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报告范文

2024-08-31

地质报告范文(精选12篇)

地质报告 第1篇

1 报告名称

(1)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DZ/T 0033-2002) 。

(2) 《煤炭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 (MT/T 1044-2007) 。

(3) 《关于印发〈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7]26号) 。

实际工作中, 常有报告将公司名称加入报告名称中;或者不加矿种名称;或者在报告名称前加“地质”二字, 都是不规范的。另一问题是核实报告与勘查报告定性不准。近年来出现了补充普查、补充详报告。

报告由矿业权人提交, 编制单位受矿业权人委托编报告, 因此, 封面落款应为与矿业权证明文件载明的矿业权人完全一致的矿业权人名称。有的报告落款为报告编制单位, 或者是矿业权人名称的简称, 都是不正确的。曾出现过, 矿业权人名称与矿业权证明文件载明的矿业人名称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的现象, 这时就需要矿业权人更正或进行变更。 (1) 报告编制单位排在矿业权人前面, 喧宾夺主。 (2) 缺少法定代表人。 (3) 不加盖公章。 (4) 相关责任人不签章, 或机打责任人姓名。

2 摘要目的任务的编写

《关于全面实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和勘查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7]68号) 的要求。【各类资源储量报告均应在报告的正文开头加附不超过400字的文字摘要, 主要内容应包括勘查区 (矿区) 地理区位、面积、勘查单位、工作时间、主要工作量、勘查 (核实) 投入、地质矿产特征、基本认识及主要成果、主要结论、主要建议等。】 (1) 缺少摘要。 (2) 摘要太长。 (3) 内容不全。 (4) 与报告内容不一致。

不少报告, 在报告的目的任务中, 或者不交待有关目的, 或者只说明勘查的技术目的, 如作为矿井初步设计的依据、编制矿区总体规划的依据等, 却不谈评审目的 (或者说是行政管理目的) , 如申请划定矿区范围的依据、上市融资的依据、登记统计的依据、转让的依据等。要求必须明确评审目的。不同的评审目的, 在评审把握上是有差别的, 比如作为上市融资依据的报告, 只要求客观反映, 如实评价;而作为申请划定矿区范围依据的报告, 除要求客观反映, 如实评价外, 还必须要求达到国土资发[2011]14号规定的条件 (达到相应的勘查程度) 。

核实报告的核实任务不确切, 将勘查阶段的任务归为核实的任务, 与实际情况不符, 一般来说, 核实的任务主要是收集、调查、研究、汇总问题。有些勘查报告在叙述报告编制任务时, 用词很随意, 没有注意规范用词, 如普查报告用详查报告的素语, 应认真研究规范, 规范用词。

3 地理位置交通及矿权设置的编写

(1) 应准确说明矿业权范围的地面最高、最低海拔标高, 作为填报登记书的依据之一。

(2) 应准确交待地表水体与勘查区的位置关系, 说明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 (枯) 水期的流速、流量, 最高洪水位等。

实际工作中, 要求单独设置一节说明, 因而也就不应在位置、交通介绍重复介绍。

有的报告介绍了矿业权的历史沿革情况, 列出几个矿业权范围拐点坐标, 甚至对与本次工作无关的矿业权也进行交待, 但看不出本次工作与哪个矿权有关。应开宗名义交待清楚。

不少报告按矿业权证明文件, 或只列1954北京坐标系坐标, 或只列1980西安坐标系坐标, 未将两个坐标系坐标对照列出。目前矿业权管理用的是1980西安坐标系坐标, 资源储量管理用的是1954北京坐标系坐标, 因此, 要求对照列出两个坐标系坐标。所谓对照, 即要求1954北京坐标系与1980西安坐标系拐点坐标对应, 编号相同。

4 本次工作和以往地质工作的编写

(1) 对于已往工作的定位:最近一次报告 (经审批、备案的报告) 及以前的工作为以往工作, 之后的工作计入本次工作。 (2) 以往工作应是与本次工作范围有重叠关系的工作。 (3) 应说明历次以往工作与本次工作的范围关系 (定性说明即可) 。 (4) 应按时间顺序说明以往历次工作情况, 提交的主要成果, 备案 (认定、审批) 情况, 包括备案 (认定、审批) 时间、机关、文号等。

5 煤层的编写

对煤层厚度描述方面主要表现在: (1) 不全面, 按编写规范应同时说明全层厚和可采厚, 不少报告只说明其一, 而且多只说明全层厚度。事实上, 从评价煤的厚薄及使用的角度看, 可采厚度更有意义, 因此, 不应忽略对可采厚度的描述。 (2) 对厚度概念的使用较为混乱, 目前报告中出现的厚度有:煤层厚度、煤层有益厚度、最低可采厚度、全层厚度、可采厚度、自然厚度、纯煤厚度等。【前三者在《煤矿科技术语煤田地质与勘探》 (GB/T 15663.1-1995) 中有明确定义】

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 煤层的可采程度是根据煤层的可采面积占勘查评价范围 (一般为一个井田或勘查区) 的比来衡量的, 虽然有规范定义, 而在实际工作中却仍难以把握。

含煤性中重点说明区内含煤地层是那些地层, 共含多少层煤, 其中可采煤层有几层。强调要用数据进行说明 (可列表) , 包括每层煤的控煤点数、见煤点数、可采点数、全层厚度、可采厚度、面积可采系数等。有些煤层虽然属不可采煤层, 但可采点数较多, 应说明可采点的分布情况, 如连片分布或孤立分布, 为是否算量提供依据。稍带介绍一下含煤系数即可。

可采煤层包括全区可采煤层、大部分可采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 从逻辑上看, 局部可采是可采煤层的一个划分, 因此, 诸如某某组含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的表述是不严谨的。

6 煤质的编写

报告煤质指标的统计点数远多于可采点数或远少于可采点数, 查其原因有多种: (1) 是用大范围的统计数据代替工作区内的数据。 (2) 用样品数据代替点数据。 (3) 测试分析结果未出来。 (4) 采样数量不够。前三种情况应修改, 第四种情况, 能补则补, 不能补应作存在问题提出。

动力用煤不反映Qnet, d数据, 与工业指标不配套。Qnet, d大于Qgr, d;同一简选样, 指定浮煤灰分值低时比高时易选, 不符合逻辑或介绍不严谨。可选性评价的浮煤灰分指定值过低或过高, 不具实际意义。直接用测试结果, 而不是通过绘制曲线计算δ±0.1含量, 不符合规范要求.。表述应准确, 如煤灰分、硫分、发热量, 应注明符号。

经常出现报告文字说明与插表反映的内容不对应;平面图与剖面图不符。文表不对应是工作不仔细, 校对和审核不认真的结果;平面图与剖面图不符有些情况是不认真, 有些则可能是违反了先有剖面图, 再根据剖面图绘制平面图的原则。煤炭报告要兼顾全区。

参考文献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 第2篇

一、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并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性,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每位大学生首先最主要的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然而光从理论上认识只能让大学生纸上谈兵,因而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同时,这也是给我们一个找出自身知识的不足与缺陷的实践机会。

二、实习地区概况

主要实习地点是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

三、实习内容

(一)5月9号 实习前准备

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地质地貌学这门课程,对地质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马上就要去野外实习了,我们都很兴奋,都在为实习做准备。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实习地的概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大概了解到:约在距今19亿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地壳运动,叫“吕梁运动”,使中元古界与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触,吕梁运动以后,相对稳定地层的范围不断扩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较复杂。有些地层在久经腐蚀以后,开始下沉,形成地质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无脊椎动物和菌藻类植物开始出现,一直到距今大约8亿年的寒武纪时代,京娘湖地区还一直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中。到距今大约两亿五千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称为“燕山运动”。由于地壳断层,大部分海水向东消退,京娘湖地区仍处于大海的边沿,汹涌的海涛冲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态的沟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约6500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叫“喜马拉雅”运动,西部地壳相对隆起,东部地壳相对下沉,海水向东消退,整个太行山脉的雄姿也由于海水的消退展现出来,这里形成了北台、太行、唐县三层夷平面,培养了京娘湖、古武当山、七步沟、武西岳的石英砂岩峡谷峰林景区。古武当山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

(二)5月10号 古武当山实习

上午坐车到达古武当山,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沿山路向上爬,观察当地的地质组成,地质构造。

老师给我们介绍到古武当山地区的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砂岩是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1.岩层的节理

它是断裂构造的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的断层相对)。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以节理与岩层的产状要素的关系而划分为四种节理:

走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一致或大体一致。

倾向节理:节理的走向大致与岩层的走向垂直,即与岩层的倾向一致。

斜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平行于岩层层面。

2.断层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正断层:逆断层的断层面也几乎垂直,但上盘向上移动,而下盘向下移动,这种类型的断层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冲断层与逆断层的移动方式相同,但断层带几乎是水平的。在这类同样是由挤压形成的断层中,上盘的岩石实际被向上推移至下盘的顶部,这是在聚合板块边界中产生的断层类型。

逆断层:在平移断层中,岩石块沿相反的水平方向移动。正如转换板块边界中所述,地壳块相互滑动时形成这些断层。

平移断层:在所有类型的断层中,不同的岩石块紧密地相互挤压,在移动过程中形成很大摩擦力。如果这种摩擦足够大,这两块岩石将咬合,因为摩擦力使它们无法相互滑动。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板块的力量继续推动岩石,从而增大施加在断层上的压力。

3.尖灭

“尖灭”指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的现象。地层的尖灭指的是沉积层向着沉积盆地边缘,其厚度逐渐变薄直至没有沉积。超覆是海侵时随着沉积范围的扩大,上覆岩层的沉积范围大于下伏岩层的现象。

4.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岩层因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而变形,形成的一系列连续弯曲。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未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它在层状岩层中表现的最为明显;是地壳上最常见的一种地质构造形式。褶皱是最重要的构造现象,因而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5月11号 京娘湖实习

今天我来到京娘湖,将对波痕、泥裂进行观察,对河谷形态、河谷的发育形成进行认识性的学习。

1.波痕

波痕是浅海、河湖的一种小型地形特征,由尖波峰、圆波谷,坡度对称组成连绵波浪状。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标志,是典型的沉积构造之一。非粘性的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如沙漠中的沙丘、海滩的沙坡等。一个波痕由一个波脊和一个波谷组成,同一种波痕一般成组出现。通常按波痕形成的动力将波痕分为水流波痕、波浪波痕、干涉波痕和风成波痕等;然后再根据其大小,形态或对称性作进一步的划分。出现于岩层的顶面.并可在上覆岩层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来决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2.泥裂

泥裂又称干裂、龟裂纹,是指泥质沉积物或灰泥沉积物,暴露干涸、收缩而产生的裂隙,在层面上呈多角形或网状龟裂纹,裂隙成“V”形断面,也可呈“U”字型,可指示顶底面。裂隙被上覆层的砂质、粉砂质充填。

3.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四、实习感想

地质报告 第3篇

关键词:大型滑坡 地质结构 物理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Abstract: Large amount of man power and resourses were used to carry out literature review and site investigation, this yea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scale landslides in west China were preliminarily divided to four groups, which are weak interface controled, key block controled, weak foundation controled and goaf controled landslides, respectively. The disaster modes of large scale landslides were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including deformation body-potential threats mode, landslide-follow-up damage mode, landslide-high speed dry debris folw mode, landslide-dammed lake mode and landslide-surge mode. Detai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on types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disater modes of Gui zhou Xi shui landslide, Gui zhou Guan ling landslide and Chong qing Wu long Ji wei shan landslide.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rock and soil mass of the landslides were obtained for future research. Facilities for physical modeling of landslides were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andslides based on continuum mechanics and discrete elements were conducted. The application of Acoustic liquefaction model and principle of equation of state substitution in simulation of landslides were also carried out. Large scale flume tests of dry debris flow were simulated by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method. The achievement we obtained this year will enhance ou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disaster modes for large scale landslides, broaden numerical simulations methods for the iniation and movement of large scale landslides and push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mechanism of large scale lnadslides. One SCI paper that was supported by this project was published and four more papers were submitted to international journals.

Key Words: Large landslides; Geological structure; Physical model tests; Numerical simulation

矿井地质报告编制中若干问题的分析 第4篇

由于煤矿生产对地质资料的需求及地质规程的要求, 矿井地质报告要求每8~10年修编一次, 如何才能提交高质量的矿井地质报告以满足煤矿生产的需要, 是我们矿井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从编制地质报告中的一些体会中, 谈谈如何编制好矿井地质报告。

1 收集、校核好原始地质资料

收集原始地质资料非常重要, 所有图纸、煤层对比、构造方案的确定、储量数据都是由原始资料而来, 所以, 对原始资料的研究掌握的如何, 从某一方面说也就决定了报告的质量, 尤其在第一次编制报告时, 更应该拿出足够的力量去熟悉研究, 掌握钻孔资料和井下观测素描资料。如果只是照搬前人的研究成果, 就掌握不住真正的东西。也就失去了编撰报告的真正意义。

要使原始资料整理的有条有序, 准确无误, 应具有综合性地基础技术工作的能力才行。

2 煤层对比是基础

从生产的实际揭露及补充勘探钻孔资料中, 有的矿井仍然存在着煤层对比的问题。在收集分析前人煤层对比资料的基础上, 应充分分析研究煤层在本区的赋存、发育、变化的规律。煤层对比的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构造方案是否合理, 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资源储量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等有关问题, 更为以后的采掘生产带来直接的影响。

既然煤层对比如此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将煤层对比正确呢?这就要求掌握并且能熟练运用正确的煤层对比方法。

第一:要研究煤层结构的特点。利用煤层的厚度、结构、煤层类型以及煤的组分等差异性进行对比。如15、18号煤层属特厚煤层, 构造复杂, 明显区别于其它煤层, 15号煤层上部煤质较差, 有多层夹矸, 18号煤层上部煤质较好, 煤层中下部夹矸较多。

第二:要研究标志层的特点。

除煤层之外还有某些发育稳定, 与其他围岩具有明显不同且易于识别的标志层, 帮助煤层的对比。如3号顶板1.0-1.5米有一层浅灰色凝灰质粉砂岩, 30号层中间的“金星矸子”等。

第三:要研究特殊岩段的特点。

除了煤层本身和标志层的特点外, 还要研究煤层群组的发育情况及不同岩层的组合情况, 也就是沉积规律的研究。

第四:要研究物性特点。

依据测井曲线的形态和异常峰值的方向和幅度等特征与层段、层组或层位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煤层对比, 有些煤层由于当时沉积环境的影响形成煤层本身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物性, 反映出不同的曲线形态, 依此确定煤层的层位。如3号煤层, 由于当时沉积环境相当稳定, 形成煤层后, 厚度稳定, 结构单一, 煤质物性均匀, 伽玛伽玛曲线形态峰顶平齐, 形状如铲。30号煤层, 由于地壳的脉动, 成煤条件多次中段, 煤有多层夹石, 在伽玛伽玛曲线上中间幅值高, 上下幅值低, 多齿呈梳状, 形似伸展的手状。依据测井曲线进行对比, 是一种比较真实、直观, 且易学易懂得方法。矿井地质人员应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

3 矿井构造是关键

煤层对比的正确与否, 决定了构造联接的合理性, 但对构造的充分研究反过来对煤层对比起到了帮助作用。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只要这两项工作搞好了, 报告的整个骨架也就出来了, 各种图件的编制基础也就有了。

作为报告的编制人, 首先应该对本区域构造规律、特征、组合、分布等熟悉了解。构造的确定要根据煤层的重复与丢失确定的构造点, 根据钻孔或者生产实践中的岩石破碎带确定, 还可根据测井曲线来确定, 作为初次编制报告的同志往往只是习惯于在剖面上进行构造的确定与组合, 而忽视了平面上的组合关系, 也就是没有把平面上的组合确定和剖面有机地联系考虑, 容易造成相互矛盾, 如切割、生成次序的矛盾。

4 编制图件要全面考虑

矿井地质图件是根据煤田地质勘探、矿井地质勘探和矿井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它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煤层的赋存状态、构造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是煤矿建设、设计和生产必备的重要基础技术资料。因此提高矿井地质图的编图质量, 是衡量地质报告优劣的一项主要内容。绘图前将各种原始地质资料收集齐全, 反复推敲、校对, 准确地掌握, 合理地进行判断分析。在绘制各种图件或对原始底图进行矢量化时采用CAD或RGIS龙软软件系统进行绘制, 确保各种图件的精确度, 从图件上不仅能反映编图的原始依据, 又能反映出该阶段对地质情况的认识程度, 既要满足矿井地质工作的需要, 更要满足采掘工程上的要求。煤层对比和构造方案的正确确定, 给作好准确的图件奠定了基础, 但如没有一定的做图技巧, 一是图件编制的不合理, 反映不出实际存在的客观地质情况, 二是各种图件相互矛盾不一致, 顾此失彼。例如, 对于偏离勘探线的钻孔或斜孔, 不少地质人员往往习惯按照垂直勘探线进行投影, 如果地层走向正好和勘探线垂直或接近垂直, 这样的投影还是适用的;如果地层的走向和勘探线夹角小, 再用这样的投影法就会造成见煤点标高和等高线的矛盾, 产生的原因是没有考虑地层的走向造成的。再如有的地质人员在做平剖面时, 只是根据剖面上的投影点, 只要是相同的点就去联接, 不去考虑平、剖面的相互关系。往往不是同一盘的煤层联在一起, 出现断层之间的切割关系产生矛盾。有的地质人员在编制剖面时不考虑平面关系, 只看到在单一剖面上煤层连接比较合理, 构造确定也合理, 等到剖面全部完毕, 再做水平切面和底板等高线图, 就往往会产生剖面上合理, 平面上通不过的情况。因此要考虑剖面图和水平切面图;水平切面图和底板等高线图之间相互联系, 不能孤立对待。

5 资源储量计算合理、准确

储量是一切采掘按排的依据, 因此储量的计算要力争符合实际, 储量计算的合理与否从技术角度讲主要看储量的圈级, 块段的划分, 厚度的选取。资源储量的分类要按新标准分类, 根据经济意义、可行性研究程度、地质可靠程度对井田内的资源储量类型作出划分。在矿井资源储量估算圈定类型中应注意几点:a.111b、122b只能跨越一条已探明或控制的落差不大于50米的断层圈定, 但在所跨越断层两侧各留出30-50米宽的断层煤柱量333。b.在基本线距内, 有三个以上控制点可以圈定122b。c.在基本线距内有一条断层时可以圈定122b, 如果有两条断层时不能圈定122b, 只能圈定333。

6 文字说明要写好

地质报告 第5篇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技术研发与示范

成果报告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二○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2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技术研发与示范

成果报告

项目编码:1212011140021 任务书编号:水[2011]01-27-05

水[2012]01-029-002 水[2013]02-022-004 水[2014]02-029-002

工作起止年限:2011-2014年

项目负责人:曹修定 吴 悦 王洪磊 朱继良 报告主编:吴 悦 王洪磊 曹修定 朱继良

报告编写人:吴 悦 王洪磊 曹修定 朱继良 杨 凯 李 鹏

王晨辉 马 鑫 潘书华 杜 鹏 孟庆佳 樊志海 董翰川 付 杰 郭 伟 任 涛 王 璇 李 戍 高振华 展建设 吴 敏 庞丽丽 汪 敏

单位负责人:李文鹏 主管业务负责人:李铁锋

提交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提交时间:2015年12月30日

计划项目名称:滇东北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

实施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正文目录

前言

第一节

项目概况

第二节

工作简述与实物工作量完成情况 第三节

主要成果 第四节

工作质量评述

第五节

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 第六节

章节安排与分工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二章 监测预警仪器研发与生产

第一节

群专结合类型监测仪器研发 第二节

群测群防简易报警仪改进 第三节

监测仪器批量生产 第三章

群测群防系统管理软件

第一节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信息网 第二节

群测群防预警信息系统升级 第四章 群测群防应用示范

第一节 彝良县示范区 第二节 鲁甸县示范区 第三节 大关县示范区 第四节 雅安地震抗震救灾 第五节 鲁甸地震抗震救灾

第六节 群测群防技术和设备支撑 第七节 群测群防工作认识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审批目录

审查意见书

中地调(地环)审字[2015]052号 评审意见书

中地调(地环)评字[2015]073号

其他目录

任务书:水[2014]02-029-002 水[2013]02-022-004 水[2012]01-029-002 水[2011]01-27-05

内容摘要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技术研发与示范”工作时间为2011年—2014年。项目任务:在充分收集已有资料基础上,采用遥感解译、工程地质测绘、地面手段,按1:50000国际标准图幅开展云南大关地质灾害调查,查明地质灾害类型、发育分布特征以及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等地质环境背景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地质灾害的主要控制因素及其诱发因素,完成调查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区划,研制开发简易实用的群测群防监测报警仪器,协助地方政府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提升云南大关县群测群防技术水平,为地质灾害多发区群测群防能力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已经取得成果如下:

(1)针对已有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仪器进行了改进与完善,形成较为可靠、稳定、高效的系列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仪器。

(2)形成一批群专结合的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监测预警仪器,丰富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方法和手段,有效补充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完成昭通市群测群防监测示范体系建设,为群专结合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3)完成监测仪器设备研发、生产了8.6万套;1:1万工程地质测量60km2;1:2000工程地质剖面测量5km;1:5万地质灾害调查460km2。

矿井地质工程地质研究 第6篇

【关键词】地质工程;地质控制论;地质研究

矿井地质是一项技术性的科學,主要体现在实际的操作中。他主要是为煤田地质勘查服务的,参与到一开始的矿井建设和后期的生产中。主要的任务就是勘察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矿床的勘探,通过分析矿区的储量和开采条件,最终制定合理的开采计划。还要在开采中进行技术指导,防止地质开采不当造成的倒塌等问题。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看出,矿井地质工作能够保证煤矿生产建设更安全地发展。如何预防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问题,都是需要大量的地质资料为判断依据的。因此,进行矿井地质研究为未来的开矿事业做准备是很有意义的。

1.了解矿井地质工作的必要性

1.1什么叫矿井地质工作

可以说,矿井地质工作先是勘探矿井建设的生产环境,看这里适不适合进行生产,在生产中会有哪些潜在的安全隐患,需要什么样的建设来预防;在生产过程中,还要不断了解地质变化,估计开采矿藏中会造成那些地质影响,是直接为煤矿生产建设服务的地质工作。也就是矿井工程的每一阶段都必须站在一定的地质工作上才能开始进行,要根据考察的地质资料为工作基础。

1.2工作的必要性

因为矿井地质工作的地质条件是十分复杂的,人们还不是很了解这里的工作环境,存在着许多未知的事情;又因为在工作中还会对附近的地质地貌造成影响和破坏,稍微的地质改变就会造成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所以地质研究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从工作过程来看,地质工作就是先经过大面积的大概了解,然后到小面积的细致分析,这样的方式,即一步一步完成每项工作,保证每一步的安全可靠。而且资源勘探是矿井地质工作的第一步,没有矿产资源,也就不需要花大力气去进行矿井建设,是不可以省去的阶段。

矿井工程许多是在深层的地下进行工作的,工作环境比较封闭独立,很多地质因素是人力感觉不到的。例如,在煤矿开采中,生产活动的对象是大面积的煤层。如果没有对当地的煤层地质认真研究考察,随意选择不合适的采煤技术,可能对这里的客观地质条件造成了破坏,就会对生产产生阻碍,甚至会防碍生产的安全进行。因此,矿井地质工作可以说是进行煤矿采掘的第一步。

2.目前矿井地质工作的任务安排

矿井地质工作的目的就是了解工作地区的地质情况,从安全角度安排采矿工作,保证矿井生产建设有条理地进行,让施工队减少安全事故。这也让国家的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每一项都矿井地质工作需要完成下列几项工作任务:

2.1勘察了解当地的地质条件

矿产形成最初的动力来自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就是对部分板块进行升降运动,通过挤压使一些地区隆升起来,形成一定的地层带。从考察中我们证实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条件有很多,有的条件是大家都有的,比如地壳运动;但事实上,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成矿背景,比如高温岩浆的流动、云南腾冲-梁河地区特殊的地形因素等。

2.2搜集大量的地质资料

搜集第一手的资料是进行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只有充分了解大量的地质资料,才能明白矿区地质的基本变化情况。通过分析验证这些数据,明白潜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出最合理的矿井工作计划。同时,在开采中,因为对矿区的地质面貌进行了破坏,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比如煤矿开采完后,会不会因为地质比较松散,容易出现坍塌的问题。因此,在最初的地质工作结束后,还有配合开采工作有计划地提供所需的地质资料,确保这些资料是正确可靠的,能及时反应当时的地质情况。特别是在采掘生产的过程中,矿井地质人员还要进入现场去调查研究,了解每一个工作的进度,及时发现和研究地质情况对生产的影响,和生产部门做好沟通。如果发现施工部门采用了不合理的开采方法,要提出自己的意见,帮助他们改正过来,保证施工的安全,也使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开发。

2.3定期进行矿井勘探,统计矿产的剩余储量

在矿井的工作过程中,煤矿的储量是在不断变化的。地质研究工作要根据开采的数量,生产过程中的损失等相关影响因素计算出矿井的剩余储量。这个工作要定期去做,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也为后面制定生产计划提供依据。通过数据的对比,管理者也了解了工作中不同工作安排对施工的影响,特别是生产损失如果太大,就要立刻进行调整。

3.矿井地质工作的研究要求

(1)矿井地质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特点,在生产建设中会出现不同的地质问题,这也是矿井地质人员头疼的问题。工作人员通过分析对这些地质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然后指导矿井的生产建设,在工作中检验分析的准确性。在工作中还要有科学的预见性[1],很多安全事故要提前预防。

(2)矿井地质工作的准确性要求比较高。因为在煤矿生产建设中,需要开掘了大量的井巷,在工作中,一些细微的数据统计问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搜集大量实际地质资料,是进行地质判的基础,要准确地反映地区真实的地质现象才能作出合理的地质判断,寻找最合适的解决方法。此外,矿井地质的工作环境也与一般的地质勘察不相同,比如矿井一般很深,达到几百米,这里的照明条件较差,使观察空间受到限制,工作本身就有很大的难度。

4.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明白地质研究对矿井工作十分重要。从工作过程看,可以将生产矿井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可大致分为观测、判断、预测、处理等四个步骤。[2]在观测已经知道的地质构造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测量、记录,这是一项基础工作,是为下面的判断服务的。还有很多没有完全揭露出来的地质构造,要根据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比较研究,做出正确的判断。在作出判断之前,应该想到各种的可能,做出预测性的思考,矿井地质工作离不开科学的预测,不能够只看眼前的事实。最终根据判断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法,进一步促进煤炭资源的开发。

【参考文献】

[1]吴有信,王琦.煤矿井下采区地震勘探技术现状与思考[J].煤炭科学技术,2010,38(01):101-106.

地质报告 第7篇

针对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 在完成相关工作内容的同时, 规划勘察工作应注重分析和完善以下几点问题。

1 规划勘察报告与地质灾害危险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区别[1]

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依据建设部于1994年发布的《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行业标准和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在编制城市 (镇) 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乡规划、村庄规划等各层次规划前期, 进行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其主要工作应以搜集整理、分析利用已有资料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为主, 辅以必要的勘探、测试工作。城市规划区内的各场地, 应根据其场地条件和地基的复杂程度分为I、Ⅱ、Ⅲ三类。近期建设区内的拟建工程的等级, 应根据地基损坏造成工程破坏的后果 (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及修复可能性) 的严重性分为:一级, 很严重 (重大工程, 2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等) ;二级, 严重 (一般工程) ;三级, 不严重 (次要工程)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主要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试行) 》, 作为目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规范和依据。工作开展时间主要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评估范围应该由建设方和评估单位共同协商, 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不应局限于建设用地和规划用地面积内, 应视建设和规划项目的特点、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予以适当扩大, 确定对工程项目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区域范围, 必要时可对直接影响范围做重要评估, 而对间接影响范围做一般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任务包括:查明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和诱发因素;分析预测工程项目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价工程建设是否诱发新的地质灾害和工程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划分地质灾害危险区;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建议等。如天津等平原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主要是对地面沉降、地震液化等灾种的研究。对这些灾种进行现状、预测和综合评估, 最后定性给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即可。

地震安全性评价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17条“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 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进行抗震设防。”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综合分析;近场和场区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综合评价;场地工程地震条件研究;建立地震烈度与地震动衰减关系;地震危险性确定性分析;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区域性地震区划工作;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地震小区划。它是为了重要建设工程提供科学、准确、合理的抗震设计依据的一个专项工作。工作开展时间主要在施工图设计前。

因此, 三者开展依据、时机、研究对象、评价重点均不同, 提供的结论建议内容也不同。不能将其理解为同一项工作或类似工作。

2 规划勘察报告应增加规划区土地资源“综合质量”评价内容

为更好的指导和协助规划设计部门编制科学高水平的规划成果, 在以往的规划勘察报告内容方面往往缺乏土地资源开发难度和潜在开发价值的评价内容。因此, 笔者建议增加相关评价的内容, 以增强规划成果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规划区土地资源质量评估, 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多因素权重指标函数法模型, 由规划区资源开发难度和潜在开发价值两个子模型组成, 总体评估模型如下[2]:

式中, M表示资源质量评估指标及分数;I1为土地资源工程难度评估因子;I2为土地资源潜在开发价值评估因子;ω为各评估因子的权重取值。

2.1 土地资源开发难度评估子模型

资源开发难度评估模型, 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多因素权重指标函数法, 基本表达关系式为:

式中, I1为土地资源开发难度的评估指标及分数;αi为各评估因子取值 (其中规划区范围内, α1为工程地质条件适宜性等级分项指标、α2为水文地质条件适宜性等级分项指标、α3为不良地质条件对规划区开发的适宜性等级分项指标) ;wi为各评估因子的权重取值。

2.2 土地资源潜在开发价值评估子模型

土地资源潜在开发价值等级评价主要反映规划区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价值特征, 是针对规划区可能获取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收益综合期望值水平进行分级。因此, 规划勘察单位可以依据城市规划部门下达的规划勘察任务书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及规划区类别、性质、发展规模和重点建设区等图件进行规划区潜在开发价值等级评价, 从而更好地指导规划设计部门有针对性和有重点的对规划区进行规划设计。

规划区土地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的评估总体模型是:

式中, I2为资源潜在开发价值评估分数;bi为各评估因子取值;wi为各评估因子的权重取值。bi的取值根据区位条件和道路交通线网区位等级确定, 尤其是道路交通线网的规划布局对周围相关地区影响等级而确定。资源经济价值评估采用主因素优先权法评价, 基本表达关系式为:

其中, xi分别为规划区重点建设、经济区位和道路交通线网的评估因子, bi选择xi中最大值为取值。

规划区范围内土地资源开发 (自然条件适宜性) 难度评价, 主要是针对工程在施工、风险、结构、维护方面的成本投入、技术复杂程度进行分级, 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规划建设区开发的工程总投入特征, 是对规划区自然条件适宜程度定性分类的进一步综合评价。潜在开发价值评价, 主要是针对规划区开发建设可能获取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收益综合期望值水平进行分级。土地资源综合质量评价是将资源难度和潜在价值分级评价结果进行加权叠加, 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开发成本特征与总体收益的综合效益等级。

3 其他问题

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般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编写, 因此规划勘察报告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并且规划勘察报告设计专业术语较多, 规划设计人员在专业报告的理解和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理解性差异, 不能够较为深入的理解和释读规划勘察报告, 造成规划勘察报告部分重点内容不能够更好地指导和协助规划设计人员开展相关规划编制工作, 例如在成果报告中应根据不良地质条件影响分析与评价的内容, 绘制出禁止建设区图;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应予以保留的生态山体、绿地、水体, 绘制出限建区图等。因此, 笔者建议, 规划设计单位在编制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时应进一步的增加相关常识性内容和专业术语的解释描述以及相关图件的绘制, 确保勘察设计能够与规划设计相结合。

4 结语

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报告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的一项重要基础资料, 也是今后各项工程建设勘察工作中经常要利用的重要基础资料。进行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 可以避免或减轻由于各种不良地质条件引起的灾害和次生灾害带来的损失, 科学合理地利用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 充分体现经济、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 编制高水平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意义重大。

摘要:随着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和全面实施, 针对规划勘察报告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区别, 从如何增强规划勘察报告的相关内容和改进规划勘察报告编制水平入手, 进一步深入思考规划勘察报告应增加和完善的相关内容等问题。

关键词: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

地质报告 第8篇

目前来看, 我国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灾害地质问题是不容乐观的, 随着这几年环境污染的加重、全球温室效应的推动, 其相关区域环境逐渐恶化。为了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我们需要实现其地质环境环节的优化, 实现其地质灾害工作的健全, 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 确保人们生活的稳定。在此过程中,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实现对其水资源的有效应用, 促进其内部水源应用结构的有效调配。我国的水资源总量是比较大的, 但是人均占有量比较小, 地下水含量是比较小的, 并且这几年我国的低下水质是不断下降的, 其相关资源的过度开采, 也不能确保其地面沉降现象的避免, 从而产生了比较频繁的地质灾害, 难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应用, 从而加剧了我国的土地荒漠化等问题。有些建筑工程的建设, 也不利于地区的生态建设的发展, 不能实现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因此, 我们需要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环节及其地质环境研究环节的优化, 保障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稳定。

在此过程中, 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通过对相关区域的相关工程项目的优化, 促进其矿产资源开展、地下水应用开发等环节的应用, 满足其科学化管理的需要, 实现其资源应用和环境的有效协调。促进其区域地壳的稳定性, 实现其相关地质灾害的有效预测防治, 实现其地质环境的深入了解, 加强对其相关污染环节的控制, 最终实现其水资源的有效应用, 实现对其环境的有效控制, 促进其地质灾害的减少, 以有助于经济建设的稳定开展。

2 关于我国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问题的解决

2.1 我国的地质灾害问题是比较严重, 我们需要通过相关措施

的应用, 满足我国的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 实现其地质环境区划及其区域评价体系的健全, 促进其地质灾害监控系统的健全, 促进其相关区域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及其气候资源的有效应用, 促进其水资源问题的有效解决。针对现实相关区域的环境问题, 实现其土地荒漠化等环节的应用, 以有效遏制当前生态恶化的情况, 实现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以有效改善相关区域的贫穷情况, 实现我国的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平衡。比如促进其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及其生态的平衡发展, 实现对我国的岩溶地区的有效控制, 以针对其生态薄弱的环节, 展开优化, 以有助于实际生态难题的解决, 实现对其相关科技投入环节的优化, 推动区域的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为了尽快改变岩溶山区落后面貌, 要在这一地区选出的基础问题和应用问题开展多学科、多部门的综合治理试验基地研究, 为岩溶石山治理、资源的合理评价开发、促进西南地区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基础, 对全区乃至全球岩溶石山治理都可起示范作用。岩溶地区四层圈之间相互作用规律。西南岩溶石山的形成演化与人地协调发展关系研究。岩溶地区资源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岩溶生态系统的类型、展布规律与经济开发关系。岩溶地区石漠化的形成条件飞机理和演变过程。岩溶石山区人口、粮食、环境、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战略。

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其相关问题的应用, 不能实现其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它是我国的重要区域之一, 然而随着近几年沿海经济建设的开展及其海洋资源的开发, 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灾害的发展, 不能实现其自然环境的有效维护, 导致现实发展难题的产生, 从而不利于其区域的综合效益的提升。为此我们需要针对其某些沿海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 展开分析, 实现对其污染环节的有效控制。污染不仅给渔业、盐业、旅游业造成损失, 而且诱发赤潮灾害的发生。近年来, 我国赤潮发生频率增高, 每年数十次, 给生态环境、渔业生产带来破坏, 也威胁到人民身体健康。沿海地区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沿海开发正显加速发展态势。而我国海岸带从北向南跨越了不同的古板块, 地质环境相当脆弱复杂, 一旦遭到破坏, 要花很大财力和物力才能恢复。

2.2 为了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我们需要实现对沿海区域的经

济开发环节的控制, 实现其综合管理系统的优化, 促进其资源开发环节及其环境建设环节的优化, 实现其相关环境法规体系的健全, 实现其资源环节、经济建设环节、生态建设环节的有效协调。在此过程中, 我们也要进行其区域环境灾害监测系统的健全, 促进其防治系统的优化, 以实现对一系列的地质灾害的有效预防, 以有效降低其地质灾害的损失, 促进其地表应用环节的优化, 实现对其土地利用环节的应用, 促进其工程建设环节的优化。全球表层土壤的年损失率达0.7%, 水土流失产生严重地质生态后果甚至已超出粮食供应本身的问题。我国不少地区水土流失的情况日趋严重, 不仅使土壤厚度变化剧烈, 而且造成土壤养分降低, 土质变差。为了协调和持续发展, 我们应从对各种地表过程研究入手, 并定量评价水土流失现状, 进而提出地质上的治理措施和方案, 以便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地表过程与生态系统和农业持续发展的关系, 使土地能为人类的繁荣和社会发展而得到持续的发展。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开展, 其垃圾排放总量也越来越大, 如今已经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导致因素。在此过程中, 我们要实现对垃圾排放环节的优化, 以有效应用我国的大气污染、地下水污染的情况, 实现对其相关废物应用环节的优化, 实现对城市废物地质安全处理环节的优化, 以确保城市的综合效益的提升, 满足其生态建设环节与经济建设环节有效协调, 满足实际工作的开展。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因此, 协调人地关系, 探讨人地作用机理, 揭示人类生存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已成为维护人类继续繁荣和不断发展的关键, 并开始成为人类认识地球新的出发点和突破口。根据最近国内外的许多研究, 人类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所引起的环境剧变, 特别是化学定时炸弹效应, 不仅超过自然变率, 而且已危及到人类本身的健康和生存发展。

2.3 我国人口众多, 其相关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难免会受到人

口因素的限制, 为了满足实际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们要实现其生态学管理、社会学管理及其地球化学管理环节的优化。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影响的过程与机理, 全球与区域水系统循环机理及人类对它的影响的研究入手, 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健康的效应。

3 结束语

为了实现我国的综合发展环节的优化, 我们需要实现其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环节的深入协调, 满足国家的发展需要。

摘要: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我们需要实现其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 促进社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 实现社会的综合效益的提升, 实现对环境地质环节、水文地质环节及其工程地质环节等的优化, 实现其内部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 以方便实际难题的解决。

关键词:地质环境,灾害环节,研究深化,管理应用,总结分析

参考文献

[1]何永光, 孙誉.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2) .[1]何永光, 孙誉.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2) .

[2]李建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3) .[2]李建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3) .

大理苍山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 第9篇

关键词: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大理石,大理冰川遗迹,古崖画

一、引言

2014年9月23日, 大理苍山国家地质公园在第六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 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的范围较之苍山国家地质公园的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大,涵盖了苍山、洱海等地质景观,崇圣寺三塔、太和城遗址(含南诏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佛图寺塔、喜洲白族民居古建筑群、弘圣寺塔等国家级、省级文化保护单位,白族绕三灵、白族扎染技艺、白剧、大理石制作技艺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面积从519.9km2扩大到577.1km2。

大理苍山是中国横断山造山带和稳定地块交汇区构造变质岩山体的代表。 大理苍山以特殊的地质地貌特征造就了多样的、复杂的、典型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大理苍山拥有20亿年的历史,每个山脉都有特殊、独特的地质景观。 大理苍山被世人赞誉为“变质岩的博物馆”,变质岩是大理苍山的主体岩石,占总体岩石的60%,具有很重要的地质科学研究价值,为地质工研究提供可靠地依据。 苍山是大理石的命名地,苍山大理石构造复杂,矿物组分多样,流纹饰丰富,从而形成色彩斑斓的“天然石画”。 苍山是第四纪末次冰期“大理冰期”的命名地,苍山大理冰川遗迹是欧亚大陆第四纪冰川活动末次冰期作用最南端的山地。

二、旅游地质资源

本文根据《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的旅游地质资源的分类方法,[1]将大理苍山地质公园的旅游地质资源分为7类,即重要的地质剖面、大理岩、大理冰川遗迹、山地地貌景观、河湖地质景观、 变质岩类峰林地貌、苍山古崖画,具体如下:

1、重要的地层剖面

(1)公园北部漾濞县沟头箐古 、中元古界沟头箐岩群黄龙潭岩组剖面。 剖面位于漾濞县平坡乡NE距约3km沟头箐村。 主要特征为:上三叠统歪古村组三段千枚岩;古元古界石门关组二段含榴黑云二长片麻岩;古元古界石门关组一段含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含方柱石、变闪石细晶大理岩;古元古界黄龙潭岩组三段片麻岩、片岩、斜长角闪岩;古元占界黄龙潭岩组二段片岩、片麻岩、大理岩;古元占界黄龙潭岩组一段变粒岩、片麻岩。

(2)漾濞县沟头箐古 、中元古界沟头箐岩群黄龙潭组变质岩剖面。 大理市茫涌溪中元古界苍山岩群茫涌溪岩组剖面: 剖面位于大理古城北12km的湾桥镇SW3km的茫涌溪电站。

(3)太和村中元古界苍山岩群剖面茫涌溪岩组剖面: 剖面位于下关NN5km太和村西,长约42km,为一套各种糜棱岩系,是研究糜棱岩的好剖面。主要特征为:含榴长英质糜枝岩、钠长阳起片岩;斜长角闪岩,被晚元古代黑云二长花岗岩侵入,花岗岩中有透辉大理岩扑灭体;二云长质糜枝岩,下部有少量细晶大理岩; 长英质糜枝岩夹糜枝岩化钠长绿帘阳起片岩,项部为糜枝岩化细晶大理岩;糜枝岩化钠长角闪片岩,绿泥绢云千糜岩、绢云绿泥片岩,经测定角闪石属氟镁钠长石。

2、大理岩

大理是中国大理岩(石)的命名地,苍山是该命名的模式地,有类型多样、数量丰富的大理岩。 苍山大理岩经受区域变质、接触变质、动力变质,构造复杂,矿物组分复杂,从纹饰丰富,色彩斑斓的“天然石画”类大理岩苍山大理岩,到洁白如玉的汉白玉大理石,广泛分布于苍山南北两坡。 苍山大理石开发利用历史悠久。 中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到大理, 见到大理石之奇异而感叹道:“从此丹青一家, 皆为俗笔,而画苑可废矣”。

3、大理冰川遗迹

苍山在第四纪时曾有冰川广泛发育。[2]第四纪大理冰期有两类遗迹,一类是冰川沉积物,另一类是冰川侵蚀地形。 冰川沉积物表现了早、晚两次活动。 大理冰期早期:以上更新统大理组下段冰碛泥砾层为标志,为冰碛砾岩类,下关红土坡、上村、蛇骨塔及太和村西等处可见,海拔2050-2100m;有冰碛丘、冰碛垄等微地貌。 大理冰期晚期:以大理组上段的含冰川漂砾冰碛砾岩为代表,分布于盆地边缘2150-2200m,有冰水沉积物 、终碛 、侧碛地形 ,冰蚀地貌分布在苍山3600m以上地带,有角峰、刃脊、冰斗、冰溜面及冰碛垄等。 著名的奥地利学者威斯曼 (H.V. Wissmann) 于1937年将此次冰川活动遗迹命名为大理冰期, 并将其看作第四纪末次冰期的代表, 中国地学界将其作为国内外冰期对比的标准。 苍山因此成为中国大理冰川活动期的模式地。

冰川地貌苍山大理冰期产生了类型多样、景色秀丽的冰川地貌。 主要有刃脊(苍山的五台峰至马龙峰一带保存完好)、角峰(五台峰到马龙峰山峰及海拔3800m以上的山峰属此类)、冰斗、冰窖、冰蚀洼地、湖泊、冰坝、冰蚀谷、冰蚀湖、冰盆、雪蚀洼地、石海、石环、冻裂岩、冰碛垅、冰蚀谷等也多处可见。 从苍山南段 马耳峰(3285m)到北段莲 花峰(3958m)约150m2的范围,冰川活动遗迹保留完好。 整个苍山主脊为一条蜿蜒曲折起伏跌宕的冰川刃脊, 角峰发育,两侧有冰斗、冰窖、冰蚀湖、冰川谷等。 后期的强烈隆升改造了冰川谷, 海拔3500-3700m地段出现 “U”型谷与“V”型谷相互镶嵌的谷中谷地貌。 冰川遗迹处,如洗马塘、黄龙潭、黑龙潭、双龙潭等是公园最佳旅游景观区。 冰川侵蚀地貌分布区也是苍山变质岩出露最好的地段,提供观察研究变质岩的极佳场所。

4、山地地貌景观

山盆耦合地貌景观苍山展现了新近纪隆升断块山地特征、垂直植被带谱、气候景观,洱海是同期断块下降的产物,湖滨带人文景观丰富,田园秀丽。 苍山是洱海水塔,洱海汇集苍山精华,两者是山盆奇妙的耦合演化,构成一幅壮丽的地质、生物、人文山湖景观。

5、河湖地质景观

苍山景点洗马潭、清碧溪、龙凤眼洞、石门关一线天等等这些千姿百态、 造化神秀的自然景观,无一不是经漫长的冰川等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天然杰作,也都因人类历史与旅游开发将山水之间的奇观与文化融为一体。 苍山十九峰之间碧泉飞流,形成了知名的“十九峰十八溪”自然景观,而从这些山峰与溪流的名称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东坡十八溪、南坡四条箐、西坡七条河、北坡三箐河等。 每逢春夏之交,洗马潭在高山杜鹃花开与高山冷杉绿叶林的相衬中,俯览高山风光,古城、洱海在山间错落如画屏,景观尤其斑斓绚丽。 洗马潭在南诏时期曾建水利工程设施,古称“高河”。 相传,元世祖忽必烈翻越苍山征讨大理国,在此处驻扎洗马,留下了 “洗马潭”的民间故事。[2]

清碧溪位于马龙峰与圣应峰之间,明代以前就以其景观天生丽质,水色青碧如玉而出名。 清碧溪的名气也得益于文化。 在众多骚人墨客描绘清碧溪的文章诗句中,徐霞客游记中的“光怪未曾有”,李元阳《清碧三潭记》中的“丽于宝石,错如霞绮”,杨生庵《游点苍山记》中“青碧璀璨,宛如宝玉之丽”以及徐悲鸿的游历句诗“乞食妙香国,销魂清碧溪”等名家名人的作品使清碧溪名声远扬。

苍山叠水溪潭最优美之景便是七龙女池,位于马龙峰与玉局峰之间的黑龙溪深谷中,溪水在巨石间有大小不一的7个珠帘般的清泉水潭,是苍山神奇的叠泉飞瀑景观。 相传七位龙女在此沐浴休息, 苍山的玉带云便是她们解下的腰带。 崖壁上的“销魂”二字便尽显七龙女池水“奇、秀、清、幽”的诱人之景。

石门关位于漾濞县苍山玉局峰西坡下部,地处偏僻,地形极为险峻,是典型的“V”型谷,位于苍山西坡龙泉峰与玉局峰间金盏河下游出口处,距漾濞县城约10km。 谷顶到谷底高差近300m,谷底宽仅10-40m,流水 (金盏河 )穿峡而出 ,形成跌水瀑布景观。 景观尤为壮丽,古有“天开石门”之称。 李元阳称道“两墙壁立,千山仞若门焉。 ”石门关天公神凿,河谷劈山而过,骈立对峙,形成两侧“石门”神奇雄伟, 岩壁高出谷底200-500米。 徐霞客在游记中就写道:“石门崖壁云削翠,高逼凑,真奇观也。 ”另外,还有百丈岩桥。[3]

6、变质岩类峰林地貌

苍山东坡海拔3000-3700m的白石溪至莫残溪地段的变质岩类峰丛/峰林地貌景观。 该处岩石为深变质熔融形成的花岗岩/混合花岗岩,花岗质岩石垂直裂隙发育,受物理风化、流水侵蚀和冻蚀作用,形成峭壁岩峰,岩峰上树木挺拔,苔藓添翠,是苍山独特的旅游胜景。

7、苍山古崖画

苍山古崖画位于景区左侧金牛村山坡的岩石上,始作于三千多年前,画中图案清晰可辨,是云南省境内图像最多、面积最大的一组崖画,是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对象。[4]

三、结束语

地质报告 第10篇

周口店野外实践教学区位于太行山山脉北段与华北平原的临接处, 大地构造单元隶属于华北陆块燕山板内 (陆内) 构造带教学区内诸多的地质遗迹难易适中, 加之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使周口店野外实践教学站成为享誉国内教育界的野外实践教学场所。

周口店地质学基础野外教学实习是我校地质工程专业 (工程地质方向) 本科生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 教学效果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针对我校地质工程专业 (工程地质方向) 培养要求和专业特点, 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就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二、教学内容探讨

周口店地质学基础野外教学实习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共划分为:路线地质教学阶段、独立综合填图实践和地质 (实习) 报告编写三个阶段。

我校地质工程专业 (工程地质方向) 周口店野外教学为期四周, 学生系统地掌握常规的地质调查方法和基本技能, 包括: (1) 地层的野外观察和描述; (2) 罗盘和地形图使用; (3) 地层实测剖面; (4) 独立地质填图; (5) 野外教学实习报告编写等五个内容。

地质工程专业 (工程地质方向) 周口店教学除按照地质学基础野外教学任务和要求外, 考虑到专业特点以及后续教学内容的衔接, 笔者认为还需要注意如下方面:

1.注重图件绘制能力训练。周口店野外教学实习图件编制包括地质素描图、信手剖面图、实测剖面图、地层综合柱状图、综合材料图、地质平面图以及构造纲要图。根据笔者周口店教学经验, 要加强学生图件的编制能力, 首先要强化地质素描以及信手剖面图的绘制训练。地质素描的技巧以及步骤详见《野外地质素描》, 在此只针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几点注意事项供参考: (1) 地质素描是对地质现象的形态特征和规律采用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予以表达, 故素描之前, 首先需要认真观察、看懂地质现象, 然后才能画出正确的素描。如八角寨垭口附近的石香肠构造素描, 除了石香肠特征 (形成原因) 外, 还需要表现出剪切构造的性质、运动方向以及与石香肠构造的先后顺序等要点。 (2) 图形比例以及关键点或者地质现象在图中的位置。如孤山口火车站复杂褶皱构造素描中可以教会学生根据电线杆长度和间距估算出剖面高和长, 然后根据野簿尺寸确定整数比例尺。地质点或现象的定位, 首先确定典型的地形地物 (挡墙、电线杆) 或显著的构造点位置, 再确定其他构造点或者要素的相对位置, 从而避免素描失真。 (3) 先后顺序。如进行褶皱类素描时应首先画两翼, 然后填充地层岩性, 这样可以避免褶皱形态失真;对于断层则先确定断层面的位置和产状, 然后再绘两盘地层岩性。为了表现出不同构造期次, 则应遵循由新到老的顺序。

信手剖面图最大的问题是比例失调 (地形失真) 、岩层产状不正确以及岩性组合错误等三个问题。

比例失调一般出现在手绘地形起伏较大的剖面, 可目估剖面起始距离或者从地形图上读取以确定剖面长度, 再根据野簿尺寸确定横向比例尺。纵向比例尺则依据地形图读取高差或者根据树木、电线杆等估算山顶与谷底高差来确定纵向比例尺。坡面线则可采用罗盘测量出俯角或仰角, 然后基于山顶与坡角的高差和纵向比例尺确定坡面的基准线, 然后根据实际坡面起伏修正。

岩层产状主要为岩层倾向线画反以及倾角过陡。教学时可以告诉学生岩层倾向与剖面方向夹角小于90°则岩层倾向线向剖面方向倾斜, 当二者夹角大于90°时则岩层倾向线向剖面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视倾角小于或等于真倾角, 故信手剖面上的岩层倾角要小于真倾角, 具体数值可查阅野簿后面的附录表。

岩性组合画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并没有养成“边走边观察记录, 边延伸剖面图”的习惯, 加之天气炎热, 绘图功底不扎实, 很多学生凭印象画, 甚至有的相互抄袭, 以讹传讹。故教师在路线教学时, 一定要严格督促学生训练其信手剖面功能。

2.强化独立地质填图训练。独立地质填图是学生掌握常规的地质调查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必由途径, 也是周口店野外教学成果的有效检验手段之一。

根据近六年的教学效果看, 学生基本掌握了褶皱区的地质填图, 而且对不同世代的褶皱构造分析具有一定的能力,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 部分学生对于大型断层的确定以及填图还存在困惑。对于此, 笔者建议地质工程专业 (工程地质方向) 填图区调正为东区和西区, 填图时间延长至8天, 不仅使学生的地质野外功底加强, 而且也后利于后续的《工程地质学基础》和《工程地质勘察》课程的学习。

3.适当突出工程地质专业特色。周口店实习区拥有丰富的野外地质教学资源, 部分路线同样可以作为后续的《工程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有益补充, 如:

“房山西断裂观察”教学路线可以适当补充活断层、地震以及区域稳定方面的基础知识。地震区选址问题可以在“八角寨—拴马庄桥头”地层路线中的洪水庄组 (Pt2h) 韧性剪切 (鞘褶皱) 中结合“中性三角区”予以介绍。

岩体概念以及岩体结构控制理论可以在八角寨垭口的雾迷山组 (Pt1w) 地层岩性观察点进行讲解。同时以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节理测量, 整理野簿时绘制玫瑰花图并划分优势节理产状, 一方面训练学生的罗盘使用, 另一方面初步加强学生对节理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意义的理解。

同样是在“八角寨—拴马庄桥头”地层路线的铁岭组 (Pt2t) 三段岩性变化观察分析之余, 可介绍卸荷裂隙、岩质滑坡以及崩塌等概念, 崩塌成因、边界确定、识别方法以及治理措施等类容。

周口店实习区岩溶现象同样发育, 如太平山北坡的马家沟灰岩 (O1m) 与八角寨垭口和七渡教学点的雾迷山组白云岩 (Pt1w) 进行对比, 介绍岩溶发育的三个条件, 阐述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 (岩性、岩性组合、构造) 。牛口峪水库教学点则简介岩溶渗漏问题以及岩溶隧道突水超前预报等问题。

房山岩体路线可讲述风化概念及分带方法。迎风坡—西风坡两个教学点之间则边走边引导学生观察花岗岩风化现象, 并介绍岩体风化工程地质研究意义。

总之, 周口店野外教学实习内容的主体是地质学基础, 为了更好的与后续专业课程衔接, 可根据实际地质现象灵活导入部分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基础理论, 除了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外, 打下坚实的基础外, 还可以引导、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探讨

按照工程教育学的两种经典模式划分, 我校地质工程专业 (工程地质方向) 周口店野外教学实习可参考工程模式, 即关注向实践学习, 侧重培育横向思维能力, 侧重比较、综合归纳、推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经验。

1.路线教学阶段。路线教学阶段教师首先告知学生路线的教学任务、目的以及要求, 教学时讲解不同地质现象类型 (地层、岩石、构造) 的观察描述方法以及野簿记录格式等内容, 然后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观察, 启发学生去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地质意义。教学方法则可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以及分组讨论等形式, 切忌出现“老师念学生抄”的现象。

路线教学阶段笔者认为应该注意: (1) 结合路线教学内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将今论古”的地质学思维, 培育学生的“时空观”能力。 (2) 向学生灌输野簿记录务必“认真观察、详细记录, 避免个人主观判断”, 培养其“求真务实”的校风和工作态度。

2.独立填图阶段。独立填图既是对路线教学成果的一次检验, 也是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而全面的地质基本功训练, 故该教学阶段的主体是学生, 教师只是起到辅助和督促作用。独立填图阶段带队教师可利用巡山答疑机会适当和学生就填图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疑点或难点问题于现场共同商讨解决, 但应着重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野外专题研究, 研究内容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兴趣选择, 可以是基础地质或工程地质方面的, 也可以是环境甚至旅游地质等方面, 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周口店独立填图阶段教学组织方式是以教学小组为单位 (5~6人) , 实行由组员选举的组长负责制。填图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团队精神训练, 即要求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如:掌图、定点、测量、记录和标本采集等工作) , 同时也要集思广益 (如:路线制定、问题解决以及资料整理分析等) , 避免单打独斗。

3.报告编制阶段。该阶段是教学实习的总结环节, 教学的主体同样是学生。教学方法则以启发式为主, 通过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各种基本地质图件的整饰、清绘和文字报告的编写, 训练学生比较、综合归纳、推理的能力。

四、总结

我校地质工程 (工程地质方向) 专业为期四周的周口店地质学基础野外教学实习过程中, 除训练学生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外, 还应该考虑到本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 培育学生的工程地质思维和能力, 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的理解和实践, 锻炼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摘要: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 中国地质大学周口店教学实习区拥有丰富且典型的地质学教学资源。周口店地质学基础野外教学实习是我校地质工程专业 (工程地质方向) 本科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考虑到专业性质和培养方案设置, 在教学经验总结的基础上, 提出了周口店野外教学内容中需要注意和加强的地方, 并探讨了野外教学方法以助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工程地质,周口店实习站,教学方法,野外教学

参考文献

[1]赵温霞.周口店地质及野外地质工作方法与高新技术应用[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3.

[2]赵温霞.周口店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4.

[3]蓝淇锋等.野外地质素描[M].第二版.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3.

地质测绘对于地质的重要意义分析 第11篇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与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我国对各行各业都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与发展。地质测绘技术大家或许并不陌生。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这一种技术。并且这一种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有一定的应用。本文将简要的介绍一下。地质测绘对于地质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希望大家有所了解。

【关键词】地质测绘;地质;地质测绘的意义

前言

地质测绘从最初的形态开始就逐渐的发展与应用,地质测绘在最初时只是简单的理论,没有什么实际的形式。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地质测绘这项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应用的领域也在不断的发展。本文将会简要的介绍一下地质测绘技术在地质研究方面应用及意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地质测绘的相关内容介绍

什么是地质测绘?地质测绘都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接下来就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地质测绘的相关内容。

1.1地质测绘的含义

什么是地质测绘?大家或许对这方面的内容不是很了解。许多人认为地质测绘就是对土地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其实这样的理解并不是错误的,只是缺乏一定的全面性。太过于片面。其实,所谓的地质测绘就是利用一系列的工具与技术对土地进行一定的勘测,通过对土地从测绘从而获得一系列的结果,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应用到各个领域。具体来说,地质测绘是为进行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及其成果图件的编制所涉及的全部测绘工作的总称。主要包括地质点测量、地质剖面测量、物化探测量、矿区控制测量、矿区地形测量、勘探网布测、勘探工程定位测量、坑探工程测量、井探工程测量、贯通测量、露天矿测量、地质剖面测量、地表移动观测以及有关图件的绘制等许多的方面[1]。

1.2地质测绘的辅助系统介绍

经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已经了解到,地质测绘其实是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的,因此应用于地质测绘的工具与技术并不是单一的,也是多种多样的。接下来就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地质测绘中常用的技术与仪器:首先给大家介绍的就是遥感影像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在地质测绘中,想要查明一些一些岩石结构的时候,通常采用的就是遥感影像技术;其次给大家介绍的是GIS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GIS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信息系统。这一系统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常见的;此外如GPS-RTK技术也是地质测绘中常常用到的技术之一。

2.研究地质测绘对地质作用的意义

为什么要研究地质测绘对地质的意义?大家或许对这方面的内容不是很了解。有许多人都觉得这是一项非常没有意义的工作。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研究地质测绘对地质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首先研究地质测绘对地质的意义有利于使得地质测绘技术在地质研究中获得更好的应用[2]。研究一项技术对地质的意义,无非是为了让这项技术更好的应用于地质的研究。地质测绘技术也不例外。因此,研究地质测绘技术就是为了地质测绘技术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地质的研究;此外研究地质测绘对地质的意义,有利于更好的了解地质结构。

3.地质测绘对地质的意义分析

地质测绘对于地质到底有哪些意义?经过上面的介绍,大家或许已经了解到了地质测绘的重要性。接下来就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地质测绘对地质的意义有哪些。

3.1有利于更好的了解地质结构

地质测绘对于地质的第一项意义就是有利于更好的了解地质结构。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地质测绘在地质的应用中有许多的情况是为了研究地质的结构的。因此地质测绘对于地质结构的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地质勘测的时候,有许多的情况下环境是非常的恶劣的,那些环境中人为的是不能对地质进行一些测量与勘查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地质测绘技术应用于地质的研究中。便于更加快捷的研究出地质的相应结构。

3.2对地质的分析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地质测绘技术为地质的研究提供了夯实的基础。对于地质的分析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的,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内容。地质的分析从简单来说包括对地质的外部形态分析、结构分析、所含成分分析等等许多方面的分析。那些表面的分析可以通過肉眼的观察得到。但是一些定性与定量的分析肉眼是无法完成的,因此这个时候地质测绘技术就发挥了作用。可以说地质测绘技术为地质的研究提供了夯实、有利的基础。

3.3促进的地质的发展

地质测绘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促进地质的发展的。大家或许不是很了解地质的发展指的是什么。其实地质是大范围的一个定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土地的研究也是地质研究的一种。地质的许多研究除了用于科研之外,还能够分析地质的特性,有利于对地质的改良工作的进行。而地质测绘技术可以很好的分析、研究地质的特性。因此这就是本文所说的地质测绘技术在一定的程度是能够促进地质的发展的。

3.4使得地质的利用更加的合理化

地质测绘技术对于地质的另一个意义就是可以使得地质利用更加的合理化。简单的来说,地质测绘技术对地质的利用规划有一定的作用。古人们常说因地制宜,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地质规划。所谓的因地制宜就是在合适的土地上做正确的事情。地质规划也是如此。我们应该知道的是,地质是有所区别的,因此地质的应用也是有着不同的[3]。通过地质测绘技术对地质进行研究。有利于发掘地质的特性。使得地知道利用更加的合理化。

3.5促进了地质相关科学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地质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人们从起初的对地质一无所知,到如今的对地质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这期间的发展是不能够简单的用文字形容的。同时随着科技的逐渐发展,也衍生出许多与地质相关的学科。这些学科都是以地质为核心,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但是在这些学科的发展中都离不开地质测绘技术。可以说,在很大的程度上地质测绘技术促进了与地质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

3.6有利于地质考古的发展

地质测绘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地质考古的发展的。地质考古是近几年来新发展出来的一个学科,旨在通过对地质的考察来判断一些古遗址的年限等。地质考古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也是需要使用到地质测绘技术的。因此地质测绘技术在地质考古工作中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所以地质测绘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地质考古的发展的。

结语

以上内容就是本文对地质测绘对地质的意义。经过上面的简要介绍,想必大家对这方面的内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现阶段地质测绘在地质中的应用已经非常的广泛,对地质的分析与应用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地质测绘在地质中的应用还有许多的方面没有挖掘出来。因此希望相关人士能够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使得地质测绘在地质中获得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杰,王丽娟.基于MapGIS市政管线系统的某道路数字化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1338一1343.

[2]朱志正唐代生袁正科等.基于MapGIS的洞庭湖区植被分布图的编制[J].中南林学院学报,2012(3):130133,138.

地质报告 第12篇

1 持续改进是地质测绘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1995年, 国标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ISO/TC176) 成立了1个工作组, 用了约两年的时间, 总结了世界各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 吸纳了国际上最受尊敬的一批质量管理专家的意见, 整理并编撰了8项质量管理原则, 形成了各国分认的表述质量管理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性规律和理论基础。8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是:以客户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在这8项原则中, 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是“以客户为中心”和“持续改进”。

2 地质测绘质量管理要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通常就是指和质量控制相关的一些活动。最近几年, 地质测绘系统受到了很多领导部门的重视, 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也一直将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作为最主要的环节, 同时也不断的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完善, 同时也通过了一系列的质量体系认证, 制定出了一系列比较适合本单位发展的质量标准和指标, 这些制度和指标基本上已经包含了质量管理中的所有方面,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有很多专家和领导的支持, 这对地质测绘的质量控制以及相关工作的改进和完善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这些专家也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改进和跟踪,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对我国地质测绘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最近几年, 很多地区的地质测绘质量优秀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 而且这些地区地质测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相关人员的认可度都有了十分明显的提高, 这对我国地质测绘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的改革开放在不断的深化。同时国家对质量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国的地质测绘质量已经有了十分明显的提高,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在地质测绘质量管理方面还是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问题。所以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也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对改进的必要性进行简要的阐述。

a.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 在众多的工作和业务当中, 相关部门必须要快好准的去完成自身的工作, 这样才能让顾客更加的满意, 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现行的相关标准作为基准点, 同时也要重视成效, 在工作之后所得到的结果甚至可以超出预期, 从被动的管理模式转变成主动的管理模式, 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地质测绘管理的质量, 提高地质测绘的水平。

b.我国的科技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所以在测绘的过程中, 所使用的设备在性能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升, 人才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 所以怎样适应这种变化也成了提高测绘管理效率, 改进测绘质量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内容, 在实际的工作中也要将提高测绘行业的整体质量更好的满足客户的相关需求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客户, 从而更好的实现经济效益。

3 质量管理改进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3.1 领导重视和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

在测绘管理工作中, 高层领导者的决策对整个工作的顺利开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质量管理工作的改进要从高层的领导开始, 在质量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 这也成为了改进测绘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 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参加各种培训班, 也可以选择专家讲座或者是授课的方式, 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在测绘人员中间加强质量意识的培养, 从而保证了测绘工作的质量。

3.2 完善质量管理机构, 形成质量管理网

从测绘生产中质量管理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看, 应该加强机构和人员的合理配置, 有利于实现企业管理以质量管理效益为中心。我国地质测绘院的技术质量管理由总工办负责, 但由于人员及制度上的限制, 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工作难于发挥, 建议另设一个质检科, 配置一定数量的质检人员, 这样有利于质量检查工作得到改善和加强。

3.3 制定质量管理规则, 完善质量责任制

根据不同的项目和测区细化质量管理制度, 使质量管理措施更有效、更适用, 明确质量岗位责任制, 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监督体制, 开展质量目标管理, 层层分解, 要有目标, 可评价, 可跟踪验证, 设立质量奖励基金, 项目完成后立即进行质量管理考核, 达到目标或超出目标的给予奖励, 达不到目标的给予一定经济处罚, 并认真分析, 查找原因, 提出改进意见。对重大的质量事故则应从重从严处理, 形成激励机制。

3.4 加强与顾客的沟通, 做好质量跟踪服务

为实施“以顾客为中心”的质量“持续改进”, 必须加强与顾客的沟通, 定期回访了解顾客的期望, 开展有效的市场调查, 把顾客的需求和对产品的意见作为今后质量策划的重要依据。

3.5 认真做好ISO质量体系的内审、外审工作

把每年的质量体系内审和外审工作作为单位的重要事项来抓, 认真组织, 积极对待, 细致入微, 善于总结, 通过对程序文件的实施效果和作用, 查找不足, 及时提出纠正措施, 使质量管理体系在运行上更加顺畅, 更有成效。

3.6 加快科技兴院步伐, 培养造就更多的质量技术管理人才

以科技进步推进质量, 是广东省地质测绘院近年来质量快速提高的成功经验。而科技的进步, 除了先进的测绘装备, 先进的技术, 更加重要的是先进的科技人才, 特别是管理型的科技人才, 通各种途径培养和挖掘新型的高科技管理型人才, 给他们提供舞台, 给予大力扶持, 使他们能够得到磨炼, 脱颖而出。

结束语

测绘工作若要有所改进和提高就必须要加强测绘管理工作, 当前我国的地质测绘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升,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我国的地质测绘工作中还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足, 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予以改进, 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地质测绘事业更好的发展, 同时也会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建设。

参考文献

[1]赵岩.浅析地质测绘技术与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4) .

上一篇:中国动画片的美术风格下一篇:根系生长