勘察报告,拟建工程场地区域地貌属丘陵地貌单元,微地貌属河谷地形丘陵斜坡过渡地带。勘察期间,场地进行了大面积的回填整平,场地现状地势相对较高,地形整体较平坦。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构成及岩性特征描述如下:

单元层①:人工杂填土;人工堆积,土灰色、黑灰色,松散,稍湿,物质组成以细砂、粉砂和风化岩屑混合堆积为主,局部含岩块及煤矸石,未经专门碾压,为煤矿露天开采地表沉积物开挖堆积形成,密实度均一性较差,堆积时间为3个~6个月,地基土强度低,变形大。局部为人工堆积,青灰色,干燥,松散,成分以煤矸石自然杂乱堆积为主,形状多呈长方体和棱体,块体尺寸一般为55 cm×62 cm×25 cm~68 cm×95 cm×68 cm,块体间孔洞较大,充填物多为岩屑和小岩块,充填较疏松。该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60 kPa;

单元层②: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圆砾;

单元层③: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煤层;

单元层④: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粉砂质泥岩。

3 检测内容与设计要求

本次检测主要内容如下:

1)强夯地基的有效影响深度、强度及均匀性;2)在强夯地基上施工的垫层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3)人工挖孔灌注桩桩身完整性及桩身混凝土平均波速。

针对上述要求,采取了动力触探测试、标准贯入试验、SWS面波测试、静载荷试验测试及低应变测试等手段,各建(构)筑物地基处理方案、使用的检测手段及完成工作量见表1。

3.1 钻探原位测试

据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地基土8.0 m深度内主要为单元层①:人工杂填土,以细砂、粉砂和风化岩屑混合堆积为主,局部含岩块及煤矸石,未经专门碾压,为煤矿露天开采地表沉积物开挖堆积形成,堆积时间3个~6个月,密实度、均一性较差。该层土在强夯处理后如果采用钻孔取样进行土工实验,结果肯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故本次强夯后地基检测主要采用动力触探及标准贯入原位测试手段,标准贯入试验设备主要参数为:钻杆直径42 mm;穿心锤质量63.5 kg;自由落距760 mm;贯入器总长650 mm,外径51 mm,内径35 mm;动力触探试验设备主要参数为:钻杆直径42 mm;穿心锤质量63.5 kg;自由落距760 mm。

3.2 面波测试

在正式开展物探工作时,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和勘探区的试验结果,选择观测系统如下:多道瞬态面波法,接收道数为24道,采样间隔为0.5 ms~1.0 ms,采样点为1 024,道间距为2 m,偏移距为2 m,检波器的固有频率为4 Hz,面波采集采用全通滤波档(即采集时不进行滤波)。

3.3 静载荷试验测试

静载荷试验均采用0.785m 2承压板,承压板直径为1.00m,根据设计要求,不同荷载的垫层地基检测均分为8级加载,每级加载37.5kPa~50kPa,采用逐级加载维持荷载相对稳定法进行;试验反力装置采用钢梁平台加砂土袋组成反力系统,荷载施加采用经标定的装有标准压力表的500kN液压千斤顶进行,变形量监测采用4只对称安装在承压板上的0mm~10mm百分表进行。

试验方法:依照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有关规定进行。稳定标准: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min,10min,10min,15min,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在连续2h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根据现场试验数据,经计算校核后,以此绘制P—S,S—lgt曲线,可确定处理后的垫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4 低应变测试

基桩反射波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假设桩是一维线弹性杆,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和透射波,通过在桩顶放置的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接收到波阻抗界面的反射波,分析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桩身完整性分类及判定标准见表2。

4 检测结论与建议

1)钻孔原位测试结合SWS面波测试可以有效检测人工杂填土强夯后的处理深度及处理效果;对于砂石垫层及素土、灰土垫层等人工地基,静载荷试验可确定各建(构)筑物处理后的垫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人工挖孔灌注桩的低应变检测能够有效判断桩的完整性及桩底沉渣厚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2)通过本工程实例,在针对不同人工地基的质量检测时,在满足规范、设计要求前提下,尽可能制定手段简单、效果明显的检测方案,能够节约建设成本和建设工期。

参考文献

[1]JG J 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2]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3]GB 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4]JG J 106-2003,J 25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S].

[5]JG J/T 93-95,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S].

地基基础检测机构资质标准 第5篇

1、检测机构应满足下列条件:

(1)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2)所申请检测资质对应的项目应通过计量认证;(3)人员要求:

①有质量检测、施工、监理或设计经历,并接受相关检测技术培训具有工民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其中:从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3年以上,非岩土工程及工民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5年以上的高级职称不少于2人,中级职称不少于3人,内含1人应具备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

②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检测报告的审核人须具备高级职称,并从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5年以上,其中非岩土工程及工民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须从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8年以上;

③主要技术人员应至少承担过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检测、桩的承载力检测及桩身完整性检测、锚杆锁定力检测等10个项目工程以上并编写或审核检测报告者;(4)有符合开展检测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工作场所;其中使用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要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5)有健全的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6)仪器设备应满足:

①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检测

至少拥有能同时使用的4台(套)自动静载测试仪和设备; ②桩的承载力检测

有大于10000kN的静载设备,其中长度不小于8m的主梁不少于两根,5000kN以上(含5000kN)千斤顶不少于1台;

至少有1套高应变法检测设备,并配有备用的传感器; 有可组合成不少于80kN的重锤,并配有相当的落锤装置。③桩身完整性检测

至少有2套低应变法检测设备,并配有备用的传感器; ④锚杆锁定力检测

有锚杆锁定力检测仪器及设备。

2、业绩

地基检测论文 第6篇

【关键词】CFG桩复合地基 施工 检测 处理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258-01

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沙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这也就决定了CFG复合地基在实际工程中被大量采用。CFG复合地基是由碎石或砾石、石屑等粗细骨料以及粉煤灰经水泥和水搅拌而成。通过成桩机械制成有一定强度与土体共同作用的复合地基。工程中普遍采用桩径350—600mm,桩距一般取桩径的3~5倍。桩顶与基础之间设置褥垫层。桩身、土体,褥垫层共同作用为建筑提供承载力。由于施工方便,造价较低,并且具有较高承载力,在工程中大量应用。

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时普遍采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根据实验室配合比试验,安配合比配置混合料进行施工,施工混合料坍落度控制在160~200mm。施工桩顶标高宜高出设计桩顶标高0.Sm。在清土和截桩的时候,尽量采用人工处理,防止桩身下部的断裂或是扰动桩间土。施工中做好相关的检查记录,包括对混合料的坍落度、桩位偏差、褥垫层厚度及试块抗压强度等。

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竣工后进行相关的隐蔽工程验收,包括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桩身强度试验以及低应变动力试验。

(1)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单桩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多采用静载试验,在单桩上施加重物,在沉降量满足要求的同时达到设计单桩承载力要求。如果在桩身强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发生桩身整体过大沉降或者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就需要及时通知业主方,并与地基勘察单位与设计单位提出解决方案,保证地基安全。

(2)桩身强度试验,主要通过同条件试块和标准养护试块检测强度,试验数量为总桩数的O.5%~1%,并且每个单体工程的试验数量不少于3点。每组试块不少于3块,标准抗压强度试件养护达到28d龄期后,检测抗压强度值达到设计混凝土设计值。

(3)桩身完整性,采用低应变动力试验检测。抽取数量不少于总桩数量的10%,使用低应变检测设备通过桩身连续波长判断桩体长度,当检测桩体长度远小于设计长度,说明桩体断裂并判断断裂位置,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由于施工方法和工人操作的方法失当导致出现断桩等现象,CFG桩断桩处理方法,对于发现断桩的部位,应当及时清除断桩的部位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桩孔周边土的扰动作用。对于桩身只有上部少部分断桩或者破损,可以采取人工挖除并清理,禁止使用大型机械等直接将破损段刨除。断桩位置如果较深则采用钻孔植筋方法用钢筋固定桩体本身,植筋拉拔力要大于桩身摩擦力,植筋固定好位置并焊接成吊点,然后采用三脚架等设备将断桩拔出地面。在断桩拔出后对残留桩孔进行适当的清理及保护,避免塌孔及土方陷落影响下部补桩的施工。清除破损桩身后,普遍采用桩孔扩孔的方法,采用人工扩大桩孔,扩孔直径要满足人工挖空的操作空间,并采用钢护筒等桩孔护壁,避免桩孔坍塌,工人清除孔中残土,可以采用高压水清等清洗排除,孔内污水采用水泵抽取干净。接下来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

在接桩前,首先在孔中浇灌砼标号或高一级标号的砂浆最为结合层,砂浆的厚度控制在100mm左右。然后同标号混凝土泵送至桩孔,在灌注时,每灌注300mm厚混凝土时,用振动棒振捣密实,直至混凝土浇筑至设计顶标高,并适当高出设计顶标高,保证桩体完整性,并采用相应机械将护筒缓慢拉出,将高出设计标高的混凝土除掉。同时留置同条件试块,在试块龄期7天后进行材料强度检测,并安排测量人员对桩位进行复测,现场施工平面布置是否原位置对应,请具有专业资质的桩基检测单位进行桩体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复测,保证全部桩体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在上述的断桩处理过程中,只是针对浅层CFG断桩处理,如遇到断桩深度较深,则此方法并不适用,造成此类断桩原因较多,缩颈现象就是其中的一种。在施工中由于土层变化,含水量较高的土层由于震动会发生土层层间挤压滑移,是桩体局部挤压变形产生缩颈,以及有时混凝土由于搅拌过程或用料等原因造成混凝土和易性不良,导致桩体本身密度不均造成断桩。

如造成此类现象,多数会形成断桩深度较深,比较常用的施工方法就是采取加桩处理。由于CFG桩是一种复合地基的处理形式,需要桩体与土体共同协调完成地基承载力要求,单桩之间一般要留有3~5的桩间距离,桩间距离太近或太远都不能达到最合理的承载力要求,因此一般有局部断桩而又不好处理时可以考虑采用加桩方法,但是首先要桩基设计部门复核一下补桩位置以及补桩大小,并给出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处理方案,这是就可以在原断桩位置进行加桩处理方式,但施工中要提搞警惕,防止周围桩体由于施工操作导致桩体断裂,其次要考虑到施工震动对周围桩体产生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委托旁站监理全程监督施工,最好桩基设计人员也能到场,帮正补桩过程顺利完成。

谈强夯处理地基的检测技术 第7篇

在建设工程时,强夯工程施工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对强夯加固效果的检验。它包含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和强夯工程结束后地基质量的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常规的检测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载荷试验、静力触探、标准贯入、十字板剪切试验、旁压试验、动力触探、现场剪切试验、波速试验等等。随着物探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探方法在强夯地基检测中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 强夯法处理地基的特征

强夯法的工作原理:反复将重锤(一般为10 t~40 t)提至一定高度后,再瞬间释放,利用自由落体产生的势能差对地基进行撞击,以提高其坚实度和稳固性。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不同种类的土壤成分,应采取不同的夯实法。对于饱和度较低的土壤,如砂土、碎石土、黄土等宜用强夯法;而高饱和度的土壤,如粉土、粘性土等宜用填充杂物方式进行夯实。

近年来,由于对强夯法有了不少改进,强夯法的加固效果与适用范围日益增长。适用范围从以往只能处理碎石土和砂石土扩大为细粒土等较为细密的土壤,加固效果也明显增加一个等级,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劳动力,加上其施工方便,施工费用低,施工期短,材料节约程度大,这些优点使得强夯法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

2 强夯处理地基的检测方法

通常表层地基的检测方法与技术都经过了多次实验,是已经成熟的技术。这些技术主要用载荷试验检测地基承载力,但是对于承载力的测试和计算地基的密度时,需要更深层度的探讨和摸索。

2.1 载荷试验

载荷试验是一种通常用于测试承压板应力的地基原位检测方法,主要检测地基岩土承载力和变形状况。其主要分为三种:1)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用于不超过3 m的地下水位地基土;2)深层板载荷试验:用于超过3 m的地下水位地基土:3)螺旋板载荷试验:用于地下水位以下及深层地基土。

载荷试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测方法,此方法的实施需参照我国对于强夯处理地基的规范。在我国一些较为重要的建筑场地一般都会采用载荷试验检测地基承载能力。但由于平板载荷试验不能超过2倍承压板直径,在许多实际操作中因为这一局限性,所以需结合其他检测方法来完成检测过程。

2.2 密实度的检测

检测地基的密实度可以用灌砂(水)法来测定,它不仅能够有效的反映出地基的密实程度,且能够直接反映出地基的承载力等指标,此方法检测便捷,结果直观,所以在地基处理中应用频繁。但对于破坏性大且开挖的工作量大的深层地基的检测,密实度检测的应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密实度检测的方法通常只在试验阶段以及重大的工程中使用。

2.3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是指将圆锥探头嵌入土中,以落锤击打探头,根据所遇阻力变化分析土层力学分层,并对土层性质加以判定,以此作为地基土工程地质评价。由于探头所遇阻力是以深入土中距离所需锤击数为尺度,因此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也可以用来检测地基加固效果。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操作简便,使用广泛,对静力触探难以测试的土层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然而它的局限性也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不能采样,误差较大,不能进行块粒较大填料地基的测试。

2.4 瞬态瑞利波测试法

瞬态瑞利波测试法是近年来新发展的浅层地质勘探法。其主要原理:将振源检波器置于平面,使用重锤产生瑞利波,通过频谱仪分析接收到的波形,将其换成横波速度,从而算出被测土层波速。

随着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瞬态瑞利波测试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工程项目,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开展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2.5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是根据地下物质的电磁差异,利用一定频率的电磁波检测地基密实度的方法。天线发射器将信息传输到地下,经过地层界面后重返地面,最终被雷达接收。高频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通过的路径和磁场强度以及相应的波形都产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可以通过采集时域波形,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分析,确定地下和地质体的情况。地质雷达检测技术作为近期探测地下和地表建筑物密实度的高新技术,具有无损、高清、高效的特点,成为岩土检测的重要手段。

3 工程实例

3.1 工程地质

强夯处理地基技术通常运用在多山的地区,这一地区地质结构复杂且地形高低起伏,还多沟壑纵横,其中的植被茂盛复杂,在低山、丘陵以及大大小小的盆地相较于其他地形更适合使用强夯处理地基的检测技术,这一地区的工程属于典型的深挖高填山区的地基。

3.2 测试概况

试验区是按照设计准备的,在施工前要进行瞬态瑞利波测试,竣工后,再做一次瞬态瑞利波测试,这是为了保证强夯法的有效性和稳固性。为了对强夯法的效果进行测评,还需要进行载荷试验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等检测。

3.3 瞬态瑞利波测试法的主要仪器

此次使用的仪器是SWS-3型,其主要优点是信号较强,模拟性能好,具有可放大、转换等一系列功能,能很好地接收和检测信号。

3.4 资料处理

面波频散曲线是分析底层地质速度结构分层的关键。通过分析每个面波频散曲线,从而算出分层速度,确定各层厚度和横波传播速度,最后对结果进行模拟和处理即可得出效果。为了直观分析强夯前后的差别,选择强夯前选的地面标高为准,然后将其与强夯前两次的面波频散曲线合制,绘制的曲线图见图1。

通过对比图1a)与图1b)可知,1号面波点在深度4.2 m范围内波速明显增大,在深度5.3 m以下时波速基本不变。因此1号强夯有效加固深度为6.0 m(相对强夯前地面高)。2号面波点在深度5.4 m范围内波速变化不明显,深度5.4 m以下时波速基本没变,因此2号强夯有效加固深度为6.1 m(相对强夯前地面高)。

3.5 检测结果

1)同强夯前相比较,雷达波同相轴更加紊乱;2)在强夯之前,地面的脉冲波没有很大振幅,强夯后地面脉冲波振幅增大且影响到深度线;3)这项测试可以确定影响线的深度并且确定其时差变化。

4 结语

强夯法处理建筑工程地基是一种基于重锤夯实而发展起来的处理地基的方法。文中举了一实例,通过分析工程的地质情况,结合原位测试,对建筑工程地基进行了强夯处理,然后再利用平板载荷、动力及标准贯入等方式对强夯法处理建筑工程地基的效果进行了现场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强夯法处理建筑工程地基有着明显的提高土体密实度的效果。实践告诉我们,强夯法处理建筑工程地基不仅能将地基的承载力提高,而且还能有效减少建筑投入使用后地基的沉降量,同时也使得地基产生土内液化的可能性消除了,对于建筑工程地基的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施工效果,使地基的承载达到了工程设计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在实际的施工当中有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建设工程时,强夯工程施工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对强夯加固效果的检验。它包含着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和强夯工程结束后地基质量的检测。但要注意,在目前的使用中,强夯法还未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形成,且其计算方法也未得到统一,所以,在实际的使用当中,很多强夯参数都需要通过实践来进行验证。

强夯法具有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强夯法的主要优点在于:

1)强夯法具有速度快,价格便宜,质量优等特点,是山区填土中常见的运用方法。2)合理的检测方法能够推动山区的填土处理和应用,所以探索合理的检测方法对地基的评定非常重要。3)无损检测是检测技术发展的趋势,对于山区的地基施工和新工艺有巨大的促进和推广作用。

在检测时,适当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各自的缺点,发挥各自的优点,如此便可节省检测费用,节约工程时间,检测的数据也将更加准确。

摘要:根据工程的地质情况,结合原位测试,对建筑工程地基进行了强夯处理,并利用平板载荷、动力及标准贯入等方式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了现场检测,检测结果证明强夯法处理建筑工程地基具有明显提高土体密实度的效果。

关键词:强夯处理,地基,检测技术

参考文献

[1]郑颖人,王敬林,陆新,等.岩土力学与工程进展[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2]陆新,丁振洲,郑颖人.山区填土地基处理技术与检测方法探讨[A].第八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3]石文杰,蔡水田.机场场道工程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4]潘永玉,王艳江.强夯法在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0(13):54-55.

关于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问题探究 第8篇

通过对大量桩基检测工程进行调查研究发现, 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其一, 有些检测单位的检测人员专业水平偏低, 从而导致检测工作不到位, 常常会留下一些质量隐患;其二, 检测仪器和设备陈旧, 无法满足桩基检测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如有些检测单位在进行低应变完整性检测时采用速度计,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测波形的质量。此外, 有些检测仪器上没有准用标签, 并且仪器周期检定的执行情况也不到位;其三, 检测报告方面的问题也非常明显, 如有些单位采用非规范规定的检测方法出具报告、检测报告无编号、符号格式不规范、报告结论的随意性较大等等;其四, 规范之间的协调问题。目前, 虽然我国桩基检测技术标准已基本完善, 但是各标准和规范之间严重缺乏协调性和衔接性, 并且适用范围也不明确, 还存在重复、矛盾和遗漏等问题, 这为实际工程应用标准和规范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其五, 由于我国对检测市场缺乏规范, 致使常常会出现片面压价的情况, 有些检测单位在承接工程后, 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检测过程中偷工减料, 更有一些单位将自己的资质出卖给其他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单位从中获利, 这都严重影响了检测质量。综上所述, 为了有效提高桩基检测工程的整体质量, 必须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2 提高岩土地基桩基检测质量的有效途径

想要进一步确保桩基检测的整体质量, 应当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着手, 下面就此展开详细论述。

2.1 检测技术方面的提高措施

1) 桩基检测应以JGJ106-2003作为主要依据。我国现行的JGJ106-2003规范整合了设计规范、验收规范以及各类检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 并对检测数量、复检规则、评价依据等进行了统一, 同时还明确给出了各类检测方法之间的关系及其具体适用范围, 这使得桩基检测技术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为此, 各单位在进行桩基检测的过程中, 必须以该规范作为依据;

2) 桩基承载力检测应严格按照JGJ106-2003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桩基承载力设计等级为下列情况时, 承载力验收应采用静荷载试验, 具体包括复杂地质条件、成桩可靠性低、新桩型新工艺、产生挤土效应等。由于大直径灌注桩会受到设备以及现场条件等方面的限制, 因而很难实现静载荷试验, 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采取钻芯取样法对桩底沉渣的厚度进行测定, 并通过钻取桩端持力层的岩土芯样来检验桩端持力层。此外, 大直径预制桩、摩擦桩和嵌岩桩, 可以采用高应变法对桩基的竖向承载力进行检测,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采用该方法对灌注桩进行检测时, 必须有较为可靠的对比验证资料, 而扩底桩的检测不得采用该方法;

3) 采用桩端持力层岩性报告代替静载荷试验必须具备严格的条件。目前, 有些施工单位在进行人工挖孔嵌岩桩施工时, 为了降低工程造价和赶工期, 常常将桩端持力层中的岩芯加工成试块, 并以此为试验对象进行强度测试, 将静载荷试验省去。这种做法的可行性与否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现行的JGJ06-2003中并没有这种提法, GB50202-2002中也没有明确规定, 所以这种做法必须谨慎采用或是不用, 并在实际操作中, 以JGJ106-2003中的相关规定为准;

4) 大直径嵌岩桩的检测。按照JGJ106-2003和GB50007-2002中的有关规定, 对端承型大直径嵌岩桩的检测方法有以下两种:其一, 钻芯法检测。采用该方法时, 钻芯取样的桩基数量应不少于总桩基的10%且最低不得少于10根。钻芯过程中应当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 并且应对沉渣厚度进行检测。同时, 一般工程还应另外抽取10%的桩, 用小应变法对桩基的完整性进行检测, 若是重要工程则应当抽取20%的桩进行检测, 并确保每一柱下的检测根数不少于1根;其二, 声波透射法。该方法主要是对桩基的完整性进行检测, 实际过程中抽取数量不得少于10%。

2.2 管理措施

1) 各级地方政府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桩基检测的质量监督, 尤其是应当加强对各单位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同时, 应当严格执行国家以及各省的相关规定, 所有桩基工程在检测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规范标准, 否则一律不予验收。此外, 对于未经验收或是验收不合格的桩基工程, 严禁进行上部结构施工;

2) 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桩基检测市场的管理和规范力度, 加快推行桩基检测合同审查备案制度和季度报告制。为了进一步规范桩基检测市场, 应在有切实证据的基础上吊销一部分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检测单位, 并对采用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惩。同时, 建议物价局应对当前桩基检测的收费标准进行适当调整, 借此来使各个检测单位的责任与利益相一致, 这有助于促进检测质量的提升。此外, 应打破垄断经营, 构建起一个公正、公平、开放的检测市场, 这有利于确保桩基检测行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3) 提高检测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应适当加大对桩基检测人员的培训力度, 使他们了解并掌握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 并通过强化教育, 提高他们的质量和责任意识, 把好检测质量关, 这对于提高桩基检测质量意义重大。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 各类建设工程项目随之与日俱增。桩基是所有建设工程的基础, 一旦桩基出现质量问题, 其后果非常严重, 这使得桩基检测的重要性随之突显。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 导致桩基检测中存在很多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测工作的整体质量。为此, 应对桩基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 并采取科学合理、行之有效地的措施加以解决, 这对于提高桩基检测个相关工程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点, 本文就岩土地基的桩基检测问题展开探究。

关键词:桩基,检测,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益民, 王学松.建筑桩基检测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对策与措施[J].安徽地质, 2010 (2) .

[2]李大展, 邹庆祥, 陈钟.关于桩与地基静载试验几种方法的比较[J].工程质量, 2008 (3) .

[3]刘育先.小议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桩基检测中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18) .

处理土地基工后地基检测讨论 第9篇

为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改善变形性质或渗透性, 对土进行人工处理后的地基。处理土地基包括换填地基、预压处理地基、强夯处理地基、不加填料振冲加密处理地基和注浆地基等。处理土地基在地基处理中广泛存在, 其包含的地基处理方法技术成熟、效果显著、经济效用好[1]。现有验收规范[2]对于处理土地基的验收主控项目为地基强度和地基承载力;地基设计规范[3][4]对承载力及变形均有相应的验算。现有的检测规范[5]对于该类地基的检测方法是采用一种或一种以上原位试验进行普查, 然后采用压板试验对地基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 试验结果主要验证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无论标贯试验、圆锥动力触探、静力触探或压板试验, 试验结论均主要陈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对于地基沉降计算的变形参数少有涉及;而实际中处理土地基往往以变形为控制标准, 从而造成该类地基验收存在一定不足。

2 某处理土地基的工程实例

2.1 工程概况

拟建的某厂房场地位于广州市经济开发区, 规划用地面积12.7万m2, 在场地内拟建大型仓库及成品加工车间1栋, 楼高约13~14m, 为1层建筑;在北面拟建设备用房1栋, 楼高为1层, 仓库周边为货物临时堆放区或货物转运区, 地面荷载要求约150kPa。场地勘察结果发现场地表层普遍分布新近回填土 (耕土、素填土) , 松散, 尚未完成自重固结;填土厚度约1.3~7.3m, 土层下普遍存在中、粗砂层, 局部为细砂, 渗透性好;本工程采用强夯法, 具体是个参数如表1。

2.2 验收试验

根据相应规程要求, 本工程采用浅层压板作为验收试验, 承压板面积为0.5m2圆板, 从四个区选取Q-S曲线如图1。

根据四个区域的压板试验Q-S曲线知, 各区域承载力特征值均大于设计值150kPa。

2.3 沉降验算

⑴由于本地基处理场地拟建厂房内部需要行驶较为昂贵的货物转运叉车, 故对于地基绝对沉降及平整度要求较高, 设计要求工后沉降不小于5cm, 平整度小于2‰。因压板试验仅能得到浅部土层的变形系数, 故业主要求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勘察, 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土体参数, 从而进行工后沉降验算。根据分层总和法[7], 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如表2。

式中:

S'———压缩量;

Es———土体压缩模量;

ε———侧限竖向压缩应变;

⑵整个荷载区域差异沉降分析。

整个荷载区域内, 选取沉降最大的D与沉降最小的A区域进行最不利组合, 平整度计算如下:

由以上工程分析, 该工程虽然在承载力方面满足了设计要求, 但是其沉降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亦即说明, 在强夯法处理的地基验收中, 仅仅以压板试验作为验收的依据并不全面。

3 动力固结法地基处理验收试验法存在的问题

3.1 试验深度

⑴浅层压板试验规定承压板面积并应小于0.5m2, 软土不应小于1.0m2, 根据相关文献研究, 在承压板试验时, 其主要受力土层厚度约为1.5~2.0板面宽度或直径;换而言之, 在浅层压板试验中, 主要受力土层厚度如表3。

注:因压板面积采用最小值, 故表1所计算的土层受力厚度为最小值。

在考虑满足相关规范的情况下, 除设计文件特定要求外, 为方便试验操作, 一般选用较小面积的压板进行试验, 根据表1的计算, 浅层压板试验的主要受力层厚度较小。

⑵在利用浅层压板试验前, 原位试验中较多采用触探和标贯试验进行地基普查, 因重型、超重型触探及标贯试验需要钻机及较多钻杆, 试验操作难度大, 而轻型触探试验机具简单、操作方便同时价格相对便宜, 且该试验对于地基承载力最高检验值可达220kPa, 满足一般天然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故而较为普遍。但实际运用中, 对于轻型触探试验深度一般参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基槽检验深度:1.2~2.1m, 试验深度较浅。

⑶处理土地基上若采用浅基础, 则基础宽度的1.5~2.0倍基础宽度为基础下土层主要受力范围, 假定基础宽度为2.0m, 则试验深度至少要3.0~4.0m, 大于触探试验深度, 且大于浅层压板试验的检验深度。

⑷根据相关规范[4]推荐的分层总和法可知, 地基变形计算深度:方形基础可取 (1~1.5) b;矩形基础可取 (1.5~2) b;又此可知, 仅当基础宽度小于1.0m时浅层压板及轻型触探可用, 而当基础宽度大于1.0m时, 该两种较为普遍的试验不能准确、全面的反应地基的承载力及变形情况。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 为了检验处理土地基的承载力及变形性能, 采用小面积浅层压板及深度较浅的轻型触探不能作为地基的验收依据, 仅当压板面积足够大或触探深度足够时才能客观反映地基处理情况。

3.2 试验时效性

处理土地基一般在工后3各月内地基土强度有较为明显的增长, 而压板试验试验日期一般为地基处理后28天, 因此压板试验未真实反映地基的承载力水平。压板试验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模拟上部荷载直接作用于地基, 但地基的力学性能不仅与上部荷载大小有关, 还与荷载作用时间有关, 亦即土体的蠕变性[6]。压板试验一般采用慢速维荷法, 根据相应规程其试验时间一般约13小时, 而实际上, 上部荷载作用于地基土至少几十年, 在时间上相差几个数量级, 根据土体蠕变性的特点, 地基土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实际变形量要比试验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大很多。

3.3 试验结论

⑴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可得到试验深度内土体的承载力, 同时, 对于粘性素填土而言, 可又承载力换算得到土体的压缩模量。

⑵浅层压板试验可直接得到土体的承载力特征值, 同时由公式:

E0———变形模量, kN/m2;

ω———刚性承压板形状换算系数;

υ———土体泊松比;

p———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对应的荷载, kN/m2;

b———承压板边长或直径;

S———与承载力特征值对应的沉降, m。

根据相关规程[5], 压板试验验收报告结论仅针对该工程试验点承载力特征值及单位工程承载力特征值;而轻型触探报告结论也仅涉及单位工程承载力特征值;该两种试验方法均可以得到一定深度土体的变形参数, 但在报告中毫无体现。

4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⑴以变形控制的处理土地基工程, 地基验收指标应指标应包含承载力特征值和土体变形参数;

⑵浅层压板试验对于地基的影响深度有限, 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地基处理深度来调整试验中承压板的大小, 同时轻型触探深度不能参照验槽的试验深度进行试验, 应根据地基主要受力层调整试验深度。

⑶浅层压板试验与实际上部荷载可以在边界条件上相同或相似, 但其时空效应不同;

⑷现行检测报告对于压板试验或轻型触探仅仅针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结论单一, 可在报告内容中加入地基土变形参数的内容。

摘要:处理土地基工后地基检测一般为压板试验, 本文认为仅以压板试验存在影响深度浅、时效短和结论单一等缺点;本文根据某具体的强夯法处理地基的工地实例, 基于该工程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而工后变形过大的特点, 提出应在现行的检测报告中增加地基变形参数, 并且处理土地基应以承载力特征值结合变形参数作为该类地基的验收指标。

关键词:处理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压板试验,变形参数,工后沉降

参考文献

[1]李彰明.软土地基加固理论, 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2]中华人们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中华人们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15-31-2003)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 (DBJ15-60-2008)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黄文熙主编.土的工程性质[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

某强夯地基质量检测及问题探讨 第10篇

(一)基本情况

1. 工程概况。

江门警校位于广东省江门市西环路西侧,交通方便,环境宜人,是江门地区唯一一所人民警察教育培训基地。该校占地面积约12.25ha,主要楼房建筑物有教学综合楼、巡警楼、刑警楼等六座多层楼房。楼房建筑均采用预制管桩基础,教学广场、运动场(局部)及三段道路,其上部均复盖一层未经处理较松散的填土。填土来源于北部和西部开挖的山体,按塑性指数分类多为粉质粘土,少量属粉土,不均匀含砂屑和少量石英小角砾及云母小碎片,局部夹全至强风化原岩碎块,堆填时间不一,最早约3年,最晚为夯前数天,厚度2~8m,局部达11m。2004年10月初开始对松散填土进行强夯处理。在正式全面强夯前还选择三处进行试夯和检测,取得经验后才正式全面施工。按有关要求,强夯完后20d才进行检测。

2. 强夯简况。

锤重20t,锤落距10m,夯点布置为等边三角形,夯点间距3m,止夯标准为最后两击沉降量不大于5cm。共夯3遍,第一、二遍为主夯,点夯,第一遍结束后20d开始夯第二遍,第二遍的夯点为第一遍夯点等边三角形的中心,第三遍为整平夯,遍地满夯,锤落距减半 (5m) 。

3. 检测完成工作量。

2004年12月20日~12月31日检测教学广场和东部道路,2005年3月30日~4月9日检测运动场和北部道路,二次共完成工作量见表1。

(二)检测方法和过程

1. 钻探。

使用的钻探机型为QP-50型工程钻机。钻探深度按甲方要求只钻4.5m。常规钻探为泥浆护壁,用水反循环钻进。考虑填土的透水性较强,易渗水、吸水,若用水钻进,所取土样含水量可能偏大,降低密度,影响检测的正确性,所以技术要求采用无水钻进或用吊锤击进,施工过程使用的是吊锤击进。有效地保证所取原状土样的质量。

2. 标准贯入试验。

(1)试验设备:标准贯入试验设备主要由标准贯入器、触探杆和穿心锤三部份组成。(2)试验位置:因过浅试验难以扶直触探杆,一般要求在取第三个土样后(1.5m以后)试验一次和终孔 (4.5m) 前试验一次。(3)试验要点: (1) 试验前加强清孔,保证孔内干净。 (2) 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贯入试验,严格落锤距离为76cm。 (3) 触探杆与穿心锤导向杆之间、触探杆与触探杆之间、触探杆与标准贯入器之间的连接要旋紧,贯入过程尽量扶直。 (4) 贯入器贯入土中15cm后,开始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贯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的锤击数N。当锤击数已达50击,而贯入深度未达30cm时,可记录50击的实际贯入深度,按公式(1)换算成相当于30cm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并终止试验。

式中N—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

ΔS—50击时的贯入深度(cm)。

3. 取常规土样。

(1)取样设备:取样器为常规对开(厚壁)自由球阀式取样器。(2)取样方法:吊锤击入法。尽量不扰动,确保土样的原状性。(3)取样深度和间距:每个检测点(钻孔)共取4组土样。均按文献[4]表5.4.1土质路基最低压实度表划分的三个深度层分别取土样,即孔深0cm~80 cm、80cm~150cm各取1组土样,孔深150 cm~450cm取2组土样。(4)注意防晒,及时封装,及时运送。

4. 轻型动力触探。

(1)试验设备:轻型动力触探设备主要由圆锥形触探头、触探杆、穿心锤三部分组成。(2)触探要点: (1) 触探孔离取样孔不能太近和太远,以离钻孔约1m半径处为宜,因太近相互间有影响,太远又不能代表同一检测点。连续触探(全孔)深度与钻探深度相同即450cm。 (2) 从地表开始连续触探,将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记录每击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击入30cm的锤击数为轻型触探的锤击数N10。当N10大于100击或贯入15cm已超过50击时可停止试验。 (3) 用粉笔在触探杆上每10cm画一标记,以方便观测。 (4) 触探杆与穿心锤导向杆之间、触探杆与触探杆之间、触探杆与触探头之间的连接要旋紧,触探过程尽量扶直,防止锤击偏心、触探杆倾斜和侧向晃动。 (5) 确保自由落锤,落锤高度严格控制为50cm。 (6) 连续击入,锤击速率以每分钟15~30击为宜。

5. 取击实试验土样。

(1)在教学广场、运动场和道路各取1组。(2)选择具代表性的填土,刨去表土20cm后人工挖取。(3)及时运送七五七地质大队实验室作重型击实试验。

(三)检测结果

1. 压实度λ

按文献[4,5],压实度λ应按公式(2)计算。

式中λ—压实度(%);

ρd—常规试验干密度(g/cm3);

ρdmax—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g/cm3)。

所取的三组击实试验土样,经七五七地质大队实验室分析测试,最优含水量对应的最大干密度ρdmax为1.68 g/cm3、1.68 g/cm3、1.69g/cm3,计算压实度时取ρdmax=1.68g/cm3,经计算,164组常规土样代表41个钻孔三个不同深度层的压实度λ均大于89%,少数超过100%,是因为击实试验的土样,无法代表检测点的土质。

164个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层的压实度λ,均符合文献[4,5]对城市支路的路基土方压实度标准(λ≥87%)。

2. 承载力

(1)按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10确定承载力: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是每击进30cm的锤击数,所以划分深度层就必须是30cm的整数倍数,具体为第一层0 cm~90cm;第二层90cm~150cm;第三层150cm~450cm。与文献[4]表5.4.1和文献[5]表3.1.3-1划分的3个深度层稍有差异。41个轻型触探孔共123个深度层中,平均击数N10p=25~30击的共有5层,占总层数的4.1%,查文献[1]表4.4.3-7得此5层的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120kPa~130kPa。其余多为30~50击,少数大于50击,查得fak=130kPa~150kPa。 (因文献[1]表4.4.3-7无法查到大于40击的承载力,故大于40击的只能按40击查取) 。

(2)按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确定承载力:据第一次检测(东部道路和教学广场),20个钻孔中均在第二、三深度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共40次,经统计得第二深度层锤击数标准值N=11.4击,第三深度层锤击数标准值N=10.8击。按此击数N查文献[1]4.4.3-3得第二深度层的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288kPa,第三深度层的fak=276kPa。

(3)按液性指数IL和孔隙比e确定承载力:根据164组常规土样的液性指数IL和孔隙比e,查文献[1]表4.4.2-4得164个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其中fak=200 kPa~250kPa,只有11个,占6.7%,其余多数fak=250 kPa~350kPa,个别达到fak=380kPa。

(4)按压缩模量Es确定承载力:在164组常规土样测试得的164个压缩模量Es中,仅有9个按压缩模Es=6.5 MPa~7.0MPa,占5.5%,查文献[1]表4.4.2-7得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140kPa~150kPa。其余多数压缩模Es=7.0MPa~10.0MPa,少数Es达到11.0 MPa~12.0MPa,查得fak=150kPa (因文献[1]表4.4.2-7无法查到Es大于7.0MPa的承载力,大于7.0MPa的只能按7.0MPa查取) 。

3. 常规含水量Wc和最大干密度ρdmax对应的最优含水量WJ:164组常规试验土样测得其常规含水量Wc,剔除最小值和最大值各10%(共32个),统计132组得平均含水量Wcp=18.6%。三组击实试验土样所测试得的最优含水量WJ分别为17.4%、16.4%、17.2%,平均WJP=17.0%。

(四)检测结论

所检测的强夯地基压实度全部符合文献[4,5]对城市支路的规范标准;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120kPa (取各种方法在41个孔123个深度层中的最小值) ,满足设计要求。所检测的地基夯实质量全部合格。

(五)问题探讨

1. 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10与压实度λ关系。

41个触探孔123个深度层中,最小的N10=25击,出现在3号孔的第二深度层,其对应位置的压实度λ=89%,比文献[4,5]对第二、三深度层要求≥87%还稍好。说明若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10≥25击便能令第二、三深度层的压实度符合规范标准;若N10≥30击便能令第一深度层的压实度符合规范标准。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10与压实度λ大体上有表2关系。

2. 承载力问题。

(1)我队按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10确定承载力是查文献[1]表4.4.3-7,而此表既没有任何注释, 规范后的条文说明也没有片言只语,对强夯后的素填土,此表的承载力有点保守。本人觉得使用表4.4.3-6是符合强夯,使用表4.4.3-7则是符合素填土,而有点不符合强夯。(2)通常按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确定承载力是查文献[1]表4.4.3-3,查得最小值都有fak=220kPa,显然此表是不适宜素填土的,但是否适宜强夯后的素填土就难说了,本人觉得如果使用此表,则强夯过强了。所以,我队在第二次(运动场和西部道路)检测基本淘汰了标准贯入试验。(3)按液性指数IL和孔隙比e确定承载力,没有那本规范以这两指标查强夯素填土的承载力的,若用这两指标查文献[1]表4.4.2-4,查得的承载力也偏大,同样强夯过强了。(4)按压缩模量Es确定承载力,文献[1]表4.4.2-7是用Es查填土承载力的,表下注为“本表只适用于堆填时间超过10年的粘土和粉质粘土,以及超过5年的粉土”。查得的承载力偏小,强夯不足(如表中Es最大为7MPa,对应的承载力仅为150kPa,在江门市Es=7MPa的的往往已是全风化岩了,以“全风化岩”定性取值fak可以取到300kPa~400kPa)。

综上所述,文献[1]确定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只有按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10查表4.4.3-7和按压缩模量Es查表4.4.2-7,此二表均适宜粘性素填土,但也没有明确是否适宜经强夯处理后的素填土,二表查得的承载力基本吻合,安全可靠。本人觉得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将强夯处理后的素填土当一般素填土,查得的承载力偏小,虽安全可靠,但不能物尽其力。

按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查文献[1]表4.4.3-3,和按液性指数IL、孔隙比e查文献[1]表4.4.2-4确定承载力,均不适宜素填土,所查得的承载力较大,但此二表查得的承载力又基本吻合,对一般粘性土是适用的,是其他项目岩土工程勘察确定承载力的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

3. 最优含水量问题。

击实试验所得的最优含水量平均WJp=17.0%。常规试验土样测得含水量平均为WCP=18.6%。从统计的132个常规样含水量WC看,其含水量从15.3% (少于最优含水量WJp的10%) ~20.1% (大于最优含水量WJp的18%) , 经强夯后均能取得90%以上的压实度,少数含水量达到21.0%(大于最优含水量WJp的23.5%)仍能达到89%的压实度,仍符合城市支路第二、三深度层的规范标准(≥87%)[4,5]。填土的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存在差异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击实试验土样少,无法代表填土实际情况;二是最优含水量是填土夯实时所对应的最理想含水量,但并非就是填土压实度达到规范标准的唯一含水量。

(六)美中不足

所检测的地基上部无建(构)筑物,无长期静荷载,只有临时动荷载,且校内广场、道路还不及城市支路交通频繁,动荷载也较城市支路轻,只要压实度达标就放心,而且也用了两种略显保守的规范允许的确定承载力方法(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10和压缩模量Es),出于对经济的考虑,不作载荷试验。但在三个单元(教学广场、运动场、道路)分别作载荷试验,与上述检测方法不能互相验证。

(七)结论及建议

1. 结论。

检测方法得到了甲方、监理方和设计方及施工方的完全允许,提交的检测报告也得到他们的充分认可,也成为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经回访,工程投入使用快三年,未见沉裂现象。可见这是合格的检测、成功的检测。

2. 建议。

作为普通勘察队, 遇到同类型地基检测, 建议使用密度法 (计算压实度λ) 和轻型动力触探法就够了。密度法施工钻孔时应干钻。实验室做土样分析测试时主要目的是求干密度ρd, 所以为减少工作量不必把常规试验的所有项目都做全, 只做有关的 (质量密度ρ) 和较重要的 (压缩系数a、压缩模量Es、内摩擦角φ、粘聚力c) 几个就行了。也应适当增加击实试验数量, 最好能满足统计要求 (≥6组) 。如果上部有建 (构) 筑物, 对沉降较敏感, 对承载力要求较严的地基, 建议在上述两法的基础上加做载荷试验, 确保满足承载力需要。

摘要:综述广东省江门市警察学校道路、广场强夯地基质量检测所使用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过程及检测结果, 评价检测效果, 指出存在问题, 探讨了与强夯地基质量有关的压实度、承载力和最优含水量问题, 经分析比较, 筛选出同类地基质量检测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强夯地基,检测,轻型触探,密度法,压实度,承载力,最优含水量

参考文献

[1]DBJ15-31-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GB500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工程地质手册》编写委员会, 工程地质手册 (第三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4]CJJ44-91,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地基检测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基;岩土实验;注意事项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地基基础岩土实验的检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提供合理、可靠的地基参数的前提条件[1]。其中完成基础岩土实验检测主要内容包括对样品的检测、采取、运输以及封存等方面,并且保证样品采取方法、质量信息化以及操作流程的标准,从而有效指导地基岩土的正确检测方法,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进程。因此,优化水利工程地基岩土实验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1.水利工程地基基础岩土实验检测的含义

一般来说,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岩土是其发展的基础,当然岩土的正确使用也离不开基础岩土检测技术[2]。就当前而言,地基基础岩土实验检测包括现场实验检测和室内实验检测等两个主要内容给。其中现场实验检测即原位测试,检测方式包括荷载实验、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等方面,其主要通过在现场直接实验处于天然状态下的岩土来确定其力学参数及性质。荷载实验是最为常用,也使最基本的检测方式,其主要模拟地基的受力状态,使得得出的测试结果更为直观。另外,室內实验检测指的是根据所检测项目的要求,加工要检验的样品,使得样品具有一定的外观形状。除此之外,还包括模拟这一检测方式。通过以上这些方式对样品实行物理上的检测,有助于检测的结果更加全面,但在某种条件下,没有现场实验检测的结果直观。然而室内试验检测相对于现场试验检测更能节省人力和时间,以及检测条件不受客观条件限制。则现场试验检测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地层进行检测。总而言之,若要保证检测结果具有可靠性、准确性,试验场地的选择尤为重要,同时对于地基岩土实验检测来说,选择样品也是重要的环节。

2.水利工程地基基础岩土实验检测样品选取及其注意事项

在实际岩土实验检测中,如果取样的土壤不具代表性很容易引发水利工程坍塌[3]。例如,某省较有代表性的水利工程的地基为土层,于施工前进行了岩土检测。由于检测选取的土壤不具代表性,造成该工程在建成的那一刻发生倾斜。经检查过后发现岩土实验检测选取的样本没有代表性是其坍落的主要原因。所以,严肃对待地基岩土试验检测中的样品检测环节尤为重要。同时,在选取岩土样品时,应注意:⑴严格控制岩土的数量。通常情况下,在相同场地选取样品时,需要3-5组的样品数量,且注意均衡分布。对于在不同厚度的地基选取样品时,也应不低于3组样品,以此保证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同时,由于边坡土层容易受到地理环境的条件限制,极易使其结构形成松散,加上雨水的影响,使得岩土内注入过多的雨水。除此之外,地下水也会影响岩土的结构,使其由密集变为松散。所以,在采集土壤样品时,要注意其土壤结构的变化以及采样时得的人身安全。⑵注意季节的变化。处于旱季时,土体会比较密集;而处于雨季时,则会变的松散。因此,发现土体承受能力发生变化时,其土体结构也会因此发生改变,进而破坏土体。特别是暴雨来袭时,由于雨水的大量进入而扩大其破坏范围。针对这一情况,在实行现场实验检测时要注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岩土样品。⑶规范样品选取的方法和流程。主要包括原状土样采取和岩土样品采取等两种方法,其中原状土样采取方法是岩土采取的主要方法,其通过钻孔内加入取土器来完成取样的。在采取样品的过程中,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需按照具体情况对样品的采集工作实施必要的指导,以及对取样的时间、地点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⑷岩土样品质量信息化的标准。针对岩土样品的质量信息化标准包括多种方面,比如实验检测项目所要求的质量和数量、样品的采取工艺等。只有不断完成要求,才能有效采取天然下下的岩土样品,从而促使地基基础岩土样品的代表性得到更大的提高,也使得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得到提升。

3.水利工程地基基础岩土实验检测样品封存及其注意事项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地基岩土检测样品大多采取现场取样的方式,因此需要注意的是:⑴土壤样品。在采取完整的样品中,无论是扰动土还是原状土,都应该及时将其密封在取土筒内并贴上相关标签;并且取土筒内的缝隙应该用胶布封实后涂上融蜡封严。如果原状土的取样不及取土筒时,应该使用扰动土来充填其与筒壁间的缝隙,而扰动土的选择应以类似天然湿度的扰动土为标准。然后将封存好的土壤样品填写好送样单,包括取土图纸资料的符号、标签说明等,并及时送往实验室。⑵地基基础岩土样品。为了保持岩石样品原有的湿度,针对完成取样的岩石应及时采取包装封闭处理,并根据岩石样品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硅质硬岩石样品,不需要加以封存处理;泥质岩石样品,需要采用纱布裹实后,再用融蜡进行涂抹。另一方面,严格标注岩石样品,无论是硅质硬岩石样品还是泥质岩石眼皮都需要进行上下标上标签,并且立即将其与送样单送至实验室。

4.水利工程地基基础岩土实验检测工作的相关建议

在制定岩土样品选择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⑴全面了解该工程的地层结构,且在实施样品采样时积极采取采样措施,以免发生采样方案与实际实施中出现脱节现象[4]。并且在采取地基岩土样品的时候,要明确其目的、实际效用等。⑵妥善处理岩土样品的包装,最大限度的减少外界因素对样品的影响。⑶规范装卸岩土样品的操作方法。为有效保证岩土样品的参数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应及时调整采样方案内的操作措施,如加上“如何有效解决实际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且该方案对实际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另一方面,岩土样品包装完成之后,应该予以二次检查,在确保没有任何问题之后在运送至实验室;岩土样品进行装卸时,也应做到严格检查,并且将样品送至实验室时,需要相关负责人员将样品和检测样品同时验收岩土样品,以及做好相关手续,以此保证岩土样品的准确性。

结语

由于水利工程地基基础岩土试验检测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项目,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出现疏忽或者小小的错误,都有可能会导致检测的最终结果受到影响。因此,做好地基基础岩土检测工作不仅需要全面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岩土性质等,还需要有效结合室内试验检测与现场实验检测等,以此对地基基础岩土的样品进行全面化、系统化的检测,并使其具备力学性状。另外,选取样品的时候必须注意其是否具有代表性,以防出现工程设计与实际施工的误差,同时还能有助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从而有效提高地基基础岩土检测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为水利工程的顺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宇.关于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研究[J].大科技,2014(09):175-176.

岩土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技术分析 第12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基础,检测

1地基基础标准贯入试验

本文以岩土工程地基基础标准贯入试验为例分析。独立柱基为某岩土工程基础形式,选取天然地基。强风化砂岩层为其基底持力层,350 k Pa为设计规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其检测方式如下。

1.1试验数量、检测位置及选取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单位工程抽检数量需控制在相隔200 m21个孔以上,且需控制在10个孔以上。基槽每20延米需具备1个孔以上,各个独立柱基必须具备1点以上。严格按照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检测点数量、位置的确定。

1.2检测准备

选取穿心锤(63.5 kg)作为标准贯入试验工具,自由落距为76 cm,在试验土层内打入标准规格贯入器,其岩土力学特征可根据记录进行确定,要求对打入深度30cm的锤击数进行记录。仪器设备如表1所示。

1.3检测方式

选取回转钻进施工方式进行岩土工程地基基础标准贯入试验孔施工,相比地下水位高度,要求孔内水位必须高出一些。如孔壁稳定性较差,可选取泥浆护壁方式施工,向试验标高15 cm以上位置钻进时,需将孔底残渣清理干净,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锤击时选取自动脱钩自由落锤法,以此达到导向管和锤之间摩阻力降低的目的,且防止偏心、侧向摇晃等问题出现在锤击过程中,要求垂直状态处于贯入器、探杆、导向杆三者联结后,每分钟30击为锤击最小速率。15 cm为贯入器打入深度,需对每打入10 cm的锤击数进行详细记录,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可通过累计打入30 cm的锤击数确定,由N'表示。如50击为锤击数,但其30 cm贯入深度并没有达到的情况下,可对50击的具体贯入深度进行记录,可换算下式(1),此时可与30 cm标准贯入试验击数N'一致,即可停止试验。

其中,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可由N'表示;

50击时贯入深度可由△S表示。

当钻杆长度在3 m以上,可根据公式(2)实施锤击数钻杆长度调整,以此对地基承载力值进行准确确定。

其中,标准贯入试验修正锤击数可由N表示

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可由N'表示

触探杆长度校正系数可由α表示

2地基承载力静载试验分析

某工程因其具有较低地基承载力,与设计需求不符,为此可选取粉喷桩加固施工。500 mm为其设计桩径,15%为掺入水泥比,桩端应向持力层进入,规定加固施工后175 k Pa为单桩复合地基最小承载力。施工完成与龄期需求相符后,需进行竖向抗压静荷试验,以此将本工程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计算出来。

2.1原理分析

按照什塔耶曼夫原理,在刚性方形板均布竖向荷载作用,位于板下所有点的沉降如公式所示:

其中,刚性方形板下所有点的沉降可由s表示

刚性方形板的宽度可由b表示

地基土的泊松比可由v表示

地基土的变形模量可由E0表示

刚性方形板的平均压力可由p表示

因此,可通过载荷试验进行p-s关系曲线的获取,进而将地基变形模量计算出来,以此将地基承载力等加以确定。

2.2试验过程

1)按照设计规定进行3个桩位的选取并进行试验,50#、74#、98#分别为其桩号。此次试验承压板为正方形钢板(50mm厚度),并将带肋钢板放置其上,以此达到承压板刚度增加的目的。向设计底板底标高位置开挖所有试验点,向设计标高位置凿除虚桩头散落位置,修平桩顶,进行中粗砂(20~30 mm厚)铺设及找平,确保其密实度符合施工规定后,进行承压板放置,确保其中心与桩位中心相应对,此时承压板刚度需与试验规定相符。

2)根据设计荷载2倍进行试验最大荷载施加,根据最大加载量10%确定荷载等级,一般完成时施加等级为10级,压力表应对各级加荷载量、卸荷载量加以控制。将4个百分表(50 mm量程)布设到承压板4个角上,以此对承压板沉降量进行有效测量。

沉降观测时间:在各级加荷后进行承压板观测时间的确定,前1 h内按照前30 min每间隔10 min进行1次观测,后30min每间隔15 min进行1次观测,之后观测间隔时间可固定为30 min 1次。

沉降稳定标准:沉降稳定标准为持续1 h沉降增量在0.01mm以下为准,随后可进行下一级荷载施加。加荷终止时,要求其整体加荷量必须控制在设计值200%之上。

2.3检测成果

以此获取所有试验点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测试结果,并进行p-s关系曲线绘制,如图1所示。

由此得出,所有试验点承载力基本值与175 k Pa相符。可将175 k Pa作为该工程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同时,3.00 mm为50#桩位单桩复合地基相应的沉降量、3.47 mm为74#桩位单桩复合地基相应的沉降量、6.282 mm为98#桩位单桩复合地基相应的沉降量。

3结语

据相关试验分析,地基基础试验检测结果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为此,必须做好试验前期准备工作,严格遵循相关设计规定,规范施工流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结果的有效性、真实性,才能为岩土地基勘察工作提供有利条件,推动工程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健,孙光武.岩土工程地基基础岩土技术检测方法的讨论[J].四川水泥,2015(1).

上一篇:八个关系论文下一篇:农药废弃包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