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出血范文

2024-05-06

妊娠出血范文(精选10篇)

妊娠出血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自2012 年1 月-2014 年10 月收治的28 例初产妇妊娠早期阴道出血患者为观察组, 年龄22~33 岁, 平均 (25.3±2.4) 岁, 孕周6~12 周, 平均 (8.3±1.7) 周, 临床表现阴道出血, 部分患者有下腹部坠痛不适。选择同期入院体检初产妇妊娠早期无阴道出血患者56 例为对照组, 年龄21~34 岁, 平均 (25.6±2.6) 岁, 孕周6~12 周, 平均 (8.1±1.8) 周。 两组患者在年龄、产次、孕周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妇科检查所有产妇入院后均行常规妇科检查, 采用扩阴器明确阴道及宫颈有无活动性出血。

1.2.2 超声检查采用日本A3500 超声诊断仪, 凸阵探头3.5~5.0 MHz, 经阴道探测5.0~7.0 MHz。检查前嘱患者饮水, 适度膀胱充盈, 取平卧位, 经腹对盆腔进行切面扫描。了解孕囊大小, 胚芽形态, 宫腔有无出血, 确诊胎儿以及胚胎发育情况。

1.2.3实验室检查取患者阴道及宫颈分泌物行滴虫、霉菌、衣原体、支原体等检查, 并行药敏试验及细菌培养;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值 (TSH) 、血清孕酮值 (P) [2]。

1.2.4 治疗方法针对阴道出血病因予以合适的治疗方案。先兆流产如胚胎发育仍在继续, 可予以黄体酮保胎治疗, 同时可予以促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 CG) 辅助治疗, 如胚胎停止发育, 行人工流产术;霉菌性阴道炎致阴道出血予以克霉唑栓阴道用药;滴虫性阴道炎致阴道出血予以替硝唑栓阴道用药;因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致阴道流血可选择阿奇霉素治疗;因宫颈糜烂或宫颈息肉致阴道出血, 取样后予以0.5% 碘伏局部消毒并压迫止血, 合并感染者可局部或口服应用抗生素, 待宫颈分泌物正常后, 可手术切除宫颈息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检查

根据超声及妇科检查, 观察组中先兆流产20 例 (71.43%) , 宫颈糜烂4 例 (14.29%) , 宫颈息肉2 例 (7.14%) , 阴道炎2 例 (7.14%) 。

2.2 实验室检查

三组患者血清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先兆流产组血清孕酮水平较非先兆流产组、对照组显著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24、8.31, P<0.05) ;非先兆流产组血清孕酮水平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1。

2.3 妊娠结局

先兆流产20 例患者, 保胎成功18 例, 1 例行人工流产术, 1 例自然流产;非先兆流产8 例患者经积极对症处理无流产病例。

3 讨论

妊娠早期阴道流血病因复杂, 多见于先兆流产, 如先兆流产为非胚胎自身因素所引起, 经及时, 有效的保胎治疗后大都可继续妊娠至足月分娩;亦可见于宫颈及阴道病变所致[3]。由于当前医疗环境及社会环境所致, 部分产科医生顾虑妇科检查会促进流产, 另一部分医生认为阴道检查不重要, 故不予患者行阴道检查对其进行先兆流产的针对性治疗, 造成了漏诊或误诊[4]。本组28 例患者, 常规性妇科检查明确出血部位, 超声检查了解有无宫腔出血、胎儿发育情况, 实验室检查测定P值及TSH值进一步明确诊断, 本研究显示妊娠早期阴道流血常见原因为:先兆流产20 例 (71.43%) , 宫颈糜烂4 例 (14.29%) , 宫颈息肉2 例 (7.14%) , 阴道炎2 例 (7.14%) 。此结果与文献[5-7] 报道相一致。故临床工作中, 遇到妊娠早期阴道出血患者, 不应盲目考虑先兆流产就进行保胎治疗, 而应予以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明确病因及出血部位后, 予以针对性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和滋养细胞分泌水平下降是导致先兆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显示, 先兆流产组血清孕酮水平较非先兆流产组、对照组显著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非先兆流产组血清孕酮水平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故予以黄体酮保胎治疗, 同时可予以促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 CG) 辅助治疗。本组20 例先兆流产患者, 其中1 例超声检查发现胚胎发育停滞, 予以人工流产术;另19 例均予以可予以黄体酮保胎治疗, 其中5 例患者加用促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 CG) 辅助治疗, 1 例保胎无效自然流产。另8 例非先兆流产患者, 妇科检查见宫颈及阴道黏膜充血, 阴道及宫颈局部见暗红色点滴出血, 超声提示胎儿发育正常。对宫颈息肉及宫颈糜烂患者予以局部消毒, 局部或口服抗生素治疗, 炎症好转, 宫颈分泌物正常后宫颈息肉可手术切除, 注重动作轻柔, 尽量减少对宫颈的刺激, 尽可能从根部完整摘除息肉, 切除组织常规送病检。引起阴道炎病原菌较复杂, 其造成阴道出血发生率较小, 但文献[8-10]报道, 支原体、衣原体、霉菌及滴虫感染都是导致流产的重要诱因, 因此, 阴道及宫颈分泌物的检查可及时明确病原菌, 予以及时有效治疗, 可有效预防流产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组2 例阴道炎患者, 1 例滴虫感染, 予以替硝唑栓阴道用药后好转;1 例衣原体感染, 予以阿奇霉素口服。

综上所述, 妊娠早期阴道流血多为先兆流产的表现, 但有部分为阴道、宫颈病变所致, 故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因, 采取针对性治疗可取的良好的临床效果, 有益于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马莉.孕早期阴道出血的超声诊断[J].实用医技杂志, 2009, 16 (10) :787-788.

[2]赵光坚.4000例妇科门诊阴道分泌物临床检验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6) :78-79.

[3]李巧云, 妊娠早期阴道出血的诊断治疗[J].河北医药, 2014, 36 (10) :1482-1483.

[4]杨凤帧, 杨晓涤, 魏淑燕.妊娠合并宫颈病变12例误诊原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06, 19 (3) :13-14.

[5]卢翠云, 莫志卫.妊娠早期阴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治疗[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 (10) :1437-1438.

[6]包月娥.妊娠早期阴道出血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 2012, 9 (6) :58.

[7]李白鸾, 吕群英, 祁文瑾, 等.妊娠早期阴道出血86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 28 (1) :80-83.

[8]林丽琴, 黄海霞, 何景东.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关系的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08, 15 (6) :969.

[9]周卫卫, 冯小静.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对妊娠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5, 11 (11) :649.

妊娠出血 第2篇

【关键词】妊娠晚期;产前出血;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14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08-01

妊娠晚期产前出血是常见的产科急症之一,在胎儿分娩中发病率为3%至5%,若不能进行及时处理或者处理方式不当,将对妊娠结局和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文就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2例妊娠晚期产前出血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具体情况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2例妊娠晚期产前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4至36岁,平均年龄为27.3岁;初产妇有40例,经产妇有26例;孕周28至41周;其中前置胎盘有33例,出血量在100至1400ml间;胎盘早剥有15例,出血量在300至1900ml间;前置血管破裂有4例,出血量在400至600ml间;胎盘边缘血窦破裂有6例,出血量在40至120ml间;宫颈糜烂有5例,出血量在10至20ml间。

1.2治疗方法

1.2.1胎盘早剥若患者病情较轻,则通过B超检查观察出血情况和胎心率状况,并通过期待疗法进行治疗,当患者足月之后,可采取阴道分娩方式。若患者病情较重,则适当延迟产程,并及时给予剖宫产术进行分娩。

1.2.2前置胎盘当患者妊娠周期小于37周且出血量小,则适当延迟妊娠时间,并通过期待疗法进行治疗;若出血量大则需通过剖宫产术来终止妊娠。当患者妊娠周期大于37周,则需及时终止妊娠[1]。

1.2.3前置血管破裂提出阴道血液制成涂片检查,可以观察到很多核红细胞,并依据胎儿情况选择适宜治疗方法和分娩方式,若胎儿情况良好,则可行剖宫产术,若胎儿心率较弱或者消失,则需进行引产处理。

1.2.4胎盘边缘血窦破裂通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并给与对症治疗措施,并适当延迟妊娠时间。

1.2.5宫颈糜烂进行有效的对症治疗,并采取局部压迫止血措施。2结果

62例妊娠晚期产前出血患者中,有33例通过期待疗法进行治疗,并适当延迟妊娠时间,占总数53.2%。其中妊娠在31至33周有7例,妊娠在34至35周有16例,妊娠大于36周有6例,妊娠大于38周有4例,延迟妊娠时间为31.6d;有29例通过剖宫产术来终止妊娠,占总数46.8%。经过治疗处理后,有2例新生儿死亡,占总数3.2%,分别死于早产体重过低和肺透明膜疾病。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前置血管破裂、宫颈糜烂及胎盘边缘血窦出血均是妊娠晚期产前出血主要发原因。

3.1胎盘早剥性出血由胎盘早剥导致的妊娠晚期出血发病较为急促,若不能妥善处理,将对母婴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胎盘早剥出血主要有两种,即隐性出血和显性出血。隐性出血的剥离面相对较大,主要是由妊高症等合并症引起的,而显性出血剥离面相对较小,常出现在妊娠分娩阶段。

3.2前置胎盘性出血前置胎盘主要是指产妇孕期在28周后,胎盘会附着到子宫下段,而其下缘则将宫颈内口全部覆盖,位置比胎先露部要低。前置胎盤出血有三种:完全前置胎盘性出血,其发病时间早、次数较多、量较大;边缘前置胎盘性出血,其常出现于妊娠晚期或者产后,出血量相对较少;局部前置胎盘性出血,发病时间、出血量适中。

3.3前置血管破裂性出血若脐带附着呈帆状时,胎膜上部脐血管在经过宫颈内口或者子宫下段时处于胎先露前面,则容易导致血管破裂,胎儿出血。

3.4宫颈糜烂性出血当产妇患有宫颈糜烂疾病情况下,很容易导致阴道出血症状,其发病时间早,反复性强。

3.5胎盘边缘血窦性出血多发生在妊娠37至40周或者临产阶段之后,主要是妊娠晚期产妇出血率低,使得胎盘边缘处的血窦出血凝结,导致局部胎盘剥离出血[2]。

针对妊娠晚期产前出血疾病,临床上主要依据产妇出血发病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处理措施。对于由于胎盘早剥而引起产前出血患者,其临床体征通常表现为子宫宫底上升、阴道出血、胎心减弱或者消失等,通过临床B超检查后,可分先胎盘母体表面存在压迹和凝血块。轻型患者可采取阴道分娩,而重型患者则采取剖宫产术;对于由于前置胎盘而引起的产前出血患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阴道出血、无疼痛感,通过临床B超检查可确诊,并明确胎盘附着位置、前置胎盘性质及出血情况。临床上给予患者期待疗法,必要时需采取剖宫产术;对于前置血管破裂而引发的产前出血患者,主要通过阴道检查进行诊断,可观察到宫颈扩张、胎膜破裂、前置血管破裂、扪及呈条索状、胎心率较弱等现象,同时在血涂片研究下,可以观察到很对核红细胞。若胎儿临床症状良好,则可行剖宫产术,若胎儿心率减弱或者消失,则需引产。对于胎盘边缘血窦出血引起产期出血患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血量适中,血液呈暗红色,无腹痛感,临床上提倡手术分娩。对于宫颈糜烂而引发产后出血患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性出血且出血量较少,可以通过阴道检查观察宫颈糜烂病变情况,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分娩方式[3]。

产前出血是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对母婴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对收治的62例妊娠晚期产前出血患者发病原因进行研究发现,前置胎盘占总数的53.2%,胎盘早剥占总数的24.2%,前置血管破裂占总数6.6%,胎盘边缘血窦破裂占总数9.7%,宫颈糜烂占总数8.1%。证明妊娠晚期产前出血大多数都由前置胎盘导致的。当产前出血发生后,有53.2%产妇采取期待治疗,有46.8%的产妇行剖宫产术。其中有2例新生儿死亡,分别死于早产体重过低和肺透明膜疾病。因此,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加强对孕产妇进行妊娠期保健教育工作,避免宫腔内部操作对子宫内膜造成的损害,同时对妊娠期并发症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处理,以起到预防产前出血的作用。

总之,妊娠晚期产前出血对妊娠结局及母婴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措施,以保证母婴健康,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参考文献

[1]黎凤彩,肖枫,苏凌春,等.妊娠晚期产前出血210例临床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9,14(3):87-88.

[2]唐春玲.产前出血28例病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9,3(11):65-66.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出血误诊1例 第3篇

患者41岁, 孕2产0。因停经16+4周, 下腹部疼痛3天, 加剧6小时余, 伴晕厥1次, 于2009年12月16日15∶40急诊收住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 无痛经史。末次月经2009年8月20日, 停经48天时在嘎洒卫生院化验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 C G) 阳性, 未行B超检查, 拟诊为早孕;同期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孕期行系统产前检查1次, 未发现异常。于2009年12月13日9∶00左右出现轻微腹痛, 于22∶00到我院就诊, 经B超检查示中孕活胎, 拟诊“先兆流产”。门诊观察治疗, 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25%硫酸镁针30ml静脉滴注, 每日1次, 用药后腹痛无减轻, 于16日早上9∶00左右腹痛加剧, 呈撕裂样剧痛, 于14∶30分患者晕厥1次。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6.9℃, 脉搏96次/分, 呼吸21次/分, 血压80/4 0 m m H g, 发育正常, 急性痛苦面容, 被动体位, 面色蜡黄, 四肢厥冷, 表情淡漠, 对答切题;心肺未见异常;腹稍膨隆、腹肌紧张, 全腹压痛、反跳痛, 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阴道无血迹, 后穹隆饱满、触痛, 宫颈举触痛明显, 子宫如孕10周大小, 全下腹压痛阳性, 余触诊不满意。急诊B超示:中孕、单活胎;腹腔内大量液性暗区, 肝、胆、胰、脾、双肾、膀胱未见异常。血常规示:白细胞25.2×109/L, 血红蛋白56g/L, 红细胞1.64×1012/L, 血小板177×109/L。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5ml。拟诊:先兆流产;腹腔内出血原因待查 (子宫破裂可能) ;失血性贫血 (重度) ;失血性休克前期。入院后立即抢救休克, 进行术前准备。于17∶00在局麻加强化麻醉下行急诊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腹腔内出血约3800ml, 探查子宫如孕10周大小, 表面光滑完整, 右侧宫角有正常附件相连, 左侧见一7cm×5cm×3cm的子宫样结构, 中间有纤维及膜样组织与子宫相连, 其外侧有正常附件及圆韧带。该宫体样结构底部有一4cm×3cm破口, 伴活动性出血, 破口处见胎盘组织及羊膜囊。术中诊断:左侧残角子宫妊娠破裂出血。遂行残角子宫切除术, 探查肝、胆、胃、阑尾无异常, 术后予抗感染、输血治疗。术后10天生命体征平稳, 伤口甲级愈合出院。

讨论残角子宫是因子宫发育过程中, 双侧苗勒氏管中段未并合, 又有一侧苗勒氏管下段缺失, 则形成一侧为残角子宫, 经一个纤维条与发育正常的子宫颈峡部相连, 但此处多无管腔。残角子宫妊娠早期临床表现同先兆流产或异位妊娠, 依赖于B超下宫腔探查或腹腔镜检查发现。残角子宫妊娠是极为罕见的一种异位妊娠, 误诊率很高, 常因不能及时诊断, 延误手术而造成破裂出血, 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残角子宫妊娠常在妊娠3~4个月发生破裂, 一旦破裂来势凶猛, 可发生致命性大出血。故一旦确诊即应手术治疗, 切除残角子宫。该例患者无痛经史, 此次发病10年前曾在基层医院引产1次, 子宫畸形未被发现, 到我院就诊B超检查也未发现子宫畸形导致误诊, 按先兆流产处理, 予门诊保胎治疗, 直至患者发生晕厥才引起重视, 所幸抢救及时, 未致严重后果, 应引以为戒。

1例腹膜后异位妊娠大出血治疗报告 第4篇

关键词:腹膜后妊娠;血肿

Abstract: retroperitoneal abdominal pregnancy is rarely disease;Few literature reported both at home and abroad;When retroperitoneal abdominal pregnancy associated with bleeding,the major clinical manifestation were retroperitoneal hematoma. It is difficult to identify with retroperitoneal tumor rupture hemorrhage disease. This disease is difficult to diagnose and treat. A case of retroperitoneal abdominal pregnancy associated with bleeding was successful treated in my department.Now report as follows.

Key words: retroperitoneal abdominal pregnancy;hematoma

【中图分类号】R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14-02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7岁,因停经53天,右下腹胀痛4小时于2014年7月15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4年5月21日。于入院前感觉右下腹胀痛,无头昏、乏力、口渴等症状。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孕2产1,人工流产1次,无腹部手术史。门诊以异位妊娠收入当地某三甲医院。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12.61×109/L,中性粒细胞9.13×109/L ,血红蛋白120g/L,尿HCG试验阳性,血HCG14965Miu/L。妇科彩超提示宫腔内未见确切孕囊回声。入院后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未抽出液体,诊断性刮宫未见典型绒毛组织。患者腹痛持续加重,伴心率增快,腹部膨隆。复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7.10×109/L,红细胞2.61×109/L,血红蛋白78g/L。再次复查超提示宫内未见确切孕囊,盆腔少量积液,右肾中下极杂乱回声,约9.3×8.1×8.0厘米,性质待定。CT提示右侧腹腔混杂密度肿块,宫外孕?腹腔积液,盆腔积液。患者病情加重,有失血表现,在该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未见明显出血点,子宫、输卵管、卵巢、大网膜、盆腔未见明显异常。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胃肠道未见明显异常。腹膜后见一巨大血肿,约25×16×8厘米,请该院全院专家会诊,未能明确诊断,考虑打开腹膜后间隙探查手术风险大,结束手术,行送往ICU继续治疗。患者病情持续恶化,输血10单位未能纠正休克,腹胀明显加重,于术后18小时联系我院,门诊以腹膜后巨大血肿收入我科。

2 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140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95/50mmHg,体温38℃,使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腹部膨隆,有2根腹腔引流管,有淡血性液体约200毫升,腹部有一15厘米切口,未愈合。全腹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入院诊断失血性休克,腹膜后巨大血肿。予输血、补液、抗休克治疗,病情稍好转后行增强CT检查,未能明确出血点。联系介入科行腹动脉造影,可疑为右侧腰动脉出血,予明胶海绵栓塞,出血仍未停止。向家属交待病情,再次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积血约100毫升,腹膜后约30×20×10厘米,部分腹膜已切开,有活动性出血。遂行双侧髂总动静脉分别游离套牵引带,预备气囊导尿管防止大出血时从髂动脉置管行腔内腹主动脉阻断。向左侧翻转回盲部及升结肠,保护右肾及右侧输尿管,清除血肿,见下腔静脉旁有一约3厘米肿块,有活动性出血,予以切除,术后送病例检查,彻底止血,放置引流管关腹。术后送ICU监护治疗。

术后病理结果:查见绒毛组织。

最后诊断及随访:腹膜后异位妊娠伴出血,失血性休克。术后1个月随访HCG正常。复查彩超未见明显异常,无手术并发症。

3 讨论:

腹膜后异位妊娠是临床上罕见疾病,当伴有大出血时常形成腹膜后血肿,难以与腹膜后肿瘤伴出血等相鉴别,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本例患者术前有停经史,有失血性休克表现,术前查血HCG明显升高,尿HCG阳性,符合异位妊娠伴出血表现,经妇产科医师剖腹探查及全院会诊未能明确诊断为腹膜后异位妊娠,因此第一次手术探查治疗无效。再次手术过程中清除血肿及异位妊娠,有效控制出血。

腹膜后异位妊娠伴腹膜后大出血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没有相关诊治经验的医师剖腹探查术中亦不能明确诊断,一般认为有明确停经史,突然腹痛,无外伤史;有明显失血性休克表现,移动性浊音常为阴性,腹腔诊断性穿刺常为阴性,影像学证实腹膜后血肿形成;宫腔内无孕囊,双侧附件无明显肿物,腹腔有少量或无积液;术中常发现腹膜后有血肿,积血中可见妊娠组织。术后病理查见绒毛组织可确诊[3、4、5]。

腹膜后异位妊娠伴大出血与腹膜后疾病伴大出血难以鉴别,文献报道有腹膜后肿瘤破裂出血误诊为异位妊娠破裂出血[6]。腹膜后疾病与腹腔大血管关系密切,没有腹膜后手术经验及血管外科经验外科医治疗腹膜后出血有术中大出血难以控制等风险 [7]。腹膜后异位妊娠伴大出血手术关键在于成功控制出血。本手术组设计如下治疗方案。①术前积极输血抗休克治疗同时行增强CT检查能否明确出血点;②在DSA下行动脉造影能否明确出血点,在可疑血管予以栓塞,尽量减少出血,同时对出血周围血管分布有详细了解;③剖腹探查,术中要延右侧TOIDTE筋膜向左侧翻开整个回盲部、升结肠、结肠肝曲及小肠,使整个肠系膜上动脉以下腹主动脉及右肾静脉以下下腔静脉暴露在术野下,然后分别游离足够长度的双侧髂总动静脉予以套带,若术中探查为下腔静脉属支出血,立即阻断左右髂总静脉可明显减少术野出血。若为腹主动脉分支出血,在局部止血无效的情况下可切开髂总动脉腔内置入球囊导尿管,然后行腔内球囊压迫阻断止血。腹膜后血肿挤占较多腹腔空间,腹腔干上方腹主动脉套带较为困难,若患者解剖条件允许,于腹腔干上方主動脉裂孔下方腹主动脉套带防止术中动脉性大出血较为稳妥。当控制术中大出血措施安排到位后,可有序清除血肿,注意保护右侧输尿管。异位妊娠破裂出血多为非动脉血出血,出血速度较缓慢,清除血肿过程中多不引起大出血。

总之,腹膜后异位妊娠伴腹膜后大出血临床罕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腹膜后血肿探查的关键技术是能够有效控制大出血。

参考文献:

[1] Chang YL. Ko PC. Yen CF. Retroperitoneal abdominal pregnancy at left paracolic sulcus. J Minim Invasive Gynecol. 2008,15:660-661.

[2] Iwama H. Tsutsumi S. Igarashi H. et al.A case of retroperitoneal ectopic pregnancy following IVF-ET in a patient with previous bilateral salpingectomy. Am J Perinatol.2008,25:33-36

[3] 杨怡浊,李亚里,宋磊,等.1腹膜后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J].发育医学电子杂志,2013,1(3):164-165

[4] 胡明华,媛英.腹膜后腔异位妊娠1例[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11):879

[5] 李维娜,刘光海.腹膜后异位妊娠1例并文献复习[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33(9):690-691

[6] 陈桂香.腹膜后恶性肿瘤破裂误诊为异位妊娠破裂[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1):45

妊娠出血 第5篇

1 病例资料

1.1 例1

孕妇24岁, 因“孕8个月一胎, 持续性下腹痛3+h, 头晕恶心1h”入院。孕期平顺, 3h前无诱因出现下腹持续性钝痛, 难以忍受, 后出现头晕恶心, 无发热、腹泻、阴道出血和流液。体健, 无外伤史, 3次人流。查体:P 110次/min, BP96/45mmHg (1mmHg=0.133kPa) , 贫血貌, 痛苦面容, 腹隆起如孕月, 腹肌紧张, 子宫左下侧明显压痛, 胎心160次/min, 有不规则宫缩, 宫口未开, 血WBC 14.5×109/L, Hb70g/L, 余 (-) , 超声胎盘未见异常, 肝脾间隙可见游离液体, 腹穿抽出15ml不凝血, 诊断为:孕34+5周一胎先兆临产, 腹痛原因待查, 子宫破裂不除外?腹腔内出血, 失血性休克。急行剖宫产加剖腹探查术。见腹膜蓝染, 腹腔内有暗红色血液1 200ml, 子宫左侧子宫动静脉上缘浆膜下血管怒张约3cm, 有活动性出血, 子宫后面浆膜层有大面积暗红色炎性结节, 考虑子宫血管破裂出血, 给予缝扎止血, 输血抗炎治疗, 术后恢复好。术后2个月随诊正常。

1.2 例2

孕妇34岁, 孕4产1, 因“足月二胎, 持续性右侧腹痛1+h”入院。孕期平顺, 1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疼痛, 呈持续性钝痛, 难以忍受, 伴恶心呕吐, 无发热腹泻、阴道出血和流液。体健, 无外伤史, 于2006年因骨盆狭窄行剖宫产术。查生命体征平稳, 腹肌紧张, 有压痛, 以子宫右上侧为主, 不规则宫缩, 余 (-) , 辅助检查 (-) 。诊断为:足月二胎先兆临产, 瘢痕子宫, 腹痛原因待查, 胎盘早剥不除外。急诊行剖宫产加剖腹探查术, 见腹腔内有暗红色血液200ml, 子宫右侧角部浆膜下血管怒张约2.5cm, 可见少量活动性出血, 相对应部位的肠间隙有一直径4cm的淤血块, 阑尾及上腹部未见异常, 考虑子宫血管破裂出血, 给予缝扎止血, 术后恢复好, 2个月随诊无异常。

2 讨论

病因可能为[2]: (1) 妊娠因素:妊娠晚期血容量增多, 子宫动静脉充盈, 易怒张, 子宫压迫下腔静脉, 子宫静脉压增加, 在此基础之上, 腹压增加、外力撞击等均可使其破裂出血。 (2) 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可导致子宫浆膜下血管脆性增加, 弹性降低, 易破裂出血。 (3) 子宫发育不良, 有畸形子宫或血管。 (4) 既往流产、剖宫产等术后子宫瘢痕纤维化, 局部血管形成不良易破裂。 (5) 临产后, 随着宫缩的加强, 宫壁的张力增加, 血管内压力升高, 血管自发破裂出血。因此病少见, 其特点为静脉破裂, 出血缓慢, 增大的子宫堵塞盆腔, 导致血液流向中上腹部, 术前难诊断。但是妊娠期出现突然腹痛、腹胀, 检查有腹膜刺激症状和移动性浊音时, 应及时行腹腔穿刺术, 一经抽出不凝血液, 应高度警惕本病的可能。应当和胎盘早剥、子宫破裂、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等疾病鉴别。

此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决定患者的预后情况, 一旦高度怀疑本病时, 不管胎儿情况如何, 都应行剖腹探查, 控制出血是唯一有效的措施[3]。开腹后行剖腹产娩出胎儿、胎盘, 小心寻找出血部位, 给予缝扎止血。

参考文献

[1]田宝艳, 冷雪梅.妊娠晚期自发性子宫后壁浆膜下血管破裂并发死胎1例〔J〕.临床医学, 2009, 22 (2) :264-265.

[2]吴侃倪.晚期妊娠子宫浆膜下血管自发破裂出血1例〔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20) :137.

妊娠出血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例患者的平均年龄 (25±9) 岁, 剖宫产间隔5~10年, 其中2例有2次剖宫产史, 剖宫产方式均为下端横切口, 停经时间为15~20周不等, 平均孕次3 (2~5) , 阴道B超检查显示9例妊娠囊生长在子宫前壁下段, 4例着床子宫后壁, 6例着床宫腔其他部位。

将19例患者分为A、B两组, A组为孕囊着床于子宫前壁下端及子宫切口处, B组为孕囊着床于宫腔其他部位。

1.2 方法

采用容积法、称重法来测量出血量的方法:在胎儿排出后, 将弯盘放置在会阴部, 以收集阴道的流血;用容积法的量筒来测出血量, 在产后则用称重法来计算出产后的出血量;以1.05g相当于1m L的血液标准。分别算出各病例24h总出血量, 出血以胎儿排出后总出血量达400m L为出血。见表1。

2 结果

孕囊着床于子宫前壁下段, 即子宫切口处, 出血达800m L以上占8例, 1例出血在400~800m L之间, 孕囊着床于宫腔其他部位出血达800m L以上的占2例, 8例在400~800m L之间, 在子宫切口处着床的患者出血量明显大于其他患者。19例出血患者均通过止血、补充血容量、增强宫缩、清除宫腔残留物等治疗措施而康复出院。

3 讨论

其中期引产是在避孕失败后的一个有效的补救措施;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也是在病理妊娠的范围之内。但中期妊娠:由于宫腔对缩宫素不敏感, 在引产过程中极易合并产时, 产后出血。尤其是瘢痕妊娠引产出血量大, 凶险。导致其发病的原因为: (1) 由于剖宫产引起子宫内膜间质蜕膜缺乏或有缺陷, 受精卵在此着床后, 滋养层细胞可直接侵入子宫肌层, 并不断生长, 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 植入甚至穿透子宫壁, 这样胎盘不易剥离, 胎儿排出后, 胎盘内的血窦一直处于开放状态而引起出血。 (2) 在剖宫产的手术中, 其切口的缝合和错位以及感染, 导致了其愈合不良而形成了通向宫腔的窦道;当再次妊娠的时候, 使其孕卵种植于了窦道中致使其在子宫瘢痕的部位妊娠, 胎盘在胎儿排出后不能随宫缩而很快排出, 胎盘滞留或部分滞留在窦道中而引起出血。

根据本文病例的分析, 中期妊娠引产的出血, 瘢痕妊娠是引产大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瘢痕妊娠的早起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最为直观, 准确, 简便的手段。其典型B超声像图特点是:子宫外形两端小, 中央膨大, 宫体如葫芦状, 宫颈部分形态正常, 子宫前壁、峡部膨大, 子宫肌层菲薄, 子宫峡部彭隆处结构混乱, 其中有光点暗区, 但以实性为主, 上方为正常大宫腔, 下方及部分宫颈内口大, 子宫峡部彭隆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丰富, 有时呈球状[1,2]。根据其特点结合临床病史, 对瘢痕妊娠做出早期诊断, 依妊娠时间的长短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停经<10周瘢痕妊娠, 包块直径在 (25~50) mm, 均可施行药物保守治疗, 在术前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 有效扩张宫颈, 缩短收缩时间, 减少出血。米非司酮现已是人工终止妊娠常用药物, 是一种抗孕激素, 它与孕激素受体结合, 阻断孕酮的生理活性, 促使蜕膜水肿、变性、出血和坏死[3]。通过改变激素分泌的平衡, 导致绒毛滋养细胞变性、坏死, 或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和促进调亡[4]。其临床的表现为:促使胎囊和胎盘的组织与子宫壁进行分离, 从而促进了宫颈的软化及扩张, 加快胎囊及胎盘组织自然排出而减少出血。

对停经>10周妊娠的患者, 由于胎盘相对占宫腔面积较大, 瘢痕子宫切口处是否有胎盘着床, 必须经B超确定, 如切口处有孕囊着床, 应根据着床面积的大小, 分别选择分娩方式。对着床比较低并且为前置胎盘, 应根据面积的大小合理选择剖宫产, 不可盲目剥离胎盘, 否则会导致凶猛的出血, 对未前置的瘢痕处的妊娠, 由于胎盘粘连植入, 部分胎盘剥离血窦暴露开放, 为减少出血应尽快清除宫腔残留物。在植入子宫肌层比较严重的情况下, 积极做好输液输血的准备, 可施行病灶部位楔形切除法, 瘢痕修补法。为了保持生育的能力, 也可施行保守治疗法, 用以杀死胚胎坏死的组织, 以减少出血量和保留子宫为目的。其主要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应用的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其主要作用的部位是在于蜕膜, 致使其变性而坏死, 同时激发了滋养层的细胞组织变性;使HCG水平的下降, 从而抑制了滋养层的细胞组织分裂增殖, 破坏活动胚胎组织, 待胚胎死亡之后再行清宫术。

对于一些胎儿、胎盘娩出后, 因子宫收缩乏力而致的出血, 可采取常规按摩子宫法, 术者一手置于子宫下腹部位、拇指及其余四指分别置于下腹两侧, 另一手则在自腹壁按压子宫底部, 挤出宫腔内出血, 均匀的、有节律的按摩子宫, 常会达到子宫收缩的作用, 在按摩的同时可静脉滴注催产术。10U加于5%葡萄糖液500m L, 也可直接注射于宫体。对于出血多, 经按摩仍没有明显效果, 可直接采用压迫法, 即手术者一手伸入阴道托起子宫, 另一手置于腹部压迫子宫体, 或用特制纱布条配合止血药, 填实宫腔压迫止血。24h后取出填实的纱条并给与相应的抗生素, 预防感染。

综上所述, 瘢痕子宫中期引产, 术前要仔细检查, B超准确定位孕囊着床部位, 对瘢痕处妊娠要高度重视, 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出血情况, 充分做好输液、输血及麻醉准备, 确保孕妇的生命安全。术后要积极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 同时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 正确使用避孕方法, 提高避孕效果, 从而降低瘢痕子宫意外妊娠的发生, 保护广大育龄妇女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瘢痕子宫,妊娠,引产,出血

参考文献

[1]任彤, 赵俊, 万希润.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及处理[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7, 16 (6) :433-436.

[2]侯东敏, 陈焰.彩色多普勒超声, 对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坯胎着床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5, 21 (7) :1073-1074.

[3]贾建军, 王自能.米非司酮对妊娠早期人绒毛Hofbauet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3, 38 (2) :92-93.

妊娠出血 第7篇

阴道出血与盆腔疼痛是许多女性经常遇到的问题。其中一部分属生理性的, 属正常生理范畴, 不会危害身体健康。病理性则不同了, 不仅是身体疾病的一种表现, 还会损害身体健康。笔者就该两类病理性症状的诊治做归纳总结, 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阴道出血

1.1 非妊娠女性与成年女性阴道出血的病因与区别

除孕妇外, 阴道出血主要原因首先考虑阴道结构异常和损伤, 通常经盆腔检查可发现病灶。出血可来自子宫或宫颈, 可由于宫颈炎、子宫内膜或宫颈息肉、宫颈或子宫内膜 (特别是老年女性) 癌、黏膜下纤维瘤、生殖器局部损伤及残留体内的异物等。雌激素治疗和萎缩性阴道炎或内膜炎占30%、内膜癌占15%、息肉及子宫内膜增生是绝经后女性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这些患者绝大多数需行妇科病因性治疗。如果盆腔检查正常, 无排卵性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是可能的原因。无排卵性阴道出血在初潮前后少女和绝经期前后女性常见, 绝经前后女性阴道出血尚应考虑恶性病变。无排卵性月经患者多表现经期延长或经间期出血。通常出血量不多, 严重出血常发生在少女月经初潮后短时间内。

女性, 特别是年轻女性阴道出血的原因应考虑凝血病。十几岁女性月经过多者约19%为原发性凝血功能障碍, 其中包括:von Willebrand病、骨髓增生性疾病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1.2 青春期前少女阴道出血和盆腔疼痛

青春期前少女阴道出血和盆腔疼痛, 最常见的原因是阴道炎。新生儿阴道出血是继发于母体雌激素撤退引起的。对阴道损伤患者必须警惕性侵犯引起的可能性。阴道异物可表现间歇性阴道出血和阴道分泌物有臭味。其次可考虑先天性阴道畸形, 青春期性早熟和月经初潮, 尿道脱垂和皮肤损伤等。

1.3 急诊处理

大多数阴道出血患者无需立即处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需行标准复苏, 并立即行清宫术。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同时考虑不排卵性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 可行激素治疗。

1.3.1 严重出血:

可行静脉输液并加入人工合成雌激素2.5mg。通常口服人工合成雌激素2.5mg, 每天4次, 出血量减少时加用安宫黄体酮, 每天10mg, 以上2种药同时服用7~10d。

1.3.2 出血较少:

可口服避孕药[1] (每片含乙炔基雌二醇35μg和炔诺酮1mg) , 每天4片, 连服7d。后可按如下方案逐渐减量:每天4片, 连服2d;每天3片, 连服2d;每天2片, 连服2d;和每天2片, 连服3d。

此外, 安宫黄体酮口服每天10mg, 连用10d, 能稳定发育不成熟内膜。停用黄体酮3~10d后会发生出血。出血量可能较多。怀疑妇科肿瘤的老年女性不应在急诊科给予雌激素, 可请妇科专家给予宫颈活检。非甾体抗炎药对减少出血也有一定的作用。

2 盆腔疼痛

盆腔疼痛的女性大多数患有妇科疾病, 也应考虑非妇科疾病。如炎性肠病、胃肠炎、憩室炎、尿路感染或阻塞和阑尾炎等。盆腔炎症是盆腔疼痛的严重的常见的原因。引起盆腔疼痛的其他原因包括:

2.1 卵巢囊肿

盆腔疼痛最常见非感染性原因是卵巢囊肿、实体卵巢、输卵管或子宫肿物。排除存留的黄体囊肿, 卵巢囊肿常发生在月经正常的女性。卵巢增大最初无症状, 也可因为传入神经定位不准确引起不明确的内脏痛。卵巢囊肿或卵巢肿瘤破裂其内容物漏出时, 内容物刺激腹膜壁层引起急腹痛。在皮样肿瘤病例可引起化学性腹膜炎。

卵泡囊肿很常见, 可在1~3个月内自发消退。这些囊肿可发生破裂, 并产生剧痛, 数日后缓解。囊肿液和出血可引起腹膜刺激征。黄体囊肿少见, 未怀孕时, 月经末黄体囊肿自行消失。然而, 持续性反复黄体囊肿可引起相关侧盆腔疼痛伴有月经周期紊乱。囊肿破裂可引起剧痛、腹膜刺激征和出血。

黄体囊肿破裂与异位妊娠临床表现相似, 因此必须除外妊娠情况。应用B型超声检查附件疾病和游离液体最为有效。囊肿未破裂者需做进一步妇科检查。如果囊肿破裂而且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可用止痛药, 病情稳定后出院。黄体囊肿破裂出血引起腹腔内出血, 需行手术治疗。

2.2 卵巢扭转

卵巢和附件扭转罕见。通常发生在增大或异常卵巢。半数以上患者有卵巢肿瘤, 通常是良性皮样囊肿。卵巢蒂扭转可危及卵巢血运造成坏死, 输卵管肿物和有蒂的纤维状瘤扭转时相似。患者突然表现严重盆腔疼痛。许多患者表现恶心和呕吐, 常提示阑尾炎, 以前可有类似发作。盆腔检查可出现单侧附件触痛、疼痛和腹部肿物。通常B型超声可协助诊断, 但在出现外科手术指征前, 常不能确诊。经腹腔镜行卵巢、附件矫正或切除可作为选择治疗方案。

2.3 经间痛

经间痛常发生在月经周期中期的一种排卵期疼痛, 一般在月经周期的第14~15天。腹痛特点是单侧痛, 转到中等程度, 通常持续1d或更少。痛点明显。临床诊断需排除附件疼痛。盆腔检查可显示附件压痛而无肿块。经期腹痛可为自限性, 严重者可应用止痛药。

2.4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正常子宫内膜异位在其他部位。所有盆腔组织包括肠管、子宫直肠陷凹、韧带、盆腔腹膜都可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

继原发性痛经后,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经期痛最常见的原因。临床症状包括经期盆腔痛、性交痛和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也能引起不孕。盆腔检查可以引起疼痛和触痛, 但不具有特异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可以引起急性严重性腹膜痛体征。

急诊科不能通过无创性方法确诊时可考虑诊断。疾病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相关性差, 确诊需应用盆腔或腹腔镜, 急诊处理需止痛和转科。

2.5 平滑肌瘤

平滑肌瘤又称纤维瘤, 是良性肌瘤。是常见盆腔肿瘤。该症约1/4为白种人女性和1/2美国黑种人女性。此肿瘤为多发。近30%女性纤维瘤患者有盆腔痛和出血。急性疼痛少见。严重疼痛者与肿瘤蒂扭转有关。妊娠女性平滑肌瘤由于生长过快常易造成缺血, 出现变性 (或梗死) , 并引起急性严重疼痛。盆腔检查可发现增大子宫或触及肿物, 可通过B型超声确诊。随着肿物退变, 可出现急腹症症状。大多数患者可应用止痛药和转科处理。

2.6 痛经

原发性痛经最常见于少女初潮后。疼痛呈痉挛性, 常伴恶心、背痛和头痛。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此病有效。口服避孕药也可作为二线药治疗痛经。继发性痛经常发生在成年女性, 常与其他妇科疾病有关, 如感染、纤维瘤、子宫内膜炎和粘连等。我国女性中痛经的发生率为33.1%, 因此, 重视痛经的治疗十分必要[2]。

参考文献

[1] 崔力争主编.常见病防治诊疗与护理[M].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1-1, 99.

子宫切口妊娠清宫术后大出血的护理 第8篇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自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子宫切口妊娠清宫术后大出血患者12例,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5.3岁,均育龄有剖宫产史,孕次2~6次,剖宫产次1~2次,距前次剖宫产8个月~5年,既往身体健康,无血液病史及家族病史。收治的子宫切口妊娠清宫术后大出血患者中6例为外院将子宫切口妊娠误诊为先兆流产或不全流产或稽留流产,行人工流产时发生大出血转入本院,6例外院误诊为先兆流产或不全流产或稽留流产,行人工流产时发生大出血转入本院,其中出血量800 ml以内者7例,出血量800~2000 ml者4例,出血量2300 ml者1例。12例患者入院后给予相应的处理及护理措施,其中行子宫动脉栓塞化疗术者8例,对不再生育而行开腹子宫病灶切除+子宫缝和修补术2例,子宫切除2例,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均痊愈出院。因为比较得当医疗护理措施,争取了时间挽救患者生命,抢救成功率达100%。12例患者住院时间8~15 d,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及介入后严重栓塞综合征和甲氨蝶呤(MTX)不良反应,1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2 抢救与护理

2.1 抢救

立即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四肢温度、皮肤颜色阴道流血情况,持续心电监护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并做好详实的记录,若患者无自主呼吸,应立即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呼吸支持是挽救急、危重患者生命最关键的手段之一,患者处于休克状态的情况下应留置尿管,观察尿量情况等,及时准确报告医生,护理人员及时、有效、主动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2 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快速、有效地应用大型号静脉留置针建立2~3条大口径的静脉输液通道。静脉留置针对选择一些如上肢静脉、颈外静脉等相对而言比较粗大的静脉进行穿刺处理,同时抽血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操作。紧急情况下建立中心静脉通道,保证大量输液、输血通畅,监测中心静脉压,对了解有效循环血容量和右心功能有重要意义,正常值为0.49~1.18 kPa(5~12 cm H2O)。中心静脉压可作为临床上作为补液速度和补液量的指标,对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必须做到及时观察、保持清洁无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选择的液体主要为平衡液,适量低子右旋糖酐辅助,同时尽快输浓缩红细胞和血浆[5]。抢救休克关键是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尽快补液扩容,增加组织灌注量。

2.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意识、微循环系统,密切的观察患皮肤的颜色、温度和湿度以及面颊、口唇、甲床、肢端等部位,如出现脉搏细速,四肢冰冷、血压低于正常值、面色苍白的情况,且中心静脉压小于0.49 kPa,说明循环血量不足,应加快速度输液及输血。同时,快速输液也要注意患者的自觉症状,以免输液过快、过多而引起肺水肿等并发症[6]。

2.4 体位和给氧

患者处于休克状态的多数会出现低氧血症,置患者休克体位,头部和躯干抬高20°~30°,以增加回心血量,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防止脑水肿发生,下肢抬高15°~20°增加回心血量[7]。采用双鼻导管给氧,氧的流量控制在4~6 L/min中流量给氧,浓度控制在40%~50%,必要时面罩加压给氧,及时吸氧可改善组织缺氧,减轻心脏负荷。给氧过程应密切观察颜面口唇颜色,呼吸是否恢复顺畅。

2.5 保暖

患者血容量不足时,由于兴奋了交感神经,会出现四肢冰冷、潮湿、苍白[5]。一般情况下可不作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的自觉症状,患者如果出现寒战,应采取保暖措施,或加以应用药物控制,休克患者切记勿加温。

2.6 积极完善术前准备

抢救生命同时,应完善术前准备,完善相关辅查,做好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通知输血科备血,备皮,皮试,尽快行手术治疗。

2.7 术后护理

(1)观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脉搏、血压等并记录,及时向医师进行汇报。(2)体位:术毕安返病房,取去枕平卧休息;全麻患者清醒后,可置枕头。(3)留置导尿:观察患者尿液的性状及尿液颜色和尿量,确保患者尿管通畅。行尿道口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4)特殊护理:观察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根据肠功能恢复情况适当进食,协助患者有效咳嗽,咳嗽时轻扶住伤口,防止腹内压突然增加影响患者伤口愈合;协助患者活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其他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褥疮等。

2.8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观察

子宫动脉栓塞化疗术即在局部麻醉下行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在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通过同轴导丝的引导,超选择性插管至子宫动脉并注入甲氨蝶呤及栓塞剂的一种技术,是一种新的微创诊断治疗手段,紧急大出血的情况下快速而有效的止血方法[6,7],介入术后返病房后指导并协助患者平卧右下肢平直,压迫穿刺点8 h,同时患肢体制动24 h,伤口敷料周围有无渗血及皮下血肿[8,9];密切观察双侧下肢远端血运情况,观察足背动脉及足背皮肤的色泽、温度、感觉、肌力、肿胀程度等,嘱术后72 h的患者禁忌做剧烈运动及下蹲[5],注意患者有无出现如低热、局部疼痛或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这些都是栓塞后综合征表现,需遵医嘱予对症处理[10]。

2.9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病情,以及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其中有的患者担心术后丧失生育力,有的恐惧手术及失去生命的危险,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悲观等复杂的心理状态[11]。为挽救患者生命,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病情及了解手术重要性,使患者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

2.1 0 健康宣教

对出院后的患者定期随访加强指导,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休息、锻炼要适当,注意清洁会阴,6周内禁止性生活,不宜盆浴坐浴,适合淋浴;指导其夫妻采取避孕措施是安全、可靠、有效的;观察如有体温升高、脉搏增快,阴道及伤口有无脓性恶臭分泌物等,这些都是感染的征象,尽快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3 小结

通过对12例切口妊娠清宫术后大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积极抢救措施,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执行各项医嘱与操作应紧张有序,确保各项护理措施到位,争分夺秒,力争患者的生命得到挽救。护士应熟练掌握CSP的临床表现,休克的病情观察,并做好患者及家属心理疏导工作,思想上解除顾虑,得到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手术治疗,促进患者身心康复,保证护理与抢救迅速有效,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及时给予有效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对挽救子宫切口妊娠清宫术后大出血患者生命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切口妊娠清宫术后大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本院自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2例子宫切口妊娠清宫术后大出血患者,给予合理的急救护理措施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合理的急救护理后,12例患者抢救成功率达100%。12例患者住院时间8~15d,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及介入后严重栓塞综合征和甲氨蝶呤不良反应,1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针对切口妊娠清宫术后大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妊娠出血 第9篇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输卵管妊娠破裂内出血患者136例的病例资料,对发生输卵管妊娠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归纳。

结果:输卵管妊娠破裂136例中,入院时有76例患者呈休克状态,立即给予输液、输血、手术等治疗,136例患者在手术后5-9天均痊愈出院。因抢救及时无发生1例死亡。

结论:输卵管妊娠破裂内出血是妇科常见并可危及生命的急腹症之一,本病发病急、病情重。一般需紧急处理,早期诊断和治疗很重要。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破裂 内出血 诊断 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94-02

输卵管妊娠破裂内出血患者病症发病迅速,病情严重,且较容易出现误诊无治,影响患者及时治疗,输卵管妊娠破裂内出血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救治,常可危及患者生命[1]。本文通过对我医院妇产科近三年所接收治疗的136例输卵管妊娠破裂致内出血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以总结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误诊率,及时、有效抢救,减少死亡率的诊治方法、措施等临床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来我医院求医的输卵管妊娠破裂内出血患者136例为观察对象,她们年龄25-43岁,平均34岁;46例未婚但有性生活史,90例已婚,有生育史88例。由于卵管妊娠破裂内出血量较大,患者入院时130例呈休克状态。全部患者均为突然出现下腹部撕裂样痛,有下腹部压痛、反跳痛。126例患者妇科检查均有后穹窿较饱满、宫颈举摆痛。卵管妊娠破裂内出血患者95例行B超检查,其中86例患者发现盆腹腔有液性暗区,57例患者一侧可见不规则包块回声。

1.2 治疗方法。136例腹腔内出血患者均行急诊剖腹探查术。采用手术治疗,依据病变性质和病变部位。分别采取了不同手术方式。

2 结果

输卵管妊娠破裂136例中,入院时有76例患者呈休克状态,立即给予输液、输血、手术等治疗,经剖腹探查有74例输卵管妊娠破裂和62例输卵管妊娠流产,127例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9例行开窗术。患者内出血在(200-3500)ml之间,平均出血1050ml/例。输血平均550ml/例。136例患者在手术后5-9天均痊愈出院。136例患者因抢救及时无发生1例死亡。

3 讨论

3.1 输卵管妊娠破裂内出血是危及妇女生命的急腹症之一。临床工作中应注意早期对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本组136例患者均有急腹症病史,患者突然出现的撕裂样痛,然后由于内出血的原因患者呈休克状态,全部患者均有下腹部压痛、反跳痛。大部分患者妇科检查均有后穹窿较饱满、宫颈举摆痛、可触及附件有包块、压痛。95例(占70%)行B超检查,其中86例(占90%)患者发现盆腹腔有液性暗区,57例(占60%)患者一侧可见不规则包块回声,做阴道后穹窿穿刺,其中126例(占92.65%)患者抽出暗红色不凝血;另有部分患者做腹腔穿刺,有半数患者可抽出不凝血,對于穿刺未抽出不凝血的患者,因病情重可行急诊手术。早就诊、早诊断、早治疗是输卵管妊娠破裂内出血的关键,输卵管妊娠破裂内出血发病率近年有明显上升趋势,输卵管妊娠破裂与正常妊娠之比国内亦逐年上升[2]。据报道80%的输卵管妊娠可以在未破裂时得到诊断[3],输卵管妊娠临床表现根据病变部位和程度而异,如输卵管妊娠流产型,出血量少、缓慢,血液常局限于下腹一侧,形成下腹一侧性增厚或痞块状,或积陷于子宫直肠陷四处,有直肠刺激症状,而血压脉搏常无明显变化。有的患者表现为无停经史,因阴道淋漓出血,自以为月经不调,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出现急性腹痛症状,腹腔内大出血以至休克才来就诊。由于患者缺乏医学常识,延误就诊时间。医师对可疑病例应及时采用一切辅助诊断手段,严密观察,及时作出明确诊断,明确诊断取决于病史、症状、体征以辅助检查结果等,全面综合分析,及早明确诊断并采取治疗措施。

3.2 目前仍存在的问题是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输卵管妊娠发生破裂或流产后,诊断并不困难,但一旦发生,对患者的健康影响比较大,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要避免对输卵管妊娠内出血的误诊,最关键在于对生育期女性有停经、阴道流血或月经紊乱、腹痛症状时,一定要考虑到有输卵管妊娠的可能性,并作相应的检查证实或排除这一诊断。直肠子宫陷凹为女性盆腔最低点,盆腹腔内出血容易积聚于此处,而出现肛门坠胀感,因此对于女性急腹症患者出现下腹痛伴肛门坠胀感,应常规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无性生活史者除外),有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但后穹窿穿刺阴性不能排除腹腔内出血,有些患者直肠子宫陷凹粘连或血块积聚,即使有腹腔内出血,穿刺亦可出现假阴性,对于高度怀疑输卵管妊娠患者,腹腔镜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4],其适用于原因不明的急腹症鉴别及输卵管妊娠尚未破裂或流产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如后穹窿穿刺阳性,尿HCG阳性或阴性,血β-HCG升高,诊断输卵管妊娠基本成立,如果患者大量腹腔内出血或伴休克,禁做腹腔镜检查,并且不能等待月超检查,而应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3.3 输卵管妊娠破裂内出血来势凶险,要注意预防输卵管妊娠是一种相当危险的疾病,其常见原因是输卵管炎及粘连,如慢性输卵管炎、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等。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治输卵管妊娠的保健,可以减少宫外孕的机会。积极防治输卵管炎,在产后、流产后和月经期要注意卫生,预防感染。因而要在月经后期注意自我保护,避免一些诱发因素。对于输卵管炎等应做剑早发现,早治疗,防止术后感染。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乐观心态,增强机体免疫力,经期注意卫生,避免做剧烈运动。积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减少人工流产次数。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0

[2] 白秀兰.妇科腹腔内出血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0,1(1):57

[3] 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5.173

妊娠出血 第10篇

1 血液病合并妊娠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1.1 贫血导致宫缩乏力

血液病病人常并有贫血。我院10年来收治孕产妇5600例中, 贫血196例发生率为3.5%, 其中重度贫血45例, 占0.08%,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中约20%合并贫血。我院10年妊娠合并白血病发病率占孕产妇的0.3‰, 其中75%合并贫血。当血红蛋白低于80g/L, 尤其是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时, 常使子宫肌纤维缺血、缺氧导致宫缩乏力, 发生产后出血。我院10年来重度贫血发生产后出血者占8.2%, 明显高于国内报道的产后出血率 (2%~5%) 。

1.2 血小板异常导致凝血止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在产后止血凝血机能中起重要作用。胎盘剥离后, 血小板在破损的血管壁释放的二磷酸腺苷 (ADP) 作用下相互凝集。在胶原纤维和凝血酶作用下, 血小板产生释放因子, 释出ADP使更多血小板凝集变形, 并释出血小板第Ⅲ因子PF3, 促进XI因子的激活过程和凝血酶的形成。同时释出血管活性物质-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等, 使小血管收缩, 有助于止血。血小板凝集后表面膜成为磷脂表面, 是内源性凝血过程生化反应场所。血小板粘附变形, 释出血栓收缩蛋白, 使血小板间隙变小, 血块收缩、挤出血清, 形成牢固凝血快, 达到永久性止血。

血小板数量的减少及血小板块功能异常均可导致产后出血。其中以血小板减少最为常见, 其原因可以是原发性, 也可以继发于药物、感染、结缔组织病及血液病等。而以血液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最常见, 如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脾功能亢进等。血小板功能异常主要由于血小板功能障碍 (缺乏血块回缩功能或血小板第III因子异常) , 如血小板无力症等。

我院再障10例病人13次妊娠, 3次 (26%) 发生产后出血, 其中3次发生在血小板<50×109/L情况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中3例 (10.5%) 发生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率明显增高。

2 血液病合并妊娠产后出血的预防

血液病合并妊娠产后出血应以预防为主。

2.1 重视妊娠期血液病的诊断

妊娠并不是血液病的发病诱因, 但确实有些血液病人是在妊娠期发病并诊断的。由于妊娠期血液系统的生理变化、血液稀释生理性贫血的存在, 血小板数量未增加, 随血容量的增加, 可以相对减少。因此在妊娠期间常见的血液病为各类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白血病虽少见, 但其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又常在妊娠期发生。所以, 在妊娠早、中、晚期应动态观察外周血象, 尤其是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如果孕期出现头晕、乏力、发热、出血倾向, 应及时检查血象, 尤其在重度贫血及血小板<50×109/L时, 及早诊断血液病。我院妊娠合并白血病5例中有4例, 再障10例中有5例是在妊娠期发病并诊断的。

2.2

积极治疗血液病, 缓解病情

2.3 终止妊娠指征

(1) 妊娠前已患血液病, 孕早期病情仍不稳定, 血红蛋白<60g/L, 血小板<50×109/L, 有出血倾向。

(2) 血液病正在治疗中, 病情尚未稳定。

(3) 孕早期发现血液病, 涉及到重度贫血或出血性疾病或早期血液病治疗药物 (如激素或抗癌药等) 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时, 如再障、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等。

2.4 支持疗法

妊娠中晚期发生血液病, 除积极治疗血液病外, 应以支持疗法为主。

2.4.1 纠正贫血

应用补血剂, 少量多次输血或浓缩红细胞。若为溶血性贫血, 则可输洗涤红细胞, 争取将血红蛋白提高到80g/L以上。

2.4.2 止血、提高血小板数量

(1) 全面了解凝血功能:如出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功能的检查 (尤其是在血小板>50×109/L, 并有出血倾向时应查血块回缩试验, 血小板粘附试验及血小板聚集试验) 。可以针对性地输入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改善凝血状况。 (2) 血小板<50×109/L, 尤其在<20×109/L或并有出血症状, 可输血小板悬液或新鲜血。 (3) 多次输入血小板, 可使体内产生血小板抗体, 加速血小板破坏。经输血小板治疗后, 血小板仍不上升, 出血症状不能缓解, 可以应用强地松30~40mg/d或泼尼松40~100mg/d, 以减少血小板抗体产生。大剂量两种球蛋白能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 减少血小板的破坏。静脉滴注两种球蛋白, 400g/ (kg·d) , 5~7d为1个疗程。

2.5 分娩期处理

2.5.1 剖宫产指征

(1) 血小板<20×109/L, 或血小板<50×109/L, 有出血倾向, 胎儿头皮血或胎儿脐血证实胎儿血小板<50×109/L。 (2) 有脾切除史者。 (3) 有产科剖宫产指征。

2.5.2 术中及产程中注意事项

结束妊娠前, 血红蛋白>80g/L, 血小板>50×109/L, 则分娩及术中发生出血的机会明显减少。否则, 则应: (1) 在吸氧、输血小板或新鲜血的情况下行手术分娩。 (2) 术中及产程中可给予地塞米松20~40mg或氢化可的松500mg静注。 (3) 认真缝合伤口, 防止血肿形成。 (4) 胎头娩出后, 应用有效的宫缩剂麦角新碱0.2~0.4mg或催产素20~40U, 于宫壁或静脉注射。 (5) 根据子宫收缩及产后出血情况, 适当延长催产素静滴的维持时间。

2.5.3 阴道分娩注意事项

(1) 第一产程中预防宫缩乏力防止产程延长及滞产, 适当应用催产素加强宫缩。 (2) 第二产程行侧切, 缩短第二产程时间。 (3) 产后认真全面检查, 准确缝合软产道伤口, 预防产道血肿。 (4) 防止产后尿潴留。

3 血液病合并妊娠产后出血的治疗

(1) 首先排除来自产道损伤及胎盘因素的产后出血。

(2) 应用宫缩剂或有效地刺激子宫收缩的方法, 加强宫缩。

(3) 大量快速输入鲜血、血小板、或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复合物、或凝血因子, 提高凝血功能。

(4) 各种止血疗法无效时, 应及时果断切除子宫。血液病合并妊娠在妊娠期间应积极治疗, 分娩期严防宫缩乏力, 作好预防产后出血的工作, 并在准备足够的新鲜血及血小板的情况下, 实行计划分娩。由此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则可以大大降低;产后出血的程度也是可以减轻的。

摘要:血液病合并妊娠产后出血, 以预防、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血液病合并妊娠产后出血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如何有效预防与合理治疗妊娠合并血液病, 可大大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减轻产后出血的程度。

上一篇:基于纹理下一篇:非简谐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