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文化范文

2024-05-31

现实文化范文(精选12篇)

现实文化 第1篇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和而不同”的观点在中国古而有之, 是中华文化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在企业文化建设上, 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 积极推广“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具体来讲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坚持原则与包容共济, 既不排斥不同意见, 又要互相包容, 允许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的出现, 在争论中达成共识。企业是由多个组织、部门、单位构成的团体, 各自履行好本组织、部门、单位的职责, 本身就是一个“共和”的企业文化, 只有在“和”中共济, 企业文化才能营造良好的氛围。二是要以“和”为基调,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建设企业文化, 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企业文化从其内在本质上来讲, 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理念, 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此相应的制度与组织结构, 体现了企业及员工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与凝聚力。因此, 以传统文化为依托, 凝聚全体员工的共同智慧与思想共识, 本身就是一种和文化的体现, 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员工的参与, 只有人的参与, 企业文化建设才有的放矢。三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最大化地发挥人的潜能,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只有以“和”为基础, 从鼓舞员工士气、陶冶情操、塑造员工、培养奉献精神出发, 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最终实现文化管理企业的目标。这些, 必然离不开文化引领, 更离不开人这一基本要素, 因此, 以“和”文化拓展内涵促进整个企业各项工作管理的和谐才能为促进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可以说, 企业内部员工顾全大局, 求同存异的工作态度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建设氛围。

二、明确传统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宣传手段, 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它的形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需要不断总结提炼, 传承传统文化, 对于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传统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根。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五千年历史的积淀, 孕育出的诸家学派不单单是祖先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更在于祖先们观天地之运势、晓世势之变迁、品人间之百味, 无论是儒家、佛家、道家, 均以仁爱之心, 善渡之本昭示着一个真理, 只有文化的延续, 民族才能繁衍, 社会才能进步, 也推动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文明的延绵不断, 是我们华夏民族在苦难中崛起, 在逆境中拼搏的根, 这于我们现代人抓好企业文化有着极为积极的借鉴作用, 离开传统文化这个根, 企业文化建设就等于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二) 传统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的魂。

仅以儒家为例, 传统文化的儒学代表孔子将“仁”赋予了“爱人”“推已之人”的内涵, 提出“夫人者, 已欲立而立人, 已欲达而达人”, “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即在日常处事中, 要“推已及人”地换位思考。一个“仁”字涵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也昭示着儒学对传统文化以善为根的诠释。仁义礼信恭谦让是儒家学说的真谛, 直接回答了传统文化延绵不绝的内因, 影响着华夏文化的魂魄。无论是古代埃及文化, 还是古巴比伦文化, 五大文明古国, 唯有中国传统文化依然延绵不断, 靠的就是一个“仁”字, 靠的就是植根于华夏民族心田的魂魄。这些, 现代企业在构筑自身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以此为养分, 企业文化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 传统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之道。

传统文化的“道”讲究“道法自然”, 意喻一切顺其自然, 讲究天地之和, 阴阳平衡。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要遵循企业自身之道, 离不开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性质, 只有遵循企业自身之道, 在此基础上构筑与发展企业文化, 才能促进企业发展之道的平衡与和谐。我们要做大做强企业, 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最终实现文化管理, 就离不开所遵循的企业各种之道, 传统文化道家学说给我们的最大启迪在于, 一切事物均有其内在规律, 遵循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 才能顺应自然;按照事物发展本质来行事, 才能促进目标实现, 诸如企业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共同信念与信仰等。

根、魂、道归结在一点, 就是如何借鉴与吸收传统文化问题。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其最终目的就是增强正能量,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为社会创造更大财富, 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引领现代企业文化建设, 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事实上, 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弘扬传统文化, 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与营养, 诸如地方天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知行合一等理念越来越多地融入于现代企业管理文化, 融入于企业经营策略, 这些无不闪烁着传统文化的褶褶光辉。

三、借鉴传统文化应把握的几个关键

众所周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与全球化的发展时期, 企业之间的竞争昭显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越来越凸显其内在的生动力。著名经济学家朱光远曾说过:“一流企业靠文化, 二流企业靠制度, 三流企业靠管理”, 精辟道出了文化在企业发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如何发展与传承传统文化,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 应着重把握好三个关键。

(一) 要在实践中注重传承传统文化。

传承不仅仅是一种膜拜, 更是一种延续, 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华夏民族, 之所以生生不息,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其根源皆在于传承着古老文化的文脉, 这些沉淀的历史与宝贵财富, 需要我们后人去挖掘与研究, 并以此来推动我们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发展, 从而让我们的企业文化更加饱满、更加厚实。比如以我们攀煤为例, 开发建设50年的奋斗史, 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继承, 挖掘峥嵘岁月的点滴感动, 必将激励我们在企业扭亏脱困中奋力前行, 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中起到促进作用。

(二) 要在实践中注重将传统文化与企业实际相结合。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成功, 还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根本的一点, 就是同中国的实践结合在了一起。建设企业文化, 就必须在充分了解企业现状的情况下反复研究、反复修正、反复凝炼, 要充分调研, 了解现状, 注重整体与个体的结合, 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之中。当前, 企业深化改革扭亏脱困, 更需要运用传统文化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 以“和而不同”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行可兼知, 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学, 未尝离行以为知”的治学态度融入具体实践, 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 要在实践中注重传统文化的创新。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 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只有不断进行创新, 才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几千年来, 璀璨的传统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华夏民族的血脉, 激励着我们古老民族奋力前行。因此, 无论企业如何发展, 无论建设怎样的企业文化, 我们都要把传统文化传承下来, 在传承的基础上, 勇于突破、敢于创新, 这既有文化的创新, 也有传承的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在注重实效的基础上, 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创新建设, 才能实现观念转变, 思想统一, 全员参与, 才能真正打造出符合企业实际, 与全体企业员工意志一致, 体现统一性和同一性的特色企业文化体系。

摘要:当代企业文化建设呈现出与时代发展相融合的特性, 既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力, 也决定着企业的战略方向、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发展企业文化, 就必须借鉴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 在传统文化的感召下, 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弘扬乡贤文化的现实途径 第2篇

乡贤是身边的道德典范,是乡味浓、接地气的“乡土教材”。民间固有形成的乡贤文化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记住乡愁的精神纽带,具有思想性、文化性、先进性以及榜样力、亲和力、凝聚力。

重视弘扬乡贤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乡贤文化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涵育文明乡风,益处多多。既有利于弘扬乡贤文化,可以用乡贤文化教育激励更多的身边人投身践行乡贤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来,形成新风尚;又有利于人们传承、共塑良好家风,润泽下一代健康成长,使之成为有用之才;还有利于基层社会治理与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推进乡风文明、社会进步。

当前,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注重强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贤文化,以及充分发挥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造福于乡民的“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引导群众学习乡贤,争当新乡贤、文明人、好公民,也具有一定现实教化意义。

乡贤文化进厅堂,涵育重德家风;乡贤文化进课堂,培树崇文学风;乡贤文化进讲堂,引导清明政风;乡贤文化进礼堂,淳化质朴民风。我们要坚持以德为先,贴近实际,多措并举,以创新载体为抓手,以提升群众道德文明素质为目标,扎实推进乡贤文化“四进”。

自古以来,“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乡土情怀,泽被乡里,温暖故土”的乡贤文化,一直是为人们所公认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今天,传承弘扬乡贤文化,应当成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民讲公德、讲文明、树新风、爱公益、做好事,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

弘扬乡贤文化,厚植乡贤文化,激发乡贤情愫,焕发进取力量,需要地方党政部门合力齐抓共管,把推进措施落实在行动中,体现在实效上,真正做到让乡贤文化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工厂、进单位,使乡贤文化成为大众化乡土教育的好文化、成为人们感念不忘的好文化、成为引领推动社会进步的好文化。同时,要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好人创评活动,让身边可亲、可信、可爱、可学的“新乡贤”多起来。

文化叙事与现实批判 第3篇

关键词:刘醒龙 《蟠虺》 文化

一、圣贤理想的倡导

儒家文化提倡“内圣外王”的人格追求,就个体而言,所谓“内圣”就是注意修炼自己的内在品格和道德人格,“外王”就是以这种道德品格和人格力量为底蕴去追求一番事业和功德。两者双向转换、相辅相成。对儒家知识分子而言,“内圣”是途径和基础,“外王”是功能和目的。几千年来,传统知识分子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途径,经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修炼,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理想,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千秋伟业。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醒龙的长篇小说《蟠虺》是一部隐喻性极强的作品。小说中曾侯乙尊盘作为一种品格和精神而存在。某种意义上说曾侯乙尊盘的命运就是主人公曾本之作为传统文化圣贤的命运。

曾本之将曾侯乙尊盘视为生命,达到几近痴迷的程度,这一方面固然因为曾侯乙尊盘的美轮美奂,更主要的是曾本之将这件青铜重器视作自己的生命,将自己对人生、学问以及知识分子品格的理解都投射到它的身上,具有浓郁的精神自喻性。曾本之说:“想要从事楚学研究,先要以心为楚,只有成为我心之王,才能深入青铜重器的内核之中。”当曾本之热心申报院士,热衷盛名,倾力仿制曾侯乙尊盘时,曾本之成为所谓“识时务者”。当曾本之将这些虚名当作身外之物时,曾侯乙尊盘失而复得,他的道德品格得到了涅,成为“圣贤”。“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识时务者为圣贤。”我国传统知识分子将圣贤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和追求。曾本之传承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道德品格和人格力量。

青铜重器曾侯乙尊盘是君子和圣贤的化身,它的真与伪、可复制与不可复制、失蜡法还是范铸法,以及与之相关的学界、政界、盗墓界的各种利益纠缠,这些都考验着楚学院内曾本之等知识分子的良知。“青铜重器只与君子相伴相属”,“如果说曾侯乙编钟是青铜重器中的皇冠,那曾侯乙尊盘则是皇冠上的明珠”。曾侯乙尊盘为青铜重器、国之瑰宝。同样,知识分子作为国之重器,理应具有青铜器一样的君子之风、圣贤品格。郝嘉、曾本之、马跃之、郝文章、万乙等人无疑是作者极力推崇的,具有理想人格的当代圣贤知识分子。

作为楚学院第一代知识分子,曾本之主要从事甲骨文和青铜器研究,马跃之则专门研究漆器和丝绸。楚学界泰斗曾本之的学术成就主要源于确定了曾侯乙尊盘的失蜡法。但是这种观点一直受到学术界的质疑。曾本之经过认真研究,正本清源,否定自己,否定“失蜡法”的论断。曾本之否定自己容易,但是,否定那些仰仗失蜡法在学术界安身立命的基石则会造成极大的动荡,会对那些靠承认曾侯乙尊盘的失蜡法而获取利益的学者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即使曾本之在否定自己,否定失蜡法之时,也有人想尽各种办法来堵住曾本之的嘴,阻碍他的行为。如他的女婿郑雄用院士的荣誉来诱惑他。客观地说,曾本之对这一荣誉向往已久,甚至可以说是梦寐以求。但是,经过了人生积淀、经历了人生风雨,他明白了值得坚持的、值得珍惜的不是坚持对曾侯乙尊盘错误的认识,而是传统圣贤的道德品格和人格力量。

阅读《蟠虺》时,我同时也在阅读湖南作家阎真的《活着之上》,两部作品的主题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两位作者对知识分子的精神坚守做出了态度鲜明的张扬,对思想重建、信仰重建表达出了非常乐观的信心。当代小说对知识分子形象的书写至少在《青春之歌》这部小说中就已经建立了最初的思想规范和成长模式。这种叙事范式被新时期的反思文学所继承,并进行了创造性的转换。反思文学中那些落难知识分子九死未悔的政治信仰,事实上就是对十七年文学中林道静文化身份的重建。但是,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指出,1990年以来,准确地说是《废都》出版以后,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大都是缺钙的“伪娘”形象,知识分子行为的背叛和精神的困顿俯拾皆是,如阎真的《沧浪之水》、张者的《桃李》、王家达的《所谓作家》等。从当代知识分子形象书写的简单梳理中,我们不难发现《蟠虺》的积极意义,而这何尝不是作者对传统知识分子圣贤理想人格的坚守和追寻呢?

二、鲜明的批评意识

1990年以来,刘醒龙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如《凤凰琴》《分享艰难》《大树还小》《痛失》《圣天门口》《弥天》以及《天行者》。这些作品的题材各异、主题也有所不同。但是,贯彻始终的是刘醒龙以一名现代知识分子的责任,保持着持久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直面当下现实,努力描述和揭露社会转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同时刘醒龙始终保持乐观精神,积极探索解决社会沉疴的方法、执着寻找解救人们精神困境的有效通道。

刘醒龙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识时务者为圣贤。写这句话时,脑子里联想到的另一句话是:实践是检查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联想看起来实在有些奇怪,其实不然。原来多么有意义的一句话,这些年来,却被弄成只顾‘实践,不要‘标准,或者是只看到识时务的俊杰们的实践,而看不到不识时务的圣贤们的标准。特别是某些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太计较眼前蝇营狗苟的小利益,只顾肉体享乐的实践,不管安妥灵魂的标准。”{1}刘醒龙这种近乎执拗的辩白表明了作者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小说重大的当下意义。而“当今时代,势利者与有势力者同流合污,以文化的名义纠集一起,以蛇蝎之心,将个人利益最大化”,许多知识分子已经被利欲蒙蔽了眼睛,热衷于名利、醉心于官场、痴情于运作,在阴晴不定的政治气候里,承受着内心的挣扎与分裂,蝇营狗苟的人生背离了圣贤的理想、腐蚀了圣贤的人格。

“人在做,天在看,心中无鬼,百无禁忌。”刘醒龙在《蟠虺》中将曾侯乙尊盘作为当下社会的照妖镜,以此作为检测当下社会的精神镜像,揭示或叩问诸多人性的内在痼疾。“对青铜重器的辨伪,也是对人心邪恶之辨,对政商奸佞之辨。”{2}曾侯乙尊盘出土以后,学界、政界以及盗墓界等各种不同社会力量,争权夺利,奔走于荆楚大地。原本庄重恢宏的远古礼器,成为人性欲望相互逐猎的聚集之所,社会世态跃然纸上。“刘醒龙的主要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揭示知识精英在当下内心的焦虑或蜕变,而是试图更多地展示当前的世俗伦理与纯正的学术伦理之间的冲突。”{3}

与圣贤道德品格和人格力量相对的是世俗功利的人格理想。小说中这类人物的代表主要有熊达世、老省长、郑雄等。刘醒龙将这类人视为“鼻屎”。熊达世是一位具有通天本领的文化掮客,混迹于商界,装腔作势,颐指气使,狐假虎威,贪婪残忍。而老省长则是依靠审查楚学院学潮风波发迹,仕途的进阶充满着血腥,即使退休以后他还是试图借助文物兴风作浪。

当然,小说用墨最多的还是对于郑雄这一人物形象的描写。郑雄是曾本之的学生兼女婿。作为学术世家的他本该具有浓郁的书卷气。但是,学术对于郑雄来说只是追求仕途的敲门砖而已。他没有秉持学术独立的思想,更没有传承知识分子的质疑与批评精神。郑雄的人格极度扭曲,成了一名“伪娘”式人物。郑雄本是一介书生,却不愿潜心学问,追随圣贤,而是以学问作为敲门砖,追求各种实际利益。学问之于他而言,不是真理的探寻、更不是精神的愉悦。郑雄长于钻营、精于算计、善于投机、八面玲珑,是识时务的“俊杰”。而这些所谓的“俊杰”实际上是一些强取豪夺的市侩之徒,是一些势利小人。

“《蟠虺》的价值含量是丰富的,作品呼唤的是对真的坚守,是对良心的忠诚,是对欲望、利益的抵抗,是人对自身的超越。这样的价值理念是需要与其对立的力量去压迫、毁坏、催逼和诱惑的,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其坚韧、纯洁与稀缺。”{4}这种观点准确而精当,但是很容易忽视小说的现实批判意义。

20世纪晚期,加拿大学者泰勒在论文《承认的政治》中厘清了认同和承认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认同”就是表示个体对人的本质特征的理解,对自己是谁的内在期许。而“承认”的关键在于自我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人的承认构成的。为此,泰勒提出,承认是人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内心需要。一个人要是得不到他人的承认或只得到扭曲的承认,他就会受到伤害或心理歪曲,有的甚至成为一种压迫形式,“扭曲的承认不仅表现为缺乏应有的尊重,它还能造成可怕的创伤,把人囚禁在虚假的、被扭曲和被贬损的存在方式之中”{5}。郑雄等识时务者,他们迫切地需要社会的承认,而在自我认同方面不断地突破道德底线,与我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圣贤理想背道而驰,也离现代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越来越远。《蟠虺》由此表现了鲜明的批判意识。

与之前的小说创作一样,刘醒龙在批判和揭露社会的阴暗面时并没有陷入绝望和虚无的泥塘。或者说,刘醒龙在小说创作中不忍心让读者在直面生活时,看不到希望和出路,从而在人物身上寄予了自己美好的理想。郑雄在曾侯乙尊盘真品即将失手的关键时刻,感受到了良心和正义的呼唤;老三口在监狱中幡然醒悟,最终道出了藏宝地点。这些都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信心和道德良心的呼唤。正如作者所说:“作为一名写作者,最应当信任的还是自己的内心。真正的写作是为了内心的悲悯、宽容、忧郁和仁爱。”

三、神秘的审美追求

小说《蟠虺》具有文化小说特有的品质,兼有世情小说的因子。同时,《蟠虺》一定程度上吸收了灵异小说、盗墓小说、悬疑小说等类型小说的有效元素,使得小说叙事具有通俗性的特点:题材独特、情节紧张、气氛神秘。小说精巧的构思和多样的手法显示了作者勇于突破自我,不断吸收新的营养,积极探索和丰富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技巧的努力。

小说的开端充满了吊诡,七十岁高龄的楚学权威曾本之收到一封用甲骨文写的信,写信人是死于1989年夏天的老同事。收信人的地址也非常奇怪,不是曾本之工作过的楚学院,而是写着“省博物馆背后,进东湖公园大门,过小梅岭、可竹轩,道路尽头俗称老鼠尾的半岛最前端先月亭前,周一下午四点十分独坐在此的曾本之先生亲启”。是谁写的信?甲骨文是什么意思?郝嘉为什么离奇自杀?郝文章为什么会偷曾侯乙尊盘?老三口因何而死?博物馆的曾侯乙尊盘如何被调包?这些都充满了疑问。小说以曾本之的视角,层层剥开,丝丝入扣。而这些谜团的一步步解开成为推动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动力。侦探小说叙事模式的运用以及通俗小说流行元素的吸收,《蟠虺》丰富了当下长篇小说的创作。

楚人事鬼敬神,他们怕鬼神,但更爱鬼神。楚人的日常生活弥漫着浓郁的神秘气氛。也许是得益于楚文化的熏陶,刘醒龙在小说中不断融入巧合和神秘因素,从而彰显了小说神秘的地方文化色彩。“巧合是一个人面对复杂人生的自信,也是一个人在纷繁的世俗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作家来说,巧合是灵感的一种来源。”如在先月亭尖顶的影子刚好指向老鼠尾藏宝地点,蒋介石临走和郝嘉临终都伸出三根指头,清明时,郝嘉墓碑下冒出的白雾;凌晨时,曾侯乙馆传来的鼓乐声;天亮时,防护柜里闻到异香;九峰墓地,曾本之用龟甲驱散冤魂;到龙王庙时,曾侯乙尊盘的失落……这些情节的安排,使作品弥漫着巧合和神秘气氛,凸显了小说的楚文化意蕴,从而丰富了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审美艺术。如果说蟠虺的纹饰使青铜器获得了飞扬的艺术生命,那么这部以蟠虺命名的小说作为审美艺术作品,也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风韵。

{1} 周新民、刘醒龙:《〈蟠虺〉:文学的气节与风骨——刘醒龙访谈录》,《南方文坛》2014年第6期。

{2} 刘醒龙:《青铜大道与大盗》,《文艺报》2014年6月9日。

{3} 洪治纲:《传统文化人格的凭吊与重塑——论刘醒龙的长篇小说〈蟠虺〉》,《文学评论》2014年第6期。

{4} 汪政:《刘醒龙长篇小说〈蟠虺〉:价值、知识与话语》,《文艺报》2014年6月9日。

{5} 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作 者:谢文芳,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研究。

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及影响 第4篇

关键词:儒家文化,现实意义,影响

一、什么是儒家文化

儒家又叫儒学、儒家学说, 或儒教, 儒学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仁”就是从“亲亲”出发, 推广为普遍的爱, [1]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和自我约束 ;“礼”是来自外部的规范, 内外结合是一个人高尚人格的完美体现。

儒家文化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 孟子时期得到发展, 西汉思想家, 儒学家董仲舒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思想 , 提出了一整套儒家理论新体系,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正统地位, 汉代以后, 儒家经典形成了四书五经。宋明理学使儒学发展演变为一种集儒、释、道三家文化为一体的理论体系。[2]

二、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及其教育思想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论和生平活动记录在由他弟子或再传弟子编成的《论语》一书中。[1]孔子兴办私学, 奉行“有教无类”的办学原则, 使“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 使教育向平民化方向发展。孔子的教学是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并重, 目的在于教育弟子“成人”, 既要使学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又要使他们追求仁、智、勇、知、意、情与真、善、美的全面发展。[3]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 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例如“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等。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 他认为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 让学生们各尽其才, 这样学生才会有所进步。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是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培养, 促进每个人的发展, 是非常科学的。目前, 有的高校在本科生阶段做得比较好, 值得我们去借鉴。例如他们采取分级教学的方式授课。以“分级教学”代替“同步教学”, 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编班,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很多高校也采取选修课的方式, 以满足各类学生的不同的需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只有学生自身对课程感兴趣, 他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这个道理。我想这就是孔子这位圣人留给我们后人无比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吧。孔子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 台湾将孔子诞辰日9月28日, 定为“教师节”。中国大陆也在讨论将孔子诞辰日的9月28日, 定为“教师节”, 可见他的思想影响深远。

三、儒家经典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 “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精神 , 儒家思想的主流大多含有这一思想, 强调人和自然的协调统一。几千年来, 这种理念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4]在这一理念下, 人们普遍认为人是自然的一分子, 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是与生俱来的。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 就没有人类的未来。人们对自然存有一种敬畏和感恩之心, 不是无休止地从自然中去掠夺, 疯狂地索取, 而是要保护自然, 回馈自然, 与自然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1]破坏自然就是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这会让人类为之付出代价的。这对今天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创建生态文明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让我们行动起来, 保护我们的大自然, 保护地球, 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2. “和为贵”的思想

“和为贵”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儒家精神主张“和为贵”, 希望建立和谐平定的人际关系。所谓“和谐”, 是指事物存在与发展的相对稳定的多样性协调统一。[5] “礼之用, 和为贵”, 意思是礼的推行与应用, 以和谐为贵。[2]“和为贵”的思想倡导和睦、和气、团结。按照礼的规则来处理一切事情, 就要求人与自然之间, 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之间, 国与国之间和睦相处, 彼此友好关系融洽。可见,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讲究“和”, 和谐, 和睦相处。

3. “和而不同”的思想

“和而不同”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和个人为人处世原则。“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的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但却不人云亦云, 苟同于对方 ;而小人恰恰与之相反, 小人总是在言语上迎合别人, 但在内心深处, 存有一种不够友善的态度。“和而不同”, 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 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 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2]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绵延不断,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她受益于“和而不同的”的文化观。传统文化“和而不同, 对外来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 并善于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 杨弃其糟粕。通过中外文化交流, 传统文化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并展现自身的精神面貌。[5]

四、结语

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待传统文化, 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批判地继承。对于那些儒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优秀品质, 我们要继承, 并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2]http://baike.baidu.com

[3]余同元.中国文化概要[M].人民出版社, 2008.

[4]高媛媛.儒家文化对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03) .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第5篇

烟台市戒毒所 原梓皓

人人都有父母,父母对于儿女,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慈爱。正是这种无私的爱,儿女从小就对父母有一种依恋和亲爱的感情,当儿女长大懂事后就想着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就是孝。孝是中国文化之根本,我国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

一、孝道文化的主要内涵

孝道文化有极其深刻的内涵,几千年来一直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封建社会亦是意识形态的精髓。孝道文化深刻的内涵既有丰富的文化理念,又有完善的制度礼仪。从“敬养”的意义上分析,主要包含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等内容。

敬亲:传统孝道文化的精髓在于提倡父母对于长辈首先要做到“敬”与“爱”,没有敬和爱,就谈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是说,对待自己的父母等长辈不仅仅是物质的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他们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老人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 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孔子认为,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保持这种“爱”,既心情愉悦地对待和关心父母及其他长辈。奉养:传统孝道文化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生活上物质上供养自己的父母及其他老人,即赡仰老人。“生则养”,这是孝敬老人最低最基本的要求。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证老人,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文化强调老年人在物质生活上享有优先性。常言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和“有子能替父”就是这个道理。侍疾: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功能逐渐衰退,身体虚弱,抵抗力差,易得疾病。因此,侍疾是传统孝道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简单的说,侍疾就是子女对患有疾病的老年人要精心侍候。比如老年人得了疾病,应当及时请医生诊断治疗,并细心护理,在生活上、精神上给予老年人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怀。

立身:《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所谓立身,也就是指安身立业,勤俭持家,是尽孝老人的基础。这就是说,做子女的应该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便于更好地实现孝敬父母和其他老人的愿望。儿女在事业上有了成就,家业兴旺,父母就会感到欣慰,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反之,那些一生好吃懒做,无所作为,家贫如洗的人,也可以说是对父母的不孝之举。

谏诤:《孝经》谏诤章曰:“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也就是说,父母的言行不一定完全正确,在父母有不义言行的时候,子女不仅不能随和顺从,而应尽力劝说父母,使其纠正不义之举,这样就能防止父母遭到不义的责备。

善终:《孝经》 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就是说尽孝道之事必须亲自为之,老有所居是对老人的尊敬,老有所养则老有所乐,对患病老人精心护理则解其忧虑,老人逝世时必亲自到灵前哀悼,祭奠时要遵从礼仪。“送老归山”也就是善终的意思,儒家的孝道思想把善终同样看得很重要,在祭奠和送葬时施行多种礼仪,以此来缅怀老人的一生,祭奠老人的英灵。

二、新型的孝道文化

传统孝道与新型孝道的最大区别,就是传统孝道既有基于亲情关系基础上的合理性因素,也有与封建社会集权政治相联系的不合理因素,拥有两重性,精华与糟粕共存。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思想快速进步,我国古代的以“孝治天下”的思想,以及为维护统治阶级愚昧民众的“三纲五常”等遗忠遗孝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而,现代孝道文化一定是去除了其不合理性的糟粕,而保留其合理的内核,向利于尊敬父母、家庭和睦、尊师敬贤、尊长爱幼、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等美德方面发展,也使新型孝道文化具 备更强的生命力,从而促进社会及人类的发展。

(一)奉养父母,善待双亲

奉养双亲,不仅仅是传统孝道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型孝道内涵的最基本要求。赡养父母即被视为子女当然的社会义务和道德责任。在子女年少,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时候,父母有义务抚育他们长大成人;但是父母年老体弱,没有劳动能力的时候,子女同样有赡养双亲的义务。这就是代际互助,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孝文化赖以形成的血缘基础。传统孝道中赡养双亲这一条非常符合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人类从小到老的自然规律,是极其合理的内容,必须要继承发展。

(二)敬爱父母,顺从长辈

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不仅仅是要满足老人物质生活上的需要,更要表现在敬爱父母上。敬爱父母就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一种一切道德美好感情的源头。传统孝道在父权主义的作用下,子女对父母往往是畏惧多于敬爱。现代社会,由于“父权”的削弱甚至被取缔,宽松的家庭环境使得建立于人格平等基础之上的父母和子女相互尊重、相互亲爱的情感易于形成。尊重长辈也是新型孝道文化的重要内涵。孔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也就是说,敬爱自己父母的人,都会尊敬别人的父母,不敢厌恶别人的父母,不敢轻慢别人的父母。这种由敬爱自己的双亲,推广 到敬爱所有长辈的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修养道德,完善自我

孝道教育就其实质来说是塑造人格的教育,一个能够成就大事业的成功人士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对父母行孝可以提高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从本质上说,儒家学派是道德学派,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培养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是儒家的重要教义,而其教育方法之一就是倡导孝道,事实也证明这种方法效果非常明显。因此,孝道教育实质就是塑造人格的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倡孝道,大力倡导忠孝仁爱、谦和礼让、诚信守义,利于培养我们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的精神品质,利于塑造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的理想人格。因而,进一步完善我们人格的忠诚、友爱、谦虚、诚信、自强等内容与孝道息息相关,亦成为新型孝道的重要内容。

(四)奉献社会,回报祖国

忠君报国一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抱负,自古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未有不能尽孝而能尽忠者”一说,可见传统文化中忠孝是分不开的。古代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只有能做到对父母长辈的孝顺,把家庭照顾好了,才能做到在社会工作中建功立业,成就一番宏伟大业。当今社会,行孝不仅仅是要求为自己的父母尽孝,要为祖国 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更为广泛意义上的孝道,从而达到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目的。新型的孝道内涵要求人们要自觉树立起为国家效力、为人民服务、为父母争光相统一的道德价值观。

当然,新型的孝道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以上四点的内容是孝道的核心内涵。

三、孝道的误区

孝道文化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之前,由于忽视了孝道思想的教育培养,致使一些人不懂得报效父母的养育之恩,更不懂得报效祖国的培育之恩。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一些家庭父母和子女之间不能和谐相处,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视老人为家庭负担。年老体弱的人不能自食其力,这是自然规律,应当有子女供养,这正是子女报答养育之恩和尽孝的时机。然而,有的子女则把老人视为家庭负担,不愿与老人在一起生活,甚至不愿供养老人,这些老人尽管有儿有女,晚年还过着孤单或游离的生活,有些多子女家庭,兄弟姐妹之间把供养老人的责任推来推去,谁都不想供养老人。有的是通过兄弟姐妹协商,把自己的父母平均分配,你家供养一个,我家供养一个,致使老年夫妇不能生活在一起相互照顾;还有的则把老人当作包袱一样甩来甩去,子女间按月份平均供养,都生怕多供养几天,甚至在接收或移交老人时 还要称一下体重。上述这些尽孝的方式,实质上是仅仅把尽孝当作任务来完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敬老人,反而是在不同程度地折磨老人,致使那些老人在社会上失去了应有的尊严,在家庭失去了长辈应有的地位。

二是顾自己而不顾老人。人老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肝、脾、肺、肠、胃和血管等器官就逐渐萎缩,耳不聪目不明,生活不能自理,心烦意乱,遇事爱唠叨,故有“年老体弱”、“老还小”之说。所以侍候老人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呵护,在生活起居方面照顾周到。然而有些人只顾自己生活得潇洒愉快,不顾老人的身心健康,把老人视为家庭保姆。有的人借口以事业为重,以“忠孝不能两全”为由,关心领导和上级比关心父母还要重要。这种人在领导面前是一张笑脸,回到家在父母面前就是一张“马脸”。他们经常在外面吃喝玩乐或游山玩水,从来不过问老人在家吃什么、穿什么、想要什么?老人生病了也不及时送医院诊治,与老人生活在一起也形同路人。有的人心里的“代沟”不可逾越,不愿意听老人的倾诉,不愿与老人交流思想感情,认为老人唠叨起来很烦人。老人的心里话不能在儿女面前倾诉,就会感到孤独、寂寞和压抑,这样无形之中就伤害了老人的身心健康。

三是婆媳不能和谐相处。常言道“媳妇就是养老女”,“儿子孝顺不为孝,媳妇孝顺才为孝”。一般来说,取了儿媳的 家庭,生活上就多了一个帮手,其父母就该享清闲了。然而,有的儿媳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很好,就是不能正确处理婆媳之间的关系,甚至水火不相容,待公婆牛马不如。既不帮忙做家务活,还对公婆没好言语,态度生硬。这样的家庭,往往当儿子的是听之任之,平时也跟着自己的女人起哄,所以一些老人只有叹道:“儿子结了婚就是媳妇的人了”。四是嫌弃自己父母无能。世世代代家庭之间的贫富之差本是正常存在的,这种差距是不可完全消除的。有的家庭确因父母能力弱小而贫困,有的家庭则因居住地自然条件差,或因天灾人祸而导致贫困。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子女,总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有能力,没有创造出良好的家庭生活条件。他们要么懒惰成性,无力或不愿意孝敬父母和其他老人;要么恨自己的父母无能,经常在父母面前发牢骚,不尊重父母,不孝敬老人。有的家庭尽管贫困,为了子女成才,不惜一切代价千辛万苦地送子女读书,目的是改变家庭贫困面貌,老了就可以享清福。可是当子女完成学业后进入了机关单位或企业就忘了本,摆阔气,讲排场,过上灯红酒绿的城市人生活,视父母为无知,嫌弃自己的父母,不愿把父母接到一起生活,甚至在别人面前还假装不认识。

四、孝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尤其是在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弘扬传统的孝道文 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乌鸦尚有反哺(用口衔食喂其母)之孝;羊亦知有跪乳(小羊吃奶时要下跪在地上)之恩,更何况人乎?试想,父母既有养育之恩,更有数十年如一日的教诲,为人子女者,能不义无反顾予以回馈么?尤其当父母处于垂老之年、贫病交迫之际,不尽子女的孝道,能说得过去么?可惜,这些浅而易见的道理,有些人却因“金钱至上”而被迫“靠边”。因此,一定要大力提倡并弘扬孝道,恢复它的本来面目,让孝道文化这一传统文化在新的形势下得以发扬光大。

其次,我们要继承发扬把敬老、爱老、养老等孝道文化重要内容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优良传统。我们略做考证便可得出结论,传统孝道教育的目标就是,使敬老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并通过社会教化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有效地营造出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鼓励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孝敬父母、爱护子女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尊敬、爱护和关心天下所有的老人和儿童,以推动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当代著名作家冰心就非常关心对子女孝敬父母的教育。她要求,对子女的教育不能只讲大道理,首先要教会子女如何关心父母、爱护父母。显见,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家庭和睦;只有家庭和睦才能社会安定;只有社会安定才能经济繁荣;只有经济繁荣才能国富民强。很多事例证明,孝敬父母绝不是一件小事情!孝敬父母的教育是最基础的道德教育。一个人,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不照顾、不尊敬、不爱戴,怎么能去爱他人、爱集体呢?如果一个人对生身父母都没有深厚的情感,怎么能升华出高尚的爱国之情呢?

其三,弘扬孝道文化,提高全体国民基本道德素质,是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孝道也是形成现代人际关系和谐的价值渊源,还可以说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事亲行孝,历来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基本要素。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怀的感情基础和道德基础。古代的孔孟儒学提倡的孝道,已不仅仅是一种通过行为表现出的人伦道德,而且还是一种社会性行为,行孝者对社会公德负责,肩负着社会责任。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和面临的现实看,正处在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期,旧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正日益碰撞、磨合,重 塑与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文化体系和体现时代精神的伦理精神,是我们所面临的道德选择。传统孝道文化中倡导的重根源、主入世的精神,对加强中华各民族的团结、齐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溯宗归祖和凝聚性的作用。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当代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出发点。现在有些人,父母生前不孝敬,等到老人死后却大办丧事,有权有势者甚至圈地筑坟,车队簇拥,络绎不绝,连日宴席,以显示其能“光宗耀祖”。这决不是什么孝道,而是借着父母的牌位显示自己的“荣耀”。这种现象是对传统孝道文化的歪曲和渎亵!而通过对这种“孝道”的批判,也正显示弘扬孝道文化的重要性和社会意义。其四,在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倡导孝道文化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口已逾1.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1%以上,尤其是,我国的老年人口基数大、来势迅猛,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迎来了人口老龄化。据有关资料预测,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2.8亿,约占总人口的20%,8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也将达2500万人。到那时,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相当于美国的总人口,两倍于日本的总人口,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将超过澳大利亚的总人口。可见,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中国的养老方式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这是几千年形成的 传统模式。中国的老年人口70%以上还生活在农村,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保障能力还比较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必须依靠家庭成员的扶助而安度晚年。他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料,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家庭养老是我国普遍认同的养老模式,它赖依存在的思想基础就是传统的孝道观念。为此,在我国倡导和弘扬孝道文化,这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效地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等,都将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刚才是从社会大环境来说孝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作用,那么,我们有的戒毒人员可能会想,我在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戒毒,现在没有机会,没有条件,没有心情尽孝。我认为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是消极的,每个学员都应该注意克服。那么,在戒毒所如何体现自己的孝心呢?

情感电影研究的文化及现实意义探究 第6篇

关键词:两性情感电影 社会变革 社会心理 女性电影

20年前,电视剧《渴望》中的刘慧芳曾经是那个时代贤妻良母的经典符号。而20年后,为小农意识所包围的贫贱夫妻,却早已演变成《箱子》中两性关系的紧张对峙。这大概也可以看做是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的一种曲折投射。当下社会现实中,女性权利的崛起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都表现明显。“超女”选秀时凸显出的中性时尚,“快男”中的男色消费,都呈现出女性权利对于男性既有文化空间的争夺和挤压。但是依然根深蒂固的男性意识,却未能适应这一两性关系被迅速重置的当下现实。因此,在传统男性的视野中,当代中国的某些新女性呈现出一系列让男人们感到陌生、威胁,甚至恐惧的另类表征。我们不仅可以从《箱子》这类极端化的厌女癖剧情中印证这一点,也可以在《爱情呼叫转移》等都市言情电影中看到它的律动。

在对新时期电影的深度研究中,一方面挖掘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以男性为中心的家族文化对家庭中两性关系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关注和讨论中国政府50多年来推行的男女平等政策对传统女性角色造成的冲击,以及夫妻之间重新建构性别关系和家庭性别分工模式的过程;再者,试图为现代人精神的异化、情感的隔膜与疏离、知识分子精神上的阳痿以及两性逐渐丧失沟通的欲望和能力等一系列困惑,找到一个较为合适的解决途径。这样的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倪震先生在对中国伦理电影的分析中认为:中国电影百年行程中,类型片的开拓是不平衡的,个别类型长期持续,有些类型则短缺或断档,但有两个类型却得以贯穿性地延续,一个是武侠片,另一个就是伦理片。就中国大陆而言,因为某些原因,武侠片在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处于断档之中。真正可以不因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动而得以贯穿延续下去的,便只有家庭伦理电影。而在家庭伦理电影中,对两性关系与婚姻情感的关注一直处于重要的位置。

从1979年舒婷发表《致橡树》以来,爱情婚姻中的男女,尤其是其中的女性,就没有停止过对平等爱情婚姻的努力与抗争。从传统社会的亲密依赖关系“藤与树的缠绕”,到现代社会的亲密平等关系“树与树的牵手”,电影在这30年中,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文革”结束后,人们思想上的樊篱其实并没有被彻底地打破。“文革”十年中,人性遭到无情的蔑视,人的尊严也遭到肆无忌惮的践踏,爱情这一人类生活中正常、美好而且必需的精神现象,更是遭到残酷的贬低甚至扼杀。“文革”十年的电影所描写的男女主人公,除了有革命的理想和不息的激情之外,再没有其他生理和精神上的“欲望”,爱情这一“专属于资产阶级的情感符号”更是与革命者的身份毫无关系。女性失去了自身独特的性别特征,成为面目模糊、为了革命可以牺牲一切的革命战士、英雄母亲,或者与男人毫无差别的同志。

“文革”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并解除了冰冻,也因此出现了家庭伦理电影的高潮,其中探讨两性关系的电影包括张其和李亚林导演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谢晋导演的“文革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胡柄榴的“乡村三部曲”中的《乡音》,以及谢飞的《湘女萧萧》,黄建中的《良家妇女》、颜学恕的《野山》等。这些电影皆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变革,对两性关系在其中的微妙变化,从各个角度和层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次离婚高潮,受经济大潮的影响,婚姻和家庭的稳定受到剧烈的冲击,表现两性关系题材的电影创作数量更是非常可观。与以前相比,这一时期的情感电影创作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一方面一些知名的导演继续以家庭伦理关系中的两性问题为重要关照点,在对两性关系的影像展示中,记录着中国文化及其两性平等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蹒跚脚步,并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男权社会下女性生存状态的卑微及其社会和家庭地位变化的观察与思索,代表影片有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活着》、《我的父亲母亲》,夏钢的《大撒把》、《无人喝彩》,李少红的《红粉》等;另一方面,更多导演包括新晋导演,也将目光投射到这一题材中去,开始更为直接地探讨家庭中的两性情感和生活状态,代表影片有黄建中的《过年》,陈国星的《离婚大战》、《编外丈夫》,胡雪杨的《留守女士》,徐耿的《给太太打工》,宋江波的《离婚喜剧》、《离婚合同》,等等。这些导演的努力使得关注两性题材的电影贯穿了整个20世纪90年代。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两性生活的变动轨迹,不断地演绎着单行、并行、交叉与加载,对两性生理及心理特质的不同理解,对幸福本源的不同追求,使得当今社会的两性关系在不断衍变中派生出千姿百态的生活模式,立体而且生动。两性关系也不再墨守成规,从单身独居到未婚同居,从精神恋爱到现实婚姻和婚外情,两性关系进入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热闹喧嚣”时期。

进入21世纪,对两性题材电影的探索更是呈现出蔚为壮观之势,并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首先,以长时间段的时间跨度作为电影主要叙事时间的处理方法依然存在,但以家论国,并借助家庭中的两性矛盾和冲突来重点反映时代历史变迁的大主题,却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历史开始退居到幕后,而历史中的人则一步步走向了前台,电影不再将两性关系当作书写历史文化和国家政治叙事的载体,代表影片有《周渔的火车》、《芳香之旅》等。其次,对两性情感、两性关系的表现,开始逐渐替代传统伦理电影中对代际间沟通交流的表现,代表影片有《一声叹息》、《手机》等。再次,两性危机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得以展示,突出表现当代人的世俗焦虑和现代生存困境,其中尤以男性性焦虑为重要表现。这种焦虑同时伴随着对婚姻和两性情感及其交流的焦虑。婚姻作为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关系”,作为一个“微观社会的、可定标记的单位”(托尼·阿纳特勒拉),其中的某一个个体或者双方一旦陷入对可能丧失本身存在的焦虑,那么其婚姻关系往往会面临严峻的考验,代表影片有《谁说我不在乎》、《好奇害死猫》、《双食记》、《鸡犬不宁》等。第四,女性主义的文化表达,从“一间自己的房子”的女性独立自我的诉求和希冀,进入到“花与花联合起来”的女性命运的新的思考,代表影片有《假装没感觉》、《爱情的牙齿》、《牛郎织女》、《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第五,“后现代类家庭”的电影展现了社会转型时期都市人的情感困境、心理困境和生理困境,代表影片有《开往春天的地铁》、《幸福从邪恶中穿行》、《绿帽子》等。第六,两性题材电影叙事的多类型、多风格的局面开始出现,代表影片有《好奇害死猫》《箱子》等。

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形态,两性关系的传统归宿——家庭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尤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自给自足、家族观念强烈、结构相对稳定、凝聚力较强的家庭,受到现代化潮流的迅猛冲击,家庭制度和家庭观念也面临着时代的严峻挑战,出现了所谓的家庭危机和婚姻危机,而两性关系也随之进入焦灼状态。进入20世纪80年代,家庭危机演变成了全球性的社会和文化热点问题。据中国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我们已经进入第四次单身潮时代和第四次婚姻革命时代,一次以婚姻观念的变化为表征的生活方式的变革正在进行。

面对这一激变的社会现象,主流文化也作出了迅速的反应,电影人敏锐地捕捉并参与了这一社会和文化问题的探讨。在两性题材电影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存压力与物质至上的原则,导致两性之间存在着空虚、暴力、虐待、性问题的困扰以及由此而来的男女两性之间的自私和冷漠,即所谓的“冷暴力”。同时电影开始应和回归和谐平等两性关系的社会吁求,代表的是主流文化的声音。

综上所述,两性题材电影应和了当下主流的价值观念。中国文化与传统向来非常注重家庭和谐,家庭伦理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国人的内心深处。经过“五四”和“文革”,传统的家庭伦理受到极大的冲击。而改革开放带来的价值观、爱情观、婚姻观的震荡与变化,也使传统家庭中的两性伦理关系正在变得日益脆弱,触碰着国人当下同样脆弱的神经。因而,可以说电影在两性关系的选材上真正反映了中国人当下的生活状态,契合了中国人普遍的、处于变动中的价值观念。千百年来,两性之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于彼此的关系产生如此深广的疑惑、焦虑和迷茫。这种疑惑、焦虑和迷茫的情绪,不仅在新时期的中国存在,而且也正犹如瘟疫快速席卷着整个世界,并在西方成为整个时代的主题。而作为重要而有力的传播媒介的电影,无疑应该为这种左冲右突中寻找出路的两性心理代言。

参考文献:

[1]倪震.中国电影伦理片的世纪传承[J].当代电影,2006(1).

[2]杨远婴.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电影[J].当代电影,1990(3).

[3]戴锦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

影[J].当代电影,1994(6).

[4]应宇力.女性电影史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M].北京:生活·读书·新

现实文化 第7篇

在当前条件下,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随着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品牌化”成了企业经营中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但由于“品牌”理念与建立“品牌”之间存在的转化误区,目前酒店业的“品牌”化战略一直步履维艰。“文化品牌”战略的提出给酒店经营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它使得“品牌”理念与建立品牌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核心就是以“酒店企业”的文化为基础,形成一个有利于识别酒店企业的名称、名词、标记或企业内涵,使之与其他企业有效的区别开来,从而在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营造文化品牌战略,之所以具有可操作性,是因为它是以酒店的文化基础为后盾的。它是酒店文化的理论与现实上的升华。

按现在通常的说法,所谓酒店文化是作为酒店系统的独特的物质和精神领域的生产者所特有的群体文化。它作为微观文化或亚文化,是国家(民族)大文化系统的一个部分,其源泉是民族的传统文化。由于各国大文化系统的不同,也就具有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我们对“酒店文化”的精确定位是确立在大文化系统的精确定位的基础之上的。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民族系统的文化特征的对比来确定我国饭店文化系统的一些特点。

一、美国的文化特征

美国从历史来说,虽然远不及英、法等国的历史长,但无疑它才是西方文化的代表。资料显示,1993年在全球放映率最高的100部外国电影中,有84部是美国电影,现今,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公司,不但汇集了西方世界绝大多数的影视精英,也汇集了包括全世界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电影明星、导演和电影制作人。此外,美国的MTV以及美国的迪尼斯乐园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无形出口产品”即“文化品牌”。概括来说,其文化特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包容性。美国文化是一种典型的移民文化,先是英格兰人,再是操着英语的信奉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等的移民,还有非洲人和东方人的移入,使新生的美国文化具有了最大的包容性,成了移民文化的一个大熔炉。美国文化,一是“新”,二是“多”。“新”是指其文化形成的历史还不算长;“多”是指其文化是一个多元化的聚集地,各种文化的兼容并蓄构成了独特的美国文化。

2、民主自由性。最初的美国移民是遭受欧洲教迫害的一些人,他们为了追求自由来到了美国,从而使“自由”成了美国的一个代名词。美国在北美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中逐渐形成了争取独立、民主、自由的传统,而美国的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崇尚的也是一种“自由竞争”的文化,经济人理性,土地私有,自由经营,使美国的自由经济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

3、开放性。美国文化的发展与它的西进运动和大陆扩张紧密相连,外来移民文化的输入,国内人口的频繁迁移决定了其社会具有开放式的特点。

二、日本的文化特征

关于日本的文化特征,人们众说纷纭,一种认为,日本文化的特质是建立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之上的,是属于典型的东方文化的延伸;也有人认为日本文化的实质是“二元性”,即先是东方文化的移入,后是西方文化的介入,其具有联系东西方文化的“二元性”特征。当然,更有一些人认为,日本文化的实质是依赖性——一种被动的寻求爱的心境和寻求保护的期望。在日本,这种依赖性对个人精神和感情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整个社会的结构都是建立在满足这种需要的基础之上。日本社会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浓厚的儒家文化意味。日本文化从属于东方文化圈,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日本的许多生活习惯、命名、文字等都可以找到儒家文化的痕迹。

2、新潮的西方文化。日本人善于学习和接受。特别是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加快了向西方学习的脚步,迄今为止,日本已经成为少数几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日本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

3、日本人具有家长式的统治。群体主义和家族主义、崇拜强大的组织和权威。自古以来,在社会伦理中,日本人更多的强调群体而非个人的贡献,在日本的组织当中,每一个成员按照他进入组织的时间顺序确定相互依赖的关系,并且,这种相对的个人次序很难改变。组织的权威受到绝对的尊重,上司与下属之间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4、日本是一个“男性化”和“团体化”的社会。迄今为止,即使受到西方自由主义的冲击。日本的“男性”在社会中仍然享受各种特权。例如:终身雇佣制,往往只有男性雇员才可以享受这种权利。日本还是个团队精神较强的社会,他们总是力图避免团队内的冲突和竞争,提倡群体的共让和妥协,提倡保守主义,不允许个体背离社会规范和道德。

三、中国的文化特征

我国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长期历史演变中积淀而成的中国文化,既有反映中华民族基本特征的精华,又具有不少落后的东西。中国文化最鲜明的特色是人本精神。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人总是宇宙的中心,事物的主宰,天地间最优秀的生物。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但是在这种最鲜明的特点背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当中,也包含了一些封建主义的东西。例如:对人性的迫害,对女性的“三从四德”的要求等。无论如何,中国哲学一直以追求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为命题,而所有关于自然、社会规律的探讨都是围绕这一命题展开的。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特征。

中国文化的第二特征是统一与和谐的原则。中国哲学习惯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善于从整体中体悟宇宙的规律。认为一切都是一个整体,各局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事物才是最全面、最真实的。由此,中国哲学中形成了整体、和谐、统一的观念,强调发挥集体主义精神,不以个人的得失为重,培养谦虚、有礼、忍让耐劳、勇于牺牲小我而顾全大局的价值取向。

很显然,中国文化的第一、二个特征具有哲学上的矛盾性,中国哲学想在个人自由发展与整体统一中找到一个均衡点。结果却把自己引入了一个极大的误区。这也是中国哲学在几千年中长期得不到发展的质的原因。而正是由于中国文化具有了上述二大行为特征,从而使我们至少可以在现实中归结出我们的文化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中国文化的变通性特点。由于中国哲学中具有生生不息的文化观念,从而使中国人在现实中面对问题,很容易从多个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而使思维具有了发散性。易经曾把整体视为一,又为“太极”。曰:“太极变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直以此推行下去,直至弥诸六合。另一方面,易经又可统之有序,收之有无,追藏于密。掌握这个规律,才能一分为二,合二为一,在事物相辅相成中去变通。去发展,生生不息,以至于无穷。

2、中国文化的中庸之道特点。强调发挥人性的平衡,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统一,这就要求人的行为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在两个极端中寻求规律的重心。

3、中国文化的理性特点。也即中国文化伦理和道德的理性。中国人强调五伦的道德观念:即从家庭父子、夫妇关系中建立起一种伦理道德,并推行到君臣之德、朋友之义,处世之术等。五伦道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之点。

由此,我们可以归演出中国企业文化最突出的应该是以人为中心,专注于职工的能力释放,道德培训和感情投资。借鉴西方文化的精神,我们的企业还应强化集体主义,使整个企业形成一个统一的价值观念取向,追求一个共同的企业目标。这种企业文化,应该明显区别于西方理性主义的“冰冷”的企业文化,建立一种具有明显东方人本文化特色的“温情”式企业文化,以形成“硬”式与“软”式两种完全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我们的任务是把这两种管理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达到效率和结果的最优,最充分地发挥两者之优长。这是因为,“硬”管理具有外形的模式,它的各种功能与机制明晰且相对稳定,这符合西方强调理性的思维方式。而人的思想感情是不确定的且富有极大的伸缩性和“潜在性”。“软”管理正好是与人的因素不确定性相适应,富有灵活性,能更好地适应人们生理和心理上不同层次的需要。把人内心深层潜在的积极性诱导出来,并作为一种内动力导向企业目标,从而把企业活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已达到提高企业效率之目的。一般认为,中国企业文化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可以把“理性主义”和“灵性主义”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也是由中国文化所提炼出来的最根本的中国企业的文化特点,也是我们建立文化品牌的一个最核心的基础。

由于中国酒店与西方酒店无论是在建筑风格还是在室内服务与设计上具有鲜明的差别,因而,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文化品牌”可以起到标新立异的效果,从而在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中形成不同的风格,使酒店同他国竞争对手有效地区分开来,使酒店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以中国文化为底蕴的“中国品牌”去吸引国外的消费者,使国外的消费者到中国酒店后既有到家的感觉(心理熟悉),又有新颖吸引人的感觉(中国文化的独特底蕴);相反,我们一定要使国内的消费者具有新颖和到家的感觉。因而,正确的“文化品牌”应该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反映。对外是侧重“到家”的感受,而对内则侧重“出国”的感觉。

酒店“文化品牌”实质是“酒店文化”理论与现实的升华。文化是内容,品牌是形式,内容通过形式起作用,因而酒店文化只有形成一个品牌才会具有竞争力。单纯的文化是不会给企业带来利润的。我国的一些著名商标品牌,比如“泰山”、“孔府”都具有文化的深刻印记。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呈现出的基本趋势是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一体化,现代“酒店”业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对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也具有更深的作用。当代酒店企业的竞争,表面看来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深一层是企业素质的竞争,再深一层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而反映到形式上就是“文化品牌”的竞争。

酒店作为社会企业的组成部分,其文化作为企业的独特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财富的集中反映,文化观念的变革同样也是饭店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主题。从事酒店市场经济建设,就必须注重文化建设,重视文化沟通、文化导向和文化创造,注重文化在饭店经济发展和改革中的作用,形成自己企业独具特色的“酒店文化”品牌。

当前,从我国饭店企业的现状来看,一方面,文化的渗透功能和整合作用在加强,饭店在竞争中更加广泛地重视使用文化手段和文化营造,实行文化管理和文化控制;另一方面,饭店企业管理层与员工的融合,管理方式中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已经改变了过去企业文化的内涵。过去的企业文化往往停留于表面的规范,成为一种夸夸其谈,装点门面,相互雷同的面纱。新时代的饭店文化和特征在于强调企业员工的高素质水平的充分的创新性;强调对服务对象的充分尊重、强调饭店管理要以创造生产力和提高竞争力为目标。

总之,在酒店管理中建立“文化品牌”是酒店文化理论与现实的升华。饭店文化是通过观念的变革,达到行为的整合;是通过对个体的引导、规范,达到群体的统一、和谐;是通过思想的共鸣,达到力量的凝聚,是通过精神的内化,达到物质的扩张;是通过内部的创新,达到外部的共生,这些都充分说明,饭店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因此,在酒店业的管理中,与其舍本求末一头扎进凌乱矛盾和没完没了的事务堆中,还不如去正本清源,以纲带目,这个纲就是文化,就是“文化品牌”。而“文化品牌”是根植于文化从而普遍根植于人的思想中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当万众一心的时候,获得胜利将是无疑的。

摘要:国际上的饭店,无论是新的,还是老的,都是十分重视品牌的确立,因为品牌的认可,实际上就是竞争优势的确立,市场地位的确立。创造“品牌忠诚”已经成为世界上各大饭店集团的重要市场策略。纵观国内外一切成功的酒店企业,相当的一部分都是“名牌”战略的得益者。

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基础 第8篇

关键词:石化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价值观念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已经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与此同时,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员工思想空前活跃。对于我国石化企业而言,在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对国际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无论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还是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我国石化企业都迫切需要通过企业文化的转型、再造、融合、提升,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1 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呼唤石化企业文化的发展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大型石化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之一,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肩负着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所以它们不仅是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直接承担者,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理应在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方面有所作为。在长期的发展中,我国石化企业所培育和创造出的精神文化财富已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和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瑰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石化企业应该而且必须在建设先进企业文化中继续发挥示范和主导作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在提高效益、促进发展的同时,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承担社会责任和为社会繁荣发展作贡献的先进企业文化,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1]。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要求石化企业文化的变革

石化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石化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这不仅要求企业的管理体制的转变,而且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要完全转移到符合市场规律的轨道上来。我国石化企业必须适应这一转变,牢固地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为用户服务、用户利益至上的主要价值取向,以市场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自主观念和开拓创新观念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管理思想,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建设和优质的营销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经营作风,以人本企业的文化特色和竞争优势,来指导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各项活动。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改变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高企业员工素质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3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石化企业文化的更新

中国加入WTO,随着市场的逐步放开、关税的减让、非关税措施的取消、外商贸易权和分销权放开,以埃克森美孚、BP、壳牌、道达尔菲纳埃尔夫、雪佛龙德士古和大陆菲利普斯公司为代表的国际大型的石化公司纷纷瞄准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进口石化产品涌入中国。与这些国外大型石化企业相比,我国石化企业在市场意识、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产业结构、人才素质、技术开发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我国石化企业参与国际石化市场的竞争,既需要弘扬我国石化企业的优良传统,更需要吸收和借鉴国外石化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通过体制、管理、人才、文化等因素的整合,在传统的企业文化中更多地融入以人为本、成本效益、开拓创新、竞争合作和诚信守信等现代意识,造就懂得跨国经营和高新技术的专业人才,树立客户至上的经营观念,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使我国石化企业文化能够适应国际竞争中的文化差异与文化沟通,提升石化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

4 社会转型引发的价值观念的变化推动石化企业文化的转型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转型的速度大大加快。当代中国以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主要标志,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从相对封闭社会转向多元开放社会的转型时期,经济成分、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以及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等日趋多样化。从单纯重理想、重荣誉到重实际、讲实惠,从国家、集体利益至上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兼顾和统一,从平均主义到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标志着由社会转型而来的人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与多样化,“以人为本”、“效率优先”、“公平竞争”、“创新发展”、“多元开放”等现代观念深入人心。同时,经济结构、利益格局的调整也引起了一些人价值观念、道德行为的扭曲,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社会转型及其所引起的价值观念的变化,一方面给石化企业文化带来了活力,为企业文化的变革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也使得在传统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环境中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和员工的思想观念与现实生活产生了较大的距离,社会上的一些消极、不健康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对石化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的价值观念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社会转型必然引发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变革,即文化的转型,也自然要求作为社会亚文化的石化企业文化的转型与创新[2]。

5 企业重组改制需要石化企业文化的重塑和创新

企业重组改制需要石化企业文化的重塑和创新。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石化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组、改制、上市、兼并和联合,这不仅涉及企业管理体制、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福利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还涉及到企业文化的整合。在石化企业的重组和改制过程中,无论是从企业的实际运行,还是从解决企业员工思想问题、转变员工思想观念的角度看,都必然地要求原有石化企业文化的变革和重塑。石化企业必须将体制改革、资产重组、人员重组与文化整合紧密结合,在重组改制的过程中,引入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赋予传统的石化企业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尽可能地减少文化冲突,最大限度地降低文化碰撞所带来的组织成本,构建起与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和现代管理理念相协调的企业文化,才能加快石化企业重组改制转换的进程。但是,从石化企业的目前状况来看,与各项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相比,石化企业及其管理者、员工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明显滞后,特别是重组合并企业文化之间的冲突成为制约重组改制的关键性环节。当然,重组改制同时也为石化企业文化的重塑和创新也提供了历史机遇,石化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企业重组改制的这一契机,把企业文化建设和文化观念变革自觉纳入到企业重组改制的整体规划之中,重塑企业价值观,建立起与新的企业经营机制相适应的、具有石化特色的企业文化,推动石化企业的改革与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影响以及石化企业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为石化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奠定了现实基础。特别是随着石化企业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进行重组改制、结构调整、业务整合的进程加快,装备和规模不断提高,必然要求有先进的科学的精神、思想、文化与之相适应,生产经营管理必须同思想文化建设相结合。所以,石化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被动的无意识的企业文化转型走向主动的具有战略规划企业文化建设中来。通过实施企业文化战略,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充分发掘人的积极因素,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建立和重塑企业文化,使之更加符合时代特征和企业发展的要求,为石化企业持续、有效、快速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R].2005.

朗读:一种现实的“语文化”途径 第9篇

一、把教学目标作为朗读的起点

“标”即教学目标。 “向”即指向性。 在课堂教学活动展开时, 每个读的环节都应该有明确的“行为指向”。 读全文是为了什么? 读某个段落是为了什么? 读某个词某个句又是为了什么?教师都必须精心细致地考虑设计。 我们在设计“读”的教学目标时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层次性

在阅读教学中, “读”可以成为主要抓手, 但每一次的“读”都应该是指向性很明确, 训练目标层次分明, 循序渐进, 保证学生在每次读后都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 以《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目标设计为例, 每一次的“读”是为什么而“读”交代得非常清楚。 课文从读通顺—读流利—个性读—品读四个层面展开, 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 层次分明, 循序渐进。

2.向心性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应始终围绕文章中心提出, 使学生的每一次朗读都对课文中心加深一次理解。 以《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修改后的教学目标为例, 第一次“读”是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次的“读”是熟读课文, 第三次的“读”是读出自己的感受, 第四次的“读”是品读诗句。 这四次“读”是四个层面上的“读”, 课文的中心在这四次朗读的过程中层层深入, 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把握也是步步加深。

二、把“形神统一”作为朗读的支点

这里的“形与神”主要是指朗读指导的“形”与“神”。 朱熹讲读书需“眼到、口到、心到”, 而“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 意思是理解得深, 才能读好, 没有“意会”, 焉能“言传”? 朗读自然需要一定的技术借以准确地传达出内心的感受, 这是朗读知道中“形”的问题;但倘若朗读者并没有被文本唤起内心中的情感波动, 只靠“轻、重、停、连”等技术行为支撑整个朗读, 那么朗读情形及其对孩子日后的影响又会怎样呢? 特级教师孙建锋执教的《最大的麦穗》一课中的三次评价, 角度各不相同, 却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 把阅读的技巧、阅读中的情感表现、阅读的个性化体验等以最能让学生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们。 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 朗读指导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技术问题, 实则在其“神”, 它首先是一种精神与情感的导航。 “形”的指导是为“神”服务的, 通过 “形”与 “神”的统一, 让读与思同步, 与情相伴, 学生肯定会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三、把“情景交融”作为朗读的重点

“文章不是无情物”, 岂能读之无情? 要把作者的感情转化成自己的感情, 必须设法使学生的心态融入语言角色, 同步进入语言所描绘的感情氛围中, 正所谓“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 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

首先, 教师对文本深刻理解, 以情激情。 其次, 教师注重语言点化。 我们深刻意识到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美的语言, 是点化激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要做到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再次, 启发学生合理想象, 升华对作品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许多发现是极具发散性和创造性的, 这是学生身上体现的最可贵的思维方式。 尊重学生的这些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不仅是教师最应具备的教学修养, 而且往往可以抓住学生瞬时的灵光, 捕捉学生动情的联想想象以达到激情、感知、深化理解的教学目的。

四、把语言内化作为朗读的生长点

语文是一门具有灵性的学科, 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死死地抓住课本读死书, 死读书, 那只能培养出一些照搬教条、缺乏创新的“老学究”。 因此, 我们还应使语文教学中的“读”活学活用,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实现由外而内的转变, 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 我有以下建议。

1.“读”出个性

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 总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接触新的阅读文本, 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不能以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 以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情感的个性化, 而不是统一标准, 以一概全。

2.以 “读”导写

“读”的内化可以体现在让教师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将书上抽象静止的文字读“活”, 化为自己的东西。 认知冲突, 阅读期待必然大大激发学生阅读范文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让“读”成为内在的需要。 此时, 教师可尝试让学生认认真真读, 仔仔细细比, 实实在在议, 兴致勃勃演……不多时学生便能将范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 设计写话训练, 一定事半功倍。

朗读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要求由低到高逐步训练, 要注意教学目标上“标与向的一致”、注意朗读形式上的“数与质的对应”、注意朗读指导上的“形与神的统一”和“情与境的交融”, 使学生的阅读发生“外而内的转变”, 从而得到生长。

摘要:朗读教学, 魅力无穷, 能量巨大。作者提出了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注重教学目标“标与向的一致”、注重朗读指导“形与神的统一”和“情与境的交融”, 使学生的阅读发生“外而内的转变”。

关键词:教学目标,数质对应,情景交融,形神统一,语言内化

参考文献

[1]张长青.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

[2]《语文》新课程教学方略.现代教育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3]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 1986.

[4]林天行.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研究和探索.湖州师范学院.

教师文化:新入职教师的现实选择 第10篇

一、教师文化, 新入职教师的现实选择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理论, 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专家水平。[2]由此可见, 教师的专业成熟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教师在职业发展中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每一阶段经历的时间各不相同。教师的成长往往有个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教师的内在专业结构得到改变或突破, 也被称为教师的快速成长期。教师成长的关键期有两类:一类是外在关键期, 指由重大社会事件所发生的;另一类是内在关键期, 教师专业的自然演进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期。教师往往都要做出某种选择或者抉择等。这种关键期为教师的发展布下了许多契机, 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2]入职期的新教师恰恰出在这个关键阶段。新入职教师通常指刚刚走上工作岗位, 还没有确定自己专业位置, 处于职业探索阶段的0-3年的教师群体, 这个阶段教师在新的角色适应上和心里上都将面临着新的冲击, 这些冲击很容易使新入职教师产生不安和焦虑甚至对以后的发展方向产生迷茫, 不知所措。为此, 学校需要从教师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新入职教师的问题。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中的亚文化, 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身份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情绪以及行为反应等等。[3]教师文化是一种力量, 一种资源, 更是一种境界, 对新入职教师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为新入职教师的角色适应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在新入职教师的存在和生成中, 文化环境不可或缺, 因为这种环境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定向和发展方向的生成。事实证明, 新入职教师发展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生活环境中一定的文化气息。这种文化气息不仅表明有助于新入职教师发展的有利情形和阻碍新入职教师生成的不利情形, 而且表明了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 即使没有有利条件或尽管存在不利的情形, 新入职教师的存在与生成仍将进行下去。其二, 教师文化是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点。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文化体现了教师职业的根本特征, 也是教师职业功能之所在, 它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内涵。教师文化能使新入职教师有意识地把追求理想的专业发展变为自觉行为, 并始终保持自我更新的发展方向。由上述可知, 教师文化对新入职教师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由于现存的教师文化有着一定的“病理”反而阻碍了新入职教师的发展。

二、当前教师文化中存在的“病理”

1. 学校文化中的官僚主义

学校是教师生活的最大单位, 是教师文化的母体。[4]因此学校文化对新入职教师有着重要的影响, 但由于当前的学校文化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不利的情形反而阻碍新入职教师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学校机构中的官僚主义, 学校官僚组织提供了一套额外的话语, 并且影响了教师们的发展。官僚组织控制了学校生活的内容, 只有它们能决定何时何地, 谁可以谈论什么话题, 以及什么是恰当的可行的。通过这些话语的输入, 新入职教师或多或少的地变成了被指定扮演的“角色”, 新入职教师在实践中的个性被剥夺了。学校中的官僚机构也使一些教师有过度的物质需求, 对工资不满意, 对现有地位产生恐慌, 他们缺乏对新入职教师的承认与支持, 身上充满不确定性, 这样的态度无力带动工作气氛, 无法使新入职教师对教学进行冷静的整合, 对现状只会接受而不知反思。另外, 学校官僚机构中还存在着教师分权现象, 这种教师分权正如美国学者肖特、格利尔和麦尔文等人所提出的“没有进展的学校”这种教师赋权学校模式一样, 新入职教师在这种模式中没有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 进而使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表现为消极、应付, 对学校没有归属感, 不会把自己当做学校的主人, 因而也就会减轻他们对工作的投入。结果新入职教师在学校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他们的职业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2. 教师文化中的个人主义

应试教育背景下, 教师的教育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构成了传统的个人主义教师文化。个人主义是“教师羞于与同事合作和接受同事的批评, 教师之间没有合作共事的要求与习惯”, [5]它强调权利的优先性、强调自我的自觉能力和独立性、强调自我免受制约的自由。教师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成为一种强大的惯性力量同时损害了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的长远利益。经济物质利益激化了个人主义思想, 有些教师为了争名次、评职称、拿奖金, 从不考虑其他教师的心理感受, 一旦自己不能获得就嫉妒或仇视他人, 好像其他教师是自己不能得到利益的根源。请问在这种情况下, 有谁愿意对新入职教师敞开心扉呢?新入职教师无形中便被孤立起来了。

个人主义使新入职教师遇到了许多困难:其一, 许多教师认为新教师缺乏经验, 教学能力欠缺, 不愿与其搭班, 这使新教师很难有机会向同事学习, 进入其他人相同或相邻的领域。合作的缺乏限制了他们学习的机会。其二, 个人主义还表现在一些教师不愿意让新入职教师观摩他们的教学, 即使这样活动被认为是潜在的宝贵的学习经验。其三, 人际关系淡漠, 新入职教师离开自己熟悉的学生生活, 初为人师, 心理上需要经历一个适应过程, 淡漠的人际关系加重了教师的失落感, 无形中延长了适应期。

不少学校为了减轻个人主义的不利影响, 有意识地安排新入职教师进行结构性合作, 这种教学伙伴关系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新入职教师消除专业孤立的感觉, 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但这些结构性安排未能达到真正的自发的合作, 自然也就无法消除教师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因此,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 “个人主义教师文化阻碍了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 不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改善;导致了教师封闭的心智模式, 不利于教师批判性反思能力的培养;导致了教师职业孤独, 不利于教师获得外界的情感支持。”[6]

三、良好教师文化的创建

教师文化的建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思想、知识、情操和价值观构成了部分的教师文化, 这是社会体制作用的结果。因此, 建构教师文化必须将教师内在因素的改变和外部条件的支持有机结合起来。

1. 愿景信念共建

愿景是一种关于未来的思想、意向或景象, 即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见解。组织的共同愿望, 能使不同个性的人凝聚在一起, 朝着组织共同的目标前进。当人们真正共有愿景时, 这个共同的愿望会紧紧将他们结合起来。沃伦·本尼斯指出“在人类组织中, 愿景是唯一最有力的、最具激励的因素”。[7]教师文化对于新入职教师影响的核心在于共享的价值与信念, 有了共同愿景, 就有了奋斗的目标与动力。在追求与实现愿景的过程中, 新入职教师就会自然产生勇气, 去做任何为实现愿景所必须做的事情, 而教育信念是教师内心深处对教育价值的最高默许, 是教师的精神向导, 直接影响教师的行为并决定着教师个体成长与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效果。它伴随着教师的成长而成长, 并影响着教师的教育实践以及教师的发展, 教师的信念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学校教育的成败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进行教师文化的构建我们首先要确立教师合作的共同愿景与信念。

2. 制度文化规范

制度文化是教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师文化的内在机制, 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建立规范化的制度文化, 对新入职教师的行为具有导向、规范和陶冶的功能。为此, 学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构建, 一是建立“文化型”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评价是一个“指挥棒”, 具有导向的作用。[8]当前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可以称之为“技术型”或“功利型”, 这种评价将教师专业化程度和成就与某些可量化的技术性标准线性联系起来而忽视精神文化的涵养。“文化型”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并非完全否定技术性标准, 而是要在可量化的技术性标准与不可量化的文化性标准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 既要评价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 又要评价教师的敬业精神、专业意识、道德风貌等精神文化的发展。二是将学校建设成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地方。学校是教师生存的场域, 学校的文化品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文化品位。学校要恢复文化的本性, 努力提升文化品位, 成为教师精神文化的“家园”。首先要用人文性的制度守护教师的精神家园, 凸显新入职教师的主体地位, 避免制度对新教师自主精神的制约。尊重新教师精神生活的需要, 尊重新教师的专业自主权, 让教师可以心无旁骛地驰骋教场、自由发展, 不断完善自我。其次, 构建学习、研究型学校文化。以校本研究为平台, 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一个“学习与研究型组织”, 倡导教师间民主平等、交流合作、崇尚学习、研究创新, 使学习、研究成为一种文化, 成为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这种学习、研究型文化一经形成, 将成为引领和激发教师文化品位提升的巨大精神力量。

3. 启发文化自觉

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其学习型组织理论中谈及心智模式时指出, 在人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心智模式。[9]新入职教师若想获得较快的发展就必须进行自我文化反思, 使自我的心智模式符合教师文化从而实现自我建构。为此, 新入职教师自身要努力提升职业境界, 确立更高的价值追求。教师要超越单一的“职业定向”, 努力领悟教师职业的文化内涵, 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收获尊严和自由, 从教育实践中体悟职业的内在价值和生命的升华, 从不断学习和创造的硕果中享受职业的成功和乐趣, 真正体验到教师的幸福, 建立一种“教育人生”的观念。另外, 新入职教师要形成善于反思的文化品格。反思是主体不断地反省和检视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而进行的自我建构、自我提升的活动, 反思是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途。反思可以帮助教师走出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泥沼, 不断修正自己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和教育行为, 逐步完善自己。更为重要的是, 反思不只是作为应对教育改革的一种权宜之举, 而是要融入自身的品格, 成为文化更新、推动自身发展的内部机制。

参考文献

[1]张传燧.论教师的生存方式及其现代转型[J].教师教育研究, 2007, (3) :6-11.

[2]刘国华编著.从新手走向专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7:4.

[3]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3:248.

[4]谢翌.单位文化:教师文化的根基[J].外国教育研究, 2008, (11) :59-64.

[5]翟艳.论教师文化对课程实施的影响[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4, (6) :19-21.

[6]邓涛, 孙启林.论个人主义教师文化及其变革[J].比较教育研究, 2007, (7) :26-30.

[7]戴维W约翰逊, 罗杰T约翰逊, 唐宗清等译.领导合作性学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52.

[8]郭浩.建构教师文化促进专业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1) :36-37.

广西壮族文化应用于当代的现实意义 第11篇

摘 要:通过对广西壮族纹样中承载的精神文化整理,以及对当代文化杂糅混沌的审思,归纳广西壮族文化纹样在当代实际应用中体现的种种有利作用与积极意义。

关键词:纹样;壮族文化;当代

纹样是图案的一种具体表现方式,是一种体现人们思想的载体,是一种文化的标记。民族纹样表示着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表现形式。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包含着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1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壮族为主,壮族文化长期而又大范围地占据与影响着广西地区的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壮族文化中包含有大量的独特纹样,包括蛙纹、水纹、云纹、太阳纹等带有壮族民族独特的文化纹样。而行至当代,这些古老而又独特的文化纹样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一、壮族的纹样样式

壮族的文化纹样大抵是由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自然形态纹样以及人物纹样组成。比较常见的就是壮锦中的回纹、水纹、云纹、花卉纹,以及壮铜鼓中的太阳纹、蛙纹和鸟纹。这些壮族文化纹样都带有壮民族自身的文化特征,并且带有壮民族对自然的态度以及对生命的认知、以十分具体的方式对壮民族人民生活的工具进行装饰。壮族纹样的来源往往源自壮民族对自然的认知,对祖先的崇拜以及对美的感悟,千百年来,形成的固定、封闭而又保守的文化载体。

二、当代文化

中国当代正处在文化高度发展的过程,多元化的文化都在向东部沿海地区汇集,各个民族,甚至各个文明的思想、文化都成为中国当代的可控性工具。中国本土的文化,无论是汉文明还是地方上各个地域文化或少数民族文化,都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在一个多元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当代,文化的包容性越来越强,独立性却越来越弱,甚至有部分地方文化日渐式微,乃至消亡。各个本来独立的文化都渐渐开始带有其他文化的影子,从保守封闭的极端直接过渡到另一个杂糅的极端,混沌、包容也成为目前文化的一种状态和符号,文化的独立性日渐微弱,文化慢慢趋于同一,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渐渐变得模糊不清。鉴于此,一部分站在文化共存立场上的学者和专家开始在文化与设计的角度上反同一性。

三、壮族文化纹样在当代的应用现况

壮民族文化的受众群体多集中于我国西南地区,以广西地区为主,它的影响范围也主要是广西地区,甚至覆盖了整个广西地区。广西地区也因此成为壮族文化纹样最重要的载体,但同时,壮族文化纹样在当代的应用也仅仅局限于广西地区。

四、壮族文化纹样应用的现实意义

在当代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当中,各个领域的反同一性趋势下,壮族文化纹样在当代的实际应用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一)历史传承意义

壮族文化纹样包含了壮族人民的历史认知和精神内涵,绝大多数壮族文化纹样都是根据壮族人对自然的认知以及对自身历史的转述中变化而来的。例如在壮铜鼓中,蛙纹、鸟纹围绕着太阳纹旋转,太阳是人生活的重要自然元素,在壮族神话中,也有类似于汉族“羿射九日”的典故。传说壮族曾经的居住地的天空上出现17个太阳,炎热无比,有壮族的勇士射落15个太阳,导致剩下的太阳避而不出,壮族的先民由此无法生活,便跪地祈求太阳的恩赐,最终感动上天,两个太阳重新出现,日夜轮转,一个便是现在的太阳,另一个便是夜晚的月亮。在壮族文化纹样中也经常会有类似于这种人形纹朝拜太阳纹和其他动植物纹样、几何纹样围绕太阳纹旋转的纹样,这也是壮族文化中代代相传的太阳崇拜,表达了壮民族先民对太阳和自然的一种敬畏之情。壮文化中鸟纹,是壮民族对凤鸟崇拜的具体体现,“越地深山有鸟如鸩,名曰冶鸟……越人谓此鸟为越祝之祖。”广西岭南地区古时称为百越,古壮族被称为百越人,根据《博物志·异鸟》记载,壮族人对凤鸟的崇拜起源于他们对自身祖先的崇拜。《吴越备史》记载:“有罗平鸟,主越人祸福,敬则福,慢则祸,于是民间悉图其形而祷之。”明确表露了壮族鸟纹的起源。在当今社会,保留壮族文化纹样,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是可以将这种壮族文化中的古老崇拜以及精神寄托继续传承下去的。

(二) 地方标志意义

每一个地域或民族都会有本身的文化因子,甚至有一部分文化因子足可以称为某一个地区或民族的象征符号。正如北京四合院、云南一颗印、江南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由于它们自身的特点,成为一个地区文化的代表。在民族图案纹样中,龙形纹样称为汉人专有的象征,龙的象征意义代表了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汉族祖先的图腾象征,但凡“龙”的出现都代表着汉族的特有文化,乃至英文中汉文化中“long”也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有所区别。在广西壮族文化中,纹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带有壮族文化纹样的壮锦成为壮族文化输出的主要成分。在壮族文化中,壮锦意为“天纹之页”,上绘有二龙戏珠纹、回纹、云纹、水纹以及花卉纹等带有一定民族风格的纹样。壮族文化纹样中,大多都是呈现几何形体分明的纹样,以直线与规整几何形为主要的点、线、面的表达,是非常具有少数民族异于汉族文化的设计意味。通過对壮锦传统纹样的变形与再创作,更多的壮锦纹样出现在现代的壮锦设计中。“桂林山水”“民族共进”等同样带有民族风格纹样出现在壮锦之中,通过这些纹样,其他地区的人们开始认识壮族的文化,形成了对壮文化覆盖区的重新认识。

(三) 精神独立意义

广西壮族的各个方面发展,日益趋近中国其他地区,壮族人民也渐渐与其他民族同胞消除民族差异。壮族文化作为中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这种大趋势下渐渐淡化。壮族文化带有壮民族本身的精神信仰,是对壮族祖先的崇拜缅怀和对壮族祖先对自然的观点的继承,也是壮族作为中华56个民族一份子的除却血缘与地缘以外的重要因素。壮族文化纹样是壮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与组成部分,是代表着壮族对外展示本身文化的重要标志,壮族花山壁画中的人物纹样是壮族文化纹样中的一个重要代表,描绘着壮族祖先战争胜利庆祝、农田丰收的欢聚以及狩猎布武的操练,是壮族祖先生活与抗争的记录。是属于壮族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它与其他民族壁画的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差异较大。诚然,在壮族文化中,有些许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是,花山壁画中的人物纹样是壮族独有的文化形式。在当代社会中,壮族提倡带有壮文化特征纹样的艺术设计,是对壮族文化独立于其他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

(四) 文化共荣意义

目前,我国处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各个民族、各个地域的独有文化渐渐步入公众的视线,因此,曾经保守而封闭的地方文化也慢慢开始向外界展示自己本身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受到其他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文化上的“百花齐放”成为目前当代的文化现状,单一的文化无法满足人们对这个世界的渴望和需求。壮族文化纹样代表着西南地区广西壮族的独特文化符号,也会渐渐成为大众的美学追求目标,对传统而广泛的主流汉文化的厌倦也需要其他文化来进行调整与创新,对于人性猎奇心理的需求,广袤的汉族聚居地区的人对壮族文化纹样独特的文化形式会感到新奇,并改变本来固有的腐朽的文化样式。这种文化上的共同进步、共同繁荣是必须由各个不同的文化元素构成,在这样一种文化共荣的前提之下,壮族文化纹样在当代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五、结语

壮族文化纹样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是值得我们思考、提炼以及实际应用于当代的。重新认识壮族文化,合理地应用壮族文化中的具体纹样,对于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是可以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的,也是我们对壮族文化的振兴以及中国民族艺术发展的巨大贡献,是为我国当代打造文化强国注入的新鲜而强劲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冼宁.不定的魅力——室内环境中的模糊性空间[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02):105-106.

[2]赵鸿灏.地域文化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影响[D].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06:1-84.

[3]戚颖.侗锦凤鸟纹样浅析[J].广西轻工业,2009,(09):127-128.

[4]周天一.广西民族服饰图案寓意与点的关系[J].艺术探索,2008,(04):121-126.

[5]李婷婷,陈震云.客家传统民居文化在现代住宅建设中的传承[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01):167-170.

[6]黄嘉莹.浅谈仫佬族凤图腾文化的设计功能意义[J].智富时代,2015,(05):353.

[7]彭国翔.儒家传统: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2-40.

[8]張晓青,陈华.中国传统图案创新设计探讨[J].安徽文学,2009,(09):105-106.

[9]郑东军.中原文化与河南地域建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1-216.

[10]隋杰礼,王少伶,高钰琛,王磊.走向模糊界面的建筑形态.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04):249-251.

作者单位:

樊卓,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现实文化 第12篇

1 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软实力的的重要内容, 好的校园文化润物无声, 潜移默化, 在育人方面具有浸染性、引导性和辐射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增强学校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本措施, 是保证学校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战略需要。校园文化具有导向、激励、凝聚和约束作用, 只有充分利用好校园文化的这些作用, 才能把全校师生凝聚在一起。校园文化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办学水平, 而且对师生的精神世界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学校硬件建设达到一定标准后, 如何提升办学品位,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则成为了学校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学要营造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 影视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现代特性和巨大的优势, 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当代中国的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剧是伴随着新中国的不断成长, 从无到有, 从幼稚到成熟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影视文化产业建设被放在了重要位置,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涌现出了一批题材多元化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具有陶冶情操、纯洁心灵的重要作用, 深受人们的喜爱。

2 少数民族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少数民族影视作品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深刻体现了当今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 其传达出的意志品质、弘扬的理想信念无不促进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正确形成, 并起着较强的励志作用。

2.1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部优秀的少数民族影视文化作品能把大量的社会信息传达给当代大学生, 增强大学生高涨的爱国热情, 或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从本身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2 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乐观、上进的生活态度

一部优秀的少数民族影视文化作品具有导向示范、激励凝聚、陶冶熏陶等功能。它最终通过学生自身的内化来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从而有利于形成大学生乐观、上进的生活态度。

2.3 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公共道德的培养

优秀的少数民族影视文化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和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功能, 它在满足大学生消遣娱乐心理的同时, 可以向大学生在无形中渗透社会主流的思想意识和精神追求, 还能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影响和重塑他们精神世界的目的。

3 少数民族影视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意义

3.1 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予以重唤

一个民族的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离不开理想信念这一精神动力, 少数民族影视作品中呈现的每一个赤子人物都充满了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多数影视作品是健康向上的, 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影视文化中宣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观念引导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朝着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方向发展。

3.2 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价值观及审美风格

影视欣赏是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课程形式, 在高校开设影视欣赏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提高其审美素质的途径之一。实施影视文化教育一方面使大学生对影视作品进行感性观赏、品味, 给其审美享受, 培养其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提高其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另一方面, 也能净化心灵、涵养德行, 使学生的理性得到深化和提高, 激发其对真善美的追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促成主体人性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从而建立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健康体系。

3.3 创建特色文化, 培养优秀人才

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校园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大学校园的特色文化各具风格, 彰显着不同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大学期间是拓展心智、陶冶品性、升华人格的重要时期, 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的教育。民族影视善于把民族影视通过大众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实现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 也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教育资源。不难想象, 这与其自身所特有的鲜明特点及内在精神有着本质的关联, 它是中国现代影视文化的重要组成, 其蕴含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及表现出的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励志作用。

4 结语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发展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关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因此, 重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 不管是在整体上做好建设校园文化的规划, 还是突出精神文化对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导向作用, 又或者是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等等, 都是建设良好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祖国建设需要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的一代新人。优秀的少数民族影视文化能照亮大学生的心灵, 弘扬社会的真善美, 可以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对大学生培养健康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在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得到充分的人格陶冶, 使思想境界不断升华,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净化, 成为一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

摘要:校园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生命力, 它需要优秀文化的支撑。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养成良好价值观为己任。少数民族影视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使校园富含文化氛围, 形成好的价值观教育环境, 达到对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功能。本文对少数民族影视融入校园文化的现实意义进行探讨, 希望能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影视文化,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李童彤.当代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4) :249-250.

[2]金佩璇.浅议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价值观培养[J].中国电子商务, 2011 (10) :222-223.

[3]裴志国.重视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声屏世界, 2013 (3) :59-60.

[4]王埃亮.大众文化对少数民族影视发展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2 (4) :109-110.

[5]刘倩倩.浅谈影视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对策[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3 (5) :75-77.

上一篇:有效交流教学相长下一篇:文化全球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