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感悟论文

2024-09-05

阅读教学中的感悟论文(精选12篇)

阅读教学中的感悟论文 第1篇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决定了语文阅读教学在自主探索个体感知的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共同探讨, 展示结果, 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合作感悟”给课堂带来的活力和实效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可。

那么,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运用“合作感悟”教学策略呢?笔者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帮助学生确定“互补”或“共进式”学习小组, 这是运用“合作感悟”策略的基础

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既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式学习特点, 同时又有着强烈的沟通和交流学习欲望, 学生要从本能的需要到自觉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师必须帮助他们掌握“合作感悟”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首先,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为学生编排座位。在编排座位时, 可确定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相互补充的“互补式”学习小组, 也可以确定以共同发展, 共同提高的“共进式”学习小组, 这样才更利于在课堂上开展合作交流活动。

其次, 要正确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能力和在小组中的地位和作用, 找到和自己能力接近, 又是最喜欢的合作伙伴。同时, 还要努力创设一个和谐、平等、进取的班集体和学习氛围, 尽量减少小组合作中的消极因素和影响。

二、创设契机启发学生体会合作的乐趣, 这是有效运用合作感悟的关键

“合作感悟”教学策略源自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针对小学生的能力结构特点, “小组合作学习”决不可能是课堂教学的唯一方式。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实际, 抓住契机适文、适时、适人、适量地引导学生展开合作。

1.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学习。

比如学习《跑进家来的松鼠》《将相和》等故事性较强的文章, 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学一学、演一演;《索溪峪的野》《草原》等优美的散文,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痴如醉的朗读比赛, 感精悟华的推敲吟咏, 彩笔涂抹的情景再现;《新型玻璃》《只有一个地球》等科普性较强的文章, 可以组织引导开展览会, 扮推销员, 做导游, 当小记者。

2. 合作感悟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合作感悟”的运用必须以突破课堂重难点为标准。就一节阅读课来说, 有情节的重点, 也有情感的重点;有语言文字的关键, 也有表达方法的精妙。“合作感悟“就是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充分发挥其既可体现个性体验, 又能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作用,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如《难忘的一课》教学, 在揭示课题时, 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这一课指的是哪一课?谁难忘?为什么难忘?分析理解时的难点突破:“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在文中反复出现, 体现了人物什么内心情感?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通过角色演出, 从而深刻感悟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3.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 让学生在信息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有助于良好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

比如, 教学《伯牙绝弦》时, 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图书搜集整理, 关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有关资料, 《高山流水》乐曲以及相关图片等等。然后组织学生在组内交换信息, 展开讨论, 充分发表意见, 相互补充。最后, 小组形成一个主要意见和其他组交流。通过资料的收集交流展示, 让学生体会到和他人合作不光是学到了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还学到不少好方法。既体会到了小组合作的乐趣, 又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

三、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是有效运用“合作感悟”策略的根本

在实际教学中, 合作学习往往会陷入两个极端:一种是徒有其表, 学生三两成群相视而坐, 只听学优生发表意见。集体交流也是照本宣科了无新意;而另一个极端是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为形式而学习, 纷乱嘈杂, 看似热烈隆重, 实则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并鼓励学生发展个性, 学会倾听与评判, 通过合作、探索与竞争的手段逐渐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1. 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合作和组织的作用, 俯下身来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 共同质疑、解惑、平等对话, 尊重学生的思考, 感悟他们的见解。这样, 既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 又能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 在合作感悟学习中,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 弄清观点的来源, 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还要学会把自己的看法与他人的意见比一比。这样通过组内互评、组组互评,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创新意识。

3. 在学生“合作感悟”过程中,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思维水平高低不同, 如果教师一概而论, 势必挫伤优生的积极性, 而学困生又力不从心。因此在合作感悟要求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求新求异, 展开竞争, 比一比谁说的更好更全面, 谁的见解更独特, 这样才能发挥小组中每个人的优势, 真正实现优势互补, 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 “合作感悟”是教师引导学生在“以读代讲”独特体验的基础上, 深化感悟文本的教学策略。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能力, 展现课堂活力, 实现语言阅读教学的高效性, 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广泛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摘要: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决定了语文阅读教学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合作感悟”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确定“互补”或“共进式”学习小组, 是运用“合作感悟”策略的基础。创设契机启发学生体会合作的乐趣, 是有效运用合作感悟的关键。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是有运用合作感悟策略的根本。

阅读教学中的感悟论文 第2篇

阅读过程是语文学习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是其个性化思维和情感活动的结果,特别是对于文学作品,解读因人而异。如此一来,也会造成一种误解,认为凡是学生的理解都是对的,都要肯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了个性化阅读的一个经典。但个性化阅读不是自由化。因此,个性化阅读中情感共鸣的问题,就摆到了教师眼前。

那么,怎样做到阅读鉴赏过程中的情感共鸣呢?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存在着差异,他们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对作品的感悟或深或浅、或多或寡是客观存在的。南宋学者陈善提出读书的“出入法”,谓“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入法”就是指欣赏者感悟到作品的情意美和艺术美,全身心地沉浸在作品的艺术境界中,甚至以作家的喜怒哀乐为喜怒哀乐,读者自身情感融合到对作品情感中。“出法”是指欣赏者调动经验知识进行审美再创造的过程,对作品的理解是个性化的。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说,在肯定文本解读的主观差异性的同时必须坚持文本解读的客观统一性。以下用两个教学案例作具体说明。

一、《背影》教学——探讨个性化阅读中情感共鸣产生的原因

初读课文。

教师:父亲的背影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请大家根据作者的思想情感,想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他的背影,比如说难忘的背影。

经过讨论,学生有了蹒跚的背影,深情的背影,颓唐的背影等,并说明了理由。

学生:我认为这是一个颓唐的背影,在父亲去买橘子翻月台时表现得很明显,尤其是从“蹒跚”、“缩”、“微倾”等词语,感觉到父亲心情沉重,年老体衰。

教师:能不能联系全文内容具体说说理由?

学生:在文章的开头写父亲失去亲人,失去工作,变卖家产,负债累累,光景惨淡,结尾时又写他“哪知老境如此颓唐”。

教师:你为什么对父亲的“颓唐”特别有感触?

学生:读到课文最后一段时,我联想起了我的母亲,她卧病在床,十分颓唐,想起母亲对我的种种好处,就像文中父亲对儿子一样。我觉得父亲在颓唐境遇中对儿子的爱特别珍贵。

从这里可以看到,对于“背影”问题,学生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蹒跚的背影,深情的背影,颓唐的背影,他们对父亲背影的感受是不同的,但都体会到了父子深情,体现了和作者思想情感的一致性。

茅盾说:“他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活中去看。”这种情感共鸣是真正出自学生内心的,教师如果在课堂中能加以强化,就必定能起到情感熏陶的作用,使学生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可见,阅读就是“再现”。读者根据自己相似、相关的生活体验,在阅读中设身处地地去再现和再造作品中的内容,尽可能地与原型一致,尽可能地在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方面“逼近”作者。

二、《孔乙己》教学——探讨如何引发学生对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以“可的人”为形式拟一个小标题,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拟题,并且筛选信息,找出依据,支持自己的看法,可以抓住一两点,给予精心分析。

学生:可笑的人。因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便排出九文大钱,还说窃书不能算偷。

教师:可笑的人,只是表层地反映作品的思想感情,没有真正地深入到内在意蕴中。孔乙己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思想麻木。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从中我们更应看到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可悲的人。孔乙己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有人问他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候,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

教师设计问题是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孔乙己,学生最初解读孔乙己是“可笑的人”,理解不够深入。孔乙己的笑,是含泪的笑,笑的背后隐藏着痛苦。孔乙己为什么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教师的提问恰好是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去思考,“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其实点明孔乙己可悲的真正原因。所以,个性化阅读中教师要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和作者进行对话,使学生在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中产生更深入的理解。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感悟 第3篇

摘 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我认为只要真正理解了和细化了这些感悟本身所具备的特征,并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得以重视和优化处理,着重对学生加强阅读学习中的这方面的指引和渗透,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会成功,也一定会更加精彩!

关键词:阅读教学;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259-01

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在理解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释义后,我们不难发现,理想的阅读教学强调学生对文章充分的阅读,要求读出新意,读出神,读出情感。从而形成对文章的理解,感悟由此也成为了理想阅读教学中最高层次的阶段。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究竟什么是感悟呢?专家认为感悟包括感知和领悟,感知是一个人汲取外部相似信息的过程,而领悟则是面对问题的激活、选择、提取已有的相似的知识单元与之匹配,从而形成信息重组的过程。下面,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就感悟具备的基本特征来谈一谈理解阅读教学中的感悟形成。

一、要遵循感悟以每个人已有的相似的知识经验为前提

有这样一则故事曾一段时间在我们的周围形成笑料,有一个幼儿园,为了庆祝党的生日,特意举办了盛大的庆典活动。期间还给每个班级准备了一个生日蛋糕。活动结束后,突然有个孩子一脸疑惑地问老师:“老师,怎么党爷爷还不来呀!”全场一片哗然,但是孩子的表情却是非常真诚的。在生活中,谁说吃蛋糕没有主角呢,总要先吹蜡烛,再祝福,最后才吃蛋糕。而今蛋糕都吃完了,主角还没有登场,孩子当然要急了。已有的相似的知识经验造成了孩子错误的理解和感悟,联系我们的阅读教学,是否我们的孩子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呢?学习一篇文章,孩子完全是用自己的知识阅读,当然阅读期间会产生诸多的偏差感悟,把感悟的这个特征细化到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去,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二、正确认识感悟以每个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而不同

有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感受,一篇文章,不同的年龄阶段去读,不同心情去读,可能感受的是完全不同的,打个简单的比方,就对“勇敢”一词进行释义,低年级的孩子会告诉你:“打针不哭就是勇敢”;中年级的孩子会告诉你:“就好比是战斗英雄,枪林弹雨中不怕牺牲英勇杀敌就是勇敢”;高年级的孩子会告诉你:“勇敢就是为了好事不要命,就像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为党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是啊,不同的年龄阶段,已有的知识经验也是不一样的,他们对事物对文章内涵的感悟当然截然不同。感悟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适时的去了解学生,去分析学生,往往要比单纯教学知识重要。

三、理解感悟是学习者自己的体验而不能用“告诉”来代替

人们常说,没有亲自体验没有调查研究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就没有发言权。有些人曾经形象的把感悟定义为“等热水凉了再喝”,意思是水凉不凉,只有自己去喝了才感悟出来,每个人对谁的温度界限承受能力不同,当然是自己亲自喝了以后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由此而言,阅读教学中的“告诉”应该完全地排斥,学生个体对文章的感悟也是只有让他们自己去读,去体会,去感受,决不能人云亦云发表无主见的发表意见和看法。在经过调查研究和亲身体验后最后总结出来的才是真实的,这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感悟,并且是刻骨铭心的。

四、感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结果是相对模糊的

有这样的一则故事,一个老教授四岁的孙子津津有味的看动画片,十分入迷,老教授连喊了三遍都没听见,无奈之下老教授只有来到孙子面前说:“孩子,爷爷喊你听到了吗?”这时候,孩子才反应过来说:“啊,我都陶醉了!”老教授一下近乎惊呆了,他不相信自己只有四岁的孙子可以准确的使用“陶醉”一词,于是,他激动的说,:“乖孩子,你说说什么叫陶醉?”而这时,小孩子红着脸憋了很久后说道:“陶醉就是喝醉了酒,逃跑了的意思。”老教师再一次被惊呆了!其实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会用了就没必要再强迫孩子去谈什么具体的意思了。阅读教学中感悟也是一样的,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表现自己的理解,能将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情感,融入到阅读之中就足够了。感悟不一定要明明白白的,其实模糊的理解就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理解的。同时,这种感悟也是循序渐进的额,我们不可能要求孩子读完三遍课文就必须要有很全面到位的对文章内涵的感悟,其正常的过程是经历认读、还原、移情等阶段。逐步去发现和把握那些潜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意思,得到真正的感悟。由此感悟可以认为地分为初步感悟,基本感悟和深层次的感悟。

阅读教学中的感悟论文 第4篇

一、初中英语学习的特点

初中阶段,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对简单词有了一定的积累,掌握了基本的句型,对英语语言的特点有了一个基础的认知。初中阶段,随着理解能力的提升,英语学习应当更为系统和科学,并行之有效的完成由基础学习到“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过渡。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四种能力的平衡,不可偏废。

二、词汇教学的误区

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要求学生自己将阅读中的生词划出来并且查字典理解,或者在阅读课开始之前就提前将词汇讲解一遍。一次性把所有单词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并有可能让学生产生厌烦。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等学习能力。这样教学模式简单机械,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反而是进入了依靠单词理解文章的误区。以汉语为例,阅读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即使有10%左右的字不认识,却依然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这是因为阅读理解能力不是简单的认字能力,它需要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把握关键词句、抓住文章主干等阅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生字也自然而然被记住。英语也是一样,在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的前提下,一部分生词不会影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同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单词,更容易加深对单词的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阅读中的词汇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新课标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词汇是阅读中的最小元素,结合词汇教学的开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

1. 课前有所保留的进行讲词

在阅读课程开始之前,对主题和部分关键词汇进行必要的导入,教师需要把握好生词量的占比,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很好适应含有一定生词的文章,同时对于生词也有加强记忆的作用。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topic2 sectionc中的“What Mothers Said to Eat”时,先用多媒体将本节的关键词汇展示出来,将本节的教学难点词汇如情态动词should、must、had better等罗列出来,提醒同学们在接下来的阅读当中注意情境使用。然后让同学们迅速投入到独立阅读当中,并在阅读时标记好不认识的词汇。阅读之后让学生们用英语回答What did their mothers make kids eat?Why?在这样的提问答问当中,教师将学生遇到的晦涩词汇再进行一一讲解,通过预测、寻读、猜测词汇等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生词

阅读理解不可避免会遇到生词,这时候教师必须教授给学生在遇到生词的过程中,不要惊慌不要被卡住,通过“抓主干”“替换法”去理解单词,猜测单词的含义。开始学生可能会极不适应,但是经过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则会大大提高。比如八年级第三单元Topic2“What Sweet Music”,通过讨论音乐来学习感叹句,表达喜欢或者不喜欢,其中还有音乐风格的一个分类,如classic music、pop music等,学生在学之前没有直观印象,第一步可以通过文字对这种音乐的描述,让学生去猜这是什么音乐,第二步可以播放一小段让学生去感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阅读猜词的能力。

3. 加强对生词的情景引入

背单词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而运用单词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了解这个单词的使用情景,否则,就可能出现用词不当的尴尬局面,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用单纯的汉语意思去解释单词,因为这样很难讲出单词之间的区别,特别是一些容易混淆的单词,就更容易使得学生在以后运用单词的时候,造成极大的困扰。

这时候不妨加入一些情景导入,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单词的理解更加透彻,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更加有兴趣,还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英美文化的理解。例如,仁爱版七年级下册Topic3话题是“let’s celebrate”,中间会学习到很多节日单词,我们便可以以一个万圣节故事来作为导入,讲解“trick or treat”,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轻松的理解这里的trick的含义,还了解了万圣节文化,对于文章的理解会更加顺畅。

4. 及时复习,以多种方式考查单词

采用多种方式来考查学生对于单词的掌握程度,以会用为最终的标准,下面给出了两个英语教学中可以尝试的方式。

在学生掌握一个单元的单词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单词编对话或者故事,要求学生能够用上给定的一些单词,学生在使用这些单词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对单词使用的语言环境加以回顾,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Feeling Happy”,可以让学生以两种情绪来写一篇小对话,并且表演出来。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还锻炼了语言组织和表达,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

用多媒体加深印象。记忆需要理解,也需要不断的重复,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包含所学单词的歌曲或者电影片段,让学生作为作业去看,找出包含这个单词的台词或歌词,并记录下来,由兴趣为引导,全方位提升了听写能力。例如,同样在“Feeling happy”一课中,可以让学生观看一段卓别林的影片,让学生把影片中的表现出来的情绪写下来,并且用上本册重点系表结构,有效地在趣味中学习。

总之,词汇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部分来进行,同时兼具趣味性,注重对词汇深入的理解和挖掘,让学生初中阶段的英语学的更扎实。教师要与学生多沟通交流,共同积累教学经验,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刘艳.英文报刊辅助英语阅读教学的尝试[J].教学与管理,2010(33).

[2]罗文苹.浅谈阅读中的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影响因素[J].学理论,2010(21).

阅读教学的感悟与实践 第5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过程”,强调“语言实践”,强调“学生为主体”,强调“个性”,都是为了使学生自觉主动训练自己提高阅读能力,所以,要在阅读课中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目的去培养阅读兴趣,提升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会学生感悟,发掘和创新,注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努力开拓教学资源,使阅读教学真正体现课改后阅读教学的新理念。

一、关注学生的疑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每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象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就成了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此时,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一个个进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所以,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的疑点,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一)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

教学时,教师应把部分质疑的权利和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行质疑设问,自行释疑解难,使学生亲历这一学习过程,从而体验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后的乐趣。在阅读课文时,教师可注重三个环节处学生的质疑:首先,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就课文的生字新词及不懂的句子质疑;细读课文时,引导学生就文章各部分的联系及表述形式等方面质疑;熟读课文时,又可引导学生就文章的人物或事物的特点和各方面的联系、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自己对文章的感悟等方面质疑。这样,学生每学一篇课文,他们的提问经历了由表面字词到文章的内容与形式,再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么三个由浅入深的层次,他们有机会亮出自己心中的疑点,如果真正做到了自己带着问题去阅读。那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学生质疑的意义也许是贯穿全文的。例如在执教《秋天的怀念》时,如能引导学生质疑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那么,将会体会到朴素的语言,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如这一段:史铁生火暴无常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的听着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若能引导学生发现这里连用了两个“悄悄地”是何用意时,也就体会到了贯穿全文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的欠意和爱意。使学生感悟到质疑的重要和阅读的乐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和教育的艺术的技巧就是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们感觉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应是给学生提供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的开端。

(二)创设学生“质疑”的氛围

1、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建立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营造民主和谐、尊重个性的创新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融洽、有利于交往的心理氛围中,无拘无束地提问。

2、教师要创设“引而即发,一跃而起”,的氛围。①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巧于剪裁,精于点拨。善裁者,切入奇巧。善于者,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即行动起来。如:在执教《琥珀》一课时,可在揭示课题,了解“琥珀”的意思后便直奔结尾,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琥珀的样子,继而引导:这琥珀多神奇啊!同学们,这时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提问想知道苍蝇和蜘蛛是怎样相遇的?是怎样钻进松脂里?又是怎样变成化石的?针对学生的提问,我又继续引导:你们提出的问题,课文中都有介绍,而介绍的内容都是科学家根据琥珀的样子推测出来的,如果现在你们是小小科学家,面对这块神奇的琥珀及课文中的介绍,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结果学生一个个兴趣十足,都投入到“琥珀来历”的探索中。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如我校有位教师教《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老师放出两段录像:一是黄河源头清流潺潺,水草丰美,一个个青翠的湖泊镶嵌在绿草地中。二是黄河的中下游,浊浪翻滚着从黄土高坡中流出,两岸土地荒芜,黄土裸露。教师问:看到这些情境你们会想到什么?学生就顺势提出黄河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以后怎么办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就是作者想披露的吗?从而引入植树造林,防风固沙,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话题。老师勤于挖掘语文资源,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有话可说,有问题可提,使阅读教学的实效凸现。

3、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如教《柯里亚的木匣》一课,老师可边出示图片,边描述图片内容:他一个劲地挖呀挖,可就是挖不到。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柯里亚的小伙伴中的一个,看到柯里亚没挖到木匣,会提一些什么问题呢?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又将学生们的质疑归为四个大问题:木匣是随随便便埋的吗?是算术不管事了吗?是挖的时候不专心了吗?是被敌人挖走了吗?然后老师再要学生带着这四个大问题去读读课文,去一个个排疑。再如,我在执教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一课时,首先激发兴趣让学生猜谜语: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当同学们猜出是松鼠时,我出示了松鼠图片,接着又顺势出示松果图,问同学们认识这个吗?(松果)看到松鼠和松果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即可就发问:松鼠和松果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松鼠和松果有什么关系吗?

(三)让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所在:①与本课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②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问题。③自己认为值得怀疑的问题。④自己对课文的独到见解。对于一篇新课文,可以让学生从三个方面定向依次发问:课文主要写什么?课文是怎样写的?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如:《我们的猫》一课明明写猫的可爱,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古怪呢?

2、教师要做好示范。如:教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后,我问同学们还有没有问题提出,然后说:你们觉得没有问题了,现在我提一个问题,请你们注意老师是从哪个角度提出的,老师是怎样提问的:课文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写过许多著名的作品,为什么作者“我”不介绍他的作品呢?学生讨论得出答案后,还要说说老师刚才所提问题的角度:作者为什么不这样写?而要那样写?紧接着我在教《白杨》一课让学生质疑时,我提醒他们,在学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后,老师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谁来学着提一个。马上就有学生质疑: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白杨》,问为什么课文却把大部分笔墨用在写爸爸和孩子们上呢?从而使学生懂得了两篇文章的中心恰恰是作者运用笔墨最多的地方。

3、树立典型。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表扬那些敢于大胆提问和提出有新意、有深度问题的那些同学,树立善于质疑的典型。我教《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正要“转移话题”,一个学生站起来问:“为什么这篇课文写到„即使冬天……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土来。‟写完后,为什么不总结一两句或赞美一两句?”我马上表扬她,这个问题提得好,然后让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大家达成共识:这篇课文选自法布尔《昆虫记》,19世纪法国著名学家法布尔四十年如一日,用田院实验的方法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他写文章的目的是探求真相追求真理。所以这样的科学常识性课文,只有客观的记叙,没有作者自己的观点,没有作者的议论和总结抒情。昆虫的故事记叙完了,文章也自然而然的结尾了。这种结尾的方法是“自然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大力培养、倡导这种批判精神,因为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

4、留有余地。教师在讲课中可有意留下一些问题不讲,留下余地,让学生质疑。例如,我执教《船长》这一课,在讨论完船长如何沉着地指导乘船人员安全离开轮船后,其实还有一个最能体现中心的问题还未讨论,我问:“今天,我们学了《船长》这一课大家长了不少知识,谁还有什么疑问吗?同学们有说出了许多相关的疑问,但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为什么船长一人不登上救生艇逃生,而和船一起沉没了呢?”“是呀,问得好,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我说。学生们反映热烈,发言异常积极。下课的时间到了,可学生们的讨论还在继续,我不忍心打断他们,因为在此时,学生思维正处于极端活跃的状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寥寥做个结论,因该把疑问有效的保存下来,选取适时在解决。

疑是探索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引导学生质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而且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思维的发展,开启创新思维之门。学生的质疑蕴含着创新的萌芽,我们务必精心呵护。

二、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发现和创新

(一)在把握文路中学会感悟。所谓感悟,就是有所感触而领悟。换言之,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在阅读教学中提倡“感悟”而不是“灌输”,这体现了自主性、开放性、民主型的课堂教学新理念,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如在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时,让学生理解“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立刻欢呼”这几个词语时,我便让学生通过感悟来理解,在理解“议论纷纷”一词时,我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一个有趣的小讨论,之后我便说;“刚才,我看到大家在小组内你也说,我也说,他也说,这种情形要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叫什么?”学生异口同声说:“议论纷纷。”然后,我又让学生说了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从中学生体会到了猫头鹰让大家夜里干活,白天休息,使大家感到痛苦极了,已经忍受不了,所以就不断的叫苦,这种情形也要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叫什么?学生便说是“叫苦连天”。之后学生兴趣高涨,很快也用同样的方法让他们感悟到了“立刻欢呼”的意思。把握文路就要循着作者的思路去阅读。这样就可以清楚作者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从作者写的角度来感知和理解课文的方法。感悟既要悟知,也要悟情和悟理,这三者都是不可缺的。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强化“人文感悟,淡化语文感悟”的现象是令人忧虑的。就语文的本质属性来说,我们更多地应当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上下工夫,也就是要更多地注重品词、品句和品读,让学生充分地感悟词语运用的得体和精妙。如果一味地“强化人文感悟”,就会有把语文课上成内容讲解课或思品教育课之嫌了。如在听一位教师执教《草船借箭》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诸葛亮为什么能如期交箭,借以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了以下问题:

诸葛亮为什么能如期交箭,课文中有一个词语能概括回答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画出来。

(学生一会儿便画出了“神机妙算”这个词语,并举手回答了出来。)师: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请同学们找一找。

生:诸葛亮在周瑜面前立下“军令状”:3天造10万枝箭。可是,他不找自己手下的人帮忙,偏偏找周瑜手下的鲁肃帮忙弄船,并且要求鲁肃“不能让都督知道”。因为诸葛亮了解鲁肃忠厚。是个靠得住的朋友,后面借箭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师:诸葛亮如果找自己的人弄船,不是更方便吗? 生:(思考)不行。那样容易引起周瑜的怀疑,而找鲁肃帮忙,周瑜就不会怀疑了。可见,诸葛亮识朋友,说明他“神机妙算”。

生:诸葛亮答应周瑜3天造好10万枝箭,然而,他前两天没有动静,一直到第三天的四更时,才带船队去江上借箭。因为他推算出这时江上有大雾,所以才行动。可见,诸葛亮通晓天文,说明他“神机妙算”。生:诸葛亮向鲁肃只借20条船,每只船大约受5千枝箭,正好是10万枝。诸葛亮让20条船一字摆开,这样便于受箭;船头先朝西再朝东,这样便于撤离;又让军士擂鼓呐喊,这样曹军的箭才射得多。可见,诸葛亮懂战术,说明他“神机妙算”。

生:在江中,鲁肃十分吃惊,“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却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因为诸葛亮深知曹操多疑的性格特点,所以借箭才成功。诸葛亮看透了曹操,说明他“神机妙算”。

至此,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神机妙算”一词,理解了课文内容。

(二)教会积累,在信息处理中发掘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图并茂,文章品类编选齐全,生活领域涉及广泛,思想情感蕴藉丰富,观点理念包罗万象,语言、写法储备充裕,在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方面表现出其强大的信息资源优势。归纳起来,课文中所包含的写作信息主要表现为语言词汇、写作方法、观点理念、思想感情和知识信息五大类型。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着眼于满足学生的需要,要从这五个方面引导他们去思考:课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自己有必要积累?课文中哪些写法值得自己去借鉴?课文中的哪些观点和理念可以引签为自己文章立意的基础?课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在自己的哪些作文中作为素材?并在科学的方法上给其以指导,让其通过自觉的感悟、积极的合作和广泛的交流实现对课文中丰富的写作资源的发掘和积累。

(三)教会学生运用知识,转换角色凸显中心。

积累是为了更好的运用,当学生理解了一些词语后,我们可以进行造句的训练,当学生背诵了一些精美的句子后,我们还可以进行“造段”训练,也就是用一句话来造出一段话。“造段”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移用造段”,即将熟读成诵的语句在其前后加上相关的内容后 “整体”地移用于别的情景中,于是造出了另一情境的语段这种移用方式,对于学习语言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也应算是一种“创作”了。二是“活用造段”,就是既借用原有的词句或句式,但运用时又有所变化。简单的“活用造段”只需更换语段中的个别名物性的主题词,使之成为自己所“创作”的另一情境中的语段,这实际上是一种略有变化的移用造段。一些语段描写优美,富有哲理,脍炙人口,我们可在学生熟读成诵后进行变说主题内容,另造新段,即保留骨架,另造血肉。如《白杨》一课借物喻人,“爸爸”赞美白杨的一段话,既是对白杨的赞美,也是“爸爸”的内心表白,白杨的品格其实就是爸爸的品格,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与物说人,模仿这一句式直接说“爸爸”,变换成了这样的语段:

爸爸从来就这么任劳任怨,时刻听从党的安排。哪儿需要他,他很快就在哪儿扎根,不管生活环境如何的艰苦,也不管工作上遇到多大的困难,他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造段既可以由一句话扩展变化而成,有时还可把多句有关联的句子连缀而成更大的段落,用于表达观点或描述情境。如果描写一年四季的景色,就可以把《春风吹》《我爱故乡的杨梅》《荷花》《美丽的小兴安岭》《秋天来了》《第一场雪》等课中的有关语句连缀起来,构成新的语段。这样的连缀再现方式,即厚实了语言积累,又创造性的活用了语词。从而促使学生的积累实现知识到素养、由方法到技能的迁移和内化,把阅读教学中的读和写、学和用的结合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四)引领创新,在读写结合中发展个性。

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教学中,只要把握时机,巧用教材,选准读写的结合法,经常性地去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诸如一题多写、仿写、改写、扩写、续写、想象写、拓展写、插补写、切换写、思路变向写、观点批判写等不同形式的具有创新且富有个性色彩的写作练习活动,就一定能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从中得到培养和锻炼,从而达到我们在读写结合中实施创新的教育目的。

三、阅读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学习语言不是一个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个带有浓厚主观色彩和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所以读书并不是一个“染之苍则苍,染而黄则黄”的过程,对句子的理解体会各有不同,读出来的感情也就各不相同。因此要鼓励个性化的多元朗读,不必去强求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只要让每个学生有所体验,有真情流露。朗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里各尽所能,在阅读中将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练读时,学生“爱怎么读就怎么读”“想读给大家听的,站起来读读。”读法多样,个人感受也不同,读法也不同。孩子们读的轻松愉快,读的酣畅淋漓,读出了更多的创新空间,教师也不以自己的阅读心理,认知水平要求学生,通过个性化朗读这一媒介,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并通过读与人交流,与人分享,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但是,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选择会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而巧妙地引导学生选择,促进个性阅读。如:我执教一年级《柳树醒了》时,同学们预习后,我问:小柳树怎么醒了?(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依次出示春雷、春雨、春风、春燕。)然后问: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请你们把最感兴趣的那一小节找出来,美美的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最后,我又把分别喜欢春雷、春雨、春风、春燕的同学合作成小组,来朗读喜欢的小节,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四、让生活成为阅读教学的源头活水

(一)让生活成为学生阅读课文的加油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时,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阅读的兴趣。只有那些与学生原有生活阅历建立起相似联系的信息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巧妙地建立学生的生活阅历与文本之间的联系是激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一环。

在教学《麋鹿》时,针对学生对那些可爱的小动物都怀有关爱、猎奇这一心理特点,我先播放一段麋鹿在青草地上悠闲地吃草,在小溪边愉快地玩耍、嬉戏的录像,暗示课前准备好的一名同学走上台来,扮成猎者的模样,举枪瞄准那些可爱的小麋鹿准备猎杀。我又适时加一些旁白:“小麋鹿多可爱呀,我们国家现存的数量很少,可有些偷猎者整天盯着它们不放。现在就有这样一位(手指偷猎者)正准备猎杀呢!我们怎么办?”学生们纷纷上台阻止。见此情景,我又相机引导:“同学们,要想制止偷猎者不再猎杀可爱的小麋鹿,最好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劝说。”于是学生全都积极地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之中。

(二)让生活成为学生理解课文的金钥匙

联系现实生活,再现真实可感的生活场面,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内容。

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的意思,我先让学生观察书上的图,找出哪些丹顶鹤在展翅飞翔,哪些丹顶鹤在引吭高歌?在学生获得初步的印象之后,我再让他们想一想,平时见到过哪些动物也曾引吭高歌过吗?以此让抽象的词语在学生的心中“立”起来,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

(三)让生活成为学生感悟课文的百宝箱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有所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大痛苦,却始终严守纪律的伟大精神,我问学生:“你们被火烫过吗?有多长时间?你们感觉怎样?”学生回忆起自己曾被火柴烫了指头,或是蜡烛落到脚上,时间不过一两秒钟,却庝的呲牙咧嘴的生活情境,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的悲壮一幕,而邱少云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的钢铁意志,顽强的毅力,是多么崇高,多么伟大!至此邱少云强忍巨痛,严守纪律的光辉形象,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的心目中渐渐清晰起来,高大起来了。

领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作者的情愫,亦可采用图片、投影、录像等直观的电教手段作中介,再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让学生理解的透彻,感悟的深刻。

(四)让生活成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趣味园

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因此,把阅读教学引进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让他们在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让社会这个大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趣味乐园。例如:中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的主要渠道,多年来一直在学校、在教室这毫无疑问。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迅猛进步,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从家庭生活到社会生活,从各种电子传媒到日常生活用品,从社区环境到娱乐场所,从名胜古迹到自然景区,从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到虚拟神奇的网落世界,汉字几乎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个空间。面对如此强的视听冲击,我们的学生怎么能不耳濡目睹呢?因此,我们的识字教学,除了学校的课堂,课本之外,还有一个课堂,还有一种教师,这就是学生生活的那个生活环境,就是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识字量的增大,必定是学生的阅读量增大,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

五、对朗读教学的实践性思考

1、读要有要求

朗读既是一种言语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言语艺术。因此,从宏观上讲,要求学生运用准确的语言,合理的停顿和语调朗读课文,并表情达意。特别是低年级必须规范朗读,做到语言准确、语调自然,这是朗读的底线。中年级学生,要求朗读时把握文章基调、句子节奏、揣摩文章蕴藏的情趣意旨,并有意识地注意语段韵律、语气流畅,达到充分感知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精义妙理、神思妙笔。从微观上说,每一篇课文的朗读,每一次朗读都有其要求,或是理解性的,或是评价性的,或是鉴赏性的,都是对课文的艺术再创造,赋予课文新的艺术生命。

2、读要有层次

(1)读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正确的识别与判断能力,让学生认识语言,利用具体的形象思维从感性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章的结构材料和词句。这就为学生的思维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体会情感奠定了基础。

(2)读可结合学生初读时的直觉,抓住一些典型词句,引导细读、揣摩、涵泳品味其间的妙处,力图使优美的文字、传神的标点、变化组合的句式句型诉诸学生的听觉,使之赏心、激趣、动情。

(3)读要口诵心准,多种感官参与以身释义生理视线与生理视线并用,符号的、语音的、语义的、表象的、情感的等各类信息经不同的输入通道同时摄入,促使学生表现内心体验。

3、读要有导悟

在读书的过程中不可小看“导悟”,诚然“熟则能悟,悟则能化”,但教学的运用之功,还在教师怎样艺术性地用寥寥几语,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通过教师的“导悟”,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自主参与到朗读实践中,完成对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的方式方法,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地感知和领悟。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打个比喻,“朗读教学”与“语文素养的培养”有时就如“桥与门”的关系,桥是通往门的途径与手段,许多人停留在桥上看风景,而忽略了继续通往门,忘了叩门,那么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将会黯然失色。

阅读教学中的感悟论文 第6篇

那么,怎样做到阅读鉴赏过程中的情感共鸣呢?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存在着差异,他们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对作品的感悟或深或浅、或多或寡是客观存在的。南宋学者陈善提出读书的“出入法”,谓“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入法”就是指欣赏者感悟到作品的情意美和艺术美,全身心地沉浸在作品的艺术境界中,甚至以作家的喜怒哀乐为喜怒哀乐,读者自身情感融合到对作品情感中。“出法”是指欣赏者调动经验知识进行审美再创造的过程,对作品的理解是个性化的。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说,在肯定文本解读的主观差异性的同时必须坚持文本解读的客观统一性。以下用两个教学案例作具体说明。

一、《背影》教学——探讨个性化阅读中情感共鸣产生的原因

初读课文。

教师:父亲的背影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请大家根据作者的思想情感,想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他的背影,比如说难忘的背影。

经过讨论,学生有了蹒跚的背影,深情的背影,颓唐的背影等,并说明了理由。

学生:我认为这是一个颓唐的背影,在父亲去买橘子翻月台时表现得很明显,尤其是从“蹒跚”、“缩”、“微倾”等词语,感觉到父亲心情沉重,年老体衰。

教师:能不能联系全文内容具体说说理由?

学生:在文章的开头写父亲失去亲人,失去工作,变卖家产,负债累累,光景惨淡,结尾时又写他“哪知老境如此颓唐”。

教师:你为什么对父亲的“颓唐”特别有感触?

学生:读到课文最后一段时,我联想起了我的母亲,她卧病在床,十分颓唐,想起母亲对我的种种好处,就像文中父亲对儿子一样。我觉得父亲在颓唐境遇中对儿子的爱特别珍贵。

从这里可以看到,对于“背影”问题,学生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蹒跚的背影,深情的背影,颓唐的背影,他们对父亲背影的感受是不同的,但都体会到了父子深情,体现了和作者思想情感的一致性。

茅盾说:“他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活中去看。”这种情感共鸣是真正出自学生内心的,教师如果在课堂中能加以强化,就必定能起到情感熏陶的作用,使学生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可见,阅读就是“再现”。读者根据自己相似、相关的生活体验,在阅读中设身处地地去再现和再造作品中的内容,尽可能地与原型一致,尽可能地在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方面“逼近”作者。

二、《孔乙己》教学——探讨如何引发学生对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以“可的人”为形式拟一个小标题,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拟题,并且筛选信息,找出依据,支持自己的看法,可以抓住一两 点,给予精心分析。

学生:可笑的人。因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便排出九文大钱,还说窃书不能算偷。

教师:可笑的人,只是表层地反映作品的思想感情,没有真正地深入到内在意蕴中。孔乙己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思想麻木。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从中我们更应看到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可悲的人。孔乙己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有人问他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候,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

教师设计问题是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孔乙己,学生最初解读孔乙己是“可笑的人”,理解不够深入。孔乙己的笑,是含泪的笑,笑的背后隐藏着痛苦。孔乙己为什么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教师的提问恰好是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去思考,“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其实点明孔乙己可悲的真正原因。所以,个性化阅读中教师要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和作者进行对话,使学生在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中产生更深入的理解。

阅读教学中的感悟论文 第7篇

一、找准感悟的“切入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泉水要清澈要有源头活水,感悟要有效,同样要找准“源头”。这源头就是感悟的“切入点”,源头找准了,才能顺畅,才能水到渠成。

在本课教学中,感受谈迁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学习谈迁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等精神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我就以“为什么说这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作为学习整篇课文的总“切入点”,全文紧紧围绕这个“点”展开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这样一个“点”的引领下感悟。这样,学生在学习谈迁面对“家境贫寒”、“原稿被偷”这些厄运时是什么表现,就有了一个思考的方向。学生在感悟时,抓住的关键词句都充分表现了谈迁有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他们各抒己见,却又围绕主题,“多元”中流露着和谐统一,没有过分的偏颇。

这样的“切入点”在全文的学习中都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既能体现学习的整体性,又指导学生学会感悟的方法。在学到“原稿被偷”这部分内容时,我以“致命的打击”作为感悟的切入点,让学生说说从哪些地方读出“原稿被偷”对谈迁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学生沿着这样的思路进行朗读、理解、感悟,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充分感受了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接着,我又以“打不垮”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说说哪些词语突出表现了谈迁是“打不垮”的。打击越大,越是打不垮,两部分内容相辅相成,一个厄运打不垮的谈迁跃然纸上。用两个“切入点”串起了整段内容的学习,重点突出,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完整的学习感悟过程,教会学生一个自主感悟的方法。

二、抓好感悟的“动情点”。

古语云“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在阅读过程中,文本是“物”,感悟是“辞”,两者之间的纽带就是情感。情感是阅读的动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品读语言文字动了情,才会有所感叹。因此,要学生自主感悟,必须“动之以情”,要抓好感悟的“动情点”。

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想象画面”的方式让学生积蕴情感。因为谈迁离我们这个时代十分遥远,那些为编《国榷》,历尽艰辛的动人场面我们无法亲眼目睹,那就无法由衷地感受到谈迁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因此,我让学生读读句子,想想画面,将语言文字读到心里去,用心去看文本呈现的感人画面。如在教学谈迁第一次编写《国榷》时的情景,我就让学生充分品读文中那些数字所表达的含义后,再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谈迁哪些奋斗的情景?”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头脑中重现画面。因为前面提供了“有一次,谈迁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这样的范例,学生就能想象出无数的“有一次”,在想象的画面中,让我们的眼前仿佛看到了谈迁一次次奋斗的情景,学生的情感更是由于这具体而形象的画面逐渐积淀,慢慢渗透到对文本的研读中,这样的阅读感悟是多么真实、自然而又贴切。

我们还可以采用“体验角色”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情绪,以利于更加有效地阅读感悟。如我在教学“茶饭不思、夜难安寝”这两个重点词语时,就让学生说说“谈迁在思什么,想什么呢?”将学生置于谈迁当时的情境中,站在谈迁的立场上思考,体验角色的情感,从而从内心感受到谈迁当时受到的“致命的打击”,准确而深刻地感悟到文本内涵。

三、巧用感悟的“衔接点”。

“浑然天成”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教学艺术,“水到渠成”的阅读感悟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教学目的,那么到底如何做到“水到渠成、浑然天成”,我想首先要做到自然有序的衔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主导”得亲切自然,层层深入,将学生带入一个完整而深刻的阅读过程。

首先,我认为“衔接点”要顺其自然。我在教学时,精心设计了每一部分的过渡语。过渡语不仅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更能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在这样一种自然的学习情境中,学生能轻松自由地进入到课文每一部分的学习。真正走入课文了,才能用心去品味,完整地感悟文章内容。

其次,我认为“衔接点”要层层递进。如我教学谈迁第二次编写《国榷》时,先让学生自学课文,充分体会到谈迁付出的艰辛,从而进一步体会谈迁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本来感悟到这一层面也是可以了,但是我发现了其中的一个重要教学资源,即“更加翔实、精彩”,为什么比第一次的更加翔实精彩,离不开谈迁越来越艰辛的付出,越来越坚定的信念。于是我利用这个短语巧妙地设计了这样一个衔接:让我们比较读读谈迁前后两次编写《国榷》的情形。通过朗读,学生从两段描写中感悟到谈迁第二次确实是更加地艰辛刻苦、坚定不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谈迁一次比一次坚定,有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由此可见,层层递进的“衔接”能带来步步深刻的感悟。

四、精设感悟的“抒发点”。

“有感而发”是阅读教学的自然生成,一堂成功的阅读课,就应该让学生“有感而发”。但是,究竟何时而发,何样而发,都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精心设计感悟的“抒发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对课文中心的把握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发的形式有很多,比如朗读、自由交流等。我在教学时,主要是通过写来实现有效的感悟。课堂上,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可能人人发言,这样学生容易产生思维的惰性,认为反正不一定要自己回答。长此以往,学生思维发展就有欠缺。所以,我在指导学生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时注重了阅读方法的渗透,学生已经掌握如何阅读,这时让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人人要划,人人要圈,人人要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写下来。

再如,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齐读了作者发出的感叹,然后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拿出小书签,也像作者一样写写自己的名言,抒发自己的感悟体验。学生对这样的一种训练方式感到非常新奇,自己来当小作家,写名言,当然是乐此不疲。当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言读出来时,我微笑!虽然文字不是特别精致典雅,但却是那样真诚确切。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把握深入到内心,上升到理论,提升了学生的感悟能力。

阅读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感悟 第8篇

一、在反复诵读中感悟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因此, 感情内容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语言, 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 更要体会蕴涵在语言中的思想感情。精选进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 多是感情色彩比较浓重的文章, 作者将在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 要么直抒胸臆, 畅快淋漓;要么将情感渗透、隐含在事理的记叙和论述之中。对这些感情的体悟, 多么细致入微、鞭辟入里的分析讲解都很难起到作用, 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的反复诵读来体味、领悟。

“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 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任何形式的读, 都要置身于文本和文本所设置的情境中。南宋朱熹主张, “凡读书,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大抵观书须先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感

情地朗读, 一句话, 一个词语, 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读, 用什么语气语调去读, 都要教会学生。更要教会学生在读的过程中, 不仅要动口, 而且要入耳、入目、入心, 理解地读, 传情地读, 读出韵味, 读出感情。如古人所说, “读之而喜, 拍案叫绝, 起舞旋走;读之而悲, 涔涔泪落, 脉脉欲诉。斯时不知古人为我, 我为古人, 但觉神入文, 文入心, 永不失矣”。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 学生会不自觉地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 再现生活中的相关情景, 唤起回忆与想象, 与作者的认知产生交汇, 与作者的思想形成共鸣, 从而感知其意, 感悟其情, 达到阅读的实效。

如《秋天的雨》一课, 课文从多个角度描绘了春雨的美, 为了使学生感悟出景物的特点, 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欣赏的语气和喜欢的心情去诵读有关语句, 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秋雨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像什么;秋雨的颜色是什么样的, 像什么;秋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像什么……带领学生调动味觉、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 联系已有经验“入境”, 在愉悦、惬意的诵读中体味秋雨的色、香、味, 感悟秋雨的神、奇、美。

二、在品味语言中感悟

语言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任何思想、情感都是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表达出来, 优秀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形神兼备, 文质兼美。一般意义上说,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文章的内容, 而阅读教学中则要求既要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 又要理解语言文字的形式, 二者缺一不可。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可以说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语言形式极为丰富:有磅礴大气、史诗画卷般的唐诗;有缠绵悱恻、清新秀丽的宋词;有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小说;有形神具备、美不胜收的散文。语言现象也数不胜数:有生动贴切的比喻;有形象巧妙的拟人;有音韵铿锵的排比;有工整押韵的对仗。语言风格也多种多样:或嬉笑怒骂, 或诙谐幽默, 或慷慨激昂, 或娓娓道来……在教学中, 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之外, 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语言的形式美, 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 怎样通过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锤炼来表达、抒发细腻深刻的情感的, 带领学生体味这些语言文字的准确之处、生动之处, 领悟这些语言文字的言外之音、弦外之意。这样, 学生对语言材料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比较完整的、全面的理解, 才有可能消化快、吸收好, 才有可能熟练地用、得心应手地用。

如学习《白杨》一课, 作者借白杨高大挺秀、生命力强赞美爸爸不畏艰苦、扎根边疆的高尚精神。为使学生感悟到文章的深刻含义, 教师要紧紧抓住“高大挺秀”这个词, 指导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要用“高大挺秀”来形容白杨?能换成“挺拔”和“挺立”吗?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 让学生感悟到关键词、重点句及全文的含义, 理解文章借物抒情的写作特点和主旨所在。

再如学习《荷花》一课, 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的用法。通过和“长、钻、伸、露、探”等词语的比较, 学生会感悟到“冒”描绘出了荷花的急不可待、争先恐后、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特点, 感受到一字传神、满文生辉的写作真谛。

三、在交流探究中感悟

阅读教学要源于有效的精读感悟 第9篇

一、开启精读感悟之门

古人云:“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熟则能悟”,读是悟的基础。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读课文既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又是把准文章精读感悟点的重要环节。要想让学生从书中真正有所感悟,就必须用多种形式并且以充足的读作为保障,只有多读才能真正达到以读为本,以读促讲,才能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有所收获。 多读必须做到读的遍数多,特别是需要精读的句子、 段落要尽量指导学生多读几遍,做到熟而成诵,此时作品中的语言才能真正内化为读者的语言。只有在多读中咀嚼感悟,才能吸收其中有用的东西,才能达到由“量变”到“质变”。

二、找准精读感悟点

1.抓住关键字词,仔细推敲。

课文中一般都有体现文章主题的关键字和重点词,这些关键字、词,或者揭示文章中心、点明文章情感,或者概括文章的内容、暗示文章思路,它们对于理解句子的含义和对表现中心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指导学生边阅读边圈划,找出关键句中的重点字词细细体会,紧扣这些关键字词来重点精读感悟, 教活整篇课文。

2.抓住关键句子,串联全篇。

课文由诸多句子连缀而成,这些句子在课文中的地位不是平分秋色,而是有主有次。有些作者常常在文中精心安排了重点句,以一句串联全篇。如教学 《黄果树瀑布》一课时,先让学生围绕“黄果树瀑布, 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这一中心句深入阅读课文。从二、三、四、六自然段中找到描写声音的句子, 抓住“哗哗、喧嚣、大合奏、雷声轰鸣”等词语,领略瀑布声音的壮美;再从二、四、六自然段中画出描写瀑布形态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宽幅白练、银雨洒金街”等词语来感受瀑布的雄壮气势和诗意美。只要围绕着这些关键句子来进行精读感悟,必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抓住重点段落,贯通全文。

每一篇课文都由若干个自然段组成,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又是作者文笔的精华所在,只要抓住重点段精心设计、指导,就可以贯通全篇。但是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精读感悟并不是逐段地讲解,而是根据文章的具体需要,抓住几个要点,引导学生循着事件线索学课文,理解课文,这一教法常运用在情节曲折、迂回、篇幅较长的文章中。重点段落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清晰流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如《庐山的云雾》主要围绕庐山云雾的特点来写,几个段落呈并列式结构,各段的写法基本相似,段落之间无轻重之分,只要精讲一个特点,其他的也就触类旁通了。

三、突破精读感悟点

1.引导学生入境。

入境,即进入课文意境,就是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凭借自己的理解、联想、想象等,让课文所叙述的事件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有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视其物、如闻其声的感觉,做到读中见其物,读中入其境,把自己的情感融于作者的情感之中。文章是作者通过文字符号描绘出的一幅幅画面,画面里深藏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引导学生根据作品所描绘的内容展开想象,把情感带入教与学的活动之中,通过脑、眼、口、耳等器官活动,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情境语言,从中理解、体味和欣赏景物美、情感美,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意境。

2.引导学生入情。

入情是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将自己的心同作者的心相融,沟通两者的思想感情,尽可能贴近作者的心,进入作者所描绘的心境。

(1)创设语言环境,把握朗读的基调。不同的文章,反映的思想感情不同,它们的朗读基调是不相同的,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帮助他们把握好文章的基调,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可持续提高,也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进入中高年级后,学生对朗读的热情逐步减退,毫无表现力,朗读指导时,教师应注意为学生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感情,帮助学生感受美的情趣。如课文《九寨沟》,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生动的笔触,饱含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为了帮助学生把握这类文章的朗读基调,在学生朗读时,我除了会准备大量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外,还会设法给文章配上与之相应的乐曲,使学生产生“美”和“自豪”的感觉,以调动学生的朗读热情。

(2)创设表达情意的途径和契机。如教学《荷花》 第二自然段时,学生对“白荷花从圆盘中冒出来”一句中的“冒出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首先制作荷花“冒出来”的课件:荷花托着花蕾,偷偷地从澄清的水中钻出来,渐渐地、渐渐地,那含苞欲放的花蕾从碧荷丛中挤出来,立即展开雪白花瓣。许多荷花次第开放,此起彼伏,迎风招展。课件中优美的古筝时而舒缓、时而欢快、时而宁静、时而奔放…… 学生边看边听,对荷花优美的舞姿如痴如醉,真正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诵读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想象文本画面、转换角色、画图、 表演等方式也可以起到引领学生传递思想感情,挖掘文本内在情感,达到与文本同呼吸共命运的效果。

3.引导学生入意。

抓住关键语言,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明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产生深切的情感体验。教师应以作者的身份解读教材,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认真地读懂文本的语言文字,读懂文本所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入境。

(1)发现矛盾之处,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是如此。如果认真阅读课文,就会发现有些文章在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着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矛盾”现象。如《在大海中永生》一课,邓小平爷爷已经去世了,可课文结尾却说:“与大海同在……我们爱戴的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教师可带领学生发现矛盾,并展开讨论,从而进行释疑,学生在讨论中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

(2)探索生成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课文的疑难点是学生学习的疑惑点、难点、模糊点,这些信息易引起认知冲突,产生内在矛盾,因此,教师要充分抓住时机,及时答疑解惑。如课文《生命的壮歌》, 学生对“羚羊群分成两群:老羚羊为一群,年轻羚羊为一群”感到疑惑,这时学生便会自主生成问题:羚羊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它们往下跳是想自杀吗?教师只要在这些疑难处引导学生去探索,通过体验和感悟,学生便会明白羚羊团结协作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走进文本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3)从拓展处入手,协助学生走进文本。课文的拓展处可以是教师提供的拓展性资料、设计的拓展性练习,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搜集的相关信息,还可以是自己感兴趣、想研究的拓展性问题等。如教学《船长》一课时,在学生理解了船长哈尔威的崇高品质后, 我再次引导学生体味课文,在一次次品读中,学生产生了疑问:哈尔威为什么离开了客轮却还是和轮船一起沉入了大海呢?通过这一问题的交流,哈尔威一生严格要求自己,忠守职责,在生死关头和轮船共存亡的崇高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在精读感悟中还可以通过对文章空白处的品悟、对文章反常处的思考、对标点符号的琢磨、对语言反复妙用的思索等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以达到入意的目的。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及感悟 第10篇

一、初中英语阅读课的重要性

初中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 由于知识面不宽, 在分析课文, 理解听力材料时障碍重重, 畏难情绪易起。初中英语阅读的重要性体现在方方面面, 以下介绍了笔者的观点。

1.阅读有利于学生了解外面的世界。阅读是指通过看文字材料理解其内容的过程。关键在于“理解”二字, 只看而不懂就不能称之为阅读。阅读中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 通过海量阅读, 学生了解世界, 了解中西方文化, 这时, 阅读充当了知识窗口的角色。初中学生缺乏阅读经验, 词汇量少, 常用句型不熟悉, 常有学生能读懂文章中的每一词句, 却无法理解全文的意思。

2.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以下是作者引用的话“为顺利地进行这种分析综合活动, 要求学生事先具备一定的条件: (1) 有一定词汇与语法技能; (2) 有相应生活经验和专业知识; (3) 联系课文; (4) 了解作品背景、中心思想”。

3.阅读是提高语言的复现率, 有针对性地扩大词汇量, 巩固学生课本所学, 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扎实度。文章由句子组成, 句子由一个个单词组成, 如果单词不认识, 就会严重地阻碍阅读, 扩大词汇量是必要的, 所以我们开设阅读课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 另一方面可以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扩充知识, 提高知识再现率。

二、目前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 语言因素限制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语言因素是指学生对单词、短语、句子、语言规则等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所谓的语言因素就是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 比如, 这个学生是否口吃、是否存在记忆缺陷等等。因为知识与能力是相互对立的统一体, 在培养英语阅读能力的过程中, 既要重视知识的学习, 也不可忽视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2. 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技能的训练, 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低下。

从当前英语阅读教学的情况看, 学生普遍存在英语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现象。很多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 而不注重他们平时英语学习素质的提高, 导致很多学生高分低能。

三、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策略分析

从20世纪60年代起国外就开始了对阅读策略的研究, 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 提出一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的策略。

1.阅读前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在阅读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给学生以背景知识的扩充, 这样他们才会明白地更透彻。例如, 学生读完一篇内容陌生的文章, 尽管没有语言文字障碍, 也会觉得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因此,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在阅读前运用各种途径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相关的文化背景, 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的基础, 促进其学习新的知识, 增长见识。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速度。速度的提高绝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到的, 而是日复一日的积累。如词汇、句法结构、语法知识等是否扎实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的速度及阅读的效果。另外, 学生的阅读方法及心态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阅读品质, 即阅读能力。

3.开展课外阅读。仅限于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和课本上有限的阅读材料是远远不行的, 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举行一个演讲比赛或开设专门的阅读课, 这样有了保证, 学生才能学到位, 学扎实。

四、结论

阅读教学中的感悟论文 第11篇

Jigsaw reading就是把Jigsaw的理念和作法与英语阅读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是把用以阅读的语篇材料分解成若干个零散的片段,并将这些片段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片段并加以推理分析,然后与他人进行沟通询问,形成小组进行讨论,从而对信息进行符合逻辑的整合,把文章复原完整,最后进一步加深对于语篇的理解,提高阅读的能力。该教学策略将阅读任务进行分工,并在小组内合作,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转变,从显性的领导者变为隐性的指导者。同时整个学习任务的完成必须依靠各位成员的通力合作,每位成员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小组的学习任务才能全部完成。小组内的每个学生就像拼图的各个小块,互相依赖着,缺一不可。

二、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课《A little snail》,采用Jigsaw Reading的初次尝试

下面结合自己执教的市级课外阅读课A little snail,阐述拼图阅读策略在小学英语课中的应用步骤。Jigsaw reading教学流程中的展现:

流程一:The 1st jigsaw reading

Each student gets the own part of material,read bythemselves and try to finish the task.

Tasks:

(1)under line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2)do the related task

(3)write dow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animal.

评析:第一次jigsaw reading是在原始组内抽取自己的学习材料,并进行自我学习。这里是完全的solo work,必须由单个学生独立完成。因此所设定的学习任务也比较简单,只需要将自己手中学习材料上不认识的单词、词组划下来,以便在二次拼图阅读时学习;并找出相应动物snail,monkey,parrot和giraffe明显的特征。同时,此次jigsaw reading花费的时间不能太长,控制在3-5分钟最为适宜。从学生当时的表现上看,这个环节完成得还是比较好。

流程:The 2nd jigsaw reading

The students with the same material regroup into ex-pert group.

Give the instruction and discuss the part,reach an a-greement of the task.

Tasks:In the expert group,students read the same ma-terial,discuss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reach an agree-ment and finish the each task.

评析:在the 1st jigsaw reading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拼图阅读学习。在本环节中拿到相同学习材料的同学重组围坐在一个小组内,即材料A的成为新大组,材料B的另成新大组等。一组四人学习同一材料,讨论新单词、词组的意思并达成一致,将相关的学习任务进行小组内的学习与交流。本环节需要学生们用心去讨论理解,时间需相对长,大概在10分钟之内。当时也是给足了学生讨论和思考的时间,学生单词词组的意思基本上能讨论出来,练习题也能做好,但是在讨论的过程中,受英语基础、词汇量的限制,组内用中文协商比较多。

流程三:The 3rd jigsaw reading

Give instructions,then each student reports the part inthe original group.The four students get the idea Of thestory.

Tasks:Each student report the part of his own,fourstudents report in turn,then get the logic of story.By theway,every student should take notes 0f each part.

评析:The 3rd jigsaw reading在前两次拼图阅读后,拥有相同学习材料的学生充分讨论并习得相关知识后,回到原始组内,这时ABCD材料齐聚在一组。逐一将讨论过后的、自己的学习材料在原始组内进行学习,对整个故事感知,在组内讨论出故事的逻辑,给学习材料进行排序(正确的顺序为BDCA)。四个成员分别学习其他三种不同的学习材料,需要的时间较长,大概15分钟。

三、实施Jigsaw Reading阅读策略后的反思

1.创新了课堂教学的座位方式。本课中采用教学方式jigsawreading,三次重组学生的位置。学生的位置由最开始的秧田式转变到教师在班级中走动教学直至四人一小组进行学习学生座位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学习结果。

2.变革了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在本课中教师通过组织三次jigsaw reading,学生在三次小组学习中,自主学习材料,组内讨论习得新知。学生通过这样的课外阅读训练习得知识,更能从教学方式中习得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放主动权给学生的教育理念。

3.实现了动态的开放课堂。本课中板块环节设计清晰,阅读环节时分配好任务,重心下移完全下放给学生自主或组内阅读,通过差异资源完成阅读并理解文本,总结How does the snail climbto the top of the tree?教师的放手绝不是字面上的,是真实存在的,学生也在这样的开放课堂中、通过自己和小组的努力学习了新知、动态生成知识。

初中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第12篇

爱朗读、会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条必经之路。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小, 知识面窄, 思想认识不明晰, 语言积累贫乏。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朗读, 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感悟, 逐步养成“爱朗读, 会朗读”的阅读习惯。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载体。作者借助语言是为了描述事物﹑说明事理﹑表达情感。所以, 学生的朗读要“发之于声, 动之于情”。“声”是作者的声音在读者心中的共鸣, 朗读就是让作者的声音能在读者心间产生感染与共鸣。“情”是作者的心声在读者心间的流淌, 朗读就是让学生在朗读声中进入情境, 充分体验角色转移的趣味, 感悟藏匿于语言文字之间的情感。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差, 认识能力有限, 生活积累有别, 不同的学生阅读, 就有不同的阅读结果。大多数学生在阅读中只是做了文字的奴隶, 轻描淡写, 赶时符潮似地立于文字之外, 难以真切地感受和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 要减少学生与作者及文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差距, 架起学生与作者及文中人物之间的情感桥梁, 促使学生与作者及文中人物之间产生心理共振, 实现情感交流。

例如在教授《蜡烛》一文时, 文中的老妇人自始至终未说一句话 (没有语言描写) 。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肢体动作体现出来的, 显得深沉含蓄。如“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在坟旁俯下身去拾起那些蜡烛头, 并把新的一只插在了那老地方”, 这里一系列的动作描写, 我们如果单纯地去看确实是一些司空见惯的动词而已, 也无法与文章内容产生整体的有机联系。但如果教师让学生联系一下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在法西斯强盗的铁蹄下饱受的苦难:她的房屋被炮火轰毁, 她的男人死去, 再去感受下她视苏联红军为亲人, 她的爱与恨是那样深沉, 实现有感情地朗读并指导学生朗读这些动词, 体会老人的一举一动, 学生自然就会觉得文章有血有肉, 真实可感, 犹如亲眼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由此可见, 对动作描写的朗读指导及评价, 既可引导及调整学生获取的信息, 又可以使朗读入景入情,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老妇人沉痛的心情以及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血肉情, 并最终使领悟课文内容与培养朗读能力融为一体。

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构造形象活物

在阅读时抓住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抽象而又与文章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 并以此为感悟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清晰可见的鲜活形象, 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 只有借助形象才能活现语文, 才能让学生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活化形象, 简化课文内容, 深化学生对课文思想性的感悟效果。如《石壕吏》里有“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呼—怒—啼—苦”, 概括形象地写出了“吏”如狼似虎的嚣张气焰和“妇”的可怜与可悲的身世命运, 这两句话比较概括﹑抽象。学生难以由表及里地体会当时的场景, 想象当时的人物形象。因为从诗题来看, 主要人物是差吏, 作者对差吏的形象处理很特别:一出场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明他的威势。此后, 就让他转入“幕后”。因此, 正确把握“吏”的形象对理解全文内容至关重要。我在教学中这样引导:“‘呼’‘怒’是怎样的场面?如果, 你置身于这种场面之中能具体描述出‘呼’‘怒’的情境吗?”对此学生争先恐后各抒己见, 畅诉欲言。有的描述父亲“呼”的切肤之感的情境时声泪俱下, 有的描述其教师“呼”“怒”的情形时绘声绘色, 有的同学居高临下地“呼”, 暴跳如雷, 惊心动魄……当学生对“呼”有了具体鲜活的形象之后, 我深入引导学生理解:杜甫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 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恨之入骨, 当他亲眼目睹了“吏”“呼”“怒”的场面后心情一定十分矛盾。因此, 明写老妇, 暗写差吏。但“听妇前致词”的“舒情独白”与吏的“呼”脱不了干系。像这样以活化的形象为铺垫, 增进了学生对语文课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

三、在阅读教学中强化练习过程

强化练习过程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练习, 就是根据课文思想意义和中心内容的关系, 设计具有强化功能且能多角度、多层次解答文本问题的练习题, 并促使学生在尝试后针对不同答案展开讨论, 在求同存异中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从而引发学生对这部分文本内涵的感悟。

例如在教授《新闻两则》一文时, 我设计了以下几组句子,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句子的不同之处, 说说哪句好?并说出理由。这种练习有一定的难度, 但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拓展练习能够集思广益, 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 二十日起, 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 芜湖线, 到达繁昌铜棱, 青阳荻港, 鲁港地区, 共渡过30万人。

(2) 二十日起, 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棱, 青阳荻港, 鲁港地区,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至30万人。

注意, 从加下划线的词语涵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首先, 学生肯定会觉得第二句好———用词准确。其次, 就加下划线的词语含义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讨论总结, 教师归纳的比较突出的观点有: (1) 生A:“突破”表明有敌军势力存在, 我军歼灭或击溃敌人, 冲破敌阵,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用“越过”表现不出是否经过了战斗, 表现不出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表现不出敌军到了最后时刻仍负隅顽抗。以及溃不成军, 一盘散沙, 不堪一击的事实。生B:“渡至”比起“渡过”含义更丰富。“渡至”一词准确精炼, 铿锵有力, 表现出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的气势磅礴, 战役场面的雄伟壮阔, 可以令人想象出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 战士冒着炮火, 奋勇前进, 直取对岸的景象。

四、在阅读中体验角色

在阅读教学中,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站在旁观者的位置上随心所欲地看书, 走马观灯、眼花潦乱, 这使得学生的阅读很失败。难道说是因为课文描述的景色太迷人, 或者是叙述的事情不感人?究其原因恐怕是因为学生角色模式的定势。学生往往视自己为读者, 这使得他们在阅读课文时常把自己置身于文外, 反复读着文字, 感觉艰涩难懂, 语言内容难以增加学生的体验, 语言激情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可见, 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必须以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灵活扮演角色, 使其身临其境、呼风唤雨, 同时随机进入课文, 并通过角色转换, 促进其进行心理揣摩、情感体验, 从而由旁观者变为当事人, 像演员演戏时演到情深处, 泣不成声、声泪俱下一样, 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只要变阅读课文为生活经历, 变感受人物的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 这样的“角色”就会成为引导感悟的桥梁, 就能最大限度地缩小学生及课文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差距。

如教授《落难天子》时我是这样引导的:首先创设语言情境。有一个王子, 生性多愁善感, 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 因而每当有人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时, 他就流着泪叹息:“天啊, 太可怕了!这些事落我头上, 我可受不了!”这是一篇寓言故事, 而寓言通常会将深刻的道理蕴含在平易简短的叙述之中。在作者娓娓道来褒贬之后, 那些警醒世人的哲理便浮出水面, 一目了然, 醒人耳目, 沁人心脾。

紧接着我引导学生放声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中有关情况: (1) 抓住王子的性格特征———“多愁善感”“流泪”“叹息”。 (2) 抓住王子语言中的感情色彩———“太可怕了!” (3) 抓住旁人向王子禀告的事件类型———“天灾人祸”。

最后, 我以上面三点为感悟点, 让同学们扮演王子, 但条件是要基本符合寓言的情境。此时学生兴致极高, 迫不及待地进入了角色。通过此类表演既能让学生体验角色转移后的快感, 也可使其反思其中的深刻道理。

参考文献

[1]卜维萍, 等.阅读与写作[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6.

上一篇:电视台网络化下一篇:单层厂房抗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