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情况范文

2024-05-09

输出情况范文(精选7篇)

输出情况 第1篇

一、对Krashen“输入假设”理论的反思

Krashen认为“语言习的理论中最重要部分”是“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因为它旨在回答语言学习中的关键问题:语言习得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接触什么样的语言才能最有效地促使语言习得的产生。这个假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才是习得的唯一来源[1]。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倾向语言输入的情况也很普遍,课堂上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其间交际性教学活动所占比例极小,微乎其微。学生在获得语言知识时候,得到运用的机会很少,所以有的学生即使能在各类英语考试中得到高分,在实际生活应用的时候也会显得措手不及,不能表现出应有的交际能力。

二、Swain的“输出假设”

不少研究者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输出和输入相互影响的过程,单纯的语言输入对习得是不够的,学习者应该有机会使用语言,语言的输出对语言的习得也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1985年Swain提出了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2],这一假设基于她所进行的“浸泡式”(Immersion)的教学实验。“浸泡式”教学的主要原则是将第二语言作为其他学科的工具,而语言获得则是理解这些学科信息及内容的“伴随产品”(By-product)。她在加拿大进行的实验表明:尽管学生经过几年的“浸泡”,但是并没有获得入本族语者那种语言产生的能力。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是学生获得的语言输入有限,而是他们的语言输出活动不足,所以她认为成功的二语学习者既需要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又需要产出可理解输出(Comprehensible Output),并阐述了输出对语言习得的作用,即输出三大功能:

(一)注意/触发功能(The Noticing/Triggering Function)。

Swain认为,学习者在进行表达时,他们会注意到,他们想要表达的与能够表达的之间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所不知道的目的语知识。当学习者认识到自身语言问题时,他们会在以后的输入中更加集中注意力去关注有关的语言特征,加强对这些相关输入信息的处理,这样就激活了有助于习得的内在认知过程,从而促进语言习得,学习者的这种认知是连结输入和输出的一个纽带。

(二)验证功能(The Hypothesis Function)。

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对目的语不断地提出假设,并需要在使用语言中不断地对这些假设进行修正。输出为学习者提供了机会,去尝试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图来检验这些对目的语潜在的假设是否正确。假设检验的前提是“互动和反馈”,反馈的方式可以是证实询问(Confirmation Checks)或者澄清请求(Clarification Request),也可以是含蓄或直截了当地纠正。反馈能让学习者修改或更新加工其输出,换言之,通过反馈,学习者会放弃不正确的假设,进行正确的假设。

(三)元语言功能(The Metalinguistic Function)。

元语言是指学习者所具有的“关于语言”的知识总和,即他们通过反思和分析语言所得到的关于语言的形式、结构及语言系统其他方面知识的雏形。对元语言功能的研究表明语言表达及用语言反思对语言习得过程有着积极的作用[3]。当学习者用英文表达意思时,不得不主动地调用已学过的英语知识,斟酌语法规则的运用,琢磨词语的搭配,掂量词句使用的确切性和得体性,这就使英语知识不断得到巩固并内化,有效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

三、问卷调查及其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学者的研究,为了分析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输出的现状,笔者对解放军理工大学10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作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答卷96份,调查情况如下:

问卷调查

1.现在使用的英语课本对您来说

A.内容新颖,难易适中,学到不少有用的新的东西

B.内容陈旧,前后缺少联系,学不到新东西

C.内容一般,可以巩固已学知识,也能学到新的知识

(A.24人B.5人C.67人)

2.英语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对于您来说

A.可以接受B.有点难C.比较难D.听不懂

(A.68人B.20人C.4人D.4人)

3.您的英语老师

A.比较开朗,安排各种课堂活动,气氛活泼

B.课堂上没有设计什么活动,气氛沉闷

C.有时会安排一些课堂活动,气氛一般

(A.13人B.53人C.30人)

4.您认为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的最好办法是

A.多说多写B.多听多看C.多在语法和词语搭配上下功夫

(A.53人B.35人C.8人)

5.您认为翻译和写作对提高您的英语表达能力

A.很有帮助B.有一定的帮助C.帮助不大

(A.61人B.12人C.人23)

6.您平时进行写作和翻译的练习吗

A.很少做B.经常做

(A.75人B.21人)

7.您在用英语表达思想(说或写)时通常

A.直接用英语思维B.先想好中文,再译成英语C.部分用英文,部分用中文

(A.22人B.45人C.39人)

8.课堂上您

A.能主动抓住机会用英语表达

B.老师提问您就回答

C.希望最好不要被提问

(A.22人B.57人C.17人)

9.您认为课堂上的活动(小组讨论、一对一对话、回答问题等)对提高表达能力

A.很有帮助,也很有兴趣

B.很重要,但效果不明显

C.没有什么帮助

(A.14人B.39人C.43人)

10.您在英语课上参加讨论时常用的语言是

A.英语B.汉语C.英语夹杂着汉语

(A.8人B.26人C.62人)

11.如果表达出错,您希望

A.老师及时纠正

B.老师鼓励您自己改正

C.当时不要指出,事后老师讲解

(A.48 B.30人C.18人)

12.老师的反馈对您来说

A.很重要,我通常通过这种反馈学会正确的表达

B.不重要,我自己会找到正确的表达方式

C.可有可无,印象不深刻

(A.72人B.14人C.10人)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课堂教学整体上还是以知识输入为主导。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英语学习所用的教材已经改变了以往题材陈旧、内容单调、没有系统性的特点,94.8%的学生认为能学到新知识,而且对于老师的授课内容大部分的学生也表示可以接受。但是根据数据显示52%的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没有活动可以参与,31.25%的学生有时能进行些课堂活动,但多数以回答问题为主。这也反映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知识传授型模式依然普遍存在。

(二)学生已经意识到输出的重要作用,但是进行这方面的活动却不多。

可喜的是55%的学生认为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的最好办法是多说多写,76%的学生都赞成翻译和写作对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有帮助,这说明他们已认识到传统逐字逐句学习的方法的弊端,现在更加重视的是在语篇中掌握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但是78%的学生平时很少进行这方面的练习,77%的学生上课基本处于被动提问状态,对课堂活动效果也持消极态度。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多年来我国语言测试模式一直不太注重对写作和口语的考查,所以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输出的机会不多,形成了“你教我学”的局面,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养成了不愿动手去写、开口去讲的习惯。

(三)学生很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50%的学生在表达出错时希望老师及时纠正,75%的学生认为老师的反馈很重要,并通常通过这种反馈学会正确的表达。

四、调查结果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结合这次的调查结果,笔者认为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有以下启示。

(一)重新思考和定位外语课堂教学功能。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以体现社会改革开放对我国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PPP模式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出机会,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大大忽视,其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也未被充分调动起来,这严重阻碍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要求教师应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让学生以“演员”的身份充分发挥其表演的天分,在对语言进行输出的过程中内化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

(二)努力创造语言输出环境和机会。

目前已有实验证明创造机会让学习者产出大量的语言输出,然后再提供相应的语言输入可以提高学习者目的语运用的准确性,广大外语教师应创造机会鼓励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这里主要是指增加说和写的机会。现在我们的课堂中使用较多的是操练性输出,如句型操练、句型翻译等。这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输出的内容和形式都受到一定的限制的有组织的活动,往往脱离现实的语境,过于枯燥乏味,甚至不符合学生外语能力的发展阶段需求,因此很难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说”的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真实的语言素材来设计一些合作性的课堂交际活动。往往学习者在参加某一具体的合作性活动时,通过接触语言素材,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对目的语言提出假设,并在交流的过程中从合作者那里及时得到反馈,以此来对自己的假设进行验证。合作性的课堂交际活动摆脱了纯语法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是对于某类语言形式进行机械操练,而是在有意义的活动中通过交流,内化语言知识。这样注意了语言问题,又学习了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更加准确地理解这种语言。

在“写”的方面,根据赵平“输出的三个作用应用于写作中,每一种作用在不同层次上影响写作。引起注意主要在词汇层面;检验假设主要在句法层面;元语言作用主要应用于语篇层面”。[4]我们可以使用一定的方法,有意识地让学生注意所给材料的语言特征,并让学生使用英语思维,对英语的形式结构进行假设检验,进行笔头表达练习,促使学生掌握英语的语言形式,并流利、准确地运用这些形式,最终达到自动化,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传统的写作讲究“八股文”格式,题目也不新颖,很难提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尝试“写长法”[5],不要限制字数,不设置框框,让学生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规范语言的使用。这种以量促质、以篇章带动段落的组织和词句的运用方法被证明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并且可带动听、说、读能力的提高。

(三)克服和减轻外语学习焦虑,鼓励学习者进行语言输出。

有的学生往往过于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使可能出现的有利评价因素降到最低程度。比如与人交往时通常不会首先提起话题,或沉默寡言,或礼貌地微笑点头;有的缺乏信心,怕教师提问,担心一旦出错,贻笑大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准确、恰当的评价,多给予鼓励,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上课应改变简、生硬、不耐烦的态度,让学生愿意把自己的思考坦露在教师面前,诚恳接受教师的评价;教师绝不应该讽刺、挖苦、嘲笑学生,以致学生丧失自尊心,不愿积极发言,不愿主动参与课内活动。总之,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的反应不应是简单的对或错、是或否的评估,而是让学生从中获得信息,享受学习的乐趣。对学生学习作出正确的评价,既要满足学生的探索心理,又要深入浅出,循循善诱。

(四)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后续输入质量。

Swain和Lapkin的研究中表明,学习者在注意到自身语言问题后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尝试去解决问题,并且有的学习者在短期的语言输出阶段还不能明确意识到语言困难[6]。因此,教师本身要提高错误辨认范围的能力,注意纠错的规律和一致性。在鼓励学习者语言输入的同时更要通过学习者的语言输出了解学习者的输出能力及存在的问题,并针不同的错误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同时也要注重分析的目的,不要就个别错误进行孤立分析,要把错误放在一个大系统中加以考虑,使学生真正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加以借鉴,避免同类型错误的再次发生。

(五)充分利用输出项目测试对教学的反拨效应。

语言测试中的反作用(Backwash Effect)是指“考试对在语言测试中的教与学的积极和消极的反馈作用”。[7]测试中的输出项目主要指写作和口语试题。写作是一种对产出性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能够测量出学生各个层次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语法、词汇、语篇结构、语用能力等,而且可以测量学生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流利性等,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CET全国统考结果所反馈的信息来指导英语教学。近年来CET统考结果表明:全国作文分均值在8分左右。这反映了学生整体写作水平不高,平时不愿意多下功夫。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再以CET的口语测试为例,要达到口试的要求,学习者不仅需要掌握一定量的语言知识,还需要具备正确理解各种交际情景以及在不同语境中恰当地运用这种语言知识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最终掌握英语的实际运用,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了解各种社会文化环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学习各种跨文化交际策略。口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学习学习英语的观念和态度,也提高了教师对交际教学法的认识。口试对传统教学法的改革、交际英语教学模式的促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要:本文在对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反思的基础上介绍了Swain的输出理论。通过对96名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分析了他们对输出的认识、对课堂输出活动所持的态度, 以及在输出中的困难和问题。根据这些分析, 认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对输出的重视不够, 应重新思考和定位外语课堂教学功能, 努力创造语言输出环境和机会鼓励学习者进行语言输出, 并且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后续输入质量、充分利用输出项目测试对教学的反拨效应。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语言,输出情况,调查与分析

参考文献

[1]Krashen, 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Longman, 1985.

[2]Swain, M.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Engl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3]Swain, M.The output hypothesis:Just speaking and writ-ingaren’tenough[J].TheCanadianModernLanguageReview, 1993, (158-164) .

[4]赵平.Swain的输出假设对大学英语写作的指导意义[J].山东外语教学, 2000, (3) , (总80) :80-83.

[5]王初明.正确认识外语学习过程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10) :40-42.

[6]Swain, M.&Lapkin, S.Problems in output and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they generate:A step toward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 1995, (16) :371-391.

县跨国劳务培训转移输出情况汇报 第2篇

依托“阳光工程”平台打造跨国劳务品牌--X县跨国劳务输出情况汇报

我县自2004年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以来,在省、市阳光工程办公室的具体指导和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坚持“政府推动、部门监管、学校主办、农民受益”的原则,竭力打造发展跨国劳务的大好平台,为我县

劳务经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现将有关跨国劳务培训转移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县地处湘中,是典型农业大县。人口90万,其中农业人口79.6万,农村劳动力51.2万人,农村剩余劳动37.1万人,且每年新增1万余名农村劳动力。2004年至今,阳光工程办公室开展引导性培训2.5万人,开办农民工技能培训1.4万人,转移2.2万人。其中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4000人,转移就业3691人,实现跨国转移129人,劳务输出至XX阿拉伯96人、阿XX15人、埃XXX18人。经统计调查通过实施阳光工程项目,至少带动我县近4万农民工转移,劳务输出增加收入4亿元。以阳光工程参培学员为例,我县新增劳务收入就达5000万元,其中跨国输出劳务创收800万元,年人均创收6万元以上,是国内普通务工农民的3—6倍,并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跨国劳务输出成为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新亮点。

二、主要做法

(一)利用“阳光工程”平台,转变传统择业观念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行劳务创收是增加农民收入现实而有效的途径。XX县阳光工程办公室积极开展有关境外劳务输出的宣传、引导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及“农事指南”讲座、《农业科技》小报、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光碟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跨国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重大意义和致富优势,引导农民转变择业观念,摆脱以农为“笼”的思想束缚,树立拥有土地离开土地、生在农村走出农村、面对市场走进市场的新观念,全力营造“走出家门勇敢闯世界,外出务工快速奔小康”的良好氛围。农民学员学习到一技之长、外出务工创收的要求日益强烈,踊跃报名参加阳光工程培训。

(二)借助各种有利条件,多方推动跨国就业

1、上级领导高度重视。XXXX年X月,省农业厅总农艺师、省阳光工程办主任XXX、省科教处XXX等一行来到我县了解境外务工农民的工作情况和待遇情况,掌握跨国务工人员的思想、工作、生活状况,并作出了重要指示,回厅后与多家海外承包公司取得联系,为促进我县跨国劳务输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培训学校主动出击。县阳光办以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带动开辟了XX、XXX、XX、XXX、XXX等五个劳务输出量大、建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乡镇,作为建筑劳务经济发展示范乡镇。特别以具备发展涉外建筑劳务基础和优势的XXX镇作为阳光工程培训的重点乡镇,并及时满足了跨国劳务培训指标的需要。

3、依托海外承包公司。我们不仅与XXX省路桥公司、北京XX公司、江苏XXX公司建立了跨国劳务用工关系,而且与省水电XXX司、中港一航局一公司(特级企业)、铁道部XX局、XX局及云南、江苏、贵州等知名建筑企业联营,每年带动转移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5万人以上,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为进一步挖掘我县跨国劳务输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能人带动促进转移。通过能人典型的树立和培养,全力构筑能人优势,不断推动我县农村劳动力境外转移工作向纵深发展,达到了“派出一人,富裕一家,带动一片,安定一方”的目的。如XXX村退伍军人XXX在赴沙特阿拉伯的特大型水泥厂任技术领班时回家乡挑选了50名技术人员,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后,前往该国水泥厂建设工地上班。这些务工农民的年人均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很快就实现了脱贫,家家都盖起了新楼房。

5、部门配合提供便利。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农业部门为主体,加强与建设、工商、劳动等部门的配合,各职能部门、各乡镇都为境外劳务的输出建立“绿色”通道,县阳光办也为从事境外劳务所开设的专业单独设块,并逐渐增加名额,为促进境外劳务输出提供宽松的环境,有力的推动我县境外劳务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强化跨国劳务培训,提高境外劳工素质

1、加强劳务技能培训。为了实现劳务输出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确保农民务工人员出得去、稳得住、能拿钱、形象好。我们引导阳光工程培训基地,针对国外所需土建工程劳务为主,开设了有关铁路剥接、电焊、扎钢筋及木工、钢筋工、混泥土工、水电工和泥水工等技术专业,为今后能在国外胜任土建工程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大力进行爱国教育。对出国务工的农民进行形式多样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爱乡情感,致富不忘国,致富不忘家。勉励他们在异乡踏实工作,为祖国、为家乡争光添彩。

3、普及法律安全知识。针对农民工进行涉外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教育,增强他们的遵纪守法观念和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侵犯外出务工农民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切实保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4、提高出国适应能力。把所在国家的语言、风俗、气候、经济等方面作为重点,使他们出国后能知晓

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能够尽快地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在国外从事他们的本职工作。同时也让他们的亲属对亲人所在国家的情况有所了解,放心让自已的亲人去创收致富。

三、下步打算

目前我县外出务工农民为24.3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8,劳务收入总额17亿元以上。但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还只有XXXX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比全国水平更低。因此,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农民增收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而发展跨国劳务输出更是一条捷径。积极组织、努力扩大跨国劳务输出正是时代的呼唤和广大农民工的心声。为了更好的依托“阳光工程”平台,打造出我县跨国劳务品牌,壮大跨国劳务输出队伍,我们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以阳光工程为平台,引导农民走出国门,壮大打工经济。

二是发挥我县劳务基地与海外承包公司已有合作基础的有利条件,因势利导,有效组织,不断拓宽跨国劳务输出渠道,不断挖掘跨国劳务潜力,逐步壮大跨国打工农民队伍。

三是大力开展阳光工程境外劳务培训,及时引导开设境外劳务需求的相关专业,不断提高农民工素质,树立国际信誉,叫响双峰劳务输出品牌,促使更多农民走出国门。

四、几点请求

我县阳光工程跨国劳务输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我县需要参加培训的农民较多,农民工培训经费紧张,资金筹措困难,当地财政难以解决;二是阳光工程办公室工作经费不够,不利于引导全县农民跨国转移培训工作的开展。三是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和就业训练网络不太完善,不能提供现代化、科学化、规模化的境外劳动力供求信息。为此,特向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提出如下请求:

一是对我县阳光工程跨国劳务培训转移,在政策上重点倾斜,在资金上大力扶助,创造有利于跨国劳务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是建立跨国劳务交易平台,为劳务输出提供准确的用工信息,减少输出的盲目性、随意性。建立与省、县(市)实时联网的境外劳动力供需信息系统。

三是改善阳光办的办公设施,加大宣传、引导、组织力度,完善跨国劳务培训转移运作机制。

二〇〇六年八月

整店输出——输出的不只是概念 第3篇

由于其具有多个“统一”的特点,诸如统一形象、统一品牌产品、统一服务模式、统一价格体系等,能够保障投资者在不具备相应行业经验的前提下迅速进入“竞争状态”,在总部的帮助下完善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从而获得长期与稳定的投资收益,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因而被广大投资者青睐。

真正的“整店输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也正是这种模式能够获得投资者垂青的原因:

1、“整店输出”的单店经营成功率非常高,某些世界级连锁企业的加盟成功率甚至高达95%以上。所以,在其他单店经营只有20%甚至更低成功率的市场竞争中,“整店输出”是保障投资收益的最佳选择。

2、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促进了“品牌”的繁荣,消费者对“品牌”的感觉越来越强烈,而单店要想在短时期内创造出让消费者接受和满意的品牌是难上加难。所以,“整店输出”不仅能够保障各单店形象的统一,而且能够保障投资者在短时间内拥有足够“知名的品牌”,从而获得对应的品牌优势。

3、单店在市场竞争中,必须独力承担管理、经营以及与竞争者抢夺消费者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而经验有限、资源有限,单店很难保障面面俱到;“整店输出”则能在指导各单店经营的基础之上整合整个连锁体系的力量,再以整个体系的力量对应单个的竞争对手,从而获得更强的竞争能力。

4、据统计,投资者有60%以上会选择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去开店。虽然“条条道路通罗马”,但很难在短时间内跨过行业壁垒成为经营专家,“整店输出”则能够帮助投资者迅速从“不熟悉”过渡到“熟悉”,从而拥有更多的经验与资源来面对市场竞争。

5、“整店输出”能够满足投资者进一步膨胀的投资欲望。由于是成功店铺的成功复制,因而在投资者扩大投资规模时能够保障他们事半功倍,获得更为快速的扩张与更为稳定的收益。

在化妆品行业,从21世纪初开始,“整店输出”开始风靡大江南北。无论日化专营连锁,还是专业美容连锁,以及后来出现的个人护理用品连锁,都举“整店输出”的大旗而席卷整个中国市场。作为特许连锁的“俗称”,“整店输出”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投资者的追逐。因为在概念上来说,“整店输出”更胜一筹,因为它一目了然,投资者能很清楚地知道除了自己投钱以外,其他的“整店”都有总部“输出”帮自己搞定。而特许连锁,则因为其学术化的称谓,而被众多策划者和企业抛之脑后。

一时之间,无数品牌以“整店输出”的概念跑马圈地,并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市场回报。而同时因为美容化妆品行业多年以来快速的增长,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的目光,并最终诱使他们参与到这一场世纪初化妆品产业的“淘金行动”,从而更进一步刺激了美妆产业的快速发展。

但是,由于产业发展的特征,譬如进入门槛低,诸多总部并不具备相应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从而导致承诺的不兑现,整店输出成为了一个概念;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相应监管机构加强了对产业的管理和监督,产业发展遭遇了一定的波折,导致了“整店输出”的相当部分单店无法获得相对平衡的经营收益,最终不得不与“整店输出”挥泪洒别,或另起炉灶,或闭门歇业。而“整店输出”这个特许连锁的时代产物,承担了业内业外诸多的误解与指责,成为了美妆产业“概念营销”下又一个舆论的牺牲品。

事实上,“整店输出”并没有错。因为连锁经营的实质是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在商业流通领域的应用——通过连锁扩大企业的规模,降低交易费用和流通费用,优化商业资源配置,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保障企业、投资者与消费者三方的利益。因为通过连锁经营的手段,能够逐步扩大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降低企业与单店的经营成本和费用,大幅提升企业与单店的竞争实力。

那为什么“整店输出”遭遇了它本不应该遭遇的误会呢?

农村劳动力输出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4篇

一、灌南县概况

灌南县位于连云港市的南大门,濒临黄海,四市交界,东与盐城的响水相连,南与淮安的涟水接壤,西与宿迁的沭阳毗邻。县域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246个村,72.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55万,农村劳动力30.9万。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境内河流纵横,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优良,是江苏省生态农林业试验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3年,该县国内生产总值30亿元,人均GDP4126元,财政收入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70元。

二、灌南县劳务输出工作的特点

2003年,该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50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3%,劳务收入在农民增收中的贡献额越来越大。该县始终把加快劳务输出摆上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2003年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劳务输出总量不断增加。

县乡村各级对劳务输出工作高度重视,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2003年,该县输出劳动力16.32万人,较去年净增3.99万人,增长33.2%,劳务经济在农民收入中比重由2002年的36.3%增加到50.3%。

(二)劳务输出层次不断提高。

县农办、劳保局等单位狠抓农村劳动力致富技能培训工作,加强组织协调。2003年,该县由去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人增加到劳务技能培训3.8万人,培训后就业率达90%。根据市场需求,该县大力开展订单培训,注重挖掘地方特色,打造劳务输出的行业品牌,在建筑、电动缝纫、家政、羊毛衫针织等行业上已经形成了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劳务品牌,涌现了一批劳务输出特色乡镇和特色村。

(三)南北协作不断加快。

充分利用南北挂钩的有利条件,主动加强与苏南挂钩市太仓市的联系和沟通,定期交流情况,在太仓市等劳务输出集中地区派出专人成立劳务输出办事处,专门联系协调劳务输出工作。不断加强与省市扶贫工作队及后方单位的联系,争取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去年该县在苏南地区劳务输出达4.88万人,占该县劳务输出总量的40%。2003年与省委工作队和太仓市密切合作,两次组织太仓市多家企业和劳务输出中介机构来该县举行集中招工现场会,现场招聘该县农村劳动力800余人,南北劳务合作取得了很好效果。

(四)劳务输出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

2003年该县劳务收入8.35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502元,占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三、灌南县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该县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也存在劳务输出规模还不大,整体水平还不高,发展空间还未充分利用等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有组织劳务输出的比例较低。

该县2002年有组织劳务输出2万人左右,2003年有组织劳务输出虽然有较快的增长,但有组织劳务输出仍然只有3.5万人,占该县劳务输出总量的22.5%。该县劳务输出仍然处于以自发性输出为主的阶段,自发输出往往带来输出成本高、稳定性差、劳动待遇等权益得不到很好保障等问题。

(二)劳动力综合素质比较低。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择业观念、技能素质诸多方面不能适应现代用工企业的需求,供需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据统计,该县劳动力中目前劳动技能较差、没有取得劳动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无技能级别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84.7%。农村劳动力既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二三产业就业,又加剧了低层次产业领域就业的过度竞争。

(三)劳务输出程度还不高。

该县现有农村劳动力30万人,可供输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达20万人以上。目前该县还有6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有待输出。在已输出人员中,季节性劳务输出占30%左右,因此,该县农村还有10万左右劳动力有待稳定输出,劳务输出的发展空间还比较大。

(四)境外劳务输出数量比较少。

2003年境外劳务输出600人,和东海等县相比,境外劳务输出数量差距较大。

(五)劳务输出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

该县的一些部门和乡镇对加快农村劳务输出的思路还比较模糊,办法也不够多,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该县劳务输出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灌南县劳务输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宣传发动,提高各级领导重视程度。

该县始终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促进农村劳务输出的重要前提。加大农村宣传教育力度,破除农民固守土地、小富即安的狭隘思想和陈旧观念,为加快农村劳务输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矗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通知》等文件,并召开了一系列的重要会议,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事关该县农村改革发展大局来抓,要求各乡镇书记、乡镇长真正把劳务输出当作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摆上重要位置,明确一名领导专抓劳务输出,村支部书记及其村干部用绝大部分精力抓劳务输出,成为劳务输出信息员、指挥员。县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抽调精干力量,加强对各乡镇劳务输出情况的督查,定期公布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好的经验做法,切实推动劳务输出工作的有序快速开展。

(二)强化劳动力致富技能培训,提高劳务输出层次和水平。

针对该县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的现实状况,该县始终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抢占劳动力市场的突破口来抓,在该县形成了以培训促进输出、以输出带动培训的良好局面。

一是加大劳动力致富技能培训的投入。

积极争取省市财政专项培训资金、省扶贫办、省市扶贫工作队等单位培训资金的投入,县乡财政拿出一定的劳动技能培训资金,对培训资金纳入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对贫困户、特困户参加县集中技能培训,免收培训费用。培训资金使用实行“谁培训、谁转移、就奖励谁”的办法,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积极鼓励引导现有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办学档次,形成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多方投入的多元化培训投入机制。

二是开展多元化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规模。

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充分发挥现有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的作用,形成多元化培训的格局。依托该县教育中心成立的灌南县富民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县劳动局培训中心等劳动力培训机构和宏大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等劳务中介机构多渠道进行农村劳动力致富技能培训。积极调整农村教育方向,在搞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该县农村初、高中毕业年级学生增设专业技能培训,确保不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该部接受一次技能培训。

三是开展订单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鼓励引导培训机构和中介机构联合办学,培训机构和输入单位联合办学,实行技能培训和介绍就业相结合,提高培训人员的就业率。通过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县内培训与县外培训相结合,加大对境外劳务输出的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对外劳务,拓展国外劳务市场,迅速扩大境外劳务输出规模。2003年,该县境外劳务人员有由2002年的200人提高到600人。全力打造电动缝纫、羊毛衫针织、保安、电焊等该县劳务输出的行业品牌。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技能培训的行业项目,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对劳动力进行劳动纪律、吃苦耐劳、文明行为等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提高了该县劳动力的综合竞争力,树立了灌南劳务输出的良好形象和县域品牌。

(三)强化劳动力南北合作,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该县充分利用南北挂钩合作的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主动出击,加强联系,不断扩大该县劳动力在苏南有组织成建制输出的规模。

一是积极加强南北挂钩的协调配合。

县农办、劳动局、总工会、妇联、团县委等县直单位和各乡镇纷纷主动与太仓市等有关单位的沟通联系,搜集劳动力供需信息,邀请苏南发达地区的劳动部门、企业和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多次来该县举行用工招聘会,认真听取他们对该县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该县劳动力要素与苏南技术资本要素的有效配置。

二是组织一批乡村干部主动到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带领劳务输出。

专门选派一批乡村干部带领农村劳动力到苏南等地区外出劳务,享受干部离岗创业待遇,村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逐年实行轮岗制度,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并提拔重用。通过学习借鉴李集乡和兴村临时党支部在杭州发展劳务输出的做法,各乡村干部积极组织引导和带领劳动力输出,迅速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

三是在苏南等劳务输出集中地区增设劳务输出办事处。

在苏南等劳务输出集中地区建立长期办事处,充分发挥劳务输出办事处的作用,及时掌握劳务输出情况,协调外出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的关系,加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主动为外出务工者提供各种服务。

(四)强化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务输出市场化运作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劳务中介机构。

整合劳务输出资源,充分发挥该县富民劳务输出有限责任公司的作用,加快劳务输出的市场化运作步伐。支持鼓励涉农服务部门、各类经济实体、社会服务组织和能人大户领办创办劳务中介机构,促进国有、民办等多种所有制职介机构的成长发育和有序竞争,充分发挥劳务中介机构在提供务工信息和就业服务等方面的机制活、网络广、竞争力强的作用培育了一批劳务输出市场主体。

二是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经纪人队伍。

支持鼓励该县长期在外地的建筑工头、营销大户、种养大户牵头带领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逐步发展成为劳务输出经纪人,利用其长期在外门路广、关系多的优势,组织和介绍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赚钱。鼓励劳务输出经纪人通过有效服务获得合理报酬,实现外出劳务者和中介者的“双赢”。

三是加强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县农办、劳保局等单位坚持一手抓劳动力市场建设,一手抓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劳务市场行为,整顿劳务市场秩序,规范劳务市场运行,坚决杜绝少数劳务中介机构的欺诈行为,切实保护外出务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五)强化劳动力就地转移,提高劳动力多渠道输出水平。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拓展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一是通过招商引资兴办工业吸纳一批。

该县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和临海的区位优势,主动接受苏南、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吸引企业家和各种投资主体来该县投资建设木材、棉花、蔬菜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投资化工产业,通过该县工业的大发展,带动该县农民的大转移。

二是通过城镇建设带动转移一批。

该县利用县城新老城区和中心镇建设,完善城镇吸引投资和扩大消费的功能,提高集聚要素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定居就业。

三是通过全民创业消化转移一批。

在该县开展“离岗建业、在岗兼业、全民创业”活动。鼓励支持更多的党员干部带头创办实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鼓励广大群众自主创业。该县积极鼓励发动已积累了一定资金,掌握了先进技术,市场意识显著增强的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技术和新的理念回乡创业。

(六)强化各种配套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服务质量。

一是抓好信息服务。

建立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网络、农村劳动力可供资源和外地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库。县劳务中介机构密切配合,在用工较为集中的苏南、上海、浙江等地,广泛联系,主动搜集劳务用工信息,及时加工整理,通过县乡劳务信息供求网络和电视、报纸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发布,为农民提供准确、及时的劳务需求信息,引导农民有目的、有组织地外出务工,切实有效的减少劳务输出的盲目性。

二是抓好政策服务。

结合该县实际全面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农村劳务输出的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农村小额贷款要优先用于农村劳务输出,切实解决外出务工者缺少前期费用的困难。新办劳务中介机构免除工商注册登记费以外的所有行政性收费。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需要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外出务工证、计划生育证等有关证件降低收费标准,只收工本费。实行和完善劳务输出奖励政策,对已出台的奖励政策坚决兑现,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

三是抓好输后服务。

对外出劳务人员加强输后服务,切实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鼓励外出务工人员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流转,保护他们在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收益。在农忙期间,各乡镇、村组织义务帮工队,帮助举家外出或主要劳力在外输出的家庭及时搞好收种。县农办、劳保局、司法局等县有关单位和各乡镇要经常到劳务输出集中地区跟踪服务,切实维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工资待遇、职业病防护、安全保障等各种合法权益。

(六)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考核奖惩。

该县将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五个一”富民工程的重要内容列入县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的目标考核内容,建立了劳务输出组织网络和工作网络,在该县形成了县乡村一体化、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劳务输出的工作格局。在该县建立县乡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县督查办、农工办等对劳务输出工作的目标进行督查考核,及时将督查考核情况按实绩排出名次通报该县。根据督查考核情况严格奖惩兑现,对该年劳务输出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比,对劳务输出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对在劳务输出工作中工作不力、实绩较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有效的推动了该县劳务输出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

五、灌南县劳务输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劳务输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致富的主要渠道。

一方面,外出务工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2003年,该县劳务收入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额已超过50%。另一方面,外出务工使广大农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积累了资金,许多外出务工者带资金、技术和项目回乡创业,为农民增收拓展了空间。

(二)坚持市场主导是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

在市场经济前提下,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与其他要素一样,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使劳动力在市场的引导下有序流动,合理配置。一方面,要强化劳动力市场建设,打破政策限制和城乡壁垒,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主导作用,一切按市场规律办事,按市场需求输出,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

(三)强化政府引导是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强化引导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由自由无序转移向有组织、成建制、规模化有序转移的重要抓手。要运用政府“有形之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把有序组织劳务输出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作为最大的“富民工程”来实施。

输出情况 第5篇

一、考察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

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是斯图加特市的一座具有50年历史的职业学校。在与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管理团队和教师的座谈中, 考察团队接触到了一种全新的办学理念。这种办学理念从学校的构成到学分制度甚至课程安排, 对我们每一个考察者来说都是全新的冲击。我们在与德方的深入交流和探讨中, 逐渐从不理解到理解, 从质疑到敬佩。对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的考察为我们的校企合作和对学员的终身教育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1.独特的学院结构

在与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交流之初, 我们甚至怀疑它是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 因为它的学校组织结构更像一个运转良好的咨询和技术输出公司。

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结构共分四大板块:

(1) 咨询部门——负责与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沟通, 帮助企业发掘新技术方向, 发现原有技术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方面, 并提出实施意向和计划。

(2) 项目设计部门——根据学校与企业达成的技术实施意向和计划, 设计项目实施方案。其中包括合理选择和配备学校师资、项目实施地点、项目参与者 (学生) 的培训和工作细则、项目实施评价方法等。

(3) 教学部门——学校的课程是以一个一个的项目作为载体进行, 教师与学生进行“教与学”的同时, 也为企业解决了相应的需求。教学部门的主要工作是监控项目的进展并解决中间出现的问题。

(4) 管理部门——负责学校的日常行政和财务管理, 以及学生学分的计算核对和学历文凭的发放。

2.独特的与企业合作的模式

我国现阶段的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还停留在为企业提供合格的技术人才的初级阶段, 即便与企业建立了实训基地, 其目的也只是让学生掌握企业所需要的已有技术, 为企业提供用工人员。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合作的模式不是被动地为企业提供用工人员, 而是主动为企业提供新技术和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种形式无疑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 当然就会受到企业的欢迎。由于学院为企业提供了更有价值的服务——项目解决方案, 所以学院不会收取参与项目学习的学生任何费用, 企业都会乐于支付全部费用。

3.独特的教学方式和师资结构

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形式有两种: (1) 常规教学形式—固定教学场所, 常年提供机械、电子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学生不以学年为学习的时间段划分, 而是以课程为学习的时间段。例如一名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可选择一门课程学习, 也可选择多门课程学习, 学习结束后考评合格即可结业离校。 (2) 项目教学形式—学院为企业提供项目服务的同时, 就会在相应的企业或社会上招收学生, 学生在项目的进程中学习并工作, 项目结束后即此项目课程结束。

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构成分为两部分: (1) 负责常规教学的教师团队, 这部分占总体的20%。 (2) 负责项目实施的教师团队, 他们不但负责在项目进行中的教学工作, 同时也负责项目的实施, 这部分占总体的80%。

4.独特的学分、学历管理制度

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管理学院庞大的学分数据库。由于学生是以课程或项目的完成来获取学分的, 所以学生在学院的学习是间断性和长时间的。但不管一个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是间断的还是连续的, 时间是1年还是10年, 只要他的学分累积到学历颁发的要求, 学校就为其颁发学历资格证书和相应的学位证书。“宽进严出”是德国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 学分和学历管理制度非常严格。这种管理制度不但可以确保教学质量及学生素质, 还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现今中国的职教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重点是为企业提供合格的用工人员。虽然我们倡导“企业需要什么人才, 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的办学理念, 但在操作上, 因为学校教学总是滞后于市场需求, 所以职业学校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企业需要, 我们培养”的模式本身就存在着时间差。而德国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理念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我们将学校的教学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专业素养、知识及操作技能, 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行业工作的能力, 可以顺利进入企业就业。这与我们传统的职业教育相吻合。第二部分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以项目的形式对进入企业的学员进行再培训。这一形式既能达到对学生进行终身教育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

作为学校, 由于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实用和有价值的服务, 会得到企业在资金和合作上的良好配合, 同时也能大大降低学生在校学习的费用。对于学生, 在进行了基础学习以后进入企业, 可以免费得到更多的实用经验和技术, 并通过参与项目过程积累学分, 完成高一级学历的学习, 而这个过程基本是免费的。作为企业, 学校给予的项目操作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 让企业得到的利益更大, 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二、技术输出型学校所应具备的特点

输出技术的校企合作形式有众多的优点, 但这种形式对职业学校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职业学校从定位到管理以及学历制度都要发生根本的改变。

1.对行业的深入了解及融合

技术输出型职业学校除了进行职业基础培训以外, 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支持, 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深入了解行业的技术发展及企业需求

与企业形成定期的研讨和咨询关系。首先要做到深入了解企业研发、生产甚至市场及销售的各个环节;其次是随时关注企业的切实需求, 关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改进或提高的技术细节;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给出实用性的建议和详尽的项目实施计划, 并得到企业的认可。

这种合作关系不是随机的, 而是长期和有计划的。学校应极力避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短期行为, 要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建立信任关系。

(2) 拥有一个强大的高级技术人才库

不论是与企业前期的研讨和提出咨询意见, 还是中期提供项目计划, 一直到项目的具体实施, 都需要具有行业资深阅历和实施能力强的行业高级技术人才。

建立一个强大的本行业高级技术人才库是学校进行技术输出的必备条件。对于人才库中的人员信息, 不仅仅是学历和经历的简单信息储存, 还应对其职业技术专长及曾经参与项目实施的情况做客观和准确的评价。只有完备的人才资料才能为每一个项目实施寻找合适的项目领导者。

(3) 在行业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在行业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行业发展及市场有一定的前瞻性, 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和项目计划。2在项目实施阶段具有权威性的人才储备。3具有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和专业的项目管理者。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是保证项目有效实施的关键。学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扮演项目管理者的角色。项目管理者的职责有:全程监控项目的实施进程, 负责与企业相关部门的沟通, 当项目实施不顺利时的协调及技术支持等工作。

(4) 有别于高校的基础研究, 着重解决行业实用性技术革新项目

准确定位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位置是实现技术输出的关键环节。高等院校的研究工作一般多归类于某一学科的基础研究或技术开创性的研究工作。而职业院校应将自身定位于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如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节能减排等具有实效性的工作。只有这样, 职业学校才能发挥其优势, 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5) 更加关注中小型企业, 并为其服务

相较于拥有雄厚资金和完善的研发部门的大企业来说, 中小企业更需要来自外部有效的技术支持。项目性的技术革新或产品开发具有短小高效的特点, 更受中小型企业的欢迎, 也是职业院校开拓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向。Steinbeis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企业就主要来自于德国东部的中小型企业。

2.全新的职业学校管理体系

(1) 无处不在的课堂

职业学校在为企业提供项目实施计划后, 与企业达成项目实施意向 (即合同) , 学校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项目实施经理进入企业, 与企业现有员工组成项目开发小组进行项目实施。与项目实施经理、项目开发小组成员、企业提供的场地相平行的另一组名称是:教师、学生、教室。而以上三样组成了职业学校的新型课堂。企业为教师提供“课时费”, 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学分”, 而学校可以得到完善的设备和极具实效性的“实训基地”。

(2) 灵活变换的学时

职业学校的学生因为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 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固定学时模式。准确地说,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分为两大块:第一块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时间, 这与我们的传统教学形式一致。第二块的学习是通过在企业中实施一个个项目来完成的。学时是项目实施时间的总和, 而这样的学时累计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不但可以将就业和学习有效结合, 也可较为灵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以兼顾其他事务。

(3) 外松内紧的学籍制度, 严苛且极具实效性的考核制度

无限扩展的课堂、灵活多变的学时、不同的项目学习与实施, 从表面上看, 这样的学制松散而不好管理, 但实际上只要对学生在企业中实施的项目进行严格管控, 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分的获取就能做到精准而严谨。学生要想获得学分必须由三方面共同认可, 即项目实施经理 (教师) 、项目管理者 (校方) 、企业。由于学分的三方监管制度, 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受益。

(4) 社会高度认同的学历证书

对于以技术输出为办学理念的职业学校来说, 它所颁发的学历证书势必将受到广泛的认可。

1学生的认可。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职业生涯成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不但在专业技术上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还获取了就业机会和企业的认可, 可谓一举三得。同时, 学生通过参加各个项目得以认识了本行业的技术精英并与之合作, 为其在行业的发展拓展了人脉、积累了资源。

2企业的认可。学生学历证书的取得过程实际上是全程在企业的监管下进行的。对于企业来说, 项目的实施是全面考察员工最有效的方法。即便学生所参与的项目不都是在一个企业完成的, 由于严格的学分及考核制度的实施, 也为企业提供了较为全面和客观的学生评价。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提调学生所参与项目的相关信息, 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技能和专长, 为更加有效地使用人才提供参考。

三、结束语

电力的无线输出 第6篇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马林·索尔亚希克提出了可以通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利用电磁能的新理论, 把共振运用到电磁波的传递上。他们利用铜制线圈作为电磁共振器, 一团线圈附在传送电力方, 另一团在接受电力方。当传送方送出某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后, 经过电磁场扩散到接受方。成功地把一盏距离发射器2.13米开外的60瓦电灯点亮。目前, 这项技术的最远输送距离只能达到2.7米。但研究者相信, 电源已可以在该范围内为电池充电, 而且只需要安装一个电源, 就可以为整个屋子里的电器供电。不久的将来, 科学家将开发更强大的电磁波“集中”和电流分配系统, 电力传送将迎来无线时代。

纠错输出码综述 第7篇

关键词:纠错输出编码,监督分类,多类分类

传统的分类学习中, 每个样本只属于一个类别。然而实际上, 一个样本可能同时属于多个类别。多类分类问题与二类分类问题相比存在建模困难, 训练复杂度大等问题。纠错输出编码 (Error Correcting Output Coding, 简称ECOC) 是用二元纠错输出编码 (bi⁃nary ECOC) 或三元纠错输出编码矩阵 (ternary ECOC) 作为分解框架, 把多类分类问题转化为多个二类分类问题, 从而能有效地利用经典的两类分类方法, 如支持向量机[6]、二分决策树[6]等。它的这一特性使得纠错输出编码成为了模式识别等领域中的热点, 它不仅拓宽了学习算法的应用领域, 而且对于具体的分类问题, 可选择的算法更多。纠错输出编码 (ECOC) 解决多类分类问题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人脸识别[7]、文本识别[8]、手写数字分类[9]以及交通指示牌识别[10]等领域, 并取得了很好的识别效果。

本文着重介绍纠错输出编码算法的框架结构以及相关的研究工作。每个类别对应一个码字, 而这些码字形成的输出码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

1 ECOC算法的基本思想及原理

纠错输出编码算法是在监督分类中使用编码理论的纠错码思想, 它是用编码的思想来解决分类问题, 是一个将多类分类问题分解成多个二类分类问题来求解的典型代表。其主要思路是根据类别数r构造一个具有纠错能力的码矩阵M, 每种类别Cr (r=1, 2, ……) 对应M中的一个长度为n的码字, 这些码字的每一列对应一个二类问题, 令第j列的单分类器为fj (j=1, 2……, n) , 然后利用训练样本对各列的二值分类器进行训练, 在预测阶段再综合各个单分类器的输出和编码矩阵来判断样本的隶属。纠错输出码一方面将一个r类问题转化为n个两类问题.另一方面, 利用输出码本身具有的纠错能力, 可以纠正某些二分器的错误输出, 从而提高分类器的泛化能力。图1是一个纠错输出编码算法的基本框架。

2 ECOC算法的编码矩阵分析

定义一个编码矩阵Mr×n, 对于矩阵, 二元码取值为{-1, +1}, 三元码取值为{-1, 0, +1}, r和n分别为类别空间的大小和单分类器的个数。其中:“-1”代表一类, “+1”代表另一类, “0”表示该码字位所对应的类在其列所形成的单分类中没有参与训练。矩阵中每一行对应一个类, 而每一列对应于一个单分类器, 这n个单分类器可表示为f1 (x) , f2 (x) , ..., fn (x) 。

几种常见的编码矩阵如下, 例子中的cr均为4:

1) 一对多 (0ne versus all) :在每个单分类器中都把对应的类作为正类而把其他作为反类训练。

2) 一对一 (One versus one) :所有类两两之间的每一个组合都对应于一个分类器基。

3) 随机编码 (Random coding) [11]:先设定单分类器的数量, 然后将样本进行随机指派, 去掉不符合编码矩阵条件的行和列。

①稠密型 (Dense random)

Ii={1, ..., k}对所有的i, 将Ii随机分成同等维数的Ii+和Ii-, 选择不同的Ii+, Ii-, i=1, ...r, 重复100次。对一次Ii+, Ii-i=1, ..., r, 计算任意的 (Ii+, Ii-) 和 (Ij+, Ij-) 对的最小距离, 如果值越大则表明编码性能越好, 然后选取其中的最大值。如下:

其中汉明距离的定义如下:

②稀疏型 (Sparse random)

Ii={1, ..., k}对所有的i, 将Ii随机分成同等维数的I+i和I-i, 且E (|I+i|) =E (|I-i|) =k/4, 重复100次择优, 例如:

编码矩阵的选取规则如下[1]:

编码矩阵的设计是整个算法的关键, 因为纠错输出编码算法的编码解码过程都依赖于编码矩阵。一般来说, 可以是任何矩阵, 但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行分离:对于每一个码字必须与其他任何一个码字在汉明距离的解码中是相分离的。也就是说使得行与行之间的最小汉明距离最大化, 从而可以使得编码表有好的纠错能力。

列分离:无相同列, 无互补列, 并且每一列与其他列都应该是不相关的。假设码矩阵的第i列和第j列 (i≠j) 完全相同, 则它们所对应的单分类器输出的结果完全相同, 即fi=fj.故其相当于一个单分类器, 所以, 删除这两列中的一列对输出码的纠错能力毫无影响.对于互补的两列, 它们所对应的单分类器仅是输出结果的互换, 故两个单分类器预测结果相关, 其作用仍等同于一列, 需将其中的一列删除.不能含有全为0或全为1的列, 这个对分类没有任何作用。同时应该使得列与列之间的最小距离最大化, 这样可以使得产生的各个二分类之间具有小的相关性[1]。

显然, 全0列和全1列不能用, 它不具备分类作用, 去除互补列之后形成的编码距阵码长L≤3, 且无纠错能力。故实际上生成的码矩阵中最多可有2r-1-1列。综上所述, 故只有当类别数r≥5时, 才能生成满足上述三个性质的纠错输出码。

3 编码方向的研究

下面用一对多编码矩阵为例来分析纠错输出编码的纠错能力。在“一对多”码组的基础上增加了3列, 即增加了三个单分类器。其编码矩阵如下:

由上面矩阵阵可以看出, 不同类别所对应的码字之间的汉明距离也增大了, 比如, 第一类和第二类之间的汉明距离现在变成4, 于是这个编码矩阵也就具有了一定的错误修正的能力。比如说, 属于第三类的数据C3, 理想情况下, 所有的二分类器都预测正确, 将会得到码字-1-1+1-1-1+1+1, 但是如果中途发生了错误, 例如, 第三个分类器预测错误得到了结果-1, 那么码字变成-1-1-1-1-1+1+1, 不过, 计算该码字和四个类别码字之间的汉明距离, 会得到3、3、1、3, 选择距离最小的类别, 仍然得到第三类。所以说, ECOC当码字足够长的时候, 能够容忍其中小部分单分类器发生错误, 而不影响最终结果, 这就是纠错的体现。当然码字长度是不能任意长的。一方面, 码字长度越长, 不管从训练还是预测来看, 计算量都会增大;另一方面, 由于类别数目的限制, 可能的组合数目也是有限的。

在[1]中, Dietterich在处理数字识别问题时, 对10类问题进行二进制编码 (表1) 。这种方法最早是Sejnowski和Rosenberg在著名的NETtalk系统中使用, 将它称之为有意义的分布输出码 (Distributed Output Code)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它是满足编码矩阵的要求, 而且每一类都有唯一的码字与之相对应, 每一列也有其对应的意义, 在训练过程中, 每一个单分类器都是根据相应的列的值进行训练的, 若测试的X通过各单分类器输出的码字为C为110001, 将该码与各类对应的码字求最小汉明距离, 由此可以得到, C是属于类别4的。

分布输出码本身是不具备纠错能力的。任何码字之间的最小汉明距离是纠错输出码衡量性能的一个标准, 假如最小汉明距离是d, 那么码字最多可纠正[ (d-1) /2]个单位的错误。但有意义的分布输出码字之间的汉明距离都偏低。在上文介绍的一对多类型中, 任意两个码字之间汉明距离是2, 因此它不能纠正任何错误。所以, 在使用这些模型时, 通常加入新列来区分两个类别。

选择使用的方法是基于类的个数r, 但很难找到一种方法适合所有的r。列举编码、列举选择编码、基于随机爬山算法和BCH码可以构造出较好的纠错输出码。

列举编码产生的码长为2r-1-1, 最小汉明距离为2r-2, 纠错能力为2r-3-1。构造方法是, 第一行全是1, 第二行前面2r-2为0, 后面的2r-2是1, 第三行前面2r-3为0, 后面2r-3为1, 再重复一次。后面行的构造方法依次类推, 表3是用此方法构造的5类的码字。码长为15, 最小汉明距离为8的纠错输出码。

这种是一种简单的编码方法, 满足行分离列分离, 纠错能强, 码长较长。但是当r增加时, 码长的增长为指数级, 学习过程复杂。所以当3≤r≤7时, 可选取此方法。当8≤r≤11的时候, 可以先构造列举编码, 码长很长, 故从列中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子集, 选择的方法可用GSAT算法解决, 这种方法就是列举选择编码。

对于r>11的情况, 列举编码方法就不太适用了。这时可以用用随机爬山法。这个方法是在已知类别数r和指定编码长度L的情况下, 先随机生成长度为L的r个码字, 由二项式分布理论知, 任意两个之间的汉明距离均值为L/2, 从这些码字中选择汉明距离最小的两个码字, 然后从各列选择距离最小或最大的两列, 通过两行两列四个交点的适当改变提高行和列的分离程度。当爬山函数达到局部最大时, 通过随机选择行和列, 努力提高其分离程度。但是这是一种非确定性的方法, 其结果有时不太好。

BCH编码是Galois域的代数方法, 用这种编码算法获得的编码矩阵的码字个数均为2的幂次方, 在大多数监督分类问题中, 类别数不一定是2的幂次方, 所以我们需要用别的方法来减少码字个数, 并缩短码长, 但是没有固定的方法从BCH编码法中获得满足要求的纠错输出码, 故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在[2]中, 由Hadamard矩阵得于Hadamard纠错码, 其2阶矩阵是, 其高阶递推式为, 其中-HN/2是对HN/2中的元素取补。其生成的编码矩阵满足的要求, 但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第一列为全0, 需要将其删除, 第二个就是它也只能针对类别数是2的幂次方的分类。要使用它, 我们需要对其改进, 首先根据递推式生成Hadamard矩阵.其中2k-1

在[3]中, Crammer与Singer提出连续码的概念, 它是将原来的离散编码推广到连续的实数编码方法, 将它建模成一个约束优化问题, 实际上是针对具体问题去设计一种编码方法产生相关的连续输出码。在连续输出码中, 码矩阵中的每一列同样分为两个集合, 这里分别用“+”和“-”代表, 但是码矩阵中的每一位除了有“+”或“-”的标识以外, 它还有具体的大小值, 这个值是表明这一位与“+”或“-”集合的关联程度。所以连续编码方法体现出了具体分类问题的特性, 不过它的代价就是编码过程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都很高。

而[4]是对传统的一对多编码矩阵进行改造它利用聚类假设对未标签样本进行划分, 找出簇类别的对应关系;在编码阶段, 算法根据训练样本的簇特征进行同类合并后进行层次编码, 从多粒度角度将多类问题分解成为多个二值问题;最后通过计算最近簇编码的距离, 对应到相应的类别[5]中采用的是一种搜索码, 它弥补了当r<5时没有可用纠错输出码的缺陷, 首先它的码数表是通过对整数空间顺序搜索得到的, 然后针对该码数表去获取类别数与最小汉明距离要求的纠错输出码。

4 结论

纠错输出编码算法 (ECOC) 已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它的灵活性很高, 针对问题的多样性,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不同的单分类器对这个框架进行改造。该算法将一个多类问题分解为多个二类问题, 从而对每个单分类器而言, 使训练难度大大的简化了。其特有的编码方式使纠错输出编码算法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 设计合理的编码解码策略, 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纠正某些错误。但它同时也具有一些缺点, 例如只能对有标签的样本进行编码, 没有充分利用大量的未标签样本。而且一般的纠错输出编码算法对不同的数据采用同样的编码矩阵进行处理, 编码矩阵都采用事先构造出来的统一的形式, 适应性较差, 对数据的结构没有进行区别。这些缺点都需要我们采用进一步的方法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Dietterich T G, Bakiri G.Solving multiclass learning problems via error-correcting output codes[J].J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 search, 1995, 2 (3) :263-286.

[2]尹安容, 谢湘, 匡镜明.Hadamard纠错码结合支持向量机在多分类问题中的应用[J].电子学报, 2008, 36 (1) :122-126.

[3]Crammer K, Singer Y.On the learnability and design of output codes for multiclass problems.In:Proc.of the 13th Annual Conf.on Computational Learning Theory.2000.35 46.

[4]辛轶, 郭躬德, 陈黎飞.半监督层次纠错输出编码算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31 (8) :1659-1664, 2010.

[5]蒋艳凰, 赵强利, 杨学军.一种搜索编码法及其在监督分类中的应用[J].软件学报, 2005, 16 (6) :1081-1089.

[6]V Vapnik.统计学习理论的本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7]Windeatt T, Smith R S, Dias K.Weighted decoding ECOC for facial action unit classification[C].The 18th European Conf on Artifi cial Intelligence.Patras, 2008:26-30.

[8]Ghani R.Combining labeled and unlabeled data for text classification with a large number of categories[C].Proc of Int Conf on Data Mining.California, 2001:597-598.

[9]Zhou J, Suen C.Unconstrained numeral pair recognition using enhanced error correcting output coding:A holisticapproach[C].Proc of Int Conf on Document Analysis and Recognition.Seoul, 2005 (1) :484-488.

[10]Pujol O, Radeva P, Vitria J.Discriminate ECOC:A heuristic method for application dependent design of error correcting output codes[J].IEEE Tra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006, 28 (6) :1001-100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输出情况】相关文章:

劳务输出情况05-22

输出假设05-14

输出假说06-17

输出格式07-06

英语输出能力05-16

结合劳务 输出06-28

最大功率输出07-03

输入输出同步07-15

功率输出故障07-15

输出为驱动07-21

上一篇:烟台市福山区下一篇:社会保障会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